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分析师考试复习资料

系统分析师考试复习资料

系统分析师考试复习资料
系统分析师考试复习资料

系统分析师考试复习资料

南昌大学计算中心武夷河

E_Mail:wuyihe5304@https://www.doczj.com/doc/9b3223597.html,

说明:本文所有资料均收集于网络,由本人整理而成,在此对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网友

们可自由传播此资料,但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1 开发技术:语言与平台 (6)

JavaBean 组件模型特点 (6)

Enterprise JavaBean (EJB)组件模型特点: (6)

JSP 胜过servlet 的关键的优点: (6)

J2EE 的重要组成部分: (6)

RMI 和RPC 的区别: (7)

XML 和HTML 的主要区别: (7)

XML 技术和JSP技术集成的方案: (7)

XML 与JSP 技术联合的优越性: (7)

XML 的特点: (7)

SAX (Simple API for XML) 和DOM (Document Object Model) (7)

什么DOM? (7)

什么SAX? (8)

什么类型的SAX 事件被SAX解析器抛出了哪? (9)

什么时候使用DOM? (9)

什么时候使用SAX? (9)

HTML 的缺点: (10)

经验结论 (10)

用ASP、JSP、PHP 开发的缺陷: (10)

XML 的优缺点: (10)

XML 主要有三个要素:模式、XSL、XLL。 (10)

2 Web Service 相关技术 (10)

Web Service (10)

创建简单的Web Service 的方法: (11)

Web Service 主要目标是跨平台和可互操作性,其特点: (11)

Web Service 应该使用的情况: (11)

UDDI (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Universal Description,Discovery,and

Integration) (11)

SOAP (12)

Web Service 技术(SOAP、UDDI、WSDL、EBXML) (12)

3 软件工程、软件架构及软件体系结构 (12)

3.1 面向对象技术 (12)

一组概念 (12)

OOA 的主要优点: (12)

OOA 过程包括以下主要活动: (12)

3.2 UML: (12)

UML 包含了3 个方面的内容 (13)

UML 提供了3类基本的标准模型建筑块 (13)

UML 规定四种事物表示法 (13)

UML 提供的建筑块之间的基本联系有四种 (13)

UML 图形提供了9 种图形 (13)

UML 规定了语言的四种公共机制 (13)

UML 的特点: (13)

USE CASE: (13)

对象类图: (13)

交互图: (14)

状态图: (14)

组件图和配置图: (15)

UML 开发工具:ilogix Rhapsody (15)

Rational Rose家族成员有: (15)

3.3 OMT 方法: (15)

OMT 方法有三种模型: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 (15)

三者的关系: (15)

3.4 软件工程理论: (16)

软件体系结构: (16)

统一软件开发过程RUP: (16)

把建立原型系统做为一种可能采取的策略的主要理由如下: (16)

原型法的主要优点: (16)

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 (16)

一个可复用构件应具备的条件: (16)

版本控制工具: (16)

软件失败的原因: (16)

瀑布模型的特点: (17)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17)

ISO 9001 与CMM 的关系: (18)

提高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技术大致可分为两类: (18)

软件配置的任务: (18)

软件复用的目的: (18)

软件复用的三个层次: (19)

软件成分复用的级别: (19)

3.5 软件测试 (19)

3.5.1 软件测试观点: (19)

3.5.2 测试方法和测试工具解决方案 (19)

相关工具 (19)

1. 嵌入式软件测试工具--LOGISCOPE (19)

验证、评审和改进代码 (20)

测试的优化 (21)

2.白盒工具--NuMega DevPartner Studio (22)

3. 黑盒工具--QACenter (24)

4.数据库测试数据自动生成工具--TESTBytes (26)

使用Rational Robot 实现自动化测试 (27)

自动化测试的步骤 (28)

自动化测试过程 (28)

增强和改进录制的自动化测试脚本 (29)

执行自动化测试脚本完成自动化测试 (29)

应用性能优化工具EcoScope (29)

贯穿整个应用生命周期的性能分析 (29)

确保成布署新应用 (30)

传统的软件测试: (31)

现代的软件测试: (31)

使用测试工具的好处 (32)

软件测试的环节:确认和和验证。 (32)

程序静态分析的方法: (32)

静态测试工具:(不需要执行程序) (33)

动态测试工具:(需要执行程序) (33)

测试数据自动生成工具: (33)

Ratioanl Robot 帮助你实现有效的自动化测试 (33)

Robot 对录制测试脚本的支持 (33)

Robot 支持的环境 (33)

测试的验证点 (33)

Robot 的测试验证点 (34)

Robot 对增强、改进测试脚本的支持 (34)

灵活的编程语言 (34)

Robot 灵活的满足了客需要的扩展性 (35)

Robot 对执行测试脚本的支持 (35)

Robot 功能特点的总结 (36)

WinRunner:强大的企业级自动化测试工具 (36)

轻松创建测试 (37)

插入检查点 (37)

检验数据 (37)

增强测试 (37)

运行测试 (38)

分析结果 (38)

维护测试 (38)

帮助你的应用程序为无线应用作准备 (38)

MVC 模式介绍 (39)

4 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 (40)

4.1 数据库理论与方法 (40)

数据库优化问题: (40)

分布式数据库的问题: (40)

全功能分布式数据库的规则和目标 (40)

4.2 数学理论基础 (41)

函数依赖: (41)

多值依赖: (42)

多值依赖具有以下性质: (43)

多值依赖与函数依赖的两个基本的区别: (43)

关系范式: (44)

模式分解 (44)

试叙DBMS 对数据库的维护功能。 (45)

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什么? (45)

试叙事务的四个性质,并解释每一个性质对DBS 有什么益处? (45)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46)

分布式数据库中,"数据分配"有策略?"数据分片"有策略? 数据分片的准则? (46)

在典型的分布式DBMS 中,软件模块分成哪三级? (46)

OLTP 和OLAP 系统的区别: (47)

TPC 基准程序: (47)

DBMS 的基本功能: (47)

一般的数据备份操作有三种: (47)

4.3 数据仓库: (48)

数据仓库的数据模式:星型模式和雪花模式。 (48)

数据仓库体系结构: (48)

三种数据仓库模型(从结构的角度看): (48)

数据仓库系统的开发: (49)

OLAP (联机分析处理)的基本功能: (49)

4.4 数据挖掘: (49)

5 企业应用集成 (49)

VOD 视频点播服务器的组成: (49)

现代企业计算解决方案所需的8 种基本服务支持 (49)

6 网格技术 (49)

网格在实际中的应用 (49)

网格的含义和特性 (50)

网格的应用需求 (50)

科学研究(E-Science) (50)

电子商务(E-Business) (50)

电子政务(E-Government) (50)

电子娱乐(e-Entertainment) (51)

教育领域(E-Education) (51)

网格面临的挑战 (51)

网格应用发展趋势 (51)

走开放标准路线 (52)

多技术融合 (52)

构建网格操作系统 (52)

形成信息综合服务商 (52)

服务网格重要产品方向 (52)

相关链接 (52)

7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 (53)

入侵检测系统技术: (53)

发现入侵检测一般采用如下两项技术: (53)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53)

入侵检测的主要方法: (54)

入侵检测系统的结构及标准化: (55)

入侵检测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55)

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55)

小结: (56)

Kerberos: (57)

7.2 PKI 技术 (57)

组成: (57)

PKI 核心-认证中心 (58)

认证中心(CA)简介 (58)

CA/RA 简介 (58)

中心的功能 (59)

7.3 VLAN 技术: (59)

0 VPN 介绍:(VPN 工作于第3 层) (59)

1 、VLAN 概述 (60)

VPN 的安全协议: (61)

1 PPTP-Point to Point Tunnel Protocal(点对点隧道协议) (61)

2 L2TP-Layer2 Tunneling Protocol(第层隧道协议) (61)

3 IPSEC—Internet Portocol Security(因特网协议安全性) (61)

4 SOCKs (61)

VLAN 在交换机上的实现方法,可以大致划分为4类: (62)

1 基于端口划分的VLAN (62)

2 基于MAC 地址划分VLAN (62)

3 基于网络层划分VLAN (62)

8 基础知识 (63)

进程通信: (63)

并行处理: (63)

5

1 开发技术:语言与平台

JavaBean 组件模型特点:

①JavaBean 组件模型是面向向客端的组件模型;

②它支持可移植和可重用的Java 组件的开发;

③JavaBean 组件可以工作于任何Java 程序应用开发工具中;

④JavaBean 组件总在程序运行时被实例化;

⑤JavaBean 支持可视化及非可视化的组件模型。

Enterprise JavaBean (EJB)组件模型特点:

①EJB 是面向服务端的JavaBean 组件模型。它一种特殊的、非可视化的JavaBean,运行

在服务器上;

②EJB 组件模型主要包括EJB Server、EJB Container、EJB Object 发及诸多相关特性;

③EJB Server 提供EJB 组件运行环境,它负责管理和协调应用程序资源的分配;

④EJB Container 用于管理EJB Obj ect 的设备,它负责EJB 对象的生命周期的管理,实

现EJB 对象的安全性,协调分布式事务处理,并负责EJB 对象的上下文切换;

⑤EJB 规范提供了这样的一种机制,你可以通过在运行时设置相应的属性值来定义每一个

EJB 对象的运行状态;

⑥Deployment Descriptor 被用于设置EJB 对象的运行状态。

JSP 胜过servlet 的关键的优点:

①JSP 是以显示为中心的,它为Web 显示开发人员提供了更加自然的开发模式;

②JSP 使人们把显示和内容分隔开成为可能;

③JSP 可以帮助组织Web 应用物理状况。

J2EE 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EJB:一个技术规范:EJB 从技术上而言不一种"产品"

EJB 一种标准描述了构建应用组件要解决的:

可扩展(Scalable) 分布式(Distributed) 事务处理(Transactional)

数据存储(Persistent) 安全性(Secure)

②JDBC:全称为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 standard, 它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应用程序接口

