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考研牛人的笔记、经验分享

201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考研牛人的笔记、经验分享

1/15

1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信息大全、资料集锦

---------育明教育亲情奉献

育明教育---专注于汉语国际教育考研专业课辅导,培养出众多全国高校汉硕研究生,有很多育明的学员在校期间出国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实习,也有毕业后在国外工作的。

现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竞争趋于白热化阶段:复试分数线不断上涨,本专业跨专业考研人数大量增加,复试宁缺毋滥,竞争日益激烈。2015年的汉硕考生们一定要争取一锤定音,一次成功,不要存在二战的心理,更不要有侥幸通过的心态,咱们只能奋力向前。育明教育将作为最强大的队伍帮助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学子,为同学们保驾护航,助同学们乘风破浪,直挂云帆,2015年金榜题名。

近两年辅导成绩尤为突出,在此,给同学们展示一小部分考入咱们北京院校的学生:

有考入北京语言大学的吴*(历史跨考)、于*和孙**(旅游管理跨考):有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常**(日语跨考)、丛**(汉语言文学)、纪**(对外汉语专业):有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的龙**(汉语言文学专业)、孟**(新闻跨考)、刘*(汉语言文学专业):有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的王*(英语跨考)、何*(汉语言文学专业)、李**(对外汉语专业):有考入北京大学的臧*、

2/15

2张**(日语跨考)、迟**(汉语言文学专业):有考入首都师范大学的李**、怀*(汉语言文学)、赵**(英语跨考):有考入中国传媒大学的罗**(汉语言文学)、王**、刘*(对外汉语专业)等等。

除了北京高校,天津、上海、广州及全国其他省份的高校都有咱们育明教育学员的足迹。

同学们有汉硕考研的问题,可以尽量咨询咱们育明汉硕的负责老师小吴老师(TEL:183********,153********),老师会非常耐心的给你指导,帮你答疑解惑。

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招生人数

60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初试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3法语;244德语;246西班牙语

③354汉语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汉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应用能力,汉语语言分析等;

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中外文化与跨文化

3/15

3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材料分析写

作等。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初试核心参考书目

(育明教育小吴老师重磅推荐)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黄伯荣、廖序东著:《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4/15

44、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5、程裕祯著:《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北京外国语汉硕补充教材:

《现代汉语教学与自学参考》(增订五版)黄伯荣、廖序东

高等教育出

版社

《语法讲义》《语法答问》朱德熙商务印书馆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复试建议用书(重磅推荐)《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词语释疑201例》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

《现代汉语》考研不同题型答题方法及答题示例

育明小吴老师温馨提示:报考北外的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首先信息很重要,同学们要全方位的对咱们报考的专业进行了解,分析考试难度,并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估。

今天,大体给同学们总结了几个学校的现代汉语试题(北大、北师大、北语、北外、吉大等),一般的题型无非是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实例分析。

(一)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一般的分值是在3-5分不等,名词解释首先要把这个名词的本质答出来,然后视分值的多少再外加上提出者、作用、次范畴等等。例如,名词解释“语音”,如果是3分的话,那么只需要答最基本的就可以了,下面把答案给大家参考一下:

5/15

5语音(3分):语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能够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三个构成要素缺一不可。

语音(4分):语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能够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三个构成要素缺一不可。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是其本质属性。

语音(5分):语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能够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三个构成要素缺一不可。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是其本质属性。语音的最小组成单位是音素,通过音素组成音位、音节、节拍群、语流等更大的语音单位以进行交际,以语音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语音学。

2、真题示例:

(1)官话(北京大学2005年现代汉语专业课试题,5分):(首先答本质,介绍一般情况)官话的本质是官场用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是由官场共同语变为民族共同语的,(其次答发展状况)产生于14世纪,到了明末清初,发展成为全国各地官场的共同语,汉语国际教育2015年考研:TEL183********,153********其后进一步成为通行于公众间的语言,它始终是以汉民族通行最广的北方话为基础的,(最后答作用)官话是共同语发展最重要的一环,在共同语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2)音素和音位(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语言学专业课试题,要求适当举例,6分):(分析:这属于一道对比型的名词解释,这种题的答题步骤比单一型的名词解释好答,一般的步骤就是,把各个名词都简单解释一下,然后谈关系,最后谈区别)

