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伊斯兰文明之印度

伊斯兰文明之印度

伊斯兰文明之印度
伊斯兰文明之印度

第五节中古后期的伊斯兰世界

一、德里苏丹国:

1、中古前期的南亚:

古代历史传统的延续。法显与玄奘的记载

长期的分裂与短暂的统一:笈多王朝(320-540)——戒日王帝国(606-647)——拉其普特王公的统治。

印度教的兴起:社会基础;思想来源;基本教义。

伊斯兰教与印度教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伊斯兰教强调严格的一神信仰,印度教则是典型的多神崇拜。

其次,伊斯兰教强调穆斯林内部的平等原则,印度教则与严格的种姓制度密切相关。

伊斯兰教教义明确而强调正统,印度教则缺乏明确的教义而对诸多思想表现出宽容的倾向。

强大的笈多王朝

笈多王朝的崛起,开启了南亚次大陆中古文明的帷幕。3世纪以后,强盛一时的贵霸帝国渐趋衰败,国势日蹙。南亚次大陆北部脱离贵霜统治,分裂为诸多小国。4世纪初,位于恒河流域中游的摩揭陀地区的小邦笈多的实力逐渐强盛。旃陀罗笈多一世,通过与著名的犁车部族联姻,继承了华氏城一带的统治权。320年,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起笈多王朝。其辖地大约为今日比哈尔、孟加拉及北方邦一带。笈多王朝第二代君主沙摩陀罗笈多开始大规模的对外扩张。他一生戎马倥偬,西征、东进、南下,百战百胜,征服了整个北印度地区,甚至南印度的大国帕拉瓦王国也慑于其威势,纳贡臣服。沙摩陀罗笈多不仅惯于沙场征战,而且也擅长文治,他秉持宗教宽容政策,奖掖学术,提倡文化,有“诗人国王”之雅称,可谓是1代文武兼备的伟大君主。

380年,沙摩陀罗笈多之子旃陀罗笈多二世继位,史称“超日王”,在其统治期间,笈多王朝国势达及鼎盛。他集中国力,继续拓展国土,西至阿拉伯海,南抵德干高原,控制了北印度东西海岸的繁荣城市和港口,并迁都华氏城。笈多王朝建立起中央集权统治体制,全国划分为若干省,省下辖县。各地总督多由王子或其他皇亲担任。整个王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明,宗教宽容。中国东晋名僧法显曾在超日王时代为寻法求经,周游次大陆各地,据见闻著成《佛国记》,记载了当时北印度文化、政治、经济等各种繁荣状况。

进入5世纪之后,笈多王朝内乱时起,外患不断,尤其是北方嚈哒人(白匈奴)的入侵,对笈多王朝构成了长久而严重的军事威胁。塞健陀笈多在位时(455-467年),笈多王朝尚能御嚈哒人于国门之外。待至5世纪末年,嚈哒人已成为不可抵御的力量,大举涌入北印度。6世纪初,嚈哒人占领了克什米尔、旁遮普、北方邦、中央邦等地。同时,南印度的维卡特卡王国也不断向北方进攻。笈多王国内部诸小邦纷纷自立,陷入分裂混战之中。6世纪中叶,嚈哒国家在萨珊波斯和突厥人的联合夹击下灭亡。

6、7世纪之交,北印度小国林立,争战不已,处于纷争动荡之中。其中较强者有位于朱木拿河、恒河流域的坦尼沙王国、恒河中游的穆里克王国、恒河三角洲孟加拉的高达王国和印度中部地区的摩腊婆王国。四国中,前两者和后两者分别结成两个敌对的政治军事集团。

威风八面的戒日王

606年,曷利沙·伐弹那继承坦尼沙王位,史称“戒日王”。即位之后,戒日王便亲率大军“自西徂东,征战不臣”,历经6年兵不释甲、象不卸鞍的连续征战,终于征服了北印度诸国。612年,戒日王将坦尼沙与穆里克合并,建戒日帝国,定都曲女城。有关戒日帝国的社会状况,中国唐朝著名高僧玄奘在旅游记《大唐西域记》中有较为详尽的记实。戒日帝国的统一与强大只是相对而言,所谓“帝国”,实际上只是由诸多臣服纳贡的邦国组成的松散政治联盟。身为盟主的戒日王,对数十个处于半独立状态的藩邦采取了如下策略:一是以“象军6万,马军10万,步军5万”组成的庞大军队相震慑,他经常巡视各地,营帐所至,众官相随;二是经常作出一些必要的妥协,以羁糜地方。戒日王晚年,中央权势十分软弱,地方割据之势愈益强炽。647年,戒日王病故,身后无嗣,王位由大臣阿罗那顺僭夺,地方王公纷纷自立,帝国全面解体。

7世纪中叶至12世纪末的数百年间,印度次大陆一直处于分裂局面。西北地区一些小邦相互攻伐,忽盛忽衰,悠生悠灭。有些小邦王族自称“拉其普特”(意为王孙贵族)。这些拉其普特小邦往往保有氏族部落的军事组织,势力颇大,割地自雄。其中较强者有8世纪兴起的补罗提诃罗王,占有曲女城,夺得恒河中游大片土地,10世纪初,为势力最盛时代,11世纪被入侵的穆斯林所灭。此外,次大陆西部的安西尔瓦拉王朝,孟加拉地区巴拉王朝也都曾称雄一时。

中古时代,南印度的分裂局面更甚,从未出现过比较稳定的统一政权。3世纪之后,德干高原中部曾有1个与北方笈多帝国并立对峙的维卡特卡王国,6世纪初亡国。德干高原东南部则有延续数百年的帕拉瓦王国,9世纪中叶灭亡。6世纪中叶之后,在维卡特卡王国故地又兴起遮娄其王国,曾与戒日帝国争锋,一度占有德干高原大部地区。8世纪中叶,新兴的拉什特拉库特王国灭除遮娄其,称霸高原达两个世纪。此外,在次大陆最南端尚有朱罗王国、潘地亚王国和哲罗王国等。

印度社会的变革

从4世纪初笈多王朝建立,到7世纪中叶戒日帝国瓦解,印度的封建制度经历了初步发展到最后确立的历史过程,南亚次大陆社会进入了封建文明时代。

封建的形成

早在公元初几个世纪,印度就曾出现1部论述政治艺术的著作《政事论》,书中曾多处载有鼓励奴隶主释放奴隶,令其耕作小块田地,奴隶主坐收地租的内容,表明奴隶制度已不合时宜,封建因素萌发在际。

笈多王朝时,据法显《佛国记》载:“人民殷乐,无户籍官法;惟耕王地者,乃输地利,欲去便去,欲往便往”、“诸国王、长者、居士,为众僧起精舍供养,供给田宅、园圃、民户、牛犊、铁券书录,后王王相传,无敢废者,至今不绝”。由此可见,当时印度的生产者已有所分化,一部分成为“耕王地者”的自由农民,他们虽负有缴纳“地利”的义务,但人身尚自由;但另1部分农民业已成为可以连同土地被赠与他人的“民户”,其不自由的社会地位已由永久性文书固定下来,他们可能就是早期的封建农奴。从上述文献中,也可看到,当时也存在国王、长者、居士及寺院等世俗或宗教大土地所有者阶层。

6-7世纪,封建制度在次大陆又有发展,并最终确立起来。《佛国记》载:“王之侍卫左右,皆有供禄”,表明笈多王朝已将土地分封。戒日王时代,依玄奘所言,土地分封

进一步发展,“王田之内,大分为四,一充国用,祭祀资粢盛;二以封建辅佐宰臣;三赏硕学高才;四树福田,给诸异道。”“宰牧、辅臣、庶官、僚佐各有分地,自食封邑”;有关戒日王所颁分的各种铜牌赐地证书,迄今已发现很多,证实玄奘所言不虚。在分封土地的同时,戒日帝国统治者还常常随土地一起,把大量劳动力分封给教俗地主。如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国王钦重,舍百余邑,充其供养。邑二百户,日进秫米酥乳数百石”。其中的“邑”,为当时印度农村公社的基层组织名称,1邑就是1个村庄。各邑面积不等,户数多寡不一,但大体每邑为200户人家。“百余邑”,即百余个村社,有2万多户农民。可见,大量国有土地转化为封建土地与大量村社农民转化为依附农民是同时发生的。

戒日帝国的封建剥削形式主要是实物地租。《大唐西域记》载:“假种王田,六税其一”,这种地租率延续了相当1段时间。7世纪后期,唐朝求法僧义净访印后所著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中也曾提及印度的地租率为“六分抽一”。

古老的村社制度

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并未触动当时印度社会的基层组织制度----村社制度。国王们常常是将整个村社的土地,连同村社成员一道封赐给封建贵族和寺院。转化为依附农民的村社成员继续生活在农村公社的体制框架之中。村社土地的所有权已转化为贵族和寺院的私人或集体封建地产,但依附农民在使用时,仍然要向村社领种土地。可见,村社土地还保留着某种“集体所有制”的外壳。同样,依附农民的劳动产品也要通过村社集体征缴岁贡这1传统形式转化为封建租税。农村公社原有的组织机构、职事人员和耕作、管理制度在形式上亦无很大变化。村社仍是自成1体的社会实体。但由于村社内部的生产单位仍是以1家1户为主,所以印度的村社又绝非是农奴制式的封建庄园。

社会的赘疣--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也得以存留下来,并随着封建关系的演进而有所发展和衍变。《大唐西域记》中载:“若夫种姓,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二曰刹帝利,王种也。……三曰吠舍,贸迁有无,逐利远近。四曰戌陀罗,农人也,肆力畴陇,勤身稼穑”。从中可见,古代的4大种姓仍旧存留下来,而且头两个种姓的社会地位依旧未变,仍为社会统治等级。但后两个种姓的成份却出现了较大变动。吠舍原来是由农村公社中自由成员,即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的等级,而如今只剩“贸迁有无,逐利远近”的商人,那些劳动民众则被排除在外,“肆力畴陇,勤身稼穑”的农民已下降到最低的等级首陀罗之中。后世编成的《纳罗辛哈往世书》证实玄奘的记载符合历史真实状况。

除了等级成分有所变动外,中古时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的组织形式也日趋严格和细密。在下两个等级中依照行业的不同,形成了各种名目的“阇提”。阇提内部职业世袭,设有专门管理机构监督其成员遵守规章制度和风俗习惯,违者视情节予以惩处。各阇提之间相互隔绝,不得通婚。随着手工业分工的发展,各类手工业阇提的数目增加,他们分别聚居于各固定地段,父子相传,世代为业。阇提间从不交流生产技艺,更无竞争可言,排他性极强。而在他们之上,则耸立着封建统治阶层的两大种姓,婆罗门与刹帝利。

在4大种姓之外,还有1个庞大的人群,即不可接触者----贱民(旃荼罗)。这实际上是由从事屠、侩、钓、猎、娼等“不洁”工作的人所组成的种姓等级。因工作、出身卑微,贱民的人身和用过之物都被世人视为龌龊,故而贱民不得同其他人接触,“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唐突。”

印度种姓制度的延续、发展和衍变,与生产力提高和分工加强有关。但种姓间的分割与隔绝,又是生产发展不够充分的表现。从社会发展而言,长期存在的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肌体上的赘疣,它使印度社会成员处于相互隔绝,彼此排斥的状态中,阻碍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削弱了社会凝聚力,也降低了御外敌入侵的能力。因此,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进步和国家民族强盛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之一。