(API), 通过它可访问各类关系数据库。JDBC 也j ava 核心类库的一部分。JDBC 的最大特点它独立于具体的关系数据库。

③Java RMI:RMI (Java Remote Method Invocation)java 解决分布式应用的最初方案,

它允许运行在一个虚拟机上的对象调用另一台虚拟机上对象的方法,提供了程序间的远

程调用的机制。RMI 允许编写分布式对象,可以使得对象在内存中、跨Java 虚拟机和跨物理设备进行通信。

④Java IDL:在Java 2 中引入JavaIDL,使得利用OMG IDL 能够定义服务对象的基本功能,

并且将IDL 根据CORBA 规范的要求,映射到Java 语言,并以此开发出标准的具有互

操作性和可连接性的分布式应用。JavaIDL 使分布式、支持Web 的Java 应用可以基于IIOP 协议透明地调用远程服务。

⑤JNDI:Java Naming and Directory Interface,用于定位查找服务对象都J2EE 体系的标

准服务。

⑥JMAPI(JA VA Management):Java 管理API,指各种Java 语言类和接口的集合,用它

可以开发系统、网络及服务等管理性方面的应用程序。

⑦JMS:Java Message Server。

⑧JTS:Java Transaction Service (Java 事务服务),Java 中进行分布式事务管理的技术标

准,它是基于CORBA 对象事务服务(CORBA Obj ect Transaction Service)的。

⑨JSA(IA V A Security API):JSA 是一个内存映射到共享内存的文件,可以让多个进程(即多

个JVM )访问它。

RMI 和RPC 的区别:

RMI 是面向对象的,而RPC 是基于过程调用的。由于RMI 面向对象的特性,RMI 调

用可以直接将对象在调用的两端之间进行传递,不但可以传送数据,而且还可以传递方法,

扩展了RMI 的使用;另外RMI 还支持两个RMI 对象之间的方法回调(callback)。

XML 和HTML 的主要区别:

①XML 元标记语言,用可以自己定义所需要的标记;

②XML 描述的是结构和语义;

XML 技术和JSP技术集成的方案:

①以XML 技术为前端显示层或者后端数据层,JSP/JMS/Servlet/EJB 等J2EE 技术为中间

处理层;JSP 等J2EE 技术接受客端的请求,从后端数据层中得数据,经过加工处

理之后,以XML/XSL/XSLT/的形式返回客端。在这个模型,JSP 技术充当了逻辑控

制、计算处理的角色,而XML 充当了显示数据、存储数据、传递信息流的功能;

②Tag Libraries 在JSP 程序中的大规模应用。

XML 与JSP 技术联合的优越性:

①简单性②可扩展性③便携性④多样性

XML 的特点:

XML 和CORBA、DCOM 这些技术并不冲突,XML 可以为它们做传递信息、资料桥梁;XML 使用方便;XML 纯文本形式,阅读方便,可用编辑器直接编写,可以直接透过HTTP 或SMTP 等通信协议传送,开放式标准,对数据的描述,有进行数据挖掘,编排的便利。

但处理速度较慢。

SAX (Simple API for XML) 和DOM (Document Object Model)

都为了让程序员不用写一个解析器就可以访问他们的资料信息。通过利用XML 1.0

格式保存信息,以及使用SAX 或者DOMAPIs 你的程序可以使用任何解析器。这因为使用他

们所喜爱的语言开发解析器的开发者必须实现SAX 和DOM APIs。SAX 和DOM APIs 对多种

语言中都可以实现(Java, C++, Perl, Python, 其它...)。所以SAX 和DOM 都为了同样

的目的而存在,这就是使用可以利用任何编程语言访问存入XML 文档中的信息(要有一个

那种编程语言的解析器)。虽然他们在提供给你访问信息的方法上大不相同。

什么是DOM?

DOM 可以让你以分层次对象模型来访问储存在XML 文档中的信息。DOM 生成一棵节点树(以XML 文档的结构和信息为基础)你可以通过这棵树来访问你的信息。在XML 文档中的文本

信息转变成一组树的节点。请看下图:

不管你的XML文档中的信息的类型(不管表格数据,或是一列items,或者只文档),

DOM 在你创建一个XML 文档的文档对象时创建一棵节点树。DOM 强迫你使用树状模型(就像SwingTreeModel)去访问你的XML 文档中的信息。这种模式确实不错因为XML 原本就分层

次的。这也DOM 为什么可以把你的信息放到一棵树中的原因。

上图过分简单的,因为在DOM 中,每一个元素节点实际上都有一系列的其他节点作为

它的孩子。这些孩子节点可以包含文本值或者是其他元素节点。乍看起来,通过遍历访问一

个元素的所有孩子节点来访问这个节点的值没有必要的(举例来说:节点" Nazmul

", Nazmul 值)。如果每个元素只有值的话,这确实没有必要的。但,元素可

能含有文本数据或者其他元素;这你要在DOM 中做额外的工作来取元素节点值的原因。

通常当你的文档中只有纯数据时,把所有的数据压成一个“块“放到字串中并让DOM 把那个

字串当成某个特定元素节点的值返回适当的。这种方式并不适合如果在你的XML 文档中的

数据是个文档(比如像WORD 文档或者FRAMEMAKER 文档)在文档中,元素的顺序非常重要的。对于纯数据(像一个数据库表)元素的顺序不要紧的。之所以DOM 保持从XML 文档

中读出的元素的顺序,因为它把所有的事物都当成文档来处理。文档对像模型的叫法由此

而来。

如果你计划用DOM 做为JA V A 对象模型用于你存储在XML 文档中的信息,那么你不需要考虑SAX。可如果你发现DOM 不一个可以用于处理XML 文档信息的好的对象模式,那么

你可能想看看SAX 了。在一些必须使用自定义对象模型的案例中使用SAX 非常普遍的。说

一句让事情看来有些糊涂的话,你也可以在DOM 的基础之上创建自己的对象模式。面向对象

真是个好东东。

什么是SAX?

SAX 让你访问储存在XML 文档中的信息,不通过节点树,而一系列的事件。你会问,

这有什么益处?回答,SAX选择不在XML文档上创建JA V A 对象模型(像DOM 做的那样)。这样使得SAX更快, 同时使下面所述成为必要:

创立你自己的自定义对像模型

创建一个监听SAX 事件的类同时,创建你自己的对象模型。注意这些步骤对DOM 而言

不必要的,因为DOM 已经为你创建了一个对象模型(将你的信息用一棵节点树表示)。

在使用DOM 的情况下,解析器做了绝大多数事情, 读入XML 文档, 在这基础之上创建

JA V A 对象模型,然后给你一个对这个对象的引用(一个Document 对象),因而你可以操作使

用它。SAX 被叫做Simple API for XML 不没有原因的, 她真的很简单。SAX 没有期待解

析器去做这么多工作,所有SAX 要求的解析器应该读入XML 文档,同时根据所遇到的XML

文档的标签发出一系列事件。你要自己写一个XML 文档处理器类(XML document handler class)来处理这些事件,这意味着使所有标签事件有意义还有用你自己的对象模型创建对

象。所以你要完成:

控制所有XML 文档信息的自定义对象模型(或者源文档在这里的写法从来没有见过,或

者怀疑源文档在这里有排版错误,先这么翻了)一个监听SAX 事件(事件由SAX 解析器读取

你的XML 文档时产生)的文档处理器,还有解释这些事件创建你自定义对象模型中的对象如

果你的对象模型简单的话那么SAX 在运行时会非常快。在这种情况下,它会比DOM 快,因为

它略了为你的信息创建一个树形对象模型的过程。从另一方面来说,你必须写一个SAX 文

档处理器来解释所有的SAX 事件(这会是一件很繁重的工作)。

什么类型的SAX事件被SAX解析器抛出了哪?

这些事件实际上非常简单的。SAX 会对每一个开始标签抛出事件,对每一个结束标签

也如此。它对#PCDATA 和CDATA 部分同样抛出事件。你的文档处理器(对这些事件的监

听器)要解释这些事件同时还要在他们基础之上创建你自定义的对象模型。你的文档处理器

必须对这些事件做出解释,同时这些事件发生的顺序非常重要的。SAX 同时也对

processing instructions, DTDs, comments, 抛出事件. 但它们在概念上是一样的, 你

的解析器要解释这些事件(还有这些事件的发生顺序)以及使他们有意义。

什么时候使用DOM?

如果你的XML 文档包含文档数据(例如,Framemaker documents storedinXML format),

那么DOM 就你的解决方案的最自然选择。如果你要创建一些类似于文档信息管理的系统,

那么你不得不处理大量的文档数据。Datachannel RIO 产品就这么一个例子,它可以索引

和组织各种类型文档资源中的信息(例如Word和Excel 文件)。在这种情况下,DOM 非常

合适程序去访问存贮在这些文档中的信息的。

然而,如果你主要处理的结构化的数据(在XML 中的序列化的JA V A 对象the

equivalent of serialized Java objects in XML),DOM 不最好的选择。那就SAX 会

比较合适的地方。

什么时候使用SAX?

如果在你XML 文档中的信息机器易读的(和机器生成的)数据,那么SAX 让你可以访问这些信息的合适的API。机器易读和生成的数据类型包含像下面这些东西:

存成XML 格式的Java 对象属性用一些以文本为基础的查询语句(SQL,XQL, OQL)表示的

查询由查询生成的结果集(这也许包含关系型数据库表中的数据编码成XML).这么看来机器

生成的数据你一般要在java 中生成数据结构和类的信息。一个简单的例子包含个人信

息的地址簿,在上图所示。这个地址簿xml 文件不像字处理器文档,它是一个包含已经被编

码成文本的纯数据的XML 文档。

当你的数据这种样式,你要创建你自己的数据结构和类(对象模型)来管理操作以及

持续保存这些数据。SAX 容许你快速创建一个可以生成你的对象模型实例的处理器类。一个

实例:一个SAX 文档处理器。它完成的工作有读入包含我的地址薄信息的XML 文档,创建

一个可以访问到这些信息的AddressBook类。SAX指告诉你该怎么做到这些。这个地址薄

XML 文档包含person 元素,person 元素中有name和email 元素。我的AddressBook对象模

型包括下面的类:

AddressBook 类,Person对象的容器Person 类,String 型的name和email的容器这样

我的“SAX 地址簿文档处理器”可以把person 元素转变成Person对象了,然后把它们都存入AddressBook对象。这个文档处理器将name和email 元素转变为String 对象。

HTML 的缺点:

①链接丢失后不能自动纠正;

②动态内容需要下载的部件太多;

③搜索时间长;

④HTML 缺乏对双字节或多国文字的支持,或者说支持不够;

⑤HTML 可扩展性差。

经验结论

你写的SAX文档处理器(SAX document handler)做了将元素映射为对象的

工作。如果你的信息被结构化成可以容易创建这样的映射,你应该使用SAXAPI。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你的数据更适宜用树来表示那么你应该使用DOM。

XML 在ASP 中用DOM:

用ASP、JSP、PHP 开发的缺陷:

①可扩展性不理想;重复性与高可用性考虑较少;

②系统集成不够方便;在性能上有待提高。

XML 的优缺点:

①可以处理数据结构,但决不一个全面向对象语言;

