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摘要

本文研究了养老保险管理中要实现的目标替代率、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问题.

对于问题一:根据经济发展规律以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可知,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受到的阻滞越来越大,增长趋于平缓.由于工资和经济增长相关,假设工资的增长率是减函数,因此运用Logistic模型描述工资的变化,结合附件1的数据算出参数,预测出从2011年至2035年的山东省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其中2035年的山东省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为205020元,其余见文中表2.

对于问题二:取附表2中各段收入范围的平均值作为该段的工资收入,利用数学期望算出各年龄段月平均工资,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估算出60-65岁年龄段平均工资.由2009年各年龄段月平均工资结合问题1中每年工资的增长率,估算出各个年龄段在2000-2035年的月平均工资.我们给出了刚退休时养老金的计算模型,计算各

公式,并建立了养老金的收支平衡模型.通过计算得出:30岁职工分别在55岁,60岁,65岁退休并在75岁死亡时产生的缺口分别为:577816元,557472元,192650元,并且分别在64岁,69岁,74岁时养老金达到收支平衡.

对于问题四,结合问题二和问题三的结果,既要维持养老金收支平衡,又要到达目标替代率,提出措施如下:适当推迟退休年龄,提高个人账户的收益率,鼓励提早参加养老保险等.

关键词:Logistic 模型多项式拟合收支平衡替代率养老金

一.问题重述

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即企业把职工工资总额(20%)按一定比例缴纳到社会统筹基金账户,再把职工个人工资按一定比例(8%)缴纳到个人账户.这两个账户我们合称为养老保险基金.退休后,按职工在职期间每月(或年)的缴费工资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缴费指数),再考虑到退休前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从社会统筹账户中拨出资金(基础养老金),加上个人工资账户中一定比例的资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作为退休后每个月的养老金.养老金会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调整而调整.

养老保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它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老龄化社会的顺利过渡.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替代率.替代率较低,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准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容易维持;替代率较高,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准就高,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较难维持,可能出现缺口.

需要解决的问题:

1.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和工资增长的形势给出简化、合理的假设,预测从2011年至2035年的山东省职工的年平均工资.

2.考虑企业职工自2000年起分别从30岁、40岁开始缴养老保险,一直缴费到退休(55岁,60岁,65岁),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养老金替代率.

3.计算给定条件下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情况,并计算该职工领取养老金到多少岁时,其缴存的养老保险基金与其领取的养老金之间达到收支平衡.

4. 若既要达到目标替代率,又要维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则应采取什么措施.

二、问题分析

问题一: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规律以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可知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趋于一种缓慢的增长趋势.分析其原因,我们发现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受到人口因素、能源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因素的影响就越大,因而对经济发展的增长起着阻滞作用,并且随着经济的增长,阻滞的作用就越来越大. 由于工资和经济增长相关,假设工资的增长率是减函数,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应用Logistic 模型描述工资的变化.

结合附件1的数据算出参数,预测出从2011年至2035年的山东省职工的年平均工资.运用此模型估算出1978-2010历年平均工资,与实际值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此模型. 问题二:

取附表2中各段收入范围的平均值作为该段的工资收入,利用数学期望算出各年龄段月平均工资,然后对用最小二乘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估算出60-65岁年龄段月平均工资.由2009年各年龄段月平均工资结合山东省职工的历年工资的增长率,估算出各个年龄段在2000-2035年的工资.我们将给出刚退休时养老金的计算模型,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养老金替代率. 问题三:

为考虑职工不同情况下退休时,到75岁死亡,养老基金的缺口情况,以及养老金领取到多少岁时,缴存与支取的养老金达到收支平衡.我们计算出该员工退休后k 年累

计领取的养老金总额()k L ,以及其缴存的养老基金()S k .给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时的模型:()0)(-~

≥k L k S

当该员工在退休k 年后,养老金缺口为:()()()B k L k S

k =- 问题四:

为给出既要达到目标替代率,又要维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措施,我们主要结合问题二、问题三的求解结果.对其进行总结、推理,得出影响替代率和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因素,从而给出相应的措施.

三、模型假设

1.未来经济增长良好,没有大范围失业情况发生; 3.领取养老金和缴纳养老金是在每年1月1日; 4.年度每月工资不发生变化;

5. 该企业职工的年平均工资的增长率与山东省职工的年平均工资的增长率一致;

6. 不出现职工退休前死亡的情形;

7. 不出现因企业破产或经济困难造成的,拖欠或不交基础养老金以及退保等情形; 8. 各参保人员所有年度都缴足12个月,并从开始缴养老金到退休为止每年都缴; 9. 个人账户利率按复利计算.

四、定义与符号说明

R :基础养老金; Z :个人账户存储总额;

Q :养老金替代率; P :个人账户养老金; Y :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 N :缴费年限;

E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r

:银行月利率 112

?(1)1r r =+- r :银行年利率,统一取3%;

1α:社会统筹账户缴费比例,2005年前取0.17,2005年后取0.2; 2α:个人账户的缴费比例,2005年前取0.11,2005年后取0.08;

i x :职工在退休前i 年时的缴费工资额; i c :职工退休前i 年时企业平均工资;

()j P ~

:职工退休后j 年时个人账户存储总额; ()k L :职工退休后k 年共领取的养老金总额

()S

k :职工退休k 年后,养老基金; 其余符号见文中

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问题一的模型建立与求解:

通过问题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职工平均工资的阻滞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其增长率r 的影响:r 随着职工平均工资()y t 的增加而下降.若将r 表示为()y t 的函数()r y ,则它应是减函数.建立如下阻滞增长型模型:

()()()0,0dy

r y y t y y dt

== (1)

其中 ()()1m y t r y r y ??

=- ??

?

这里r 为工资的固有增长率,表示职工工资()y t 很少时的增长率,m y 表示工资的饱和值,

0y 为初始时刻时的职工工资.

方程(1)右端()ry t 体现了职工工资自身的增长趋势,因子()1m y t y ?