3、注意:名词解释一般是位于第一道大题,所以大家答题速度一定要快,而且要精练,如果不要求举例说明就别画蛇添足,毕竟名词解释题不是简答或者论述,否则会占用后面的答题时间。

(二)简答题

1、简答题分值一般在6-10分不等,简答题中一般会涉及到一些名词术语,那么一定要先把名词术语的本质说出,然后再按照要求继续答题。

2、真题示例:

(1)“成果”和“后果”,有人说是同义词,有人说是反义词,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北师大2006年语言学和现代汉语语音、词汇专业课试题,10分)

分析:学过哲学的同学都知道,凡事都没有绝对,所以面对这道题我们心中会有个谱,二者应该是都有道理,但是既然提到了两个极端的说法,那么必然也有各自的局限性。首先题目中涉及到了两个术语——同义词、反义词,那么一定先要把二者本质答出来,之后再根据材料分析二者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答:1、同义词是指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反义词是指意思相对或相反的一组词;

2、同义词分为绝对同义词(又叫等义词,意义完全相同并且可以互换)和相对同义词(在一定语境中或者某个义项上相近),“成果”和“后果”都表示做一件事情所取得的结果,那么在“结果”这一基本含义上二者属于相对同义词;

3、反义词也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一定语境中或者某个义项上相对或相反),“成果”指做一件事情后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一般是好的方面,而“后果”一般是指不好的结果,二者在这个条件下就是反义词;

4、综上所述,“成果”和“后果”在基本意义上构成同义词,在感情色彩上构成反义词,所以词的同义或者反义有时是需要条件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题目中的观点都有各自合理的一面和局限的一面。

(2)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人称代词都可以用于虚指,各举一例。(华中理工大学2001年现代汉语考研专业课试题,5分)

分析:这道题并不难,但是同学失分的最重要原因是审题上的失误,咱们在答政治题的时候最基本的

6/15

6方法是看分答点,一般说6分是3点,10分是5点等等,那么这道题有的同学肯定特别“听话”,上来各自举一例就完成任务,那么你想想,5分的题你答了3点,怎么给分呀?汉语国际教育2015年考研:TEL183********,153********而且这道题属于平行性的题,所以你答的肯定不完整。所以咱们再来看看题,我前面说了,涉及到的术语一定要解释,那么看看这道题涉及到的术语有四个“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人称代词、虚指”,那么大家想想到底应该解释哪个的?3个例子肯定是3分,那么剩下的2分应该解释哪个术语呢?(大家肯定知道,自己答吧,哈哈)

3、注意:简答题需要审题清楚,把隐含的踩分点都“揪”出来,这样你才能得高分,得满分。而且一般举一个例子简单说明即可。(超过8分的简答一定得举例)

(三)论述题

1、分值大、易丢分、答不全是论述题的特点,有的同学一看到论述题就发懵了,不知道怎么答才能少丢分,有的同学在论述题上话是没少说,得分却可怜。论述题的分值在15-30分不等,论述题答题最基本就要遵循着“角度多、知识全、例子鲜明、解释精当”这么四个法则。

2、真题示例:

(1)词类划分的标准有哪些?谈谈你的看法。(北师大2008年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考研专业课试题,15分)

分析:词类问题大家太熟悉不过了,而且相信在复习的时候都是作为重点掌握的,那么沿袭着简答题的方法,先把涉及到的术语解释出来,再按照基本法则答题。

答(只写要点了,具体内容自己充实吧,哈哈)

A、词类的含义,划分词类的目的;

B、划分词类的标准(3点,分别解释并举例说明各自的作用)

C、划分词类标准中最重要的标准——语法功能(分布状态),(为什么?举例说明。)

D、比较有代表性的各家对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吕叔湘、胡裕树、朱德熙、黄廖本现汉等等,举出得至少三个吧)。

(2)论述字、语素、词的关系。(20分)

分析:这道题也够大的了,那么首先解释字、语素、词各自的含义,然后慢慢理请它们的关系。

A、字、语素、词各自的含义;

