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胃肠宁片工艺规程

胃肠宁片工艺规程

胃肠宁片工艺规程
胃肠宁片工艺规程

编号:GYGC-01-07-02

胃肠宁片

生产工艺规程

江苏圣朗药业有限公司

目录

1、药品名称、剂型、规格

2、性状、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及有效期

3、新药证书编号、批准文号及执行标准

4、处方与制法、工艺流程图、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5、中间体、成品贮存条件

6、成品质量标准

7、中间体质量标准

8、原辅料质量标准

9、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10原辅料消耗定额、技术经济指标、物料平衡及各项指标的计算11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12、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及工艺卫生

13、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14、岗位定员

15、附页

目的:建立工艺规程,为该产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等工作提供依据。适用范围:胃肠宁片生产全过程。

责任者:与胃肠宁片生产有关人员。

1.药品名称、剂型、规格

1.1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胃肠宁片

汉语拼音W eichangning Pian

1.2剂型:片剂

1.3规格:每片重0.52g(相当于总药材6.3g)

2.性状、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及有效期

2.1性状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层后显黄棕色至棕黑色;味苦。

2.2功能与主治

清热祛湿,健胃止泻。用于泻泄及小儿消化不良。

2.3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小儿酌减。

2.4有效期

有效期为2年。

3.批准文号及执行标准

执行标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试行)YBZ01912005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5020049;

4. 处方与制法、工艺流程图、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1处方与制法

4.1.1标准处方

布渣叶 1950g 辣蓼 1170g 番石榴叶 1170g

火炭母 1170g 功劳木 780g

4.1.2 制法:以上五味,取火炭母150g,粉碎成细粉,其余布渣叶等四味及剩余的火炭母加水回流提取8小时,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9(70~80°C)的浸膏,放冷,加2倍量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5(50-60℃)的浸膏,喷雾干燥,加入火炭母细粉等,混匀,干燥,制成颗粒,压制成1000片,包衣,即得。

4.1.3提取处方(10万片量):(限定最大批生产量为90万片)

布渣叶 195Kg 辣蓼 117Kg 番石榴叶 117Kg

火炭母 102Kg 功劳木 78Kg

4.1.4粉碎处方(10万片量):

火炭母 15Kg

4.1.5制剂处方:(限定最大批生产量为90万片)

胃肠宁片混合粉约34Kg(按提取、混合后实际产量计算)

淀粉 10Kg

糖粉 8Kg

PVP(K30) 0.16~0.48Kg

硬脂酸镁 0.75~1%

95%乙醇适量

制成 10万片

4.2工艺流程图

4.2.1中药提取工艺流程图

饮用水(检验)

中药材回流提取

入库喷干浓缩滤过醇沉乙醇

(检验)

4.2.2中药粉碎部分

(检验)

火炭母挑选

铝箔

入库外包装外包装材料

注:阴影部分为三十万级净化区.

4.3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3.1领料:根据生产指令和药材消耗定额开具领料单,领取所需的中药材。

4.3.2中药前处理部分

4.3.2.1布渣叶:领取原药材,核对品名、数量、编号、合格证等,确认无误后,除去杂质,洗净,淋干,备用。

4.3.2.2辣蓼:领取原药材,核对品名、数量、编号、合格证等,确认无误后,除去杂质,切段,洗净,淋干,备用。

4.3.2.3番石榴叶:领取原药材,核对品名、数量、编号、合格证等,确认无误后,除去杂质,洗净,淋干,备用。

4.3.2.4火炭母:领取原药材,核对品名、数量、编号、合格证等,确认无误后,除去杂质,切段,洗净,淋干,备用。

4.3.2.5功劳木:领取原药材,核对品名、数量、编号、合格证等,确认无误后,除去杂质,洗净,淋干,备用

4.3.3中药提取部分

4.3.3.1回流提取:将布渣叶等四味中药材及火炭母除去需粉碎的剩余部分药材投入提取罐中,加入饮用水,加水量约为药材的8倍量,浸泡30分钟,开始加热,加热过程中控制提取罐的加热器蒸汽压力在0.07—0.1Mpa,待药液温度达到90℃时开始回流操

作,回流过程中控制浓缩罐的加热器蒸汽压力在0.04—0.06Mpa,真空度控制在-0.06—0.08Mpa之间,回流提取8小时后停止回流操作,开始进行浓缩,同时将提取罐内的药液打入热水罐内,作为下批提取用溶剂。浓缩时控制浓缩罐的蒸汽压力在0.03—0.05Mpa,真空度保持在-0.06—0.08Mpa之间,适时用密度计检测浓缩液相对密度,待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9(70—80℃)时停止浓缩,将浓缩液放入加盖的物料桶内,称重,冷却至室温,贴好桶签单运至冷库保存。

4.3.3.2 醇沉:将浓缩液从冷库内运出,加入醇沉罐中,醇沉罐夹套通冷却水,同时启动搅拌装置,在搅拌状态下加入药液2倍量的95%乙醇,继续搅拌15分钟后停止搅拌,同时关闭冷却水,开始计时,密闭静置24小时。醇沉罐加挂通用标签,标明品名、批号、数量、醇沉起止时间、操作人等。

4.3.3.3过滤、浓缩(收醇):醇沉24小时后,取醇沉上清液,用板框压滤机夹滤纸进行过滤,滤液在醇沉液储罐中存放。过滤结束后,开启真空泵,打开真空浓缩罐的进药阀门,将过滤后的醇沉液用真空吸至真空浓缩罐内,达到第二视镜时关闭进药阀门,打开真空浓缩罐的蒸汽阀门开始进行浓缩,浓缩过程中控制蒸汽压力在0.03—0.06Mpa,真空度在-0.06—-0.08之间,待真空浓缩罐内的液面低于第一视镜时,打开进药阀门继续吸入醇沉液,达到第二视镜时关闭进药阀门,继续浓缩,直到醇沉液全部吸完为止。适时用密度计检测浓缩液相对密度,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60℃)时停止浓缩,浓缩液放入稀配罐内。

4.3.3.4喷干:打开稀配罐的蒸汽阀门开始加热,同时开启喷雾干燥机的进风电机和出风电机,调节进风量和出风量,打开喷雾干燥机的蒸汽阀门开始对罐体进行预热,当加热至进风温度在110~130℃,出风温度稳定在85~90℃,同时稀配罐内的浓缩液加热至90℃左右时开始进行喷雾干燥,喷干过程中控制进料电机电压在70~90V,使流量保持70~90L/小时。喷干后的干粉用两层洁净塑料袋盛装,扎紧袋口,置加盖周转桶中。每桶加挂工序桶签单,标明品名、批号、批量、数量、操作人、生产日期等,放到备用间内备用。

4.3.4粉碎部分:将需粉碎部分的火炭母洗净并淋干后装入灭菌架上,推入灭菌机内,开启蒸汽阀门,开始加热,当温度达到121℃时开始计时,保持30分钟,关闭蒸汽阀门,待灭菌机内的蒸汽压力为零时,打开灭菌机门,将灭菌后的火炭母冷却,装入热风循环烘箱内的方盘上进行烘干,保持烘箱的温度在75—80℃之间,烘干4小时左右关闭烘箱,待冷却至室温时取出,称量后开始粉碎,粉碎时先开启引风机,再开启微粉电

机,最后开启粗碎电机,根据出粉速度控制进料量,将粉碎后的细粉装入两层物料袋内,粉碎结束后进行称量,称量后放到备用间备用。

4.3.5混合部分:将喷干后的浸膏粉与对应批量的火炭母粉一起加入到V型混合机内进行混合,混合30分钟后放出,装入内衬两层物料袋的物料桶内,进行称量,称量后待验,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

4.3.6制剂部分

4.3.6.1 粉碎过筛配料、称量:

4.3.6.1.1根据生产指令开具领料单,领取原辅料,逐一核对原辅料品名、批号、编号、数量、合格证等,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生产操作。

4.3.6.1.2用30B粉碎机将蔗糖、可利用物料分别粉碎过80~100目筛;

4.3.6.1.3用ZS-800振荡筛将原辅料分别过80~100目筛,未通过筛网的物料粉碎后继续过筛.

