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数学笔记

三年级数学笔记

三年级数学笔记
三年级数学笔记

三年级上册数学笔记

三()班姓名:座号: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1、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如:20+15+18 20 --10--5 30--10+5

=35+18 =10 --5 =20+5

=53 =5 =25

2、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要先算 ( 乘 )法,再算(加)法。

3、既有乘法,又有减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4、既有除法,又有加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5、既有除法,又有减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6、计算混合运算时,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小括号,要先(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7、计算5×(19-13)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乘法。

8、5+5×4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9、20—10÷5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1、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或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即可以有2个面是

正方形);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2、从一个方向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3个面(上面、正面、侧面),最少能看到1个

面。看不到对立面,如看到上面就看不到下面,看到正面就看不到后面,看到左面就看不到右面。

第三单元:加与减

850-256-280= 850-(256+280),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如:填一填(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___上填数字)

1、300-65-104=300-(65 104)答案:300-65-104=300-(65 + 104)

2、576-123-98=576-(123 ____)答案:576-123-98=576-(123+98)

第四单元:口算乘除法

1、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如:15个8是多少?15×8 =120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如:96里面有几个6?96÷6 =16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如:120的3倍是多少?120×3 =360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如:280是4的几倍?280÷4 =70

3、交换乘数(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如:13×3 = 3×13

4、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先用最高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再在积的后面添

上相应的0 。如:20×3,先算2×3=6,再在6的后面添一个0得60;

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先用最高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再在商的后面添上相应的0 。如:800÷4,先算8÷4=2,再在2的后面添两个0得200;如果最高位上的数不够除,就和十位一起除,再在商的后面添上剩下的0,如:200÷5,先算20÷5=4,再在4的后面添1个0得40 。

5、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先算十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再算个位上的数乘一位数,最后

把它们的积加起来就可以了。如:13×3,先算10×3=30,再算3×3=9,最后算30+9=39,所以13×3=39

6、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算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算个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

最后把它们的商加起来就可以了。如:84÷4,先算80÷4=20,再算4÷4=1,最后算20+1=21,所以84÷4=21

7、13×4=52 14×5=70 15×6=90 24×5=100 18×5=90 15×8=120 14×3=42 15×4=60 16×5=80 25×4=120 125×8=1000

第五单元:乘除法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位上的数相乘,就对着那一位写积。2 1 4

× 2

4 2 8

2、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①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②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 2 4

× 3

3、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1 3 5

× 4

4、有关0的乘法: 1 0 2

(1)0的乘法规律: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 5

(2)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多位数中间的0也要乘,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是0,就在积的那一位上写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进位数。

(3)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先用0前面的数乘一位数,再看这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5、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6、把16+16+16+16+1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因为5个16连加所以可以写成16×5

7、求4个37连加的和是多少,用()计算。算式是()。

8、56是7的()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倍数)”用除法计算÷ = )

9、56的7倍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

式:)

10、一个三位数乘最大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11、在一道乘法算式里,如果有一个乘数为0,那么它的积一定为()。380×4的积末尾有()个0,380×5的积末尾有()个0。

12、930÷3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在()位上。450÷6的商是()

位数,最高位在()位上。

13、一个数除以7,余数最大是();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余数是5,除数最

小是()。

14、从68里连续减()次4,得数是0。 68÷4 =()

从100里连续减()5,还剩15。(100-15)÷5 = ()

15、一把椅子12元,买4把椅子需要多少钱?

(就是求用计算,算式

是)

16、一个书柜213元,买2个书柜需要多少钱?

(就是求用计算,算式

是)

17、 16人做太空船,每张票4元,需要多少钱?

(就是求用计算,算式

是)

18、一节卧铺车厢可乘72人,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就是求用计算,算式

是)

19、每瓶矿泉水3元,每箱24瓶,运动会上,张老师给同学们买了2箱矿泉水,共花

多少钱?

要求2箱矿泉水的总价,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可以先求1箱矿泉水的总价,再求2箱矿泉水的总价,列式为24×3×2;也可以先求2箱矿泉水的数量,再求2箱矿泉水的总价,列式为24×2×3或3×(24×2)

20、买9箱矿泉水,每箱24瓶,每瓶3元,共花多少钱?

根据“× =总价”可以先求箱矿泉水的总价,再求箱矿泉水的总价,列式:;也可以先求箱矿泉水的数量,再求9箱矿泉水的总价,列式:21、一本相册有24页,每页可装6张相片,5本相册可以装多少张照片?

