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高中生物默写全本

2017高中生物默写全本

2017高中生物默写全本
2017高中生物默写全本

必修1第一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最大的生命系统是。

2.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

取镜、安放、低倍镜对光→使用低倍镜找到物像→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将要观察的物像移至→转动→换上高倍镜→调整和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直到物像清晰)。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原核生物包括。

异: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细胞质中没有(只有);DNA不与组成。

同:结构相似(细胞核、细胞质、或);都以作为遗传物质。

4.细胞学说的要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发育而来,并由

和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中产生。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的统一性

5.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

大量元素,如等;微量元素,如。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

最基本的元素是,主要元素是

元素大多以的形式存在。

6.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7.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

(1)还原糖与发生反应,生成。操作过程中要注

意。

(2)脂肪被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染液染成。

(3)蛋白质中的在环境中与发生作用,产

生络合物,鉴定蛋白质的试剂名称是。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1、元素组成:除外,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其中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的不同。

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分为必需氨基酸( 种)和非必需氨基酸( 种)。

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

1、构成方式:

由2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由11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健叫。

2、计算:

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数= =

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至少

..有氨基数或羧基数

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含有的氨基酸数为n则,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蛋白质中氮原子数==

蛋白质中氧原子数==

3、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直接原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肽链的折叠,盘曲及蛋白质的千差万别。

根本原因:。

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多样性。

4、蛋白质的功能

(1)(肌肉毛发)(2):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酶)

(3):运输载体(血红蛋白)

(4):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5):()

高温、重金属、、等会破坏蛋白质的,使其活性丧失。

必修1第二次

一、核酸

种类:包括(由条链构成)和(由条链构成)。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其结构简式

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有种,DNA所含碱基有:

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有种。RNA所含碱基有:

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中(原核生物主要分布在),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

鉴定:使DNA呈色;使RNA呈色。实验过程中

能够改变通透性,使染色质中的分离。

功能:是细胞内携带的物质,在生物体的、和

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可溶性还原性糖:等

注:糖原包括和两种,其中可分解产生葡萄糖并及时补充至血液中的

是。

生物大分子:包括、和等,都是由许多基本的链接而成。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为基本骨架,有许多单体链接成多聚体

三、细胞中的无机物

1、水:存在形式,功能分别是

代谢与其含量的关系

2、无机盐(绝大多数以形式存在)功能:

①、构成,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③、。

四、细胞膜

1、成分:组成元素:

2、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

③、信息交流方式分别有、

、。

决定了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3、流动镶嵌模型: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磷脂双分子层中或磷脂双分子层。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其基础是

功能特点:,其基础是

糖蛋白:与结合而成,分布于膜的,作用为等。

4、细胞膜的实验制备:选择作为实验材料,因为没有和。

5、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的。

必修1第三次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1、分离细胞器的方法:

细胞质主要包括。

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

2、溶酶体:内含多种,能分解

3、①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有:,其中一定具有的是。

②能产生水的细胞结构有:。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

③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相关的细胞结构有:

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

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时依次经过的的细胞器有

④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有:

⑤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

具有单层膜的细胞结构有:

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

无膜的细胞器有: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

含有DNA的细胞器有: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

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结构有: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

与渗透作用有关的细胞器:

4、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自主复习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5、健那绿是将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呈色。

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1、细胞核的结构:

染色质:由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结构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核膜: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核仁:与有关。

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

2、细胞核的功能:。

必修1第四次细胞的物质运输

一、渗透作用

1、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2、动物细胞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时,动物细胞;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高时,细胞;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相同时,。由上述三点可以看出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的大小,在此实验中,相当于半透膜。

3、成熟植物细胞

由于占据了细胞的大部分空间,将细胞质挤成一薄层,所以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

原生质层:。

植物细胞的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进入外界溶液中,使

和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当细胞不断失水时,

和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发生了。当细胞液的浓度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就会慢慢地恢复成,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现象。

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主要以的方式进出细胞;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这种方式是否需要载体和能量?,这与细胞膜

