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2006-2020)

山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2006-2020)

山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2006-2020)
山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2006-2020)

山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历史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扎实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与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省八次党代会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更加文明进步,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省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一)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整体实力显著提高。

“十五” 以来,全省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生产总值于 2002 年和 2004 年连续登上 1 万亿元和 1.5 万亿元两个台阶, 2005年达到18468.3亿元,年均增长13.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2447 美元。发展效益明显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1072.7 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22.5%。发展后劲明显增强,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816亿元,超过前20年投资总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实施制造业强省战略,全省工业企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发展机制日趋完善,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群、涌现了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培养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到 2005 年,全省工业实现增加值9563 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城市化的实施,促进了全省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强了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2005 年全省城镇化水平提高到45%。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拓展了农村人口转移和农民就业空间,增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县域经济成效显著。

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东中西联动发展,全省已经形成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部地区加速崛起、西部地区跨越式赶上的新局面。“双30” 工程加速推进,形成了 30 个经济强县增创新优势、30 个欠发达县加快发展的新局面,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7967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4650亿元,年均递增18.7%;县域财政收入从277亿元提高到502亿元,年均递增26.9%。有22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居全国第二位。区域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为城乡联动、工农联动、统筹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民收入稳步

提高。

全省农业总体上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加速转型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2005年农业增加值达到1928亿元,畜牧业和水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2.5%。粮食总产连续多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外向型农业快速发展,农产品出口达到70亿美元,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农

业科技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农业贡献率达到52%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推进,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5800多家。农村二三产业整体实力进一步提高,实现增加值7500亿元,实现利税2250亿元,从业人员 1630 万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2005 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931 元,收入增幅自2002 年以来连续3年保持在10%以上,非农收入比重提高到56%。农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五)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到718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820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9199万千瓦,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 10841 万亩、8075 万亩和5570万亩,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70%。农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通广播电视、通柏油路,自来水受益村达到52%,有线电视覆盖面接近 50%。农民生活质量逐步改善,正由温饱型向宽裕型转变。2005 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36元,住房、教育和生活耐用消费品等消费增幅均在20%以上,恩格尔系数降为39.8%。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十五”期间,共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 733 万平方米,新建校舍 629 万平方米,农村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 98%。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取得明显成效,参加农民达到 2863 万人。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和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全省农民累计减负 220 多亿元,累计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16.3 亿元。乡镇机构和人员得到精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强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市场全面放开。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基层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村民自治机制逐步健全,民主选举、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等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农民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小康村、文明村创建等活动广泛开展,2005 年全省有 28 个村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涌现了一批民富村强的先进典型,创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成功经验,造就了一批引领群众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基层组织战斗力的增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体制和组织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省已具备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但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还没有完全打破,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资源和市场约束日趋突出,农业大而不强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还不够快,“三农”投入稳定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农村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较大。有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全省上下必须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坚持不懈,积极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与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十一五” 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

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突出发展县域经济,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进程,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政策体系、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城乡联动的产业体系和城乡对接的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新农村建设中,着重把握以下原则:

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盘谋划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三农” 的支持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进步。

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发展主题。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始终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摆到重要的位置,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农民得到实惠。

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规划、配置公共资源、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优化新农村建设环境,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合力。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探索行之有效的建设模式和途径,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典型引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强求一律,杜绝形式主义。

坚持改革驱动,市场拉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消除制约“三农”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坚持用市场经济的方法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主要任务目标。

2010 年建设目标。“十一五” 期间,新农村建设要起好步、开好局。主要目标为:

农村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初步形成农村三次产业结构合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的新格局。到 2010年,农业增加值达到 2400 亿元,畜牧业和渔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50%以上。粮食稳定在 700 亿斤以上。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 120 万人,非农产业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到 50%以上。

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逐步建立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2010 年人均纯收入达到 5500 元,非农收入比重达到 70%,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民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恩格尔系数降到 37%以下,人均居住面积达到 30 平方米左右。

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到 2010 年,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通电、通有线电视、通客车,全省农村公路总规模达到 19.5 万公里,农村油(水泥)路通达率达到 99%,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85%,饮用水国标符合率达到 70%,农田灌溉水利用率达到60%,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 78%,广播电视普及率达到 95%,适宜地区 20%的农户用上清洁能源。农村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改善,70%以上行政村主要街道实现硬化、绿化和亮化。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到 2010 年,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小学、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率控制在 2%以内,农村高中段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全面发展;全省基本建立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 85%以上农村人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全省适龄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 7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五保户

集中供养率达到 80%,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文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备。

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和健全的乡规民约,文体生活活跃,人际关系和睦,村务管理民主,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80%以上的乡村基本达到文明乡村标准。

2020 年主要预期目标。2011 年到 2020 年,要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目标为:

农村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建成现代农业体系。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 3600 亿元,粮食稳定在 700 亿斤以上。农机化水平达到 90%。非农产业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到 70%以上。

农民生活宽裕,村庄环境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 元以上,非农收入比重达到 85%,恩格尔系数降到 33%以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行政村的主要街道实现硬化、绿化、亮化。

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建成城乡一体的路网、水网、电网、通讯网、卫生服务网和防灾、环保、新能源等基础设施体系,实现高质量的村村通沥青(水泥)路、通自来水、通电、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全省农村公路总规模达到 21.5 万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饮用水国标符合率达到 95%以上。基本形成县城-中心镇-农村社区(中心村)-居住点(基层村)特色鲜明的村镇布局。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适龄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均达到 95%,农民大病医疗费用公共负担比例明显提高。

农村和谐稳定。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显著提高,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更加普及,民主政治制度更加完善。

(三)村级分类及其发展要求。

针对全省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按照整体推进、分类指导的原则,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以2020年规划指标为目标值,以主要的23项指标及其权重为依据,测定全省各行政村的综合实现指数,据此将全省农村分为三大类:一类村:综合实现指数达到70以上,目前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14%。二类村:综合实现指数达到50以上,占45%。三类村:综合实现指数在50以下,占 41%。根据不同类型村的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以扶持和引导,培优做强一类村,加快转化二类村,重点扶持三类村。以 2020 年规划值为测算尺度,到 2010 年,全省一类村比例达到 25%,二类村达到45%,三类村 30%。全省综合实现程度由 2005 年的 56%提高到 70%;到 2020 年,一类村达到 90%,二类村 10%。

在区域发展上,按照“促强扶弱带中间” 的思路,实现全省新农村建设东、中、西整体推进。东部地区特别是 30个经济强县率先发展,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出经验,在发展模式上探路子,到 2010 年,40%以上的村达到一类村标准;西部地区特别是 30 个欠发达县跨越式赶上,发挥土地、人力资源优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在发展速度上要快于东中部地区,到 2010 年,15%以上的村达到一类村标准;中部地区主要是“双30”之外的县加快发展,发挥本地比较优势,增强发展后劲,到2010年, 30%以上的村达到一类村标准。东部地区要率先提前达到 2020 年新农村发展目标,中西部地区也要力争提前完成 2020 年发展目标。

三、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建设生产发

展、经济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突出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村经营机制创新,努力增强村级经济实力。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粮食生产“三条底线” (保持基本农田 8000 万亩,粮食播种面积 1 亿亩,粮食产量 700亿斤)不动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耕地资源。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稳产的标准农田。继续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搞好水源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和节水灌溉,“ 十一五” 末,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稳定在 7000 万亩以上。

培植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种植业做大做强蔬菜、棉花、水果、油料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努力培植花卉、中药材等新兴产业;畜牧业稳定生猪、肉鸡和禽蛋生产,扩大肉羊、肉牛、奶牛生产,推行标准化养殖、企业化经营,努力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畜牧业基地。水产业要加快推进山东半岛现代渔业经济区建设,加大渔业资源修复和保护力度,大力发展海珍品养殖业、远洋渔业和海产品精深加工业,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出口基地和水产品物流贸易中心。搞好规划,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渔港建设。林业要突出特色,加快建立一批优质林果、种苗、花卉等生产基地。依托现有造纸企业,建设原料林基地,提高林纸、林板一体化水平。加快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实施“山东省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计划”,促进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努力培育一批产业优势大、骨干企业强、集群效应突出的特色产业带,力争“十一五” 期间形成 8 大优势产业带(区)、11 大优势农产品和 100 个名牌产品。加强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和重点出口龙头企业培育,建立部门协调、行业主导、企业参与、科技支撑的农产品出口预警系统,提高我省农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重点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生产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