B、在古代汉语中字和语素、词的关系,在现代汉语中三者关系(举例),对比其他语言(一般是选择英语吧,英语中没“字”这个概念),(角度广);

C、(字和后两者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字”是书写符号,后两者是词汇、语法单位)语素和词的关系(如何确定语素和词,举例说明);

D、(加分点),简单谈谈汉语本位问题(老师看到你这里的论述一定会给你高分的,相信我,汉语本位问题是最近研究的特别热的问题,但是不要论述太多,说个三句五句就可以)。

3、注意:论述题切记洋洋洒洒没有条理,在答题之前一定要构思好,哪些术语和观点和题目吻合,然后构建答题步骤和思路,因为老师汉语国际教育2015年考研:TEL183********,153********不仅仅是在看你知识掌握的程度,也在看一个准研究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试想一个条理混乱,没有规矩的答题者,即使他答得再多,老师也不会欣赏他的。

(四)分析题

分析题最能考察考生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甚至知识面的掌握情况,分析题一种是基本分析题,这样的分析题只要你掌握了书中基本的知识就可以答上,比如给个例子,然后归并音位,另一种就是拉分的了,一些理论你没看过你就答不了题,所以在这里我只能推荐几本书:

7/15

7《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不看别后悔,现代汉语基本理论都在这里);《语法讲义》《语法答问》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经典语法著作,复试中各学校多次提到);《现代汉语词汇》符淮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词汇学经典之作)。

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历年分数线

(育明教育小吴老师独家整理,亲情奉献)2014年

2013年2012年2011年政治

42404040英语

42404040专业单科

75两门专业课

总分要求

239239223150

总分315310300305育明教育小吴老师提醒广大考生:全国真题都是北外考生是最好的练习模拟题,同学们可以从中锻炼不同题型的不同的解答方法。北外的考试题目中有很基础的题目,有拔高后难度很大的题目,这要求学生们在考研过程中前期认真打好基础,夯实基本功;中期重视知识的深度,把内容学透彻,提高答题水平和知识高度,学会总结,系统整理,形成繁茂的知识树;后期复习要做到三点:准、狠、快,把精力放在

8/15

8核心考点上,重视冲刺点睛,并不断重复复习系统知识脉络。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整理资料(状元笔记)

《现代汉语》修辞部分-修辞概说,词语的锤炼

修辞概说

【学习目标】

1、掌握什么是修辞。

2、掌握修辞与语境的关系。

3、了解修辞研究的历史。

【重点】

修辞、语境。

【难点】

修辞和语境的关系、修辞的要求

【教学内容】

1、什么是修辞。

2、汉语修辞研究的历史。

3、修辞和语境。

一、什么是修辞

修辞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实践。

最佳表达效果就是指“准确、鲜明、生动、形象”。

语言中表达同样一个意思,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例如:

她很漂亮(/美/俊/好看/靓/喜欢人/稀罕人)。

上面使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样的意思,各有不同的语体风格和方言色彩,因此有不同的表达效果。采用不同的句式或修辞格会取得更加不同的效果。

例如:

一提起她来,十里八村没有一个不说她漂亮的。(使用双重否定,加强肯定)

她长得鼻子是鼻子,眼是眼的,越端详越好看。(使用熟语描写)

她长得好像仙女一样。(明喻)

她长得简直就是个人样子。(暗喻)

都说王晓明漂亮,她比王晓明还漂亮。(衬托)

她可是百里挑一的大美人。(夸张)

她就是咱村的"七仙女"。(借代)

看见她一眼,这辈子就算没白活。(夸张)

她是现代的赵飞燕、东方的维纳斯、中国的戴安娜。(排比)

9/15

9同样,如果说一个人长得丑,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不同的词语表现了不同的语体风格和方言色彩。

她很丑(可碜/难看/不好看/不俊/)。

她长得像个丑八怪。(比喻)

整个一个猪八戒他二姨。(借代)

大家都叫她“朱二姨”。(借代)

以下几例都是夸张,但是夸张的程度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

她长得五官都错了位。(夸张)

看她一眼三天不想吃饭。(夸张)

她丑得可以去当吓唬乌鸦的稻草人。(夸张)

