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的传递教案及反思

热的传递教案及反思

热的传递教案及反思
热的传递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热的传递教案与教学反思

阿木古郎第二小学韩玉柱

一、教材分析

《热的传递》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里的一课内容。本课主要指导学生研究三种形态的物质用什么方式来传递。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五个部分:一.学习正确使用酒精灯,进行安全教育。二.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三.研究热在液体和空气中的传递。四.认识热辐射。五.巩固应用。

二、学情分析

科学学习是以探究为主的学习过程。本节课,需要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让学生亲历学习使用酒精灯技能的实验活动的过程,形成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认识。使用酒精灯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教师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亲自操作一次。学生是第一次使用酒精灯,在实验前,一定要做好安全教育。

三、教学目标

1.会做固体热传导的实验。

2.了解液化对流的实验。

3.能正确使用酒精灯。

4.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5.能解生活中有关热传递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2、教学难点:正确使用酒精灯。

教学时间:2015年10月27日第五节

教学班级:四年二班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热的传递》这节课,首先我是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导入,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提出问题:热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是怎样传递的?由此引出本课的重点:研究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由于时间的问题,我就本节课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传导这个实验的设计,结合课堂呈现的效果做如下反思:

一.材料的选择:教材中,传导这个实验是用金属汤匙进行加热,我考虑到金汤匙可能会难找,也找不到这么多的工具,所以我就改成用铁丝来代替金属汤匙。而且发现学生在铁片上滴蜡时,会比用金属汤匙容易滴上,也减少了会出现滴得到处都是蜡的情况。

二.实验的设计:为了体现热在固体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我引导学生先作猜想,并画出示意图,讲解从一端或者中间加热两种方式,引导学生从温度上加以区分,从而得出热在固体中传递的规律:如果从一端加热,热向另一端传递;如果从中间加热,热向两端传递。

三.效果: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在实验时,基本上能按操作步骤进行。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和教师的演示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也通过了让学生交流、汇报,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但学生的语言表达上有点欠缺。

四年级科学《热的传递》教案

四年级科学《热的传递》教案 教学重点:认识热的三种传递方式。教学难点:正确使用酒精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正确使用酒精灯谈话引入本课的探究。1、师出示小黑板(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2、师讲解并演示使用酒精灯。3、教师巡视指导。1、学生看小黑板并齐读使用酒精灯的方法。2、学生分组操作(4人一组)轮流点、灭酒精灯。1、学生看小黑板并齐读使用酒精灯的方法。2、学生分组操作(4人一组)轮流点、灭酒精灯。二、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1、教师出示铁片,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从铁片的一端加热,热会怎样传递?从中间加热,热又会怎样传递?2、师:画出示意图讲解: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3、学生动手实验,教师下到各组指导。1、学生猜想、汇报 。2、学生动手操作4人一组,用桌面上的材料验证。3、学生汇报 实验现象和结果。通过观察铁片上不同的位置蜡烛的熔化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三、研究热在液体和空气中的传递。1、师出示一杯加热好的水,请同学们看并猜测一下:热在液体中会怎样传递的呢?教师演示实验。2、小结:水受热后会发生流动,靠流动传递热的方式叫做

“对流”。1、学生猜想、怎样才能发现水在传热?2、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并汇报 。借助其他物体(如在水中放木屑)的帮助,观察一杯水全部变化的过程,这是一个能够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活动。四.认识热辐射。1、在炎热的夏天,为什么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这些热来自哪里,是怎样传递给物体的呢?2、像这种由太阳直接照射,使其它物体也变热,这种传热的方式叫“辐射”。学生交流、汇报 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介绍热辐射的概念。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无处不在。五、师生共同总结。 热的传递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1、通过这节课的探究,知道了热的传递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2、希望同学们能学有所用,科学无处不在。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2、热的传递在固体中高→→低传导在液体中热升泠降对流在气体中热升泠降对流像太阳辐射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 执教者:李志军 教学目标 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3、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并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4、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三个一元的硬币、PPT课件等。 分组材料:金属条、铁架台、火柴、蜡环、金属片、酒精灯、纸巾教学过程 复习:观看小视频回忆前面学习的知识。 课前小魔术:《灵敏的鼻子》 同学们,我从刘谦那儿学了个小魔术,想看吗?我这儿有三个相同的硬币,等会儿呢,你从这三个硬币中任意拿一个,捏在手中,要捏紧了哦,然后举起那只握着硬币的手,背诵一首古诗,背完了再把硬

