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植物学基本知识

第二章 植物学基本知识

第二章 植物学基本知识
第二章 植物学基本知识

第二章植物学基本知识

一、正确区分单叶与复叶

复叶着生于叶轴,叶轴无顶芽且落叶后会脱落;单叶着生于小枝,小枝有顶芽且落叶后不脱落。

复叶的小叶无腋芽,单叶的叶腋有腋芽。

复叶的小叶与叶轴处于同一平面,单叶与小枝成一定角度。

二、复叶的类型

羽状复叶:小叶生于叶轴两侧,排成羽毛状。

按小叶数目不同分类:奇数羽状复叶、偶数羽状复叶

按叶轴分枝情况分类:一回羽状复叶、二回羽状复叶、三回羽状复叶

掌状复叶:三个以上小叶着生叶轴顶端,排成掌状。

三出复叶:三出掌状复叶—三个小叶叶柄等长,如半夏、橡胶树、酢浆草等。三出羽状复叶—顶端小叶叶柄较长,如胡枝子、苜蓿、大豆、菜豆等。

单身复叶:一个叶轴只生一片小叶,但叶轴两边具翅,顶生小叶与叶轴的连接处有关节,如柑桔、橙、香橼的叶。可能由三出复叶退化而来。

三、花的组成

完全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

不完全花:缺少以上任何一部分。

四、花托的特化

花盘:花托在雌蕊基部膨大形成的盘状结构,能分泌蜜汁,如九里香、柑桔。

雌蕊柄:花托在雌蕊群基部向上延伸形成的柄状结构。如落花生。

雌雄蕊柄(两蕊柄):花托在雄蕊基部向上延伸形成的柄状结构。如西番莲、苹婆。

花冠柄:花托在花以内的部分延伸形成的柄状结构。如剪秋萝。

五、花被

由花萼与花冠两部分组成。

(1)花萼:花的最外一轮,由若干萼片组成,能保护幼花幼果和进行光合作用。通常小、呈绿色,少数植物的萼片大且色艳,具有吸引昆虫传粉的作用,如白纸扇。

根据萼片的离合程度分为离萼、合萼。

根据脱落迟早分为早落萼、宿萼、落萼。

花萼通常为一轮,也有两轮的,外轮的花萼称为副萼,如棉花、木槿、草莓、棉花、

大红花等。(2)花冠:花的第二轮,由若干花瓣组成,排列为一轮或多轮(重瓣花),大多色彩艳丽。

具有保护雌雄蕊和吸引昆虫传粉的作用。

A、根据花瓣离合及花冠形状分类

离瓣花冠:离瓣花冠花瓣之间完全分离。

3种:十字形花冠、蔷薇花冠、蝶形花冠。

合瓣花冠:花冠之间部分或全部连合。

7种:唇形花冠、管状(筒状)花冠、舌状花冠、

漏斗状花冠、钟状花冠、轮状花冠、高脚杯状花冠。

B、根据花冠对称与否分类:辐射对称花(整齐花,如白菜)、两侧对称(不整齐花,如大

豆)、不对称花(如美人蕉)C、根据花被的层数分类:单被花(花被称花萼,如桑、荔枝)、双被花、无被花(如杨、柳)。

六、雄蕊的类型

A、根据花丝花药的连合情况分类:单体雄蕊、二体雄蕊、多体雄蕊、聚药雄蕊。

B、根据花丝长短分类:二强雄蕊、四强雄蕊

C、根据花药的着生方式分类:底着药、背着药、贴着药、丁字形着药、

个字着药、内向药、外向药。

七、雌蕊的类型

单雌蕊:1个心皮构成。如豆类、桃、李、梅。

离生单雌蕊:由2个或2个以上的心皮构成,心皮之间互相分离。一般也归为单雌蕊类。

如毛茛科、木兰科、草莓。

复雌蕊:由2个或2个以上心皮构成,心皮之间部分或全部连合。如柑桔、辣椒、棉花。

八、雌蕊的结构

柱头:位于雌蕊的顶端,是承受花粉的地方,形状多样。

花柱:是柱头和子房间的连接部分,也是花粉进入子房的通道。长短因植物种类而异。

子房:雌蕊基部膨大的部分。植物的生殖活动基本在子房中进行。由子房壁、子房室、胚珠、胎座构成。

九、胎座的类型

胎珠在子房内着生的位置称胎座

边缘胎座

侧膜胎座

中轴胎座

特立中央胎座

顶生胎座

基生胎座

十、果实的类型

根据果实由花的哪部分发育形成分类

真果:只由子房发育而来的果实。如桃、番茄、柑橘。多数果实为此类。

假果:由子房及花的其他部分(花托、花萼、花冠、花轴)共同膨大发育形成的果实。如苹果、梨、瓜类。

根据果实由哪类雌蕊或花序发育形成分类

(1)单果:一朵花中只有一枚雌蕊(单雌蕊或合生心皮的复雌蕊),以后只形成一个果实。

按质地分类:肉质果、干果。

A、肉质果(5类):果实质地肉质肥厚,多汁。

浆果:由单雌蕊或复雌蕊发育形成。外果皮膜质,中果皮和内果皮肉质多汁。如番茄、

葡萄。

核果:具坚硬果核。由1-多心皮的雌蕊发育而成。外果皮较薄;中果皮厚,多肉质;内

果皮石质化;内含1粒种子。如桃、李、杏。

梨果:由花托和子房共同发育形成的假果。花托形成的果壁与外果皮和中果皮均肉质化为食用部分;内果皮木质化,革质或纸质;中轴胎座,分为5室,每室含2粒种子。如苹果、梨、枇杷。

柑果:由复雌蕊发育形成。外果皮革质,具许多油囊;中果皮疏松;内果皮膜质,分为若干室,向内产生许多多汁的毛囊,为食用的主要部分,每室内有许多种子。如柑、

柚、橙。

瓠果:为瓜类所特有。由复雌蕊发育而成的假果。花托与外果皮愈合成坚硬的果壁,中果皮和内果皮肉质,胎座发达。如南瓜、冬瓜、甜瓜(食用部分为中果皮和内果皮);西瓜(食用部分为发达的胎座)。

