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时尚类期刊的审美文化研究

时尚类期刊的审美文化研究

时尚类期刊的审美文化研究
时尚类期刊的审美文化研究

时尚类期刊的审美文化解读

1988年,《ELLE》与上海译文出版社合作,推出了《ELLE世界时装之苑》,开创中国时尚杂志的先河。自2000年以来,时尚杂志开始产生剧变。《时尚》、《瑞丽》采用了产业集团化的经营模式,杂志细分更加明显。同时还有很多杂志都开始尝试走时尚路线,众多时尚类杂志相继推出,但品质良莠不荠。多杂志跟风、同质化现象严重,造成了杂志内容的严重重复现象,且没有明确的杂志定位,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急功近利,杂志经营不理想等问题。本文意在通过对时尚类期刊的历史回顾与分析,借助社会多层次多种审美风格的表现,来进行时尚类期刊的审美文化解读。

一、时尚类期刊的审美文化

何为时尚类期刊的审美文化?审美文化作为审美概念的衍生物,是指审美加文化的批评方式。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文化领域的研究日渐兴盛,那些具有审美内涵、审美价值、审美意义的现象伴随着文化研究的解读,已经成为目前学界较为盛行的研究方式。因此得知时尚类期刊的审美文化就是用审美的眼光分析时尚杂志艺术现象、艺术元素、艺术类型等,并结合大的时尚类期刊环境,探究时尚杂志的价值取向、文化品位、审美意义等。

通过对时尚类期刊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其在兼容性、多样性、参与性和当代性四个方面的特点,即时尚类期刊的兼容性:时尚类期刊是生活与艺术的兼容,它在美食、衣着、住宿、交通、旅游等方面引领着潮流,阐释着现代艺术;多样性:时尚类期刊可以拥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目标群,它在形式、内容、结构上是多样的,同时也有着男性杂志与女性杂志的不同;参与性:时尚类期刊的内容选择上,不一定非得就是明星大腕,普通大众够时尚的话也可以参与到杂志的创作中来;当代性:时尚杂志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它引领的只是当前所流行的文化,反映当代社会的发展状况,通过对其历史的回顾,我们可以了解社会的发展历程与人们心理结构的变化。通过对这些特点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时尚杂志的脉络,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对时尚类期刊进行审美文化的解读。

二、时尚类期刊的发行环境分析

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任何艺术形态的演变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就时尚类期刊本身的发展规律来讲,都要经历萌芽时期、发展时期、繁荣时期和衰落时期,由于社会发展不断的变化,使得人们生活水平和心理结构产生变化,因而不同的时尚杂志也就有了属于自己的生命周期。其中有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做出改变的,也有固步自封而消逝在历史长河里的,从各个杂志本身来讲,都有着萌芽、发展、繁荣和衰落的过程,但从大的时尚类期刊环境来说,目前正处于繁荣

时期,并且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可以说它是与社会发展并存的、同步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也会随着社会的衰落而衰落。

回顾我国时尚类期刊的发展历程,1988-1993属于萌芽时期:1988年,《ELLE》与上海译文出版社合作,推出了《ELLE世界时装之苑》,开创中国时尚杂志的先河。全铜版纸彩色印制和国际流行大开本模式是时尚杂志的主要标志之一。虽然在当时看来是精美书籍的《ELLE世界时装之苑》与后世对比有着很大的差距,由于是新兴事物,在受众方面也存在着传播范围小等问题。但是不可否认,中国同世界性的国际理念在靠近。1993-2000属于发展时期:1993年《时尚》杂志创立。1995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和日本主妇之友出版社合作,推出了《瑞丽》杂志。1998年,中国时尚杂志市场出现了以《ELLE世界时装之苑》、《时尚》、《瑞丽》为代表的三足鼎立局面。1998-2000年间也出现了其他品牌的杂志,如《追求》、《风采》等。与此同时,与时尚相关的产业,如化妆、摄影等行业快速兴起并发展,中产阶级也大量涌现,这都为时尚杂志的销售创造了市场。2000-至今属于繁荣时期:自2000年以来,时尚杂志开始产生剧变。《时尚》、《瑞丽》采用了产业集团化的经营模式,杂志细分更加明显。同时还有很多杂志都开始尝试走时尚路线,众多时尚类杂志相继推出,如《瑞丽伊人风尚》、《中国时装》等。这一时期虽然时尚杂志众多,但是大都只追求制作精美、而忽视内容创意,使得我国时尚杂志本土化进程发展缓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消费心理的改变,相信时尚类期刊发展的会越来越繁荣,向本土化转变的进程也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在现今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几乎一切事物都在向钱看齐,电视追求收视率、图书追求发行量,时尚类期刊也不能免俗,大都过分追求感官刺激和视觉享受,审美品位低和拜金主义现象严重。而时尚杂志的读者似乎也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沉醉其中,欲罢不能;一方面又有着强烈的不满,欲说还休。希望和失望相互的交织,表明着时尚类期刊存在的问题。

三、时尚类期刊的审美文化解读

(1)时尚类期刊的大众审美文化

在我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中,雅正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并表现出重雅轻俗的特点。他所说的: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里所说的“邪”也和“俗”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孔子之后,清雅、典雅、高雅、雅正等“阳春白雪”式的文化成为了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不懈追求。

在现代社会,由于市场经济的推动,现代性成为了精英审美文化与大众审美文化分化的主要原因。与传统社会相比,当前我国审美主体发生了变化。审美活动的主体由士或贵族转换为了普通大众。审美主体的变化也决定着审美风尚的走向,当普通大众成为审美的主导力量时,也相应地带来了审美诉求的变化。现代

性是一种世俗性,审美文化与通俗文化相结合,就产生了大众审美文化。精英审美文化则保持了人的超世俗的精神追求,对现代性进行反叛、批判,以解决现代人精神世界的困扰。

在市场经济刺激下,兴起了感性消费的浪潮,它不仅体现在物质领域,也体现在精神领域。时尚类期刊在内容上大都是物质性的,其中涉及名牌服饰、热辣美食、红色跑车等等生活物质,城市中的男女在潜意识里向往一种精神高度,他们或许缺少人文素养和独立的阅读性,但时尚杂志所散发的那种奢华、时尚的生活气息,在不断的吸引他们来阅读,以此来缓解自身的精神压力。审美文化通过与感性消费领域的结合,产生了大众审美文化,包括通俗文学、流行艺术、大众化的影视作品,也包括着商业化的产品设计、时装和广告等。时尚杂志是在商业化下大批量的传播时装文化、时髦新潮的东西,满足着大众审美文化的需求,因此时尚类期刊属于大众审美文化范畴。

通过对时尚类期刊的价值取向、文化品位和审美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时尚类期刊的审美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时尚类期刊具有强烈的感化性和消费性。大众审美文化是审美文化和现代性中感性化方式的结合,因而时尚杂志所体现出的感性