币放回原处,我不用看,只要闻一闻,就能找到被你捏过的那个硬币。(表演)谁知道了秘密?(猜测) 这个魔术跟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有关,想学吗?好!上课。 (一)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每到冬天,老师的手总是很冷,你能帮我想想,可以利用哪些东西,使我的手马上热起来?(板书方法) 2、提问:黑板上这些物体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热的物体。)能说得更具体点吗?是比谁热的物体?(……都是比手热的物体。)所以手上的热量是从哪里来的?(补充板书:……→手) 3、手和……之间温度不同,有温度差。(温度差)我们把热的物体叫做高温物体,把温度较低的物体叫做低温物体。热是从哪儿传到哪儿的呢?(板书:高温物体→低温物体) (二)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 1、出示金属条:我这里有一根金属条,用酒精灯给金属条的一端加热。金属条的中间会热吗?另一端呢?哪里先热?你觉得热是怎样传递的? 2、你能设计一个实验,使自己能看到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过程吗?(课件) 设计实验: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 实验目的:能看到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 需要材料:(金属条、酒精灯、铁架台、火柴、蜡环)——蜡遇热会熔化,掉下来。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2、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 【教学准备】 教师:烧杯一个、热水、金属棒、凡士林、牙签、金属圆片、课件。 学生:金属棒、涂好蜡油的金属圆片、酒精灯、火柴、牙签、木夹、凡士林、实验记录表。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根金属棒,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摸摸,看看它是冷的还是热的?如果我把它的一端放入热水中(教师示范),猜猜过一会儿金属棒的另一端会有什么变化? 2、你们猜的是不是和事实一致呢?请刚才上来摸过的同学再来摸摸。请你告诉大家,现在有什么感觉?哦,金属棒的这一端真的变热了,和同学们猜的结果一样。老师现在有个疑问了:金属棒的这一端并没有浸入热水中,它怎么也变热了呢?你为什么这样猜测?(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画图示) 3、金属棒上的热真的是像你们所说的那样传递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热是怎样传递的) (设计意图:通过把金属棒放入热水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热水如何把热传到金属棒的另一端,从而引发热到底是怎样传递的问题,并激发学生想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的欲望。) 二、热在金属棒中的传递 1、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一些猜测,是否正确呢?该怎么检验?对,我们需要用实验来证明。 2、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一根金属棒、酒精灯、几根牙签、木夹和凡士林。(教师出示凡士林)并介绍:这个小盒里装的就是凡士林,这种材料很特别,在常温下有一定的粘性,可以粘住一些细小的物体,如它可以粘住牙签、火柴等。但是遇到热它就会熔化,不能再粘住细小物体了。 你们能不能利用老师提供的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让大家能亲眼看到热在金属棒上传递的过程呢? 3、小组讨论并设计方案。(教师巡视)

小学科学《热的传递》教学反思

《热的传递》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是围绕“热传递的方向”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并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原有想法是否正确。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热传递的方向他们已经具有很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用实验验证并不是一件难事。所以,我提供一组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学生根据这些材料进行实验设计。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们设计出了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科学教学中,处理好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指导关系非常重要。教师只有在充分认识学生学情的基础上,进行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才能让学生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能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比如:当学生在完成第一个实验活动之后,我让学生来说说从刚才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离酒精灯火焰最近的火柴棒先掉落,离酒精灯火焰最远的火柴棒最后掉落”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结果很多学生的回答只能停留在“热是从酒精灯火焰的这端向另一端传递的”这一层面上。这时我通过图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离酒精灯火焰近的这端温度怎样?离酒精灯火焰远的那一端呢?经 过教师点拨学生很快就得出:热是从物体较热的一端传递到较冷的一端的。 一个好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探究的欲望,指明方向,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探究学习的领域。比如:在本节课的导入部分,“金属棒的这端并没有浸入热水中,它怎么也变热了?”“你为什么这样猜测?”这些问题的设计,很好地暴露了学生的原有想法,自然

地引出下一教学环节。又如:在第一个探究活动结束之后,我出示了一块金属圆片,并提出问题“热在这块金属圆片上又会怎样传递呢?”“你为什么这样猜测?”这里问题的设计不仅能使环节之间衔接自然,而且通过“你为什么这样猜测?”这一问题,能使学生对前面探究活动进行回顾,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想出:热在金属圆片上也是从较热的部位传递到较冷的部位。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热传递与节能_教案1

