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

目录

前言 1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管理要素及要求3

4.1 总体要求3

4.2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3

4.3 风险预控管理3

4.3.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4

4.3.2 风险管理对象提炼、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4 4.3.3 危险源监测4

4.3.4 风险预警4

4.3.5 风险控制4

4.3.6 信息与沟通5

4.3.7 风险财政管理5

4.3.8 工余安全健康管理5

4.4 保障管理5

4.4.1 组织保障5

4.4.2 制度保障5

4.4.3 安全文化保障6

4.5 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6

4.5.1 人员准入管理6

4.5.2 人员不安全行为识别与梳理6 4.5.3 员工岗位规范6

4.5.4 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制定6 4.5.5 员工培训教育7

4.5.6 员工行为监督7

4.5.7 员工档案7

4.6 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7

4.6.1 采掘管理7

4.6.2 地测管理8

4.6.3 防治水管理8

4.6.4 供用电管理8

4.6.6 压气、输送和压力容器管理9 4.6.7 通风管理9

4.6.8 监测监控管理10

4.6.9 瓦斯管理10

4.6.10 防灭火管理11

4.6.11 防尘管理11

4.6.12 防突管理12

4.6.13 爆破管理12

4.7 综合管理12

4.7.1 煤矿准入管理12

4.7.2 应急与事故管理13

4.7.3 消防管理14

4.7.4 职业健康管理14

4.7.5 环境保护管理15

4.7.6 手工工具管理15

4.7.7 计量器具管理15

4.7.8 登高作业管理15

4.7.10 标识标志管理16

4.7.11 承包商管理16

4.8 检查、审核与评审16

4.8.1 检查16

4.8.2 审核17

4.8.3 管理评审17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

前言

为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以预防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井工煤矿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露天煤矿及其它相关行业可作为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本(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8001-2001

GB/T28002-2001

《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2 危险源辨识:

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3 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3.4 风险评估: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5 风险预控:

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预先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风险的过程。

3.6 危险源监测:

通过管理与技术手段检查、测量危险源存在的状态及其变化的过程。

3.7 风险预警:

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存在的风险进行信息警示。

3.8 不安全行为:

可能产生风险或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

3.9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

3.10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

在煤矿全生命周期中对系统中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和风险评估,进而对其进行消除或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管系统的最佳匹配,使风险降低到组织可容许程度的管理过程。

3.11 风险管理对象:

可能产生或存在风险的主体。

3.12 风险管理标准:

针对管理对象所制定的以消除或控制风险的准则。

3.13 风险管理措施:

是指达到风险管理标准的具体方法、手段。

3.14 “PDCA”:

是戴明提出的一种循环管理模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

3.15 持续改进:

为改进煤矿安全总体绩效,根据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企业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过程。

3.16 可容许的风险:

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的程度的风险。

4 管理要素及要求

4.1 总体要求

煤矿应建立并保持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方针、风险预控管理、保障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综合管理、检查审核与评审。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

4.2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

煤矿应制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方针应:

a) 经煤矿最高管理者批准;

b) 明确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总目标;

c) 包括遵守现行安全法规和对持续改进安全绩效的承诺;

d) 体现对员工进行持续培训的要求;

d) 针对煤矿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

e) 形成文件,实施并保持;

f) 传达到全体员工,使其认识到各自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义务、责任;

g) 可为相关方所获取;

h) 定期评审,以确保其与煤矿的发展相适宜。

4.3 风险预控管理

煤矿应建立并保持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程序,以全面辨识煤矿生产系统和作业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源,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并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

4.3.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

煤矿应组织员工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并确保:

a) 危险源辨识前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b) 辨识范围覆盖本单位的所有活动及区域;

c) 对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

——危险源辨识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

来三种时态;

——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系统(采掘系统、机电运输系统、“一通三防”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d) 工作程序或标准改变、生产工艺发生变化以及工作区域的设备和设施有重大改变时,能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e) 发生事故(包括未遂)、出现重大不符合项时能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4.3.2 风险管理对象提炼、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

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的基础上,应提炼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象,并符合下列要求:

——风险管理对象的提炼要具体、明确,一般应按照人、机、环、管四种风险类型来确定;

——针对风险管理对象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措施并形成程序;——管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应遵从全面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全过程原则;

——管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的要求;

——煤矿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管理标准和措施进行修订和完善。

4.3.3 危险源监测

煤矿应采取措施对危险源进行监测,以确定其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并确保:

——危险源监测方法适宜,并在风险管理程序中予以明确;

——危险源监测设备灵敏、可靠;

——危险源监测信息传递畅通、及时,相关信息能及时录入管理系统。

4.3.4 风险预警

煤矿应采取措施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进行预警,使管理层和责任人能够及时获取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风险预警应:

——针对不同级别、类别的危险源和不同程度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法;

——建立完备的信息流通渠道,使预警信息传递畅通、及时。

4.3.5 风险控制

煤矿应建立程序以确保风险管理标准、风险管理措施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贯彻与执行,以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并符合:

——对危险源及其风险的控制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示的原则;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标准与措施制定及隐患消除、控制效果评价等环节符合PDCA的运行模式;

——制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时应以上年度风险评估报告为依据,充分

考虑本年度计划实施时潜在风险;

——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结果和相关规定,编制《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急预案》及其它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在进行重大以上风险任务时,必须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并明确安全工作程序。

4.3.6 信息与沟通

煤矿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确保员工与相关方能够及时获取风险预控管理信息,并可相互沟通、告知,煤矿应确保:

——员工参与风险预控管理方针和程序的制定、评审;

——员工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的制定;——员工了解谁是现场或当班急救人员;

——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风险评估,并留有记录。

4.3.7 风险财政管理

煤矿应实施风险财政管理,以转移风险、降低风险成本、强化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并应:

——建立《事故费用评估报告》及年度《风险财政评估报告》,《风险财政评估报告》应包含保险理赔相关分析;

——对单位年度事故损失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记录齐全;

——按照国家规定,对员工进行投保;

——有煤矿投保险种的记录和理赔费用的统计和赔付资料。

4.3.8 工余安全健康管理

煤矿应了解和掌握员工工余安全健康状况,对员工工余安全健康进行管理,并应:

——定期组织员工开展有关工余安全、健康方面的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在员工业余活动集中区域张贴工余安全健康的宣传资料;——组织员工对工余安全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防范措施;——鼓励员工汇报工余安全健康事故,并形成制度。

4.4 保障管理

煤矿应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文化保障等方面建立并保持程序,以保障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运行。

4.4.1 组织保障

煤矿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组织机构,以组织、协调、指导、监督风险预控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应:

——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负责风险管理全过程;

——由不同层次的有代表性的人员组成。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最终责任由煤矿最高管理者承担。

煤矿管理层应为实施、控制和改进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

资源。

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和财力资源。

4.4.2 制度保障

煤矿应建立健全与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相关的目标、责任、奖惩、举报、投入保障、风险控制、员工行为、文化建设、安全会议、教育培训、技术审批、安全监测、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应急救援、监督检查、考核评审、灾害预防、人员入井、跟班带班、班组建设、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等管理制度,并确保:

——各项规章制度贯彻到全体员工;

——有相应机构、部门负责上述规章制度的制定、修订、培训、监督检查与考核。

煤矿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并确保:

——煤矿相关活动遵守适时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每年至少评价一次本单位对在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的遵守情况,并形成评价报告;

——及时更新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员工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

——资料齐全完善,有目录清单。

煤矿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规范体系文件、记录的管理,保证在体系

运行的各个场所、岗位都能得到相关有效的文件、记录,并确保:——有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文件收发、传达、归档;

——文件收发、归档要有记录,并形成目录清单;

——作废文件有标识,销毁文件有记录,无在用的无效、失效文件;——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相关的各种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可追溯相关的活动;

——记录保存和管理应便于查阅,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并明确记录保存期限。

4.4.3 安全文化保障

煤矿应建立并保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管理程序,以发挥安全文化的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功能。安全文化建设应:

——明确安全文化内涵、目标、内容、模式、建设流程,并最终形成实施方案;

——以实现员工自我管理为目标;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贯穿于煤矿的各项管理。

4.5 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

煤矿应建立并保持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程序,对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和梳理,并制订员工岗位规范和控制措施,以实现人员准入、培训、监督全过程的流程管理。

4.5.1 人员准入管理

煤矿应建立并保持员工准入管理标准,人员准入管理标准应:——明确岗位设置要求和岗位需求计划;

——明确员工准入条件(包括员工身体条件、专业技能、文化水平等)。

4.5.2 人员不安全行为识别与梳理

煤矿应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识别出的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梳理,总结分析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规律,为不安全行为控制提供依据。人员不安全行为梳理应:

——全面、具体、准确、有针对性;

——按照风险等级进行分类。

4.5.3 员工岗位规范

在人员不安全行为识别与梳理的基础上,煤矿应制订员工岗位规范,岗位规范应:

——种类齐全;

——明确各岗位工作任务;

——规定各岗位所需个人防护用品和工器具;

——明确各岗位安全管理职责;

——明确各岗位安全行为标准;

——确保在完成预定任务存在多工种交叉作业时,必须制定书面安全

工作程序。

4.5.4 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制定

煤矿应制定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以确保员工岗位规范的有效执行,措施应:

——结合煤矿自身的特点和员工不安全行为特征;

——涵盖影响煤矿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各类因素;

——针对不同类型的不安全行为分别制定。

4.5.5 员工培训教育

煤矿应建立员工培训教育机制,以提高员工安全知识、意识和技能,员工培训教育应:

——明确员工培训与绩效考核的职能部门及人员,并有绩效考核制度;

——有足够的培训资源(师资、教材、资金、场所、设施等);——每年至少对全员进行一次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为主的体系培训。

——每年末进行一次基于风险管理和事故分析统计的培训需求调查,并形成《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每年末对上年度培训计划的可行性和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形成年度《培训绩效评估报告》;

——每年末根据上述两个报告,编制下年度培训计划,并以文件形式下发;

