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现状与发展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现状与发展

本文由64737704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产业透视
!""# !" ! #
$" $!% #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 现状与发展

张 世 超 !!"#$#%&’"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嵌锂化合物正极材料是锂离子
锂离子电池中占有较大比例(正负 极材料的质量比例为 "#!$%#! ) ,因 此正极材料的性能将很大程度地影 响电池的性能,其成本也直接决定 电池成本高低。 目前正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 于氧化锂钴、氧化锂镍等电极材 料,与此同时,一些新型正极材料 (包括导电高聚物正极材 料 ) 的 兴 起也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 注入了新活力,寻找开发具有高电 压、高比容量和良好循环性能的锂 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新体系是本领域 重要研究内容。
! -./01+, 型 层 状 结 构 的 ’()*+,、
尖晶石结构的 ’2-’()*+, 和岩盐相
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极材料在
’()*+,。 层 状 ’()*+, 氧 原 子 采 用
畸变立方密堆积序列,钴和锂分 别占据立方密堆积中的八面体 ( "/ ) 和 ( "3 ) 位 置 ; 尖 晶 石 结 构 的 ’()*+, 中 氧 原 子 为 理 想 立 方 密 堆 积 排 列 , 锂 层 中 含 有 ,45 钴 原 子 , 钴 层 中 含 有 ,46 锂 原 子 ; 岩 盐 相 晶 格 中 ’( 7 和 )*" 7 随 机 排 列 , 无法清晰地分辨出锂层和钴层。 目前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较多 的是层状结构的 ’()*+,,其具有工 作电压高、充放电电压平稳,适合 大电流充放电,比能量高、循环性 能好等优点,锂离子在键合强的
!&!
’()*+, 正极材料
’()*+ , 具 有 三 种 物 相 , 即
!" 新 材 料 产 业
( ()* +!""# ,-’./0 1-+$!%)
!" # $% & ’
!"#$ 层 间 进 行 二 维 运 动 , 锂 离 子
电导率高,扩散系数为 %& )*? , +
’( $ ’%
方 法 。 如 采 用 =4、 /> 、 ?4 、 @A 等 元素对 5" 进行掺杂取代,以 稳 定 层状材料结构、提高电化学性能并 降 低 生 产 成 本 ; 在 B45"#$ 表 面 包 覆 />$#C、 D$#7、 />D#.、 E26 等 物 质,改善电极材料与电解液间的恶 性相互作用,减缓钴的溶解等。
B4=46$ 存在合成困难、结构相
变和热稳定性差等缺点,其根源都 与 B4=46$ 的 内 在 结 构 有 关 。 对
%& ’-)*$? ’%,理论容量为 $-.*/012, +
实际 比 容 量 为 %.&*/012 左 右 。 由 于其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和电化学性 能稳定等优势,所以是最先实现商 品化的正极材料。 但 345"6$ 价 格 昂 贵 , 实 际 比 容量 仅 为 其 理 论 容 量 $-.*/012 的
B4=46$ 进 行 元 素 掺 杂 以 改 善 其 结
构 , 是 提 高 B4=46$ 比 容 量 、 改 善 循环性能以及

稳定性的 有 效 手 段 。 在 B4=4% ’LEL#$ 搀 杂 化 合 物 的 研 究 中 , 5" 搀 杂 的 B4M4%’L5"L6$ 表 现 出 良好的综合性能。由于钴和镍是位 于同一周期的相邻元素,具有相似 的 核 外 电 子 排 布 , 且 B45"6$ 和
%F$
B4=46$ 正极材料
理想 B4=46$ 晶体具有与 B45"6$ 类 似 的 ! ’=GHA6$ 型 层 状 结 构 。
7&8 左 右 , 钴 的 利 用 率 较 低 ; 349 5"6$ 的 循 环 寿 命 已 达 到 %&&& 次 ,
但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此外 349
B4=46$ 的 理 论 容 量 为 $-7*/0 1 2,
实际容量已达 %(&*/012,$%&*/012。 与 B45"6$ 相比,B4=46$ 具有价格和 储量上的优势。但 B4=46$ 在实际的 生产和应用中还存在较多问题,为 此 , 人 们 对 B4=46$ 的 合 成 方 法 及 掺杂改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B4M46$ 同 属 于 !’MGHA6$ 型 层 状 结
