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国侵权责任根据研究(上)

法国侵权责任根据研究(上)

法国侵权责任根据研究(上)
法国侵权责任根据研究(上)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法国侵权责任根据研究(上)

张民安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 目次:一、责任与侵权责任; 二、法国侵权责任根据的历史发展; 三、法国学说关于侵权责任根据的论争; 四、法国当代过错侵权责任制度; 五、法国当代危险责任制度。

一、责任与侵权责任

在法国,责任(responsabilité)是指对自己行为(actes)负责的债务(obligation)。责任可以分为非法律责任(extra - juridique)和法律责任(juridique),前者如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后者如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la responsabilité civil)。所谓政治责任是指政府在国会面前就自己行为负责的债务,所谓道德责任是指在自己的良心面前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债务。所谓刑事责任是指在法律上就自己所实施的犯罪行为负责的债务。所谓民事责任是指在法律上就引起他人损害的行为负责的债务。在法国,民事责任的范围包括哪些,学者之间有不同的学说。有人认为,民事责任仅仅包括侵权责任(responsabilité délictuelle),有人认为,民事责任不仅包括侵权责任,而且还包括契约责任(responsab ilité contractuelle)。目前,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法国大多数学者采取后一种理论,认为民事责任包括契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两种,其中,契约责任是指一方不履行契约所规定的债务时对他人所遭受的损害负责的债务,而侵权责任则是指对引起第三人的损害负责的债务。原则上讲,契约责任是当事人违反契约义务而产生的债务,而侵权责任是当事人违反契约义务以外的法定义务而产生的债务。因此,契约责任以契约有效存在作为条件,如果契约无效,则一方当事人所承担的责任为侵权责任;契约责任以契约当事人遭受损害作为条件,如果契约违反所导致的损害是契约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的损害,则契约当事人对该第三人所承担的责任是侵权责任;同时,契约责任应当是契约当事人不履行契约义务所产生的后果,如果契约当事人所遭受的损害不是源于契约义务的违反,则他们之间的责任是侵权责任。 [1]如果契约当事人之间的违反行为符合侵权责任的构成条件,契约当事人是否可以主张侵权责任?法国司法判例认为,除非在例外的情况下允许侵权责任和契约责任的竞合(concours),否则,如果过错是在履行契约债务时所实施的,则当事人仅能提起契约诉讼而不得提起侵权诉讼,这就是法国法所践行的非累加责任(non –

c umuldes resporsabilité)规则。 [2]

就法国侵权责任而言,法国1804年民法典仅仅对侵权责任作了五条规定。其中第1382条规定,任何人,如果其行为引起他人损害的发生,则应对他人损害承担过错侵权责任;第1383条规定,任何人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不仅要就自己的行为所导致的损害承担责任,而且还要就其疏忽或轻率的行为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第1384条除了规定父母就其子女的行为承担的侵权责任、主人或雇主就其仆人或雇员的行为承担的侵权责任以及教师就其学生的行为承担的侵权责任以外,还在第1384(1)条中规定了这样的内容:任何人不仅要就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而且还要对自己就其行为负责的人的行为或对自己就其管理下的物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第1385条规定,动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应当对该动物在其管理之下或逃逸时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第1386条规定,建筑物的所有人应当就其建筑物欠缺修缮而坍塌所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

在法国1804民法典通过的时候,法国学者和法典起草人都一致同意,法国民法典关于侵权责任的根据是一元的,都是建立在被告过错(faute)基础上:民法典第1382条所规定的侵权责任是故意侵权责任,第1383条所规定的侵权责任是过失侵权责任,第1384(1)条以外的其它各分条均是过错推定责任,第1385条和第1386条所规定的责任也是过错推定责任。这样,在19世纪中后期以前,法国侵权责任的根据具有单一性的特点。19世纪末期以来,法国民法典关于过错侵权责任根据的规定所存在的弊端日益暴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法国司法机关在立法机关没有采取立法措施的情况下,通过法律的解释手段,赋予法国民法典所规定的上述条款以不同的含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义,逐渐将某些条款中的过错根据从该条款中剥离,并最终在20世纪30年代确立了严格意义上的侵权责任即危险责任理论。此种理论将被告承担侵权责任的根据建立在被告所实施的危险活动基础上,只要被告的行为对原告的人身或财产构成潜在的损害威胁,则被告即应对原告因此而遭受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被告不得靠证明自己在导致危险损害时没有过错而免责。危险责任理论的提出和在司法上的最终确立,打破了过错侵权责任原则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侵权责任的根据从一元论向多元论发展,推动了法国侵权法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法国侵权法究竟应当采取那些责任根据,这些责任根据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法国学说存在极大的争论:就侵权责任的根据而言,法国某些学者认为,法国侵权法应当采取一元论的责任根据,某些学者则认为,法国侵权法应当采取二元论的责任根据;就过错侵权责任和危险责任的关系而言,法国某些学者认为,过错侵权责任原则应当在法国侵权责任中居于核心地位,危险责任仅仅是特殊的侵权责任,不是法国侵权责任的一般性原则,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过错侵权责任不应当在法国法中居于核心地位,它在侵权责任法中所起的规范性功能已经衰败,危险责任应当成为法国侵权责任的主要根据;就过错侵权责任的性质而言,法国某些学者认为,过错侵权责任仍然是一种道德责任,建立在主观意志的基础上,但是此种道德责任同一定的民事义务相联系,是对某种民事义务的违反行为,这就是折中性的过错侵权责任理论,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过错侵权责任并非道德责任,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而是一种纯客观的责任,建立在被告所实施的行为偏差的基础上,这就是行为偏差理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当代法国,关于侵权责任根据的问题,是自法国民法典实施以来法国学者争论最激烈的问题,虽然对此问题的争论不可能取得确定性的和完全一致的结论。 [3]

二、法国侵权责任根据的历史发展

(一)导论

在法国,所谓侵权责任的根据(fondement),实际上就是指法国侵权法用来责令被告对原告所遭受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的基础。人类生活在社会中,难免会遭受他人行为的损害,这种损害不仅表现在有形的人身方面和有形的财产方面,而且还会表现在无形的人格方面和财产方面。当受害人因为他人的行为而遭受这些损害时,法律是责令行为人就自己的行为所导致的损害对他人承担侵权责任,还是责令受害人自己对此损害承担责任,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受害人力量的强弱以及法律传统的持久性。在19世纪早期,法国民法典仅仅规定了一元性的责任根据,认为法律仅仅在行为人的行为有过错时才能责令行为人就他人因此而遭受的损害承担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存在过错,则他的行为所带来的损害风险即不应由他本人承担,而仅由那些受害人来承担。20世纪以来,人类所面临的危险日趋增加,人们开始提出这样的观念,即法律将这些危险所导致的损害强加给受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害人,由他们来承受此类事故损害,是不公平的;为加强对危险事故受害人的保护,法律应当将此种事故所导致的损害转嫁给受害人以外的其他人来分担。对于此种其他人,法国法逐渐从危险的开发人转嫁给责任保险人,从责任的保险人逐渐转嫁给国家的社会保障机构,由他们来消化危险事故的风险。其中前一种方法即由危险的开发人来承受危险事故的风险的方法属于侵权责任的方法,而由社会的保障机构来分担危险事故的风险的方法属于非侵权责任的方法。两种方法共同构成受害人的法律保护方法。属于侵权责任范畴的危险事故风险的分担方法,实际上就是危险责任的方法,它认为,法律之所以要将危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害后果强加给侵害人承担,是因为此种危险事故是由侵害人开发、形成并最终导致的,由他们承受损害后果,符合公平的理念。