?- ??

?则体现了工资的

阻滞作用.显然()y t 越大,前一因子越大,后一因子越小,职工工资的增长就是两个因子共同的结果.

应用变量分离法,求解(1)可以得到:

()011m

rt

m y y t y e y -=

??+- ???

(2)

为了计算式中的r ,m y ,选取0t ,1t ,2t 三年的0y ,1y ,2y ,其中τ=-=-1201t t t t ,由:

1011m

r m y y y e

y τ

-=

??+- ???

,2111m

r m y y y e

y τ

-=

??+- ???

得到:

0112

10

11

11ln

r m r y y e r y e y y y y τ

τ

τ----==--, (3)

由于数据取自1978至2010年,为此选择1980、1995、2010间距相等的3个年份

012745514532074y y y ===.代入式(3)得: 2527800.13m y r == 将0,,m r y y 代入(2)得:平均工资变化的趋势函数:

()0.13252780

1338t

y t e

-=

+ (4)

将该函数与所给数据拟合(程序见附录1),作出图像如下(见图1):

5

时间

平均工资

山东省职工历年平均工资拟合图像

图1

应用该函数预测出1978年至2035年的山东省职工的年平均工资(见表1,表2)

图像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在21世纪中叶时职工月平均大致为25万左右,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们可以看出该模型整体上来说还是可以用来描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和工资增长的形势.

问题二的模型建立与求解:

根据养老金的计算办法可知:替代率受退休前一年的职工工资,基础养老金,以及个人帐户养老金三部分影响.

2.1、数据准备

取附表2中各段收入范围的平均值作为该段的工资收入,统计出每个年龄段在各段收入的频率,利用数学期望算出2009年各年龄段月平均工资.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2009年各年龄段职工的平均工资、该企业平均工资、职工缴费指数,见下面表3:

段2000-2035年的工资

我们通过分析,对该企业2009年各年龄段的月平均工资进行多项式拟合(程序见附录2),拟合多项式为:

32

=--++

y x x x

5.931.1327.11370.6

拟合图形见图2

用该多项式估算出2009年该企业60-64岁年龄段:月平均工资为:2533元

同样利用2009年各年龄段的职工缴费指数用多项式拟合估算出60-64岁年龄段缴费指数为:0.96

1

234

56789

年龄段

职工月平均工资

职工月平均工资拟合图像

图2

我们假设该企业职工工资每年增长幅度与山东省职工年工资增长幅度相同,可以由2009年该企业各个年龄段的平均工资估算出该企业各年龄段2000-2035年的月平均工资(结果见附录3),则可以整理出该企业30、40岁职工2000年以后的历年的工资如下(见表4、表5):

由于各年龄段职工的月工资增长率与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率是相同的,因而我们可以认为各年龄段平均缴费指数是不变的. 2.2、养老金替代率的计算公式: 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计算公式如下:

%122111?????

?

??+=∑=N c

x N c c R N i i i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储额÷计发月数

我们假设某职工退休前i 年的每个月的缴费金额为2i x α,2α表示个人账户的缴费比例(2005前为0.11,之后为0.08), E 表示国家规定的个人账户计发月数,月利率

1)1(?12

1-+=r r

,则退休前i 年存的工资额到退休时的本息和为i P , ()12

12112??(1)11;?N N i

x r

r P r

α-??++-??=

职工自缴费之日起至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额为:

()

12

1211

21

1

?(1)1?1;?N

N i N i i i i r Z P x r r

α-==??+-??

==

+∑∑ (5)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退休时养老金:

E

Z R Y N

+

= ()121211211

11?(1)1?1%1?22N

N i i i i i i

r x c c

Y N x r N

c rE α-==??+-????=+??++ ???

∑∑ (6)

养老金的替代率Q 计算公式为:

1

Y

Q x =

(7)

2.3问题的解答:

运用上述公式(5)、(6)、(7)计算可以得出30岁,40岁不同年龄开始缴养老金时在不同年龄退休时的养老金,替代率整理得出如下表格(见表6、表7):

表7:, 比较接近国家的目标替代率,比较理想.

问题三的模型建立与求解:

养老金收支平衡的办法是以交费期的收入满足若干年后退休养老金的支付. 3.1 退休后k 年共领取的养老金总额: 1)该职工基础养老金为:

1111%22N i i i x c c R N N c =??=+?? ???

∑ 2)个人账户养老金:

该职工退休后j 年时个人账户存储总额()j Z ~

()()()()12

121121

?11?1?N

i j i

i r Z j x r r α+-=??+-??=+∑ 3)退休后k 年共领取的养老金总额

该职工在退休后第j 年时每月领取的养老金:

()()E

j Z R j Y ~+=

所以退休后k 年共领取的养老金总额()k L :

()()∑==k

j j Y k L 1

12()()()12

2121111?1211?121?N k i j i i j r kR x r Er α+-==??+-??=++∑∑ (8) 3.2 退休后k 年的养老基金:

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即企业把职工工资总额按一定比例(20%)缴纳到社会统筹基金账户,再把职工个人工资按一定比例(8%)缴纳到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由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缴纳的个人账户基金组成.

该职工退休k 年后企业缴纳的社会统筹基金为:

∑=?N

i i H 1

1112αα

i H 为企业在该职工退休前第i 年时的职工平均工资;

该职工退休k 年后个人缴纳的个人账户基金为:()k P ~

2α 则在该职工退休k 年后,养老基金为:

()()k P H k S N

i i ~12~21

11ααα+?=∑=

()()()∑=-+??

