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虚拟无线控制器部署指南

虚拟无线控制器部署指南

虚拟无线控制器部署指南
虚拟无线控制器部署指南

虚拟无线控制器部署指南

简介 (2)

先决条件 (3)

虚拟无线控制器支持的特性 (3)

虚拟无线控制器不支持的功能 (3)

单个虚拟无线控制器的资源需求 (3)

托管思科虚拟无线控制器的硬件建议 (4)

对无线接入点的要求 (4)

使用的组件 (4)

拓扑 (5)

版本发行说明 (5)

安装虚拟无线控制器 (6)

虚拟无线控制器的虚拟接口 (6)

UCS服务器连接的交换机接口配置 (7)

VM WARE混杂模式的定义 (10)

虚拟无线控制器设置 (16)

虚拟无线控制器控制台端口 (17)

启动V WLC (21)

思科PRIME 1.2管理虚拟无线控制器 (28)

升级虚拟无线控制器 (34)

故障排除 (38)

无线接入点的注意事项 (38)

时间不正确 (39)

SSC哈希 (39)

简介

在无线控制器7.3版本之前,其软件需要运行在预计购买的专用硬件上。虚拟无线控制器(vWLC)运行在基于行业标准的虚拟化基础设施的一般硬件的上。vWLC是理想的小型和中等规模部署虚拟化基础设施且需要一个本地无线控制器的解决方案。较少的分布式分支的环境也能受益于一个集中部署的虚拟无线控制器(最多200个分支)。

vWLCs不能代替硬件无线控制器。vWLC提供的功能和特点给部署带来了优势和好处,无线控制器服务基于已有的数据中心的虚拟化基础架构。

虚拟无线控制器的优点:

*根据您的要求灵活的选择硬件。

*降低了成本,空间和其他费用的需求,因为多个机箱可以转换成单一的硬件上运行多个无线控制器实例,网络管理设备(NCS)和其他服务器(ISE,MSE,VSG/防火墙)。

*独立的相互排斥的情况下,允许管理员使用相同的硬件上的多个虚拟无线控制器来管理不同的园区(甚至是管理多个客户)。

*启用虚拟化软件所提供的功能,包括高可用性,故障保护和轻松迁移。

VMware给vWLC带来的好处:

*vSphere:VMware的虚拟化基础架构包,其中包括ESX/ESXi hypervisor,vMotion,DRS,高可用性,容错,vSphere分布式交换机等。

*vCenter服务器:VMware vCenter Server(以前称为VMware VirtualCenter的)提供了一个可扩展的平台,形成基础的虚拟化管理:

o在每一个级别的虚拟化基础架构实现集中控制和可视性

o通过vSphere主动的管理

o与广泛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扩展的管理平台

先决条件

虚拟无线控制器支持的特性

*平台:AIR-CTVM-K9

*硬件:思科UCS,UCS Express,HP和IBM服务器

*VMware操作系统:ESX/ESXi 4.x/5.x

*FlexConnect模式:集中和本地转发

*授权许可:UDI节点锁定许可证(评估版本为60天)

*最大数量的无线接入点:200

*最大客户端数:3000

*最大的分支站点数量:200

*每个虚拟无线控制器的吞吐量性能高达500 Mbps

*通过思科Prime Infrastructure1.2及以上版本进行管理

虚拟无线控制器不支持的功能

*数据DTLS

*OEAP(无数据DTLS)

*速率限制

*内置DHCP服务器

*移动/访客锚控制器

*组播-单播模式

*PMIPv6的

*室外网状网无线接入点,但是支持以FlexConnect模式工作的室外无线接入点单个虚拟无线控制器的资源需求

*CPU:1个虚拟CPU

*内存:2 GB

*磁盘空间:8 GB

*网络接口:2个或更多的虚拟网络接口卡(vNIC)

托管思科虚拟无线控制器的硬件建议

*UCS机架安装式服务器R210-2121605W(2 RU):

o 2 * Intel Xeon CPU X5670 @ 2.93 GHz

o 16 G内存

*IBM X3550 M3服务器:

o 2 * Intel Xeon 5600 series processors,4个核心,每个核心都能够支持超线程(HT),为您提供了16个CPU,全部工作在3.6 GHz

o 12G内存

*ISR G2服务就绪引擎(SRE)使用UCS Express(弹性目标):

o SRE 700:单核心英特尔酷睿双核1.86 GHz,4 GB内存

o SRE 900:双核英特尔酷睿双核1.86 GHz,4 GB内存(可升级至8 GB)

对无线接入点的要求

*所有802.11n无线接入点。

*仅工作在FlexConnect模式。

*无线控制器支持无线接入点自动转换为FlexConnect模式。

*新订购的无线接入点将预置7.3版本软件。

*现有的无线接入点都必须升级到7.3软件版本才能加入虚拟无线控制器。

注:7.3版本的虚拟无线控制器中使用自签名证书(SSC)而非传统无线控制器使用的制造安装证书(MIC)。无线接入点加入无线控制器之前将能够验证虚拟无线控制器所提供的SSC 证书。请在在故障排除章节获取更多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使用的组件

本文档中的信息基于下列软件和硬件版本:

*思科Catalyst交换机

*虚拟无线控制器设备

*无线控制器软件7.3版本

*思科Prime Infrastructure1.2

*FlexConnect模式的802.11n无线接入点

*DHCP服务器

*DNS服务器

*NTP服务器

*无线客户端: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苹果iOS,Android,Windows和Mac)

本文档中的资料是从一个特定实验室环境中的设备上生成的。本文档中使用的所有设备以缺省(默认)配置开始配置。如果您的网络是正在使用的生产系统,请确保您了解所有命令带来的潜在影响。

拓扑

为了正确实施和测试思科vWLC,与本节中的拓扑图类似的最小网络设置是必需的。如果您需要模拟一个集中交换部署的FlexConnect无线接入点所在的位置,和/或附加的本地DHCP 的本地和远程站点(最好还有一个DNS和本地访问互联网)。