的有关。抗体从合成到分泌至少穿过了层生物膜。DNA聚合酶从合成到进入细胞核起作用至少穿过了层生物膜。

必修1第五次

一、酶

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____________,统称为细胞代谢。

2.酶的作用机理:

(1)活化能:分子从_________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_____________所需要的能量。

(2)催化剂的作用:提高_________________,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3)作用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更显著。

4.酶的本质:酶是___________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__________,其中绝大多数是___________,少数是________。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__________作用。

5.酶的特性:

二、ATP

1、A T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一个A TP分子中含有一个_______________键,两个______ ________键,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A代表,P代表,~代表,-代表。

2.功能:直接为细胞的___________提供能量。

3.ATP水解: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 TP分子中____________的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并释放能量,ATP的水解伴随着反应的发生。

4.A TP形成: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DP可以接受能量,同时与_______结合,重新形成ATP,ATP的形成伴随着反应的发生。

5.ATP形成的能量来源:(1)对于动物、人、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来说,均来自于_______________;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则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6、A TP与ADP的转化反应式:

三、细胞呼吸

1、有氧呼吸分步反应式和场所分别是:(以葡萄糖为底物)

Ⅰ: 。Ⅱ:。Ⅲ:。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2、无氧呼吸总反应式及场所:

动物、乳酸菌等:。植物、酵母菌等:。

3

四、光与光合作用

1.绿叶中的色素有4种,即__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____色)和___________(______色)。

2.色素的吸收光谱: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这些色素吸收的光都用于光合作用。

3.色素的提取:可以用____________作溶剂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而不能用水,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取过程中需加入一定量的和

原因分别是和。4.色素的分离: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_____________不同进行分离,_____________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5.色素的种类和颜色:层析分离后,滤纸条上从上到下呈现的四条色素带依次是_________色的胡萝卜素、黄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的叶绿素a、_______色的叶绿素b。

6

7.光合作用强度:是指植物在___________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

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控制___________和温度,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_______________等。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有: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_、土壤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

_________________等。

必修1第六次

一、细胞生长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__________,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_______,所以_________ __ _ _____________限制了细胞的长大。______________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的___________不会随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二、细胞增殖

1.方式: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细菌的分裂方式。

2.细胞周期:______________的细胞,从_____________时开始,到________________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3.分裂间期主要变化:完成___________的复制和有关______________的合成,同时细胞有_____________。分裂期(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主要变化:

(1)前期:染色质丝螺旋化形成_______,________解体,__________消失,细胞两极发出_________,形成纺锤体。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两侧都有__________附着,并牵引染色体运动,使_____________________排列在赤道板上。

(3)后期:____________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__________,并由_________牵引,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4)末期:染色体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消失,出现新的_____________,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____________。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数目加倍是期,原因是,染色体数目加倍是期,原因是,DNA和染色体数目减半是期,原因是

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________经过复制(实质为的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_______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

5.无丝分裂特点:没有出现______________的变化。如:______________的分裂。

思考: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否也能均等分配?____________。

6、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解离所用药液是由质量分数为15%的______和体积分数为95%的________按1∶1混合而成的,其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________________。

(2)漂洗所用的液体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于染色。

(3)染色用0.01 g/mL或0.02 g/mL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能使__________着色。装片制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制片。

二、细胞分化

1.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________________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上发生__________差异的过程。

2.意义:(1)细胞分化是生物___________的基础。

(2)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_________,有利于提高各种___________的效率。

3.实质:一个个体的各种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__________(原因),但是,在个体发育中,不同细胞中________的执行情况不同,即。

4.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已经_________的细胞,仍然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潜能。植物体内的细胞具有分裂分化能力,动物体内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叫做

三、细胞癌变

1.概念:受____________的作用,细胞中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成为不受________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____________细胞。

2.主要特征

(1)适宜条件下,能够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显著变化。

(3)癌细胞______发生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_______显著降低,容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致癌因子:大致分为____________致癌因子、________致癌因子、________致癌因子三类。

4.细胞癌变的原因

(1)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而变成癌细胞。

(2)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_________________,控制细胞_______________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抑癌基因主要负责。

四、细胞衰老1.单细胞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多细胞生物体,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细胞衰老的特征:

(1)细胞内_______________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____________________速率减慢。

(2)细胞内_______________降低。

(3)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___逐渐积累、增多,会阻碍细胞内的交流和传递。

(4)细胞内呼吸速率_______,细胞核体积_ ____,核膜__ __,染色质__ _、染色_______。

(5)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改变,物质运输功能____________。

五、细胞凋亡

1.概念:由_______所决定的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又称_________________。2.意义:在成熟的生物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___________,维持_________________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3.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必修二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植物,且是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3)豌豆具有。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

(1)相对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的现象。(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其特点是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

(3)杂交:的相交方式

自交:的相交方式。

测交:的方式。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

写出高茎豌豆(Dd)自交和测交的遗传图解:

5.分离定律

其实质

..就是在形成配子时,

6.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

F1YyRr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分别是,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种基因型,分别是(写出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种表现型,比例

7.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是形成配子时,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 (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此时染色体数目要根据判断。

(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且能在一对染色体。

四分体指

(3)一对同源染色体= 个四分体=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个DNA分子。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2.假设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画出下列相关图形。

前期中期后期

有丝分裂

减Ⅰ

减Ⅱ

意义: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从而保证了遗传的稳定和物种的稳定。

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产生配子的种类为种。

一、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萨顿的假说及实验证据

1.假说内容:基因是由________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即基因就在__________上。2.假说依据:基因和________ 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_________。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保持__________形态结构。

(2)在体细胞中基因___________存在,染色体也_________存在。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________,成对的染色体也只有_________。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________,一个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自由组合的。

(二)实验证据:

实验结论: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二、伴性遗传

1.概念:位于_____________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______________的现象。

2.人类红绿色盲症

(1)基因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

(2)相关基因型:

(3)遗传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

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_________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_____________。

写出下列几个遗传图解:

P: X B X b X X B Y P: X B X b X X b Y

3.抗维生素D佝偻病

(1)遗传病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患者的基因型:①女性:________________。②男性:___________。

(3)遗传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

第一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1)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性遗传(即);

(2)双亲有病子代出现正常为性遗传来判断(即)。

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注:如果家系图中患者全为男性(女全正常),且具有世代连续性,应首先考虑遗传,无显隐之分。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由英国科学家 等人进行。

结论: (2)、体外转化实验:1944年由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进行。

结论: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实验过程 ①标记噬菌体

含35S 的培养基???→培养

含35S 的 ???→培养

蛋白质外壳含35S 的噬菌体 含32P 的培养基???→培养

含32P 的细菌???→培养

内部DNA 含32P 的噬菌体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

含35S 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菌体内没有放射性35S 含32P 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菌体内有放射线32P

结论:

3.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烟草花叶病毒的RNA 能自我复制,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因此 是它的遗传物质。 4、生物的遗传物质

非细胞结构: 生物 原核生物:

细胞结构 真核生物:

结论:绝大多数生物(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所以说

DNA 是 遗传物质。

第二节 DNA 分子的结构

1. DNA 分子的结构

(1)基本单位--- 2、DNA 分子的特性 ⑴稳定性

⑵多样性 构成DNA 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 可以千变万化。

⑶特异性 每个特定的DNA 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 着 。

3.DNA 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⑴DNA 分子由两条 盘旋而成。

⑵DNA 分子外侧是 交替连接而成的基本骨架。 ⑶DNA 分子两条链的内侧的碱基按照 配对,并以 互相连接。 4.相关计算

(1)A=T C=G (2)(A+ C )/(T+G )= 1或A+G / T+C =

(3)如果(A1+C1)/(T1+G1)=b 那么(A2+C2)/(T2+G2)=

(4)(A+ T)/(C +G) =(A1+ T1)/(C1 +G1) = (A2 + T2)/( C2+G2) =

4.判断核酸种类

(1)如有U无T,则此核酸为;

(2)如有T且A=T C=G,则为;

(3)如有T且A≠T C≠G,则为单链DNA ;

(4)U和T都有,则处于阶段。

第三节

DNA复制的有关知识

1.时间:

2.场所:

3.模板:

4.原料:

5.酶:

6.能量:

7.特点:

8.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的过程,复制需要

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与DNA复制有关的碱基计算

1.一个DNA连续复制n次后,DNA分子总数为:

脱氧核苷酸链的条数为:,母链条数为,

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为

2.第n代的DNA分子中,含原DNA母链的有2个,占全部DNA的比例为

3.若某DNA分子中含碱基T为a,

(1)则连续复制n次,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2)第n次复制时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基因的相关关系

1、与DNA的关系

①基因的实质是片段,无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能称之为基因(非基因)。

②每个DNA分子包含基因。

2、与染色体的关系

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一条染色体上有个DNA分子。

②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此外,中也有基因分布。

3、与脱氧核苷酸的关系

①脱氧核苷酸(A、T、C、G)是构成基因的单位。

②基因中代表遗传信息。

4、与性状的关系

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②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合成来实现。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3、基因表达过程中有关DNA、RNA、氨基酸的计算

基因模板链中A+T(或C+G)与mRNA分子中(或)相等。氨基酸数目是mRNA中碱基数目的,是双链DNA碱基数目的。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画出中心法则图解:

⑴DNA→DNA:DNA的;⑵DNA→RNA:

⑶RNA→蛋白质:⑷RNA→RNA:RNA的

⑸RNA→DNA:。

DNA→DNA RNA→RNA

DNA→RNA 生物病毒

RNA→蛋白质RNA→DNA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控制性状的两条途径:(1)

(2)

2、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3、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与之间多种因素存

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地精细地调控生物的性状。

第五章 可遗传的变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基因突变

1.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概念: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_____、增添或____________,而引起的________的改变。

3.原因

???

??

外因????

?

① 因素:如紫外线、X 射线及其他辐射②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

③ 因素:如某些病毒内因: 时发生差错,DNA 碱基组成 发生改变

4.发生时间:___ ___时。

5.特点:(1)普遍性: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2)随机性和________:发生于个体发育的________,且可能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3)_____ _ __: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 (4)_______ _ ____:一般是有害的,少数有利。 6、结果:

7.意义:基因突变是________产生的途径,是________的根本来源,是________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

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_____ ___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____ ____。

(2)是________的来源之一,对____________也具有重要意义。

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1.类型 ?????

缺失:染色体中 而引起的变异

重复:染色体中 而引起的变异

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 而引起的变异

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 上而引起的变异

2.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__ __或________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性状的变异。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

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______ ______,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2.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________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3.多倍体

(1)概念: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组的个体。

(2)特点:植株茎秆粗壮,________________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相对高。

(3)人工诱导多倍体

①方法:用______ __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②原理:秋水仙素能够抑制________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引起细胞内________加倍。

4.单倍体

(1)概念: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_____ _____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2)特点:植株矮小,而且________。 (3)单倍体育种 ①过程:花药――→离体培养

______ ____――→秋水仙素处理

正常生殖的纯合子――→选择

新品种 ②优点:______ __________。

关于单倍体

(1)由配子形成的个体,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称为单倍体。单倍体是生物个体,而不是配子,所以精子、卵细胞、花粉属于配子,但不是单倍体。

(2)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是一倍体。

人类遗传病

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1.单基因遗传病

(1)概念:受________ ____控制的遗传病。 (2)分类

①显性基因引起的:如多指、并指、抗V D 佝偻病等。

②隐性基因引起的:如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聋哑、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多基因遗传病