热传递与节能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使用酒精灯。 2.会做固体热传递实验,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3.会做液体对流实验。 4.知道传导、对流、辐射式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5.能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热传递的现象。 6.愿意与伙伴合作探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做传导、对流实验,知道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2.难点:热辐射的理解。 【教学过程】 1.导入: 冬天,手冷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用他们温暖的大手握住我们冰凉的小手,我们的手就会暖和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热是如何传递的。 2.关键问题: 热在固体中是如何传递的? 活动1:热传递实验。 流程: (1)预测:热在铜棒中是如何传递的。 (2)实验要求。 (3)分组实验。 (4)讨论、交流、分享:热在固体中是如何传递的? (5)引导小结: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交“传导”。 3.关键问题:热在液体中是如何传递的? 活动2:热对流实验。 流程:

(1)预测:热在液体中是如何传递的。 (2)实验要求。 (3)分组实验。 (4)讨论、交流、分享:热在液体中是如何传递的? (5)引导小结: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对流”。 4.关键问题:什么叫热辐射? 活动3:讨论交流。 流程: (1)烈日下物体为什么烫手?这些热来自哪里是怎样传递给物体的? (2)讲述:太阳的热传到地面上来,不靠空气、水、或其它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辐射”。其实,太阳及我们周围的环境中的热源(如熔炉、火焰等)都能产生大量的热,以辐射的方式向周围传递。 5.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6.分析:观察分析图中的热的传递方式。

热传递教案改

2、热的传递 一、教学目标能够做固体热传递的实验;能够做液体对流的实验。 2、知识与技能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 三种传递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体会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 中也需要发挥想像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热的三种传递形式。 2、难点:正确使用酒精灯。 三、教学准备试管夹,汤匙、蜡烛、酒精灯,烧杯,石棉网,三角架、茶叶,热水。 四、课时安排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讲述:冬天我们手冷的时候,家人都会用温暖的大手握住我们的小手,我们会感觉手暖暖的。这说明热可以传递。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热的传递。 二、研究固体的热传递方式 学习使用酒精灯 1、首先介绍酒精灯是由灯体、灯芯、灯帽三个部分组织 2、认识酒精灯的火焰,出示结构图。 3、使用酒精灯注意事项(书上19 页,自行阅读) 要求:1、注意别烫到手; 2、做固体传热实验 3、可以从汤匙任何一个位置开始烤; 4、汤匙不要离蜡烛太近;

5、观察蜡是怎么熔化的。 学生分组烤一烤涂了蜡的汤匙,观察蜡的熔化并用箭头在图(书66 页)中表示。 展示交流:蜡油熔化的规律? 小结:固体传热传导 三、探究液体的热传递方式出示用酒精灯加热的水。提问:酒精灯产生的热传递 到哪儿去了? 固体和液体传热的方式会相同吗? 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观察到烧杯里的水是如何全部变热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方 案。 领取材料进行尝试,感受哪种方案能够有效的观察到水的流动。再用有效方案进行一次实验(有效方案有很多种,鼓励小组间选择不同的方案),观察水变热的过程,并画在记录(书66 页)上。 展示交流:水变热的规律? 小结:液体传热——对流。 四、拓展到空气传热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传热方式。观看多媒体课件。 五、了解辐射学生自学19 页“辐射”。 总结回顾本课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 2、热的传递 固体——传导液体、空气——对流辐射热 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所进行 的传热方式(远距离传递热) 2015 年12 月18 日

最新热的传递教案知识讲解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科学) 乌牛岭下校区潘鸯鸯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 【教学准备】分成6个小组,选出小组长、汇报员、记录员、操作员。为每组准备:铁架台;铜棒、热水、烧杯;火柴、金属圆片、酒精灯、蜡烛油、凡士林等。 【教学过程】课前互动:亲爱的孩子们,放松点,放松英语怎么说啊,(学生回答)对relax。老师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潘来自乌牛一小岭下校区,大家知道