版本发行说明

思科统一无线网络(CUWN)7.3版本发行说明包含有关此版本的重要信息。在加载和测试软件前请登录https://www.doczj.com/doc/9a4630725.html,获取最新版本的发行说明。

安装虚拟无线控制器

部署和管理的vWLC,你需要下载下列VMware套件:

*单ESXi服务器管理- 使用VMware vSphere客户端。

*多个ESXi 服务器需要vCenter - vCenter高级功能需要单独的许可证(例如VMotion等)。启动VMware vSphere客户端并登录到ESXi服务器。

虚拟无线控制器的虚拟接口

*Management Interface管理接口

*Virtual Interface虚拟接口

*Dynamic Interface动态接口

*AP Manager Interface 无线接入点管理接口

UCS服务器连接的交换机接口配置

本节提供了一个思科Catalyst接口连接到ESXi服务器上的虚拟交换机中继接口的配置示例。管理接口可以连接到交换机上的接入端口。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1/2

description ESXi Management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itchport mode access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1/3

description ESXi Trunk

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switchport mode trunk

end

完成以下配置步骤:

1.创建两个单独的虚拟交换机以便映射到虚拟无线控制器的服务和数据端口。到ESX > Configuration > Networking,然后单击添加网络。

2.选择虚拟机,然后单击下一步。

3.创建vSwitch并分配一个物理NIC,以便连接vWLC的服务端口。服务端口无需连接到网络的任何一部分(通常是断开/未使用的)。其结果是,任何NIC(即使断开)可用于此vSwitch。

4.单击“下一步”。

5.提供一个标签(在这个例子中为vWLC服务端口)。

6.选择“None”(0)作为VLAN ID,因为服务端口通常是一个访问端口。

7.单击“下一步”。

8.在这里,你会看到vswitch1已经创建用于vWLC服务端口。单击“添加网络”以创建数据端口。

9.对于新的vSwitch,如果有多个NIC /端口组分配给一个交换机上的etherchannel,选择物理NIC(s)连接在Trunk端口。

10.添加NIC。

11.单击“下一步”。

12.提供一个标签(在这个例子中为vWLC数据端口)。

13.对于VLAN ID,选择ALL(4095),因为这是连接到交换机的Trunk端口。

14.单击“下一步”,直到你完成这些步骤后添加vSwitch。

VMware混杂模式的定义

混杂模式是在vSphere ESX/ESXi的虚拟交换机或端口组定义的安全策略。在端口组中的虚拟机,服务控制台,或VMkernel网络接口允许使用混杂模式,可以看到所有穿越虚拟交换机

的网络流量。

默认情况下,一个客户机操作系统的虚拟网络适配器只接收发送到他的帧。将虚拟机的网络适配器配置为混杂模式将导致它接收虚拟交换机上相关端口组VLAN策略允许通过的所有帧。这对于入侵检测监控或需要分析网段上的所有流量的嗅探器是有用的。

分配到vSwitch的vWLC数据端口需要接受混杂模式以进行适当的操作。

完成以下配置步骤:

1.找到vSwitch2(分配为vWLC的数据端口),然后单击属性。

2.选择的VMnet分配给vWLC数据端口(请注意,此时默认的安全混杂模式设置为拒绝),然后单击“编辑”。

3.在“属性”窗口中选择“安全”选项卡。

4.选择混杂模式检查框,从下拉列表中选择“接受”,然后单击“确定”。

5.确认更改,并单击“关闭”。

虚拟无线控制器软件通过思科软件中心发布.ovf软件包。您可以下载该.ova/.ovf软件包并安装其到虚拟机上。软件自带一个免费的60天评估许可证。虚拟机启动后可以激活评估许可证,用户购买的许可证后续可以自动安装并激活。

6.下载虚拟无线控制器的OVA映像到本地磁盘。

7.转到ESX > File > Deploy OVF Template以开始安装。

8.浏览到OVA文件(已从思科网站上下载)的位置,然后单击下一步。

9.单击“下一步”。

10.提供的vWLC的名称或接受默认值,然后单击“下一步”。

11.接受默认的厚置备延迟置零设置,并单击“下一步”。

12.接受默认的网络映射,然后单击下一步。

13.确认部署设置,并单击“完成”以开始安装。

14.部署完成后,单击“关闭”。

升级虚拟无线控制器的两个重要事情需要注意:

*OVA映像只适用第一次安装。

*AES映像可用于随后的升级/降级。

虚拟无线控制器设置

在创建虚拟无线控制器后可以配置虚拟机设置来映射到网络并添加一个虚拟串口控制台。完成以下配置步骤:

1.选择vWLC,然后单击“编辑虚拟机设置”。

2.选择网络适配器1对应vWLC服务端口(在ESX网络上创建的vSwitch)。

3.映射网络适配器2到vWLC数据端口。

4.确认正确的映射。

虚拟无线控制器控制台端口

控制台端口可以访问到无线控制器的控制台提示符。因此,虚拟机可以连接串行端口进行配置。在没有串行端口的情况下,vSphere 客户端控制台连接在vWLC的控制台上。

VMware ESXi支持添加虚拟串行控制台端口到vWLC虚拟机。串行端口可以通过下面两种方法之一访问:

*主机上的物理串行端口:vWLC的虚拟串行端口映射到服务器上的硬件串行端口。此选项受限于主机上的物理串行端口的数量。如果在多租户vWLC的情况下,这可能不是理想的解决

方案。

*通过网络连接:vWLC的虚拟串行端口可使用一台远程机器上的Telnet会话访问虚拟机管理程序为虚拟机分配的特定端口。例如,如果虚拟机管理程序的IP地址为10.10.10.10,分配给vWLC虚拟机的端口是9090,使用“telnet 10.10.10.10 9090”命令,就像使用思科终端服务器访问一个物理无线控制器的串行控制台。

完成以下配置步骤:

1.在vWLC硬件选项卡,单击添加。

2.在设备类型选择串行端口。

3.在本例中,选择通过网络连接,然后单击下一步。

4.转至选择网络:

*对于网络的支持,选择服务器(VM监听连接)。

*对于端口URL,输入telnet://:(例如telnet://10.10.10.10:9090)。

5.单击“下一步”以查看选项,然后单击“完成”。

6.单击“确定”以完成配置的设置。

为了通过网络访问串行口,ESX必须被配置为允许这样的请求。

7.导航到ESX,单击“配置”选项卡,进入到Software > Security Profile,然后单击属性。

8.在防火墙属性窗口中,选择虚拟机的串行端口连接到vSPC,然后单击确定。

无线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唐山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无线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 学生 22222 指导教师姜丽飞讲师 年级 2008级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系别物理系 唐山师范学院物理系 2012年5月

郑重声明 本人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指导教师姜丽飞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如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的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各种后果,直至法律责任,并愿意通过网络接受公众的监督。特此郑重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月日

目录 标题 (1) 中文摘要 (1) 1 引言 (1) 2 系统硬件设计 (1) 2.1 设计目标 (1) 2.2 方案选择 (1) 2.3 系统结构 (2) 2.4 电路设计 (3) 3 系统软件设计 (6) 3.1 通信协议 (6) 3.2 系统软件 (7) 4 系统性能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 (7) 4.1 温度测量 (7) 4.2 光照测试...................................... (7) 4.3 主机与各从机通信距离及响应时间测试 (8) 5 结束语........................................... . (8)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 (10) 附录.................................................................................................... (11) 外文页........................................... .. (12)

虚拟专用网产品安全技术

虚拟专用网产品安全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虚拟专用网产品的安全功能要求、安全保障要求和等级划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虚拟专用网产品的设计、开发与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336.3-2015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 GB/T 25069-2010 信息安全技术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 18336.3-2015和GB/T 25069-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虚拟专用网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的技术。在公共的、不可信的通信基础设施上,VPN通过设备间建立安全通信通道来保护两个通信实体间传送的数据的安全。安全通信通道通过使用加密、数字签名、鉴别、认证和访问控制等安全机制建立。 3.2 隧道 tunnel 用于传输协议的封装,在隧道的起点将待传输的原始信息经过封装处理后嵌入目标协议的数据包内,从而在支持目标协议的网络中正常传输。在隧道的终点,从封装的数据包中提取出原始信息,完成隧道两端的正常通信。 3.3 互联网协议安全 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由IETF的IPSec工作组提出的,将安全机制引入TCP/IP 网络的一系列标准,是一组开放的网络安全协议的总称。IPSec提供了完整性、认证和保密性等安全服务,主要有两种工作方式:隧道模式和传输模式。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PSec:互联网协议安全(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 全国一等奖全国一等奖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王康王康王康 胡航宇胡航宇 耿东晛耿东晛 摘要摘要 本作品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 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以及光敏电阻采集温度和光照信息;通过ASK 调制和调谐式解调(Tone Decoder)进行数据通讯,并采用CSMA 方式解决了多个节点公用同一信道的问题;采用存储转发机制以及对被转发的数据包赋予生命周期的方法,实现了自动转发功能以及对新节点加入和离开的自动识别。探测节点全部采用通用器件,以60mW 左右的平均功耗实现了节点间0.7m 以及转发方式下1.4m 的通讯距离,在达到指标要求的前提下降低了功耗和成本。 关键词:ASK 调制,Tone Decoder, CSMA,存储转发; 一、 方案论证与比较 1.1调制方案选择调制方案选择:: 方案1:采用FSK 调制,优点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缺点是解调部分的硬 件较为复杂。 方案2:采用ASK 调制,优点是调制和解调的电路都相对简单,缺点是抗干扰 能力较差。通过在干扰较小的频段选择合适的载频,并通过窄带滤波能够消除大部分干扰,所以本作品选择了ASK 调制方式。 1.2解调方案选择解调方案选择:: 方案1:对ASK 信号放大与窄带滤波后,进行包络检波,再通过门限判决的方 法解调。该方案的成本低,缺点是抗干扰能力很差,窄带滤波器容易偏频,难以调试。 方案2:对ASK 信号放大后,采用调谐式解调器(Tone-Decoder)进行解调, 解调器本身是个窄带锁相环,能够省去窄带滤波器,且本身抗干扰能力较强;本作品中采用该方案。 1.3多点通讯方案选择多点通讯方案选择:: 多个节点间共用了同一个通信信道,因此在主机以及多节点之间涉及到信道复用问题。我们对比了以下方案: 方案1:采用时间分隔机制的信道复用,如主-从式的轮询点名或令牌环网络。 考虑到数据转发功能的实现必然要有多台主机,主-从式网络只允许一台主机显然不合适,而令牌环网络在节点随机离开后也会出现令牌无法传递的问题。并且,当节点编号未知时,依次搜索255个节点耗时很长。 方案2:基于碰撞侦测机制的信道复用,如A LOH A 、CSMA 等方式。优点是网络 中每个节点都可以作为主机,随时可以主动发送数据到任何其他节点。缺点是数据包可能因随机碰撞而丢失,且通讯延迟不可预计。但题目中要求5秒较为宽裕,而被传输的信息都是缓变量,允许进行多次重发。其中CSMA 方式在发送前进行载波侦听,不会出现A LOH A 在信道拥挤时将信道完全阻塞的现象,所以选择了CSMA 方式进行信道复用。 系统整体框图如图1,每个节点都采用低功耗的MSP430单片机对环境参数