(二)法国19世纪的侵权责任根据的一元性

1.法国1804年民法典关于过错侵权责任的地位

在法国1804年民法典生效以后的大约100年间,法国侵权责任法完全建立在以《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为基础的过错侵权责任的根据上,受害人要请求侵害人对自己因为侵害人的过错而遭受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必须证明侵害人有过错。受害人如果不能证明侵害人有过错,侵害人即不对受害人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为了改善受害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人的地位,法国民法典的起草人也规定,在例外的情况下,即在《法国民法典》第1384条、第1385条和第1386条所规定的情况下,侵害人的过错可以由法律加以推定,这就是所谓的过错推定

(présomption de faute)。可见,在法国民法典的起草人看来,法国侵权责任的根据仅有一个,这就是侵害人的过错。法国民法典的起草人Treilhard指出:“任何人,如果因为其行为而引起他人损害,即应对他人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即便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没有恶意,而仅仅具有过失,行为人也要承担此种责任……此种原则一旦确立,则我们仅需对此增加这样的一个条文,即人们不仅应当对因自己的行为所引起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而且还要对自己就其行为负责的人或自己对其予以管理的物的行为所引起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4]法国民法典另一起草人Tarrible更加明确地认可了侵权责任根据的一元性:“侵权损害应当是某一行为人的过错或过失的后果,如果损害不是由于该种过错或过失所造成,则此种损害仅仅是受害人悲惨命运的产物,每个人都应忍受此种悲惨命运所带来的灾难;但是,如果损害是由于他人过错或过失所造成,则即便此种过错极其轻微,行为人亦应就他人遭受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此种原则适用于动物所有人就其动物所引起的损害,适用于建筑物因为瑕疵或欠缺维护而坍塌所引起的损害。同时,此种原则同样适用于民法典第1384条所规定的侵权责任,即父母就其未成年子女的行为所承担的责任、雇主就其雇员的行为所承担的责任、教师就其学生的行为所承担的责任以及师傅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就其学徒的行为所承担的责任。” [5]当代法国学者大多承认,法国19世纪的民法仅仅认可过错侵权责任的根据。Viney指出,不仅《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和第1383条规定了一般性的过错侵权责任原则,而且“《法国民法典》第1384条、第1385条和第1386条所规定的法律规则也仅仅是《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和第1383条所规定的过错侵权责任原则的特别适用。” [6]Roland和Boyer指出,《法国民法典》第1384条、第1385条和第1386条虽然没有使用过错字样,但它们并非严格责任,而仅仅是过错推定责任,因此,在19世纪“过错是侵权责任的惟一根据。原则上讲,过错应当由受害人加以证明,在例外的情况下,受害人无需承担此种举证责任,因为此种责任由于过错推定的建立而由法律本身来承担。” [7]

2.法国1804年民法典关于过错侵权责任的特点

法国19世纪的过错侵权责任原则具有三大特点即普遍适用性(universalisme)、个人性(individualisme)以及道德性(moralisme)。所谓普遍适用性,是指《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所保护的权利和利益的范围十分广泛,原则上讲,所有权利和利益都受《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的保护,只要行为人的过错使他人的这些权利和利益遭受损害,受害人即可要求行为人对自己所遭受的损害承担过错侵权责任。法国民法典的起草人 Tarrible在向法国立法机关所作的说明中明确承认《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适用范围的普遍性:“《法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国民法典》第1382条的规定,对所有类型的财产提供保护,这是非常明智的。如果某种损害因为过错而产生,在平衡那些遭受损害的人的利益和那些引起他人损害发生的具有道德上的可责难性或不谨慎性的人的利益时,人们会毫不犹豫地说,此种损害应当由侵害人予以赔偿。此种规定包含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各种类型的损害,并且此种规定要求侵害人在所导致的损害范围内赔偿受害人的全部损害。从杀人到轻微的伤害,从建筑物发生大火到建筑物因为不牢固而倒塌,所有损害都纳入民法典第1382条所适用的范围之内,所有因此而遭受损害的人都有权获得损害赔偿,如果他们已经遭受此种损害的话……。” [8]所谓个人性,是指法国1804年民法典所规定的侵权责任仅由单个的自然人来承担,当行为人的过错使他人遭受损害时,行为人应当从自己的个人财产中支付此种损害赔偿金。在法国1804年民法典中,人们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发现那些在古老的法国法中得到维持的集体责任(responsabilité collective),也不可能发现法国法后来所认可的“法人责任”,诸如公司的责任,合作社的责任。 [9]所谓道德性,是指法国1804年民法典认为侵权过错实质上是一种道德过错,其目的在于通过侵权责任的承担来制裁他人所实施的非法行为和具有道德责难性的行为。法国民法典的起草人Treilhard指出:“侵权责任是完全符合正义的。那些被责令承担侵权责任的人之所以要承担侵权责任,是因为,受害人是弱者,而侵害人作出了不道德的选择。令人高兴的是,如果行为人的意识不具有可责难性,则他们不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承担侵权责任。” [10]因此,在法国1804年民法典中,侵权法采取主观过错理论,认为侵权人必须要有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要有侵权责任能力,否则,法律不得责令他们承担过错侵权责任,这样,婴幼儿和精神病人在法律上不承担过错侵权责任,即便他们的行为导致严重损害,他们也不对受害人承担侵权责任。

3.法国1804年民法典关于过错侵权责任特点形成的原因

法国1804年民法典关于过错侵权责任特点的形成,其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自然法学派的影响、法国学者对过错观念的尊重以及19世纪法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等。在17世纪至18世纪,自然法学派在法学领域占了支配地位,他们在讨论法学问题时,并不满足于中世纪注释法学派和评注法学派所采取的方法,不习惯于对各种具体的、单个的制度进行注释或评注,而习惯于对各个具体的制度进行抽象和归纳,提升出更加抽象和原则的规定,为近代民法法典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代表了近代民法的伟大成就。在过错侵权责任法领域,自然法学派的贡献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近代自然法学派使一般性、普遍性的过错侵权责任根据成为可能性,而此种原则在自然法学派出现之前还掩埋在过去几个世纪所累积的各种具体案例中和法学家的学说中, [11]自然法学派的出现,使此种被掩埋的原则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并最终精神抖擞地屹立在近代民法典之中。近代自然法学派所提出的诸多原则对法国1804年民法典有关过错侵权责任的特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点的形成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包括天赋人权观念、尊重他人财产的观念以及不得损害他人利益的观念。另一方面,自然法学派认可了那个时代的法学家有关过错侵权责任根据的论述,使该种侵权责任原则可以广泛地适用到有关法律责任的特殊规则领域。 [12]

近代自然法学派的集大成者很多,但真正对《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产生直接影响的也仅有Domat和Pothier,前者被称为法国民法之祖父,后者则被称为法国民法之父。Domat认为,过错侵权责任原则属于人类不可更改的法律中的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人类行为的法律。 [13]Pothier认为,自然法本身为每一种债务提供了学术上的根据,如果侵权行为能够产生债务,是因为自然法本身规定,人们应当赔偿他人因为自己的行为所遭受的损害。 [14]Pothier指出,侵权和准侵权是民事债务产生的渊源,其中,侵权是指通过欺诈或恶意而实施的损害他人的行为,而准侵权则是指不是通过恶意而是通过过失引起他人损害的行为。除此之外,Pothier没有再对过错侵权责任原则的根据作更进一步的论述,但他认为,他提出的侵权和准侵权是一种主观性的、道德性的过错观念,以侵害人有意识作为条件,因为,他指出“我们对侵权和准侵权所下的定义表明,仅仅那些具有理性的人才能实施侵权和准侵权行为,而那些没有理性的人,诸如疯子和小孩,则不能实施恶意行为或过失行为。” [15]与过错侵权责任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原则一起,Domat和Pothier将整个民事法律责任的结构模式留给了后人,并且《法国民法典》的草案中明显存在他们的影响。 [16]