构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对全省农业科研资源的整合力度,积极创建国家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立相互协调、运转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力争在若干重要领域研究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高新技术,加快推动我省由农业科技大省向农业科技强省转变。实施农业良种工程,以良种攻关和源头创新为重点,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引进和利用,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良种育种技术研究,加快农业新品种升级换代。到“十一五” 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开发前景的农业高技术成果占农业科技总成果的 40%,农业科技成果配套率提高 20%以上,每年农业发明专利授权占全国的 15%以上。加快建立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要求,构建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进一步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抓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十一五” 期间,围绕节本增效技术、进口替代品开发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储藏保鲜、深度加工技术,重点研发 100 项重大农业应用技术,主推 100 项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加快培植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真落实国家和省里有关政策措施,扩大扶持资金规模,引导社会资金和外资从事产业化经营。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搞好存量调整,通过资产重组、资本运营、兼并联合等方式,着力培植一批发展前景好、企业规模大、经济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到“ 十一五” 末,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 7000 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达到 1500 家,过 10 亿元和 50 亿元的分别达到 100 家和 10 家。完善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协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和经营

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使用权、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参股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使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加快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积极引导农村经济协会开展行业自律和协调,发挥其在政策咨询、信息交流、招商引资、扶贫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为农民、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服务。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完善动植物防疫体系,搞好病虫害防治,抓好动物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加强无规定疫病区建设,不断提高防治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大力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和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积极研发推广高效农业机械,扩大农机作业领域,发展新型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提高农机利用效率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四是建立农业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加强灾害监测设施和水利、人工影响天气、病虫害等防御设施建设,增强对自然灾害尤其是干旱、洪涝、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

(二) 突出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加大“双30” 战略实施力度,进一步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依托,以各类经济园区为载体,突出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进程。创新县乡工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思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加快科技进步,转变县乡工业增长方式,走新型农村工业化道路。一是集中培育支柱特色产业。落实扶持政策,加大对规模以上企业技术改造、市场开拓、新产品开发和名牌培育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重点改造提升食品、造纸、轮胎、服装纺织、农用机械、化肥等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竞争优势。引导支持创新能力强、名牌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的大型骨干企业,通过横向联合、并购重组等形式,形成一批综合素质高、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集群。二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抓紧制定和实施《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办法》,进一步优化乡村中小企业发展环境。逐步扩大省级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有条件的市、县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培育一批小而专、小而强的农村中小企业。坚持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和“特色化、专业化、大市场”的发展路子,加强对专业村、专业乡的扶持和引导,强化区域内企业的相互协作和产品配套,发展产业集群,形成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三是推进县乡工业向园区集聚发展。依托农村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结合全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调整,加快城市的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初级加工型产业向小城镇和资源丰富地区转移。支持专业乡和专业村与城市大中型企业实施产业对接、配套联合,实现借力发展。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乡村工业向城镇和园区集中。四是建立健全农村工业服务体系,重点加强融资担保、企业诚信评价、人才培训、创业辅导、行业协会、法律服务六大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村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繁荣发展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农村金融、文化、教育、信息等现代服务业,突出发展农村商品流通、乡村旅游,拓展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面搞活农村流通业。围绕农民生产和生活需要,以城市大型商贸企业、农村供销社和邮政物流系统为依托,积极构筑农产品购销、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日用消费品供应三大流通网络。一是建立畅通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改造提升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提高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培育经营规模大、管理水平高、具有价格形成能力的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加强农村集贸市场质检、仓储等设施建设,增强其农产品集散和便民服务功能。大力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努力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支持农民创办农产品流通专业

合作组织,鼓励发展农产品收购、运输、存储、加工、配送等功能一体化的新型流通业态,促进农产品流通。二是规范发展农用生产资料经营市场。对已取得经营资格的企业,加大支持和培育力度,尽快形成一批大型农用生产资料流通连锁企业。全面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农资质量追溯制度,净化农资市场。三是提升农村消费品营销水平。实施“ 万村千乡” 市场工程和“超市下乡” 工程,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以连锁超市、便利店为主要流通业态,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加强农村市场监管,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

培育发展农村特色旅游业。城市周边农村,积极开发当地的山峦、水域、特色农业等资源,发展短期休闲旅游。远离大城市的农村,从当地历史文化底蕴和资源条件出发,积极发展民俗游、生态观光游、“农家乐”、“渔家乐”、“水上乐” 等特色旅游形式,走特色路,打特色牌。地处名胜旅游区周边的农村,借助品牌效应,发展配套性旅游。

(三)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组织经济。

适应农村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组织经济,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一是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和企业法人地位,在市场准入、融资条件、税收政策等方面制定扶持政策,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引导广大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综合开发等财政专项资金要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关建设项目倾斜;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的生产、销售活动,给予税费优惠;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应积极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提供信贷支持。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国家财政扶持项目建设,符合条件的要优先纳入扶持范围。加大示范引导力度,选择一批特色明显、运行规范、带动作用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帮助其完善内部

管理机制,提高规范化运作水平,树立典型,指导和带动合作组织的发展。二是创新村级集体组织经济发展模式,走村级经济多元化发展路子。引导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形成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经营模式,走共同致富的道路。有条件的村可积极探索村企合一的新型组织管理机制,在“自愿、公平、平等、透明” 的基础上,推行村级公共资源的企业化,农民作为股东享有受益权。三是盘活农村集体存量资产。对由财政资金和农村集体投资建设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渔港码头、山、林和闲置集体资产等,通过拍卖、承包、租赁、入股等形式予以盘活,所得收入用于村级集体组织经济发展和农村公益事业。

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建设生活宽裕、保障有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着力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切实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一)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实国家和省里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在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同时,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强化政府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职能,扩大政策扶持范围,统筹城乡劳动力管理与就业。实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镇镇通”工程,健全城乡就业管理服务网络,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建立东西部劳动力信息交流制度,加强用人单位、培训机构、服务组织之间的信息对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强化就业

技能培训,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积极开发城市劳务市场,大力发展保姆、保安、清洁、维修、家政和病人看护等社区化服务。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加强职业安全卫生保护,健全劳动保障监督检查体制和劳动争议调处仲裁机制,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引导,支持和规范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引导农村劳务输出向集中、有序方向发展。“十一五”期间,每年转移农村

劳动力 120 万人。

促进农民自主创业。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农民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激发农民创业活力,支持农村能人创业。落实中央的“放活” 方针,进一步优化农村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降低民营经济的产业进入门槛,为农村民营经济的发展扫除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对农民创办个体工商企业、民营企业,在工商登记、注册资本、财政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

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部免征农业税及附加的基础上,完善和强化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改进补贴方式。积极探索建立农民种粮收益综合补贴制度,完善粮食定单收购制度和对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制度,逐步提高补贴标准。增加政府投入,重点用于支撑粮食价格和抑制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探索完善政府财政补贴机制,变补贴农资生产企业等环节为直接补贴农民。认真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提高库区移民生活水平。

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按照“村为基础、整乡推进、统一规划、产业开发” 的方式,对全省 226 个重点贫困乡镇给予集中扶持,重点帮助贫困乡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贫困村镇设立生产和加工基地,带动当地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扶持贫困地区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扩大“技能扶贫”招生规模,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子女,选送到技工学校免费培训,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进一步加大对口帮扶力度,制定帮扶目标,落实各项具体帮扶措施,加快脱贫步伐。增加扶贫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增强扶贫开发资金的拉动效应。到 2010 年,基本实现全省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二)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围绕提高农村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医疗救治水平和妇幼保健水平,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全面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增加政府投入,将新增卫生资源主要放到农村,促进城乡卫生资源的均衡配置,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以县级重点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到 2010 年,力争实现县乡级医疗卫生机构改造建设目标。采取财政补贴、政策优惠等多种形式,鼓励乡镇卫生院在农村设立卫生所(室),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一体化。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卫生事业建设。

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合理确定农村合作医疗缴费标准,进一步完善医疗费用补助办法,提高财政补助标准,扩大覆盖范围,力争 2007 年底在全省基本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0 年覆盖 85%以上农村人口,有效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建立和完善各级财政共担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对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仍然较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给予适当救助。规范农村医疗服务,切实加强农村药品监督、供应网络建设和农村医疗服务监管。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行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并逐步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

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救治水平。坚持预防为主,巩固发展计划免疫成果,加大对地方病、传染病、职业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力度,提高农村处理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和妇女儿童的卫生服务工作,提高保健水平。加强政府对农村卫生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发挥各方积极性,多渠道推进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强乡村医生在岗培训,逐步建立起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的平台,促进县、乡、村卫生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制定政策鼓励农村医务人员安心工作,引导医学院校毕业生以多种形式到农村基层开展卫生服务,全面提高农村医疗救治水平。建立城市医疗卫生事业支援农村的长效机制,加强城市医院对县、乡、村医疗机构的定点帮扶,建立城市高中级卫生人员定期到基层服务制度。

做好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农村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以控制出生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为核心,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提升农村育龄人群的生殖健康水平。继续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加大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在制定实施城乡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扶贫、农村医保、教育扶助等政策时,对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给予倾斜。突出抓好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薄弱村、重点户等的计划生育工作,控制农村新增人口数量。