乌牛吗?乌牛你们有什么了解呢?我们乌牛最有名的就是乌牛早茶了,打一下小广告,乌牛早茶老少皆宜,喝了之后沁人心脾,齿留余香。那讲得多了,口都渴了,刚泡了一杯茶,瞧老师这记性忘在门口了,那哪位同学愿意帮老师把那杯茶拿进来。(事先放在门口的不锈钢杯子里面装了热水,无手柄的)师:谢谢你,这水可真甜啊!不着急回去,刚才你在端水的时候,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学生:感觉有点烫手。 师:哎,为什么会感觉烫手呢,你的手又没有伸到热水中啊?不着急说,我们能解释这种变化吗?你觉得热是怎样传递的?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每个人先在小组里简单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在交流时记得要小声交流,不能影响其他小组。 师:1、2、3静下来,老师先要表扬一下这组,刚才在谈论时又认真声音又小声所以我们要不要给他们点个赞?Ok,现在哪组愿意与大家分享讨论结果。其他组认真听。 学生回答:金属杯子能够传递热,手接触金属杯子,金属杯子又把热水的热量传递给手了。(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及时评价,并让学生参与评价,决定是否给小组加分) (学生对热传递的大概情况能够描述出来,但是还是不能指出热传递的方式是怎么样的)师进一步设疑:哦,原来金属是可以传递热量啊,哎,那这个热到底是怎样通过金属传递的呢?热传递的方式是怎样的呢?(板书课题) 一、让学生自行设计研究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 师:现在这个问题提出来了,我们要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最新《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1 【教学目标】 2 1、科学概念: 3 (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4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5 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6 2、过程与方法: 7 (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8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9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0 (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11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12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13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 14 【教学准备】 15 教师:烧杯一个、热水、金属棒、凡士林、牙签、金属圆片、课件。 16 学生:金属棒、涂好蜡油的金属圆片、酒精灯、火柴、牙签、木夹、凡士林、17 实验记录表。 18 19 一、导入课题 20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根金属棒,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摸摸,看看它是冷21 的还是热的?如果我把它的一端放入热水中(教师示范),猜猜过一会儿金属棒的22 另一端会有什么变化? 23

2、你们猜的是不是和事实一致呢?请刚才上来摸过的同学再来摸摸。请你告24 诉大家,现在有什么感觉?哦,金属棒的这一端真的变热了,和同学们猜的结果25 一样。老师现在有个疑问了:金属棒的这一端并没有浸入热水中,它怎么也变热26 了呢?你为什么这样猜测?(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画图示) 27 3、金属棒上的热真的是像你们所说的那样传递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28 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热是怎样传递的) 29 (设计意图:通过把金属棒放入热水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热水如何把热传到30 金属棒的另一端,从而引发热到底是怎样传递的问题,并激发学生想用实验证明31 自己的猜想的欲望。) 32 33 二、热在金属棒中的传递 34 1、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一些猜测,是否正确呢?该怎么检验?对,我们需要35 用实验来证明。 36 2、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一根金属棒、酒精灯、几根牙签、木37 夹和凡士林。(教师出示凡士林)并介绍:这个小盒里装的就是凡士林,这种材料38 很特别,在常温下有一定的粘性,可以粘住一些细小的物体,如它可以粘住牙签、39 火柴等。但是遇到热它就会熔化,不能再粘住细小物体了。 40 你们能不能利用老师提供的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让大家能亲眼看到热41 在金属棒上传递的过程呢? 42 3、小组讨论并设计方案。(教师巡视) 43 (设计意图:在开放的环境下,教师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发散思维,自主设计44 实验来验证之前的假设。) 45 4、小组上台汇报设计成果。 46 学生交流,并完善方案。(应用木夹夹住金属棒的一端,凡士林粘的多少要47 差不多,牙签粘的距离应差不多,给牙签编号……教师结合学生汇报在黑板上画48 出两种图示) 49

热传递教案

2、热的传递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做固体热传递的实验; ●能够做液体对流的实验。 2、知识与技能 ●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 ●体会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也需要发挥想像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热的三种传递形式。 2、难点:正确使用酒精灯。 〖教学准备〗试管夹,汤匙、蜡烛、酒精灯,烧杯,石棉网,三角架、茶叶,热水。 〖课时安排〗1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述:冬天我们手冷的时候,家人都会用温暖的大手握住我们的小手,我们会感觉手暖暖的。这说明热可以传递。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热的传递。 二、研究固体的热传递方式 学习使用酒精灯 1、首先介绍酒精灯是由灯体、灯芯、灯帽三个部分组织 2、认识酒精灯的火焰,出示结构图。 3、使用酒精灯注意事项(书上19页,自行阅读) 要求:注意别烫到手; 做固体传热实验 可以从汤匙任何一个位置开始烤;

