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稻谷的观察》

1-2《稻谷的观察》

1-2《稻谷的观察》
1-2《稻谷的观察》

《稻谷的观察》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稻谷、大米,学会细致地观察,培养观察事物细小部分的能力。

2、能想多种办法、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稻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米饭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粮食。

2、乐于参与讨论、交流,敢于发表不同见解。

科学知识:

1、知道米饭是稻谷加工而成,米做成的。

2、了解稻谷的构造,重点认识稻谷的胚。

教学重、难点:

通过稻谷、糙米与精米的细致观察,培养观察事物细小部分的能力。

(重点)

胚的观察、认识。(难点)

教学具准备:

放大镜、镊子每小组2个、米粒和稻谷(分袋装)、发芽的稻谷、记录纸、各种种子各少量(稻谷、玉米、花生、黄豆、蚕豆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稻谷

实物投影出示一些植物种子(稻谷、玉米、花生、黄豆、蚕豆各少量)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种子,认识这些种子吗?

生(齐声):认识。

师:告诉大家这些是什么种子?

生:是麦子,还有玉米、花生、黄豆、绿豆。

生:是蚕豆。

生:是绿豆。

师:那是蚕豆。这些种子,你认识吗?老师把它放大些。(实物投影放大稻谷)

生:是稻谷。

师:是谷子,是吗?在这些种子中你吃的最多的是什么?

生:谷子。

师:你平时吃谷子的?师故作惊讶。

生:吃米饭。

生:吃稻谷磨出来的米。

师:稻谷磨出来是米,然后再把米煮成米饭,我们经常吃米饭。

二、观察稻谷

师:平时看见过稻谷吗?

生:看见过。

师:在哪里看见过稻谷?

生:在农村里看见过有人种过稻谷。

生:我看见过的稻谷是长在小苗上的。

生:我在爷爷家的箩筐里看见过稻谷。

师:你在箩筐里看见的稻谷是怎么样的?

生:是……不知道。

师:哦,你只知道是稻谷,没看清它是什么样的?

生:我看见过稻谷,那是在去乡下的路上。

师:你看见过的稻谷是怎么样的?

生:像米饭一样大的。

生:我在乡下看见过农民在刮稻谷,那个稻谷很小,两边还有刺,很像橄榄。

师:我们平时都见过稻谷,那么你们仔细观察过稻谷吗?

生:没有。

师:今天我们要仔细观察稻谷,你打算怎么观察?

生:观察它的颜色和外形。

生:嗅一下。

师:刚才说的颜色和外形,是观察的内容,嗅一下在科学课中叫闻,这是观察的方法。你还有别的方法观察稻谷吗?生:用手磨一磨稻谷是脆的还是硬的。

生:以前我们学过可以用尝的方法,稻谷是没有毒的,我们可以去尝一尝。

师: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是稻谷,可以尝吗?

生:可以。

师:今天袁老师采来的稻谷没有毒,可以尝。

生:我们还可以比轻重,比大小。

师:用比较的方法。

生:还可以摸摸,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生:摸摸刺有什么感觉?

师:稻谷上的刺摸起来到底是什么感觉?想知道吗?

生(齐声):想。

师:袁老师已经把稻谷装在桌子上的1号信封里,把稻谷从信封里取出来,倒在白纸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观察,桌上的器材可以用起来(每桌2只放大镜、2把镊子),观察时可以由组内一名同学帮忙记录,把你们组观察到的最有价值的内容记录下来。

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巡回指导。5分钟后,各组结束观察,收拾器材,准备交流。

师:各组汇报一下,你们发现的内容,好吗?

生:我们组观察到了稻谷的外形像花苞,稻谷的壳没有味道。

师:尝过了。(板书:尝)

生:里面是的米光滑的,很硬,稻谷有三层壳,稻谷的外壳很粗糙。

师:稻谷的外壳很粗糙,你是怎么知道?

生:我刚才看的,摸起来有点不光滑。

师:你们组用手摸过了。(板书:摸)

生:稻谷最里面的一层很有营养。

学生惊讶。

师:这是你观察出来的吗?

生:我吃过了。

生:我们就是靠吃米饭长高的。

师:哦!这么回事,我明白了。这是你课外获取的知识,知道米饭很有营养,可以帮助我们生长,其他组还有补充。生:他们刚才说的稻谷有三层壳,应该是一共有三层,外面一层,里面还有两层。

师:真仔细!你连稻谷一共有三层都观察出来了。

生:我剥出来的米上有白色的。

师:请别的组来汇报,前面组汇报过的内容后面组不能再汇报。

生:里面的米很硬,咬不破。

生:剥出来的米是透明的。

生:外壳的两头是尖尖的。

生:外壳上一条条的条纹

师放大实物投影仪上的稻谷,学生可以清晰看到稻谷的条纹和尖头。

师:你们真会观察,连稻谷上条纹都发现了。真棒!

生:还用尺子量了稻谷的长和宽,长5毫米,宽4毫米。

师:你还量了稻谷的长和宽,这位同学真会想办法。(师板书:量)

师:别的组还有新的发现吗?

生:我发现稻谷尖头上有个白点。

师指着实物投影仪的稻谷,师:真的有白点吗?你们的稻谷上有吗?

生:是的。有白点。

生:我们还发现稻谷尖头上有毛,中间的条纹是咖啡色的,稻谷的尖头上有个开口。

师指着实物投影仪的稻谷和孩子们一起找孩子发现的。

生:稻谷颜色是金黄色的。

生:我还发现稻谷刚剥出来是淡黄色,过一回变成白颜色了。

师:哦?还会变颜色,你们信吗?

生:不信。

师:老师也不信,刚才你们剥过了吗?

