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30年来洞庭湖水质营养状况演变特征分析

近30年来洞庭湖水质营养状况演变特征分析

近30年来洞庭湖水质营养状况演变特征分析
近30年来洞庭湖水质营养状况演变特征分析

洞庭湖的生态破坏与恢复

题目洞庭湖的生态破坏及恢复姓名 学号 专业心理学

所在学院求是学院丹青学园

洞庭湖的生态破坏与恢复 【摘要】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由于近代以来对洞庭湖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其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近年来对洞庭湖的修复工程一直在进行着。 【关键词】围湖造田湿地破坏退田还湖污染治理 【正文】 洞庭湖的破坏给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也很大程度上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灾难。本文将从近代洞庭湖的演变、破坏的原因、带来的危害、治理措施四方面进行阐述。 一:洞庭湖的变迁 据资料记载,1852年洞庭湖天然湖面近6000平方公里。由于泥沙淤积和人类活动影响,至1949年湖面缩小为4350平方公里,容积293亿立方米。此后30年间,由于大规模开发和垦殖等原因,湖面与容积迅速缩小。20世纪80年代之后,情况得到控制。至1995年,实测湖面为2623平方公里,容积167亿方米。 据史料记载,洞庭湖原本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面积还在鄱阳湖之上。可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泥沙淤积导致湖面不断缩小,导致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湖面面积比十九世纪中叶缩小了一半多,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二:洞庭湖破坏的原因 1;不合理的开发 围湖造田是导致洞庭湖面积大规模减小的重要原因之一。1949年后,由于修堤并垸,进行围垦,以扩大耕地面积,仅五十年代,洞庭湖即萎缩了1209平方公里。20世纪6、70年代,在“以粮为纲”“人定胜天”的旗号下,湖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围湖垦田活动,湖面不断蚕食。原来位于湖滨的常德、澧县、安乡、益阳等城市,现在距湖远的已有十余公里,近的也有三四公里。 2;泥沙淤积 洞庭湖的湖水主要来自于长江及湘、资、沅、澧四水。由于河流上游的环境破坏,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大量泥沙流入河中,在洞庭湖淤积,使得河床升高。 水文资料统计,洞庭湖多年平均(1956至1995年)入湖年输沙量为1.67亿吨,其中1.32亿吨来自长江的入流,0.3亿吨来自湘、资、沅、澧四水。由城陵矶注入到长江的年均沙量为0.43亿吨。由此所得洞庭湖年均泥沙淤积量约1.24亿吨。洞庭湖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底平均淤高了1.7米,年均淤高3厘米多,淤积最厉害的澧水尾的七里湖最大淤高13米,完全淤积成了平原,作为湖泊从版图上彻底消失,半个世纪以来,洞庭湖区淤积而成的洲土面积将近2000平方公里,湖面因此迅速萎缩,湖容急剧下降,调蓄洪水的能力只有初期的56%。 3;水量减少 洞庭湖的水位和流量的时空变化主要取决于水量的来源及其变化。洞庭湖以雨水供给为主,还与长江息息相关,以及四支流的入水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洞庭湖研究中心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I 涧庭湖研究中心 洞庭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湖南省水 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下属二级机构,主要对洞庭湖 开展全面、系统的科学研究,致力于洞庭湖综合治理、规 划设计和开发保护工作,研究范围面向洞庭湖流域水资源 利用与水环境保护、江湖关系演变与调控及区域可持续 发展等三大领域,发展目标为努力将中心建成为专业优 势明显,地域特色鲜明,知识创新显著的国内湖泊水利 科学综合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国内湖泊水安全 保护、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 南省战略性水利规划及水资源配置决策咨询中心。 中心现有人员15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5人;职称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4人,高级工程师3人,其中国务院 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水利部5151部级人才1人。 中心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成立的洞庭湖工程设计室,完成的洞庭湖相关科研项目已获湖南省科技进步 二等奖8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及多项省水利科技进步奖。中心于2016年2月正式成立后,先后搭建了以王 浩院士为首席专家的院士工作站及“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两个重要科研平台。在院 领导的关心下,通过全体人员的努力和平台支撑,中心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级、省级和厅级等不同层级科研项目共 计20项,其中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原973、863项目)1项、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1项、湖南省科技重点研发项目1 项;主持湖南省水利重大科技项目9项,同时还完成了一批重大水利规划项目。 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建设美丽中国大环境背景和设计院领导的正确指引和关怀下,洞庭湖研究中心将破砺前 行,为建设生态美丽的洞庭湖贡献一份力量。

