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道德_和谐社会理念下学校德育的着力点

生活道德_和谐社会理念下学校德育的着力点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 第22卷——No.4. 2006 Vol.22.

收稿日期:2006-03-08

作者简介:洪绍青(1965—)女,江苏涟水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政法系高级讲师。

-119-

生活道德:和谐社会理念下学校德育的着力点

洪绍青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政法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学校德育要承担好培养年轻一代德性的责任,必须贴近生活,因为生活是德育的基础、源泉和归宿,德育根植于生活才能有实效。学校德育可以通过从生活价值目标、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生活情趣、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学生施以具体的指导和培养,夯实年轻一代生活道德基础,增进社会生活和谐。

关键词:德育;生活;道德;和谐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06)04-0119-0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也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不仅是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社会,也是渗透着道德精神的社会。正因如此,道德建设在全社会业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重建社会道德,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学校德育肩负培养年轻一代德性的责任,应该是构建公民道德的基础性工程,然而以往德育由于其泛政治化倾向和过分拔高的要求已越来越受到开放社会的冲击,要给学生精神上带来真正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德育必须贴近生活。以生活道德的教育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应该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和夯实德育基础的当然之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生活道德的培养是学校德育的基础 (一)从道德的来源看,道德源于生活。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从源头上看,道德源于人们在劳动、生活中逐渐萌发的情感、好恶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风俗习惯。良好的风俗习惯通过世代相传,积淀成维系共同社会生活的道德规范。虽然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道德观念会有所不同,但公平、正义、诚信、友爱、自律、进取等始终是人类道德的核心,因为这些规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而能过有秩序、有意义的和谐生活的精神保障。虽然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但道德精神所起的作用也是任何力量无法取代的。所以,生活是道德的原发根基,道德是生活的精神依托。学校德育应该融于整个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中,而不是从中抽象出来。

(二)从学校德育的对象看,学校德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德育不仅要造就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社会精英,更要提高年轻一代的整体道德水平。目前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进程在客观上打破了个人对某一组织或群体甚至社会的绝对依赖关系,人们的利益诉求必然呈现多样性,德育也必须着眼于多样性的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结合去给学生设定多层次目标。一以贯之地要求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和“服务于社会”的理想与大部分学生实际上在为个人前途而学习的取向及就业竞争带来的焦虑心理构成了无法回避的矛盾,学生面对学校德育试图引导他们进入的那种纯而又纯的崇高境界往往不以为然。这说明,作为一种精英道德和长期目标的高尚性和纯洁性,并不能为消解现实

- 120 -

体信仰领域,不具备普遍性和客观权威性,学校德育不应将其直接作为普遍的行为规范去要求所有学生。雨果曾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的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是为人的常规。道德教育如果忽视生活道德而以高尚、纯粹的精英道德的培养为本位,就会把学生在校门内外的感受及生活人为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造成学生内心世界的不和谐。得不到大多数学生的理解和认同,也就不可能实现德育的内化,即使内化了也会出现短效和不稳定现象。只有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关注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指导他们正确面对平凡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教他们学会过有道德的生活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德育才能落到实处。

(三)从学校德育的效果看,德育根植于生活才能有实效。

道德教育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切入,让社会的道德观念生长在学生个体生活的经验和情感基础之上,并通过生活实践,不断给学生以新的经历、新的感悟、新的心理体验,从而引起内部矛盾冲突,获得自我教育与发展,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能力才能建构和提升。脱离了生活实际,学生没有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的相应空间,德育就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道德判断能力得不到提高,道德意志得不到磨练,道德行为习惯也难以形成。可见,缺乏在生活基础上心理体验的渐次深化过程,缺乏道德实践的习练养成,道德往往只是关于道德的知识,难以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

二、学校德育指导学生生活的内容

(一)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目标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生活价值目标是指人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对人的生活意义的追求和生存质量提升的价值指引。生活价值目标对学生的生活具有导向作用,不同的价值目标就会引导学生不同的生活选择和生活追求。帮助学生对生活价值进行定位,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他们合理的生活需要应该得到满足,但我们更要引导学生注意不能把生活价值目标仅仅定位在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要使他们认识到人的生活的本质不在于物质生活,人的物质生活永远服从于一定的生活目的和意义。单纯的物质

反而成了累赘,而精神享受却不存在饱和点。引导学生把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结合起来,把物质和精神的享受与为社会创造财富结合起来,以此提升人生的价值。其次,教育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事物,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理性认识,从生活中多体验快乐、幸福,通过热爱生活去激发创造生活的热情。再次,要注意预防和消除学生悲观厌世思想。悲观厌世的人对未来充满忧伤、绝望,对现实的一切都感到乏味、厌倦,没有信心和热情面对生活。持这种生活观的学生虽是少数,但也是不能忽视的群体,学校德育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对他们的心理活动实施积极的引导与干预。

(二)构建合理消费的生活方式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越来越飞速地向前发展,人们的消费档次越来越高,对自然的索取越来越多,就连废弃物也使地球越来越难以消化了,这使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不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而与整个社会、人类、自然界的发展连在一起。德育也相应地要重视对学生生活方式的教育引导。首先,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消费中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生活方式的科学性、人类生存的可持续性、自然界的最大承受能力和生态平衡等问题。切实感受到保护大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应该遵守的公共道德规范。其次,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培养尊重他人劳动、关注他人需要的观念,自觉遵守节约、合理的道德规范,建立让财富在全社会范围内发挥最大效用的信念,不让个人的欲望损害多数人的利益。再次,要使学生在消费中能够对社会上各种消费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主动抵制社会上少数人高消费的示范效应的影响,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理性地进行消费。最后,要使学生懂得健康的身心是给人带来幸福的基础,健康是人生的最大的财富,养成尽可能合乎健康要求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摒弃过分追求虚荣、前卫、浪漫而不惜损害健康的不良做法。