生:剥过了。

生:没有

师:有几个同学剥过了,有几个没剥过,我们一起再来剥剥好吗?

生:好。

师:看看稻谷里面到底是怎么样的?

学生边剥边讨论。

师:剥出来的米放在一起,壳放在一起,可以仔细观察。

3分钟后。

师:你剥出来了吗?

生齐声:剥出来了。

生:我剥出来的米是有三层,你看!

师:拿到上面来好吗?

投影剥开的稻谷的壳。

生:我发现的稻谷的最外面层是黄色的,里面这层是白色的。里面才是米。

师:你很会观察!同学们剥出来的是什么?

生:三层。

师:我说的是什么东西?

生:是米。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袋米,想看吗?

生:想。

师:这袋米是袁老师从粮店里买来的,这袋米跟你刚才剥出来的米是不是一样?

生齐声:不一样。

师:我们仔细看看,有什么不一样。这个米袁老师把它装在抽屉里的2号信封里,把它打开取出,仔细看看有什么不同?

分组观察,3分钟后。

师:这两种米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

生:米店里买来的米是成熟的,可以吃了,刚剥出来的米还没成熟,不能吃。

生:米店里买的米有点白白的,这个有点黄黄的。

师:发现颜色不一样。别的组还有新的有价值的发现?

生:我发现米店里买来的米没有一条条的,刚剥出来的米有一条条的。

生:我发现稻谷里刚剥出来的米两头有点黑,米店买来的米没有黑的。

生:米店里买来的米有点透明。

生:刚剥出来的米稍微大一点。因为刚剥出来的米特别有营养,所以大一点。

生:我发现米上有个小缺口,小缺口上有个小黄点。

师:真的吗?大家找找看,能找到吗?

师:老师有个疑问,米上的小缺口上的小黄点干什么用?小朋友猜猜看。

生:可能是看稻谷有没有成熟的吧?

师:看稻谷有没有成熟看这个小黄点,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生:是跟小苗连在一起的。

师:哦?是跟小苗连在一起的,你们信吗?

生:不信。我觉得应该是跟我们平时吃的连在一起的。

师:吃的什么?

生:就是爆米花爆的时候从这里爆出来,因为我看见过的爆米花上有点黄的。

师:这么多意见,到底谁的是对的。老师这里有几粒特殊的稻谷。

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3粒稻谷(刚长出来芽的谷粒、芽稍稍长高的稻谷、长出小苗的谷粒)

生(惊讶):哇——

师:这几粒谷子怎么了?

生:发芽了。

师:想看这样的谷子吗?

生:想。

师:每个同学都可以看,装在这个小袋子里,小朋友把它轻轻地打开,注意不要弄断里面的小芽芽。

分组观察发芽的稻谷,1分钟后。

师:剥开来了吗?

生齐声:剥开来了。

师:剥开来了,把材料放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剥出来的米有点软。

生:我剥出来看见小苗长在小缺口上生出来。

师:别的同学看到的是这样的吗?

生齐声:是的。

师:小缺口上的小黄点是干什么用的?

生:就是长芽的。

师出示长得更高的稻谷。

师:这些稻谷以后还会怎样生长?

生:它以后的叶子还会像柳条一样垂下来。

生:以后还会慢慢地长生出芽来,然后生出稻谷。

师: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就知道了。

播放水稻生长过程的录像。

师:看了这段录象,你知道水稻是怎样生长的吗?

生:知道了。

师:小朋友把谷子带回家,自己去发芽,看看他们怎么长,把谷子在自己组内分一分。师:下课。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问卷调查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 4.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5.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6.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简答 1.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2)教育功能(3)社会管理功能(4)社会批评功能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4.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2)费用较低(3)可研究历史现象(4)适合做纵横分析

人类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一.防御机制有以下几个特征: (1).防御机制是潜意识中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尽管有时也会有意地使用,但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潜意识的。 (2).防御机制的目的是通过自我美化而保护自尊心。 (3).防御机制带有自我欺骗、逃避现实的性质。 (4).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它在一定范围内是维持心理健康所必需的。但超出了一定的范围便会引起心理病态。 (5).防御机制可以单独表现,也可以重迭地表现。 二.心理防御机制种类: (1)转移。又称为置换,是因为某事物引起的强烈情绪和冲动不能直接发泄到这个对象上去,就转向发泄到另外的对象上去,即找“替罪羊”。例如,有的学生看到中国足球队输给其他队时,满肚子的委曲、恼火情绪不能向足球队发泄,就拿酒瓶出气,狠狠地砸一通。(2).升华。把不为社会、超我接受的受压抑的欲望、冲动转化为有建设性的活动能量。例如,体育竞赛、辩论赛、演讲赛能把学生的进攻性转化为奋力拼搏的精神。 (3)压抑。指一些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不被意识接受,超我所不允许的冲动和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之中,使人自己不能意识到其存在。这是最基本的心理防御机制。例如,有的学生在考试前常会生病(如感冒发烧),这种病的原因并不来自外部,而是来自潜意识中逃避考试的欲望,因为生病可以请假缺考,又可免受批评,还可博取他人的同情。而这种动机学生并不意识到。 (4)退行。又称退化。当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早期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式应付当前的情景。例如,有的学生考试或竞赛失败后,便卧床不起,不思茶饭。这时,其潜意识便退回到了婴幼儿时期,因为那时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不用负任何责任。学生败北卧床是一种婴幼儿行为,目的是逃避现实,解除痛苦。 (5)反向形成把潜意识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之中的相反行为。例如,有的学生对某位异性同学有好感,但却在他或她面前表现得若无其事非常冷漠。 (6)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指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辨护,以使其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第二篇 第12~15章)【圣才出品】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 第二篇西方社会学理论 第十二章新功能主义 一、名词解释 1.单面社会 答:马尔库塞对工业社会进行剖析,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社会在政治、文化、思想方面变得单一化、一体化,即没有对抗的社会,对现存的秩序只有肯定面而没有否定面的社会。单面社会的主要表现包括:①机械化的盛行使花费在生产劳动中的体力的数量和强度日益减少;②工人的职业分层发生了变化,蓝领工人变少和白领工人增多; ③劳动的特点和改变的生产工具,同时改变着劳动者的意识;④新技术的兴起和应用使工人的否定性地位被进一步削弱,工人自己已经意识不到自身与已确立的社会相矛盾。 2.新功能主义 答:新功能主义理论以亚历山大为代表,亚历山大是新功能主义观点的最有力倡导者,他首先使用了“新功能主义”一词,并在此方面提出了富有创建性的理论观点。亚历山大在其《新功能主义》一书的导言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功能主义观点。他指出,新功能主义的出现,虽然不是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的翻版,但二者的确有某种亲缘关系。他认为“功能主义”这一术语所指的并非是一套概念、一种方法、一种模式或一种意识形态。毋宁说,它指的是一种传统。他用新的观点对功能主义及社会学理论传统作了诠释与重建。一方面努力发掘和