——明确员工分层和分类培训内容与周期;

——对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针对性的矫正培训;

——建立员工培训信息档案;

——每次培训结束,形成单项《培训绩效评估报告》;

——确保培训机构和师资,有相关资质证书;

——对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进行考核或考试,并有完整的培训台帐;——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前对员工进行培训并有记录;——新入矿员工要接受不少于72小时的安全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

4.5.6 员工行为监督

煤矿应建立完善的员工行为监督制度,及时对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并应:

——确定监督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监督、考核人员;

——明确监督范围、方式、频次;

——对监督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并制定改进计划。

4.5.7 员工档案

煤矿应建立健全员工档案,全面掌握员工信息,以实现分类管理,并确保:

——所有在岗员工的档案齐全;

——每个员工档案的信息内容完整(内容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文化程度、身体状况、职业技能等级或职称、参加工作时间、简历、培训情况、违章情况、受奖情况、受处分情况、职务或工种变动情况记录);

——对档案内容进行分析、评估,明确需重点监控对象。

4.6 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

4.6.1 采掘管理

煤矿应建立并实施采煤、掘进管理程序,消除和控制采掘系统和作业中的危险源,且符合下列要求:

——采掘设计要体现安全高效的原则,并保证采掘关系正常;——采煤工作面长度、推进长度、采掘工作面巷道布置、断面和煤柱留设尺寸的设计应考虑潜在的风险;

——作业规程的编制应考虑最大限度的降低作业中的风险,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巷道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类尺寸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施工及地质条件变化时应有补充措施;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收尾、搬家倒面、过构造、过冲刷带、过富水区、过空巷等要制定专项措施;——支护设计应合理选择支护方式、支护参数,各类支护设施可靠有效;

——对采掘工作面顶板实施监测,并阶段性做出趋势分析和判断;——确保生产矿井、水平、采区和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

4.6.2 地测管理

煤矿应建立并保持地质测量控制程序,确保采掘作业遇有地质构造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预控措施,以保障采掘作业的正常进行,并确保:

——矿井各类地质报告齐全、规范;

——在生产过程中各项地质预测预报及时;

——掘进给向及时、准确,贯通测量精度符合规程规定或工程要求;——基本矿图齐全,内容、精度符合《煤矿测量规程》的要求,更新及时;

——对开采沉陷区进行有效治理,防水(沙)、建(构)筑物保护煤柱设计合理。

4.6.3 防治水管理

煤矿应准确掌握井田及其周边地表水系、地下水和采空区积水等分布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水位情况,评估地表水和各地下水系的风险,防治水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方针,组织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制定“探、防、堵、截、排”的综合防治措施;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推进方案示范文本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推进方案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推进方 案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了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安全生产方针,将我矿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根据国家 煤矿安全监察局及地方政府要求,切实推进煤矿安全风险 预控管理体系-AQ/T1093-2011 (以下简称“安全预控体 系”)建设,提升我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本方案。 第一阶段(体系建设准备) 本阶段主要任务:统一领导班子和干部思想,明确体 系建设整体思路,全员参与。 1、审定体系建设方案。 2、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体系建设管理办公室和各专

业工作组,明确各小组人员及工作进展程度。 1)成立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 常务副组长:安全副总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2)领导小组下设风险预控办公室 风险预控办公室主任:安检部部长 成员:各专业工作组人员 3)成立体系编写小组 组长: 成员:各专业工作组人员 3、工作计划: 在组长的带领下负责左则沟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组织编写工作。明确《风险预控管理方针》、《风险预控管理目标》。预计15个工

煤矿风险预控考试试题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试试题 、填空题20分 1?危险源辨识过稈中除了需要从人一机一环一管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还需要考虑三种状态及时态。三种状态分别指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三种时态分别指过去、_ 现在禾口将来。 2. 煤矿荷险源辨识的基本内容人员不安全因素、机器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 3. 风险值的确定方法。风险值二可能性X损失 4.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考核评分标准》、《风险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管理 制度汇编》、《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 5. 风险预控管理(本质安全管理)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PDCA 管理为模式。PDCA是指计划、实施、检查、改进O 二、多选题(5x2) 1 ?保障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ABCDE)。 A .组织保障 B.制度保障 C.技术保障 D.资金保障 E.安全文化保障 2. 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有(ABCD )。 A .人员不安全因素B.机器不安全状态C.环境不安全状态D管理的缺陷E.制度的不完善

3. 以下属于煤矿危险源辨识依据的是(ABCDE )。 A ?国内外相尖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和其他要求 B.相尖的技术标准C.本企业内部的相尖信息 D.已知规律的事故发生机理 E.其他相尖资料。