????-+?++?=N

i k i i i r r r x H 11211

1221?1?1?112αα (9)

3.3 养老金收支平衡模型如下:

()0)(-~

≥k L k S (10) 3.4 问题的解答: 根据公式(8)、(9)、(10)可以求解出该职工在不同年龄退休收支平衡与缺口情况,整理可得如下表格(见表8)

(1)当该职工55岁退休,75岁死亡时: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值:577816B =;大约在64岁时缴存的养老保险基金与其领取的养老金之间达到收支平衡;

(2)当该职工60岁退休,75岁死亡时: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值:557472B =;大约在69岁时缴存的养老保险基金与其领取的养老金之间达到收支平衡;

(3)当该职工65岁退休,75岁死亡时: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值:192650

B ;大约在74岁时缴存的养老保险基金与其领取的养老金之间达到收支平衡;

具体的数据见下面的表(表9-表11):

1)30岁职工在不同年龄退休时,退休后不同年龄领取养老金总额以及养老基金额整理如下(见表9):

问题四的模型建立与求解:

从社会保障角度来看,一种较好的养老保险制度关系到国家、企业、个人三个方面. 保持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是养老保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老龄化社会的顺利过渡.替代率是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重要因素,替代率过高会使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难以维持,过低则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准低.

从问题二的求解结果:30岁职工分别在55岁,60岁,65岁退休时的替代率分别为:34%,44%,60%;40岁职工分别在55岁,60岁,65岁退休时的替代率分别为:22%,30%,41%.我们可以看出,替代率主要受退休年龄以及就业年龄的影响,就业年龄越大,替代率越低,退休年龄越大,替代率越大.故要求使替代率符合目标替代率,则应该提高退休年龄,以及使职工养老金缴费年限变大(使职工在职时间变久).

从问题三的求解结果:30岁职工分别在55岁,60岁,65岁退休并在75岁死亡时产生的缺口情况分别为:577816,557472,192650,并分别在64岁,69岁,74岁时养老保险基金达到收支平衡.我们可以得出就业人员退休年龄越大,产生的缺口将会越来越小.故从整体上来讲,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将退休年龄调大,以及使职工养老金缴费年限变大(使职工在职时间变久).

综上所述,既要达到目标替代率,又要维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主要可以通过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退休年龄,鼓励提前参保以及提高个人账户的收益率.

但当退休年龄太大时,此时在职员工比较多,此时能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比较少,失业率就会提升.故我们可以考虑在适当降低就业率的情况下提高退休年龄,与此同时设立一些机构对失业人员进行安置.

六、模型评价与推广

(1)模型的评价:

Logistic模型很好的吻合问题中所提供的数据,我们认为此模型是合理有效的,并且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过程中,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出未来时间里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并且最后将建立的模型应用到具体的问题求解中去,对预测养老保险金的收支平衡具有指导作用.

模型的优点:1.本模型简单易懂,具有较好的通用性.2.模型把复杂的经济问题转化为数据模型的简单变化.

模型的缺点:1.本模型存在近似误差,是通过拟合产生的.2.原题中统计数据有限,并且影响工资变化的因素很多,所以如何提高模型的稳定性,是模型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2)模型的推广:

本文所运用的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Logistic模型,多项式拟合等方法稍作修改可以用于人口预测,可以推广到传染病传播问题的解决,并且运用到的模型在经济,保险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七、参考文献

[1] 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建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吕志勇,王霞,张良,新政策下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精算模型的相关因素分析,山东大学学报,第一期,2009

[3] 郭翠,柳向东,王蕙,社会保障养老金平衡的精算研究,科学技术与工程,第11卷,第15期,1671—1815,2011

[4] 张德丰,MATLAB概率与数理统计分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

[5] 刘波,董普,利息理论,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6] 朱道元等,数学建模案例精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

[7] 赵静,但琦等,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 杨启帆,谈之奕,何勇,数学建模,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8

[9]刘卫国,MATLAB程序设计教程教程,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2

[10] 范金城,梅长林,数据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108--109

八、附录

附录1:

首先建立fun11.m文件:

function f=fun11(t)

f=252780/(1+338*exp(-0.13*t));

再输入命令:(Untitled3)

fplot('fun11',[0,80])

hold on

x=0:30;

y=[745 , 755 , 769 , 789 , 985 , 1110 , 1313 , 1428 , 1782 , 1920 , 2150 , 2292 , 2601 , 3149 , 4338 , 5145 , 5809 , 6241 , 6854 , 7656 , 8772 , 10007 , 11374 , 12567 , 14332 , 16614 , 19228 , 22844 , 26404 , 29688 , 32074];

plot(x,y,'r+')

xlabel('时间')

ylabel('平均工资')

title('山东省职工历年平均工资拟合图像')

grid on

legend('拟合曲线','实际数据')

附录2:

职工平均工资拟合:

程序:(Untitled_nihe.m)

x=1:1:8;

y=[1726.5, 2076.5, 2533.8, 2749.9, 3019.6, 3258.3, 3112.1, 2972.8];

A=polyfit(x,y,3)

z=polyval(A,x);

A =[-5.9,31.1,327.1,1370.6]

得到二次多项式拟合方程:

32

=--++

5.931.1327.11370.6

y x x x

程序:

首先建立M文件:(fun1.m)

function f=fun1(x)

f=-5.9*x^3+31.1*x^2+327.1*x+1370.6;

再输入命令:(Untitled_nihe2.m)

x=1:1:8;

y=[1726.5, 2076.5, 2533.8, 2749.9, 3019.6, 3258.3, 3112.1, 2972.8];

plot(x,y,'r*')

hold on

fplot('fun1',[1,10])

xlabel('年龄段')

ylabel('职工月平均工资')

title('职工月平均工资拟合图像') grid on

legend('实际数据','拟合曲线')附录3:

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精)

