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2.3光能的捕获和利用 同步测试 中图版必修一

3.2.3光能的捕获和利用 同步测试 中图版必修一

3.2.3光能的捕获和利用 同步测试 中图版必修一
3.2.3光能的捕获和利用 同步测试 中图版必修一

3.2.3光能的捕获和利用同步测试中图版必修一

(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2013福州高中质检)铁皮石斛生长于阴湿环境,为研究强光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分别用强度为500 lx、1 000 lx、2 000 lx的强光预处理20 min,随后将其置于弱光下测定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净光合速率为零时的光照强度值称为光补偿点)( D )

A.铁皮石斛最适光照强度为100 lx

B.强光预处理后,叶片固定光能的效率提高

C.预处理光照强度越大,随后的呼吸强度越小

D.预处理光照强度越大,随后的光补偿点越大

解析:由题意可知光照强度超过100 lx时,铁皮石斛CO2吸收速率可能上升,故其最适光强不一定是 100 lx;由曲线可知强光预处理后叶片固定光能效率降低;当光强为零时,预处理时光强越大,呼吸速率越大,故随后净光合速率为零时光强越大,即光补偿点越大。

2.(2013广东六校第一次联考)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

B.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画在滤纸条一端

C.滤纸条插入时应注意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D.叶绿素a的色素带最宽,溶解度最高

解析:本题以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为载体,考查实验分析判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以提取更多色素;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在滤纸条的一端画色素线,要画2~3次,且要细、齐、直,要在色素线干后再画;滤纸条上的色素细线不能没过层析液的液面,否则叶绿体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叶绿素a含量最多,色素带最宽,但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在滤纸条的最上端。

3.(2014辽宁实验中学阶段性测试)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及细胞中ATP的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B )

A. 上升、下降、上升

B. 下降、上升、上升

C.下降、上升、下降

D. 上升、下降、下降

解析: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导致消耗的C5化合物减少,所以C5化合物的含量在短时间内上升;而C3化合物的来源减少,所以短时间内C3化合物的含量下降;C3化合物的含量下降,消耗的ATP和[H]减少,所以短时间内ATP的含量上升。

4.(2013泉州五中模拟)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以下有关

说法错误的是( D )

A.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

B.当光照强度超过9 klx时,B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因素可能是CO2浓度

C.当光照强度为1 klx时,对A植物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量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D.当光照强度为3 klx时,A植物固定的CO2量为11 mg CO2/(100 cm2叶·h)

解析:从表中数据分析,A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低于B植物,因此推测A植物为弱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光照强度超过9 klx时,光照强度增加而光合速率不增加,说明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光合速率的

因素,限制因素可能是CO2浓度,还可能是温度;A植物体内不是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根细胞,而光照强度为1 klx时,A植物的总体光合速率和总体呼吸速率相等,故对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量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光照强度为 3 klx 时,A植物从外界吸收的CO2量为11 mg CO2/(100 cm2叶·h),黑暗条件下A植物的CO2释放量为5.5 mgCO2/(100 cm2叶·h),所以A植物固定的CO2量为11+5.5=16.5 mg CO2/(100 cm2叶·h)。

5.苋菜叶片细胞中除了叶绿体含有色素外,液泡中也含有溶于水但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花青素(呈现红色)。某探究小组用90%的乙醇提取苋菜叶片中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层析结束后滤纸条上色素带由上到下( B )

A.第一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叶黄素

B.第二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C.第三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呈现红色的花青素

D.第四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小

解析:本题考查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层析结果会出现5条色素带,第1条为橙黄色的胡萝卜素,第2条为黄色的叶黄素,以上两种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第3条为蓝绿色的叶绿素a,第4条为黄绿色的叶绿素b,以上两种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因为花青素溶于水,提取时如使用90%的乙醇可提取到花青素,同时根据花青素不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和色素分离的原理,纸层析时,滤液细线上的花青素几乎不发生扩散,所以第5条应为红色的花青素。

6.(2013衡水模拟)某植物(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放在黑暗中两天后,根据图二所示,处理其中一块叶片。然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棕黄色)显色,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①实验后的结果显示出X为蓝色,Y为棕黄色②W和X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③X和Y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④Y和木塞夹着的叶片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解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适宜的光照、CO2和水。W部分缺少叶绿素,不能吸收和转化光能;Y部分缺少CO2,木塞部分缺少CO2和光,因而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有X部分条件充分且适宜,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①②项正确。

7.(2014浙江宁波四中高三一模)如图表示某地一昼夜某植物吸收或释放CO2量的变化曲线,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bc段CO2吸收量下降是因为光反应阶段受抑制,影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B.该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净积累量在e点时最多