发展帕森斯的理论中的合理内核,另一方面又指出其不足,通过借鉴和引入其他理论的合理要素对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在一般理论层次和经验层次上进行重构。 二、简答题 1.简述新功能主义的主要特征。 答: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老一辈社会学家的隐退、新一代社会学家的崛起,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了崭新的景象。新功能主义的兴起就是一个重要表现。亚历山大是新功能主义观点的最有力倡导者,他首先使用了“新功能主义”一词,并在此方面提出了富有创建性的理论观点。他用这一新的观点对功能主义及社会学理论传统作了诠释与重建。新功能主义的特点包括: (1)新功能主义对帕森斯理论传统持批判继承态度。 亚历山大既强调与帕森斯的承续关系,又强调从内部批判帕森斯理论的必要性。其中,亚历山大批判了帕森斯理论的实证主义认识论基础,主张在“后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基础上重建多维度的理论框架。新功能主义者还重新解释了帕森斯理论,以此矫正反功能主义的偏颇。 (2)新功能主义对20世纪70年代的各种反帕森斯理论的流派保持开放态度,力图在功能主义理论传统基础上整合上述理论。 针对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民俗学方法论等理论的微观分析,新功能主义力图通过重建帕森斯的行动理论来综合其理论洞见,并探索微观个体行动和宏观社会结构及制度的连结环节。对宏观社会学领域的冲突理论,新功能主义主张在保持帕森斯“规范秩序”的前提下,强调对权力、战争、强制、冲突等问题的分析,并把社会变迁分析纳入帕森斯的“分化”理论中。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对大学生(我们)的影响及其运用 政法学院社会工作姓名:曹双兴学号:0903030003 [摘要]:随着人类心理学的发展,我们对自己的内心也在不断增进认识,过去,不仅是我们,还有许多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导致人类产生心理疾病的原因是环境带给的压力和个人的主观努力不足及个人的能力有限,如今,伴随着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更多的心理学家发现心理疾病产生的最终原因还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不恰当利用,因此,我们要正确运用适当的心理防御机制来减轻自己的压力。 关键词: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影响。 正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也正处于变化之中,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以及现在社会的机制不完善性,使人们承受了越来越多外在的压力,也因为此种原因,人类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在不断激增。面对如此多的问题,许多人由于缺乏基本的应对方法,也由于方法的应用不当,特别是过度的应用心理防御机制,导致了人们面临的心理疾病问题越演越烈。心理防御机制运用不当也成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通过这篇论述让自己和他人更加了解心理疾病并不是外在环境唯一的造成,关键还是在于正确的运用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心理防御机制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压抑、否认、投射、升华、幽默、掩饰、补偿退行等。了解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在特定的环境运用适当的理论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一、心理防御机制的解释(用我们身边的例子解释) 1、压抑压抑是我们很多人喜欢用来逃避现实的一种心理防御方法,在我们身边中我们把自己不相信发生的东西而它确实有可能发生压抑到自己的潜意识中,如我们坐公交车其实是有很大的风险的,但我们为了获得自我的平衡而不认为有风险。 2、否认否认是我们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或遇到的不愉快的事采取否认的态度,以获得心理平衡,比如当我们听到自己的亲人死亡时,我们会采取否认态度来抵抗精神打击。 3、投射将自己的欲望和冲动转移到其它事物上以避免心理产生压力,比如在大学生活中我们一直在追某个女孩,但却被对方一直拒绝,这时内心的欲望就会以梦的形式呈现。 4、升华用一种比较符合社会规范的形式来表现以抵消内心的压力。比如我们追那个女孩失败时动的心理防御的人会借助歌声来舒缓内心中的情感。 5、幽默用一种比较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景,比如我们在恋人面前有时会处于尴尬的气氛当中,我们通常会采取幽默的方式来应对这种情况。 6、掩饰这是我自己认为很多时候我们处理具体情境中的事情时,由于我们怕暴露自己

101种心理防御机制(细化)

