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的必要性

浅析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的必要性

浅析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的必要性
浅析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的必要性

浅析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的必要性

(作者 xxx)

【摘要】影视资源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将丰富的影视资源引入语文教学,与语文教学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地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新的环境。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条件,影视资源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影视艺术图文声像一体的形象性、直观性,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通过讨论出影视教育的特性,并探究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效地实施影视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进一步全面性探讨影视资源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再而,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研究影视艺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益处。最终望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在课改的时代背景下, 合理的将影视资源与语文学科整合运用,从而使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基业得以长青。

关键词:影视艺术;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必要性;可能性

Analysis of video resources and the primary need for the integration of language teaching

(Author xxx)

【Abstract】Movie resourc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language subjects is a wealth of video resources to the introduction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multi-channel, multi-faceted, multi-format to combine, so as to provide a new learning environment. Today's socie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language teaching reform provide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onditions, video resourc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language subjects was conducted on this basis. Film and Television Art Graphic image of audio-visual integration, visualization, bringing students to a strong sensory stimulation, can greatly mobilized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his article by discus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film education And explore how languag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in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educ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creative potential of student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a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and language subjects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and aga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star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visual arts and language teaching the benefits of integration. Eventually hope my primary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background, a reasonable video resources will be integrated with the use of language subjects, so that the cause of China's primary and secondary language education to Evergreen Foundation.

Key words: visual arts; primary language teaching; integration; necessity; the possibility of

目录

【摘要】-------------------------------------------------------- 1【Abstract】---------------------------------------------------- 2第1章绪论----------------------------------------------------- 4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4

1.2 主要研究内容--------------------------------------------- 5

1.3 主要研究方法--------------------------------------------- 5第2章影视教育与语文教学整合内涵------------------------------- 5

2.1 整合的内涵----------------------------------------------- 6

2.1.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与内涵--------------------- 6

2.2 进展情况------------------------------------------------- 6第3章影视教育的概念及特性------------------------------------- 7

3.1影视教育的概念------------------------------------------- 7

3.2 影视教育的特性------------------------------------------- 7

3.2.1 影视教育的生动性----------------------------------- 8

3.2.2 视教育的综合性------------------------------------- 8

3.2.3 影视教育的针对性----------------------------------- 9

3.2.4 影视教育逼真性------------------------------------ 10 第4章影视资源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的可能性------------------------ 10 第5章影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必要性------------------------ 12

4.1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13

4.2 影视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13

4.2.1 影视教育突破教学的时空局限------------------------ 14

4.2.2 影视教育丰富校园生活------------------------------ 14

4.2.3 强化教学内容的接受效果---------------------------- 15

4.2.4 开发新的语文课程资源------------------------------ 15

4.3 影视教育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16

4.3.1 情感与理智的融合---------------------------------- 16

4.4.2 心理素质的提高------------------------------------ 16

4.4.3 人的本质力量的完善-------------------------------- 17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7

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电影突破了亘古以来传统的艺术方式,它以飞速的现代科学为依托,融合各种艺术形式的长处,创造出以镜头画面叙述和描写、以声画结合、镜头组接为主要特点的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它一经问世,便以囊括大块的宏大气魄迅速传播到整个世界,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它那五彩缤纷的画面、千曲百折的叙事、绘声绘色的视听冲击,以及它那‘缺席的在场’所带来的逼真感与想象性的高度融合,使它最大限度地克服了人类用‘通感’、造型瞬间、语言形象等各种手段仍然难以克服的镜与灯、声与像、面与线的美学对立,创造了一种空间与时间、视觉与听觉、表现与再现一体化的艺术样式,从而成为20世纪人类艺术的新宠。”

然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和重要地位,以及小学语文课程在新时期出现的巨大变化,使得小学语文课程研究的本身意义重大,也决定了它在所有的课程研究里面处于中心的地位。新的时代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①。

在当今世界,影视教育以其视听综合、时空综合、艺术与技术综合的绝对优势而引人瞩目,国内外经验证明,高质量的作品不仅对开拓广泛的经济市场有益,而且对加大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影响力、提高该民族在国际社会上的整体形象,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在学校,影视教育能把空洞的说教、乏味的常谈、机械的评说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通过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影视艺术有着独特的优势,影视节目可以将儿童带到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到不同主人公的感受,从事不同主人公所从事的活动,应付不同主人公所面临的问题。②影视教育它具有形式的直观性、表现的生动性、题材的典型性、内容的多样性等突出优点。忽视对影视教育的研究,一方面导致小学生被时下粗制滥造的不良影视作品牵着鼻子走,另一方面好的影视作品难以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所以,已经到了必须重视影视教育的时刻。

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借介影视艺术元素,积极组织、开发、利用现有的影视艺术资源,有效地发挥影视艺术的综合育人功能,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深化语文教学功能,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的“大语文”作用。

①钟启泉.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4

②王珠珠.电影课实验在中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06

1.2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从语文教学的现实状况出发,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部分数据,试图了解学生接受影视文化的现实状况,并尝试从影视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内容、德育功能、美育功能和智育功能上的相通性和互补性等方面探讨一种更为感性的教学方式,即影视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同时以影视艺术扩展语文教学内容、影视艺术激发学生审美感受力和想象力、影视艺术丰富学生写作内容和技巧等几方面研究影视文化知识引进语文课堂的可行性,改进教学方法,并讨论出怎样把影视教育纳入其中,进一步探究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效地实施影视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再而,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研究影视艺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方案。最终希望我国中学语文教育在课改的时代背景下, 语文教育事业基业得以长青。

1.3 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查找法,例证法,归纳总结法演绎归纳法、事例论证法等等,并通过教学实践得出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影视教育的具体的有效的实施方法。

第2章影视教育与语文教学整合内涵

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人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提法,第一次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并于1998年6月设立“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组,将其列入“九五”重点课题的子课题进行立项。1999年1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在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召开了有数十所学校参加的“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项目开题会,“课程整合”项目开始走向有组织的研究阶段。2000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第一次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由此引发了从政府到民间全国性的“课程整合热”。课程整合、信息技术必修课、网络教育一样,成为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点和焦点。

在提倡教育改革的今天,教育界已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探索,经验告诉我们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因此创新教育就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同时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对此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有益的探索。但从我国语文教育界的总体看,中等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实施创造教育的观念还未深入师生之心,原因是中等小学学生对文化基础科目存在着明显的厌学心理,而教师们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还没有成熟的理论来指导,有的只是一些零星的、各自为政的摸索。就在这个时候教育事业工作者发现在教育课堂上以“课程整合”来激发学生兴趣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目前关于影视资源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的说法和定义很多,那么该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呢?

2.1 整合的内涵

以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作用,同时它是是促进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途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新的理念的提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③华南师大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④。而所谓整合,它强调了对个体特征的继承性,即被整合的个体并不丧失其自身特性,使当前行为保持在过去已经形成的某些理念之下的同时,又强调了个体中一些要素的交叉与融合,使处于某一过程的不同个体在某种目标的导引与要求下,呈现出高度的和谐与自然。因此整合应该是一个螺旋上升的的发展过程。

2.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与内涵

笔者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帮助指示, CAI)发展而来的。这种发展脉络符合教育技术的发展,也符合学习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建构主义理论指出“知识是由学生观察外在事物后的探索、体会与反思等思考活动(思想活跃)建立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居中的)的学习环境。”⑤在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知识创建的协助者,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也由“向教师学(知识从教师)”转变成“和教师一起学(知识有教师)”。

同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被动的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课程的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对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变革影响和作用。

到目前为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众多,众多学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阐释也各不相同,但从中我们能够获得一些共性的东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传统的信息技术从只进行辅助教学的误区中摆脱出来,强调系统、全面地看待信息技术,强调建立新型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强调学习者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探究、协作式学习。

2.2 进展情况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电影问世,本世纪三十年代电视诞生,人类的文化传播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随之电视机、录像机、VCD等迅速普及,家庭影院进入寻常百姓人家,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影视媒体,视觉文化已成为时代潮流。当今的学生便是在屏幕前长大的一代。

同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语文教学影视艺术应用已经成为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

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④解月光,董玉琦.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应用的理论与实践〔J].中小学电教,2002,2

⑤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新视点。因为影视是一种综合艺术,综合了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绘画、建筑、工艺等多种艺术媒介,并以此作为传达某种审美意识的方式和构成艺术形象的手段。影视生产的基础是影视文学剧本,它是文学的一种体裁,可以供人阅读,它具有文学的因素,可以用来作为语文学习的素材。其次,影视是将绘画和戏剧、音乐和雕刻、建筑与舞蹈、风景与人物、视觉形象与有声语言融合为统一的综合体,其中视觉形象是它最重要的因素。而据研究,人的记忆80%来源与视觉,因此,通过影视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记忆,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再者,当今的社会是声色交织的社会,在大量影音文字的冲击下,学生不可能不接触影视文学,影视正是以其丰富性、多变性吸引着对外面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将影视艺术应用于课堂正是利用其丰富的资源和视觉效果强这一优势。既发挥了影视文学的长处,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但是,当今学校教育还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旋涡,语文课还没有摆脱“填鸭式”、“满灌式”死板的教学模式,学生把学习语文仅仅作为争取好分数的一种手段。学生普遍感觉语文课枯燥无味,语文课内容老套,对上语文课缺乏兴趣,有的学生甚至放弃语文课,把时间花在其他学科上,使语文成了学好其他学科的“牺牲品”。“语文无用论”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困难,面对这样的局面,许多教师针对如何实施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将影视艺术中的技巧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增强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大胆的尝试。