(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建立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和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发,参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规范我省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办法。2010 年,东部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基本建立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全省适龄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70%以上。

加强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和灾民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重点,协调有序,保障有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健全完善优抚法规政策并抓好落实,切实解决全省抚恤定补优抚对象生活、医疗、住房、教育等问题。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 2010年,将所有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农村困难居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贯彻《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落实供养经费,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生活水平。推行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到 2010 年,集中供养率达到 80%。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制度,做到即征即保,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建立和完善失地(海)农民保障资金的筹集与管理制度,实行保障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保证专款专用。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按有关规定纳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解决。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采取扶持政策,加强对失地(海)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鼓励其以多种形式实现就业。

五、以培养造就新型农民为根本,建设乡风文明、和谐

向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积极培养新型农民,大力发展农村文教体育事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力塑造健康向上、和谐文明的村风民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要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放到重要位置,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整合各方面教育资源,形成覆盖全省农村的教育和培训网络,广泛开展多层次、多门类、适用性强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各类大中专院校的培训教育功能,鼓励支持其拓展为农民服务的渠道和方法,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培训人才。各级政府要建立农民培训专项资金,重点搞好四个方面的培训:一是加强对基层干部特别是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的培训,对三类村的干部实行定期免费培训,培养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二是搞好农民创业培训,选拔培训一批有一定产业、文化和经济基础的经营大户、村组干部或外出打工返乡人员,努力培养更多的农民企业家和创业明星。三是抓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运用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实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村输送人才。四是强化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扩大阳光工程、蓝领工程等实施规模, 使农民有一技之长或一专多能。

(二)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完善县乡村三级教育网络,逐步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协调发展。

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根据区划调整、人口变化、经济基础和城镇化水平等因素,进一步优化中小学结构布局,推动基础教育资源在县域内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实施农村基础教育提升工程,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学设施建设,强化对农村教师的资格认证和教育培训,建立城镇教师定期支援农村教育的制度,全面提升农村办学条件与师资水平。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严格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2007 年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的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继续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省、市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农村教师工资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确保农村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上学享受城镇居民子女同等待遇,按就近原则选择学校。全省农村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保持在 99%和 98%以上,初中三年保留率保持在 98%以上。积极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开发儿童智力,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 60%。

加快普及农村高中段教育。规划和整合县域内普通高中、职业中专、普通中专、电大分校、职工中专、技工学校等教育资源,强化和膨胀优质教育资源,保持县域内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规模大致相当,努力提高农村高中段教育的规模与质量。到 2010 年,力争使绝大多数建在农村的普通高中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要求,每个县至少建成1处适应当地发展需要、具有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组织实施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农民职业教育,到 2010 年全省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工作前接受专业技术培训的达到 80%以上。切实加强各类学校对农村学生收费行为的监管,建立和完善贫困学生助学机制,切实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有效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

(三)发展农村文体事业。

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方向,以载体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体生活需求。加大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做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性文化设施,村有文化大院(室)。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广电网络,尽快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争取到 2010 年全省农村广播和电视普及率达到

95%以上。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鼓励和扶持农村题材文艺创作。以行政村为单位,采取政府补助、体育彩票公益金支持、农民自愿投工投劳等形式,建设经济、实用的农村小型健身场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充分挖掘和弘扬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扶持发展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依法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农民道德素质,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建设和谐村镇,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学校和家庭为重要载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以“ 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完善乡规民约,大力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的社会新风尚,广泛开展文明信用户、文明一条街、文明村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六、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为重点,建设村容整洁、

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筑新型村镇体系,搞好农村环境整治,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打破城乡在规划、建设和投入等方面的分割局面,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转向农村,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以路网、水网、电网、信息网建设为重点,努力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和等级水平,加强农村公路的维护管理,重点抓好村庄与干线公路的连接,到 2010 年,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通客车。水网建设,重点实施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优先解决高氟、苦咸、污染严重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到2010年,全省85%以上村庄用上干净清洁的自来水。电网建设,重点完善电网布局,搞好配套设施建设,减少损耗、降低成本,争取到 2008 年基本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到 2010 年农村供电可靠率接近 100%。信息网络建设,在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宽带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提高农村电话普及率、有线电视入户率和宽带网络覆盖率,加速农村信息化进程。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到 2010 年大、中城市周边农村的污水和垃圾全部纳入城市统一处理的范围,国家重点镇、省级中心镇及其他工业项目较多的小城镇和城市水源地周边村镇,建设简易实用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多数乡镇都要配置垃圾收集和运输设施,有条件的村逐步实现垃圾统一收集处理。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到 2010 年,力争全省适宜地区 20%的农户用上清洁能源。

(二)构建现代村镇体系。

顺应城市化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加速转移的趋势,科学制定村镇建设规划,引导形成以县城为核心、小城镇为骨架、中心村和农村社区为基础的新型村镇结构,为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和生活方式市民化创造条件。

搞好村庄规划。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规划村内居住、供水、排水、通讯、交通、防灾、供电等基础设施。充分考虑不同行政村的自然禀赋、发展水平、风俗习惯和区位优势,

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选择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城镇郊区农村要立足城乡产业对接,可建设城郊社区型新农村;村级集体组织经济较强的村可建设村企合一型新农村;有条件的平原地区可推进村庄整合和人口集聚,建设社区集聚型新农村;山区农村要发挥生态优势,积极建设生态环保型新农村。省里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编制村庄规划,组织力量设计多种类型美观大方、经济实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图样供农民无偿选用。依据国家发布的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合理确定村庄整治的具体项目。

调整优化村镇布局。以规划为龙头,分类指导,合理布局小城镇、农村社区和村庄。本着“各方自愿、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引导强村、强企兼并联合小村、弱村,逐步建立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经济繁荣、功能配套的现代村镇格局。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和中心村集中的思路,加快小城镇、农村新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小城镇镇区人口规模应在15000人以上,中心村的人口规模应在3000人以上。小城镇建设,要突出产业集聚、功能配套,增强人口吸纳能力。城中村和城郊村,要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进行建设和管理。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建设,要按照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安全环保、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和群众自愿的原则,从各地的经济实力和自然条件出发,搞好试点,示范引路,分步实施。注重村庄安全建设,提高防御地震、水涝、风雹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注重对古老

村居、人文遗迹保护。有条件的地方,可从实际出发,撤并弱小村,改造空心村,培植特色村。

(三)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家园建设。

以农村环境优化美化为目标,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和村庄整治。实施“三清四改五化”工程。以“三清”(清理粪堆、清理垃圾堆、清理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为重点,以“五化”(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为目标,从最容易解决和投入少、见效快的问题入手,努力解决农村“脏、乱、差” 问题,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到 2010 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 80%,70%以上的行政村主要街道实现硬化、绿化和亮化。搞好农村生态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山区绿化、平原绿化、绿色通道、沿海防护林、村镇绿化等工程,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实施农业“ 两减(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三保(保产量、保质量、保环境)行动计划” ,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鼓励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加快机械化秸秆还田、秸秆气化、固化成型、青贮氨化、发电、养畜等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步伐,严禁秸秆焚烧。切实解决农用地膜污染问题,加快开发应用降解膜,鼓励并推广农膜回收利用,有效控制白色污染。搞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废水废物处理,实施规模化养殖治污示范工程,努力降低养殖污染。鼓励农村工业企业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努力降低污染物排放。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制度,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坚决禁止在农村建设高污染、高能耗项目。

七、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村民自治为保障,建设管理

民主、法制健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积极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努力构建和谐村庄和平安村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保障和法制环境。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进一步巩固农村基层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提高农村广大党员和基层干部科学发展、致富群众的本领,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的本领,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本领,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本领,使他们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中体现先进性,在科学发展、又快又好地发展中体现先

进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乡村繁荣和谐稳定中体现先进性。进一步开展“三级联创” 活动,按照“五个好” 要求,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体系网络化、员干部教育管理科学化、组织活动规范化,切实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农村基层组织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堡垒工程”,着力选拔和培养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党员,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 干部,真正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而又能共事、不出事的人,选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

中,尤其要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全面实施党建“递进培养工程”,鼓励优秀机关干部驻村任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不断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理顺和规范村“两委” 关系,健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创新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载体和平台,使党员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者、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进一步创新基层组织设置,适应农村生产方式、生产力配置形式的新变化,探索建立以经济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为依托的产业型,跨行政村、跨行业的组合型,以强村、强企为依托的带动型等新型组织设置形式,着力解决农村经济市场化与基层党组织设置行政化的矛盾。