概说:按照发展中出现的大约的先后顺序 口欲期:0—3岁 1、投射:你把自己的东西加到别人身上。 2、内射:你形成了一个他人的意象。 3、幻觉:你看到或者听到你想听到或者看到的—愿望、评论、想象或者批评—没有现实检验。 肛欲期:1.5—5岁 4、投射性认同:三种使用方式。 a)投射了如此之多的自己给他人,以至于造成了他或者她的巨大改变; b)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痛苦的恋人伙伴”) c)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使这个人像那个曾经让你不快的人一样对待你。 5、投射性指责:你因为自己的问题不公正地指责他人。 6、否认:假设你自己感知到了现实: a)本质否定:尽管现实明确存在仍加以否认。 b)行为中的否认:用行为象征性地说,“那个肮脏的现实并不是真的!” c)幻想中的否认:坚守不正确的信念,所以不愿意看到现实。 d)言语上的否认:使用特殊的词汇让自己相信现实是虚假的。 7、失区别(自体-客体混乱):你变成了别人要你变成的那个人。 8、分裂:你认为一些人是完全可恨的,另一些人是完全可爱的。或者,你现在恨着你爱过的魔鬼。 9、泛灵论:你将人类的属性给与非人类。 10、去生命化:你看到的那个人不是人,所以你不必担忧。 11、反向形成:你有相反的感觉。 12、抵消与仪式:你做着违背良心(超我)的事情。或者你做让自己感到内疚的事,作为弥补你又在另外的象征形式上惩罚自己。 13、隔离(情感):你不注意自己的情感。 14、外化:你认为“社会”批评你,而事实上是你感到内疚。 15、转向自身:你对某个人生气,转而攻击或者杀掉自己。 16、消极主义:你拒绝合作,并且以谦卑的态度对待他人。 17、小团体化(compartmentalization):你通过建立关系来限定自己。 18、敌意的攻击:你进入争斗以隐藏不愉快的情感。 第一生殖器期:2—6岁 19、替换:你感到跟一个人亲近,但却转变为亲近另一个人或者状态。 20、象征化:你赋予一些心理功能以不合理的意义。 21、凝缩:你把完全不同的想法聚在一起,使它们成了整体。 22、幻想形成或者白日梦:你持续地幻想一些沮丧的或者高兴的场景,并且知道那是幻想。 23、搪塞:你为了一个目的和因为某个原因撒谎。 24、闲聊:你对不知道的事情撒谎,以减少低自尊感。 25、压抑:你忘掉不应该忘掉的想法。 26、否定性幻想:你对发生在你面前的灾难视而不见。 27、力比多压制(精神上的性压制):你对性或者武断感到害怕,所以你变得依赖(口腔)或者固执。 28、自我压抑:三种使用途径 a)一种功能受到干扰:你的自我功能或自我强度停止工作,所以你不能感受某事导致的不愉

心理防御机制:让你理解他人也更懂得自己

心理防御机制:让你理解他人也更懂得自己 心理学丨全面解读常见的五种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 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 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防御机制对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理防御机制的意义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积极的意义,能 够使个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激励其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另一方面是消极的意义,可使个体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 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作为心理学的先驱,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首先提出了防 御机制的概念。 他认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 本我由先天本能、基本欲望组成,是贮存心理能量的地方,它 寻求直接地和立即地满足需要,受快乐原则支配。 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由于现实的反复作用,自我遵循现实 原则,既追求欲望的满足,又力求避免痛苦。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代表社会道德标准。本我受自我和超 我的控制,自我在个体欲望满足过程中起中介和协调作用。 但是,自我很难同时满足本我和超我的要求,并符合现实原则,因此会遇到挫折。为此,自我发展出的一种机能,用来调解、缓和 冲突对自身的威胁,使现实允许、超我接受、本我满足。 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利于身心健康,其中包括升华、补偿和 幽默等;而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则对身心健康有害,其中包括压抑、投射、否认、合理化等。我们要学会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避 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为自己打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下面,就让我们共同了解心理防御 机制的相关内容。 逃避机制 逃避机制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御机制,有压抑、否定、退行、潜 抑四种类型,主要是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 突时感受到的痛苦。 压抑是各种防御机制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是个体对于自 我不能接受、具有威胁性以及痛苦的经验和冲动,无意识地进行排 除抑制,使之隐藏到潜意识中去而不自知。压抑带来的结果是“动机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2007-06-15 09:46:27) 转载▼ 分类:心理 当人们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内部心理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和稳定的适应性倾向,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形式有十三种:压抑、否认、退行、合理化、反向形成、转移、投射、幻想、补偿、抵消、认同、升华、幽默作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对照一下,或许会有所启发. 压抑: 这是最基本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指的是人将一些不被自我接纳的冲动、念头等,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中,或者把痛苦的记忆,主动忘掉排除在记忆之外.这种面对不愉快情境时,不知不觉有目的地遗忘,和因时间久而自然忘却的情形不同.被压抑的内容并未消失,它仍然在我们的无意识中,遇到机会仍会逸出,如触景生情.而且在无意识中活动,影响我们的行为. 压抑虽然能暂时减轻焦虑和获得安全感,但若内心蕴藏着被压抑的内容过多,超过意志的控制力和耐受性时,有可能会发生心理障碍. 否认: 不是把痛苦事件有目的地忘掉,而是把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件加以"否认"(拒绝面对现实),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以逃避心理上的刺激和痛苦,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 这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御机制,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比如孩子闯了祸,把眼睛蒙起来,像沙漠中的鸵鸟,敌人追赶在眼前时,无法面对,就把头埋在沙堆中,当作没这回事一样,就是一种否认的表现.或患了绝症、事业失败,常会本能地否认. 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否认和错觉(对现象错误的信念),可以缓冲突然来临的打击,避免精神崩溃,维持一时心理平衡. 退行: 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用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情景,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比如知道丈夫有外遇,每当丈夫外出,妻子就坐在地上大哭大叫,一直到丈夫答应不外出为止.成人的偶然"倒退"会给生活增添情趣.但如果常常退化,利用自己的退行行为来争取别人的同情与照顾,用以避免面对现实的问题与痛苦,就不仅是一种现象而是病态了. 合理化: 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俗称"找辙".制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自我的伤害,总的来说就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予开脱("合理"的辩解),自园其说. 一般合理化可分为"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和推委三种形式.“酸葡萄”心理和“推委”不多说了。“甜柠檬”心理,百般强调凡是自己所做成或所拥有的东西都是好的。面对不如意时,努力去强调事情美好的一面,以减少内心

