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优化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优化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优化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优化训练及答案

历史·必修1(人教版)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基础达标

1.(2013·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英国光荣革命后制定《权利法案》的是()

A.国王B.议会

C.内阁D.总统

答案:B

2.(2014·金丽衢十二校二模)英国伦敦唐宁街10号,传统上是第一财政大臣的官邸,后成为今日普遍认为的英国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的这一历史地位起始于()

A.克伦威尔B.威廉三世

C.沃波尔D.丘吉尔

答案:C

3.18世纪初期以来在英国行使最高行政权力的是()

A.议会B.内阁

C.国王D.法院

答案:B

4.(2014·四川联测)在英国政治文明的历程中,“它是向旧制度的公开挑战,向土地贵族和金融寡头盘踞了几百年的地盘进攻……工业资产阶级无疑是绝对获益者。”这里的“它”指()

A.光荣革命B.宪章运动

C.责任内阁制形成D.1832年议会改革

答案:D

5.英国《权利法案》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征税。”这表明() A.国王将由议会选举产生

B.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

C.内阁首相开始取代王权

D.英国首创了议会制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可知《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行政权,故选B项。

答案:B

6.(2014·广东六校联考)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A.卡梅伦所在执政党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

C.议会对卡梅伦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迁移运用能力。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内阁要对议会负责,故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议会对卡梅伦政府的信任程度,故C正确。

答案:C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英王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免首相、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否决法律、宣战、媾和和缔约大权,但这些只是例行公事,国王实际上是一个“统而不治”的虚君。然而国王又是不可或缺的,除了礼仪方面的作用外,某个政治环节发生矛盾,国王可利用自己的声望进行协调。有人说,国王虽不再是国家航船的原动力,但却是扬起风帆的桅杆。

(1)上述材料反映出的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出现于英国议会哪年通过的哪部文献?

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答案:1689年;《权利法案》。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一政体有何突出的特点?

解析:第(2)问,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国王“统而不治”,但又不可或缺。

答案:特点:国王统而不治,是虚君,无实权;国王是国家象征,起着维系国家的纽带作用。

(3)此后这一政体有何新的发展?

解析:第(3)问,“发展”一方面指责任内阁制逐渐确立,另一方面指1832年议会改革。

答案:发展:《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的权力日已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统而不治”的地位;18世纪初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成为虚君;19世纪英国议会不断改革,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

素能提升

1.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故选A项。

答案:A

2.(2014·湛江调研)“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该材料()

A.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B.平衡议会和国王的权力

C.说明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D.说明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获取能力。材料出自《权利法案》,这是对王权的限制,标志君主立宪在英国开始形成,因而C项正确,B项错误,A项是光荣革命,D项的标志是18世纪沃波尔内阁。

答案:C

3.(2014·温州能力测试)17世纪90年代,英国开始从议会的多数党派中遴选阁员,组织行政班底,为国王提供咨询。这表明() A.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

B.内阁权力膨胀

C.国王仍然具有行政权

D.王权受阁员制约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阁员为国王提供咨询”可知此时决策权仍掌握在国王手中,故C项正确。

答案:C

4.2012年12月18日,从英国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下图)。按照英国的惯例,下列各项推断最有可能成立的是()

A.英国国王“统而不治”的时代已经结束

B.英国国王成为议会决策者中的重要一员

C.英国国王成为英国各个政党的公共领袖

D.英国国王出席会议但却没发表任何言论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在责任内阁制确立以后,英王只是国家名义上的元首,无实际权力,故D项正确。

答案:D

5.在英国,“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这反映了()

A.内阁对议会负责B.选举权扩大

C.两党制的完善D.国王权力增强

解析:“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反映了下院在国家权力中处于中心地位,拥有重大事件的决策权,即内阁要向议会负责,故选A项。

答案:A

6.下图中所反映的是19世纪中英两国政府的重要国家机构,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

A.决策形式不同B.人员选拔不同

C.机构性质不同D.行政方式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英国议会反映的是英国的民主制度,清朝军机处反映的是清朝的专制制度,两者的性质截然不同,故选C项。

答案:C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的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光荣革命”就是这种模式的极好的先例……“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下列种种才叫做自由权利: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你又获得保证,你不会在半夜三更,从你妻子的怀抱,或从你孩子的拥抱中,