B、干果:果实成熟后,果皮干燥。根据果皮开裂与否,分为裂果和闭果两类。

a、裂果(4类):成熟后果皮开裂。

骨突果:由1心皮或离生多心皮的子房发育形成,成熟时沿一个缝线(背缝线或腹缝线)开裂。如厚朴、八角茴香、飞燕草、牡丹、芍药、木兰。

荚果:由1心皮发育形成,成熟时沿背、腹两缝线开裂。如豆类。花生的荚果不能自然开裂。角果:由2心皮1室或假2室的复雌蕊发育而成。成熟时,沿两缝线开裂。如油菜、萝卜、白菜、荠菜等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等部分十字花科植物的角果成熟时不开裂。

蒴果:由3个或3个以上心皮构成的复雌蕊发育形成。开裂方式多种:背裂(百合、棉花)、腹裂(马兜铃、烟草、牵牛)、孔裂(罂粟)、齿裂(石竹)、周裂(马齿苋、车前)。

b、闭果(7类):成熟后不开裂。

瘦果:果实内含1粒种子,果皮与种皮分离。如向日葵、白头翁、荞麦。多数瘦果集于肉质的花筒内组成一聚合果,称为“蔷薇果”。

颖果:为禾本科特有。果皮与种皮愈合不易分离。

翅果:果皮伸展成翅。如单翅的水曲柳、双翅的糖槭、周翅的榆。

坚果:果皮木质坚硬,含1粒种子。如板栗、莲子。

胞果:与瘦果相似,但果皮膜质疏松,果实肿胀似囊。如菠菜、藜。

分果:由2心皮或2个以上心皮发育,每室含1粒种子,果实成熟时,各心皮自成果瓣分开,但果皮不开裂,每个分瓣含1粒种子。成熟时各心皮没中轴分开。如白芷、锦葵、紫草。双悬果:由2心皮2心室的复雌蕊发育而成,果实成熟时,果瓣自基部分开,并悬挂一果柄上,每一果瓣含1粒种子。如胡萝卜。伞形科特有。

(2)聚合果:一朵花中有许多离生的单雌蕊,以后每一雌蕊形成一个小果,相聚在花托上。

如莲、草莓、悬钩子。

(3)复果(花序果,聚花果);由整个花序发育形成的果实。如菠萝(凤梨)、桑、无花果。

植物学重点内容

植物学重点内容 一、种子和幼苗 1.胚的概念及组成。 胚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原始体,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子叶四部分组成。 2.子叶出土和子叶留土幼苗的概念。 子叶出土:在萌发时,胚根首先伸入土中形成主根,接着下胚轴伸长,将子叶和胚芽推出土面。 子叶留土:种子萌发时,下胚轴并不伸长,子叶留在土中,上胚轴、中胚轴和胚芽伸出土面。 二、植物细胞和组织 1.胞间连丝:侵填体细胞周期内质网的概念。 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细丝,是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 侵填体:原生质和细胞核随着细胞壁的突进而流入其中,后来则常为丹宁,树脂等物质所填充。这种堵塞导管的囊状突起称为侵填体。 细胞周期:持续分裂的细胞,从结束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的整个过程。 内质网:由封闭膜系统以及互相沟通的膜腔而形成的网状结构。分为:光滑型内质网和粗糙型内质网。 2.细胞壁的分类: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3.保护组织的两种类型:表皮━初生保护组织,周皮━次生保护组织。 4.传递细胞的概念及特点,通道细胞的概念。 传递细胞: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胞壁向内生长的特性,行使物质短途运输的生理功能。 特点:其细胞壁向内突起,壁上有丰富的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内有较多的线粒体。 通道细胞:夹杂在厚壁的内皮层细胞中的薄壁组织细胞,往往与原生木质部相对。 5.淀粉粒类型:单粒、复粒、半复粒。 6.分生组织的类型 (1).按来源分类: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 (2).按位置分类: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三、植物的根 1.外始式凯氏带的概念。 外始式:由外方发育开始并逐渐向内方发育的形式。 凯氏带:内层细胞的部分次生壁上常木栓化或增厚呈带状,环绕在细胞壁的横向壁和纵向壁上。 2.根与茎的初生结构的组成及特点。 组成:表皮皮层维管柱。 特点:(1).表皮:根的表皮上面具有根毛;而茎的表皮上面具有气孔器的结构。 (2).皮层:①根的皮层占根的比例大;而茎的表皮占茎的比例不大。 ②根具有内皮层,内皮层具有凯氏带;茎一般无内皮层,部分具有淀粉鞘结构。 (3).维管柱:①根具有中柱鞘;而茎无。 ②根的木质部与韧皮部都是外始式;而茎的木质部是内始式,韧皮部是外始式。 ③根的维管束排列是辐射状的;而茎的维管束是开放型的。 四、植物的茎 1.内始式:由内部发育开始并逐渐向外部发育的形式。 2.芽:尚未发育成长的枝或花的原始体。 3.茎的分枝方式: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 4.小麦茎及玉米茎的维管束示意图。(P130) 5.顶端优势:顶芽对腋芽生长的抑制作用,称为顶端优势。 五、植物的叶 1.叶肉组织的分化:栅栏组织、海绵组织。 2.叶序概念:叶在茎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方式。类型:对生、互生、轮生、簇生。 六、营养器官的变态

现代汉语第二章语音知识汇总

章二语音 一、名词解释; 1、语音: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目的是用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是语言的物 质外壳; 2、音素:从音色角度划分出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3、元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鼻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称母音; 4、辅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鼻腔中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称子音; 5、声母:指音节中处于元音前面的那部分,多数为音节开头的辅音; 6、音节:由音素构成的自然能感受到的最小语音片段,一般情况下一音节对应一汉字,是语音结构的基 本单位; 7、音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从音色角度划分出的具有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 用归纳出的音类。 8、四呼:我国传统语音学对韵母作出的分类法,利于揭示出普通话中声母与韵母的配合规律。按照韵母 开头的元音发音将之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 9、押韵:指相邻的句末两个音节韵腹和韵尾相同或韵腹同而韵尾相近的情况; 10、声调:音节内部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11、调类:即声调的类别,是某种语言或方言将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到一起所建立的类别,包括阴平、阳平、 上声、去声; 12、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折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读法,包括55、35、214、51; 13、调位:即声调音位,由声调中归纳所得的音位,普通话中有四个调位,即55(阴平)、35(阳平)、214 (上声)、51(去声); 14、音位变体:即一个音位在不同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表现形式的音素,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大 类; 15、轻声:在词或句子中,某些音节被说或读得相对轻而短,以体现某些语义或语法功能,此现象即轻声; 16、儿化: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音“儿”(er)而形成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17、音变:语流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相互影响而导致声音变化的现象; 18、逻辑重音:为突出句中主要思想或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而重读的即为逻辑重音; 19、语调:句中中用以表达意思和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调子即语调。 20、浊音:发音时气流受阻,同时振动声带而发出的乐音即浊音,一般指重而浑浊的声音; 21、变调:指或因临近音的影响,或因音节在连续发音中的地位不同,或因说话的韵律特征不同而使音节改 变原来的调值或调类的语流音变现象。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中性语调,即音与音之间相互影响 而发生的变化,二是口气语调,即因说话时口气、情感不同而发生的变化。 二、简答题; 1、语音的物理属性; 答:主要体现在“语音四要素”,具体如下: (1)音高: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长、大而松的发音体振动慢,频率低,声音低。可分为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构成声调和语调; (2)音强: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振幅高则声音强; (3)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持续时间的长短,在某些方言中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广州话“三” 【sa:m】与“心”【sam】; (4)音色:声音的品质,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2、音色不同的原因; (1)音色又称音质、音品,指声音的特色,主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可分为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形成