C.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可能不是光合作用最适光照强度

D.a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可能与e点时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光合作用在实践中的应用。bc 段气温过高导致植物气孔关闭,暗反应受抑制,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在a~e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在e点时有机物净积累量最大;图中b点净光合速率最大,但b点之后因为气温过高,气孔关闭限制了光合速率,故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可能不是光合作用的最适光照强度,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下不断增大光照强度才可确定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光照强度;a点和e点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但a、e时刻的呼吸速率可能不同,在两个时间点光合作用吸收的 CO2量可能不同。

8.(2014江西会昌高三二模)如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某个同学在分析时,作出了如下判断,你认为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C )

A.甲中可发生CO2→C3→C6H12O6,在乙中则会发生C6H12O6→C3→CO2

B.甲中的H2O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乙中H2O的消耗与产生都在线粒体内膜上

C.甲和乙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与消耗,但是作用不同

D.甲、乙均能发生能量转换,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甲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乙中

解析:甲过程是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的过程,为光合作用;乙过程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过程,为呼吸作用,乙中H2O的消耗在线粒体的基质中完成;乙中不发生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过程;甲和乙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与消耗,但是作用不同,所以C正确。

9.(2014南京盐城第一次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就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D )

A.该实验表明,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都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B.当光照强度大于7时,该植物在15 ℃和25 ℃的环境中合成有机物的速率相同

C.随着温度的升高,该植物的呼吸速率逐渐增强

D.该植物可在较低温度、较弱光照的环境中快速生长

解析:图中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只涉及温度和光照强度,并没有CO2浓度。当光照强度大于7时,该植物在15 ℃和25 ℃的环境中积累有机物的速率相同,但是25 ℃呼吸速率较大,所以25 ℃时合成有机物的速率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先增大后减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10.(2013福州八中模拟)(15分)景天科植物A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甲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图乙所示)。十字花科植物B的CO2同化过程如图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A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的原因是缺乏暗反应必需的,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

(2)在上午10:00,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A 叶肉细胞和植物B叶肉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趋势分别是、(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

(3)植物A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推测植物A生活环境最可能是。从进化角度看,这种特点的形成是的结果。

解析:(1)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进行需要光反应所形成的产物ATP和[H]的参与;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两个,一是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的CO2,二是自身细胞呼吸作用所产生的CO2。(2)由于植物A进行暗反应所需的二氧化碳有两个来源,当白天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后,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基本上能保证

暗反应对二氧化碳的需要,因此,白天突然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后,植物A叶肉细胞中C3含量基本不变;对植物B来说,白天突然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则会导致其叶肉细胞中C3含量降低。(3)植物A 在白天气孔关闭,是由于白天气温高、干旱,关闭气孔有利于避免植物体内水分过度散失,因此,该植物最可能生活在炎热干旱的环境中;植物这一特点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1)ATP和[H] 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的CO2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2)基本不变降低

(3)炎热干旱自然选择

11.(2014山东青岛统一质量检测)(15分)红掌是半阴生高等植物,下图表示夏季时红掌在不同遮光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适当遮光叶绿素含量会增加,叶片对光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

(2)a~b段叶肉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有;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3)M点时,对红掌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

的CO2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4)30%遮光处理避免了强光照和过高温度对植株的不利影响,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未明显出现“午休”现象的原因是。(5)6:30左右,在不遮光的条件下适当增加该植物周围的CO2浓度,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基本不变,原因是。

解析:本题考查叶绿体色素的作用、光合作用及细胞呼吸的过程、部位及影响因素 ,意在考查曲线图分析判断、获取利用信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叶绿体中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80% 遮光条件下,a~b段红掌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及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该过程中水光解产生[H],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分别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两个过程均产生[H];c~d段净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说明有机物积累速率达到最大,即有机物含量增加。

(3)80%遮光条件下,M点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等于植物所有细胞的细胞呼吸速率,即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消耗二氧化碳的量大于叶肉细胞中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量。

(4)不遮光条件与30%遮光条件比,不遮光条件下光照太强会导致气孔关闭,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同时不遮光会导致温度过高降低酶活性,

光合作用速率也会下降。

(5)不遮光条件下,6:30光照强度开始增强,光合作用速率开始升高,但此时光照强度还是较弱,故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也不会导致光合作用速率提高。

答案:(1)红光和蓝紫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增加

(3)大于

(4)遮光30%情况下,植物气孔一般不关闭

(5) 6:30左右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12.(2013安徽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15分)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图1表示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结果,条带1表示(填色素名称),条带3、条带4中的色素主要吸收。

(2)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2),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b-a

所代表的是。

(3)种植蔬菜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3所示。图中B点的含义是;一昼夜内植株是否显示生长现象?,请说明理由 ;

图中C点时植物根尖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

(4)图4表示在不同温度下光照强度对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影响。图中该植物在15 ℃、8千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单位叶面积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mg。如果在25 ℃、4千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植物单位叶面积在一天内(15小时白天)葡萄糖的积累量是mg。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有关内容。

