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经济为何增长这样快

中国经济为何增长这样快

中国经济为何增长这样快
中国经济为何增长这样快

中国经济为何增长这样快?

——来自后发优势视角

郭熙保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过去50年是个创造经济奇迹的时代。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创造了又一个经济奇迹。作为后发国家,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后发优势的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就是后进国家相对于先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客观有利条件,后发优势具有相对性、客观性、潜在性和递减性的特征。按要素分,后发优势有五种类型:资本、技术、劳动、制度和结构,改革开放使五种后发优势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汇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一种追赶型增长,由于后发优势具有递减性,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比过去30年大幅放缓。但后发优势仍然存在,因此,中国经济还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率。

关键词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后发优势;动力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F124

F124文献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A A

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之谜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奇迹”。1960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日本奇迹;1970年代巴西经济的持续10多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所谓的“巴西奇迹”,到1980年代,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创造了又一个奇迹,被称为是“东亚奇迹”,进入90年代一直到现在,中国经济持续近30年的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史上创造了另一个辉煌,有人称为是“中国奇迹”。我们首先来看看一些数据。按照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我们挑选了1978-2006年的28年间经济增长最快的10个国家和地区作一比较,如表1所示。

表1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十个经济体(1978-2006)

国家或地区1978-2006年间GDP

年均增长率(%)

2007年资本形成占

GDP的比重(%)

.中国9.9.8844

.博茨瓦纳8.8.25

25

.不丹(1981-2006)7.7.66

.澳门,中国(1983-2006)7.2

.新加坡7.1423

.越南(1985-2005) 6.6.8835

.韩国. 6.6

6.61129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相关年度从表中看到,在世界10个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中,中国是增长最快的国家,在1978-2006年间,年均增长率高达9.8%,增长第二快的国家是博茨瓦纳,年均增长率为8.25%,第三快的是不丹,年均增长率为7.6%。其它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率都在6-7%之间。由此可见,中国在过去28年中增长最快,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而且比其它几个增长快的国家和地区要快2-3个百分点。至于与这个时期的世界平均增长率3%和OECD 国家(所谓富国俱乐部)平均增长率2.74%相比更是快三倍之多。除了博茨瓦纳、加蓬、阿曼等一些靠自然资源出口发展的几个小国在70、80年代增长率高达10%以上之外,在人口超过1000万的大国中,没有一个国家在历史上如此长时间地达到这么高的年均增长率。因此,可以说,中国在过去30年中的确创造了经济奇迹。如果考虑到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这个奇迹与以前出现的经济奇迹相比,简直就成了一个“神话”。

由于保持了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综合经济实力在世界上大幅度提升。到2007年,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不过,将会很快超过德国,进入世界三强。中国从一个1970年代末人均收入不到3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大步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到2007年,人均收入(GNI )达到2360美元,如果按PPP 方法估算,人均收入达到5370美元。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显著缩小,在1980年,中国的人均GDP (290美元)是美国(11360美元)的2.55%;到2007年,前者人均GNI 为后者(46040美元)的5.12%。这就是说,过去27年中,中国与美国的差距缩小了一半。在过去30年中,印度被认为是世界上发展较快的另一个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人均收入与印度差不多,但到现在,中国的人均GDP 远超过了印度。1980年,中国的人均GDP 是290美元,印度是240美元,前者比后者高20.8%;到2007年,中国人均收入(2360美元)比印度(950美元)高1.48倍。1

从表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在10个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中,没有一个是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大多集中在东南亚地区。这表明在过去三十年中东南亚是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

中国经济为何在过去30年中能够保持如此高的增长速度?这样高的增长速度还能持续多久?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谜。为了破解这个谜,国内外经济学家从各个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关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源泉和动力方面的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提出的观点莫衷一是。这些观点粗略地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高资本积累率、技术进步的加速、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外贸的快速扩张,外资的直接驱动、体制的改革等。这些解释和观点都有正确的一面,但是,这些观点都比较片面,没有提出一个分析主线和统一的分析框架,更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核心。

发达国家在科技发展水平、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和市场制度建设等方面都比后进国家具有更大的优势,那么,后进国家的经济凭什么可以比发达国家增长得更快?换句话说,如果后进国家比发达国家增长得更快,那么后进国家就一定会存在一些优于发达国家的有利因素,抵消并超越先进国家优于后进国家的那些有利因素。那么,后进国家的那些有利因素是什么?我们认为就是后发优势,它不仅抵消了并且超过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有利条件,即所谓的先发优势,当然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即后发劣势。因此,后发国家能否比8.马来西亚

