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感

美感

美感
美感

美感

朱光潜(01200001)年轻时在英国留学,他的寓所后面有一条小河通莱茵河。他晚间散步总是沿东岸去,过桥沿西岸回来。走东岸时他觉得西岸的景物比东岸的美;走西岸时适得其反,东岸的景物又比西岸的美。对岸的草木房屋固然比较这边美,但是它们又不如河里的倒影。朱光潜平时又喜欢看烟雾朦胧的远树,大雪笼罩的世界和更深夜静的月景。本来很平常的东西,让雾、雪、月盖上一层白纱,便觉得很美丽。这种对具体的审美对象的感受,就是美感。美感又称审美意识,那是广义的美感,它包括审美感觉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观点等。

美感的本质和特征

美学史上关于美感的本质有很多种说法。我们认为,美感和美一样,其形成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美感的这种本质决定了美感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美感的特征、审美趣味等问题。

美感的产生和发展

在人的各种感官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审美感官。人的眼睛不如鹰的眼睛犀利,然而鹰不能观赏造型艺术,人的眼睛却能够感受形式美。人的耳朵不如狗的耳朵敏锐,然而狗不能欣赏音乐,人的耳朵却能够感受音乐的美。人的感官和动物的感官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感官不仅是生理性的,而且是社会性的。美感的根源和本质要在人的感官的社会性中去寻觅。

我们在第一章中讲到,自然的人化使自然性质如节奏、对称等成为审美性质,使客观世界成为审美对象。这种自然的人化是外在自然的人化,即人类通过劳动直接或间接地改造了大地山河等外在自然。除了外在自然的人化外,还存在着内在自然的人化,即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本身的情感、需要、感知、愿欲以及器官的人化,使生理性的内在自然变成人。这也就是人性的塑造”。外在自然的人化和内在自然的人化是双向进展的过程,前者产生了美的形式,后者产生了审美的形式感;前者是美的本质,后者是美感的本质。

人类最初的审美活动是和实用活动、主要是劳动结合在一起的。从天然的“木石”工具转为制造生产工具,开启了人类真正的劳动史,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从我国远古居民所制造的工具造型的演化,可以窥见他们取得初步形式感的历程。旧石器时代北京人的打制石器,一器多用,尚无定型;丁村人已有尖状刮削器、橄榄形砍斫器和圆球状投掷器,工具已略具规范;山顶洞人的石器,进一步均匀规整。”在早期智人阶段,工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定型化、标准化。这表明人类开始掌握自然规律,向自觉的、有目的的劳动迈出了一大步,从而为生产工具向形式美过渡开辟了坦途。另一方面,早期智人的语言、思维和感官的发展从主体上为美感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在早期智人阶段,手势语言过渡到初步的口语。而语言是和思维密不可分的。早期智人思维的发展又以思维器官的进步为物质前提。早期智人的脑容量与现代人相接近。这些条件使早期智人能够在自己的劳动产品中看到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从而引起精神上的愉悦。这时候美感就产生了。

美感一旦产生,就随着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的审美领域、审美视野逐渐扩大。在自然美领域,人类首先欣赏动物的美,然后才能欣赏植物的美。狩猎时代的欧洲原始人尽管周围环境长满花卉,然而他们对此视而不见,他们在原始洞穴中着意描绘的只是野牛、野猪、古象等,即与他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普列汉诺夫也曾经指出,原始部落,例如澳洲土人,从不用花来装饰自己,虽然他们住在遍地是花的地方。他们只对动物有美感,因为狩猎动物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和生存。只是当原始人转入农耕生活以后,他们才欣赏植物花卉的美,用它们装饰自己和住室。正如19—20世

纪德国艺术史家格罗塞所指出的那样:“从动物装潢变迁到植物装潢,实在是文化史上一种重要进步的象征——就是从狩猎变迁到农耕的象征。”

我国对山川景物的欣赏由“比德”到“畅神”的转变,也说明了美感的发展。所谓“比德”,就是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论语·雍也》中写道:“子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者为什么乐水,仁者为什么乐山呢?孔子没有明说。宋代学者朱熹解释道:“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山,故乐山。”自然景物的某些特点和人的道德品质的相似性,使欣赏者把它们两者联系起来。“比德”说的缺点是不能引导人们专注于自然景物本身的欣赏,而是用它们来比附人的德行。然而“比德”标明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已经同它们的功利相脱离,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比德”说无论对自然美的欣赏、还是对艺术创作都发生重大影响。中国传统上以松柏喻坚贞,以兰竹喻清高。屈原在《离骚》中以香草喻君子,以萧艾喻小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自然景物的“畅神”审美观盛行起来。所谓“畅神”,指自然景物本身的美可以使欣赏者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畅。“畅神”和“比德”不同,它专注于审美对象本身的欣赏,不要求用自然景物来比附道德情操。与“比德”相比,“畅神”又前进了一步。南朝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记述了欣赏自然山水的畅神审美观。例如: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言语》)

在这里,山川岩壑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与此相关的是魏晋时代士大夫中间对人物的品藻。“这时人物品藻已不再像东汉那样着重人物的经学造诣和道德品行,而是着重人物的风姿、风采、风韵。”③《世说新说》也有记载:

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容止》)

有人叹王公形茂者,云:“濯濯如春月柳。”(《容止》)

稽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日:“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容止》)

魏晋人用自然美来形容人物美,表现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美感的特征

鲁迅在评述普列汉诺夫的审美观时曾指出:“……社会人之看事物和现象,最初是从功利的观点的,到后来才移到审美的观点去。在一切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就是于他有用——于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别的社会人生的斗争上有着意义的东西。功用由理性而被认识,但美则凭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享乐着美的时候,虽然几乎并不想到功用,但可由科学的分析而被发见。所以美的享乐的特殊性,即在那直接性,然而美的愉乐的根柢里,倘不伏着功用,那事物也就不见得美了。”鲁迅的这段话非常精确地说明了美感的直觉性(直接性)和社会功利性的关系。有人把美感的个人直觉性和社会功利性这种二重矛盾视为美感的主要特征。美感一方面是感性的、直观的、非功利的,当一方面又是超感性的、理性的、具有功利性的。

美感的个人直觉性的意思是,在对审美对象直观的、具体的感受中,人们无须借助抽象思考和逻辑判断,无须进行理性分析,就迅即地、不假思索地感知到对象的美丑。我们在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中,都会有这样的审美经验。

19世纪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是审美活动中直觉性的积极倡导者。然而,他否定直觉同一切理性内容和一切社会生活的联系,这是我们不能同意的。我们认为,一瞬间发生的美感直觉,从整个人类讲,包含着漫长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文化积淀;从每个个体讲,它必然是长期的审美经验积累的结果。通过审美活动,人逐步在头脑中储存了审美信息,经过加工整理、即理性认识,这些信息形成某种审美习惯和思维定势。以后遇到类似的审美对象,马上形成审美的条件反向,美感就在一刹那间产生。所以,美感直觉包含着理性认识,只是这种理性认识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表现得不直接、不明显。

美感作为个人的直觉感受,具有非功利性。欣赏审美对象时,如果夹杂着实用目的,如果想占有对象,那么,美感就会受到破坏。不过,在美感的个人无功利中,却潜伏着社会功利性,即美感中必然包含着对社会生活有益有用的内容,美感能够满足社会生活的一些需求。美感的社会功利性在原始人的审美活动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的例证令人信服地说明了这一点。原始民族用虎的皮、爪和牙齿或野牛的皮和角来装饰自己,并不是由于这些东西特有的色彩和线条,而是因为它们是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志:谁战胜了灵巧的东西,谁自己就是灵巧的人;谁战胜了力大的东西,谁自己就是有力的人。非洲许多部落的妇女在手上和脚上戴着铁环。因为戴着这些东西,在她自己和别人看来显得是美的。这些部落正经历着铁的世纪,在他们那里铁是贵重的金属。由于铁环是富裕的象征,所以,把20磅的铁环戴着身上的妇女,在自己和别人看来,比仅仅戴着两磅重的铁环的时候,显得更美。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各种活动的区分更加细密,审美活动越来越脱离功利活动而独立,美感中的社会功利性逐渐隐退。瓜果蔬菜比梅兰荷菊更具有实用性,然而人们更多地欣赏后者而不是前者。人们对梅兰荷菊的欣赏,不再考虑它们的实用价值,而是在它们的色彩、形状中见出独立的审美意义,这是美感的一大发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美感中社会功利性的消失,只是它表现得更加曲折、更加隐蔽罢了。况且,梅兰荷菊能够使人感到精神愉悦,有益于身心健康,这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功利性,即精神的社会功利性。它和物质的社会功利性并不矛盾,它可以促进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的社会功利性是社会功利性的另一种表现,其中隐匿着物质功利性。美感的社会功利性和个体非功利性的特征决定了视觉和听觉成为主要的审美器官。“为什么味觉、嗅觉、触觉不能成为主要的审美器官,因为它与个体需要和享受直接关联得太紧密,带有直接功利性质,动物性的因素仍然很强。为什么视觉和听觉能成为主要的审美器官(包括在文学领域,也是与视觉、听觉相关的想象、表象最为发达),就是因为它失去了个体利已主义的性质,更多地是人化了感觉,在这种感性中,充满了社会性东西,它们已经成为社会人的主要器官。”③