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 林义西南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所 摘要:我国现行退休制已严重滞后于社会保障改革的进程。由多种因素诱致的职工提前退休问题日趋严峻。本文分析了制约我国退休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经济转型与经济环境、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尖锐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均对退休制度调整具有重要的潜在制约作用。作者提出应坚决抑制提前退休,渐进推行弹性退休政策,实施标本兼治的退休制度综合改革策略,强调发展模式和就业模式的调整是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关键制约因素。关键词:退休制度改革/养老保险/提前退休/弹性退休政策 我国现行退休制度,就其基本制度框架而言,仍继续延续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制度设计,即除特殊工种外,退休年龄一般被确定为男性60岁,女性55岁。几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行的退休政策,不但自身面临诸多弊端,而且由于近年来经济体制转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重了退休制度调整的难度,使其成为决策部门开始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退休政策的调整必须作为应对我国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政策思路和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退休政策改革调整时间表的延误,不但会使未来的改革陷于被动,而且可能对我国经济社会与人口就业问题的协调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后果。因而,对我国退休政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制约退休政策调整的深层次原因,应当予以系统探索。 一、我国退休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一)我国退休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我国退休制度的基本格局已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国现行退休政策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职工60周岁,女性职工55周岁,对特殊工种职工又放宽5年期限。制定这一退休政策的基本依据,主要是在于我国建国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客观背景。5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格局、经济结构和人均GDP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平均寿命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50岁左右,上升到1995年的68.28岁(男)和71岁(女)。较低的法定退休年龄和较高人口寿命之间的较大反差,直接加重了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负担,影响养老保险的稳定与协调发展。同时,现行退休政策未能与劳动力市场调节协调配套,导致部分人力资源的浪费。法定退休年龄较大幅度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是现行退休制度由来已久,但尚未进行调整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并对构建中的统帐结合养老保险运行机制具有严重的负面效应。 2.普遍化的提前退休日益加剧

浅谈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发展趋势 2010-3-31 13:36 任舸【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文章简要肯定了近年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所取得成绩,指出了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建设、扩大非缴费型和基本养老覆盖范围、重新界定政府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职能和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等方面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趋势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制度设计不断完善,管理服务不断细化,对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伴随市场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养老保障的任务越来越重,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 一、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层次缺失 我国养老金制度模式从1993年提出实施多层次养老保险模式。但作为养老保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年金养老制度推进缓慢,覆盖率小,大部分城镇职工依然仅有基本养老保险。而且,我国政策规定企业只有加入了基本养老保障之后,才允许按政策规定设立企业年金。所以,只有少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能源、金融和通讯的企业设立企业年金,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一般只有基本养老金保障,形成企业年金缺位。 (二)基本养老金制度覆盖率低 2006年我国就业人口为76990万人,其中城市就业人数为28310万人,城市就业人口比例为36.77%.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理论覆盖率从2001年的38.8%增长到2006年的42.8%,覆盖率仍不足50%.显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有效覆盖面较狭窄。 (三)养老保险基金“所有者缺位” 当前,我国个人帐户中的养老基金实质上是缴费人的资本或劳动收入的一部分,所以,从经济学上产权明晰这一原则出发,理应成立一个代表缴费人利益的组织来对这部分基金进行管理。而我国目前的情况却是由政府代管,政府成为养老基金的托管人。所以,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际上就处于“所有者缺位”继而“所有权悬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发生融资困难和基金被挪用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亟待健全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使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了不同养老保障制度。与城镇相比,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项目少,社会救助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内容,作为现代社会保障核心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文件.doc

企业退休人员2019年养老金调整方案文件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文件 更新:2018-10-18 20:18:33 在《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方案设计》中建议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计发机制和调整机制都需要全面深化的改革,养老金调整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只能是建立在公民参加社会劳动的时间上。 一、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按均等分配调整 以其作为计算和调整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基础,依据参加社会劳动的单位时间进行均等分配,可以达到“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的。而不是工资收入的“多缴多得”、身份的级别、年龄的新中老人、物价水平的高低、城乡之间的差别等,分清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建立对参加社会劳动时间长的劳动者给以补贴的激励机制。将目前的基本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进行分离、整合,将基本养老金改称为叫“基本养老保险金”。整合基本养老保险金分为老年养老金、劳动退休金和个人储老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按缴费年限(精确到月)一个标准确定。 二、《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方案设计》建议的《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 a.调整原则: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以公民参加社会劳动的时间作为计算和调整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基础,依据参加社会劳动的

单位时间进行均等分配。 b.调整范围:建国以来从企业、事业、机关、部队、院校等单位到社会上的所有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 c.调整目的:不以提高待遇水平和平均增加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为目标,以公平合理为要素,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目的。 d.调整养老金计算公式:个人养老金数额=老年养老金+劳动退休金+个人储老金 月老年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年龄补贴率×(个人年龄-65)+劳动补贴率×个人累计缴费年限] 月劳动退休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劳动退休金百分率×个人累计缴费年限 月个人储老金=个人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的110%÷(76-个人实际退休年龄)÷12 注: ①上述计算方法同《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方案设计》,仅对参数作了修改(研究调整一下数据的相关关系和连续性,因为孤立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老年养老金的年龄补贴率0.25%(例,逐年降低的年龄补贴率可以用于调整视同缴费年限和缴费年限的关系及解决基本养老保险有无个人缴存的过渡性养老金问题)。劳动补贴率等于劳动退休金百分率50%(例)。 劳动退休金的多少是看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的多少。劳动退休金百分率可以取1.0%或1.2%或1.4%值(例),其中取1.0%值为大部分退休人员降低目前养老金水平,取 1.4%值为大部分退休人员提高目前养老金水平。但是其结果是公平的,要多大家都多,

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

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 7月1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根据该条例的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从7月1日起,所有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就开始参加社会保险,也不意味着破除养老金“双轨制”的改革将仅仅针对事业单位而不包含公务员。 事实上,在该条例实施之前,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就已经参加了一些基本的社会保险制度。例如,绝大部分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都参加了失业保险制度,也有很大一部分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加了当地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就民众最为关心的养老保险制度而言,该条例的实施并不意味着所有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就要立刻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其原因有二:第一,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需要相关领域改革的推进和支撑。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改革,涉及事业单位分类、劳动用工、工资薪酬、绩效评价以及社会保险等多个领域,而这些领域又是相互关联的。例如,工资薪酬体系不明确,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就无法确定。因此,该条例主要是进一步明确了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方向,而实际参保的实现仍然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第二,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还有待养老保险制度的整体定型和具体化 的操作方案。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既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组成部分,也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领域。去年,国务院相关部门启动了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顶层设计的工作,就涉及了机关事业