方法一:先求出一本相册可以装多少张,再求5本相册可以装多少张,列式:

方法二:先求出5本相册共有几页,再求共装多少张。列式:

2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哪一位相乘满几时就

向前一位进几;④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

22、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3、一把椅子12元,买4把需要多少钱?就是求4个12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

算。12×4=48(元)

24、一个书柜213元,买2个书柜需要多少钱?就是求用

计算,列式:

25、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例:一件羊毛衫132元,一件大衣是一件羊毛衫的3倍。一件大衣多少钱?(就是求的倍是多少,用法计算,列

式:)

26、求比一个数的几倍还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

先用乘法求出一个数的几倍,再加或减几。

例:比23的4倍少12的数是多少?23×4-12

比23的4倍多12的数是多少?23×4+12

27、0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都得0。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1乘任何数都得这个数。任何数除以1都得这个数。

28、36除以3和3除36的商一样。

29、560÷8可以读作(560除以8),也可以读作(8除560)

30、17个4相加的和与17的4倍相等。35的6倍与6个35相加的和相等。

第五单元:周长

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或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4、正方形的(4)边都相等;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有(4)个角,都是(直)角。

5、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它边长的( 4倍),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与宽的和的(2)倍。

6、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扩大到原来的3 倍,则周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

7、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 倍,则周长也扩大(2)倍。

8、只有长是宽的2倍的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才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9、一个长方形里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

如:一个长15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能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

9、小明沿长26米,宽4米的长方形菜园的边缘跑了两圈,他跑了多少米?

(1)(26+4)×2 (2)90×2=180(米)

=30×3

=90(米)答:他跑了180米。

10、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它们的周长相比,同样长。第六单元:乘法与除法

1、余数最大比除数小1,如除数是3,余数最大是2。

除数最小比余数大1,如余数是3,除数最小是4。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一位数。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4、0(乘)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5、任何数除以它本身(0除外)都得1。

6、任何数除以1都得任何数。

7、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

8、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必须比除数小,除数必须比余数大)

有余数除法中,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第七单元:年月日

1、时间的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2012年是闰年,这一年的2月有29天。

2013年是平年,这一年的2月有28天。

2、一年有12个月,大月有7个月,分别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

12月,每月31天;小月有4个月,分别是:4月、6月、9月、11月,每月30天;

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

3、一般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的是平年。公历年份是整百年的,

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4、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每4年有1个闰年,3个平年。平年比闰年少1天。

5、同一年中相邻的两个大月是7月和8月;不在同一年的相邻的两个大月是12月和1月。

6、一年有4个季度,每3个月是1个季度。1月、2月、3月是第一季度。4月、5月、

6月是第二季度,7月、8月、9月是第三季度,10月、11月、12月是第四季度。

平年的第一季度有90天(31+28+31=90天),闰年的第一季度有91天(31+29+31=91天),每年第二季度有91天(30+31+30=91天),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都有92天(第三季度:31+31+30=92天,第四季度:31+30+31=92天。)

7、半年有6个月,平年上半年有181天,闰年上半年有182天,每年下半年都是184

天。

8、1月1日是元旦,3月8日是妇女节,3月12日是植树节,5月1日是劳动节,6

月1日是儿童节,7月1日中国共产党生日,8月1日是建军节。9月10日是教师节,10月1日是国庆节。

9、一天有24时,在一天时间里,时针正好走2圈。

一天里有两个半天,半天是12时,时针刚好走1圈。

10、1年=12个月 2年=24个月(12×2=24) 3年=36个月(12×3=36)

1天=24时 2天=48时(24×2=48) 3天= 72时(24×3=72)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11、笑笑早上8时到校,上午11时30分离校,笑笑上午在校时间是3时30分。

计算方法: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 经过时间 11时30分-8时=3时30分

12、周年、周岁的计算方法:结束年份-开始年份=周年(周岁)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2015年10月1日,经过了66周年。

列式: 2015-1949 = 66(年)

13、一天的时间既可以用24时计时法表示,也可以用普通计时法(12时计时法)表示。

24时计时法(上半天:0时至12时;下半天:13时至24时),

12时计时法(凌晨0时至4时,早上5时至7时,上午8时至11时,中午12时,下午1时至5时,晚上7时至12时)

14、12时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去缀词,0至12时不变,分不变,下午至晚上

的时刻加上12。

24时计时法转换成12时计时法:加缀词,0至12时不变,分不变,13时至24时的时刻减12。

24时计时法:(转换成) 12时计时法:

解决与时间有关的问题:

一、求同一天经过的时间

1、小明和爸爸一起乘火车早上8时30分出发,下午1时30分到达目的地,他们一共乘了多长时间?