(1)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是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因而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快慢不同进行的分离。色素在滤纸条上自上而下的排列顺序为胡萝卜素(条带1)、叶黄素(条带2)、叶绿素a(条带3)、叶绿素b(条带4)。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2)由题意可知,a为截取的遮光部分叶片起始重量与12小时呼吸作用量的差值。b为截取的曝光部分叶片起始重量与12小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量差值的和。故b-a代表的是12小时内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3)由图可知,B点之前,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B点之后,呼吸速率

小于光合速率,而B点,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一昼夜A点的CO2浓度高于E点,表明大棚内CO2浓度有所下降,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有机物有积累。根尖细胞无叶绿体,C点时,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故产生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在15 ℃、8千勒克斯的光照时,单位叶面积每小时净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40 mg,而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为10 mg,故实际单位叶面积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50 mg。在25 ℃、4千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植物单位叶面积在一天内(15小时白天)葡萄糖的积累量是[180×(20+20)×15]÷(6×32)-(180×20×24)÷(6×32)=112.5 (mg)。

答案: (1)胡萝卜素蓝紫光和红光

(2)12小时内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3)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或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或净光合速率为0) 是因为一昼夜内的CO2浓度有所下降,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有积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50 112.5

【教师备用】

1.现有a、b、c三种灯泡,其发出光波的波长与光辐射强度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现需从中选择一种灯泡用于温室中给植物补光,期望最大

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为此某同学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注: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430~450 nm的蓝紫光和640~660 nm的红光)。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D )

A.a灯泡与图甲中曲线②对应

B.b灯泡与图甲中曲线①对应

C.c灯泡与图甲中曲线③对应

D.温室中选择c灯泡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解析:由题意和题图可看出,图乙中装置Ⅱ中光合作用最强,装置Ⅰ中光合作用最弱,即b灯泡照射最有利于光合作用,应对应图甲中的曲线①,a灯泡照射不利于光合作用,应对应图甲中的曲线②,c灯泡与图甲中曲线③对应,温室中选择b灯泡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

强度。

2.(2013厦门外国语模拟)韭黄是利用绿色韭菜在避光条件下培养出来的。某同学利用所学知识研究韭黄叶片呈黄色的原因,其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a.分别称取5 g韭菜叶片和韭黄叶片,剪碎,放入两个研钵中。

b.向两个研钵中各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再加入10 mL无水乙醇,进行迅速、充分的研磨。

c.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中进行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步骤二:制备滤纸条

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滤纸条,将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距此端1 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横线。

步骤三:画滤液细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画一细线,并迅速重复画一两次。

步骤四:分离色素

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将滤纸条画线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用棉塞塞紧试管口,进行

层析。

步骤五:观察、记录

待层析液上缘扩散至接近滤纸条顶端时,将滤纸条取出,风干。观察滤纸条上所出现的色素带及颜色,并记录结果。

请分析回答:

(1)上述实验操作中有两处错误,请改正。

① ;②。

(2)该同学纠正错误后重做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色素带颜色①和

⑤相同、②和⑥相同。由结果分析可知,韭黄叶片呈黄色的原因是:在避光条件下,韭黄不能合成(填色素名称),叶片中只含有(填色素名称)。

(3)图甲中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上,其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一是将水分解成;二是用于合成。

解析:(1)对于色素提取通常加入碳酸钙以防止色素被破坏,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充分;画滤液细线时,通常在第一次画完,干后再重复画一两次,使色素含量多,得到的色素带明显。(2)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没有光照所以韭黄中不能形成叶绿素,只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3)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其吸收的光能用于进行光反应,将水光解成[H]和O2,使ADP和Pi合成ATP。

答案:(1)①步骤一:提取叶片中的色素还应该加入少许碳酸钙

②步骤三:画滤液细线要等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

(2)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类胡萝卜素)