植物学第二章重点名词解释

第二章:重点名词解释 1.种子基本结构:由胚、胚乳和种皮构成 (1)种皮:种子外面的覆被部分,具有保护种子不受外界机械损伤和防止病虫害侵入的作用。禾本科植物的种皮和果皮紧密愈合不能分开。 (2)胚:胚是构成种子的最主要的部分,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组成。胚根、胚芽和胚轴形成胚的中轴。 ①胚芽:由生长点和幼叶组成,禾本科植物的胚芽油胚芽鞘包被 ②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的短轴,也与子叶相连 ③胚根:由生长点和根冠组成,禾本科植物的胚根有胚根鞘包被 ④子叶:一枚、两枚或多枚,禾本科植物子也称为盾片 (3)胚乳:种子中集中储藏养料的地方 2.种脐:种子从珠柄或胎座处脱落后在种皮上留下的痕迹 3.种孔:胚珠的珠孔在种皮上留下的痕迹 4.种阜:蓖麻种子上有一块由外种皮延伸而形成的海绵状隆起物.具有吸收作用 5.种脊:是延种子腹面的中央部位,有一条较为隆起的纵向痕迹,几乎与种子等长,成为种脊.是倒生胚珠或横生胚珠的珠柄和珠被愈合处,在种子形成后留于种皮上的痕迹. 6.有胚乳种子:种子成熟后包括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由于养分主要储存在胚乳中,这类种子的子叶相对较薄,例如蓖麻,小麦,玉米,茄子等 7.无胚乳种子:这类种子通常只有种皮和胚,缺乏胚乳.营养物质通常储

存在子叶中,例如豆类植物 8.种子的休眠:种子形成后虽已成熟,即使在适宜的条件下也往往不能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阶段后才能萌发,种子的这一性质称为休眠 9.后熟作用:有的种子胚虽已成熟,但在适宜的条件下仍不能萌发,需要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达到生理上的成熟度的过程,成为后熟作用 10.种子萌发:休眠的种子解除了休眠,并获得合适的条件时,处在休眠状态下的胚就转入活动状态,开始生长,这一过程称为种子萌发 11.种子萌发的条件:外因: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内因:具有健全的胚。 12.温度三基点: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最适温度 13.子叶出土幼苗: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出种皮,深入土中,形成主根。然后下胚轴加速深长,将子叶和胚芽一起推出土面。成为子叶出土 14.子叶留土幼苗:种子萌发时,下胚轴不伸长而是上胚轴伸长,所以子叶或胚乳并不随胚芽深出土面,而是留在土中,直到养料耗尽死去

植物学知识点汇总

植物学 第一章绪论 一.1.植物:一般有叶绿素,自养;无神经系统,无感觉,固着不动。 2.植物界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雌蕊植物维管束植物 裸子植物高等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颈卵器植物 真菌 细菌菌类植物 卵菌 黏菌 孢子植物地衣地衣植物 褐藻 红藻非维管束植物 蓝藻低等植物 绿藻 黄藻藻类植物 金藻 甲藻 硅藻 裸藻 轮藻 3.生物界的分。

○1二界系统:植物界(光合,固着)、动物界(运动,吞食); ○2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具鞭毛,能游动的单细胞群体); ○3四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始核); ○4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 ○5六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非细胞生物界(病毒、类病毒) 区别: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 4.植物作用 □1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功能 ◇1合成作用(光合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三大宇宙作用)○1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2将光能转化为可贮存的化学能; ○3补充大气中的氧。 ◇2分解作用(矿化作用) 复杂有机物→简单无机物 意义:a、补充光合作用消耗的原料 b、使自然界的物质得以循环 □2植物与环境 ○1净化作用:对大气、水域及土壤的污染具有净化作用,其途径是吸收,吸附,分解或富集。 ○2监测作用: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敏感的植物。 ○3植物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的作用。 ○4美化环境。

○5其它:杀菌(散发杀菌素);减低噪音等等。 □3植物与人类 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及工业原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大部分与植物有关; 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一.1.细胞概念 细胞(cell) 是构成植物和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的内容 ○1植物与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 ○2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 ○3卵细胞和精子都是细胞 ○4单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 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生命单位,仅由蛋白质外壳包围核酸芯所组成 二.原生质(化学和生命基础) 原生质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新陈代谢。原生质有着相似的基本成分。 1.水和无机物:原生质含有大量的水,一般占全重的60-90%。原生质中还含有 无机盐及许多呈离子状态的元素,如铁、锌、锰、镁、钾、钠、氯等。 2.有机化合物 ○1蛋白质:蛋白质分子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结构蛋白、活性蛋白、储藏蛋白; ○2核酸:含有核糖的核糖核酸(RNA),含有脱氧核糖的脱氧核糖(DNA); ○3脂类:经水解后产生脂肪酸的物质,单纯脂、复合脂、结合脂等; ○4糖类:单糖(葡萄糖、核糖), 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纤维素、淀粉) --酶、维生素、激素、抗菌素等。

