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8.10-2013.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2

2008.10-2013.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2

2008.10-2013.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2
2008.10-2013.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2

2008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B )0-19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C )0-27

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

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C )1-37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D )1-44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1-51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

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D )1-68

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

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A )2-96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C )2-108

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

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

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都具有( B )2-115

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D.全面性

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 )3-157

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

C.思想标准D.法律标准

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3-134

A.人和自然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 )3-139 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

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C )3-173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4.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B )4-184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剩余价值

1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 D )4-190

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1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B )4-205

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

C.粗放型再生产D.集约型再生产

1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C )4-219

A.享乐主义B.拜金主义

C.利己主义D.自由、平等与博爱

18.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 A )5-228

A.成正比例关系B.成反比例关系

C.按同比例变化D.无直接联系

19.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C )5-232

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

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20.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 D )5-237

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21.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常( D )5-253 A.高于平均利润B.等于平均利润

C.与平均利润无关D.相当于平均利润

2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 C )5-257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地理位置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

D.土地私有权和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

23.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 A )6-273

A.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

C.垄断组织的海外掠夺D.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的实力

24.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 B )6-291

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D.借贷资本的国际化

25.下列关于股份资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6-298

A.它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资本变为联合资本

B.它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

C.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

D.它没有突破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

26.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C )7-305

A.布尔什维克B.中国共产党

C.共产主义者同盟D.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27.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 A )7-323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B.实行计划经济

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D.实行产品经济

28.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B )7-323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所有制基础不同

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

29.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B )8-343

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平均分配

30.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A )8-361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

C.彻底消灭剥削D.国家自行消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BCD )1-55

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

32.下列选项中,表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有(ABD )1-66

A.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3.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客观性是指(CD )2-114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4.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 )3-153 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D.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35.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具有(ABC )4-214

A.立法权B.财政权C.监督权D.审判权

36.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相比,不同点有(ABCD )6-272

A.竞争的目的不同B.竞争的手段有了新变化

C.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D.竞争的范围不同

37.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有(ABD )5-225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运输阶段D.销售阶段

38.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AB )4-202

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C.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D.垄断剩余价值的生产

39.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们提供的深刻教训有(ABCD )7-317 A.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必须坚决抵制各种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袭

40.下列论断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展望的有( ABCD )8-341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阶级归于消灭,国家自行消亡

C.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D.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2-93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标准和最终目的,这些都是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42.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3-176

答: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1)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3)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4)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3.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4-201

答: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

(2)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2)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6-293-294

答: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从生产力方面看。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度,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

(2)从生产关系方面看。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

(3)从上层建筑方面看。

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实质:

(1)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

(2)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

(3)当代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某些社会改良,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45.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7-331

答:(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1-64

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

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

(2)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地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地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正确认识我国的经济建设:

(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

(2)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持信心,又不忽略支流,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

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5-240-242

答:(1)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

(2)部门之间的竞争是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即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

(3)原来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转移进来,引起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利润率的变化。

这样,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最终形成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

2009年1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 B )15-16

A.理论基础

B.核心内容

C.指导原则

D.前提条件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B )5

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启蒙思想

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A )35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 )40

A.广延性

B.持续性

C.可知性

D.客观实在性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C )56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

6.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D )85

A.认识客观规律

B.制定周密计划

C.依靠广大群众

D.参加社会实践

7.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 A )100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C.认识的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

D.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部自然界

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 C )105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意识——物质——意识9.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B )113

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10.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 B )147

A.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B.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C.生产力的不同水平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11.生产方式是( D )134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C )158

A.基本动力

B.最终动力

C.直接动力

D.唯一动力

13.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A )159

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

B.先进思想的传播

C.英雄人物的组织

D.人口数量的增多

1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 )186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最多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最少劳动时间

15.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D )191

A.自由竞争规律

B.追求垄断利润规律

C.货币流通规律

D.价值规律

l6.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 C )201

A.生产资本与商业资本

B.职能资本与货币资本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7.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B )205

A.使用价值

B.剩余价值

C.价值

D.交换价值

18.下列选项中,属于君主立宪制类型的是( C )210

A.合议制和专制独裁制

B.合议制和二元君主制

C.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

D.专制独裁制和二元君主制

19.生产资料的购买时间属于( D )228

A.运输时间

B.劳动时间

C.非劳动时间

D.流通时间

20.资本主义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导致( B )241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B.平均利润的形成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变化

D.全社会的利润总量小于剩余价值总量

21.下列关于利息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251-252

A.它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

B.通常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变动

C.由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决定

D.与平均利润率和企业利润率按相同比例变动

22.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A )260

A.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B.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经营权垄断

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D.土地肥沃程度及地理位置的差别

23.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是( C )255

A.股息和贷款利息率

B.股息和汇率

C.股息和存款利息率

D.存款利息率和贷款利息率

24.从资本形态来看,资本输出的形式主要是( B )284

A.借贷资本输出和商业资本输出

B.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C.商业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D.借贷资本输出和职能资本输出

25.当代国际垄断组织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的最主要形式是( C )286

A.卡特尔和托拉斯

B.辛迪加和托拉斯

C.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

D.跨国公司和托拉斯

26.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许多新变化属于( D )296-297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根本改变

C.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爆发式质变

D.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

27.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A )310

A.列宁

B.恩格斯

C.马克思

D.斯大林

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 B )334

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实现共产主义

C.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使工人阶级成为统治阶级

29.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C )309

A.波兰人民共和国

B.巴黎公社

C.苏维埃俄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

30.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 )320

A.人民当家作主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和压迫

D.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 BCD )66

A.因地制宜

B.掌握火候

C.注意分寸

D.适可而止

3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ABCD )95-96

A.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认识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33.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 ABD )145

A.产生

B.性质

C.具体特点

D.变化发展

34.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BC )174-175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3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BC )198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D.劳动者用于娱乐消费所支出的费用

3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 ABC )233

A.Ⅰ(v+m)=Ⅱc

B.Ⅰ(c+v+m)=Ⅰc+Ⅱc

C.Ⅱ(c+v+m)=Ⅰ(v+m)+Ⅱ(v+m)

D.Ⅰ(c+m)= Ⅱv

37.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ABCD )323-324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3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BCD )277-278

A.金融寡头

B.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

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D.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39.无产阶级革命的广泛性、彻底性和深刻性在于( ABCD )305-306

A.它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B.它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

C.它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D.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40.共产主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有( ABCD )347-348

A.劳动成为解放人而非奴役人的手段

B.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需要自由选择职业

D.全民教育的普及使人们的潜能和爱好得到充分发挥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①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地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③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4)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严格的科学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把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于一身,是因为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和趋势具有一致性。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并通过革命性表现出来;革命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和基础,并且通过科学性来保证。

(5)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见教材16-18页。

42.简述意识的本质。

答:意识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可以看出,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见教材82-84页。

43.简述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

答:(1)由于形成级差地租的具体生产条件不同,使级差地租具有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Ⅰ形成的条件有两个:一

是不同的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二是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级差地租Ⅱ形成的条件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就是与土地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业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级差地租不是来源于土地本身。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见教材257-261页。