第3章影视教育的概念及特性

3.1影视教育的概念

中学的影视教育就是中学语文教师作为施教者,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诉诸视听的影视作品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通过课内互动学习、课外引导自学的方式来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作为诉诸视觉与听觉两大接受信息系统的教育媒介,影视教育以其表现内容和手段的丰富、及时、深厚、形象生动等特点,成为一面反映生活、折射生活的镜子。这面镜子是那样博大、那样无孔不入、那样感人至深,使教育与哲学、社会的思考性融合在一起。它的反映面是如此之大,不仅可以反映正在发生的现实,而且可以反映已经发生的,历史的事件。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形形色色人的心理情态,各种各样缠绕的关系,又同时显示着知识性和趣味性。具有百科全书一样的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

中学语文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和影视教育所具有的功能相契合,中学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又与影视教育自身的特点相符⑥。总之,小学语文教育与影视教育的诸多契合点使得中学语文教育中以影视教育为教育手段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语文教育。

3.2 影视教育的特性

影视艺术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一种全新的审美对象,它具有独特的审美属性和特征,在社会中发挥着日益广泛的作用,它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⑥〕张庆林.中小学影视教育论纲[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209

3.2.1 影视教育的生动性

影视教育的生动性首先是针对语文课堂教学而言的。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讲解知识为主,注重应试,教师满堂灌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呆板。这种的填鸭式教育,是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之一。语文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如果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多么精心、合理,取得的教学效果都将是十分有限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朱熹也指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可见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然而,兴趣并不是学生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探索心理的需要引起的。影视教育正是以声光图结合的感官刺激,迅速集合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导注意力和思维指向,传递教学内容的同时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环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地说,影视教育能够促进精神文化的创新发展,因为,它真正把文化传播新概念、新媒体引进到学校和课程中,引进到课堂教学实践之中。它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承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传承内容单线式的缺陷,用形象的、互相联系的、综合的信息传承人类丰富的精神文化知识和经验。把生动的声音效果结合鲜明的视觉方式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从而使他们能够通过影视画面更好地感觉到由于力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情绪起伏等种种细节,这种活动画面的效果无疑会比教师的现场演示具有更强,更有效。即将知识美化,使枯燥的知识穿上感情色彩的外衣,引起学生的注意,达到便于接受的角度。

影视通过视觉的画面、听觉的声音而使得它自身具有真实感人,丰富多彩的生动性。影视教育所表现出来的声音世界、色彩世界、情感世界都是丰富而生动的。如《泰坦尼克号》中,当人遇到巨大的意外灾难的时候,各种人的不同表现,那些蕴涵在生命特殊时刻里的生命情感的,理性的种种的感人,对受教者来说都是巨大的情感与心理的震撼和体验。如此生动的教育媒介在语文教育中,的确是有趣味性的学习。如何妥善而完美的传达学习内容,如何恰当而生动的传递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使语文教育更加具有趣味性,所以辅以影视教学手段是可以调节学生学习情绪、活跃语文课堂气氛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因此,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影视教育不是一言堂,不是灌输式,而是交流、对话引导启发、互动、解读等综合特点所呈现生动性的特点。

3.2.2 视教育的综合性

影视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乔治·萨杜尔指出:“一种艺术决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出来而突如其来地在我们眼前出现,它必须汲取人类知识中的各种学科,并且很快地把他们消化。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其他艺术的综合。”从欣赏者对电影艺术形象的感知方式和途径来看,影视是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艺术。声画结合,成为现代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之一。从艺术形象的存在的方式角度分析,影视艺术是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具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功能”。从艺术形象的展现方式来看,影视艺术又是静态艺术和动态艺术的有机结合。运动性是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之一。“影视画面的强有力的、极近真实的、富于表现力的运动变换是影视艺术表情达意的基本手段”。影视艺术在总体的动态中包含着相对静态的因素,动中求静、动静结合,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巨大的艺术魅力。从塑造艺术形象所运用的主要手段看,影视艺术的综合性更为明显和突出。可以说,影视艺术是在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吸收了多门艺术在长期发展中积累起来的某些艺术手段,融会贯通并加以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具的审美特征的一门独立的艺术。电影大师爱森斯坦曾经说过,电影“把绘画与戏剧、音乐与雕刻、建筑艺术与舞蹈、风景与人物、视觉形象与发声的语言结合成为统一的综合体。”电影的拍摄首先要有

文学剧本,而且剧本的好坏对影视作品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大量的影视作品,特别是许多经典性的作品,都是依据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改编拍摄的。在欧洲,19世纪以来的所有的文学名著,几乎都被改编拍摄过。有的被拍过几次甚至几十次,如《安娜·卡列尼娜》《简·爱》等。在我国,文学名著也曾被大量改编拍摄成影视作品,如《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祝福》《阿Q正传》《春蚕》《林家铺子》《上海的早晨》《林海雪原》《骆驼祥子》等等。

从艺术表现手段来看,影视艺术也受到文学的巨大影响,从叙事手法、结构方式、塑造人物及至体裁特色方面都有直接的影响。吸取了散文的纪实性,从而产生了纪实电影和散文电影;从诗歌中吸取了抒情性,从而产生了诗话电影和散文诗化电影。在电影史上占重要地位的小说式电影,就是在小说美学特征影响下形成的小说式电影观念的指导下产生的。电影与戏剧是最为直接而密切的。从电影史上看,电影诞生的初期就有以电影艺术家梅生曼为代表的戏剧派电影。他把戏剧美学、戏剧冲突理论、戏剧结构和表演的技巧等系统地引进到电影创作中,突破了消极模仿生活的照相式的电影技法,极大地增强了影视艺术的表现力,对电影及电影艺术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视与绘画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画面的构成、层次的安排、色彩的运用以及通过画面构成比喻、象征、对比、联想的艺术技巧的运用等方面,影视艺术对绘画艺术的借鉴吸收,是直接而明显的。影视艺术离不开音乐,除了主题歌、音乐伴奏外,从深层次说,音乐流畅和谐的节奏,对影视蒙太奇的构成和矛盾冲突的展开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在音乐艺术中,音乐以连续不断的时间流动和严谨的曲式结构,构成独立的艺术形象。在影视艺术中,作曲家是根据创作银幕总体形象的需要,使音乐形象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有机地融于整个银幕形象中。

应当指出的是,电影的综合性绝不仅仅多门艺术元素的有机融合,而是在融合中革新创造,形成了电影独具的个性、不同于其他艺术的一门独立的艺术。

3.2.3 影视教育的针对性

影视教育的针对性,是指针对小学语文教育而言的。影视教育是针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它不仅是指从内容上配合语文课教学,也还指针对小学生的思想态度、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的培养。语文教育具有现实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语文教育不能脱离现实,从而培养善说、善听、善写、会思、会创新的时代需求的人才。影视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媒介,对生活与自然的反映不但充满了真实感,而且还具有强烈的现实教育意义。⑦

影视教育还针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语文教育。以文字阅读为主的时代,书本对学生的价值观影响很大。而处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的小学生的生活中,影视对学生的影响更是远远大于书本对其思想的影响,其原因一方面是决定于影视在今天的普及程度,另一方面则源于影视文化艺术优于书本即语言文字的本质所决定的。在影视出现之前,人类的文化是文字语言作为主要载体进行传播的,由于语言文字不能再现直观、可视的物质形象,而只能通过抽象化的概念完成传播过程,所以,人们又把书面语言和语言称为概念文化,相对概念文化由于影视能逼真地再现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形象,使用学生能够通过视觉去直接感知文化发展的过程,因此,把影视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相对书本教学而言,其教学效果自然是远非原来单纯概念文化教育可以与之比肩和媲美的了。

事实上一部优秀影片对学生教育作用之大,超过教师抽象说理教育的作用,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黄继光》、《董存瑞》等影片对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教育作用之大,之深刻,己经是事实了。例如影片《孔繁森》,表现了真实生活中的援藏高级干部的高尚行为,

⑦〕张庆林.中小学影视教育论纲〔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209

深深打动着每一位观看者,自觉反省自己的行为与高尚品行的差距。而影视教育的真实性,给受教者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教育蓝本和行为指导的模范。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影视教育必须针对现实。语文教育必须立足于现实与影视教育的影像的逼真性并非完全一致,影视所呈现的真实性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真实,应当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把握这种影像世界的真实。所以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影视教育必须针对现实,注重正确引导影像教育所引起的惟美主义追求,从而背离生活的真实,使受教者吸食精神鸦片。因此,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影视教育必须注重正确引导。再如《居里夫人》、《达尔文》、《李四光》等电影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情绪、道德修养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培养和科学献身精神的激发都是学科教育、学校德育教育,家庭教育所难以望其项背的。由此,可以把影视教育作为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健康人格心理的有效手段和方法。而这也是语文教育所必须关注的多元教育目标之一。

