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浅谈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浅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一提到权力,一般人会想到那是一个部门、单位领导专有的,百姓哪有什么权力?殊不知,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管理人员手中的权力如果缺乏制约和监督,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违法违纪案件。

关键词: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怎样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如何防范党员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管理人员权力失控?笔者认为,要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狠抓党员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管理人员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运用有效的制度约束力,才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一、何谓权力、制度、笼子及其关系

权力是一种影响力,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权力指职务权力——职务影响力、强制性影响力,这是本来意义的权力概念。广义的权力则包括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后者包括个人影响力、非强制性影响力。广义的权力概念就是权威。恩格斯在《论权威》中指出:“权威,是指把别人的意志强加于我们;另一方面,权威又是以服从为前提的。”这里的“服从”指的是心甘情愿、心悦诚服的服从。制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一般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律(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等部分构成。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就是要让随处游荡的权力在制度的范围内活动,减少权力踩中陷阱的机会;就是让掌握权力党员干

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在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下,公开地行使权力,循着制度规定的通道进行。在此,制度的笼子就是公与私之间的界线,就是不能逾越的高压线。

权力是一种能力,一种资格,表现为影响力和支配力;制度是一种准则,一种规程,表现为指导性和制约性;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对权力与制度关系的形象概括,也是回归权力本质的必然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

1、不注重世界观改造,把权力用在满足私欲上。个别党员干部不注重世界观改造,有章不循、有纪不守,“不讲原则讲私情,不讲党性讲面子”,亲情取代组织原则,把共产党员的责任、义务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到脑后,逐步走上违法违纪道路;一些关键岗位人员,抱着现有权力不用、过期作废的态度,无视公家利益,无视党纪国法,滥用手中权力,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履职履责缺乏教育管理。一些单位对关键岗位人员重使用、轻教育,过问业务工作较多,政治理论学习、思想进步关心较少,认为能胜任完成本职工作就是好同志,不必过多地去管理;还有个别单位领导,以业务工作繁忙为由,对违法违纪苗头置若罔闻,忽视对这部分党员干部的“号诊把脉”和“心理疏导”,以致于犯错误、栽跟头,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

3、管理态度不够严格,掩饰个别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根据

“一岗双责”制度、廉政建设责任制度等,有些单位出现党员干部或关键岗位人员违法违纪问题,上级部门会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因此,领导对本单位人员的违法违纪问题,常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有的党员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因贪污受贿被追究刑事责任,本单位还出面为他们“说情”,无形中助长了个别人员胆大妄为的心理。

4、无视单位规章制度,缺乏完善有效监督机制。有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工作态度不严谨,在遵守“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上走了样,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损集体利益,肥一己私利,钻企业规章制度的空子,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一些关键岗位人员把组织的提醒谈话当做耳旁风,无视单位的监督爱护,大搞上行下效之风,贪欲占据了上风,误入歧途越走越远。

三、几点思考

1、加强学习教育,构筑起道德和法纪两道防线。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宗旨观念,牢固树立“权力就是责任”的理念,正确对待权力,审慎使用权力;二是加强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深入普及有关法律知识,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学法、知法、守法,正确行使职权;三是加强警示教育,通过观看廉政教育片、对典型案例剖析,真正做到警钟长鸣,引以为戒。

2、加强监督检查,构筑起权力运行和约束机制。在健全和完善权利的使用、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基础上,教育广大党员领导

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在行使权力的同时,要树立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的观念,欢迎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意见,主动真诚接受组织、群众和舆论监督。同时,既要对重要业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检查,又要注意开展经常性的日常检查,高度重视事前防范和事中监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加强制度建设,确保用权合理制度执行到位。用制度管人除了对干部的自律行为提出要求外,还必须经常检查其用权行为是否符合制度和法律的规定,否则,制度再好,而无人执行、无人检查,那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各项要求,率先垂范,模范执行;对重点岗位管理人员应加强监督和管理,采取业务交叉或岗位人员定期轮换等措施,防止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4、严格追查责任,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维护权威。对党员干部和关键岗位管理人员违法违纪行为要严格按照法纪规章予以处罚,该予以纪律处分的决不能手软,更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牢固树立“严是爱、松是害”的教育管理理念,发扬“一抓到底”的精神,对违法违纪分子“露头”就打,不给任何喘息和躲藏机会,杜绝滋生“苍蝇”、“老虎”。对违纪违规问题进行主动查处的,进行奖励和考核加分。

四、对策及建议

1、突出重点标本兼治,构建反腐长效机制。党员领导干部权力过分集中,重点关键岗位人员和关键环节权力过大,都容易

产生腐败。因此,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必须建立健全防止权力过分集中的制度,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反对腐败,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要持续深化惩防体系建设,把“制度+科技”等新的管控模式充实进去,增强惩防体系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做到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只有做到制定的制度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这样才能有效管用,既保证权力行使的效率,又能防止权力窜出笼子不受制约。

2、始终加强三观改造,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党员领导干部对世界观的改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终身都要认真对待和不断解决的课题。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应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从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绝非分之想,拒非分之物”,“不为名利所累,不为财欲所惑,不为亲情所扰”,正确对待和处理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3、扎实做好预防监督,有效防止权力失控。“让人民监督权力,是我们党的应有之义”。要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反腐倡廉教育的新方式,增强针对性和感染力。加强对工程建设、招投标、预结算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苗头、倾向

性问题要及时提醒,督促纠正,绝不能用信任代替监督。坚持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畅通来信来访渠道、投诉电话、实体信箱渠道和民主测评等工作,对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要严肃追究责任,切实消除屡查屡犯的问题和现象。

4、把权力置于阳光下,公开透明规范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关键在于全面推进权力运行的公开化。全部工作在人民群众的眼皮底下开展,就可以揭开权力运行的神秘面纱。如在“三重一大”决策中,会前要科学论证,广泛征求意见;会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凝聚班子集体智慧,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会后,要利用厂务公开等把权力及运行流程向员工群众和盘托出,把需要“晒”的内容“晾”在阳光下,让权力的主人看清、看住权力如何运行。

5、开展廉洁风险识别,加强权力监督制约。开展廉洁风险识别防恐可以有效促使管理干部牢固树立“风险无处不在、防控人人有责”的全员风险意识,不断发现和解决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缺陷和问题,从而达到持续提升廉洁风险防控管理水平的工作目标。开展廉洁风险识别既坚持职能法定,职责明确,又要对过于集中的权力进行分解,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互相分离和有效制衡。如物资管理中的询价、采购和验收等进行岗位分设,建立起权力运行制约机制,从而减少腐败发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束缚,更是保护。“关”不是让权力在笼子里“睡大觉”,而是让权力恰如其分地发挥作

用。如果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管理人员把手中的权力运用好了,必将给国家、社会及个人带来福祉,反之亦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