构,因此可以将钴、镍以任意比例 混合并保持产物的 !’MGHA6$ 型层 状 结 构 。 B4M4%’L5"L6$ 兼 备 了 5" 系 和 M4 系 材 料 的 优 点 : 制 备 条 件 比 较温和、材料的成本较低,同时电 化学性能及循环稳定性优良,已经 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目前
5"6$ 的 抗 过 充 电 性 能 较 差 , 在 较
高充电电压下比容量迅速降低。为 克 服 345"6$ 存 在 的 问 题 , 人 们 研 究 采 取 了 多 种 措 施 以 提 高 345"6$ 的性能。 层 状 345"6$ 一 般 采 用 高 温 固 相反应制备,为了获得纯相且颗粒 均匀的产物,需要将焙烧和球磨技 术相结合进行长时间或多阶段加 热。高温固相合成方法工 艺 简 单 、 利于工业化生产,但也存在如下缺 点: :%; 反应物难以混合均匀,需 要较高的反应温度和较长的反应时 间,能耗大; :$; 产物颗粒较大且 粒径范围宽,颗粒形貌不规则,调 节产品的形貌特征比较困难,导致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不易控制。为了 克服固相反应的缺点,采用溶胶 ’ 凝胶方法、喷雾分解法、沉降法等 方法制备 34!"6$,这些方法的优点 是 34 和 !" 离子间可以充分接触,
< $<
B4=46$ 合成条件苛刻,在合成
过程中倾向于生成偏离化学计量比 的 产 物 B4%’I=4%>
产业透视
!""# !" ! #
$" $!% #
多研究工作 通 过 向 尖 晶 石 相 中 添 加其他元素 离 子 的 方 法 来 改 善 容 量损失现象, 元素周期表中的大半 元素已被人们尝试过
!"#$%&’ 存 在 ()*$+,-..-/ 效 应 , 在
充放电过程中易发生结构畸变,造 成容量迅速衰减,特别是在较高温 度的使用条件下,容量衰减更加突 出。 为 了 改 善 !"0$1&2 正 极 材 料 性 能,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措施。 在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方法制备
该方面的工作尚需深入研究。 表面修饰方法是改善尖晶石型
3"

#$4&2 正极材料性能的另一途径。
通 过 在 3"#$4&2 正 极 材 料 表 面 包 覆 其他物质,可以减小材料的比表面 积,抑制电解液与正极材料间反应 的发生,并能达到高浓度体相掺杂 的效果。表面修饰的方法可以增强 电极材料的充放电稳定性,并改善 其安全性,是一种较优良的材料改 性方法。 三 价 锰 化 合 物 3"#$&4 是 近 年 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正 极材料,具有价格低、比容量高 (理论比容量 4789:* ; <,实际比容 量已达到 4==9:* > < 以上)的优势, 已 成 为 !"?#$+& 系 锂 离 子 电 池 正 极材料研究领域的新热点。 3"#$&4 存在多种结构形式,其中属于单斜 晶 系 的 9+3"#$&4 ( 空 间 群 @4 > 9) 和 正 交 晶 系 的 ) +3"#$&4 ( 空 间 群
3"0$4&2 的 基 础 上 , 人 们 又 研 究 开
发了固相配位反应方法、控制结晶 方 法 、 5-6*"$" 方 法 、 溶 胶 凝 胶 方 法、共沉淀方法等,通过优化反应 条 件 可 以 使 尖 晶 石 型 3"#$4&2 正 极 材料的性能得到一定程度提高,但 未从根本上解决容量衰减问题。此 外许多研究工作通过向尖晶石相中 添加其他元素离子的方法来改善容 量损失现象,元素周期表中的大半 元素已被人们尝试过。虽然有些元 素的掺杂能够有效改善材料循环性 能,但一般会引起初始容量的损 失,也影响电池的使用效率,因此
!" 新 材 料 产 业
59$9 )具有层状材料结构特征,并
( ()* +!""# ,-’./0 1-+$!%)
!" # $% & ’
具有较优良的电化学性能,是目前 研究的重点。对于层状结构 !"#$%& 而言,理想层状材料的电化学行为 要比中间类型材料好得多 。 因 此 , 如何制备及稳 定 ’"($%& 的 层 状 结 构,使它能够经受上千次的充放电 循环而不向尖晶石结构转变,是一 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具 有 高 的 能 量 密 度 、
低廉的价格、优异的安全性,使其 特别适用于动力电池。它的出现是 锂离子电池材料的一项重 大 突 破 , 成为各国竞相研究的热点。
人通过采用导电聚合物如聚苯胺等 对 Q(OG 进行改性,达到分子水平 的耦合,使其电极容量能达到 44=
/>9 3 : ,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
导电高聚物正极材料