(二)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尊重农民民主权利,不断增强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民主选举制度,尊重农民的推选权、选举权和提名权,保证民主选举的公开、公正、公平,真正体现大多数农民的意愿。二是健全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从深化村务民主决策入手,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包括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农村机动地和“ 四荒地” 发包、村集体债权债务、农村税费改革和村内“ 一事一议” 筹资筹劳以及各类救灾和补贴等,都要由村两委会联席会议商议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切实保障农民充分行使民主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三是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充分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权、集体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完善村务公开的形式、时间和程序,及时丰富和拓展村务公开内容,不断提高村务工作的透明度,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四是加强村民民主理财制度建设。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制度,制定村级集体财务计划,规范村级财务管理,重点强化集体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按照财务公开原则,加强群众监督。乡镇人民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要对村级财务活动加强指导和监督。推行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制度,争取到 2010 年,全面实现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五是加强农村民主监督制度建设。推行民主监督、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制度。村“两委”干部定期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成员进行民主评议。建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全面推行村干部任期届满或离任审计制度,实现群众对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

(三)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积极开展农村民主与法制培训,实行村干部结对帮教责任制,突出“平安村”的典型示范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培养农民的民主意识、主人翁意识、平等意识、法制意识,积极倡导依法办事、依法治村的良好风尚。教育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守法。依法保障农村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加强村“两委” 与农民之间的民主沟通和协商,密切党群关系、

干群关系,化解各类矛盾;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民自觉遵章守纪,自觉遵守公民道德建设规范。针对农村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以整治黄赌毒为重点,加大对农村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力度,加强乡村集义务消防、治安巡逻、抢险救灾“三位一体”的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完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和涉农案件的妥善处理机制,努力把各种隐患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八、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政

策支持和体制保障

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积极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在体制创新中寻找办法,在机制转换中激发活力。

(一)建立完善城乡统筹的发展机制。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把统筹城乡发展理念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促进城乡全方位对接与融合,形成城乡互动、工农联动的发展机制。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统筹城乡资源配置,把城乡发展衔接起来,促进城乡产业与基础设施的对接。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必须切实落实城乡统筹的基本方略,优化城乡生产力布局。充分考虑城市和农村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形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通过产业政策和税收等措施,引导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城市集中,劳动、土地等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农村发展。安排重大产业项目要统筹考虑城乡需求,实现城乡产业结构的互补共存,形成城乡互补、城乡互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国家和省投资建设的交通、能源、水利、通讯、环保和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项目,要统筹考虑城乡发展,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有效连接。在生产力要素配置上,既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动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引导资本、技术、人才和市场等要素向农业农村倾斜,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自主发展能力。制定和完善农村人口集聚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村、小城镇及县城集中。

统筹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推进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增加对农村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优先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要把对县以下中小型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投资,作为政府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实现投入增量的逐年提高。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引导城市服务业向农村拓展和延伸,支持城市流通、邮电、通讯、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等机构到农村建网布点,增强对农业和农村的服务能力。

统筹城乡社会管理。逐步打破和消除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居民地位平等、就业平等、机会平等。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以促进农村人口进城稳定就业为重点,降低进城门槛,逐步建立起城乡统一、自主择业、自由居住的人口登记制度和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进城就业的不合理规定,优化农民务工环境。建立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依法查处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和随意延长劳动时间的行为。加快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将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符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把农民工计划生育、劳动就业、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和治安管理等纳入城镇社区统一管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二)建立多元化的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

进一步加大财税支持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地方财政收入的新增部分重点

用于新农村建设。做到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土地收益用于农村的比例要逐步提高。水利建设基金、水资源费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确保用于农业。积极研究探索通过调整电价、水价和高速公路收费等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有效办法。研究制定有关地方法规,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进一步加大税收支持力度,在全面免除农业税的基础上,对涉及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村建设的领域,实行更为优惠的税收政策。整合现有支农资金,按照“管理体制不变、投入渠道不变”的原则,建立政府综合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联动的协调机制,制定各级支农资金总体规划,逐步形成支农资金立项科学、安排规范、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使用管理机制,提高投资效益,避免重复投资,集中资金办大事。

加大金融机构支农力度。构建各金融机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相互配合、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增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功能,引导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一是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将其从单纯的“粮食银行”转变为支持农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农村结构调整和农产品进出口的综合性政策性银行。二是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作用,建立有效机制,探索建立省级财政金融支农风险基金,通过贴息、补助等形式,鼓励更多的金融资金投向农户、农业、乡镇企业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对县级以下商业银行机构吸收存款的新增部分,确定一定比例用于农村信贷投入。三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治理结构,加强政策扶持和监督管理,着重解决好农民贷款成本高、额度小、难度大的问题,充分发挥其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作用。四是加快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支持和鼓励兴办多种形式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减少农村融资障碍。五是尽快建立政府补助、农民参加的农业保险制度,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积极扩大利用外资。加强对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投资政策的研究,充分利用国际金融机构对农业农村特殊的信贷政策,努力扩大中长期信贷规模,增加优惠信贷资金的利用。积极开展政府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技术合作,努力争取外国政府赠款和双边优惠贷款。扩大农业农村的对外开放领域,引导外资参与农业生产、农村教育培训、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努力开拓其他形式的融资渠道。按照“以无偿带有偿、以政府带社会”的思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示范作用,采取财政贴息、贷款担保、投资参股、税收优惠、民办公助、以奖代补、以物抵资等政策,带动企业、民间等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支持各类企业参与农村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心村改造,对企业帮助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费用依照税法规定在税前列支,借助企业的力量推动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 的思路,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三)建立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长效机制。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宽农业科技投入渠道,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参与的农业科技多元化投入机制。扶持和发展农业科技型企业。设立农业科技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科技问题。逐步扩大良种工程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规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与再创新。鼓励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捐资成立农业科技基金,专门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研究、开发、推广和奖励农业科技人员。

优化农业科技发展政策环境。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政策与法规体系,加强金融、税收、保险等对农业科技的支持,为农业科技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对农业科研单位通过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性收入依法减免所得税和营业税。鼓励农业科

技机构转制创业,引导农业科技人员创办、领办农业科技企业或以技术入股农业企业。鼓励农业企业自主进行农业科技攻关,对企业用于农业科技投入的资金和经费,按国家有关规定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加大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增加知识产权的保护内容,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创新农业科技发展机制。进一步整合全省农业科技资源建立农业科技信息、科研资源及科技人才共建共享机制。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农业企业共同参与,集研发、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联合体,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完善科技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建立项目实施与人才培养同步发展的新机制。正确处理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的关系,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鼓励农业企业引进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支持和鼓励国外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在我省设立研发中心,合作建立实验室、中试基地,提高我省农业科技的国际化水平。

(四)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体制,向农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合理划分各级财政收支范围,财权与事权相匹配,以事权定财权,以责任定财权,切实增强县乡政府履行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提高基层财政保障水平。一是切实增强县乡财政支付能力。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范专项补助。中央和地方财政给基层的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和公务员工资改革、发展农村教育等补助要落实到位,不把支出缺口留给乡镇一级。驻地市属企业因核算办法和纳税方式改变而影响县乡财政收入的,由市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要向基层倾斜,用于村级的补助比例不得低于 20%。二是全面推行“乡财县管乡用”制度。在保持乡镇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政审计权不变的情况下,逐步在全省推广“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支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 的管理模式。三是积极创造条件,稳步推进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减少财政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给予30个经济强县(市)的经济管理权限,逐步扩大到其他县(市)。对省政府确定的30个经济强县,进一步扩大理财自主权和收入分配权。对 30个经济欠发达县,每年上缴省、市两级财政的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增长部分,由省、市财政全额返还。四是严格规范乡镇经济管理行为。严禁乡镇政府以任何名义向金融机构或其他单位、个人借款用于弥补收支缺口,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和抵押,举债兴办各种工程等行为,从源头上防止新的债务发生。要积极稳妥地化解历史债务,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开展化解债务试点工作,逐步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

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依法行政,搞好为农服务,提高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把不应该由政府承担的社会事务交给市场、中介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合理调整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和整合乡镇事业站所,创新运行机制,实行公益化管理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增强服务“三农”功能。进一步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妥善安置分流人员,2010 年前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

改革土地经营管理机制。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努力建立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土地经营管理机制。一是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要推动土地经营权向种田能手和种田大户集中,促进土地经营的规模

化和专业化。打破传统的小生产观念,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等形式,提高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促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二是研究建立土地置换制度。积极探索和建立在不同所有制之间、不同村集体之间的土地置换制度,为偏远村庄向中心村集中和农村工业向小城镇与县城集中创造条件。三是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对公益性用地,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占地补偿标准;对商业性用地,要按照市场机制运作,并将征地补偿资金全部交付给农民。城市规划区内的失地农民,要纳入城镇统一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对有稳定预期收入的项目,被征地农民可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参与企业利益分配。要进一步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探索确保农民现实利益和长期稳定收益的有效途径。

深化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推动城市社会服务机构向农村延伸,增强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村科技、劳务中介、销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全方位服务。