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内容。目前,顶层设计方案尚未公布,事业单位职工参保自然也无从进行。与此同时,该条例对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加社会保险仅仅做了原则性的规定,该内容其实在xx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社会保险法》中就已经有所体现。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真正参加养老保险还需要在养老金制度整体定型的基础上,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方案。 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也并不意味着破除养老金双轨制将仅仅局限在事业单位,而仍然保留公务员的离退休金制度。养老金双轨制有损制度的公平性,产生了逆向的收入再分配,从而饱受公众诟病。养老金双轨制的关键问题在于待遇差距,而破除养老金双轨制必须机关事业单位联动,如果仅仅改革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而维持公务员现有的制度不变,则既违背制度的公平性原则,也无法在实践中推行。xx年,相关部委在部分省市试点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并无实质性进展的现实就说明,将机关与事业单位分开进行改革是行不通的,只有一体联动的改革才符合公平的原则,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养老保险制度的非公平性现象。当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的联动要建立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础之上,从事市场经营性业务的事业单位应当回归企业的属性,并相应参加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受雇主体以及工作内容等方面都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无异,从而应当参加同样的养老保险制度。

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关于北京市2010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 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京人社养发〔2010〕29号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属各企业主管局、总公司劳动处,各中央在京企业,各计划单列企业: 为保障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范围内退休人员(含退职人员,下同)的基本生活,经市政府批准,现对2010年基本养老金调整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2009年12月31日前,经批准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含机关、财政全额供款和差额供款事业单位中执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计发办法和调整政策的劳动合同制工人),自2010年1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 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调整: (一)按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退休人员(不含建

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二)按绝对额调整基本养老金。在按缴费年限调整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45元。 (三)在按本通知调整基本养老金前,低于统筹范围内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1832元/月的退休人员(不包括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军队转业干部、原工商业者),在按本条(一)、(二)两项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再按下述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缴费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2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上述人员调整后的基本养老金不超过2032元/月。 三、经国家或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并在退休前被单位聘用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按相应管理权限批准的高级政工师及原劳动部门批准的高级技师,在按本通知第二条第(一)、(二)两项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加

中国的养老保险事业,从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开始,便和新中国相伴相随

中国的养老保险事业,从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开始,便和新中国相伴相随。但长期实行的是“企业养老保险”,新老企业负担畸轻畸重、苦乐不均。进入80年代中期,我国的养老保险事业进入建国以来最活跃、改革力度最大的时期。其几次改革举措在养老保险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到1998年底,新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包括了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全国有8475.8万企业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占企业职工总数的80.7%。有2727.3万企业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占企业离退休人数的98.5%。全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为1459亿元,支付全国离退休退职费总额为2073.7亿元。 社会统筹——均衡企业负担 1984年,我国开始了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为主要内容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对企业按照工资总额的同一比例征收养老保险费,使退休人员多的老企业从沉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将社会统筹确定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从而使企业从各自负担退休人员的“自我保险”变为社会互济、共担风险的保险。到目前为止,全国己全部实行了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其中,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省级调剂金制度。 三方负担——权利和义务的体现 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改变养老保险完全由国家、企业包下来的办法,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职工个人也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个人按本人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个人缴费的费率从1991年标准工资的3%到1997年的不得低于缴费工资的4%,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财政建立社会保险后备基金,在必要时给予补贴。实行三方负担,不仅扭转了国家包揽过多、企业负担过重、个人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的现状,缓解了国家和企业双方负担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转变了人们的观念,增强了个人的参与意识,使参保者个人始终关注着养老问题。 三个层次——责任的重新定位 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初,实行的是单—的退休金制度。职工退休后按月领取本人工资75%~90%的退休金,这是职工退休后生活的唯—来源。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国家、企业、个人三者责任开始了重新定位,从而产生养老保险的三个层次,即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政府统一组织,基本保险建立基金。实行社会互济,待遇水平以满足基本需求为标准。目前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为60%。补充保险的建立是在国家政策规范下,由用人单位具体实施,重在使离退休人员的生活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得到不断的改善,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和地区发展水平及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个人储蓄性保险由劳动者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依赖商业保险类机构进行的自愿性养老储蓄。 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公平与效率的体现 1992年前后,当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工作基本完成后,各地不约而同地把下一个改革的目标转向了养老金支付方法的改革。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以求在公平的前提下更好地体现效率,突出激励机制。1997年7月,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

最新湖南企业退休金调整方案,湖南企业退休金计算方法.doc

2019年最新湖南企业退休金调整方案,湖南企业退休金计算方法【最新】 最新湖南企业退休金调整方案,湖南企业退休金计算方法【最新】 暂时还没有公布,可以先参考的。 关于湖南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通知 湘人社发〔2015〕35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6号)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决定从1月1日起,为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增加基本养老金。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整时间和范围 从1月1日起,给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含退职人员)调整增加基本养老金。 二、调整标准 1、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

增加基本养老金110元;再按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每满1年月基本养老金增加2.5元,缴费年限不满1年的记为1年(缴费年限计算到月)。原工残退休人员按上述办法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不足187元的,按187元调整增加。 2、在1项普调基础上,对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以上(含70周岁)至80周岁以下的退休人员再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50元;对12月31日前年满80周岁以上(含80周岁)的退休人员再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70元。 3、在1项普调基础上,对在艰苦边远地区(桑植县、江华瑶族自治县、城步苗族自治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吉首市、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退休并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再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10元。 4、对基本养老金偏低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继续按照中办发〔2003〕29号执行。即认真落实我省文件规定的解困标准。 5、12月31日前已按文件规定参保的国有农垦企业和农林企事业场所退休人员待遇调整办法和标准同上。 三、资金来源 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并由统筹基金支付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增加的基本养老金,由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统筹基金所需增加的资金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负责筹措,国家和省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四、调整办法 1、此次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增加基本养老金,参加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根据所属管辖范围和分级管理原则,