44.简述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答:(1)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2)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自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具体说来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①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②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③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海外利润;④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见教材273页。

45.简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答:实现共产主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概括地说就是:

(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2)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3)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

(4)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

(5)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

(6)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消亡。

见教材360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邓小平总结了新的科技革命以来生产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是一个反映时代精神的科学真理,它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当科学还没有应用于生产过程时,它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当科学应用生产过程,引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革,以及劳动者技能的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即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他各要素中去时,它便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2)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其表现是,科学不只是作为生产和技术的结果,跟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后面总结、概括实践经验,而是能够走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前面,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准备各种前提条件,引导技术和生产的发展。

(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首先。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其次,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再次,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见教材138-139页。47.试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答:(1)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相对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之间进行激烈竞争。少数企业不可能长期垄断先进生产条件,当先进技术得到普及以后,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从而导致商品的社会价值下降。单位商品价值降低,从而劳动力价值也相应降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超额剩余价值虽然在个别资本家那里消失了,但所有的资本家却可以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而得到相对剩余价值。

2009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 B )0-6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

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 )1-37 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1-35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D )1-48

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

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B)1-51

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

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 )1-56

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D )1-86

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

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C )2-93

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

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B )2-94

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D )2-117

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D )3-134

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C )3-137

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13.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D )3-157

A.唯一动力B.最终动力C.根本动力D.直接动力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 A )3-174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

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

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

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D )4-190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B )4-191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

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B )4-199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C )4-209

A.政党制度B.三权分立制度

C.国家制度D.选举制度

19.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B )5-225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0.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B )5-233

A.I(v+m)>IIc B.I(v+m)=IIc

C.I(c+v+m)=Ic+IIc D.II(c+v+m)=I(v+m)+II(v+m)2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C )5-239 A.不变资本的产物B.可变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

22.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 A )5-249

A.平均利润B.超额利润C.垄断利润D.企业利润23.资本主义地租是( C )5-256

A.农产品价值低于生产价格的差额B.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平均利润C.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D.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2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D )6-270

A.产业资本家B.商业资本家

C.大土地所有者D.金融寡头

25.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 )6-284

A.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

C.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26.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 A )6-299

A.无产阶级B.科学技术

C.巨大的社会财富D.社会化的生产力

27.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 C )7-305 A.《资本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D.《反杜林论》

28.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A )7-310 A.列宁B.斯大林C.布哈林D.托洛斯基

2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 )7-323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C.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30.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B )0-22

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BCD)0-5 A.民主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2.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ACD )1-37

A.朴素唯物主久B.庸俗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ACD)1-66 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4.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ABCD )2-125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5.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ABCD )3-139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36.货币的基本职能有(AB )4-189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

37.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AC )5-229

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

3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政策手段有(BCD )6-281 A.税收政策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利率政策D.最低准备金率政策

39.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表现在(AB )7-304

A.它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B.它认为资本主义必须要为一种更好的制度取代

C.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D.它认为无产阶段是埋葬资本主义的革命力量

40.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ACD )8-341

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1-40

答: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2)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2-106

答: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3.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4-201

答: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2)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6-277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的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这种结合有多种形式,并且这些具体形式还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但其基本的、主要的形式则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

(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45.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7-326

答:(1)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2)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3)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4)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3-135

答: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就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

2、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

二、观念形态的文化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民主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可以推动科学的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7.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5-230

答:(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有影响作用。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由于全部预付资本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所以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有影响作用。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年剩余价值总量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2009年7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D)0-18

A.理论性B.阶级性C.逻辑性D.实践性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C)1-37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C.世界是物质的D.世界是统一的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1-40

A.运动变化性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D.广延性

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D)1-56

A.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

5.矛盾的基本属性有两个,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A )1-56 A.同一性B.客观性C.普遍性D.特殊性

6白菜、韭菜、芹菜、菠菜等与蔬菜的关系属于(B)1-61

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B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7.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按工程殴计图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B)1-84

A.意识在先,物质在后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D.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8.从本质上看,认识是( D )2-96

A.主体主观精神的产物B.主体对“客观精神”的体验

C.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B)2-102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和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C )2-127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社会存在是指( A )3-131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B.社会物质财富的总和

C.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 D.社会各种要素的总和

12.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C )3-149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

C.工业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13.下列选项中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A)3-135

A.哲学B.逻辑学C.语言学D.物理学

1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是( C )3-131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15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C)4-184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

16.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工人的(D)4-201

A.具体劳动B.必要劳动C.个别劳动D.剩余劳动

17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B)4-203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

C.资本主义积累规律D.平均利润率规律

18.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D )4-219

A.实用圭义B.民主主义C.功利主义D.利己主义

19.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形态的是(D )5-228

A.流通资本B.商品资本C.货币资本D.生产资本

20.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C)5-232

A. 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B. 国民收入的实现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D.国民生产总值的实现问题

21.平均利润的形成是(B )5-241

A.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资本积累的结果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

22.商业资本的职能是(C )5-246

A. 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B.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C.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D.补偿商品买卖的各种费用

23.利息率的变动区间是在(A)5-252

A.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B.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

C.利润率和零之间D.年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

24.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A)5-260

A.士地有权的垄断B.土地优劣的差别

C.土地数量有限D.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

25.垄断利润的获得,主要是通过( C )6-273

A.自由竞争实现的B.市场调节实现的

C.垄断价格实现的D.行政干预实现的

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发展起来的国际垄断组织是(A)6-286 A.跨国公司B.国际卡特尔C.国际辛迪加D.国际托拉斯27.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 B )7-304

A.柏拉图B.圣西门C.康德D.李嘉图

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 B )7-332

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C.政治腐败蔓延D.杰出人物的产生

29.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D )3-164

A.社会主义基本缉济制度的改变 B.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C.衽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改变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0.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A )8-361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C .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D.促使国家自行消亡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下列科学发现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的有(ACD)0-9

A.细胞学说 B.狭义相对论 C.生物进化论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32.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 ACD)1-57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33.下列表述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有( ABD)1-66

A.注意分寸B.掌握火候

C.因地制宜D.适可而止

34.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 AC )2-107 A.唯理论的错误B.庸俗进化论的错误

C.经验论的错误D.循环论的错误

35.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表现在( ACD )3-154 A.它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

B.它决定着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C.它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

D.它决定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36.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有(ABCD)5-237-262 A.产业利润B.商业利润C.利息D.地租

3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有(BCD)5-259

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

c.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

D.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38.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垄断与竞争关系的有( ACD)6-272

A.垄断是在竞争的基础上产生的B.垄断消除了竞争

C.垄断与竞争并存D.垄断使竞争更加激烈和复杂39.无产阶级革命的广泛性、彻底性和深刻性表现为(ABCD)7-305 A.它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B.它是要彻底消灭一切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它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革命

D.它是要解放全人类的革命

40.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ABCD)8-356 A.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在实践中长期探索

B.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长期过程

C.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要更长的实践过程

D.共产主义在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的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实践的含义和基本特点。1-44-45

答: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客观性(2)自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42.简述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3-173

答:(1)是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存在着根本分歧。

(2)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认为历史是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否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英雄史观。