除了个人直觉性和社会功利性外,美感还有一些其他特征,例如情感性。审美感受总是动情的,它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久病得苏,奇痒得搔,心融意畅,莫可名言。”刘鄂的小说《老残游记》描绘了听众听了王小玉演唱后的感受:“五脏六腑,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服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这正是美感的情感状态。

审美趣味

由于长期的经验,人逐渐地获得从感性上评价某种审美属性的能力。“根据直接感情、根据是否喜欢该对象或现象,从而确定它的审美价值和区分美丑的能力叫做审美趣味。”

不管是否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趣味。审美趣味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对于音乐,有人喜欢巴赫,有人喜欢贝多芬;对于诗词,有人喜欢苏轼,有人喜欢柳永;对于颜色,有人喜欢热烈的,有人喜欢幽静的;对于花卉,有人偏爱菊,有人嗜好梅。西方美学史上流行一句谚语:“趣味无可争辩。”这句谚语强调了审美趣味的个体性,因为它是人们的个人审美发展的产物;也强调了审美趣味的主观性,因为它是对审美现实的主观关系的表现。然而,这句谚语忽视了审美趣味的社会性,因为它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教育的产物;也忽视了审美趣味的客观性,因为它归根到底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属性的反映,它具有客观内容。

我们认为,趣味不仅可以争论,而且需要争论。既然审美趣味是对现实审美属性进行情感评价的能力,那么,好的趣味就是从美那里获得享受的能力,它是对客观的审美属性的正确的反映。如果歪曲地反映审美属性的本质,对美漠不关心,甚至厌恶它,那么,这就是不好的趣味。趣味好坏之分、正确不正确之分的标准是趣味的真实性,即趣味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审美对象客观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内容。不过,趣味的真实性并不要求趣味的单一化。由于趣味的主观性和个体性,同样是良好的趣味,却可以有千姿百态的表现。趣味的真实性和趣味的多样化并不矛盾,多样化的趣味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要。如果不同的趣味都是良好的,仅仅涉及到一种美与另一种美的区别,那么,关于趣味无可争论。然而,如果趣味有好坏之分,涉及到美和丑的区别,那么,关于趣味的争论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个人的审美趣味千差万别,它的形成取决于某个人的气质、教养、性格和爱好,取决于这个人的审美经验、审美条件和审美教育。审美趣味既有个体的差异性,又有时代、民族和阶级的差异性。

各个时代由于受到不同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制约,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审美实践活动中表现出固有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审美趣味的时代性。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援引了一个例子:“马可洛洛部落的妇女在自己的上嘴唇上钻一个孔,孔里穿上一个叫作呸来来的金属或竹的大环子。有人问这个部落的一个首领,为什么妇女戴着这样的环子,他‘看来对这样愚蠢的问题感到很惊讶’,回答道:‘为了美呀!这是女人唯一的装饰。男人有胡子,女人没有。没有呸来来的女人还算个什么东西呢?”随着社会的发展,非洲原始部落的这种审美趣味在现代社会中早已不复存在了。

我国原始社会的陶器纹饰和奴隶社会的青铜器纹饰,体现了明显不同的美学风格。在神农氏的相对和平稳定的氏族社会里,陶器的纹饰“生态盎然、稚气可掬、婉转曲折、流畅自如”。而奴隶社会的青铜器纹饰以饕餮(兽面纹)为代表,“它们呈现给你的感受是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狰厉的美,它们之所以具有威吓神秘的力量,不在于这些怪异动物形象本身有如何的威力,而在于以这些怪异形象为象征符号,指向了某种似乎是超世间权威神力的观念”,它们的美不在于装饰风味,“而在于以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那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成功地反映了进入文明时代所必经的杀戮、掠夺、战争的血与火的野蛮时代。以陶器纹饰和铜器纹饰为表征,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审美趣味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语言、地域、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心理特征,因而具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很多民族以皮肤白为美,然而,非洲摩尔族人看到白人的皮肤“便皱起眉来,好像不寒而栗”。西海岸的黑人“称赞皮肤越黑越美”。卡菲尔人中有长得较白的男子,“没有一个女子愿意嫁给他”。他们之所以憎恶白色,因为他们视白色为魔鬼和幽灵,认为白色是不健康的征兆。西方民族以挺直鼻子为美,然而,“塔希提人把‘高鼻子’视为侮辱的字眼,为了美观,他们把小孩子的鼻子和前额压平”。

审美趣味的民族性在艺术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中西方建筑中都使用帘,帘有隔音、遮阳、留香等功能。除了这些共同的功能外,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帘还具有独特的神秘作用和文化内涵。中国古典诗词有不少涉及到帘的佳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重帘不卷留香住”,“珠帘暮卷西山雨”。这些都赋予帘以超凡绝俗的诗情画意,帘的形象和由帘引起的遐想令人销魂。“帘在建筑中起‘隔’的作用,且是隔中有透,实中有虚,静中有动,因此帘后美人,帘底纤月,帘掩佳人,帘卷西风,隔帘双燕,掀帘出台,等等,没有一件不教人遐思,引人入画。”②关于帘的这种含蓄、幽绝的审美趣味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

审美趣味也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后汉书》记载:“楚王好细腰,官中多饿死。”楚灵王偏好腰细的女子,结果宫中女子为了争宠,拼命节食,竟有不少饿死的。楚灵王筑章华宫,供后妃居住,章华宫又称细腰宫。清朝学者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记述了一位抱小姐。一位青年女子由于缠足,脚小得不能走路,她的行动要靠人抱,所以称为抱小姐。这种病态的、畸形的审美趣味显然是劳动人民所不取的。

审美趣味除了时代、民族、阶级的差异性外,也有全人类的共同性。孟子说:“口之于味,有同嗜焉。”不同时代、民族和阶级的人对某些自然景物和文艺作品会产生共同的美感,表现出相同的审美趣味。这是因为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人类形成不同于动物的特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审美趣味的共同性往往同它的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相互渗透。不同时代、民族、阶级的人在欣赏相同的审美对象时,也会出现视角和侧重点的差异。

美感的心理因素

美感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咸受,是一系列心理因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综合运动。它们包括知觉、表象、情感、想象、通感、理解等。研究审美的这些心理因素,已经成为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美学研究的主潮。我们在研究美感的心理因素时,既要吸收近现代西方美学研究的成果,又要注意分析它们的局限性。

知觉和表象

人生活在世界中,时时刻刻都接触到周围的事物。人的感官对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就是感觉。例如,我们看到一朵红玫瑰,就会产生红的感觉。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但又不同于感觉,它是对外部事物各种属性综合的、完整的反映。例如,我们看到一朵红玫瑰,不仅看到它的颜色,而且看到它的形状、花瓣的排列等,从而形成对红玫瑰整体的反映,这就是知觉。知觉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心理基础,也是美感的心理基础。美的事物都具有形象可感性,如果没有对美的对象的知觉,就不可能产生审美感受。在这种意义上,美感首先是通过知觉来实现的。

“表象”在实际语言的运用中,往往是“事物表面现象”的简称。我们这里使用的“表象”不是这种涵义,它是从外文翻译过来的心理学术语,指保存在记忆中的外在事物的形象。也就是说,我们曾经知觉过这个事物,现在它不在我们知觉的范围之内,然而它的形象仍然留存在记忆中。朱光潜把表象翻译成“意象”,意象就是心境从外物摄来的影子。没有知觉,就没有表象。有了表象和表象的运动,才有更加复杂的心理活动。

表象和知觉有相同点,也有相异点。表象和知觉一样,都具有形象性。这一特点使表象根本有别于概念,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概括而抽象的反映,没有形象性。表象通过知觉产生,在反映外在事物的直接性和形象性上,它们是相同的。不过,表象的形象性在稳定性和鲜明性上不如知觉,我们头脑中对黄

山的记忆表象,当然不如我们直接知觉黄山时来得鲜明和稳定。但是,只有当外部事物处在我们的的感官所能触及的范围内,知觉才会产生。外部事物一旦超出这种范围,知觉就随之消失。而表象却可以长久地保留在我们的记忆中。知觉和表象的这种区别,使它们在美感中的作用很不一样。表象可以作为审美经验不断积累起来,而知觉只有当我们直接和外部事物接触时才可以发挥作用。