无线发射接收系统设计与实现

无线发射接收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此系统采用了无线发射和接受实现双向的全双工无线通信。通过使用C51单片机实现对系统的数据采集、信号收发进行控制。用硅光片进行对阳光是否照射的采集,DS18B20进行温度信息采集。该系统是一个独立系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数据采集并且将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到数据接收模块。 关键词:无线传输;单片机;数据采集 1 引言 对于环境信息采集是很普遍的,但是将采集的信息如何传输就是关键,传统的系统都是用有线的方法,不仅要铺设线路,而且不方便,可移植性差。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不断增加,通过嵌入式系统,用无线的方式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不仅简化了实施的难度,而且成本相对较低。 本文主要是以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用无线接收发射装置来实现环境数据采集系统。 2 系统目的 设计并制作一个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实现对周边温度和光照信息的探测。该装置由1个监测终端和不多于255个探测节点组成(实际制作2个)。监测终端和探测节点均含一套无线收发电路,要求具有无线传输数据功能,收发共用一个天线。 探测节点有编号预置功能,编码预置范围为00000001B~B。探测节点能够探测其环境温度和光照信息。温度测量范围为0℃~100℃,绝对误差小于2℃;光照信息仅要求测量光的有无。探测节点采用三节干电池串联,单电源供电。 监测终端用外接单电源供电。探测节点分布示意图如图1所示。监测终端可以分别与各探测节点直接通信,并能显示当前能够通信的探测节点编号及其探测到的环境温度和光照信息。 每个探测节点增加信息的转发功能,节点转发功能示意图如图2所示。即探测节点B的探测信息,能自动通过探测节点A转发,以增加监测终端与节点B之间的探测距离D+D1。该转发功能应自动识别完成,无需手动设置,且探测节点A、B可以互换位置。

VPN虚拟专用网络详解

VPN虚拟专用网络详解 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 ,简称VPN)指的是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的技术。其之所以称为虚拟网,主要是因为整个VPN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并没有传统专网所需的端到端的物理链路,而是架构在公用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网络平台,如Internet、ATM(异步传输模式〉、Frame Relay (帧中继)等之上的逻辑网络,用户数据在逻辑链路中传输。它涵盖了跨共享网络或公共网络的封装、加密和身份验证链接的专用网络的扩展。VPN主要采用了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和使用者与设备身份认证技术。 VPN属于远程访问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公网链路架设私有网络。例如公司员工出差到外地,他想访问企业内网的服务器资源,这种访问就属于远程访问。怎么才能让外地员工访问到内网资源呢?VPN的解决方法是在内网中架设一台VPN服务器,VPN服务器有两块网卡,一块连接内网,一块连接公网。外地员工在当地连上互联网后,通过互联网找到VPN 服务器,然后利用作为跳板进入企业内网。为了保证数据安全,VPN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的通讯数据都进行了加密处理。有了数据加密,就可以认为数据是在一条专用的数据链路上进行安全传输,就如同专门架设了一个专用网络一样。但实际上 VPN使用的是互联网上的公用链路,因此只能称为虚拟专用网。即:VPN实质上就是利用加密技术在公网上封装出一个数据通讯隧道。有了VPN技术,用户无论是在外地出差还是在家中办公,只要能上互联网就能利用VPN非常方便地访问内网资源,详情见https://www.doczj.com/doc/9a4630725.html,,这就是为什么VPN在企业中应用得如此广泛。 在传统的企业网络配置中,要进行异地局域网之间的互连,传统的方法是租用dsn(数字数据网)专线或帧中继。这样的通讯方案必然导致高昂的网络通讯/维护费用。对于移动用户(移动办公人员)与远端个人用户而言,一般通过拨号线路(Internet)进入企业的局域网,而这样必然带来安全上的隐患。 虚拟专用网的提出就是来解决这些问题: ⑴使用VPN可降低成本——通过公用网来建立VPN,就可以节省大量的通信费用,而不必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安装和维护WAN(广域网)设备和远程访问设备。 ⑵传输数据安全可靠——虚拟专用网产品均采用加密及身份验证等安全技术,保证连接用户的可靠性及传输数据的安全和保密性。 ⑶连接方便灵活——用户如果想与合作伙伴联网,如果没有虚拟专用网,双方的信息技术部门就必须协商如何在双方之间建立租用线路或帧中继线路,有了虚拟专用网之后,只需双方配置安全连接信息即可。 ⑷完全控制——虚拟专用网使用户可以利用ISP的设施和服务,同时又完全掌握着自己网络的控制权。用户只利用ISP提供的网络资源,对于其它的安全设置、网络管理变化可由自己管理。在企业内部也可以自己建立虚拟专用网。 特点 ⑴安全保障 VPN通过建立一个隧道,利用加密技术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以保证数据的私有性和安全性。 ⑵服务质量保证 VPN可以为不同要求用户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质量保证。 ⑶可扩充、灵活性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D题)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D题) 【本科组】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实现对周边温度和光照信息的探测。该装置由1个监测终端和不多于255个探测节点组成(实际制作2个)。监测终端和探测节点均含一套无线收发电路,要求具有无线传输数据功能,收发共用一个天线。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制作2个探测节点。探测节点有编号预置功能,编码预置范围为00000001B~11111111B。探测节点能够探测其环境温度和光照信息。温度测量范围为0℃~100℃,绝对误差小于2℃;光照信息仅要求测量光的有无。探测节点采用两节1.5V干电池串联,单电源供电。 (2)制作1个监测终端,用外接单电源供电。探测节点分布示意图如图1所示。监测终端可以分别与各探测节点直接通信,并能显示当前能够通信的探测节点编号及其探测到的环境温度和光照信息。 (3)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的探测时延不大于5s,监测终端天线与探测节点天线的距离D不小于10cm。在0~10cm距离内,各探测节点与监测终端应能正常通信。 2.发挥部分 (1)每个探测节点增加信息的转发功能,节点转发功能示意图如图2所示。即探测节点B的探测信息,能自动通过探测节点A转发,以增加监测终端与节点B 之间的探测距离D+D1。该转发功能应自动识别完成,无需手动设置,且探测节点A、B可以互换位置。