最新浅谈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浅谈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一、我国养老社会保险的制度变迁 1、我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建立 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成果。1951年原政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但在之后的三十余年里,由于受到国家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没有什么变化,直到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垒面启动。 2、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初步改革 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休制改革全面启动,在国营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展开的过程中,传统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缺陷显现出来。随着企业更新职工队伍,企业退休人员骤然增多,企业养老金负担迅速增长,由于实质上的企业保险,企业之间负担轻重不一的矛盾十分突出。传统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在80年代首先开始进行了还原养老社会保险基本职能的养老社会统筹的工作,1986年国务院颁发的77号文件,建立了市一级层次上的国有企业养老金的社会统筹机制。在社会统筹机制内,养老金资金由人口结构年轻的国有企业向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国有企业的转移,实际上构成传统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再保险机制。传统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在部分企业层面上的支付危机在这样的社会统筹机制的设置上在一定时期内解决了。1990年,劳动部又开始进行养老社会保险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的试点工作,提出养老社会保险基本养老金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按职工退休时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第二部分按职工本人缴费年限和指数化月平均缴

费额计发。随后,地方各级政府又建立了专职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归属劳动部监管。1991年为扩大传统养老社会保险的缴费基础,国务院在《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要求国营企业的所有职工(包括固定工与合同工)都要以标准工资的3%为起征点向该计划缴费。《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我国养老社会保险由国家、企业、个人三个层次构成的基本模式,初步确定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逐步建立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在这个多层次的养老社会保险体制中,基本养老保险是核心,由国家立法,在全国统一强制实施,适用于城镇各类职工。第二个层次是单位依靠自己的经济力量举办的,体现不同单位在经济条件上的差别性的养老保障。第三个层次是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个人根据经济能力和不同需求自愿参加,国家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引导,在储蓄利率上给予相应的优惠。 3、新型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构建 4 新型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 2000年,中央政府组织专门力量研究提出了完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试点方案,并于2001年7月起在辽宁省进行试点,目前已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吉林和黑龙江两省。中央政府提出修改和完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最直接的动因是拯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从1998年起,中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面临两方面的巨大压力:其一,养老基金收不抵支,养老金拖欠十分严重。其二,个人账户有账无钱,是空账,个人账户取舍问题再次引人关注。放弃它,统账结台的制度设计落空;保留它,需要财力支撑。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调整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011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 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 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 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 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 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日期:年月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1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问题,通过对问题背景及附件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采用数据拟合、求平均值、图表等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各个问题较合理的结果。 对于问题一,先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和工资增长采取了经济预测,再采用多项式拟合的方法预测出从2011到2035年山东省的年平均工资(见表一)。 对于问题二,在已知的基础上,结合问题一的结论和附件2可以求出2009年该企业各年龄段职工工资与该企业平均工资之比(见表三),又根据职工缴费指数的参考值和养老金的计算办法,考虑某职工自2000年起分别从30岁,40岁开始缴养老保险,一直到退休(55岁,60岁,65岁),建立了模型一,根据模型一计算出在这6种不同的情况下的养老金的替代率为25.56%、30.67%、34.92%、15.36%、20.45%、25.60%。 对于问题三,是在问题二的基础上,可以得出该职工30~55岁、30~60岁、30~65岁各年龄段缴纳的总金额分别为155940元、287268元、509676元; 再得出该职工从退休到75岁死亡,这段时间内每年领取的养老保险金额分别为:11004元、24804元、60552元; 最后得该职工缴存的养老保险金与领取的养老保险金的差额(见表五、六、七); 对于问题四,是在深入分析前三个问题的基础,给出了提高养老金增值率、采用多层次的企业养老统筹体系、深化改革等方案措施来实现既要达到目标替代率又要实现收支平衡的目的 经检验,各问题解决的结果较合理,所采取的错施对我国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账户制度设计欠合理,既不够公平,也缺乏效率 目前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设计欠合理,权利与义务不对等,效率与公平未能有效结合。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1.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指统筹部分进入个人账户的基金与个人所缴的基金的结合)的个人账户制度在结构上欠合理,即个人账户“统账”不分,不能体现个人账户的法律主体地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在制定养老保险政策时,必须制定责权明确,产权明晰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政府、企业和个人本是三个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个人账户中的“统账”不分既不能理顺职工个人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也不能理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还不能理顺企业集团内部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严格来讲,企业按比例上缴的养老保险费应属于社会统筹基金,是一种公共财产;而个人账户应属于个人基金,是一种私人财产,这两种基金应严格区别开来,不能混淆。可是,目前,个人缴费比例是 5%,而个人账户的建账(或提取)比例为11%(即按本人缴费工资的11%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这样,个人账户增加了6个百分点,而社会统筹账户少收6个百分点。可见这样的个人账户不是一个正规的个人账户,而是一个公私混合账户,这里的“个人”就有一点名不符实。 2.按照现行“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规定执行的结果是一定比例的统筹基金(单位按比例划入个人账户的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结合形成的个人账户不但不能体现参保个人独立的经济法人地位,而且,一旦因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而在社会保障部门未按规定记足个人账户时,个人有权提出申诉,企业和政府就成了被告,形成被动的局面。不仅如此,由于企业全额缴费与企业欠缴(即由于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没有分开核算,所欠缴部分是统筹基金还是个人基金并不清楚)在记账上是一个样(即都按11%比例记账),从而形成了企业多缴或欠缴养老保险费在计算职工待遇上不受影响。因为,现行政策没有因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而扣职工个人账户的严格规定。这造成了吃社会统筹的“大锅饭”的现象。 3.从目前制度实际运行情况看,无论企业多缴费还是职工个人多缴费,按政策规定账户规模都为1l%,不能扩大,所以,企业和职工个人都不愿意多缴费,尤其是个人。实际上,个人账户只是计算待遇的一种方法,且目前为“空账”,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资本账户,这就会导致企业与职工产生信任危机,不利于基金征缴。 (二)养老保险制度总体设计不够合理,既损害了公平,也损害了效率 首先是制度分割,覆盖面窄。由于国家在设计养老保险制度方案时,没有把机关、事业单位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范围,因此,在城镇三大社会系统组织中的三类人群的养老保险制度各不一样。机关公务员及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仍实行由国家财政统包。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虽然实行了社会统筹,个人缴费,但在具体政策和业务操作上,与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性:(1)基本政策不统一,包括实施范围、缴费工资基数(双基数)、缴费比例。(2)与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衔接。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只处在社会统筹阶段,个人缴费未与计发待遇挂钩,还没有建立职工个人账户,人员流动频繁,而基金无法转移。(3)养老金计发办法与企业不一致,养老金调整也不一样。(4)退休审批权与业务经办相分离。即退休审批权在人事部门,而业务经办和养老金发放在社会保障部门等。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存在着统筹层次低、覆盖面不高,待遇不统一等现象。部分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仍游离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的“大数法则”在全社会分担风险的功能,存在着制度起点上的不公平,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义与方向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义与方向 高爱娣刊发时间:2010-03-18 10:30:20《理论前沿》[字体:大中小] https://www.doczj.com/doc/9c7157752.html,/content/2010-03/18/content_1074528.htm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具有明显的“碎片化”特点,妨碍了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人员流动,不能有效发挥社会互济功能,也不能有效应对养老保险面临的财务困境。因此应藉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重构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打破城乡界限和职业界限,建立基于国民身份的单一基本养老保险 制度。 2009年新年伊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启动的消息。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基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推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破除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人人皆有保障,才是改革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 一、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构成复杂、模式多样,分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两大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又分为企业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两种,共计有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农民工四种养老保障模式。这些养老保障模式费用来源不同、保障程度不一,彼此独立,缺乏衔接,具有明显的“碎片化”特点。“碎片化”的制度设计,无助于体现公平公正,妨碍了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人员流动,不能有效发挥养老保险的社会互济功能,也不能有效应对养老保险面临的财务困境,革弊图新已呈必然之势。 (一)“碎片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导致待遇差距。 至上个世纪90年代,企业完成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式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而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则未列入改革范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依旧由国家财政完全拨付,从而形成了养老资金来源上的“双轨制”。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由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企业缴费一般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8%,养老金与当地社会工资水平和生活水平挂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费用是由国家和单位负担,个人不缴费,养老金标准以本人工资为基数,按工龄长短核计发放。养老金的缴费和发放体制上存在的“双轨制”,导致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差距逐渐拉开,退休前收入基本相当的事业单位职工和企业职工,退休后的收入差距可能相差两倍甚至更多。事业单位职工特别是公务员养老被视为“游离”于社会保险制度之外,而享受另一种“超稳定”、“超水平”养老方式的特殊群体。处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制边缘的农民工养老,由于缴费门槛高、跨区域转移难及15年的缴费年限等政策限制,一直存在参保率低、退保率高等现实问题,实际上根本起不到养老的作用。截至2008年底,全国参加城保的农民工2416万人,只占在城镇就业的2.3亿农民工的17%。 (二)“碎片化”的养老保险制度淤塞了社会成员的职业流动。 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公务员在养老保险制度上的差别,不仅导致了他们退休后的待遇差距,还在相当程度上淤塞了这两类职业之间的人员流动。企业职工调到机关或事业单位,已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无法衔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到企业,欠缴的养老保险费没有来源,从而在客观上形成并加剧了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职业壁垒,严重妨碍了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如果要离开,由于没有建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没有个人养老保险金积累,原本退休后可以领取的退休金又没有了,明智的选择当然是留在行政单位不动;公务员选择离开和退出原来工作单位,同样意味着他将失去将来的养老保障;由于涉及相关人员的养老保障问题,政府机构在辞退公务员问题上顾忌重重,导致公务员退出机制不畅,形成公务员管理中“只进不出”的格局。 (三)“碎片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将使“城保”陷入财务困境。