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楼,或驱入沙漠……这些权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三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够久……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的理由。

(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的上述评述是否可信。为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英国政治变革的认识。

解析:本题以英国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完善切入考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1)问,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实质来理解“沿袭”与“变革”的含义。

第(2)问,实际要求回答君主立宪制的完善过程。

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第(4)问,通过材料可以看出英国政治变革的渐进性、和平性等特点,政治变革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的进程。

答案:(1)沿袭传统是指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传统;变革的含义是指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逐渐实现民主法治。

(2)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历了长期的斗争和努力: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颁布《权利法案》,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8世纪上半期,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代表成为下院的主导力量。

(3)判断:不可信。理由:文学家、思想家的作品和言论往往带有主观臆断性,根据自己的好恶褒贬时政,存在一些与事实相悖之处。(如:“这些权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这一说法就不符合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社会现实。)

判断:可信。理由:君主立宪制建立后,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最终建立起法制社会;随着英国代议制的逐步完善,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也不断完善。

(4)改革是实现政治变革的一种途径;政治民主化是政治变革的必

然趋势;民主政治的实现是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

英国陆军的“政治待遇”

英国内战中,以克伦威尔为首的英国陆军(当时称为“新模范军”)打败了支持国王的“王党军”,俘虏并处死了英王查理一世。查理二世将海上力量定名为“皇家海军”。1918年4月1日,英国皇室又将刚成立的空军定名为“皇家空军”。也许是英国陆军的弑君行为给皇族成员留下仇恨记忆和心里震撼太大,时至今日,英国王室一直对陆军心存芥蒂,没有同意英国陆军前冠以“皇家”这一称谓。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7课 启蒙运动

第7课启蒙运动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和内容;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影响 2、过程与方法:分析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认识其性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得斯鸠、卢梭等人观点的分析,训练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于是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一场思想上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首先在英国兴起。②18世纪的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出现了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他们崇尚理性,号召人们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③在法国的影响下,欧洲大陆很多国家都兴起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并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学法指导:材料分析法、对比法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展示先贤祠图片。 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无不被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所震撼。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在卢梭的墓碑上刻着他自撰的铭文:“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爱自然与真理的人。”而在安葬伏尔泰的灵柩车上,人们写着这么一句话:“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然而,两人生前命运坎坷,为捍卫真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 [推进新课] 一、.探源启蒙运动 什么是启蒙?“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课 启蒙运动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7课《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展示先贤祠图片。 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无不被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所震撼。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在卢梭的墓碑上刻着他自撰的铭文:“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爱自然与真理的人。”而在安葬伏尔泰的灵柩车上,人们写着这么一句话:“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然而,两人生前命运坎坷,为捍卫真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 [讲述新课] 一、探源启蒙运动(课件1—6) 什么是启蒙? “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时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荒诞派戏剧的主要成就。 (2)理解:分析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3)运用: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所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阅读一些文学史的材料,学会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掌握个性化学习方法。 (2)充分扩大教学资源,强调从周围生活中取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真正做到生活即历史。 (3)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渊源、历史地位和影响,以及这些成就和作品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让学生能以历史眼光去看待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每一点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2)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体现的时代特色。 难点 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兴盛的的背景;《等待戈多》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西风哟,如果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佳作《西风颂》诗篇结尾的预言。文学艺术是现买生活的一面镜子,雪莱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解放和政治自由,在现实生活中反抗封建专制统治。他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和控诉,热情讴歌了人民争取自由和主的斗争,对未来作了大胆的设想,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家”。 恩格斯为什么高度评价雪莱?这一时期文学上取得了哪成就? 教学过程 新课学习 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本目内容的第一、二自然段,并请同学们分析这两个自然段分别是从哪个方面对浪漫主义文学作的说明。提示:背景及思想倾向。 1.背景及思想倾向 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简单地说就是,面对启蒙理想的幻灭,文学家们力图从自己的想像中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于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了。 而教材在阐述浪漫主义的思想倾向时,提到了两个方面:自由主义和个性解放,揭露丑恶现实和憧憬美好未来。 浪漫主义文学表达出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其理想诉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之前的反封建贵族社会的政治思想而来的;与此相应的是对理想世界的积极追求。浪漫主义作家或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或通过强烈的怀古意识表现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强调主观的作用、个人的影响,他们的作品的主题是抒发个人的情感和表达个人的理想,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的美好感受。浪漫主义作家对现实生活表现出一定的冷漠,但对大自然充满激情,尤其着力描绘自然界中那些不平凡的现象;在表现手法上以尽可能的夸张与强烈的对比为主,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它充满着奇特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在艺术造和个性表达方面强调自由追求,富有浓郁的抒情性和主:色彩。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谁呢?教材中涉及到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是英国诗人拜伦和雪莱。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必修3 第7课启蒙运动