消费强烈的刺激和宣泄人的感性欲望,主要满足大众的消遣娱乐

需要,弥补人们感性消费的不足。

第二,时尚类期刊逐渐走向通俗化、趣味化。时尚杂志虽然体现的是社会高端人群的风尚标准,但也和我们周围的生活密切相关,如时

装、美食、汽车等,可以说是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在形式上图

文并茂、浅显易懂,形成了普通大众的精神快餐。

第三,时尚杂志有着高度商业化、可大量复制的特点。时尚杂志通常是由各大出版社、传媒集团创立起来的,因而更容易借助商业行为

和大众传媒,广泛传播,通过大量复制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但是这个特点也使得艺术个性化在不断地减弱。

第四,时尚杂志具有实用性。时尚杂志在内容上可谓是丰富多彩,衣、食、住、行都有涉及,在各个领域不断地宣扬时尚的审美文化,

有时装文化、汽车文化、旅游文化等。

第五,时尚杂志最重要,也可以说是最核心的特点是流行性。大众审美文化之所以受普通大众的欢迎,是因为其迎合了现代消费主义,

而时尚杂志也很好的将自己融入到感性消费的浪潮之中,表现的

时髦新潮,变化无常,甚至表现为怪异和具有反叛性,引导着流

行元素和狂热的明星崇拜。

时尚类期刊的审美文化借助市场经济,全面加入到了感性消费浪潮中,在价

值取向、文化品位和审美意义上主要是满足人的消费、消遣娱乐需求,缺乏深刻的思想和高尚的审美品格,具有低俗性。就从这方面来说,时尚类期刊的审美文化具有两面性,缓解人的生存压力和消磨人的意志。时尚类杂志在增进人的世俗幸福的同时,也有着消极的麻醉的作用,人们长期沉迷于其中,可能会瓦解人的意志,使人失去个性,成为一个丧失理性地消费动物。因此,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对时尚类期刊的审美文化不应只追求大众审美文化,同时也要追求精英审美文化,通过互补来使时尚类期刊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2)时尚类期刊的审美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

审美文化同其他文化形式一样,都有着民族性与世界性。因而,时尚类期刊所拥有的审美文化也是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领域也在进行着一体化的转变,往往一个新的时尚审美文化的出现,就迅速波及世界各个角落,形成世界新时尚潮流,这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但同时,这种交流也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的,由于发达国家拥有着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力,其强势的文化在不断地冲击着发展中国家,进而取代弱势文化,这就是赛义德所说的“后殖民主义”即文化殖民主义。我国第一款时尚类杂志是在1988年,《ELLE》与上海译文出版社合作推出的《ELLE 世界时装之苑》,之后出现的《瑞丽》、《时尚》、《追求》和《风采》等都是与国外的时尚杂志进行了版权合作,众多杂志在本土化探索上力度不足。这就造成了我国时尚类期刊的审美文化本土特点少,对外刊依赖性大,缺乏创意、创新。国内的时尚类期刊不积极寻找出路,增强杂志编辑人员的独立性和创新性,那么长此以往,作为民族文化一员的时尚类期刊,将丧失自主性,甚至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世界审美文化是由多民族审美文化组成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单一的审美文化不仅是枯燥的,而且也是缺乏生命力的,只有多民族的审美文化进行交流融合,才能使本民族的审美文化得到提高和发展。我国的时尚类期刊大致分为三种风格:欧美系体现的是成熟和知性;日韩系的倾向于个性与前卫;而本土系则是优雅,充满东方风格。我们对这三种风格的时尚进行良性整合,使各部分有效的互补,相信会开创一个新的时尚杂志时代。

因而,我国的时尚类期刊在引进国外审美文化的同时,也要保持本土审美文化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本民族的时尚类期刊的审美文化,才能适应审美文化全球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奎志.《审“非美”: 当代审美诉求的下移》,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年第06期

中国民俗艺术的审美特征.pdf

中国民俗艺术的审美特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纵贯古今,汪洋恣肆,灿烂辉煌,照耀在世界文明的天空。在民族文化的沃野上,中国民俗艺术宛如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含苞怒放,以其特有的民族风格,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坚韧不拔的艺术追求,在人类艺术史上谱写了雄奇壮美的篇章。尤其是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在各式各样的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它不但没有凋谢飘零,反而更加艳丽芬芳,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它的奥秘和真谛。 民俗艺术是指在民间广为流传并相袭成俗的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也就是在民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艺术形式的总称,其中包括民俗音乐、歌舞、戏曲、曲艺、杂技、绘画、剪纸、雕塑、建筑以及其他各种民间工艺美术等。 民俗艺术和民间艺术是两个含义十分近似的概念,有时甚至可以通用,但二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民俗艺术是民间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艺术除了包括民俗活动中的各种艺术形式之外,还应该包括来自民间艺术家的单独而非共同的创作,并不在民间广为流传和不为大众所接受的艺术作品和形式。民俗艺术和民族艺术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俗艺术必定是民族艺术,但民族艺术主要是针对其他民族而言的,所包含的内容自然要广泛得多。 在民俗美学的范畴中,衣食往行、婚丧嫁娶、信仰崇拜、节日习俗等文化现象均属于现实美,其美学的原始表达无不与其实用功利和象征性联系在一起,而民俗艺术则逐渐脱离了现实的世界,进入了纯粹的审美精神领域,其审美本质也日益显露和丰富。虽然民俗艺术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并以此作为创作素材和表现对象,但它却是对现实生活提炼加工后的产物,比现实世界更具有审美价值。 在艺术美的世界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得到了最充分、最集中、最完美的表现。 中国民俗艺术的本质特征,归根到底就在于它的审美性。如果我们从历史、文化与美学的角度,对中国民俗艺术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与探讨,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到这种典型而鲜明的艺术特征: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发展的新趋向