(三)危险责任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在法国,直到大约1880年,侵权责任原则仍然践行一元的过错侵权责任原则。在1804年至1880年这段历史时期,人们对《法国民法典》关于侵权责任根据的规定顶礼膜拜,认为它们的威力极高,魅力极大,因此,谈不上对民法典关于侵权责任根据的修改问题。法国学说和司法判例也认为,法国1804年民法典所规定的侵权责任仍然是一元性的过错侵权责任,不存在其它的侵权责任根据。 [17]然而,到了19世纪末期,当工业革命开始之际,社会发生激著的变化,它在快速地改变整个世界的同时,也给整个世界带来大量的灾难,蒸汽锅炉的爆炸,工业机器的破裂,脚手架的倒塌,火车的脱轨与碰撞,飞机的跌落地面,以及小汽车轧伤或轧死行人,使成千上万的事故发生,也使成千上万的人成为事故的受害人。这些受害人在受到事故损害之后,是否可以根据《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获得损害赔偿?根据法国19世纪末期以前的理论,如果受害人要获得赔偿,他们必须证明侵害人有过错,而在这些事故发生后,受害人有时根本不可能证明侵害人有过错,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事故是由于不可预见的机能衰弱所引起的,过错根本无法归责于任何人,即便过错可归责于某些人,受害人在许多事故发生后也无法证明此种过错的存在,这或者是因为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他们根本不可能提供这样的证据,或者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拥有查明事故发生原因的技术或知识;即便法律在某些事故发生以后推定侵害人有过错,侵害人也可以轻易地推翻此种过错推定而主张自己没有过错,因此,过错推定规则对受害人亦无能为力。 [18]可见,法国1804年民法典关于过错侵权责任的根据无法满足法国19世纪末期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它的严格适用会导致大量的不公平后果的发生。为了保护受害人的利益,法国司法、学说以及立法共同努力,旨在改进法国1804年民法典所规定的侵权损害赔偿法,尤其是有关人身事故损害赔偿的法律。此种改进的方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确立危险责任理论,将被告承担侵权责任的根据建立在危险的基础上,使被告就其开发的危险对事故受害人承担侵权责任,即便他们对此损害发生不具有过错,亦是如此;另一方面,确立社会保障制度,使受害人所面临的许多危险直接社会化,由国家社会保障机构或某些社会基金组织承担该种危险的后果,当受害人因为某种事故而遭受损害时,他们可以请求社会保障机构或社会基金组织对自己支付损害赔偿金。原则上讲,危险责任和社会保障制度有本质的区别,危险责任属于侵权法的范畴,它将损害强加给那些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人,社会保障制度则不属于侵权法的范畴,它将损害强加在那些开发风险的人身上,让他们共同来分担此种危险所带来的损害。由于第二个方面同本文无直接关系,故本文仅仅讨论危险责任理论。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在侵权责任领域,危险责任是相对于过错责任而言的一种侵权责任根据,它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所起的功能上抑或是所适用的范围方面,均具有不同于过错侵权责任的地方。危险责任在法国民法中的直接适用得益于法国最高法院在1896年6月16所作出的判决,在该判决中,法国司法第一次在工伤事故领域排除《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的适用,它认为,一旦工人因为锅炉爆炸而遭受严重伤害,工厂主即应根据《法国民法典》第1384(1)条的规定对工伤事故的受害人承担侵权责任,此种责任是建立在因物的行为而引起的损害基础上,工厂主不能通过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方法来免除自己的侵权责任。 [19]此种原则的确立具有双重意义:它认为工厂主就其工人的损害所承担的侵权责任并非是一种过错责任,而是一种物的行为所产生的责任,为法国侵权法确立多元化的侵权责任根据开辟了道路,为法国学者在19世纪末期提出危险责任理论并最终在20世纪30年代确立一般性的严格责任提供了契机;它认为工厂主承担侵权责任的根据是《法国民法典》第1384(1)条,使该条所规定的就管理的物件所造成的损害承担的侵权责任具有独立性和实质性内容,改变了法国法长期以来认为该条仅仅是对民法典第1385条和第1386条加以说明而自己本身并无具体适用范围的观念。在法国司法判例确立危险责任理论之后不久,法国立法机关即颁布法律,对工伤事故践行危险责任理论,这就是法国1898年4月9日所颁布的法律。该法规定,雇主应当赔偿其工人所遭受的各种事故损害,即便没有过错可以归责于他们,即便过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错可归责于工人本身,亦是如此。20世纪初期,随着法国环境滋扰侵权案件的增加,随着其它危险事故的增多,法国立法机关又相继颁发了特别法,规定某些特殊的危险责任,诸如法国1917年12月10日的法律建立了环境侵权领域的危险责任;1921年5月31日的法律建立了航空事故领域的危险责任,认为飞机的经营者应当对地面受害人承担危险责任等。自此以后,法国立法机关开始在一系列重要事故领域建立危险责任。

(四)从危险责任到因物的行为而产生的责任

20世纪初期,法国司法并没有将它在1896年所作出的判例原则加以发扬光大。在该种判例作出以后,法国最高法院没有阐释《法国民法典》第1384(1)条的性质、功能和适用范围,因此,危险责任除了在某些特别制定法中得到体现之外,并没有在法国民法典中得到更进一步的说明;只有到了20世纪20年代之后,由于法国的机动车事故大量增加,法国司法才重新关注民法典第1384(1)条的作用,因为,在机动车事故中,当受害人因为他人的机动车遭受事故损害时,如果他们要对侵害人提起诉讼,要求他们对自己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他们必须证明机动车司机有过错,而这有时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受害人往往在遭受他人交通事故损害时无法获得赔偿;同时,由于机动车司机往往购买了责任保险,似乎法院强制机动车司机对受害人承担侵权责任并非不方便,因为保险公司可以代替机动车司机承担此种责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任。为此,法国司法在1930年所作的判决中将民法典第1384(1)条适用到包括机动车事故在内的一切因为无生命的物的行为所引起的损害中,它认为,“任何人,如果因为在其管理之下的无生命的物而引起他人损害,即应根据《法国民法典》第1384(1)条的规定承担责任,此种责任推定(présomption de responsabilité)仅仅可以通过证明存在意外事件(cas fortuit)、不可抗力(force majevre)或不可归责于物之管理人的外在原因而免除;仅仅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或致损事件的原因不清楚还是不够的……在适用此种责任推定时,法律并不区分引起损害的物是否是由人手所发动的物,是否是内在结构或性质有瑕疵的物,或是否是容易引起损害的物,民法典第1384(1)条是责令物之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而非责令该物本身承担侵权责任。”

[20]在确立了《法国民法典》第1384(1)条的一般侵权责任的地位的同时,法国司法也在逐渐改变《法国民法典》第1385条和第1386条的责任性质,它认为,鉴于《法国民法典》第1385条和第1386条并没有将过错作为侵害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条件,为保护受害人的利益起见,侵害人在其动物或建筑物引起他人损害时即应对他人损害承担责任,侵害人不能靠证明自己没有过错而免责。这样,《法国民法典》第1385条和第1386条即从20世纪之前的过错侵权责任根据转为严格责任根据。

(五)结论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法国民法典》第1384(1)条从无实质内容的条款走向具有实质内容的条款,从仅对《法国民法典》第1385条和第1386条的简单说明走向具有独立内容的条款,从过错推定责任的性质走向责任推定性质的条款,从特殊责任性质的条款走向一般责任性质的条款,是法国司法创造法律的产物,也是法国侵权法日渐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产物,具有重大的意义。自此以后,法国民法典并存两种类型的侵权责任根据,即传统的侵权责任根据,它是建立在侵权责任人的过错基础上,以《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为根据;更现代的侵权责任根据,它是建立在侵权责任人所管理的物的基础上,以《法国民法典》第1384(1)条作为根据。