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心理防御机制

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心理防御机制 [英文] 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 [名词解释] 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心理防卫机制的意义: 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具体内容介绍: 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3方面的胁迫,如果它难以承受其压力,则会产生焦虑反应。然而焦虑的产生,促使自我发展了一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冲突,缓和3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即要使现实能够允许,又要使超我能够接受,也要使本我有满足感,这样一种机能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我们可以把防卫机制的类型分为十六种,属五大类。 (一)逃避性防卫机制 这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卫,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去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突时感受的痛苦。这就像鸵鸟把头埋在沙堆里,当作看不见一样。这类防卫机制有以下四种形式:压抑、否定、退回、潜抑; (二)自骗性防卫机制 此类防卫机制含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也是一种消极性的行为反应。它含有反向作用,走向另一极端,邪派的会扮成极正派的,去瞒过自己和别人。合理化作用的,总会为自己找出些理由来自辩。抵消作用的,同合理化作用相似,但不单独用理论来自卫,而是加上具体的运用。隔离、理想化及分裂等作用也是运用技巧的方法来欺骗自己或别人。以上六种,也是人们常运用的防卫方法。 (三)攻击性防卫机制 人心里产生不愉快时,但又不能向对象直接发泄,便会利用转移作用,向其他对象以直接或间接的攻击方式发泄,或把自己的不是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判断他人的对错。这类防卫机制有两种方式——转移和投射。

微电子技术概论期末试题

《微电子技术概论》期末复习题 试卷结构: 填空题40分,40个空,每空1分, 选择题30分,15道题,每题2分, 问答题30分,5道题,每题6分 填空题 1.微电子学是以实现电路和系统的集成为目的的。 2.微电子学中实现的电路和系统又称为集成电路和集成系统,是微小化的。 3.集成电路封装的类型非常多样化。按管壳的材料可以分为金属封装、陶瓷封装和塑料封装。 4.材料按其导电性能的差异可以分为三类: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5. 迁移率是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运动速度的快慢的量度。 6.PN 结的最基本性质之一就是其具有单向导电性。 7.根据不同的击穿机理,PN 结击穿主要分为雪崩击穿和隧道击穿这两种电击穿。 8.隧道击穿主要取决于空间电荷区中的最大电场。 9. PN结电容效应是PN结的一个基本特性。 10.PN结总的电容应该包括势垒电容和扩散电容之和。 11.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晶体管的发射结加正向小电压,称为正向偏置,集电结加反向大电压,称为反向偏置。 12.晶体管的直流特性曲线是指晶体管的输入和输出电流-电压关系曲线, 13.晶体管的直流特性曲线可以分为三个区域:放大区,饱和区,截止区。 14.晶体管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它可以工作在放大、饱和、截止三个区域中。 15.双极型晶体管可以作为放大晶体管,也可以作为开关来使用,在电路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16. 一般情况下开关管的工作电压为 5V ,放大管的工作电压为 20V 。 17. 在N 型半导体中电子是多子,空穴是少子; 18. 在P 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子,电子是少子。 19. 所谓模拟信号,是指幅度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 20. 收音机、收录机、音响设备及电视机中接收、放大的音频信号、电视信号是模拟信号。 21. 所谓数字信号,指在时间上和幅度上离散取值的信号。 22. 计算机中运行的信号是脉冲信号,但这些脉冲信号均代表着确切的数字,因而又叫做数字信号。 23. 半导体集成电路是采用半导体工艺技术,在硅基片上制作包括电阻、电容、二极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事例分析 1、压抑 事例:儿子车祸死了,当妈妈的很痛苦,这痛楚太难以承受,于是自我起作用,把关于儿子的记忆压抑到了潜意识。但因为不是真的遗忘了而只是埋在了潜意识里,所以每年到了二月她还是莫名抑郁。原因就是她儿子那年是二月出车祸的。 含义:就是把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以及个人无法接受的欲望和冲动压入潜意识中,使之遗忘。通过压抑,使自我至少暂时避免了面对本我和超我、本我和外部现实之间的矛盾,从何保护了自我。 分析:妈妈把失去孩子的痛楚压抑在潜意识里,减少她暂时的痛苦,但并不是真的遗忘,所以她还在每年2月的时候抑郁,要想摆脱这种抑郁,需要解开心结。 2、投射 事例:妻子内心充满愤怒,她可能把愤怒投射到丈夫身上,声称丈夫对她有敌意。 含义:有些本我欲望或冲动为超我不容,个体便把自己的这些东西加在一个外人身上,断定是别人而不是自己有这些动机或欲望。 分析:妻子自己的愤怒无法排解,便怪罪到丈夫身上,来缓解自己的情绪。 3、置换 事例:替罪羊现象(上司—丈夫—妻子—孩子—小狗)