6.36.34423.泰国

6.6.080830

.伯利兹

6.01以上所引数据均来自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82,2009。

发达国家增长得更快,关键在于其后发优势是否充分发挥出来了,并是否超过了后发劣势。有些后发国家经济增长得比发达国家还快,从而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最后加入了富国俱乐部,这是因为这些后发国家成功地利用了其后发优势,克服了其后发劣势;而其它后发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甚至比发达国家还要慢,是因为未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克服其后发劣势。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背后的真正动因就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充分发挥了其落后的优势,即后发优势,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促进了中国经济近3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下面我们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二、后发优势概念与特征

后发优势(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 or advantage of late-development)也就是落后的优势,后发展的优势,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史学家Alexander Gerschenkron在1952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来的,他被认为是后发优势理论的创始人,后来不少经济学家对后发优势理论进行了发展。但是,格申克龙并没有对后发优势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后来的研究者也没有给出一个权威性的定义,不同的人对这个概念有不同的解释。这里,我们将给后发优势下个定义,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后进国家相对于先进国家在发展上所具有的客观有利条件。由这个定义可以得到后发优势四个方面的特征:

相对性:后进与先进是相对的,后发展是相对于先发展而言的,不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就无所谓后发优势。因此,后发优势分析是一种比较分析,即把后进国家与先进国家的各种因素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发现后进国家的优势所在。

客观性:后发优势是由经济落后这个客观事实引起的,它不可能靠人的主观努力创造出来。没有落后就不存在后发优势,有了落后就一定会存在后发优势。

潜在性:后发优势是潜在的,它要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才能实现,促进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如果潜在的后发优势实现了,就形成了追赶。这里需强调指出,有了后发优势,不一定会导致经济追赶,它只有发挥出来了,才出现追赶。如果一些落后国家和落后地区经济长期停滞不前,这不意味着它们不存在后发优势。

递减性:后发优势产生于后进国家和先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差距越大,后发优势的潜力就越大,随着差距的缩小,后发优势潜力就会不断变小,一旦赶上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后发优势就完全消失了。这意味着后发优势具有递减性。

后发优势与追赶(catch-up)概念是密切相关的。追赶2概念常常出现在经济学文献中。追赶意味着后进国家的经济增长比先进国家更快,从而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但追赶背后的动力就是后发优势。没有后发优势,就不可能有追赶。追赶是一种现象,而后发优势是动力。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是对应的。落后本身是一种劣势,这是不言自明的。正像有比较优势就有比较劣势一样。我们说有后发优势,不意味着否定后发劣势的存在,正如在发展理论和贸易理论中强调比较优势一样,并不否认有比较劣势的存在。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论,正是为了说明那些落后国家在每种生产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如何寻找其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产品生产和出口,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我们在分析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时,就是要在落后中找到有利于发展的那些因素。这正是后发优势理论要研究的内容。3

2国内学术界常常把catch-up译为“赶超”,这是不准确的。Catch-up只含有“赶”的意思,没有“超”的含义。实际上,后进国家的主要任务是赶上发达国家,至于超过现在的发达国家则不是后发优势和追赶所研究的内容。这个概念的提出可能与我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大办钢铁时提出的“赶英超美”有关,人们习惯于沿用这个概念,但那时所谓的“赶超”,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追赶”不是同一个概念。

3在学术界常常存在一种用后发劣势来否认后发优势的倾向。例如,西方一些激进学者用依附论来反对与

由于后发优势概念界定的模糊性,学术界对后发优势迄今为止还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分类,因此,对后发优势的讨论往往存在着片面性和局限性。譬如,不少人把后发优势仅仅理解为对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模仿和利用,我们认为这是有片面性的。我们依从上述定义对后发优势作了一个分类。按照发展要素划分,后发优势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即资本后发优势、技术后发优势、人力后发优势、制度后发优势和结构后发优势。这些优势都产生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差距越大,其优势就越大。如果这些优势发挥出来了,就会变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促进生产率和经济加速增长,最终赶上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下面结合中国的实际来解释这五种后发优势的含义。

三、后发优势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动力

1、资本后发优势

资本后发优势产生于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新古典增长理论正是依据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这一假定得出了增长趋同假说。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资本稀缺,劳动力丰富,发达国家资本丰富,而劳动力相对稀缺,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发达国家的资本就会流向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更快。当然,关于增长趋同假说受到了新增长理论的非议。但是有资料证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利润率比发达国家的高,发展中国家引进的外资总额要高于流出的总额。从图1中可知,在1970-2005年间,发展中国家FDI 流入量始终大于流出量,而且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其差额越来越大。如果不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收益率更高,发展中国家FDI 流入净额为什么越来越多?