4?针对不同的不安全行为,应分别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与措施,要有(ABCDE)等。 A ?危险程度不同的管理措施 B.出现频率不同的管理措施 C.有痕无痕的不同管理措施 D.观察难易不同的管理措施 E.提高认识能力的管理措施 5.不安全行为的基本控制途径是(ABC)。 A .自我行为控制 B.工作流程控制 C.监督控制 D.思想控制E员工准入控制 三、单选题(10x2 ) 1.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核心是(B),重点是(A)。 A.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B.风险预控管理 C.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 D.综合管理 2. “安全第一”就是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安全,实行(B)的原则。 A.以人为本 B.安全优先 C .生产必须管安全 D .预防为主 3. 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A)占有主要地位。 A .人的因素 B .物的因素 C .不可测知的因素 D .环境的因素 4. 以下选项中属于人员不安全因素的有(B)。 A、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 B、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 C、瓦斯 突出威胁D、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 5. 危险度是由(B)决定的。 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C .事故发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 生的广度和严重性D?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

煤矿安全系统风险预控管理系统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 1 管理要素及要求 1.1 总要求 煤矿应建立并保持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方针、风险预控管理、保障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综合管理、检查审核与评审。 1.2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 煤矿应制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方针应: a) 经煤矿主要负责人批准; b) 明确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总目标; c) 包括遵守现行安全法规和对持续改进安全绩效的承诺; d) 体现对员工进行持续培训的要求; e) 针对煤矿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 f) 形成文件,实施并保持; g) 传达到全体员工,使其认识到各自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义务、责任; h) 可为相关方所获取; i) 定期评审,以确保其与煤矿的发展相适宜。 1.3 风险预控管理 1.3.1 危险源辨识 煤矿应组织员工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并确保: a) 危险源辨识前应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b) 辨识范围覆盖本单位的所有活动及区域; c) 对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对危险源辨识资料进行统 计、分析、整理、归档; ——危险源辨识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危险源辨识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系统(采掘系统、机电运输系统、“一通三防”系统等)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d) 工作程序或标准改变、生产工艺发生变化以及工作区域的设备和设施有重大改变 时,应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 e) 发生事故(包括未遂) 、出现重大不符合项时应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 1.3.2 风险评估 煤矿应组织员工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并确保: a) 对所有辨识出的危险源逐一进行风险评估,并对风险评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整理、归档; ——风险评估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 b) 在以下情况时执行持续风险评估,并保留评估的记录: ——新改扩项目前; ——新设备、设施、工艺和技术应用前或有重大改变时; ——为特定项目(采煤工作面安装、初次放顶、收尾、回撤,采掘工作面过构造、过冲刷带、过富水区、过空巷,排放瓦斯、井下电气焊、大型设备安装与检修等)制定 安全措施前; ——执行重大风险任务前; ——执行特定检查和实验前; ——审核发现重大不符合项; ——调查事故(包括未遂)暴露的新风险。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文件

公司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1. 目的 建立《危险源辩识及预控管理体系》,对公司可能存在(或潜在)的危险源(因素)进行充分、全面辨识,并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估与分级,确定重大危险因素,为明确所要控制的对象和方向提出策划控制措施的要求,制定有效风险控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控管理体系。 2. 职责 2.l 总经理负责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批准公司重大危险因素目录;负责批准相应重大危险因素控制相关的国标、运行控制程序; 2.2 物业管理部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负责建立《重大危险因素及控制计划清单》。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识别、评价和控制措施整个过程的策划、组织、指导以及监督工作;负责全公司危险源的汇总和统计,并确定重大危险源,同时负责重大危险源的监督检查;参与重大危险(重大危险源)及环境因素管理方案的制定,并负责其控制计划落实过程的监督管理;负责审批各单位重大危险源目录。 2.3 公司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控制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的基础工作,编制《重大危险因素及控制计划清单》,负责本本部门危险源的统计、汇总,确定其监控管理的等级,并报公司物业管理部。 3. 控制要求 3.l 应确保不同层面员工参与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过程。 3.2 选择与企业相适应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法,并确保方法的适应性、一致性、可重复性及可评价性。 3.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考虑所有的活动、设备、设施、人员和管理,包括;正常和异常的情况,现在和将来的生产活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变化。 3.4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包括如下过程:准备,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转化为风险的条件,量化风险结果,划分风险等级。 3.5 应根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3.6 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应遵循的原则有:消除,替代,工程控制、隔离,管理措施,

某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施方案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4874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某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施方案标准版 本

某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施 方案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指导思想 按着xx526号文件的精神,要求学习借鉴神华集团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依据《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1093-2011),结合我矿的生产实际,特制订xx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施方案。 二、目的意义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为了有效的控制事故的发生,按照工作任务分析法和事故机理分析法对煤矿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生产系统中存在或者潜在

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在此基础上对辨识出来的危险进行评估,分级分类整理,做到跟踪管控,实现风险的超前防范,从而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自主防范能力,使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能够做到安全隐患预知、预防,能够知险、识险、避险以及排险工作;使煤矿安全生产做到可防可控,进一步优化安全管理方式;逐步使企业改变安全管理作风,由注重结果向以控制过程转变,变事后处理为超前预防、变临时处理为系统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变干部管理为全员参与,最终使我矿人-机-环-管系统达到最佳匹配。 三、工作目标 通过危险源辨识、安全风险评估、预警防控,使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可控状态,杜绝重伤事故及一般事故,防范轻伤事故。 四、方法步骤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试题教学文稿