100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发展的新趋向 许共城(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中图分类号]B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862(2008)06-0100-05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国当代审美文化无论是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发展还是作为一种理论研究的探索,都表现出不同以往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新颖性,表现出对传统审美文化和美学理论的反思、重建和超越。在融入全球化审美文化新发展的同时,努力表达民族化的美学追求。 (一)审美的理论探索:从审美价值转向审美意识 20世纪80年代,中国审美文化进入当代形态在理论的探求上主要关注的是审美价值,追问审美文化的价值存在。美学大讨论的核心问题是美的本质,实际上也是审美价值问题。那场讨论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可以说是李泽厚、刘纲纪的实践论美学所得出的关于美的本质的理论概括。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理论基础,探讨审美价值问题,把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联系起来,在人的社会性的创造性的物质活动中去探求审美活动的价值,把美的本质定义为/美是自由的形式0,也就是说,美的价值在于体现人的自由本质。李泽厚认为,/自由0是审美的核心概念,实践是自由的社会物质活动,美的本质从根本上看是/自由的形式0,[1]而美感是自由价值的心理体现,是一种心灵境界,是/人类(历史总体)的积淀为个体的,理性的积淀为感性的,社会的积淀为自然的0,是人类精神诸要素实现了充分和谐、协调的自由境界。[2]其实,当时的美学大讨论明显地带有西方古典美学思想的印记。不过,李泽厚、刘纲纪的实践美学成了当时美学领域优秀的理论成果,取得了中国当代美学从古典哲学的思路上对审美价值探索的较高成就。当时关于美的本质与人的自由的关系的论述,成了美学理论界的最深刻的理论观点,同时也成为关于审美文化的最热门的话题,基本上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所接受,美学教科书、美学的学术前沿论题、流行的美学观念基本上接纳了这一话题。接着,李泽厚从探索人类实践的自由本质逐步地转入对人性问题的思考,他在主体性哲学体系的构建中,提出/情感本体0论,用以解释人的自由的精神境界,解释审美的基本致向。这已经明显地预示着他的美学探索思路的转变:由追问审美价值转向追问审美意识。 从20世纪末到现在,对审美文化理论探索的重点已经围绕审美意识而展开。有些学者提出了/后实践美学0论题,试图对李泽厚的美学思想进行超越。杨春时认为,以实践派美学为主流的中国当代美学还没有实现由主体性美学向主体间性美学的转型。他说:/审美是自由的存在方式,这是审美的最根本的性质。但是,我们处于现实存在之中,没有自由可言。如何实现自由,只有通过主体间性的实现,消除人与世界的对立,进入审美境界。审美是主体间性活动,既是主体间性实现的途径,也是主体间性的结果,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

如何看待审美文化和大众文化

如何看待审美文化和大众文化 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异同,缺一个可不可以? 就其内涵来说,当代审美文化恰恰只是一种“小众文化”,它的生产者、制作者恰恰不是“大众”而只是“小众”,只是在人口数量上所占比例极小的制作人、策划人、广告商和经纪人,而大众只是其推销和牟利的对象。虽然大众在市场上作为买方常常倍受逢迎、倍受奉承,但在文化上恰恰不具主动性和支配权。 如今人们所说的“大众”已不是往常所说的“工农大众”,而主要是指现代都市大众,是指那些生活在现代都市之中、或受到现代都市化进程影响的乡镇和农村的社会人口,其人多势众,但成分复杂、界限模糊、情况多变,完全不是“工农兵”等概念所能涵盖。 大众文化是社会全面发展、综合进步的结果。从大众文化的产生看,它有赖于3个基本条件:一是商品经济的相对发达,这是经济条件;二是言论出版自由的保障和社会观念的普遍开放,这是政治条件;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和渠道的形成,这是技术条件。而当代和当前大众文化之所以呈现前所未有的普及浪潮及强劲的发展势头,是由于在这3个基本条件上又增加了新的因素。在经济条件上,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一体化趋势打破了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壁垒,而横向交流中首先和直接的交流是大众文化的交流。在政治条件上,社会生活日趋民主开放,社会文化信息激增,人们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在技术条件上,在广播电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卫星、电脑和因特网,形成全球信息一体化的传播网络。这种信息一体化不仅是跨地域的,也是跨阶层的,百万富翁与平民、政治文化精英与寻常百姓,都收看同样的电视节目和电视转播,在电脑面前人人平等,结果是阶层特征淡化,文化朝雅俗共赏的方向发展。 大众文化是反映最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和取向,具有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的文化。这里的“大众”兼有数量、时间和空间的3种规定性。其一是数量庞大,大众文化大量复制,消费对象或受众人数众多,与象牙塔上曲高和寡的所谓“文化精品”截然不同;其二是时间迅速,影视文化代替了印刷文化的主宰地位,大众文化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广泛传播,使过去对文化消费的“读”和“想”变成了“看”与“听”,在极短的时间内甚至几乎是同时被人们迅速认同和接受;其三是空间广阔,大众文化辐射范围宽广,冲破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因素造成的障碍,跨越年龄、性别、职业、阶层、地域等等的界限,为大众所喜闻乐见,雅俗共赏。而大众文化中的“文化”,无疑是广义的文化概念,即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在内的广泛的社会文化。 大众文化是以消费为中心,以大众传媒市场流行为走向,以文化时尚为内容,以社会大众为对象的文化样式。商业性、流行性和庞杂性是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商业性。大众文化的商品性能压倒非商品性能,直接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是要市场上的大众拿钱购买和消费的。这就决定了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即它是商业性文化。 第二,流行性。大众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最新文化时尚的表现。只有流行才有市场,流行性是大众文化生命力之所在。“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没几年”,正是大众文化流行性的写照。 第三,庞杂性。由于大众文化在构成上的复杂性,以及产生大众文化的社会复杂性,使得大众文化先天带有自发和盲目的成分,具有庞杂性的特征。 大众文化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打破了文化阶层对文化的垄断这种文化特权现象,使文化从文化的金字塔里走出来,走向民间,走向广场,走向家庭,与亿万普通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生直接的关系,成为他们的日常活动,使文化(特别是狭义的文化艺术)摆脱了过去那种只依附于极少数人的寄生性,而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性。

茶花2000字论文

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茶花 关键词:茶花、栽培史、茶花文化、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分类、繁殖方法、栽培技术、园林应用 摘要:山茶花又名茶花,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山茶花花姿丰盈,端庄高雅,为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原产于我国云南、四川、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台湾诸省。别名山茶、耐冬、茶花、洋茶等。以其花大、色艳、树姿奇伟、品种多等诸多优良的观赏特性闻名于世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它品种繁多、花期长、凌寒开放等独特优势,尤为难得的是它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故在园林绿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栽培史 自南朝开始我国就已有山茶花的栽培。唐代山茶花作为珍贵花木栽培。到了宋代,栽培山茶花已十分盛行。南宋时温州的茶花被引种到杭州,发展很快。明代《花史》中对山茶花品种进行描写分类。到了清代,栽培山茶花更盛,茶花品种不断问世。1949年以来,我国山茶花的栽培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品种的选育又有发展。目前我国山茶花品种已有300个以上。 二、茶花文化 郭沫若诗云:“艳说茶花是省花,今来始见满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及茶。” 《山茶花》宋陆游“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山茶》宋陶弼“江南池馆厌深红,零落空山烟雨中。却是北人偏异惜,数枝和支上屏风。” 三、形态特征 茶花是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高9米,嫩枝无毛。叶革质,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略尖,或有钝尖头,基部阔楔形,上面深绿色,干后发亮。枝青叶秀,花色艳丽多彩,花型秀美多样,花姿优雅多态,气味芬芳袭人,品种繁多,花大多数为红色或淡红色,亦有白色,多为重瓣。 四、生物学习性 茶花生长适温在20~25 ℃之间,29 ℃以上时停止生长,35 ℃时叶子会有焦灼现象,要求有一定温差。环境湿度60%以上, 大部分品种可耐-8 ℃低温,在淮河以南地区一般可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并要求较好的透气性。以利根毛发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锯木,红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质栽培。 五、分类 1.十八学士 2.六角大红 3.赤丹 4.壮元红 5.皇冠 6.绯爪芙蓉 7.茶梅 8.花鹤令 9.粉霞10.红露珍11.杜鹃红山茶12.金花茶13.贝拉大玫瑰14.红叶贝拉15.云斑大元帅16.黑魔法17.新凯蒂18.暴徒19.天娇20.埃尔西21.花佛鼎22.赛牡丹23.伊丽莎白 24.花脑25.新松花26.达婷27.大朱砂28.香太阳(香型) 等等。 六、繁殖方法 1、播种繁殖 种子量大时,可用苗床条播,做宽1m、长自定的苗床,条播行距15~20cm,将种子芽眼向下,放入深5cm的沟内,株距1-2cm播后灌透水一次。种子量少时可用盆播,将种子播于盆中,覆土厚度0.5-1cm,用喷壶轻轻喷透水。 2.扦插繁殖