汤匙不要离蜡烛太近; 观察蜡是怎么熔化的。 学生分组烤一烤涂了蜡的汤匙,观察蜡的熔化并用箭头在图(书66页)中 表示。 展示交流:蜡油熔化的规律? 小结:固体传热――传导 三、探究液体的热传递方式出示用酒精灯加热的水。 提问:酒精灯产生的热传递到哪儿去了? 固体和液体传热的方式会相同吗? 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观察到烧杯里的水是如何全部变热的? 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案。 领取材料进行尝试,感受哪种方案能够有效的观察到水的流动。 再用有效方案进行一次实验(有效方案有很多种,鼓励小组间选择不同的方 案),观察水变热的过程,并画在记录(书66页)上。 展示交流:水变热的规律? 小结:液体传热――对流。 四、拓展到空气传热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传热方式。观看多媒体课件。 五、了解辐射学生自学19页“辐射”。 六、应用并区分热传递三种方式分析图(第19页)中热的传递方式, 直接看书,学生利用箭头很容易分析出热传递方式。去掉箭头,学生有能力 自己去表示热传递的过程。 〖板书设计〗 2、热的传递 固体——传导 液体、空气——对流 辐射-----热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所进行的传热方式(远距离传递热) 课后反思: 1、教案内容中实验过程书写不详细

教科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 的》教学设计 王晓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热总会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传导。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2)用文字和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法。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向四周传递的传递方向。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镊子1个、铝条1根、火柴1盒、金属片1张、酒精灯1个、蜡烛等。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引入课题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很多有趣的材料,我们将用这些材料来探索一些有趣的科学知识。想试试吗?先进入今天的第一个环节:观看大屏幕,一个烧杯里面盛有热水,把一根金属筷子放进,感觉它温度的变化情况?

问:用手触摸露出水面的铝棒,有什么感觉?(变热)问:铝棒的热是谁给的呢?(热水)问:请看大屏幕:如果我们把这根铜棒分成下、中、上三段,这三段温度有什么不同?(板书:下温度较高上温度较低)揭题:好刚才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热可以在物体间传递,那热究竟是怎样传递的呢?能通过实验证明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热是怎样传递的(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找到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 1、热看得到吗?请小组讨论,怎样利用桌上现有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使我们能观察到热的传递方向。 2、开始讨论交流实验方案。 3、师介绍: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的办法,书上也为我们介绍了一种办法,打开书第39页请看最下面一段话,自己先读读,然后想想该怎样用咱们桌面上的器材完成这个实验。 4、师:谁来说说你准备怎么做这个实验?(学生说实验操作方法:出示课件)猜猜哪根火柴会先掉呢? 5、在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注意安全小心烫手、正确使用酒精灯用外焰加热、为了环境卫生用过的火柴请丢到不锈钢盘里、注意观察火柴掉落的顺序) 6、开始实验,认真观察,完成实验报告单, 7、(全班交流实验中的发现。)师:从刚才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 课题:《热的传递》 执教人:万先祥 年级:四年级 科目:科学 时间:2010-10-18 地点:良上小学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 【教学准备】 1、教师材料:杯子,汤匙等。 2、学生材料:铁架台;铜丝、火柴、熔有蜡烛油的金属圆盘、酒精灯、蜡烛环、纸巾等。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1、老师假装烫伤手,调动学生的兴趣,展开讨论。 2、提问:老师烧这一端,另一端为什么会烫手呢? 3、提示课题,板书课题:热的传递 二、研究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 1、演示用酒精灯给金属条一端加热。金属条中间、另一端会热起来吗?哪里先热?你觉得热是怎样传递的? 2、老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分析、交流讨论、汇报(观察蜡环掉落的顺序,从而推测热传递的方向) 3、揭示概念: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板书:传导) 三、研究热在液体和空气中的传递 1、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呢?(使用酒精灯安全,不触摸金属条,火焰的方向) 2、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完成一个实验,同学们要按老师的要求跟着一步步的做,不提前也不落后,小心烫伤人。 3、小组汇报交流:哪个小组上来说一说,你们组的发现。哪个小组也做这个实验的?你们的意见呢? 4、小结: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板书:对流) 四、借助20页插图研究热辐射