表象有概括性,知觉没有概括性。知觉按照外部事物的外貌来反映它,表象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它可以是对同类事物的反映,例如,关于“花”的表象,它就概括了许多花的普遍的形象特征。如果是“牡丹花”的表象,它就比“花”的表象更加具体些,不过仍然有概括性,它概括了牡丹花的普遍的形象特征。至于关于某种独一无二的事物的表象,那么,与其他事物相比,它没有概括性;然而就它自身而言,也有一定程度的概括性。例如,关于天安门的表象,与其他建筑物相比,这没有什么概括性。但是,沐浴着晨曦的天安门和华灯初放的天安门,春风轻拂中的天安门和皑皑雪景中的天安门,会给人们留下不同的印象。所以,我们对天安门的表象也就有了一定的概括性。表象的概括和概念的概括有根本区别,概念的概括是抽象的概括,而表象的概括是具象的概括,即伴有形象的概括。表象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又具有一定的概括性的特点,使它在美感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据事物的主要特征,我们就可以通过表象进行认知,从而充分发挥审美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艺术创作中的“画龙点睛”就是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而表象的具象概括使我们根据事物的主要特征去欣赏它。

知觉只产生于对外部事物的直接感受,而表象可以通过间接途径获得。例如,根据小说的描绘,我们可以通过想象,产生古今中外的各种人物、事件和生活情景的表象。此外,表象还具有可塑性和变异性。记忆中的表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会变得模糊,甚至发生扭曲和变化。表象还可以经过不断的分解和综合,重组成就的表象。这对审美欣赏和艺术创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正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

想象和联想

想象是在原有的表象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表象的分化、重组和运动,创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动。文艺欣赏中有种说法:“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17世纪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创造的人物形象。如果我们仅仅阅读剧本的话,那么,我们关于哈姆雷特的表象不是来自对他的直接知觉,而是根据莎士比亚的描绘,通过我们已有的表象的运动,创造出新的形象。莎士比亚为我们的想象提供的材料是一样的,然而由于我们每个人的想象不同,所以产生出众多的哈姆雷特形象。

杜甫诗云:“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为苍狗。”诗人观看浮云,先想起白衣的形象,后想起为苍狗的形象,这是联想。联想是由知觉的一种事物想起另一种事物,或者由想起的另一种事物再想起第三种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和联想有区别,也有联系。想象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联想则把知觉的对象或表象同另一种表象联结起来。朱光潜认为,联想是一种创造的想象,他以唐朝诗人王昌龄的《长信怨》一诗说明联想在美感和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这首诗被有的人称作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它是拟托汉代班婕妤在长信宫中某一个秋天的事情而写的。班婕妤失宠于汉城帝以后,谪居长信官奉侍太后。天色方晓,长信宫门已开,她拿起扫帚,从事打扫,每天的生活刻板而单调。打扫之余,别无他事,唯有袖中团扇相伴,自己的命运与秋天被弃的扇子相似,孤寂中唯有和它俳徊与共。班婕妤在她作的乐府歌辞《怨歌行》中,就由自己的色衰失宠联想到秋天的弃扇:“新裂齐纨素,皎结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用洁白的细绢剪裁的团扇,天热时与主人形影相随。凉秋时节,则被弃置箱中。班婕妤以秋扇之见弃,比喻君恩之中断。王昌龄知道《怨歌行》,他也由班捷妤联想到团扇。

“玉颜”指斑婕妤洁白如玉的容颜。玉颜现在已经成为滥调,然而第一次使用时却费了一番想象。“玉”和“颜”本来风牛马不相及,由于它们在色泽肤理上相类似,就把它们联在一起,“寒鸦”指秋天的乌鸦,这里指班婕妤羡慕又妒忌的受恩承宠者,它也许隐喻赵飞燕。昭阳是汉殿,汉成帝宠爱的赵飞燕居住在这里。“日影”指君恩,因为古代以日喻帝王。班婕妤幽怨的是,自己如玉容颜,君王从不一顾,而丑陋的乌鸦还能从昭阳殿上飞过,身上带有昭阳日影。《长信怨》的主题是“怨”,“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诗中用具体的情境来表现。“君恩”也是一个空泛的抽象概念,诗中用“昭阳日影”这个具体的意象来替代它。这中间离不开想象和联想。美感和艺术的微妙往往在联想的微妙。

联想按照它所反映的事物间的关系不同,可以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和对比联想。接近联想指两个事物在时间上、空间上和经验上相接近,由一个事物的知觉和回忆,会引起对另一个事物的联想,从而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宋朝诗人陆游的《沈园》一诗就是接近联想的例证。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20岁时和唐琬结婚,婚后感情很好。可是陆母不喜欢儿媳,婚后3年迫使两人离异。后来唐婉改嫁,陆游另娶。陆游31岁时与唐婉夫妇邂逅沈园。陆游哀伤地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一词。不久,唐婉抱恨而亡。陆游75岁重游沈园,写下了《沈园》。斜阳惨淡,彩绘的管乐器(画角)高亢凄厉。由于年代久远,沈园已经面目全非,唯有桥下春波依旧。沈园是陆游与唐婉离异唯一相见之处,也是诀别之所。他由桥下春波联想到唐婉,44年前唐婉如同翩若惊鸿的仙子,飘然降临于春波之上,凄楚欲绝。在日常生活中,睹物思人,爱屋及乌,憎恶和尚恨及袈裟,都是接近联想。中国戏剧艺术中,演员手中的马鞭就暗示马的存在,旦角上马简直在骑一只狗,演员一抬腿、一转身就是上马了,没有必要一定得高抬腿、跃起身上马。可是观众都能看懂,这是接近联想的作用。在京剧《三岔口》(01223003)中,舞台上灯光耀眼,然而,搏斗的双方只能感觉到自己的动作,不能感觉到对方的动作。他们的暗中摸索,由于经验上的接近,给观众造成黑夜的感觉。由于灯光如昼,观众不仅看清楚夜斗的双方在战斗过程中的一切表现,而且能清楚地看出演员通过细微的面部表情所传达出来的瞬间心理活动,从而取得非凡的艺术效果。

类似联想是两种事物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相类似,由一种事物的知觉和回忆而引起对另一种事物的联想。看到春光,想起青年;看到暴风雨,想起革命。这些都是类似联想。类似联想的“类似”,只是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和状貌上的近似,并非完全一致。“两者不合,不能相比;两者不分,无须相比”(钱钟书语)。因为类似联想的结果,物可以变成人,人也可以变成物。物变成人叫做“拟人”,《长信怨》的“寒鸦”就是拟人。人变物叫做“托物”,班婕妤自比团扇就是托物。京剧《阳平关》中曹操站在山上观看曹将和黄忠、赵云在山下恶战,这山就是一张桌子。桌子和山有上点相似,它们都高出地面,于是用桌子代替山。《天河配》中织女驾云,观众通过演员细碎的台步、飘舞的水袖和腰身的摆动,联想到织女凌空蹈虚、冉冉而去。

类似联想比接近联想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外部事物微妙的类似都可以成为联想的基础。许多人对颜色有所编好,这与联想有关。例如,红是火、太阳和朝霞的颜色,因此它使人感到温暖和热烈;青是田园草木的颜色,因此它使人感到安静和闲适;白是雪和玉的颜色,因此它使人感到纯和净。我

们在知觉外部事物时,不仅知觉它们的形状、颜色和声音,而是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多的意义和价值。接近联想和类似比联想有时混在一起。唐朝牛希济词曰:“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词中主人何以‘记得绿罗裙’呢?因为罗裙和他的欢爱者相近;他何以‘处处怜芳草’呢?因为芳草和罗裙的颜色相类似。”

对比联想是指由一种事物的知觉引起和它的特点相反的事物的联想。例如,由赤日炎炎想起天寒地冻。艺术中的对比手法往往和对比联想有联系。

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强烈的情感体验是美感的重要特点。在科学活动中也存在着各种情感,但是这些情感不进入科学研究的结果中。门捷列夫在研究元素周期律时,有过兴奋和激动,也曾感受到疲惫和诅丧。可是我们在学习元素周期律时,并不能体验到这些感情。而在美感和艺术中情况就不同,情感直接进入它们的结果中。有的作家甚至认为,作家描绘死亡就意味着自己去死。19世纪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创作小说《高老头》时,他的一个好朋友去看他。客人看到作家从椅子上滑下来,脉搏微弱不匀,客人大叫道:“快去喊医生!巴尔扎克先生要死了。”巴尔扎克被吵醒,说道:“你什么也不懂。刚才是高老头死了。”情感是美感和艺术重要因素。移情说和格式塔同形同构说是研究美感中情感因素有影响的两种理论,我们分别加以阐述。