第7课启蒙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3、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2、过程与方法 1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理解重点和难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2问题探究,体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学习的方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2. 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3. 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重点难点】 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导课:众所周知:巴黎,乃是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鞘澜缰穆糜纬鞘校グ屠璧挠慰臀薏槐灰蛔湍罘ü访说氖サ睢认挽羲鸷场9牌拥慕ㄖê竦奈幕瘴В欠驳氖录#拥醋爬凑饫锊喂鄣拿恳桓鋈恕V?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就位列其中。 17、18世纪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 第7课启蒙运动的兴起 一、启蒙运动的兴起----“理性时代的到来” ※启蒙运动的兴起不是偶然的。 1、启蒙运动兴起的条件 首先,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 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基于此,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为了推翻封建“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启蒙运动便是在这个要求下产生的。 其次,启蒙运动之发生,也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17、18世纪,在文艺复兴的推动下,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这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资产 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感悟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历史渊源 和时代背景,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分析相关历史资料,培养学生概括历史和观察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在 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再现、阅读史料、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从《大宪章》的签定到《权利法案》的制定,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立过程是非常漫长而复杂的,从而认识到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唯物史观。 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的、客观的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发展 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 难点:君主立宪制的概念和特点,君主、议会、内阁的相互关系及各自作用。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案例故事 故事一“沉默”的女王 2014年,88岁的英国女王已经登基整整62年了,先后有13位首相得到她的任命。她从不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这是她得以保持英国王室地位的主要原因。 故事二20年来女王首次要求加薪

2010年5月,英国女王要求加薪。据悉,王室开支一般每十年与政 府沟通一次,不过女王已经20年没有提出过加薪要求,而其间英国物价上涨了80%。对女王加薪的要求,英国共和党的竞选经理史密斯指出,这一要求是“国家的耻辱”。 英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为什么要如此的限制王权?既然限制王权又为什么要保留国王呢? 【讲授】材料 从传统中走来--13世纪《大宪章》和议会制度-------政治传统 《大宪章》最为精髓的条款是: 一、…… 二、“若不经同等身份的人的合法裁决和本国法律之审判,不得将任何人逮捕囚禁、不得剥夺其财产、不得宣布其不受法律保护、不得处死、不得施加任何折磨,也不得令我等群起攻之、肆行讨伐。”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中体现出英国怎样的政治传统? “王在法下”、“王在议会中” 图示13--17世纪英国的权力分配。 【讲授】英国革命的原因、过程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原因)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 而非法律创造国王。”他在向议会讲话 时公然说道:“除了上帝,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摘自〔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二、在革命中妥协------“光荣革命”(过程) 【讲授】《权利法案》 在传承中创新----《权利法案》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2020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7课

第二单元第七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有学者指出:“经济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还沉浸在昏暗中的时候,阿克莱特的名字就成为那些在昏暗中发出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阿克莱特的“最灿烂光辉”之处是(C) A.发明了蒸汽抽水机B.推行标准化生产 C.创立了近代大工厂制度D.创制水力织布机 [解析]发明蒸汽抽水机的是英国人塞维利,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推行标准化生产的是美国人惠特尼,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近代大工厂制度创立的标志是英国人阿克莱特在德比建立的第一座水力纺纱厂,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创制水力织布机的是英国人卡特莱特,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2.(2019·威海高一月考)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C) A.资源因素B.劳动力因素 C.市场因素D.资金因素 [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瓦特是发明家,其发明源于需要。故促使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应该是市场因素。故选C项。 3.“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不必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这充分说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A) A.动力问题B.资金问题 C.市场问题D.劳动力问题 [解析]蒸汽机问世之前,工厂的设置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如水力、风力等。瓦特改良蒸汽机后,工厂的设置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这解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动力的需求。故选A项。 4.(2019·郑州高一下学期期中)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敦是个纺纱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这表明当时(D) A.工业革命的发生具有偶然性B.技术发明的水平相当低下 C.国家不重视技术改良与发明D.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解析]材料反映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都是工匠的经验总结,而不是科学理论的产物,说明科学与技术没有真正结合,故D项正确。 5.(2019·聊城高一月考)下列图片说明了(D)