《热传递》教学设计

《热传递》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使用酒精灯。 2、会做固体热传递实验;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3、会做液体对流实验。 4、知道传导、对流、辐射式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5、能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热传递的现象。 6、愿意与伙伴合作探究。 二、重难点: 重点:会做传导、对流实验,知道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难点:热辐射的理解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实验器材:酒精灯、铜棒、试管夹、火柴、方座支架、 液体对流实验器、木屑。 五、研修主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六、教学过程: 1、导入:冬天,手冷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用他们温暖的大手握住我们冰凉的小手,我们的手就会暖和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热是如何传递的。 2、关键问题:热在固体中是如何传递的? 活动1:热传递实验 流程:(1)预测:热在铜棒中是如何传递的

(2)实验要求 (3)分组实验 (4)讨论、交流、分享:热在固体中是如何传递的? (5)引导小结: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交“传导”。 3、关键问题:热在液体中是如何传递的? 活动2:热对流实验 流程:(1)预测:热在液体中是如何传递的 (2)实验要求 (3)分组实验 (4)讨论、交流、分享:热在液体中是如何传递的? (5)引导小结: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对流” 4、关键问题:什么叫热辐射? 活动3:讨论交流 流程:(1)烈日下物体为什么烫手?这些热来自哪里是怎样传递给物体的? (2)讲述:太阳的热传到地面上来,不靠空气、水、或其它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辐射”。其实,太阳及我们周围的环境中的热源(如熔炉、火焰等)都能产生大量的热,以辐射的方式向周围传递。 5、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6、分析:观察分析(P20)图中的热的传递方式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节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 临漳县兴凯学校王晓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热总会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传导。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和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向四周传递的传递方向。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镊子1个、铝条1根、火柴1盒、金属片1张、酒精灯1个、蜡烛等。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引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很多有趣的材料,我们将用这些材料来探索一些有趣的科学知识。想试试吗?先进入今天的第一个环节:观看大屏幕,一个烧杯里面盛有热水,把一根金属筷子放进,感觉它温度的变化情况? 问:用手触摸露出水面的铝棒,有什么感觉?(变热) 问:铝棒的热是谁给的呢?(热水) 问:请看大屏幕:如果我们把这根铜棒分成下、中、上三段,这三段温度有什么不同?(板书:下温度较高上温度较低) 揭题:好刚才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热可以在物体间传递,那热究竟是怎样传递的呢?能通过实验证明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热是怎样传递的(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找到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 1.热看得到吗?请小组讨论,怎样利用桌上现有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使我们能观察到热的传递方向。 2.开始讨论——交流实验方案。 3.师介绍: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的办法,书上也为我们介绍了一种办法,打开书第39页请看最下面一段话,自己先读读,然后想想该怎样用咱们桌面上的器材完成这个实验。 4.师:谁来说说你准备怎么做这个实验?(学生说实验操作方法:出示课件)猜猜哪根火柴会先掉呢?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何金涛)

第六课热是怎样传递的 甘州区上秦镇上秦小学何金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3、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能将这种方法应用到以后的学习当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铁架台;钢条、热水;火柴、金属圆片、酒精灯、蜡烛油等。 【教学过程】 引入:让学生端盛有开水的烧杯,一会儿烧杯就会变得很热、很烫。我们能解释这种变化吗?你觉得热是怎样传递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一、观察研究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 1、把金属条的一端浸在很烫的热水中,用触摸露出水而的那部分。 2、交流手的感觉。

3、说说热在金属(汤匙)中是怎样传递的。 4、师:根据材料,我们有没有办法使自己能“看”到或感觉到热在固体中的传递过程? 5、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6、交流实验方案:哪些办法可以进行实验研究。 7、学生实际操作实验,并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实验中教师要把握两个发展方向:观察记录火柴跌落的先后顺序和火柴下落时间和间隔距离之间的关系,以描述热在传递方向中和速度上的特点。) 8、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逐步传递到较冷的一端的。 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1、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推测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 2、怎样让金属片上的热传递可以“看到”? 3、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4、交流实验方案:哪些办法可以进行实验研究。 5、按照教科书实验设计装置图小组开展实验观察活动。 6、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让学生尽可能亲身体验,以发展学生对热传递的认识,活动中要特别强调注意安全) 板书设计: 热是怎样传递的 温度较高温度较低