印度教的兴起

4世纪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南亚次大陆的文化观念也出现了新的转变。这集中体现在,自公元6世纪以来受历代奴隶制帝王尊崇的佛教渐趋衰没,而古老的婆罗门教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出现复兴之势。到8、9世纪时,逐渐形成新的宗教体系---印度教。

佛教的衰微

5-7世纪,中国高僧法显、玄奘在访印求法时,虽受到印度王公贵族的礼遇,但他们已经注意到佛教的衰败迹象,寺院废弃,佛塔倾残,“异道甚多,僧徒寡少”。佛教衰微的原因十分复杂。自阿育王以来,历代统治阶级对佛教优待礼遇,广大信徒奉献贡纳,使得佛教僧侣身处深寺大庙之中,与社会民众愈来愈远,其说教理论也渐渐失去教祖释迦牟尼时期的那种朴实无华、关注人生的风范。各宗各派偏执一端,相互争辩不已,使佛学愈发抽象、艰深、晦涩。而对社会的巨大转变,却未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信徒日散,香火难以为继。结果在外邦异域广泛传播的佛教,在故乡本土却陷入衰落的困境之中。

印度教的兴起

就在佛教败落的同时,印度教悄然兴起。由于印度教的基本特征和文化传统多源自古老的婆罗门教,故又称新婆罗门教。8-9世纪,著名宗教大师商羯罗发起改革运动,整顿印度教的思想体系和寺院法规,终使印度教趋于定型,并彻底取代佛教,成为印度社会的主导宗教。印度教不是由某个教主所创立的思想体系,而是在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宗教信仰,因而所崇拜的神祗多种多样,并随派别的不同而各有区别。这种典型的泛神论、多神崇拜教,同印度7世纪之后长期封建割据造成的多元政治局面相适应。同时,它又广泛吸收和消化各地民间的信仰崇拜,因而拥有广泛的生存空间和社会基础。

繁杂的教义经典

印度教教义的哲学基础是吠檀多派唯心主义,该派奉古代的吠陀为经典,认为神的启示是人类认识的唯一泉源,真理就是对梵天认识的统一。而求得梵我一致,人生才能获得拯救。印度教的教义既保存了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理论,又吸收了佛教不抵抗、禁欲、造“业”和轮回等说教;既宣扬虔敬神灵,安分守命,又提倡人的感官享受和恣意寻乐。印度教信奉的经典十分庞杂,包括吠陀、史诗、赞歌、神话、传说、哲学及伦理各方面的著作。这些著述往往是经若干世纪,通过许多人之手编纂而成,因而相互矛盾之处不少。印度教所崇拜的主体有3:创造之神大梵天、保护之神毗湿奴、破坏之神湿婆。大梵天婆罗摩为古婆罗门教主神,在印度教中被奉为万物之主、第一主神,但实际地位远不如前。印度教徒多信奉湿婆和毗湿奴。印度教主张化身说,每个神教以多种形式化身显现,下凡济世,降魔除暴,赐福救民,例如佛祖释迦牟尼就被印度教视为是毗湿奴的化身之一。

印度教内部派别众多,主要教派大致有4个,一是尸摩多派,遵奉古婆罗门教传统,奉行多神信仰,承认泛神论为最高真理,其信徒人数颇众;二是毗湿奴派,拜兼有创造与破坏能力的宇宙维持者毗湿奴为最高神,认为通过默念神名和坐禅便可获解脱,强调禁欲、

苦行、素食等戒律,主要流行于北印度和西海岸地区;三是湿婆派,奉湿婆为最高主神,视其为毁灭、苦行和舞蹈之神,主要流行于克什米尔和南印度等地;四是性力派,崇尚梵天之妻辩才天女、毗湿奴之妻吉祥天女、湿婆之妻难近母等女性神灵,持具有色情色彩的性力仪式。该派不相信业报轮回,反对种姓制度和歧视妇女。主要流行于孟加拉、尼泊尔和南印度的喀拉拉等地。

绚丽多彩的南亚文化

12世纪以前的南亚中古文化,在继承古代文化硕果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更趋繁荣昌盛,在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吠檀多派哲学

这一时期的哲学成就主要体现为吠擅多派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创立与发展。7、8世纪之交,印度哲学大师商羯罗从哲学角度对吠陀经典进行了新的铨释,认为存在的唯一实体是“梵”,它是唯一不生不灭,无所不在,具有无穷创造力的宇宙精神。而现实的大千世界却是不实在的,仅为1种幻想而已。人们称商羯罗的这一学说为“不二论”,它为印度教的基本教义奠定了理论基础。12-13世纪,另1位著名哲学家罗摩奴迦(1175-1250年)对吠擅多的“不二论”哲学进行了修正。他认为物质世界、人的灵魂以及神都是实在的,3者构成1个统一体,只不过物质和灵魂都服从于神。而神以物质、时间和灵魂创造了世界。此外,他还主张理解神并不需要对典籍的广泛了解,重要的是对毗湿奴神的真诚信仰。罗摩奴迦的修正理论使印度教信仰更为通俗化,极大地推动了毗湿奴教派和虔诚派的发展。

灿烂的印度文学

梵语文学在这1时期进入全盛阶段,其中戏剧成就最大。5世纪伟大的剧作家迦梨陀婆著有《沙恭达罗》、《优哩婆湿》等剧作,主要特点是人物生动饱满,情节细腻精致,直到今天仍为印度人民所喜爱,并蜚声世界。此时的梵语故事集也很有水准,著名的有《五卷书》和《嘉言集》等,其内容多通过生动的情节来讲述一些治国安邦、为人处世之道。其中一些故事对后来的阿拉伯、欧洲的文学都有影响。梵语文学的另一种表现体裁是小说,著名作品有《戒日王传》、《十王子传》等。这些作品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的生活,但因文字冗长,词藻堆砌,文体过于华丽而流传不广。

辉煌的石窟艺术

石窟艺术集中代表了这1时期印度在建筑、雕刻、绘画等领域的高超水平。著名的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中部,是1座由27个岩雕组成的石窟寺院。玄奘曾游观此地,称其“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阁层台,背岩面壑”。其雕刻造型生动,壁画色彩斑斓,内容虽为佛教故事,却洋溢着深厚的人间生活情趣,在表现技巧上达到极高水平,为印度艺术的1大宝库。另1著名石窟为埃罗拉石窟,它长约2公里,历3-13世纪的千年时光建造而成,其雕像、壁画庄严肃穆,生动逼真,技艺纯熟精美,建筑规模更为宏大。

博大的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是中古印度文化的重要领域。6世纪大科学家彘日对希腊、罗马的天文学有深入的研究。他创立了5种天文学理论体系。著名数学家梵藏和作明对算术四则运算、开方,以及代数中的一次、二次方程的求解都有精深的研究。在6世纪印度数学的论著中,圆周率的计算已相当精确,定为3.1416。数学家、天文学家亚雅巴达,提出了地球绕太阳旋转,并沿地轴自转的科学主张,同时对日蚀、月蚀等天文现象都有清晰的解释。

举世闻名的学术中心

5-11世纪的印度有两大学术活动中心:一是北印度摩揭陀城的那烂陀寺,它创建于5世纪,到戒日王时代已发展成一座宏伟的佛教寺院和佛教最高学府,僧徒主客常有万人。研习的科目既有佛教因明、声明之学,也有医方术数等自然科学。当时中国、朝鲜、中亚和东南亚的大批留学生曾在此留学求法,进行各种文化学术研究。中国名僧玄奘、义净等人也在此就学多年,与那烂陀寺院齐名的另一学术中心,是南方的建志学院,主要向东南亚各国传播印度文化。

随着印度封建社会的发展,印度文化向域外的传播日益加强。特别是戒日王朝之后,伴随大量印度移民迁往东南亚,印度的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以及文字、文学、艺术在东南亚也得到广泛传播。印度的封建经济、政治制度、社会体制也对东南亚产生很大影响,极大地推动了这一地区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和封建文明的形成。

2、德里苏丹国的建立:

阿拉伯人的入侵:8世纪初。

加兹尼王朝的征服:10世纪。

古尔王朝的统治:12世纪。

奴隶王朝的建立:1206年。

早在8世纪初年,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的扩张浪潮就曾波及到南亚西北端地区。8-10世纪,信德及旁遮普南部一带就已被阿拉伯人所统治,先后出现了木尔坦和曼苏拉两个小王国。但10世纪中叶之前,伊斯兰教政权势力始终限于次大陆西北一隅,未对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明显的影响。

962年,在今阿富汗东部兴起由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建立的加兹尼王朝(962-1186年)。999-1030年,狂热的伊斯兰教君主马默德在位。他率军对印度连续进行了17次大规模的军事入侵,屡屡击败印度拉其普特王公们的抵抗。1009年,马默德攻占曲女城,把这座历史名城洗劫一空,夷为平地。1025年,他又粉碎印度王公的顽强抵御,攻占了印度教圣地索姆那特的湿婆神庙,然后用4万头骆驼把藏在该庙的大批财宝运回加兹尼。加兹尼王朝的军事征伐打开了中亚通往印度次大陆的门户。但马默德的远征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并未谋取在印度建立直接的统治。加兹尼王朝在马默德死后急剧衰落,为阿富汗西部新兴的伊斯兰古尔王国所灭。古尔王国奉行与加兹尼王朝同样的侵掠国策,继续对印度发动侵略战争。1190年,古尔素丹穆罕默德率军攻入印度腹地,在今德里附近与印度王公展开塔劳因会战,失利。1192年,穆罕默德为雪耻而率12万大军与印度王公再度在塔劳因进行会战,结果大胜印军,进而攻克德里。接着古尔大军又连陷比哈尔、孟加拉等地。至此,德干高原以北地区皆入古尔王国之手。1206年,穆罕默德遇刺身亡,身后无嗣,王国四分五裂。古尔驻德里总督库特布·乌丁·艾贝克自立为素丹,从此开始了北印度的德里素丹国家的统治。

3、德里苏丹国的王朝更替与统治范围:

德里苏丹国:公元1206-1526年统治印度北部的伊斯兰教政权,首都德里。先后经历了奴隶王朝、卡尔基王朝、图格拉王朝、赛义德王朝和罗第王朝5个王朝。建立者为库特布·乌丁·艾巴克。采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神权政体,统治的社会基础是信奉伊斯兰教

的突厥人、阿富汗人和波斯人组成的军事贵族集团。图格拉王朝的穆罕默德·图拉格统治时期国家由盛转衰。公元1398年帖木儿的入侵摧毁了其军事力量,加速了国家衰落。公元1526年在帕尼帕特战役后被巴布尔的莫卧尔帝国取代。

奴隶王朝(1206-1290)。德里素丹国家以征服战争的方式逐步把次大陆大部分地区纳入伊斯兰教政权的统治之下。奴隶王朝的素丹伊杜米斯(1211-1236年)先后敉平旁遮普和孟加拉的王公贵族反叛,征服了温德亚山北麓的瓜寥尔和马尔瓦地区,被史家称为德里素丹国家的奠基人。另一位素丹马茂德(1265-1287年)严厉惩处了桀骜不驯、专横跋扈的“40人贵族集团”,加强了素丹权威,强化了伊斯兰教律法。