3.2.4 影视教育逼真性

逼真性是影视艺术基本的美学特征之一,是指影视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必须最大限度地逼近客观存在的生活的真实,“它是一种给逼真地再现现实提供最大可能性的艺术”这“最大的可能”就是指影视艺术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科学技术所“提供的”多方面的物质手段以及由此而创造和衍生的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技巧,使影视艺术具有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独具的逼真性。“影视的逼真性是一种视听结合的、不断运动的、直观的逼真性”。这是任何一门艺术所难以达到的。文学反映生活虽也有极大的逼真性,但是它是运用文学的描述来表现的,缺乏直观性,读者不能看到形象,不是实见实闻。而影视艺术以突破时空限制的较大自由、视觉听觉双重感受、不断运动的连续影象、最接近生活真实的画面(声音、色彩)来反映社会生活。

影视的逼真性,并不是要艺术家们机械地照搬生活的真实,否定艺术创作中的主观能动性。恰恰相反,它要求艺术家们通过逼真的真实来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实。要达到表现本质的真实,就必须通过艺术家的主观能动作用来创造逼真的生活场面和细节,才能达到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目的。任何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都是作家的主观能动性和艺术艺术创作实践的结晶。从作品镜头的拍摄、选择、运用和组接变换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艺术家对生活材料的选择剪裁、情节的布局安排、人物的刻画、主观情感的抒发、环境氛围的营造和渲染等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体现了作家对生活的理解、态度,也体现了作家的美学理想、影视观念、生活经历和文化艺术修养等主观因素对作品的渗入和影响。

第4章影视资源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的可能性

语文教学为什么能够和影视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整合之所以能够实行,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影视资源本身即蕴涵了丰富的语文教学素材,在语文教学中的所有知识点在影视资源中都能够找到相应的素材支持。这些资源主要有:

(1)、语言信息及技能: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影视作品中有着丰富的语言信息,有主人公之间的对白,有内心的独白,有解说词,有配音,有画外音等等,有些影视的语言甚至是广为流传、经典性的语言,学生们在观看影视作品接受教育的同时,这些语言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通过课后的模仿,排练等形式,可以将这些充满感情,活生生的语言提炼出来,作为教材使

用。

(2)、文学作品的情节及其魅力:有许多的影视作品都是有文学作品改变而来,有些还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语文教科书里面有一些教材是选自各类文学作品。例如语文课文《鲁宾逊漂流记》《卖火柴的小女孩》《斯巴达克思》等等,都是在国外的名著中精心节选出来的,小学阶段的学生要理解这些文学作品,光靠课本上的文字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况且选入课本的文章往往是节选自原著,断章取义,缺乏相应的环境和背景,学生很难单独理解。而引进相关的影视作品,不仅保留了原来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而且浅显易懂,生动活泼,为学生理解课本文字材料奠定了基础”。

(3)、表现和塑造了典型人物形象,这是所有的艺术作品的共同的主题。影视作品塑造人物形象,通过语言,视觉形象,情节的发展等手段来完成。“理解人物,表现人物,再现人物”,永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主题,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直观可视,生动具体,学生能够很快地接受,比纯文字型的人物塑造更加生动、简单,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已经进行的实验课题里面,有影视人物形象与文字人物形象的交互和互相转换,有些还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比如,对比影视节目塑造的形象和课本文字形象,将影视作品塑造的形象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等等。

(4)、各类影片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蕴涵着极其多知识信息。无论是专门的知识性的影视片还是一般的影视作品,都在传递着视觉信息的同时也同时在将相关的各类知识传递给学生。有些是专门的介绍科学知识,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的影视专题片,这类影视片既可以作为在相关课程的辅助教材,又可以作为融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的课外“读物”,比如:《动物世界》、《美国自然地理杂志》、《神奇的地球》等这类影视节目。还有更加多的知识性是隐藏在我们的影视节目之中的,有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片段画面,往往会对学生起到深刻的影响。比如在电影《居里夫人》里,不仅表现了主人公伟大光辉的人格,爱国主义精神,和百折不回的科学态度,而且还可以接触到相关的科学知识,这些隐性的知识对学生的影响更加大,学生的印象也更加深刻。

(5)、强烈画面效果和艺术感染力。这是影视艺术的特色之一,“情感育人”。影视节目的画面感染力是其他类型的艺术形式所无法取代的。这些视觉形象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方面,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方面,都有着其显著的优势。

2、资源软件和硬件的为实施奠定了基础。

(1)、软件建设上: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蕴含着一种美的追求,体现出美的内涵,其审美构成是十分丰富的。因此,将优秀的影视片荟萃,按照一定的课程计划展示于学校课堂之中,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桌桌别具风趣,极有品味的文化套餐。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给孩子们的精神食粮不亚于一节文化课的收益,可能为将来事业的成功播下了一粒希望的种子。

百年来的世界优秀电影和电视节目,集合着人类数千年的文明成果,它为学生提供的整个人类的文明历史、奇异美妙的现代科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绚烂多采的美丽画面、曲折复杂且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优美动听的电影主题歌和插曲,令人终生难忘,甚至对人的一生都产生重大影响。正因如此,本课题力图充分利用世界优秀影视资源,通过科学、真实、规范、有序的实验研究,把世界上最好的影片献给学生,用最现代的传媒工具培养未来事业的优秀接班人。迄今为止,人类将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文明,共拍成故事片二十二万部,我们从世界上30多个电影大国的6000部影片中精选出500部,参照全国现行各学科教学大纲及课本的内容范围和深度,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知识水平,分年级推荐给学生观看。比如电影课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参与选片,由教师正确导看,经过多阶段的实验研究,看学校教育中是否能形成一门电影课。验证每一部推荐影片在不同

年龄段是否适合入选,并探索进一步扩大试点的经验,总结用电影课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系列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培养第一批推广此项工作的骨干队伍。这些电影资源进入课堂之后,开创电影教育学的先驱,完成了人类教育史上的一项神圣使命。由于这些数量庞大的电影和电视资源现在己经进行了合理的分类,使得教师在实际使用这些影视资源的时候方便和快捷。

(2)、硬件设施为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奠定了基础。

相关的影视节目及片段的采集、编辑剪接能够很方便地实现。多媒体教室的普及为整合提供条件上了可能。互联网的建设为在更加广泛的范围之内开展整合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从全国范围的教育技术方面的大量投入,也为整合提供了相关硬件条件。

第5章、影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视、家庭影院的普及化,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的电教化逐渐普及,这一切使得影视教育具有了物质的、技术的实施保证。

语文教育界普遍认同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同。这句话强调的是在社会中学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因此,要增强一种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这就是生活语文。在影视传播铺天盖地的今天,学生的课余生活几乎被健康的、不健康的影视作品所包围,片面地要求学生不要看电影电视,是不正确的做法。因为,一部优秀的电影,同样具有认知、开智、审美、立德的育人功能。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与空间的综合,视觉与听觉在审美上的综合。影视欣赏实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它与一般的认识活动一样,存在着从感性到理性,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渐渐上升和深化的过程。但这种认识活动,更加有意于知、情、意三者的综合运用,从而促进观赏者的知情意三者的协调发展。康德在《判断力批评》⑧中,把人的心灵分为知、情、意三部分。人必须通过审美状态才能由单纯的感性状态达到理性和道德的状态,审美是人达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而影视欣赏能通过促进学生的审美鉴赏力的提升,使学生的知、情、意达到协调发展。影视欣赏要达到教育目的,就当然必须选择适合学生观看的优秀影片。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具有传播信息功能、认识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而这些统一于欣赏过程而达到目的。语文学科本身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人们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语文学习所涉及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影视欣赏的多元教育目标的核心恰恰就指向生活语文,影视作品也是反映生活的,而生活语文所强调的也是从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学习并掌握影视欣赏的方法,是很必要的。语文教师不仅只是把课堂语文作为教学的焦点,还应该教学生在生活中领悟(即指导学生在课外业余时间选择何种电影电视,如何观看等)影视艺术,并把影视教育整合,融入语文教育系统中,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失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影视教育与生活语文的关系实际上是:影视教育丰富和深化了生活语文教学的方式和效果。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加深刻的思考和认识。中学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实用,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影视教育有助于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而且语文课程本身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因此,影视教育成为语文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⑧马彩霞《浅谈影视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https://www.doczj.com/doc/982939756.html,/qk/82495B/200710/25802724.html

4.1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教育的使命,也是语文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肩负着比其他学科更为重要的使命。学好了语文,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的课程,从而实现全面发展;语文学习为以后的自学奠定了基础,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前提条件。

新课标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怎样的呢?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出现令人堪忧的局面:重视教师的讲解,轻视学生的学习;重视知识讲授,忽视能力培养。重课内知识,轻课外拓展;重本学科课程的学习,轻与其他科目的联系;把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结果的唯一评定标准;不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目标单一。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寻求新的出路,影视资源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新路。

4.2 影视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信息技术己经影响了我们的整个社会,使我们从工业时代步入信息时代。现今的小学生,是在各种音像媒体的伴随下成长的一代,各种各样信息纷至沓来,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生活。而当前以计算机、通讯、软件为主要内容的信息革命席卷着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在教育领域,信息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推动着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技术、以及教育过程的一切因素的变革。信息时代就意味着信息的交流更方便、快捷、全方位的覆盖,信息全球化的到来。电子传媒的发展和作用日益彰显,进入家庭、进入学校,甚至达至个人。由于信息技术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声、像等多种刺激,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也因此,文字的被图像的有所取代。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价值、教育体制、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将随之调整。

