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

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这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这次培训针对教材改编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说明,培训完之后,我感触颇深,具体归纳为以下内容。

初中的教材有了新的变化,在教材框架设计、教材栏目设计、教材素材选择、教材容量和难度、教材的呈现方式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它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学生资源以及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在内容设计上它更加人性化,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活。逻辑暗线遵循初中生的道德成长规律,善于捕捉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正视矛盾,揭示矛盾,解决问题。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1.提高个人教学素养,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教法

第一、要积极钻研新教材、新教参,改进教学方法,以增强政治教学效果。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要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全面准确理解,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才能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在“理”字上下功夫,注重科学性,坚持以理服人,增强知识的可信度;在“新”字上想办法,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在“乐”字上动脑筋,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用”字上做文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政治教学效果。

第二、要注重研究学生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现代化和多样化,为中学生接受信息提供了广泛的渠道。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得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有些是和我们政治课的教育是一致的,这就进一步增强了政治课的实效性,但也会有不少信息与政治课的教育是相抵触的,处理不好就会削弱了政治课的实效性。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要深入社会实际,加强调查研究,注重研究学生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在教学中把握“六一致”:是否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一致?是否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相一致?是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一致?是否与我国的政策相一致?是否与当今世界的大环境、大趋势相一致?是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一致?只有保持六个“一致”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及时纠正学生的负面认识,也才能游刃有余地给学生正确、恰当地释疑解惑。

在这次培训中,老师的讲解让我折服,我与他们的差距还非常非常大,我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正地作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可编辑修改版)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8年9月31日,我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部颁新编初中道德与法治科目教材的培训。此次培训围绕着“同祖国和时代共成长,做自信的中国人”这一主题展开。培训老师就这次部编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内容及其编写意图、编写原则、教材特点、教材结构等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以全新的教学理念、生动的案例,给培训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新理念会激发出创新的火花将在我今后的教学中逐一绽放。 本次培训让我感受到了新课标理念的新变化:1.强化了中国特色。渗透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2.突出了时代特征。强调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成果,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体现了国际视野。在课程理念、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评价、课程文化等方面既立足中国国情,有顺应国际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1、新教材更加人性化,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 2、新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学生资源以及充分挖掘社会资源。 三、新教材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得到发展,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更加丰富。

四、新教材促进任课教师善于学习、广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现有教育资源与合理扩充。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活动设计与研究,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参与。 五、促使任课教师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突出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才能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2020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20xx年秋季开学,我省中小学校在起始年级开始使用小学语文(1年级)、小学道德与法治(1年级)、初中道德与法治(7年级)新编教材。为确保新编教材在我省顺利使用,省教研室先后在湖州、金华举行了小学语文、小学道德与法治、初中道德与法治新编教材专题培训,全省300多位语文、品德学科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培训中,由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柳琏老师、杭州市青蓝小学娄屹兰校长等多人组成的小学语文专家团队从教材解读、入学教育、识字写字、汉语拼音、口语交际、阅读教学、字词句运用、课外阅读指导等各个层面对“部编本”语文教材进行了深入解读。浙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执行主编王健敏教授对新教材的修订背景和教材设计进行了介绍,执行副主编林莉副教授对一年级教材的具体修订内容进行了解读。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陈雅琴老师对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及七年级上下册教材内容设计进行了详细解读;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侯定伟老师就粤教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特色及培训工作思路与大家做了总结交流。 与会代表还围绕新教材的培训与使用、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研讨。本次培训活动及时而有效,既有教材编者、出版社人员对教材的整体介绍,又有专家团队对教材的系列解读与教学建议,为新编教材在我省的全面顺利推开使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为下阶段我省学科教研活动的有效跟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明确了方向。 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必须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采取多种形式,分层实施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 2xx年10月17日,我有幸在加来中心学校参加部编教材络培训会。通过学习,本人受益非浅,对依法执教、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等概念的。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教师法》等重要理论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诠释。下面,我就谈一谈学习的感想: (一)区分层次,继续上好法制课。在全县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中开设法律常识课,列入课表。要做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并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使学法、用法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同时,要按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法律常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增强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形式多样,提高法制教育效果。一是举办主题班队会、开展社会调查、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是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形式。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形式,通过宣讲法律故事,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效果。二是开展社区教育活动。要依靠村委会协助学校和家长做好所在区域学生假期的学习生活及教育活动,共同做好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特别是做好对“行为偏常”学生的帮教工作,努力切断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源头,确保学生不出问题。 (三)突出重点,提高法制教育针对性。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除进行必要的法律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外,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少数有不良行为以及有不良行为倾向的“问题学生”实施重点帮扶,预防和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暑假期间,我参加了市教研培训中心组织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聆听专家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解读以及教材的解析,让我受益匪浅。 以前初中政治教材叫思想品德,现在改为道德与法治,这一变动,响应和贯彻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强化了中学法制教育,将依法治国理念根植于中学生的教育之中,有力地促进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针。 一、道德与法治新课程,作了以下一些改变: 1.课程性质发生变化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实践为基本,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2.彰显生命教育主题,突出法治教育,强化公民意识教育,加强媒体素养教育。 3、强调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突出全球意识。 4、增加了学生权利方面的内容,增加了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5、突出情感体验,强调优化教学过程,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 二、新教材于2012年3月18日正式启动编写工作,由教育部直接领导,得到学科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大力配合。 教材编写原则及总体设计