洞庭湖生态问题的分析及其解决措施

课程:环境经济学 班级:xx 题目:洞庭湖生态问题的分析及其解决措施 ——利用生态学思维 组员: xx(14%) 目录 1、洞庭湖简介(图1-1和1-2) (4) 2、洞庭湖的作用(图2-1和2-2) (5) 2、1生态服务功能 (5) 2、2具有超强的调蓄洪水和气候调节功能 (5) 2、3人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舒适性服务 (6) 2、4分解、转移、容纳经济活动的副产品 (6)

3、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变化 (6) 3、1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具体过程 (6) 3、1、1水域面积的演变(图3-1) (6) 3、1、2水文环境的演变(表1) (7) 3、1、3质质量演变 (7) 4、洞庭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8) 4、1围湖造田(图4-1) (8) 4、1、1围湖造田的具体影响 (9) 4、2三峡工程 (13) 4.2.1三峡工程的具体影响 (13) 4.3外来生物 (13) 4、3、1外来生物的具体影响 (14) 4、4工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14) 5、洞庭湖生态系统的分析 (15) 6、治理措施 (16) 6.1 加强湖区蓄洪能力建设 (16) 6.2 加强生物灾害防控 (16) 6.3 加强长江及四水上游生态建设,开展绿化生态工程 (17) 6.4 调整湖区工业企业结构,控制工业污染 (17) 6、5加强法制工作,强化执法力 (17) 7、总结与建议 (18) 洞庭湖生态问题的分析及其解决措施 ——利用生态学思维 摘要:洞庭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景观生态系统之一,自然资源丰富。由于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洞庭湖调蓄容积减少、洪水水位不断抬升,江湖关系改变。在加重湖区防洪负担、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的同时,也降低了湖泊水体对

洞庭湖研究——岳阳楼记研究综述 (1)

《岳阳楼记》研究综述 自1949年到1995年,赏析、研究《岳阳楼记》的文章约60多篇,从写作目的、思想意义、景物描写、文体特征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也很有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一、关于写作目的 这是一个有较大争议的问题。最有代表性,也比较全面的是吴小如的看法:“这是自勉,实亦勉滕”,但作者还有更深一层的含意,即明确的政治目的。“这是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对自己的同志者发出的策励宣言,也是对那些战胜自己的保守派官僚们的一次信心百倍的示威。”(《范仲淹〈岳阳楼记〉考析》,《语文教学通讯》803)争议主要集中在两处: (一)、有无“自勉”成份。这关系到作者的个人道德修养是否完全摒弃了迁客骚人的情感而达到“古仁人”思想境界的问题。蔡毅《〈岳阳楼记〉新探》(《扬州师院学报》841)认为“范仲淹身处逆境而不易其节,以‘古仁人’自励,确乎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因此他不取“自勉说”,而把本文的写作目的概括为“言志、劝友、警世”三方面。 (二)、对藤子京是“规劝”还是“颂扬”。这关系到作者对滕子京思想境界的评价问题。“规劝说”肇始于宋代范公《过庭录》中的一条记载。〔注〕王宽行、刘景林《谈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写作目的》(《河南师大学报》816)抽绎出旧有“规劝说”中仅从个人得失着眼的“规劝滕子京谨言远祸”的说法,并加以否定,这是很独到的见解。然而他们同时又全盘否定了“规劝说”,认为滕子京“愤郁见于辞色”的表现在性质上同屈原的牢骚之情一样,是不应属范仲淹所说的“以己悲”的范畴,同时,“修楼者的政治行动和作记者的政治理想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作者对滕只有颂扬,而无批评。蔡毅则肯定了“规劝说”中的合理成份,认为范仲淹“称赞滕子京的奋发有为,却不赞成他‘凭栏大恸’式的发泄郁闷”。“借滕子京求记之机,明示正道,暗寓讽劝,正是其苦心之所在”。 肯定自勉或勉滕是学术界比较通行的看法。杨海明《〈岳阳楼记〉是“传道”之文》(《湖南师院学报》846)有较为周详的阐释:滕子京“也是属于范文中那种‘以物’而‘喜’,‘以己’而‘悲’的人物,还不能达到范仲淹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古仁人’)的思想境界——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范仲淹自己在遭受吕夷简集团排挤之后,心中也不会没有一点儿牢骚情绪的。因此,他写《岳阳楼记》,一方面是劝勉滕子京要跳出个人得失的圈子;一方面也是激励自己,要做一个‘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范文正公年谱》语)的‘仁人志士’”。 二、关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中展现了两种忧乐观,一是以个人得失而悲喜的迁客骚人的忧乐观;一是以天下忧乐而悲喜的古仁人的忧乐观。作者在这里至少从主观意图上否定了前者而肯定了后者。后一种忧乐观即浓缩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千古传颂的名句中,这也是本文的崇高境界所在。因而,有关思想意义方面的评论多集中于此。 1