②XML 以字符来标示出数据结构,免不了使用大量标签和文字分隔符号,而给数据

交换增加额外负担;

③XML 并不提供对象间的连接;

④XML 的元素可以有多个属性,但属性不能隶属于多个元素;

⑤XML 没有继承和运算等面向对象的特征。

易为人懂,与流行于INTERNET 上协议(如HTTP )相容;易于扩充,有利于快速开发软件;已有多个免费XML 分析器可以把XML 文件转换成对象结构。

XML 主要有三个要素:模式、XSL、XLL。

模式规定了XML 文件的逻辑结构,定义了XML 文件中的元素、元素的属性以及元素和元

素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它可以帮助XML 的分析程序校验XML 文件标记的合法性;XSL

用于规定XML 文件样式的语言,它能在客端使WEB 浏览器改变文件的表示法,从而不

需要再与服务器进行交互通信;XLL 将进一步扩展目前WEB 上已有的简单链接。

2 Web Service相关技术

Web Service

是建立可互操作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新平台。Web Service 的基础XML 的消息传递,其传

递通过标准的网络协议,如HTTP。组成Web Service 平台的三个技术:

①XML 和XSD

XML Web Service 平台上表示数据的基本格式。XML Schema (XSD)定义一套标准

的数据类型。

②SOAP

SOAP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提供了标准的RPC 方法来调用Web Service。SOAP 规范定义了

SOAP 消息的格式以及如何通过HTTP 协议来使用SOAP。SOAP 也是基于XML 和XSD,XML SOAP 的数据编码方式。

③WSDL

Web Service 描述语言(WSDL),是基于XML 的语言,用于描述Web Service及其函数、参数和返回值。

创建简单的Web Service 的方法:

①供应商选择自己的编程语言,中间件和开发平台开发、装配Web Service;

②各供应商定义一个Web Service 描述语言(WSDL),通过统一语言和标准来建

立Web Service;

③供应商在UDDI 注册,UDDI 能让供应商发布Web Service,并能为他们的软件

找到由其它供应商提供的服务,也就大家资源共享;

④用通过UDDI 搜索他想要服务;

⑤用通过SOAP 来调用Service 的操作。

Web Service 主要目标是跨平台和可互操作性,其特点:

①完好的封装性;

②松散耦合;

③使用协约的规范性;

④使用标准协议规范;

⑤高度可集成能力;

⑥开放性。

Web Service 应该使用的情况:

①跨防火墙的通信;应用程序集成;

②B2B 的集成;软件和数据重用。

UDDI (统一描述、发和集成Universal Description,Discovery,and

Integration)

是一套基于Web 的、分布式的、为Web Service提供的、信息注册中心的实现标准规

范,同时也包含一组使企业能将自身提供的Web Service注册,以使别的企业能够发现的访

问协议的实现标准。

UDDI (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Web Service 的体系架构中包括三个角

色:服务提供商,服务请求者、服务注册器。角色间主要有三个操作:发布、查

找、绑定。

UDDI 的核心UDDI 商业注册。UDDI 商业注册所提供的信息包括三个部分:白页、黄

页和绿页。

SOAP

是一种基于XML 的不依赖传输协议的表示层协议,用来在应用程序之间方便地以对象的形式交换数据。SOAP 技术有助于实现大量异构程序和平台之间的互操作性,从而使存在的应用能够被广泛的用所访问。

Web Service 技术(SOAP、UDDI、WSDL、EBXML)

J2EE 技术(JNDI EJB JMS JavaMail JDBC JSP Servlet RMI-IIOP)

JTA 事务处理JMS 消息服务JAAS 安全服务

按照对基于J2EE 规范的企业应用系统逻辑层的划分,通常将分布式的编程环境划分为如下四种类型:EJB 容器;WEB 容器;客应用容器;Applet 容器。

3 软件工程、软件架构及软件体系结构

3.1 面向对象技术

一组概念

重用一组对象常常称为对象池化。

SAX (Simple API for XML):是事件驱动模型。

DOM (Document Object Model):文档对象模型。

LDAP (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轻量目录访问协议。

DOM 要装入整个文档并对该文档进行解析会很慢且占用大量内存。SAX 是工作在数据流之上,在数据流经过时对其进行处理。它消除了在内存中构建数据树的需要,但不允许开发者实际更改原始文档中的数据。

OOA 的主要优点:

①加强了对问题域和系统责任和理解;

②改进与分析有关的各类人员之间的交流;

③对需求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④支持软件复用;

⑤贯穿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的一致性;

⑥实用性;

⑦有有利于用的参与。

OOA 过程包括以下主要活动:

①发现对象,定义它们的类;

②识别对象的内部特征,定义属性,定义服务;

③识别对象的外部关系;

④划分主题,建立主题图;

⑤定义use case,建立交互图;

⑥建立详细说明;

⑦原型开发。

3.2 UML:

由Grady Booch、Jacobson、Rumbaugh 合作,共同努力,提出的。

UML 包含了3 个方面的内容:模型的概念和表示法、语言的公共机制、对象约束语言。

UML 提供了3 类基本的标准模型建筑块:事物、联系、的图形。

UML 规定四种事物表示法:结构性事物、行为性事物、成组性事物、注释性事物。结构性事物指模型的静态部分,如对象类、USE CASE;行为性事物指模型的动态部分,如

交互、状态机;成组性事物指模型的组织部分,如包;注释性事物指模型的解释说明部

分,如注释。

UML 提供的建筑块之间的基本联系有四种:依赖、关联、泛化、实现。

UML 图形提供了9 种图形:用于建立系统模型:类图、对象图、USE CASE 图、顺序图、协同图、状态图、活动图、组件图、配置图。

UML 规定了语言的四种公共机制:说明、装饰、通用划分、扩展机制。扩展机制,允许使用人员根据需要自定义一些构造型等语言成分。UML 规定可以自定义3 种语言成分:构造型、标记值、和约束。构造型用于对模型元素分类,在既有的基本模型元素一定义

新模型元素。标记值和约束直接对单个的模型附加一些性质和语义。

UML 的特点:

①统一的标准;

②面向对象;

③可视化、表达能力强大;

④独立于过程;

⑤容易掌握使用;

⑥使用UML 有助于处理软件开发中的各种风险;

⑦UML 不是一个独立的软件工程方法,而是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方法中的一个部分;

UML 只是一种标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语言,用于系统建模;

⑧UML 不是程序设计语言,不能用来直接书写程序,实现系统;

⑨用UML 建立系统模型可以很好地支持软件开发的前向工程和逆向工程。

USE CASE:

USE CASE 定义:对一个活动者使用系统的一项功能时所进行的交互过程的一个文字

描述序列。因此它对系统的用需求,特别对能需求的描述。USE CASE 表达了系统

的功能和所提供的服务。

有人把USE CASE 分为两大类:业务USE CASE 和系统USE CASE。业务USE CASE

指系统提供的业务功能与活动者的交互,表现问题领域中各实体之间的联系和业务往来活

动,用于建立问题领域的业务USE CASE 模型。系统USE CASE 指活动者与系统的交互,

它表现了系统的能需求和动态行为,用于建立系统的USE CASE 模型。

USE CASE 和USE CASE 之间有:泛化关联、使用关联、包含关联、扩展关联。泛化

关联用于共享USE CASE 的共同功能行为;使用关联指一个USE CASE 使用另一个USE

CASE 的功能行为。使用关联一种泛化关联。

对象类图:

UML的对象类图能够更好地用于对数据库建模。传统的E—R图仅仅着眼于数据,而

UML的对象类图不但对数据,而且能对行为建模,这些行为在物理数据库中被设计成触发

器和存储过程。对关系数据库系统可以用对象类图描述数据库模式,用类描述数据库表;对

于对象数据库系统可以用对象类图直接描述数据库中的对象类。

交互图:

交互图表达对象之间的交互,描述一组对象如何合作完成某个行为的模型化工具。主

要用于对USE CASE 中的控制流的建模。能有效的帮助人们观察和理解系统内部的协作关

系和过程行为。UML的交互图有两种类型:顺序图(类似时序图),协同图。顺序图着重

描述对象按照时间顺序的消息交换,协同图着重描述系统成分如何协同工作。

顺序图和协同图都上交互图,它们即等的,又有区别的。

顺序图和协同图都能等地表现系统运行中对象通过消息发生的交互行为。

顺序图表示了时间消息序列,便于分析交互的时序,但没有表示静态对象关系。顺序图

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观察系统的顺序行为。

协同图着重表示一个协同中的对象之间的联系和消息,协同图用于描述一个操作或一个

分类符的实现,常用于帮助设计行为。

在对系统建立行为模型时,最典型的做法用顺序图按时间顺序对控制流建模,用协同

图按对象组织对控制流建模。

状态图:

UML的状态图主要用于建立对象类或对象的动态行为模型,表现一个对象所经历的状

态的状态序列,引起状态或活动转移的事件,以及因状态或活动转移而伴随的动作。用状态

机来表示。可用两种方式来表达:状态图和活动图。状态图着重于对一个模型元素的可能状

态及其转移建立模型,着重表现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控制流。活动图着重于对一个活

动到另一个活动的控制流建立模型。

状态图和交互图的侧重点不同:交互图表示若干对象在一起工作完成某项服务;而状态

图则为一个对象的生命期间的情况建立模型。

状态图和活动图也不一样。活动图描述活动的序列,对活动到活动的控制流建模,适合

表达工作流和并发的处理。而状态图表达状态机,对事件到事件的控制流建模。状态图可

以表示一个对象的历史,引起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转移的事件,以及由于状态的转移而引

发的动作。

状态图适合描述一个对象穿越多个USE CASE 的行为,但状态图不适合描述多个对象的协同行为。

使用状态图可以一个对象(类)的么为建模,也可以对一个子系统或整个系统的行为建

模。

活动图一种用于系统的行为建模的工具,它能支持对并发行为的描述的特点,使其成

为对工作流建立模型的强大工具,尤其适合于多线程的程序的建模。活动图的一个主要缺点,动作与对象之间的连接关系不够清楚。在下列情况可以使用活动图:

①分析USE CASE;

②理解工作流程;

③描述复杂过程的算法;

④处理多线程应用。

活动图和状态图的区别:活动图着重描述的响应内部处理的对象类的行为,状态图描述的

对象类响应事件的外部行为;活动图着重表现的从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的控制流,

内部处理驱动的流程;则状态图着重表现的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流程,常用于有异

步事件发生的情形。

组件图和配置图:用于建立系统的实现模型。

UML 开发工具:ilogix Rhapsody

Microsoft visio Rational Rose/Rose RT/XDO

Sybase PowerDesigner

Rational Rose家族成员有:

Rational Robert 用于测试

Rational Test Manager 测试管理工具

支持回返工程的工具

代码生成(Customizable code Generation)

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

区分模型差异(Modeling Difference)

设计修改(Design--Update)

支持团体开发工具

个人工作间(WorkSpace)

结构管理系统(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虚拟路径图。

3.3 OMT 方法:

OMT 方法有三种模型: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

对象模型:描述系统中对象的静态结构、对象之间的关系、对象的属性、对象的操作。对象模型表示静态的、结构上的、系统的“数据”特征。(用对象和类图表示)动态模型:描述与时间和操作顺序有关的系统特征——激发事件、事件序列、确定事件先后关系的状态以及事件和状态的组织。动态模型表示瞬时的、行为上的、系统的“控制”特征。(用状态图表示)

功能模型:描述与值变换有关的系统特征——功能、映射、约束和函数依赖。(用数

据流图表示)

三者的关系:

①与功能模型的关系:对象模型展示了功能模型中的动作者、数据存储和流的结构,动态

模型展示了执行加工的顺序。

②与对象模型的关系:功能模型展示了类上的操作和每个操作的变量,因此它也表示了类

之间的“供应者—客”关系;动态模型展示了每个对象的状态以及它接受事件和改变状态时所执行的操作。

③与动态模型的关系:功能模型展示了动态模型中未定义的不可分解的动作和活动的定

义,对象模型展示了谁改变了状态和经受了操作。

3.4 软件工程理论:

软件体系结构:

四层次的分层式体系结构:应用软件、业务专化、中间件、系统软件。

统一软件开发过程RUP:

统一软件开发过程(RUP) 一个面向对象且基于网络的程序开发方法论。RUP 把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划分为4 个阶段:开端阶段、精化阶段、构建阶段、过渡阶段。

从技术的角度来讲,RUP 规定了6 个过程成分:业务建模、需求分析、系统分析与设

计、实现、测试、系统配置。RUP 核心过程工作流。RUP 过程的支持工作流包括:结构

与变更管理、项目管理、环境。

用UML 的活动图和协同图可以表达人们想从数据流图得到的主要的东西。可以用活动

图对一个操作或算法建模,代替传统的软件中常用的程序流程图有作用。

把建立原型系统做为一种可能采取的策略的主要理由如下:

①由于人类的认识能力的局限,不能预先指定所有要求;

②在用和系统分析员之间存在固有的通信鸿沟;

③用需要一个“活的”系统模型,以便得实践经验;

④在开发过程中重复和反复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

⑤目前有快速建立原型系统的工具可供选用。

原型法的主要优点:

系统开发人员与用的交流直接,消除了开发人员与用之间的通信障碍,可以尽早

地得正确而完整的需求。开发过程简单,在一定程度上能适应需求的变化,设计与编程更

快速、更准确,开发效率也显著提高,而且提高了软件质量,总开发费用也会减少。

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

①按照人类的自然思维方式,面对客观世界建立软件系统模型;

②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

③支持软件复用;

④可维护性好。

一个可复用构件应具备的条件是:

①独立性;完整性;

②可标识性;一般性;

③适应性;可靠性;标准化。

版本控制工具:

①ClearCase(RUP) Microsoft visual SourceSafe(VSS,VB6.0 中有)

②RCS SCCS PVCS

软件失败的原因:

①项目组织管理;

②缺乏需求管理;

③缺乏计划和控制;

④估算错误。

瀑布模型的特点:

①瀑布模型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提供了一种有效有管理模式,对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有

重要的作用;

②可根据这一模式制定出开发计划,进行成本预算,组织开发力量,以项目的阶段评审

和文档控制为手段,有效地对整个开发过程进行指导;

③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非结构化软件、降低软件的复杂度、促进软件开发工程化方面起到

显著作用;

④瀑布模型缺乏灵活性、无法通过开发活动来澄清本来不够确切的需求,这将导致直到

软件开发完成时发现所开发的软件并非用所需求的。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初始级:其软件过程能力无法预计;它们的软件过程是一片混沌;并且它们的软件过程总随着软件开发工作的推进而处于变更和调整之中。这种情况被CMM 定义为第1 级能力

成熟度,称之为初始级”。

第2 级为可重复级。在处于可重复级的组织里,顾客的需求和本组织的工作产物受控的并且建立起了基本的项目管理惯例。藉以产生软件产品的一系列过程有如一连串黑盒

子”;尽管管理者可能不知道在黑盒子”里具体发生了什么,但,他能掌握过程的产物和

那些确认过程否正常的校验点,从而在发生问题时作出反应。这一级有6 个关键过程方面,共含121 个关键惯例:

——需求管理(12,这关键惯例数,以下同)

——软件项目策划(25)

——软件项目追踪和监督(24)

——软件分包方管理(22)

——软件质量保证(17)

——软件配置管理。(21)

第3 级(明确)已定义级。在这一级,对于在整个组织里用于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标准

过程以文件形式被固定下来。针对各个基本过程建立起文件化的标准软件过程”,这第3

级能力成熟度的突出特点。这些标准软件过程(包括工程过程和管理过程)被集成为一个相

关的整体;这些标准软件过程有助于软件经理和技术人员更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实践表明,对软件过程加以标准化的过程,也就发掘高效软件工程惯例的过程。而标准软件过程

的建立和实施则为本组织软件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公共的工程环境。较普遍的看法,只有当

达到了第3 级能力成熟度时,才表明这个组织的软件能力成熟”了。因为,在到达这一级后,表明上述的黑盒子”被打开了。在第2 级的基础上,第3 级包括7 个关键过程方面,共含108 个关键惯例:

——组织过程焦点(16)

——组织过程定义(11)

——培训大纲(16)

——集成软件管理(19)

——软件产品工程(20)

——组际协调(17)

——同行专家评审(9)

第4 级已定量管理级。处于这一级的组织已经能够为软件产品和软件过程设定定量的

质量目标,并且能对跨项目的重要软件过程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予以度量;可以利用本组织的

软件过程数据库汇集各项目软件过程产生的数据并加以分析。处于第4 级,该组织的各个

软件过程用各种确切定义并且一致地尺度来说明的;这些尺度用以评项目的软件过程

和产物的定量基础。在第2,3 级的基础上,第4 级包括两个关键过程方面,共含32 个关键

惯例:

——定量过程管理(19)

——软件质量管理。(13)

第5 级叫优化级。在前几级的基础上,第5 级包括3 个关键过程方面,共含59 个关键

惯例:——缺陷预防(18)

——技术变更管理(22)

——过程变更管理。(19)

CMM1.1 版总计18 个关键过程方面,320 个关键惯例。

这18 个关键过程方面可以划分为3 大类:管理类,组织类和工程类。其中有的关键

过程方面跨类的。

ISO 9001 与CMM 的关系: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9000 系列质量保证体系用于制造业的ISO 9001 (在软件行业的

实施指为ISO 9000-3),与CMM 均可作为软件企业的过程改善框架,前者面向合同环境,

站在用立场对质量要素进行控制,而后者对软件组织内部过程能力的逐步改善。ISO

9001 与CMM 极相关的,ISO9001 不覆盖CMM,CMM 也不完全覆盖ISO 9000 。一般而言,通过ISO 9001 认可的企业可达到CMM2 级或略高的程度,通过CMM3 级的企业只要

稍做补充,就可较容易的通过ISO 9001 的认证。粗略的说,ISO 9001 近似于CMM"2.5 级"。ISO 9001 约有80%的文件可以用于CMM2 级评估。

提高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技术大致可分为两类:

避开错误:在开发的过程中不让差错潜入软件的技术。

容错技术:对某些无法避开的差错,使其影响减至最小的技术。

软件配置的任务:

②制订配置管理计划;

③实施变更管理;

④实施版本控制和发行管理。

软件复用的目的:

实施软件复用的目的要使软件开发工作进行得"更快、更好、更省"。"更快" 指在市

场竞的环境中,软件产品能够及时满足市场的要求;"更好" 指开发出来的软件产品具有

更好的可靠的质量;"更省" 指在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成本更低。换句话说,实施软件复用的

目的快速、可靠、低成本地完成客合同。

仔细定义体系结构和机制方面的重要性,将会在更大程序上有利于构件复用。

系统的软件复用由复用资产的开发、管理、支持和复用4 个过程组成。

软件复用的三个层次:

①知识复用;

②方法和标准复用;

③软件成分复用。

软件成分复用的级别:

④代码的复用;

⑤分析结果的复用;

⑥设计结果的复用。

3.5 软件测试

3.5.1软件测试观点:

在谈到软件测试时,许多人都引用Grenford J. Myers 在《The Art of Software

Testing》一书中的观点:

1、件测试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2、为了证明程序有错,而不证明程序无错误。

3、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于它能发现至今未发现的错误;

4、一个成的测试发现了至今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3.5.2 测试方法和测试工具解决方案

相关工具

在我们了解了测试所涉及的内容之后,测试方法和采用相对应的自动化测试工具至关

重要的。自动化的测试工具意味着在测试活动中减少相当部分开销,真正的含义它参加了

测试的很大部分活动;同时,有些测试活动靠手工方式难以实现,难以度量的。我们在对

自动化的测试工具做成本效益分析时,应当考虑到项目的预期时间和人工消耗,一些测试用

手工来做可能由几个人需要几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来完成,而采用自动化的测试工具可能只

需要几个小时或者几分钟;象基于Client-Server 的负载测试或者是基于Web 系统的测试如

果要用手工测试来完成很困难和不现实的。所以,在测试活动中选择自动化的测试工具

非常必要的。

下面我们就相应工具进行简要的介绍。

1. 嵌入式软件测试工具--LOGISCOPE

LOGISCOPE 是一组嵌入式软件测试工具集。它贯穿于软件开发、代码评审、单元/集

成测试、系统测试、以及软件维护阶段。它面向源代码进行工作。LOGISCOPE 针对编码、

测试和维护。因此,LOGISCOPE 的重点帮助代码评审(Review )和动态覆盖测试(Testing )。

LOGISCOPE 对软件的分析,采用基于国际间使用的度量方法(Halstead、McCabe 等)