(3)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群众史观。

43.简述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5-250

答: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职能资本家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成为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这些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主要有:

(1)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

(2)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

(3)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6-293

答:(1)从生产力方面看。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度,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

(2)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

(3)从上层建筑方面看。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

45.如何理解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及其实现的必要条件?8-346

答: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智力获得全面发展和自由运用,个人的全部智慧、力量和潜能素质都能全面自由地尽量发挥,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1)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2)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

(3)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束缚。

(4)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2-115-117

答: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

(3)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的,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它又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

(2)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它并以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47.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4-193

答: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1)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2009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 D )0-22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 )1-40

A.自然性

B.可知性

C.不可逆性

D.客观实在性

3.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B )1-36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B.世界是统一的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世界是不断发展的

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B)1-55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D.事物发展的趋向和走势

5.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B)1-76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D.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中

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C )1-66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原有的度

D.事物的变化是否合乎规律

7.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C )1-56

A.普遍联系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具体分析法

8.认识主体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 )2-98

A.能动性

B.被动性

C.消极性

D.积极性

9.“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是( B )2-93

A.唯心主义辩证法

B.唯物主义辩证法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10.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A)2-122

A.真理是有价值的

B.有用即真理

C.真理是永恒的

D.真理是万能的

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 C )2-123

A.黑格尔

B.费尔巴哈

C.马克思

D.恩格斯

12.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法之一是(B)3-147

A.意识形态划分法

B.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

C.文化形态划分法

D.政治形态划分法

13.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 A )3-150

A.历史决定论

B.历史被动论

C.历史宿命论

D.历史意志论

14.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C)3-157

A.政治标准

B.思想标准

C.经济标准

D.道德标准

15.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标准是( A )3-177

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

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还是被动的

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还是偶然的

16.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D )4-190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B.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矛盾

C.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17.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会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B )4-187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18.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 B )4-201

A.可变资本

B.不变资本

C.货币资本

D.商品资本

19.资本有机构成可以用符号表示为(A)4-206

A.c∶v

B.m∶v

C.c+v

D.m/(c+v)

20.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其核心问题是分析(A)5-232

A.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B.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

C.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区别

D.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1.剩余价值与利润从数量上看( C )5-239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两者的大小无法判断

22.商业资本所执行的职能是(C)5-246

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B.生产出剩余价值

C.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D.贷出货币,投入生产和流通中

23.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这表明( D )5-255

A.股票价格等于股票票面额

B.股票这种商品是有价值的

C.股票价格的变动唯一取决于股息收入

D.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

24.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 D )6-266

A.社会分工的出现

B.自然分工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出现

D.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

25.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A )6-271

A.“参与制”实现的

B.“个人联合”实现的

C.竞争机制实现的

D.价格机制实现的

2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控主要是运用( A )6-279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27.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提出者是(B)7-308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28.马克思所说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是指( D)7-322

A.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社会

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C )7-335

A.普选制

B.一人一票制

C.民主集中制

D.党委负责制

30.共产主义的本质因素是( D )8-346

A.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

B.人民生活富裕

C.实行按需分配

D.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下列各项中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的有(ACD)1-38

A.机械性

B.局部性

C.不彻底性

D.形而上学性

32.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会导致(CD)1-73

A.宿命论

B.唯心主义先验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是因为(ABC)2-93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产物

34.人类生存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 AD )3-132

A.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

B.地理环境决定经济政治制度

C.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和意识形态

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3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BC)3-135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反作用于社会意识

36.商品的二因素是指(AD)4-183

A.使用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剩余价值

D.价值

37.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中,“三权”包括(ACD)4-214

A.立法权

B.财政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38.产业资本的全部循环运动依次经过的阶段有(ACD)5-225

A.购买

B.分配

C.生产

D.销售

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包括(ACD)6-277

A.资本主义国有企业

B.大型混合联合企业

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

D.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

40.社会主义民主( ABC )7-320

A.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B.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

C.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D.同其他社会的民主没有本质区别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0-16

答: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它不带任何偏见,其次还在于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再次不仅在于它提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42.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2-115

答: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是绝对的,同时又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

(1)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

(2)真理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

(3)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4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138

答:邓小平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中,能够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

生产力。

(2)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44.简述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4-193

答: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45.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5-230

答:(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有影响作用。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由于全部预付资本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所以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有影响作用。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年剩余价值总量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为什么说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3-164

答: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2)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3)改革革除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

(4)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47.试述利息率的决定因素。5-252

答:(1)利息率的最高界限不能等于或高于平均利润率,否则职能资本家无利可图;利息率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否则借贷资本家无利可图。所以,利息率变动的高低界限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即低于平均利润率高于零。

(2)一定时期利息率的高低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平均利润率本身的高低,其他条件既定时,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同方向变化;二是由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所决定。借贷资本供不应求,利息率上升;反之,借贷资本供过于求,利息率就下降。

(3)在一定平均利润率水平和借贷资本供求平衡时,利息率的高低由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决定。

(4)此外,利息率还受其他一些因素影响,如预期价格变动率、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借贷资本风险大小、借贷时间长短等。

2010年1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B)0-22

A.实现共同富裕B.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民主自由D.实现公平正义

2.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A )1-37

A.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D.理是天地万物之根

3.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D)1-41 A.朴素唯物主义B.机械唯物主义

C.不可知论D.唯心主义

4.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A )1-56 A.同一性B.普遍性C.客观性D.特殊性

5.对外国文化要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这种态度体现的哲学道理是(B)1-69

A.对立统一的原理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D.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

6.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在于(C)1-79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B.前者是绝对的,后者是相对的

C.前者是通过自然力量相互作用实现的,后者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

D.前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后者是可以随人的意志改变而改变的7.“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D)1-83

A.意识是生物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8.“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 A )2-102

A.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9.概念、判断、推理是( A )2-106

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10.判断一种观点是非对错的标准是(D)2-117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效果定是非11.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D)2-123

A.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B.了解事物的各种现象

C.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D.指导实践有效地改造世界

12.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C )3-134

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

C.生产方式D.阶级斗争

13.下列选项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的是(D)3-147

A.渔猎社会B.工业社会

C.信息社会D.封建社会

14.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A)3-159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和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15.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对立阶级之间(A)3-158

A.物质利益的对立B.思想观念的对立

C.社会地位的不同D.政治主张的不同

1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C)3-176

A.阶级性质B.组织原则

C.根本宗旨D.政治纲领

17.依据劳动二重性原理,具体劳动( D )4-184

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超额剩余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

18.商品的价值构成c+v+m中( C )4-185

A.c+v+m都是新创造的价值B.m是新创造的价值

C.v+m是新创造的价值D.v是新创造的价值

19.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C)4-203

A.市场竞争规律B.成本节约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D.价值规律

20.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是(C)4-200

A.商品的使用价值B.商品的价值

C.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D.劳动力的价值

21.依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资本可划分为(A)5-228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和可变资本D.流动资本和不变资本

22.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具有了周期性。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决定性的阶段是(A)5-236

A.危机阶段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D.高涨阶段

23.超额利润是(C)5-245

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B.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D.个别生产价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24.商业资本执行的是(A)5-246