通感

通感又称联觉,指美感活动中视觉、听觉和其他各种感觉,即触觉、嗅觉、味觉可以相互沟通,美的对象所引起的一种感觉能够和其他感觉相联系,而从产生感觉的转移、转化和渗透的一种心理现象。

通感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就大量存在。“在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又譬如‘热闹’和‘冷静’那两个成语也表示‘热’和‘闹’、‘冷’和‘静’在感觉上有通同一气之处,结成配偶……”

通感在美感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各种审美对象由于物质构成的不同,有的主要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有的主要作用于听觉。通感可使以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知觉,克服审美对象因为物质构成所造成的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钱钟书在《通感》一文中列举了大量例证,证明艺术中的通感现象。

宋朝诗人宋祁的《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用得很妙,它使春意盎然的境界充分显现出来。然而这句诗却受到李渔的嘲笑。李渔认为,“闹”指争斗有声,桃李可以“争春”,红杏不可“闹”春。这表示李渔未能读懂这句诗的意义。“闹”字把无声的景色说成有声音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视觉和听觉相通,这正是一种通感。凭借通感,“闹”字尽显杏花之繁盛,宋朝诗人陈与义的“三更萤火闹,万里天河横”,也用“闹”字形容荧火虫在夜间飞翔的无声景色。往前推溯,唐朝诗人王维的“色静深松里”,就曾用听觉上的“静”字来描写深与净的水色。唐朝诗人韦应物的“绿荫生昼静”,视觉形象产生了听觉效果。

无声的景色能够使人产生有声的感觉,而声音也能使人产生视觉形象。所谓“听声类形”,就是“想”声音的形状。唐朝诗人白居易《琵琶行》写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诗中用各种声音--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声、泉声来比拟嘈嘈切切的琵琶声,比喻得很确切,不过,这里并没有把听觉和视觉相联系。而他的《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写道:“有里婉软无筋骨,有时顿挫生棱节。急声圆转促不断,栗栗辚辚如珠贯。”在这里,听觉向视觉转移,声音使人想起柔若无骨、棱节、清而圆的珠子的形状。我们平常用“珠圆玉润”形容好听的声音,就是听觉和视觉沟通的实例。

听觉不仅能和视觉沟通,而且能和触觉沟通。人类早就注意到触觉向听觉的挪移。亚里士多德在《心灵论》一书里指出声音有“尖锐”和“钝重”之分,那是由触觉转移而来,因为听觉和触觉有类似之处。唐朝诗人杜牧的“促织声尖尖似针”,表明在听觉里仿佛获得了触觉的感受。杜牧《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用触觉上的“暖”字来描写暄繁的乐声。美感以某种感官为传导,引起人的所有感官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受。

通感中还有表象转化。魏晋书法家王羲之(01224001)的书法相传是从看鹅掌拨水得来的。唐朝画家吴道子生平得意的作品是洛阳天宫寺的神鬼,他在下笔之前要先看斐旻的舞剑。唐朝草书大家张旭(01224003)看到公孙大娘舞剑器后,草书长进,豪荡雄放。鹅掌拨水和舞剑的表象无法直接进入书画的创作中,然而这些表象经过转化,在书画家挥毫运斤时,它们的影响就会涌到书画家手腕上来。“书画家可以从剑的飞舞或鹅掌的拨动之中得到一种特殊的筋肉感觉来助笔力,可以得到一种特殊的胸襟来增进书画的神韵和气势。”

除了知觉、表象、情感、想象、联想和通感外,理解也是美感的心理要素之一。理解是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只有理解了东西,才能更深刻地知觉它。作为美感心理要素的理解,指对审美对象的文化背景、象征意义、隐喻、表现手法等的理解。德国诗人歌德(01224004)说过:“谁想理解诗人,就应该去诗人的国度。”歌德的话有两层涵义:直义和寓意。直义是说,要理解诗,就应该懂得诗人的国度,他的人民和传统。“诗人的国度”的寓意是指艺术世界,除了诗人的国度所使用的普通语言外,还存在着诗人本人所使用的语言。每种艺术、每种艺术时代、每个艺术大师都创造了自己特殊的语言。而且,在艺术进化过程中,这种语言显现出复杂化的趋势。所以,应当理解艺术作品的寓意。理解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法,有时是产生美感的必要前提。在意大利导演费利尼的影片《81/2》中有这样的镜头:空旷的放映室里导演和批评家正在平和地谈论艺术,突然,蒙面的刽子手们向批评家扔去了一个绳圈,把他吊死。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是导演一闪念的形象显现:导演对批评家的枯燥说教厌恶之极,仿佛是说:“恨不得把你吊死才好!”这种表现手法的涵义在于联消语言的刻板性,归还语言以原始的涵义,即形象显现。观众应该在形象显现后面看到它的涵义。为此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解力。

在美感活动中,美感的各种心理要素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相互协调、相互融合,共同发生作用。例如,情感中必然包含着更多理解,因为人的情感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总是伴随着认识活动而出现的。美感以知觉为起点,知觉不能脱离具体形象,美感中的理解也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呈现出来,所以,美感中感性和理性相统一。想象和联想在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产生,但它与理解关系密切,想象和联想的方向受到理解的规范。总之,美感的各种心理要素积极地调整和组合,形成和谐的、愉悦的美感活动。

谈语文课堂的美感教学

谈语文课堂的美感教学 美能生乐,美能使人产生浓厚的兴趣。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文质兼美、美感洋溢的语文不 感兴趣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师不注意发掘文章的美感因素,单纯地向学生讲枯燥 乏味的字词句段篇,忽略了美对学生的吸引。 苏联教育家列节夫曾说:“语文应该让孩子们在美的空间遨游。”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在 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它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运用正确有效 的做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自身富有的美育效能,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把学生学习语文 的兴趣调动起来,即为当今语文教学急需探究的课题。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呢?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和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 产生共鸣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文 章中宣泄奔腾着感情的激流,描绘塑造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给人 以动感和艺术魅力的美感意蕴。教师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通过自身的感知、联想、 想象,深入剖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浓烈情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 自然而然地进入痛作者之所痛、恨作者之所恨、爱作者之所爱的同化境界。这样学生才能把 情感移进人物的内心去,与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正如古人所言:“披之以情,以情悟文。”茹志鹃的《百合花》写得清新俊逸,十分动人,教学时我们应抓住 文章的细节描写,进行深入的剖析,用作品中真挚深厚的感情打动学生。 例如,分析小通迅员在护送路上的剖析,用作品中真挚深厚的感情打动学生。分析小通迅员 在护送路上腼腆害羞的神情,在枪筒上插树枝和野菊花的天真淳朴的样子,以及他挂破衣服、赠送馒头和掩护伤员光荣牺牲等场面,使学生真正窥视到了小通迅员那颗金子般的心灵。 又如,分析新媳妇拿被、铺被和缝衣以及献被等几个感人的细节,学生就能被新媳妇纯朴、 善良、洁白无瑕的崇高感情深深打动。这样,让学生在饱含感情的细节描写中感受到了无产 阶级最崇高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二、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 一篇文章由许多材料组成,由字词句段连成篇章。那它是如何构成整体,达到和谐统一、搭 配相宜、生动流畅之美感呢?领会掌握这一点,不仅对阅读有帮助,而且对写作构思、文章 的安排有借鉴作用。正如营造一座大厦,如何总体构架,如何安排层次,如何布置装饰,形 成建筑形式的新颖、独特的美感?如果我们把握了文章组织材料的脉络、方法,那么会有“涉足斯文也,则有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的感觉。那么,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作品时,可借助文章分析的各种方法把本来繁杂的材料化为富有建筑美感的形式作分析领会。 如,把握魏巍《我的老师》一文的材料安排:“难忘——依恋——思恋”,首尾呼应,提示中心,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展现出老师的美好心灵。全文布局严谨,结构完整, 给人以统一和谐的美感。 又如,学习藏克家的《有的人》一诗,作者用鲁迅和反动剥削阶级作对比:在对人民的态度上,前者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者是高高在上、作威作福;在对人生的目的上,前者活 着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奋斗,后者是利己主义;在最终结果方面,前者是流芳百世、名垂千古,而后者是遗臭万年。