洞庭湖区旅游业发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a3828810.html, 洞庭湖区旅游业发展研究 作者:杨华旗谢敏朱辉任蒙蒙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9期 摘要:近年来,洞庭湖区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文章从洞庭湖区旅游业基础条件、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了洞庭湖区旅游业发展应加强统筹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旅游资源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从而实现洞庭湖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洞庭湖区;旅游业;研究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in the ascendant. Articles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Dongting Lake area tourism infrastructure conditions,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and then come to the Dongting Lake District tourism develop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overall planning, accelerat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tegr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Keywords: Dongting Lake area; tourism;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 [F235.6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洞庭湖区位于湖南省北部,范围包括岳阳、常德、益阳三市及长沙市望城区,共计25个县市区,面积46307万平方公里,人口1702万。洞庭湖区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在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新时期下,加快洞庭湖旅游业发展对加快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繁荣文化产业和统筹区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洞庭湖区旅游业发展基础条件 1.丰富的旅游资源 洞庭湖区山水相依的自然环境、温和湿润的宜人气候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及较为发达的现代经济,孕育了湖区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品质优良的旅游资源。全区共有自然和人文资源1057处,4A级以上风景区8家(表1),内容涉及生态观光、娱乐购物、科普教育、民俗体验等类型,文化底蕴深厚,景观类型齐全,资源功能强大。在景观组合方面,从水域到环湖丘岗山地依次分布有洞庭湖水域景观—环湖湿地景观—环湖历史文化景观、城镇现代景观—环湖丘岗山地自然生态景观[[1] 湖南省旅游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旅游发展规划(2012-2020)》][1]。这些独特的资源和优势,一方面为洞庭湖开发旅游业,尤其是高品质的旅游项目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对发展环洞庭湖经济圈旅游产业并使之融入长江旅游带的

洞庭湖的变迁

洞庭湖的变迁 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的文字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目前的洞庭湖,包括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三大湖泊及穿插于其间的密集河网,南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1959年调弦口封堵以后为三口)接纳长江分泄的来水来沙,通过洞庭湖调蓄后在城陵矶注入长江。 1、面积与容积的变化 据资料记载,1852年洞庭湖天然湖面近6000平方公里。 由于泥沙淤积和人类活动影响,至1949年湖面缩小为4350平方公里,容积293亿立方米(按城陵矶水位33.5米计,下同)。此后30年间,由于大规模开发和垦殖等原因,湖面与容积迅速缩小。20世纪80年代之后,情况得到控制。 至1995年,实测湖面为2623平方公里,容积167亿方米。 2、入湖泥沙淤积量 据水文资料统计,洞庭湖多年平均(1956至1995年)入湖年输沙量为1.6 7亿吨,其中1.32亿吨来自长江的入流,0.3亿吨来自湘、资、沅、澧四水。由

城陵矶注入到长江的年均沙量为0.43亿吨。由此所得洞庭湖年均泥沙淤积量约1.24亿吨。 洞庭湖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底平均淤高了1.7米,年均淤高3厘米多,淤积最厉害的澧水尾的七里湖最大淤高13米,完全淤积成了平原,作为湖泊从版图上彻底消失,半个世纪以来,洞庭湖区淤积而成的洲土面积将近2000平方公里,湖面因此迅速萎缩,湖容急剧下降,调蓄洪水的能力只有初期的56%。 3、洞庭湖的人工围垦 在湖区的浅滩荒州上围成的民堤堤内洲滩经过耕作,渐渐变成肥沃的良田熟地,范围大的有几万亩,小的也有几千亩,里面有村庄、集镇,看上去与普通的村庄并无不同,这种地方,在湖南、湖北的平原湖区叫“垸”。这种民垸,到2 0世纪40年代,最多时仅湖南部分就将近1000处,垸堤总长6000多公里。 1949年后,由于修堤并垸,进行围垦,以扩大耕地面积,仅五十年代,洞庭湖即萎缩了1209平方公里。20世纪6、70年代,在“以粮为纲”“人定胜天”的旗号下,湖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围湖垦田活动,湖面不断蚕食。原来位于湖滨的常德、澧县、安乡、益阳等城市,现在距湖远的已有十余公里,近的也有三四公里。 人工围垦的结果是侵占了水面,降低了防洪蓄洪的能力,导致水灾频繁发生。 4、水患治理举措 鉴于洞庭湖这一长江的天然调蓄水库的蓄洪能力下降,水灾频繁发生,如何延缓它日趋萎缩以至消亡的过程?必须汲取教训,不能继续与湖争地、围湖造田,有必要采取退田还湖措施,但也不能不讲条件地一律“废田还湖”,毕竟洞庭湖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水库总容量393亿立方米。汛期防洪限制水位145米,预留的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相当于现在洞庭湖容积的1.33倍,到2010年全部建成后,可削减长江洪峰,使荆江防洪标准由不足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保护荆江南北1500万人口和2300万亩耕地,防止在遭遇千年一遇或类似1870年洪水时大量人口的毁灭性伤亡。