她要是去当稻草人,准把所有的乌鸦都吓跑了。(夸张)

她不但能吓得乌鸦不敢偷庄稼,还能吓得乌鸦把偷走的玉米送回来。(夸张)

又如:

她的皮肤很好。(一般叙述)

她的肉皮真细发。(口语化)

她的皮肤就像四五岁的孩子似的又白又嫩。(明喻)

她真是肤如凝脂、面若桃花。(对偶)

要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就要结合语体、具体的语境、人物角色等选择恰当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手段。因此,修辞和语音、词汇、语法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二、汉语修辞研究的历史

"修辞"一词出现得很早,但在古代学术研究中,修辞学并不是独立的学科,有关修辞的论述散见于解经、文论、史论、诗话、词话、笔记、随笔之中。

魏晋南北朝时刘勰的汉语国际教育2015年考研:TEL183********,153********《文心雕龙》曾对诗文的修辞规律进行了系统地探讨。

隋唐五代史论修辞、诗论修辞、散文修辞都获得了发展。

南宋陈骙的《文则》,对比喻、引用、仿拟、析字、重叠、节缩、省略、层递、错综、倒装等各种辞格,都分别作了分析。

元朝的《修辞鉴衡》是我国第一部以修辞命名的著作。

明代胡震亨的《唐音癸签》是我国第一本断代的修辞学资料汇编。

清代王国维的诗歌评论在修辞学方面也多有贡献。

"五四"运动以后,修辞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了全面、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比较重要的成果主要有:

1923年胡怀琛的《修辞学要略》可算是中国最早的现代修辞学著作。

1932年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标志着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10/15

10三、如何学习修辞

(一)修辞是语言的实际应用,因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当结合言语实践学习修辞。

(二)修辞是多种同义形式的最佳选择。因此,应当尽量掌握多种同义形式,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只知道一种表达形式,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也就无所谓修辞。

(三)言语应用涉及的方面很多,包括对象、语境、内容、语体等等。运用修辞格式和手段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如果在严肃的场合使用俏皮话、在娱乐的场合使用对偶、排比等都显得不得体,这时候,再美的词藻、再工整的句式也不会收到好的修辞效果。

(四)修辞贵在创新。不论词语锤炼、句式选择,还是辞格的运用,都应当有新意,防止落入俗套。有句话说,第一个说女人是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说女人是花的人就是蠢材。比如:

人们在描写秋景时,往往突出它的萧瑟、悲凉,表达一种悲伤的情绪。下面这段文字却恰恰相反,写出了新意。

这几天,碧云寺的秋意一天天浓起来了。

四门口石桥下的水声,越来越显得清壮了。晚上风来时,树木的呼啸,自然不是近来才有的,可是,最近这种声响更加来得频繁了,而且声势是那么浩大,活像冲进堤岸的钱塘江的夜潮一样。(钟敬文《碧云寺的秋色》)

这段文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一种赏秋的情绪,借以表达对共和国飞速进步的赞叹,所以描写的秋天的水声是清壮的,树木的呼啸是声势浩大的,与萧瑟、悲凉的气氛全然不同。

第二节词语的锤炼

目的要求

11/15

11【学习目标】

1、掌握词语锤炼总的要求。

2、掌握意义锤炼的要求。

3、掌握色彩锤炼的要求。

4、掌握声音锤炼的要求。

【重点】

词语的锤炼、多义词语的选择、词语的活用、词语的色彩锤炼。

【难点】

意义锤炼的要求、声音锤炼的要求。

一、意义的锤炼

词语是意义内容和声音形式的结合体。作为词语内容的意义是词语的灵魂。词语意义的锤炼,就是在深刻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根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内容等选择恰当的词语,力求准确鲜明、精当妥帖。

词语意义的锤炼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词语的选用

(二)一般词语的推敲

(三)词语的活用

注意:在选用词语时,要特别注意前后意义的配合关系,否则表意就不确切。

(一)注意词语的选用

1、多义词语

汉语中的许多词语都有不止一个义项,这几个不同的义项都是从一个基本意义派生出来的,有着共同的基础,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要恰当地使用多义词语,就要清楚地辨析词义,了解词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选择最恰当的义项。