(一)编写原则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2、努力体现课程的综合性质 3、力图实现课程功能 4、遵循育人规律 5、努力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二)总体设计 以中学生生活经验为论据,在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核心,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 三、课堂教学方面的一些认识: (一)三个层次的教学 1、学习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按教材编排的活动步骤进行教学。 2、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或学校组织活动需要,组织教材进行教学。 3、以课文为 基础资源,创造性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更加出彩。 (二)、做好课前准备 1.钻研教材,理解教材。 2、认真备课,备学生、备老师、备课堂,抓住每个环节。 3、准备教学工具,学生活动用具,教师教学用具。 4、创设情境,制作课件。 5、写教案,课后写反思 四、教学方法的探讨: 讨论法、体验法、讲解法、实践法。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

参加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的心得体会 ——熊世涛2017年7月14日至15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纳雍县教育局对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深有感触。 一、在培训会开幕式上,贺老师对培训的纪律作了严格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更要为学生做好表率,在课堂纪律上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要遵守课堂纪律,要确保会议室的卫生,不能做有损教师形象的事,做到真正的为人师表,为道德的进步教育局的老师们真是用心良苦。 二、观看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解析关于《道德与法治》教材教育视频受到很大的启发,他的讲座详细认真的向我们阐释了《道德与法治》对于少年儿童成长学习的重要意义,让我们对于今年新使用的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首先朱部长指出,今年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的教材全部换成《道德与法治》,这是我们国家在现代教育史上一个巨大的突破。目前我们国家倡导依法治国,法律的意识应该从小就扎根在我们祖国的花朵少年儿童的心中,同时教材所涉及的法律知识,都是适合青少年儿童成长发育的基本知识,也是法律最基本的内容,在教材编写和试用的过程中,朱部长说,很多专家和一线的教师对于教材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恰当的修改,这些都为新教材成功实行起到了保证作用。 其次,朱部长细致地为我们分析国际国内教材对历史极大的影响力,它以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存在和发展,朱部长痛批小日本意欲以教科书抹杀侵华历史,想蒙蔽他们的子子孙孙,他们的祖先对中国及其他国家犯下的深重的不可饶恕的罪行,由此体现出教科书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影响力作用可见一斑;以一种意识形态存在于社会是根深蒂固的。 朱部长教给我们深刻的分析了一年级小朋友的各类情况的方式方法,让我们更了解一年级的小朋友,小朋友们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就像是一张白纸一般,需要恰当的色彩对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基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编写的道德与法治课教材开始进入教学实践。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和品德养成的重要基石,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到“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体系”这个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也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点。如何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落地生根,让学生充分享受课堂教学快乐,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打好基础。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开设是为了引导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因此,培养其核心素养主要有四方面内容,包括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理想精神与公共参与。 (一)培育“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是指一个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祖国在情感上与理智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能自觉维护祖国的统一团结与核心利益。“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对于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政治上的认同才会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具体来讲,作为中国公民,初中生必须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对祖国有较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要站在中国立场,以中国公民的身份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了解我国国情,拥护中国共产党,理解并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想,主动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责任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培育“法治意识”核心素养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身心特征较为特殊。近年来国内中学生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犯罪低龄化越来越严重。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其法治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培养中学生的“法治意识”就是要让他们成为有自尊、守规则的公民。因此,应加强对初中生的纪律教育与法治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与规则意识。同时,引导他们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主动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三)培育“理性精神”核心素养 培育“理性精神”核心素养是让初中生成为有思想、有理智的中国公民。这对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具有“理性精神”的中学生必须在生活中能辨别善恶、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德祥乡人和学校 李晓荣 2018年5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巴彦县教育局组织的《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培训。这次培训由县教育局领导主持,由一年级赵莹莹老师主讲的《让我自己来整理》和复生小学二年级刘越男老师主讲的《小水滴的诉说》,参加培训的是各乡镇教师。从早上8:00到12:00,培训教师的培训讲座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从他们的身上,透出一种知识的力量,教育艺术的魅力。通过培训,使参与者对今后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有了全新的感悟。通过《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让我不断深思自己多年的教学。多年来一直按部就班的教学,很少去真正的思考教学真正的目的,思想品德学科的真正目的。《道德与法治》学科培训激发了我深入去思考。 一,首先是思想上的转变。 现实中,思想品德一直被认为是副科,学校、家长、学生,甚至连我们自己也这么认为。参加培训以后,我现在非常自责,我觉得我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错误啊,上好思品课也是很关键的事情。我们的教育恰恰缺乏的就是对孩子的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的教育。育人先育心,一味的抓高分,升学率,使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快乐,失去了个性的发展,也更失去了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的很多,不讲诚信的很多,不文明的很多,不勤俭的很多……所有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我想通过这次学习首先值得反思的就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思品教师,我们得自己把思品当回事,我们必须把它上好。 二,教材的变化