洞庭湖区的历史演变 四

洞庭湖区的历史演变四 洞庭湖区的历史演变 作者:郭辉东 一、先秦两汉时期洞庭湖的演变 先秦两汉时期,洞庭湖又称“九江”,为一汇合湘、资。沅、滇四水及荆江分洪水流,向北流入长江的巨大湖泽。-(禹贡·荆州记载“九江’在荆州境内,而且水势十分浩渺。(山海经·中山经)记载:“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法沅之风,交滞湘之渊,‘九江’之间。”(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湘水出舜葬东南瞰,酉环之,入洞庭下,一日东南‘酉泽”’;“沅水出象郡谭成西,东注江,入下隽酉,合洞庭中”。 古时洞庭素有九江之汇的称呼,沅、渐、抚、辰、淑。酉、澄、资、湘合为九江。“九江”究竟指什么地方?历来存在争论,汉魏以来至宋代以前的学者有各种解释。宋代以来的大多数学者,论证了(禹贡》中的“九江”即今日的洞庭湖,从而成为定论。湖北黄梅及江西九江等古代并不属于荆州范围,而在扬州境内。(水经》称“九江地在长沙下隽西北”,今人考证下隽县在今湖南泪罗、岳阳之间的新墙河口,证明九江即洞庭湖无疑。 先秦两汉时期大江的上荆江段南通洞庭湖的情况,可以从当时许多文献中得到证明。建国后在安徽寿县出土的(鄂君启节),为战国楚怀王六年所作,其舟节铭文记载鄂君船队西南航线为:“上江,入湘,……入资、阮、渣、油,上江、庚木关,庚鄂”。表明当时水上航行能沿洞庭湖水道上溯,经过资水、院水、渣水和油水各入湖水口,西北可通今沙市附近的庚木关及楚都部城。这也证明今松滋、公安县境内的右油木(上游为诡水)也是南流入湖的。战国屈原的《九歌·湘君》中说:“沛吾乘兮桂舟”,“吾道兮洞庭”,“望洋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表明由洞庭湖中舟行,一由港水下游经荆江南岸的“法阳”(今湖北沙市与公安问),可以进入长江。(楚辞·哀盼中说“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这是记段都王室百姓“方仲春东迁”,“去故乡而就远”的逃亡路线,其舟行方向与(鄂君启节)和(九歌·湘君)中记述的相反,都一致表明当时荆江在江陵以下确有一支分流南入洞庭的水道。做国策)、(史记)和(水经)等文献记载表明,先秦两汉时期洞庭湖接纳四水及荆江分洪的水系格局,与目前相似,而且在江陵以下确有一支分流南入洞庭的水道。(战国策》和(史记)记载,战国末年,秦国准备进攻楚国的黔中郡,派“汉中之甲”,乘船经巴水、西汉水(嘉陵江),沿长江出峡,“四日而至五清’。(史记·秦本纪