卡尔基王朝(1290-1320)。

卡尔基王朝的素丹阿拉乌丁(1296---1316年)继续奉行高压政策,慑服贵族,实行改革,增加国家直接控制的土地,翦除割据势力,并遣大将卡富尔4次远征南印度,依次征服了4大印度教王国:雅达瓦、喀喀迪耶、曷萨拉和潘地亚,从而使德干高原成为德里素丹国家的辖地。至此,德里素丹国家的疆域东起孟加拉,西至印度河,北抵克什米尔,南达科佛里河。

卡尔基王朝统治时期,正值蒙古人扩张之际。1279-1285年,蒙古军队多次入侵印度西北部地区,均被德里苏丹国军队击败。其中一部分蒙古人皈依伊斯兰教,定居于德里,是为印度最早的蒙古血统的穆斯林。继德里苏丹国之后统治印度的莫卧尔帝国,便是蒙古血统的政权。

图格拉王朝(1320-1414)。图格拉王朝苏丹穆罕默德·图格拉在位期间,德里苏丹国的疆域达到顶峰:西起印度河流域,东至恒河下游,北抵克什米尔,南达科佛里河。

穆罕默德·图拉格:德里苏丹国图拉格王朝的苏丹,公元1325-1351年在位。在位时期德里苏丹国的疆域达到顶峰。他提高农业税率,横征暴敛,激化了社会矛盾,武装起义经常发生。公元1327年将首都从德里迁往德瓦吉里,旨在加强对德干高原的控制,但是引起北部穆斯林贵族的不满。在他被迫将都城迁回德里后,德干高原的穆斯林贵族和印度教王公又发生叛乱,脱离苏丹的控制。他统治时期是德里苏丹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赛义德王朝(1414-1451)。

罗第王朝(1451-1526)。疆域。

4、德里苏丹国的统治制度:

德里苏丹国采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神权政体,统治的社会基础信奉伊斯兰教的军事贵族集团。印度土著的王公大都被排斥于国家要职以外。苏丹作为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权和教权于一身。他们往往接受哈里发的册封。

德里苏丹国的中央政府由若干个部(迪万)组成,税收部位居各部之首,各部长官由苏丹任命。地方划分为若干省,各省划分若干称为“舍克”的行政区,“舍克”之下是“巴尔加那”,村社构成最小的行政单位。各省的长官称“瓦利”,直接隶属于苏丹。

德里苏丹国的常备军主要来自阿富汗突厥人以及印度血统的穆斯林。

德里苏丹国实行国家土地国所有制,土地占有形式大体分为3种:“哈斯”是由苏丹直接支配的土地。“伊克塔”是苏丹以服军役为条件分封给穆斯林战士的土地。还有一种形式是神庙土地,包括苏丹国家赏赐给伊斯兰教神职人员的土地“伊纳姆”和赏赐给清真

寺的土地“瓦克夫”,占有者拥有世袭享用的权力。除国有土地外,尚有土地属于印度教王公贵族,所有者“柴明达尔”对土地拥有广泛的权力。

柴明达尔制度:印度的一种土地制度。柴明达尔一词是波斯文的复合字,“柴明”指土地,“达尔”指持有者,合起来意为土地持有者。14世纪印度史籍里开始使用柴明达尔这个词,主要指边远地区的土著部落酋长或印度教王公贵族;从莫卧尔帝国的阿克巴时期开始,越来越多地指国家的田赋征收人。政府为了使柴明达尔交足田赋,允许他们在领地内享有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并付给一定的报酬。这种与土地有关的权力可以继承、转让和出卖。到20世纪50年代末,该制度基本上被废除。

1)教俗合一的政治制度。

德里苏丹国改变印度传统的政权形式,采用教俗合一的伊斯兰神权政体,苏丹集君权与教权于一身,接受阿拔斯哈里发的册封。突厥血统、阿富汗血统和波斯血统的穆斯林作为军事贵族构成德里苏丹国的统治基础。印度土著的王公贵族除少数皈依伊斯兰教者外,大都被排斥于国家要职之外,只能充任乡镇小吏。

德里苏丹国废除印度传统的官吏世袭制度,中央机构与核心省份的重要官职由苏丹任命。在边远地区,分布着印度教土著王公统治的土邦;土邦在承认德里苏丹国的宗主权和缴纳贡税的条件下,享有自治的权利。

自古以来,不断有北方游牧民族通过西北山口侵入南亚次大陆。这些野蛮的入侵者在不长的时期内,便大都与次大陆原有居民融合。古老的印度文明体系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缓慢地向前行进。然而这1次的入侵者却是高举伊斯兰教旗帜,由有共同信仰的突厥人和阿富汗人组成的征服者。他们的到来不仅改变了次大陆民族的成份,而且还造成了印度封建文明的巨变。伊斯兰教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和既得利益,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建立了具有浓厚伊斯兰教色彩的封建制度。德里素丹国家改变了印度传统的政权形式,采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神权政体,作为全国最高统治者的素丹集君权、教权于1身,由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阿富汗人和波斯人组成的军事贵族阶层是素丹政权的社会基础和拱卫力量。德里素丹的中央政权由税收、司法、军事、驿政和文书等若干部门组成,各部长官由素丹任命,一改印度传统的官僚世袭制度。负责税收的维齐尔,因其掌管着国家财政命脉,权力较大,往往节制其他各部,渐渐成为首相,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方划分为中央直辖行省和土邦两类。各行省长官称“瓦利”,直接隶属于德里素丹,拥有地方上的军事、行政大权。省下为“舍克”、“巴尔加”两级行政区,最基层的行政单位是村社。土邦由臣服于素丹的印度教王公统治,他们在承认德里素丹宗主权和缴纳贡赋的前提下,在各自邦内拥有广泛权力,处于半独立状态。规模庞大的常备军是德里素丹国家的支柱,全军分为骑兵、步兵和象军,并已开始装备较原始的火器。军队兵源主要来自突厥人,阿富汗人、波斯人和蒙古人。归降臣服的拉其普特王公和印度教教徒只为德里素丹提供辅助兵源。

2)国家土地所有制的经济制度。

德里苏丹国时期,国家土地所有制广泛发展。国有土地的主要来源,是征服的过程中没收印度教王公贵族的私人土地。

苏丹在名义上拥有全国的土地,土地的占有和支配则包括以下三种形式:“哈斯”是苏丹直接支配的土地,相当于王室领地;“伊克塔”是穆斯林战士领有的军事封邑,构成国有土地的基本形式;“瓦克夫”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地产,享有免税的权利。除国有土地之外,亦有许多土地沿袭印度传统的所有权,是为私人拥有的地产。

3)伊斯兰教的意识形态。

德里苏丹国统治时期,伊斯兰教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在印度诸地广泛传播,穆斯林人数剧增,印度的伊斯兰教化程度明显加深。

印度的穆斯林包括三个来源:一是早期进入印度的阿拉伯穆斯林;二是自中亚和阿富汗进入印度的突厥穆斯林、波斯穆斯林和阿富汗穆斯林;三是改宗伊斯兰教的印度土著居民。

德里苏丹国时期,穆斯林分布于印度北部及德干高原。在旁遮普、信德、克什米尔和孟加拉,穆斯林在人数上超过印度教徒。

4)异族异教的政权与文明的交往。

德里苏丹国统治时期,种族的差异和信仰的对立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另一方面,德里苏丹国统治印度的逻辑结果是穆斯林与印度教徒的广泛交往。

伊斯兰教与印度教是明显不同的两种信仰。伊斯兰教强调严格的一神信仰,印度教则是典型的多神信仰。伊斯兰教明确反对偶像崇拜,印度教的突出特征则是诸多神灵的偶像崇拜。伊斯兰教倡导穆斯林皆为兄弟的平等原则,印度教则极力神化种姓制度。

尽管如此,自德里苏丹国统治时期开始,伊斯兰教与印度教在印度社会长期处于并存的状态,并且产生深远的影响。巴克提教派运动旨在调和与折衷伊斯兰教与印度教两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可谓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广泛交往的历史产物。

巴克提教派运动:又称虔信运动,是公元12世纪兴起于印度南部的宗教运动。最早的代表人物是罗摩奴。13世纪之后,该教派发展到印度北部,罗摩难陀成为该教派的主要代表。他认为“梵天”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主张所有虔诚信仰“梵天”之人皆可获得解脱。该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喀比尔。他极力反对种姓制度,力主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合二为一,主张虔诚地信奉神是所有人的唯一解脱之路。这些说教得到许多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拥护。该运动是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彼此对立又相互影响的产物。

文化结构的更新

德里素丹的建立与发展,对南亚次大陆的古老文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使其整体框架得到重大调整。以素丹为代表的穆斯林征服者们,在印度不仅确立了政治统治,也在很大程度上摧毁了印度原有居民的传统信仰体系和文化观念。德里素丹国家建立之初,曾对印度教进行了残酷镇压,并以各种手段迫使广大印度教教徒改信伊斯兰教,但未能奏效。此后,历代素丹仍奉行严厉的宗教歧视政策:经济上,严令印度教教徒交纳比穆斯林高得多的土地税,并交纳作为异教徒耻辱标志的人头税;政治上,任何印度教徒不得出任高级文武官职;一些具有宗教狂倾向的素丹甚至颁布苛令,禁止印度教教徒理发、不允许在朱木拿河洗浴、不得举行宴会等等。虽然在一神信仰的伊斯兰教与多神崇拜的印度教之间,

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德里素丹国家时期尖锐的宗教对立,主要还是由伊斯兰教政权各种残暴的歧视迫害政策所造成的。

印度传统的文化虽然没有象以往那样同化新来的穆斯林征服者,但伊斯兰国家政权也无力消灭印度人的传统信仰,因而在南亚次大陆上形成了伊斯兰教与印度教并存和对峙的二元文化结构。从地理分布区域上看,统治阶级所尊奉的伊斯兰教主要流行于旁遮普、信德、克什米尔和孟加拉等北方地区,而中部和南部地区则是印度教教徒占绝对多数。从人种结构上看,当时的穆斯林由3部分人组成:一是8-10世纪迁入印度西北和西部沿海地区的阿拉伯人后裔;二是11、12世纪侵入印度的突厥穆斯林及其后裔;三是改宗的被征服者。在第三部分人中,下层普通民众和不可接触者----贱民占绝大多数。这些人之所以接受伊斯兰教,主要是为了免交苛重的人头税、摆脱高级种姓对他们的歧视。旁遮普和孟加拉原是贱民人口较多的地区,因而伊斯兰化的程度也较深。但实际上,这些新改宗的穆斯林依旧无法取得与原穆斯林完全相同的社会地位,反而在伊斯兰教中形成了1个新的种姓,即所谓穆斯林种姓,其内部也仍有高下之分。