(五)建立完善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机制。

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工作机制,加大工作措施,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加强组织领导。级党委政府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中之重,列入重要日程。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坚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量力而行,不搞盲目攀比;民主商议,不搞强迫命令;突出特点,不搞千篇一律;引导扶持,不搞包办代替,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真正把新农村建设办成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建立目标责任制度。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建立新农村建设工作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按照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的要求,把执行规划情况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科学决策,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和奖惩。要制定分年度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把有关目标任务细化分解。重点考核规划提出的农民收入、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转移支付等关键指标。各级政府要立足当地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有关政策,落实新农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搞好配合,做到新农村建设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切实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抓好试点示范工作。要认真总结推广各地在统筹城乡发展、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典型,通过典型引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组织实施全省村镇整治“百镇千村示范工程”,选择 100 个镇,从一、二、三类村中选择 1000个村先行试点,探索路子,总结经验,指导面上工作。制定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办法,培育一批各具特色、有代表性和示范作用的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示范村。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试点,保证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抓好重点工程建设。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建设(见附件1),制定措施,落实任务,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加强项目管理,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实行分类指导。针对全省一、二、三类村的发展实际,突出工作重点,按照“培优做强一类村、加速转化二类村、重点扶持三类村”的思路,一类村重点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二、三类村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在资金、政策、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修订机制。鉴于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期较长,许多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应建立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期评估修订机制。当农村经济社会运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新农村建设偏离规划目标过大时,各级应及时提出调整方案,对规划目标和政策措施进行调整。总体规划由省政府组织评估和修订,专项规划由有关部门组织评估和修订。

营造新农村建设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舆论工具,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附件 1:

“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工程

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实施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改善粮食主产区生产条件。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继续落实好国有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的 20%以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政策,搞好土地复垦和整理,到 2010 年,全省改造中低产田 1000 万亩。继续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大中型病险水库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增加调蓄能力 2.5 亿立方米。继续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搞好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到 2010 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稳定在 7000 万亩以上,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500 万亩,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6。大力实施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到 2010 年,畜禽规模化、标准化饲养量达到 60%以上。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实施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和农业良种工程,重点推广100 项重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加强渔港建设,重点建设国家级中心渔港 8 处、国家一级渔港 6 处、国家内陆重点渔港 2 处。

二、优势产业提升工程

按照《山东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计划”,到“十一五”末,在全省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市场竞争力较强的 8 大优势产业带(区)、11 大优势农产品和 100 个名牌产品。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00强培育工程,培育形成一批支柱产业、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一批知名品牌。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检测体系和动植物防疫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生态农业建设工程

实施荒山荒滩造林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到2010 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 28%。加强农村沙化治理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易于流失的山区丘陵、黄泛平原为重点,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十一五”期间全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00 平方公里。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计划,继续支持人工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和省级水生生物保护区建设,建设渔业资源增殖保护区 40 个,国家级濒危水生动物救护中心3处,省级人工鱼礁示范区10处,逐步建立渔业资源保护和修复体系,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四、农村扶贫开发工程

坚持村为基础、整乡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重点对省政府确定的 29 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和 5 个扶贫开发重点区给予扶持,帮助贫困乡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开展贫困农民科技和职业技能培训,扩大“技能扶贫”计划招生规模,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择优选送到技工院校免费培训,力争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进一步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增强扶贫开发资金的拉动效应。到 2010 年,基本实现全省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五、村村通沥青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

等“四通”工程

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和等级,加强农村公路的维护管理,重点抓好村庄与干线公路的连接,到 2010 年,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通客车。继续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思路,推进区域(联片)集中供水、城市管网延伸供水等工程建设,努力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十一五”期间,解决 1778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2567 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85%。加大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力度,到 2010 年,全省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和宽带网,并进一步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和宽带网络覆盖率,加速农村信息化进程。

六、新型农民培训工程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构建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继续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和蓝领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引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十一五” 期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年均新增 120 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年均 55 万人。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搞好农民创业培训,选拔培训一批有一定产业、文化和经济基础的经营大户、村组干部或外出打工返乡人员,努力培育更多的农民企业家和创业明星。

七、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按照村镇建设规划,以“百镇千村”示范工程为切入点,以“ 三清” (清理粪堆、垃圾堆和柴草堆)、“ 四改” (改水、改厕、改灶、改圈栏)为重点,以“ 五化” (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为目标,全面整治农村“脏乱差”问题。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建户用沼气 180 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 3300 处,到 2010 年,全省适宜地区 20%的农户用上清洁能源。加强村镇道路、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到 2010 年,全省 70%以上行政村主要街道实现硬化、绿化和亮化。

八、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重点支持 360 所乡镇医院改善房屋、设备和引进人才,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到 2010 年,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县、乡、村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速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到 2007 年全省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 80%以上农村人口,县级以上政府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总额,从 2007 年起每人每年不低于 40 元。

九、农村文化繁荣工程

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县(市、区)有规范化的技术服务平台,乡镇、村有终端接收站点,实行全省联网,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省里继续安排资金用于科普挂图印制,免费发放到全省所有行政村,尽快实现全省村村建成一处标准化科普宣传栏。继续推进农村电影“2131” 工程建设,到 2010 年实现全省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十、农村义务教育提升工程

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将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予以重点保障,把校舍维修改造工作纳入制度化轨道。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完善贫困家庭学生救助机制。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到“十一五”末,全省农村中小学基本配备成套教学光盘和播放设备,农村小学具备卫星教学收视能力,农村初中基本拥有计算机教室。启动农村中小学设备更新工程,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学和实验仪器设备匮乏问题,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附件 2:

新农村建设(村级)总体目标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指标解释

1、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计算方法: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调查补贴-赠送农村外部亲友支出

2、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指可以用来为村集体统一支配使用的全部收入,包括村集体各种经营收入及财政转移收入等。

3、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重:指农村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就业的劳动力人数占农村总劳动力就业人数的比重。

4、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的重要指标。用机耕、机播、机收面积等综合计算。

5、农业组织化程度:指农户参加各种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经联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的户数占总农户数的比重。

6、恩格尔系数:指食物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生活消费总支出。恩格尔系数越大,表示生活越贫困;反之,表示生活越富裕。根据国际经验,恩格尔系数0.6以上为贫困,0.5-0.6为温饱,0.4-0.5为小康,0.3-0.4为富裕,0.3 以下为最富裕。

7、居住质量指数:是反映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好坏的指标。由人均住房面积、住房结构、饮用水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卫生厕所配套状况等 5 个方面加权计算得到的综合评价指数。

8、生活信息化指数:用来反映农民对信息产品的消费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的综合指标。由有线电视普及率、电话普及率和计算机(上互联网)普及率三个指标加权计算而成。

9、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指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计算公式为: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农村总人口)×100%。

10、适龄农民养老保险覆盖率:指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中享受到足额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占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的比重。计算公式为:适龄农民养老保险覆盖率=(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享受到足额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100%。

11、村镇建设统一规划:指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村镇建设规划,结合村镇特点,整体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安排。

12、村内干道硬化、绿化率:村内干道硬化、绿化指村内的主要干道进行了硬化处理,并在道路两旁栽植了花草树木等,而且村内至少有两条硬化、绿化的主要干道。

13、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指村内建有垃圾池,村民将垃圾统一堆放在垃圾池内,村里能采取环保手段定期将垃圾集中处理或运走。

XXXX年山东省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76页)

2013年山东省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

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为促进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编制《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 (3)《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00-2010年)》; (4)《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2008年); (5)《山东省海岸带规划》(2010年); (6)《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0年)》; (7)国家、省、市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 第3条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的基本原则,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烟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第4条规划重点 (1)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2)科学合理地调整市域城镇体系结构,统筹城乡健康发展。 (3)调整、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 (4)明确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和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5)做好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和综合防灾规划。 (6)统筹规划社会服务设施,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7)发展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 (8)塑造城市特色。 第5条城市规划区 烟台城市规划区的范围为:烟台市五区(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福山区、开发区)的全部行政区划范围和桃村镇,总面积约为3002平方 公里。 第6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期限为2013-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3-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远景为2020年以后。

第7条强制性内容 文本中黑体字加下划线的内容为强制性内容。 第1章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8条城市发展目标 大力推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把烟台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港口城 市和富有历史、人文、山海特色的滨海旅游城市。 到2013年,烟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预计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771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3%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834美元左右,综 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经济增长方式明显转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城镇化水平达到60%,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初见成效。 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0000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万美元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0%。全市社会、 经济等各项主要指标达到现代化水平。 第9条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1)港口带动战略:建设大型港口,发展临港产业,积极承接外来产业辐射,带动城市和区域发展。 (2)集聚发展战略:突出北部滨海城市带建设,为承接外来产业辐射、打造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提供一体化的空间保障。 (3)中心强化战略:促进烟台制造业集群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烟台中心城市的产业带动能力和中心服务职能。 第10条经济发展战略 (1)努力培育支柱产业簇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结构,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 (2)积极接受外来产业转移,主动融入全球经济。 (3)统筹城乡经济与产业,推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4)加强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为未来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储备。第11条社会发展战略 (1)积极应对老龄化、新一轮婚育高峰和外来人口增加等人口结构性变化,规划相应的城市服务设施和居住生活社区,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山东十二五规划全文(完整版)