(2)在监测终端电源供给功率≤1W,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探测时延不大于5s 的条件下,使探测距离D+D1达到50cm。 (3)尽量降低各探测节点的功耗,以延长干电池的供电时间。各探测节点应预留干电池供电电流的测试端子。 (4)其他。 2.发挥部分 (1)每个探测节点增加信息的转发功能,节点转发功能示意图如图2所示。即探测节点B的探测信息,能自动通过探测节点A转发,以增加监测终端与节点B 之间的探测距离D+D1。该转发功能应自动识别完成,无需手动设置,且探测节点A、B可以互换位置。 (2)在监测终端电源供给功率≤1W,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探测时延不大于5s 的条件下,使探测距离D+D1达到50cm。 (3)尽量降低各探测节点的功耗,以延长干电池的供电时间。各探测节点应预留干电池供电电流的测试端子。 (4)其他。 三、说明 1.监测终端和探测节点所用天线为圆形空芯线圈,用直径不大于1mm的漆包线或有绝缘外皮的导线密绕5圈制成。线圈直径为(3.4±0.3)cm(可用一号电池作骨架)。天线线圈间的介质为空气。无线传输载波频率低于30MHz,调制方式自定。监测终端和探测节点不得使用除规定天线外的其他耦合方式。无线收发电路需自制,不得采用无线收、发成品模块。光照有无的变化,采用遮挡光电传感器的方法实现。 2.发挥部分须在基本要求的探测时延和探测距离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实现。3.测试各探测节点的功耗采用图2所示的节点分布图,保持距离D+D1=50cm,通过测量探测节点A干电池供电电流来估计功耗。电流测试电路见图3。图中电容C为滤波电容,电流表采用3位半数字万用表直流电流档,读正常工作时的最大显示值。如果D+D1达不到50cm,此项目不进行测试。

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

编号: 许可证号: 跨地区/省内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申请材料 申请业务: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 申报单位: 申报日期: 20 年月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制

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发展和实施计划专用表格 业务发展和实施计划申 请 经 营 业 务 简述 (至少应包含:业务开展内容描述、商业模式、目标用户、收费 模式等) 业务实 施计划 (应包括业务开通时间、业务发展地域范围等计划安排) 服务设 施建设 计划 分支机 构设立 及许可 证备案 计划 拟开展服务项目类型简要描述 □端口服务 □维护服务 □其他 填表说明 1、申请经营业务简述至少应包含商业模式、目标用户、收费模式等内容,描述应思路清晰、逻辑条理; 2、拟开展业务情况中的拟开展服务项目、实现方式和服务项目简要描述应与申请经营业务简述一致。 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技术方案专用表格

网络拓扑图附件上传 网络拓扑图及技术方案简要说明(至少应包括网络拓扑图及其简要描述,技术实现方案的简要描述) 拟接入的基 础 运营商网络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其他: 业务承载网 络 □因特网□ IP专网 采用的主要 协议 □MPLS □IPSec □SSL □L2TP □其他 核心路由器(P)设置情 况 是否设置□是□否设置城市名称 归属情况□自建□租赁□其他 边缘路由器 (PE)拟设 置城市名称 核心路由器 (P)拟设置 城市名称 主要设备清 单 技术负责人联系方式 填表说明 请勾选你公司系统平台建设所在城市名称,若在多个城市建设系统平台,请如实对应勾选多个城市名称。 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依法经营承诺书 依法经营电信业务承诺书

虚拟专用网络的发展

虚拟专用网络的发展 摘要:虚拟专用网络(VPN)发展至今已经不在是一个单纯的经过加密的访问隧道了,它已经融合了访问控制、传输管理、加密、路由选择、可用性管理等多种功能,并在全球的信息安全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来的VPN技术将如何发展,又将在信息安全事务中承担起什么样的角色,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 关键词:虚拟专用网络(VPN)发展 1. 概述虚拟专用网络即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顾名思义,虚拟专用网不是真的专用网络,但却能够实现专用网络的功能。虚拟专用网指的是依靠ISP(Internet服务提供商)和其它NSP(网络服务提供商),在公用网络中建立专用的数据通信网络的技术。在虚拟专用网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并没有传统专网所需的端到端的物理链路,而是利用某种公众网的资源动态组成的。IETF草案理解基于IP的VPN为:”使用IP 机制仿真出一个私有的广域网”是通过私有的隧道技术在公共数据网络上仿真一条点到点的专线技术。所谓虚拟,是指用户不再需要拥有实际的长途数据线路,而是使用Internet公众数据网络的长途数据线路。所谓专用网络,是指用户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最符合自己需求的网络。 2. VPN在企业中的主要应用2.1通过专线连接实现广域网的企业,由于增加业务,带宽已不能满足业务的需要,需要经济可靠的升级方案;大中型企业、集团公司:建立全公司的的远程互联,构建内部专用网络,实现安全的intranet; 2.2企业的内部用户和分机构分布范围广、距离远,需要扩展企业网,实现远程访问和局域网互联,最典型的是跨国企业、跨地区企业;2.3分支机构、远程用户、合作伙伴多的企业,需要组建企业专用网;四是关键业务多,对通信线路保密和可性要求高的用户,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五是已有各种远程专线连接,需要增加网络连接备份的单位。 3. VPN带给企业的好处3.1 VPN可以帮助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商业伙伴及供应商同公司有内部网建立可信的安全连接,并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通过将数据流转移到低成本的网络上,一个企业的VPN解决方案将大幅度地减少用户花费在城域网和远程网络连接上的费用。统计结果显示,企业选用VPN替代传统的拨号网络,可以节省20%—40%的费用;替代网络互联,可减少60%—80%的费用。 3.2 VPN能大大降低网络复杂度,简化网络的设计和管理,在充分保护现有的网络投资的同时,加速连接新的用户和网站,增强内部网络的互联性和扩展性。 3.3 VPN还可以实现网络安全,可以通过用户验证、加密和隧道技术等保证通过公用网络传输私有数据的安全性。随着用户的商业服务不断发展,企业的虚拟专用网解决方案可以使用户将精力集中到自己的生意上,而不是网络上。 3.4 VPN能增加与用户、商业伙伴和供应商的联系,它可用于不断增长的移动用户的全球因特网接入,以实现安全连接;可用于实现企业网站之间安全的虚拟专用线路,用于经济有效地连接到商业伙伴的用户的安全外联网VPN。 4. VPN的实现技术 4.1隧道技术VPN区别于一般网络互联的关键是隧道的建立,然后数据包经过加密,按隧道协议进行封装、传送以保证安全性。现有两种类型的隧道协议,一种是二层隧道协议,用于传输第二层网络协议,它主要应用于构建远程访问VPN;另一种是三层隧道协议,用于传输第三层网络协议,它主要应用于构建Intranet VPN和Extranet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的设计