在现代法国,1804年民法典起草人所规定的侵权责任条款并没有被废除或修改,它们仍然在现代法国民法典中得到真实的反映。但是,此种条款的原封不动并不会影响它们实质上的重大变更,因为,在今日的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和第1383条的责任根据虽然仍然属于过错侵权责任,但它们已经不再是法国民法典起草人所宣称的主观过错侵权责任和道德性过错侵权责任,它们已经嬗变成客观过错侵权责任和法定过错侵权责任;《法国民法典》第1385条和第1386条虽仍然规定动物的责任和建筑物的责任,但它们的责任性质已经从过错责任原则嬗变为严格责任原则;同样,《法国民法典》第1384(1)条也从无确定意义的责任转为具有独立地位的严格责任原则。法律条文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原封不动地保留19世纪的风貌,但法律条文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质的变更,已经同19世纪初期的民法典风马牛不相及,这是法国民法的特有魅力,也是法国民法具有生命力的表征。因此,有学者唏嘘,在今日法国,如果法国1804年民法典的某一起草人可以实际阅读《法国民法典》有关侵权责任的条文的话,他肯定会说,他们所规定的侵权责任条文一点也没有改变,因为,他会重新发现,他们在1804年民法典中所规定的条款实际上原封不动地保留在民法典中。但是,如果他愿意作一点探询,他就会发现,他的观点完全是虚假的,因为,他们所规定的侵权责任制度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21]

三、法国学说关于侵权责任根据的论争

(一)导论

在法国,即便司法对侵权责任根据采取一元论的时候,法国学者即对此种责任根据提出了批判,认为过错侵权责任原则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端;在司法对侵权责任根据采取多元论的时候,法国学者仍然有人批判此种理论,认为侵权责任的根据不应当是多元的而应当是一元的,虽然,学者此时主张的一元论已不同于19世纪学者所主张的一元论。总的说来,法国学者关于侵权责任根据的论争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危险责任理论对过错侵权责任的绝对地位发起挑战的时期,它主要发生在1880年至1914年这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重要人物是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aleilles和Josserand,其重要成就是危险责任理论的初步确立;

多元化侵权责任根据的真正确立时期,它主要发生在1918年至1964年这一历史时期,其重要人物是Mazeaud兄弟和Stark,其重要成果是客观过错理论开始产生,侵权责任根据多元化论被普遍认可以及“担保”理论的确立;过错在侵权责任根据中的作用的重新认识时期,它主要发生在1964年至目前这一段时期,其重要人物有Tunc,其重要成果在于引起人们对过错责任和严格责任合理范围划分的再

认识。在法国,有关侵权责任根据的学说虽然有时直接对法国司法产生影响,但并非所有的学说均被法国司法所采用,许多学说并没有被司法所采纳。然而,这并不是说已被司法所采纳的学说是有意义的,未被司法所采纳的学说是无意义的,无论这些学说是否对司法产生影响,它们均具有重大意义,这就是“学说有时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批判,并提出新的方法,以更适应社会的需要;学说有时仅仅以某种方式辨明立法和司法的发展潮流,并试图对此种发展潮流提供一定的理性解释。” [22]

(二)法国学者关于侵权责任根据的第一次论战(1880 – 1914)

1.Saleilles和 Josserand的危险理论的提出

在19世纪末期,当法国学者Saleilles和Josserand开始对法国侵权法所规定的过错侵权责任提出批判时,他们认为,此种责任根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据无法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产生的某些新的情况的需要,这就是,工伤事故大量发生。此种新的情况使变革侵权责任的根据成为时代不可逆转的潮流,这就是危险责任理论。

Saleilles在1894年至1898年这一时期公开发表了一系列论文,[23]并出版了《工伤事故与民事责任》这本小册子, [24]对危险责任理论的适用范围作出说明,并对危险责任这种新的侵权责任根据加以证成。Saleilles首先讨论了法国有关工伤事故损害赔偿法的发展,认为法国司法已经在1896年6月16日的案例中改变了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根据,将在此之前所适用的过错侵权责任根据变为危险责任根据,以求对工伤事故的受害人提供保护。司法在采取这种原则时,其基本理念不同于在此以前所采取的过错侵权责任理念,这就是,“为别人利益所进行的所有活动,其风险应当由该别人来承担”。由于工商企业的雇员或工人是为了该工商企业者的利益而从事工商业

活动,因此,当雇员或工人因为此种活动遭受工伤事故损害时,此种工伤事故的损害应当由工商企业主承担,他们应当对遭受工伤事故损害的雇员或工人承担侵权责任。Saleilles的此种观点实际上是本文后面将要讨论的危险利益理论的雏形,为法国学者Josserand系统提出危险利益理论奠定了基础。Saleilles接着论讨了危险责任的制定法根据,并讨论了此种责任根据的公平性问题。Saleilles认为,将雇主对其雇员或工人的工伤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建立在新的危险责任

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及其具体类型

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及其具体类型 苗延波 【内容提要】严格责任原则应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之基本归责原则。严格责任与公平责任应共同构成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之二元归责体系,即以严格责任(无过错责任)为主,以公平责任为辅,同时,辅之以一系列的创新机制,从而构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有害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噪音污染、能量污染、破坏自然资源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转基因产品污染等侵权行为,均应列入我国民法典之侵权法编中。 【关键词】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类型 [Abstract]Principle of strict liability should be the basic principle of liability fixation of tort li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trict liability and fair liability should together constitute tort liability fixation system,namely regarding strict duty(have no the fault duty) as core principle,regarding fair duty as an assist principle,at the same time,assist them with the creative mechanism. Water pollution,air pollution,solid waste,the sea pollution,the harmful and poisonous material pollution,environmental noise pollution,energy pollution and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which result in and turn the gene product contaminative etc should all be included in the tort types of our civil code. [Key Words]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ort liability principle of liability fixation type 一、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一)严格责任原则应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之基本归责原则 所谓严格责任原则,是指不以行为人的过错,而是以已发生的损害后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判断依据的归责原则。该原则兴起于19世纪末,其价值取向是保障受害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和补偿,以实现社会公平。这一归责原则在工业事故、环境污染、产品责任等方面被广泛采用,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严格责任也并非一诞生就适用于环境污染侵权之中,而是被适用于工业事故中。后来,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害事件频繁发生,使得严格责任很快被引入到环境损害赔偿领域之中。早在1919年,日本大阪碱业株式会社烟囱排放二氧化硫,对附近两名地主及36户佃户的耕地及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受害人在大阪地区裁判所向加害人提出损害赔偿的要求,经过反复审理,大阪地方裁判所于1919年12月27日作出判决:既然造成了损害,无论能否防范也不论加害人是否有主观上的过失,加害人均应对受害人的损失给予赔偿。这个案例是环境损害诉讼中最早适用严格责任的实例。 但是半个多世纪过后,人们重新审视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时,不少人对严格责任原则提出了很多质疑,大有否定其存在价值的趋向。理由主要有:(1)严格责任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是截然对立的,两者不可能结合适用,不应同时在一个归责原则体系中出现;(2)严格责任原则不具有法律责任所应有的教育和预防作用。严格责任原则在确定加害人责任时,不需要揭示其过错,给社会造成加害人是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负责任的看法。严格责任