植物学基础知识

一、植物茎的形态术语 茎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一般是组成地上部分的枝干,主要功能是输导和支持。 (一)、根据植物茎的性质、寿命,可将植物分为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 1.木本植物:茎含有大量的木质,一般比较坚硬。寿命较长,均为多年生的。 它们又可分为: 1)乔木:有明显主干的高大植株,分枝位置距地面较高。如旱柳、毛白杨等。 2)灌木:主干不明显,植株比较矮小,常由基部分枝,如:月季、蔷薇、紫荆等。 3)半灌木:较灌木矮小,高常不及1米,基部近地面处木质多年生,上部茎草质,于开化后枯死,如蒿属植物。 2、草本植物:茎含有木质较少,多汁、柔软、易折断。这类植物根据生活周期又可分为: <1>一年生草本植物:生活周期在本年内完成,并结束其生命,开花结果。如:水稻、棉花等。 <2>二年生草本植物:生活周期跨越两个年份,即第一年生长,第二年才开花结果后枯死。如:白菜、萝卜、冬小麦等。 <3>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的地下部分能生活多年,每年都发芽生长。如:大理菊、马铃薯、甘薯等。 (二)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可将茎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直立茎茎背地面而生,直立。 2匍匐茎茎细长、柔弱、平卧地面,蔓延生长,节上生不定根,芽发育为新植株。如草莓、甘薯。 3攀援茎以茎上发出卷须、吸器等攀援器官,借助攀援器官使植物攀附于他物上。有5种攀援结构: 1)卷须:瓜类、葡萄、豌豆 2)气生根:常春藤、络石 3)叶柄:旱金莲、铁线莲 4)钩刺:猪殃殃、白藤 5)吸盘:爬山虎(地锦) 4缠绕茎茎细长,柔弱,不能直立,以茎本身缠绕它物上升。如牵牛等。 *5斜生茎 *6平卧茎

二、叶的形态术语 叶由叶柄、叶片和托叶三部分组成,叶片是叶的绿色平扁部分,也是叶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行使其功能的主要部分。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称为完全叶,缺少其中任一部分或两部分的称为不完全叶。 (一)叶序 指叶在茎或枝条上排列的方式叫叶序,常见的有5种: 1、互生:每节上只生一片叶,如大豆、棉花、玉米等。 2、对生:每节上相对着生两片叶,如丁香、芝麻、薄荷等。 3、轮生: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叶,着生在一个节上,如夹竹桃。 4、簇(丛)生:两个以上的叶着生于极度缩短的短枝上,如金钱松、银杏等。 5、基生:两片以上的叶着生于地表附近的短茎上称为叶基生。如蒲公英、车前草等。(二)叶形 (三)叶尖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

音韵学名词整理 第一章:绪论 1、音韵学: 分析研究汉字字音及其历史演变的一门学科。它是专门研究汉语的语音系统的,属于历史语音学范畴。音韵之学细分为今音学、古音学、等韵学,后来又增加北音学,即近代语音学。 2、小学: 中国古代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这个名称起源很早,最初“小学”即最基础的学问,与今含义没有多大差别;到了汉代开始把研究文字的学问叫“小学”,文字研究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而至晚到唐宋时,“小学”又细分为三个门类:文字之学、训诂之学、音韵之学;再经过元明清,我国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又有很大发展,清人编《小学考》,把“小学”分为四类,文字、声韵、训诂、音义。 3、古音学: 与“今音学”相对,研究对象是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以《诗经》用韵为主要根据,并结合形声字,研究上古时期的语音系统的音韵学部门。 4、今音学: 又称“广韵学”,以《切韵》系韵书为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代的语音系统的音韵学部门。 5、等韵学: 以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为研究对象,最初分析韵书中反切,即韵书语音(声、韵、调)系统。唐宋金元时期只称“切韵之学”或“切韵法”,明初以后,才叫“等韵”(《七音略》、《韵镜》)。到清代,音韵学家又利用等韵去研究古韵,所以等韵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普通语言学/中国特有的传统的语音学 6、北音学: 以元代《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和分析近代语音的等韵图为对象,建立一门“近代语音学”(“北音学”)。 第二章:音韵学的基础知识 1、反切: “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这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反切的基本原理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包括调)。反切上字(如“当”)也简称为切上字,反切下字(如“孤”)也简称为切下字,“都”则称为被切字。约在东汉的后期九创造了反切这种注音方法。“反切”早期不用“切”字,只叫“某某反”或“某某翻”,自唐代宗大历以后,因为唐朝统治者害怕老百姓起来造反,忌讳这个“反”字,才将“反”字改为“切”字。但“反”和“切”意义是相同的,都是“反覆切摩”的意思。 2、切上字、切下字: 由于古书是直排上下书写的,所以前一字被称为“切上字”,后一字被称作“切下字”。由于时代局限,古代反切上下字用字都很不规范。 第三节关于声纽的概念 3、声紐: 在传统的音韵学上,声母简称为“声”,又叫“纽”,或者合起来叫“声纽”。“纽”就是枢纽的意思,古人认为声母在一个字音里是关键,是中心,其实有的字音就没有声母。在汉语字音里,真正必不可少的成分还是韵腹和声调。不过这个名称倒也说明了古人为什么把声母叫做“声纽”的道理,就是取其声音之枢纽的意思。表示声母的名称还有“字母”(声母的代表字),“声类”(一般是指反切上字的分类)。

植物学基础形考册

植物学基础作业1 绪论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维管植物P6 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体有维管组织的分化,统称为维管植物。 2.自然分类法P7 根据植物亲缘关系的亲疏程度对植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3.双名法P10 瑞典分类学大师林奈创立的植物命名法:属名+种名+命名人姓氏4.孢子体 在植物无性世代中产生孢子的具二倍染色体的植物,称为孢子体。 5.配子体 在植物有性世代中产生配子的具单倍染色体数的植物体。 6.世代交替 植物生活史中,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有规律的相互交替。 7.生活史 生物个体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发育全过程。 8.种脐P35 种子从母体脱离时留下的痕迹

9.种子休眠P38 种子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却不能萌发的现象 10.缠绕茎 柔软不能直立,以茎本身缠绕在他物上而上升生长的茎类型 11.攀援茎 柔软不能直立,以特有结构攀援他物上升生长的茎类型,包括卷须攀援茎、气生根攀援茎、叶柄攀援茎、钩刺攀援茎、吸盘攀援茎等。 12.复叶P52 一个也冰上长有两个以上叶片的叶称为复叶。 13.叶鞘P49 叶基部扩大包围茎秆的部分。 14.分蘖P47 禾本科植物的一种分枝方式:禾本科植物生长初期,茎的节短且密集于基部,每节生一叶,每个叶腋有一芽;当长到4-5片叶时,有些腋芽开始活动形成分枝,同时在分蘖节处向下形成不定根,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分蘖。 15.二强雄蕊P57 雄蕊4枚,二长二短。 16.四强雄蕊 雄蕊6枚,四长二短。 17.单体雄蕊 雄蕊群所有雄蕊的花丝结合成一体,花药离生。