(三)培养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

在当今开放社会中,多种价值观和文化因素并存,西方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中的一些糟粕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国内的一些陈腐的封建意识又仍有一定的影响。文化市场中也存在大量低俗、非理性泛滥的作品,它们恰恰能迎合青少

- 121 -

历浅、欣赏水平低、辨别能力不强,往往把最庸俗低级的东西当作时尚潮流去追捧。商业广告的诱导、低俗文艺的狂轰滥炸、一些媒体混淆视听的炒作,使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本性越发容易迷失,其善恶观、美丑观、荣辱观随之发生偏差,甚至善恶不分、以怪为美、以耻为荣。所以,学校德育应当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世界的鉴别、批判、选择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多接触优秀文艺作品,包括文学名著、文艺评论、古代诗词、名人传记以及情趣高雅的音乐、电影、书法、绘画等,让学生体会其中真善美的道德精髓。一个人接触、欣赏的精品多了,自然会对粗制滥造的低俗作品和低级趣味的审美情趣产生厌恶和排斥心理。其次,开展具有思想碰撞性质的活动如讨论、辩论、演讲等,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各抒己见,使不同的思想火花尽情迸发,不同见解相互砥砺,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再次,要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引导学生合理利用闲暇时间,使自己的日常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四)确立和厚正直的人际交往道德

孟子曾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现代社会更是一个重视协作的社会。由于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们较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倾向于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他人利益之上,与同学相处时往往不愿帮助他人,害怕别人超过自己;集体活动中本能地把成绩揽给自己,失误归咎他人。类似这种自私偏狭的行为使人不能与别人很好地相处、愉快地合作,也就不能顺利融入社会生活之中。因此,必须在学校德育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和谐人际关系的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知恩报恩内在地蕴涵着人际交往应遵循的公正、诚信、自律等道德观念,树立感恩

要教育学生对关心、帮助过自己的人永远心怀感激、知恩图报,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生活中受到过的帮助,抒发心底对于父母、家人、老师、朋友的感激,让感恩意识时常占据学生的心灵,并不时通过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欣赏、相互鼓励、良性互动、互助和谐。其次,要引导学生树立公平竞争、扶助弱者的意识,切戒“气人有,笑人无”。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人们不争是不可能的,无序竞争、不公平竞争很容易使人陷入满腹牢骚、怨天尤人、明争暗斗、嫉妒怨忿等灰色心境,也会导致弄虚作假、坑蒙拐骗者大行其道,窒息社会发展的生机。培养学生心地光明磊落、不嫉妒别人的成绩,把别人作出成绩当作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对竞争中的落后者、失败者力避歧视、伤害,而能够慷慨地施以人道援手。再次,要重视礼仪规范教育。礼仪规定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礼仪和道德是不可分的,良好的礼仪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善意,是道德的外在展现,起到引领人们相互尊重、相互友善的作用,而轻慢则是人际交往的大障碍。要通过必要的礼仪知识学习、制度规范和行为训练,使学生养成待人以礼的良好习惯,从而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生活安定祥和。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文选[C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3]王雅林.人类生活方式的前景[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田秀云.社会道德与个人道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冯天祥)

Life Morality: the Basis of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under the Idea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Hong Shao-Qing

(Politics & Law Dept., 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 Economics, Huai-an 223001, Jiangsu)

Abstract : School moral education must draw close to the life in order to raise the mor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young generation because life is the basis, origin and end of the moral education with an actual effect when it is rooted into life.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can be concretely instructed and raised through various inspects such as life-value goal, life attitude, life style, life appeal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basis of the young generation’s life morality and to promote the harmony of social life. Key Words : moral education; life; morality; harmony

道德自律与意志自由

道德自律与意志自由一只要我们认真考察一下现实的道德生活实践,便可以发现道德自律的一个基本前提是:道德主体的意志是自由的,他具有自由选择的能力和权利。罗尔斯指出:“自律的行为是根据我们作为自由平等的理性存在物将会同意的、我们现在应当这样去理解的原则而做出的行为。”(注: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03页。)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自律总是个体出于明确的理性意识而自觉自愿选择的行为。道德行为要求自觉,即要遵循理性的原则,按照理性认识来办事;同时又要求自愿,即要出于意志的自由,如果意志不是自由的,那就谈不上道德责任。在西方伦理史上,康德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自律概念,并把它确立为伦理学的基础。自由是康德道德哲学的拱心石。康德的自律概念正是以自由意志为前提的。在康德看来,人作为理性存在物,其意志应当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一种天赋权利,是每个人由于他的人性而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原生的、与生俱来的权利。一个人只有作为纯粹的意志存在物而不是作为一个自然的存在物,他才是自我决定的,才能“自己为自己立法”,才能在立法时不服从异己意志。(注:参见《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6页。)由此,康德把意志自由看成是阐明道德自律性的关键,从而高扬了道德的主体性,在伦理学上实现了所谓的“哥白尼式的革命”。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康德的自律概念对道德的宗教基础的消解,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5页。)但马克思对自由自律的完整理解并不限于形式,还涉及其丰富的、现实的内容。在马克思看来,自由作为“人的类的特性”,是人类与动物界揖别和分野的根本所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但一个人的意志自由能否得到发展和发挥,在多大的程度和什么方向上得到发展和发挥,总是要受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个人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才有可能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意志自由,实现自己的目的。因为人“是只能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1页。)“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其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因而,自由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从总体上看,从原始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诞生前夕,由于自然的因素在人的生存、生活中占居着支配地位,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要直接依赖外部世界,因而,尽管人们也崇尚自由,但人对自身命运的认识处在比较幼稚、笼统的阶段,并且逐渐形成了以“他律”为基本点的命运观。西方从古希腊神话直到16世纪的宗教改革,人们对自己命运的主流性看法是神学命运观,把人的命运看作是他主、他律;一些具有无神论或泛神论思想的人们以自然法则、自然规律来解释人的命运,其基本倾向也仍然是他主、他律。只有到了近代,人们关于人的命运的看法才逐渐摆脱了神学命运观,提出了人的实践活动的自由律。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思想家们在批判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时,高唱自由的赞歌,用人性来反对神性,认为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在历次资产阶级革命中,自由始终是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如果说把自由视为一种崇高价值是人类有史以来就有的,那么把自由视为个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则是近代以来西方资产阶级所确立的。[!--empirenews.page--] 把自由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自由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基础。“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市场交换以其持有的方式抹去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和等级意识,客观上要求交换各方权利是平等的。同时,市场主体自由地进出市场,并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各种选择,无疑意味着他的活动是自由意志的体现。(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02、103页。)据此,马克思指出:“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作为纯粹观念,平等和自由仅仅是交换价值的交换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作为在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平等和自由不过是另一次方上的这种基础而已。”(注:《马克思恩