4.3.6.1.4。根据每料投料量分别称取淀粉、糖粉、胃肠宁片混合粉、可利用物料放入内衬洁净加厚塑料袋的物料桶中,扎紧袋口,加盖暂存。每桶分别称重并加贴桶签单,标明品名、批号、规格、数量、操作人、复核人等.

4.3.6.2制软材:

4.3.6.2.1准备95%乙醇,并加入乙醇量1~2%的PVP(K30)摇匀后,置酒精桶中12小时以上,备用.

4.3.6.2.2将称配好的原辅料核对无误后,倒入CH-200型槽形混合机内,先混合20~30分钟,再加入适量PVP乙醇溶液并不断搅拌直至软材达到用手“握之成团、触之即散”的程度.

4.3.6.3制粒:将软材用YK-160型摇摆式颗粒机制成颗粒。制粒筛网为16目。制好的颗粒用不锈钢烘盘盛放,每盘颗粒厚度不超过2cm为宜。

4.3.6.4烘干:将湿颗粒用TG-Z-1型热风循环干燥箱干燥,温度控制在50℃~60℃,干燥约30分钟(干燥15分钟左右翻盘一次,再继续干燥),停止加热。

4.3.6.5整粒:

4.3.6.

5.1将干颗粒用12~14目手工筛或孔径φ2mm的多功能整粒机整粒。

4.3.6.

5.2将符合要求的颗粒、过粗颗粒分别放入内衬洁净塑料袋的物料桶中,扎紧袋口,加盖,并加挂通用标签,标明颗粒品名、批号、数量、操作人、复核人等。

4.3.6.

5.3整粒结束后,将符合要求的颗粒移至总混工序,过粗颗粒交中转站,在以后生产时掺入使用。

4.3.6.6总混:

4.3.6.6.1将颗粒及处方量的硬脂酸镁加入三维混合筒内(注意:加入颗粒的总量不得超过混合筒容积的三分之二),进行混合,转束20转/分、时间为15分钟.

4.3.6.6.2混合结束后, 将颗粒放入内衬洁净加厚塑料袋的物料桶中,扎紧袋口,加盖暂存。每桶分别称重并加挂通用标签,标明颗粒品名、批号、规格、数量、操作人、复核人等.

4.3.6.6.3将颗粒移交中转站并做好交接记录。

4.3.6.6.4中转站管理员接到颗粒后,应及时登记并填写请验单送质控部.

4.3.6.7压片

4.3.6.7.1根据生产安排选取∮12冲模,并正确安装,试运行一切正常方可进行试压片。

4.3.6.7.2检验合格后,从中转站领取颗粒, 核对品名、批号、编号、数量、合格证等,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生产操作。

4.3.6.7.3用压片机对颗粒进行试压,调节好片重、硬度、崩解时限符合要求后,设定压片速度,启动压片机将颗粒压制成片。

4.3.6.7.4压片过程中每10分钟检查一次片重差异(±5%以内),连续10片/次,每半小时检查一次片子硬度(

5.5Kg/mm2以上),符合各项质量要求。

4.3.6.7.5将压好的片子放入内衬洁净塑料袋的物料桶中,扎紧袋口,加盖暂存.每桶分别称重并加挂通用标签,标明素片品名、批号、规格、数量、操作人、复核人等。

4.3.6.7.6将素片移交中转站并做好交接记录。

4.3.6.7.7中转站管理员接到素片后,应及时登记并填写请验单送质控部。

4.3.6.8包衣

4.3.6.8.1检验合格后,根据生产安排开具领料单,从仓库领取包衣材料, 核对品名、批号、型号、数量、合格证等,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生产操作。

4.3.6.8.2从中转站领取素片,核对品名、批号、规格、数量、合格证等,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包衣操作。

4.3.6.8.3配制适当浓度的包衣液(欧巴代用量3-4%、包衣液浓度为18%)备用。配制包衣液的工艺用水为纯化水。

4.3.6.8.4将素片(不超过150Kg,应根据总素片量适当均分)投入包衣锅中,用BG—150C1高效包衣机将素片进行包衣。

4.3.6.8.5包衣过程中随时控制以下参数:进风温度68~85℃、雾化压力0.5~0.6Mpa、锅转速及喷液量等,并视具体情况进行调节。

4.3.6.8.6包衣结束后,待包衣片冷却至40℃以下,将包衣片放入内衬洁净布袋(不脱

纤维)的物料桶内,扎紧袋口,加盖暂存,每桶分别称重,并加挂通用标签,标明品名、批号、批量、数量、操作人、复核人等。

4.3.6.8.7将包衣片移交中转站并做好交接记录。

4.3.6.9内包装

4.3.6.9.1根据生产安排从中转站领取包衣片,从仓库领取铝箔及PVC硬片,核对品名、批号、编号、数量、合格证等,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生产操作。

4.3.6.9.2根据生产指令更换好批号、有效期至字码,用铝塑包装机将包衣片包装成12片/板的铝塑板。

4.3.6.9.3包装过程中控制上、下加热板温度在 110℃左右、热封温度在160℃左右,并根据成型情况随时调整,确保密封良好。

4.3.6.9.4随时检查装量、成型及冲裁情况,确保符合要求。

4.3.6.9.5符合要求的铝塑板装入内衬洁净塑料袋的周转箱中,每件称重,并加贴桶签单, 标明品名、批号、规格、数量、操作人、复核人等,由传递窗传至外包并做好交接记录。

4.3.6.10外包装

4.3.6.10.1根据包装指令单开具领料单领取包装材料,逐一核对包装材料品名、编号、数量、合格证等,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包装操作。

4.3.6.10.2根据DZB400枕式包装机操作规程将挑拣好的铝塑板进行枕式包装,要求每袋2板,密封严密,批号准确、清晰。

4.3.6.10.3用印字机/数码章将小盒/外箱印上本批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及有效期限,注意位置适中、字迹清楚;将说明书字面朝上折叠整齐。

4.3.6.10.4将枕式包装及说明书整齐放入小盒,每盒1袋,说明书1张,注意数量准确,印批号的一端放在一侧。

4.3.6.10.5用热收缩机将小盒进行热收缩中包装,每中包装15小盒,要求小盒上的文字方向一致。

4.3.6.10.6中包装逐一称重,确认无异常后,放入外箱中,每箱20个中包装,要求文字方向一致。用密封胶条封箱。

4.3.6.10.7包装规格:12片/板×2板/盒×15盒/包×20包/箱

4.3.6.10.8包装结束后, 填写请验单,将成品运至成品库待验区整齐码放,并办理相应交接手续。

4.3.6.10.9检验合格后,填写入库单办理入库手续。

4.3.6.10.10逐一核对包装材料的领用数与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退库数)之和是

否相符,如有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做相应处理。

5.中间体、成品贮存条件

5.1中药提取浸膏:洁净物料桶加盖盛放,运至冷库2~6℃冷贮,浸膏保存期最长为六个月。

5.2中药浸膏粉:洁净加厚塑料袋包装,置适宜容中密封处理,入库置阴凉干燥处贮存。梅雨及高温季节置阴凉库或冷库贮存。中药浸膏粉保存期最长二年。

5.3成品:置成品库常温、干燥保存。

6.成品质量控制标准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试行)YBZ01912005。

ZLBZ(CN)-05-07-03

7.中间体质量标准依据:ZLBZ(JN)-05-07-03。

7.1原药粉:火炭母粉控制标准

7.3胃肠宁片颗粒控制标准

7.4胃肠宁片素片控制标准

8.原辅料质量控制标准

9.包装材料质量控制标准

9.1小盒质量控制标准依据:ZLBZ(BN)-05-04-03。

附表:

附表:

10.原辅料消耗定额、技术经济指标、物料平衡及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10.1原辅料消耗定额

10.1.1提取车间原辅料消耗定额(万片)

10.1.2固体制剂车间原辅料消耗定额(万片)

10.1.3固体制剂车间包装材料消耗定额(万片)