(1)概念: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2)特点:在______发病率比较高。

(3)病例:________________、青少年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病等。 名师点拨 多基因遗传病具有易受环境影响的特点,充分说明了性状的表现型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概念: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2)病例:________________、猫叫综合征。 二、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2017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必须修满的生物学学分为 A A.4学分 B.6学分 C.10学分 D.12学分 2.下列各项中,属于高中生物课程必修模块组成部分的是 A A.分子与细胞 B.稳态与调节 C.生物科学与社会 D.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高中生物课程选择性必修部分的是 D A.稳态与调节 B.生物与环境 C.生物技术与工程 D.遗传与进化 4.关于高中生物课程结构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 必修课程共有3个模块 B. 选择性必修课程共3个模块 C. 选修课程有3个系列 D.现实生活应用属于校本生物课程 5. 对选考生物的学生来说,以下内容可以不修习的是 D A. 模块1:分子与细胞 B. 模块2:遗传与进化 C. 模块3:生物与环境 D. 系列3: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6. 关于新课标学分设置的以下描述中有误的是 C A. 必修课程共4学分 B. 选择性必修课程共6学分 C. 选修课程每修习完成10学时可获得1学分,最高可获得4学分 D. 修习完高中生物课程最多可得14学分 7.对高中学生修习生物所得学分分布要求合理的是 B A.高中毕业不高考:0~4学分 B.高中毕业高考但不选考生物:不少于4分(必修) C.高中毕业高考且选考生物:不少于10分(必修+选修) D.高中毕业高考且选考生物:不少于6分(选修性必修+选修) 8.在新课标《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内容要求描述不在一个层级的是 A A.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 B.说出细胞由C、H、O、N、P、S等元素组成 C.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D.概述核算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是储存于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 9.在新课标《遗传与进化》模块中内容要求描述不在同一层级的是 C A .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 B.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 C.概述DNA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 D.由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10.高中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生物学科在流程上提出以下申请,不合理的是 A A. 高中毕业不高考:只选修生物校本课程 B. 高中毕业不选考生物学科:必修→选修 C. 高中毕业选考生物学科:必修→选择性必修 D. 高中毕业选考生物学科: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最新修订版)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最新修订版)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标研制组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 念 ..................................................................... .. (1) (一)课程性 质 ..................................................................... .. (1) (二)基本理 念 ..................................................................... .. (1)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 标 ..................................................................... . (2) (一)学科核心素 养 ..................................................................... . (2) (二)课程目 标 ..................................................................... (3)

三、课程结 构 ..................................................................... (3) (一)设计依 据 ..................................................................... (3) (二)结 构 ..................................................................... . (4) (三)学分与选 课 ..................................................................... .. (4) 四、课程内 容 ..................................................................... (4) (一)必修课 程 ..................................................................... . (4) 模块 1 分子与细 胞 ..................................................................... .. (4)

2017年高中生物新课标(学科核心素养)

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6年7月20日版 (修订稿)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标研制组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1) (一)课程性质 (1) (二)基本理念 (1)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 (一)学科核心素养 (2) (二)课程目标 (3) 三、课程结构 (3) (一)设计依据 (3) (二)结构 (4) (三)学分与选课 (4) 四、课程内容 (4) (一)必修课程 (4) 模块1 分子与细胞 (4) 模块2 遗传与进化 (6) (二)选修Ⅰ课程 (8) 模块1 稳态与调节 (8) 模块2 生物与环境 (10) 模块3 生物技术与工程 (12) (三)选修Ⅱ课程 (14) 现实生活应用 (14) 职业规划前瞻 (16) 学业发展基础 (19) 五、学业质量标准 (22) (一)学业质量水平 (22) (二)说明 (25) 六、实施建议 (25)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25) Ⅰ. 教学建议.................................................................................................................. Ⅱ. 评价建议 (27) (二)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命题建议................................................................................. Ⅰ. 学业水平测试.......................................................................................................... Ⅱ. 高考命题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1. 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 2.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3. 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 (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1. 精心规划并全面落实高中生物学课程.................................................................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解读:解读03 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物理小金刚系列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 一、学科核心素养 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考虑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具体化、细化到各学科课程之中。长期以来,宏观育人目标是明确的,中观的学科育人目标比较笼统,容易造成微观的教学目标只关注具体的知识学习。 这次修订,各学科凝练提出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提出考试评价的建议,目的是切实引导各学科教学在传授学科知识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科思想、思维方式等,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生物学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与生物学有关的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贯穿于教科书编写、课堂教学以及考试评价中。 2017年版 生命观念 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 ● 结构与功能观 ● 进化与适应观 ● 稳态与平衡观 ● 物质与能量观等 ● 多样性 ● 统一性 自然观 世界观 ● 独特性 ● 复杂性 科学思维 01 02