经历美,感悟美

经历美,感悟美 数学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乐园,处处充满着美。数学学习中内在魅力,只有被挖掘、渲染,才会体现出美的价值。在教学中,我便在实践中寻求一条和学生共同去挖掘、去感受数学的美的道路。 一、情境美,兴趣浓。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推理、交流等活动。而我认为,创设的情境不仅应是生动有趣的。而且也同样应该是体现着数学的美。 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我首先放映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并伴有录音:“秋天来了,秋高气爽,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白云下面有一条清清的小溪,旁边有一座漂亮的小房子,那就是兔子温暖的家。你瞧,兔妈妈带着6只兔宝宝正在草地上做游戏呢。”通过6只活泼可爱的小兔的出现,把学生带进一个美的意境,同时,以恰当的问题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你能帮兔妈妈把六只小兔分成2组,并且每组分的同样多吗?”一个帮字,给了学生助人为乐的成就感,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主能力的平台,他们一个个踊跃参与。根据学生的回答,再运用多媒体形象的演示,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是如何平均分的,帮助学生学学习平均分,在此基础上引出“平均分的概念”。这样导入课的设计达到向学生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教育目的,这也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 二、练习中,感悟美。

枯燥的数学练习不仅无法持续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感受数学的美。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采用多种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的练习形式,有助于保持学生的数学兴趣。如练习中我精心设计的数学游戏“争夺智慧星”、“打牌”、“龟兔赛跑”等,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激情引趣,烘托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主动探索,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使得学生乐此不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感能激发人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挖掘数学的内在美,用数学固有的美去感染熏陶学生,使他们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尝试中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我努力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这一点。如在学习了11~20各数以后,让3个学生一组做猜数游戏,其中生1是裁判,生2把想好的一个十几的数报告给生1,生3开始猜数。 生2:“我想了一个十几的数,你猜猜是多少?” 生3:“这个数比18大吗?” 生2:“不”。 生3:“比16小吗?” 生2:“对”。 生3:“我猜出来了。是15。” 通过这样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感受数学的内在美;既培养了注意倾听别人发方的好习惯,又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三、操作中,体验美。

浅谈形式美

什么是形式美?广义地说,它是客观事物外观形式的美,狭义地说,它是大量具体美的形式提炼、概括出来那种抽象形式所具有的美。它是相对独立的外部形式诸因素的美,即点线面、色彩、空间、构图、质材等形式因素的组合构成的审美特性。 形式美的构成因素 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 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主要是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特定的刺激信息,具有情感属性,形成色彩美。如红色通常显得热烈奔放,活泼热情,兴奋振作;蓝色显得宁谧、沉重、悒郁、悲哀;绿色显得冷静、平稳、清爽;白色显得纯净、洁白、素雅、哀怨;黄色显得明亮、欢乐等。形状和线条作为构成事物空间形象的基本要素,也都具有极富特色的情感表现性。如直线具有力量、稳定、生气、坚硬的意味;曲线具有柔和、流畅、轻婉、优美的意味;折线具有柔和、突然、转折的意味;正方形具有公正、大方、固执、刚劲等意味;三角形具有安定、平稳等意味;倒三角具有倾危、动荡、不安等意味;圆形具有柔和、完满、封闭等意味。声音本是物体运动产生的音响,其物理属性是振动。它的高低、强弱、快慢等有规律的变化,也可以显示某种意味。如高音激昂高亢,低音凝重深沉,强音振奋进取,轻音柔和亲切等。把色彩、线条、形体、声音按照一定的构成规律组合起来,就形成色彩美、线条美、形体美、声音美等形式美。 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组合规律,也即形式美的法则主要有齐一与参差、对称与平衡、比例与尺度、黄金分割律、主从与重点、过渡与照应、稳定与轻巧、节奏与韵律、渗透与层次、质感与肌理、调和与对比、多样与统一等。这些规律是人类在创造美的活动中不断地熟悉和掌握各种感性质料因素的特性,并对形式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抽象、概括而总结出来的。 形式美的法则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美的事物的发展,形式美的法则也在不端发展,因此,在美的创造中,既要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又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生搬硬套某一种形式美法则,而要根据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形式美法则,在形式美中体现创造性特点。以下是关于形式美法则在不同方面的体现: 建筑形式美 一个建筑给人们以美或不美的感受,在人们心理上、情绪上产生某种反应,存在着某种规律。建筑形式美法则就表述了这种规律:建筑物是由各种构成要素如墙、门、窗、台基、屋顶等组成的。这些构成要素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色彩和质感,而形状又可抽象为点、线、面、体,建筑形式美法则就表述了这些点、线、面、体以及色彩和质感的普遍组合规律。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内容和形式,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形式”是指将自然形态经过人为加工而成为一种新的美的形式。作为内容存在方式的形式,包含两方面的联系,首先是内容诸要素的内部结构和排列方式,称为内形式,其次是与内部结构相关联的外部表现形态,即呈现于感觉形象的外观,称为外形式。如建筑物的结构与造型,建筑物的内部结构根据设计要求,可采用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这是它的内形式;建筑物的外观造型、细部装饰、门窗柱及色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这是它的外形式。事物的外形式美,总是诱发人们去欣赏它。 绘画形式美 面对一幅画,先从哪里看起呢?古人说得好:“观看之法,先观气韵,次观笔意,骨法位置传染,然后形似。”一幅画的好坏主要不在画得像不像,而在于主题能否扣住鉴赏者的心弦,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从中受到教育、感染和启发。画得像不像只是一种手段,有的画需要像,有的画就不需要绝对像,像了反而不好。欣赏中国画一般依据南北朝时代谢赫在《古画品录》序言中首倡的“六法”,其中“气韵生动”已成为品评中国画优劣的最高标准。气韵生动是指画家借助于笔、墨、色等在画面上对于对象的本质特征的表现。这种表现不仅是对

浅谈语文课的美感教学

浅谈语文课的美感教学 发表时间:2011-08-19T15:56:15.810Z 来源:《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作者:李文忠 [导读] 本来,美能生乐,美能使人产生浓厚的兴趣。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文质兼美、美感洋溢的语文不感兴趣呢? 河南虞城县第二高级中学李文忠 中学语文教材囊括了深厚宽广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美育因素得天独厚,美感情调四处洋溢。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却不喜欢语文课呢?魏书生在乌鲁木齐市一中上《反对自由主义》时问学生:“如果三天不上课,你最着急的是哪门课?”学生回答的结果是英语排第一,语文排第五,而且在其他的一些调查中也显示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 本来,美能生乐,美能使人产生浓厚的兴趣。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文质兼美、美感洋溢的语文不感兴趣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师不注意发掘文章的美感因素,单纯地向学生讲枯燥乏味的字词句段篇,忽略了美对学生的吸引。苏联教育家列节夫曾说:“语文应该让孩子们在美的空间遨游。”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它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运用正确有效的做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自身富有的美育效能,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即为当今语文教学急需探究的课题。那么,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呢?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和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文章中宣泄奔腾着感情的激流,描绘塑造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给人以动感和艺术魅力的美感意蕴。教师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通过自身的感知、联想、想象,深入剖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浓烈情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自然感受到作者浓烈情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痛作者之所痛,恨作者之所恨,爱作者之所爱的同化境界。这样学生才能把情感移进人物的内心去,与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正如古人所言:“披之以情,以情悟文”。 二、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 一篇文章的组成由许多材料组成,由字词句段连成篇章。那它是如何构成整体,达到和谐统一、搭配相宜、生动流畅之美感呢?领会掌握这一点,不仅对阅读有帮助,而且对写作构思,文章的安排有借鉴作用。正如营造一座大厦,如何总体构架,如何安排层次,如何布置装饰,形成建筑形式的新颖、独特的美感。如果我们把握了文章组织材料的脉络、方法,那么会有“涉足斯文也,则有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的感觉。那么,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作品时,借助文章分析的各种方法把本来繁杂的材料化为富有建筑美感的形式作分析领会。 三、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充分想象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得到熏陶。 康德曾说过:“想象力是创造性的。”我们知道,作为教材的文学作品的艺术之美,不是露天的珍珠,伸手可以摸得着;也不是碧代的银星,抬头可以看得见。它往往隐藏在艺术形象所给人留下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和生动逼真的意境中。因此应开辟学生审美想象的通道,即通过作者用来描写艺术形象的语言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使学生在美欣赏、想象中得到熏陶。如,教学《荷塘月色》,我们可以通过作者描绘荷叶、荷花等形象的优美语言来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可引导学生先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想像,用语言去描述“出污泥而不染”的荷叶的轮廊,再联想舞蹈演员身着芭蕾短裙亭亭玉立的倩影、翩扇起舞的视觉形象,从而体味出荷叶轻盈舒展、挺拔直立的秀姿之美。再如学习作者用歌声比喻香的形象描绘一段,可引导学生先用嗅觉感知已体验过的荷花的清香,然后再想象那种飘忽不定、隐约轻微、时断时续的荷香之美。借助美的语言外壳和想象使学生流连忘返于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之中,感受到景语中的情语,进而领悟这优美的意境中所寄托作者不满当时的黑暗现实,追求自由、光明的人生理想,使学生的心灵在美的享受中得到熏陶。 总之,利用美感进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不仅使文章形象鲜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治情操,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