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长期共存、对峙、相互影响,使双方都发生了某些变化。德里素丹国家上层穆斯林中所普遍传播的是非正统的苏菲派,该派形成初期就不满阿拉伯统治者,传入南亚后,又受印度教的影响,因而漠视正统伊斯兰教派的繁褥仪式,强调内心修炼,以达到神人1体的境界。而在印度教内部也出现了1场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的新派运动---虔诚派运动(也称巴克提教派运动)。12世纪,虔诚派运动初发于南印度地区,最早的代表人物是罗摩罗迦。13世纪之后,该教派扩至北部,罗摩难陀(1360-1450年)成为该教派的主要代表。他认为“焚天”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主张所有虔诚信仰“梵天”之人,不论身世贵贱、地位高低皆可获得解脱。该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喀比尔(1440-1518年),他的生母是婆罗门种姓的印度教徒,而养父则是穆斯林。喀比尔极力反对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力主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合二为一。他认为,生民之初,既无突厥人也无印度人,没有种族也无种姓,人类是“安拉和罗摩的孩子”;“宗教和神的不同只在于它的名字”,正如“同样的黄金作成了首饰就有了不同的名字一样”;实际上“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拥有共同的上帝”,因而忘却争吵,虔诚地信奉神是印度所有人的唯一解脱之路。他的这些说教得到许多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的拥护,在群众中颇有影响。它反映了广大民众对印度教种姓制度的痛恨,也表达了人们对德里素丹伊斯兰政权不宽容政策的强烈反感。它企图调解伊斯兰教与印度教之间的对立,创立出1种新宗教。但最终无法弥和两大宗教间的隔阂与对立。

14世纪中叶后,德里素丹国家已开始极盛而衰。穆斯林贵族和印度教王公的反叛接连不断,民族矛盾与斗争愈演愈烈,地方分裂割据势力乘机作乱。14世纪末,帖木儿帝国的军队冲入印度,先在德里以北击垮德里素丹图格拉王朝的抵抗,进而将德里城洗劫一空,德里素丹国家的中央统治区域急剧缩减,素丹政令不出德里周围。15世纪后,北部穆斯林贵族和印度教王公拥兵自重,仅在形式上尊奉德里素丹为君主;南部德干高原则形成了伊斯兰教巴曼素丹国和印度教维查耶那加尔王国两大政权并立的局面,相互间杀伐不已。南亚次大陆的混乱与割据,又1次为北方民族的扩张和征服敞开了大门,莫卧儿帝国的大旗已隐约可见。

二、莫卧尔帝国

莫卧尔帝国的创始人是帖木儿的直系后裔巴布尔,沙加汗统治时期被称为莫卧尔帝国的“黄金时期”。莫卧尔帝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有扎吉尔制度和柴明达尔制度。

莫卧尔帝国皇帝沙加汗为其妻泰姬·马哈尔建造的泰姬陵是莫卧尔帝国建筑的代表作。

莫卧尔帝国:公元1526-1857年统治印度半岛北部的伊斯兰教政权。创始人是巴布尔。阿克巴统治时期实行一系列改革,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发展农、工商业;对外扩张领土,使帝国东起阿萨姆,西达阿富汗东部。沙加汗统治时期被称为帝国的“黄金时代”。奥朗则布统治后期由于马特拉邦和锡克教徒起义国力走向衰落。公元1857年末代统治者被英国殖民者放逐,帝国灭亡。

巴布尔:莫卧尔帝国的建立者。公元1526年在帕尼帕特战役中灭亡德里苏丹国,建立帝国。随后又于1527年的坎瓦哈战役中战胜印度教王公联盟;公元1529年在哥格拉河战役击败阿富汗人联军。公元1530年去世时,帝国的版图西到喀布尔,东到孟加拉地区。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精通阿拉伯语、波斯语和土耳其语,著有《回忆录》,有很高文学和历史价值。

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公元1526年4月在巴布尔与德里苏丹伊卜拉欣在德里附近的帕尼帕特进行的战役。巴布尔的军队约两万左右,伊卜拉欣则有10万大军,经过半日激战,巴布尔的军队以少胜多,德里军队遭到惨败,伊卜拉欣本人也战死。巴布尔随后攻克德里。这是印度历史上重要的战役,这次战役结束了德里苏丹国的历史,揭开了莫卧尔帝国的篇章。

阿克巴:公元1556-1605年在位的莫卧尔帝国君主。继位后对外发动扩张,先后征服拉吉普特、古吉拉特、孟加拉、喀布尔、克什米尔、信德、坎大哈和德干等地区。对内实行宽容的宗教政策,取消印度教徒的人头税,准许他们恢复信仰。他还创立一种“一神教”,以图缓和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关系。实行曼萨布达尔制,改革军事官僚制度的国家管理体制;改革田赋制度;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此外,他还下令取缔杀女婴、童婚等印度社会的恶习。他的一系列改革使莫卧尔帝国开始了兴盛时代。

曼萨布达尔制:莫卧尔帝国统治者阿克巴实行的政策。他化行政为军事组织,官吏多授予军级,称为“曼萨布达尔制度”。曼萨布达尔分为33级,最高者可拥有1万士兵。拥有5000名士兵以上的曼萨布达尔,只能由皇室王子担任。各级曼萨布达尔主要履行军务,也赋税与司法事务有关。军队的来源是由各省及军事采邑的封建主提供。

扎吉尔制度:莫卧尔帝国实行的军事采邑制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皇帝只直属全国领地的1/8,将其他的土地以“扎吉尔”(军事采邑)的形式分封给封建贵族。扎吉尔不能世袭,只有服役期间才能享受。领有扎吉尔的封建主被称为扎吉达尔。他们必须向国家提供骑兵,数目由封地大小而定。皇帝还任命军务大臣主管军事采邑,以防止扎吉达尔将其变为世袭领地。

奥朗则布:公元1658-1707年在位的莫卧尔帝国皇帝。在位期间对外发动扩张战争,使帝国疆域达到顶点。对内放弃阿克巴的宗教宽容政策,坚决地试图把帝国变成伊斯兰教国家,全力维护少数伊斯兰教封建主利益,打击和迫害印度教徒。公元1679年恢复对印度教徒征收人头税,激化了社会矛盾。统治中后期致力于与南部信仰印度教的马特拉邦作战,极大地消耗了帝国的国力。死后莫卧尔帝国分裂,并走向衰落。

三、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崛起

奥斯曼人来自于呼罗珊地区的西突厥人凯伊部落,13世纪其首领在小亚细亚建立艾米尔国。公元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率领奥斯曼军队攻陷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将其改称为伊斯坦布尔,并定都于此。奥斯曼国家从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奥斯曼帝国分为乌列马(宗教封建主)、阿斯凯里(军事封建主)、梯加里(商人和所有市民)和拉雅(农民)四个等级。

1、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早期历史:

13世纪的迁徙:呼罗珊——两河流域上游——小亚细亚西北部。

2、奥斯曼土耳其人国家的建立:

奥斯曼(1290-1326):建国与艾米尔。

奥斯曼:公元12901-1326年在位的奥斯曼人首领。在位初期以“圣战”的名义袭击拜占廷帝国边境,扩展领土。由于其在战争中的胜利而被罗姆苏丹国苏丹阿拉丁二世授予“贝伊”的称号,奥斯曼人势力开始兴起。在阿拉丁二世死后,罗姆苏丹国分裂,奥斯曼采用“艾米尔”的称号,建立了独立的国家。随后他继续在小亚细亚西北部开疆拓土,并迁都卡加西萨尔,死后由子乌尔汗继位。

3、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扩张:

乌尔罕(1326-1359):小亚细亚的征服。

乌尔汗:公元1326-1359年在位的奥斯曼人领袖。公元1326年攻占布鲁萨并迁都于此,标志着拜占廷帝国在小亚细亚统治的崩溃。此后陆续攻克尼西亚和尼科米底亚等拜占廷在小亚细亚的重要城市。他实行军事改革,组建常备军,将骑兵分为军事贵族提供的旧骑兵和领取薪金的新雇佣骑兵两种,并开始增设装备火器的步兵;此外还进行了货币改革,发行了新式银币“阿克舍”,新币的发行表明了奥斯曼国家的发展。晚年攻占拜占廷部分欧洲领地,成为了奥斯曼人在东南欧扩张的开始。

穆拉德一世(1359-1389):东南欧的战争与1389年科索沃战役。

穆拉德一世:公元1359-1389年在位的奥斯曼人首领。在位期间大举进攻东南欧地区。公元1361年率军攻陷拜占廷帝国重镇阿德里亚堡,并定都于此,打开了入侵东南欧的大门。公元1371年击败塞尔维亚军队,迫使巴尔干诸国和拜占廷皇帝先后向其称臣纳贡。随后奥斯曼军队在其率领下攻陷索菲亚、尼什和塞萨罗尼基等巴尔干地区重要城市。公元1389年在与巴尔干联军的科索沃战役中阵亡,但是奥斯曼人还是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从而奠定了征服东南欧地区的基础。

科索沃战役:公元1389年穆拉德一世统帅的奥斯曼军队与塞尔维亚国王拉扎尔率领的巴尔干国家联军在科索沃平原进行的战役。战役初期,拉扎尔用计刺杀穆拉德一世,但穆拉德一世之子巴叶齐德稳定了军心后,一举击溃巴尔干联军,杀死拉扎尔,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其后塞尔维亚被迫向奥斯曼土耳其纳贡,成为奥斯曼土耳其的附庸。该战役决定了巴尔干诸国丧失独立的命运,为奥斯曼人统治东南欧地区奠定了基础。

巴叶济德(1389-1403):苏丹;巴尔干与小亚细亚的进一步征服;安卡拉战役。

巴叶齐德:公元1389-1403年在位的奥斯曼人首领,穆拉德一世之子。公元1394年从开罗的哈里发那里获得了“罗马省苏丹”的称号,成为奥斯曼国家的第一个苏丹。在位期间奥斯曼军队入侵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占领君士坦丁堡以西的整个色雷斯地区。公元

1396年率军在尼科堡战役中大败十字军,完成了对巴尔干半岛的征服。公元1402年在安卡拉战役中败于帖木尔帝国,本人被俘后死亡。国家一度分裂,公元1413年其子穆罕默德恢复统一。

穆罕默德(1413-1421):统一政权的恢复。

穆拉德二世(1421-1451):东南欧统治地位的巩固。

瓦尔纳战役:公元1444年穆拉德二世率领的奥斯曼军队与波兰和匈牙利国王弗拉迪斯拉夫三世率领的欧洲诸国十字军在黑海西岸的瓦尔纳进行战役。奥斯曼军队有五、六万人,基督教军队约两万人。战争开始后基督教十字军一度占据上风,但是弗拉迪斯拉夫国王在亲自率军进攻穆拉德二世所在的近卫军方阵时阵亡,战斗局势随之逆转,奥斯曼军队最终击溃了敌军。瓦尔纳战役的胜利巩固了奥斯曼人在巴尔干地区的统治地位。

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1):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穆罕默德二世:公元1451-1481年在位的奥斯曼苏丹。公元1453年攻占拜占廷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随后迁都于此,改称伊斯坦布尔。在位期间继续对外扩张,先后将塞尔维亚、莫利亚、波斯尼亚、阿尔巴尼亚、特拉比仲德帝国等国家和地区并入帝国版图,并确定了对克里米亚等国的宗主权。他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在伊斯坦布尔等地建立学校、图书馆、医院及清真寺等建筑,并实行了宽容的米勒特宗教制度。他的统治使奥斯曼帝国进入了新纪元。

谢里姆一世:公元1512-1520年在位的奥斯曼苏丹。统治期间国势强盛,对外发动扩张。公元1514年击败伊朗军队,占领大不里士。其后继续在东方地区扩张,公元1516-1517年占领叙利亚和埃及,灭亡马木路克王朝,俘虏了阿拔斯末代哈里发,并将其囚禁,随后获得其哈里发称号。在位8年时期,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增加了一倍,使其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