吉林省关于2010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各市、州、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长白山管委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审局,省直管各统筹单位: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10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185号)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整时间范围 从2010年1月1日起,为2009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的企业(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 二、调整标准 (一)普遍调整 1.每人每月增加100元;

2.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折算年限)每满一年,每月增加1元,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3.2009年12月31日前,70-74周岁的每月增加20元,75-79周岁的每月增加40元,80周岁及以上的每月增加60元。 (二)特殊调整 以下人员在按上述标准调整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基本养老金。 1.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每月增加40元。 2.1953年底前参加工作的每月增加20元。 3.具有正高技术职称的每月增加40元,副高技术职称(含高级工人技师)的每月增加20元。 4.原工商业者每月增加30元。 5.退休的军队转业干部按上述标准调整后,基本养老金仍达不到调整后当地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补足到当地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 三、资金渠道 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承担;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按原资金渠道解决。 四、审批和发放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增加的基本养老金,由用人

我国退休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退休养老保险制度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及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 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在资金的管理上逐步形成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建立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但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也愈来愈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加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隐性债务和个人空账等问题,已使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力不从心,而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与土地保障”功能已日趋退化... 1、养老“双轨制” 目前,我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 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歧视性的制度,在我国已经持续20年。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实行 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同: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 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目前差距大概是 300%~500%。 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 标替代率确定为58。5%。由此可以看出,今后基本养老金主要目的