研究论文:证券侵权行为及民事责任研究

142898 证券投资论文 证券侵权行为及民事责任研究 1.证券侵权行为概述 1.1概念的比较研究 美国并无证券侵权行为的一般规定,但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的规定是贯穿其证券法律制度。证券法上的侵权民事责任是指在证券发行与交易的过程中,当事人违反证券法律规定的义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美国关于证券侵权民事责任的规定颇为完备。[1] 德国在证券市场的监管方面过去一直奉行自律模式,但它现在吸收美国的监管模式之长而有所改变,所以其现在正从自律监管向集中监管模式靠近。德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证券侵权法律制度的构建仍然以民法的侵权制度为依托。在德国证券法律制度上主张构成证券侵权民事责任要有损害事实、因果关系、过错和行为的违法性4个构成要件。

国内关于证券侵权行为的认识,差别很大。总体来说,证券侵权行为是证券市场主体从事的虚假陈述、操纵市场和欺诈客户等违反证券市场法律、法规等规定的禁止性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违法行为。因为该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所以应该承担侵权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1.2证券侵权行为的特征 证券侵权行为除具备一般侵权行为的普遍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受害的主体具有特定性和集团性。第二,证券市场所发生的损失主要是财产利益损失,且其具有不易计算的特征。第三,举证困难。第四,证券侵权行为具有关联性。所谓证券侵权行为的关联性是指证券侵权行为各种行为样态之间都具有联系性特征,即以信息为手段而作出各种违法行为。 1.3证券侵权行为的类型 我国对于证券侵权类型的规定很不统一。王利明教授认为证券市场侵权主要有发行人擅自发行证券和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客户。陈洁把证券欺诈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包括内幕交易、虚假陈述、操纵市场和错误管理,而狭义的主要指虚假陈述。法律法规

浅析网络侵权

浅析网络侵权 【摘要】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E时代模式已取代了传统的生活模式。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相应的新兴的违法侵权行为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从网络侵权的特征开始展开剖析,对网络侵权案件的管辖以及如何防范网络侵权行为的问题展开思考与讨论,以飨读者。 【关键词】网络侵权;管辖;传统侵权;网络侵权防范 网络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微博”“互联网”“淘宝”“E-mail”这一系列词汇已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网络在提供我们方便与快捷的同时,其侵权行为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如对作品的非授权上传、下载;发表非法言论侵犯他人人格权;非法链接和搜索引擎等。 一、网络侵权的定义 网络侵权行为主要涉及财产权、名誉权、知识产权、隐私权等,虽然内容和形式各异,但有其共性,即在侵权的行为中更强调突出其“网络”的属性。 首先,结合现实中网络侵权案例的主体可知,网络侵权的主体包括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用户;其次从侵权的手段和方法来看,网络侵权者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并利用网络平台和环境,对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财产权利进行限制或侵害;最后,网络侵权行为同一般侵权行为一样也应该是侵权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客观上实施了侵权行为,致使他人人身或财产权利损害的危害后果,根据法律规定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即使不存在主观过错,但根据法律的规定,也应该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① 二、网络侵权的特征 (一)网络侵权具有开放和易于操作的特点 互联网是一个无限大的虚拟空间,网络得分散使侵权行为有多种渠道,其开放的平台更使得行为人只需敲打键盘、点击鼠标就可以实施侵权,如抄袭网络主页内容、网络侵害名誉权。 (二)主体的多元性和隐蔽性 首先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网络侵权行为的主体,如计算机技术掌握人员或黑客通过技术手段侵犯他人权利;网民在网络上的过激言论;他人知识产权的复制下载等。对比传统侵权,网络服务者因没有履行应尽的监管义务也很有可能成为承担连带责任的主体。其次网络侵权行为主体的身份具有不确定性,即隐蔽性。 (三)网络侵权具有取证困难性和损害后果即使性

环境侵权的特征分析(一)

环境侵权的特征分析(一) 摘要:环境侵权越来越成为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环境侵权的特征乃是环境侵权迥异于传统侵权行为的内在根基。本文从环境侵权的主体、对象、原因行为、侵害过程及损害结果等方面对其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侵权行为价值双重对立性潜伏性复合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规模展开,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环境侵权现象及其救济将成为今后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环境侵权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一种新型侵权行为,在我国尚未展开深入、系统研究,有关的立法也不完善。环境侵权的特征乃是环境侵权迥异于传统侵权行为的内在根基。因此,对环境侵权特征的分析,就成为研究环境侵权的首要任务。关于此点,学者们已从不同角度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环境学家金瑞林先生认为环境侵权具有主体不平等、侵害对象广泛、侵害行为具有合法性、连续性和不确定性及侵害程度和范围为严重的社会性权益侵害四个方面;陈泉生研究员把“环境侵害”的特征概括为社会性、价值性、间接性、复杂性、多元参与性与缓慢性六个方面;曹明德博士认为环境侵权表现出不平等性、不确定性、潜伏性与复杂性等特征;王明远博士则表述为:主体的不平等性、不可互换性,原因行为在价值判断上的社会妥当性、合法性,侵害状态的间接性、连续性、反复性、广阔性和累积性,以及环境侵权兼具私害性和公害性四个方面。 其实,环境侵权作为一个集合性名词,是对各式各样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所生权益侵害的总称。而各式各样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致人、物损害现象的发生原因、形成机理与结果状态等均有不同。因此,所谓环境侵权的特征,只能是从总体上而言,其相对于现实生活中各种具体的环境侵权形态尚有一定的伸缩性与相对性。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并参酌前人研究之得失,笔者拟从环境侵权的主体、对象、原因行为、侵害过程及损害结果等方面对其一般特征作如下分析: 一、主体:不平等性、不可互换性与不特定性 侵权行为主体分为加害人与受害人,在环境侵权行为中,加害人与受害人大多具有不平等性、不可互换性乃至不特定性。 首先,环境侵权行为两相主体大多具有不平等性和不可互换性。民事主体具有平等性和互换性,是近代民法的两块基石,近代民法的一整套概念、原则、制度、理论与思想,如所有权绝对、私法自治、自己责任与过失责任等,均奠基于这两块基石。在当时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小业主、小作坊主,传统侵权行为主体也不例外。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各主体的经济实力相差不大,其作为加害者与受害者的机会也大体相当,因此其地位、位置具有平等性与互换性。而自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与工商业的发达,企业在规模上逐渐大型化甚至巨型化,在工艺技术上逐渐高科技化。为此,企业运作的风险与危险性大大增强,并造成许多事故,如20世纪中叶发生在西方的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在这些事故当中,加害人都为经国家注册许可的具有特殊经济、科技、信息实力和法律地位的公司、企业集团乃至跨国公司,而受害人则多为欠缺规避能力和抵抗能力的普通的农民、渔民与市民。与传统侵权行为相比,其主体间显然已丧失了平等性与互换性。 其次,环境侵权主体在特定情况下具有不特定性。现代环境侵权不光是特定的人或特定的企业的所谓违法、犯罪行为造成的,有不少是由不特定的多数人的无可非难的日常行为蓄积造成的,如在由汽车排放尾气造成的光化学污染事件及其他复合侵权事件中,要寻找加害人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极为困难的。而就受害者而言,就更加难以确定,如1986年前苏联(现乌克兰)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在事故发生的几周内只有29人死亡,但它却在以后直接或间接造成成百上千的人患上癌症,并使儿童染上甲状腺疾病,并将危及后代人。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条款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条款 来源:作者:日期:2011-06-25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条款 总则 第一条本保险合同由保险条款、投保单、保险单以及批单组成。凡涉及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条凡依法设立并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产业政策,其场所及设备经有关环境保护管理部门验收合格的合法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均可作为本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本保单的有效转让需经保险人书面同意。 保险责任 第三条在保险期间或本保险合同载明的追溯期内,被保险人在本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的保险地址内,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突发的意外事故导致污染物的排放、泄露、溢出、渗漏造成承保区域内第三者的人身伤亡或直接财产损失,并被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为环境污染责任事故,由受害人在保险期间内首次向被保险人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不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法律)应由被保险人承担侵权经济赔偿责任的,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第四条被保险人因发生保险事故需对承保地点/保险地址外进行清理而支出的合理的、必要的清污费用和施救费,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约定负责赔偿。 第五条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而被提起仲裁或者诉讼的,对应由被保险人支付的仲裁或诉讼费用以及其它必要的、合理的费用(以下简称“法律费用”),经保险人事先书面同意,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约定也负责赔偿。 责任免除 第六条下列原因造成的损失、费用和责任,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一)投保人、被保险人或雇佣人员的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 (二)战争、敌对行动、军事行为、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恐怖活动; (三)核反应、核辐射及放射性污染; (四)光电、噪音污染; (五)自然灾害; (六)硅、石棉及其制品;