从道德维度论个人自由的实现条件

摘要:自由概念是既具有整全性又具有具体性的概念,外在自由正是体现了自由的具体性特征,而内在自由则体现了自由的整全性特征,因此,人的自由应是外在自由和内在自由的统一。马克思以自由的本体性的确立为前提,深刻阐释了人的自由本质,认为自由主体乃是社会中具体存在的人,人是自由的存在物和道德的存在物。简言之,个人要获得自由,就必须对人的存在状态作出正确的认识。本文从人本身出发,旨在从道德角度全面审视人的自由内涵,把人的内在自由和外在自由的统一作为人的自由的实现条件和价值目标,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自由;内在自由;外在自由;实现条件 一、自由定义 (一)、自由观概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由一词的使用,其意义与西方文化中的使用意很不同。在古代,庄子有其独特的自由思想,人身无拘无束、内心安然自得、行动来去自由的状态。孔子的自由是"由己",强调"为仁由己"式的自由。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一直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这些都是孔子自由思想的体现。到汉代郑玄在注《礼仪?少仪》中的"请见不请退"时说:"去止不敢自由"。此时自由一词被正式使用。严格地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由的主要意义是指自己如何主宰自己的命运,达到所要实现的人生境界和生命境界,很少把自由理解为摆脱约束限制而获得的权利。在直到近代,精通西学的严复翻译了体现西方自由精神的著作,如《群己权界论》、《天演论》等等,至此中国才开始接触西方意义的自由思想,其实质是指个人自由,它体现在社会的广泛领域之中,尤其强调政治意义上的个人自由。它体现在社会的广泛领域之中,尤其强调政治意义上的个人自由。但"中文有'自由'与'自繇'二词,严复认为由繇二字,古相通假,唯自繇本义为'自主而无窒碍',并无放肆、淫佚、不法、无理之义,较符西文系义,乃采为译名,已略示区别。周德伟以'自繇'译 freedom ,以'自由'译 liberty①。 在古希腊,对自由的理解是以自由人和奴隶的区分为前提。奴隶是完全受制于他人而没有自由可言,自由人则拥有自主的人身状态而不受任何他人奴役,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公共生活。他们所理解的自由乃是一种国家观念,以公民权利为基础的国家至上论。可以说,古希腊城邦制度孕育了与其相适应的自由观--国家自由,以实现国家自由为目的,把国家视为自由的主体。 亚里士多德既肯定了政治意义的自由,又提出按自主方式生活的自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按自主方式生活的自由观念,是以理性为基础和强调道德责任的制约,而不是为所欲为的生活状态。亚里士多德认为,要达到灵魂德性的持久性就必须以智性的操练为基础,德性只有是合乎理性的活动,它才能引导人认识自足的生活,并获得幸福、自由的生活。以合理的方式(其外在形式即要以城邦利益、国家自由为先,并要合乎多数人通过的法律,内在形式就是要发挥理性思维能力)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不但让感性和身体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现世的幸福,而且也是发展理性和追求智慧。追求理性的生活,这无不体现了追求自由的精神。这种自由是对自我情欲、偏见等内在限制和束缚的解脱,从而实现蕴涵真善美等价值的理想精神,也就是道德意义的自由。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观念是与尊重法律和道德相联系,以维护城邦国家的利益和自由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城邦高于个人,所以城邦国家的自由才是最终目的。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造就了追求自由的思想家,其代表人物霍布斯认为:"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自我保护,以自我利益为重,这是人的自然权利和自由。"②当人们行使这样的自由时,每一个人处于对每一个人的战争状态之中,所以为了防止因自相残杀而导致灭亡,他设计了

个人自由与社会公德的演讲稿

个人自由与社会公德的演讲稿 个人自由与社会公德的演讲稿 社会公德对一个人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小编为你推荐关于社会公德演讲稿,欢迎大家参考和借鉴。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主题是“个人自由与社会公德”。刚才,我纵容了我的自由,让“思想”飞了一会,却无意中冒犯了大家宝贵的10秒,因为按照程序,这个时间应该是我上台演讲的时间,违背了我们的社会公德。在这里,我诚挚的跟大家说声: 对不起!这刚刚的过程中,我没有听到大家斥责我的声音!如果我没有从大家的眼神中感受到大家对我的谴责,而正好又没有人谴责我,那是不是刚才的迟到就可以当作没有发生?因为我没有意识到,而又没有人让我意识到呀。(耸肩、摊手,做无辜状)其实这就是如今人们漠视社会公德的原因。一方面,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社会舆论。当你意识到有违社会公德的形为发生时,应该及时正确、大胆的说出来。用有声的语言说出来或者写出来,而不仅仅是自己内心的一个感知而已。另一方面,当今的社会,科技的发展、网络的进步,人们更强调自我,强调个性。在追求个性自由的同时,迷失了社会公德却浑然不知。因为我们太过自我,太过自由,殊不知,这一切的太过终将让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社会公德和个人自由就像风筝和线,风筝只有在线的指引下才不会飘零天涯;个人自由只有在社会公德的指引下才能得到充分体现。飞回流转五千年,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个人自由总伴随着超然外物,逍遥自得,流淌于历史的松涛竹林之中。春花落了秋日清,冬雪融了夏