A.产业资本中商品资本的职能B.产业资本中货币资本的职能

C.产业资本中生产资本的职能D.产业资本中流通资本的职能25.资本主义利息的本质是(B)5-251

A.货币资本使用权的价格B.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C.借贷资本的报酬D.平均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

26.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是( B )6-274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27.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的出现(B)6-273

A.使价值规律在某些领域不起作用 B.使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变化C.否定了价值规律D.改变了价值规律的内涵

28.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中,资本主义国家向私人企业注入一部分资金属于( B )6-277

A.建立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一种方式

B.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的一种方式

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的一种方式

D.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经济计划的一种方式

29.社会主义事业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开始于(A)7-314

A.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C.新中国成立之后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国家之后

30.劳动不再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B)8-348

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CD)0-13

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32.下列表述中,体现重视矛盾特殊性的有(ACD)1-61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33.真理具有客观性,是指(CD)2-114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4.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ABC)3-171 A.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B.人的本质是现实具体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D.人的本质是人人相同的

35.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 AB )4-189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

C.世界货币D.贮藏手段

36.资本处于生产过程的时间包括( ABCD )5-228

A.劳动时间B.自然力作用时间

C.停工时间D.原材料储备时间

37.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运行的调控,主要包括(ABCD)6-295 A.制定财政和货币政策B.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

C.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扶持D.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

38.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原因是( ABCD )7-315 A.我国原来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我国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商品化程度很低

C.我国原来自然经济占相当大比重

D.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39.下列各项,符合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有(ABCD )8-345

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B.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C.国家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

D.国家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自行消亡

40.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有( ABCD )7-327

A.各国生产力状况各不相同B.各国历史传统各不相同

C.各国工业化程度各不相同D.各国文化习俗各不相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规律的含义和特点。1-78

答: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特点包括:

(1)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普遍性。规律的普遍性是指,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里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

42.简述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的内容。3-142

答: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1、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之间呈现出,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43.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典型特征。5-235

答:(1)经济危机期间最根本的现象和典型特征是商品生产过剩。其他许多现象,如商品滞销、物价下跌、生产下降、工厂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等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生产过剩这个根本特征所引起的,都是生产过剩在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具体体现。

(2)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但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昀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相对过剩。因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3)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新变化。6-293

答:(1)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所谓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建立和发展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同时私人企业股权分散化,并出现了工人持股的现象。

(2)在劳资关系上,采取包括建立所谓劳资共决制度,发挥工会在维护工人就业、工作条件改善和进行工资谈判等方面的作用,允许工人代表参加企业管理等多种形式,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

(3)在分配关系上,许多发达国家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如实行社会福利政策,通过再分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4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8-359

答:(1)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必由之路。

(2)实现共产主义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如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全体社会成员文化教育的普及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等,只有在社会主义历史阶级经过长期奋斗才能创造出来。不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不具备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就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统一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的错误.2-106-108

答: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1)经验主义夸大个别的、局部的经验的作用,把它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2)教条主义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实际经验,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书本出发,把理论当作万古不变的公式,生搬硬套。

这两种错误都曾给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重大损失,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避免的。

47.试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5-228

答: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个因素:

一、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

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二、生产资本的构成

生产资本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

生产资本的构成对产业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具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两个方面:

1、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2010年4月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B )0-5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空想社会主义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看它是否承认(C)1-35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人们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3.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 )1-41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D)1-53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位置的移动

C.事物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D)1-56

A.客观性B.普遍性C.特殊性D.斗争性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 B )1-60

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外因和内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7.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D)1-85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8.“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一种( A )2-102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9.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C )2-106

A.感觉、概念、判断B.概念、判断、推理

C.感觉、知觉、表象D.感觉、知觉、推理

10.有人把个别的、局部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B)2-107

A.唯理论的错误B.经验论的错误

C.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D.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1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B)2-114 A.真理具有相对性B.真理具有客观性

C.真理具有主观性D.真理具有绝对性

12.地理环境是(D)3-132

A.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B.社会经济结构的划分依据

C.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力量D.社会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

13.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D )3-134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C.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D.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14.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A )3-140

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变化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D )3-145

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

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它的经济基础之后

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

D.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性质都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

16.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C )3-169

A.人的心理素质B.人的文化素质

C.人的社会属性D.人的自然属性

17.货币的本质是( D )4-189

A.价值符号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8.资本的有机构成可表示为(A)4-206

A.c∶v B.m∶c C.c∶m D.m∶v

1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B )4-198

A.劳动成为商品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D.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活和生产资料

20.商品生产者要实现更多的收益必须使(C)4-187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1.资本循环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阶段是(B)5-225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

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A )5-235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B.社会两大部类的比例失调C.商品供给和需求的矛盾D.国家宏观调控的缺失

23.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是( B )5-237

A.c+v+m B.c+v C.c+m D.v+m

24.除了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分工,商业资本独立化的条件还有( B )5-247

A.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分工B.商业资本家有独立的投资

C.存在独立的商业活动D.存在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商业店员25.借贷资本是(C)5-250

A.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相同的职能资本

B.与商业资本、银行资本相同的流通资本

C.从职能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

D.与其他职能资本家获得同样利润的资本形式

26.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A )6-283

A.商品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输出

C.生产资本输出D.货币资本输出

27.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B)6-279

A.促进市场总生产价格与总价值的平衡

B.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C.促进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D.促进币值稳定与收支平衡

28.资本国际化进程大体是( C )6-291

A.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国际化

B.从借贷资本、产业资本到商业资本的国际化

C.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D.从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国际化

29.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中国共产党人是(D)7-323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小平

30.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C )8-343

A.按资分配B.按劳分配C.按需分配D.平均分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 ACD )0-13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一成果

C.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D.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32.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D)1-35

A.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B.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的问题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D.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表现在(ABCD)2-93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4.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ABC)3-174

A.实现社会变革B.创造物质财富

C.创造精神财富D.摆脱一切制约

35.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BC )4-202

A.超额剩余价值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D.垄断剩余价值生产

36.产业资本在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职能形态有(ABC)5-226

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D.借贷资本

37.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 ABCD )5-239

A.剩余价值率B.资本有机构成

C.资本周转速度D.不变资本的节约

38.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 ABC )6-292

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

C.资本全球化D.劳务全球化

39.19世纪初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ABC )7-304 A.法国的圣西门B.法国的傅立叶

C.英国的欧文D.德国的黑格尔

40.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共同具有的基本特征有( ABCD )8-351 A.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B.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

D.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的含义。2-113

答: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

(1)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在主体之外有一个客观对象,真理就是指主体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简言之,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实践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客体、手段、结果都是客观实在,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42.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主要表现。3-136

答: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有: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2)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低,与此相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高。(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

(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43.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4-192

答: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1)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6-277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的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这种结合有多种形式,并且这些具体形式还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但其基本的、主要的形式则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

(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45.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7-327

答:(1)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2)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

(3)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1-68

答: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

(2)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3)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否定什么和肯定什么,批判什么和继承什么,都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用辩证否定观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意义:

(1)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

当然这种继承只能是有批判的继承,批判和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既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

(2)对于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态度。要以博大的胸襟和开放的视野,大胆吸收外国文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与此同时,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的、没落的东西。对于外国文化,既不应全盘照搬,也不应一概排斥,而应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纳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建立既能体现现代世界文明水准又有自己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

47.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4-218

答:(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以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上升时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早期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和思想家,在政治、哲学、法律、经济、文化、艺术、教育、道德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富于进取的精神的先进理论和观念,继承和发扬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毕竟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服务的,因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展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整体上逐渐丧失其历史进步性,日益演变成公开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竭力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体系,从而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局限性。

2010年7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C )0-8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学说B.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

2.根据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可以把哲学派别划分为(B)1-36 A.唯物论和唯心论B.一元论和二元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3.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认为世界万物像一阵旋风,瞬息万变,不可捉摸。这是一种( A )1-42

A.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

C.唯物辩证法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4.在唯物辩证法看来,发展的实质是(D)1-53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我国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基础是( B )1-63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6.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意识本质的是(A)1-82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B.意识是独立于物质的精神实体C.意识是人的纯粹主观创造D.意识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产物7.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础性的关系是(B)2-101

A.认识关系B.实践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

8.与感性认识相比较,理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抽象性,另一个是( C )2-107

A.能动性B.直接性C.间接性D.客观性

9.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B)2-115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B.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D.真理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多样性

10.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C)2-

A.已被实践证实的理论相符合B.大多数人的主观愿望相符合

C.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11.在社会意识中,思想体系是(B)3-135

A.低级层次的社会意识B.高级层次的社会意识

C.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D.无阶级性的社会意识

12.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人的自觉活动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A )3-

A.历史唯物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

C.折衷主义观点D.机械决定论观点

13.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它们之间是( D )3-154

A.相互孤立的关系B.相互平行的关系

C.相互决定的关系D.相互制约的关系

14.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对立阶级之间(B)3-158

A.思想观念的分歧B.物质利益的对立

C.宗教信仰的不同D.政治主张的差异

15.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应该坚持(C)3-178 A.历史主义的原则和精神分析的方法

B.现实主义的原则和精神分析的方法

C.历史主义的原则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D.现实主义的原则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16.商品价值的实体是(D)4-185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

17.资本有机构成可以表示为(C)4-206

A.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B.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的比率

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D.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18.在必要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A)4-202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D.平均剩余价值生产

19.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C)5-209 A.议会民主制B.君主立宪制

C.资产阶级专政D.总统共和制

20.下列各项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B)5-229

A.以生产工具形式存在的资本B.以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资本

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D.以厂房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21.生产不再下降,失业不再增加,企业倒闭停止。这种状态属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的(B)5-236

A.危机阶段B.萧条阶段C.复苏阶段D.高涨阶段

22.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润率是(C)5-239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与预付流通资本的比率23.商业利润的来源是( C)5-248

A.商品流通中的贱买贵卖B.商业店员和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C.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D.商业店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24.构成资本家全部职能资本的是( D )5-250

A.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B.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

C.生产资本和借贷资本D.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

25.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和新特征是(A)6-275 A.国家垄断取代私人垄断B.私人垄断取代国家垄断

C.自由竞争取代私人垄断D.自由竞争取代国家垄断

26.20世纪后半期垄断组织发展的新形式是(D)6-268

A.辛迪加B.卡特尔

C.托拉斯D.混合联合公司

27.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C)6-271

A.自由竞争来实现B.私人垄断来实现

C.“参与制”来实现 D.“个人联合”来实现

28.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A)7-305 A.共产主义者同盟B.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C.中国共产党D.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D)7-335

A.集体领导制B.个人负责制

C.民主监督制D.民主集中制

30.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B)8-343

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

C.平均分配D.按生产要素分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 BCD )0-13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3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 ACD )1-48

A.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B.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C.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D.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33.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作用的有( ABCD )1-84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34.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观点符合这一界定的有( ABC )3-171

A.人的本质是后天的B.人的本质是具体的

C.人的本质是可变的D.人的本质是永恒的

35.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BC)2-115

A.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B.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C.符合原有理论的才是真理D.能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的才是真理36.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主观条件包括( BC )4-187

A.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B.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C.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D.社会平均的工资水平

37.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ABC)5-228

A.生产时间B.流通时间

C.生产资本构成D.预付资本量

38.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目标包括(ABCD)6-279 A.保持经济的稳定与适度增长B.保持币值与物价的稳定

C.实现充分就业D.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39.资本家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费用包括(AB)5-237

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流通资本D.剩余价值

40.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的灭亡创造了主客观条件,它们有( ABD )6-299 A.社会化大生产B.现代无产阶级

C.市场经济D.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0-4 答: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42.简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主要表现。1-54

答: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43.超额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单个企业能够稳定长期地获得吗?4-203

答:(1)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个别企业率先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这个企业的资本家就会由于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而能够比其他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2)由于其他企业也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个别劳动时间缩短、个别价值降低,因此单个企业不能够稳定长期地获得超额剩余价值。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6-296

答:(1)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

(2)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

(3)当代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某些社会改良,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4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前进的?7-329

答: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1)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

(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从而导致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

(3)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和格局的变动演化,也是决定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 用认识反复性的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110

答: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1)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由于受客体和主体诸多因素的限制,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

(2)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1)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完全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这种认识使我们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重大挫折。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大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3)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还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47. 试述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5-257

答: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就是与土地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业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级差地租的形成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1)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

(2)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资本主义农业中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的源泉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2010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D)0-7

A.配第、斯密、李嘉图

B.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

C.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C)1-35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上有重要作用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C)1-41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可能和现实的关系

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B)1-54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D)1-60

A.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B.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

C.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6.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C )2-96

A.学习书本知识

B.进行社会调查

C.参加社会实践

D.研究实际情况

7.“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D)2-96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2-105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9.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形象性,另一个是

(B)2-107

A.能动性

B.间接性

C.客观性

D.直接性

10.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B )2-114 A.真理就是客观规律,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

B.真理具有客观性,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不断发展的

D.真理是具体的,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11.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B)3-148

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2.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C )3-154

A.社会改革

B.阶级斗争

C.社会基本矛盾

D.科学技术革命

13.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只涉及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是(A)3-170

A.劳动是人的本质

B.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C.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

D.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的总和

1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 B )3-175

A.人民群众不能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B.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C.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

l5.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商品的(B)4-186

A.社会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剩余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

1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C )4-199

A.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价值和交换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17.资本积累的源泉是(C )4-205

A.资本积聚

B.资本集中

C.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

18.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国家中掌握立法权的是( D )4-211

A.国家元首

B.政府

C.法院

D.议会

19.资本各形态中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 A )5-229

A.生产资本

B.货币资本

C.商品资本

D.借贷资本

20.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下,第二部类产品的总价值应等于

(D)5-233

A.第一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消费资料价值总和

B.第二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消费资料价值总和

C.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消费资料价值总和

D.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总和

21.资本主义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 D )5-241

A.商品价值

B.生产成本

C.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

22.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 )5-255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监事会 D.工会