(3)类囊体薄膜[H]和O2ATP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三章测试题有详细答案

精品文档 第三章能力检测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M=2a(a-2)+7,N=(a-2)(a-3),则有() A.M>N B.M≥N N≤M.DC.M<N 【答案】A 13??2222+a=+6)=a1+NM>. 【解析】M-N=(2a(-4a+7)-aa-5a++>0,∴??24) (2.下列结论成立的是,则a>b bcA.若ac>22 b,则a>bB.若a>+d+C.若a>b,c<d,则ac>b >b-ccD.若a>b,>d,则a-d【答案】D ,,不成立;对于C2【解析】对于A,当c<0时,不成立;对于B,取a=-1,b=-,>>-c,又ab,∴a-d>b-c>,,取a=2b=1,c=0d=3,不成立;对于D,∵cd,∴-d 因此成立.故选D.26x-x-) 的解集为(>3.不等式01x-3} 1<<x或<-|{xA.{x|<-2或x>3} B.xx23} <x<1或1<x<2><-.C{x|2<x1或x3} -|x{.D C【答案】x1x|{,-1)(x(【解析】原不等式可化为x+2)(-x3)>0则该不等式的解集为x-2<<或3}.>22) {B0}xxx=设集合年四川自贡模拟.4(2017)A{|-3<,=x=BA,则∩(4}x|>2,3) -(B.2,0)-(A. (2,3) (0,2).C.D D【答案】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22B2},则A∩x|x>2或x<x<3},B={x|x<->4}={【解析】A={x|xx-3x<0} ={|0D. x<3}.故选={x|2<1??2,0∈对于一切0xx+ax+1≥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5.若不等式??25??-∞,-.B 2]A.(-∞,-??25??,+∞-) [2,+∞D.C.??2【答案】C 21x--11????2,0,0∈≥对于一切x成立成立?【解析】x+ax+1≥0对于一切x∈?a ????22x111111????,0,0∈-x-对于一切xa上是增函数,∴-x-≤-=-成立.∵yx-在区间-2≥????222xxx55 .≥-.故选C=-.∴a22p),+∞x)在(1(p 为常数且p>0),若f(x6.(2017年上海校级联考)已知函数f(x)=+1-x) 的值为(上的最小值为4,则实数p99B.A.424 .DC.2 B【答案】p2=即=p1,当且仅当(x-1)+(【解析】由题意得x-1>0,fx)=x-1+1≥x2p+ 1x-9. p=4p+1=4xp+1时取等号.∵f()在(1,+∞)上的最小值为,∴,解得242) (的取值范围是12xx-8-4-a≥0在≤x≤4内有解,则实数a若关于7.x的不等式) -4-∞,-A.(4],+∞[.B 12]-∞,-(.D-C.[12,+∞)A【答案】 22xx-a4x在=4时,取最大值-,∴当≤4时,2-84)x4(1xx=∵【解析】y2-8-≤≤内有解.[1,4]a -4≥在吨;B3A.8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已知生产每吨甲种产品要用原料吨,原料2 乙两种产品的总量不原料吨,原料A生产每吨乙种产品要用1B3该工厂每天生产甲、吨.吨.如果设每天甲种产品吨且每天消耗的2少于B吨,10A原料不能超过9原料不能超过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_测试题及答案2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 02 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 -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2 aT n m x x x n m -=-=?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2. 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 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 1.“追及”、“相遇”的特征 “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两物体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同。

2.解“追及”、“相遇”问题的思路 (1)根据对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 (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 (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 (4)联立方程求解 3. 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抓住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 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2) 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注意在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4. 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 (1) 数学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解 (2) 物理方法:即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考点四:纸带问题的分析 1. 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1)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x=vt ,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则可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2 aT x =?,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之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 求加速度 (1) 逐差法 ()()21234569T x x x x x x a ++-++= (2)v —t 图象法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建立直角坐标系(v —t 图象),然后进行描点连线,求出图线的斜率k=a.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 ,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 ,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高中生物_光能的捕获和利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光能的捕获和利用1》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光能的捕获和利用”是中图版高中必修1第三单元第二章第3节内容,第一课时主要讲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以及叶绿体的结构和色素的种类及功能。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生物已经学过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前面又知道了叶绿体的显微结构及功能、光合作用是合成ATP重要途径之一,已经具备进一步学习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和光合作用原理的知识基础和兴趣。由于缺乏对微观结构的直观经验,所以难于理解基粒(类囊体)的亚显微结构;本节课涉及物理(光学)、化学知识,对于理解色素吸收色光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理解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各种媒体调查和收集资料,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尝试运用科学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加强科学态度及创新、合作等科学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培养用准确的科学术语阐述观点和进行合作学习的态度。 四、设计思想 1.以问题引发兴趣,整个教学过程要设置好问题,层层展开,层层递进,让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在步步上升中攀登到知识的顶峰。 2.以实验说明结论,生物学的教学就是实验的教学过程,实验的展示形式有学生分组实验、教师示范实验、动画和图片演示实验等,让实验现象说明问题,而不是直接让学生记住结论。 3.科学探究的思想贯彻始终,用科学家的经典实验来学习科学的

实验方法和思维,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学习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学会分析实验,改进实验,学会科学地评价自己。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与师生共同探究相结合(含自学、实验、谈话、讨论、讲授等)。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六、教学过程

人教新课标A版高中数学必修5 第三章不等式 3.4基本不等式 同步测试B卷

人教新课标 A 版高中数学必修 5 第三章不等式 3.4 基本不等式 同步测试 B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 15 题;共 30 分)
1. (2 分) 在
中,E、F 分别为 AB、AC 中点.P 为 EF 上任一点,实数 x、y 满足