虫鸣。社会公德和个人的自由相辅相承。顺着社会公德的线,我们可以看到,个人自由的风筝蹁跹起舞。我向往着自由,大家跟我一样都有着对自由的执著。曾经热血青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在和平与发展的年代中,更应该发奋图强、好好学习,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将先辈的旗帜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在我们努力学知识、学文化的同时,同样不能忽略体能的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强身健体同等重要!很喜欢一句话‘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纵使我们无法辉煌于历史,纵使个人的力量再渺小,只要我们为理想和自由而努力,依旧也能闪亮他人、折射光辉。一次弯腰,可以整齐一方土地;一次行礼,可以温暖他人心房。小小的善举,也可以让世界多些温暖与阳光!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丽的人间!其实,文明礼貌是社会公德,助人为乐是社会公德,爱护公物是社会公德,保护环境是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同样是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要融入我们的一言一行中的,是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公德不是束缚个人自由的枷锁,它更像一盏指路明灯,点亮我们前行的路。在‘社会公德’这盏灯光的指引下,在追求个人自由的路上,我们可以走得更从容、更淡定!谢谢大家!万事皆由人的意志创造。 附送: 个人自荐书怎么写 个人自荐书怎么写 1、语气自然,语言和句子要简单明了不要听上去象别人的话,特别是用一些从未用过的令人费解的词语和句子令人难懂。写信就像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复习导学稿新人教版

社会生活讲道德 【复习目标】 掌握尊重、文明有礼、诚信的含义、作用、做法。 【复习重、难点】 重点:尊重、文明有礼、诚信的作用难点:培养尊重、文明有礼、诚信的行为 【自主复习】 请结合P32-P45的教材内容,将以下知识点记忆背诵 (-)尊重他人 1、尊重他人的含义: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尊重是交往的起点(为何要尊重他人?) (1)尊重他人是内在修养的表现,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尊重。 (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提髙社会文明程度。 3、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是如何看待这个句话的? 答: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 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4、尊重从我做起(如何尊重他人?)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的解答,对他人的逍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2)T?等对待他人。对所有人要一视同仁,不能以家庭、身体、智能、性别等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竝强加给他人,体会他人的感受, 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 (4)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真诚的欣赏和赞美他人,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5)我们还应尊重大自然:尊重我们的民族历史与文。因为,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物质基,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 (二)以礼待人