23.银行利润的本质是( A )5-253

A.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B.银行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C.银行收取的贷款利息

D.银行收取的服务费

24.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通过( B )6-271

A.“参与制”来实现

B.“个人联合”来实现

C.资本输出来实现

D.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来实现

25.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D)6-279

A.实现经济增长

B.促进充分就业

C.实现外贸平衡

D.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6.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D )6-291

A.生产的全球化

B.贸易的全球化

C.资本的全球化

D.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27.在苏维埃俄国领导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负责人是(A)7-310

A.列宁

B.斯大林

C.布哈林

D.托洛斯基

28.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依据是

(B)7-308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

29.社会主义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A)7-323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30.当前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A)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彻底消灭“三大差别”

C.彻底消灭剥削

D.完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反对的错误倾向有(BC )0-28

A.相对主义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D.折衷主义

32.下列各项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ACD)1-37

A.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3.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有( BC)1-51

A.对立统一的观点

B.普遍联系的观点

C.永恒发展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3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ABC )2-95/96

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经验材料和新的认识工具

C.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D.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

35.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我国改革性质和特点的有( ABD)3-164

A.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的

B.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有序地进行的

C.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

D.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6.单位商品价值量( BC )4-188

A.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B.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C.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D.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37.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 CD )5-232

A.两大部类的平衡

B.总供需的平衡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

D.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

38.级差地租的形成条件有( CD )5-257

A.土地私有权垄断

B.土地经营权垄断

C.土地肥沃程度不同

D.土地地理位置不同

39.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 ABCD )6-267

A.卡特尔

B.辛迪加

C.托拉斯

D.康采恩

40.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因为( ABCD )7-320

A.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B.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C.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D.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2-101

答: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1)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2)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42.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134

答: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第二,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三,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43.简述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5-239

答: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1)二者表现不同的经济关系。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

(2)二者数量不同。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而剩余价值率只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因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

(3)剩余价值率清楚地表明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则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似乎剩余价值是由全部预付资本所产生出来的。

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6-277

答:第一,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第二,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

第三,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45.简述“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内容。8-349

答:(1)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2)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

(3)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1-85/86

答: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动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坚决反对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规律,盲目蛮干。

(2)我们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47.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与阶级局限性。4-218

答: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逐步萌芽和产生,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而逐步发展形成的。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以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上升时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

(3)早期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和思想家,在政治、哲学、法律、经济、文化、艺术、教育、道德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富于进取的精神的先进理论和观念,继承和发扬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局限性:

当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特别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后,随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展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整体上逐渐丧失其历史进步性,日益演变成公开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竭力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体系,从而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局限性。

2011年1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黑格尔、费尔巴哈是( A)0-5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2.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 )1-34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科学的世界观

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3.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1-36

A.一元论

B.二元论

C.唯物论

D.唯心论

4.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 C )1-51

A.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观点

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D.本质决定现象的观点

5.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是(D)1-57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6.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A)1-55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这是一种( C )1-86

A.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机械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C.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

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

8.下列观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其他一切认识论的最基本观点的是(A)2-93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

9.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B )2-95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B.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C.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D.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

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因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D)2-107

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1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看,就是(C)3-177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

C.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

D.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

1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自然科学属于(C)3-138

A.实体性因素

B.运筹性因素

C.渗透性因素

D.准备性因素

13.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 D )3-147

A.人的发展状况

B.地理环境的状况

C.生产力的水平

D.生产关系的性质

1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C)3-153

A.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先进与落后、创新与守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

15.社会改革的实质是( D )3-161

A.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

B.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

C.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与更新

D.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

1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D )4-182

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B.商品交换场所的建立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17.“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C)4-192

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

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C.供求关系对价格有重要影响

D.消费者的心理决定价值

1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货币的所有者在流通中购买到

(B)4-198

A.劳动工具

B.劳动力

C.劳动场所

D.劳动对象

19.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政体形式是( A )4-210

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专制独裁制

C.两党制和多党制

D.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20.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 D )5-230

A.预付不变资本的平均周转

B.预付可变资本的平均周转

C.全部固定资本的平均周转

D.预付资本各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

21.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D )5-232

A.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

B.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问题

C.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22.同股票价格成反比的是( A )5-255

A.银行利息率

B.股息

C.股票票面额

D.股票控制额

23.资本主义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的( B )5-246

A.货币资本职能

B.商品资本职能

C.生产资本职能

D.流通资本职能

24.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A )6-272

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C.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

D.生产集中消除自由竞争

25.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C )6-270

A.工业资本

B.银行资本

C.金融资本

D.商业资本

2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是( D )6-280

A.自由市场经济调节

B.制定经济政策与法令

C.国民经济计划化

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27.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的物质条件是

(C)6-301

A.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

B.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

C.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D.高新科技成果的创造

28.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立足于(B)7-308

A.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科学预言

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C.巴黎公社的原则

D.生产力决定论

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D )7-335

A.集体领导制

B.个人负责制

C.群众监督制

D.民主集中制

30.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A )8-341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

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D.自然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包括(BCD)0-13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32.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有( ABD )1-46

A.农民收割水稻

B.法官审理案件

C.演员演唱歌曲

D.科学家做化学实验

33.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BCD)2-106

A.感觉

B.概念

C.判断

D.推理

34.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除生产方式外还有( AC )3-131

A.人口因素

B.民族构成

C.地理环境

D.国家政权

35.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根源于(AC)4-205

A.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

B.市场供求关系的内在要求

C.竞争的压力

D.垄断的需要

36.决定平均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 CD )5-242

A.各部门资本总量的多少

B.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C.各部门的利润率的水平

D.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语言学概论题目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3.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 ?5.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6.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7.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 ?8.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词、句子。 ?9.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0.我国宪法 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是( D ) ??A.文字学B.语音学? ?C.词汇学D.语法学 ?2. 汉语属于( B ) ?A.屈折语B.孤立语 ?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 ?3.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B ) ??A.音素B.音位 ??C.语素D.音节 ?4. 文字的前身是( C ) ??A.结绳记事B.手势 ??C.图画记事D.实物记事 ?5. 派生词中包含( B ) ??A.词尾B.词根 ??C.虚词D.根词 ?6. 语音和语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 C ) ??A.音素B.义素 ??C.语素D.音位 7. 汉语单词“忽然”出现的位置是( C ) ??A.主语位置B.谓语位置 ??C.状语位置D.定语位置 8. 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 D ) ???A.土话B.客家话 ???C.客套话D.黑话 9. 下列语素中属于自由语素的是( C ) ???A.初B.视 ???C.人D.民 10. 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 D ) ??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 ??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专语语言学以具体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2.组合关系指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系。 3.语流音变语流中的某些音由于相互影响而发生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叫语流音变。 4.语义场由具有某些共同义素的一群词类聚而成的场。 5.语法范畴把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语法意义的类别。 四、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每题2分,共10分) 1.优秀 2.维持 3.宏观 4.精神 5.离开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每题3分,共9分) ?1.瞻仰 [+用眼 +往一定方向 +崇敬地]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 分,本大题共10 分) 1. ()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 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2.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 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3. 进入20世纪以后,语言研究的主流由历史比较语言学转为 ()。 4. 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 5. 一个音位包含的不同音素或者具体表现出来的音素叫做 ()。 6. 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 7. 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字 母。 8. 言外之意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起了补充说明的 作用。 9. 方言在社会完全分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成(? )?; 在社会高度统一的情况下,会逐渐被共同语消磨直到同化。 10. 南京方言的“兰”、“南”不分,从音位变体的角度来说,[n ]和[l]是 属于()变体。 二、单项选择题: 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1 分,本大题共15 分)