在于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但是同期,机关事业单位仍然沿用财政大包大揽的制度,养老保险替代率确定为90%~107%,而同期企业退休职工,仅为不到40%。极为不公的政策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反对与抗-议。 2、养老保险制度的结构 中国目前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构架按照人口类型可分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三大部分。中国最初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即是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中分离出来的,其后,在制度变革过程中又经历了合并和分离的过程。 3、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 (1)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统账结合”制度。统账结合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简称,即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共同组成我国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从制度设计的基本结构来看,我国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类似于部分基金制,即现收现付和将来支付两种方式相结合。 (3)但是在具体内容上,我国的统账结合制与部分基金制又完全不同:①现收现付(社会统筹)部分的资金筹措方式不同。部分基金制用征税方式,我国的统账结合制用的是收费方式;②基金(个人账户) 部分的资金和运作方式不同。在资金上,部分基金制基金部分的资金是社会保障税收入用于现付保险金后的余额,而我国跟人账户部分的资金是个人直接缴费;在资金运作上,部分基金制的基金部分的资金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与改革现状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与改革现状 1.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历史沿革 (1)养老保险制度的初创期(1950~1957) 标志着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的是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此条例对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从实施范围、实施内容、待遇标准等方面做出了各种具体的规定。 (2)养老保险制度的扩充、发展期(1958~1966) ①国务院在1958年2月9日和3月7日分别颁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关于工人、职员退职处理的暂行规定》,至此,养老保险从劳动保险条例中脱离出来,成为了独立的、统一的企业、机关的养老保险制度。 ②为了解决城镇集体经济中从业人员及他们的退休养老问题,1966年4月20日发布了《关于轻、手工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社员退休统筹暂行办法》和《关于轻、手工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社员退职暂行办法》,建立了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的退休统筹制度。 ③在1958年、1959年,国务院还颁布了有关军人的退休管理的规定,在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养老保险体系。 (3)养老保险制度的停滞、倒退期(1967~1977) ①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养老保险的组织管理机构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原有的退休、退休制度也近似于瘫痪,造成了实际上的干部、职工的终身制。 ②1969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使原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失去了社会统筹的功能,职工的退休养老成了其所在单位内部的事务,使社会保险退化为企业保险、社会保障倒退为企业保障。 (4)养老保险制度的恢复期(1978~1986) 1978年6月2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这标志着养老保险制度从此进入了制度恢复期,但同时也将1958年统一起来的企业和机关退休、退职制度重新分化为两个分离的制度。 (5)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发展期(1986~) ①从体制上对传统养老保险制度革命的标志是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 ②1991年6月26日,为扩大传统养老保险的缴费基础,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了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统筹,意味着现代养老保险制度将从此得以确立。 ③1993年10月15日,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筹问题的批复》,确立了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 ④1995年3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进一步确立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 ⑤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根据两年来各地方的实践,颁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提出了“七统一”。 ⑥1998年3月成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的社会保险体制进行统一的管理。

弹性退休制度的弊端

弹性退休制度的弊端 弹性退休制度有什么弊端呢? 最近,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称,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今年下半年将启动这方面的调研工作.相关官员还表示,出台弹性延迟退休的政策方向是大势所趋,现在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消息传出,迅速引发了舆论的强大反弹.据人民网的调查,有高达93.9%的网友反对延领退休金,由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推出的类似调查亦有80.5%的网友表示反对. 大部分人都知道,退休金制度本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由在职员工缴纳社保基金支付给上一代人,而这代人的养老钱则由下一代人支付.由此造成的资金缺口,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已高达1.7万亿元,而据多位社保专家测算,通过延缓退休年龄则每年大约能弥补200亿元. 推迟退休年龄的明显动机,使得民众在感情上难以接受,既然是一个由退休金制度甚至是人口政策造就的制度性问题,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为何要通过增加老百姓晚年的劳动来买单?这对于一个拥有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国家来说,尤其容易引发广泛的担忧.况且,每年200亿元与1.7万亿缺口对比也无疑是杯水车薪. 一个在情感上难以被认可的政策,哪怕其真的是在顺应经济发展、寿命延长等客观现实,也会遭受舆论过度的解读.试想,若在当前财政仍有盈余的情况下,通过财政补贴先行偿还历史债务,再推进退休年龄延迟,岂非更能被公众所接受? 此外,至为关键的一点,还在于当前实行的“退休金双轨制”.当前制度下,社会企业单位职员都需要缴纳养老金,退休后正是根据其工龄以及缴纳养老金的多寡来按标准领取,唯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职员无须缴纳养老金,退休后由财政统一支付.即便这样,退休后事业单位职员和机关公务员所领取的退休金反而是企业退

2020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最新方案

2020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最新方案 导读: 2020机关事业单位最新养老金改革方案已正式公布。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20〕2号),养老保险制度终将如何改革?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退休制度虽然也是分别按照不同政策法规执行的,但都是单位自己负担退休费用,待 遇确定和调整机制也大体一致,都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合的。党的十二 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转向以城市为中心、以国有企业改革为 重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由原来的统 收统支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被赋予用人和工资 分配的充分自主权;在这个背景下,再延续企业自管职工退休的制度,难以适合市场平等竞争的需要,也无法为广大职工提供稳定、可靠的 养老保障,由“企业保险”转向“社会保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思路 “一个统一” “一个统一”就是: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等城镇从业人员统一实 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都实行单位和个 人缴费,都实行与缴费相挂钩的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 上化解“双轨制”矛盾。 “五个同步” “五个同步”:一是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避免单独对事业 单位退休制度改革引起不平衡。二是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 步建立,在优化保障体系结构的同时保持待遇水平总体不降低。三是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动,在增加工资的同时实行 个人缴费。四是待遇确定机制与调整机制同步完善,退休待遇计发办

法突出体现多缴多得,今后待遇调整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工资增长等因素,并与企业退休人员等群体统筹安排,体现再分配更 加注重公平的原则。五是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防止地区之间出 现先改与后改的矛盾。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意义 有利于统筹推动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有利于促动机关事业单 位深化改革;有利于逐步化解“待遇差”的矛盾;有利于全面体现工 作人员的劳动贡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