广西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的设计 系别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3 年5 月20 日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单片机的普及和应用正在得到不断推广和深入,于此同时带动了传统的控制检测技术也得到了日益的更新。在实时环境检测和自动化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领域中,单片机在系统中常常以核心部件出现,单方面掌握单片机方面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开发需求的,必须要按照具体要求硬件结构软硬件有机结合,加以完善。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的系统,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具有对温度和光亮的检测功能,并且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不仅能很好的检测环境变化,而且无线传输方便实用。本设计采用STC12C5A单片机来实现无线环境监测功能的控制,同时采用LCD1602、DS18B20,NRF24L01、光敏电阻以及其它芯片来铺助,从而达到智能控制的功能。通过STC12C5A芯片的各个端口来控制各个模块的正常工作。本设计有接受和发送两个模块,各模块都能独立工作,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可实现对发送模块地区的温度与光亮检测,并可在接收模块显示出来。 本系统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扩展性好。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环境;无线;光亮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controller being constant promotion and in-depth, in which the traditional control while driving detec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increasingly updates. In real-tim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utomated control systems in the field of microcontroller applications, the microcontroller in the system core components often occur unilaterally master microcontroller knowledge is far from being able to meet development needs, must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hardware structure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organic combined to be improved. Analog Devices wireles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s, wireles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alog device has a temperature and light detection function, and can transmit data over the wireless network. Not only can well detect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wireless transmission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The design uses a single chip to achieve STC12C5A wireles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function control, while using LCD1602, DS18B20, NRF24L01, photoresistor, and other chip shop help to achieve intelligent control functions. STC12C5A chip through the ports to control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each module. Designed to receive and send the two modules, each module can work independently, vi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or data transfer. The transmission module can realize the temperature and light detecting region, and is displayed in the receiving module. The system is practical, simple, and good scalability. Keywords: microcontroller;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wireless; bright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完整版)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1方案设计.. (1) 1.1理论分析 (2) 1.2设计方案论证与选择 (2) 1.2.1探测点和控制终端处理器的选择 (2) 1.2.2无线收发芯片的选择 (2) 1.2.3温度传感的选择 (3) 1.2.4光电传感的选择 (3) 1.2.5 显示器件的选择 (3) 1.3整体系统设计框图 (4) 2各模块的硬件设计与核心电路 (5) 2.1自制无线收发电路 (5) 2.1.1无线发射电路 (5) 2.1.2 无线接收电路 (5) 2.2传感模块 (7) 3 DS18B20无线收发模块程序流程图 (8) 参考文献: (10) 附录1 完整电路图 (11) 附录2实物图照片 (12) 附录3 软件程序源代码 (14)

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无线环境监测装置 摘要:本系统是由单片机AT89C52作为主控芯片,选用DS18B20作为 环境的温度采集芯片,以及用光电传感器对周围环境的光照进行探测。把DS18B20采集回的当前环境下的温度数据和光电传感器采集回来的光照情况的数据传送给探测点的AT89C52,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然后把信息通过无线发射模块传送给控制终端的无线接收模块。在控制终端把接收回来的数据经过主控芯片AT89C52进行处理。然后传送给LCD12864,对探测点的温度和光照情况进行实时显示。经过测试,自制的无线收发模块,其无线传输载波频率为27MHZ 完全符合要求,探测时延在2s以内,天线与探测点的距离在50厘米以上,有比较好的数据传输功能。温度数据经过编码后通过无线传输的精度控制在1摄氏度以内。整个系统基本上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字:单片机AT89C51,无线发射,无线接收,DS18B20,LCD12864。 Abstact:This system uses the AT89C52 microcontroller as the master chip, chosing DS18B20 as the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collecting chips and using the photoelectric sensors to detect the ambient light. The temperature data from DS18B20 and the data from the optical sensors, about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are transmitted to the AT89C52.Then the associated data is processed. And the processed data is transmited to the control terminal of the wireless receiver module through the wireless transmitter module.In the control terminal, the received data is processed by the master chip AT89C52 and then send it to LCD12864. Lastly the detection point temperature and light conditions in is real-time displayed.Test proves that the self-produce wireless transceiver module is accurate, the wireless carrier frequency of 27MHZ fully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 and the detect delay is 2 s or les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ntenna and the detection point is 50 cm or more.This proves tha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is fine. The precision of temperature data encoded through wireless transmission is 1 degrees. All prove that the system mee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fully. Keywords: SCM AT89C51, wireless transmitters, wireless receivers, DS18B20, LCD12864.

无线环境监测装置正文(已修改)

无线环境监测装置 摘要 摘要:本无线环境检测装置采用单片机为主控制器。设计的主要思路是通过传感器监测环境温度的变化和光照的有无,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单片机(MCU)进行初步处理,再通过带有自定义无线传输协议的电路传送给控制终端,并在控制终端上显示采集到的环境信息。 关键字:无线传输;传输协议;传感器 ;

目录 1 引言 (1) 2方案设计 (1) 2.1 各模块电路的方案选择与论证 (1) 2.1.1 主机控制模块 (1) 2.1.2 显示模块 (1) 2.1.3 温度光照检测模块 (1) 2.1.4 无线收发模块 (2) 2.2 模块的最终选择 (2) 3系统电路分析 (2) 3.1 发射电路分析 (2) 3.2其他电路请见附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4硬件的设计与实现.. (3) 4.1 无线收发模块 (3) 3.2 温度与光照的检测部分 (3) 3.3 显示模块 (3) 4 软件设计 (3) 4.1子程序流程图 (3) 4.2主程序流程图 (4) 5 系统测试 (4) 5.1测试方法与仪器 (4) 5.1.1 测量方法 (4) 5.1.2 测量用到的仪器 (4) 5.2测试的结果 (4) 5.3结果分析 (5) 6 结论 (5) 参考文献 (6) 附录1:电路图图纸 (7) 附录2:程序清单 (9)