(先把下午的时间转化为24时计时法,因为早上的时间是相同的,所以不用转换了,然后减去早上的时间,就是乘车的总时间。)

(1)下午1时30分 = 13时30分(2)13时30分- 8时30分 = 5时

答:他们一共乘了5时。

二、求跨两天的经过时间

2、王医生从第一天晚上10:30分值班到第二天早上6:00,他工作了多长时间?(先把时间转化为24时计时法,然后用24减去第一天的时刻,求出第一天工作了多长时间;再加上第二天的工作时间,就是工作的总时间。)

(1)晚上10:30分 = 22时30分

(2)24时- 22时30分 = 1时30分

(3)1时30分 + 6时 = 7时30分

答:他工作了7时30分。

三、已知开始时间和经过时间,求结束时间。

3、足球赛从下午3时15分开始,95分钟后结束,足球赛结束的时间是多少?

(先把经过的时间转化为“几时几分”,然后加上开始的时刻,就是结束的时间了。)(1)95分 = 1时35分(2)1时35分 + 3时15分 = 4时50分

答:足球赛结束的时间是下午4时50分。

四、已知出发时间和经过时间,求到达时间。

4、一艘轮船晚上10:50从上海出发,行驶了1时20分,这艘轮船什么时候到达目的地?

(直接用出发的时间加上经过的时间,就是到达的时间了,要注意列横式时要把电子表式的时刻换成文字式的时刻进行相加或相减,得数里如果有满60分时,要转化为1时,再加到前面的时上面去。)

(1)10时50分 + 1时20分 = 11时70分(2)11时70分= 12时10分

答:这艘轮船晚上12时10分到达目的地。

五、已知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求工作总量

5、工人每小时加工12个玩具,从上午9时到下午1时,大约可加工多少个玩具?(先把下午的时间转化为24时计时法,然后减去上午的时间,就求出了工作时间,然后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就可以解决问题了。)(1)下午1时 = 13时(2)13时-9时 = 4时(3)12 X 4 = 48(个)

答:大约可加工48个玩具。

六、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

6、爸爸坐早上9时05分的火车从南京出发,到达杭州时是下午4时05分,火车每小时行60千米。你能求出南京和杭州相距多少千米吗?

(先把下午的时间转换成24时计时法,再用“到达时间-出发时间=经过时间”求出时间,然后根据公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1)下午4时05分 = 16时05分

(2)16时05分-9时05分 = 7时

(3) 60 ×7 = 420(千米)

答:南京到杭州相距420千米。

数学好玩:搭配中的学问

1、搭配时要做到按顺序搭配,不重复,不遗漏。

2、(1)有2个荤菜,3个素菜,按一荤一素的要求搭配,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列式:2×3=6(种)

(2)有4件上衣,3条裤子,酿成一套衣服有(12)种不同的配法。列式:4×3=12(种)

(3)从学校到少年宫有2条路,从少年宫到动物园有3条路,从学校到动物园一共有(6)条路可以走。列式:2×3=6(条)

(完整版)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角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 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 通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利用创造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形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

小学数学教学读书笔记

小学数学教学读书笔记 闲下来,我读了《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本书介绍的是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等,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本书的作者结合了现在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当今教材相结合,我看后获益匪浅。一方面可以复习一遍理论课,更重要的是使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本书还介绍了介绍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计算教学、数学问题及其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代数初步知识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教学、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这样多类型的教学介绍使我大开眼界,更使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提高了一个层次。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这一章节,讲的是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并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和演示法四种。前面四种一般的老师也会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本书随后还介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入了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探究——研讨法等,特别是尝试教学法,它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准备练习是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做好铺垫;出示尝试问题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提出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发学生进行尝试;自学课本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讨论这一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讲解这一步确保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也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评价;第二次尝试练习,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尝试,通过不同层次的尝试活动。 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现在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在上课时还有有两点值得大家注意的: 1、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上课一开始,立即导入新课,及早出示课题,开门见山,不要兜圈子。课题出示后,教师简要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也可启发学生“看到这个课题,谁来先说说,这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让学生自己说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主动参与。有些教师上课先来一大段的复习、铺垫,直到把新课讲完,才出示课题。这样上课,学生一开始就蒙住了,教师讲了半天,学生还不知道这堂课学什么,怎能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呢? 2、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 课题出示后,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应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从课本中初步获取知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尽快打开课本,意思是越快越好。过去也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只是在教师讲完新课以后,大约在第30分钟时,再让学生翻开课本看一看。“今天老师讲的都在这一页,请大家看书。”其实到这时,教师已经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已经没有兴趣再看书了。这种“马后炮”式的自学课本仅是形式而已,学生并没有做到自主学习。自学课本要成为学生主动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题引路自学课本,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自学后应该及时检查,及