例如"老"是个多义词,主要有以下义项:

①年岁大:老人;

②老年人:徐老;

③婉辞,指人死:老了人了;

④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的:老手;

⑤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老朋友;

⑥陈旧:老脑筋;

⑦原来的:老地方;

⑧(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芹菜老了;

⑨(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

⑩经常:老迟到。

具体使用的时候要恰如其分:

当我们渐渐老去的时候,才感觉到生命的可贵。

"老"的意思是"年龄变大、衰老"。

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

"老"的意思是"很久以前就存在的"。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鲁迅《祝福》)

12/15

12"老"的意思是"死亡"。

"因为老下雨,所以把我泡成这么大了。"阿凡提说。(《阿凡提的故事》)

"老"的意思是"经常"。

在不同句子的上下文中,使用多义词时,就应该弄清楚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准确表达不同的意思。

2、同义词语

丰富的同义词是语言发达的表现,也为准确地表现客观事物的特征,反映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和余地。

因此,恰当地选择同义词,是取得最佳修辞效果的基本功。

例如: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鲁迅《孔乙己》)

"窃"和"偷"是同义词。所不同的只是语体色彩:"窃"是书面语色彩、"偷"是口语色彩。

孔乙己使用"窃"来表示自己读书人身份,反映了他在封建科举制度影响下性格迂腐、虚荣的特点。......这只是我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鲁迅《故乡》)

这个句子中,"心情"和"心绪"是同义词。

"心情"是指心境、感情的一般状态,用于"心情的改变"很合适;

"心绪"多就心情的安定或紊乱来说,常常指心境的紊乱,适于用在"本没有什么好心绪"之中。

两个同义词并用,使得上下文互相照应,避免了句子的单调重复。如果改成一样,虽然意义上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文章就显得没有生气,减色不少。

3、反义词语

反义词语的使用可以对两个事物进行对比,鲜明生动地反映出事物的矛盾,起到对照映衬的作用,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例如:

正常操作,迅速完成岗位项目而从容不迫;技术不熟练,责任心不强,就免不了手忙脚乱,错误百出。(吴伯萧《北极星》)

反义词"从容不迫"和"手忙脚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两种不同的工作情态具体形象地展示在读者眼前。

(二)一般词语的推敲

一般词语往往不引人注意,但是如果精心选择,会产生良好的修辞效果,为文章增色不少。

一般词语的推敲要求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认清表达的对象,留心具体的语言环境,注意上下文的和谐统一。

例如:

在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中,鲁迅先生通过对一些动词的锤炼,形象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生活境况和心理的变化。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鲁迅《孔乙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鲁迅《孔乙己》)"排"字既通过孔乙己付钱时的谨慎反映了孔乙己钱财的来之不易,又表现出了孔乙己想要摆阔气的虚荣心理;"摸"则说明他的钱很少,表现出了他的穷困潦倒。两个动词使用准确,生动传神。

又例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旁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

13/15

13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

这个句子中,作者使用白描手法描写父亲的形象,几个形容词非常普通,但是又用得恰如其分,让一个朴实、平易、慈爱的普通父亲形象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感人至深。

(三)词语的活用

有时出于表达上的需要,要对某些词语"变通"使用,有意改变其词性和功能,这就是词语活用。词语活用可以使得言语表达生动形象,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例如:

她跳的这段独舞,给人总的感觉是很青春,很阳光。

"青春"、"阳光"都是名词活用作形容词,意思是"具有青春的朝气和活力"。

真没想到你这么无情无义,咱们总算是夫妻了一场,你心里竟然一点恩情都没有。

"夫妻"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做夫妻"。

黄克山得理不让人:"我从来不矛盾他,他光矛盾我。"这个怪词,引得大家一阵大笑。(曲波《山呼海啸》)

例句当中"矛盾"一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与之产生矛盾"。

例句的一般说法是"我从来不和他闹矛盾,他光和我闹矛盾"。

相比之下,例句中的活用显得更加简洁明了,而且具有幽默风趣、生动活泼的效果。

二、色彩的锤炼

词语的色彩一般是指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恰当选用词语的不同色彩,可以增强言语运用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注意:词语锤炼过程中,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都要使用得当,否则就会出现感情色彩不相宜、语体色彩不相称的错误。