4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与二次锂电池的最
锂离子电池中,除了可以用金 属氧化物作为其正极材料外,导电 聚合物也可以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 材料。 目前研究的锂离子电池聚合物 正极材料有:聚乙炔、聚苯、聚吡 咯、聚噻吩等,它们通过阴离子的 掺杂、脱掺杂而实现电化 学 过 程 。 但这些导电聚合物的体积容量密度 一般较低,另外反应体系中要求电 解液体积大,因

此难以获得高能量 密度。 活性聚硫化合物是另一类聚合 物正极材料,其工作原理与前述几 种聚合物正极材料不同,是利用硫 的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电化 学 过 程 。 充 电 时 含 有 巯 基 ( AL) 的 有 机 硫 化物单体被氧化 (聚合)为含有
大不同在于前者用嵌锂化合物代替 金属锂作为电池负极,因此锂离子 电池的研究开发很大程度上就是负 极嵌锂化合物的研究开发。 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低的电化当量; (4 )锂离子的脱嵌容易且高度 可逆; (1 );"2的扩散系数大; (+)有较好的电子导电率; (=)热稳定及其电解质相容性 较好,容易制成适用电极。 目前,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主要有碳素材料和非碳材料两大 类,具体分类如图 ) U 后页)所示。 已实际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基本上都是碳素材料,如人工石 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
)*+ ’",-.%+ 正极材料 !",-.%+ 正 极 材 料 是 一 类 新 型
的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由于铁 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并且无毒,因 此 !",-.%+ 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 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 属 于 橄 榄 石 型 结 构 ,
空间群为 .$/0。此结构中 ,-12 3 ,-42 相 对 于 金 属 锂 的 电 压 为 1*+5 , 理 论 比 容 量 )67/89 3 : , 并 且 ;",-<
.%+ 被氧化为 ,-.%+ 时,即充电过
程中体积减小,可以弥补碳负极体 积的膨胀,有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 体积利用率。但 ’",-.%+ 材料的电 阻率较大,电极材料利用率低,因 此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解决其电导 率问题上。 包覆碳及加碳制成复合材料是 提高 ’",-.%+ 材料电导率的有效方 法之一。通过在合成 ’",-.%+ 前包 覆碳的有机化合物,前驱体容量可 达 )=7/>9 3 :, 循 环 )7 次 后 , 只 有 )? 的容量损失。掺杂金属粉体 及有机金属盐是提高 ;"@-.%+ 材料 电 导 率 的 又 一 方 法 。 A*B*C9D$: 等 人通过掺杂少量的金属离子 E#:42、
AMA 键 的 二 硫 化 物 或 者 聚 合 硫 化
物;放电时含有 AMA 键的硫化物又 被还原 (解聚)为有机硫化物单 体。国外研究较多的有二巯基 M 噻 二 脞 ( N(OG)、 三 聚 硫 氰 酸 、四硫基 M 乙二胺 (GGP>) ( GGC>) 等,其中以 Q#OG 的研究开发尤为 引人瞩目。
E(C(VW 、 石 油 焦 、 碳 纤 维 、 热 解
树脂碳等,此外,人们也在积极研 究开发非碳负极材料。
4*)
碳素负极材料
碳材料根据其结构特性可分成 两类:易石墨化碳及难 石 墨 化 碳 ,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软碳和硬碳材 料。通常硬碳的晶粒较小,晶粒取 向不规则,密度较小, 表 面 多 孔 , 晶 面 间 距 E X774W 较 大 , 一

般 在
Q#OG 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
材料,在比能量方面有着优势,但 其在室温下的电化学氧化还原的速 度较慢,所以不能满足电池的大电 流放电的要求。日本 %R/S/T 等
>F 、 G" 、 HI 等 J 使 掺 杂 后 的
12 +2 +2
;",-.%+ 的 电 导 率 提 高 了 K 个 数 量
级。
7*1=$/ Y7*+7$/ , 而 软 碳 则 为
234."5630 7.’689:/#0 ;"3<#’8=
>?