18.二体雄蕊 雄蕊群的花丝结合成两组 19.多体雄蕊 雄蕊群的花丝结合成四组以上的统称为多体雄蕊 20.聚药雄蕊 花丝分离,花药连合生长 21.单雌蕊P58 一朵花中的雌蕊只由一个心皮构成,成为单雌蕊。 22.合生心皮雌蕊(复雌蕊) 各个心皮互相连合,组成一个雌蕊边缘胎座 23.边缘胎座 1心皮1室子房,胚珠着生于子房的腹缝线上 24.侧膜胎座P60 2心皮以上合生子房,胚珠沿腹缝线着生 25.中轴胎座 多心皮多室子房,腹缝线在中央连合成中轴,胚珠着生于中轴上 26.下位子房 整个子房埋于杯状的花托中,并与花托愈合,花的其他部分着生于子房以上花托的边缘上。 27.无限花序P61 花序上的小花由基部向上或由边缘向中心开放的花序

最新植物学复习提纲 含答案

1、植物细胞在结构上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细胞壁,液泡。 动物细胞:中心体(低等植物细胞也有)。 2、了解植物根和茎的初生生长概念。 根尖的顶端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成熟的根,这种植物体的生长,直接来自顶端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的增生和成熟,这种生长过程称为根的初生生长,在初生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属于初生组织,它们共同组成根的结构,称为根的初生结构。 茎的顶端分生组织中的初生分生组织所衍生的细胞,经过分裂、生长、分化而形成的组织,称为初生组织,由这种组织形成了茎的初生结构。 3、根和茎的初生结构由外至内可分为哪三部分? 表皮 皮层外皮层 皮层薄壁组织 内皮层(凯氏带) 维管柱中柱鞘原生木质部 初生木质部(外始式) 初生维管组织后生木质部 原生韧皮部 初生韧皮部(外始式) 后生韧皮部 薄壁组织或厚壁组织 表皮 皮层初生木质部 维管柱维管束初生韧皮部 维管形成层 髓和髓射线

4、双子叶植物茎维管形成层的组成及起源。 出现在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是原形成层在初生维管束的分化过程中留下的潜在的分生组织,在以后茎的生长,特别是木质茎的增粗中将其主要作用。 5、凯氏带的概念和作用? 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增厚成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凯氏带。对水分和溶质有着障碍或限制作用。 6、根毛的形成及利于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特征。 根毛是由表皮细胞外壁延伸而成,是根的特有结构。 外壁上存在着粘液和果胶质,加强了与土壤的接触,有利于根毛的吸收和固着作用,使根毛对控制土壤侵蚀比根的其他部分可能更为重要和有效。 根毛生长速度较快,但寿命较短,随着分生区衍生细胞的不断增大和分化,以及伸长区细胞不断地向前衍伸,新的根毛也就连续地出现替代枯死的根毛,随着根毛的生长,向前推移,进入新的土壤区域。 7、典型的细胞水势包括哪四个部分? ψw =ψs +ψp+ψg+ψm ψw 为细胞水势,ψs 为溶质势(渗透式),ψp为压力势,ψg为重力势,ψm为衬托势。 8、植物的吐水现象是由什么引起的? 吐水由根压所引起。在自然条件下,当植物吸水大于蒸腾时,或夜晚气孔关闭,水从叶片上散发量减少,即土壤湿度大,根系仍强烈吸水使得植物吸水大于蒸腾,往往可以看到吐水现象。 9、光反应和碳反应的部位?

现代汉语第二章语音知识汇总

第二章語音章二语音 一、名词解释; 1、语音: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目的是用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是语言的物 质外壳; 2、音素:从音色角度划分出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3、元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鼻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称母音; 4、辅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鼻腔中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称子音; 5、声母:指音节中处于元音前面的那部分,多数为音节开头的辅音; 6、音节:由音素构成的自然能感受到的最小语音片段,一般情况下一音节对应一汉字,是语音结构的基 本单位; 7、音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从音色角度划分出的具有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 用归纳出的音类。 8、四呼:我国传统语音学对韵母作出的分类法,利于揭示出普通话中声母与韵母的配合规律。按照韵母 开头的元音发音将之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 9、押韵:指相邻的句末两个音节韵腹和韵尾相同或韵腹同而韵尾相近的情况; 10、声调:音节内部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11、调类:即声调的类别,是某种语言或方言将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到一起所建立的类别,包括阴平、阳平、 上声、去声; 12、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折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读法,包括55、35、214、51; 13、调位:即声调音位,由声调中归纳所得的音位,普通话中有四个调位,即55(阴平)、35(阳平)、214 (上声)、51(去声); 14、音位变体:即一个音位在不同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表现形式的音素,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大 类; 15、轻声:在词或句子中,某些音节被说或读得相对轻而短,以体现某些语义或语法功能,此现象即轻声; 16、儿化: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音“儿”(er)而形成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17、音变:语流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相互影响而导致声音变化的现象; 18、逻辑重音:为突出句中主要思想或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而重读的即为逻辑重音; 19、语调:句中中用以表达意思和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调子即语调。 20、浊音:发音时气流受阻,同时振动声带而发出的乐音即浊音,一般指重而浑浊的声音; 21、变调:指或因临近音的影响,或因音节在连续发音中的地位不同,或因说话的韵律特征不同而使音节改 变原来的调值或调类的语流音变现象。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中性语调,即音与音之间相互影响 而发生的变化,二是口气语调,即因说话时口气、情感不同而发生的变化。 二、简答题; 1、语音的物理属性; 答:主要体现在“语音四要素”,具体如下: (1)音高: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长、大而松的发音体振动慢,频率低,声音低。可分为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构成声调和语调; (2)音强: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振幅高则声音强; (3)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持续时间的长短,在某些方言中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广州话“三” 【sa:m】与“心”【sam】; (4)音色:声音的品质,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2、音色不同的原因; (1)音色又称音质、音品,指声音的特色,主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可分为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形成 - 1 -