的质量模型,以及从多家公司收集的编程规则集,可以从软件的编程规则,静态特征和动态

测试覆盖等多个方面,量化地定义质量模型,并检查、评估软件质量。

LOGISCOPE 在开发阶段,查找可寻找潜在的错误。

在代码评审阶段,LOGISCOPE 定位那些具有80%错误的程序模块。

通过对未被测试代码的定位,LOGISCOPE 帮助找到隐藏在未测试代码中的缺陷。

项目领导和质量工程师用LOGISCOPE 定期地检查整个软件的质量。

在各个阶段用LOGISCOPE ,改进软件工程的实践,训练程序员的编写良好的代码和测试活动,确保系统易于维护,减少风险。

在有合同关系时,合同方可以用LOGISCOPE 明确定义验收时质量等级和执行测试。承制方可以用LOGISCOPE 演示其软件的质量。

LOGISCOPE 取ISO/IEC9126 定义的"Quality Characteristics " ;

LOGISCOPE 为ISO-9001 提供需求(test acceptance criteria and qulity records );

LOGISCOPE 为开发者提供SEI/CMM 在第2 级(Repeatable )所要求的软件质量跟踪

等关键实践的要求,推进开发组织尽快达到SEI/SMM 的3 级。

1)LOGISCOPE 用于开发阶段

定义质量模型

RuleChecker 预定义了50 个的编程规则:名称约定(如:局部变量用小写等);表示

约定(如:每行一条指令);限制(如:不能用GOTO 语句,不能修改循环体中的计数器等)。用可以从这些规则中选择,也可以用Tcl 、脚本和编程语言定义新的规则。此外,还提供50 个面向安全-关键系统的编程规则。

Audit 以ISO9126 模型作为质量评模型的基础。质量评模型描述了从Halstend 、

McCabe 的度量方法学和VERILOG 引入的质量方法学中的质量因素(可维护性、可重用性、

等)和质量准则(可测试性、可读性、等)。

工程项目领导或质量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准则、应用软件的生存周期、合同需求等,挑选

并采纳适用于项目需求的质量模型。

验证、评审和改进代码

RuleChecker 用所选的规则对源代码进行验证。指出所有不符合编程规则的代码,并提

出改进源代码的解释和建议。RulrChecker 通过文本编辑器直接访问源代码并指出需要纠正

的位置。

Audit 将被评的软件与规定的质量模型进行比较,用图形形式显示软件质量的级别,

因此,质量人员可以把精力集中到需要修改的代码部分。对度量元素和质量模型不一致的地

方作出解释并提出纠正的方法。

2)LOGISCOPE 用于测试阶段

定义测试准则

LOGISCOPE 推荐对指令(IB)、逻辑路径(DDP)和调用路径(PPP)的覆盖测试。此外对安全-关键软件还提供了MC/DC 的覆盖测试。

测试的有效性

系统工程测试题

系统工程模拟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系统的不确定性越大,则系统的熵越。 2.系统分析的要素包 括、、、、。 3.系统功能设计包括、系统功能分类、系统功能整理以及系统功能设计评价等四个方面。 4.可靠性是指产品、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完成的能力。 5.从系统状态与时间的关系来看,可将系统分为系统和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钱学森教授提出,系统工程是一门()。 A.经济控制的技术 B.组织管理的技术 C.现代工程技术 D.控制分析和设计的技术 2.霍尔三维结构是指时间维、逻辑维和()。 A.知识维 B.资源维 C.方法维 D.能力维 3.在互为因果的两个系统中,若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却抑制原因,则称之为()。 A.正反馈 B.负反馈 C.正相关 D.负相 关 4.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是()。 A.学习和比较 B.系统化 C.满意化 D.最优化 5.熵函数在()分布下取得最大值。 A. 负指数 B.等概率 C.泊松 D.正 态 6.系统的整体属性总是()其各子系统在孤立状态时的属性之和。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等于

7.不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是()。 A.开放系统 B.动态系统 C. 封闭系统 D. 静态系统 8.()是指定性表示的希望系统要达到的状态。 A.指标 B.标准 C.目的 D.目标 9.系统工程是以()为研究对象。 A.社会 B.企业 C.组织 D.系统 10.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接受物质、能量和信息并予以转换,产生另一种形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能力,或者说系统与()相互作用的能力。 A.部要素 B.外部环境 C.研究对象 D.目前状态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根据其理论概括程度的高低或与实践领域相距的远近,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A.系统科学的哲学思想 B.系统科学的技术科学 C.系统科学的工程技术 D.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 E.系统科学的知识结构 2. 从系统的形成原因来看,可将系统分为()。 A.自然系统 B.社会系统 C.人造系统 D.无机系统 E.概念系 统 3. 从系统组成要素的属性来看,可将系统分为()。 A.物质系统 B.信息系统 C.概念系统 D.实体系统 E.生物系 统 4.系统的结构是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子系统)之间在()上的联系方式。 A.空间 B.时间 C.质量 D.数 量 E.总体 5.系统结构在整体上的特点是()。

系统建模与仿真习题2

系统建模与仿真习题二 1. 考虑如图所示的典型反馈控制系统框图 (1)假设各个子传递函数模型为 66.031.05 .02)(232++-+=s s s s s G ,s s s G c 610)(+=,2 1)(+=s s H 分别用feedback ()函数以及G*Gc/(1+G*Gc*H)(要最小实现)方法求该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 (2) 假设系统的受控对象模型为s e s s s G 23 )1(12 )(-+=,控制器模型为 s s s G c 32)(+=,并假设系统是单位负反馈,分别用feedback ()函数以及G*Gc/(1+G*Gc*H)(要最小实现)方法能求出该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如果不能,请近似该模型。 2. 假定系统为: )(0001)(111000100001024269)(t u t x t x ????? ???????+????????????----= [])(2110)(t x t y = 请检查该系统是否为最小实现,如果不是最小实现,请从传递函数的角度解释该模型为何不是最小实现,并求其最小实现。 3. 双输入双输出系统的状态方程:

)(20201000)()(20224264)(75.025.075.125 .1125.15.025.025.025.125.425.25.025.1525.2)(t x t y t u t x t x ??????=????? ???????+????????????------------= (1)试将该模型输入到MATLAB 空间,并求出该模型相应的传递函数矩阵。 (2)将该状态空间模型转化为零极点增益模型,确定该系统是否为最小实现模型。如果不是,请将该模型的传递函数实现最小实现。 (3)若选择采样周期为s T 1.0=,求出离散后的状态方程模型和传递函数模型。 (4)对离散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连续变化,测试一下能否变回到原来的系统。 4. 假设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为: 222 )(2+++=s s s s G 系统状态的初始值为?? ????-21,假设系统的输入为t e t u 2)(-=。 (1)将该传递函数模型转化为状态空间模型。 (2)利用公式 ?--+=t t t A t t A d Bu e t x e t x 0 0)()()()(0)(τττ求解],0[t 的状态以及系统输出的解析解。 (3)根据上述的解析解作出s ]10,0[时间区间的状态以及系统输出曲线。 (4)采用lsim 函数方法直接作出s ]10,0[时间区间的状态以及系统输出曲线,并与(3)的结果作比较。 5. 已知矩阵 ???? ??????----=212332110A (1)取1:1.0:0=t ,利用expm(At)函数绘制求A 的状态转移矩阵,看运行的速度如何? (2)采用以下程序绘制A 的状态转移矩阵的曲线,看运行的速度如何? clc;clear; A=[0 1 -1;-2 -3 3;2 1 -2]; t=0:0.1:2; Nt=length(t);

系统分析师考试真题一(下午试题)

系统分析师考试真题(下午试题)系统分析师考试是软考中一项高级资格考试科目,考试一共分为三门:基础知识、案例分析及论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系统分析师历年考试下午真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试题一 阅读以下关于工业控制系统方案选型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 某省拟新建电厂的主管部门召集了一批专业人员和计算机专家,讨论如何为新电厂建立计算机控制系统,在讨论中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 (1)方案———传统的DCS(分布式控制系统)。经本省内不少电厂多年推广使用,相对已十分成熟和实用。 在DCS系统中把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和显示等技术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分布式电厂控制系统,其中采用了控制功能分散、监视管理集中和全厂信息共享的原则,具有以下特征: ①在结构上,采用了各类能独立运行的一批工作站(如:操作员站、工程师站、数据采集处理的DAS站、管理站等),这些工作站分别能从事于局部控制,在各个工作站之间则采用局域网实施通信,交换有关的信息。 ②在功能上,采用分层管理控制的原则,比如:整个DCS系统可分解为基本控制级(实现相对固定的平稳调节目标)和协凋管理级(在全厂范围内实现优化计算与协调控制),并且通过网络可与再上一级的主机或系统实现通信。 ③在技术上,尽可能实现标准化,采用通用性强的PC机或小型工作站,有针对性的多类通信介质;在模拟量控制的基础上结合可编程逻辑控制(PLC)技术,大屏幕显示与监控技术等。 ④在软件选用上,可灵活地选用规范化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配备有效的GUI视窗软件,包含有常用功能软件与算法库的组态软件,先进的控制软件包,绘图软件,相应的数据库软件,

管理调度软件和办公软件等分布在系统内。 (2)方案二——代表国际上发展方向的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即是采用网络通信技术,把分布在现场各处的仪表仪器、测量控制设备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并实施数字化控制的技术。 现场总线的特点是数字化、串行、双向和多线式。通过现场总线可能有效地实现联网信息传输的数字化,各网络站点仅表的智能化和整个电厂系统的开放化。其主要特征大体上包括有: ①FCS主要由现场总线通信网络、智能变送器、智能执行器(现场仪表)、工业PC(上位机设备)和相应的软件等组成。 ②现场总线上所连接的产品采用统一的通信规程和协议,从根本上保证实现信息的共享、设备的互换或互操作,允许实现现场仪表的远程调整校验。通过网关还可实现不同现场总线的互联。 ③现场总线采用数字信号传送信息,通常可采用一对多结构,即用一对传输线可连接多台现场仪表,实现主控系统与现场仪表之间的双向通信(接线简单,施工方便,维护与扩充容易)。 ④现场总线引入并定义了若干不同的标准功能块,不同厂商的设备都采用相同的组态方法。这样,用户的应用、培训与编程十分方便。 [问题1] 看上去新颖的FCS比传统的DCS有着远为吸引人的许多特点与长处。可是,在讨论中绝大多数专家都认为DCS(分布式控制系统)仍是目前电厂工程中应用选型的主流。请你用100字以内的文字简单说明理由。 [问题2] 在热烈的讨论过程中,不少专家又提出了以下的第三种方案:方案三——基于远程智能I /O 的新型DCS系统。这里的远程智能I/O 装置是一类独立的系统,大体上由三部分所组成。即智能前端、现场通信总线和计算机通信适配器。其中,

