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合作原则理论分析汉语口语中省略句的会话含义

用合作原则理论分析汉语口语中省略句的会话含义

第6卷 第1期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 l

.6 N o 12004年3月

Jou rnal of A nhu i U n 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Social Science )M ar .2004

用合作原则理论分析汉语口语中省略句的会话含义

马忠香,欧阳俊林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汉语省略句的研究由来已久,以往的论著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但讨论引用的材料依据多来自于现成的作品,分析的手段以语法成分为主。而本文从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的角度来分析汉语口语体省略句的语境因素,说明汉语口语中某些蕴涵着深刻的会话含义省略句,既是话语的优化选择,又是日常交际经济性的体现。关键词:汉语口语;省略句;合作原则;会话含义;语境

中图分类号:H 1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101(2004)0120061205

收稿日期:2003—09—22

作者简介:马忠香(1969-),女,安徽滁州人,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0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引言

口语不象书面语那样严谨完善,说话人身临其境,互相交流,可借助动作、表情、语调等,很多词语不必重复,甚至无须讲完,对方就心领神会。因此口语交际中省略句大量涌现。省略句结构紧凑,表意突出,在口语交际中具有言简意赅的效果。本文结合口语交际的特点,从合作原则的角度,分析汉语口语中一些省略句在交际中的价值、目的和效果,进一步指出对汉语口语中的省略句的理解并非仅仅是根据上下文对成分补足后的语义层面上的理解,而有时要根据合作原则利用推理来理解其会话含义。因为在某些情景中省略句往往以含蓄、间接的方式表达思想,进行交流,体现汉语口语省略句不仅在形式上经济,也是表达效率上优化的体现。

一、日常口语交际的特点

日常口语交际(会话)不同于正式的书面形式,也不同于一些正式的口头交际。口语交际行为是人们直接交流的一种社会行为。在现场交际中,人们利用语言询问信息,提出要求,谈论事情等,对各种不同的言语行为和社会行为做出言语反应。这种功能上的特点不仅要求说话者在交谈过程中根据交际目的的需要,作一些句法结构上的调整,以便有效地传达信息,同时也遵守Grice 的会话原则(Co 2op erative P rinci p le ),这样才能在一定的语言环境

中取得成功的交流。在一些非正式自发的日常谈话中,人们往往注重的是信息的传播,而非语法上的严谨合理。因此在日常口语中,句法结构比书面语要灵活得多,最明显的表现在省略现象上。“日常生活中的零零碎碎的话较多,”(赵元任,1979)“不同类型的说话的差别主要在句子结构上,句子可以从结构上分为整句和零句,零句没有主语-谓语形

式,常见于对话以及说话和行动参杂的场合。”

(赵元任,1979)虽然理论上说句子结构往往受概念意义和句法原则的制约,但是也受语境因素的调节,其中最重要的语境因素就是现场交际环境下的交际意图,交际背景。“非正式口语体语言形式活泼,结构简单,往往利用语境条件把话说得很简洁,最大限度启动受话人的记忆和联想,意思懂了就行。”(郑远汉,1998)因此,日常口语交际话语多数属语境句,充分体现了口语的特点。“说话人在语境的强力支持下,以经济的无标记的空位语句实现其言语行为,以最小的语言形式传达最大的语言信息,并

达到交际目的。”(隋然 赵华,2002)程雨民(1997)认为“人们说话所求的,不是表达周密,而是力求简洁,这种简洁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以双方推理的连

贯性为前提。”并把这种在保证连贯性前提下力求简洁的语言使用法,称为效率原则。而口语中省略句较明显体现了口语交际这一特点。

“汉语在句法组织上的很大特点就是注重意义的关系,满足表达意义的力度,很少有形态上的严

1

6

格要求,句子格局灵活多样。”(赵世举,1999)汉语注重意合的特点在口语交际中更明显。邓思颖认为汉语句子结构遵守结构经济原则,呈现“没有结构>空语类>显现语类”这个倾向,当然这种倾向在交际中应符合交际的目的和手段,避免歧义要联系语境。结构经济原则可能是语言使用的问题,具有“语言使用创造性”性质。(邓思颖,2002)汉语口语交际中省略句的广泛使用体现了语言使用的创造性,使语言和语境相协调,发挥语言最有效的交际功能。而Grice(1975)认为会话双方之所以得以交流是因为遵守一些原则叫“合作原则(Coop erative P rinci p le)”。因此,对汉语口语省略句可从会话原则理论角度结合语境知识进行分析。