由于我国教育长期受精英教育的影响,功利性较强,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结果,在当今知识快速增长的时代,知识的学习越来越成为一个终身的过程。在学校教育阶段获得的知识再多,也无法追赶上知识激增和知识的更新速度,因此,学生应形成怎样获得知识变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不适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所以,语文课改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语文课改意味着小学语文课程以及从课程中体现出来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将随着今天的时代和的小学语文教育的需要而发生变革。从今年小学使用的教材看,整体情况出现了一些显著特点:删、减、降。删除部分课文甚至传统课文中的名家名篇减少(压缩)课文篇幅,减少作业量并大幅度减少背诵篇目;大幅度降低课文教学的要求,甚至强调了几十年的双基要求,也较少提及⑨。改为重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人文精神,促进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一种大背景下,语文教师面临新的考验,除了坚持高效地教好现行教材外,我们是否还应当争取更多更

⑨张庆林.中小学影视教育论纲【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254

好的发展空间?在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是否应该有些更新更好更有效的作为?随着网络连接起了千家万户,语文教材所涉及到的有关知识都可以在网络上查找到。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时代对语文老师提出新的要求,开拓新视野采取新举措已成了必然的选择。

因此,影视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新的生长点。

4.2.1 影视教育突破教学的时空局限

传统的教学环境是教室,现代意义的教学环境是指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环境,它可以是在家里,也可以在网络虚拟环境里。而教学媒体是:教科书、黑板和视听媒体。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忠实而有序的传递知识的过程。而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环境中视教育发挥了影视特殊的教育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影视教育的优势,可以创造最佳的教育效益,把影视教育与基础教育相结合,有力地推动和深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促进学科的课程改革。影视教育的意义还在于它突破了教学时空的局限性。

小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45分钟的课堂,语文老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讲学生听,耳口相传。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则是容器。且不论教师本身知识并非无限的,一堂语文课,其知识容量是有限的。小学生每天不仅只上语文课,还有其它课。而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使得语文学习仅凭学校的45分钟语文教师的填鸭式灌输,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因此,课内课外的结合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影视教育不仅扩大了课堂内的知识容量,而且,语文教师可以通过适当引导学生在课外的影视观看,突破所学课文内容的时空限制,提出延伸性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考,达到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荷花淀》,可提问学生业余是否看过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对于抗日战争有什么看法?《荷花淀))中的抗日战争是怎样残酷?与原本美好的生活,和睦的家庭有怎样的矛盾?这种提问可以减弱学生因课文写作年代久远而造成的隔膜感,缩短历史与现实的差距。有利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运用观看影视所得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迁移过程中,使语文教学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

4.2.2 影视教育丰富校园生活

目前的中小学生,每天的学习与繁重的各科课后作业(尚不包括为准备学科竞赛另外增加的课业负担)。使得绝大部分学生每天的活动范围仅局限在“两点一张线”上,(两点:学校、家。一线:从学校到家,或从家到学校。),作长达六年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简单重复运动。这无法给学生新鲜感和生活的多姿多彩,现代学生生活规律的单调和内容的贫乏、简单,不仅泯灭了小学生天真与好奇的天性,更无法全方位的激发学生天赋中的创造力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又由于繁重的课业而缺少时间进行必要的人际交往,单调的学校学习生活使学生缺乏社会阅历。从而造成现代中学生表现出缺少与年龄相对应的人生阅历。学生生活面窄,人际交往能力差,看问题过于肤浅与简单,不善于与人沟通。姑且不论这种现状与现代社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相去甚远,即使是仅仅把小学教育作为高度发达的现代信息社会培养一个能自立于社会的独立的人的基本要求也相去甚远。事实上,由于目前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单调枯燥,这正在成为部分小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并正在进一步成为阻碍对孩子潜在的各种能力和天赋的开发和启迪。这一点是违背了教育最基本的目标与出发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各种适应社会的能力(或者独立于社会的能力),应该是在学生愉快的学习中形成和获得

的。现代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太短,自前家庭与学校的应试教育使他们的大脑不放松,从而压抑了天赋和创造力,又由于目前在这种单调刻板的学习生活,以学习成绩定优劣,这又必然使一些学科成绩差,但其它方面有潜在天赋的学生,因缺少发展其天赋的环境与条件,成为“差生”。这种学习环境的刻板和评价标准的单一,又必然会一方面压抑孩子的天赋,另一方面还会造成不少学生心理上的自卑,从而导致不少学生厌学和各种不健康的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所以说,目前中国教育本身所存在的某些缺陷和不足是一些学生心理健康失衡的原因之一。马家爵事件已经反映了这种问题的严重性。影视教学的开设将给目前中学生“两点一线”的单调枯燥的日常生活注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与活力,无疑它将给当代小学生的校园生活增添无限的魅力与色彩。不仅如此,它还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神得到有效的缓解与放松,而这种积极的休息方式和大脑自由的放松状态,将有利于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甚至可以激发出学生潜在的智力天赋和创造力,这反过来又有可能促使学生学科成绩得到提高。此外,由于影视悦耳的音乐;优美的画面;幽默风趣或极富生活哲理的对话,将不仅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还将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语文水平及人际交往技巧等方面获得大幅度的提高,这又是影视教学对目前中学教育的不足所做的必要的补充。

4.2.3 强化教学内容的接受效果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就是:中国文字的理解,而影视教育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因而影视教育能够通过直观的画面强化教学内容的接受效果。

电影和电视是目前传播最广泛,影响也最大的大众传播媒介。从表现形式上说,它融绘画、音乐、舞蹈、书法、建筑、摄影文学于一体。它以直观、多元化、多功能、全方位、综合性等一系列优势,使语文教学抽象的字词易为学生接受。再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未见过大漠的人,是无法想象出大漠的孤,大漠的静的景象的。可是有了电影电视,没在电影电视里见过大漠的学生几乎没有。那么学生对于这两句诗的理解,就可以通过看过大漠的景观,来把握了。

4.2.4 开发新的语文课程资源

文科自古就是文、史、哲、自然的综合。语文教育界普遍认同: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强调的是在社会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在交际中学语文。语文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综合性。语文教育显现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只满足了人类交流工具的要求。实际,语文教学的目标是综合性的。小学生的生活基本上是两点一线—家和学校。活动范围的限制,接触面的狭窄,使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知识狭窄。影视教育是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又一途径。优秀的影视作品如: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都成为学生所喜爱,而这几部电视连续剧内容丰富健康,有厚实的社会生活、曲折的故事、完美的艺术结构、精彩的人物语言。语文教师可以依据条件组织学生收看,并要求学生写收视笔记,组织同学互相交流观后感。同学通过这些活动,对中国的人文精神有了各自直观的看法和认识。开专题剧评会,写专题评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进一步刺激了学生的文笔表达能力。此外,学生通过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说法》大大扩大了视野。《新闻联播》的明确精练严谨准确的播报,也提高了学生听说能力,而《焦点访谈》,《今日说法》节目使学生明辨是非。这样,通过课内,课外的指导,加大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并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

4.3 影视教育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4.3.1 情感与理智的融合

传统的语文教学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语文教育造就了一些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语文老师能否顺应时代的发展,是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旧的观念不转变,新的教学思想就无法浸淫。语文老师要做到与时俱进,能与时代合拍,新的语文教学就应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全面发展的人具有丰富的情感、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情操、对社会人类充满热爱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多的时候是用情感进行交流的。这种情感的交流常常受到理智的制约。当处于是非判断中时:情感就会影响理智的正确判断。而没有理智牵引的情感也会导致情感泛滥成灾的。

影视艺术教育则能够涵育人的丰富情感,它潜移默化的感召力和教育作用能够伴随人们的记忆和情感波动,长久地激励他们,从而促进健康完善的人格素质培养。影视教育使受教育者在对影视作品的审美过程中,不但获得了很大的艺术美的享受,更会产生伴随着情感的理智交流,即在对影视作品中的人或事件不断有着理智的判断,同时会对作品中的人产生或敬佩或同情或焦虑的感情。而作品中的人物行为,表现,情感都可以成为现实生活的参照诸如:如何处理好法规与亲情的关系,工作与娱乐的关系。而这种融入情感的理性教育要比书本中的教条生动得多,也更易为接受。

4.4.2 心理素质的提高

素质教育在今天,已经被提到衡量新世纪国民总体情况和适应新环境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构成指数的高度,成了极富时代感与紧迫感的社会教育所需要具备的社会行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的。素质教育必须彻底改革教学只教知识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教育的目的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层次上,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才是现代教育的目的。”强调:“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一定的技能,同时也要注意向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使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要有机地进行审美教育。”现代社会不仅要求心理健康的人,更进一步要求有心理承担力的人。心理承担力并非天成,它需要环境的磨砺和后天的培养。