10.2技术经济指标

10.2.1中药材粉碎收率

药材细粉产量

收率= ×100%

粉碎前净药材重量

应在95~99%之间

10.2.2喷干收粉率

干粉重量

收粉率= ×100%

浓缩液重量×含固量

应在90~97%之间

10.2.3制剂成品率

实际产量

成品率= ×100%

理论产量

应在97.5~102.5%之间

10.3物料平衡

10.3.1喷雾干燥工序平衡率

干粉重量+可计量的回收粉重量

平衡率= ×100%

浓缩液重量×含固率

应在92~98%之间

10.3.2制粒工序平衡率

产出颗粒量+尾料量+不可利用物料量

平衡率= ×100%

投入的原辅料量+投入的尾料量

应在96~104%之间

10.3.3压片工序平衡率

压片成品量+尾料量+不可利用颗粒量

平衡率= ×100%

颗粒领用量

应在98.5~100.5之间

10.3.4铝塑包装平衡率

铝塑成品量+尾料量+不可利用料量-铝塑板中包材量

平衡率= ×100%

包衣片用量

应在98.5~100.5%之间

10.3.5小盒\说明书平衡率

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

平衡率= ×100%

领用数

应在99.95~100.05%之间

11.生产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11.2固体制剂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12. 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及工艺卫生

12.1环境卫生

12.1.1一般生产区

12.1.1.1窗明壁净见本色,无浮尘、无菌斑、无渗漏、无卫生死角。

12.1.1.2生产区有防止蚊蝇、虫鼠进入的设施。

12.1.1.3生产废弃物及时清除出生产区。

12.1.2洁净区

12.1.2.1洁净区净化级别为30万级,每半月臭氧灭菌1次。

12.1.2.2 初、中、高效定期清洗或更换,回风滤网半年更换一次。

12.1.2.3洁净区地面为环氧自流坪、墙面为彩钢板墙面,光滑平整,无颗粒脱落物、无缝隙。

12.1.2.4生产结束,立即清场,清场结束经QA检查合格后,放发“清场合格证”。12.1.2.5墙、地面、工器具等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

12.1.2.6生产废弃物集中至洁具清洗间的垃圾袋内,每班结束经专用传递柜传出运至指定位置。

12.1.2.7产尘工序设捕尘装置。

12.1.2.8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不得带进操作间。

12.1.3工作服

12.1.3.1不同级别使用相应的工作服。

12.1.3.2洁净工作服为不脱落纤维、防静电材质。

12.1.3.2洁净区工作服每两天清洗、消毒一次;一般生产区每周清洗两次;维修人员工作服每次维修设备后及时单独清洗。

12.2个人卫生

12.2.1每年体检一次,合格后方可上岗位。

12.2.2随时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四勤”:勤剪指甲、勤理发剃须、勤换内衣、勤洗澡。

12.2.3上岗时不得佩戴饰物,不得涂抹化妆品。.

12.2.4进入生产区,必须更换相应级别的工作服,将手清洗干净, 进入洁净区还应进行手消毒。

12.3工艺卫生

12.3.1提取车间、制剂车间洁净区的设备及容器进行清洗时,其最后一次清洁用水为纯化水。

12.3.2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包装要求完好,无受潮、霉变、虫蛀等现象并有合格的检验报告。

12.3.3洗涤及切制后的药材和炮制品不得露天干燥。

12.3.4进入一般生产区的原辅料\包装材料等应保持清洁、无尘、存放在规定的位置;进入洁净区的原辅材料、内包材料、容器具、工具等必须外清及采取有效的消毒。

12.3.5根据生产和空气洁净级别制定设备和容器具等的清洁规程,包括:清洁对象、程

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等。

12.3.6生产区域内的原辅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必须按品种规格单独整齐码放,

并有明显的状态标志,可有效防止交叉污染和差错发生。

13.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13.1.严格遵守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各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13.2.新工人和变更岗位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有关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与考核,特殊工种(如压力容器操作等)还需通过专门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3.3.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皆带有接地。

13.4.设备运转部位全部加上防护罩。

13.5.在车间安全通道口标有明显的安全出口标志。

13.6车间内装有火灾报警系统。

13.7.车间内设置必要的灭火器材及设施,车间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学会正确使用。

13.8. 提取车间为防爆区,车间内有关设施、设备、电器应防爆。醇沉、回收乙醇

(精馏)岗位设备、容器应密封良好,以防乙醇泄漏。生产区应通风良好,操作人员动作应轻缓,严禁把火种带入车间,防止各种火花的产生,严格按SOP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13.9.毒剧试药、易燃易爆物品的贮存、运输与使用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

13.10.灭菌岗位操作人员,应待灭菌柜内压力降至零,温度降至80℃以下才能打开柜

门。

13.11.加热设备及蒸汽管道应保温。操作时蒸汽压力严格按规定控制,严禁超过设备允许的压力限度。

13.12.电器设备使用完毕应及时切断电源。严禁用水冲洗电器设备,需清洁处理时,应先切断电源,然后用干布擦拭干净。湿手不得接触开关。

13.13.生产过程中传动机械出现故障时,应停机后处理。电器设备运行异常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及时修理,严禁设备“带病”使用。生产、维修工具必须配齐,严禁用手代替工具进行操作或维修。

13.14.生产操作严格按工艺规程、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各工序中间体按其质量标准作为交接依据。加强对质量控制点的检查、监督,及时预防、发现和消除事故差错。

13.15.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

13.16.切片、粉碎、混合、制粒等易产生粉尘的工序全部安装捕尘装置。

13.17.使用腐蚀性气体、液体时,需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橡胶手套等。

13.18.制剂车间进行颗粒干燥操作时,应有防范乙醇燃爆的具体措施。用乙醇制粒及其烘干时,应严格按SOP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颗粒剂的实用工艺流程和车间设计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 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专业: 指导教师:

第一部分概述 1.1设计任务 年产量为2千万袋颗粒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车间设计 1.2设计条件 原料为刚采收的中药药材,药用部位为小直径的种子、果实,不含挥发油,炮制粉碎后经过水提,浓缩为浸膏,再干燥后粉碎,加入辅料后制粒包装。 1.3颗粒剂的特点 颗粒剂是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粉末状或细粒状称细粒剂。颗粒剂系口服剂型,既可吞服,又可分散于水中服用。 根据颗粒剂在水中的分散情况,可将其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以及泡腾性颗粒剂。 颗粒剂具有以下特点: 1.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等均较少; 2.服用方便,根据需要可制成色、香、味俱全的颗粒剂; 3.必要时对颗粒进行包衣,根据包衣材料的性质可使颗粒具有防潮性、缓释性或肠溶性等,但包衣时需要注意颗粒大小的均匀性以及表面光洁度,以保证包衣的均匀性; 4.注意多种颗粒的混合物,如各种颗粒的大小或粒密度差异较大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易产生离析现象,从而导致剂量不准确。

第二部分颗粒剂生产工艺流程 2.1前言 颗粒剂的工艺流程包括的主要工序有:称量、配料、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与总混、分装和包装等。其中配料、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与总混、分装等是在30万级的洁净区进行的,原料材前处理、提取浓缩和包装等在一般生产区。 本工艺的药材药用部位为小直径的种子、果实,不含挥发油,可以采用炮制后水溶液提取有效成分,粗滤后精滤,利用醇溶液浓缩得到原料。将原料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配料混合,添加适量相应的黏合剂和润湿剂,制备软材。采用湿法制粒,转入沸腾干燥制粒机中干燥,整粒加入芳香性挥发油后转入总混机,按照5g每一小袋分装后包装转入仓库中。 2.2原药材前处理 1、挑选:分别领取刚采收的药材,复核重量及标签容与实物是否相符。按照《选、洗、润、切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挑选。 2、洗药:把选好的药材分味置洗药机中,按《洗药机标准操作规程》要求操作,以低于30℃的饮用水清洗洁净后放出,置周转容器中,贴上物料标签,标明洗药结束时间,洗完的药在8小时进入润药和干燥操作过程中。 3、润药:将清洗洁净的各味药材,分别置润药机中,加饮用水将药材润透,做到药透水尽,软化至指甲能掐入药材表面为宜。 4、切药:将润好的药材置切药机中切成5-9mm长的段,置洁净周转容器中,贴上物料标签备用。切制后的药材应在8小时进入干燥操燥盘中,厚度为4-5cm,置热风循环蒸汽烘箱中,按操作,干燥温度控制在75-80℃。干燥后的净药材晾凉后,装入带衬的编织袋中,封好口,称重,贴物料标签,转入净料库。 5、干燥:将切好的药材装入干燥盘中,厚度为4-5cm,置热风循环蒸汽烘箱中,取样检验。 2.3提取浓缩 1、药材提取:取药材药用部位,复核重量及标签容与实物是否一致,无误后,投入到提取罐中进行提取,提取二次,分别加5倍、4倍于药材总量的饮用