产业透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45*6 *(,. -/0*(,1 7*8 9/45*6 D E / 4 5 FG/4 /4(, HI/4
:;<=>5? @!:;<=A5? BC-*&’(,
图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分类
!"#$%& 左右。
软碳主要有碳纤维、碳微球、 石油焦等。其中,普通石油焦的比 容 量 较 低 , 约 为 ’(!&)*+,, 循 环 性能较差,对石油焦 - 国产 . 等通 过改性处理,可使比容量提高到
子的嵌入而不引起其结构明显膨 胀,具有很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 锂离子在聚合物热解碳中的脱 嵌比容量除了与聚合物热解碳的结 构种类有关外,与其热解碳化温度 关系密切,通常在 =!!> 以下热解 时 得 到 的 碳 的 比 容 量 较 高
中之一认为碳材料中存在纳米孔洞 能嵌入超出化学计量的锂;另外也 有认为与材料中的含氢量有关,锂 离子结合到六角碳环的氢端,并使 碳键由 @A/ 变为 @A# 等等。随着热 解温度的提高,热解碳中氢等非碳 成分减少,不可逆容量也随之减 小,同时嵌锂量也有所下降。如何 在获得高嵌锂量的同时,降低材料 的首次不可逆容量,达到实用要 求,是低温热解碳所需解决的难 题。
/$!&)*+,, 并 且 具 有 较 好 的 循 环
性能。 硬碳中主要有树脂碳,有机聚 合 物 - 01) 、 012 、 0134、 0)5 等. 热解碳以及碳黑 -如乙炔黑. 等。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聚糠醇树脂 碳 04)62 , 它 由 日 本 索 尼 公 司 成 功开发并最早用于其生产的锂离子 电 池 中 , 其 最 大 容 量 达 到 7!!
-$!!&)*+,等非碳成分较高,同时不可逆容量 也较大。对于这类碳材料的嵌锂量 远 远 大 于 892( 的 理 论 容 量 #;/
&)*+ , 的现象目前有多种看法,其
&)*+,,超过了 892( 的理论值,在 04)62 中 添 加 磷 化 合 物 可 使 其 比
容 量 进 一 步 提 高 。 04)62 晶 面 间 距 - :!!/. 较 大 , 为 !"#;%& <
!"#=%&, 与 892( 的 晶 面 间 距 -:!!/. !"#;%& 相 当 , 有 利 于 锂 离
#$ 新 材 料 产 业
( ()* +!""# ,-’./0 1-+$!%)
!" # $% & ’
有石墨化中间相碳微球、石墨纤维 及其他各种石墨化碳等。其中人们 最为熟悉的是高度石墨化的中间相 。 碳微球(I’F0FJ)
I’F0FJ 其 整 体 外 型 呈 现 球
形,为高度有序的层面

堆积结构。
天然石墨中有无定形 石墨与高度结晶有序 石墨即鳞片石墨两种
它由日本大阪煤气公司最先开发、 生产,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I’F0FJ 可 由 煤 焦 油 > 沥 青 B 或
石油渣油 >沥青B 制得。它在
177K 以 下 热 解 碳 化 处 理 时 , 锂 的
与非石墨化碳材料相比,石 墨导电性好,结晶度较高,具有 良 好 的 层 状 结 构 , 更 适 合 !" 离 子 的 脱 # 嵌 , 形 成 !"$% 锂 & 石 墨 层 间 插 入 化 合 物 !"&’($ 。 材 料 的 充 放 电 可 逆 容 量 可 达 到 )**+,-./ 以 上 , 接 近 !"0% 的 理 论 比 容 量 嵌入量可达到 LM4+,-N/ 以 上 , 但 不可逆容量较高。热处理温度在