苏里曼一世:公元1520-1566年在位的奥斯曼苏丹。在位期间对内颁布法典,改革行政制度和土地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对外继续扩张,公元1521年占领贝尔格莱德。公元1526年入侵匈牙利,占领巴尔干半岛西部及多瑙河流域下游地区。在东方占领亚美尼亚、美索不达米亚和也门等地区,公元1534年攻陷巴格达。建立海军,攻占北非地区,一度逼近直布罗陀海峡。公元1566年在远征匈牙利时死于军中。他被西方史学家称为“大帝”,在位期间奥斯曼帝国国力达到鼎盛阶段。

米勒特制度:奥斯曼帝国的宗教自治制度。主要内容是非穆斯林宗教团体或氏族(即米勒特)在不损害帝国利益并承担捐税的基础上,可以保持本民族语言文字,拥有专门的宗教文化和教育机构,充分享受内部自治权。该制度创始于穆罕默德占领君士坦丁堡之后,当时有东正教、犹太教、亚美尼亚格里高利教等米勒特,后又增加了天主教米勒特。该制度的实行有助于奥斯曼帝国内多民族、多宗教的稳定,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卡罗维兹和约》:公元1699年奥斯曼帝国在卡罗维兹和会上同奥地利、波兰、威尼斯和俄国签订的和约总称。根据和约,奥斯曼帝国将几乎整个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大部划归奥地利,将卡曼尼支、波多利亚和乌克兰划归波兰,将莫利亚、达尔马提亚划归威尼斯,并且和俄国达成停战协定。该和约是奥斯曼帝国在一场胜负分明的战争中第一次作为战败国而签订的和约,奥斯曼帝国被迫割让长期属于帝国统治的大片领土。和约标志着奥斯曼帝国对欧洲的进攻开始转为防御。

印度传统食物

印度传统食物 尝遍世界美食,想想就让吃货倍感兴奋。那你想知道印度的传统美食是什么吗?下面是分享的印度传统食物,一起来看看吧。 印度有着多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及多元的传统和习俗,因此其饮食习惯也随著信仰及地区而有不同的变化。影响印度饮食文化最深的两个宗教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而葡萄牙、波斯和英国对于印度饮食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 印度料理千变万化,所以并没有所谓正统的印度料理。在印度各地,烹煮食物的方式和使用的材料都不一样,每个家庭也有自己的传统,只有米饭,是印度家家户户都吃的主食。 在印度,吃素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印度教不吃牛肉,伊斯兰教不吃猪肉,最后大家只好吃素......)肉菜的选择比较有限,主要是羊肉、鸡肉及海鲜鱼虾,穆斯林们也会选择吃牛肉。 肉汁做成的料理,也就是俗称的咖喱菜在印度相当风行,每一个地区都有各自口味的咖喱。印度料理的本质就是香料的使用,香料不仅可以开胃,也可以帮助消化。在喀拉拉,香料之王是胡椒,但该区同样也盛产数种不同的香料,如小豆蔻、肉桂、肉豆蔻、丁香、姜和郁金。 印度料理的另外一个重要角色就是乳制品;;奶油和炼乳,扁豆和蚕豆也常常被拿来入菜。蔬菜的部分会因为季节或是地区而有不同,

烹煮的方式也依主菜的选择而有所变化。 印度招牌美食1. 波亚尼炖饭(Biryani) 波亚尼炖饭是莫卧儿人带入印度的米饭料理,这种蒙古风味菜以米饭搭配羊肉、鸡肉、牛肉或蔬菜,吃起来口感绵软湿滑。海德拉巴的波亚尼炖饭最为出名。 2. 坦都里烤鸡(T andoori Chicken) 这是北印度的一道著名宫廷料理,将整只鸡先以酸奶和香料醃渍过后放入坦都炉内烤,烤完后鸡肉呈红色,吃起来带点辣味。食用时配以绿色的酱料和洋葱,非常可口。 3. 奶油鸡(Butter Chicken) 这也是属于北印度的一道著名料理,几乎在每家餐厅都有供应。采用去骨切块的坦都里鸡肉,放入奶油、番茄与香料混合的酱汁中烹煮,搭配印度烤饼一起食用,是印度人民的日常美食。 4.塔利(Thali) 塔利是印度的定食,印度的每个省份都有属于自己风格的塔利。北印度塔利是以普里、恰巴提或罗提面饼,配上几道口味重的配菜和一份甜点;而南印度塔利则是以炸饼(papad)、米饭搭配。配菜一般是蔬菜泥、豆泥、马铃薯、炖菜、酸奶、甜点等。 由于吉加拉特省(Gujarat)是耆那教的大本营,吃纯素的比例相当高,因此Gujarat Thali就是纯素食的塔利。而拉贾斯坦省的塔利则采用沙漠植物和羊肉搭配麵包,口味也很特别。 5.馕(Nan)

第三课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文明

第三课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文明 班级姓名学号 主备人:陈海云审核:汪明新授课时间: 一、课前导学: (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 课程标准: 2-4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2-5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3-3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4-1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4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伊斯兰教的创立者、创立时间、地点、教义、影响的扩大。阿拉伯半岛的基本统一与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区域、首都、强盛。阿拉伯人的文化成就。 2、能力目标: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探讨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强盛起到了什么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思考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对世界文明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伊斯兰教是在社会矛盾尖锐、很多人希望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形势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和传播促进了阿拉伯的统一。使学生从中感悟:特定的社会产生特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又影响着社会。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使学生从中感悟:各地的文明成就都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世界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交流的重要作用。伊斯兰教对阿拉伯文化的繁荣起着促进作用。使学生从中感悟阿拉伯文化的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 教学难点:伊斯兰教创立的历史背景及其在阿拉伯帝国建立中的作用。 (二)格物致知 Ⅰ伊斯兰教的创建与阿拉伯帝国 1、阿拉伯半岛位置:自然条件:。 2、伊斯兰教的创立人,其教徒被称为,所信奉的经典是,这部书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年是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为何把这一年当做是伊斯兰教教历的元年。 3、穆罕默德为统一阿拉伯半岛所做的贡献:穆罕默德领导取得多次胜利,到他去世之前,基本统一了。 4、年,新型的阿拉伯国家发动大规模战争的原因是,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战争,到8世纪中叶,称为地跨的大帝国。世纪以后,靠征服建立起来的阿拉伯帝国逐渐衰弱下去。 Ⅱ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阿拉伯人对直接文化作出的贡献: 1、把阿拉伯的、和教带到世界各地。把东方的特产和带回阿拉伯。 2、阿拉伯人将人发明的0到9的计数法加以改造,并传播到世界各地。

印度传统服饰

印度传统服饰 印度全名印度共和国,得名于印度河。而河名出自其梵文名“Sindhu”,意为“河”。我们在东汉时称其为“天竺”,唐代时改称印度。印度人自称“婆罗多”,国内民族众多,有印度斯坦族、泰鲁固族、孟加拉族、泰米尔族等。印度的语言异常繁杂,宪法承认的语言就有有十多种,但英语和印地语同为印度的官方语言。 居民大多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印度教盛行“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虔诚的印度教徒一生有三大夙愿:到圣城朝拜湿婆神,到恒河洗圣浴、饮圣水,死后葬于恒河。牛被印度教教徒视为“圣兽”,印度教徒认为,牛既是繁殖后代的象征,又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基本保证。所以他们以牛为神,对它顶礼膜拜。信奉伊期兰教的印度人不吃猪肉,虔诚的教徒不喝酒。正统的锡克教徒不剪发,头上缠着头巾。他们不吸烟,也不吃牛肉。正统的穆斯林妇女一般不见男客。 印度南部男性着装以白色为主,传统的男子服装上身为肥大过膝的长衫“古尔达”(Kurta),下穿"托蒂"(Dhoti),实际上就是一块缠在腰间的布,通常为三四米长的白棉布,也有麻质或丝质的,围裹在腰间,下垂至膝或脚背,有的带滚边。男子在家一般都穿这种传统服装,在部分农村地区,男子一般不穿上衣,只在肩上搭一条汗巾,或用一块布围住上身,一端搭在肩上,人们叫它“恰达”。头上包头巾,头巾的色泽各异,缠法也不同。拉贾斯坦人的头巾和锡克人的头巾很有名,有时人们还在头巾上插上羽毛。老百姓很少穿袜子,多数人即使在寒季也是穿凉鞋,有时穿皮鞋也不穿袜子。由于气候炎热,男子出外流行穿猎装。印度传统正装类似于中山装,小竖领,中间一排扣子很醒目,下面搭配窄腿的长裤。由于印度长期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故西服很流行,穿印度正式民族服装的反而不如穿西服的多。 印度传统男装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印度作为宗教信仰风气浓重的国家,教派之争就成了这个国家的标志,那你知道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冲突的原因是什么吗?下面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冲突的原因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冲突的原因1.宗教信仰的不同引发冲突 印度教是产生于印度次大陆的古老宗教,伊斯兰教则随着穆斯林的入侵而传入印度。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在信仰、法律、道德标准、习俗、服饰、语言等方面都有不同,甚至截然对立之处。如印度教崇拜以三大神为主的众神,伊斯兰教崇拜安拉。印度教徒宣扬轮回转世和解脱,伊斯兰教宣扬“末日审判”。这种信仰和价值观的不同是教派冲突的重要原因。 2.国际形势的变化刺激了教派主义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范围内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的蔓延,使印度教徒有一种危机感,刺激了印度教教派情绪的增长。冷战结束后,两大营垒的对抗不复存在,意识形态的斗争淡化,民族和宗教争端成为日益突出的热点问题,这种国际大背景的变化为印度教教派主义情绪的蔓延提供了温床。 3.教派主义组织有意识地煽动人们的教派情绪 印度教教派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世界印度教大会”,为了扩大影响,利用罗摩庙-巴卑尔清真寺大做文章,推波助澜,煽动印

度教教徒的教派情绪,鼓吹建立“印度教国家”,恢复“罗摩盛世”,导致教派冲突愈演愈烈。 4.教派主义政党有意识地利用宗教矛盾捞取政治好处 具有浓厚教派色彩的印度人民党就是靠打教派主义牌起家的。1982年该党在印度人民院选举中只有两个席位,由于利用罗摩庙址和清真寺之争大做文章,异军突起,获得印度教选民的支持,首先在北方邦执掌权柄,接着又在全国组成联合政府。近年来,以瓦杰帕伊为首的温和派为了照顾其他政党的利益,教派色彩有所淡化,但初衷未改,去年,瓦杰帕依称修建罗摩庙是一个“尚未完成的任务”,引发一片批评之声。 5.政治和经济利益之争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在就业、教育、升迁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也是引发双方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 两教冲突为何愈演愈烈从穆斯林以“剑与火”征服印度之日起,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没有停止过。英国殖民主义者入侵印度后,利用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挑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关系,造成严重的教派流血冲突,最终导致印巴分治。印巴分治期间,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和流血冲突,50多万人惨遭杀戮,数百万人流离失所。主张教派团结和“非暴力”原则的圣雄甘地也被狂热的印度教教派分子杀害。 印度的宪法规定印度是一个世俗主义国家。尼赫鲁政府提倡世俗主义,承认各个宗教存在的合理性,主张各宗教一律平等,和睦相处。

伊斯兰文明与欧洲文艺复兴(一)