刺五加栽培技术规范

刺五加栽培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刺五加栽培的适宜条件、繁育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采收的具体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抚顺地区刺五加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 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 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标准 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适宜地块 野生刺五加多分布在林下或林缘腐殖土中。人工繁育、栽培应选择土层深厚的腐殖土或沙壤土、土层厚的荒山坡地、林边空地、溪流两侧为主,也可选 择房前屋后的园田地或耕地。 4繁殖方式 4.1有性繁殖(种子繁殖) 4.1.1种子的采收与处理 8 月下旬至 9 月中旬,采摘成熟变黑的刺五加果实,趁鲜时揉搓,漂洗出 成熟饱满的种子。播种用刺五加种子千粒重为10.4-11.4 克,种子用多菌灵或百毒清 300 倍液消毒后用 3 倍量的湿沙混拌均匀在 10-20 度左右温度下沙藏 3 个月,每隔 7-10 天翻动一次,约有 50%左右的种子裂口时移至 3 度以下低温储藏 2 个月左右。 4.1.2播种 4.1.2.1选地整地 育苗地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腐殖土或沙质壤土,地势要平坦、高燥。深翻25—30 厘米,施足底肥。南北向或东西向作床,床宽100—120 厘米,床高 15—20 厘米,床长视其地块情况,有利于灌水排水即可。床土细碎,床面平整。 4.1.2.2播种 于 4 月中旬播种。播前浇透底水。采用横床开沟条播,按行距10— 15 厘米开沟,沟深4—5 厘米,将沟底压平,将处理好的种子撒于沟内,种子间距

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技术

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技术 1、中药配方颗粒是如何生产的? 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是依据传统中药汤剂的煎煮要求,根据不同品种分别制定生产工艺规程,其基本工艺路线是:优选中药材,炮制加工、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包装、检验。 2、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煎煮方法一样吗? 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汤剂煎煮方法相似,是在继承传统汤剂煎煮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生产。主要表现为:(1)中药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是按照传统汤剂的煎药的要求,如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次数、先煎、后下、包煎、烊化、溶化、另煎、冲服等。结合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优化不同中药品种的提取技术参数。 (2)结合现代中药化学、中药药理、中药制药最新研究成果,对研究明确的脂溶性有效成分,采用水提取结合乙醇提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等技术,充分提取有效成分。 (3)对于传统药材粉末入药的品种,采用超微粉碎技术,达到了细胞破壁,快速发挥药效。 (4)在颗粒制造过程中,采用浸膏粉直接干法造粒,不加赋型剂,部分品种确实需要加入赋型剂的,也是尽量少加。因此中药配方颗粒和其他冲剂不同,现在临床上使用的冲剂和颗粒剂都是含有较多的糖和辅料,而配方颗粒不含糖,部分品种含辅料也是少量的,保证了中药原有的药性和药效。

3、生产上如何体现“先煎”? 先煎是要求增加药物的煎煮时间,目的是为了增加有效成分在水中的溶出,降低药物的毒性,充分发挥药效。 如石膏、煅自然铜等矿石类;石决明、牡蛎等贝壳类;龟甲、鳖甲等角甲类药物;乌头、附子等有毒的药物;石斛、天竹黄等。该类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研究,是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优化工艺参数,如石斛需要煎煮2次,共4小时,龟甲砂炒破碎,加水煎煮2次,共10小时,这是家庭煎煮无法做到的。 4、那些品种“先煎”? 先煎的品种主要有:龟甲、鳖甲、石膏、煅自然铜、代赭石、寒水石、龙骨、紫石英、牡蛎、石决明、川乌、草乌、附子、石斛、天竹黄、滑石、磁石、珍珠母、阳起石、赤石脂等。 5、生产上如何体现“后下”? 后下是要求减少药物的煎煮时间,目的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和免于有效成分分解破坏。 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荆芥、砂仁、广藿香、豆蔻、青蒿等,先蒸馏收集挥发油或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挥发油,,再加水提取,挥发油经处理后包裹加入到颗粒中。 不易久煎的药物,如钩藤、大黄等,采用冷提法萃取。 6、那些品种“后下”?

年产2亿袋板蓝根颗粒剂车间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年产2亿袋板蓝根颗粒剂车间工艺设计 学院轻工化工学院 专业班级 12制药工程(1)班 组员姓名马展鹏 3112001673 (组长) 吴健辉 3112001677 陈少茹 3212001684 韩冬秀 3212001687 韦增晖 3212001696 叶芷欣 3212001700 指导老师谭伟 2015年12月

目录 一、设计任务与分工 (5) 二、产品概述 (6) 三、生产处方 (6) 3.1 所用原辅材料清单 (6) 3.2 生产处方 (6) 四、生产工艺规程与物料衡算图表 (6) 五、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9) 5.1药材炮制 (9) 5.2药材炮制收率 (9) 5.3 提取: (9) 5.3.1 领料 (9) 5.3.2 煎煮 (9) 5.3.3 醇沉 (9) 5.3.4 回收乙醇并浓缩 (9) 5.3.5制粒 (10) 六、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要求: (10) 七、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体(半成品)、成品质量标准 (11) 7. 1原辅料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11) 7.2中间体(半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12) 7.3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12) 八、消耗定额和物料平衡 (12) 8.1. 物料消耗定额计算及损耗率 (12) 8.2 各工序物料平衡 (13) 九、设备选型 (15) 9.1提取罐设备 (15) 9.2醇沉罐 (15) 9.3浓缩罐 (16) 9.4粉碎设备 (16) 9.5制粒设备 (16) 9.6干燥设备 (18) 9.7制粒机选型 (18) 9.8 包装设备的选型 (19) 十、主要设备和生产能力 (21) 十一、工艺管道的选择 (21) 11.1 中国的GMP对于管道设计安装要求 (21) 11.2中国的GMP对于管道材质要求 (22) 11.3管道的连接 (22) 11.4阀门的选择 (23) 11.5 各工艺设备材质的选择 (23) 十二、工艺卫生要求 (24)

土霉素提纯方法概述

( 二 〇 一二 年 三 月 科研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题 目:土霉素提纯方法概述 学生姓名: 学 号: 班 级:

土霉素提纯方法概述 摘要:土霉素是通过生物合成得到的广谱抗生素,有广谱抑菌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兽医临床。本文在查阅了关于土霉素的生产方法、土霉素的提取方法、土霉素的脱色结晶、重结晶以及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等提纯方法,比较和归纳了提高土霉素纯度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土霉素;提纯;重结晶;膜分离技术 土霉素是抗生素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主要用于立克次体病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土霉素已应用于兽医临床,使一些动物的传染病得到了控制。土霉素还可以治疗鸡、鸭、鹅的巴氏杆菌病等。在食品工业中,土霉素可用作防腐剂来保藏肉类、鲜菜类等。土霉素是由龟裂链丝菌产生的,属于放线菌中的链霉菌属,是通过生物合成得到的广谱抗生素。土霉素生产由发酵工段、酸化过滤、脱色结晶、离心干燥工段工艺组成,因为在土霉素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部分有机副产物,如色素、蛋白质等,所以需要对土霉素发酵液进行处理。到目前为止,提纯土霉素的方法有很多,在生产工艺中通过酸化、脱色、结晶、重结晶以及应用超滤-纳滤技术都可得到纯度较高的土霉素产品。 一、土霉素常用提纯方法 土霉素是通过生物合成得到的广谱抗生素,目前国内土霉素提取工艺常用草酸(或磷酸)做酸化剂调节pH值,利用黄血盐-硫酸锌作净