开拓准备中心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知识考试题 一.填空题 1.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出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11) 2.风险评估是指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出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11) 3.风险预控是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预先采取措施消除和控制风险的过程。 出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11) 4.不安全行为是可能产生风险或者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 1093—2011) 5.神东煤炭集团目前危险源辨识方法采用最多的是工作任务分析法和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 6.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对煤矿所有风险管理对象进行风险等级划分,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重点区域和项目,是为风险管理确定目标的过程。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66——(二)风险评估方法 7.神东煤炭集团目前在本安管理体系中使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是风险矩阵法。 8.《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风险管理对象是可能产生或存在风险的主体。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87—— 1.管理对象提炼 9.风险管理标准是针对管理对象所制定的用于消除或控制风险的准则,风险管理措施是指达到风险管理标准的具体方法、手段。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87—— 2.管理标准与措施制定 10.《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要求,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 出处: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 1093—2011)

道路运输行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范方案[1]

道路运输行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范(一) 一、指导思想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一套全面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是一套能够集中解决目前我县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安全管理突出问题的长效机制,是不断提升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在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推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重要之处在于“落实一个思想,提供一套方案,解决一系列问题”,就是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落到了实处,提供一整套系统性的安全管理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解决因规定不具体而“严不起来”、因操作性不强而“落实不下去”的问题,从而实现岗位自主管理和风险超前防范。 二、理论基础 风险预控管理就是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的安全管理方法;风险预控管理就是运用系统的原理,对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各工作场所、各工作岗位中存在的与人、车、环境等相关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分析评估;对辨识评估后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明确管控责任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同时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危险源数据库,使各类危险源始终处于动态受控的状态。

三、突出优势和鲜明特点 与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相比,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有其突出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一是建立了科学的安全管理流程。主要是通过全面辨识各生产场所、各工作岗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明确安全管理的对象;对辨识出来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危险程度,进一步明确各个环节安全管理的重点;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等要求,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明确安全管理的依据和手段;通过落实管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保障管控标准和措施执行到位。二是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了实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强调要建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体系中的每个管控元素进行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在纵向上,明确了公司和各班组安全管理的责任关系,在横向上,通过系统危险辨识,明确了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把安全管理责任由安全管理部门一家延伸到所有业务部门;通过岗位危险源辨识,明确了职工的岗位安全责任,实现了安全管理责任的全员化。三是实现了超前预控管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要求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控制标准和严密的保障措施,使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安全管理由传统管理转变为“辨识和评估风险—降低和控制风险—预防和消除事故”的现代科学管理。四是突出了风险控制的重点和考核机制。主要控制两类危险源:一类是领导干部和业务部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简介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神华集团于2005年立项,组织中国矿业大学等国内6家研究机构共同研发,在百余个煤矿试点运行并取得较好成效的一套现代科学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方法。这套管理体系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通过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标准和措施,达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从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其核心是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明确煤矿安全管理的对象和重点;通过保障机制,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风险管控标准与措施的执行;通过危险源监测监控和风险预警,使危险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经过神华集团等煤炭企业3年多的试点证明,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理念先进、行之有效,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体系总结构 AQ/T1093-201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2011年7月12日发布,2011年12月1日实施。包含8个部分,46个要素和若干具体指标。 1、总体要求

2、安全预控管理总体方针 3、风险预控管理 4、保障管理 5、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6、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 7、综合管理 8、检查、审核与评审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特点 1、通用性: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给出的一套煤矿安全管理的流程与规范,具有通用性,不仅适应于地质条件好的的煤矿,也适应于地质条件差的煤矿。当然地质条件好、装备优良、人员素质高等有利因素更有利于满足《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的要求,但面临安全诸多不利条件的煤矿,通过《规范》的实施,同样可以提高其安全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可以规范其管理流程,可以在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其安全管理绩效。 2、针对性、特殊性: 《规范》提出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百万吨死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制度 1、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风电场安全管理工作,提高风电场设备安全管理水平,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控制,以预防事故的发生,结合风电场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等设备的风险预控管理。 3、引用标准 3.1 《电气安全术语》GB/T 4776 3.2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 19517-2004 3.3 《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GB/T 22696-2008 3.5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国华河北分公司2011版) 4、风险预控管理 风电场应建立并保持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程序,以全面辨识生产系统和作业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源,明确危险源存在的风险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 4.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 风电场应组织员工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并确保:4.1.1危险源辨识前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4.1.2辨识范围覆盖本单位的所有活动及区域; 4.1.3对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 4.1.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4.1.3.2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 4.1.3.3危险源辨识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4.1.3.4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4.1.4工作程序或标准改变、生产工艺发生变化以及工作区域的设备和设施有重大改变时,能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4.1.5发生事故(包括未遂)、出现重大不符合项时能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4.2 风险管理对象提炼、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 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的基础上,应提炼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象,并符合下列要求: 4.2.1风险管理对象的提炼要具体、明确,一般应按照人、机、环、管四种风险类型来确定; 4.2.2针对风险管理对象风电场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措施并形成程序; 4.2.3管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应遵从全面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全过程原则; 4.2.4管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的要求; 4.2.5风电场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管理标准和措施进行修订和完善。 4.3 危险源监测 风电场应采取措施对危险源进行监测,以确定其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并确保:

某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施方案

某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着xx526号文件的精神,要求学习借鉴神华集团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依据《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1093-xx11),结合我矿的生产实际,特制订xx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施方案。 二、目的意义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为了有效的控制事故的发生,按照工作任务分析法和事故机理分析法对煤矿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生产系统中存在或者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在此基础上对辨识出来的危险进行评估,分级分类整理,做到跟踪管控,实现风险的超前防范,从而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自主防范能力,使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能够做到安全隐患预知、预防,能够知险、识险、避险以及排险工作;使煤矿安全生产做到可防可控,进一步优化安全管理方式;逐步使企业改变安全管理作风,由注重结果向以控制过程转变,变事后处理为超前预防、变临时处理为系统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变干部管理为全员参与,最终使我矿人-机-环-管系统达到最佳匹配。 三、工作目标 通过危险源辨识、安全风险评估、预警防控,使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可控状态,杜绝重伤事故及一般事故,防范轻伤事故。

四、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1、成立安全风险预控体系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以笔画为序) 成员: 2、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工作小组 组长:副组长: 成员: 3、组织培训学习。对各个部门下发《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各部门认真组织自学。 (二)建立体系阶段(xxxx年4月至6月) 1、危险源辨识。(4月10日至5月xx日)根据我矿实际,采取从下至上的原则,发动全体员工对自己工作场所和责任区内的危险源进行详细排查并登记,确保危险源无遗漏、安全管控对象明确。要求各单位党政一把手亲自主抓,对本单位的人、机、环、管各要素认真分析、查找隐患和潜在隐患,并分类汇总上报安质科。 2、风险评估。(5月xx日至6月10日)对各单位辨识出的危险源,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工作小组进行评估分级,按着(人、机、环、管)四大类别,将危险源分为5个等级(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低类风险),明确安全管控重点。 3、制定风险预控标准及措施。(6月10日至6月30日)针对危险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相关知识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相关知识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相关知识 一、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概念: 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理标准、管理措施为基础,以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为重点,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更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特征是: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 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特点是什 么? a)以风险预控为核心。b)以不安全行为管理为重点。c)以生产系统安全要素为基础。d)以PDCA循环方式为运行模式。e)依靠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推动体系有效运行。 三、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一个流程”是什 么?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一个流程”即风险预控管理流程,是实现煤矿“人、机、环、管”四类危险源管控一致性、程序化的方法。该流程包括七个步骤: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执行风险控制标准和措施、危险源监测监控、危险源监测、判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危险源预警。 流程图:

四、PDCA 循环方法是什么? 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执行任务和管理任务的通用模型,这个模型表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分为4个阶段进行,即计划(Plan)阶段、实施(Do)阶段、检查(Check)阶段和处置(Action)阶段。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有效保障每一项管理任务的计划充分性、执行合规性、过程依从性以及效果符合性。PDCA的含义简要说明如下: ——计划:建立所需要的目标和过程,以实现企业安全方针所期望的结果。 ——实施:对过程予以实施。 ——检查:根据安全方针、目标、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过程进行监 测和测量,并报告结果。 ——处置: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 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 去解决。 五、相关术语: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最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最新版) 第一章总则 为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以预防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风险预控管理 各煤矿应建立并保持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程序,以全面辨识煤矿生产系统和作业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源,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并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 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 煤矿应组织员工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并确保: 1、危险源辨识前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2、辨识范围覆盖本单位的所有活动及区域;

3、对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 (2)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 (3)危险源辨识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4)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系统(采掘系统、机电运输系统、“一通三防”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4、工作程序或标准改变、生产工艺发生变化以及工作区域的设备和设施有重大改变时,能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5、发生事故(包括未遂)、出现重大不符合项时能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二、风险管理对象提炼、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 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的基础上,应提炼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象,并符合下列要求: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推进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近年来,神华集团积极探索并推行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有效地提升了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安全发展。 一、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实施背景 大家知道,近十年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神华集团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期间,我们并购组建了宁煤集团、神新公司、神宝公司和北电胜利公司等。神华企业规模快速扩大,煤矿数量不断增加,由原来的40个变为现在的64个(含基建矿井)。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研究和实施就是在神华生产规模高速发展、安全生产压力骤然增大、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进行的。促使神华做出决定,下大力气研究和推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神华迫切需要一个切实有效的抓手,快速夯实新并购煤矿的安全管理基础,提高其安全生产水平。并购工作打破了神华原有的以神东公司这样煤层地质条件好、建设起点高的矿区为主的安全管理格局。新并购煤矿大多建设起点低,设计落后,人员多、装备差、煤层地质条件复杂,水、火、瓦斯、顶板、煤尘等灾害俱全,百万吨死亡率也远远高于神华原有煤矿。特别是这些煤矿安全管理的体制、机制和管理理念,与神华安全管理模式差异较大。神华亟需一个办法,将新并购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快速提升上来。 (二)实践证明继续依靠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不能彻底解决神华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数年来,我们在推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先后引进了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南非的NOSA综合五星管理体系等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办法,但是由于基础不同、文化差异和译文晦涩,这些体系难理解、难结合、难应用,导致最终推行不下去。但这些尝试和探索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发:煤矿安全管理必须体系化,必须将国际标准本国化、将国家标准行业化,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自主创新,研究一套针对我国煤矿特点的管理体系。 (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期望,坚定了神华研究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决心。2005年前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高度关注。当时神华安全生产处在我国煤炭行业先进水平,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监局希望神华集团带头对煤矿安全管理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创新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一套适合煤矿特点、管用的现代安全方法,以此促进全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监局的指导支持下,神华集团于2005年立项组织国内六家科研院校,历时两年对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基本理论、风险预控管理方法、体系必备元素及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这套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基本架构。2007年国家煤监局在神华召开了推进会,并组织在全国百家煤矿试点推行这套体系,神华集团在全集团52个生产煤矿全面推行。2011年该体系作为一项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予以发布。同年8月,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监局发文在全国推行。