社会构成越趋多元化,高科技与信息网络将使人们的交流变动越发方便,硬件形成的环境,迫使生存其间的人们去适应它,以使自己走向更丰富,并做更多贡献,使社会走向更发展更美好。这就需要人们不但发挥先天优势素质,更应努力在后天的教育中使某些潜质得到更大的发挥。影视艺术由于它的多元化结构,综合性表现能力及视听的生动直观等特点,给人们的素质提高与发展提供了极好教育媒介,对个体产生着多方面效应。影视教育给学生提供了心理素质训练的机会。日常生活中由于学生学校家之间的单调,使的学生在大的变故面前不知所措,影视教育以真实的画面声音,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当大的变故降临到片中主角身上时,主角或慌乱或从容的处理方式,都会受到学生作为旁观者的清醒判断,这种判断会作为记忆留存在其心里。当失败,挫折来临,或意外发生,他可以不自觉产生内在的模仿去处理。如《泰坦尼克号》中,当人遇到巨大的意外灾难的时候,各种人的不同表现,那些蕴涵在生命特殊时刻里的求生本能,对受教者来说都是巨大的心理的震撼和体验。

影视艺术不会像体育训练一样,通过跑步锻炼速度,通过体操展现优美的形体节奏等,影视教育以其逼真的生活场景,故事情节的生动和情感,让人们真切体味到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体味到的特殊境遇之中,从而体验更丰富而复杂的生活与社会环境。在增加认识的基础上,生理心理素质得到特殊而难得的训练,从而能更好地适应未来,适应突发事件,适应变化,更具现实价值。是间接的生活积累。

4.4.3 人的本质力量的完善

人在运用智慧和力量创造了物质社会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着精神文明,诸如勇敢,坚强,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等优秀品质,但在衣食住行等追求过程中,也自然滋生了一些与美好相悖的一些劣性,如自私、狭隘、懦弱等,而人类的进步就在不断地克服休整恶性,培育发扬美好的一面的过程中实现的。人的本质力量越来越健康发展,由众多的人组成的社会才可能越来越健康发展,这是一种自我超越,它主要表现在人的理想,信念,精神,品格,性格等方面。

教育除了传播知识之外,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健康的人格和情感。人格的完善比知识的完善至少是同等重要的,不应有偏颇,成人和成才同等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人更重要,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道主义的教育。马加爵是一个悲剧,这种悲剧的最本质特征是人格扭曲。影视艺术教育为这种超越提高了生动的参照,使这种超越深入人心受教者在情感激动的状态里被感动和理解,从而使生活中的行为有了具体的指导蓝本。

影视教育深含着对人的关照。影视剧中描写的是个体的人和众多个体编织的社会,在教育过程中进行了对人类许多美好理想坚强意志,崇高品格,丰富情感等优秀素质的展示,活动在影视故事中的人物成为这些精神的载体,感化着受教者。银幕上活跃的是剧作者对于生活的审美追求,将形而上学的概念具体化了,伴随着视觉冲击,生动而感人的形象使受教者的心灵受到震撼,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长久的产生积极的效应,从而推动着受教者人格完善的进程,达到人的本质力量的完善。

结论

总之,把影视艺术和语文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是一个新的挑战。它使影视艺术得到了延伸,也使语文教学得到了优化。正如郭沫若所说:“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双手来做。”在语文教学中,既给了学生充分动手、动脑的时间,又给了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的空间。让学生在影视艺术环境下,在语文综合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在拓展语文知识的同时开展活动,增长才干,陶冶情操,培养能力。使不同学生的智力发展需求得以体现,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多种智力,优化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

【2】《小学语文多媒体CAI教学案例》方其桂人民邮电出版社

【3】《小学语文教学实施指南》熊生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

【5】张庆林《中小学影视教育论纲》[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7

【6】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

【7】王光祖黄会林李亦中《影视艺术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盘剑,郑淑梅《影视艺术学》,浙江大学出版,2003

【9】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10】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1】姜敏《影视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3

【12】高鑫《电影艺术概论》学苑出版社,1997

【13】秦训刚、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1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

【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6

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等各项事业的发展,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2010年伊始,教育部也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为推动我镇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我们将积极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加强我镇中小学布局调整,注重结构的优化和教育质量的提升,现将我镇的一些设想和做法与同志们进行探讨. 一、定教育资源整合思路。 以推进南北片龙头学校建设为重点,以硬件整合为基础,以软件提升为关键,推进我镇教育均衡、公平、内涵、特色发展,全面实施“协调发展战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积极推进布局调整,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我镇现有1所中学,5所完全小学,1所不完全小学,现有在校学生1600人,教职工总数150人。在园幼儿240人。 2000年以来,农村小学学龄人口逐年减少,学龄人口高峰逐步向高中阶段移动。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群众享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日益强烈。农村学校出现了规模小,学生人数少,课程开设难的现象;加快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我镇按照县委局党委的安排部署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会同镇、村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从办学条件的优劣、师资力量的强弱、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等方面入手,摆事实,讲道理,争取广大群众对中小学布局

结构调整工作的支持。先后撤并了河西小学、东西孙小学、王路小学、罗河小学、北郑小学。学校布局结构渐趋合理,办学效益明显提高.但是现在的留村小学、南文营小学在办学规模、教学设施等方面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如何进一步加大布局调整力度,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是我们今年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坚持抓项目促发展,紧紧围绕布局结构调整和危房改造,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去年大河小学、胡村小学顺利通过标准化学校验收。协调村支两委,克难攻坚多方筹资,张市小学改建工程顺利完工,累计投资90万余元,新建校舍48间,现已投入使用。西里小学投资100万元新建占地9亩的一所较为标准的校舍。于2009年10月20日竣工并交付使用。文营小学投资2万元用于危房、围墙改造。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今年我镇将…… 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和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其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去年10月份胡村小学开通了网站,新建多媒体教室一个。该网站是我镇继张市中学、大河小学之后开通的网站。网站的开通为教师与外界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参考素材,多媒体教室的建成更是为师生学习提供了极其有效的手段和丰富的资源。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推广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

[文化研究,影视,谈中韩]浅谈中韩影视文化研究

浅谈中韩影视文化研究 摘要:中韩建交已二十余载,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逐渐开展和延伸。同时,彼此间的影视作品的相互输出,成为两国间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典型。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浅谈两国影视作品中共通的文化脉络,及以影视剧为媒介的文化传播对两国文化交流的影响。 关键词:中韩;影视文化;甄执;大长今 中韩两国交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友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韩关系正常化之后,以韩国影视剧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使中韩两国人民增进了互相了解。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中国电视剧《甄执》和韩国电视剧《大长今》。 一、影视剧热播原因 两部电视剧播出后,引起了观众极大的轰动,除了演员的表演、曲折的故事情节、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饮食文化、民族风俗外,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渴求与追溯――儒家文化传统。 从孔子时代算起,儒家思想在中国大地上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西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统治地位。在时代的前进中,儒家思想虽然经历了西学的引进,以及新文化运动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推崇,正统地位受到了破坏性冲击,但是作为经过几千年积淀的思想,儒家思想在现代对人们还是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中国的隋唐时代,儒学在古代的韩国已经基本健全,在进入近代之前,儒家思想一直是韩国社会文化的精神与主潮。直到现代,儒学在韩国还是根植于韩国人民民族潜意识中的一部分。现代的韩国人信仰宗教的很多,儒家思想虽然无关信仰,但是已经融入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思考方式。 在中国的国产影视剧里,剧情与人物的塑造越来越复杂化,但总体来说,儒家思想的“仁”和“礼”仍是影视剧中弘扬的思想品质。电视剧《甄执》是一部礼仪的教科书。礼仪在以道德的形式发挥着法律的作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剧中对于礼节的表现,对于礼俗的演绎,乃至封建礼教下的礼制的弊端都描绘的恰到好处。画面细节及台词歌曲都处理的甚是精致。在男女感情方面,始终秉承着“发乎情,止乎礼”。温实初对甄忠恍囊灰獾氖睾颍沈眉庄对温实初的爱慕,甄钟牍郡王的感情,都接受着道德的考验。剧中皇帝与阿哥之间的父子关系最能体现这种礼教等级,一年难得见上几次面,见面也并无父子之间的欢愉,要遵守等级制度,父亲一个不高兴直接斩断父子关系。 “仁者爱人”也是影视剧主要弘扬的品德。最为典型的是历史剧《大长今》。 在韩国文化里, 剧中主人公徐长今是仁义先行的典范,得到中韩两国人民的认可与赞颂。徐长今一直秉承着时刻与人为善的处事原则,一路走来,历经艰难,为了救助朋友而甘愿承受严苛处罚,为了挽救乞丐孩子而承受生命之险,无怨无悔。她有慈悲的心肠,朴素的修行,宽容和时刻不忘的感恩之心,对别人的大度包容和友爱,以及一以贯之的真诚,这些品质让她笑对艰难的生活。这样的长今真正成为求仁得仁、仁义广播的人。在这部电视剧中,我们欣赏到了宫廷中繁褥的礼节,比如小宫女进宫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各种礼节,见到前辈时要行什么样的礼,