山东省 “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完整版)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中共中央和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主要阐明政 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 蓝图,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目录 第一篇发展背景和发展目标 第一章发展成就 第二章发展环境 第三章发展目标 第二篇区域统筹和发展布局 第四章经济布局 第五章城乡布局 第六章空间布局 第三篇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第七章农业提升 第八章工业优化 第九章服务业跨越 第十章海洋经济 第四篇基础设施和支撑保障 第十一章能源建设 第十二章交通建设

第十三章水利建设 第十四章市政建设 第五篇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第十五章科技创新 第十六章教育优先 第十七章人才发展 第六篇文化繁荣和创新发展第十八章文化建设 第十九章文明山东 第七篇和谐社会和公共服务第二十章民生保障 第二十一章卫生体育 第二十二章社会管理第八篇生态文明和资源环境第二十三章生态建设 第二十四章环境保护 第二十五章资源节约 第二十六章循环经济第九篇体制创新和扩大开放第二十七章改革深化 第二十八章开放提升第十篇政策保障和规划实施第二十九章扩大消费 第三十章优化投资 第三十一章营造环境

第三十二章区域协调 第三十三章实施机制 第一篇发展背景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 第一章发展成就 “十一五”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积极作为、科学务实、重点突破、攻坚破难,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主要任务目标顺利完成。面向未来,我省的发展站上了更新更高的平台。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416.2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749.3亿元,年均增长2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8.1万亿元,年均增长22.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5.3万亿元,年均增长18.9%。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业连续8年增产,粮食总产达到4335.7万吨。制造业强省建设成效显著,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万亿元以上。服务业规模和质量逐步提升,增加值达到14429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9.1∶54.3∶36.6。 可持续发展取得新成效。耕地总量实现动态平衡,保有量超过1亿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464万亩,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累计分别下降22.1%、20%和18%,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以能源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得到有效遏制。 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新突破。拥有中科院3个研究所、2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29个国家质检中心,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国家深海基地等重大科学工程落户山东。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居全国首位。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年均增长超过30%。

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规 公示简本

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规划(2014-2020)公示简本 1.规划编制目的 为推进佛山市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支持佛山高新区进入创新突破的发展新阶段,统筹带动城市及周边地区自主创新发展;统筹、整合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现有资源,实现高新区一区五园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编制《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规划》。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以及佛山市上层次规划制定。 规划范围协调范围三水园南海园禅城园高明园顺德园2.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以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五个园区经国家审核公 告的四至范围为准,五个园区具体为南海园、三水园、禅城园、顺德 园、高明园。南海园规划范围面积753.79公顷。三水园规划范围面积 431公顷。禅城园规划范围面积1200公顷。顺德园规划范围850公顷。 高明园规划范围面积1339公顷。 (2)规划协调范围 为促进工业园区与周边地区的功能协调,实现产城融合,划定规 划协调范围。 南海园规划协调范围为南海中部片区,总面积约403.36平方公里; 三水园区,规划协调范围总面积约100.98平方公里;禅城园规划协调 范围扩展至南庄绿岛湖片区及张槎街道工业园区、吉利工业园区,总 面积约49.5平方公里;顺德园规划协调范围扩展至西部生态新区范围 以及五沙、容桂片区,总面积约109.13平方公里;高明园规划协调范 围拓展至荷城街道北部以及杨和工业区、明城工业区等范围,总面积 约100.75平方公里。 本规划期限为2014-2020年。3.规划目标与策略: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发展目标是:国家 一流科技产业园。 产业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光电产业战略崛起,加快促进汽车及 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业两大支柱产业高端发展,全力推动新材料、 环保、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力促传统优势产业转型提 升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共进,重点发展8大产业30个细分领域,构 建佛山高新区“830”产业体系。 总体发展策略: 策略1 核心引领,打造协同创新体系 策略2 强化先进制造,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策略3 产城融合,提升城市综合服务与公共环境品质 规划范围示意图周边协调发展分析图

全国新农村支持政策宣传资料整理

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解读 1、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区管委会建立土地收益专用账户,所有土地收益将会以奖金的形式补偿给各新农村用于社区规划和咱老百姓的医疗卫生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2、搞好规划设计前期工作。各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以给老百姓提供美好未来生活为目标,同步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和文化健身广场以及其它便民服务设施,满足群众公益性服务需求。新农村要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防止重复建设,避免造成新的浪费。对3年内建设新型社区的村庄,前期工作及其相关费用由管委会承担。 3、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成立专门机构,无偿代理项目单位的各项审批手续,原则上15天内就可已将所有手续办好。 4、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区级财政会想方设法会在新农村建设前先铺路、先架线、先通水、先通气、先通暖(方便施工,方便百姓生活)。 5、鼓励合村并点。对多个村庄集中安臵在一起的,管委会将对新农村范围内道路、水、电、汽、暖、垃圾处理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给予资金补贴。另外,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再给予政策(资金)倾斜。 6、加大拆迁奖励力度。实行先建后拆的,在新农村居民楼交付后,分房、搬家与老村拆迁同步进行。以老村出让政

府净收益为基数,加大奖励力度。其奖励标准是从交房之日起,6个月内拆迁完毕的奖老村出让政府净收益的60%;7个月内拆迁完毕的奖老村出让政府净收益的奖50%;8个月内拆迁完毕的奖老村出让政府净收益的奖40%;9个月内拆迁完毕的奖老村出让政府净收益的奖30%;10个月内拆迁完毕的奖老村出让政府净收益的奖20%;11个月内拆迁完毕的奖老村出让政府净收益的奖10%。实行先拆后建的,一次性奖励旧村土地出让净收益的60%。如无净收益或净收益特别少,由区管委会出资奖励。拆迁过渡费参照有关政策执行。老村土地出让净收益除用于奖励之外的剩余资金由区管委会统筹安排,用于完善新型农村社区配套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总之是政府零收益,咱老百姓得实惠。 7、搞好生产安臵。政府考虑到咱老百姓搬迁后,将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会特别规划建设一批三产服务区(商业一条街、企业职工生活服务中心、大型专业市场、高校后勤服务项目、标准化厂房区),让咱老百姓在服务区里挣钱养家、发家、富家。 8、加快土地流转。按照自愿、悠长的原则,各村剩余各地可承包给大公司或种养殖大户经营,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 9、加强农民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新农村建好后咱老百姓不光有三产服务区,还要有在三产服务区发家致富的本领,

新农村建设点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汇报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849 (计划范本系列) 新农村建设点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汇报详细版 When The Goal Is Established, It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Of Organ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Organizational Goals To Be Achieved And The Ways To Achieve Them.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新农村建设点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汇 报详细版 提示语:本计划文件适合使用于目标确立时,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根据省新村办的工作要求,在XX-XX年期间,我县每年要在同一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行政村内,选择一个省批新农村建设试点自然村作为省领导联系指导的试点村。我县XX年选择石镇镇xx村委会汪家上村作为省领导联系指导的试点村,XX年拟选择汪家中村,XX年拟选择汪家下村作为省领导联系指导的试点村,现将其三年发展规划汇报如下: 一、xx村委会情况 xx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岛洲村委会,位于鄱、乐、万两县一市交界处,与鄱阳饶埠镇仅乐安河一支流相隔,与乐平乐港同处一岛,属乐安河的冲击小平

原。 xx村委会是我县“xx”期间12个整村推进扶贫村之一。早在六、七十年代曾是万年农业的一面旗帜,农业学大寨时曾受到过党中央、国务院的嘉奖,原大队书记孙冬松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全村有上孙、下孙、汪家上村、汪家中村、汪家下村、李湾6个村小组,共有1010户,人口5168人,耕地计税面积2241亩、非计税面积1000亩,水面240亩,山林748亩。 由于xx是岛洲,交通十分不便,环境十分恶劣,老百姓生产生活非常困难,年人均纯收入还不到XX元。全村现有70%-80%的青壮年人外出打工挣钱,留在家里的则靠种植水稻为生。 二、XX -XX年省领导联系指导试点村基本情况及三年发展规划

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330页)