化剂协同去除蛋白质等高分子杂质,然后用122树脂脱色进一步净化土霉素滤液,最后调pH至4.8左右结晶得到土霉素碱产品]1[。此工艺在生产中一直沿用至今,产品的收率偏低,纯度仅为96%-97%。因此如何提高土霉素质量,是一些土霉素生产厂面临的新课题。注射用土霉素碱对纯度和热原有更高的要求。 土霉素能和钙、镁等金属离子形成复合物沉淀。在发酵过程中,这些复合物积聚在菌丝中使得土霉素在发酵液中的浓度并不高。发酵结束后,土霉素大部分沉积在菌丝中,发酵液中很少。因此,必须对土霉素发酵液进行酸化处理,酸化将破坏细菌细胞壁结构,使菌丝中的单位释放出来,以保证产品收率和质量。由于土霉素滤液中有钙离子存在,则必须考虑加入酸化剂后形成的不溶性钙盐的沉淀程度,酸化剂一般可采用盐酸、硫酸、草酸、磷酸等,采用草酸不仅能使土霉素释放出来并生成溶于水的盐, 并且能析出草酸钙沉淀, 从而去除发酵液中的钙离子, 同时草酸钙能促进蛋白质的凝结, 从而提高滤液的质量]2[。草酸属于弱酸,比盐酸、硫酸等对设备腐蚀性较小,因此草酸是合适的酸化剂。然而草酸价格昂贵,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进行草酸回收工作,同时采用草酸结合盐酸做为酸化剂。在采用草酸作酸化剂时,最好低温操作,尽量缩短操作时间,避免或减少土霉素结构发生改变。发酵液中同时存在着许多有机和无机的杂质,目前生产上是利用纯化剂黄血盐和硫酸锌的协同作用来去除杂蛋白,同时去除铁离子,并加入硼砂,以提高滤液质量。在不影响滤液质量的前提下,纯化剂的加入量应尽量减少,以降低成本。过滤土霉素酸化液

华润三九---工艺规程样板TS-G-GPC-0001-001阿胶配方颗粒工艺规程

1 目的:本标准规定了阿胶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卫生及原辅料、待包装产品、成品质量标准等。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阿胶配方颗粒生产的全过程。 4 内容: 4.1 引用标准和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行版) 4.3批量(按联袋包装计): 4.3.1 15万小袋 4.3.2 30万小袋 4.4处方 4.4.1 15万小袋,阿胶配方颗粒提取物164.25kg,乳糖60.75kg,合计22 5.0kg。 4.4.2 30万小袋,阿胶配方颗粒提取物328.5kg,乳糖121.5kg,合计450.0kg。

4.5工艺流程图:详见附件一《阿胶配方颗粒生产工艺流程图》。 4.6详细的生产步骤和工艺参数说明:在每个工序开始前,按《生产前准备工作程序》(编号:SOP-S-TY-0003)相关项目进行检查。 4.6.1称量配料: 操作人员按照当日生产计划表的安排顺序以及生产指令的内容称量阿胶配方颗粒提取物以及乳糖备用。配料过程执行《配方颗粒称量配料岗位标准操作程序》(编号:SOP-S-FS-0001)。如果在实际操作时发现提取物有轻捏即散的结块,则需要过40目筛后再配料。 4.6.2 混合: 把称量好的阿胶配方颗粒提取物加入到混合罐内。混合参数设置见下表,混合结束后将药粉装于洁净的药用低密度聚乙烯袋内,扎好袋口,贴好标签,注明品名、批号、生产日期、数量等信息。混合执行《配方颗粒混合岗位标准操作程序》(编号:SOP-S-FS-0002)。生产完毕后,设备清洁执行《颗 4.6.3制粒、整粒: 操作人员按照当日的生产计划表的安排顺序取混合后的物料进行干法制粒,参数按照下表设置,开机后操作人员根据压片情况对制粒参数进行调整直至最佳参数点。制好的颗粒用洁净药用低密度聚乙烯袋装好、密封,并贴上有品名,批号和数量的标签送中间站待用。制粒过程执行《配方颗粒制粒岗位标准操作程序》(编号:SOP-S-FS-0003)。生产完毕后清洁设备执行《颗粒二车间干法制粒岗位设 4.6.4 复合膜印字: 操作人员按照生产安排先制作芯片,然后将芯片装到喷码机上,打开喷码机在面板上输入每袋装量值1.5、颗粒相当于临床使用饮片的当量值2、批号、有效期、生产日期,信息输完试喷检查无误后开始喷印,印字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印字质量情况,印好的复合膜经复卷机复卷后置于印字内包材间待用,印字执行《配方颗粒喷码岗位标准操作程序》(编号:SOP-S-FS-0004)。生产完毕后,设备清洁执行《颗粒剂二车间喷码岗位设备清洁标准操作程序》(编号:SOP-S-FI-0004)。 4.6.5内包装 4.6. 5.1联袋包装: 4.6. 5.1.1包装规格:1.5克/袋 4.6. 5.1.2颗粒包装机操作工按照分配的任务从中间站领用合格待包颗粒和相应的印好字的复合膜进行内包装,包装机加热温度设置:横封220±40℃;纵封200±40℃。产品包装执行《配方颗粒内包装岗位标准操作程序》(编号:SOP-S-FS-0005)。生产完毕后,设备清洁执行《颗粒剂二车间颗粒

刺五加栽培技术规范

刺五加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刺五加栽培的适宜条件、繁育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采收的具体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xx 地区刺五加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标准 NY5010 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 适宜地块 野生刺五加多分布在林下或林缘腐殖土中。人工繁育、栽培应选择土层深厚的腐殖土或沙壤土、土层厚的荒山坡地、林边空地、溪流两侧为主,也可选择房前屋后的园田地或耕地。 4 繁殖方式 4.1 有性繁殖(种子繁殖)

4.1.1 种子的采收与处理 8 月下旬至9 月中旬,采摘成熟变黑的刺五加果实,趁鲜时揉搓,漂洗出成熟饱满的种子。播种用刺五加种子千粒重为10.4-11.4 克,种子用多菌灵或百毒清300 倍液消毒后用3 倍量的湿沙混拌均匀在10-20 度左右温度下沙藏3 个月,每隔7-10天翻动一次,约有50%左右的种子裂口时移至3 度以下低温储藏2 个月左右。 4.1.2 播种 4.1.2.1 选地整地 育苗地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腐殖土或沙质壤土,地势要平坦、高燥。深翻25—30 厘米,施足底肥。南北向或东西向作床,床宽100—120 厘米,床高15—20 厘米,床长视其地块情况,有利于灌水排水即可。床土细碎,床面平整。 4.1.2.2 播种 于 4 月中旬播种。播前浇透底水。采用横床开沟条播,按行距10—15 厘米开沟,沟深4—5 厘米,将沟底压平,将处理好的种子撒于沟内,种子间距离2厘米左右;也可按株行距8厘米X8厘米穴播,每穴播种子2—3粒。播后覆土2—3 厘米,稍压。床面用落叶或稻草覆盖3-5 厘米保湿。 4.1.2.3 苗期管理 出苗后及时撤掉覆盖物,适量浇水保持床面湿润,5-7 天浇一次水,立秋后不再浇水。 除草主要靠人工用手拔草。除早、除小、除了,整个苗期床面要保持无杂草。作业道及床帮上草铲除后要清理出田外,保持床间清洁。除草时可用小铁钩将行间土壤钩松,注意不要伤及小苗根部。 追肥。为培养壮苗,生长前期适当追施一些含氮量高的肥料,生长后期适当追施一些含磷钾多的肥料。 4.1.2.4 出圃 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皆可出圃栽植。 4.2 无性繁殖

板蓝根颗粒工艺规程介绍

目录: 1、产品名称及剂型 2、产品概述 3、处方和依据 4、生产工艺流程图 5、原药材的整理炮制 6、提取生产操作过程和工艺条件 7、制剂生产操作过程和工艺条件 8、成品放行 9、质量监控 10、原辅料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及复检前最长储存期 11、半成品质量标准、成品法定标准和企业内控标准及依据 12、包装材料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及内包材包装前的最长贮存时间 13、成品放行依据 14、工艺卫生要求 15、各设备标准操作程序 16、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7、劳动组织、岗位定员、工时定额、产品生产周期 18、原辅料消耗定额 19、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20、动力消耗定额 21、物料平衡 22、成品容器、包装材料 23、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1.产品名称及剂型

1.1产品名称:板蓝根颗粒 1.2汉语拼音:Banlangen Keli 1.3产品代码:01 1.4剂型:颗粒剂 1.5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数字(8个) 2.产品概述 2.1性状:本品为浅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2.2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2.3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5-10g,一日3-4次。 2.4规格:每袋装10g。 2.5 贮藏:密封。 2.6有效期:36个月 3.处方和依据 3.1处方: 理论产量222袋(每袋10g) 板蓝根 3.1kg 蔗糖2kg 糊精55g 制成颗粒 2.22kg 3.2处方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

4.