浅谈性感美学

服装美学 ------浅析服装中的性感美学性感,在服装美学中包括着一种极具个性的气质、一股能够吸引别人的个人魅力和一份可以恰到好处地展现内在和自身优势的智慧。女人怎样才能使自己具有性感而富有魅力呢?除了先天的条件之外,体而适当的打扮是非常重要的。 在服饰美学的论域里,“性感”主要将人们的注意力或想象力集中于人体的某一部分而产生的对于异性魅力的观感,它要求服装突出对于异性的挑逗力,这已经成为现代人服饰的仪表基本观念,设计界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并引为服饰审美鉴赏的重要尺度。 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性感是一种内在的气质,但也需要通过外在表现;通常女人要表现性感,从衣着下手是最快的方法之一。 《圣经》上说,亚当和夏娃是受了万恶的蛇的蛊惑,才偷吃了能让人聪明的苹果,方才感到羞耻,只好用树叶裹起了裸体,双双离开了伊甸园。树叶随之成了最早用文字记载的服装之一,服装也由此与性感相提并论。 远在古代,人们就已深谙如何让服装来表现人体的性感,他们通过强调身体的某个部位来突出女性的魅力。文艺复兴时期好穿露腹式

的服装来强调腹部;维多利亚时期强调臀部和腿部,喜欢裙撑,但如果一位年轻女子稍不留意提到了腿部,那么她永远与上流社会无缘;时装之父沃斯强调臀部和腰部,翘臀式的裙子风靡一时;帝政时期强调全身,中国的旗袍堪称这一方面的典范.在现代社会,性感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流行文化是始于70年代。当时好莱坞的性感明星玛丽莲·梦露,麦当娜等的穿着举止使得西方人争相效仿。 玛丽莲·梦露(英文:Marilyn Monroe,1926年6月1日—1962年8月5日)是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电影女演员之一。她动人的表演风格和正值盛年的殒落,成为影迷心中永远的性感女神性感符号和流行文化的代表性人物。 性感美也从那时起成为了人们所追寻的一种特殊的气质美,对性感的认识也发生了质的改变。时装的性感程度和效果依场合,也根据了穿着者的态度和穿着方法而定。比如泳装,出现在T型台上是赏心悦目的美的艺术;但出现在商店街头则引起哗然. 服装的性感美是通过某件具体服装的穿着而呈现的,是通过服装对人体的显露和遮掩两个方面来表现的,例如西方妇女穿着的袒胸露背式晚装,中国妇女穿着的开高叉长旗袍,以及现今流行的紧包臀部牛仔裤、超短裙,或附有肩袢、垫肩的男式风衣、胸前及袖肘有“补丁”的猎装等等,都充满性感之美。有的时候领圈开得底些、宽些,胸前袒露一片是一种性感美;有的时候像我国旗袍那样紧裹全身、使身材曲线毕现也是一种性感美;也有故意把上衣做得很短,使肚脐露出,或是将长裤管做得很窄,紧包双腿,而引发性感之美。日本著名

《美学》第四章审美经验论试题答案

审美经验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艺术即经验》的作者是() A.维特根斯坦 B.杜威 C.弗洛伊德 D.费希纳 10.审美情感与日常生活情感的区别 ..在于更具有() A.个人性与情绪性 B.非理性与偶然性 C.社会性与理性 D.历史性与时代性 11.审美经验的生成是() A.有明确目的的 B.毫无目的的 C.有时有目的,有时无目的 D.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辨证统一 16.下列不.属于经验主义的美学家是() A.夏夫兹博里B.荷加兹 C.哈奇生D.席勒 17.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不.是体现在() 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B.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 C.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D.从经验世界向先验世界超越 8.“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忒性存,无痕有味”一语,强调艺术作品的() A.感性特征 B.理性特征 C.情感特征 D.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特征 17.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艺术想象上体现为() A.接近联想 B.对比联想 C.类似联想 D.自由联想 1.在西方美学史上,“迷狂说”的创始人是() A.毕达哥拉斯B.德谟克利特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2.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运用的是() A.接近联想B.类似联想 C.对比联想D.关系联想 3.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 A.康德B.席勒 C.布洛D.叔本华 4.格式塔心理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A.维特根斯坦 B.杜威 C.里普斯 D.阿恩海姆 17.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艺术想象上体现为()

A.接近联想 B.对比联想 C.类似联想 D.自由联想 1.从联想的类型来看,中国传统的比、兴手法都属于() A.类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D.类比联想 15.审美经验把握和表现超验世界所通过的方式是() A.象征 B.直觉 C.联想 D.感知 10.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哪三个基本阶段?() A.好奇、探索、理解 B.感知、联想、想象 C.呈现、构成、评价 D.想象、体验、回味 5.西谚云:“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审美理解具有()A.直观性 B.无目的性 C.普遍性 D.多义性 6.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 A.休谟 B.洛克 C.荷加兹 D.夏夫兹博里 10.在审美感知中起主导作用的感官是() A.视觉与听觉 B.嗅觉与味觉 C.触觉与知觉 D.平衡觉与重力觉 11.在发生认识论看来,用原有的心理图式去进行审美活动是() A.同化过程 B.调节过程 C.想象过程 D.感悟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4.把审美经验视为游戏活动的美学家有() A.康德B.席勒 C.斯宾塞D.伽达默尔 E.尧斯 21.现代西方美学流派纷呈,其中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有() A.自然主义美学 B.语义学美学 C.分析美学 D.直观主义美学

谈语文课堂的美感教学

谈语文课堂的美感教学 发表时间:2014-07-22T09:04:38.233Z 来源:《教育学》2014年5月第5期(总第66期)供稿作者:张海涛 [导读] 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文质兼美、美感洋溢的语文不感兴趣呢? 张海涛河北省滦平县职教中心068250 美能生乐,美能使人产生浓厚的兴趣。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文质兼美、美感洋溢的语文不感兴趣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师不注意发掘文章的美感因素,单纯地向学生讲枯燥乏味的字词句段篇,忽略了美对学生的吸引。 苏联教育家列节夫曾说:“语文应该让孩子们在美的空间遨游。”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它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运用正确有效的做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自身富有的美育效能,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即为当今语文教学急需探究的课题。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呢?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和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文章中宣泄奔腾着感情的激流,描绘塑造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给人以动感和艺术魅力的美感意蕴。教师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通过自身的感知、联想、想象,深入剖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浓烈情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痛作者之所痛、恨作者之所恨、爱作者之所爱的同化境界。这样学生才能把情感移进人物的内心去,与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正如古人所言:“披之以情,以情悟文。”茹志鹃的《百合花》写得清新俊逸,十分动人,教学时我们应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进行深入的剖析,用作品中真挚深厚的感情打动学生。 例如,分析小通迅员在护送路上的剖析,用作品中真挚深厚的感情打动学生。分析小通迅员在护送路上腼腆害羞的神情,在枪筒上插树枝和野菊花的天真淳朴的样子,以及他挂破衣服、赠送馒头和掩护伤员光荣牺牲等场面,使学生真正窥视到了小通迅员那颗金子般的心灵。 又如,分析新媳妇拿被、铺被和缝衣以及献被等几个感人的细节,学生就能被新媳妇纯朴、善良、洁白无瑕的崇高感情深深打动。这样,让学生在饱含感情的细节描写中感受到了无产阶级最崇高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二、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 一篇文章由许多材料组成,由字词句段连成篇章。那它是如何构成整体,达到和谐统一、搭配相宜、生动流畅之美感呢?领会掌握这一点,不仅对阅读有帮助,而且对写作构思、文章的安排有借鉴作用。正如营造一座大厦,如何总体构架,如何安排层次,如何布置装饰,形成建筑形式的新颖、独特的美感?如果我们把握了文章组织材料的脉络、方法,那么会有“涉足斯文也,则有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的感觉。那么,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作品时,可借助文章分析的各种方法把本来繁杂的材料化为富有建筑美感的形式作分析领会。 如,把握魏巍《我的老师》一文的材料安排:“难忘——依恋——思恋”,首尾呼应,提示中心,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展现出老师的美好心灵。全文布局严谨,结构完整,给人以统一和谐的美感。 又如,学习藏克家的《有的人》一诗,作者用鲁迅和反动剥削阶级作对比:在对人民的态度上,前者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者是高高在上、作威作福;在对人生的目的上,前者活着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奋斗,后者是利己主义;在最终结果方面,前者是流芳百世、名垂千古,而后者是遗臭万年。 通过多层次正反对比上的相宜搭配,抑扬褒贬的感情色彩修饰成了“鲁迅先生崇高伟大精神的大厦”。这就是显示了其建筑形式的美。诸如此类所讲的文学形式的建筑美,能给人以形式与内容完美的统一。 三、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充分想象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得到熏陶 康德曾说过:“想象力是创造性的。”我们知道,作为教材的文学作品的艺术之美,不是露天的珍珠,伸手可以摸得着;也不是碧空的银星,抬头可以看得见。它往往隐藏在艺术形象所给人留下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和生动逼真的意境中。因此应开辟学生审美想象的通道,即通过作者用来描写艺术形象的语言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使学生在美的欣赏、想象中得到熏陶。 如教学《荷塘月色》,我们可以通过作者描绘荷叶、荷花等形象的优美语言来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可引导学生先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想像,用语言去描述“出污泥而不染”的荷叶的轮廊,再联想舞蹈演员身着芭蕾短裙亭亭玉立的倩影、翩扇起舞的视觉形象,从而体味出荷叶轻盈舒展、挺拔直立的秀姿之美。 再如学习作者用歌声比喻花香的形象描绘一段,可引导学生先用嗅觉感知已体验过的荷花的清香,然后再想象那种飘忽不定、隐约轻微、时断时续的荷香之美,借助美的语言外壳和想象使学生流连忘返于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之中,感受到景语中的情语,进而领悟这优美的意境中所寄托的作者不满当时的黑暗现实,追求自由、光明的人生理想,使学生的心灵在美的享受中得到熏陶。 总之,利用美感进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不仅使文章形象鲜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治情操,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