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 例析初中人教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石家庄九中李劭辉 摘要:本文分析了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对“我们周围的空气”的目标要求,进行了在人教版教材框架下的教学活动设计,并探讨了其它两个现行版本教材的相关章节中素材如何借鉴应用到我们的课堂中,研究了在教学中如何进行不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关键词: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空气课标其它版本教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新的教学理念迅速渗透,信息化教学、网络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增多, 如何更好地开发和整合教学资源,使之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求异创新、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如何使教学资源开发活动更加切合实际,符合学生的特点和要求,以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已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下面我以初中人教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为例,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我将分两个部分来对这块内容进行分析。第一部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第二部分:教学资源整合设计。首先我们来看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3.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4. 了解自然界的氧循环 课标提出:“本主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一些身边常见的物质,帮助学生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标准》还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 本主题的教学要注意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用五彩缤纷的化学物质和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让学生体验化学美。通过本主题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资源整合设计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几个不同版本教材的编排特点。 沪教版: 本部分知识出现在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一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中。与人教版相比,沪教版教材在教学内容?章节结构上进行了大胆的处理,在内容编排上讲究分类学习,有关我们身边的物质——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性质活泼的氧气、奇妙的二氧化碳、自然界中的水等知识在第二章集中编排。而我们知道在人教版教科书中空气、水、二氧化碳是以独立单元的形式编排的。 教材的特点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取学生熟

浅谈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历史知识的特殊性主要在于记录的事件与人物已经成为过去,为教育教 学带来一定的难度。随着多媒体设备的日益普及,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 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影视资源,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将历史知识变得形 象化、具体化。笔者针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应用影视资源为探讨对象,同时 提出部分有效的教学举措。 关键词:影视资源初中历史教学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涵盖面较广,知识比较琐碎,涉及到的历 史事件、人物较多,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记忆混淆的现象。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可 大胆尝试应用影视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热情,而且影视资源将声音、图像等集为一体,对他们的视觉与听觉感官产生冲击,可有效强化记忆,使其印象更加深刻。 一、内容选择:慎重取材,尊重历史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应用影视资源时,需以教学目的为导向,选 择的影视资源需与教学内容有机统一,并慎重取材,尊重历史,保证影视资源符 合教学需求,并与教学难点与重点有一定的关联。初中历史教师在应用影视资源时,应认真筛选,选择那些可以还原历史真相的影视资源,有些影视资源虽然具 有较好的收视率,好评也不错,但是却存在着与历史事实脱离的现象,对此教师 并不能采用。同时,教师在应用影视资源过程中,需告知学生指出资源中同史实 不符的地方,以免引起他们的误解。 例如,在讲授“玄武门之变”内容时,教师可采用《隋唐英雄传》、《秦王李 世民》和《决战玄武门》等影视资源中的精彩片段,为学生提供更加形象直观的 学习资料,让他们了解到李世民是如何登基称帝的。 二、使用方法:不拘一格,形式多样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应用影视资源,在通常情况下,一般是教师运用多媒体教 学设备播放,学生观看的方式,不仅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与直观性,还可 明确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不过这样的影视资源使用方法显 得比较呆板,如果教师长期使用,难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并降低 影视资源的使用价值。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在应用影视资源辅助教学时,需不拘 一格,采用新颖别致、形式多样的使用方式,其中角色扮演法可加深学生对历史 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可将影视资源改编为历史情景剧,让学生亲自参与历史 情境的还原,体会当前的事、人、情和物,以此强化对历史知识的吸收与掌握。 三、时间安排:连贯紧凑,合理分配 影视资源作为初中历史教学的辅助性资源,教师在应用过程中,需事先观看 和熟悉影视资源,了解其画面、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是否紧密?适合在课 堂上播放哪些片段?哪些内容需着重讲解?等。以此为基础,初中历史教师根据 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与教学顺序合理编排影视资源,使其紧凑连贯。同时,教师 需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实现合理分配,影视资源并不能全部代替教师讲解与教材 内容,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播放影视资源时,要控制好时长,留给学生自主思考与 理解的空间和时间。 例如,在进行“戊戌变法”教学时,教师可将课堂时间这样划分:前5分钟让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初步了解戊戌变法这一历史事件的起末;15分钟播放播放电影《谭嗣同》中的片段,让学生思考问题:戊戌变法的原因,受到的冲击与

提升教师资源整合能力的策略

提升教师资源整合能力的策略 作者:刘松滨 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8年第02期 摘要:教师的资源整合能力,可以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课堂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爱学。有效的资源整合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多样感官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大大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资源整合;新课程;课程目标;匹配 中圖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8) 02 - 0250 - 01 1.教师资源整合能力的现状解析

教材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也不是被动的传授者,学生更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走进课堂的,教师要善于接纳来自学生的不同见解,倾听他们的不同声音。这样,学生才能在课程实施中真正从“边缘”走向“中心”,完善个人的理解,建构自己的知识。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承载着课程设计者的课程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材是课程改革的“代言人”。但无论教材编写的如何尽善尽美,,其内容和结构度蕴含着整齐划一的教学需求,无法满足教学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教师只有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统筹,对教材有所取舍和调整,才能提高对具体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即“匹配”或“适应”。 因为课程目标的达成是学生、教师和教学资源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匹配”是指资源(包括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教师(包括教法、个性和教学风格等)、学生(学习基础、方法、风格等)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匹配,从而形成一个“平衡”教学系统(图2)。也就是说,选定的教材本身可能是连贯紧凑的,但不一定完全适合某个具体教学情境的需要;反之教材的结构可能存在某些不协调的方面,但却可能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其关键是要合理整合教学的具体资源。 2.教师资源整合能力的影响因素 新课程教学倡导整合利用各方面教学资源。使用课外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兴趣,开拓视野,促进理解,有利于学生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内生成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形成问题意识。由此观之,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是我们实现新课程教学理想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教学现实中,教学资源整合利用中的不当行为还很普遍。 2.1教学视野狭窄,拘泥于教材,教学中缺乏必要的课外资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靠教材,教学效果死板,学生学习比较乏味,特别对于我们中专学生,他们很容易对该学科学习失去兴趣,不参与到课堂中,放弃对该学科的学习。 2.2 资源整合能力不强,使用不当,成为一种有害教学行为 “没有内容摆花样,胡乱联系瞎添忙”式的教学资源利用还很普遍,其实是教师教学资源整合能力不强,这样不仅不能让学生对知识点更好的理解,反而会让学生忽略知识点本身,而把注意放在教师所举内容上,就会有哗众取宠、画蛇添足的效果。 2.3 固守教案预设,看不到学生思维火花,放弃生成教学资源 教师的上课就是预先教案的演示,看不到学生在课堂迸发的思维火花,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生成新的学习资源,学生思想偶有“斜枝旁逸”,老师必将“斫直锄正”,最终将学生束缚在呆板的框框里。这样的教学是一种失败的教学。 2.4 习惯于经验,对知识把握不深刻,不能巧妙利用已经生成的教学资源

浅谈3D影视制作

浅谈3D影视制作 【摘要】电影数字技术包含多个方面,其中三维动画技术已经被广大观众和从事电影、游戏行业的业内人所熟知,同时它也是现代电影中应用最为广泛数字技术之一,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效果图表现行业有了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写实的表现手法来真实地体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这样就能更好地辅助设计师的设计工作,从而让表现和设计达到完美的统一。 【关键词】3D影视多媒体艺术设计 动漫影视从面世以来就很受人们的追捧,不仅仅是小朋友喜欢,也很受到部分成年人疯狂地追逐,而动漫从最开始的简单插画,到变成二维平面动画,一直到现在的3D技术设计理念,动漫影视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更多更好的动漫影视展现在大众面前,让人们欣赏到精彩的动漫影视作品的同时,感慨如今3D技术应用是如此的强大和广泛。 一、3D影视技术的基本原理 一是视觉移位与视差位移简介:人类观察到的世界为什么是立体的?答案很简单,因为人长着两只眼睛,人的双眼大约相隔6.5厘米,观察物体时,两只眼睛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注视着物体,左眼看到左侧,右眼看到右侧,同时在视网膜上成像,左右两面的印象合起来人就得到对它的立体感觉了,引起立体感觉的效应,叫做“视觉位移”,当两只眼睛同时观察一个物体时,物体对应两只眼睛各有一个张角,对于接近我们的物体,物体与双眼形成的张角越来越大,“视差位移”也越大,由此获得有纵深度的立体感觉,而对于远离我们的物体,两跟的视线趋于平行时,视差位移接近于零,我们很难判断这个物体的距离,就不会对它产生立体感觉了,比如夜望星空时,我们会感觉天上所有的星星分不清远近,似乎就都在同一球面上,这就是视差位移为零造成的结果。如果只用一只眼看的话,没有了视差位移,就无法产生立体感,再比如我们所看到的普通屏幕电影,虽然图像效果非常逼真,但由于双眼看到的图像完全相同,缺少了视觉位移,就无法产生立体感;二是3D影视的视觉原理: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缩写,就是三维立体图形,3D电影与普通屏幕电影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能否使观看者产生立体感,人眼观察景物由于两只角度的不同和差别,在大脑中自动形成了上下、前后、远近的区别,从而产生立体视觉。所以如果能够制作出同一场景、影像的不同侧面让双眼各看一边,在大脑中就能够自动形成这一场景的立体影像;三是3D电影的拍摄、制作和放映:在拍摄时利用两台并列安置的摄影机,分别模拟代表人的左、右眼,按照人眼两个瞳孔之间的距离(约65mm)同步拍摄出两条略带水平视差的同一景物,从而得到不同角度的画面(左、右眼图像);在放映时,则是将两条图像分别装入左、右电影放映机中同时放映到银幕上,这时银幕上会出现重叠交错的两个影像;在观看时,观众戴上特制的偏光眼镜。使观众的左眼只能看到左眼图像,右眼只能看到右眼图像;通过双眼的汇聚功能将左右图像叠合在视网膜上,就使大脑神经产生出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展现出一幅幅连贯的立体画面,感觉景物扑面而来或进入银幕纵深处,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的感