二、合作原则(Coop erative P rinci p le)与会话含义(Conversati onal I m p lica2 tu re)、语境(Con tex t)

1、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

美国哲学家Grice认为,会话双方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流是因为遵守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使双方在会话中互相配合,以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这就是会话的合作原则,由四个准则组成(Fou r M ax i m s):量的准则(Q uan tity M ax i m)、质的准则(Q uality M ax i m)、关系准则(R elevance M ax i m)、方式准则(M anner M ax i m)。他注意到人们在实际会话中常不遵守这些原则,有时故意违反某种准则,这就使得听话者要通过说话者的字面意义推测出话语的真正含义,产生会话含义。(Grice,1975)这就是说,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这种合作使人们能够持续地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汉语口语交际中当然也同样需要遵守这一合作原则。但在实际的会话过程中,合作原则下的四个准则只是几个约定束成的规约,而非严格的语言规则,是可以违反的。Grice认为会话含义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违反其中某一(些)准则的结果,但同时,不论说话人还是听话人都知道说话人还是遵循合作原则的,也就是说,“愿意合作”是说话人通过违反准则产生会话含义的大前提。(Grice,1975)“违反准则也是遵守合作原则的一种方式。会话含义可以说是存在于说话人所使用语句的意义上的一系列假设,会话中,会话人固然知道这些假设,他想要听话人在意识到某一准则被违反

的情况下去作出这些假设,以便他能按照合作原则去理解说话人的语句。”(何兆雄,2000)总之,人们往往在遵守合作原则时违反其次准则而产生会话含义以巧妙地达到其交际目的。因而在日常口语交际中,一方面,往往因为语境的作用而出现省略简洁的对话。另一方面,人们不总是直接地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而常常是含蓄地向对方表明自己的意思。这就产生了“字面意义”和“言外之意”的区别,亦既“字义”和“用意”之间的区别。人们所说的话语和话语的用意间常有一定的距离,这种话语的用意就是“会话含义”。因此,Grice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对汉语口语省略句的分析和理解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理论基础。

2、语境

由于日常口语多属语境句,所以对口语特别是省略句的理解也离不开语境。“口语中省略句对其语用环境提供的信息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杜道流,1998)因此语境因素在分析和理解口语交际意图具有重大的作用。语境因素主要是指交际双方的语境知识,包括双方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情景知识(与特定的交际情景有关的知识),还包括双方的相互理解。在日常会话中,会话含义的产生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人们说话往往是话里有话,带有弦外之音,这种语言之外的意义不是一般语义理论所能解释的,需要联系语境对话语进行分析。”(何兆雄,2000)对汉语口语省略句的交际意图的理解可借助说话者的常识、共有知识、推理能力等,从合作原则理论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下面着重从违反合作原则的关系准则的角度联系语境来分析理解汉语口语省略句的信息和交际意图(会话含义)。

三、省略句的前期研究

关于汉语省略句的研究由来以久,总的说来,在以往的一些汉语语法著作里,对省略句的讨论基本上大同小异,受传统语法的影响主要从句子结构、成分方面入手,虽也或多或少提到了省略句的补足成分与语言环境的关系。并且所注重的是对省略句的分类如蒙后省承前省等,讨论的省略句多数是引用某些作品中的现成句子。邓福楠(1984)认为“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掉现实语言中句子的某一个或几个成分,叫做省略句,省略成分是可以肯定地补出来的,省略句必须依靠一定的语言环境才能表达完整,汉语省略现象很多,这是语言精练手

26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6卷

段之一.省略的语言环境可概括为承前省:

(1)我昨天买了一本小说,还没看( ),( )就被朋友借去了。

蒙后省:

(2)( )残废了,我们还是无畏的士兵。

对话省、自述省四种。在人们谈话的时候,靠具体语言环境的帮助,有时可以把一句话许多成分同时省去,甚至只留下一个词,这样的省略叫做“对话省。”(邓福楠,1984)

高名凯(1986)根据口语特别是在问答式情况下省略成分分为省主语的:

(3)[你到哪儿去?] ( )到天津去。

省略主语和具有动词功能的词的:

(4)[你念什么?] ( )毛主席文章。

省略宾语的:

(5)[你喜欢他吗?] 我喜欢( )。

省略主语和宾语的:

(6)[王老师批评你吗?] ( )批评( )。

他指出这些省略句所表达的还是完整的思想,它们也确是句子,并指出因为语言环境的允许而把主语部分或谓语部分(主要部分)省略去这种句子就是省略句。汉语运用省略说法的地方很多,省略句是其中的一种,这种省略是汉语之所以简洁的一个原因。(高名凯,1986)

这里的“对话省”指的就是日常口语交际中出现的省略现象,但往往注重的仍然是补足后字面上或成分上的完整,这种传统句法成分分析省略句使我们对省略句结构形式有一较清晰的认识,而在语用上对语境因素重视不够充分。而在口语交际中,话语省略句的意思远远不止其句子补足完整后的字面意义,同样的省略话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具有不同的会话含义,具有动态性。当然也有一些讨论有关省略成分“找回”和省略句的信息理解,例如杜道流(1998)认为:“省略句的信息理解过程实际上是新旧信息在大脑中的心理接轨过程,所谓‘找回’‘弥补’都是比喻的说法。”(杜道流,1998)还有从省略句的界定和判断、成因及条件角度进行探讨,如赵世举(1999)“从句子生成出发来认识省略的性质,把句子语意结构相应的句法结构作为判定省略的标准是可靠而可行的。”(赵世举,1999)还有从其它不同视角讨论汉语省略句并各自提出自己的观点,所有这些研究和观点对汉语省略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深刻的借鉴和启发意义,同时也不断拓宽了对汉语省略句探讨的视野。

四、案例对象和案例分析

以上引用的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很易补出,上下文字面意义关联较强,基本上字面意义就是其传达的信息,易于理解,暂且称其为“规约省略”,这种省略句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对象,本文重点讨论是那些在上下文字面上不明显关联却含包含言外之义的日常口语交际中的省略句,从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的角度出发经过推理去分析和理解口语中的省略句达到对其交际意图(会话含义)的理解。

本文所引用的例子都来自笔者对日常对话的观察和记录,属简短而常用的话语。

(7)母亲:七点了,该起床了。

儿子:星期天嘛。

(8)母亲:快起床,五点了。

女儿:这么早?!

母亲:星期天!

(7)和(8)的对话发生在星期天早晨,妈妈催促孩子快起床。在这两例对话中都有一句“星期天”。第(7)例中当母亲对儿子说七点了,该起床了时,儿子的回答似乎与妈妈的话并不关联,违反了合作原则的关系准则。但根据一般知识星期天往往是放假的日子,小学生不用上学,可以在星期天睡懒觉,因此省略句“星期天嘛”的会话含义应该是:今天是星期天,我不用上学,可以多睡一会儿,我不想起床。这样儿子并没有直接陈说他不想起床,而是用简短的名词句加一句末语气词表达了他的意思。而在第(8)例中又是另外一种情形:母亲在五点钟催促女儿起床,女儿因没睡好而不愿起来并迷迷糊糊地说:“这么早?!”但母亲的回答“星期天”似乎与女儿疑问并不关系,也违反了关系的准则,并且也没直接说出你是起床还是不起床。但她的简洁的回答可能提醒女儿今天是星期天,你必须起早。她们也许每到星期天都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起早去做,比如要赶车到另一城市某学校学乐器、或学习其它额外的课程,并且她们必须五点钟就得起床,否则就要迟到。妈妈的回答“星期天”的含义是:今天是星期天,我们还要早早地去坐车赶路,你必须现在就起床,否则就来不及。这是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联系双方共有语境背景知识对“星期天”这句话语的会话含义所作出的理解。