_黎侯虎_的审美特征及文化意蕴研究

理论探讨 / THEORETICAL DISCUSSION “黎侯虎”是山西省黎城县的一种民间手工技艺,因黎城县古称黎侯国而得名。1998年被邮电部定为生肖图案而闻名全国,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民间美术标志性形象之一。 一 “黎侯虎”的审美特征 民间美术是民间的审美,是源自于生活的原生形态的艺术。何为“民间的审美”?学者陈思和先生认为:民间的审美即,源于平凡人平凡意识中的群体审美表达[1]。“黎侯虎”作为民间工艺美术之一具有以下几点审美特征。 (1)“黎侯虎”造型简约,质朴率真 从正面看“黎侯虎”外形呈三角形状,四肢略宽于头部。整体造型具有三个典型特征:粗、短、胖,体现出老虎敦厚、健壮的形态;虎蹄略向外撇,呈扎地生根状,虎蹄足端处都饰以像篆体“心”字的形象;头微微昂起,脑门正中一个黑黑的“王”字,虎身两侧的前后分别粘贴两朵黑色旋风状图案纹饰,以表示动物皮毛生成的规律,纹饰有“三、六、九”之分,象征平安、顺当之意。“黎侯虎”的造型夸张,五官突出,虎眼炯炯有神,虎鼻憨态可爱,使兽中之王既有虎虎生威之神韵又透出一股孩童般的可爱稚气的味道。“黎侯虎”无尖角、硬刺,符合立体塑形类民间玩具共有的造型法则,以团块感的结构出现,不繁复,不修饰,圆浑稳实,显现出一种简约、质朴的美[2]。“黎侯虎”这种简单质朴的手法,憨态可掬的造型与民间艺术流露出的天真率性的本质是完全一致的,也反映出中原百姓爽朗憨厚的性格。 (2)“黎侯虎”用色浓烈,对比鲜明 在色彩上,“黎侯虎”以民间传统五色:黑赤青白黄为主,这不仅反映着农民意识和民间文化情态,还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虎头、虎背、四肢用黄色布作为基本色调,腹颔配以红色布,红、黄色搭配,也是北方民间百姓用来传递吉祥喜庆惯用的色彩。“黎侯虎”用色最为丰富的当属虎的五官,其中,虎目由红、白、黑三种颜色剪裁第次迭加而成,眼睛呈桃形,眼珠以金属泡盖钉镶嵌,明亮有神,以长平针和盘针法装饰睫毛,眼上配以群青绸缎饰绿色边眉毛,彰显出老虎的威严。鼻子选用绿色绸子包填再以丝线长平针法刺绣而成,黄色的双耳呈喇叭形绣红色丝线,立体造型使老虎显得生动活泼。在传统的观念中,黑赤青白黄五色,包含了统辖天地万物的“五行”宇宙结构模式,与自然、社会和人生等各方面的观念形态相关联[3],这些观念意识传到民间被理解为“吉祥”、“好彩头”,也正是这种色彩意识,造就了“黎侯虎”黄中有蓝,红上叠绿的明快、响亮、浓重、炫丽的色彩特征。 (3)“黎侯虎”用料粗朴,绿色环保 黎城县民间以虎为原型的工艺品很多,造型各异,制作材料多样,但大多取自天然,健康环保,有玉石、草编、剪纸、木雕、刺绣等材料,但是最具有代表性、最富传统文化特征的要数用布为材料的玩具布老虎。黎城坊间常见的以虎为题材的布艺有布老虎、虎头枕、虎头帽、虎头鞋、虎肚兜等,制作布老虎的材料也多种多样,但经统一规范后的“黎侯虎”都是用棉布、绸缎为面,木屑填充,最后再贴绣上预设的图案纹饰。“黎侯虎”是以黎城百姓生活为源,就地取材,即兴而作,相继而生的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在黎城日常生活中的生育、婚嫁、寿诞、丧葬等,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布质材料,经过简单的加工制作、修饰点缀,突出材质原有的色彩、肌理、质感,简约粗朴的审美形态中也体现出民间材料的质朴本色。 二 “黎侯虎”的文化内涵 黎侯布虎是黎城百姓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朴素的、自由的表意创造,倾注着劳动群众个人的感情信仰,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日常起居、岁时风俗、人生礼仪等,它不仅丰富了百姓的生活,更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 1)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人类初期对自然的模糊、愚昧的观念中产生的,是人类最初的一种宗教形式。商周时期,“虎”是黎城境域的图腾,虎形器在当时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及祭祀、军事活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是当时社会风俗与精神信仰的重要特征。据考证,在2009年黎城西周墓塔坡墓地的10号墓葬发掘的玉虎是“黎侯虎”最早的原型,这只玉虎身长11.6厘米,高5.8厘米,玉虎外形呈瘦长形,虎身以花纹装饰,做工精美,惟妙惟肖。玉虎的出土,说明在黎城远古的历史上,虎一直是当地居民的图腾。因此,从黎城出土的西周古墓可以证实,制作布老虎源自于最初人们对虎的图腾崇拜。2)生殖崇拜。“黎侯虎”讲究雌雄配对,其区别在于虎脊纹饰,背上的花纹是方头的话,是公虎,如果是圆头的,就是母虎,虎脊纹饰由整块布料剪成一阴一阳、阴阳相合的波纹状,分别帖于雌雄两虎背上,从而区分其性别。为什么选择在脊骨来区别雌雄?因为脊骨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脊椎动物生命之要害,在要害部上巧妙渲染,借虎喻人,表达了“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生殖繁育观念,也体现出民间艺术含蓄、象征的更具有求弦外之音的观赏性。3)吉祥观念。传统吉祥观念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民族习俗、政治、经济、宗教乃至审美的历史渊源与漫长的演变过程。虎集历史传说、原始崇拜、图案纹饰与审美观念为一体,被黎城祖先视为神兽,是勇猛、坚强的象征,又因“虎”与“福”谐音,故“黎侯虎”被赋予宜子延寿、纳福招财、镇宅避邪、避祸去病等民俗功效,表现了民间艺术特有的民俗性,是黎城人们生存意识和生活方式的特定形态的表达。如当地有给小孩“望满月”的习俗,在孩子满月那天,由他的姥姥拿上“虎”,放到孩子怀里,希望虎能护佑孩子一生,健康成长……这种习俗世代留传下来,深深植根于黎城人的生活中,寄寓着百姓祈福避邪的美好愿望。三 结语 “黎侯虎”作为民间手工艺品,不仅造型生动,用色浓烈,材料粗朴,而且体现出中华民族长达六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因此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其艺术形态本身,具有极高的美学、民俗学、艺术学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教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2] 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黎侯虎”的审美特征及文化意蕴研究 刘岩妍 太原工业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8 摘 要:本文通过对“黎侯虎”审美特征的阐释,进而探究虎在民间审美活动、审美认识以及审美创造中所承载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黎侯虎;民间美术;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吉祥观念 理论/156