这次新课标培训,我们的教材又有了新的变化,它更加人性化,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它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学生资源以及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得到发展。 三,课堂的变化 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学生日常所见所闻,要求学生感悟。以往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育太陈旧了,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学习、广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现有教育资源与合理扩充。讲究的是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活动设计与研究,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参与。 四,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 在这次培训中,我认真审视自己,未知领域无穷尽,我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正地作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 以上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肤浅认识,总是心中有很多话,确实无文彩表达。这次培训应该说是非常及时的,相信此次的学习,能在自己今后的常规教学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之,教师要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人和学校 李晓荣 2018.5.29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我从事了多年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近三年逐步换了新教材,改名“道德与法治”,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新教材的使用,及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一般会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之中;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予以帮助,并能收到实效。同时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究竟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我认为面对现在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要给学生付出更多的爱。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学生需要老师的抚慰,盼望老师的理解和宽容,自己的言行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以和学生相处,必须用真心去接纳学生,用真情去投入,并且对象要全体学生。我相信教师扎实的基本功、高尚的敬业精神和自身的人格魅力,一定会被学生所承认,一定会受学生爱戴。我相信,只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就能在反思中逐步成长并走向成熟。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着眼于自己教学行为的改进,通过自己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自我觉察,来达到或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效能。在从教的7年当中,本人就一直在进行教学反思,以求促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追求平平淡淡的完美,而追求有突破性的遗憾”就是这个道理。平时在教案书写中,除了符合学校要求外,我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每份教过的教案,我都会认真的回顾并进行诊断,开出教与学的“病历”,并且对这些“病理”进行分析、交流,最后发现并提出解决这些教学“病理”的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平时我还非常珍惜并利用进修等渠道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争取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分析他们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组织课堂教学。同时与自己的课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名师的教学艺术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传统的政治课堂存在许多弊端,如: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师生一问一答多,学生探讨研究少;教师启动问题多,学生启动问题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等等。这些倾向妨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方法总结

【学习方法】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方法总结 一、如何预习 具体的方法有三:(1)找难点、抓重点;(2)联系实际提问题;(3)做好预习笔记。 政治一节课学习一框内容,你就利用10分钟时间看一看,找出几个不懂的问题,就算达到预习的目的。 二、如何听课 1.政治老师讲了好多有趣的事,但考试有不考,我应该怎么办? 老师讲有趣的事,第一是为了调动大家的学习兴趣,第二是为了说明政治上的原理。学习政治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考试,而是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道德品质,从而促使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课堂中,不能因为与考试直接相关的内容就认真地听,而与考试相对较远的内容就不听,要重视课堂学习的体验过程。 2.老师上课的节奏很快,我不知他上到哪里了,应怎么办? 老师上课不可能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听课习惯。如果你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节奏,说明你对教材内容比较生疏,因此,务必做好预习工作,通过预习,明确了上课内容,即使老师上课节奏快,也是能跟上他的思维。 3.黑板上有板书,课件上又有内容,我课堂笔记得如何记? 有利于解决疑惑问题的信息必须要记,一堂课主要的知识点也要记,还有一些信息是教材中没有的,要尽量记。课堂笔记是预习笔记的完善与补充,要在预习笔记中留出一些空白处,就是为了记下上课中所得的重要信息。有时教师上课节奏快,信息量也大,那就要学习记下关键词、记下思路。等课后再去整理。 4.提高听课的效果要处理哪些关系?