浅谈美学概论之收获

浅谈美学概论之收获 ——万千世界,美如此之多,总有一幕令你为之动容,让你一见倾心。 在大三的第一学期里,我们进行了《美学概论》的课程学习。在将近一学期的学习后,我对“美”的定义已经有了更为广阔的认识,以前一直觉得漂亮的好看的就是美,对美的事物也一直局限于一些直观可以看到的现象,却从没想过原来“美”还分几种形态。却也从没想过原来“美”不仅仅是感性的触动,还可以理性的进行分析。现在的我发现原来感受“美”并不是那么的简单。 这、叹美 记得书中有这么一个解说:“美作为一种语言的,经验的和存在的现象为美学的思考提供了一个基础。但是这两者还具有一定的差异。一种关于现实存在的美的经验和言说还不是关于美的思考。”不可否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甚至是人的最高追求。人们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念,但这不代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学。美学不仅是对于审美现象的思考,而且是作为一种专门化的哲学形态或者是思想形态。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言语出来的美,多是出自我们眼睛直接对事物的感官。看着心里舒服,看着心里开心愉悦,那么我们就会自主的发出“哇,好漂亮,好美啊”的感叹!这是那些事物直观带给我们的感觉。在美学原理中提过这是事物带给了人们心理上的“快感”,让我们觉得很美。原来“美”是可以给我们带来心灵的享受的。可以让我们心情变好。以后在遇到不开心的时刻,我们可以找些漂亮的图片或者看些唯美的插画,轻快的歌曲等等这些都可以愉悦我们的心情。让我们放松。 这、审美 除了知道美可以让人愉悦,得到心灵上的满足外,书中还提到审美经验是美的现象惟一的见证。《美学概论》对审美经验的见证作了描述:美是属于人的现象,没有人便没有美,美的现象只存在于人与对象发生审美关系的那一刻,即产生于审美经验之中。审美经验是美的现象的惟一见证。其一,如果没有审美经验,我们就不能断定美的现象是否存在,美的现象只能出现在审美经验之中。所以,它是“惟一的见证”。其二,如果一个事物与人没有发生审美经验关系,我们便无法断定它美或者不美。一朵花、一幅画,如果不出现在审美经验中,它仍是一件物理体。你不阅读《红楼梦》,不与它发生审美关系,它只是置于书架上纸制品。至于它的内容是否美,你是不知道的,是无法断定的。审美经验是美的现象的见证。其三,审美经验出于何处?只能出现于人的活动中。只有人才有审美经验,其它任何事物都没有审美经验,这正是美的现象属于人的根据所在。或许是的,人具有独立的意识,可以进行思考,对美的东西进行判断,进行感性的或者理性的分析,从而得到美的体验。人懂得什么是美,跟人类积累的审美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像一块玉,如果不是专家,那么我们只能看着它的外表,做出我们最直观的反应。但是专家却能根据玉的成色,玉的纹理来进行评判这块玉是否“美”“美”在哪里,不同的审美经验面对事物时会产生不一样的审美效果。或许也一方面也说明了,审美经验对于“美”的见证的重要性吧。 美、如此

形式美

做好人力资源,企业无忧 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它与美的形式之间有质的区别。美的形式是体现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本质内容的那种自由的感性形式,也就是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形式。形式美与美的形式之间的重大区别表现在:首先,它们所体现的内容不同。美的形式所体现的是它所表现的那种事物本身的美的内容,是确定的、个别的、特定的、具体的,并且美的形式与其内容的关系是对立统一,不可分离的。而形式美则不然,形式美所体现的是形式本身所包容的内容,它与美的形式所要表现的那种事物美的内容是相脱离的,而单独呈现出形式所蕴有的朦胧、宽泛的意味。其次,形式美和美的形式存在方式不同。美的形式是美的有机统一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美的感性外观形态,而不是独立的审美对象。形式美是独立存在的审美对象,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 论文关键词:形式美辩证抽象程式化 论文摘要:形式美不仅是工艺美术和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段,而且是其追求的艺术目的,必须加以重视。内容是事物的内在因素,形式则是表现内容的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内容,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即独立的审美价值。工艺美术和设计必须充分运用抽象,由具象到抽象,使工艺形象概括化、表号化、程式化。 在20世纪60年代,美术领域如果探讨形式美,就可能误以为在搞形式主义。 对于工艺美术和设计来说,形式美不只是它的重要表现手段,而且也正是其追求的艺术目的,必须加以重视。 一、必须重视形式美 1. 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内容是事物的内在因素,形式则是表现内容的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内容,二者是统一的,联系为一体的。 但是,在现实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却十分复杂。内容是易变的,而形式则是相对稳定;形式能够促进内容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形式和内容可以互相转化;同一内容,由于条件不同,又可以产生不同的形式。 作为艺术的工艺美术和设计,它们的形式,则是其可视的艺术形态。只是工艺美术又有不同,工艺美术是可视的物质形态,而设计则是意念具象化后的非物质形态。形式,对于工艺美术来说,是它的工艺形象,包括美术形象的点、线、面、体、色彩,以及构成物质形态的材料的色泽、纹理、质感等。 我们所说的形式美,是具体的,可视的,具有空间感的,有别于贝尔和朗格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也有别于格式塔所谓的场的形式。 只有形式,才能使艺术成为艺术;艺术的形式必须是美的,这就是形式美。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说:“外形化意味着不只是体现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某种特殊的物质媒介如黏土、青铜、大理石中,而是体现在激发美感的形式中:韵律、色调和布局,以及具有立体感的造型。在艺术品中,正是这些形式结构、平衡和秩序感染了我们。”这段话,正是说出了形式美的本质。 形式包括形态(造型)和色彩两大块面。但是人们往往关注形的多,而研究色的少。 国外对于形的研究,有德国著名的桑齐原型和玛台尔原型。桑齐原型是用九种基本形相互组合,四个组合就可得到六千多个形体;玛台尔原型是以方圆组合,可得多种形体。我国古代的七巧组合、燕几图排列,也都是形体的组合。 国外对于色彩的研究,也是很多。最早如希腊毕达哥拉斯,认为美在和谐;近代则有美

浅谈对美学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美学的几点认识 刘彦成张迪妮张文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摘要:美学主要体现的就是审美关系的问题,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阐述美学的涵义。 关键词:审美关系;境界;美学 美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基础上,已成为重要而复杂的学科。作为学科,就应该有它的学科定位,也就是对应它作为学科所涉及的领域分野、研究方法与学科性质做出界定。美学说到底就是要研究审美关系的问题,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 首先,通过对美学原理的学习和研读,我个人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审美关系--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在美学这门学科中应该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因为“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作为思考的一个起点。对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而言,是它们现实、深层的存在。它决定了主体与对象彼此从属的相互依存性、相互肯定性。所以说,审美关系是美学最基本的问题。清代叶燮说:“凡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也,然必待人之神明才慧而见。”我想此话大概是这一关系某一方面的恰当写照吧。 审美关系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审美关系意味着在审美活动中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有一种深层的,对于表层的主体意识来说是一种自我超越性质的和谐与沟通。康德在他的美学思想中,曾提出“共通感”这一概念。这个概念最直接的意义指不同主体对相同对象有做出相同审美判断的可能性,继而发展到主体与对象可以发生审美与被审美关系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只有有了主体与对象的深层“共通”,才可能有现象中关系的实现。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何以可能?需要我们确认有这一本体论意义上的审美关系,使它作为一