● “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 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科学思维,如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 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 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 科学探究 ● “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 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 ● 学生应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增费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提高实践能力;在探究中,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 社会责任 ● “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 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 ● 学生应能够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积极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关注社会议题,参与讨 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主动向他人宣传关爱生命的观念和知识,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生学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贯穿于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及考试评价中。 二、课程目标 2003年实验稿 ● 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 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 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 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 界观和价值观; ●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04 03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正式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 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 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 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 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 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答案】D 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色法进行检测 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 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答案】B 【解析】细胞膜的完整性,可以选择性吸收物质,而台盼蓝染色剂是细胞不需要的有机物,若细胞膜完整,则无法进入,而破坏后则可以进入,A正确;氨基酸不含有肽键,而双缩脲试剂用来检测蛋白质中的肽键,B错误符合题意;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通过用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溶液或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C 正确;斐林试剂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还原性葡萄糖在水浴加热下还原成砖红色,D正确。

2017年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版)

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修订稿)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标研制组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1) (一)课程性质 (1) (二)基本理念 (1)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 (一)学科核心素养 (2) (二)课程目标 (3) 三、课程结构 (3) (一)设计依据 (3) (二)结构 (4) (三)学分与选课 (4) 四、课程内容 (4) (一)必修课程 (4) 模块1 分子与细胞 (4) 模块2 遗传与进化 (6) (二)选修Ⅰ课程 (8) 模块1 稳态与调节.................................................................................... . (8) 模块2 生物与环境..................................................................................... . (10) 模块3 生物技术与工程............................................. (12) (三)选修Ⅱ课程 (14) 现实生活应用............................................................................................... .. (14) 职业规划前瞻.............................................................................................. (16) 学业发展基础............................................................................................... . (19) 五、学业质量标准 (22) (一)学业质量水平 (22) (二)说明 (25) 六、实施建议................................................................................................................ . (25)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 (25) Ⅰ. 教学建议.................................................................................................................. Ⅱ. 评价建议 (27) (二)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命题建议................................................................................. Ⅰ. 学业水平测试.......................................................................................................... Ⅱ. 高考命题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1. 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 2.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3. 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

新生物课程标准2017

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1) (一)课程性质 (1) (二)基本理念 (1)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 (一)学科核心素养 (2) (二)课程目标 (3) 三、课程结构 (3) (一)设计依据 (3) (二)结构 (4) (三)学分与选课 (4) 四、课程内容 (4) (一)必修课程 (4) 模块1 分子与细胞 (4) 模块2 遗传与进化 (6) (二)选修Ⅰ课程 (8) 模块1 稳态与调节 (8) 模块2 生物与环境 (10) 模块3 生物技术与工程 (12) (三)选修Ⅱ课程 (14) 现实生活应用 (14) 职业规划前瞻 (16) 学业发展基础 (19) 五、学业质量标准 (22) (一)学业质量水平 (22) (二)说明 (25) 六、实施建议 (25)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25) Ⅰ. 教学建议 (25) Ⅱ. 评价建议 (27) (二)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命题建议 (27) Ⅰ. 学业水平测试 (28) Ⅱ. 高考命题建议 (29) (三)教材编写建议 (35) 1. 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 (35) 2.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35) 3. 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 (36) (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37) 1. 精心规划并全面落实高中生物学课程 .37 2. 强化以评价为导向的课程管理 (37) 3. 注重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 (37) 4. 加强生物学实验室的建设 (37)