1. 在二十世纪,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 的语言学流派是() A.历史比较语言学 B.心理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2.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中的“言”属于() A.语言 B.言语 C.言语行为 D.言语作品 3. “我爱家乡”中“爱”和“家乡”() A.是聚合关系。 B.是组合关系。 C.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 4.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A.音素 B.音位 C.语素 D.音节 5. 英语的man—→men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A. 屈折变化 B.变换重音的位置 C. 变化中缀 D.异根 6. 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意义区别功能的声学特征是()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质 7. [ε]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前高不圆唇 B.舌面后高不圆唇 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 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8. 构成“语言、身体”这两个词的语素的类型() A.都是成词语素 B.都是不成词语素 C.“语”和“言”是成词语素,“身”和“体”是不成词语素 D.“语”和“言”是不成词语素,“身”和“体” 9. 广义地说,汉语动词词尾“着”、“了”、“过”属于语法范畴中的 ()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分享 首次分享者:◇﹎ゞ丫丫℡已被分享1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1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作者:————————————————————————————————日期: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法英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罗伯特·欧文)合理成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物质定义及其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成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a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这就是说,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处于运动之中b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c 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简述实践的特点及基本形式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总之,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试用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任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a.联系具有客观性。b.联系具有普遍性。c.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的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发展的原因:内在矛盾性)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取得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含答案

试卷代号:1093 语言学概论(本) 模拟试题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词5分,共10分) 1. 音位变体 2.借词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3.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B.不同的阶级使用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说明语言具有阶级性 C.人类多种多样的语言说明语言具有任意性特点 D.语言是一种纯自然的现象 4. 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 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D.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口头语言中 5.单纯词就是由一个( )构成的词。 A.词根 B.词干 C.词缀 D.词尾6.下列各种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词义的模糊性说明词义是不可捉摸的 B.多义词使用不当会产生歧义,如“门没有锁” C.“glass”的本义是玻璃,派生义指玻璃杯,这是隐喻 D.同义词在修辞上具有对比作用,可以利用来突出对立面 7.下列说法只有( )是错误的。 A.语法的规则可以类推,但也有例外,如“wife”的复数不是“wifes” B.}昆合语又叫克里奥尔语,它可以被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 C.混合语只限于某社会集团使用,缺乏广泛性 D.“墨水”原指黑墨水,现指各种颜色的墨水,这种变化是词义的扩大

三、综合分析题(共40分) 8.描写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8分) ① [u]: ② Ea]: ③ [m]: ④ [x]: 9.分析下面词语中各个构词语素的类别,是词根、词缀还是词尾。(12分) ① going ②老乡 ⑧绿化 10.指出下列词组的结构类型。(10分) ①学生和老师 ②空气新鲜 ③热烈欢呼 ④摆放整齐 ⑤阅读报纸 11.指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词尾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10分) He buys many books.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13.语言符号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分层的核。g,是ffA?其上层由哪些要素构成? 各要素在数量上有何特点? 14.举例说明基本词汇的特点,并简要说明这些特点之间的相互影响。 15.什么是双语现象?双语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2018-2019】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word版本 (2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篇一: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X—201X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言专业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词4分,共20分) 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重要特点,指音和义的结合是任 意的,没有必然的联系,由社会约定 俗成。例如汉语用[su]表示“书”,英语用[buk]表示“书”。 2.音位的自由变体---自由变体指处于同一位置中的几个音素相互可以自由替换,没有条件限制,这样的音素就是同一音位的自由变体。例如汉语南京、武 汉等地的方言的“南”,nan和lan可以自由替换,n和l在这些方言中就是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3.句法同义---指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相近的结构意义。例如“我打破了杯子”、“我把杯子打破了”、“杯子 被我打破了”这几个句子就具有相同的意义。 4.意音文字---就是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所造成的文字体系,一个 字中既有表意成分,又有表音成分。汉字就是意音文字,如“蚂”,左边表意,右边表音。 5.亲属语言---就是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例如法语、意大利语共同来自拉丁语,就是亲属语言。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一个时期的状态的语言学就是共时语言学。 2.“小猫钓鱼”这个句子中的“小猫”、“钓”、“鱼”分别可以用“小鸡”、“吃”、“虫”来替换,这三组词相互之间的关系是(聚合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纲要 1、(1)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 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无产阶级 (3)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美国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及其基础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 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离异 C、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 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认识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2)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3、(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2)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3)意识的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 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B、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意义: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以实践、地点、条件为转移 4、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全国自考2016年10月00541《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 0054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 A.广州话 B.福州话 C.重庆话 D.上海话 2.汉语拼音字母b、p、m都是 A.舌尖音 B.唇齿音 C.正齿音 D.双唇音 3.下面各项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A.英文字母 B.甲骨文 C.腓尼基字母 D.希腊字母 4.儿童“以词代句语言”出现在 A.单词句阶段 B.语法句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5.“叶子岀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拟 B.仿写 C.夸张 D.比喻 6.下面各项中含有轻声音节的是 A.渐渐 B.妈妈 C.声声 D.人人 7.“在家休息”是一个 A.动宾词组 B.主谓词组 C.偏正词组 D.兼语词组 8.不同行业有自己的“行话“行话”属于 A.地域方言 B.社会方言 C.亲属语言 D.混合语言 9.“半两棉花——免弹(谈)”采用的方法是 A.转移欢关 B.语义汉关 C.语音双关 D.替代双关 10.下面各项属于语言符号特点的是 A.约定性 B.自然性 C.固定性 D.想象性 1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方言叫 A.母方言 B.底层方言 C.基础方言 D.原始方言