简析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

简析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 作为研习中国书画的一名学生,也许对中国的传统美学体会更多更深刻一些,兴趣也更浓。可以说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下面从以下几点试析:人生哲学,独特性,人生美艺术美,其价值。 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之中,确立人的地位,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等一系列问题,而这种哲学观念又影响到中国传统美学,使其在对于人于天地间的地位、人的道德精神、人的心灵世界、人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的基础之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以“仁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家哲学,构成儒家美学的哲学基础。儒家美学所体现出的特征乃是以人为本,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特征的美学思想。 基于美根源于人、人心、人的义理、道德,因而,受儒家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道家美学将“道”视为美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在道家看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的、无限的;另一方面道又是“无所不在”,因而中国道家的思想,体道、观道、游道,以便使人的现实生命获得安顿,转化为艺术化的人生。而道,则不过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最终依据的设定而已。 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体现在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这种美学思想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并建构起来的,强调由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的,深入到内部实质的领悟,并最终沉潜于深层生命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其认为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心与物、情与景、神与形、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融合,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过程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审美体验概括成“味”,并发展出诸如“体味”、“玩味”、“寻味”、“品味”、“研味”等一系列丰富的范畴、理论,它们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性质,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或表明审美体验的不同方式。审美体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命体验,是生命体验的最高存在方式,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 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人生美与艺术美。如果说人生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孕育和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土壤,那么,人生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根与干,艺术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花与果。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出追求人的审美极境的审美境界论。认为美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着人在寻求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而审美活动,则通过澄心静虑,通过直观感悟,顿悟人生真谛,获得审美极境。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境界论与中国传统人学的人生境界论趋于合一。最高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心灵的超越与升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儒、道美学,还是佛教禅宗美学,都把人生的自由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与最高的审美境界。在道家美学中,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与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庄子美学更有着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向往。佛教禅宗美学追求超越人世的烦恼,摆脱与功名利禄相干的利害计较,使心与真如合一,来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人生审美境界的追求,也

中国审美文化史-艺术、审美、文化三题

中国审美文化史 ——艺术、审美、文化三题 问题:进行《中国审美文化史》的梳理有什么作用? 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 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 文化也是一种资源。 1、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 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劳动者,至少具备体力、脑力、审美能力(包括情感和想象能力)三种与生产相关的主体能力。 三种功能能力的逻辑展开便成为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性呈现。 (1)前工业时代 以农林牧渔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主导地位,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无疑是人的体力,因而人的体能收到了高度的重视。 (2)工业时代 工业时代,机械文明的使用不是依据原始的肉体力量,而是依靠科学发明与技术的创造。人们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性主张。 (3)后工业时代 后工业时代,以信息技术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占主导地

人们消费的产品越来越具有精神的价值和成分,因而劳动者除体力、智力之外的审美能力也具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艺术作为生产要素,也便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历史地位。 创意产业——英国——文化的、艺术的、娱乐的 眼球经济——广告 2、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 终极关怀的三种形式: 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之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 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 一种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多样之审美观照的艺术承诺。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之本体论和宗教之形而上学纷纷面临着学理上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之文化形式便需要自觉地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历史使命。 艺术的多重价值: 艺术价值不在于认识内容的多少; 艺术价值不在于伦理成分的强弱; 艺术的根本价值——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于认识,不在于教化,而在于给人以情感的慰藉,是对遭受异化痛苦的人们所进行的精神关

浅谈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传承

浅谈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传承 ——以电影《黄土地》为例 摘要:《黄土地》是导演陈凯歌的代表作之一,其思想深刻、意蕴深远,是中国不可多得的艺术片,通过对这部电影的镜头、场景、画面、造型、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和“意境说”的审美思想。从而揭示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价值。 关键词:审美文化黄土地天人合一意境说 诞生于 19 世纪末、崛起兴盛于 20 世纪的电影经过百年历史的发展,凭着现代科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以它生动逼真的视觉形象向我们展示着这个变幻多姿的世界,并在展现视觉形象的同时触动着我们的灵魂,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 自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由此拉开了中国电影史的大幕。中国电影在中国传统审美的背景和基础上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也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尤其在改革开放后,传统的审美文化在影视创作中显示着自身强大的生命力。 一、“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思想。也是儒家学派审美的最高境界。这种观点萌芽于西周时期的天命论。战国时期,孟子和庄子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这种观点。再经过各朝各代的发展,到了宋代以后,天人合一的观点几乎为各派哲学家所接受。 “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一种天人和谐的审美境界,在人与自然亲密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关的文化心理。这是人们以诗意的情怀去体悟自然的结果。自然万物是怡情悦性的对象,人们可以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中国美学正是从“天人合一”的生命情调中,即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中寻求美。用生命的意识去审美,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思维方式。在审美的层面上,人既不是自然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的奴隶,而是人即自然,自然即人。 1984年拍摄的电影《黄土地》,是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开山之作。同时,《黄