伊斯兰文明与欧洲文艺复兴(一)已完成1 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看,中世纪科学的中心是哪里? ?A、希腊 ?B、阿拉伯 ?C、罗马 ?D、巴黎 我的答案:B 2 全球的文明发展过程都是同一个体系的。 我的答案:× 3 巴比伦神庙留下了大量观测天文的泥石板。 我的答案:√ 4 一下对灌溉技术贡献最大的是() ?A、埃及人 ?B、巴比伦人 ?C、印度人 ?D、中国人 我的答案:B 5 阿拉伯数字是什么人发明的? ?A、阿拉伯人 ?B、中国人 ?C、印度人 ?D、希腊人 我的答案:C

6 苏颂生活在那个年代? ?A、宋代 ?B、明代 ?C、元代 ?D、清代 我的答案:A 7 中世纪世界科技的中心在() ?A、德国 ?B、意大利 ?C、英国 ?D、阿拉伯世界 我的答案:D 8 文艺复兴的机械的自然观,是出于对上帝造物的信仰,而不是说它来源于一种科学精神。 我的答案:√ 9 文艺复兴促进了现代科学的诞生。() 我的答案:√ 10 文艺复兴是在什么时候兴起的: ?A、14世纪 ?B、15世纪 ?C、16世纪 ?D、17世纪 我的答案:A 11

文艺复兴的中心是: ?A、德国 ?B、希腊 ?C、意大利 ?D、英国 我的答案:C 12 伊斯兰文明是哪个国家创立的: ?A、法国 ?B、希腊 ?C、德国 ?D、阿拉伯 我的答案:D 13 欧洲中世纪的科学史是以()为中心展开的。?A、自然 ?B、科技 ?C、神学 ?D、哲学 我的答案:C 14 中世纪阿拉伯文明没有受到()影响。 ?A、阿拉伯数字 ?B、炼金术 ?C、炼丹术 ?D、航海术 我的答案:D 15 欧洲中世纪时期哪个文明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A、伊斯兰文明 ?B、印度文明

西欧文明、拜占庭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分野与相互影响——从民族角度简析

西欧文明、拜占庭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分野与相互影响 ——从民族角度简析西欧文明、拜占庭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与意义无须赘述。它们作为欧亚大陆西端的三种文明形态,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相信,这样的联系无论从文化上、政治上还是宗教上同学们都有着很多详实、精彩的论述。本人仅从民族角度略谈此三者的分野与相互的影响。 一、关于欧亚大陆西端的民族 在论述此三种文化之间的渊源与其后的独立以及之间的相互影响之前,我先罗列出以下几个民族,或言民族集团。首先是生活在巴尔干半岛与亚平宁半岛的希腊人与罗马人,恕我大胆将此二者并提。但罗马从根源上来讲,源自希腊。这不仅是血缘上的,在文化意义上自从罗马的希腊化后,二者在文化层面上就更为接近。为了后文行文方便,故将二者统称为希腊罗马人。其次是生活在西欧、北欧中欧的蛮族——凯尔特人与日耳曼人。从某种意义上讲,维京人当属蛮族之列,但由于其发轫较晚,且对西欧文明影响不及凯尔特与日耳曼人,故暂不讨论。最后是闪米特人,他们主要生活在两河流域和阿拉伯半岛。他们后来分化为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值得说明的是很多生活在这一区域的的民族都在此段历史中扮演过重要角色,比如波斯人、斯拉夫人、埃及人。但受篇幅所限,故难以陈述。 二、希腊罗马人——西欧与拜占庭共同的根 希腊人不可不称为文明上的先行者。他们在学术与艺术上的成就令人瞠目,尽管他们没有在欧亚大陆间开辟广阔的疆域也没有完成政权上的统一。但马其顿人与罗马人很好的弥补了希腊人的这一遗憾,尤其是罗马人,他们的帝国远比马其顿人更为长久。然而他们的精神疆域却是希腊人开阔的。罗马的精神与学术与其说是希腊化,倒不如说是希腊的(当然是在共和国时期与帝国早期,基督教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西欧第一次大规模接受希腊罗马人的影响,应是罗马共和国的扩张。从此开始,希腊罗马文化便成为了西欧人的精神根基。纵使它一次次地萧瑟过,但总会再次在西欧人的精神世界中复苏,而且每一次所带来的影响都更为深刻而持久。加洛林文艺复兴与中世纪文艺复兴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至于拜占庭文明更是如此。因为拜占庭帝国或言东罗马帝国,拜占庭文明的核心政权,的重心即坐落于今巴尔干半岛。帝国全盛时期疆域曾扩展至亚平宁半岛与小亚细亚半岛。其不仅一直处于希腊故地,而且一直以来自居为罗马政治、文化的正统继承人,而且事实也的确如此。不仅拜占庭,整个欧洲正统的宗教、学术语言都是拉丁语,罗马人的语言。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近代。三、西欧的蛮族化 凯尔特人与日耳曼人是后来西欧人的先祖之一。他们对罗马帝国的剥蚀最终从外部瓦解了这个帝国。随着帝国的瓦解与蛮族国家的建立,蛮族人接受了基督教与希腊罗马的精神根基,但与此同时也使自己的文化深刻地影响到了原来的希腊罗马人。不过严格来讲他们只瓦解了半个帝国。拜占庭帝国的延续与独立使拜占庭文化虽然多少收到了一些蛮族文化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远不及西欧那般深入骨髓。东罗马帝国在欧洲与亚洲的疆域时而时被鲸吞蚕食,但很少危及到它的核心区域——巴尔干半岛。从一个例子来看,整个拜占庭帝国民间通用的语言是希腊语,而官方语言是拉丁语。可以说东罗马帝国的“罗马”二字还是当之无愧的至于西欧,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希腊罗马对他们的影响仅仅从地理意义上讲就已经鞭长不及了。所以我们可以将此看做西欧文明与拜占庭文明分野。 四、闪米特人与他们的一神教 先来说闪米特人的历史。闪米特人很重要的两个分支:希伯来人即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只要读过圣经的旧约,那么对于犹太人那一时期的历史应该就十分熟悉了,我不在赘述。至于阿拉伯人,他们是闪米特人中最年轻的一支。他们早期的文明较欧洲比更为落后些,是一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教文明》 习题

第2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一.基础知识 1.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其教徒被称为(),所信奉的经典是()。2.阿拉伯人将民间故事汇集整理,创作了世界名著()。 3.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地点是()。 A.麦加B.麦地那C.巴格达D.巴勒斯坦 4.公元8世纪,古代阿拉伯帝国的首都是()。 A.耶路撒冷B.麦地那C.巴格达D.麦加 5.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开始于()。 A.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B.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C.阿拉伯半岛最终完成统一D.穆罕默德逝世 二.综合能力 6.按时间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正确的是()。 ①大体统一阿拉伯半岛②创立伊斯兰教 ③出走麦地那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③②④① 7.小明的爸爸送他一本世界名著,书中主要内容有:阿拉伯国王、勇敢的苏丹王子及巴格达富丽堂皇的宫殿等。这本书的历史文化背景应该是()。 A.伊斯兰文化发展的时代 B.希腊文化发展的时代 C.罗马文化发展的时代 D.印度佛教发展的时代 8.阿拉伯帝国已经灭亡了许久,然其民族仍然存在至今,你认为其中最主要的理由是()。 A.血统B.语言C.宗教D.风俗习惯 9.阿拉伯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下列有关阿拉伯文化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①阿拉伯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这与他们重视教育和知识有关。 ②阿拉伯文化具有鲜明的特性,这与阿拉伯帝国当时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有关。 ③帝国时代的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等方面取得了当时世界领先的科学成就。 ④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并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伊斯兰和印尼大众文化与媒体

伊斯兰和印尼大众文化与媒体 经过几十年独裁统治下,印尼在过去十年中发展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印尼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约五分之一,常常被忽视或在媒体对伊斯兰教的话语歪曲。伊斯兰是一种宗教,但也是一种大众的文化,或伊斯兰教的大众文化是大众介导的,商业化的,充满快乐,幽默,和大的社会阶层的代表。在过去的四十多年,伊斯兰教的大众形式主要是对城市化的青年的有针对性的。在印尼伊斯兰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政治权利来提高学习能力,并表示宗教信仰在一个与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人口的国家。因此,该国人口的增长越来越虔诚,从而导致了一阵伊斯兰教的大众文化。大多数妇女戴着头巾,和一些覆盖自己将全长Abaya(从头到脚一个宽松的黑色长袍),他们的眼睛只开衩——印尼宗教谦虚的罕见展示。有这么多提供有关伊斯兰教 -在电视上,由传教士在媒体上——这是很难知道该相信什么。伊斯兰教已在印尼是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但在苏哈托统治的三十年,政府试图遏制伊斯兰运动。从那时起,强有力的审查和媒体的禁令已经解除,使信息传播周围的群岛。伊斯兰价值观和信仰不再表达只限于清真寺或宗教活动,但在电影可以看出,或在电台上可以听到。 “爱的诗篇”的电影主题,在21世纪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成为热门歌曲。其主人公,法赫里(Fahri),一个虔诚的印尼学生在埃及的著名艾资哈尔大学,已成为以百万计的印度尼西亚妇女的理想丈夫的形象: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尊重和良好的心肠。在过去10年中,穆斯林的流行文化已经发生了爆炸。穆斯林为手机铃声不绝于耳,日间肥皂剧往往值得忠实的英雄对抗腐化和操纵敌人,一些穆斯林传教士已达到名人的地位,和第一个伊斯兰时装秀在雅加达四年前举行了。在1960年,以百万计的人,尤其是爪哇岛,实行混合伊斯兰教的形式与万物有灵和印度教。有越来越多的穆斯林变成更伊斯兰;越来越多印度尼西亚的穆斯林去朝觐;越来越多的印度尼西亚妇女戴头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印尼伊斯兰教现在是更多的政治。媒体:伊斯兰流行文化因素 媒体的作用是非常重要在制造面纱和一般穆斯林的衣服成为时髦。改革后——苏哈托的下降——宗教媒体市场已进一步开放。除了记者,电视也有很大的影响,就像伊斯兰音乐和小说一样。我会解释由看着媒体在印尼的伊斯兰形象变化,并成为友好,善于交际的影响。 伊斯兰肥皂剧–面纱的电视明星 这是很难衡量的,以电视如何有助于面纱成为有吸引力的。这似乎很明显,许多电视节目和肥皂剧或系列的生产商已经意识到,伊斯兰教的销售和看到作为一个目标群体的穆斯林。最近的另一个现象的穿头巾明星和流行宗教教师在电视上给发言。伊斯兰肥皂剧和电视连续剧很有趣因为大多在他们的故事线存在两种类型的女性,一类是对那些戴着面纱,打的好,柔软和道德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亲切关怀;方便生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第10课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 松江区松江二中罗炽 [教学目标] 1.知道阿拉伯国家产生、扩张、由盛转衰的基本历史进程。知道伊斯兰教产生的时间、创始人、经典和基本教义,理解伊斯兰教产生的必然性及其与阿拉伯国家创立的密切关系。知道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成果,理解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2.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探讨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强盛所起作用,培养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思考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对世界文明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现实问题的历史渊源,产生关注,探索时事的兴趣。 3.伊斯兰教是在社会矛盾尖锐,很多人希望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形势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和传播促进了阿拉伯的统一。使学生从中感悟:特定的社会产生特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又影响着社会;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使学生从中感悟:各地的文明成就都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世界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伊斯兰教的兴起和伊斯兰文化 难点:伊斯兰教创立与阿拉伯帝国的关系 说明:1. 伊斯兰教是在阿拉伯半岛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伴随着它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它贯穿着伊斯兰教精神,继承和融合了东西方科学文化,并成为古代文明的保护者,沟通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对东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学生通过欣赏古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优秀成果,进一步认同人类文明多元性、丰富多样性,故为本课重点。 2. 伊斯兰教的产生是当时阿拉伯半岛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创立和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也是阿拉伯国家政教合一特点的由来;而伊斯兰教又是随着阿拉伯帝国版图的扩张而传播到世界范围,从而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因此伊斯兰教的产生是具有必然性的,且与阿拉伯国家的创立有着密切关系,但由于宗教文化与学生平时生活联系并不十分密切,学生通过了解伊斯兰教创立与阿拉伯帝国的密切关系而从中感悟:“特定的社会产生特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又影响着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2014-10-29 04:1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我有话说 【文明史论】 作者: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王铁铮 早期穆斯林天文学家的重要仪器—产自巴格达的黄铜制星盘