个理论的基础。 研究美学原理,最重要是要知道怎样去审美。审美是有审美需求的内在动力。也正是审美需求,促使人,哪怕是在原始时代,去追求美、创造艺术。审美需求是与求知欲、功利欲相并列的。生活中,如果只拥有了知识,拥有了金钱,那么这种生活还是不完善的。生存本质的要求在真、善,知识与意志等样式之外表达自己,确证自己。马克思曾指出,审美活动往往发生于一定的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这个观点并不否认审美需求的深沉性。在物质极端贫乏的时候,生存的主题是肉体的维持,这时,物质实践的要求遮盖了审美的需求;另外,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为审美需求的实践提供了更丰富、细致、成熟的手段,所以,在这两个意义上说,物质生产实践常常是审美活动的基础。但是,马克思还指出,仅仅是为了肉体生存的物质实践是“异化”存在,作为真正的,非异化的生存是完整的,这种完整性自然包括了使主体与对象合一的审美;而且,马克思恰恰还指出:人与动物的区别,正在于人能按各种物种的尺度来生产,并把自身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这也就是按“美的规律来造型”。这种说法充分证明审美与人的本性,人的真正生存的深沉关系。 其次,把美学原理引用到生活中,我个人的感悟最深的是:美学之为美学,最主要的就在于它思考与探索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换句话说,凡是关于一种和谐、健康、自由、充实的生存状态的思想,实质上都是一种美学或至少是美学的重要资源。 尽管我们每个人都面对着相同的宇宙,置身于大致相同的生活之流中,但是,生活对每个人却显示出不同的意义,从而每个人处身于不同的人生境界中。“各个人对于人生的了解多不相同,因此,人生的境界,便有分别。境界的不同,是由于认识的互异。”①一个人究竟达到什么境界,并不是从外部看它究竟做些什么事,而是着眼于其内部的精神态度。比如,处于自然境界中的人并非一定是目不识丁的愚民莽夫,处在天地境界的人,也

浅析美学与人生

浅析美学与人生 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心理素质,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审美主体的提高,从而提高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分析、评论、鉴赏文学艺术的美、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美学是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科学。作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美学课的重点是介绍人类审美活动的最基本情形,切实培养大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大学美育中的基础理论课程,面向全校文理科各专业学生开放。只要你爱美,它就与你有关 蒙那丽莎的微笑 文里的西施,是春秋末年越国的美女,传说此女绝色盖世无双,有沉鱼落燕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席美女-------中华第一美女。女性美的理想标准是什么?整体全面的美应该怎么要求?明张潮的《幽梦录》提到:“以花为貌,以柳为态,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肌肤,以秋水为姿色,以诗词为情肠。”这可谓是美女的最高境界,只是能达到者太少。 可是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我们都没有亲眼所见。虽说黄金有价,美貌无价,但是这也只是对外表的一个片面的标准。西地简单的认为:“美的女性应该脂粉气和书卷气兼而有之。云鬓蓬松,秋水映人,唇红眉黛,容颜娇媚,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翩若惊鸿,袅如春风,外在美固然很重要,这些也都是令人喜爱的,但是如花似玉,还要有智慧灵气,琴心诗韵。作到双绝,才能达到最美。她应该是整体的,多样统一的,内外俱佳才好。一个女人当其容貌.形体.衣着.发型和心灵.思想.才智.谈吐达到和谐统一时,她才是最全的美,即“美是和谐” 那么谁才是最美的女性呢?海伦?东方人不愿意,西施?西方人连连摆手“no!no!no!”有没有共鸣呢?有没有统一呢? 在美学、文艺学领域,人们常用“理性”、“非理性”、“新理性”、“实践理性”、“价值理性”、“交往理性”、“理性主义”等概念表述、阐发某种观念和思想。但问题在于,人们所使用的是否为同一个“理性”概念?答案显然并非如此。实际上,在人们的日常用语和学术语汇中,“理性”既是使用最频的一个概念,同时又是一个最富有歧异性、多义性的范畴。显然,如果不对理性的内涵范式加以仔细甄别、辨析和厘定,就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混乱和阐释上的错误,从而影响文艺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因此,对“理性”这一文艺美学关键词的学理内涵加以初步辨析,以使该概念的使用更加规范化、明晰化和学术化,便成了努力追求的一个目标。人的存在无非是在两个基本维度上展开的:一个是自然性的维度,再一个是精神性的维度。这两个维度之间所存在的张力与平衡构成了人类的存在的丰富性。而精神性更能体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真正价值和独特意义。美学从起源上应属哲学,它内涵艺术美学、科学美学、设计美学和哲学美学,它与人生有着诸多不容忽视的潜在的联系。 在人类的精神发展史上,文学艺术、美与人生之间永远抹不掉某种永久性的精神纽带。早在石器时代,史前艺术就以对生存的理解取向而昭示于世人。而据文献记载,从周易开始就表达了富于美学意蕴的人“生”的观念,此后,重“生”、乐“生”的观念俨然已经成为中国审美文化的基础。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学是人生学。 那么,什么样的人生是完美的呢?完美的生活也就是艺术的生活,而艺术的生活即本色的生活。那就是“风行水上,自然成纹”,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又因为他过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超越名利,不做作,不虚

美感的形成原理

美感的形成原理 摘要 美是对于人的主观需求有功利价值的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使人主观上产生出的一种快乐感觉。人在主观上认为某种客观事物能够满足自己的某种主观需求,该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就会使人在主观上感觉到美。人在主观上认为不能够满足自己主观需求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不能够使人感觉到美。人在主观上认为对自己的主观需求能够造成利益上的损害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能够使人感觉到丑。人的主观行为的产生,是以人的观念文化形态为根据的。不同人的观念文化形态是不同的,并且每个人的观念文化形态总是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认为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认为不美,人们过去认为美的事物现在却认为不美的根本原因。教育人们形成合理的观念文化形态,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合理的主观愿望和主观需求,正是人类观念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社会美育的基本课题。 关键词:美感好感缺憾感观念形态 什么是美,美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有的客观事物能够使人感觉到美,有的客观事物不能够使人感觉到美?为什么有些人认为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认为不美?为什么过去人们认为美的事物,现在又认为不美?对于这些关于美学现象的最普通的问题,从来都是那些善于思考问题的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从古到今,有许多人用超人的智慧和努力来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个看似非常普通的问题仍然没有被任何人真正解决。本文利用观念主义的哲学思想,试图为解决这个千年难题探索一条途径。 一主观感觉 人的正常的社会行为的发生,是以人类文化为基础的。人类文化是人类通过长期的认识和积累逐渐形成的。人类文化,从功能上分为知识文化、技术文化和观念文化等三种文化范畴。观念文化是人产生“自我”感觉的文化基础。 人以“自我”形态为根据,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感觉行为,称为人的主观感觉。人的“自我”形态,取决于人的观念形态。人在主观上拥有什么样的观念形态,人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自我”形态,人就会以一定的“自我”形态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一定的主观愿望(欲望),由一定的主观愿望对一定的客观事物产生一定的主观需求,由一定的主观需求对一定的客观事物产生一定的主观感觉。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主要有两种形态,这就是“快乐感觉”和“痛苦感觉”。当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主观需求时,人就会产生快乐感觉。当客观事物损害了人的主观利益时,人就会产生痛苦感觉。 当人感觉到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主观需求时,客观事物使人产生出的快乐感觉,称为“好感”。如,一个喜欢吃卤猪肘的人在吃卤猪肘时,卤猪肘使人所产生的快乐感觉,就称为好感。当人感觉到能够满足人的主观需求的客观事物的存在时,客观事物的形态特征使人产生出的快乐感觉,称为“美感”。如,一个喜欢吃卤猪肘的人看到一只刚出锅的卤猪肘时,卤猪肘的形状、色泽和香味等使人所产生的快乐感觉,就称为美感。当客观事物没有满足人的观需求时,人因此而产生出的痛苦感觉,称为“缺憾感”。如,一个喜欢吃卤猪肘的人在非常想吃卤猪肘而没有吃到时的饥饿焦急感觉,就称为缺憾感。 当人感觉到客观事物损害了人的主观利益时,客观事物使人产生出的痛苦感觉,称为“坏

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_0

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的最大难题,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关键词:激发兴趣高中语文高效 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掌握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产生疲倦,没有欢心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一、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我认为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创造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愉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培养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播放《水浒传》中跟课文有关的一段视频,学生看了以后情绪激动,兴趣盎然,这样自然而然

就对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自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兴趣 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 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掌握知识是以感性知识或经验为基础的,语文教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