系统建模与仿真考试题

1.信息时代认识世界(科学研究)的三种方法是:理论研究、(_实验研究_)、(__ 仿真___)。 2.根据系统状态随时间变化是连续性还是间断性的,可将系统划分为(_连续系统_)、 (__离散系统__)。 3.系统仿真中的三个基本概念是系统、(__模型_)、仿真。 4.拟对某系统进行研究,首先要对系统作出明确的描述,即确定系统各个要素:实体、 属性、活动、(__状态_)、(_事件___)。 ?阶段性知识测试 5.系统仿真有三个基本的活动,即系统建模、仿真建模和(__仿真实验__),联系这 三个活动的是系统仿真的三要素,即系统、模型和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6.系统仿真的一般步骤是:(1)调研系统,明确问题、(2)(___设立目标,收集数据 __)、(3)建立仿真模型、(4)编制程序、(5)运行模型,计算结果、(6)(_统计分析,进行决策__) ?阶段性知识测试 7.仿真软件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高级程序语言阶段;(2)仿真程序包、初级仿 真语言阶段;(3)商业化仿真语言阶段;(4) (_一体化建模与仿真环境_)阶段。 8.常用的仿真软件有Arena、Automod、MATLAB、Promodel、(__WITNESS______)、 (______FLEXSIM___)。 9.求解简单系统问题的“原始”方法是(___解析解决____),借助(___实验__)可大大 提高该方法的效率和精度。 ?阶段性知识测试 10.排队系统可简化表示为A/B/C/D/E。其中A为到达模式;B为(服务模式)、C为服 务台数量、D为系统容量;E为排队规则。 11.常见的排队规则有:先到先服务、后到后服务、优先级服务、最短处理时间优先服 务、随机服务等。请以连线方式将下列排队规则名称的中英文对照起来。 先进先出FIFO 后进先出LIFO 随机服务SIRO 最短处理时间优先SPT 优先级服务PR ?阶段性知识测试 12.模型中,习惯称实体为成分。成分可分为主动成分和被动成分。请问排队系统中的 随机到达的顾客属于(主动)成分(主动/被动)。 13.事件是改变系统状态的瞬间变化的事情。一般指活动的开始和结束。事件可分为必 然事件(主要)、条件事件(次要)、系统事件。其中(______)一般不出现在将来事件表中(FEL)。 14.活动是具有指定长度的持续时间,其开始时间是确定。排队系统主要活动有 (_______)和服务活动。 ?阶段性知识测试 15.仿真时钟表示仿真时间的变量。Witness仿真系统中仿真钟用系统变量(TIME)表 示。 仿真策略,也称仿真算法。离散事件系统适用的仿真策略有(_事件调度法_)、活动扫描法、进程交互法、三阶段法等。 16.建立输入数据模型需要4个步骤:(1)从现实系统收集数据;(2)(_确定输入数据

系统分析师历年试题分析与解答(2010年最新版)

第1章2005上半年系统分析师级上午试题分析与解答 试题(1) 在关于用例(uses case)的描述中,错误的是(1)。 (1)A.用例将系统的功能范围分解成许多小的系统功能陈述 B.一个用例代表了系统的一个单一的目标 C.用例是一个行为上相关的步骤序列 D.用例描述了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 试题(1)分析 用例是一个行为上相关的步骤序列,既可以是自动的也可以是手工的,其目的是完成一个单一的业务任务。 用例将系统功能范围分解成许多小的系统功能陈述。一个用例代表了系统的一个单一的目标,描述了为了实现此目标的活动和用户交互的一个序列。用例是一种描述和记录系统需求的技术。一个用例本身并不是一个功能需求,但用例所讲述的场景包含了一个或者多个需求。 参考答案 (1)D 试题(2)、(3) 在用例建模的过程中,若几个用例执行了同样的功能步骤,这时可以把这些公共步骤提取成独立的用例,这种用例称为(2)。在UML的用例图上,将用例之间的这种关系标记为(3)。 (2)A.扩展用例B.抽象用例C.公共用例D.参与用例 (3)A.association B.extends C.uses D.inheritances 试题(2)、(3)分析 用例之间的关系包括:关联关系、扩展关系、使用(或包含)关系、依赖关系和继承关系。 关联关系是一个参与者与一个用例发生交互的关系。 一个用例可能会包含由几个步骤组成的复杂功能,使用例难以理解。为了简化用例,使其更容易理解,通常可以将较复杂的步骤提取成专门的用例,这样得到的用例称为扩展用例,它扩展了原始用例的功能。扩展用例与其他扩展用例之间的关系称为扩展关系。在UML中,每个扩展关系标记为“<>”。 如果几个用例执行了同样的步骤,最好把这些公共步骤提取成独立的用例,称为抽

系统仿真建模复习资料中国矿业大学

系统:指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对象的有机组合。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是由在离散时刻点发生的事件引起状态变化的动态系统。(毛坯到达、加工开始、加工完成、设备故障等;服务系统中的顾客到达、接受服务等) 连续系统是指系统状态随时间发生连续性变化的系统(电力生产、供电网络、石油炼制、自来水生产、电路系统等)。 描述系统三要素:(1) 实体:组成系统的元素、对象。(2) 属性:实体的特征。(3) 活动:系统由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变化过程。 系统仿真:是建立在控制理论、相似理论、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初等理论基础之上的,以计算机和其他专用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真实或假设的系统进行试验,并借助于专家的经验知识、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决策的一门综合的实验性学科。 1)包含了系统建模、仿真建模和仿真实验三个基本活动。联系这三个活动的是系统仿真的三要素:系统、模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2)系统、模型与仿真三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其中,系统是要研究的对象,模型是系统在某种程度和层次上的抽象,而仿真是通过对模型的试验以便分析、评价和优化系统。 系统变量:1、决策变量2、反应变量3、状态变量 事件调度法:将事件例程作为仿真模型的基本模型单元,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不断执行相应的事件例程。 生产系统建模方法:1、实体流图法(EFC)2、活动循环(周期)图(ACD) 模型定义、类型 定义: 模型是对相应的真实对象和真实关系中那些有用的和令人感兴趣的特性的抽象,是对系统某些本质方面的描述,它以各种可用的形式提供被研究系统的信息。 建模需要完成两方面内容 一是建立模型结构;在建立模型结构时,要确定系统的边界、鉴别系统的实体、属性和活动。

化工系统工程期末考试试卷(含主观题)

化工系统工程期末考试试卷(含主观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1.过程是对原料进行某些物理或化学变换,使其性质发生预期变化,以下哪个不属 于过程的范畴() A.烃类分离 B.烃类裂解 C.不锈钢棒加工成螺栓 D.海水晒盐 2.某换热系统,当I1=0时,温度区间之间的最小传热负荷为-200kW,最后一个温度区间输出负荷为60kW,则该系统的最小加热负荷和最小冷却负荷是多少kW?() A.0,60 B.200,60 C.200,260 D.0,260 3.输送剧毒介质管道的管材质量证明书应有()检测结果,否则应进行补项试验。 A.外观 B.磁粉 C.厚度 D.超声 4.正常生产时,工程师不能选择哪个变量作为优化变量() A.设备操作压力 B.反应器温度 C.塔的进料位置

D.泵的输入功率 5.计算机是利用哪一种图来识别过程系统的结构信息() A.原则流程图 B.节点-边有向图 C.方框图 D.以上3种图形均可 6.在对炼油厂进行生产计划优化时,下面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约束条件包括各设备的物料平衡、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产品供求量等 B.一股物料分成多股去向不同的设备时每个去向都必须设置为变量 C.在目标函数中,数值是固定值的变量可以忽略,只保留可变变量,不会对最优解产生影响 D.可以把系统中所有的选定的独立变量作为优化变量 7.换热网络中有一股热流热容流率为4kW/K,温度从180→80℃;另一股冷流热容流率为2kW/K,温度从80→160℃;系统的最小允许传热温差为20℃,这两股物流的最大可交换热量是多少kW?热量富裕的物流换热开始或者结束的温度点是多少℃?() A.160,140 B.320,100 C.100,160 D.120,160

系统建模与仿真习题3及答案

系统建模与仿真习题三及答案 1.已知系统 )24(32)(21+++=s s s s s G 、2 103)(2+-=s s s G 求G 1(s)和G 2(s)分别进行串联、并联和反馈连接后的系统模型。 解: clc;clear; num1=[2 3]; den1=[1 4 2 0]; num2=[1 -3]; den2=[10 2]; G1=tf(num1,den1); G2=tf(num2,den2); Gs1=series(G1,G2) Gp1=parallel(G1,G2) Gf=feedback(G1,G2) 结果: Transfer function: 2 s^2 - 3 s - 9 ------------------------------ 10 s^4 + 42 s^3 + 28 s^2 + 4 s Transfer function: s^4 + s^3 + 10 s^2 + 28 s + 6 ------------------------------ 10 s^4 + 42 s^3 + 28 s^2 + 4 s Transfer function: 20 s^2 + 34 s + 6 -------------------------------- 10 s^4 + 42 s^3 + 30 s^2 + s – 9 2.某双闭环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如图所示:

利用feedback( )函数求系统的总模型。 解: 模型等价为: 编写程序: clc;clear; s=tf('s'); G1=1/(0.01*s+1); G2=(0.17*s+1)/(0.085*s); G3=G1; G4=(0.15*s+1)/(0.051*s); G5=70/(0.0067*s+1); G6=0.21/(0.15*s+1); G7=(s+2)/s; G8=0.1*G1; G9=0.0044/(0.01*s+1); sys1=feedback(G6*G7,0.212); sys2=feedback(sys1*G4*G5,G8*inv(G7)); sys=G1*feedback(sys2*G2*G3,G9) 结果: Transfer function:

2019下半年系统分析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

2019下半年系统分析师考试试题和答案-上午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75分,每题1分。每题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 1.面向对象分析中,一个事物发生变化会影响另一个事物,两个事物之间属于()。 A. 关联关系 B.依赖关系 C.实现关系 D.泛化关系 选:B ● 2. 关于用例图中的参与者,说法正确的是()。 A. 参与者是与系统交互的事物,都是由人来承担 B. 当系统需要定时触发时,时钟就是一个参与者 C. 参与者可以在系统外部,也可能在系统内部 D. 系统某项特定功能只能有一个参与者 选:B ●3、4、5.在线学习系统中,课程学习和课程考试都需要先检查学员的权限,“课程学习” 与“检查权限”两个用例之间属于();课程学习过程中,如果所缴纳学费不够,就需要补缴学费,“课程学习”与“缴纳学费”两个用例之间属于();课程学习前需要课程注册,可以采用电话注册或者网络注册,“课程注册”与“网络注册” 两个用例之间属于()。 A. 包含关系 B.扩展关系 C.泛化关系 D.关联关系 A. 包含关系 B.扩展关系 C.泛化关系 D.关联关系 A. 包含关系 B.扩展关系 C.泛化关系 D.关联关系 选:(3)A(4)B(5)C ●6、7.非对称加密算法中,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下面的加密算法中()属于非 对称加密算法。若甲、乙采用非对称密钥体系进行保密通信,甲用乙的公钥加密数据文件,乙使用 ()来对数据文件进行解密。 (6)A.AES B.RSA C.IDEA D.DES (7)A.甲的公钥 B.甲的私钥 c.乙的公钥 D.乙的私钥 选:B、D ●8.用户A从CA获取了自己的数字证书,该数字证书中包含为证书进行数字签名的()。 A.CA的私钥和A的公钥 B.CA的私钥和A的私钥 C.CA的公钥和A的公钥 D.CA的公钥和A的私钥 选:C