由此我们可看出违反会话准则会产生会话含义,这要经过一定的推理得到基于语义内容或多于

36

第1期 马忠香,等:用合作原则理论分析汉语口语中省略句的会话含义

寓意内容的会话含义。而听话人要正确推断出会话含义,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1)所说话语的规约性内容

2)合作原则及其准则

3)说话的语境

4)说话人和听话人共有的某些背景知识

5)1)到4)四项为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所共有的知识。”(何兆雄,2000)

对会话中的既遵循合作原则又违反准则的省略句的会话含义的理解,远远不止是对其成分补足后的理解,而要借助双方所具备的上述几个方面的知识,来达到对省略句的简略的语言所要表达更深层的含义的理解。

(9)孩子:妈妈,我今天在客人面前表现不错吧?

妈妈:小学生了嘛。

(10)孩子:妈妈,帮我提书包!

妈妈:小学生了。

上述两例属“N P+了”的省略句,对其所传达的含义可以借助合作原则和违反关系准则角度进行推理。从表面上看例(9)中孩子的所问与母亲的所答和例(10)中孩子的要求与母亲反应是不相关联的,这显然违反了关系准则。例(9)中孩子所问也许是想得到母亲的直接认可或赞赏,但母亲却用省略句“小学生了嘛”回答孩子的问题,这也许基于这样的常识:小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小学生在客人面前懂礼貌,因此你在客人面前表现好是应该的,并且承认了孩子的表现不错。这样母亲不是直接说“是啊,你是表现不错,应该表扬。”,而是以省略句的方式间接地表达她对孩子的话的认可、行为的赞赏和鼓励等丰富的内涵。例(10)中妈妈所回答的“小学生了”表面上与孩子的要求“妈妈,帮我提书包!”不相连贯,但妈妈的简略回答又蕴涵另外的含义。当孩子要求妈妈帮他提书包,母亲并没直接拒绝或接受,而是提醒孩子是小学生了,以其在小学所接受的教育来说,小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应该自己做,这样母亲不是仅仅直接拒绝,同时也诱导孩子作为小学生应该意识到要求家长帮其提书包是不对的。因此妈妈的回答“小学生了”的会话含义不仅是拒绝,而含有提醒、鼓励和诱导等。当然由于在说“小学生了”的语调不同,所传达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前面分析的含义从母亲的轻柔回答和句尾长音及双方一些共有的知识,如果母亲在回答“小学生了”时语气坚决有力,其产生的会话含义就可能是拒绝和责备。

邢福义(2000)认为,其实“N P+了”省略句在日常口语交际中应用得很多,例如,“大干部了! (?)”“小姑娘了!”“大作家了!(?)”“老朋友了。”等等[12] (邢福义,2000),对它们的理解应结合不同的会话环境及相关语境来分析会话意图,体现了简短的话语蕴藏着丰富意义。反应这样的省略句兼顾效率原则和效果原则。当然,如上例分析,当“N P+了”在违反合作原则的关系准则时,更易产生丰富的会话含义。

(11)A今天我可在大家面前为你说了许多好话。

B哼!好人似的。

这一例的会话中,A的话和B的话似乎也非关联,违反了关系的准则。这会话发生在一次集体会议后,B在会上受到一些微词,而A帮B说了好话,现场为B辩护,因此会后想在B面前邀功以证明什么,但B并没说谢谢,反而讽刺A“好人似的”,这可能在双方心中有什么心照不宣的东西。其实也许正是A在B的背后暗中说了B的一些坏话,而又在大众面前装好人,为B说好话。而B呢也知道其中的实情,对A的邀功反应是讽刺的反击,以省略句的形式,简短的话语表达了会话含义:别在我面前装好人,谁不知道你的所作所为,就你最坏。

(12)妻子:咖啡泼了!