最新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4、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5、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6、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1)除数不变, (2)想口诀来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再口算480÷8得60。 3、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4、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2)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超级笔记201712271

2020年六年级数学上册超级笔记(新人教版) 1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好2审题要精,读题读三遍3做题慢点,做快容易错 4打好草稿,草稿习惯好5不能心算,心算容易错 6及时检查,及时验算好7写完把试卷重新再算一遍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

数学教育读书笔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数学教育读书笔记 篇一:《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书笔记1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书笔记1 最近读《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郑毓信著),感触颇深。书中讲到:小学数学,特别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特殊之处:我们应以数学为素材,也即通过具体数学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抽象、类比等一般的思维方法,同时又应当帮助学生超越一般思维走向数学思维,也即初步的领悟到数学思维的特殊性,从而就能在“学会数学的思维”这一方向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只有通过深入的揭示隐藏在数学知识内容背后的思维方法,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将数学课“讲活”、“讲懂”、“讲深”。这就是指,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教师并应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有关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教师在教学中又不仅使学生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而且也应帮助学生深入领会并逐渐掌握内在的思维方法。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在基本知识的掌握过程中,不断形成数学能力、数学素养,获取多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的方法,从而“数学的”思考和解决问题。基本知识的掌握是途径,多角度的思维方式的获取才是最终目的。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活动,一种经历,一个过程,活动和过程是不能告诉的,只能参与和体验。因此,教师要改变以书本知识、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使学生在操作体验中获得对知识的真实感受,这是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转化为能力的原动力。正如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醒目的格言:“做过的,浃髓沦肌。” 平日的教学中,面对教师的提问,若是简单的问题,回应的学生比较多,一旦遇上思考性强、有深度的问题就只有个别同学试探性地举起自己的手,多数同学选择沉默,更有甚者,有时教室里鸦雀无声,真的,学生连大气都不敢出.........这是我教四年级上课提问时的情景,每到这时,我的心就开始颤动,课间时还满脸兴奋的孩子怎么到课堂提问时就这幅摸样,我开始寻找答案,原因是他们缺乏思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思考能力几乎丧失了。学生的思考来源于何处?答案是老师的启迪和培养。我们做教师的往往都把主要力量用到让学生掌握现成的东西,死记硬背,

三年级数学日记300字大全

三年级数学日记300字大全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我们要学好数学,学以致用。下面为你带来三年级数学日记300字大全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三年级数学日记300字大全篇一201X月X日星期X晴记得有一次,妈妈为了巩固我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特地出了一道题:“把两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什么?” 我拿出一张草稿纸,先画出了这样的图形:计算到的周长是:4X8=32(厘米) 2X6=12(厘米) 32+12=44(厘米),我马上对妈妈说:“我算出来啦!等于44厘米”。可妈妈说:“还有一种办法呢。”于是我又在草稿上画了起来。哦,原来还可以这样拼,周长就不一样了,2×8=16(厘米) 4×6=24(厘米) 16+24=40(厘米)。 看来妈妈又该对我说:“思考问题一定要认真啊!” 三年级数学日记300字大全篇二201X月X日星期X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买菜啦!买文具啦!量布等等,都需要用到数学。这个学期,老师教了一个新知识,是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这个知识,可帮了我大忙啊! 昨天晚上,我妈妈一起去买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妈妈买了4.5斤,本应该付钱8.1元。可是营业员粗心大意,不知道怎么算的,算成了9元钱。还好我利用了这个学期新教的知识,在脑子里算过一