《法律、自由与道德》读后感

《法律、自由与道德》读后感 此书内容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道德的法律强制是否恰当。哈特在文中运用三个例子论证自己的观点——法律不应该强制执行道德。 第一个例子是“肖案”。肖出版《百艳图》杂志,提供妓女的姓名和地址,以及联系方式,方便人们找到他们,甚至杂志内容里有裸体画像。对于法院判处肖有罪而给出理由之一的“腐蚀社会公德的图谋”,哈特极度排斥,认为此罪含糊而且暧昧,这导致的后果是“在普通法的案例里型塑了一个可怕的对不道德行为进行刑事处罚的恶劣模式”。因为虽然卖淫也是一种“腐蚀社会公德的图谋”,但卖淫早已在立法中被规定不是一种犯罪。即“腐蚀社会公德的图谋”不应该作为一种理由来论证行为成立犯罪。所以这个罪名将会给检控机关滥用权力以借口,通过援引案例的理由来规避成文法,干预一些与卖淫类似的“腐蚀社会公德的图谋”的行为。而且“腐蚀社会公德的图谋”是很古老的罪名,类似中国的“欺君之罪”,若加以援引,则有溯及既往之嫌,这样扩大的后果是任何合作行为都可能被认定为犯罪,也必将破坏合法性原则。而且这个罪名不得不让人想到希特勒时代的刑法,“腐蚀社会公德”通过以“刑法典的基本观念和人们的一般感情”作为判断标准,则有可能导致“恶法亦法”的恶果,直接破坏个人的自由。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该罪名没有区分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社会公德。这实质上是一种政治权威对个人自由的入侵。这让人联想起一对中国夫妻在家看黄碟,派出所的人员直接破门而入的事件。在肖案中,对之进行惩罚是正当,但哈特因为罪名不符合而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认为严重到可以直接类比纳粹的法典观念。而在中国,实质上的行政权对公民个人的自由的赤裸裸的侵犯,竟然还引起了轩然大波,进行了一番激烈的争论,对之进行判断,行政权行使是否合理,可见,对公民自由权的尊重并没有成为理所应当。 哈特对著名的“沃尔芬登委员会”做出的对卖淫与同性恋的法律情状报告进行了讨论。“调研报告”认为卖淫本身不是一种犯罪,但在公共场合拉客的行为是一种犯罪;不应把同性恋私下自愿的行为视为犯罪。理由是“我们必须保留一部分私人生活的领域给道德的或非道德的,简单而概括的说,就是,对这些领域之调整并非法律的职责之所在”。卖淫与同性恋是成年性伙伴之间自愿的畸形性行为,并不会对社会利益造成损害,因此不应将之认定为犯罪。个体在其没有对他人构成伤害之时,都被赋予反对政府介入私人生活的权利。 支持将同性恋视为犯罪的人的理由是:“压制不义和镇压颠覆活动一样,都是法律职责之所在”。通过划出一条若隐若现的线,界定法律与道德各自的管辖领域,以便更加细致入微地考察两者的区别,从而将卖淫与同性恋的行为从刑法领域转到道德领域,从公共领域转移到私人领域。这涉及不同法学流派对“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观点。作为新自然法学派代表,富勒强调法律与道德的不可分性,他认为不仅立法具有实体的道德目的,而且法律本身的存在也必须以一系列的法制原则为前提。而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的代表,哈特认为应该承认道德与法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社会生活讲道德》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社会生 活讲道德》知识点 第四社会生活讲道德 (一)尊重他人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1)尊重他人是内在修养的表现,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尊重。 (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2尊重从我做起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2)平等对待他人。对所有人要一视同仁,不能以家庭、身体、智能、性别等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 (4)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真诚的欣赏和赞美他人,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二)以礼待人 待人礼为先 (1)礼主要体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2)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3)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 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4)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2做文明有礼的人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举止端庄、文明。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 (三)诚实守信 诚信无价 (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诚信是中华民族的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7.1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时训练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一、选择题 1. 人们渴望自由,是因为自由() ①能够增强个人的幸福感②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③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④自由 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以下关于自由与法治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B.自由如果脱离法律的限制,必将导致混乱与伤害 C.自由是法律之外的自由 D.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是自由的底线和保障 3.自由是人们的向往。对自由认识正确的是( ) ①自由是完全由自己做主②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③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④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平等。因此我们要做到() ①尊重他人,我们都是平等的中国人民②我是富二代,我就高人一等③以法律 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看待所有成员④我是政府领导,我的地位比别人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各项中对此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 ①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 究 ③在法律面前,不允许公民有法律以外的特权 ④任何公民都要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法律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在哪里限制自由。这句话表明( ) A.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B.法律确认和保护的自由可以随意行使 C.离开法律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D.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没有任何约束 7.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下列对法治和自由的表述正确的是() A.遵守了法律就有了自由 B.自由就是离开法律的束缚 C.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D.自由和法律的实质都是为人服务 8.柏拉图说:“对一切人的不加区别的平等就等于不平等。”这启示我们( ) A.要追求绝对平等 B.要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对不同情况要差别对待 9.我们生活在崇尚自由、民主、平等的时代。对平等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平等就是“等贵贱,均贫富” B.平等就是公民在生活上各方面完全平等 C.公民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平等 D.平等是指全体公民享受相同的权利 10. 民主、自由总是相对的、具体的任何社会都不会存在不受限制的绝对的自 由和民主。因此( ) A.真正的自由、民主是不存在的 B.任何社会的民主、自由都是虚伪的 C.必须加强法制观念,在法制范围内享受民主和自由 D.任何社会的自由、民主都是统治阶级享有的民主和自由 11.下列能体现法律上平等的做法有( )

论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

论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 何为“个人自由”? “个人自由”原理的基本涵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人的自治能力——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自我选择即通过自己的主观,对事物进行选择和判断。自我决定即根据自己的思想,对外界做出决定);第二,个人在行使其自治能力时被给予的平等对待和对于个人的尊重。 “个人自由”原理强调立足于社会的个人与国家的对抗关系,以及在此关系构造之中的独立、自足的“个人”所享有的权利与自由。首先,正如“个人自由”原理之文义所显示,自由乃是这一基础性原理所蕴含的最为重要的价值。自由的要义在于个人对政府的防范、以及排除政府的控制或干涉。第二,在排除政府控制和干预的前提下,自由意味着个人选择的自由个人依其所愿作为或不作为的能力,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并实现属于自己的自由与幸福的生活。 何为“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包括企业环境保护、社会道德以及公共利益等方面,由经济责任、持续发展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等构成。 社会责任是社会法和经济法中规定的个体对社会整体承担的责任,是由角色义务责任和法律责任构成的二元结构体系。 虽然“个人自由”原理强调立足于社会的个人与社会的对抗关系,但是个人自由是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的. 如果一个人脱离了社会,成为了一个孤立的个体,其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样也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生活在一个简单而又没有价值的世界,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里,第一,他不会体会到社会的带给他的温暖、保护和利益,第二,他将失去个体与个体之间帮助,第三,他所作所为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第四,他的生活是空虚的。 曾经有一个实验。一,只将一只小白鼠放到一个适宜的环境中生活;二,同时将多只小白鼠放到同样的环境中生活。实验刚刚开始的那几天,所有小白鼠都在正常的生活,并不能观察出有什么异常。可是,到了实验中期,单独生活的小白鼠开始出现不喜欢运动,抑郁,萎靡不振,不好进食等症状,而群居的小白鼠却依然活泼,并未出现抑郁,不进食等症状。 不久之后,单独生活的小白鼠死亡,而群居的小白鼠无一非正常死亡。为避免出现偶然现象,又曾反复做实验,实验结果依旧。 此实验证明,一旦个体脱离了社会,他慢慢变得抑郁,萎靡不振。所以,个体是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的。虽然自由要义是排除社会对自己的控制与干涉,但是,这将造成个人渐渐脱离社会,成为一个孤立的个体。 对于社会,其是不可能脱离个人的。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集体,而集体是由个体组成的,没有了个体,也就无法组成集体,也就没有社会。但是有个体并不证明社会存在实际意义。如果个人不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不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并创造社会财富,那么其社会是虚构的,并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实际上社会并不存在,失去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也就不会存在社会责任之说。 虽然个人自由从原理上讲是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对抗关系,但是个人自由是在社会中获得的,其是不可能脱离社会的,离开了个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个人的自由也就无从实现。因此,享受个人的自由与承担社会的责任、义务是统一的,息息相关的。但是,承担社会的责任、义务并不与享受个人的自由简单对应,在道德要求上,不能把享受个人的自由作为承担社会的责任与义务的先决条件。承担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做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只有人人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多做贡献,社会的财富才能不断地增加,才能为人们享有权利和自由提供雄厚的基础,人也只有在承担社会责任、恪尽社会义务中,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健全、品德高尚,个人的自我价值也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道德领域中的自律与自由(精)