交通事故侵权损害赔偿案件挂名车主民事责任研究

交通事故侵权损害赔偿案件挂名车主民事责任研究 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致损,挂名车主是否承担侵权赔偿连带责任,审判实践持肯定说,并援引《民法通则》61条民事行为无效责任、130条共同侵权责任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31条“车辆所有人责任”为法律依据。 笔者认为:挂名车主不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理由有: 一、缺乏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客观基础-因果联系 当我们在求证挂名车主是否承担侵权责任时,着眼于挂名车主是否符合侵权责任的全部构成要件。如果我们的分析能够得出这样的判断:1挂名车主主观上对损害结果发生没有过错;2未过户行为合法;3未过户行为与交 通事故损害结果无法律上因果联系。那么,结论自然清晰地呈现于我们面前。我们试图证实;未过户行为的合法性是徒然的,因为车辆买卖中“过户”乃:是法定义务。我们探究挂名车主主观上没有过错是困难的,因为对未 过户的挂名车主有无主观过错评价涉及过错标准的探讨。将面对“主观说”、“客观说”、“主客观统一说”的困惑,并且不能回避“理智”、“意志”、“注意义务”、“疏忽之人”、“善良家父”等似是而非的概念。我 们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流于主观臆断或简单武断的推论。因此,我们在论证时选择未过户行为与交通事故损害结 果的因果联系的评析。因果关系作为归责构成要件之一,其防护矫正作用体现在:阻却因判断主观过错的随意性 而对无辜人设置义务。 因果关系是“一团乱麻和一堆荆棘,一个令人眼花缭乱、扑朔迷离的领域”。长期以来,我国民法界移值刑 法学在这一领域研究成果,采用“因果关系必然说”。 “必然说”认为“任何现象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由另一现象引起的,引起后一现象出现的现象就是原因,后一现象是结果……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是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因此,“如果甲致乙轻伤,乙在往医院治疗途中遇车祸身亡,甲的致害行为与乙的死亡只存在偶然联系,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则 甲对乙的死亡不负责任。”所以,只有必然联系才能成为责任根据。挂名车主未过户行为不能必然引起交通事故

2016网络侵权司法解释全文

2016网络侵权司法解释全文

2016网络侵权司法解释全文 来源:华律网发表时间:2015年12月04日浏览:25913 次人格权侵权赔偿网络侵权损害赔偿特殊侵权损害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法释〔2012〕20号,2012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 判委员会第1561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 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12年11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6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2年12月17日为正确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依法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促进信息网络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在依法行使裁量权时,应当兼顾权利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信息网络,包括以计算机、电视机、固定电话机、移动电话机等电子设备为终端的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以及向公众开放的局域网络。 第三条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未经许可,通过信息网络提供权利人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 通过上传到网络服务器、设置共享文件或者利用文件分享软件等方式,将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置于信息网络中,使公众能够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以下载、浏览或者其他方式获得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实施了前款规定的提供行为。 第四条有证据证明网络服务提供者与他人以分工合作等方 式共同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构成共同侵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其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能够证明其

产品代言人侵权责任研究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产品代言人侵权责任研究 姚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 段睿中国人民 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 产品代言人/共同侵权/连带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 内容提要: 就侵权法的理论而言,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关联共同理论,可认定在某些情形下产品代言人与制造商构成共同侵权,承担连带责任。而相对于理论上侵权责任的认定,更为重要也更为困难的问题在于产品代言人的侵权责任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得以落实。对此,构建严格的产品代言人侵权责任意义重大。 当一名法律人透过“三鹿门”去打量“门”里的事物,映入眼帘的,大多是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责任、行政机关的行政责任、审判理论和实践中的相关问题等。但除了以上显而易见的法律问题之外,对于社会大众来说,更令其关注的毋宁是那些风光的演艺明星代言人的法律责任承担问题 [1]。正因如此,在“三鹿门”事件爆发后,产品代言人的侵权责任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鉴于普通民众代言概率极低,此处所谓“个人”,可能主要会指向演艺明星、行业专家等社会知名人士,而有关连带责任的规定,则从更严格的意义上明确了代言人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由此联想到的问题在于,当产品缺陷致人损害,同时该产品涉及商业广告宣传并有相应的代言人时,代言人是否应承担侵权责任?其是否能够与制造商构成共同侵权?在实际的诉讼过程中又存在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代言人的侵权责任该如何落实?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之所在。 一、现行立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代言行为在商品宣传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尤其以演艺明星为代表。而问题也很快随之而来,消费者基于对明星的信赖购买了其代言的产品,但由于产品存在某种缺陷造成消费者人身或财产上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朴素的公平正义观念,多数消费者主张将代言人告上法庭,追究其侵权责任,要求代言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呼声由此越来越高。但实际情况是,截至目前为止,对明星代言人法律责任的追究在司法实践中并不常见,个中原因亦颇为复杂。通常来说,代言行为的完成都是以商业广告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或者说商业广告是实施代言行为的载体。如果说代言人有侵权责任的担当,必然存在的前提是作为载体的商业广告构成虚假广告。也就是说,代言人在广告中的陈述、对产品的证言与客观事实不符,对消费者

婚内侵权民事责任研究

婚内侵权民事责任研究 摘要:支持婚内侵权诉讼已成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普遍做法,然我国《婚姻法》对婚内侵权赔偿的行使设置了种种障碍,造成我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婚内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加之立法有冲突,学界有争论,使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因此,探讨在我国建立婚内损害赔偿制度,对完善我国的婚姻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婚内侵权;夫妻一体主义;夫妻别体主义;配偶权; 一、婚内侵权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一)婚内侵权的内涵 婚内侵权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违背了法律对夫妻权利义务的规定,实施了侵害配偶人身权或财产权的过错行为,使对方的人身、财产受到损害。[1](P70) 婚内侵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婚内侵权既包括婚姻关系存续时主张婚内侵权,也包括婚姻关系消灭时主张婚内侵权;狭义的婚内侵权仅指前者。 (二)婚内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1. 婚内夫妻之间的人身侵害 (1)婚内侵害夫妻人格权的行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夫妻双方不会因缔结婚姻关系而丧失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也不存在隶属依附关系,因此夫妻任何一方都无权损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婚内侵犯人身权的行为主要有:实施家庭暴力,殴打虐待对方,侵犯配偶的生命健康权;非法使用对方的姓名、肖像,侵犯配偶的姓名权、肖像权;擅自公开或宣扬对方的隐私,侵犯配偶的隐私权;捏造事实,侮辱、诽谤对方的名誉,侵犯配偶的名誉权;违背配偶一方意愿,强制发生性行为,侵犯配偶人身自由权等。 (2)婚内侵害夫妻身份权的行为 夫妻身份权是基于婚姻和家庭关系而产生的特定权利,包括亲权、亲属权和配偶权。侵害亲权主要表现为夫妻一方干涉另一方对子女享有的监护权;侵害亲属权主要表现为夫妻一方干涉另一方对晚辈近亲属的遗产继承权;侵害配偶权主要表现为:违反夫妻之间的同居义务,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无正当理由拒绝同居;违反夫妻之间的忠实义务,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重婚或与他人通奸;违反夫妻之间的照顾扶助义务,从而导致另一方生活困难或者身体、精神遭受伤害;限制、剥夺、滥用或者超越家事代理权而为家事代理行为;配偶一方未征得另一方同意而擅自实施堕胎手术或者强制对方生育。 2. 婚内夫妻之间的财产侵害 受“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的影响,我国民法对自然人的财产权利给予了全面的保护,表现为对其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财产权利的肯定。我国夫妻财产有约定个人财产、