便后,马上纠正了营业员的失误。 不仅营业员阿姨夸我聪明,这么小都会小数乘除法了,而且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表扬我,给她省了0.9元,并且学过的知识能在生活中活用。 三年级数学日记300字大全篇三201X月X日星期X晴今天,数学作业有一道题是要称一双鞋子的重量。于是,我便去找妈妈要“秤”。妈妈说她没有“秤”。怎么办呢?不过,俗语说:“世上无难事”。我想,一定有办法的。于是,我开动了自己聪明的脑袋,想出了:自制天平。 我把空月饼盒的纸皮一块块相应地剪下来,拿来透明折盒胶纸,把其中一块纸皮折成一个正的三角体,贴好放在台面上。另一块纸皮做天平的左右盘,平衡地放在三角体的顶上。然后在家里找来一些已标有重量的东西作砝码。如:妈妈新买回来的牙膏,唇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 克的都有。激动人心的称鞋子活动开始了。我将鞋子放在自制天平的左边,“物品砝码”便放在右边,重量放至两边平衡为好。然后把砝码重量相加的和就是我鞋子的重量了。刚好86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完成数学作业了。妈妈知道后对我赞不绝口。 还开玩笑地对我说:“古代有聪明的曹冲称象,现代就有聪明的晗晗称鞋呢!”说完,大家便哈哈地笑起来了。原来,生活上处处都有“秤”呢!

【广州市】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5 3×7表示: 求7个5 3的和是多少? 或表示:5 3的7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例如:5 3×6 1表示: 求5 3的6 1是多少? 9 × 61表示: 求9的61 是多少? A × 61表示: 求a 的6 1 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 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 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 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 ×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 ×b=c,当b <1时,c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模版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一、《倍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

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 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 通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利用创造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形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练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认识角》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

数学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数学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数学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一些书籍,再通过做读书笔记可以自己在各方面有所进步。以下,欢迎阅览! 阅读了何棋老师的《优秀高中数学教师知道的十件事》,的确感受到何老师教育教学 基本功扎实、经验丰富,教育理念超前,理论水平高。能够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对一线 教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谈了非常明确的观点。阅读过后,自感很多方面尚有欠缺,尤 其他谈到了高中数学教学方面的几件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现与大家交流。 在该书中,何棋老师首先提到,一个高中数学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他 必须具有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态和完善的人格。教师的宽阔胸襟能够感染学生,净化学 生的心灵,使之终身受益。其次,作为老师必须要有一份爱心,这是师德的核心。老师给 予学生一份关爱,会影响至学生的一生。我们严格要求学生先学会成人然后再谈成才。目 前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诱惑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因此教育中学生明是非,辨真伪,为学 生的成长指引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二期课改明确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每一 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一的新生,教师应帮助他们完善学 习方法,掌握学习数学的技能,做到有效学习尤为重要。 我们会经常听到学生或家长提到的一个问题:初中时数学学得很好,每次考试不下90分,到了高中怎么学习数学这么吃力呢?甚至经常徘徊在及格线附近,这种现象应该说也 是正常的,但是一个优秀的高中教师要了解学生数学能力的实际水平,并引导学生改变数 学学习方法,以适应高中的大容量、快节奏的学习。针对此类问题,何棋老师提出:我们 老是要做到方法上的引导,因此就必须: 1了解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有何不同。 从教材内容和要求到学习知识的能力需求分析。相对初中数学,高中数学的知识内容 丰富,思维要求高,题目难度大,抽象概括性强,灵活性综合性强。教材中概念的符号多,定义严格,论证要求高,抽象思维增多,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积累和应用。不仅要求学生 运算能力,还要有逻辑推理能力,能运用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比如:高一数学 教材第一章是集合与命题,紧接着就是不等式和函数,特别是函数的性质部分,这一连串 的内容有一个又一个的难点,有些学生知道高中毕业也还是惧怕函数内容,还有不等式中,对二次项系数的分类讨论问题,很多学生容易忽略,缺乏分类讨论的意识。相比之下,初 中数学以常量数学教学为主,内容比较平面化,直观,针对某些知识还经常反复训练,机 械模仿等。由于新课标强调的是学习的螺旋式上升,教材对知识章节的编排不够连贯,结 构比较松散,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配置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同时初 中对抽象思维要求较低,况且初中升学门槛降低,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能力下降较多,诸如:运算能力差,不会化简代数式,不会解方程组,不会准确画二次函数图像等等,这些位高 中教学无疑增加了难度。为此他提出,一个优秀的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初中数学内