年山东省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 前言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东邻青岛、烟台,西连淄博、东营,南接临沂、日照,北濒渤海莱州湾,是山东省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是东西连接沿海与内陆、南北承接环渤海湾与长江三角洲的枢纽城市,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现辖潍城、奎文、坊子、寒亭四区,青州、诸城、寿光、高密、安丘、昌邑六市和临朐、昌乐两县,土地总面积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 潍坊市现行城市总体规划是年由同济大学和潍坊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年省政府以鲁政字[]号文批复实施的。实施以来,在调控城市发展、指导城市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用地布局与空间结构日趋合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了潍坊市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但是由于规划实施时间已经较长,城市区划发生了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之快,大大超出了原来的预测,现行规划已明显不适应实际发展的需要。同时,潍坊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全面开始修编,需要修编城市总体规划与之协调和衔接。 为此,潍坊市政府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号)的要求,根据山东省政府统一部署,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重新修编潍坊市总体规划。获得建设部批准后(建设部建规函[]号文),由潍坊市人民政府委托上海同济大学、潍坊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六家单位组成项目组联合编制新一版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由同济大学资深教授陶松龄领衔主持。 规划按照“政府组织领导、部门行业联动、专家领衔指导、社会公众参与、科学民主决策”的原则进行,旨在贯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通过对城市定位做出合理判断,对未来的发展确定方向,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有机建构,使之成为功能完善、结构清晰、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高品位现代化城市。 本次规划自年初启动,经过市府相关部门参与研究,向市民公示、征询意见,举行专家研讨会、征询专家建议,并先后向市五大班子汇报、 本资料由皮匠网制作整理,更多方案下载请点击:https://www.doczj.com/doc/9e4419259.html,/

广东新农村建设政策规定,广东新农村建设筹划计划.doc

2019年广东新农村建设政策规定,广东新农 村建设规划方案 广东新农村建设政策规定,广东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促进农村 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6〕12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商务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月23日 ?广东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8号),加快推进我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制订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区域错位发展原则,统筹推进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探索实施“互联网+农村”、“互联网+现代农业”战略,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城乡产品双向流通渠道基本形成,农产品网络销售及农村网络购物规模持续扩大,整体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在全省建成50个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和100个乡镇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实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在行政村全覆盖。全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年销售额保持30%以上增长。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培育5家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20家年销售额亿元以上、100家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农村电子商务企业。遴选100家农村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建设3至4个国家级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基地,培育一批集聚效应强的涉农电商平台。培训10万名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人才,从业人员素质显著提升。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三)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引导和鼓励电商、金融、商贸、流通类民营资本和外资投资农村电子商务。完善农业资本与商业资本融合发展的方法和渠道,支持农村中小电商企业、电商服务企业、现代农资企业等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综合性、专业性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或龙头企业投资农村市场。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参与建设集农产品、农制品、农村旅游文化产品、电子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电商平台,主动服务“三农”,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省商务厅、经济和信息化委、交通运输厅、农业厅、国资委、金融办、农信联社,广东银监局) (四)发展壮大涉农电子商务企业。支持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龙川县、饶平县、平远县、南雄市)和全国供销合

新农村建设宣传标语

新农村建设宣传标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标语 1、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建设现代化新农村 3、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新农村 4、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 5、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6、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7、大家一条心,建设新农村 8、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 9、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10、鼓励农民创业,扩大农民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富裕农民生活 11、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12、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构建环境友好农村 1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4、培育企业规模化,推进农业产业化 15、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实现农业产业经营 16、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 17、搞好村庄规划,改善农村面貌 18、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发展 19、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 20、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21、培育文明新风,构筑和谐农村 22、爱岗敬业勤劳富,精打细算聚财富,遵纪守法健康富,家庭和睦同心富,邻里相亲互相富 23、诚实守信,勤劳致富 24、好心总有好报,帮人就是帮己 25、扶贫帮困,患难相助 26、金乡邻,银亲眷;邻居好,赛金宝 27、莫为小事争,莫把闲言讲 28、四季有花香,环境更优美 29、春耕不好害一春,育儿不严害一生 30、勤劳是幸福的右手,节俭是幸福的左手 31、反对邪教,远离毒品 32、保持党员先进性,建设和谐新农村 33、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积极推动新农村活动开展 34、为加快实现创建和谐新农村目标而努力奋斗 35、自觉实践“三个代表”,加快新农村创建 36、创新农业运行机制,实现资源永续利用 37、增强创建意识,明确创建要求,实现创建目标

山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设计(4稿子)

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 工作方案 为做好我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评估目的 全面掌握我省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深入分析我省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情况、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各级规划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保障情况等,提出规划实施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有关建议,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科学化、规化水平。 二、评估原则 (一)全面评估,突出重点。系统回顾规划实施的总体情况,全面分析各项目标和任务的落实情况,重点分析各项约束性指标和重要预期性指标的实现程度,总结规划实施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二)立足规划,着眼未来。围绕规划核心容和主要指标,紧密结合以城镇化发展为引擎,“四化”同步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社会民生加快建设等新形势新要求,评估规划对未来发展需求的保障程度,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

(三)统一部署,典型剖析。在做好省级规划中期评估的同时,同步开展市、县两级规划的中期评估,深入了解地方各项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程度,对规划实施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剖析。 (四)专家领衔,多方参与。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专家领衔作用,广泛吸收相关专家学者、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评估成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五)客观真实、统筹兼顾。各地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客观分析当前规划实施面临的突出问题,准确研判未来发展态势,实事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采用权威部门发布的经济社会、土地利用等数据和资料,如实反映规划实施情况,保证评估过程和结论的客观性。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和建议,统筹兼顾,提出科学有效的实施措施。 三、评估时点围 本次评估期限为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评估围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行政区划实际管辖围。 四、评估任务 本次评估分为省级、市级、县级三个层面进行,各地可根据需要开展乡级规划中期评估工作。 (一)省级层面评估。 采用多种方法客观分析全省规划实施中的主要问题,预测规划实施的趋势,总结规划实施好的经验做法,提出解决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版)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09修订版) 佛山市城乡规划局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

目录 1 总则 (1) 2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 3 城市用地 (3) 4 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15) 5 建筑间距、退让与高度 (16) 6 公共设施 (21) 7 道路交通 (26) 8 市政设施及其它公用设施 (30) 9 景观与环境 (36) 10 特定区域 (38) 11 附则 (39) 附录一:用词说明 (40) 附录二:名词解释 (41) 附录三:计算规则 (43) 附录四:建筑间距和离界距离图示 (49)

1 总则 1.1 为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严格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规划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证城市规划的实 施,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技 术规范为依据,参照省内其它城市同类规定,并结合佛山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3 在佛山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规定执行。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村庄 和集镇,经批准可暂按国家、广东省有关村镇的相关规定执行。 1.4 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现行法律、法规、规范和佛山市有关规定的要求。

2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1 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规划内容和深度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广 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等规定执行。规划编制应采用佛山市统一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图2-1 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总体规划的编制 2.2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可根据需要先组织编制城市概念规划。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5~20年;近期建 设规划期限为3~5年。依据近期建设规划,可编制年度的规划实施方案,作为城市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的依据。 2.3 “2+5组团”可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组团总体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 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做出进一步的安排。 详细规划的编制 2.4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计划。城市新区、旧 城改造区、特定区域、近期建设区以及备用土地、拟出让土地等城市建设重要控制区域,应当优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中城市重点地区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前应先开展相关规划研究。 2.5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以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控制要求和规划条件为依据进行编制。各级人民政府应 组织编制重要街区、重点景观区、广场、公园、重要交通枢纽用地、城镇主要出入口、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其他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广东新农村建设政策规定,广东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doc

2019年广东新农村建设政策规定,广东新农 村建设规划方案 广东新农村建设政策规定,广东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促进农村 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粤府办〔2016〕12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商务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月23日 广东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8号),加快推进我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制订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区域错位发展原则,统筹推进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探索实施“互联网+农村”、“互联网+现代农业”战略,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城乡产品双向流通渠道基本形成,农产品网络销售及农村网络购物规模持续扩大,整体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在全省建成50个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和100个乡镇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实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在行政村全覆盖。全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年销售额保持30%以上增长。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培育5家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20家年销售额亿元以上、100家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农村电子商务企业。遴选100家农村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建设3至4个国家级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基地,培育一批集聚效应强的涉农电商平台。培训10万名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人才,从业人员素质显著提升。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三)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引导和鼓励电商、金融、商贸、流通类民营资本和外资投资农村电子商务。完善农业资本与商业资本融合发展的方法和渠道,支持农村中小电商企业、电商服务企业、现代农资企业等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综合性、专业性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或龙头企业投资农村市场。

某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我村组织相关人员,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编制了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第一章规划原则和目标 1、规划原则 (1)坚持“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充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生产,把获取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又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2)坚持“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要把建设合理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合理的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找准发展的结合点。按照循环经济的的要求,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构筑生态家园。要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确保生态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既要体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更要突出前瞻性和先进性。在本村的各个项目的设计中,都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搞好建设规划和设计蓝图,体现地方特色。 (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按照每个阶段不同的目标要求确定近、远期的实施目标分解落实。遵循可执