洞庭湖实践报告

关于洞庭湖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摘要: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对洞庭湖做了一次了解,本文将介绍洞庭湖的地理位置,周围经济,防洪蓄洪的能力和洞庭湖的水利建设,还会从洞庭湖面积的减少展开讨论,分析原因。洞庭湖也是我国最大的调蓄湖泊,担负着调蓄长江、湘、资、沅、澧四水洪水的调蓄任务,为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保安特别是对武汉和两湖平原的防洪保安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洞庭湖防洪蓄洪水利工程面积减少 (一)洞庭湖背景介绍 洞庭湖南近湘阴、益阳,北抵华容、安乡、南县,东滨岳阳、汨罗,西至澧县。在北纬27°39′~29°51′;东经111°19′~113°34′之间。湖体呈近似“U”字形,城陵矶水位31.50m时(56黄海基面),湖长143.00km,最大湖宽30.00km,平均湖宽17.01km,湖泊面积2625km2;最大水深18.67m,平均水深6.39m,相应蓄水量167×108m3。。洞庭湖北面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封堵)四口分泄长江水,西面和南面有湘、资、沅、澧四水汇入,东面有汨罗江和新墙河入湖,经过洞庭湖调蓄后由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洞庭湖水系汇水面积26.3万平方公里(其中湖南境内20.48万平方公里),1995年天然湖泊面积2625平方公里,与天然湖泊相通的洪道面积1418平方公里。 (二)洞庭湖社周围的经济 1.洞庭湖的社会经济 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包括荆江河段以南,湘、资、沅、澧四水控制站以下的广大平原、湖泊水网区。湖南省辖常德、益阳、岳阳、长沙、湘潭、株洲等六市的37个县(市、区)。湖北省辖荆州地区松滋市部分、公安县、江陵县和石首市。我省洞庭湖湖区总面积15200平方公里,其中受堤防保护面积11094平方公里,现有千亩以上堤垸215个,保护固定资产2000多亿元。洞庭湖湖区人口密集,区内总人口1008万,人口密度为全省的2.1倍。洞庭湖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是我国有名的鱼米之乡,素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唐宋以来,洞庭湖区就成为农业商品基地,明清两代粮食生产地位日益突出。建国以后,洞庭湖区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也是湖南省粮棉经济作物的重要商品生产基地。2005年统计,粮、棉、油、麻、甘蔗、蚕茧、水产产量(未包括湖北省)分别占湖南省的37.1%、83.9%、40.9%、90.7%、75%、78%、55.8%,与农业有关的加工业,如纺织、食品、造纸分别占全省的45%、52%、55%。洞庭湖区(行政区划统计)2005年GDP

论洞庭湖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办法

论洞庭湖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办法 生命科学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 学号:14490113 姓名:杨影 摘要:作为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关注。本文主要论述了洞庭湖的发展历史,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洞庭湖发展造成的影响,总结了实现洞庭湖可持续发展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洞庭湖;环境现状;治理方法 正文 作为第二大淡水湖的洞庭湖,各个地方来水,如松滋、藕池、调弦分泄长江, 汨罗江登小河流也汇入洞庭湖,经湖泊从城陵矶流进长江,水域环境复杂。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一步步变差是由人口增多,资源被开发,环境被改变等问题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洞庭湖面积缩小,调节周围生态环境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不断出现。专家们对洞庭湖考察探究,讨论和分析。贺建林[ 1] 等专家指出洪涝灾害的加剧,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是影响洞庭湖的关键所在。张人权[2] 等分析后指出:长江中游盆地已经被认为严重改变,成为半人工半自然的环境,近些年依然没有缓解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洞庭湖将可能变成纯过流行湖泊,很多重要分段将会高过地面,这将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显然,人类必须与环境共存,改造自然是人类发展的不二途径。人类只有将发展与环境保护恰当结合,自然资源的开发才能合理进行,水土资源的发展才能得以持续进行。 1 洞庭湖生态环境现状 1 .1 洞庭湖演变 洞庭湖地区的地貌为碟形, 中间向下凹,旁边是丘陵.据考证,洞庭湖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又由大到小的过程.春秋战国时期.湘水与澧水同时汇入长江,而资、沅2水则在汇合处形成一个面积较小的洞庭湖地方后合流入江, 随即,由于