图11970-2005年间发展中国家的FDI 流入与流出量

资料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972241475.html,

从中国实际情况来看更能说明这一点。就外国直接投资而言,中国的FDI 已经从1985发达国家开展对外贸易,用剥削论来反对外资引进,就是这种倾向的一种表现。国内也有些学者持有这样的观点。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250000

300000

350000

1970197519801985

1990199520002005

年份

百万美元FDI 流入量FDI 流出量

年的47.6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735.8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一事实说明中国资本投资收益率是比较高的。很多学者认为,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但这是中国充分利用资本后发优势的结果。

图2中国FDI流入量的变化单位:十亿美元

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此外,资本后发优势不仅表现在国际资本流动方面,还可以表现在国内资本积累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工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业部门是增长最快的部门,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工业部门相对于农业和服务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部门,工业部门的扩张,必然会带来较高的资本积累率。

表2提供了不同收入国家在选择的年份中的资本形成率。从表2中可知,无论中等收入国家还是低收入国家的资本形成率都要高于发达国家。而且,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资本形成率是最高的,其中中国的资本形成率又远高于其他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家,2007年,中国的资本形成率高达44%,是世界最高的。这与经济增长率基本上是密切相关的,即资本形成率高的国家,经济增长率也高。从表1中可知,东亚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而资本形成率也是最高的;中国是是世界上增长率最高的国家,同时,资本形成率也是世界上最高的。这些国家之所以资本形成率高,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工业部门扩张迅速,工业化进程加快,而工业部门是资本密集型最高的部门。

表2不同收入国家资本形成率(资本形成总额/GDP)单位:%

1980199019992007

28242024

25262425

26262425

32353338

35354044

高收入国家24232121

25242222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相关年份。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正在工业化的国家,资本积累率必然较高,而高资本积累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工业化,资本积累自然就要低一些,因而经济增长率相应就要低一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资本后发优势,一种在发展中国家存在而在发达国家不存在的优势。如果我们把引进外资看作是后发国家外在的资本后发优势,那么,我们可以把高资本积累作为后发国家内在的资本后发优势。

2、技术后发优势

技术后发优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后发优势,我们称为是狭义的后发优势。该种优势假定先进科技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发明创造出来的,作为后进国家,无须投入如此大的资源和时间在研发上,而只需要把发达国家现存的先进技术引进过来,加以消化改进,就可以加速本国的技术进步。由于吸收、消化和模仿比发明创新花费的成本和时间要少得多,因此,发展中国家能够节约大量的资源和时间,而且能够比发达国家以更快的速率促进技术进步,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差距。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这样,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就可以比发达国家更快。

除了技术模仿之外,后进国家还可以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一项技术的发展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进行的。比如,电子技术从最初的半导体、再到晶体管,最后到集成电路,经过了好几个发展阶段。后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引进国外技术时,就可以跳过一些中间阶段,直接引进国外最先进的技术,而无须从初级技术开始。这就为后进国家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水平差距提供了快捷方式。

中国在过去30年中,技术进步迅速,主要得益于从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仅从电子技术来看,仅仅20年时间,国产的家电产品基本上取代了进口的家电产品;又如,我国汽车制造技术在引进消化基础上也进步很快,合资企业的国产化率越来越高,而且国内自主品牌占有份额也越来越大。还可以从关税变化来看,1986年,中国对小汽车进口的关税高达220%,但到2006年,降低至25%。关税的降低是衡量技术进步的重要指标,汽车关系的大幅度下降表明我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技术的迅速进步推动了我国生产率和经济迅速增长,这充分体现了技术后发优势的作用。如果没有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我国技术进步不会有这么快。从图3中我们看到,中国的高新技术进口占总进口额的比重一直高于高新技术出口占总出口额的比重,这表明,我国是高新技术净进口国家。在2002年之后,中国的高新技术出口比重上升很快,表明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大增强了。