AQT1093201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方案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AQ/T/1093-2011)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术语和定义、管理要素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井工煤矿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053.1-2009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 GB 4053.2-2009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 GB 4053.3-2009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7059-2007 便携式木梯安全要求 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 GB 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 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 AQ 1026-2006 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 AQ 1027-2006 煤矿瓦斯抽放规 AQ 1029-2007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使用管理规 AQ/T 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JGJ 80-1991 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 《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六十号(2001年) 《中华人民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六号(2008年)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国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年)《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煤矿测量规程》原能源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危险源hazard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GB/T 28001-2001 定义3.4] 3.2 危险源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 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GB/T 28001-2001 定义3.5] 3.3 风险risk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GB/T 28001-2001 定义3.14] 3.4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安全管理制度》之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 一、编制目的 为了建立矿井安全风险定期检查分析工作机制,检查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评估管控效果,不断完善管控措施,特制定《******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 二、编制依据 1、《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xx]11号); 2、《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煤安监行管[20xx] 5号)(试行); 3、《四川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的通知(川安办[20xx]25号)。 三、术语定义 1.风险分级:采用科学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等级。 2.风险管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安全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 应包括:⑴工程控制;⑵行政管理控制;⑶个体防护控制;⑷应急救援控制。 3、工程控制包括: (1)消除或减弱危害——通过对装置、设备设施、工艺等的设计、施工防控工程设施来实施; (2)密闭——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 (3)隔离——通过隔离带、栅栏、警戒绳等把人与危险区域隔开;

(4)移开或改变方向——如移开或改变危险及有毒气体的排放口。 4、行政管理控制包括: (1)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 (2)减少暴露时间(如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 (3)监测监控(如矿井安全监控、人员定位); (4)警报和警示信号; (5)安全互助体系; (6)培训; (7)风险转移(共担,如购买保险)。 5、个体防护包括: (1)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自救器、呼吸器等; (2)当工程控制措施不能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职业安全健康因素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 6、应急控制: 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重在“防”。确认和提高应急事件所在位人员的应急能力;现场处置方案是应急预案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四、主题内容 (一)、管控措施 1、分级管控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根据风险级别对应矿井管理机构设置层级实施分级管控。 1级(重大风险、红色),由矿长组织实施管控; 2级(较大风险、橙色),由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组织实施管控,矿长督办;3级(一般风险、黄色),由责任范围内的科、队组织实施管控,分管副职督办;4级(低风险,蓝色),由作业班组实施管控,主管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督办。 2、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类型 (1)工程控制;

风险预控体系会议纪要

时间:2014.6.3 地点:会议室 主办:体系办 参会单位和人员:芦子沟各队(科)长,平煤神马施工队,地宝施工队。 题目:《实施风险预控管理,建立安全长效机制》 主讲:安全副矿长根据大会安排,介绍了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并介绍了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实施背景、主要内容和重要作用等几个方面内容。 1、安全管理基本情况及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系统。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概括为“五个一”,即:树立一个理念;构建一套体系;探索一条途径;打造一支队伍;培育一种文化。 2、风险评估。对煤矿辨识出来的几千条甚至上万条危险源,进行评估分级,搞清哪些是重大风险,哪些是中等、一般的风险,进而明确安全管控的重点。 3、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依法制定危险源管理标准,确定危险源管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才能不出事故,解决每个管控重点“如何管”和“如何管得有效”的问题。 4、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煤矿需要通过监测危险源是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管控标准和措施实施的效果如何,动态排查事故隐患。 5、危险源预警。对于监测中发现危险源未有效控制的情况,及时分