植物学(下)第二章 菌类

第二章菌类(Fungi) 林奈(Linneaus)于1735年把生物划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此二界系统长期被大多数生物学家所接受,至今还传统地采用着。 真菌通常具有丝状体分枝的营养结构,有细胞壁和细胞核,没有叶绿素,是典型地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的异养生物。把它们划为植物界中的异养植物。 魏泰克(Whittaker)于1969年提出五界系统。将多细胞真核生物,根据其营养方式,划分为三大界,即营光合作用自制营养的植物界(Plantae)、吞食营养的动物界(Animalia)和吸收营养(异养)的真菌界(Fungi)。 安兹沃斯(Ainsworth)于1973年主张“真菌”必须成为独立的一界——“真菌界”(Fungikingdom),是革新的、向前看的。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生物学家均赞成把真菌提升为一个独立界,是与动物界和植物界平行的三大界。 真菌界的基本特征为异养有机体,无光合作用,由吸收作用摄取营养,菌体在基物内外呈阿米巴原生质团或假原生质团,或在基物内外呈单细胞或菌丝状。典型的不动有机体,但可以出现游动时期的游动抱子。有明显的细胞壁,有细胞核,典型地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 真菌界分两门,即粘菌门和真菌门。 细菌(Bacteria)是微小的单细胞原核有机体,有明显的细胞壁,除少数含有细菌叶绿素的细菌如红硫菌属和绿菌属等细菌外皆为异养(寄生、腐生)有机体,其营养方式与真菌基本相同,因此,将细菌和真菌放在同一章中。 第一节细菌门(Bacteriophyta) 一、细菌的特征 细菌是微小的单细胞植物,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才能够观察清楚。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结构,与蓝绿藻相似,都属于原核生物。绝大多数细菌不含叶绿素,是异养植物。其繁殖方法为细胞分裂,不进行有性生殖。某些杆菌在不良的环境下。每个细胞形成1个内生芽孢,在环境适宜的时候,芽孢(spore)再发育成1个细菌,芽孢是渡过不良环境的适应结构,并不是繁殖的。 细菌分布极广,几乎分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在空气中、水中、土壤中、生物体的内外和一切物体的表面。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的原因,由于它们体积微小,易于散布,繁殖迅速,营养类型多,适应能力强,能利用各种不同的基质在不同的环境里生长。因此,在寒冷地方,分布着嗜冷性杆菌;在酷热的场所,多分布嗜热性细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多分布着厌氧细菌。 二、细菌的形态和构造 细菌是微小的有机体,平均体长2—3微米,宽0.5微米。大型细菌如旋动泡硫菌(Thio- physa volutans),其细胞直径达18微米。最小型的细菌如微球菌属(Micrococcus),其细胞直径仅0.15微米。细菌的外形常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通常在形态上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3种类型(图2-1)。 在螺旋菌中,一次弯曲成弧形的称弧菌(Vibrio),多次弯曲呈螺旋形的称螺菌(Spirillum)。多种杆菌、螺菌和弧菌生有鞭毛,鞭毛是外原生质突出的长丝,其长度往往超过菌体长度的数倍或数十倍,在电子显微镜下,或经过特殊处理后才能看到。 细胞的构造和一般植物细胞类似,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和内含物。有的细菌还有荚膜(capsule)、芽孢和鞭毛(图2-2)。 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为粘质复合物,细胞内充满了细胞质,细胞质的外围是细胞膜,

海南大学植物学2012年复习题——第二章_植物组织

第二章_植物组织 一、何为植物组织?植物组织与细胞和器官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形态结构相似,在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并担负着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称为组织。由形态结构相似,来源相同,并担负着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群形成组织。由多种组织有机的结合,紧密地联系,形成各种器官。 二、从功能上区别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 答:分生组织的主要功能是增加植物体中的细胞数目;成熟组织则完成植物生长所进行的各种生理活动,如同化、吸收、支持、输导等活动,均是由成熟组织所承担的。 三、试分析植物生长发育的组织学基础。 答:植物个体的长大,主要靠细胞数目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所以分生组织的细胞增殖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植物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完成诸如同化、吸收、支持、输导等各种生理功能。每种功能的完成,都需要专门的组织来承担,所以植物体中各种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依靠,是植物进化的必然。 四、什么叫脱分化?试述其意义。 答:某些分化程度不甚高的成熟组织,特别是薄壁组织,具有一定的分裂潜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恢复分裂活动,转变为分生组织,这种由成熟细胞转化为具分裂能力的细胞的过程就称为脱分化。 脱分化在侧生分生组织的产生、侧根的形成、创伤后愈伤组织的形成等过程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五、试从结构与功能上区别:同化与贮藏组织,厚角与厚壁组织,表皮与周皮,筛管和导管,筛胞和管胞,木质部和韧皮部。

六、根据输导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说明为什么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进化? 答: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分化出了导管,韧皮部中分化出了筛管,用以输导水分、无机盐。管胞和筛胞仅起着辅助的输导作用。而裸子植物中大多仅有管胞和筛胞,其中存在于木质部中的导管与管胞相比,其导管明显大于管胞,且导管的端壁形成穿孔,筛管的端壁为尖斜状,仅有纹孔而不形成穿孔,输水能力明显大于管胞。筛管的直径也比筛胞大,端壁有筛板,管胞的端壁尖斜,未形成筛板,筛管的输导能力明显大于筛胞。由上述特点可知,被子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结构比裸子植物的更为完善,其功能效率更高,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由此说明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进化。

音韵学基础知识

音韵学基础知识 一、《广韵》61平声韵: 东冬钟江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佳皆灰咍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萧宵 肴豪歌戈麻阳唐庚耕清青蒸登尤侯幽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祭泰夬废 二、《广韵》34入声韵: 屋沃烛觉质术栉物迄月没曷末辖黠屑薛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 三、《广韵》35声母:四、宋人三十六:五、十六摄: 喉音:影余晓匣牙音:见溪群疑通江止遇 牙音:见溪群疑舌音:端透定泥蟹臻山效 舌音: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果假宕梗 知彻澄唇音:帮滂并明曾流深咸 齿音:精清从心邪非敷奉微 庄初崇山齿音:精清从心邪 章昌船书禅日照穿床审禅 唇音:帮滂并明喉音:晓匣影喻 半舌:来 半齿:日 六、王力上古29韵部:七、王力上古32声母: 之职蒸喉音:见溪群疑晓匣影 支锡耕舌头音:端透余定泥来 鱼铎阳舌上音:章昌船书禅日 侯屋东齿头音:精清从心邪 宵药正齿音:庄初崇山 幽觉唇音:帮滂并明 微物文 脂质真 歌月寒 缉侵 叶谈 八、《中原音韵》19韵部表: 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廉纤 九、《中原音韵》25声母表: 崩烹蒙风亡 东通农龙 工空仰烘邕 宗从嵩 钟充双儿 章昌商戎