苏教版科学四上《热的传递》教学设计

《热的传递》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科学上册《热的传递》 授课时数:1课时 教学目的: 1、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2、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3、能够预测温度的变化,能初步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固体热传导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2、认识液体的热对流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3、认识不借助其它物体也能传热的辐射传热方式。 4、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5、能够设计实验说明热水在冷水中是怎样“运动”的。 教学准备:水、凡士林、火柴、蜡烛、铝片、小铁棒、平底烧瓶、茶末、酒精灯、试管夹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做过家务吗?老师在做家务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老师把它录下来了,你能给老师解释解释吗?播放课件:情景导入 生:略 师:你是说热在物体中可以传递,是吗? 师:既然热可以传递,鱼为什么还能安然无恙呢?那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热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是怎样传递的。板书:热的传递 二、探究新知 (1)研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 师:大家请看,这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棒,一会,我们就用它来做一个实验,研究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用什么来加热呢?(酒精灯)除了这些,桌面上还有哪些实验材料,谁来说一说。(火柴、铁架台、凡士林(凡士林遇热后会融化)。)先请大家猜想一下,如果从金属棒的一端或中间加热,热会怎样传递? 生:1、从中间加热,热向两边传递;2、从一端加热,热向另一端传递。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的猜测有一个共同点,热都是从哪开始传递? 生:加热的地方 师:加热的地方温度怎样? 生:温度高 师:没有加热的地方呢? 生:温度低 师:那你们的猜测应该是热从什么地方传到什么地方? 生: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师:真的是这样吗? 师: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不是我们说了算,得用实验来验证。 师:现在就设计实验方案,想一想你们要通过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来证明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师:先观察桌面上都有哪些材料,然后设计实验(教师做适当的介绍)

关于小学科学教案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

关于小学科学教案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学生经历了液体、固体、气体,热胀冷缩现象的实验后,知道 热是可以传递的,同时他们也可能相应地产生一些疑问,这一教学环节希望学生能更深入地观察热传导现象。教科书的这部分让学生观察:在涂有一层薄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或边缘的一个点上加热,通过观察蜡的熔化情况,推测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方向和过程。这项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探究思路,也会使学生对传导产生新的认识。更深刻地认识到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较低的地方。这样,学生在这部分探究过程中,他们对热传递,确切地说是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就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对“热是怎样传递的”即热传递的方向这一问题进 行研究的,并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热传递的方向他们已经具有很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用实验验证是不难的一件事。不过学生动手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递,不同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递。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和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向四 周传递的传递方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用酒精灯为铜棒加热 我们在铜棒的左端加热,怎么右端也会烫手呢?你怎么知道的?(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 2.从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们发现了热会传递,那热是怎样传递的呢?(板;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对于热传递的现象,学生并非一无所知,在生活中 他们有过许多无意识的经历。因此,创设情境,用酒精灯为铜棒左端加热,他们都很自然地能说出金属棒的右端会烫手。这时,一个“你怎么知道的?”问题,让学生回归到生活里去学科学。在此基础上,“热是怎样传递的呢?”这个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

内能热传递教案

物理:12.2 《内能热传递》集体备课教案(苏科版九年级) 教学内容苏科版物理第十二章第二节——内能热传递(1) 课题第一课时:内能热传递(1) 课型:新授 课程标准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的内能是另一种形式的能。 3.知道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随这改变。 过程与方法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相关知识解 释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内能的概念和其与温度有关 教学难点内能,物体的内能是另一种形式的能 教具学具烧杯、清水、红墨水等。 学习内容、过程安排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修订栏 一.复习: 1.机械能分哪些? 2.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3.扩散现象表明了什么? 二.新课讲授。 1.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 1)演示实验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实验表明什么? (教师作适当启发)。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物体内能就越大。 (3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内能也常称为热能。 (3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内能也常称为热能。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任何情况下都具有)。 学生回答 观察实验 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深入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内讨论,并归纳回答,教师作适当的启发诱导。 ——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所具有的能量,而机械能是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是整个物体的情况。练习:完成课后练习。 小组讨论 交流总结 课堂 总结 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小组内讨论后汇报 作业 设计

热的传递教案教学内容

热的传递教案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科学) 乌牛岭下校区潘鸯鸯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 【教学准备】分成6个小组,选出小组长、汇报员、记录员、操作员。为每组准备:铁架台;铜棒、热水、烧杯;火柴、金属圆片、酒精灯、蜡烛油、凡士林等。