的面积分别为 S、S1、S2、S3 , 记


最大值时,2x+y 的值为( )
A . -1
B.1
.设 , 则当 取
C.
D.
2. (2 分)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项和为 , 且
,则 ( )
A.
B.
C. D.4
3. (2 分) (2015 高二下·和平期中) 在 x∈[ ,2]上,函数 f(x)=x2+px+q 与 g(x)= + 在同 一点取得相同的最小值,那么 f(x)在 x∈[ ,2]上的最大值是( )
A. B.4
第1页共9页

C.8 D. 4. (2 分) 在 R 上定义运算 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若对任意 , 不等式
都成立,则实数 的
5. (2 分) 已知函数 A.
, 则不等式
的解集为( )
B.
C.
D. 6. (2 分) (2018 高二上·大港期中) 已知 A . 100 B . 10 C.1
,且
,则 的最小值为 ( )
D.
7. (2 分) (2019 高二上·兰州期中) 设

第2页共9页
恒成立,则 的最大值是( )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三章测试题.doc

一. 选择题 1. 若 a < 0, b > 0,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 A . 1 1 B .a b C . a 2 b 2 D . a b a b 2. 设 x 、 y R + ,且 x+y=1则 ( 1 4 ) 的最小值为( ) x y A .15 B . 12 C .9 D . 6 3. 若 a >b >0,c <d <0,则一定有 ( ) a b a b a b a b A . c >d B . c c D . d 0, ) | x |<1 的解集为 ( A . { x | - 2< x <- 1} B . { x | - 1< x < 0} C . { x |0 < x < 1} D . { x | x >1} 9. 若不等式 x 2 ax 1 0 对一切 x (0, 1 ] 成立,则 a 的最小值为( ) 2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教学设计 方正一中赵薇 1.教学内容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册《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第1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叶绿体的结构和色素的种类,掌握提取、分离色素的实验技巧,学习科学家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2.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生物已经学过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在高中生物第一册第3章中又学习了叶绿体的显微结构及其功能,以及第4章的《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节知道光合作用是合成ATP重要途径之一,至此,学生已经具备进一步学习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和光合作用原理的知识基础和兴趣。 在实验操作方面,学生已经能进行研磨、过滤等操作,但纸层析法是首次进行,需老师仔细指导。 由于学生缺乏对基粒(类囊体)微观结构的直观认识,本节课又涉及到物理(光学)、化学知识,对于理解色素吸收色光,掌握有关化学试剂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3.设计思想 (1)以问题引发兴趣。整个教学过程要设置好问题,层层展开,层层递进,让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在步步上升中攀登到知识的顶峰。 (2)以实验说明结论。生物学的教学就是实验的教学过程,实验的展示形式有学生分组实验、老师示范实验、动画和图片演示实验等,让实验现象说明问题,而不是直接让学生记住结论。 (3)科学探究的思想贯彻始终。用科学家的经典实验来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思维,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学习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学会分析实验,改进实验,学会科学地评价自己。 4.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与师生共同探究相结合(含自学、实验、谈话、讨论、讲授等)。 5.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方法及操作技巧。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 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 .3 s 内的位移是12 m B .3 s 内的位移是9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 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 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 .3 s 末的速度为零 C .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7.物体做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5 m ,则该物体( ) A .3 s 内位移大小为45 m B .第3 s 内位移大小为25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3.2.3光能的捕获和利用第1课时同步测试中图版必修一(1)

323光能的捕获和利用第1课时同步测试中图版必修一 一、选择题 1.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饥饿”处理(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将该叶片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及结论合理的是() ①本实验未设对照组②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显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③实验初始时和曝光区域均达到无淀粉状态④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 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 A ?②③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本实验设置了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曝光为对照组,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显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初始时遮光和曝光区域均达到无淀粉状态,是为了排除原有淀粉的影响。实验不能证明合成淀粉是利用了CO2。 【答案】A 2?如图为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曲线图,请判定A和B分别为何种色素() 400如600也施长(nm)紫外施濫……虹、虹外 A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B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C.叶黄素、叶绿素a D ?叶绿素a、叶绿素b 【解析】根据曲线分析可知: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主要吸收蓝紫 光,因此A为叶绿素,B为类胡萝卜素。 【答案】A 3. (2012扬州高一检测)如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 B. 应将滤液滴在a处,而不能滴在b处 C. 实验结果应是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近似圆形) D. 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橙黄色 【解析】如图所示是一个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实验装置,所以应把层析液倒入培养皿中,灯芯起到传递层析液的目的,把色素滴到a点让其在定性滤纸上扩散,四个圆圈中扩散最慢的即为圆圈最小的,它应该是呈黄绿色的叶绿素b o 【答案】D ② 4. 如图是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得到的四条色素带,若将 其置于暗室中,并用红光照射,色素带呈暗色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④② 【解析】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图中③是叶绿素a,④ 是叶绿素b o 【答案】C 5. 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 能是() ①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②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提取③分次加入少量无水酒精提取④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解析】对实验材料研磨时,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会使色素分子不能从细胞内充分释放出来;一次加入大量无水酒精提取,会使提取液中色素浓度减小。菠菜叶放置数天后,叶绿素部分分解,含量减小;以上三种情况均会使提