《侵权责任法》规定共同侵权责任若干问题研究下

《侵权责任法》规定共同侵权责任若干问题研究下 (2)网络经营者承担的连带责任是客观共同侵权责任 对于网络经营者的侵权责任,立法机关在《侵权责任法草案》中提出明确的意见:“网站经营者明知网络用户通过该网站实施侵权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网站经营者与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受害人认为网络用户通过网站实施侵权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有权向网站经营者发出要求删除的通知书,网站经营者收到通知书后,应采取必要措施;没有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失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这个规定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是网站经营者已经明知网络用户通过网站实施侵权行为,对此,网站经营者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第二,网站经营者不知道网络经营者利用网络实施侵权行为的,则受害人有权请求网站经营者删除有侵权内容的发帖,拒不履行删除义务的,网站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责任范围是就扩大部分承担连带责任。 这两种连带责任,性质属于客观的共同侵权行为。 (3)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补充责任是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特殊形式 至于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补充责任,其性质不是连带责任,而是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特殊形式,对此,不应当与连带责任相混淆,这种侵权行为也不是共同侵权行为。 三、关于如何规定共同危险行为免责事由的问题 在《侵权责任法》中应当规定共同危险行为,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识。值得研究的,是如何规定共同危险行为的免责事由,对此,立法机关的意见和最高司法机关的意见并不一致。2002年《侵权责任法草案》第67条规定:“二人以上同时实施同一种类的危险行为,

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行为人能够证明具体侵权人的,由该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行为不能证明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则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并造成损害后果,不能确定实际侵害行为人的,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共同危险行为人能够证明损害后果不是由其行为造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这两种意见是对立的。 在本次讨论中,立法机关仍然坚持原来的意见,提出了“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意见。对此,与会专家提出不同的意见。支持者认为这样规定是对的,可以避免共同危险行为人都能够证明自己的行为与损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而出现无人赔偿或者仍须承担连带责任的后果。反对者的理由是实事求是,不能责令已经能够证明自己的行为与损害没有因果关系的人承担侵权责任。我认为,这一点应当与高空抛物致害责任中的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并与损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的免责事由相区别,在规则上有所区别,因此赞成立法机关的这个意见。 对此,国外立法和司法上也有这两种不同的选择。我之所以赞同立法机关提出的意见,理由是,在民事诉讼当中,证明的标准是法律真实,而不是客观真实,如果共同危险行为人之一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行为与损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使法官建立确信,证明就完成了,法官就会认定这样的事实。既然是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那么就可能所有参加实施共同危险行为的人都能证明自己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证明自己的行为与损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按照这样的规则,每个人都可以免除责任。那么就会出现一个结果,就是损害是客观存在的,也确确实实是共同危险行为人中间的某一个人造成的,由于都证明了自己不是真正的加害人,受害人不就没有办法得到赔偿,或者全体共同危险行为人仍然要承担

证券法上的民事侵权责任制度研究.doc

证券法上的民事侵权责任制度研究- 中国证券市场现在已对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巨大影响。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金融深化”,经济的增长已与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表现息息相关。中国已经存在一个为数众多,且不断增加的“股民”群体,股市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就会有人感到切肤之痛。 证券市场规范化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但市场的状况却很难令人满意。1999年有100多家上市公司有谎报业绩、欺诈上市、内幕交易等行为,1999年也因此被称为是“上市公司罪恶昭彰的一年”。(2)证券市场的重要性人所共知,到如今,对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金,不是评论员文章,而是制度。 一、为什么是民事责任 面对市场,政府首当其冲的问题是管还是不管。理想主义的经济学理论给出的答案是“不管”,由市场这一“无形之手”自发调配。然而现代经济日趋复杂多变,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种种现实的考虑使得绝大多数政府在政策抉择时均选择了“管”的套路。(3) 管有不同的管法。英美承其传统理念推崇自律为主,管制为辅的方式,而德国就更强调政府的监管职能。区别是相对的。无论英美还是德国,其监管均十分注意自律性约束和私权救济方

式。近几十年来,全球更是掀起了一阵“放松管制” (deregulation)的浪潮。各国放松监管措施,让市场充分展示其创造力。 相比而言,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法律构架表现出极强的管制色彩和集权化(Centralization)特征。“中国的证券监管机关拥有几乎是令各国同行最为羡慕的权力。”(4)但是,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强力管制下,市场并未规范起来,上市公司的违法行为未见减少,反而愈演愈烈。从理论上分析,强力管制的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有限理性”问题。政府的决策是由人来做出的,而人的理性是有限的。现代社会信息的增长是如此之快,以至于没有-个人能够声称他能够掌握决策所需的所有信息。即便是在信息相对完全的条件下,人也不能保证其决策完全正确。这一哲学思想经由“苏格兰学派”的学者大加阐释,(5)现已深深融入现代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当中。 2.“寻租”问题。过于集中的权力极易让人提出“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这一经济学中的难题不论是在微观层面还是在宏观层面。不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非经济领域都同样存在。允许监管机关手握重权而又缺乏监督,腐败所需的外部条件就已完全具备。一旦监管因腐败而失灵,市场秩序就难以维持。 3.“有心无力”的问题。倘若坚持证券市场上的违法行为主要由政府机关进行监管,那政府是否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完成这项任务也存在很大疑问。即使假设政府官员个个忠于职

《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反思与完善》文献综述

《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文献综述 姓名: 学号: 班级: 年级: 专业: 学院: 时间:年月日

摘要 近些年以来,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全球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在我国,环境污染事故也是频频发生,因环境污染等问题引起的环境侵权而带来的司法救济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结合我国的人口基数大,环境和资源压力大的国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因此,规范环境污染与破坏所造成的环境侵权责任的立法完善势在必行。现主要通过分析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现状,并对比国内和国外一些国家的相似经验,以发现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不足之处,然后对症下药,进行完善。从立法和司法救济的角度分析研究我国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最后提出完善建议和对策。以期能从立法到司法实践,有自身再到整个法律环境等各个方面去完善,去协调。结合我国的国情,最终形成一个与时俱进,真正全面有效维护公民利益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制度。 关键词: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损害赔偿;反思与完善