要处理有趣与无趣的关系,一堂课不可能45分钟都有趣,有趣的内容要听, 无趣的内容也要努力地去听。要处理好听课与笔记的关系,一边听一边记下重要信息,不要只听不写,也不要只抄写板书,不听老师讲解。要处理好白板与黑板的关系,它们本是相辅相存的关系,而主导这些板书内容的根据主要是教材。因此,不要只看白板生动有趣的内容不记黑板中的板书内容。 三、如何记笔记 1、如果我把重点内容全背下来,可以不记笔记吗? 要提高学习效果,必须转变死记硬的学习方法,要多思考、多积累,同时也要勤做笔记2.笔记具体记有哪些内容? 第一,是预习阶段的预习笔记,主要对重点与难点知识及时勾画。 第二,听课阶段的听课笔记,把教师在上课中呈现的一些新信息记录下来。 第三,就是复习阶段的笔记整理,画一画单元知识框架图,列一列相同类的题目,比一比易混淆的概念与原理。 3.笔记什么作用?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保留信息、强化记忆。 预习笔记有收集学习素材的环节,则可以积累资料,扩充新知,获得许多新知识。课堂笔记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记笔记能提高听课的效果,而整理笔记是反思的过程,自己分析与综合能力会得到训练。 4.课堂笔记来不及写怎么办? 这是如何记课堂笔记的问题,有人常常因记不全教师讲解的内容,而放弃了记笔记的好习惯。课堂笔记不必记下上课的全部内容,如果在预习笔记的基础上记课堂笔记,课堂中主要记下一些新信息,有时内容比较多,全记下来确实有困难,那么就要学会抓重点,先记下关键词,如果还是不行,课后向同学借听课笔记,补上遗漏的内容。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新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新策略 发表时间:2019-11-21T16:24:54.377Z 来源:《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1期作者:龚丽霞 [导读] 新课程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在整体上把握好改革方向,在实践中贯彻改革精神,积极调动每个中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创新学习平台。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实验中学442700 摘要:新课程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在整体上把握好改革方向,在实践中贯彻改革精神,积极调动每个中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创新学习平台。 关键词: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新策略核心素养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从2016年起,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道德与法治》这门与“德”“法”密切相关的课程,在新形势下更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它主要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为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采用科学、民主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创新教学手段,让道德与法治生出翅膀,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一、倡导体验性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时代的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所以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活动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成长。学习方法对每个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又是因人而异的,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不同,学习方法也应该不尽相同。作为教师要授人以渔,即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紧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通过分析探究最终解决问题,自主构建对知识的理解和对问题的认识。课堂上,学生是时间的主人,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去体验、发现、思考、讨论、总结,在学习体验中提升和发展。在课堂中要积极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机会去探究、去思考,拓展思维空间,提升思维高度,培育创新思维,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形成科学的学习观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时空,把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第一框《认识自己》时,为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我让学生们课下用视频真实记录一下自己在家里、学校、公共场所的表现,在选择几个学生的典型生活镜头记录后,把它拿到课上,请学生们欣赏并思考:在每个镜头里,你看到的形象是怎样的?尝试用几个词语进行描述。如果镜头中是你,你对自己展现出来的形象满意吗?同学们,你想对这几个同学说些什么呢?以一系列问题为线索,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只要我们教师提供了让学生自由思考、尽情想象、任意表达、畅所欲言的机会,学生就可能创造出一个神奇的天地。 二、陶冶道德情感,使学生产生情感认同 道德观念是法律意识的基础,在建设法制社会的今天,公民的法律意识特别重要。而对于在校中学生,正是培养道德观念的最佳时期。只具备道德认知不足以推动学生产生积极的道德行为,教师还要有意识穿插一些道德体验或者活动,使学生在自己的思考和升华中对美丑善恶产生情感冲突,自觉地抵制和反对一些不道德行为,积极学习和肯定一些美好的行为。思想品德是教师培养学生最首要的品质,在每个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在日常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比如在学习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绽放生命之花》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命的意义,思考自己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我在七年级进行了以“绽放生命之花”为主题的朗诵比赛,朗诵内容自己选择,可以是诗歌,也可以是散文,还可以是故事……通过活动使学生们更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用它的所有力量使自己茁壮成长,绽放生命的精彩。让他们享受生命,同时也让这个世界因为有他们而更美好。 三、普及法律教育,使学生树立法治观念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现在处于关键时期,在法制建设形势大好的前提下,在中学积极推行普及法治教育,能有效地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初中阶段的学习是学生人生中的黄金时期,它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法律教育特别重要。 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这一课程的特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以一种探索者的身份投入到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积极探究解决方式,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八年级学习了公民权利和义务后,为了使学生能更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以现实生活中一组实例为主题的辩论会——“权利与义务和中学生的关系”,使学生明白: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不仅关乎中学生个人的尊严与家庭的幸福,而且关乎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带有时代气息的人文学科,有利于培养和塑造中学生良好的品质,对每个学生的一生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线教师要密切联系时事,钻研教学新策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时事,让道德与法治课程发挥独特的魅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绪变化与情感触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国家情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情感调控水平,协助和引导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更多的情感体验,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特征。结合自己多年的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践,在此课程教学中更好地渗透情感教育提出自己的几点真挚拙见,希望能够对广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和共鸣。 一、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新编写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教学方向以及学科性质,要求教师必须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当中渗透情感教育。 2.渗透情感教育,能够有效疏缓现阶段学生心理自私以及毅力薄弱的现状,引导学生的情绪与心理健康发展方向。 3.教师恰当使用情感教育,协助学生更好地领悟道德与法治的精神实质,全面激发出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与热情,在潜移默化当中引导学生形成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二、情感教育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都是将教学内容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重视知识点的讲解,忽视对学生道德品质与情感素养的培养,以教为主,先教后学。教师以讲解方式实行知识传授,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不感兴趣。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该是传授知识认知过程,也是开启学生心灵情感升华的过程。 三、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1.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创设