人教新课标A版高中数学必修5 第三章不等式 3.4基本不等式 同步测试(I)卷

人教新课标A版高中数学必修5 第三章不等式 3.4基本不等式同步测试(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8高二上·成都月考) 已知椭圆和双曲线有共同焦点,是它们的一个交点, ,记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分别,则的最小值是() A . B . C . D . 2. (2分)两数与等差中项是() A . B . C . D . 3. (2分) (2018高一下·扶余期末)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 的最小值是 B . 的最大值是 C . 的最小值是4 D . 的最小值是

4. (2分)已知椭圆,为坐标原点.若为椭圆上一点,且在轴右侧,为轴上一点, ,则点横坐标的最小值为() A . B . C . 2 D . 3 5. (2分)已知集合,集合N={},则M N为() A . (-2,3) B . (-3,-2] C . [-2,2) D . (-3,3] 6. (2分)若,则函数的最小值为() A . 16 B . 8 C . 4 D . 非上述情况 7. (2分)下列各式中,最小值等于2的是() A . B .

C . D . 8. (2分)若不等式在上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A . B . C . D . 9. (2分) (2017高一下·西安期末) 已知0<x<1,则x(3﹣3x)取最大值时x的值为() A . B . C . D . 10. (2分)若直线2ax-by+2=0 被圆x2+y2+2x-4y+1=0截得的弦长为4,则ab的最大值是() A . B . C . 2 D . 4 11. (2分)(2018·绵阳模拟) 已知,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则

化学选修5第三章测试题

第三章 1.下列关于某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禁用含铅汽油是为了提高汽油的燃烧效率 B.甲醇含量超标的酒绝对不能饮用 C.甲醛是某些劣质装饰材料释放的常见室内污染物之一 D.氟氯烃对大气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 2.已知酸性大小顺序是羧酸>碳酸>酚。下列含溴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条件下都能被羟基(—OH)取代(均可称为水解反应),所得产物能跟NaHCO3溶液反应的是() 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关于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该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可得到芳香烃 C.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反应 D.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1 mol NaHCO3反应 4.甲酸甲酯分子内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种数(即核磁共振谱的峰数)为() A.1 B.2 C.3 D.4

5.已知:2CH 2===CH 2+O 2――→一定条件下 2CH 3CHO 。在下列反应中,其中有机反应物发生 的反应类型与乙烯相同的是( ) ①乙醛转化为乙醇 ②苯酚置于空气中变红 ③乙醛的银镜反应 ④CH 3CH 2Br 在 NaOH 醇溶液中加热 ⑤丙酮(CH 3COCH 3)与氢气生成2-丙醇 ⑥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褪色 ⑦乙酸乙酯碱性条件下水解 A .①⑤ B .①②⑥ C .②③⑥ D .除④⑦ 6.某同学欲从溶有苯酚的乙醇中回收苯酚,设计了实验方案,其流程如下,试回答下列问 题。 (1)①中加入NaOH 溶液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为________,操作Ⅱ为________。 (3)②中通入CO 2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转化: 物质B 是一种可以作为药物的芳香族化合物,请根据下图(所有无机产物均已略去)中各有机物的转变关系回答问题: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_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位移B.速度 C.加速度D.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经过2 s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与初速度同向 B.加速度大小为10 m/s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加速度大小为10 m/s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加速度大小为10 m/s2,平均速度为10 m/s,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B.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0 =12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3 s内的位移是12 m B.3 s内的位移是9 m C.1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3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0 = 16 m/s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1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3 s末的速度为零 C.2 s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3 s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20 .光能的捕获和利用(三)

No.19 光能的捕获和利用(三)第13周第1课时编写人:刘坤审批:李永华班组姓名:组评:师评: 【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教材P65-P66的知识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2、小组之间相互讨论完成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 1、知道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 2、能够说出光反应阶段条件、场所、物质转化、能量转化; 3、能够说出暗反应阶段条件、场所、物质转化、能量转化; 4、能够说出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 【学习重点、难点】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 【自主学习】 光和作用过程: 1、光合作用的全过程,包括和两个阶段。 2、光反应阶段: ⑴、必须在下才能进行,反应场所在。 ⑵、过程:色素吸收光能后完成两个转变,一是将水分子分解成,氧以气体形式释放出去,氢则与NADP﹢结合形成;二是合成 3、暗反应阶段: ⑴、反应场所:。 ⑵、过程:a.CO2的固定:二氧化碳与植物体内的结合,生成。 b.C3的还原:C3接受ATP并且被还原,经过一系列复杂变 化,一部分还原成,另外一部分重新生成。4、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是一个整体,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从反应式中可以看出,光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中。 【合作探究】 从反应条件,反应场所,物质转化,能量转化区别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并