赠答文化和意识

】:赠答习俗是贯穿于日本人日常生活的一种国民性行为,日本人随时随地都会用送礼这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实现人际交往的目的。本文从送礼习惯的程式化、回礼方式的及时性、赠答语言的客套性三方面入手,分析日本人在赠答习俗中所体现的求和意识 日本人大多数信奉神道和佛教,他们不喜欢紫色,认为紫色是悲伤的色调;最忌讳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之色。日本人忌讳荷花,认为荷花是丧花。在探望病人时忌用山茶花及淡黄色、白色的花,日本人不愿接受有菊花或菊花图案的东西或礼物,因为它是皇室家族的标志。日本人喜欢的图案是松、竹、梅、鸭子、乌龟等。 日本人送礼时,送成双成对的礼物,如一对笔、两瓶酒很受欢迎,但送新婚夫妇红包时,忌讳送2万日元和2的倍数,日本民间认为“2”这个数字容易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一般送3万、5万或7万日元。礼品包装纸的颜色也有讲究,黑白色代表丧事,绿色为不祥,也不宜用红色包装纸,最好用花色纸包装礼品。礼物应该包装好,不要用白色或色彩明亮的包装纸,因为在日本文化里,白色象征死亡,明亮的颜色则会显得过分花哨,不够庄重;不要出人意料地拿出礼物,拿出礼物前应该设法婉转地告诉你的客人,说你准备了一份小小的纪念品;如果是和一班客人会见,要么向全体赠送一份礼物,要么向团体的每一个人送礼;如果是向全体客人送礼,要在所有人集合过来之后再赠送。只向团体里的某些人送礼,会被看作非常失礼的行为 高级搜索:用" 现代日本社会赠答习俗"到知网平台检索,点击这里搜索更多... 《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加入收藏获取最新 现代日本赠答习俗的特征及其社会作用 王梦琪 【摘要】: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不是单纯的个体,必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和发展。“馈赠礼品”作为人与人之间一种互相交流的方式,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在日本,赠答行为作为一种制度化的习俗在很古老的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赠答文化”深深扎根于日本社会之中。日本的赠答习俗,特别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而形成的现代赠答习俗具有不同于以往的崭新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从赠答对象、赠答契机、赠答品、赠答动机、赠答者的态度和心理等各个方面都能得以体现。笔者希望在本论中,更加系统全面地对现代日本赠答习俗的特征加以归纳,深入挖掘其形成独特性的原因。并且通过对赠答习俗的研究来进一步探讨其积极和消极的社会作用,试以挖掘和拓展现代日本赠答习俗的研究领域。笔者将分别从以下三个章节进行论述。在第一章里,笔者首先将对“赠答”的概念进行系统的概括,限定其在本论中的范围。同时采用分类论述的方式,通过大量事例的列举对现代日本赠答习俗的各种特征进行归纳,得出日本赠答习俗具有其独特性的结论。在第二章,笔者将分别对在第一章中总结出来的独特性进行分析,深究导致日本赠答习俗具有其独特性的根本原因。通过对其原因的剖析,来进一步加深读者对现代日本赠答习俗的独特性的理解和认识。最后,笔者将在第三章中,通过前两章的研究进一步剖析赠答习俗与现代日本社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趋势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趋势 (一)审美文化走向大众化 随着信息科技的普及和高速发展,人们能接触到的世界变得更加广泛,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了解到的观念更加全面,同时也意味当代的美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学,他需要去迎合大众的口味,满足商业、公共等方面的需求,这是由人们在物质方面得到满足的同时追求精神层面的要求所造成的。 可能有人很难理解这句话,简单的来说,审美文化在过去就像是奢侈品一般的定位,它属于高雅经典的意识形态,但是现在,人们在各个方面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要求时候,那么就要想要享受层面的东西,就像你现在想要买一件东西,一定不会说能用就行,还会挑挑看看那些商品符合你的审美观,或者说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能够吸引你,这就是审美文化的大众化,生产力的解放也将审美文化变成了“日用品”。 现代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再加上国家大力发展经济,那么中国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这种状况,理所当然,审美文化也更侧重于迎合市民社会的与审美趣味和世俗化生活,虽然我个人认为审美的发展是一条抛物线,最后还是会回到与原来相似却有不同的情况,但显然在抛物线未到达最高点之前他是不会落下的。不管怎样,审美文化从高雅的圣坛走下,融入到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却迎合大众的喜好、情趣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这似乎看起来比其呆在“书架上”更具有实用性和现实意义。 我想这一趋势西方国家早就经历过并且到现在还在持续着,这几乎是随着经济发展会必然遇到的的一个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总结一下中国审美文化大众化的原因:1.人们的精神需求2.商品经济的刺激(二)审美文化走向个性化 DIY是do it yourself的缩写,他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个人爱好,也可以被认为使人们的某种潜在追求,你是否已经不满足和他人拥有一样的东西,想要加入一些自己的特色,这就是人性的需求。 上面我们已经说到,中国审美文化已经走向大众化,那么人性或者说个性方面的需求也是大众的需求,审美文化理当满足,这一点是必然的人们在接触到大量信息冲击的同时,个人的特性也渐渐凸显出来,一窝蜂的追求现象虽然还有,但我们已经厌倦千篇一律,想要来点符合自己特性和欲望的,所以类似“私人订制”一类的行为开始出现。现在还只是初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这一方面的需求会不断的被扩大,我想在将来这是具有鲜明个人主义的审美文化,同样的道理,中国在接受、学习、模仿、借鉴西方审美模式的同时也应该保留,更应该发扬自己的民族特性,最民族的东西才具有世界性,一旦中国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民族性,那么中国的审美文化就会贬的一文不值,因为他只剩下了抄袭和模仿,再有没有创新的潜力和可能,所以民族个性化的审美发展也会是中国未来审美文化的一个趋势。其实不难理解,用通俗的话来讲,既要保持和国际接轨,又要不是去自我,相反还要彰显个性,就像老师总对个性独立鲜明的学生有印象一样,不想被埋在众人之中,那么中国的审美文化也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山茶花

凌寒强比松筠秀,吐艳空惊岁月非 凌寒强比松筠秀,吐艳空惊岁月非 山茶花又名茶花,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山茶花花姿丰盈,端庄高雅,为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是我国重庆市和温州市的市花。原产于喜玛拉雅山一带,中国,浙江、江西、四川及山东;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尤以云南为盛。后来山茶花传遍欧美,成为世界知名的花卉之一。 目前我国山茶花品种已有306个以上。在浙江、福建和江苏等地已开始批量生产。目前,已成为花卉市场冬季主要的盆栽观赏花木。 山茶花的花语:可爱、谦让、理想的爱、谨慎、了不起的魅力 那麽小心翼翼的凋谢方式,不就和人们追求理想中伴侣的态度一样吗?所以渐渐地山茶花就成为对心中爱慕女性表答心意的代言人了。在几乎所有的花朵都枯萎的冬季里,红色的山茶花格外令人觉得温暖而生意盎然。而且,种在庭园中也能让人欣赏她淡淡的花香。