教学情景,将教学内容以感观的方式直观地表现出来,再现生活现实情景,教师对社会的变化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要紧跟时代的脚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一些典型案例和时事实行讲解,能够让学生了解社会热点,拓宽学习的知识面,这不但能够为政治课堂增添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介绍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时,我们教师能够结合当下学生喜欢的电影《战狼2》,韩剧,好莱坞大片中的人物、情境、以及剧中所反映的不同地区和民族的特色,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情感体验,更好的完成情感教学目标。 2.丰富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情感感受。现代教育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必然会遭到淘汰,所以,教师们必须要适合形式发展,积极创新教学模式,追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大胆地使用丰富且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要想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就必须要集中精力来创设良好的行为实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以前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要知道,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和亲自体验过的时候,只自当它们变成为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建议广大教师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行着手: 首先,教师一定要抓住机会,积极展开各种丰富且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学生们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其中,在集体活动中来相互交流彼此的想法,相互影响,这是形成情感共鸣的最佳方式之一。

如何学好初中道德与法治

如何学好初中道德与法律 初中道德与法律课主要是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课程。也是中考科目之一。学好道德与法律课,不仅有利于初中学生赢得中考,进入自己的理想高中,而且也有利于广大学生增长知识,丰富人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享受健康快乐的人生。 初中道德与法律课也是一门最为广泛、最为普通、最有趣味而且较易学习的科目之一。它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知识科目,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都会碰到和用到思想政治课里面的知识,因此学好道德与法律课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有部分中学生认为课道德与法律是学习科目中的副科,大都是一些条条框框,是用来约束人的,学习起来很不自在,对学习道德与法律的兴趣就不大,信心就不足,甚至产生厌恶、恐惧的心理。那么,我们刚走进中学的新同学怎样才能学好初中课道德与法律呢? 一、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认识道德与法律课