【课堂检测】A级题: 1、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 A、CO2 B、H2O C、C6H12O6 D、ATP 2、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物质是() A、C6H12O6、NADPH、ATP B、NADPH、CO2、ATP C、NADPH、O2、ATP D、C6H12O6、CO2、H2O 3、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直接利用的物质是() A、O2和C3化合物 B、叶绿体色素 C、H2O和O2 D、NADPH和ATP B级题: 1、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三碳化合物形成葡萄糖各自所需要的能量分别来自() A、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和光能 B、都是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C、光能和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NADPH D、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 2、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中能量转换的正确顺序为() A、光能电能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 B、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电能稳定的化学能 C、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D、光能稳定的化学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 【课堂小结】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三章《不等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不等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给出以下四个命题: ①若a >b ,则1a <1 b ; ②若a c 2>bc 2,则a >b ; ③若a >|b |,则a >b ; ④若a >b ,则a 2>b 2.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③ 2.设a ,b ∈R ,若a -|b |>0,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b -a >0 B .a 3+b 2<0 C .b +a >0 D .a 2-b 2<0 3.设集合U =R ,集合M ={x |x >1},P ={x |x 2>1},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M =P B .P M C .M P D .?U M ∩P =? 4.设集合A ={x |x >3},B ={x |x -1 x -4 <0},则A ∩B =( ) A .? B .(3,4) C .(-2,1) D .(4,+∞) 5.在下列函数中,最小值是2的是( ) A .y =x 2+2 x B .y = x +2 x +1 (x >0) C .y =sin x +csc x ,x ∈(0,π 2) D .y =7x +7-x

6.已知log a (a 2+1)0,b >0.若3是3a 与3b 的等比中项,则1a +1 b 的最小值为( )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2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 ,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 ,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 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 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 .3 s 内的位移是12 m B .3 s 内的位移是9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 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 2 ,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 .3 s 末的速度为零 C .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7.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 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 5 m ,则该物体( ) A .3 s 内位移大小为45 m B .第3 s 内位移大小为25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光能的捕获与利用说课讲解

光能的捕获与利用

第三节光能的捕获与利用(一)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知道如何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二,预习填空 1、光合作用的概念:植物通过捕获和利用, 把和合成,将转化为 贮存在葡萄糖等中,并释放,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的早期研究: 分析讨论: (1)海尔蒙特认为建造植物体的原料只是水,这一结论是否合理? (2)为什么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有时成功,有时失败? (3)萨克斯为何要将植物进行一昼夜的暗处理?叶片一半遮光、一半照光的目的是什么? (4)恩吉尔曼选用水绵做实验材料有什么好处?通过该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5)鲁宾和卡门的两组实验是如何设计的?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3、光合作用的意义:太阳几乎是整个生命世界的能量源泉,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几乎所有的生物提供了和,是自然界 最基本的和。 4、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 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可见其表面有层膜,内部有许多绿色柱状的。每个基粒有数十个扁平囊状的组成,与光反应有关的和都分布在;与暗反应有关的酶则分布在中;叶绿体还含有少量 的、。 3、分析讨论答案: (1)不合理,因为光合作用中的原料除了水,还有二氧化碳 (2)在光下,实验会成功,在黑暗中,实验会失败。只有在光下绿色植物才能更新空气,普利斯特利没有发现光的作用 (3)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殆尽为了有效地进行对照,增强说服力(4)①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 ②用好氧性细菌可确定释放氧气的部位; ③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排出了氧气和光的干扰; ④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叶绿体上可分为光照多和光照少的部 位,相当于一组对照实验; ⑤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的实验再一次验证实验结果。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设a ,b ,c ∈R ,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a >b ?a -c >b -c B.a >b ?ac >bc C.a >b ?a 2>b 2 D. a >b ?ac 2>bc 2 2.不等式02<-+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在直线20x y +-=的( )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 .左下方 3.不等式5x +4>-x 2的解集是( ) A .{x |x >-1,或x <-4} B.{x |-4<x <-1} C.{x |x >4,或x <1} D. {x |1<x <4} 4.设集合{}20<≤=x x M ,集合{ } 0322 <--=x x x N ,则集合N M ?等于( )。 A.{}10≤≤x x B .{}20<≤x x C.{}10<≤x x D. {} 20≤≤x x 5.函数2 41x y -= 的定义域是( ) A .{x |-2<x <2} B.{x |-2≤x ≤2} C.{x |x >2,或x <-2} D. {x |x ≥2,或x ≤-2} 6.二次不等式2 0ax bx c ++> 的解集是全体实数的条件是( ). A .00a >???>? B .00a >???? D .00a --x x 的解集是( ) A.{}32>0,若x + 81 x 的值最小,则x 为( ). A . 81 B . 9 C . 3 D .18 10.已知2 2 π π αβ- ≤<≤ ,则 2 αβ -的范围是( ). A .(,0)2π- B .[,0]2π- C .(,0]2π- D .[,0)2 π - 11.在直角坐标系中,满足不等式x 2-y 2 ≥0的点(x,y )的集合(用阴影部分来表示)是( )B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三章测试题(有详细答案)