O444K 以 上 时 , 随 着 温 度 升 高 , I’F0FJ 的 石 墨 化 程 度 提 高 , 其
可逆容量增大,不可逆容量降低, 通 常 其 石 墨 化 温 度 控 制 在 ;P44K 以 上 , 其 可 逆 容 量 可 达 到 Q44
)12+,-./, 充 放 电 效 率 通 常 在 345 以 上 , 不 可 逆 容 量 一 般 低 于 67+,- 8/, 锂 在 石 墨 中 的 脱 8 嵌 反
应或脱8嵌容量主要发生在 *9
+,-N/ 左 右 , 不 可 逆 容 量 小 于 O45 ,循环性能优良。
天然石墨中有无定形石墨与 高度结晶有序石墨即鳞片石墨两 种。对这两类天然石墨进行对比 研究,发现典型的无定形石墨产 品 一 般 纯 度 较 低 , 在 345 以 下 , 石 墨 晶 面 间 距 >RMMSB 为 M:TTLG+ 左 右 , 主 要 为 SI 晶 面 排 序 结 构 , 即 石 墨 层 按 ,J,J …… 顺 序 排 列 , 锂在其中的可逆比容量较低,仅 为 SLM+,- N/左 右 , 而 不 可 逆 容 量 较高,达到 UMM+,-N / 以上 。 无 定 形石墨中杂质含量高,影响其可 逆容量,而较高的不可逆容量估 计与其无定形结构有直接关系, 类似于硬碳材料。典型的鳞片石 墨 产 品 纯 度 可 达 到 33:35 以 上 , 石墨晶间 距 >RMM;B 为 M:TT*:;<= 左 右 >?@:!" . !" B , 具 有 良 好
A
的充放电电压平台,与提供锂源 的 正 极 材 料 如 !"0CD;、 !"E"D;、
!"FG2DH 等匹配性较好,所组成 的
电池平均输出电压高,因负极不 可逆容量额外需要消耗的正极材 料较少,是一种性能较好的锂离 子电池负极碳材料。目前生产的 锂离子电池已大量采用石墨类碳 材料作为电池的负极。 石墨材料主要包括人造石墨 和天然石墨两大类。人造石墨是 将易石墨化碳 (软碳)经 高 温 石 墨化处理制得。作为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的人造石墨类材料主要
234."5630 7.’689:/#0 ;"3<#’8=
>?
产业透视
!""# !" ! #
$" $!% #
右 , 主 要 为 !" #$% 晶 面 排 序 结 构,即 石 墨 层 按 &’&’ …… 及 &’(
应用。锡的氧化物 (包括氧化亚 锡、氧化

锡及其混合物)具有一 定的可逆储锂能力,储锂容量比 石 墨 材 料 高 得 多 , 可 达 到
充放电电压平坦,没有不可逆容 量,特别是这种材料作为锂离子电 池负极时,还可以采用不能提供锂 源的正极材料与其匹配组成电池。
)&’) …… 两 种 顺 序 排 列 。 鳞 片 石
墨不可逆容量明显低于无定形石 墨,一般小于 *+,&-./,含碳量为
*++,&-. / 以 上 , 其 中 采 用 低 压 气
相沉积法制备的晶型氧化锡
V=K!、 GHK! 等硫化物也可作锂
离 子 电 池 的 负 极 材 料 , 可 与 <=(
0*1 时 , 可 逆 容 量 为 !2+,&-./3 !4+,&-./; 含 碳 量 提 高 到 001 以
上 时 , 其 可 逆 容 量 可 达 到
K;E!7 的 循 环 性 能 比 较 理 想 , 充
放电循环 L++ 次 容 量 几 乎 不 衰 减 , 显示了一定的应用前景。通过向 锡的氧化物中掺入 ’ 、 M 、 &N 及金 属元素的方法,制备出非晶态 ? 无 定形 7 结构的锡基复合氧化物 (通 , 式 为 K;GBEO ?B!L7 ) 其 可 逆 容 量 达 到 >++,&-. /以 上 , 体 积 比 容 量 大 于 !!++,&- . P,$, 是 目 前 碳 负 极 材 料