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 (2)记忆重要的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及主要内容。 (3)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 (4)了解英国代议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 (5)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它的建立和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相对君主专制而言是一种进步。 过程与方法 (1)布置学生分组预习:总结本课知识要点,课堂展示评价。 (2)阅读材料和进行中西政治比较,分析英国封建时代议会的特点。 (3)阅读《权利法案》的内容摘录,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权力分配情况和实质。 (4)师生讨论,探究英国确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2)培养教育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它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和普选权的广泛性。 难点 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及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内阁制中君主、首相、责任制内阁之间的关系。

导入新课 新华网伦敦6月27日电: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 现年56岁的布朗自1997年工党执政以来一直担任财政大臣,与布莱尔一起被视为工党的两位“设计师”。 布朗准备在就任后进行1997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内阁重组,为工党在下次大选中“应对来自保守党的威胁”做好准备。 新课学习 从上述电文中就英国的政治体制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1.政治制度及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元首世袭制、君主立宪制等。 英国国王是怎样统而不治的?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王权至上到受到法律限制;君权神授到议会主权。 1.《大宪章》——宪法的雏形 1215年6月15日清晨,几十个英国贵族来到伦敦西北的温莎堡。他们要向约翰国王递交一份请愿书,要求国王保证:遵守法律,不得再侵犯贵族们的权利。贵族们已做好准备,谈判一旦破裂,他们的随从和铁甲骑兵将全军出动,向会场冲锋。出乎意料地,国王浏览了请愿书后竟表示了同意。于是《大宪章》诞生了,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诞生了。 (1)目的:为了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和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2)内容:学生阅读有关《大宪章》的内容,分析《大宪章》主要表达的思想。教师强调这是英国第一次明确国王也必须服从法律,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是后来《权利法案》的先声。 (3)《大宪章》诞生的意义 这是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规定的封建贵族权利已逐步演化成普遍的宪法权利;它树立了一条光辉的原则,即:法律高于国王之上,连国王也不得违反!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历史必修3课程标准(人教版)细化方案 泾川一中高二历史组 仙碎林宝红应岐

2015年1月6日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主“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明朝中后期“反正统思想”的异端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统闻名,敢于向封建正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他们的共同特色是: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民为主”。②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③提倡务实的学风和行为。④批判继承宋明理学。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要求: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自主学习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历史背景:十月革命后苏俄面临着严峻的内忧外患形势 内忧:国内战争爆发,粮食等物资短缺 外患:资本主义国家武装干涉 (2)政策目的:保障军事上的胜利;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 (3)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全面国有化,不论大中小企业。③产品分配:取消了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④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4)意义: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政权.但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没有成功。 2.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1)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2)1921年2月,海军基地发生兵变。 3.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作用 (1)内容:1921年,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工业:解除中小企业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无力开发的以租让方式给外国资本家。③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实行自由贸易。④分配:取消食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2)作用: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4.“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1)“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执政时期,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创的这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2)主要表现: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行单一的公有制。③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④推行农业集体化。 5、“斯大林模式”在经济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6.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尤其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明显 (2)赫鲁晓夫地位的稳固 2、内容 (1)农业方面:这是改革的重点。取消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并提高收购价格;扩大农庄和农场的自主权;大力进行垦荒和“玉米运动”提高粮食产量。 (2)工业方面:废除部门管理体制,给与地方和企业一定的自主权,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7. 勃列日涅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主要是发展重工业;通过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工农业生产有所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苏联一跃而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3课程标准(人教版)细化方案 泾川一中高二历史组 仙碎林曹宝红赵应岐 2015年1月6日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主张“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明朝中后期“反正统思想”的异端李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本课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进程,阐述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第一目“从珍妮机到蒸汽机”,介绍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棉纺织工业领域里首先出现的技术发明和革新创造、蒸汽机的广泛运用及其影响;第二目“从工场到工厂”,介绍了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直接影响;第三目“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简单地介绍了工业革命从英国拓展至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概况,重点介绍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作用。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技术发明与革新创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难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教学方法 工业革命的概念及其首先兴起于英国的原因部分相对比较抽象,而工业革命的重大革新发明则比较具体,抽象部分重在讲清楚概念,兴起于英国的原因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工业革命的扩展略讲,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可以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重点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可以配以材料及题目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或成就,掌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影响。 (2)通过探讨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提高学生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第7课 启蒙运动导学案(4)