长江洪水位升高, 洞庭湖后来发展壮大.公元222~285 年, 荆江两处地方溃决, 洞庭湖在长江水的灌入下与青草湖相连,面积因此扩大。云梦大泽逐渐消亡后, 洞庭湖进一步扩大其面积。明清时候,荆江水位还在抬高,洞庭湖的发展到了历史巅峰,雍正年间洞庭湖达到历史最大面积。清末,湖水形成四口分流,泥沙进入洞庭湖后淤积在此,面积因此缩小,人工围垦更是让面积骤减,至今洞庭湖面积已不足三千平方千米。 1 .2洪灾加剧 洞庭湖目前出现的问题是频繁的洪水灾害,严峻的防洪形势来源于湖水的容量逐年变小,调节能力日益下降,同时,某些地方汛期时水位偏高,洞庭湖泄流能力不足,因此无论哪个地方来大水,都会在湖区形成高洪水位,并且持续不断。如1996年1998年、1999年和2002 年洪水.洞庭湖连年受到水灾的冲击,局面无法控制,湖中泥沙堆积,不能及时排除,这又导致水位上升,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生态环境治理迫在眉睫。据统计,1949年以来的五十多年年中,有四十多年发生洪水灾害.1954年长江大水,3万余人因溺水,疾病不幸遇难;1996年,因水资源灾溃垸144个, 数百亿元在此次灾难中化为乌有,60多万人被困在防洪大堤,生活极其不便,长达数月之久。此外高水位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由20世纪60年代的平均20 d,增加到20世纪80年代的31d,进入20 世纪90 年代达到60 d .1998 年洞庭湖水位达到29d,超过1954年历史最高洪水位,且水资源多次出现“小水大象及水洪峰遭遇后果更是难以设想.洞庭湖调节能力继续在下降,汛期调蓄量不得不增加,而湖水外排难度极高,洪水只进不出,损失逐年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其他环境问题也凸显出来。 1.3涝、渍灾害加剧 涝、渍灾害的加剧来源于多方面的原因,泥沙淤积在洞庭湖内无法排除,由此导致河床抬高,湖区田面高度相对下降,由此导致垸老天低局面的形成,地下水也因此抬高了水位。一到汛期垸外水位高,垸内排水困难,于是导致灾害。地下水位上升同时诱发了另一个问题,稻田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面积不断扩大.因此涝、渍发灾害同样威胁洞庭湖区.据统计[3] ,湖区有60 %潜育化稻田,即相范额当于3.02×99km2左右.每逢夏季,洞庭湖地区大多数时间地下水位不超过25cm, 因此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相互作用, 肥力下降,土壤质量的下降影响了整个农业生态。

洞庭湖文化与文学系列之一——宋词洞庭湖意象研究

洞庭湖文化与文学系列之一 ——宋词洞庭湖意象研究 袁志成1*李智美2 (1湖南城市学院中文系湖南益阳413000 2隆回周旺中心小学422000) 摘要:宋词洞庭湖意象渊源流长,有动态与静态的洞庭湖,有整体或复合与个别或局部的洞庭湖,往往与其他意象叠加组合在一起,共同表达词人的思情意绪。作为一个文学符号,洞庭湖意象亦传达了宋代词人特有的文化心理。 关键词:洞庭湖;意象;宋词;文化透视 在宋代词人词作中,意象纷呈,有千娇百媚的花、欣欣向荣的草、参天大树、布满星空的月夜、语意盈盈的燕子、黄鹂、令人魂牵梦绕的柳絮等,构成了词作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份,词人亦借此触景生情、感叹人生。因为词人赋予它们独特的情感,所以得到后世词学研究者的青睐。与此相比,拥有着潇湘神话屡次出没于宋词当中的洞庭水府意象少人关注。洞庭湖文化源远流长,亦是浪漫主义楚辞文学的发祥地。在宋代,诸多词人多次以洞庭湖为意象,抒写家国之思、手足之情。洞庭湖意象在宋词中的形成可以说是洞庭湖文化对词学渗透影响的结果。因此,本文拟从洞庭湖意象渊源入手,对宋词洞庭湖意象展开分析,从而探讨洞庭湖意象形成过程中的文化因素。 一、洞庭湖意象源远流长 洞庭湖意象源远流长,洞庭湖真正以意象出现在诗词当中有着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最初出现在《庄子·天下》:“北门成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淮南子》卷八:“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断修蛇于洞庭………。”《庄子》与《淮南子》皆散文体,此之洞庭湖还未构成完整意义上的意象。作为意象的存在,洞庭之名应出自于诗歌。屈原《九歌》中《湘君》、《湘夫人》二篇写湖湘水神故事,其背景正是洞庭湖。屈原诗歌中的洞庭湖是主人公活动之地,但从整体效果来看,洞庭湖亦仅仅作为背景而出现罢了,对于全文的诗意诗境未有任何辅助作用,更谈不上意象了。洞庭湖作为诗歌意象出现较早,南朝诗人阴铿《渡青草湖》曰:“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青草湖在今湖南岳阳西南,接湘阴县界,即今洞庭湖东南面,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常与洞庭 *作者简介:袁志成(1977—),男,汉族,湖南隆回人,文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是古代诗词。 李智美(1979—),女,汉族,湖南隆回人,隆回周旺中心小学教师。