丈夫:拖把。

这是一非常简单的对话,字面上看咖啡泼了和拖把之间没多大关系,但在当时的交际场合情景中,咖啡是煮好的作为饮料喝的,可妻子不小心泼到地板上,而地板又很昂贵,他们平时一向很珍视尽量不让地板受潮,所以丈夫听到妻子说“咖啡泼了”立即反应是“拖把”,而不是在乎他们有没有咖啡喝了,也不是直接责怪妻子的不小心“怎么回事?”却通过“拖把”这个名词省略句传达这样的会话含义:咖啡泼到地板上,我得赶快把拖把拿来立即把咖啡拖掉,或提醒妻子快去拿拖把把地板拖干。这样简洁的话语在表面上违反关系准则,实则传达了当时语境下真正的会话含义:咖啡泼了没关系,快把拖把拿来将地板拖干,同时含有急促的意味。

(13)学生:今天我的作业还没做好。

老师:就拖着吧!

(14) 小明今天又被老师留下了

46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6卷

哎!没治了。

(15) 小张又熬了一夜。

神经病!

(16)孩子:刚才这个冰激凌可真好吃。

妈妈:小鬼头!

(17) 哎,来一只!

今天咳嗽。

以上含省略句的对话都是违反了合作原则下的关系准则,象这些常出现在日常口语中的简短省略句不胜枚举,它们不仅传达字面意义而且在一定交际语境中暗含字面外的会话含义(交际意图),既以简洁表达形式实现较大的交际价值,体现日常说话所追求的不是表达周密,而是力求简洁。当然这是因为说话人尽可能利用双方的知识通过推理能够理会语句的连贯性为前提。对这种违反合作原则下的关系准则的口语省略句,并非依靠成分补足后就能理解其会话含义,而可从合作原则理论角度结合共有语境知识进行推理达到对会话含义和交际目的理解。

五、结语

根据上述讨论,对汉语口语交际中所出现的上下字面上不相连贯的话语省略句,从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的角度来分析、理解其会话含义,比传统语法的结构成分分析更注重语篇和语境的因素,从而指出汉语口语中某些蕴涵深刻的会话含义省略句,既是话语的优化选择,又是经济有效的表达方式,典型地体现了这些口语省略句兼顾话语的经济原则和效果原则,从而说明汉语口语省略句不仅结构经济,而且表达高效。本文在这方面所作的初步探讨对加深汉语省略句认识、进一步理解汉语口语省略句的交际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商务印书馆,1979.

[2] 郑远汉.省略句的性质及其规范问题[J].语言文字

应用,1998(2).

[3] 隋然,赵华.东西方对话中的中国语文教育[J].中学

语文教育,2002(3).

[4] 程雨民.语言系统及其运作[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1997,10.

[5] 赵世举.关于汉语省略句的判定标准问题[J].淮北

煤师院学报:哲社版,1999(4).

[6] 邓思颖.经济原则和汉语没有动词的句子[J].现代

外语,2002(2).

[7] Grice,H.P.L ogic and Conversati on[M].Cam2

b ridge:Cam b ridge U n iversity,1975.

[8] 何兆雄.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9] 杜道流.省略句的信息理解[J].语言文字应用,1998

(2).

[10] 邓福楠.汉语语法新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

社,1984.

[11]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M].商务印书馆,1986.

[12] 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商务印书,2000.

A nalysis of the Conversati onal I m p licatu re of E lli p tic U tterances in Spoken Ch 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P rinci p le

M A Zhong2x iang,OU Yang J un2lin

(Co llege of Fo reign L anguages,A nhu i N o rm al U n iversity,W uhu,A nhu i241000,Ch ina)

Abstract:M uch discu ssi on has invo lved in Ch inese elli p tic u tterances from differen t p ersp ectives,bu t the data quo ted are m o stly from w ritten w o rk s,and the analysis is gramm atical-com ponen t-o rien ted. T h is p ap er focu ses on the analysis of p ragm atic facto rs of the Ch inese elli p tic u tterances of spoken style from the p ersp ective of coop erative p rinci p le,and thu s dem on strates that som e elli p tic u tterances in spo2 ken Ch inese,w ith deep conversati onal i m p licatu re,are bo th op ti m ally cho sen and comm un icatively eco2 nom ical.

Key words:spoken Ch inese;elli p tic u tterance;cooperative p rinci p le;conversati onal i m p licatu re;con tex t

56

第1期 马忠香,等:用合作原则理论分析汉语口语中省略句的会话含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