提到道德与法律,同学们并不陌生,小学就已开设了这门课程,但几乎都不够重视,而中学却不一样,它与语、数、英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中考的必考科目之一。“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一个人的态度和方法。要想学好这门课程,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克服“政治是副科”的错误观点,认真对待这门课程。只要你想学,思想上重视它,学好这门课程并不难。 二、培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自己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用崇高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的来激发学习的兴趣。(2)同课学习道德与法律较好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取长补短,交流学习心得,来培养学习的兴趣。(3)融洽师生关系。若是因师生关系不融洽而造成学习道德与法律课兴趣不高,就应努力改善师生关系,听从老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三、掌握方法,努力学好道德与法律课。 要学好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有恰当的方法,好的方法是走向成功的便捷之路,因此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接下来,给同学们谈谈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课前预习,多想问题是学好政治的基础 预习好课本内容能为听课打好基础。预习要带着问题去看书,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教材内容,把教材中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段落画出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 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 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 挑战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 个新的历史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 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 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 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 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人文性.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 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 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 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 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

《道德与法制》教材教法培训心得

《道德与法制》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道德与法制国家统编教材的使用,我于6月11至6月12日有幸赴银川参加了全区2018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的教师培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前身是《小学品德与生活》,这次培训,由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章乐教授和陕西师范的唐莉主讲。培训分为三部分内容,分别是:本套《道德与法治》整体介绍及编写思想;一年级上、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专家的培训讲座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从他们的身上,透出一种知识的力量,教育艺术的魅力。通过培训,使参与者对今后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有了全新的感悟。下面我主要就三个方面和各位老师做以交流: 一是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还努力使课文的栏目富有童心和童趣。因为,只有当栏目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学生主动的参与。为了更好的了解儿童的生活,教材的主编鲁洁教授亲自赴一线参与教材的试听、研讨。 二是综合的、多元的学习观 1.综合性的学习观念:知识学习;生活与社会技能学习;道德学习 2.快乐学习观:学习本身是快乐的 3.人人都能学得好(与综合性学习观的呼应) 三是研究并遵循儿童道德自主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设计,给儿童留下自主思考的学习空间,较好地处理了道德认知必要合理的传授与

道德能力自主建构之间的关系,促进儿童在自主学习中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治意识。 四是针对儿童探究精神不足的现实,在全面体现课程核心理念和目标的同时,突出了“乐于探究”的要求,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些较有特色的活动,引导儿童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努力培养儿童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文的栏目多是针对学生的,需要他们去观察、操作和探究,这也使教师在教学中无法自己唱独角戏。 这次新教材培训,虽然培训只有短短的两天,但是专家把教材的编写意图、框架结构,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教材包含的教育理念,也让我们更好的上好《道德与法制》课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充分认识《道德与法制》课程的重要意义,才能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改变其传统的教育模式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初中道德与法治教 学是初中教育时期的重要课程,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 学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意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从而优化教 学方法,提高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 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生自身发展息息相关, 在实际的教育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还没有摆脱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没有达到良 好的教育效果。如何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初中道德与法 治教学质量,是相关教育人员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对于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大多存在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教师成为了整个课堂的主体,学 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这样既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又约束了学生学习的创新思想, 学生没有发现学习的乐趣所在,使得教育效果很难得到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摆脱 传统的教育思想,以往师生观念阻碍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教师一直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 学生惧怕教师的威严,甚至在课堂上对不懂的地方也不敢进行提问,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利于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知识的学习;缺乏创新的教育理念,教师、黑板以及粉笔成为 了课堂的主体部分,班级学生众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运用良好的教育方式,没有将 每个学生顾及到,在教学中也没有做到与实践相结合,所教授的知识并没有得到学生的理解,而是一味地长篇大论运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些都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出现了教师讲 课很认真,学生却没有得到所要掌握到的知识。那么,怎样将课堂教学发挥最大作用,使道 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得以提高,是众多教育者应该进行思考的问题。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化 1.转变传统师生观念。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转变传 统教学观念,将教师角色地位降下来,向学生可以进行沟通的朋友角色发展。交流是解决一 切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只有与学生主动进行沟通, 才能直观地发现问题所在。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应该耐心指导,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主动提问、乐于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授者,道德与法治教育更是教学生如 何做人,以及使学生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的重要课程。 2.翻转课堂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多样的教 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告别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提升学生的学 习兴趣,达到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第一单元“走进新的学习生活”时,其中的第一课是“我 是中学生啦”,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刚步入中学的喜悦心情,使道德与法治第一课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做好与学生的互动工作,结合课题,教师应鼓励学生 进行讲述,关于成为初中生的心情与想法,结合课后的知识问答:新的环境带给我们哪些新 感受与体验、如何融人新的班集体、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如何做到主动学习、学习的重 要性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上台与大家进行交流。通过该环节教师成功将课本知识进行深化,并且基本掌握了每个学生的性格情况以及对学习的态度,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更有针对性地 进行。同时,教师应该利用班级网络群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普及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知识的少量渗透。 3.小组互助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时,应将分散的学生个体组成 小组的形式进行管理,避免出现没有顾及到的学生,出现被遗忘的“角落”。例如,在进行“人 生自强少年始”课程学习时,该课程主要有三个部分,扬起自信的风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及走向自强之路。自强不息是学生应该具有的重要品质,教师应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