十、十三辙韵目表 中东江阳一七灰堆油求坡梭人辰言前发花乜斜怀来姑苏遥条(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西南北坐) 十一、王力上古30韵部所含《广韵》韵部表 十二、等与中古声母关系 1、一二三四等俱全的:影晓见溪疑来帮滂并明 2、只有一二四等的:匣 3、只有一四等的:端透定泥精清从心 4、只有二三等的:知彻澄娘照穿床审 5、只有三四等的:喻(三等云,四等余) 6、只有三等的:群禅日非敷奉微(合口) 7、只有四等的:邪 十三、等与《广韵》韵部关系表 1、一等:冬模泰灰咍魂痕寒桓豪歌唐登侯覃谈(16) 2、一三等:东戈(2) 3、二等:江佳皆夬删山肴耕咸衔(10) 4、二三等:麻庚(2) 5、三等:钟支脂之微鱼虞祭废真谆臻文欣元仙宵阳清蒸尤侵盐严凡(25) 6、四等:齐先萧青幽添(6) 十四、内外转与中古韵部 内转通:东冬钟外转江:江 止:支脂之微蟹:齐佳皆灰咍祭泰夬废 遇:鱼虞模臻:真谆臻文欣魂痕 果:歌戈山:元寒桓删山先仙 宕:阳唐效:萧宵肴豪 曾:蒸登假:麻 流:尤侯幽梗:庚耕清青 深:侵咸:覃谈盐添咸衔严凡

完整word版药用植物学第二章植物的组织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 一、单选题 1.基本分生组织从其性质上看属于() A.原分生组织 B.初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 D.侧生分生组织 E.居间分生组织 2.单子叶植物的根茎增粗有限,是因为其没有() A.原形成层 B.原分生组织 C.原表皮层 E.侧生分生组织D.顶端分生组织)(3.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的组织是 A.基本薄壁组织 B.同化薄壁组织 C.贮藏薄壁组织 D.吸收薄壁组织 E.通气薄壁组织 4.判断气孔的轴式是观察与气孔保卫细胞直接相连的副卫细胞() A.大小 B.形态 C.来源 D.数目和排列关系 E.特化程度 5.属于初生壁不均匀加厚的细胞是() A.厚角细胞 B.厚壁细胞 C.薄壁细胞 D.导管细胞 E.管胞 6.厚角组织细胞多直接位于植物体幼嫩器官的() A.表皮下方 B.周皮内侧 C.皮层中 D.维管束中 E.髓中 7.蜜腺一般位于萼片、花瓣、子房或花柱的() A.顶部 B.上部 C.中部 D.中下部 E.基部 8.不属于分泌组织的是() A.腺毛 B.蜜腺 C.乳汁管 D.油室 E.角质层 9.筛胞的存在部位是() C.蕨类和裸子 B.蕨类和被子植物韧皮部 A.被子植物韧皮部植物韧皮部D.蕨类和被子植物木质部 E.蕨类和裸子植物木质部 10.豆科植物番泻叶的气孔大多为)( A.不等式 B.直轴式 C.不定式 D.平轴式 E.环式 11.属于输导薄壁组织的是() .伴胞 E.管胞 D.髓射线 C.筛管 B.导管A. 12.气孔周围副卫细胞数目不定,副卫细胞狭窄,围绕气孔排列呈环状。该气孔类型是( ) A.直轴式 B.平轴式 C.环式 D.不等式 E.不定式(该气孔是).13气孔周围副卫细胞的数目3~4个,其中有一个显著的小, E.不定式 CA.直轴式 B.不等式.环式 D.平轴式形状与其他表皮细胞相似。其大小相近,.14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3个以上,)该气孔为( A.平轴式.不等式 C.不定式 D B.直轴式 .环式 E15.叶表面具星状毛的药材是() A.苏叶 B.大青叶 C.石韦 D. 枇杷叶 E.淡竹叶 二、多选题 1.构成植物的组织的细胞,哪些相同或相近?()

植物学知识要点

植物学知识要点 (1)细胞壁分层:细胞壁从外到内可分为三层。 胞间层(果胶层、中层):为相邻两个细胞共有的一层,成分为果胶质。 初生壁:在胞间层以内,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为生活细胞所具有。 次生壁:在初生壁内侧(厚的又可分为外、中、内三层),具有次生壁的细胞其内原生质体消失,为死细胞;成分以纤维素为主,并常常含有木质素等。 (2)初生纹孔场:是指植物细胞壁的初生壁上,存在的较薄的凹陷区域。 (3)纹孔:植物细胞壁上的结构单位,植物细胞在形成次生壁时,有一些部位不沉积壁物质,因此形成一些间隙,这种在次生壁形成过程中未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它是由纹孔腔和纹孔膜构成,根据纹孔的形状,把纹孔分为单纹孔和具缘纹孔(它的次生壁穹出于纹孔腔上,形成一个穹形的边缘,从而使纹孔口明显减小)两个类型 (六)后含物种类如下: 1、淀粉粒:在细胞中以淀粉粒存在。淀粉粒分单粒、复粒、半复粒三种类型。淀粉粒的形状大小,可作为鉴定植物种类的依据。淀粉遇碘呈蓝色反应。 2、蛋白质:、在细胞中糊粉粒的形势存在贮藏蛋白质遇碘呈黄色反应。 3、脂类:遇苏丹——Ⅲ或苏丹——Ⅳ呈橙红色。 二、植物的组织 3、分生组织:。 (1)按来源分: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 (2)按位置分:A、顶端分生组织:B、侧生分生组织C、居间分生组织 4、成熟组织:由分生组织产生的细胞,经过生长、分化,细胞逐渐失去分生能力,形成具有各种形态、结构、功能的组织。 (1)保护组织:分为初生保护组织——表皮和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A、表皮:来源于初生分生组织的原表皮,一般由单层扁平、排列整齐的细胞构成,细胞外被角质膜,具有保护作用。 B、周皮:由木栓形成层发育而来,木栓形成层细胞向外形成木栓层,向内形成栓内层,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共同组成周皮。(2)薄壁组织(营养组织):是以细胞具有薄的细胞壁而得名的,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担负着植物体的吸收、同化、贮藏、通气、传递等功能。分类:A、吸收组织B、同化组织(叶肉) C、贮藏组织 D、储水组织:一般存在于旱生的肉质植物中。 E、通气组织:存在于水生植物或耐阴植物的根、茎、叶中,输导空气的功能。 F、传递细胞:细胞壁内凸生长具有短途输 (3)机械组织:A、厚角组织:细胞壁局部(角隅)增厚,而这种增厚仍为初生壁性质,成熟时具有生活的原生质体。B、厚壁组织:组成厚壁组织的细胞具有均匀增厚的次生壁,成为只留有细胞壁的死细胞。可将其分为石细胞和纤维(韧皮纤维和木纤维)。 (4)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组织,细胞呈长管状,贯穿于植物体的上下。主要分布于木质部和韧皮部。 A、导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细胞成熟时,原生质体消失,细胞侧壁有明显的次生加厚(有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五种加厚形式),细胞端壁形成穿孔,是植物体输导水分和矿物质的组织。 穿孔:是指导管分子的端壁在发育过程中溶解,形成一个或数个大的孔。这也是导管分子和管胞的主要区别。侵填体:有些导管成熟老化时,在其周围的薄壁细胞体积增大,从导管侧壁的纹孔侵入导管腔内,形成大小不等的囊状突出物,后期常为单宁、树脂等所填充,将导管阻塞而失去输导功能,这些阻塞物称为侵填体。 B、管胞:大多数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输水组织,细胞管状,末端尖斜无穿孔,成熟时