四川赏山茶好地惟有山茶偏耐久 四川赏山茶好地惟有山茶偏耐久 峨眉山乐山邛崃山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又是茶花的发源地。在中华文明史中,茶花文化是其中一个篇章。中国茶花的文化内涵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有民族特色。 中国山茶花以云南山茶出名,但四川山茶要比云南山茶的出现还要早一些,至今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至今发现最早三国时期张翊的《花经》中就有记载,《花经》以“九品九命”的等级评品当时的花卉,将“山茶”列为“七品三命”,可见中国茶花由野生发展到人工栽培,并成为人们喜爱的观赏性花卉,至少以有近一千八百年的历史。 唐代贯休(832年至912年)的《山茶花》:“风裁日染开仙圃,百花色死腥血谬,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吟的就是四川茶花。唐后蜀花蕊夫人的《咏山茶》:“山茶树树采山坳,恍如赤霞彩云飘。人道邡江花如锦,胜过天池百花摇”更描述了当时四川山茶的开花景象。 四川气候四季分明。夏有酷暑,冬有严寒。更能显示四川茶花之独特魅力,体现茶花具有牡丹之绚丽、梅花之傲骨、松柏之情操。

电影《启示》的文化隐喻与审美研究(一)

电影《启示》的文化隐喻与审美研究(一) 在电影《启示》中,导演的旨向是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称的后玛雅文明时代的文明生态,去印证一句话:“一个伟大文明的衰亡只能始于自身内部。”(威尔·杜兰语)以这个充斥着太阳神原始崇拜、人祭、部落生存斗争的“社会形态”的宏大展示,迎接片尾欧洲探险者(殖民者)的到来,启示在文明的冲突中,玛雅文明历史地灭亡的原由。 《启示》序幕中出现的壁画里那只上帝般的眼睛,和弥散于影片中的那种充满悬疑、悲悯、神秘的音乐,表现出影片的主题,也即是它的名字:启示。这种启示,那不止是关于玛雅人如何对于其文明的意义,也不只是关于欧洲人最后如何到达玛雅人文明之域,而且具有更广阔的全人类智慧和生存意义的暗谕。它临摹出一个乌托邦式的世界图景,又用暴力、血腥、残忍的镜头切换出影像背后人性深处的罪恶。这种罪恶虽是人力所为,却暗含诸如生存、信仰背后的神秘力量。 纵观《启示》,可以离析出一个列维——斯特劳斯式的结构框架,可以勾勒出《启示》的生活真实阈与意义真实阈。 一、生活真实阈 (一)部落——雨林——神殿/祭台 狩猎是部落生存资料来源之必需。虎爪、火石天们设置机关,猎杀貘子,这是他们生活场景的必备,强健体魄、协作精神、团结意识、生存技能、体认雨林生活、觉察危险、解决争端等都是由此得以深化,这是他们丛林人格的必要部分。火石天和丛林中的逃亡人交涉,虎爪首先感知出逃亡人及其恐惧,这既是他们的生存智慧和个体情性本能,也为后来的“恐惧”埋下了阔大的伏笔。鱼和貘子腿的原始交换,不仅交换的是相互的体谅和帮助,交换的也是共同承负的恐惧与苦难,还有共处其中的命运。阿呆没有孩子的困恼与为人的诚朴,坦露一种人性的光芒,更在其拯救虎爪们几次而死去之后,将人性的底蕴归入更大的人类意义图景中,被戏弄者却是一个“以德报怨”的拯救者。村落遭洗劫,人的兽性居于主导,犹如人类文明中的争斗战争的兽性一样。兽性的杀戮是基于本能和文明的名义,智慧的人类文明内部其实是有着陷阱和黑洞,不仅在于文明本身,更在于人性本身。虎爪部落人遭劫持,在悬崖上伤者或生命者被弃之如敝履,生命仿佛没有意义,只用来被杀戮和献祭,用来膺服文明和人性本身的缺陷。临近神殿/祭台的石灰场,人被权力和生存规则缚于奴役中,石灰场中非人的劳动,混乱的闹市,奴隶买卖,发臭生蛆的城落,得了瘟疫的无力的面孔,身荼草青的“贵妇”,被涂上蓝靛色即将被送往祭台剜心断头的虎爪奴隶们,仿佛一幅“后现代主义”勾勒的世界图景。祭台下,人众以狂欢与虔诚的巫笃仪式为献祭的奴隶“施洗”,狂欢的声音里呈现出穿木上串着的头颅,金字塔下无头尸摆成堆的恐怖场景。祭台上,由巫师、国王、王后、王子、奴仆、刽子手组成的执祭权力者,以羽蛇神的名义将虎爪们剜心断头,祈求瘟疫的驱除,祈求神的子民命运的主宰。但日全食救了虎爪们的命,犹如在悬崖边、倒木下险些丧生一样。虎爪们的命运在自然和文明里变成惊世的恐惧和战栗。 (二)法场——雨林——部落 虎爪们因为日全食而获救,但又因执祭师的一句“处理掉”的口令而又陷入濒死的深渊,恐惧像幽灵如影随形。但在法场上,阿呆救了虎爪,虎爪刺死了施刑的酋长儿子。于是虎爪与酋长及其随从们开始了漫长的逃亡——追杀之路。虎爪因黑虎、毒蛇、毒蜂、毒蛙、瀑布、机关,渐渐找回了消灭内心恐惧的自己,以预言般的形式将七个追杀者一一剪除。自然反过来又以另一种姿态给虎爪增添了力量,尤其当虎爪从泥沼中重生,他的内心与生命已从命运的角逐中,找回一个勇敢者的灵魂。到最后和开头一样,狩猎机关上掉落的骨头以厚重惧疑的声音宣示着酋长强者的消亡,和虎爪反抗的获救。但虎爪奔跑的使命远没有结束,最后两个追杀者将他赶到海边,直至发现欧洲人的到来,后喻文明开始。虎爪重建破损的乌托邦使命也开始。