1 引言 现代工业对环境温度、光照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许多车间在生产特定产品时都需要对车间温度、光照进行监控,本作品能满足市场对这类产品的需求。本作品用光电三极管、温度传感器收集环境数据,用单片机控制无线发射模块发射数据,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同时用单片机将传送的数据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软件采用C语言编程。本作品具有能耗低、传播距离远、探测灵敏度高等优点。 2方案设计 根据题目要求本作品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显示模块、主机控制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和环境温度光照检测模块,如图2.1所示。 图2.1 系统方案设计模块图 2.1各模块电路的方案选择与论证 2.1.1主机控制模块 方案一:采用51单片机控制系统。单片机算术运算功能强,软件编程灵活、自由度大,可用软件编程实现各种算法和逻辑控制,并且有功耗低、体积小、技术成熟和成本低等优点,能满足题目要求。 方案二:采用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由于FPGA具有强大的资源,使用方便灵活,易于进行功能扩展,并且可应用EDA软件仿真、调试,易于进行功能扩展。但其成本偏高,引脚较多,硬件电路布线复杂。 根据以上具体分析选择方案一。 2.1.2显示模块 方案一:采用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LCD)具有功耗小、轻薄短小无辐射危险,平面直角显示以及影象稳定不闪烁,可视面积大,画面效果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方案二:采用四位七段数码显示管分别显示光照的有无、温度的百、十、个位。数码管具有:低能耗、低损耗、低压、寿命长、耐老化,对外界环境要求较低。同时数码管采用BCD编码显示数字,程序编译容易,资源占用较少。 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方案一。 2.1.3温度光照检测模块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方案: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物联网系统设计综合实践项目名称无线环境监测装置模拟 专业班级物联网112班 学生学号 2011133056 学生姓名王海超 指导教师惠鹏飞 2014年11月23 日

题目:无线环境监测装置模拟 姓名:王海超班级:物联网112 指导老师:惠鹏飞 本设计用18D02温度传感器在探测端采集周围环境的温度数据,经过单片机处理,由NRF24L01无线模块发射传输至监测端,实时显示到液晶屏上。同时,在监测端连接一个蜂鸣器,当俩无线模块连接出现问题时,蜂鸣器提示报警。这样确保了对环境的实时监测。

摘要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环境监测已经逐渐向现代化、自动化、科技化、科学化等发展,在农业、工作环境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环境监测方面,怎样才能提高作物的产量、怎样的环境才是作物适应的,作物生长需要的什么样的温度、湿度,需要的光照度是多少;怎样才能在危险的区域施工而不用担心事故发生和减少因为外界环境变化而引起的事故。这些信息我们怎样来获得,这就需要我们用科学的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也正因如此,本课题就应运而生了。 本系统采用单片机为主控制器。设计的主要思路是通过传感器监测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和光照的有无,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单片机AT89S52进行初步处理,再通过带有自定义无线传输协议的电路传送给控制终端,并在控制终端上显示采集到的环境信息。 本课题主要由AT89S52单片机和NRF24L01无线传输模块制作一个监测探测,基于DS18B20、HS1101传感器及光敏电阻的温湿度和光强的自动检测系统,监测探测可以分别于各探测节点直接监测,并能传输当前探测到的环境温度、湿度和光照信息给终端节点,配合终端硬件设计完成整个终端部分的软件设计,目的是利用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学习一种利用AT89S52型单片机对环境进行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NRF24L01,DS18B20,HS1101;

如何建立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

如何建立"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 VPN的英文全称是“Virtual Private Network”,翻译过来就是“虚拟专用网络”。顾名思义,虚拟专用网络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是虚拟出来的企业内部专线。它可以通过特殊的加密的通讯协议在连接在Internet上的位于不同地方的两个或多个企业内部网之间建立一条专有的通讯线路,就好比是架设了一条专线一样,但是它并不需要真正的去铺设光缆之类的物理线路。这就好比去电信局申请专线,但是不用给铺设线路的费用,也不用购买路由器等硬件设备。VPN技术原是路由器具有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在交换机,防火墙设备或WINDOWS2000等软件里也都支持VPN功能,一句话,VPN的核心就是在利用公共网络建立虚拟私有网。 针对不同的用户要求,VPN有三种解决方案:远程访问虚拟网(Access VPN)、企业内部虚拟网(Intranet VPN)和企业扩展虚拟网(Extranet VPN),这三种类型的VPN分别与传统的远程访问网络、企业内部的Intranet以及企业网和相关合作伙伴的企业网所构成的Extranet (外部扩展)相对应。 VPN网关是实现局域网(LAN)到局域网连接的设备。从字面上我们就能够知道它可以实现两大功能:VPN和网关。广义上讲,支持VPN(虚拟专用网)的路由器和防火墙等设备都可以算作VPN网关。目前常见的VPN网关产品可以包括单纯的VPN网关、VPN路由器、VPN防火墙、VPN服务器等产品。 典型的VPN网关产品应该具有以下性能: 它应集成包过滤防火墙和应用代理防火墙的功能。 企业级VPN产品是从防火墙产品发展而来,防火墙的功能特性己经成为它的基本功能集中的一部分。如果是一个独立的产品,VPN与防火墙的协同工作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有可能不同厂家的防火墙和VPN不能协同工作,防火墙的安全策略无法制定(这是由于VPN把IP数据包加密封装的缘故)或者带来性能的损失,如防火墙无法使用NAT功能等等。而如果采用功能整合的产品,则上述问题不存在或很容易解决。 VPN应有一个开放的架构。 VPN部署在企业接入因特网的路由器之后,或者它本身就具有路由器的功能,因此,它己经成为保护企业内部资产安全最重要的门户。阻止黑客入侵、检查病毒、身份认证与权限检查等很多安全功能需要VPN完成或在同VPN与相关产品协同完成。因此,VPN必须按照一个开放的标准,提供与第三方安全产品协同工作的能力。 有完善的认证管理。 一个VPN系统应支持标准的认证方式,如RADIUS(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远程认证拨号用户服务)认证、基于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公钥基础设施)的证书认证以及逐渐兴起的生物识别技术等等。对于一个大规模的VPN系统,PKI/KMI的密钥管理中心,提供实体(人员、设备、应用)信息的LDAP 目录服务及采用标准的强认证技术(令牌、IC卡)是一个VPN系统成功实施和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VPN应提供第三方产品的接口。 当用户部署了客户到LAN的VPN方案时,VPN产品应提供标准的特性或公开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可以从公司数据库中直接输入用户信息。否则,对于一个有数千甚至上万的SOHO人员和移动办公人员的企业来说,单独地创建和管理用户的权限是不可想像的。VPN网关应拥有IP过滤语言,并可以根据数据包的性质进行包过滤。 数据包的性质有目标和源IP地址、协议类型、源和目的TCP/UDP端口、TCP包的ACK位、出栈和入栈网络接口等。 如何建立VPN连接 在虚拟专用网的建立中,VPN连接是关键。VPN连接适用于任何点到点的安全连接需求。VPN连接主要有两种类型:远程访问VPN连接和路由器与路由器VPN连接。