道德领域中的自律与自由 道德自律的一个基本前提是:道德主体的意志是自由的,他具有自由选择的能力和权利。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 。但马克思对自由自律的完整理解并不限于形式,还涉及其丰富的、现实的内容。在马克思看来,自由作为“人的类的特性” ,是人类与动物界揖别和分野的根本所在;但一个人的意志自由能否得到发展和发挥,在多大的程度和什么方向上得到发展和发挥,总是要受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个人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才有可能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意志自由, 实现自己的目的。因为人“是只能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其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因而,自由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当代中国,正在走向市场经济,建立市场制度。伴随着市场经济关系的形成,人们的道德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个体意识、独立意识、法制意识正在增强, 民主、自由、平等观念已有不同程度的加深,道德主体的平等地位和自由权利正逐步得到确立。一句话,我们正在初睹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的道德曙光。然而,在我国市场化的进程迅速推进、市场制度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道德秩序混乱的严重局面。一方面个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行为,对非法谋利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和个人普遍地“陷入”不道德的经济行为之网,对应当遵从的道德规则失去信任,以不道德手段谋取利益作为普遍的行为准则,信用问题几乎发生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市场经济,传统道德和计划经济道德的基础正在改变,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基础尚未完全形成和真正确立。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自律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其作用显得尤为明显。如何培育理性自律的经济主体、促使市场经济道德秩序的尽快形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我觉得,在当前加强道德建设中,既要加强人们的道德自律意识,更要致力于培育理性的社会运行机制。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1课时尊重他人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懂得每 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尊重使社会生 活和谐融洽。尊重他人就应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待 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 能力目标 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 力,做到尊重他人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做法。 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做法。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思考: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随地吐痰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与对手握手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不同的表现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喜欢与尊重他人的人交往。下面我们来学习《尊重他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一)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含义 活动一:讨论课——尊重 (学生阅读教材P33的“探究与分享”)

1.思考:你赞同哪位学生的观点?举例说明你支持的观点。 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讲述:1.我赞同第三位学生的观点。例如:在超市里购物,你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必须遵守超市的购物规则,态度要谦和,说话要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以免耽误其他顾客购物,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应表示谢意。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超市里其他购物者和营业员对你的尊重。2.我认同这个观点。理由:一般来说,所谓“帮助”,是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即替别人解决实际性的、现实性的、具体的、实在的困难;所谓“尊重”,则是指敬重、重视。如果说,帮助别人是出于怜悯或爱心,那么尊重别人则是源于更高的觉悟和境界。帮助往往可以直接给予获助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尊重则更可以唤起获尊重者心底的潜力,激活奋发向上的活力。因此,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活动二:情境讨论——乞丐可以进图书馆吗? (展示材料) 某市图书馆允许行乞者进馆读书。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读者甲:如果所有图书馆都这么做,图书馆的秩序就无法得到保障。 读者乙: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公民读书的权利,行乞者有权享受图书馆的资源。 馆长: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你有权利选择离开。 思考: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 教师讲述:读者甲的观点是错误的,读者乙和馆长的观点是正确的。图书馆是公共场所,每个人都有进去读书的权利。不能因为乞丐的身份而拒绝乞丐享受公共资源。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