三年级下册数学笔记整理教案资料

三年级下册数学笔记 整理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转。 二、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二、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傍晚,面向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晚上,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四、我们通常用指南针来指示方向,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生活中白天用太阳辨别方向,夜晚用北极星辨别方向。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往北方,秋天来了,大雁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 五、风从那边刮过来,那边就是风向。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风筝,旗帜飘扬的方向与风向相反。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笔算除法顺序: 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二、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三、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四、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 位。(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五、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 比除数小。 六、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 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七、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 如图,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分钟)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 八、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①余数最大应是除数减法1;余数最小是1;被除数最大应是商x除数+最大余数;最小应是商x 除数+1;如□÷8=6……□,求被除数最大是,最小是。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最小应是1。再由公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8+7=55,最小应是6×8+1=49。 ②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红,2黄,3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个是什么颜色?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1时,c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记录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记录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记录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2019年小学数学听课笔记(记录)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点评: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通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

初中数学教师读书心得3篇

初中数学教师读书心得3篇 教师读书心得1 如何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让自己的课更有数学文化的味道,是每一个数学教师时时牵挂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阅读了郑毓信、王宪昌、蔡仲三位教授共同编写的《数学文化学》一书,通过阅读,让我真正明确了数学教育的意义及实质,对数学教育的目标及达成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从古希腊数学的起源讲到当今飞速发展的数学,在我面前展示了一个数学发展的历史长卷,曾经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出现的人物一一跃然纸上,通过对西方的数学与中国的数学发展史进行对比,使我对历代数学名家在数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及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本书又不是单纯地历史的叙述,教授以自己的视角进一步阐述了什么数学能够称之位一种文化,及将数学作为文化看待的意义,让我对数学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 全书对我启发最大的是“从教育的角度看数学文化”这一部分的内容,笔者强调,我们应当注意纠正这样一种倾向,不能一味地强调数学的工具的作用,然而目前,我们中、小学的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将数学作为一种工具来进行传授,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应当

更为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从教学的角度看,以下问题就有着特别的重要性,既应如何通过日常的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因为“思维活动不是在获得课程内容的知能后才出现的,而是成功的学习过程中整体的一个部分,因此,课程内容须能够挑动思考的灵感,即使在最不起眼、最基本的课堂情境中,亦可启发学生的思考的源泉。”这样的一段话,让我明确了数学思维的训练和养成与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相比是更为重要的。由此,我深深思考着我自己的课堂…… “一个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文化的民族是注定要衰落的,一个不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是注定要衰落的,我们应当努力建立民族或国家的清醒的数学意识。”我想,我们应当把思维方法的训练渗透于日常数学教学活动中去,应当以思想方法的分析去带动、促进具体数学内容的教学。 书中提到肖先生借用了清代文学家袁枚关于“学、才、识”的论述来说明三项数学教育目的,他认为广义的数学教育不是把数学仅仅视作为一件实用的工具,而是通过数学教学达至更广阔的教育功能,包括数学思维延伸至一般思维,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良好的学风和品德修养,也包括从数学欣赏带来的学习愉悦以及知识的尊重我们必须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具体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比,数学的

三年级数学读书笔记

三年级数学读书笔记 三年级数学教学是连接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数学学习的桥梁和纽带,学生能否很好地完成这个过渡关键在于教师的把握。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教学,欢迎阅读! 三年级数学教学日记篇一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为了让孩子打下扎实的基础,对数学感兴趣,对所学知识能掌握牢固,我在教学中注意利用迁移规律,促进学生知识的正迁移发展,防止负迁移的干扰,做法是: 1.温故知新。三年级是整数学习的最后一年,多位数运算占全年教材的近一半,出色地完成这部分教材的任务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全年的教学任务的完成都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多位数运算能力学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依赖于一、二年级各种运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但是我们不可能抽出整段时间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而只能把一、二年级学过的进退位加减法,一位数乘2位数,试商等内容编成口算、听算训练题目,有计划的安排到各节课,作为课前练习。使旧知识对学习起着正迁移作用。 2.运用比较。当新旧知识技能十分相似,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