系统工程期末复习资料(全)

系统:由两个及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和环境的整体。系统边界:从空间结构上看,把系统和环境分开的所有点的集合;从逻辑上看,边界是系统构成关系从起作用到不起作用的边界,系统质从存在到消失的边界。 系统的属性:整体性{是系统最核心的特性,是系统性最集中的体现} 关联性(由多个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具备独立要素所不具备的功能) 环境适应性(环境输入系统,系统输出环境,系统要生存,一定要适应环境) 层次性(作为总体来看,系统可以分解一系列子系统,并有一定的层次结构) 目的性(有一定目的,为达到既定目的而具备一定的功能) 集合性(把具备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一个集合) 系统的类型:人造系统和自然系统 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封闭系统和开发系统 系统工程的概念: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系统工程方法论:是研究、探索系统问题的一般规律和途径 重要思想:最优思想、总体思想、组合思想、分解和协调思想、反馈思想 霍尔三维结构:知识维、时间维、逻辑维 时间维(6个阶段):规划阶段、方案阶段、研制阶段、生产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 逻辑维(7个步骤):明确问题、选择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方案优化、做出决策、付诸实施 特点:强调目标明确,核心是最优化,认为一切现实问题都可以规划为工程系统问题,运用定量分析法,做最优解答。该方法论在研究方法上有整体性,在技术应用上有综合性,在组织管理上有科学性,在系统工程上有问题导向性。 切克兰德方法论:主要内容:问题、根底定义、建立概念模型、比较与探索、选择、设计与实施、评估与反馈 主要步骤(略) 比较:同:同为系统工程方法论,均以问题为起点,具备相应的逻辑结构 异:前者主要研究工程系统问题,后者更适用于“软”系统问题的研究 前者以优化分析为核心,后者以比较学习为核心 前者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后者使用定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前者研究对象为良结构,后者则为不良结构 系统分析:运用建模及预测、优化、仿真、评价等技术,对系统的各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为选择最优或满意的方案提供决策依据的分析研究过程。 6要素:问题、目的及目标、方案、模型、评价、决策者 步骤(SA):认识问题——>探寻目标——>综合方案——>模型化——>优化或仿真分析——>系统评价——>决策 系统原则: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整体为目标,多方案模型分析与选优、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多次反复进行 创新方法:提问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情景分析法、定性研究方法、数据挖掘方法结构模型:定性表示系统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本质存在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联系情况的模型 结构模型化:建立系统结构模型的过程 结构分析:实现系统结构模型化并加以解释的过程 SD流程图:认识问题——>界定系统——>要素及因果关系分析——>建立结构模型——>建立量化分析模型——>比较与评价——>政策分析

(完整版)《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 1、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 事故致因理论、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其核心内容是系统安全分析。 2、4M 因素指 人 、 物 、 管理 、 环境 。 3、事故树作图时,常用的图形符号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事件 符号、 逻辑门 符号和 转移 符号。 4、最小割集代表系统的 危险性 ,最小割集数越多,系统的 危险性越大 ,最小径集代表系统的 安全性 ,最小径集数越多,系统的 安全性越高 。 5.在管理失误和风险树中,由于管理疏忽造成管理工作失误和差错,从而导致事故的因素属于 特殊控制(S 分支) 因素。 二.名词解释(每词4分.共20分) 1、安全系统工程(4分) 答: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在安全工程技术领域里,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技术方法和数学方法,识别、消除或控制系统中的危险,使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系统最优化安全状态。 2、事故(4分) 答: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违背的,迫使其有目的行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单位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序号______ ……………………………………密……………………………封………………………………线…………………………..

3、安全检查表(4分) 答:安全检查表是用于查明某一特定作业活动或设备的安全状况,以表格的形式预先拟定好的问题清单,做为实施时的蓝本。 4、鱼刺图分析法(4分) 答:系统中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结果所构成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采用简明文字和线条加以全面表示的方法称为因果分析法。 5、预先危险性分析(4分) 答:所谓预先危险性分析是指,在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包括设计、施工、生产)运转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及可能造成的结果,作宏观的概略的分析。 三、选择题(4*5=20分) 1、A 2、B 3、A 4、A 5、D 四、简答题(5*8=40分) 1、我国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那几种?(8分) 答:有事件树、事故树、故障类型影响、安全检查表、因果分析法、事故比重图、事故趋势图、事故控制图、主次图等 2、说明事故法则的概念,它对安全工作的启示是什么?分析其在安 全工作中的应用。(8分) 答:事故法则,常称为300:29:1法则,它是一种事故统计规律, 表明了1 次死亡和29次轻伤是包含在330次事件中,揭示了严重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题库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题库 一、填空题 1. 定义一个系统时,首先要确定系统的边界;边界确定了系统的范围,边界以外对系统的作用称为系统的输入,系统对边界以为环境的作用称为系统的输出。 2.系统的三大要素为:实体、属性和活动。 3.人们描述系统的常见术语为:实体、属性、事件和活动。 4.人们经常把系统分成四类,它们分别为:连续系统、离散系统、采样数据系统和离散-连续系统。 5、根据系统的属性可以将系统分成两大类:工程系统和非工程系统。 6.根据描述方法不同,离散系统可以分为:离散时间系统和离散事件系统。 7. 系统是指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实体的有机组合。 8.根据模型的表达形式,模型可以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二大类,其中数学模型根据数学表达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二种,分别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9、采用一定比例按照真实系统的样子制作的模型称为物理模型,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系统内在规律 的模型称为数学模型。 10.静态模型的数学表达形式一般是代数方程和逻辑关系表达式等,而动态模型的数学表达形式一般是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 11.系统模型根据描述变量的函数关系可以分类为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 12 仿真模型的校核是指检验数字仿真模型和数学模型是否一致。 13.仿真模型的验证是指检验数字仿真模型和实际系统是否一致。 14.计算机仿真的三个要素为:系统、模型与计算机。 15.系统仿真的三个基本活动是系统建模、仿真建模和仿真试验。 16.系统仿真根据模型种类的不同可分为:物理仿真、数学仿真和数学-物理混合仿真。 17.根据仿真应用目的的不同,人们经常把计算机仿真应用分为四类,分别为: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理论验证和人员训练。 18.计算机仿真是指将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的过程。 19. 仿真依据的基本原则是:相似原理。 20. 连续系统仿真中常见的一对矛盾为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 21.保持器是一种将离散时间信号恢复成连续信号的装置。 22.零阶保持器能较好地再现阶跃信号。 23. 一阶保持器能较好地再现斜坡信号。 24. 二阶龙格-库塔法的局部截断误差为O()。 25.三阶隐式阿达姆斯算法的截断误差为:O()。

系统分析师真题练习及答案(三)

系统分析师真题练习及答案(三) 某大型企业集团的信息工程部有一百多名专职的软件工程师从事企业内外的软件开发与维护工作,该集团分布地域广阔,集团内采用了多种操作系统平台和多类开发环境。王总工程师在总结近三年来的软件开发工作时,发现有10%左右的软件开发项目未能完成而被迫取消;其余25%的项目中大多也不能完全实现预定的目标,特别是在软件测试环节出了很大问题。 王总工程师组织了信息工程啊内有关的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召开了三次小结与分析会议,在会能上能下集中讨论了软件包工程管理有关的问题,在归纳的意见中出现了以下的一些内容: (1)软件开发已经逐渐成为一类工业化的生产过程,必须尽可能对其中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2)软件工程管理与其它工程管理相比,主要的困难包括:软件产品的不可见性(难以把握开发进展与质量要求等)、软件开发过程的非标准化和许多软件项目开发的“一次性”(缺少可借鉴的经验)等。 (3)软件开发面对着进度、成本、功能和性能四方面的主要约束,即要求在预定的期限内,使用规定的有限资源,满足不断增长的软件功能与性能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必须强化软件工程的管理。 (4)Client/Server与Browser/Serve模式等已成为当前软件体系结构的主流。在日益复杂的分布式开发环境下,进行跨平台的团队开发,实现代码共享相当困难,软件工程管理在其中可以发挥其重大作用。 (5)从目前情况看,要注意软件维护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也就是没有找到隐含的错误,在以后的软件维护中一定要注意。

(6)跨平台复杂环境多重结构开发含有许多需要加以管理的对象类型,多样化的团体开发也应加强管理。 (7)为使得开发人员对软件产品的各个阶段工作都进行周密的思考,从而减少返工,所以测试计划的编制是很重要的。 (8)一个大中型的应用系统的开发可能包含有成百上千个软件模块以及数以百万计的代码行,任何一个编程人员不可能了解和追踪该应用系统所有的每一个片断,因此使软件代码具有可管理性和可审核性将是软件工程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9)要提高软件的使用效率,要实施软件复用。软件复用是指重复使用已有软件产品用于开发新的软件系统,以达到提高软件系统的开发质量与效率、降低开发成本的目的。软件复用的两个层次包括知识复用,方法和标准复用,软件复用的级别包括代码复用和分析结构的复用。 (10)我们的长远目标是需要建立一类软件开发管理体系,能有效地辅助软件开发全过程中对有关信息的收集和管理,这类体系应是可重复使用权用的并可适用于各类软件开发项目,使软件资源在软件的生命周期中保持完整。 (11)对外服务的软件开发机构应当努力取得ISO9000质量认证,并根据CMM9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来改进自己的开发过程,在这些质量标准实现的过程中,软件工程管理起着得要的作用。 【问题1】 王总工程师指出在上述十一条意见中,有三条的提法是不够恰当的或者是不够全面的,请你指出其序号,并各用50字以内文字说明理由。 【问题2】 信息工程部与王总工程师在详细分析本集团的软件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类问题时,