5.原药材的整理炮制: 6. 提取生产操作过程和工艺条件: 6.1药材称量:领料称量人员按生产指令领取所需药材。在领取时,应先核对物料品名是否与指令相符,在称量前应先检查衡器的定期校验证是否在有效期内,并调整至零位平衡后方可称量。称量时,应1人称量,另1人独立复核,及时填写称量记录、复核记录,并由称量人、复核人签字确认。 6.2提取、浓缩:取处方量净制后的板蓝根药材,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内,第一次加药材5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药材5倍量水,煎煮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测),置沉淀罐中,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搅拌均匀,静置沉淀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30(80℃),得浸膏,装入洁净容器内,称重,挂标签,检验合格后入冷库。 7.制剂生产操作过程和工艺条件: 7.1称配:按生产指令领取所需板蓝根浸膏、蔗糖、糊精,并核对品名、批号、数量是否与指令相符,执行称量岗位标准操作程序,及时记录。 7.2粉碎:蔗糖按粉碎岗位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粉碎,全部通过80目筛,98%通过100目。 7.3混合、制粒:取蔗糖粉、糊精置槽型混合机内,混合均匀,加入浸膏搅拌均匀,用14目尼龙筛网,按摇摆式颗粒机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制粒。 7.4干燥:按沸腾干燥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干燥,进风温度控制在90-100℃,出风温度55-65℃,干颗粒水分控制在≤3.0%。 7.5整粒:用10目和40目筛网,按方型振动筛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整粒,将合格颗粒置洁净容器内,密封,并标明品名、批号、数量、操作人。 7.6混合:将合格颗粒置多项运动混合机中混合90分钟,挂标签,入中转站,执行中转站管理规程。 7.7分装:按岗位生产指令,领取检验合格的颗粒,并核对品名、批号、数量是否和指令相符。按指令领取并核对复合膜品名、规格、数量是否与指令相符。按颗粒分装机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分装。在分装过程中及时自检,装量范围±4%。半成品及时传入外包间。 7.8外包装:按生产指令领取说明书、印有批号的中袋(小盒)、大箱,并核对品名、数量及检验单后,按外包装岗位SOP进行操作。QA按取样标准取样,按成品项下标准要求进行全检。 7.9入库:将检验合格的药品登记品名、数量后,入常温成品库。批与批之间,不同品种之间应有明显界限,不得混放。按该品种的贮存条件进行贮存。

土霉素生产工艺

土霉素生产工艺 摘要:目的:土霉素生产工艺的概述。 方法:土霉素提取工艺是通过黄血盐-硫酸锌作净化剂协同去除蛋白质等高分子杂质,然后用树脂脱色进一步净化土霉素滤液,最后调pH至4.8左右结晶得到土霉素碱产品。 关键词:生产工艺;土霉素;黄血盐-硫酸锌 1 土霉素概述 土霉素又称为地霉素或氧四环素,英文名称(Terramycin Oxytetracycline)属于抗菌素的一种,对多种球菌和杆菌有抗菌作用,对立克次体和阿米巴病原虫也有抑制作用,用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斑疹伤寒等,现今主要用于畜禽药及饲料添加剂。土霉素是一个典型的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产品,生产工艺涉及种子培养、发酵、提取、过滤、脱色、结晶、离心和干燥等重要的单元操作和工程概念。 1.1 土霉素简介 1.1.1 名称与化学结构式 中文名:土霉素 英文名:OXYtetracycline 化学名:(4s,4аR,5S,5аR,6S,12аS)-N-4-二甲胺基-1,4,4а,5,5а,6,11,12а-八氢,5, 6,10,12,12а- 六羟基-6-甲基-1,11-二氧代并四苯-2-甲酰胺。 分子式:C22H24N2O9 相对分子质量:460.58 1.1.2 性状与理化性质[1] 土霉素又名氧四环素,为灰白色至黄色的结晶粉末,无臭,味苦,熔点是

180℃,在日光下颜色变暗在碱性溶液中易破坏失效。土霉素盐酸盐为黄色结晶,味苦,熔点190~194℃,有吸湿性,但水分和光线不影响其效价,在室温下长期保存不变质,不失效。盐酸盐易溶于水,溶于甲醇,微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三氯甲烷和乙醚,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添加到饲料中,在室温下保存四个月,效价下降4%~9%,制粒时效价下降5%~7%。 1.2土霉素生产菌种 土霉素是由放线菌(龟裂链霉菌)所产生的抗生素。土霉素钙盐是发酵培养液中入碳酸钙,经过滤,干燥而制得。 2 土霉素生产工艺 2.1土霉素的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土霉素生产工艺主要分为:发酵、酸化过滤、脱色结晶、离心干燥四个阶段。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2.1: 土霉素工艺流程简图 2.2 发酵工艺流程 2.2.1 斜面孢子制备 首先培养三支斜面孢子, 斜面孢子的培养基是由麸皮和琼脂组成,用水配制。培养孢子条件:斜面孢子在36.5~36.8℃培养,不得高于37℃。若36℃超过2小时则生产能力明显下降,不可用于生产。而且在袍子培养过程中还需保持

刺五加育苗及栽培技术

刺五加育苗及栽培技术 朱爱国 黄泥河林业局

刺五加育苗及栽培技术 摘要:刺五加为重要中药材,其嫩茎叶又是味道鲜美的山野菜。本文从种子采集、调剂、实生苗育苗、栽培、管理、采收等放苗介绍了刺五加人工栽培技术。 关键词:刺五加、栽培技术 1种子育苗 1.1种子的采集、调制及层积 刺五加果实8月下旬开始成熟,在9月上旬分别采集长梗五加、短梗五加的成熟球果。采收的球果应立即放容器中揉搓,用清水清洗,漂净果肉、果皮、瘪种及杂质,将沉于容器底部的种子涝起,沥干水分,置于背阴处的苇席上阴干,不得暴晒或用火坑烘干。 于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播种前17周)用清水浸种4d,每天换水,再用50×10的赤毒素液浸泡1d后捞出,混3倍细河沙拌均。先进行2个月后将种子取出,置温棚中处理3-5d,当有30%的种子裂嘴吐白时即可进行播种。 1.2播种育苗 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刺五加播种地要施足基肥,结合翻地每公顷施用腐熟厩肥75㎡。要求床地细,床面平。在做好苗床上按行距20㎝开宽5㎝的沟,沟深3㎝,播种后覆地镇压。有条件应覆盖草帘,并适量浇水,以保持床面

湿润。播种量视种子质量而定,一般刺五加种子成熟度只有50%左右,播种时应根据种子的优良成熟度确定。一般要求每平方米出苗150-200株,即每沟有40粒优良种子即可。刺五加虽然耐寒,但幼苗出土时易遭晚霜冻害,出苗后应防晚霜冻。 1.3田间管理 在刺五加幼苗出齐、长出3片真叶时可结合除草松土进行间苗,每平方米留苗100-150株。应视土壤墒情及时浇水。刺五加抗性较强,播种的幼苗很少发生病虫害。 3栽培 于春季发芽前(5月份),按50㎝X100㎝的株行距,直接于造林地中。栽植后的每穴刺五加可发出多个萌芽,可任其生长。在秋季进行修剪,每株保留5个左右的萌条为宜。 刺五加虽较耐庇荫,但幼苗时需要充足的阳光。要及时对林地进行抚育,割除影响剌五加生长的杂草、藤、灌。 3收获 刺五加幼苗定植后,萌条长至50㎝时可视市场的需要及行情,进行摘叶加工绿色出菜或茶叶,秋季落叶后可将剪除的茎干销售。 市场根皮价格好时,视株丛小,采取侧面刨开法,将大丛的2/3的根、小丛的1/2的根刨出,取根后,要回真周转的腐殖土,埋严踏实,让保留的部分根系继续生长萌发。

板蓝根颗粒工艺规程

1 产品名称及剂型 ...... . 2. 产品概述 ..... 3. 处方和依据 ..... 4. 生产工艺流程图 ...... 5. 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 6. 工序质量监控 ...... 7. 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体、成品质量标准......... 8. 消耗定额及物料平衡 ...... 9. 主要设备一览表 ...... 10 工艺卫生要求 ...... . 11 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 . 12 劳动组织、定岗定员、生产周期 (10) . 13 环境保护 (11) . 14.附录 (11)

1. 产品名称及剂型 1.1. 产品名称:板蓝根颗粒 产品剂型:颗粒剂 2. 产品概述: 2.1. 品名:板蓝根颗粒 22产品特点: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 5?10g , —日3?4次。 包装规格:20袋/包X 80包/箱。贮藏:密封保存。有效期:2年 3. 处方和依据 3.1.提取处方 基准处方产量:210-252g 左右(为1000g 颗粒所用的清膏量) 批生产处方产量:136-163kg 左右(为650kg 颗粒所用的清膏量) 3.2.制剂处方 处方说明: 基准处方理论产量:100袋(1000g 颗粒) 批生产处方理论产量:65000袋(650kg 颗粒) 3.3处方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3.4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4020384 4. 生产工艺流程图 4.1提取工艺流程图 2.2.1. 性状:本品为棕色或棕褐色颗粒;味甜、微苦。 2.2.2.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病毒性感冒,咽喉肿痛。 2.2. 3. 2.2. 4. 规格:每袋装10克或5克。 2.2.5.