汉语言文字学上编一 第一章 音韵学与音韵学的功用 第二章 音韵学对汉语语音结构的分析和归纳

汉语言文字学(古汉语提高课) 本课程属于古汉语基础课之后的提高课,由上、下两编组成,上编为音韵学,下编为古文字学。 上编音韵学 第一章音韵学与音韵学的功用 第一节什么是音韵学与语音学 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现代汉语语音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所谓声、韵、调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指某个历史时期汉语声、韵、调的种类及声母、韵母的配合规律。以现代普通话为例,它有22个声母,38个韵母,4个调类。其声母和韵母的配合不是任意的,而有一定的规律,如j、q、x三个声母只能和齐齿呼与撮口呼的韵母相拼,而不能与开口呼与合口呼的韵母相拼。 传统音韵学分为三个部门,即今音学、古音学和等韵学。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隋唐时代)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等韵图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声、韵配合表。 在研究方法上,传统音韵学主要使用的是系联法、类推法、统计法和比较法。在标音问题上,由于古代没有现代化的标音工具,古人表示汉字声、韵的工具还是汉字,所以传统音韵学研究古音时还得借助某些习用的汉字作为标音工具,只是对古音进行构拟时才使用国际音标或其他注音符号,但这已是清代以后的事。 与传统音韵学不同,语音学是十九世纪兴起的一门研究人类语言声音的科学,它主要研究语音的系统(声音的成分和结构)、变化及发展规律,并教会人们如何去分析研究语音的系统和变化,如何发现语音的变化规律,同时训练人们发音、听音、记音、审音的技术。语音学一般分为普通语音学、历史语音学、描写语音学和实验语音学等。普通语音学研究人类语音中各种声音的构成,音与音的结合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变化,以至声调、语调、轻重音等现象。历史语音学研究某一语言各个历史阶段的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描写语音学研究某种语言在一定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特殊现象。实验语音学则是通过实验仪器分析语音的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在研究方法上,语音学主要是通过描写、实验、分析、归纳、历史比较等方法揭示语音的性质、系统及其发展规律,它所使用的标音工具主要是国际音标。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汉语音韵学是我国研究汉语历史语音的一门传统学问,而语音学是研究各种语言的语音及语音各个方面的一门现代科学。汉语音韵学相当于语音学中的一个部门,可以称为汉语历史语音学,二者在研究对象、分类、方法及标音工具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绝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自从语音学知识传入到我国后,研究汉语声韵系统、分析汉语声韵调的特点、探求古音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古音进行构拟等,都需要使用语音学知识,因此,语音学又可说是研究汉语音韵的基础和工具。 第二节音韵学的功用 汉语音韵学和汉语史、汉语方言学、训诂学、考古学、校勘学、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

测量学知识总结

第一章 1、测绘学有几大分类?各类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大地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测定地面点几何位置和地球整体与局部运动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是研究利用摄影或遥感的手段获取目标物的影像数据,从中提取几何的或物理的信息,并用图形、图像和数字形式表达测绘成果的学科。 工程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在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海洋测绘:海洋测绘学是研究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行的测量和海图编制理论与方法的学科 地图制图学:地图制图学是研究模拟地图和数字地图的基础理论、地图设计、地图编制和复制的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的学科。 2、土木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①工程建设区域控制测量②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③地形图应用④施工放样和竣工测量⑤建筑物变形观测 3、什么叫水准面?大地水准面? 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指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水准面 4、什么是基准线 是指定绘图面和参考在来绘制二维曲线 5、测量学上常用的几种坐标系统是什么?熟悉它们的定义,高斯坐标的划分方法 大地坐标系: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以椭球面法线为基准线建立的坐标系。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经度和维度,称为该点的大地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我国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小地区范围内也可采用独立平面直角坐标。高斯直角坐标系:采用高斯横圆柱投影的方法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球面坐标与平面坐标相关联的坐标系统 空间直角坐标系:适用于卫星大地测量等方面 6、子午线、首子午线、子午面、首子午面 子午线:经线又叫子午线 首子午线:首子午面与参考椭球面的交线称为首子午线,或称起始子午线、起始经线,亦称本初子午线。 子午面:子午面是由子午线组成的面,也就是经过地理南极和北极的大圆所在的平面 首子午面:国际上公认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面,称为首子午面或者起始子午面。 7、高程、高差、相对高程及绝对高程、1985国家高程基准 高程:地面上任一点到水准面的铅锤距离 高差:高差是两点间高程之差 绝对高程:绝对高程是地面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相对高程:相对高程是地面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达某一水平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1985国家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是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至1979年所测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高程的统一起算面,并推得青岛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m,全国各地的高程则以他为基准进行测算。 8、什么是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在测量工作中,为了防止测量误差的逐渐传递而累计增大到不能容许的程度,要求测量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