5. 积极开发与利用生物学课程资源 (38) 附录A: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40) 附录B:教学与评价案例 (42)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生物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当今,它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与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正在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生物学有着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性质。它不仅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也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生物学的发展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生物学的学科属性是生物学课程性质的重要决定因素。 高中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以下简称本课程)是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课程之一,其精要是展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和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习生物学课程是每个未来公民不可或缺的教育经历,其学习成果是公民素养的基本组成。高中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学科课程,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 (二)基本理念 1. 学科素养为核心 生物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生物学素养是生物学核心素养形成的条件和基础。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基本任务。 2. 课程内容少而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学知识呈现爆炸式增长。这就要求高中课程内容既要反映时代的特点和科技的进步,又要在有限的课时中让学生学习最有价值的生物学知识,“少而精”就成为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追求。必修和选修Ⅰ课程的每个模块内容都聚焦在几个重要概念上,容量精简,重点突出,为教学中实现“精”的要求提供了保障。“精”的内涵丰富。首先,“精”是指课程的选材原则,删除细枝末节的内容,凸显重要概念在课程中的地位是本课程实现“精”的方式,这也是国际上科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其次,“精”是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要求和期待,精练的课程内容保证了教学过程中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精”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定位,学生在本课程结束后,应该能够对重要的生物学概念有较好的理解和应用,进而形成生物学核心素养,而不是仅仅对知识的记忆和背诵。 3. 教学过程重实践 本课程的价值是要让学生在形成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同时,能用科学的观点、知识、思路和方法,面对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要达成这样的课程目标,就要高度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历。“重实践”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既要让学生参与动手活动,又要让学生积极地融入涉及动脑的环节;通过探究类学习活动或完成工程学任务,

2017年生物高考真题(全国卷123)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一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 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 r的极体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2017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word文档)-物理圣殿之子系列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1.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独特性和复杂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并以此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科学思维,如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 3.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学生应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增费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在探究中,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 4.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能够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积极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关注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主动向他人宣传关爱生命的观念和知识,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生学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贯穿于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及考试评价中。

2017年全国高考统一生物试卷(新课标Ⅲ)

2017年全国高考统一生物试卷(新课标Ⅲ)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2.(6分)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3.(6分)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4.(6分)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5.(6分)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最新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8年修订版)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最新修订 版)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标研制组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1) 课程性质 (1) 基本理念 (2)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4) (1)学科核心素养 (4) (1)课程目标 (5) 三、课程结构 (6) (1)设计依据 (6) (2)结构 (7) (3)学分与选课 (8) 四、课程内容 (9) (1)必修课程 (9) 模块 1 分子与细胞 (9) 模块 2 遗传与进化 (14) (2)选修Ⅰ课程 (18) 模块 1 稳态与调节 (18) 模块 2 生物与环境 (22) 模块 3 生物技术与工程 (26) (3)选修Ⅱ课程 (32) 五、学业质量标准 (54) (1)学业质量水平 (54) (2)说明 (59) 六、实施建议 (60) (1)教学与评价建议 (60) Ⅰ. 教学建议 (60) Ⅱ. 评价建议 (66) (1)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67) (2)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命题建议 (69) Ⅰ. 学业水平测试 (69) Ⅱ. 高考命题建议 (70)

附录 A :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94) 附录 B :教学与评价案例 (98)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课程性质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生物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当今,它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与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正在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生物学有着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性质。它不仅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也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生物学的发展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生物学的学科属性是生物学课程性质的重要决定因素。 高中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以下简称本课程)是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课程之一,其精要是展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和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

新课标高中生物核心概念

新课标高中生物核心概 念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新课标高中生物核心概念

: ::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叫做化能合成作用,这些细菌也属于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不能利用光能,但能将土壤中的NH3氧化成HNO2,进而将HNO2氧化成HNO3。硝化细菌能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来的化学能,将CO2和水合成为糖类,这些糖类可供硝化细菌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举例: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 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细胞的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过程:受精卵增殖为多细胞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发育为生物体 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普遍性 细胞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 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植物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动物细胞全能性: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例如:克隆羊多莉 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细胞的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衰老: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衰老的细胞特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色素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新课标Ⅱ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新 课标Ⅱ卷) 一、选择题: 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答案】D T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 2 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T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A. 2 T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B. 2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2T噬菌体的核酸中 T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 2 【答案】C 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答案】C 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 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

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4h 内物质A 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 .0~1h 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 .2~3h 内物质A 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 .0~1h 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答案】C 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 .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 .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答案】B 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 基因 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 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 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 、b 、d 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1F 均为黄色,2F 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亲本的杂交组合是 A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答案】D 29.(9分) 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版高中生物课标试题与答案