行性、可操作性原则,突出重点,分布实施。 2、规划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产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农民教育组织化、稳定机制长效化、村务管理民主化、乡风民俗文明化为目标,广泛动员,全面发动,逐步把XX村传统产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竞争力和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产业,把XX村建设成为拥有现代文明生活的新型农村,把XX村农民培养成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XX村建设成为村民、集体双富,物质、文化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章村庄建设规划 建设因地制宜,规划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画优质生态环境,强调全村建设的整体性,包括:功能布局、住宅分布、道路系统、排水系统、绿化系统与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形成整体。为村民营造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的怡然栖息之地。 1、功能布局 通过对现状用地布局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之达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土地、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使村庄用地布局规划有利于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2、住宅规划

山东省第二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山东省第二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重大成果奖 经济学 规制经济学沿革的内在逻辑及发展方向 作者:张红凤(山东财经大学)杨慧(山东财经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管理学 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机制 作者:张玉明(山东大学)刘德胜(齐鲁工业大学)段升森(山东大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 一等奖 经济学 城乡一体化体制对策研究 作者:徐同文(齐鲁工业大学) 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 R&D资源约束下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基于国际技术扩散和内生需求视角 项目负责人:李平(山东理工大学) 全国社科规划办2010年10月 管理学 基于前景理论和不确定语言变量的区间概率风险型多属性决策研究 作者:刘培德(山东财经大学)金芳(山东财经大学)张新(山东财经大学) Knowledge-Based Systems2011年第4期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地区性行政垄断与经济增长——基于转型期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作者:张卫国(山东社会科学院)任燕燕(山东大学)花小安(广发银行南通分行) 经济研究2011年第8期 政治学 政党政治论 作者:王韶兴(山东大学)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 法学 法律绩效评估机制论 作者:汪全胜(山东大学(威海))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量刑治理的模式之争 ——兼评量刑的两个指导“意见” 作者:周长军(山东大学) 中国法学2011年第1期 哲学社会学 虚拟生存论

作者:贾英健(山东省委党校) 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21世纪初中国人口的生育观念 ——基于对山东省一项问卷的调查 作者:陈岱云(济南大学)胡令安(山东省荣军医院) 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文学语言学 齐鲁古典戏曲全集 作者:陈公水(山东理工大学)徐文明(山东理工大学)张英基(山东理工大学) 中华书局2011年9月 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 作者:张可礼(山东大学) 凤凰出版社2011年9月 文化学 全泰山诗 作者:袁爱国(泰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泰山出版社2011年12月 教育学 制度道德教育论 作者:冯永刚(山东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道德教育的非知识化路径 作者:谭维智(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 中国体育组织文化建设与体育产业持续发展的研究 项目负责人:王玉珠(聊城大学) 全国社科规划办2008年10月 历史学 现代国际关系史:世界体系的视阈 作者:曹胜强(枣庄学院) 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 儒家政治理论及其现代价值 作者:傅永聚(曲阜师范大学) 任怀国(潍坊学院) 中华书局2011年9月 乡遂之制与西周春秋之乡村形态 作者:马新(山东大学) 文史哲2010年第3期 应用与普及 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战略研究 作者:王志东(山东社会科学院)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作者:朱孔来(济南大学)李静静(莱芜银监局)乐菲菲(济南大学)

新佛山城市规划(2020)

佛山城市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为适应2002年佛山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统筹城市各项建设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重新编制《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第2条规划基本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 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 4、《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5、《佛山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6、《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 7、国家、广东省、佛山市的相关规划文件 第3条城市规划区与中心城区 1、本次规划的城市规划区为佛山市行政辖区的范围,面积3848.49平方公里。 2、规划中心城区为“2+5组团”所包括的街道办或镇的行政辖区范围,面积1913平方 公里,约占全市域面积的49.7%。“2+5组团”是指:中心组团、大良容桂组团、狮山组团、西南组团、西江组团、大沥盐步组团和九江龙江组团。 第4条规划期限

近期为2005-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远景为2021年以后。 第5条规划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使佛山市由“快速城市化”向“健康城市化”的方式转变,由注重“数量的增长”到关注“质量的提升”。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佛山发展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市域内 不同类型地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佛山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他城市间的关系,在区域协调中准确把握佛山自身的定位;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按照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规划好产业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划定并严格控制区域绿地,加强土地、水、能源的节约与综合、有效利用,降低工业污染,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通过合理布局,在对外招商引资的同时,鼓励民营企业的成长。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6条城市发展目标 1、第一阶段,到2010年左右,全面协同地推进佛山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工作,在 保持发展活力的前提下调整体制结构,努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强区域协作,构建广佛都市区的基本构架。 2、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力争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 优美、城乡协调、体制完善、社会文明的小康社会;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一起,确立具有独自特色的国际大都市区的地位。 第7条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1、以区域协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前提,遵循区域化与市场化的一般规律,科学判断与合 理制定城市的发展路径、功能定位与发展选择,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应充分考虑对于跨界地区的影响。 2、注重区域内各城市与地区间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协调。 3、注重区域内各城市与地区间在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协调。 第8条社会发展策略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推进农村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稳定劳动力的供给,引导流动人口逐步本地化,实现劳动力的稳定储备。 2、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建立与就业岗位相关的土地供应机制,加大职业培训与教育的投 入,增强劳动力的可就业能力,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 3、完善城乡统筹规划,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区的集聚,全面改善村镇地区在社会基础服务 设施方面的配套建设。各级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设施应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在全市逐步建立起“市-区-街办(镇)-村” 多级与多层次的社会服务设施体系。 4、加强城镇化进程中的“镇改街、村改居”和城市新建小区的“社区建设”,增强市民 的地方认同感。 5、加快建设信息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建设“数字佛山”。

2005-2011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汇总

2005年 10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2)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3)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4)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5)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005,12, 29日电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一)把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围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三)稳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四)坚持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和严格控制建设占地,确保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五)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务工,公平对待农民工及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六)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从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2006,1,26胡锦涛强调要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民心工程: 胡锦涛就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落实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掌握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努力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切实符合实际、符合农民意愿。二是要因地制宜、搞好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三是要抓住重点、积极推进,坚持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为农民群众多办好事、实事,做到不急于求成,不搞一刀切,不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四是要完善机制、形成合力,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教育,使全党全国以及全社会共同关心和热情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是要总结经验、分类指导,注重抓好试点,及时总结实践,发现典型经验,指导面上工作,不断开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局面 2006,1,2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在接受《?t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当前农村急需解决七大问题:农村家庭教育负担沉重。 农民看病难、医疗保障程度低。 财政支农资金难以统筹使用。 城市对农民工“经济接纳,社会排斥”。 低价征地是当前损害农民利益的最突出问题。 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农民的信贷需求。 市场谈判地位低,自我服务组织的发育缓慢。 2006年春节前夕,三部门再次组织“电视进万家”工程,向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云南、广西6省区各赠送1万台21英寸彩电。电视进万家:和谐入千家欢乐进万户 2006年,1月26日,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农村合作金融工委浮出水面搭建行业自律平台 2006年2月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迈出科学发展新步伐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根据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必须把握大局、突出重点,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着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加大能源资源节约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2006年2月20日] 农业部:全国将开展村级债务债权摸底清查 [2006年2月21日] 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央“一号文件”新农村建设有力开局

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本文是关于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双溪村位于双溪桥镇中部,是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距咸安城区仅20余公理,沿横公路纵贯全村,交通便利。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带季风性气候,适宜水稻、油菜、芝麻、花生、苎麻、蔬菜等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3399亩(其中水田3238亩、旱地161亩)、770户、3879人,劳动力人数1287人,其中外出务工1140人。全村有贫困户34户,五保户10户,享受低保86人,加入合作医疗3100人。全村以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红苕、玉米等作物,饲养牛、生猪、家禽等。XX年年种植水稻3238亩,油菜XX亩,年末生猪存栏400头,牛存栏22头,人均纯收入3582元。全村2个组通有线电视,有4个组通了自来水,有12组通了水泥硬化路面。村内现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医疗卫生室1所,村级活动室1所。 (三)发展优势条件 1、天然气候优势村内为江南丘陵地带,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度,年降雨量mm,无霜期天左右,年日照时数小时左右,适宜水稻、油菜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2、交通区位优势双溪村为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双溪桥镇位于咸宁市东大门,与武汉、黄石两市交界,距107国道、京广铁路12公里,连接106、107国道的省级公路——沿横公路纵贯镇区40公里,镇内乡村硬化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南到株洲、广州,北上武汉,交通十分便利。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还是以水稻经济作物为主;不能形成多种品种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同时生产经营方式粗放、产业化程度低,主要还是梨耕的原始耕作方式,不能形成专业化、机械化的作业;产业化生产水平低,未能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