论当前的大众审美文化建设

论当前的大众审美文化建设 摘要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的进程不断的推进,我们可以深深的感受到日常的生活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广大的人民的生活的物质生活不断的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在不断的提高,包括大众审美文化的意识形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当前的大众的审美文化得到了转变,也就是随着过去的主要追求高雅的、经典的审美的文化,逐渐的转向大众的、世俗性的审美的文化,或者是利用目前的理论界的比较时髦的说法,也可以将其说为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从目前的大众审美文化的方式来看,主要是借助于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来实现的,在大众的审美的观念上,我们比较偏向于迎合市民的社会性的一些世俗性的文化。随着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的确定,随着目前我们国家的文化领域逐渐的变为最受人瞩目的一种文化也就是大众审美文化,大众审美文化在当代的社会中出现,改变了原来存在的文化的秩序,对于当代的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来说产生了一些深刻的影响,但是对于目前的一些大众的审美的文化对于我们国家社会的发展,但是在整个的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同的问题。因此,从哲学的一些角度来看,进而能够进一步的去推动中国的大众文化的健康的发展,但是对于中国的文化的建设来说是一个没有办法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当前的、大众审美、文化建设 引言 (1) 第一章大众审美文化建设的合理建构 (2) 1.1 大众审美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2) 1.1.1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2) 1.1.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1.2 大众审美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3) 1.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反映 (3) 1.2.2 贴近现实生活 (3) 第二章当前大众审美文化建设的合理性 (3) 2.1 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娱乐需求 (3) 2.2 丰富了当前中国的文化 (3) 2.3 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3) 2.4 推动国家的政治建设 (3) 第三章当前大众审美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4) 3.1 没有骨干力量,内容无法创新 (4) 3.2 只追求数量,同时还按照统一的标准 (4) 3.3 对社会大众的强迫化 (5) 3.4 社会意识的弱化 (6) 第四章大众审美文化建设的途径以及建议 (7) 4.1 大众审美文化建设的途径 (7) 4.1.1 继承传统与创新 (7) 4.1.2 借鉴与批判外来文化 (7)

中国戏曲艺术与审美文化传统及其对中华总体美学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46877655.html, 中国戏曲艺术与审美文化传统及其对中华总体美学的意义 作者:程宏宇 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35期 摘要:认识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必须对古典戏曲的原生态历史进行总结,论析中国戏曲与审美艺术传统的相关问题,从戏曲艺术学科自身发展着眼,扫描中国戏曲美学总体发展及其趋势,揭示其对中华总体美学的深远意义和多元化价值。本文是一篇专题研究中国戏曲艺术与审美文化传统的论文,笔者扫描了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对古典戏曲的原生态历史进行了小结,析论了中国戏曲与审美艺术传统的相关问题,进而从戏曲艺术学科自身发展来看,统观中国戏曲美学总体发展及其趋势。 关键词:中国戏曲审美传统传承创新 一、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戏曲的渊源可以一直上溯到原始时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戏曲经历了萌芽、滋长、发展、成熟等几个重要阶段。13世纪初步进入成熟时期。20世纪中叶,基于我国戏剧将曲词、说唱、舞蹈、音乐、表演甚至杂技、武术、美术等有机地融为一体的高度综合性的艺术特征,戏剧史研究者将宋元间流行的“戏曲”一语,作为我国传统戏剧的统称,包括宋金以来的杂剧、南戏、传承和各种地方戏曲在内。 关于戏曲的起源,学术界历来有巫优说、原始歌舞说、百戏说、傀儡说及外来说等多种观点,迄今尚无定论。一般说来。我国戏曲既然是一种不断积淀创新而成的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样式,其兴起因素就不应当是单一和孤立的,而应该是诗歌、音乐、舞蹈、表演、说唱等多种艺术成分长期交融聚合的结果。如果要发掘我国戏曲来源,则需从先秦歌舞、两汉百戏、六朝俗讲等一路寻索而来,同时也要兼顾诗词、歌赋、史传、说话等雅俗文艺样式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驱鬼驱灾的傩仪也与戏曲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汉代民间流行的角抵戏《东海黄公》便是从傩仪中派生出来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祭神鬼活动之中的戏剧表演成分逐渐增加,其中的歌舞和技艺表演大有挣脱宗教仪式的外壳而风行于世的趋势。以科白、滑稽为主的参军戏源于后汉,至唐渐成格局。参军戏起源于后汉,至唐渐成格局。参军戏是与歌舞并行的一种滑稽表演。它与上古以来的优戏有内在的血缘关系。 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晚唐五代以来将近百年的战乱分裂局面,开启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作为宋代文化全面繁荣的重要标志,传统的雅文化与新兴的都市文化交相争辉,砥砺磨合,进而在广泛的艺术领域中并行突进。这种文化氛围,为结胎滋生于随唐之间的

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美学(一)

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美学(一) 中国古代美学具有独特的概念和价值体系,多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沿用西方的美学理论和标准对之予以解释和评判,但都不能真正领悟其内在的价值和独特的魅力。中国古代美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从总体上把握中国文化的特点,才可能更好的领悟和解释中国古代美学的内在价值和其独特性。 一、一分为三的哲学观 中国古代美学的许多概念的提出,都是基于“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中国古代哲学观。这种“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不同于西方的一分为二哲学观。西方的一分为二的哲学观强调矛盾两极的对立、斗争和转化。这种一分为二的哲学观,认为对立、斗争是主要的、绝对的,事物的发展就是矛盾的两极对立、斗争的结果。因此,矛盾的两极的和谐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不同。一分为三的哲学观认为,世间万物由阴、阳、中和三种形态组合,但它强调的是守住中庸,扬弃两极,与西方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相反,它认为矛盾的两极都是片面的、暂时的,只有“中庸”、“中和”才是真实的、理性的、永恒的、长久的。例如在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历史上有“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但“天人合一”是主要的、基本的。是天人合一扬弃天人相分,天人相斗。与西方一分为二的哲学观不同,中国的一分为三的哲学观,从不认为是对立两极推动万事万物的发展,相反它认为是“中和”这种第三种形态产生、孕育万物,正所谓: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无限。在这种“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指导下,中国美学一直紧守和沿用“中和”美学原则,无论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伦规范准则的确立,以及艺术自身的虚与实、形式与内容,都始终按照这种“过犹不及”的中和原则予以塑造。由于受“中和”的哲学观的影响,中国美学的概念更多的是功能性的,而不是特质性的,这点有别于西方,西方一直在思索寻找各门艺术自身的特质,例如绘画、雕塑、音乐等各个艺术门类均有较明晰的分野和界限,而中国却从未寻找这种特质,各门艺术都是相关联的存在的,例如诗歌的韵律美的讲究,使中国诗歌与音乐一直相连;同时诗歌与绘画相连,中国古代的文人画,都是提倡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并且诗歌直接与书法相联系,字画是联为一体的,中国国画线条艺术也与书法艺术直接相关;同样,诗也与舞蹈、戏剧、雕塑、建筑等都相关联,反之,这些艺术部类,也与自身以外的其它艺术部类紧密相连,它们是融为一体的。它们是功能性存在,而不是特质性的存在。 二、历史主义传统 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强烈的历史主义意识和传统,同样中国古代美学也不例外。这种状况用中国人自身的话语来形容,也就是“厚古薄今”。这种历史主义的思维逻辑,带给中华文化以下特点:一是经验的理性。中国人文文化几乎都是经验性的积累,它们是案例式的,百科全书式的,它们没有发展成西方的所谓“规则、规律”式的科学的抽象演绎,没有发展成西方的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但它们却发展成“经验的理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