)HE!、 <=I=E!、 <=G;!E2 等 2U 级正
极材料匹配组成电池。这类电池电 压较低,如以 V=K! 为负极, <=)HE! 为 正 极 组 成 电 池 , 电 压 为 !U 左 右,其循环性能较好,可达到 *++ 次。另外,某些合金材料具有较高 的充放电容量,如 G/!K= 合金的充 放 电 比 容 量 可 达 到 L+++,&-. / 以 上,锂在 K;!CD 合金材料中的充放 电 可 逆 容 量 达 到 A++,&-./, 但 它 们的循环性能还不理想。
$++,&-./3$*+,&-./。
石墨材料由于其石墨化结晶 度高,具有高度取向的层 状 结 构 , 对电解液较敏感,须采用碳酸乙 烯酯 56)7 等有机电解液体系。同 时 , 由 于 石 墨 层 间 距 5 8++! 9
+:$2;,7 小于锂插入石墨层后形成
的 <=)> 石 墨 层 间 插 入 化 合 物 的 晶 面层间距 ?8++!@+:$A;,7 ,在有 机 电解液中进行充放电过程时,石 墨层间距变化较大,并且还会发 生锂与有机溶剂共同插入石墨层 间以及有机溶剂的进一步分解, 容易造成充放电过程中石墨层逐 渐剥落、石墨颗粒发生崩裂和粉 化,从而影响到石墨材料以及其 作为负极的电池循环性能,因此 一般对石墨表面采取氧化 、 镀 铜 、 包覆聚合物热解碳或锡的氧化物 等非碳材料等方法对石墨进行改 性处理,以改善其充放电循环性 能,并可进一步提高石墨材料的 比容量,达到实用要求。
*++,&- . P,$ Q
L!++,&- . P,$7 的 ! 倍 以 上 , 循 环
性能也较好。该材料目前的问题 是首次不可逆容量仍较高,充放 电循环性能也有待进一步改进提 高。 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是在氮化 锂 <=$I 高

离子导体材料 ? 电导率为
$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
电解质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正、负极之间起到输送离子 和传导电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电 解质是获得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 度、长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良好的 锂离子电池的关键。 为了满足锂离子电池高电压
L+!K? RL7 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 P,
的 , 可 分为反 )SC! 型 和 <=$I 型 两 种,代表性的材料分别为 <=$RB)HBI 和 <=AG;I2。<=$RB)HBI 属于 <=$I 型结 构锂过渡金属氮化物 ?其通式为 <=$R
B
W2U7 性能的要求,作为锂离子电
池实用的电解质应该满足以下条 件:
GBI, G 为 )H、 I=、 )T 等 7 , 该 材
料比容量高,可达到 0++,&-./,没 有不可逆容量,充放电平均电压为
L7 电解质具 备 良 好 的 离 子 电
导率而不能具有电子导电性,一般 温度范围内,离子电导率要高于 ? L+R$K P,RL 数量;
!:!