自由与道德责任

《自由与道德责任》 ——小议范跑跑事件 地震后引起社会轩然大波的范跑跑事件众所皆知,对于此事件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由与道德的相互驳斥也由此展开。 站在范美忠的角度,他在《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文章提到:“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八岁的人了!”从自由方面而言,人生来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有追求生存的本能,在紧急的道德从来就不能是拿来谴责别人的武器,社会人士强调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的确是一件值得歌颂的行为,但这种行为显然不应该通过抨击一个普通的自然人而让它发扬。心理学专家卢先生的温柔表示感动,我很同意那句话“如果你没有亲身经历过8级地震,你没有资格谴责别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己之所求,勿施于人。人站在自由的一方,在紧急情况下的自保行为是情有可原,所以我个人认为媒体不该对这方面大肆渲染,道德不应是拿来抨击对方的武器,因为每个人的道德观点都不一样,如果道德可以作为武器,那这个世界将会血流成河;范的行为无可厚非,言论和冷血却也令人感到遗憾。 在整个事件中,也有人质疑,“范跑跑”不管是从地震过程中的举动到震后“范跑跑”的言论都涉及到责任问题。一:作为教师总要履行教师的职责,未成年人在家里的行为由家长监护,在学校由校方负责,学校怎样监护未成年的学生最后是要依靠广大教职员工,教师就应该承担监护之责。教师不顾学生自己逃生,明明白白是没有履行教师的职责,显然是“失职”、“渎职”,这样的行为跟战场上临阵逃脱的士兵没有区别,试问那个人没有本能呢?非典时,那么多医生没有因为疫情袭来临阵脱逃,这也是责任。这些都不是道不道德的问题,纯粹是人做好份内事的责任底线,既然你临阵逃脱,过后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感到无耻也就罢了,还拿无耻当聪慧,对自己错误行为沾沾自喜,向社会公众谈“教师职业并不神圣”,既然不神圣还选择当教师,还高谈怎样爱学生。这明显说不通,我们做一行就要爱一行,不把自己从事的职业(包括任何职业)看的神圣,又如何执着追求事业的成功呢? 范跑跑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力是巨大的,而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也应当权衡好自由和道德责任的关系,在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和道德责任的同时,又保护好自己的自由权益,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在紧急的关头,作出无违背于道德责任的判断和决定。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1课时尊重他人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感受尊重带来的良好心理体验,尊重一每个人。 2.能力目标 ◆能够列举尊重他人的实例,说明尊重他人的价值和意义。 ◆学会换位思考,欣赏他人,平等对待他人。 3.知识目标 ◆知道尊重的含义,懂得尊重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知道在社会如何中如何尊重他人。 重点: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做法。 难点:尊重他人的做法。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彼此尊重,生活才能快乐,社会才会和谐。 阅读教材P32运用你的经验,回答: (1)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 (2)就上述场景,谈谈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答案: (1)第一个场景展示的是比赛结束的时候,无论胜负都主动和对手握手。这一举动体现了对对手的尊重,显示了一个人良好的素养,令人心情舒畅。第二个场景展示的是行人随便丢垃圾,是不尊重环卫工人的行为,令人感到不舒服。 (2)尊重他人就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人的正当权益,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理解他人。 教师:乱扔垃圾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与对手握手表达了对对手的尊重。不同的表现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喜欢与尊重他人的人交往。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课时内容——尊重他人。 【讲授新课】 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1.教师:尊重是我们与他人交往的基本礼仪,下面我们来学习有关尊重的详细内容。 2.阅读教材P33探究与分享,回答: (1)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举例说明你支持的观点。 (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提示: (1)我赞同第三位学生的观点。例如:在超市里购物,你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必须遵守超市的购物规则,态度要谦和,说话要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以免耽误其他顾客购物,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应表示谢意。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超市里其他购物者和营业员对你的尊重。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课时练7.2自由平等的追求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一、单项选择题 1、“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珍视和追求。生活中我们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 ) ①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 ②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③学法守法,树立法治意识 ④依法行使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因迟到遭老师批评,一名女学生竟向老师泼热水,造成后者面部烫伤。后学校依法依规对该生进行严肃处理。结合材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学生上学的权利不受任何人侵犯 B.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C.老师不应该批评学生上课迟到 D.这名学生应承担刑事责任 3、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个人的言论自由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是微信自由背后是公共责任与法律底线。这说明( ) A.法律是对权利的限制和约束 B.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C.滥用言论自由要受到刑事处罚 D.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4、某同学第一次到大酒店吃饭,因不熟悉酒店情况而与服务员发生争吵,该同学生气地说:“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伺候人的吗?”下面对该同学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A.说的是气话,不应该计较 B.没有恶意,只是随口说说 C.维护自己的利益,据理力争 D.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5、以下行为属于没有践行平等待人的是( ) ①城市学生看不起农村学生 ②老师不让成绩差的学生参加公益活动 ③家庭贫困的学生被人瞧不起 ④长相丑陋的人被别人起侮辱性外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最近几年,不少地区出现了某些“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酒后驾车肇事后口出狂言的闹剧丑闻,一时“恨爹不成刚,怨爸不是李双江”的讽刺对联在网络微博上疯传,网上惊呼:“拼爹时代”伤不起!下列看法错误的是( ) A.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与人都应该是平等的 B.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C.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 D.特权意识滋生的土壤已经消灭,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已经完全平等 7、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生理的缺陷使他们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面对这样的弱势群体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

八上道德与法治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一课时尊重他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懂得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他人就应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 能力目标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力,做到尊重他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做法。 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做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思考: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随地吐痰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与对手握手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不同的表现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喜欢与尊重他人的人交往。下面我们来学习《尊重他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一)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含义 活动一:讨论课——尊重 (学生阅读教材P33的“探究与分享”) 1.思考:你赞同哪位学生的观点?举例说明你支持的观点。 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讲述:1.我赞同第三位学生的观点。例如:在超市里购物,你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必须遵守超市的购物规则,态度要谦和,说话要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以免耽误其他顾客购物,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应表示谢意。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超市里其他购物者和营业员对你的尊重。2.我认同这个观点。理由:一般来说,所谓“帮助”,是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即替别人解决实际性的、现实性的、具体的、实在的困难;所谓“尊重”,则是指敬重、重视。如果说,帮助别人是出于怜悯或爱心,那么尊重别人则是源于更高的觉悟和境界。帮助往往可以直接给予获助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尊重则更可以唤起获尊重者心底的潜力,激活奋发向上的活力。因此,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案-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1课时尊重他人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尊重的含义,懂得尊重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知道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 能力目标能够列举尊重他人的实例,说明尊重他人的价值和意义;学会换位思考,欣赏他人,平等对待他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能感受尊重带来的良好心理体验,尊重每个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做法。 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做法。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材料——鲁迅的故事)鲁迅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更大碍于孩子发达。” 曾经有一次,先生在家中宴客,儿子海婴同席。在吃鱼圆时,客人均说新鲜可口。唯海 婴说:“妈妈,鱼圆是酸的!”以为孩子胡说乱闹的妈妈便责备了几句,孩子老大不高兴。鲁 迅听后,便把海婴咬过的那只鱼圆尝了尝,果然不怎么新鲜,便颇有感慨地说:“孩子说不新鲜,我们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看来我们也得尊重孩子的说的话啊!” 教师总结:尊重是人与人交往之间最重要的没美德。尊重他人对自身来说,是素质的体现。对他人来说,则是一定意义上的礼貌。希望大家能从小故事中,获得启迪,尊重每一个 身边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课第1课时:尊重他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活动一:讨论关于尊重的几个观点 设计意图:本活动给学生提供几个有争议的议题,引导学生在讨论、反思中逐步体会到受尊重是每个人的需要,获得他人的尊重能够增强个体的自尊、自行,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引导学生理解“尊重比帮助更重要”的观点。 1.学生阅读教材P33的“探究与分享” (1)小组讨论:确定议题,小组内部展开讨论并作记录。 (2)分享交流:各小组汇报结果,并提出小组交流存在的问题,全班讨论交流。 提示:可列举生活的事例论证自己的观点。 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认同。理由:一般来说,所谓“帮助”,是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 别人,即替别人解决实际性的、现实性的、具体的、实在的困难;所谓“尊重”,则是指敬重、重视。如果说,帮助别人是出于怜悯或爱心,那么尊重别人则是源于更高的觉悟和境界。 帮助往往可以直接给予获助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尊重则更可以唤起获尊重者心底的 潜力,激活奋发向上的活力。因此,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1