(一)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主要指词语的褒贬色彩,它反映说话人对所陈述事物的态度和感情。

不同的语境要求使用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语。例如:

满洲人早在窥伺了,国内却是草菅民命,杀戮清流,做了第一种。(鲁迅《文章与题目》)

"窥伺"、"草菅民命"、"杀戮"等词语都是贬义词,表现了作者对外族侵略者和当权者的不满与憎恨。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杨朔《荔枝蜜》)

"可爱"、"高尚"等词语是褒义词,表现了作者对蜜蜂的喜爱和赞美。

(二)词语的语体色彩

语体主要是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

口语就是人们在口头交际中使用的有声语言。

书面语这个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1)从狭义上说,书面语就是文字记录下来的口语,但是这种记录不是"实录",而是有所选择和加工,是比真实的口语精确、严密和规范的语言形式。

(2)从广义上说,凡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表现为书面形式的语言和言语作品都叫书面语。

口语形式灵活,书面语规范严谨。

14/15

14口语词语通俗活泼,文艺作品使用带有口语色彩的词语要多一些;

理论文章、公文使用带有书面语色彩的词语要多一些。例如:

那只粗糙的手再也顾不得悠闲地捋下巴上的那撮白胡子了,转而一个劲地摸着赤脚片儿。(路遥《人生》)

这个句子富有口语色彩,"赤脚片儿"是典型的口语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非常富有生活气息。各界的人不经邀约,不凭通知,汉语国际教育2015年考研:TEL183********,153********各自跑来瞻仰鲁迅先生的遗容,表示钦敬和志愿追随的心情。(叶圣陶《相濡以沫》)

句中的"邀约"、"瞻仰"、"遗容"、"钦敬"、"追随"等书面词语,渲染出了鲁迅先生逝世时庄严肃穆的氛围,表达了各界人士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悼念和敬仰爱戴的深厚情感。

三、声音的锤炼

声音协调是选择词语的重要方面。

词语的声音美具体体现在:

1、音节匀称

2、平仄相调

3、韵脚和谐

4、叠音自然

注意:音节不匀称、平仄不相间、押韵不和谐等是声音锤炼中常出现的问题,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韵律配合的协调。

1、音节匀称

音节的匀称主要是指结构相似、音节数目相等。

诗歌及抒情散文等讲究音节整齐,使语言具有节奏感,能增强语言表达的抒情色彩和感人力量。例如: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狂风曾来扫荡过它,冰雹曾来打击过它,霜雪曾来封锁过它,大火曾来烧灼过它,大雨曾来冲刷过它,异姓奴隶主的铁骑曾来践踏过它,帝国主义的炮弹曾来袭击过它。(黄药眠《我

15/1515爱我们的祖国》)

句中的几个分句构成了结构相似、字数基本相同、音节整齐匀称的排比句,读来感情充沛,很有气势。

2、平仄相调

平声长而平缓,是扬;仄声短而曲折,是抑。

平仄相间、抑扬顿挫是汉语语音修辞常用手法。

音节安排恰当,平仄相配,就使得诗歌或散文声调抑扬起伏,和谐动听,构成汉语的音律美。例如: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诗句的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韵脚和谐

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句子的末尾,这就叫押韵。

押韵通过同韵相押使句子的末尾字音回环反复,同音相应,给人以和谐悦耳的美感。例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北岛《回答》)

诗中的韵字是"证"、"铭"、"影",押"ing"韵。声韵和谐,悦耳动听。

4、叠音自然

叠音词是指用音节重叠的方式构成的词。如"密密麻麻"、"朗朗"、"嗡嗡"、"兴冲冲"等等。

叠音词的声音有很强的音乐性,听起来和谐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作品中使用叠音词,可增强语言的音律美。例如:

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时隐时现,走在路上,就像浮游在布满繁星的天空。(丁玲《曼哈顿街头夜景》)

句中"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叠音词,读起来很有节奏感,清新明朗,让人在领略街灯多姿多态的美的同时,也在声音上得到一种音乐美的享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