非碳负极材料
+:>U 左右,同时也能够与不能提供
锂源的正极材料匹配组成电池。
对 <=BCD!E$、 <=BFE!、 <=BGHE!、
<=BIJ!E* 等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研
究 工 作 开 展 比 较 早 , 与 <=B)> 嵌 入 化合物相比,这些材料的比容量 较低,因而基本上未能得到实际
<=AG;I2 属于反 )SC! 型结构锂过渡
金 属 氮 化 物 ? 其 通 式 为 <=!;RLGI;,
!7 电解质应具有 +U3*U 的电
化学稳定窗口,以满足高电位电极 材料充放电电压范围内电解质的电 化学稳定性和电极反应的单一性;
G 代表过渡金属7,比容量较低,约
为 !++,&-./ , 但 循 环 性 能 良 好 ,
!" 新 材 料 产 业
( ()* +!""# ,-’./0 1-+$!%)
!" # $% & ’
!"# 化 学 稳 定 性 高 , 即 与 电 池
体系的电极材料如正、负极、集电 极、隔膜、胶粘剂等不发生发应;
而将多种溶剂按一定的比例 混 合 后 得到的多组分混合溶剂性能 上 优 于 单一溶剂,易于满足上述要 求 , 因 此在实验室研究及工业生产 中 大 多 采用多组分混合溶剂(如 ,-F.=-,
!$# 良 好 的 热 稳 定 性 , 使 用 的
温度范围尽可能宽;
%&#良 好 的 安 全 性 和 尽 可 能 低
的毒性,最好能够生物降解;
,-F.,- 等 ) 作 为 锂 离 子 电 池 的 电
解质溶剂。 导 电 盐 的 选 择 原 则 为 G ( )) 导 电盐与电极活性物质应当在 较 宽 的 电压范围内稳定共存,在电 池 充 放 电时不与电极活性物质发生 电 化 学 副反应; %*# 导电盐在有机溶剂中 应当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容易解离。 能够 较 好 地 符 合 上 述 要 求 的 导 电 盐 有 H/-4I$, H/;A’ 及 H/JKA’ 等 。 早期研究中多采用 H/-4I$ 作为导电 盐,但它是强氧化剂,使用 不

安 全 (国外实验室有过爆炸记录) ,所以 目前已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 都 未 采 用 H/-4I$ 作为导电盐。商品化电池 中 大 多 使 用 H/;A’ 或 H/JKA’ 等 作 为 导 电 盐 。 但 H/;A’ 或 H/JKA’ 提 纯 困 难,价格昂贵,而且 H/JKA’ 还具有 一定的毒性,因此各国仍在 不 断 研 究寻找更好的导电盐。 目前 , 在 锂 离 子 电 池 的 研 制 开 发及工业生产中,性能较好 、 应 用 最 广 泛 的 电 解 质 是 )= L*= H/;A’ F 。 ,-F.=- (MG"L*GN 体积比) 有机 液 体 电 解 质 也 存 在 不 足 之 处 G %)# 它的电导率比最好的水溶液 电解质要低两个数量级。为 补 偿 电 导率的不足,就必须增加电 极 的 面 积和使用较薄的隔膜,相应 电 池 的 体积和形状都要受到影响; %*# 电 池首次充电过程中不可避免 地 都 要 在碳负极与电解质的相界面上反应,
%’# 价格低廉,原料易得。 "()
有机液体电解质 一般锂离子电池 采 用 的 电 解 质 为有机液体电解质,它由有机溶剂 和导电盐组成。有机溶剂的选择原 则为:
%)# 有 机 溶 剂 的 电 化 学 和 化 学
稳定性要好。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 不与正负极材料发生电化学反应, 也不能被电极材料催化而发生分解 反应;
%*+ 有 机 溶 剂 应 具 有 较 高 的 介
电常数及较小的粘度系数以降低离 子迁移阻力,使电解质具有较高的 锂离子导电性;
!"+ 有 机 溶 剂 的 沸 点 要 高 而 熔
点要低,以使电池具有较宽的工作 温度范围。 目前多采用碳酸 酯 系 列 高 纯 有 机 溶 剂 , 如 ,- ( ./01234050 -678 , 9:5610 二乙烯碳酸酯) ;- (;7:<38 , 4050 -679:5610 丙 烯 碳 酸 酯 ) .=( ./>01234 -679:5610 二 甲 基 碳 酸 酯 ) .,- ( ./01234 -679:5610 二 乙 , 基碳酸酯)等作为溶剂。一些文献 中也报道了采用 ?@A (?017623B7:CD8 , 765 四氢呋喃) *E=0?@A (./>01234
017623B7:CD165 二甲基四氢味哺)等
作为溶剂。另外,单一溶剂在性能 上往往不能同时达到上述各项要求,
234."5630 7.’689:/#0;"3<#’8=
>?