西班牙科尔多瓦大清真寺大门上的“阿拉伯风格”的建筑装饰 古阿拉伯人对宇宙的认识 伊斯兰教是继犹太教、基督教之后世界上第三个一神教。同时,伊斯兰教又与佛教和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及其衍生的宗教文化既是构成伊斯兰文明的核心要素,也是伊斯兰文明创造力的源泉。由于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为

阿拉伯先知穆罕默德,其宗教和文化传播的载体同为阿拉伯语,因此,它通常又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称谓。但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并非阿拉伯人所独创,而是由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等诸多民族的穆斯林共同创造。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兼容并蓄的多元性的宗教文化。其基本内涵主要由三种文化源流汇合而成,即阿拉伯人固有的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以及包括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在内的外来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自诞生后,在辉煌与衰微的跌宕的历史演进中,绵延千余年。 伊斯兰文明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是一种蕴含人文主义倾向的宗教性文明。伊斯兰文明的创造力来自伊斯兰教,并从伊斯兰宗教文化中摄取养分。简言之,伊斯兰教为伊斯兰文明的生成和发展提供原动力。 伊斯兰教的创立取决于公元7世纪中叶前的百余年间,其发源地阿拉伯半岛特殊的历史和社会条件。那时的阿拉伯人尚处在野蛮的“蒙昧状态”(阿拉伯语为“贾希里亚”时期),主要表现有:一是以血缘为纽带所组成的不同氏族和部落构成半岛游牧社会的基本细胞,氏族成员绝对效忠各自的氏族部落,并热衷血亲复仇。同时,由于生计资源的匮乏,各氏族和部落为争夺畜群、牧场和水源,始终处于绵延不绝的劫掠和旷日持久的厮杀中,致使半岛动荡不定。二是阿拉伯半岛盛行原始宗教和拜物教,其崇拜物繁杂,因人而异,成为多神教的中心。但因长期深受外来宗教,即信仰一神论的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熏染,阿拉伯人的思维定式和文化传统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一神观念在朦胧中滋长,这预示着半岛多神信仰的危机。三是两大帝国拜占庭和萨珊王朝长期在西亚的角逐和争霸,导致传统商路的改变和汉志新商路的兴起,麦加逐步发展为半岛新的经济、

伊斯兰教如何影响中国文明

医药典籍 在唐代后期,伊斯兰世界的药物已开始传入中国,有的药料后来甚至成为中药方剂的“当家药材”,例如没药和沉香等。宋初,透过海外贸易而来的阿拉伯药材有37种,如龙脑、沉香、丁香、皮桂等。元朝时官方更设有管理“回回”药物的专门机构,称为“回回药物院”。有的“回回医人”、“回回医官”已经会做简单的外科手术,如割除腐肉、赘疣(即剔除皮肤赘生物)等。元代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记载了一些颇有价值的回回保健品和方剂。明初,有一本医书叫《回回药方》,原书共36卷,现仅存4残卷,不著撰人,其基本内容大多是元代伊斯兰医书的译本。据研究,《回回药方》中的不少方剂在药料、配伍和剂量等均与穆斯林医学家伊本?西那所著的《医典》有渊源关系。 天文历算 元代穆斯林在天文历算方面有不少贡献。他们组成“回回司天监”,给中国带来了大批天文历算的“回回书籍”,如托勒密的《天文大集》和伊本?优努斯的《哈克慕天文表》。其中于元初为“回回司天监”提点(台长)的穆斯林扎马鲁丁更堪为代表。他制造了七种观测天象的“西域仪象”,其中地球仪为木质圆球,七分水是为绿色,三分地是为白色。球面上有江河湖海,并贯通着横横竖竖的经纬线。从基本形制来看是颇接近现代的地球仪。扎马鲁丁于至元四年(1267年)依阿拉伯历法编撰了《万年历》,在中国颁行了14年。另一位天文学家札马剌丁推算编写的《回回历》,由元政府统造统销,长期在民间流行。元代穆斯林天文学家的影响力一直延至明、清两代。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钦命翻译的(回回)《天文书》竣事。洪武十七年(1384年)编制《回回历法》;成化十三年(1477年)经增修该书改称《七政推步》,始与《大统历》参用,直至清初。 建筑风格 伊斯兰教清真寺拱顶式的礼拜殿建筑别具特色,它们多为砖石结构,外观造型富阿拉伯特色:如外表光洁古朴、风格与中国佛塔迥然不同的“蕃塔”,长方形寺门的门楣、门顶和拱顶等,其后融合了中国建筑特色的殿堂式清真寺,更以彩画和雕刻艺术配合中国的庭院艺术建筑,可以说丰富了中国建筑艺术的内涵。对于元代北京宫城的建筑,大食国人也黑迭儿功不可没。他于元初出任“诸色人匠总管府”总管(秩正三品),受命领导修建宫城。元世祖对其工作非常满意,所以也黑迭儿深受重用。 贸易经商 在唐代,对外通商大埠如广州等城市已设有“波斯胡店”,是由侨居中国的穆斯林经营、专门售卖阿拉伯半岛及中亚一带舶来品的商店。宋时对外海路贸易极为发达,而以穆斯林主理的香料贸易占了显著地位。至南宋初以穆斯林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占当时的进口关税总收入五分之一,这笔收入对于南宋初年的国家命运至关重要。此外,棉花的种植技术亦是由穆斯林商人传入中国,至南宋末年,中国才开始种植棉花。 制造兵器 元朝所造兵器中,有一种大炮叫“回回炮”。这种炮射程远而摧毁力非常强。这种发射

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

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 伊斯兰国家和地区还有:文莱、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马尔代夫、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约旦、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土耳其、巴勒斯坦、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冈比亚、几内亚、塞拉利昂、马里、乍得、吉布提、索马里、科摩罗、尼日尔和西撒哈拉,一共45个国家和地区。 有的国家穆斯林虽不占人口多数,但由于受伊斯兰教影响,也宣布为伊斯兰国家,参加了伊斯兰会议,如亚洲的马来西亚、非洲的几内亚比绍、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乌干达、加蓬等。 90%的穆斯林属逊尼派,10%的穆斯林是什叶派,而将近三分之二的什叶派穆斯林生活在伊朗,伊朗是四个什叶派穆斯林占主导的国家之一,此外还有伊拉克、阿塞拜疆和巴林。 有些国家居住着大量的穆斯林,如印度、俄罗斯和中国。许多人认为欧洲大部分的穆斯林属于移民,这种说法只适合于西欧,因为在欧洲的另一些地区,如俄罗斯、阿尔巴尼亚、科索沃的穆斯林均属于本地居民,这说明,欧洲半数以上的穆斯林都是本土居民。

报告统计,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区分布在以下十个国家。 1:印度尼西亚,202867000,占总人口的88.2%。 2:巴基斯坦,174082000,占总人口的96.3%. 3:印度,160945000,占总人口的13.4%。 4:孟加拉国,145312000,占总人口的89.6%. 5:埃及,78513000,占总人口的94.6%。 6:尼日利亚,78056000,占总人口的50.4%. 7:伊朗,73777000,占总人口的99.4%。 8:土耳其,73619000,占总人口的98%。 9:阿尔及利亚,34199000,占总人口的98%。 10:摩洛哥,31993000,占总人口的99%。 世界上穆斯林民族最单纯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和巴林,100%都是穆斯林;其次是土耳其,人口7千万,穆斯林占99%。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2亿3千万人口中穆斯林占88%以上,其余的人口信仰基督教、印度教或佛教。非洲穆斯林最多的国家是尼日利亚,有7千多万。亚洲的穆斯林人口大国有巴基斯坦,全国1亿5千万人口中穆斯林占97%;其次是孟加拉国国,1亿4千万人口中,穆斯林占83%,在这两个国家只有

浙江省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2.2《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教文明》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

第2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教文明 【课程标准】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伊斯兰教的创立者、创立时间、地点、教义以及阿拉伯帝国的历史概况。通过阅读资料、图片,能描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贡献和特点,理解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意义和历史作用。 方法与过程 通过收集、阅读有关阿拉伯地区、伊斯兰教的资料,思考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课后拓展探究活动对伊斯兰教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有初步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伊斯兰教成立的学习使学生从中感悟:特定的社会产生特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又影响着社会。 通过对阿拉伯文化的了解使学生从中感悟:各地的文明成就都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世界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形成;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 难点:伊斯兰教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动画片《阿拉丁》主题曲 师:同学们知道刚才视频播放的故事叫什么吗? 学生回答:阿拉丁 师:故事的主人翁就叫做阿拉丁。同学们知道阿拉丁生活在哪里吗?