第三章能力检测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M =2a (a -2)+7,N =(a -2)(a -3),则有( ) A .M >N B .M ≥N C .M <N D .M ≤N 【答案】A 【解析】M -N =(2a 2-4a +7)-(a 2-5a +6)=a 2+a +1=????a +122+3 4>0,∴M >N . 2.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若ac >bc ,则a >b B .若a >b ,则a 2>b 2 C .若a >b ,c <d ,则a +c >b +d D .若a >b ,c >d ,则a -d >b -c 【答案】D 【解析】对于A ,当c <0时,不成立;对于B ,取a =-1,b =-2,不成立;对于C ,取a =2,b =1,c =0,d =3,不成立;对于D ,∵c >d ,∴-d >-c ,又a >b ,∴a -d >b -c ,因此成立.故选D . 3.不等式x 2-x -6 x -1>0的解集为( ) A .{x |x <-2或x >3} B .{x |x <-2或1<x <3} C .{x |-2<x <1或x >3} D .{x |-2<x <1或1<x <3} 【答案】C 【解析】原不等式可化为(x +2)(x -1)(x -3)>0,则该不等式的解集为{x |-2<x <1或x >3}. 4.(2017年四川自贡模拟)设集合A ={x |x 2-3x <0},B ={x |x 2>4},则A ∩B =( ) A .(-2,0) B .(-2,3) C .(0,2) D .(2,3) 【答案】D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正式

秀全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数学 第二章单元检测(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函数32+=-x a y (a >0且a ≠1)的图象必经过点 (A )(0,1) (B ) (1,1) (C ) (2,3) (D )(2,4) 2.函数lg y x = A.是偶函数,在区间(,0)-∞ 上单调递增 B.是偶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 C.是奇函数,在区间(0,)+∞ 上单调递增 D .是奇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 3.三个数6 0.70.70.76log 6, ,的大小关系为 A . 60.70.70.7log 66<< B . 60.7 0.7log 60.76<< C .0.7 60.7log 660.7<< D . 60.70.70.76log 6<< 4.函数12 log (32)y x = - A .[1,)+∞ B .2(,)3+∞ C .2(,1]3 D .2[,1]3 5、已知镭经过100年,剩留原来质量的95.76%,设质量为1的镭经过x 年的剩留量为y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是 (A )y =(0.9576) 100 x (B )y =(0.9576)100x (C )y =( )x (D )y =1-(0.0424) 100 x 6、函数y =x a log 在[1,3]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1,则a = (A ) (B ) 2 (C ) 3 (D ) 7、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2)上不是增函数的是 (A ) 0.5log (3)y x =- (B ) 12+=x y (C ) 2x y -= (D )x y 22= 8、函数 与 (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只可能是 1009576.02131x a y =x y a log -=1,0≠>a a 且

高一生物每课一练 323 光能的捕获和利用 33中图必修1

光能的捕获和利用 一、选择题 1.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反应不需要酶,暗反应需要多种酶 B.光反应消耗水,暗反应消耗ATP C.光反应固定CO2,暗反应还原CO2 D.光反应储存能量,暗反应释放能量 2.下列变化中,属于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有 ( ) A.固定CO2,ATP中能量的释放 B.CO2被固定,产生ATP C.释放分子氧,产生[H] D.产生氢和氧 3.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正确的推论是(双选) ( ) 光照强度(klx) 1.0 3.0 5.0 7.0 8.0 10.0 CO2变化量 +2.0 -2.0 -6.0 -10.0 -12.0 -12.0 [mg/(100 cm2·h)] A.光照强度为1 klx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多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B.光照强度为2 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0 C.光照强度由5 klx增强7 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 D.光照强度为9 klx时,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 4.海洋中藻类由浅到深垂直分布为绿藻、褐藻和红藻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 A.不同颜色的藻类吸收不同的光 B.水层对红、橙光吸收多于对蓝、绿光的吸收 C.吸收蓝绿光较多的红藻分布海水深处 D.海藻的垂直分布与光能的捕获无关 5.学生在温室(玻璃)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下图曲线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 6.下列措施及对应的生物学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农田种植作物一年两茬,可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B. 栽种秆矮、叶直而小的作物,能增加种植密度,有益于增大光合面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