浅谈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浅谈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韩丽 指导教师杨旺生 摘要:当今影视文化己经成为现代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引起充分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和挑战。正确地认识影视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影视文化自身的优势,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如何利用影视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去克服它给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无论对于中国的影视文化建设,还是对于高校的价值观教育,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影视文化;大学生;价值观 Shallowly Discusses the Movie and Television Culture to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Influence and the Countermeasure Student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HAN Li Tutor YANG Wangsheng Abstract:Now the movie and television culture oneself after becomes the modern people culture life the important constituent. To under the movie and television culture influence university student values education research is the time development the objective request which proposed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 values education, is suspends in front of us the urgent need arouses the full interest and the research question and the challenge. Correctly understood the movie and television culture the thought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and its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 values influence, how does discuss fully displays the movie and television culture own superiority, strengthen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values education; How overcomes it using the movie and television culture thought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to giv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which the university student the values education brings, regardless of regarding China's movie and television culture construction, or regarding university values education, all has the important theory value and the practi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Movie and television culture; College student;Values 影视传播是大学生易于接受和喜爱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各种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影视文化直接与大学生接触,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最易受到外界新鲜事物的影响。影视文化能够为他们提供人物榜样、道德典范,促使他们的思想品德向好的方面形成和转变。但是,因为人生经验不足,大学生有时只能看到事物的某一方面,不能辨证地、全面地看问题,容易受到影视文化中夹杂的不良成分的迷惑,如果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就会受到这些不良成分消极的影响。

影视资源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

影视资源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 叙事学理论的出现给语文教学打开了一个新的审美角度,它不仅使学生更加理性地去审读文学作品,也使学生有了新的角度去审读,并重新获得不同寻常的体验。所以,教师应把优秀的影视作品引入语文课堂,以其声图并茂、视听兼顾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从而养成良好的语文素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课上的有效利用。 一、利用影视资源,创设学习情境,渲染教学氛围 观看影视作品时,学生是主动地选择看,想怎么看就怎么看。这种自主意识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因此,适当筛选、借鉴、引用现成的影视资源,对于初中学生学习语文大有裨益。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捕获那些具有煽动性的情节和镜头,抓住动情点,渲染教学氛围,促使学生思想情感的内化,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朱自清的《背影》是非常经典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浓浓的父子之情。作者通过一连串细小的日常琐事,如奔丧、送行、看行李、讲价钱、拣座位、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等,描绘出了一个慈父的形象。教学时,可以将《背影》的电视散文巧妙地引入课堂,那低沉的朗读、暗淡的画面、父亲蹒跚的脚步……渲染出一种让人心酸但又感人至深的氛围。然后请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父亲那份不易被察觉的爱。在结尾的时候,可以欣赏刘和刚的《父亲》,在“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的歌声中,将这种氛围渲染到极致。这样,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教育目标,就能轻易而高效地达成。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的体验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环境中,去品味、感受、掌握语文知识。 二、利用影视资源,降低知识难度,提高探究效率 每堂课,我们都会预设教学目标。有了目标,也就有了教学的依据。想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就必须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事实上,有的知识点对于初中学生确实有难度,这时,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合适的影视播放,不仅能使课堂教学内容生动,而且还可以提高探究效率。如《奇妙的克隆》,这是一篇非常著名的科学小品文,文章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虽然行文脉络十分清楚,说明事理步步推进,但是,对于一个初二学生来说,“克隆”这个词是非常陌生的,教师很难在课上讲清“无性繁殖”“囊胚细胞核”“换核卵”等专业术语,而且学生也感觉如读“天书”,这时我们就可以这样设计:先播放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孙悟空拔一根毫

浅析韩国影视文化发展及影响

浅析韩国影视文化发展及影响 摘要:1997年,“韩流”正式进入中国大陆,“韩流”——韩国音乐、电影、电视、游戏及其他与韩国有关的文化产品,在其后的十多年间,受到许多人,特别是中老年女性以及青少年们的欢迎喜爱,这是不争的事实。 本文通过研究以“韩流”核心构成韩国影视文化为重点阐述对象,以韩国文化产业为切入点,简要分析当今韩国影视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 关键词:韩流影视文化 正文:自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传统制造业遭受重创,急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韩国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成为继日本后又一个通过实施国家战略发展文化产业的国家,并且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短短十多年间,韩国文化产业逐步占领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市场,从流行音乐、电影到网游、电视剧,“韩流”一度席卷亚洲。韩国政府充分利用“韩流”扩散效应,以韩剧、韩国电影、动漫、游戏为“开路先锋”,有力带动了服装、餐饮、美容、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并且不断开发衍生产品,促进了国内经济增长。 在这些产业中,不得不提的是韩国的影视产业。影视产业被作为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重中之重,韩国政府不仅通过强制手段来保证国产电影在上映档期上的配额,给予专门发行国产电影的发行公司和专映国产电影的影院以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并规定每家影院一年内播放国产电影不得少于126天。在政府有计划的支持下,韩国影视产业硕果累累,为韩国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以下通过对韩国影视文化的起源,以及其为何风靡亚洲做简要的概述。 一,起源 韩国影视文化的发展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韩国国产剧拍摄水平不高,电视台较少,每个月播出的电视剧10余部左右。当时的韩国,经常引进中国香港无线的电视剧;第二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韩国借鉴了日本青春偶像剧的成功范例,在偶像剧上大做文章,并开始向亚洲其他国家出口。1997年中央电视台播放韩剧《爱情是什么》,“韩流”开始兴起;第三阶段,进入21世纪,韩剧凭借几部古装戏和家庭伦理剧,迅速风靡整个亚洲,形成“韩流”旋风。 二,韩国影视为何如此吸引广大观众

学科资源整合

小学语文教学巧用多媒体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多媒体教学在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快乐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没有兴趣就失去了动力,所以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多媒体导入教学是效果显著的一种。比如阅读《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时我就是这样导入的: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迭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着生存恐惧的白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恐龙。(多媒体同时呈现各种恐龙)。6500万年前,白垩纪的一个早晨,草食性恐龙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轰”的一声巨响,一场天翻地覆的大爆炸发生了,从此恐龙便慢慢地减少,直至最后灭绝(多媒体屏幕同时播放恐龙的生活及灭亡的画面)。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阿西莫夫笔下的科普世界去寻求答案吧!教师富有感情的语言再配以生动的动画效果,一下就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的阅读水到渠成。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利用投影、录像、音乐、计算机动画等,为不同年龄的对象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将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借助多媒体,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同时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许多教学内容涉及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直接看到,或平时经常看到但观察得不够细致,这时教师如能借助多媒体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地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呈现事物变化发展过程,并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空间”,就能为学生实现由形象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奠定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朱自清的《背影》(第六段)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就表现出了父亲爱子的深情。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分析动词所体现的父亲过铁道的艰难,学生可能理解起来就没有那么生动,但如果运用多媒体播放父亲过铁道的画面,再配以深情的朗读,那么学生的情感体验就会真切得多,理解作者所要表现的父子深情就更容易产生共鸣。 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播放配乐朗读录音,通过一定的节奏、旋律、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再通过教师充满情感的语言启迪和引导,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联想,脑海中就会再现自然和生活的美景,欣赏到教材中美的因素,这样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得到道德的感化、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滋润,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甚至能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综上所述,灵活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思想,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培养各种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积极探索,努力寻求现代信息技术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以创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浅谈影视资源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影视资源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2-07-31T09:16:34.59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10月总第112期供稿作者:王春晖 [导读] 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课堂质量、提高教学成效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王春晖福建师范大学应用科技学院350007 摘要: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课堂质量、提高教学成效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影视资源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恰当应用既符合当代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是教学方法与时俱进的表现。 关键词:中职历史教学影视资源应用 一、影视资源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视听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而言,影视资源的应用是视听教学的主要内容。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影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使历史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更容易实现教学的预定目标。 1.影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使历史教学变得更加具体,从而造成更好的抽象 美国教育学家戴尔(E·Dale)认为,学习的过程应当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他将学习的经验归纳为三大类十个层次的正三角形形状(见图1),由于它类似于中国宝塔的阶梯型结构,因此被形象的称为“经验之塔”理论。位于“经验之塔”中部的电影、电视等视听媒体较之于教师课堂中使用的语言、文字等单纯的媒介,能够为学生提供更直观易懂的经验。影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冲破时空的限制,帮助教师解决历史知识无法再现的难题,弥补因时代久远而造成的历史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脱节的不足。 2.影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习知识为主动探究知识 适当的应用影视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使学生熟悉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与氛围,加上教师的讲解与引导,学生的历史学习不再是旧教学传统模式下的被动参与者,而是历史知识主动的探究者甚至研究者。同时,影视资源介入教学与90后学生偏好影像、动态刺激的生活习惯相吻合,也是教育形式和教育思维与时俱进的要求。 图1.戴尔的“经验之塔”[1] 3.影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较好地解决中职历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实际困难 中职学校开设历史课程从目的上看是一种通识教育与提升教育,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现实的教学工作情况则是中职学生往往只关注专业技能与就业,文化课则往往受到忽视甚至被忽略。就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影视资源的利用对于中职历史教学存在的上述实际困难的解决有正面作用。 二、影视资源的分类与应用 中职历史教学常用的影视资源有历史纪录片、历史题材影视片和教学实录三类。 1.历史纪录片 历史纪录片一般包括纪实、记录、文献、专题片等。如央视的《世界历史》、《大国崛起》、《复兴之路》、《旗帜》;凤凰卫视的《太平天国》、《中国远征军》等。纪录片具有观察的真实性和叙述的完整性等突出特点,这与历史学科所要求的客观性与条理性原则高度一致。通常情况下纪录片是可以直接应用于历史教学的,特别是那些拍摄质量较好的纪录片(如央视的多数纪录片),融史料性、导向性与艺术性于一体,是历史教师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体会,对中职历史课纪录片教学提三点建议。 (1)重视纪录片资源的选择。 纪录片在阐述史实或观点时往往采纳了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这与教材在内容和观点上的相对滞后就会形成矛盾。从积极方面看,这种矛盾可以促使学生思考,但从消极方面看则会引发学生思想的混乱。特别是中职学生,他们的史学基础相对较差,因此,在遇到这种问题时教师就应慎重权衡。另外,网络上的某些港台纪录片由于编剧者的立场、政治偏好等因素,甚至可能出现与教材观点完全对立、史实基本冲突的情况,这类纪录片教师最好不予使用。 (2)紧扣教学目标,实现纪录片放映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纪录片放映前教师需要对放映内容作简要的介绍,并预留问题给学生思考;在放映过程中教师可适当的暂停放映进程,对学生理解有困难或疑惑之处做些许的解释;放映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点评,解决预留问题,并带领学生回归教材。实现“导入→观看→思考→解释(点评)→联系课本”五个步骤的有机结合。并且在师生沟通互动的过程中考查学生的思路是否正确、知识点是否掌握等情况,使纪录片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把握适度原则。 纪录片是一种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有机组合的内容之一,而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不能将这种教学方式与上课放电影等同起来。由