往往会受旧的干扰。这是负迁移作用,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这时我便运用比较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消除旧知识的负迁移作用。 3.改错练习。在教学中我不仅注意到从正确的方面教给学生的知识,而且注意到从反的方面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三年级是连接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桥梁和纽带,学生能否很好地完成这个过渡关键在于教师的把握。我相信,只要遵循教学规律,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提高三年级教育教学质量不会再是难题。 三年级数学教学日记篇二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转折点。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最令老师烦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资优教育老师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也是很关键的。于是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不断的反思,上课前认真准备,同时还要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 对于优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讲哪儿,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而对于后进生,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笔记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笔记 一单元《位置》 1、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是先写列,再写行。(列,行) 2、竖为列,从左往右数;横为行,从下往上数。 二、三单元《分数乘、除法》 1、表示3个的和是多少。表示的是多少。 2、分数除法意义和整数除法意义一样,都是乘法的逆运算。 3、解决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本思路: (1)、找分率。多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分率是1+几分之几(或1+百分之几); 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分率是1-几分之几(或1-百分之几) (2)、找分率的单位“1”。 (3)、已知单位“1”的量,求部分量,用乘法: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已知部分量,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对应量。 4、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真分数的倒数>本身1的倒数=本身不包括1的假分数的倒数<本身 5、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求比值,前项除以后项。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例如:15:10也可以写成,仍读作“15比10”。 6、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性质。 四单元《圆》 1、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 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圆心用字母o表示。 2、在同圆或等圆中,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的长度等于半 径的两倍。 3、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或直径确定圆的大小。用圆规画圆时,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 半径。 4、圆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就是直径所在的直线,所以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5、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它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6、直径=半径×2 d = 2 r 半径=直径÷2 r= d÷2 圆周长=∏×直径C=∏d 圆周长=∏×2×半径C=2∏r 直径=周长÷∏d=C÷∏半径=周长÷∏÷2 r= C÷∏÷2

《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笔记.

《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笔记 2019-01-01 最近我读了《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本书介绍的是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等,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本书的作者结合了现在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当今教材相结合,我看后获益匪浅, 。一方面可以复习一遍理论课,更重要的是使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它在第八章到第十四章介绍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计算教学、数学问题及其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代数初步知识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教学、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这样多类型的教学介绍使我大开眼界,更使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提高了一个层次。 下面我想谈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这一章。 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并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和演示法四种。我想前面四种我们的'老师也会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本书随后还介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入了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辅导法、探究——研讨法等,在这里我非常欣赏的是尝试教学法,这种方法是邱学华创造出来的,其实在几年前我也看过《邱学华尝试教学法》这本书,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准备练习是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做好铺垫;出示尝试问题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提出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发学生进行尝试;自学课本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讨论这一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讲解这一步确保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也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评价;第二次尝试练习,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尝试,通过不同层次的尝试活动, 《》()。我认为一名教师总不能只有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天天都在听你那种方法去学习,他们迟早都会厌倦的,因此我们要多掌握几种教学方法,多点变换我们的教学形式,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我认为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现在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另外,我们在上课时有两点值得大家注意的:

三年级数学笔记

三年级上册数学笔记 三()班姓名:座号: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1、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如: 20+15+18 20 --10--5 30--10+5 =35+18 =10 --5=20+5 =53=5=25 2、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要先算( 乘)法,再算(加)法。 3、既有乘法,又有减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4、既有除法,又有加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5、既有除法,又有减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6、计算混合运算时,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小括号,要先(小 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7、计算 5×( 19-13 )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乘法。 8、5+5×4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9、20—10÷5 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1、长方体有 6 个面, 6 个面都是长方形或最少有 4 个面是长方形(即可以有 2 个面是 正方形);正方体有 6 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2、从一个方向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 3 个面(上面、正面、侧面),最少能看到 1 个 面。看不到对立面,如看到上面就看不到下面,看到正面就看不到后面,看到左面就看不到右面。 第三单元:加与减 850-256-280= 850-(256+280),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 的和。 如: 填一填(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___上填数字) 1 、300-65-104=300- (65 104)答案:300-65-104=300-(65 + 104) 2、576-123-98=576- (123 ____ )答案 :576-123-98=576- (123+98)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位置 1.找位置要先列后行,写位置先定第几列,再写第几行,格式为:(列,行)。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 ×b = b ×a 乘法结合律:( a ×b )×c = a ×( b ×c ) 乘法分配律:(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a + b )×c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 (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求一个数的几 。 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几 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