《系统建模与仿真》复习题样例 江苏大学

《系统建模与仿真》复习题样例:考试内容主要但不 限于如下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32题) 1、下列哪个图标表示输送链Conveyor元素(C)。----序号17 A、 B、 C、 D、 2、某条生产线生产产品A,生产速率为1件/3分钟,生产的产品将送入仓库Buf 存储起来,假设生产线产出的第一件A在仿真时刻3,则运行至仿真时刻60,统计进入Buf的零件A的数量可以使用下面的函数(B)。----序号507 A、NPARTS(Buf) B、NPARTS(A) C、NPARTS2(Buf,A,1) D、APARTS(Buf) 3、一次能处理多个部件,即n个部件输入n个部件输出的是:(B )。----序号218 A、单处理机 B、批处理机 C、装配机 D、生产机 4、在模型中有一属性元素process_time,表示不同的零件在某一机器上所需要的加工时间,那么,在机器详细设计中,对机器的加工时间cycle time栏中应输入()----序号144 A、process_time B、process_time() C、match D、cycle time 5、对缓冲器(buffer)中几个缓冲区用矩形框框起来的可视化设计,其所需要使用的可视化属性是(B )。----序号134 A、name B、rectangle C、patch D、part queue 6、零件(part)到达系统的时间间隔规律在零件详细设计对话框的( C)中进行设置。----序号148 A、type B、first arrival C、inter arrival D、to 7、有3个零件nut一次性进入系统缓冲区buf1中等待机器加工,机器加工该零部件的时间为3分钟,则计算Bmaxtime(buf1)的结果是()。----序号261 A、3 B、6 C、8 D、9 8、可以用于机器(machine)输入(from)规则的是( A)。----序号80 A、pull B、push C、send D、take 9、下列哪个图标表示时间序列曲线Timeseries元素(A )。----序号21 A、 B、 C、 D、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模拟考试试题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模拟考试 1、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是从客户和用户的需求出发,将硬件、系统软件、工具软件、网络、数据库及相应韵应用软件集成为实用的信息系统的过程,其生命周期包括总体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保障等。它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 ①管理②商务③技术④软件⑤独立的应用软件 A.①④B.①②C.③④⑤D.④⑤ 2、根据原信息产业部发布的关于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条件(修订版)》的通知(信部规[2003]440号),不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的条件。 A.企业的注册资金B.企业的软件开发实力 C.企业是否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D.企业领导的学历 3、关于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特点,下述说法中,是不正确的。 A.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是高技术与高技术的集成,要采用业界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 B.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对企业管理技术水平和项目经理的领导艺术水平要求比较高 C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需求常常不够明确,而加强需求变更管理以控制风险. D.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常面临人员流动率较高的情况 4、根据原信息产业部2003年10月发布的关于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条件(修订版)》的通知(信部规[2003]440号),要求系统集成一级资质企业中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资质的人数不少于M名,其中高级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n名,则。 A.m=35,n=10 B.m=25,n=8 C.m=15,n=6 D.m=15,n=3 5、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监督管理的说法中,是不正确的。 A.获证单位应每年进行一次自检 B.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对获证单位每年进行抽查 C.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每三年进行一次换证检查 D.末按时申请换证检查或拒绝接受监督检查的单位,视为自动放弃资格,其资质证书予以注销 6、在CRM中,体现企业曾经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历史数据,如用户产品使用情况调查的数据、客服人员的建议数据和广告数据等,属于。 A.描述性数据 B.交易性数据c.促销性数据D。关系性数据 7、用户需求在项目开始时定义不清,开发过程密切依赖用户的良好配合,动态响应用户的需求,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用户的最终系统需求,这是的主要特点。 A.蒙特卡洛法B.原型法 C.面向对象方法D.头脑风暴法 8、关于中间件特点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A.中间件可运行于多种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上 B.跨越网络、硬件、操作系统平台的应用或服务可通过中间件透明交互

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简介

系统建模与仿真 开课对象:工业工程开课学期:6 学分:2学分;总学时:48学时;理论课学时:40学时; 实验学时:0 学时;上机学时:8学时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教材:系统建模与发展,齐欢,王小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 参考书: 【1】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顾启泰,清华大学出版社 【2】现代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刘兴堂,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3】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王维平,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4】系统仿真导论,肖田元,清华大学出版社 【5】建模与仿真,王卫红,科学出版社 【6】仿真建模与分析(Simulaton Modeling and Analysis)(3rd eds.),Averill M. Law, W.David Kelton,清华大学出版社/McGraw-Hill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建模与仿真是当代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内容,其技术已渗透到各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本课程以一般系统理论为基础,让学生掌握适用于任何领域的建模与仿真的一般理论框架和基本方法。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 1.掌握建模基本理论; 2.掌握仿真的基本方法; 3.掌握一种仿真语言及仿真软件; 4.能够运用建模与仿真方法分析、解决工业工程领域的各种常见问题。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建模与仿真的作用和发展,理解组成要素。 2.掌握建模的几种基本方法,及模型简化的技术手段。 3.掌握建模的一般系统理论,认识随机数的产生的原因及统计控制方式。 4.能对离散事件进行仿真,并能分析运行结果。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3学时) 1.系统、模型、仿真的基本概念

2015系统分析师真题(全套答案含论文)

综合知识 UML结构中的公共机制是指达到特定目标的公共UML方法,其中(1)是事物语义的细节描述,它是模型真正的核心;(2)包括约束、构造型和标记值。 A. 规则说明 B. 修饰 C. 公共分类 D. 扩展机制 【解析】 从总体上来看,UML的结构包括构造块、规则和公共机制三个部分。 (1)构造块。UML有三种基本的构造块,分别是事物(thing)、关系(relationship)和图(diagram)。事物是UML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把事物紧密联系在一起,图是多个相互关联的事物的集合。 (2)公共机制。公共机制是指达到特定目标的公共UML方法,主要包括规格说明(详细说明)、修饰、公共分类(通用划分)和扩展机制四种。规格说明是事物语义的细节描述,它是模型真正的核心;UML为每个事物设置了一个简单的记号,还可以通过修饰来表达更多的信息;UML包括两组公共分类,分别是类与对象(类表示概念,而对象表示具体的实体)、接口与实现(接口用来定义契约,而实现就是具体的内容);扩展机制包括约束(扩展了UML构造块的语义,允许增加新的规则或修改现有的规则)、构造型(扩展UML的词汇,用于定义新的构造块)和标记值(扩展了UML构造块的特性,允许创建新的特殊信息来扩展事物的规格说明)。 (3)规则。规则是构造块如何放在一起的规定,包括为构造块命名;给一个名字以特定含义的语境,即范围;怎样使用或看见名字,即可见性;事物如何正确、一致地相互联系,即完整性;运行或模拟动态模型的含义是什么,即执行。 UML用关系把事物结合在一起,其所包含的四种关系中,(3)描述一组对象之间连接的结构关系;(4)描述特殊元素的对象可以替换一般元素的对象。 A. 依赖关系 B. 关联关系 C. 泛化关系 D. 实现关系 UML所包括的图形中,(5)将进程或其他计算结构展示为计算内部的控制流和数据流,主要用来描述系统的动态视图。 A. 流程图 B. 通信图 C. 活动图 D. 协作图 【解析】 通信图(communication diagram)在UML1.X中称为协作图,顺序图和通信图都是交互图(interaction diagram)。交互图展现了一种交互,它由一组对象或角色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发送的消息构成。顺序图强调时序,通信图强调消息流经的数据结构。定时图(timing diagram)展现了消息交换的实际时间。 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 活动图将进程或其他计算的结构展示为计算内部一步步的控制流和数据流。

物流系统建模及仿真-考前复习题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考前复习题 1、名词解释(5*4分) (1)系统:系统是由若干可以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成中分布,在给定的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2)物流系统模型:物流系统模型是对物流系统特征要素、有关信息和变化规律的一种抽象表达,描述了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反映系统的某些本质。 (3)系统仿真:应用数学模型、相应的实用模型的装置、计算机系统、部分实物的仿真系统,对某一给定系统进行数学模拟、半实物模拟、实物模拟,以便分析、设计、研究这种给定系统;或者利用这种仿真训练给定系统的专业人员。 (4)离散事件系统:指系统状态在某些随机时间点上发生离散变化的系统。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本质上属于人造系统 (4)实体:实体是描述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实体、属性、活动)之一。在离散事件系统中的实体可分为两大类:临时实体及永久实体。在系统中只存在一段时间的实体叫临时实体。这类实体由系统外部到达系统,通过系统,最终离开系统。临时实体按一定规律不断地到达(产生),在永久实体作用下通过系统,最后离开系统,整个系统呈现出动态过程。 (5)事件:事件就是引起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系统是由

事件来驱动的。在一个系统中,往往有许多类事件,而事件的发生一般与某一类实体相联系,某一类事件的发生还可能会引起别的事件发生,或者是另一类事件发生的条件等,为了实现对系统中的事件进行管理,仿真模型中必须建立事件表,表中记录每一发生了的或将要发生的事件类型和发生时问,以及与该事件相联的实体的有关属性等。 (6)仿真时钟:仿真钟用于表示仿真时间的变化。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状态是在离散时间点上发生变化的,并且由于引起状态变化的事件发生时间的随机性,仿真钟的推进步长是随机的。如果两个相邻发生的事件之间系统状态不发生任何变化,则仿真钟可以跨过这些“不活动”周期。从一个事件发生时刻推进到下一事件发生时刻,仿真钟的推进呈跳跃性,推进速度具有随机性。 (7)事件调度法:仿真模型中的时间控制部件用于控制仿真钟的推进。在事件调度法中,事件表按事件发生时间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控制部件始终从事件表中选择具有最早发生时问的事件记录,然后将仿真钟修改到该事件发生时刻。对每一类事件,仿真模型有相应的事件子程序。每一个事件记录包含该事件的若干个属性,其中事件类型是必不可少的,要根据事件类型调用相应的事件子程序。在事件子程序中,处理该事件发生时系统状态的变化,进行用户所需要的统计计算;如果是条件事件,则应首先进行条件测试,以确定该事件是否确能发生。如果条件不满足,则推迟或取消该事件。该事件子程序处理完后返回时问控制部件。 (8)进程交互法:一个进程包含若干个有序事件及有序活动。进程交互法采用进程描述系统,它将模型中的主动成分所发生的事件及活动按时间顺序进行组合,从而形成进程表,一个成分一旦进入进程,它将完成该进程的全部活动。 (9)连接:通过对象之间的连接定义仿真模型的流程,模型中对象之间是通过端口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