近些年以来,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全球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在我国,环境污染事故也是频频发生,因环境污染等问题引起的环境侵权现象而带来的司法救济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因为人口密度大的原因环境的压力也很大,而且环境压力还在与日俱增,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生态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200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中被通过,(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中对于环境侵权的一些问题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未能得到解决,这也说明想要仅仅通过一部《侵权责任法》来解决环境侵权问题是远远不够的。环境侵权的问题不是一部《侵权责任法》就可以解决的,还是会频频发生环境污染的事故,环境侵权问题也是愈演愈烈,现行的法律法规无法对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的保护,在面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上,无法进行有效的规范和规制,在民众合法权益上也无法有效的进行保护和救济,由此可知对于环境侵权问题,我们仍需进行科学的辩证和论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度的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读分析,我国的环境侵权呢民事责任制度的立法现状主要如下: 我国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法律制度并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法律规定,它的一些规定目前还是散见于众多法律之中,像《民法通则》、《环境保护法》或者其他的一些单行法里面都可以或多或少的找到一些关于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规定,甚至在民事程序中也能找到相关规定。 《民法通则》中的第124条1、第107条2、第134条3对各种侵权民事责任作了一些基础性的、规范指导性的规定。另外,《民法通则》中对共同侵权民事责任和相邻关系等问题也有相关规定。 在环境法保护中,对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相关问题也有不少法律规范,如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第41条4、第42条5就对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做出了相关 1《民法通则》第124条:“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1986年的《民法通则》第107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民法通则》第134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⑴停止侵害;⑵排除妨碍;⑶消除危险;⑷返还财产;⑸恢复原状;⑹修理、重作、更换;⑺赔偿损失;⑻支付违约金;⑼消除影响、恢复名誉;⑽赔礼道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4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第41条:“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于承担责任。” 5《环境保护法》第42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时效的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该知

侵权责任法试题(含答案)

侵权责任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 1.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实施侵权行为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侵权责任是任何人都 对他人承担这样一种义务,即不因为自己的错误(过错)行为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否 则即能构成侵权行为,要对受害方承担责任。侵权行为基本上都是违法行为。 2.过错责任原则 也叫过失责任原则,它是以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条件的认定责 任的准则。按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仅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 错,就不承担民事责任。 3.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叫无过失责任原则。它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应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英美法称之为“严格责任” 4.高度危险致人损害责任 【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 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5.用人者责任傲物关系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 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 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二、简答题(每题 7 分,共 42 分) 1、过错责任下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行为的违法性 所谓行为的违法性,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强制性规定。 二、损害事实的存在 损害事实,既包括对公共财产的损害,也包括对私人财产的损害,同时还包括对非财产性权利的损害。 三、因果关系 侵权行为中的因果关系是指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客观联系,即特定 的损害事实是否是行为人的行为必然引起的结果。只有当二者间存在因果 关系时,行为人才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四、行为人主观上有过借 过错是侵权行为构成要件中的主观因素,反映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心理状态。 2、侵权责任中因果关系的认定 侵权民事责任的因果关系是指,当一个行为引起一个损害结果的发生,该 损害结果的发生是被该行为引起的客观联系。对于如何确定因果关系有多 种学说: 一是条件说。 主张只要对损害结果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是引起损害结果发生的条件,就是损害结果的原因。 二是必然因果关系说。 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发生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时,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三是相当因果关系说。 不应要求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只要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构成适当 条件,行为人就应负责。 3、简述过错的含义、类型和判断标准 一、过错的含义 过错乃是一个主观和客观要素相结合的概念,它是支配行为人从事在法律上应受到非难的行 为的故意和过 失的状态,换言之,是指行为人通过违背法律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主观状态。它包括了两层含 义:一、过错 是行为人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二、过错也是一种应受法律非难的行为。 二、过错分类 共 第一次分类:单独过错,过错共同过错混合过错 第二次分类 : 单独违反义务的过错单独过错单独滥用权利的过错共同违反义务的过错共 同过错 同滥用权利的过错一方违反义务,另一方滥用权利的过错 混合违反义务的过错混合滥用权利的过错混合过错加害方违反义务, 受害方滥用权利 的过错受害方违反义 务,加害方滥用权利的过错 三,过错认定标准

环境污染侵权的归责原则及其责任承担

环境污染侵权的归责原则及其责任承担 一、什么是环境污染侵权 根据《环境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因素致使环境发生化学、物理、生物等特征上的不良变化,从而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存生活,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侵权责任法》所指的环境污染,既包括对生活环境的污染,也包括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因污染者的行为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归责原则及举证责任 环境污染责任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其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其采用了无过错责任的规则原则。根据无过错责任原则,只有受害人有损害事实发生,污染者的行为与损害事实存在因果关系,不论污染者有无过错,都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六十六条规定:“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对于环境污染责任中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举证责任和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倒置,我国现行环境方面的法律以及司法解释对此已有规定。如《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因水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排污方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因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规定:“下列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七十四条规定:“在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但在下列侵权诉讼中,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责举证:……(3)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 由于环境污染损害一般具有长期性、潜伏性、持续性和广泛性的特点,而且环境污染造成损害的过程具有复杂性,有的环境污染损害涉及到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医学等专业知识甚至一些高科技知识,而且,在确定因果关系时,多因一果的现象经常出现。正因为环境污染侵权的特殊性,导致环境污染的因果关系十分复杂。 因此,发生环境污染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至今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网络侵权处理机制七大亮点深度解读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网络侵权处理机制七大亮点深度 解读 就侵权责任编而言,其在《侵权责任法》的基础上对网络侵权处理机制进行了整体修改和完善,呈现七大亮点: 一是明确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权利人通知的转通知义务,增加反通知的规定,优化了《侵权责任法》中的通知删除制度(第1195条第1款及第2款); 二是明确平台可以根据服务类型的不同采取必要措施,给云计算及小程序等新类型的网络侵权处理留有空间和余地(第1195条第2款); 三是明确了权利人错误通知造成损害承担侵权责任的规定,有利于打击恶意投诉行为(第1195条第3款); 四是增加了要求权利人和网络用户在通知和声明中提供初步证据及真实身份信息的规定,有利于降低提交虚假证据材料的风险(第1195条第1款和第1196条第1款); 五是增加了网络用户反通知的声明权利,以对抗权利人的通知权利,为被投诉人提供了有效的救济渠道(第1196条); 六是优化了《电子商务法》十五天等待期的规定,改为“合理期限内”,有利于法院结合个案不同情形进行综合裁量认定(第1196条第2款); 七是将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间接侵权责任的主观要件“知道”明确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明确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的注意义务(第1197条)。 对于网络侵权处理程序,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略有不同:《侵权责任法》采用的是“通知-删除”程序;《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传播权条例》”)采用的是“通知-删除-转通知-反通知-恢复”的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下简称“《电子商务法》”)采用的是“通知-采取必要措施(转通知)- 反通知-二次转通知-(十五天内未回复)恢复”程序;侵权责任编采各家之所长,最终优化为“通知-转通知(采取必要措施)-反通知-二次转通知-(合理期限内未回复)恢复”程序。详细网络侵权处理机制流程图如下所示:

《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反思与完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日期:

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环境法学者对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在立法统一协调、举证责任转移、因果关系推定、损害赔偿范围与责任承担的方式、救济的途径和保障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影响着实际中环境侵权案件的处理,使得环境侵权案件中受害人的民事权益难以真正得到维护。通过对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探讨,以促进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是为研究目的。 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指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对推动立法的健全与完善,更好的维护环境侵权案件中受害人的民事权益,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我国,有关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法律制度主要分散于《民法通则》、环境基本法与单行法之中,此外,民事程序法中亦有规定。 1986年的《民法通则》对各种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作了原则规定,其中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10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134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⑴停止侵害;⑵排除妨碍;⑶消除危险;⑷返还财产;⑸恢复原状;⑹修理、重作、更换;⑺赔偿损失;⑻支付违约金;⑼消除影响、恢复名誉;⑽赔礼道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此外,第123条关于高度危险作业的民事责任规定、第130条关于共同侵权民事责任的规定、第83条关于不动产相邻关系的规定等等都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有关。 在环境法中,我国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法律规范相当丰富,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于承担责任”;第42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时效的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该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1982年通过,1999年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规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应当排除危害,并赔偿损失;完全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者过失,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由第三者排除危害,并承担赔偿责任。对破坏海洋生态、海洋水产资源、海洋保护区,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由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第92条规定:“完全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经过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损害的,造成污染损害的有关责任者免予承担责任:⑴战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