产业透视
!""# !" ! #
$" $!% #
形成覆盖在碳电极表面的钝化薄 层,人们称之为固体电解质膜或称
早 在 &-0G 年 , =NV888KQN 和
2K$N< 等 报 道 用 玻 璃 态 1,"G %56" % 56W 三 元 电 解 质 组 装 成 的 56 ! 56W % 56:1,"G ! Z6" 电池具有良好的贮存性
能,贮存一段时间后,电池的电化 学性能比新组装的电池的电化学性 能要好。虽然固态电解质相对于液 体电解质具有不易漏液、安全和易 安装等优点,但在固体中低的离子 迁移率和较差的机械形变性限制了 它们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为了改 善机械性能,在玻璃电解质中添加 一些导电聚合物改

善玻璃电解质的 机械性能的同时,也提高了离子的 电 导 率 。 ]KN^O68 7OI 等 研 究 了
1NL#ON 就 制 成 了 123 和 1??2 基
离子导电膜。目前开发的聚合物电 解 质 主 要 有 1;9 基 、 1??2 基 、
";W 膜 A"I86Q ;8N#MLI8JMN WDMNLUK#NB 。 ";W 膜 的 形 成 造 成 不 可 逆 能 量 损
失,而且也增 加 了 电 极 ! 电 解 质 界 面的电阻,造成一定的电 压 滞 后 ;
123 基 、 1SC= 基 和 1S7 基 聚 合
物。在这几类聚合物基础上形成的 共聚物电解 质 膜 如 1 ASC=%Y=1B 、
A+B 对于可燃性有机电解质,电池
短路或另外一些热源都可引起溶剂 蒸气压的增大,从而导致电池的安 全放气孔打开,放出热气流,如果 热气流的温度超过它的着火点或附 近有火源,气体就会燃烧降低电池 的安全性能。
1 A23%7I%??2%79%"ZB 、 1 AS7% 79%S27B 等 的 报 道 也 比 较 多 , 是
目前锂离子电池研究的一 个 热 点 。 表 & 列出一些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 率,有关数据说明聚合物电解质的 电导率已能满足现阶段锂离子电池 发展的基本要求。
+/,
聚合物电解质
以聚合物电解质代替有机电解 质 来 装 配 塑 料 锂 离 子 电 池 15W ( 18K+/+
无机固体电解质
A &)) 4RB _ )/&-[,"+ %)/,G56W % )/G>56,"B 和 R_ ‘ 1 A ;9B A7=+"9,B ,a
>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在实际使用 时会发生锂离子电导率降低及电化 学性能不稳定等现象。因此,人们 又发展了一类新的无机固体电解 质 。 &-.: 年 , ?/?NDNML6NL 等 研 究 了 )/,.[,"+ %)/++56," %)/+-56W 三 元 玻璃电解质作为常温全固态锂二次 电 池 的 电 解 质 。 &-.> 年 \/
563
56%WID ) 是 锂 离 子 电
聚合物电解质 A 其中 R
池的一个重大进步。其主要优点是 高能量与长寿命相结合,具有高的 可靠性和加工性,可以做成全塑结 构。聚合物电解质也可以和塑料电 极叠合,使 15W 电池可以制成任意 形状和大小,其应用将更加广泛。
指 体 积 百 分 比B, 发 现 这 类 电 解 质 对 56R?D,9: 和 碳 电 极 的 稳 定 性 能 良好。但总体上讲,无机固体电解 质的价格较高,电导率偏低,要实 现实用化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表 !" 聚合物电解质在室温下的电导率
!%&’( 123456789:4;7417 1234562<=>4?;9@4;7417 1??2456789:4;7417 1??24563 A7=+"9,B ,4;74C?7 1;9456D A7=+"9,B ,41;EC?; 1;9456D A7=+"9,B ,41;EC?;417
)*+ ,&-./0 ,&F.F+.F++ ++/.F>F&&/GF++/.F,0/0 +)F:/GF:>/GF&,GFGFG)F,) &:/+F:).F.)/&./0F>/>FG>F&./0
!"#!" #$%& $ &’&(&)*+ ,’-.(&)%+ )/0(&)%+ )/0(&)%+ )/&(&)%+ &/-(&)%+
注: 123H1I8J AK#LJ8ID6ML68NB; 1??2H1I8J A$NMOK#LJ8KMNB ;
1;EC?;H1I8J ANMOJNDNP8J#I8B Q6$NMOJ8 NMONL; 1;9H1I8J ANMOJ8NDN IR6QNB; 1SC=H 1I8JT6DJ86QNDN U8VIL6QN
新材料


#$ 新 材 料 产 业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