洞庭湖萎缩原因及其景观变迁赏析

摘要:洞庭湖最为我国重要的吞吐调蓄性湖泊,具有调节河川径流、发展灌溉、提供工业和饮用的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沟通航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以及开发矿产等多种功能,但随着泥沙淤积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等原因,造成湖泊面积缩小、可利用水量减少、生态与环境日趋恶化、灾害频发、经济损失剧增,其治理早已迫在眉睫。本文将讲诉其萎缩的原因及其治理,同时对其产生的变迁的景观进行赏析。 关键字:洞庭湖;湖泊萎缩;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一、引言 湖泊是人类地球家园的“璀璨明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宝库”。自古以来,湖泊就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在径流调蓄、农业灌溉、航运交通、城乡供水、水产养殖以及维系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静谧的湖泊与奔腾的江河一道,共同构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在世界生命湖泊大会上,与会专家认为,近50年来,中国平均每年有近20个天然湖泊消亡。2005年,联合国针对全球湖泊加速消失问题也发出过警告,卫星图像显示,与数十年前相比,目前一些湖泊与河流的长度与宽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乍得湖面积缩小近90%,而非洲最大的淡水湖维多利亚湖水位比上世纪90年代初降低了1米。过去20年间,尼日尔损失了近80%的淡水湿地。报告认为由于气候变化、污染、不良灌溉,使得全球各地的湖泊面积日益缩小、效能下降。 合理开发利用湖泊资源,加强湖泊管理和保护,维护湖泊生态健康和良性循环,让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二、洞庭湖简介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介于北纬28°30′~ 30°20′,东经110°40′~113°10′。是中国第四大湖,仅次于青海湖、兴 凯湖和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一说因湖面缩减,现次于鄱阳湖和太湖 居于第三),面积2,820平方千米(1998年),原为古云梦大泽的一部分。 洞庭湖呈现一派水流沼泽、河网平原地貌景 泊组成,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敞口的马蹄 形盆地,西北高,东南低;湖面海拔平均33.5 米,其中西洞庭湖35~36米,南洞庭湖34~35 米,东洞庭湖33~34米,平均水深6~7米,最图1 洞庭湖 深处30.8米,总面积约2691平方公里,其中西 洞庭湖345平方公里,南洞庭湖917平方公里,东洞庭湖1478平方公里,湖水 蓄量178亿立方米;底质多泥或淤泥型。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 已封堵)“四口”吞纳长江洪水,南和西面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注入。湖 水经东面的城陵矶排入长江,为长江最重要的调蓄湖泊。通常年分4口与4水入 湖洪峰彼此错开。因而有「容纳四水」、「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减轻了长江中 游的洪水压力。若出现「江湖并涨」,就易泛滥成灾。由于4水和4口携带大量 泥沙,每年约有1.28亿吨泥沙淤积湖底。由于泥沙淤塞、围垦造田,洞庭湖现 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并退居第二。 洞庭湖为典型的吞吐调蓄性湖泊,同时还具有灌溉、航运、渔业生产、供水、 纳水、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湖区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淡水鱼、棉、麻生产基地。 三、洞庭湖的萎缩及原因 自上个世纪以来,洞庭湖在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主要是累积淤积的逐年增加和湖区的围垦,洞庭湖面积及调蓄量呈下降的趋势,调蓄能力减弱。

洞庭湖治理60年(2009-08)

洞庭湖治理60年 一、洞庭湖区基本情况 洞庭湖是我国一颗璀灿的明珠,维系着长江中游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大局;洞庭湖区又是一块险地,频繁发生的洪涝灾害,长期威胁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困扰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可概括为4个方面。 1、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蓄湖泊,防洪作用十分突出。洞庭湖现有天然湖泊面积2625平方公里,北面纳松滋、太平、藕池三口分泄长江洪水,南面和西面汇湘、资、沅、澧四水,东面有汨罗江和新墙河汇入,洞庭湖水系总集水面积达25.94万平方公里。1951~2005年年均入湖水量为2916亿立方米,其中汛期占全年径流量的76.8%。江河来水进入洞庭湖后,经过湖泊调节,由城陵矶北注长江,可大大减轻长江中游荆江河段的防洪压力。据统计,洞庭湖多年平均可削减入湖洪峰流量30%。如遇高洪水位,湖区蓄洪堤垸还可破垸分洪,削峰效益更为显著。 2、我省环洞庭湖区是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社会经济地位十分重要。我省洞庭湖区总面积15200平方公里,范围涉及常德、岳阳、益阳、长沙、株洲、湘潭等6个地级市的37个县(区、市),其中受堤防保护面积11094平方公里,有耕地约1000万亩,固定资产2000多亿元。湖区总人口1008万,人口密度为全省平均水