含义:是用一种精神宣泄替代另一种精神宣泄。它是自我以一种可获得的对象替代另一种不可获得的对象,或者以不致引起焦虑的对象或行为替代会引起焦虑的对象或行为。 分析:上司、丈夫、妻子、孩子都通过把自己所受的气发泄到比自己弱小的人身上,来排解自己的苦闷。 4、否认 事例:“掩耳盗铃” “鸵鸟政策” 一个通过努力而考试失败的人,可能忽视失败的消极含义和后果,而认为自己在考试的准备中学到了知识。 含义: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拒绝承认有关其个人痛苦事实的存在。短期临时性的使用会使自己在重大挫折面前得到暂时的逃避,过度使用会形成偏执型倾向。 分析:以上事例都是拒绝既存事实,逃避现实,减少失落的感觉。5、合理化 事例:“酸葡萄效应” “甜柠檬心理” 鲁迅笔下阿Q的“精神胜利法” 含义:某个行为或观念已经发生,而导致这个行为或观念的真实动机、欲望又是不能为意识所承认、所接受的,于是就找一个看似合正当的理由解释之,以免除焦虑。 分析:说葡萄酸,说柠檬甜,以及阿Q的“精神胜利法”都是为了

8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八种:①否认是指一种拒绝承认现实的某些方面,借以减轻焦虑和痛苦的心理防御机制。②潜抑指一个人能被社会或自己意识所接受的欲望、情感和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使自己意识不到,而使内心保持“纯洁”、“安宁”。 ③投射指一个人把自己的过失归咎于他人,或者将自己内心那些不能为社会规范或自我良心所接受的感觉、欲望、意念等放到别人身上,以掩饰自己,逃避或减轻内心的焦虑与痛苦。④反向作用指一个人表现与自己的欲望、动机、观念等截然相反的矫枉过正式的态度和行为,以减少焦虑,维护安宁。⑤转移指一个人把对某一对象的欲望、情感或行为意向不自觉地转向其他对象上去,以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⑥抵消指一个人以象征性的动作、语言和行为,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以弥补内心的愧疚。⑦合理化指一个人给自己的行为或处境寻找能为自我和社会认可的理由的做法。 ⑧升华指一个人将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导向人们所接受、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上面来。建立健康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人在其心理活动中,需要与欲望是不可能都得到满足,或多或少地会遇到挫折或动机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情绪上的焦虑紧张和不安。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或采用积极的态度和方法面对现实的矛盾,设法求得解决;或采取消极的态度和方法,企图回避矛盾以摆脱困境。郑毅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几种健康的、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利他替代性而建设性的为他人服务而自己也从中得到满足。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双

赢’——把别人的欲望和自己的欲望和谐地统一起来,在满足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满足。幽默就是运用智慧因势利导,通过幽默的方式弱化和消解矛盾、冲突等不和谐因素,既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念、情感和意图,又不至于引起别人和自己的尴尬和困窘。调节它不同于压抑,它不是否定人的欲望和自主状态。它是当意识中出现想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冲动时,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在意识或潜意识中暂且压制这种冲动,延迟行动。预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未雨绸缪。为预感中将要出现的不舒服感预先做出切合实际的计划,为到时化解问题打下伏笔或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升华通过一种合理的手段间接地减弱表现本能,既没有不良后果又不会明显丧失乐趣。同时,将坏事变好事,使挫折成为动力,不断提高完善自我。如果细心观察就会注意到,我们周围的一些成功人士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好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解决他们面对的心理矛盾。古人讲:见贤思齐。我们为什么不引为借鉴、援为己用,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成功。(2 005年7月28日《财富健康》播出。文:周军)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精品文档交流 2

精神分析学派101种心理防御机制

101种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派用语。指个人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如压抑、压制、否认、投射、转移、文饰、解除、自居、补偿作用等。 自我防御的特征: 自我防御机制有以下几个特征: (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固然,我们时常会做一些意识的努力,但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2)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两种。 (3)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御机制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 (4)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状态。 (5)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以重叠地表达。例如,某工人在车间受到组长批评,于是说:“我才不在乎呢!”随后在工作中有意无意地摔摔打打,制造废品以消心中之愤,就是合理化与迁怒的双重作用。 概说:按照发展中出现的大约的先后顺序 一、口欲期:0—3岁 1、投射:你把自己的东西加到别人身上。 2、内射:你形成了一个他人的意象。 3、幻觉:你看到或者听到你想听到或者看到的—愿望、评论、想象或者批评—没有现实检验。 二、肛欲期:1.5—5岁