幼儿教育资源整合问题与解决策略教学文案

幼儿教育资源整合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整合问题——如何在本土资源上做文章,把社会、家庭等一切有利资源转换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又指出“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由此可见,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因此,笔者想就“如何在本土资源上做文章,把社会、家庭等一切有利资源转换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资源?”这个问题与同行交流、讨论。 二、解决策略: (一)建立资源库,为资源整合提供基础 幼儿园可用的社区资源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有些资源具有即时性,比如社区内的重大活动——元宵灯会、重阳舞狮会等等,对这些活动的时间,幼儿园是无法自己安排的;有些资源具有长效性,如社区内的各种设施等;有些资源具有不可重复性;有些资源可以反复使用等等。因此,分门别类地收集各种社区教育资源,建立资源库是运用好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的保障。为了建立一个完善的资源库,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普查 对潜在的可用资源进行普查,是建立资源库的第一步,我们只有在了解了周围资源的分布情况下才能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资源库。在普查刚开始时,教师们有一些盲目性,如没有重点,什么都想要,没有秩序,所以刚开始时速度很慢、效果不明显,而且有重复工作的现象。一段时间后,在慢慢积累了一些经验的基础上,教师们改变了工作思路,先对幼儿园周边的资源进行粗线条的了解,而后根据资源本身的特性及其与幼儿发展、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关联程度进行细化。从2005年9月起,幼儿园成立了“教育资源调查小组”,教师们以幼儿园为圆心,对方圆1公里内的社区资源进行了调查,了解了社区内企业、事业单位的分布,了解了它们的产品及其他相关情况,并对医院、菜场、学校、邮局、银行、书店、公园、居委会等设施等进行统计,与小区居民交谈,使每位教师对社区中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分布情况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同时,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教师们还设计了调查表,对有特别内容的资源进行了全面的了解。从2006年2月起,在原有基础上,我们又扩大了普查范围,对幼儿园方圆3公里以内的社区资源进行了调查,获得了更丰富、详细的资源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在挖掘园内资源的基础上,更多地把眼光放在了园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有关“人”的信息的开发更是重中之重。教师们对社

浅谈影视文学创作的基本元素

浅谈影视文学创作的基本元素

浅谈影视文学创作的基本元素 文化传播系10新闻二 王晓艳2010523234 如果把一部影视文学作品比作一个处于自然生态的人,那么主题与人物形象就应该是其“灵魂”与“核心”。情节与结构则应是其“骨骼”,它们搭起了影视作品的基本框架。当然,冲突与悬念对与一部有生命力的影视艺术作品来说,就像人的“血脉”一样重要。而细节与场面则是一个人展示出来的面貌与“肌肤”,是观众最先也最容易感受到的直观因素之一。下面我从主题与人物、情节与结构、冲突与悬念、场面与细节这几个方面来谈谈影视文学创作的基本 元素。 一、主题与人物 主题,又被称之为“主旨”,“主题思想”、“创作意念”、“思想情感意蕴”等等,它是影视艺术作品要表现的意图与焦点所在,是将整个剧作中所有基本元素如人物、情节与结构以及各种艺术手段组合起来的统帅。影视文学创作的主题可

以理解为一种思想观念,一种通过影视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情感意蕴,这种思想观念或情感意蕴,不一定能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却应该是观 众可以心领神会的。 正如人不缺少精神观念的指导一样,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不应该缺少主题,因此主题也就成为各种艺术之间互相沟通的坚实基础。有了主题才使得人类通过包括影视艺术作品在内的所有艺术形式,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物质媒介上升到一种精神层次。主题应该同具体的人物与事物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一部文艺作品的主题实际上是完全不能脱离作品而单独存在的,而必须像盐溶于水那样与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结合得天衣无缝。影视文学创作者在创作影视文学时,要注意以下 几点: 第一、创作者要根据自己对现实、历史、生活的观察、思考,然后提出渗透着自己个性的主题来。而不是简单地用一个哲学或政治概念来套用为作品的主题,如果没有素材的有力支撑和作者的个性思考,这种概念性主题是站不住脚的。 第二、创作者的创作态度要真诚,必须把握好现实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

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学生享受公平教育 卧龙学校徐允明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视。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在保证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均等,促使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在办学条件逐步实现均衡 搭乘全省校舍改造的顺风车,今年我县校舍设施和教育装备基本实现了均衡配置,单从外观和内部设置上很难断定一个学校的优劣。 2、在师资队伍上均衡配置 为促进学校师资均衡,不断充实边远地区的教师队伍,每年新招考教师首先充实基层;同时还抽调县城优秀教师到乡镇支教。 3、教师待遇上实现均衡甚至向乡村倾斜 在教师待遇上逐步向乡镇及边远地区倾斜,先是毕业分配的教师到农村工作没有一年的试用期,后是农村教师享受一定的补贴,即进山费,现在农村教师享受交通补贴,工资待遇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同等情况在县城工作的教师。 以上可以看出我县在教育均衡发展上作了很多工作,成效是显著的。旧的不均衡已经改变但又出现新的不均衡:一是教学质量的不均衡,校与校之间差距很大;二是班额的不均衡,县城中小学班额过大,而有些乡村中小学面临着无学生可教;三是人力资源的不均衡,有的学校教干教师配备充足,甚至过剩,有的学校教干教师缺乏,且有老龄化趋势。 要解决以上问题,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工作: 一、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 均衡发展不是单纯的平均发展,也不是简单的以强补弱,削高填洼,而是要全面考虑各学校在地理位置、办学环境及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距,对处境困难或相对薄弱的学校要从政策上给予倾斜,从而达到优质资源更优,薄弱学校优质发展的目的。 二、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此,建设一支敬业奉献、为人师表、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当前,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着几个较突出的问题:一是结构性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中小学教师分布失衡,总体上中学教师超编,农村小学缺少年轻、优秀、合格的教师。二是教师流动的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优秀教师由农村流向城城,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由基础差的学校流向基础好的学校,而后一个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前一问题的严重性。三是学校内部尚未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教师的报酬还不能做到与业绩挂钩,未能实现优劳优酬,而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则很难予以辞退。四是部分学校教师专业水平不高,敬业精神不强。 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是要在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两个方面下工夫。具体来说,一是各中小学要按照核定的编制数和教师职务结构比例合理设置各类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聘任机制,形成竞争择优、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三是严格合同管理,科学实施考核,对于不适合教师工作的人员要坚决清理出教师队伍。四是完善教师交流制度,促进教师队伍合理流动。在城乡之间、薄弱学校和名校之间建立起切实可行的人员流动制度,通过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建立起一支适合现代教育要求的高素质的校长队伍。和教师相比,校长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教育方针、政策、法律要通过他们去贯彻执行,学校各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