级预警,促进现场迅速落实整改和控制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二)两个理论 1、海因里希法则。这个法则是1941年美国的海因里希从统计许多灾害开始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海因里希事故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发生过程,即: (1)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2)事故的发生是由于:①人的不安全行为;②物的不安全状态。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 (4)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根据该法则明确了我们安全工作基本原则,即防范大事故必须从消除小事故和隐患做起,将管理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查处为风险预控。 2、内外因事故致因理论。该理论阐明了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是在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能量意外释放的结果,要想控制事故的发生,就要控制事故的内因,排除诱发事故发生的外因,为煤矿实现切断煤矿事故因果链、建立风险预控管理流程奠定了基础。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风险预控管理办公室在集团领导的要求下,重点了解各煤矿单位体系建设的进度和开展情况,坚持日常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相结合,对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及纠偏,探讨体系建设的方法和步骤,同时与各单位体系建设人员进行交流,对体系建设滞后单位进行督促。通过不断查找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推广好的经验、方法,采用示范带动的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体系建设工作有序开展。风险预控管理办公室通过对试点单位和其他单位的督导和探讨,现将在督导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建议和要求归纳如下,以便体系建设单位汲取和借鉴: 一.矿级领导和中层领导对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认识不 足、重视不够; (1)矿级领导没有经过培训和学习,对体系建设作用和用途不理解,不知道体系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对此工作开展不积极; (2)中层领导没有经过培训和学习,不知道体系建设的基本知识,想开展但不知道从何入手,更不能指导职工; (3)有等待、观望、临时思想,认为是搞形式主义,可有可无,应付对待等; (4)战线领导不重视,没有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所分管战线体系建设工作的情况不知也不过问,给体系建设带来消极负面影响。

二.三级培训没有落实;无培训计划,无培训效果考核;矿级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没有经过培训和学习,有的培训不到位,笼统培训无针对性,干部不理解,职工不清楚,工作无法开展。体系建设期间应让职工知道的: (1)什么是危险源?什么是隐患?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2)什么是危险源辨识?什么是隐患排查? (3)怎样去辨识危险源,从哪些方面去辨识危险源? (4)危险源的风险怎样准确描述? (5)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6)科队级领导及风险小组人员还应掌握危险源分类、整理、补充、完善;以及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并能指 导本单位职工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三.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范围确定不准,前期准备不充分,基础工作调查统计不认真,缺失相关单元及元素; (1 )单元划分要全面、准确,战线(专业)、区队(劳动组织)、班组(工作空间); (2)工作场所、活动区域(包括井上和井下); (3)所辖设备、设施、材料物质、工具及器具; (4)工艺流程、职业健康、环境因素、危险场所; (5)工作任务及工序; (6)岗位、工种、所有员工; (7)对矿井还有生产系统、生产工艺流程等。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XXXXX煤业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XXXXX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

XXXXX煤业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第一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2) 一、总则 (2) 二、组织管理 (2) 三、安全风险辨识 (3) 四、方法及要求 (6) 第二章检查评分标准 (7) 第三章常用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 (9) 第四章安全风险管控流程 (11) 第五章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 (13) 一、危险源概述 (13) 二、管理组织及职责 (13) 三、危险源矩阵表 (14) 四、危险源分布情况 (15) 六、危险源评估 (29)

第一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建设方针,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评估,提升安全风险管控水平,保障安全建设,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向阳煤业内部为保障安全建设自主组织开展的,对建设、管理各环节可能存在或产生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超前辨识、分析、分级评估、管理控制的活动。本制度不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由中介机构承担的各类安全评价活动。 第三条本制定适用于向阳煤业所属各单位。 二、组织管理 第四条组织管理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组长负责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控工作的总体组织、协调。安全科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制订向阳煤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和考核标准,定期协调组织相关业务职能部门对各单位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各业务职能部门是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专业管理部门,负责本专业范围内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检查督导。 第五条副组长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评估责任,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办法或细则,明确组织程序、方式方法、监督管理及考核奖惩等内容。单位分管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业务科室负责实施专业范围内的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区队负责实施现场开工条件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班组负责实施重点工序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岗位人员负责实施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评估管理。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平煤股份十一〔2017〕79号 关于印发《十一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制度(试行)》的通知 矿属各单位: 《十一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试行)》已经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平煤股份十一矿 2017年6月17日 平煤股份十一矿综合部2017年6月20日印发 (校对:王天永)平煤股份十一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制度(试行) 为全面辨识、管控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要求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机制 (一)成立十一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孔建伟、车云立 副组长:邰俊卿、杨峰、彭泽智、郑立、樊永东、董守文、史二听、樊胜强、李为民、陈星明、石涛 成员:各专业副总、业务科室科长(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检科,办公室主任由安检科科长张生亮兼任,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职责分工 1.党委书记、矿长负责十一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全面领导,组织制定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考核办法,负责全面落实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资、技术、时间支持和资金投入保障;组织每月对划定重点安全风险区域和重大风险管控措施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对重大风险及隐患组织公布和公示。 2.安全矿长负责牵头组织十一矿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责落实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对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进行全面监督、检查、考核、协调;组织安检部门对重点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督促、验收。 3.各战线领导负责组织实施本战线作业场所、生产系统、专项及年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每旬针对本战线分管范围内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查看管控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并召开战线工作例会,不断完善改进管控措施。 (1)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及业务科室长(主任)负责具体实施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分级管控技术和业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