初中《道德与法治》研修活动心得体会

初中《道德与法治》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通过2017 开展的网络研修教学培训,我感触颇深,具体归纳为以下内容。 2016年秋季起,初中的教材有了新的变化,在教材框架设计、教材栏目设计、教材素材选择、教材容量和难度、教材的呈现方式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它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学生资源以及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在内容设计上它更加人性化,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活。逻辑暗线遵循初中生的道德成长规律,善于捕捉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正视矛盾,揭示矛盾,解决问题。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1.提高个人教学素养,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教法 第一、要积极钻研新教材、新教参,改进教学方法,以增强政治教学效果。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要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全面准确理解,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才能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在“理”字上下功夫,注重科学性,坚持以理服人,增强知识的可信度;在“新”字上想办法,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在“乐”字上动脑筋,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用”字上做文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

积极性增强政治教学效果。 第二、要注重研究学生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现代化和多样化,为中学生接受信息提供了广泛的渠道。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得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有些是和我们政治课的教育是一致的,这就进一步增强了政治课的实效性,但也会有不少信息与政治课的教育是相抵触的,处理不好就会削弱了政治课的实效性。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要深入社会实际,加强调查研究,注重研究学生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在教学中把握“六一致”:是否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一致?是否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相一致?是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一致?是否与我国的政策相一致?是否与当今世界的大环境、大趋势相一致?是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一致?只有保持六个“一致”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及时纠正学生的负面认识,也才能游刃有余地给学生正确、恰当地释疑解惑。 在这次培训中,老师的讲解让我折服,我与他们的差距还非常非常大,我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正地作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

(完整版)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苏区镇小学刘丽芬从2018年9月6日至21日,2018年10月15日至28日,我有幸参加了“2018年中小学紧缺与薄弱学科乡村教师《法治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培训”。本次培训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在韶关学院进行为期16天的集中学习,第二期在广州、中山等地跟岗学习。在集中学习期间,我聆听了很多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他们从多方面来阐述,教学语言幽默,问题剖析深入,使我对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编写指导思想、教育主题、整体理念、教学方式等有了更深的了解,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受益匪浅。 在跟岗期间,我们深入到“番禺区沙湾中心小学”“石碁中心小学”“市桥中心小学”“市桥实验小学”,听了学校领导对德育方面工作的经验介绍,观摩了”道德与法治”优质课。通过学习观摩,我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道德与法治”课的授课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下是本人这次《道德与法治》培训跟岗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指导思想明确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编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十年德育课程改革成果,满足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需要,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养,以反映人类文化成果为核心。编写目的在于同世界性学校德育变革相接轨,以顺应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新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写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二、教育主题鲜明。 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主题是适应新生活、养成好习惯、奠基公共意识、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追求创新生活。 首先,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将会引起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新教材的改编是为了培养儿童做好心理准备、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生活。其次,儿童在适应了校园新生活的基础上,针对这一时期的学生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现实问题——好习惯缺失,引导学生养成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再次,学生公共意识培养,是学校德育应该破解的重要课题。作为文明社会的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公共安全,恪守公共道德。最后,创新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新活动,是人们的一种生活追求,它应当回归生活,走进生活,成为生活的常态。新教材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带领学生从课堂走向创新,追求创新生活。 二、教育理念创新。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首次提出教材是儿童的,不是成人的;是生活的,不是学科的;使用生活语言,不是书面语言;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是融合的,不是割裂的。新教材的内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