第7课启蒙运动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1.背景 (1)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 (2)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思维点拨 启蒙运动之前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借助于外力和披上宗教外衣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而启蒙运动从一开始就直接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主要是因为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2.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开展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 3.过程 (1)17世纪时,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 (2)18世纪中叶,法国的启蒙运动进入高潮,涌现出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判断正误 (1)启蒙思想最先起源于资本主义萌芽较早的意大利。( ×) (2)启蒙运动的高潮出现在法国,是因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最高。( ×) 4.核心:“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概念辨析 “理性”不是启蒙运动时期开始的。“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但“理性”并非始于启蒙运动时期。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就已经开始了“理性”的思考,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柏拉图则将人分为三等,各司其职。 5.主张 (1)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2)否定一切外在权威,以“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 (3)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4)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图解历史 图示法理解启蒙运动的内容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及影响 1.扩展 (1)代表人物:德意志著名哲学家康德。 (2)代表作品:《纯粹理性批判》等。 (3)主要观点 ①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②他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③相信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 ④坚持人要自律,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深化理解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1)启蒙运动不仅在自由和个性解放上继续发展,而且要根本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 (2)启蒙运动提高到哲学角度论述问题,而且不给宗教留下一块阵地,用无神论完全否决了任何宗教与神学。 (3)启蒙运动为未来的“理性”社会提出了经济自由、人权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优质教案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标要求】:⑴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⑵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⑵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回顾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革命活动的学习||,培养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难点:对教材摘引的《共产党宣言》的有关资料的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及失败原因||。 【板书设计】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1、历史条件 (1)经济前提: (2)阶级基础: (3)思想基础: (4)实践活动: 2、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标志: (2)主要内容: (3)意义 二、巴黎公社——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1、背景: 2、经过:1871.3.18-- 3.28--5.28 3、革命措施: 4、失败原因: 5、性质和历史意义: 6、历史教训: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20世纪末的201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伟人”||。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似乎早已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优质教案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光荣革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这场革命的完成。第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内阁制。1689年3月,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所拥有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这种由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体制,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它作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发挥了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反作用。马克思得出结论:“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过程,使学生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2.通过对《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等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历史的、客观的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三、重点、难点 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特点及作用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展示两张人物图片,“布莱尔”,“伊丽莎白二世”,问:这两张图片上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身份又是什么? 生:布莱尔,英国首相;伊丽莎白二世,英国女王。 师:在英国,首相是议会权力的最高代表,有关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的决定权悉数掌握在议会手中,女王只是名义上代表英国出席一些礼仪性的活动,并无实权。英国的这种特殊政体叫君主立宪制。那么这种政体是如何在英国确立的,它的确立对英国产生了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课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第7课启蒙运动 课程模块及章节:必修3第二单元 教师二次备课备课时间:学科:历史备课组:高二 主备教师:备课组长:组员: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的理解与把握 掌握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于是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一场思想上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首先在英国兴起。②18世纪的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出现了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他们崇尚理性,号召人们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③在法国的影响下,欧洲大陆很多国家都兴起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并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学情分析: 前面两节课讲过人文主义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内容作为基础,连接启蒙运动的内容,比较好过度。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理性、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伟大的启 蒙思想家及其主张;康德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2)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分析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 (3)认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反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用表格法掌握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运用比较法加深对启蒙思想家观点共性和个性的认识。 (3)运用比较法对比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说明启蒙运动对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 治和经济在观念上和形态上的反映”; (2)学习启蒙思想家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与抱 负; (3)通过法国启蒙思想产生的巨大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意识形 态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准备、教学资源和主要教学方法 情境再现、问答法 教学过程 教 学 教师为主的活动学生为主的活动设计意图 环 节