4、投射性认同:三种使用方式。 a)投射了如此之多的自己给他人,以至于造成了他或者她的巨大改变; b)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痛苦的恋人伙伴”) c)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使这个人像那个曾经让你不快的人一样对待你。 5、投射性指责:你因为自己的问题不公正地指责他人。 6、否认:假设你自己感知到了现实: a)本质否定:尽管现实明确存在仍加以否认。 b)行为中的否认:用行为象征性地说,“那个肮脏的现实并不是真的!” c)幻想中的否认:坚守不正确的信念,所以不愿意看到现实。 d)言语上的否认:使用特殊的词汇让自己相信现实是虚假的。 7、失区别(自体-客体混乱):你变成了别人要你变成的那个人。 8、分裂:你认为一些人是完全可恨的,另一些人是完全可爱的。或者,你现在恨着你爱过的魔鬼。 9、泛灵论:你将人类的属性给与非人类。 10、去生命化:你看到的那个人不是人,所以你不必担忧。 11、反向形成:你有相反的感觉。 12、抵消与仪式:你做着违背良心(超我)的事情。或者你做让自己感到内疚的事,作为弥补你又在另外的象征形式上惩罚自己。 13、隔离(情感):你不注意自己的情感。 14、外化:你认为“社会”批评你,而事实上是你感到内疚。 15、转向自身:你对某个人生气,转而攻击或者杀掉自己。 16、消极主义:你拒绝合作,并且以谦卑的态度对待他人。 17、小团体化(compartmentalization):你通过建立关系来限定自己。 18、敌意的攻击:你进入争斗以隐藏不愉快的情感。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 防御就是精神分析理论中得一个重要概念,在人格结构中它属于自我(ego)得功能。当自我觉察到来自本我得冲动时,就会以预期得方式体验到一定得焦虑,并尝试用一定得策略去阻止它,这个过程就就是防御,或称为自我得防御(defense of ego)。防御就是自我用来驱赶意识到得冲动、内驱力、欲望与想法,它们主要就是针对能引起个体焦虑得性得欲望与攻击性。一般来说,防御就是在潜意识里进行得, 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根据个体防御机制运做得水平不同,导致得结果也不同。 精神分析理论将心理防御机制分为四类: ①自恋性防御机制(narcissistic defense mechanism):这种防御机制在5岁以前得儿童、成年人得梦境与幻想以及精神分裂症得患者中常见,主要有:精神病性否认、妄想性投射、分裂作用、歪曲作用等; ②不成熟得防御机制(immature defense mechanism):这种防御机制在3~16岁得儿童与青少年中,在人格障碍与情感障碍以及神经症患者中常见,主要有:非精神病性投射、防御认同、被动攻击、见诸行动等; ③神经症性防御机制(neurotic defense mechanism):常见于神经症患者或成年人应激反应时,主要有:压抑、置换、退行、隔离、反向形成、抵消、合理化等; ④成熟防御机制(mature defense mechanism):就是成年人常用得防御机制,主要有利她、升华、幽默等。 其实通俗得说,所有得人都用“防御机制”将痛苦得感情与记忆排斥于意识之外,那些正在进行心理治疗得病人也不例外。可以说,防御机制就是用来使自己适应来自心理内部(内驱力或超我)或心理外部(外在世界)得应激(stress)状态得。在我们得实际咨询过程中,咨客得防御机制就是造成阻抗得一种重要原因。 一、否定作用 这就是一种否定存在或已发生得事实得潜意识心理防卫术。它就是最原始最简单得心理防卫机制。 儿童闯祸后用双手蒙住眼睛、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象鸵鸟一样“眼不见为净”得行为,即为“否定作用”得具体表现。这种防卫术能使个体从难以忍受得思想中逃避,也同样可借此逃避个体难以忍受得愿望、行动、事故,以及由此引发得内心焦虑。 应当注意得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有意否定许多事实。例如即将结婚得姑娘由于羞涩而回避婚恋话题。这种连自己也能意识到得自我否定现象,并非潜意识中得否定。所以不算就是心理防卫机制所指得“否定作用”。 真正得否定作用就是在潜意识情况下进行得,例如父母很可能对自己孩子得生理或心理方面得缺陷不予承认,即使孩子得缺陷早已人人尽知。这时个体不但否定了事实,而且真得相信没有发生,有时会达到妄想状态,便成为“精神病”症状了。 事实上,否定作用并不能使我们完全否定问题存在得事实,只就是使我们否定对这些问题存在得注意力而已。不过,有时否定得心理防卫机制可以说就是一种在心理压力中保卫自己得感受,或给人多一点时间做考虑与做决定。然而,不可忽略得就是否定作用在一般行为表现上,足以妨碍人们对问题得适应,因为其机理就是躲避问题以代替面对问题。 【案例】 某女,38岁,自幼聪明活泼,学习成绩良好,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22岁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其夫由于意外坠楼身亡,她得知此讯矢口否认,拒不相信这个事实,两眼呆滞,行动迟缓,不去辨认尸体,坚持认为弄

社会学概论整理(同名26712)

社会学概论整理(同名26712)

社会学整理 第二章: ?一、文化的涵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 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二、文化的特性 ?(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2)文化的复合性。 ?(3)文化的象征性。 ?(4)文化的传递性。 ?(5)文化的变迁性和文化堕距(Culture Lag)。 ?二、主文化与亚文化 ?主文化: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 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 文化。例如,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 ?三、主文化与反文化 ?主文化: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 的文化。 ?反文化: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有学者认为是一种特殊的亚文化。 五、文化的功能 1 、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 2 、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 3 、文化具有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作用。(1 )文化的整合功能 包括价值整合、规范整合、结构整合。(2 )整合——维持社会秩序; 导向——推动社会进步。(3 )文化不仅有正向功能,还有负相功能。 (4 )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第三章: ?一、社会化的含义 ?(一)定义 –狭义社会化:青少年个人学习社会知识、规范和技能,从而成为社会正式成员的过程。 –广义社会化:除了青少年阶段的社会化,成人也要不断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社会化的基本涵义: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的学习,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英文] 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 [名词解释] 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在其父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原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压抑——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和抑制。如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能中六合彩而不愿想像自己出街时遇车祸的危险,其实后一种的概率远比前者大,这是一种压抑机制的不自觉运用,因为当人意识到每次出街都要面临车祸的威胁时就会感到焦虑,人为了避免焦虑故意将其遗忘。 否认——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有的人听到亲人突然死亡的消息,短期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 投射——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以免除自责的痛苦,如一个人性张力过大,做梦时都梦见另一个人与异性在发生性行为,这是自我为了逃避超我的责难,又要满足自我的需要,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一种解脱的心理机制。 退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叫退行。如某些性变态病人就是如此,成年人遇到性的挫折无法满足时就用幼年性欲的方式来表达非常态的满足,例如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生殖器等。 隔离——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这种机制叫隔离,如人们来月经很多人都说成“来例假”人死了叫“仙逝”“归天”,这样说起来可以避免尴尬或悲哀。 抵消——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如强迫症病人固定的仪式动作常是用来抵消无意识中乱伦感情和其他痛苦体验。 转化——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的内心焦虑或心理冲突往往以躯体化的症状表现出来,如瘫痪、失音、抽搐,晕厥、痉挛性斜颈等等,病者自己对此完全不知觉,转化的动机完全是潜意识的,是病者意识不能承认的。 补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 合理化——是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升华——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