平的 2.1倍。洞庭湖区是全国的粮棉油基地和我省的工业原料基地,已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石油、化工、电力、纺织、造纸、卷烟等企业。目前,区内工农业生产总值和粮食产量约占全省的1/3,棉花约占7/8,油料约占1/2,麻类约占9/10,水产品约占2/5,芦苇约占全省造纸原料的1/2,各项税收占2/5,在湖南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洞庭湖区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湿地,其维护长江中游水域生态平衡、保证生态安全的地位不可替代。洞庭湖已是目前与长江保持水体交换为数不多的天然湖泊之一,极具生态价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水系结构,形成了极其复杂和有代表意义的江河湖泊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物、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洞庭湖水域又是我国乃至世界一块重要的候鸟越冬地和迁徙鸟类停息地,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据调查统计,洞庭湖区的野生维管束植物和已归化用于农林业生产的栽培植物种类有873种,拥有野生动物531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一级动物有8种,二级32种。 4、洞庭湖区是全国的治水重点和难点,防灾减灾任务十分繁重。洞庭湖区水网密布,江湖关系复杂,防洪堤线漫长,是闻名全国的治水难点。正如钱正英同志曾指出的,“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难在洞庭”。建国以来洞庭湖区有40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平均1.5年发生一次,而且发生频率明显呈上升恶化的趋势。

人水和谐与洞庭湖治理

人水和谐与洞庭湖治理 2009-11-6 来源:人民长江报 历史上,农耕文明的需要使保护广袤的江汉平原得到了一直继承和反复强化,而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又使保护武汉重镇防洪安全的理念在长江治理中进一步成为重点。由此而来,洪水向南扩张导致了江湖关系不断演变,洞庭湖区因人口众多而洪灾不断。因此,不断实践和探索人水相处的方式,一直是湖区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斗争的主题。 三峡水库的正常运行使解开长江中游特别是洞庭湖防洪困顿的症结具备了良好的条件,也为重新审视江湖关系、科学制定洞庭湖综合治理战略提供新的契机。 江湖关系演变中的人水关系 历史时期,洞庭湖区与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基本同步,但受洪水的影响,从早期的文化缺失到后来的筑堤挡水,体现了湖区居民对于洪水束手无策到主动防御的文明进程。 自元朝认为宋朝“保民田以入官,筑江堤以防水”的政策是“射小利、害大谋,急近功、遗远患”的争议开始,虽然元朝一度在江南江北各重开3个穴口分流江水,但是,长江北岸最后一个分流口郝穴终于在1542年堵闭,荆江大堤连接成线,导致近代江湖关系以灾变方式剧烈动荡的格局就此延续了约460年。 到19世纪中后期,江湖关系激烈演变达到顶峰时期。1852年长江大水冲开藕池口,1860年冲成藕池河;1870年淞滋口溃口,1873年冲成淞滋河,加上原来的虎渡河和华容河,长江四口水系分流入湖大局形成,后来经过1931、1935年等多次大洪水的反复作用,洞庭湖作为分泄和调蓄长江洪水的定位进一步确立。这一期间,民族危难,政府腐败,社会动荡和人民流徙,湖区无序开发进入新一轮高峰时期。洞庭湖水面一度达到5400平方公里,而长江四口分流分沙入湖,大量泥沙淤积,洲滩不断扩大,洞庭湖迅速衰落,到1949年,湖区水面迅速衰减到4350平方公里,有993个堤垸林立于湖泊之中。 1949年~1980年前后,人类活动影响的力度加快了长江通江湖泊减少的速度。根据统计,长江城陵矶~汉口河段包括洪湖在内的约8386平方公里的通江湖泊被堵闭,完成了洞庭湖汇入后下游长江干流的河道化转变。与此同时,洞庭湖湖泊面积由4350平方公里缩小到2691平方公里,减少了1659平方公里。 1949年以来,湖南省洞庭湖区的治理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1985年,进行了堵支并垸、排涝建设、撇洪河配套的初期治理,湖区堤垸数由解放初期的933个减少到226个,一线堤防长度由6400公里缩短到3471公里,即形成了当前的水利工程体系。第二阶段,从1986年到1995年,实施洞庭湖区一期治理,主要对湖区11个重点垸1191公里堤防进行了除险加固,对24个蓄洪垸堤防进行了清隐整险,开展蓄洪安全、洪道扫障、疏挖整治试点和防汛通讯报警设施建设。第三阶段为1996年至今,实施了洞庭湖区综合治理近期工程,并在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加快了治理步伐。基本完成11个重点垸的堤防加固,南洞庭湖及藕池河洪道治理,建设了长沙、岳阳等21个城市防洪工程,蓄滞洪区应急工程以及部分河湖疏浚和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建设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