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单选题 1.全球因为焚烧矿物燃料而释放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始于() A. 内燃机的开始使用 B. 蒸汽机的大量使用 C. 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 D. 人类对核能的利用 2.1853年,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开篇描述伦敦的雾:“烟雾从烟囱管帽降下,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中间带着煤灰烟尘,像成形的雪花那么大……让人觉得太阳已经死去。”这一描述反映出() A. 其文学作品具有夸张性和虚构性 B. 农业文明下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 C. 工业化中环境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D. 科技发明与环境污染的对抗与冲突3.18世纪末期的英国,由于冶金业和采矿业的发展,大规模的工厂一个接一个的建立起来。这些工厂普遍建立在河流湍急的偏僻山谷,交通不便,又远高销售市场。这客观上反映出() A. 城市化进程的长期性 B. 动力革命的迫切性 C. 工业对资源的依赖性 D. 殖民扩张的必要性 4.恩格斯指出:“分工、水利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材料中“震撼旧世界基础”在社会关系方面的主要表现是() A.加剧了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 B.出现了工业资产阶级与商业资产阶级的对立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D.产生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5.18世纪的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海外殖民扩张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 追求时尚是当时消费的主流 C. 人们普遍存在着从众的消费心理 D. 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的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课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安徽省灵璧中学张占先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方面: 1.掌握“光荣革命”的基本史实 2.掌握<<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基本史实 3.掌握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特点,作用 <二>能力方面: 1.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探究体验练习,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3.通过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 曲折性 2.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 立,她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 3.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 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4.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三教学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民主制的特点 四教学构想与方法(多媒体教学) 1.历史溯源----图片再现“光荣革命”的过程,体会“光荣革命”与君主 立宪制建立的关系. 2.历史新貌----相关材料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权利法案>>内容\核心\作 用.同时学以致用 3.历史荣光----情境设置,学生演示,再现难点议会民主制下各机构权利关 系. 4.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音乐\图片导入---听着悠扬的爱尔兰风笛,欣赏着美丽的英伦风光,今天我们要跨越时空, 一起去追溯大西洋彼岸英国的那段光荣历史,去了解英国创新的一种民主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图片导入:展示英国女王图片 师:英国是什么政体的国家?与之相类似政体的还有哪些国家? 生:君主立宪制国家,与之相类似的还有日本(导入日本天皇图片)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师:是的,英国是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而日本也是具代表性的君主立宪国家.从古代希腊罗马到近代欧美,西方哲人一直在探索:权力应当如何行使才能至善而合乎正义?漫长的探索因国情各异而呈现出的民主制度多样化特点。在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在美国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在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在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各国都依据自己的国情建立了适合本国人民的民主方式,但总的趋势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所谓代议制就是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其两大主要表现形式一是民主共和制,一是君主立宪制,他们是当代社会政治文明的标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节《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那么,君主立宪制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特点?它对我们今天的政治制度产生了哪些影响?这就是我们在本课探究的内容。 导入教材课题----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system in england 图片导入本课知识四大板块:历史溯源\历史新貌\历史荣光\延伸拓展 图片导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英国首相布朗 师:他们究竟是谁在统治英国? 生:(各有所答.) 师:我们先将他们放一放,不急作出答案. 讲授新课之历史溯源-----光荣革命 师:提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我们必须先了解英国传统的议会制度(导入早期英国议会图片)

优课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教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第一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等基本史实。 2.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再现“光荣革命”的情景,体会“光荣革命”与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关系。 2.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 3.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复杂过程,让学生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正确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教学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教学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君主、议会、内阁的关系及各自的权限、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政治家老威廉?庇特在一次演讲中说的:在英国,由于财产权是神圣的,再贫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进这所房子,雨可以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国王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所门槛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在我们今天看来英国既古老而又现代,既传统而又常新,既执着地保守而又充分地自由。英国的国王制度至今仍然存在。那么国王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动摇的呢? 【新课讲授】 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条件 1、历史条件:长期的议会传统 ⑴1215年《大宪章》确立的“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基本原则,是立宪政治 的基础,是英国宪政史上永远的里程碑。 ⑵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封建性),14世纪上半期,议会分成上、下两院, 议会由国王和上下两院组成。 上院:贵族院,由教俗贵族组成。 下院:平民院,由代表各郡的骑士和市民组成。 【教师】议会对王权起着限制作用。国王欢迎这一制度吗?国王与议会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这一矛盾终于在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时激化了。这究竟是 怎么一回事呢? 2、政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 (1)原因 ①英国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资产阶级、新贵族形成形成并壮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