学生回答:阿拉伯半岛 师:对,阿拉丁生活在阿拉伯半岛。唐朝称为大食,也有书上把那里称作天方。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就是那个遥远而又神秘的地方。 新课教学 1、繁荣灿烂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视频,是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大片。同学们知道《阿拉丁》这个故事原本记载在哪本书中呢? 学生回答:《一千零一夜》 师:《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地区规模宏大的故事集,被誉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丰碑。除了《一千零一夜》中动人的故事之外,提及“阿拉伯”同学们还会联想到什么? 学生发言 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略阿拉伯人在科技、文化方面的成就。 1、阿拉伯数字 2、伊斯兰建筑 3、医学成就 4、地图 5、阿拉伯服饰 师:看过了这些阿拉伯地区的文化成就。大家有什么感想? 学生发言 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顺势归纳出阿拉伯文化的特点1、兼容并蓄2、具有强烈的宗教性。 师: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缺少水源,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为什么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阿拉伯人创造出了灿烂、独特的文化呢? 2、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展示阿拉伯格言、阿拉伯商人重要地位、阿拉伯半岛地理环境地图的材料。 师:这些格言说明了什么?材料反映了什么? 学生发言:这些话说明阿拉伯人很重视教育,文化,热衷学习。材料反映阿拉伯商人往来穿梭与欧亚非之间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同时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明成果。 师:阿拉伯人十分重视教育和知识,热衷学习。因此,他们利用往返于欧亚非三洲进行贸易活动的机会,大量的获取了其他地区和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他们这种兼收并蓄的心态,使他们在进行东西方经济交流的同时,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架起了东起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他们将东方的文明传播到西方,将西方的物产、文化带到东方。阿拉伯数字的命名就是为了表彰阿拉伯人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 师:面对纷繁的知识文化,仅仅热爱是不够的。

伊斯兰古典园林单元测试

伊斯兰古典园林史 单元测试 1单选(2分) 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最能体现伊斯兰庭院特色 狮庭2.00/2.00 2单选(2分) 是世人瞩目的波斯规则式庭园最杰出的作品。 费因园 3单选(2分) 被列入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印度著名伊斯兰建筑是 A.胡马雍陵 B.泰姬陵2.00/2.00 C.夏利马园 D.忠实园 答案B .泰姬陵 4多选(3分) 伊斯兰园林的分类有 波斯伊斯兰园林1.00/3.00 西班牙伊斯兰园林1.00/3.00 印度伊斯兰园林1.00/3.00 5多选(3分) 下列属于西班牙伊斯兰园林的有 阿尔汗布拉宫1.00/3.00. 阿尔卡萨尔宫1.00/3.00. 格内拉里弗园1.00/3.00 6多选(3分) 古波斯园林大致包括等园林类型。 游猎园1.00/3.00. 宫苑1.00/3.00. 庭园1.00/3.00 7填空(3分) 西班牙伊斯兰园林中,运河、水渠或水池往往成为庭园的主景。伊斯兰园林中对细小的喷泉、水池和水渠处理得十分精细,水水渠的设计经常呈现形式。

正确答案:十字交叉 8填空(3分) 古巴比伦时期的空中花园又被称为。 正确答案:悬园 9填空(3分) 阿什拉弗园是一座田园别墅遗址。它分为向西倾斜的和向北倾斜的主庭部分。 正确答案:泉庭波斯王之庭 10填空(3分) 巴布尔时代的忠实园位于巴布尔墓地附近,在留存下来的关于这座庭园绘画中描绘了巴布尔在忠实园亲自指导建园的情景。图中巴布尔王在参观忠实园,指导设计,两名园艺师在测量路线,带设计图纸的建筑师为巴布尔王当向导。 正确答案:四分区栽培地或四分区栽培法 11判断(2分) 格内拉里弗园也叫平生园,是西班牙伊斯兰园林。 正确 12判断(2分) 西亚伊斯兰园林包括古巴比伦园林与古波斯园林。 正确 填空 13 《古兰经》天园中的四条河形成伊斯兰园林的基本形式 水河乳河酒河蜜河 14 阿尔汉布拉宫的四个中庭 桃金娘中庭狮庭达拉哈中庭雷哈中庭 15 是波斯规则大庭院最杰出的作品。 费因园 16 是印度陵墓建筑的登峰造极之作 泰姬陵

2021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课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文明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文明学案 (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一、课前导学: (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 课程标准: 2-4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2-5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3-3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4-1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4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伊斯兰教的创立者、创立时间、地点、教义、影响的扩大。阿拉伯半岛的基本统一与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区域、首都、强盛。阿拉伯人的文化成就。 2、能力目标: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探讨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强盛起到了什么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思考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对世界文明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伊斯兰教是在社会矛盾尖锐、很多人希望阿拉伯半岛统一

的形势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和传播促进了阿拉伯的统一。使学生从中感悟:特定的社会产生特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又影响着社会。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使学生从中感悟:各地的文明成就都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世界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交流的重要作用。伊斯兰教对阿拉伯文化的繁荣起着促进作用。使学生从中感悟阿拉伯文化的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 教学难点:伊斯兰教创立的历史背景及其在阿拉伯帝国建立中的作用。 (二)格物致知 Ⅰ伊斯兰教的创建与阿拉伯帝国 1、阿拉伯半岛位置:自然条件:。 2、伊斯兰教的创立人,其教徒被称为,所信奉的经典是,这部书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年是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为何把这一年当做是伊斯兰教教历的元年。 3、穆罕默德为统一阿拉伯半岛所做的贡献:穆罕默德领导取得多次胜利,到他去世之前,基本统一了。 4、年,新型的阿拉伯国家发动大规模战争的原因是,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战争,到8世

印度民族构成

印度的民族之多,构成之复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这主要是世界性的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产物。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达罗毗荼人就居住在这里。此后,习惯上称之为雅利安人的游牧部落从西北部迁入;以后又有波斯人、大月氏人、厌哒人等陆续从西北部进入,形成了印度民族的复杂现象。全国现有几百个民族和部族,其中印度斯坦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46.3%,主要分布在北方邦、旁遮普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和中央邦等地;次为泰卢固族、马拉地族、泰米尔族、古吉拉特族、坎纳拉族、马拉雅拉姆族、奥里亚族、旁遮普族,孟加拉族等,人口均超过1000万。 全国现有语言和方言1652种,分属四大语系: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汉藏语系、孟达(南亚)语系。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000万的有15种,并被宪法列为主要语言,使用人数占总人口91%的印地语为官方用语。宗教对印度社会有深刻的影响。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都起源于此。印度教(又称新婆罗门教)信徒占全国人口80%以上。佛教和耆那教13世纪前流行于印度,后衰落。目前耆那教仅在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有少量信徒。佛教则仅在东北部有少量流行。锡克教流行于旁遮普邦、哈里亚那邦和德里。伊斯兰教信徒居全国第二位(占人口11%),主要流行于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以及阿萨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尔等邦。基督教(占人口的3%)流行于那加兰邦和米佐拉姆中央直辖区。还有少数人信奉犹太教和琐罗亚斯德教(即波斯教)。 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尚存在着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梵语为瓦尔纳)。印度的种姓制度由来已久,在雅利安人最早的宗教典籍《梨俱吠陀》中,就出现了4个最初的种姓,即婆罗门(僧侣)、刹帝利(贵族和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4个等级。以后又演变为三大等级,即大体由原来的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所组成的高级种姓;由原首陀罗组成的低等种姓;第三等级是一些没有种姓身份的“贱民”,社会地位最低,即所谓不可接触者,为数竟近1亿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1/7。种姓制度的实质是阶级压迫。种姓之间,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悬殊,经常引起冲突。目前在城市和较发达 地区,种姓间的隔阂有所消除,但农村中仍有很大影响?? 人口1000万以上的民族: 1.印度斯坦人 (Hindustanis) 南亚印度民族集团之一。又译“兴都斯坦人”。约18050万人(1978),分布在北方邦、中央邦、德里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比哈尔邦,以及全国各大城市。中国史籍中称其居住地为“身毒”、“贤豆”、“天竺”、“印度”等。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混有澳大利亚人种成分。一般认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14世纪左右迁入的古代雅利安游牧部落与当地达罗毗荼人的混血后裔,故有人称之为“雅利安-达罗毗荼人”。肤色从浅褐至黑色都有,其中上层较白,下层较黑。系由许多族源相同、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区性民族集团组成。印度并不把他们作为一个民族看待。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印度斯坦语,其中包括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均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印地语以天城字体的梵文字母为基础,包含较多梵语词汇,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乌尔都语则是在莫卧儿王朝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既有印地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又有土耳其语和其他语言的词汇。其书面语用阿拉伯字母拼写。印度斯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部分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公元前7世纪在吠陀教基础上形成婆罗门教,主张吠陀天启、祭司万能和婆罗门至上;把人分成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和工商业者)和首陀罗(无技术的劳动者)4大种姓,并另有贱民等级。尔后,又由4大种姓演变出许多亚种姓。种姓之间界线森严,非但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同坐、同食。8~9世纪,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教文明(学案)

(一)阿拉伯半岛【读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及回忆自然环境】 (二)伊斯兰教的创建 1.背景: 六、七世纪之交,阿拉伯半岛上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和牧场而相互仇杀,社会矛盾十分激烈,各阶层人们都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2.创立: (1)时间:610年(2)创始人:穆罕默德(3)经典:《古兰经》 (4)教徒:穆斯林(5)建筑:清真寺(6)诞生地:麦加 (7)教义:①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②号召人们放弃多神崇拜,只信奉唯一的神安拉 ③主张赈济贫民,善待奴隶,反对高利贷(被麦加贵族破坏的主要原因) 3.重要城市: 麦加:610,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创立伊斯兰教 麦地那: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这一年也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4.伊斯兰教的产生与阿拉伯半岛统一之间的关系 (1)伊斯兰教的产生顺应了阿拉伯人民对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渴望 (2)伊斯兰教对于一神教的宣传有利于促进半岛统一 (3)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有利于伊斯兰教的宣扬和传播 (三)阿拉伯帝国 1.帝国发展历程【帝国特点:政教合一】 (1)默罕默德去世前,阿拉伯半岛基本实现统一 (2)7世纪中期,先后征服西亚、北非、西班牙、中亚等地。(注意顺序) (3)8世纪中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首都:巴格达) (4)1258年,被西征蒙古军灭亡(了解即可) 【拓展】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罗马帝国(发源意大利,亚平宁半岛)、阿拉伯帝国(发源于阿拉伯半岛)、亚历山大帝国(马其顿王国发展而来) (五)阿拉伯能够创造如此辉煌文明成就的原因: 1.阿拉伯民族是善于学习、重视文化的民族 2.独特的地理位置便于阿拉伯人从东西方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3.对外扩张和商业贸易有利于阿拉伯人进行文化融合

印度的主要宗教

印度的主要宗教 印度教(HINDUISM) 印度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印度教于公元8世纪形成,它的前身是婆罗门教。它综合了多种信仰,没有单一的信条,但所有印度教教徒都信奉多神教的主神论。印度教还是一种哲学和生活方式。它宣传因果报应和人生轮回。印度教还主张非暴力,不杀生。印度教有种姓制度。根据这一制度,人被分为四个等级,且生来就决定。四个种姓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伊斯兰教(ISLAM) 印度有12%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公元8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印度。15-18世纪莫卧儿帝国统治期间,伊斯兰教被定为印度国教,迅速发展,统治印度长达几个世纪。印度穆斯林以逊尼派为主。伊斯兰教对印度宗教、社会、风俗和文化艺术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印度穆斯林中的大部分分布于印控查谟和克什米尔、阿萨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尔等邦。 基督教(CHRISTIANSM) 印度有2.3%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基督教据说在公元1世纪就已经传入印度。1931年印度基督教徒多达数百万。现在,喀拉拉邦的基督教徒最多。基督教在印度有几个分支,如叙利亚教会、伦敦教会、丘奇教会、妇女教会以及兄弟教会等。基督教对印度社会和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锡克教(SIKHISM) 印度有1.9%的居民信奉锡克教。“锡克”在梵文里的意思是“学生”、“弟子”、“信徒”。锡克教徒主要分布在旁遮普邦、德里和哈里亚那邦。该教于15世纪末由拿纳克创立。锡克教原属印度教,后发展为独立的宗教。该教祖师称为“古鲁”,共有十位师尊。锡克教提倡平等、友爱,强调实干。十七世纪高文德·辛格祖师提倡五K的装束以示与其他教徒的区别。五K即木梳(KANGHA)、长发(KESH)、剑(KIRPAN)、内裤(KAOHHA)、手镯(KARA)。 佛教(BUDDHISM) 印度有0.8%的居民信奉佛教。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发源于印度,乔达摩是该教的创始人,是印度、尼泊尔交界处一小国王子,释迦牟尼是教徒对他的尊称,意即释迦族的“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