社会学概论第2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社会学概论》第五章至第八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辨别是非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1.5分,共30分) 1、社会组织是人类一出现就自然而然的产生的。(×) 2、社会组织成员关系很少有情感交流,难以展示个性。(√) 3、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组织是增进社会公众福利的组织。(√) 4、社会组织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社会效率的提高和整合功能。(√) 5、我国的社会组织分类一直采用按产业和按编制两种分类标准。(√) 6、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科层化的组织结构逐步取代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形式。(×) 7、社会分层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8、社会流动数量越大、频率越快就越好。(×) 9、文化价值观念是影响人们流动愿望和社会流动行动的内在因素。(√) 10、按社区主导性功能来区分,可以将社区分为流动型社区、固定型社区、永久型社区。(×) 11、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富于合作与同情是农村社区在社会关系方面的特征。(√) 12、集镇社区社会结构体现在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居民间的血缘关系较多。(×) 13、城市化的后里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14、“逆城市化”是把城市因素不断注入到非城市社区,使其向城市类型的社区转化。(×) 15、社会制度不具备重复性。(×) 16、我国社区服务通常采取无偿、抵偿、有偿等几种不同的服务方式。(√) 17、将经济制度分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依据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 18、制度化是指人类的社会行为普遍被制度制约并逐渐模式化的过程。(√) 19、社会制度一旦形成,便具有其一定的生命周期,保持其相对稳定的面貌。(√) 20、社会制度是一种正式的、比较稳固的、具有严格约束力或强制性的规范。(√)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是( A ) A、氏族公社 B、国家 C、军队 D、学校 2、下列组织属于赢利组织的是( C ) A、工会 B、教会 C、公司 D、医院 3、一般来说,组织用来调动组织成员的主要手段有组织权威、组织规范和( D ) A、组织目标 B、组织原则 C、组织纪律 D、组织资源

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

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 一、否定作用 这是一种否定存在或已发生的事实的潜意识心理防卫术。它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心理防卫机制。 这种防卫术能使个体从难以忍受的思想中逃避,也同样可借此逃避个体难以忍受的愿望、行动、事故,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焦虑。 事实上,否定作用并不能使我们完全否定问题存在的事实,只是使我们否定对这些问题存在的注意力而已。不过,有时否定的心理防卫机制可以说是一种在心理压力中保卫自己的感受,或给人多一点时间做考虑与做决定。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否定作用在一般行为表现上,足以妨碍人们对问题的适应,因为其机理是躲避问题以代替面对问题。 二、退行作用 它是指回复到原先幼稚行为一种心理防卫术。这种退行现象,是在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借此退回到幼稚行为以使自己感到舒服、安慰的一种心理防卫法。 例如有一五岁孩童,本来已经学会了自行大小便,后来突然开始尿裤、尿床。为此,其母烦恼异常。经过仔细分析,才了解到这家新近添了一个婴儿,母亲把全部精力放到这个小弟弟身上,整天“端屎端尿”,而无暇顾及“不惹麻烦”、“能自己照顾自己”的“乖哥哥”。而这个男孩子发觉不能像从前一样获得父母亲的照顾,乃该为退行。 可是假如一个人遇到困难时,常常退行,使用较原始而幼稚的方法应付困难,或利用自己的退行来获得他人的同情和照顾,以避免面对的现实问题或痛苦,就成了心理问题了。因为退行作用毕竟是一种逃避行为而不是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况且不成熟的行为几乎无法避免地把困难加重得愈发不可收拾。假如一个人在小时侯,遇到困难时,常发生头痛、肚子痛、手脚麻木等现象,且一头痛就可不去上学,肚子一痛就不用考试,手脚一麻父母就会特别照顾。到长大以后,遇到不能应付的困难时,就易退行,采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而“产生”头痛、肚子痛等现象,以此逃避现实的困难。 三、幻想作用 是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无法处理而用幻想的方法,使自己从现实中脱离开或存在于幻想的境界中,以其情感与希望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其心理上的困难,以得到内心的满足。例如,一个在现实中备受欺凌的女孩,她可以想象自己有一天会碰到一位英俊的王子,且助她脱离苦境带来幸福……,这是西方童话中的“灰姑娘”幻想。对能力弱小的孩子来说,以幻想方式处理其心理问题,是正常的现象。但如果一个成人仍然常常采用这种方式应付实际问题,就是毛病了。特别当他将现实与幻想混为一谈时,就沦为病态了。 幻想作用有其积极的一面。比如它能使人获得满足感,使人感到精力充沛和斗志旺盛等。然而,幻想作用也易形成人的情绪陷阱,因为幻想作用往往通过夸大他人的优良表现,从而宽容自己对失望和挫折的反应,形成以他人的成就来代替自己的努力实践的倾向。由于这种满足感是理想化的,而非自己努力的结果。过分使用就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导致一些实际上和情绪上的困扰。 四、转移作用 是指把对某一方的情绪反应转移到另一方的心理防卫术,这是人们常有的倾向,即把自己对某一对象的情感,诸如喜爱、憎恶、愤怒等,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对象直接发泄,而转移到其他较安全或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 例如:有位被上司责备的先生回家后因情绪不佳,就借题发挥骂了太太一顿,而做太太的莫名其妙挨了丈夫骂,心里不愉快,刚好好小孩孩在旁边吵,就顺手给了他一巴掌,儿子平白无故挨了巴掌,满腔怒火地走开,正好遇上家中小黑狗向他走来,就顺势踢了小黑狗一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