自然自由_社会自由与道德自由_卢梭自由观的逻辑路向

政治学 行政学研究 自然自由、社会自由与道德自由 卢梭自由观的逻辑路向 郑伟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卢梭认为,人的自由包括自然自由、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三种形态。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就表现为由自然自由到社会自由再到道德自由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三种自由中,他更强调个人的道德自由,这使得他的政治哲学最终走向了道德理想主义和政治乌托邦。 [关键词]卢梭;自然自由;社会自由;道德自由;公意 [中图分类号]D0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492(2005)06-0047-03 自由观是卢梭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卢梭看来,人的自由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自然自由,二是社会自由,三是道德自由。这三个层次呈现出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梯度。卢梭的自由观,体现着他的基本政治倾向,同时也体现着他对政治问题的艰难思索历程。 一 自然自由是卢梭自由观的起点,它指的是在自然状态下原始人的自由。为了考察人的天赋权利的发展状况,卢梭接受了近代以来政治哲学领域中一直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状态理论。他认为,只有从人类的初始状态出发,来考察人类的整个演变过程,才能发现人类究竟具有什么天赋的权利,这种天赋的权利又是如何在社会状态下丧失掉的。#为了正确地判断人的自然状态,必须从人的起源来观察人类,也可以说必须从人的最初胚胎的时期来研究人类。?[1] 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只存在着一种松散的关系,没有压迫和剥削,每个人都孤独地生存着,不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人除了受自己的意志支配外,不受任何外在的力量支配。人的主要关系是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们从自然中获取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手段。原始人只服从于他的本能和欲望,而他的本能和欲望是极为简单的,决不会超出他的生理上的需要。#在宇宙中他所认识的惟一需要就是食物、异性和休息。?[2]因此,他的有限的需要十分容易得到满足。他在橡树下饱餐,在随便遇到的一条河沟里饮水,在供给他食物的树下找到睡觉的地方,于是他的需要便完全满足了。在这时候,人的处境与动物基本相同。然而,在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与动物之间还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的。动物只是根据本能决定取舍,一切行为都受自然的支配,决不会违背自然的规则,它们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没有任何独立的意志;而人则以#自由主动者的资格?参与到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并通过自由行为来决定取舍,有时甚至会违背自然的规则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自然支配着一切动物,禽兽总是服从,人虽然也受到同样的支配,却认为自己有服从或反抗的自由。而人特别是因为他能意识到这种自由,因而才显示出他的精神的灵性。?[3]人之所以与动物不同,就在于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然的束缚和支配,表现为一个外在于自然的主体。 可见,卢梭所说的人的自然自由,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人并不完全被动地服从自然,具有通过自由意志对自然进行取舍的能力;二是人与人之间没有依附关系,不存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意志的强迫。从总体上来看,这种自然自由是一种低级的自由,但是处于这种自由状态下的人却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因而,卢梭把原始的这种自然状态称为人类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卢梭研究自然状态下的人的状况,并不是要人们重新回到这种状态下,而是为了证明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人就是天赋自由的,正所谓#人是生而自由的?。他的目的是合理的,然而,他的方法却是不科学的。他用抽象的方法,把原始的自然状态描绘为孤独的个人存在状态,从鲁滨逊式的个人抽象出人的自然权利。这种研究方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猿类祖先是一种群居的动物,人,一切动物中最爱群居的动物,显然不能从某种非群居的最近的祖先那里去寻求根源。?[4] 随着人的自身力量的发展,人与人之间逐渐建立了稳定的关系,出现了私有财产和所有制,随之也出现了剥削、压迫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有的人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附于别人,从此,他的自由也就丧失了。当不平等发展到极点时,每个人都失去了自由,不仅被压迫阶级,而且统治阶级,都陷入了不自由的状态。社会的不自由代替了自然的自由。自然的自由一旦丧失,就永远无法恢复了。人类追求自由的方向转向了新的社会自由。 二 每个人都不自由,是重新走向自由的起点。这里的自由,不是指原始的自然自由,而是建立在新的社会契约下的社会自由,其中主要是政治自由。卢梭认为,原来的社会契约,是统治者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通过欺骗的手段同人民签订的。它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目的不是为了保护人民的自由,而是为了剥夺人民的自由,让人民成为统治者们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因此,人民有权利打破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契约,重新获得自由。但是,社会契约被打破以后,整个社会就会陷入无政府状态之中,人民的自由仍然是脆弱的和无从保障的。为了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就必须建立新的公平的契约。#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5]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在这里,形成了卢梭哲学理论的一次重大转折,即由自然 2005年第6期兰州学刊N o.62005总第147期Lan zhou x ue kan General.No.14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