12.谈话体属于 A.书面语体 B.宣传语体 C.文学语体 D.口语语体 13.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便把“世”改为“代'把“民”改成“人”,这是为了 A.避讳 B.图吉利 C.讨口彩 D.自谦 14.中国历史上推行“书同文”措施的是 A.齐桓公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唐玄宗 15.汉语中“罗汉、菩萨、塔、阎罗”等词的出现,是因为 A.儒家学说的兴盛 B.道教的兴起 C.名教的影响 D.佛教的传入 16.“弟弟吃苹果”不能说成“苹果弟弟吃'这是受制于语言符号的 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C联想关系 D.分类关系 17.音高取决于声波的 A.振幅 B.数量 C.长短 D.频率 18.“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这个句子是 A.反复句 B.顶真句 C.对偶句 D.回环句 19.中国叫“绥远、定远”之类名字的地方,往往当年 A.水草丰美 B.山川秀丽 C.曾发生战乱后被抚平 D.人口特别多 20.—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转而使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叫 A.语言混合 B.语言转用 C.克里奥尔 D.双语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下面关于语言和民族、国家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个民族只能说一种语言 B.—个民族可以说多种语言 C.一个国家只有一种语言 D.—个国家可以有多种语言 E.不同民族可以说同一种语言 22.下面各项中,属于元音的有 A.[a] B.[f] C. [l] D.[o] E.[p] 23.下面各项中属于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的有 A.音乐 B.舞蹈 C.绘画 D.推理 E.文学 24.下面各项中彼此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有 A.日语 B.葡萄牙语 C.老挝语 D.朝鲜语 E.英语 25.下面各项中,属于借词的有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1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7、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8、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正确答案:A A、19世纪四十年代 B、19世纪五十年代 C、19世纪六十年代 D、19世纪七十年代 2、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正确答案:A 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D、《反杜林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正确答案:D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 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正确答案:B A、伟大发展 B、伟大革命 C、伟大发现 D、伟大发明 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正确答案: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6、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正确答案: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7、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正确答案: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8、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正确答案:A

语言学概论课堂试题答案整理

绪论及语言本质 1.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2.“语言学概论”课程容在语言学学科分类中,属于理论语言学。 3.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一般是指语言教学。 4.17世纪,法国波瓦雅的修道院里有两位学者阿尔诺.兰斯洛合编了一本普遍唯理语法。 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走出传统语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6.传统语文学一般主要指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三个地方的语文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通常叫小学。 7.语言系统的两种基本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它们是打开语言的两把钥匙。 8.1786年,英国的威廉琼斯在皇家亚洲学会宣读的论文《三周年演说》中指出有共同的结构特点。为了纪念这一新发现,这一年被认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诞生的一年。 9.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葆朴和格里木。 10.语言的分类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按照语言的(结构/形态)特点分类;第二,按照语言的(亲属/来源)关系分类。 11.著名语言学家瑞士的索绪尔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12.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的代表著作是《语言论》。 13.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被称为“标准理论”的著作是《句法理论问题》。 14.根据语言的结构或者形态特点,一般把语言分为孤立语(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编插语)四种。 1.人类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方式有着根本区别。 2.什么样的声音与什么样的意义相结合,取决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这里的“约定俗成”的容既有任意性,也有强制性。

语言学概论真题及答案_语言学概论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 文学院新闻学14级4班陈秋霞2014033004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0分) 1、语言是由人的发出的有的声音。 2、是否能够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3 4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A、音素B、音位C、语素D、音节 2、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系叫()

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 3、发音的时候。声带振动,发音部位之间形成的窄缝比较大,气流略有摩擦。这样发出的音叫() A、元音B、半元音C、浊擦音D、塞擦音 4、汉语的“我”,翻译成英语在不同的句子成分中,分别是“I ”、“me ”、“my ”、“mine ”,这里使用的语法手段是() A、重叠法B、重音移动法C、异根法D、外部附加法 5、能够充当句法结构的结构成分的语法单位是() A、语素B、词C、句子D、句群 6、现代汉语属于() A、比较语言学B、共时语言学C、历时语言学D、一般语言学 7、现代汉语属于()

A、比较语言学B、共时语言学C、历时语言学D、一般语言学 8、汉语“帽子”、“棋子”两个词() A、前者是复合词,后者是派生词B、都是复合词 C、前者是派生词,后者是复合词D、都是派生词 9、根据构成词的语素数量的多少,把词分为() A、单义词和多义词B、类义词和同义词 C、单纯词和合成词D、复合词和派生词 10、下列诸现象中属于构词现象的是() A、汉语的“桌”加“子”变成“桌子” B、汉语的“同学”加“们”变成“同学们” C、英语的“help ”(“帮助”,现在时)加“ed ”变成“helped ”(“帮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其前身

是德国古典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运用客观规律。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引出来的,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以下3个规律:从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是关于一切运动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运动的根源在于矛盾。矛盾双方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人们要认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必须通过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个别人的认识又是有限的,这个矛盾要在无穷无尽的、连绵不断的世代中解决。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力。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等;所以每一个历史时代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思想的基础。从原始公社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个人在历史上有一定作用,每个时代都需要而且能够创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全)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最新整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 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济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多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 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2.关于“言语活动”、“语言”和“言语”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 B.“语言”是主要的,而“言语”是次要的 C.“言语”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D.“语言”是从“言语活动”抽象出来的一个均质的系统 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C A.传统语言学 B.历史比较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4.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B A.音渡 B.音素 C.音位 D.音节 5.[p‘]的发音特征是A A.双唇送气清塞音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C.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D.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 6.下列各项中,都是不圆唇元音的一组是D A.[i,u] B.[e,o] C.[A,y] D.[?,a] 7.说话人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识地加上去的句重音是D A.节律重音 B.语法重音 C.固定重音 D.强调重音 8.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D A.语汇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B.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C.语汇是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 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

9.从词的构造方式看,汉语“健儿”一词属于C A.单纯词 B.派生词 C.复合词 D.简缩词 10.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的“子”是词根语素的是C A.笼子 B.鸽子 C.瓜子 D.日子 11.下列关于语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语法是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B.语法是说本族语的人的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 C.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要素互不相关的规则 D.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相比变化较慢的现象 12.在“这些书我看过了”这个语言片段中,“这些书”和“我看过了”的性质是A.既是成分也是组合 B.是成分,不是组合 C.是组合,不是成分 D.不是成分也不是组合 13.下列关于词义模糊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 A.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模糊,中心区域明确 B.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明确,中心区域模糊 C.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中心区域都模糊 D.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可能模糊 14.“哈巴狗”和“狮子狗”指的是同一种狗,二者在词义上的主要差别是C A.理性意义不同 B.语体色彩不同 C.形象色彩不同 D.语气意义不同 15.下列各项中,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C A.他申请去北京进修 B.你去请他比较好 C.他取下了挂在墙上的地图 D.他害怕老师批评他 16.下列各项中,甲和乙之间是预设关系的是B A.(甲)他有一件西服——(乙)他有一件衣服 B.(甲)他的西服破了——(乙)他有一件西服 C.(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人借给他一本《红楼梦》D.(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书17.1956年我国推行汉字简化方案,将繁体字改成简体字,这属于A A.正字法改革 B.字符类型改革 C.文字类型改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括

马思主义的鲜期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进程。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①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论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5个)①内容与形式②本质与现象③原因与结果④必然与偶然⑤现实与可能为什么矛 盾的方法是根本方法?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矛盾分析方法。因此,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坚持和正确运用对立统-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关于什么是底线思维,如何坚持培养提高底线思维?底线就是不可逾越的界限,是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①要严守原则,不仅要划清底线,更要坚守底线,不能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②要以积极的态度研判风险、防患于未然,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坚定信心,以实际行动化解风险,变挑战为机遇,追求最佳结果;③坚持底线思维,要做到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表现: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价值的基本特性:①价值的主体性②价值的客观性③价值的多维性④价值的社会历史性。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劳动力价值的组成:①维护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①货币资本循环。 ②生产资本循环。③商定资本循环。新变化的表现①生产资料所有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