无线环境监测系统资料

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无线环境参数测量系统 课程名称:智能仪器设计基础 所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生姓名:林若愚 班级学号: B12050518 任课教师:徐国政 2014 /2015 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地点:教5-214 实验学时:8

目录 摘要: (2) 一、实验目的 (2) 二、实验内容 (2) 三、实验设备 (2) 四、实验硬件介绍 (3) 1. STC89C52RC (3) 2. STC15W4K32S4 (3) 3. NRF2401 (4) 4. LCD12864 (5) 5. AM2320 (5) 6. SD2068 (5) 7. BMP180 (6) 8. MQ135 (6) 五、系统实现介绍 (6) 1.系统结构 (6) 1.模块功能说明 (6) 2.系统框图 (7) 2. 电路图和实物图 (8) 六、软件程序 (10) (1)软件功能说明+程序流程图 (10) (2)软件具体实现 (10) LCD12864.h文件内容 (10) LCD12864.c文件内容 (11) Main.c内容 (12) 其他部分 (14) 七、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5) 八、总结及心得体会 (17)

摘要:无线环境参数测量系统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在意,并且希望能直观的数字化参数化地衡量当前的环境质量。本系统虽然用的是传统传感器,但是在和传感器相连的显示器上能显示的基础之上增加了远程发送设备,能实现在测量某一点的实时环境参数的同时,在半径几米之内的任意位置都能直接直观的查看到这些数据。测量的参数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和空气质量,能让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认识更加数字化。且本系统节能省电,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能使用I2C总线进行传感器数据获取 2.了解双机通信与无线通信 3.使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软件进行上位机界面设计 二、实验内容 1.使用STC15W4K32S4单片机驱动多种传感器完成多参数测量 2.实现STC15W4K32S4与STC89C52RC之间的串口通信并使用LCD12864显示接受到的信息 3.实现NRF24L01+进行信息无线收发 4.实现用labview制作上位机用来显示测量到的信息 三、实验设备 1.STC15W4K32S4单片机1只 2.STC89C52RC 单片机2只

关于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的英文翻译

英文 Wireles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rough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s (GPRS / CDMA) and the Internet (INTERNET) seamless docking with real-time data acquisition, remote transmission, remote storage and web publishing functions, may facilitate the realization of a variety of remote sit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through analysis of data mining and the combination of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of experts can provide remote diagnostics of the relevant objects and control management. Wireless remote environmental testing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 modern sensor technolog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as a whole, from 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wa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terminal acquisition transmit modules, the server receives storage module, Web-based data dissemination and analysis modules. Wireless monitoring and control is a remote control unit terminal devices, monitoring and control terminal set A / D functions and I / O functions as one, is responsible for on-site signals, industrial equipmen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DTD110 RTU series wireless module is through a long period of Xi'an Datai electronics companies to explore and develop with feedback from users of wireless telemetry remote terminal equipment. The module uses 16-bit low-power 16-bit MCU control, and DTD465 series wireless module with wireless telemetry and remote control. Provides 4 analog input and 4 analog outputs; or 4-way switch input, 4-way switch output. Analog can be a 0 ~ 5V voltage signal, it can be 4 ~ 20mA current signal. Industrial field transmitter can capture a variety of analog output, digital signal; to output control signals to control the relay output. There is also a remote wireles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imulation device. For unattended monitoring of remote environmental issues, an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system design. Modular design, mainly by the energy harvesting module, the control center module, the sensor monitors the node module, the wireless transmission module and LCD display modules and other components. Monitoring center and the monitoring node with AVRAtmega16L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ntrol and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nodes encoded by amplitude modulation signal from the wireless transceiver module sent to the monitoring cente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by the energy harvesting modules supply nodes, without replacing the battery. The system is low power consumption, flexible configuration node, simple structure, can achieve the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light intensity monitoring, wireless and digital display. Simulator wireles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n the instructions there are so few parts. 1. Monitoring and detection of the terminal nodes with a circular air core coil antenna with a diameter of less than 1mm enameled wire or wire insulation jacket made of a tightly wound 5 turns. Coil diameter (3.4 ± 0.3) cm (One battery can be used for skeleton). Medium between the antenna coil air. Wireless carrier frequencies below 30MHz, modulation custom. Terminal node and detection monitoring shall not be used other than the provisions of the antenna coupling outside. Wireless transceiver circuitry to be made, not by the wireless sending and receiving finished module. Whether the changes in illumination, the method used to achieve occlusion photoelectric sensor. 2. Play some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s to be in the detection delay and detection rang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under the premise implementation. 3. Testing the detection of the node power consumption of nodes in Figure 2 shows the distribution map, keep a distance D + D1 = 50cm, by measuring the battery supply current detection node A to estimate the power consumption. Current test circuit shown in Figure 3. The figure for the filter capacitor capacitance C, current meter with 3 ?-digit multimeter DC current file and read the normal work of the maximum display value. If the D + D1 reach 50cm, this item is not tested. 4. Body of the report should include the design of the overall system block diagram, the core circuit schematic, the main flow, the main test results. Complete circuit diagram, it is important to use accessories given sourc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