土霉素生产工艺实训实验报告

土霉素生产工艺 (实训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生物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1.1土霉素的简介 (2) 1.2实验的目的、要求与过程 (2) 第二章设备型号 (4) 第三章操作步骤 (5) 3. 1斜面孢子的制备 (5) 3.2 种子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5) 3.3 发酵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6) 3.4 发酵 (6) 3.5 测定前发酵样品预处理 (6) 3.6 土霉素酸化液的发酵提取 (6) 3.6.1原理 (7) 3.6.2酸化提取方法 (7) 3.7 122#树脂预处理方法 (7) 3.8结晶与干燥 (8) 3.9 相关数据的测定 (9) 3.9.1 pH的测定 (9) 3.9.2发酵液效价的测定 (9) 3.10 标准曲线的绘制 (10) 第四章讨论 (11) 参考文献 (12)

第一章 绪论 1.1土霉素的简介 土霉素是四环类抗生素,其在结构上含有四并苯的基本母核,随环上取代基的不同或位置的不同而构成不同种类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其结构和命名如图。 土霉素是由龟裂链丝菌(S. rimosus )产生的,属于放线菌中的链霉菌属,他们具有发育零号的菌丝体,菌丝体分枝捂隔膜,直径约为0.4~1.0米,长短不一,多核。菌丝体有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之分,孢子丝分化成为分生孢子,而龟裂链丝菌的菌落为灰白色,后期生褶皱,成龟裂状。 土霉素是典型的次级代谢产物,其发酵的特点之一就是分批过程分为菌体的生长期、产物期和菌体期三个阶段。龟裂链丝菌的生长和土霉素的生物合成受到许多发酵条件的影响:温度、发酵PH 值、溶氧、接种量、泡沫等。同时还受到一些代谢调控机制的控制,磷酸盐的调节作用、ATP 的调节和产生菌生长速率的调节等。 1.2实验的目的、要求与过程 通过专业综合训练我们了解了一种生物产品从上游的菌种培养、发酵工段到下游的提取纯化等工段的完整的生产过程。让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实训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与思考能力,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对土霉素这一生产过程有了充分的认识,为后续的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减少不必要的错误,使实验更加完善。 实训要求我们掌握土霉素生产的工艺流程,掌握分批发酵的原理,熟悉发酵罐的灭菌与使用方法;观察并记录上罐发酵过程中菌体的生长变化;掌握土霉素提取结晶等工艺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土霉素效价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实训按照土霉素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首先进行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然 3N 2 H R 5 C H 3 41

中药配方颗粒政策解读02

【原创】中药配方颗粒=大蓝海?政策和机会解读 002 2016年8月 转载于中国先进制药网,https://www.doczj.com/doc/924138215.html, 2 《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逐条解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管理,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更好满足中医临床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使用的中药配方颗粒实施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水提、浓缩、干燥、制粒而成,在中医临床配方后,供患者冲服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是对传统中药饮片的补充。--------- 国家进一步明确了配方颗粒的定义、管理和适用范围。 第二章生产企业 第四条中药生产企业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应向企业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变更申请,须在生产范围中增加中药配方颗粒。 ------ 明确配方颗粒的生产仅需备案即可,看似降低门槛,会配方颗粒市场更加混乱,但现在的中药配方颗粒经过15年试点以后,6个生产厂家仍然标准不一,工艺不一,当量不一。医生使用完全取决于生产厂家市场推广人员的建

议,新管理办法的诞生会通过市场化促进中药配方颗粒的标准统一,从而缓解这一现象。 第五条生产中药配方颗粒的中药生产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能够独立承担责任(包括具备药品质量安全责任承担能力); (二)已获得颗粒剂生产范围,具有中药饮片炮制、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等完整生产能力,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GMP)要求;(三)设立药品质量检验、管理专门机构及专职人员,制定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具备完善的药品质量保证体系,具备产品放行、召回等质量管理能力;(四)设立药品监测与评价专门机构及专职人员,建立药品监测与评价体系,具备对药品实施风险管理的能力,依法承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风险效益评估、风险控制义务,负责建立并维护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对药品监测与评价进行管理。 第六条生产企业应当配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检查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逃避或者阻碍。 第七条生产企业应当履行因上市产品缺陷对患者造成损害的侵权赔偿义务。------- 对已过2010年版GMP的数据跟踪发现,同时拥有提取和颗粒剂GMP的生产厂家有628家;但另一方面,增加药品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建设大大加强了中药配方颗粒的监管要求,以前的中药配方颗粒在不良反应监测、风险评估、系统评价方面的要求近乎于零。

TS-7352-00复方板蓝根颗粒颗粒工艺验证方案(审)

复方板蓝根颗粒工艺验证方案文件形成: 文件控制: 变更记载:

复方板蓝根颗粒工艺验证方案 1.主题内容: 本方案规定了复方板蓝根颗粒生产工艺的验证方法及标准。 2.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复方板蓝根颗粒生产工艺验证。 3.简介: 3.1. 概述: 根据四川广元蓉成制药有限公司工艺验证管理规程有关规定,在变更生产场地和设备时需要对其生产工艺进行全面的验证,确保现行的工艺流程可以持续稳定的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公司新建提取车间、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其生产线目前试生产品种为复方板蓝根颗粒,为确认按制订的复方板蓝根颗粒生产工艺规程进行操作,能始终生产出质量稳定可靠的合格产品,特制订本验证方案对复方板蓝根颗粒生产工艺进行验证。我们对复方板蓝根颗粒的生产过程中提取、浓缩、制粒、分装(内包装)等生产关键工序进行验证。 把每一操作工序段作为一个验证小节,每项小节包括单元项目、执行文件、取样及检验方法、可接受标准、验证记录等几个方面。本次复方板蓝根颗粒试生产在我公司提取车间、口服固体制剂车间进行,验证批次为三批。具体验证时间以生产部实际生产时间为准。 3.2.验证产品基本信息: 3.2.1.产品名称和产品代码: 3.2.1.1.产品名称:复方板蓝根颗粒 汉语拼音名:汉语拼音: Fufang Banlangen Keli

3.2.1.2.产品代码:C-010 3.2.2.产品概述 3.2.2.1.剂型:颗粒剂 3.2.2.2.规格:每袋装15g 3.2.2.3.批量:720kg 3.2.2. 4.产品特点 3.2.2. 4.1.性状:本品为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3.2.2. 4.2.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用于温病发热,出斑,风热感冒,咽喉肿烂,流 行性乙型脑炎,肝炎,腮腺炎。 3.2.2. 4.3.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g,一日3次,重症加倍;小儿酌减。预防流感、乙脑,一日15g,连服5日。 3.2.2. 4.4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慎用。 3.2.2. 4. 5.贮藏:密封,防潮。 3.2.2. 4.6.有效期:二年 3.2.2. 4.7.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1022154 3.2.3批生产记录编号:SC-SRD-09-028-00 4.验证目的: 4.1.本次验证旨在证明在生产场地和设备变更的情况下,按复方板蓝根颗粒生产工艺规程、 有关GMP管理规程、标准操作程序及验证文件的要求,连续进行三批试生产,证明设计的工艺过程的实用性,设计的生产工艺和设计产品质量能够符合复方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确认本生产工艺稳定、操作程序合理、设备与生产能力相匹配、质量监控点合理,具有可靠性和重现性,保证生产处于受控状态,确保能连续地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4.2.本方案确定了在实际操作条件下需要监控的关键工艺参数和变量,概括了对中间品样品 的取样与检测要求,并规定工艺监控及产品检测的可接受标准。 4.3.为避免记录重复,批生产记录作为原始记录备查,验证方案中只记录重点控制项目、重 点结果和数据。 5.实施验证人员及主要职责:

土霉素生产工艺

土霉素生产工艺摘要:目的:土霉素生产工艺的概述。 方法:土霉素提取工艺是通过黄血盐-硫酸锌作净化剂协同去除蛋白质等高分子杂质,然后用树脂脱色进一步净化土霉素滤液,最后调pH至左右结晶 得到土霉素碱产品。 关键词:生产工艺;土霉素;黄血盐-硫酸锌 1 土霉素概述 土霉素又称为地霉素或氧四环素,英文名称(Terramycin Oxytetracycline)属于抗菌素的一种,对多种球菌和杆菌有抗菌作用,对立克次体和阿米巴病原虫也有抑制作用,用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斑疹伤寒等,现今主要用于畜禽药及饲料添加剂。土霉素是一个典型的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产品,生产工艺涉及种子培养、发酵、提取、过滤、脱色、结晶、离心和干燥等重要的单元操作和工程概念。 土霉素简介 1.1.1 名称与化学结构式 中文名:土霉素 英文名:OXYtetracycline 化学名:(4s,4аR,5S,5аR,6S,12аS)-N-4-二甲胺基-1,4,4а,5,5а,6,11,12а-八氢,5, 6,10,12,12а- 六羟基-6-甲基-1,11-二氧代并四苯-2-甲酰胺。 分子式:C22H24N2O9 相对分子质量: 1.1.2 性状与理化性质?[1]

土霉素又名氧四环素,为灰白色至黄色的结晶粉末,无臭,味苦,熔点是180℃,在日光下颜色变暗在碱性溶液中易破坏失效。土霉素盐酸盐为黄色结晶,味苦,熔点190~194℃,有吸湿性,但水分和光线不影响其效价,在室温下长期保存不变质,不失效。盐酸盐易溶于水,溶于甲醇,微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三氯甲烷和乙醚,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添加到饲料中,在室温下保存四个月,效价下降4%~9%,制粒时效价下降5%~7%。 土霉素生产菌种 土霉素是由放线菌(龟裂链霉菌)所产生的抗生素。土霉素钙盐是发酵培养液中入碳酸钙,经过滤,干燥而制得。 2 土霉素生产工艺 土霉素的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土霉素生产工艺主要分为:发酵、酸化过滤、脱色结晶、离心干燥四个阶段。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 土霉素工艺流程简图 发酵工艺流程 2.2.1 斜面孢子制备 首先培养三支斜面孢子, 斜面孢子的培养基是由麸皮和琼脂组成,用水配制。培养孢子条件:斜面孢子在~36.8℃培养,不得高于37℃。若36℃超过2小时则生产能力明显下降,不可用于生产。而且在袍子培养过程中还需保持一定相对湿度,湿度55%~60%。培养时间96个小时。将三支斜面孢子加入无菌水之后制成悬浮液。将悬浮液放置于4℃~6℃的冰箱中备

(生产制度表格)新生化颗粒生产工艺规程

第 1 页 共 20 页 新生化颗粒生产工艺规程 目 录 1.目的:建立新生化颗粒工艺规程,确保生产出合格的新生化颗粒。 2.依据:新生化药品标准;2010版药典;我公司生产设备;销售态势。 3.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生化颗粒生产全过程(供应、生产、质量)的管理。 4.责任:生产技术部负责按本规程组织生产并严格按此过程实行监控,质量部按本规 程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物控部按本规程进行物料供应。 5.内容: 5.1 产品概述 5.2 处方和依据 5.3 工艺流程图 5.4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5.5 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 5.6 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5.7 质量监控 5.8 物料消耗定额、技术经济指标、物料平衡及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5.9 主要设备一览表 5.10 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文件类别:技术标准 文件名称:新生化颗粒生产工艺规程 文件编码: 制订部门:生产技术部 起 草: 日期: 审 核: 日期: 批 准: 日期: 执行日期: 签字: 分发清单 总 经 理 [ ]份 生 产 副 总 [ ]份 行政人事部 [ ]份 物 控 部 [ ]份 生产技术部 [ ]份 质 量 部 [ ]份 文件版本:02 文件密级:机密,禁止复印。

5.11 劳动组织、岗位定员、工时定额及生产周期 5.12 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 5.1 产品概述 5.1.1 产品名称: 5.1.1.1 新生化颗粒 5.1.1.2 汉语拼音:XinShengHua Keli 5.1.2 剂型:颗粒剂 5.1.3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黄褐色的颗粒;味甘、微苦。 5.1.4 功能与主治: 活血、祛瘀、止痛。用于产后恶露不行,少腹疼痛,也可试用于上节育环后引起的阴道流血,月经过多。 5.1.5 用法与用量:热水冲服,一次2袋,一日2-3次。 5.1.6 规格:(1)6g/袋,相当于原药材9g (2)9g/袋,相当于原药材18g 5.1.7 包装规格: 复合膜包装。(1)6g/袋×12袋/盒×120盒/箱; (2)6g/袋×18袋/盒×80盒/箱; (3)9g/袋×9袋/盒×120盒/箱。 5.1.8 贮藏:密封。 5.1.9 有效期:24个月 5.1.10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19983169 5.2 处方和依据: 5.2.1 执行标准:新生化冲剂质量标准WS3-B-1056-9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YBZ 15532006 5.2.2 处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五册,及国家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YBZ15532006

刺五加栽培技术

刺五加栽培技术 文章导读:刺五加是药食两用的珍贵植物,其根、茎、皮均可入药,是我省名贵的中药材品种,其具有祛风湿、强筋骨、调节神经机能和血压等功效。本文介绍了刺五加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坏人主要用途,从种子采收处理到育苗、栽植、田间管理和采收加工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刺五加的栽培技术。 本文介绍了刺五加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坏人主要用途,从种子采收处理到育苗、栽植、田间管理和采收加工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刺五加的栽培技术。 1 概述 刺五加(学名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Maxim)为五加科刺五加属植物,落叶灌木,通常高1~2m。刺五加比较耐阴,常生长于针阔叶混交林或者阔叶林下,也常生于林缘、山坡灌丛及溪流附近,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 刺五加是药食两用的珍贵植物,其根、茎、皮均可入药,是我省名贵的中药材品种,其具有祛风湿、强筋骨、调节神经机能和血压等功效。刺五加嫩叶可以

加工成刺五加茶,其嫩茎可以食用,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一定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 2 育苗 2.1 繁殖方法 2.1.1 种子繁殖 刺五加的果实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下旬成熟,其果实采收后不能直接播种,需要经过一个冬季完成生理成熟过程后,种子才能发芽。 (1)种子采收处理。在9月中、下旬,当果实由黄褐色变为黑色且变软时采收。采收后首先进行筛选,除去杂质和秕种子,将果实放入冷水中浸泡1~2d,然后搓去果皮和果肉,再用清水漂洗,取沉底的饱满种子晾干。 处理时,把种子和湿砂按1:3的比例混拌均匀,放在室内堆藏一段时间,在背风向阳处挖深40cm、宽40cm、长度视种子量的多少而定的沟槽,沟槽底部铺上5cm厚的湿砂,然后将种砂混和物放到沟槽内,厚约30cm,上面再覆5cm厚的湿砂,最后覆上20cm厚的土壤,堆成丘状,覆土时每隔一定距离放置一段草把,以利于通风。待到春天解冻后将种子取出,放在向阳处晾晒,每天翻动几次,当有30%以上的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 (2)播种育苗。播种育苗时间一般在4月上、中旬。苗圃地最好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地,坡度不超过15°,农家的菜园地亦可。播种前做床,做成宽1.2m、长10m、高0.2m的苗床,床土要深翻耙细,结合整地,每667㎡施入优质农家肥2000kg,然后将苗床浇透水,待水渗下床面稍干后,将处理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