【教学过程】课前互动:亲爱的孩子们,放松点,放松英语怎么说啊,(学生回答)对relax。老师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潘来自乌牛一小岭下校区,大家知道乌牛吗?乌牛你们有什么了解呢?我们乌牛最有名的就是乌牛早茶了,打一下小广告,乌牛早茶老少皆宜,喝了之后沁人心脾,齿留余香。那讲得多了,口都渴了,刚泡了一杯茶,瞧老师这记性忘在门口了,那哪位同学愿意帮老师把那杯茶拿进来。(事先放在门口的不锈钢杯子里面装了热水,无手柄的)师:谢谢你,这水可真甜啊!不着急回去,刚才你在端水的时候,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学生:感觉有点烫手。 师:哎,为什么会感觉烫手呢,你的手又没有伸到热水中啊?不着急说,我们能解释这种变化吗?你觉得热是怎样传递的?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每个人先在小组里简单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在交流时记得要小声交流,不能影响其他小组。 师:1、2、3静下来,老师先要表扬一下这组,刚才在谈论时又认真声音又小声所以我们要不要给他们点个赞?Ok,现在哪组愿意与大家分享讨论结果。其他组认真听。 学生回答:金属杯子能够传递热,手接触金属杯子,金属杯子又把热水的热量传递给手了。(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及时评价,并让学生参与评价,决定是否给小组加分)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热 第6课时热是怎样传递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铁架台;铁丝(钢条)、热水;火柴、金属圆片、酒精灯、蜡烛油、凡士林等。 【教学过程】 引入:用酒精灯给金属条加热,一会儿金属条就会变得很热、很

烫。我们能解释这种变化吗?你觉得热是怎样传递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一、观察研究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 1、把金属条的一端浸在很烫的热水中,用触摸露出水面的那部分金属条。 2、交流手的感觉。 3、说说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 4、师:根据材料,我们有没有办法使自己能“看”到或感觉到热在固体中的传递过程? 5、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6、交流实验方案:哪些办法可以进行实验研究。 7、学生实际操作实验,并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实验中教师要把握两个发展方向:观察记录火柴跌落的先后顺序和火柴下落时间和间隔距离之间的关系,以描述热在传递方向中和速度上的特点。) 8、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逐步传递到较冷的一端的。 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1、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推测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 2、怎样让金属片上的热传递可以“看到”? 3、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热是怎样传递的》 教科版

【教材分析】 《热是怎样传递的》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六课,教材包含两个活动。 活动一:感受、推测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学生通过触摸浸在热水中的金属条露出水面的这一端慢慢热起来初步感受到热水中的热会沿着金属条向上传递。由于以上活动只能感受和基于生活经验理解,为丰富学生感性经验,提升认识,教材设计铜丝上等距用凡士林粘上火柴,在铜丝的一端用酒精灯火焰加热,观察火柴掉落的顺序和时间,从而进一步推进学生对热传递的方向、过程的思考和认识。 活动二:观察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教材设计了在金属圆片表面涂上蜡,用酒精灯火焰分别在圆片中心和边缘加热,观察蜡融化的方向,从而看到热在金属圆片中的传递,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推进学生对热传递规律的认识。 以上两个活动的设计有承接的逻辑关系,教材希望通过对两个活动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热传递的规律,即:热总是从物体较热的一端传向物体较冷的一端。 【学生分析】 在前五课的学习中,学生们不断地在经历着给物体加热的活动。特别是第5课,用酒精灯给金属物体加热,他们已感觉到了在加热过程中,金属物体会快速地热起来,比如铜球、钢条很快就变得烫手,不可触摸。对于铜球、金属条会变热,相信学生们也能做出解释:因为酒精灯火焰的热传给了它们。那么,钢条在酒精灯上加热时,只是一端或其中一小部分与火焰直接接触,钢条的其他部位会热起来吗?如果也会热起来,热是怎样传过去的? 在金属条的一端加热,另一端是否会热起来,学生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如将不锈钢勺的勺部浸在热水中,勺柄露在外面,过一会儿,勺柄也会热起来。尤其是在吃火锅、喝热汤时,如果把金属勺子勺部浸在汤锅中,一会儿勺柄就烫得无法用手直接拿。这其中的原因就是热汤的能量传递到了勺子的勺部,然后又从勺部传到了勺柄,这里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是靠传导。这一课,学生将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观察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继而让学生尝试着自主设计实验,观察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然后综合观察结果,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形成粗浅的关于热是怎样传导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初步认识到热总会从较热的一端(物体)传递到较冷的一端(物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