2017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测试题 生物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必须修满的生物学学分为 A.4学分 B.6学分 C.10学分 D.12学分 2.下列各项中,属于高中生物课程必修模块组成部分的是 A.分子与细胞B.稳态与调节 C.生物科学与社会D.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高中生物课程选择性必修部分的是 A.稳态与调节 B.生物与环境 C.生物技术与工程 D.遗传与进化 4.关于高中生物课程结构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必修课程共有3个模块 B. 选择性必修课程共3个模块 C. 选修课程有3个系列 D.现实生活应用属于校本生物课程 5. 对选考生物的学生来说,以下内容可以不修习的是 A. 模块1:分子与细胞 B. 模块2:遗传与进化 C. 模块3:生物与环境 D. 系列3: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6. 关于新课标学分设置的以下描述中有误的是 A. 必修课程共4学分 B. 选择性必修课程共6学分 C. 选修课程每修习完成10学时可获得1学分,最高可获得4学分 D. 修习完高中生物课程最多可得14学分 7.对高中学生修习生物所得学分分布要求合理的是 A.高中毕业不高考:0~4学分 B.高中毕业高考但不选考生物:不少于4分(必修) C.高中毕业高考且选考生物:不少于10分(必修+选修) D.高中毕业高考且选考生物:不少于6分(选修性必修+选修) 8.在新课标《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内容要求描述不在一个层级的是 A.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 B.说出细胞由C、H、O、N、P、S等元素组成 C.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2017版高中生物课标试题及答案

-- 2017 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测试题 生物试卷 10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本试卷满分 2 分,共20 分)单项选择题(每题一、 1.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必须修满的生物学学分为 A.4 学分 B.6 学分 C.10 学分 D.12 学分 2.下列各项中,属于高中生物课程必修模块组成部分的是 B .分子与细胞.稳态与调节A D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C.生物科学与社会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高中生物课程选择性必修部分的是 A. 稳态与调节B.生物与环境C.生物技术与工程D. 遗传与进化 4.关于高中生物课程结构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必修课程共有 3 个模块 B. 选择性必修课程共3 个模块

C. 选修课程有3 个系列 D.现实生活应用属于校本生物课程 对选考生物的学生来说,以下内容可以不修习的是5. A.模块1:分子与细胞 :遗传与进化模块2B. 3:生物与环境C.模块 系列D.3: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关于新课标学分设置的以下描述中有误的是6.学分必修课程共 4 A. 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共B. 6 4 学分学分,最高可获得1 学时可获得C. 选修课程每修习完成10 修习完高中生物课程最多可得学分D. 14 7.对高中学生修习生物所得学分分布要求合理的是高中毕业不高考:A. 学分4 0~ B. 高中毕业高考但不选考生物:不少于4 分(必修) 10 分(必修+选修)高中毕业高考且选考生物:不少于C. 6 分(选修性必修+选修)高中毕业高考且选考生物:不少于D. 8.在新课标《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内容要求描述不在一个层级的是 A.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 B.说出细胞由C、H、O、N 、P、S 等元素组成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电子版)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电子版)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生物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当今,它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与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正在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生物学有着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性质。它不仅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也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生物学的发展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生物学的学科属性是生物学课程性质的重要决定因素。 高中生物学课程(以下简称本课程)是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课程之一,是义务教育阶段相关课程的延续和拓展,其精要是展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生物学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和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习生物学课程是每个未来公民不可或缺的教育经历,其学习成果是公民素养的基本组成。本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学科课程,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 (二)基本理念 1. 核心素养为宗旨 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和育人价值,是本课程的设计宗旨和实施中的基本要求。 2. 内容聚焦大概念 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追求“少而精”的原则,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模块内容聚焦大概念,精简容量、突出重点、切合年龄特点、明确学习要求,确保学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主动学习,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应用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3. 教学过程重实践 本课程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参与的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和动脑的活动,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或完成工程学任务,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进而能用科学的观点、知识、思路和方法,探讨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 4. 学业评价促发展 本课程重视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重视评价的诊断作用、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致力于创建一个主体多元、方法多样、既关注学业成就又重视个体进步和多方面发展的生物学课程评价体系。提倡在评价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改进学习方法,促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1. 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独特性和复杂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并以此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