图3高新技术进出口额占总进出口额的比重单位:%

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3、人力后发优势

人力后发优势产生于后进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人力资源方面的差别。这种后发优势包括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从数量上说,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比发达国家要低得多,因此,发展中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具有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产生于经济的落后性,因此也就是后发优势。在这一点上,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是一致的。

中国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其出口产品主要是轻纺工业产品,使对外贸易每年以17.4%的速度增长。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21738.3亿美元,贸易差额也由1978年的11.4亿美元的逆差变为2006年1774亿美元的顺差,占当年GDP 的比重达到6.7%。这无疑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的进出口增长情况可以从图4中看得很清楚,

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外贸出现了跳跃式发展。

10

20

30

40

50

60

70

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2005

-50000

500010000150002000025000年份

亿美

元 图41978-2007年间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及进出口差额

资料来源:各年《中国统计年鉴》

由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快速扩张,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从贸易额来说,中国在世界中的排名,1978年是第27位,1995年上升到12位,到2004年跃升到第三位,已名符其实地进入世界贸易大国行列。

对外贸易的扩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例如,2005、2006年,我国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达到24.1%和19.5%。4外贸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如促进了技术引进,优化了资源配置,增加了就业,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发展中国家在人力资本积累方面也有其后发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存量要低得多。人力资本投资像物质资本一样也具有报酬递减的性质,这是因为人的智力开发是有限度的,开发一个文盲的智力与开发一个大学生的智力在效果上是不一样的,同样一块钱投入前者的效果就要好得多。发达国家智力开发已达到较高水平,而发展中国家的智力开发水平比较低,因此,发展中国家智力开发的效益就要高于发达国家,同样一美元的教育投资,在发展中国家的收益就会高于在发达国家的收益,这就是说,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要比发达国家高。这已被很多实证研究所证实。如表3所示,无论是初等、中等还是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资的社会和个人收益率都比OECD 国家高,而且,越是贫困地区,收益率越高。例如,非洲是世界上最贫困地区,其教育投资收益率是最高的。从表3中还可以看到,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初等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高于中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中等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

表3不同受教育水平、不同地区教育投资回报的比较(%)

社会

个人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16.211.1112015.818.2/中东/北非*

15.69.79.913.813.618.8/加勒比

海区域17.412.912.326.617.019.5

4国家统计局:《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Source:Psacharopoulos George,Harry Anthony Patrinos(2002).Returns to Investment in Education:A Further Updat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881.

这样,发展中国家更多地投资教育和健康,就可以加速人力资本积累,导致劳动生产率更快的增长。此外,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教育国际化的今天,发展中国家劳动者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以便捷的方式获取专业技术知识,例如通过报刊、电视、互联网等方式,发展中国家劳动者能够容易且便宜地获得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知识,从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快地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也能使发展中国家劳动者更快的掌握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知识。

在过去20多年中,我国对教育大幅度的投资,使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本水平提高迅速,远比发达国家提高得快。从图5中看到,中国的初等教育入学率从1990年60%多提高到目前的100%,中等教育入学率从1990年的20%提高到目前的60%,而高等教育发展更快,大学入学率从1990年的5%提高到目前的20%以上。

图5中国各级教育的入学率

20

40

60

80

100

120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初中高中大学

:https://www.doczj.com/doc/972241475.html,

此外,中国通过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与发达国家开展教育和学术交流和合作办学,以及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大大加快了人力资本积累速度,与发达国家在人力资本积累上的差距在迅速缩小。过去30年中,我国已派遣各类留学生达到100万人左右。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已回到祖国,其中很大一部分成为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和骨干。中国高校越来越多使用国外的教材,借鉴国外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聘请国外专家来从事教学,这无疑对于提高我国大学的办学效率和教育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源泉。所有这些都是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本积累方面的后发优势的结果。

4、制度后发优势

OECD

8.59.48.513.411.311.6洲25.4

18.411.337.624.627.818.913.110.826.617.019.0

制度后发优势是基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制度效率差距。它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制度改善的巨大潜力,二是对先进制度的借鉴和模仿,三是制度趋同。

后进国家的制度往往是无效率的,这样就存在一个制度改善的巨大空间和潜力,而发达国家由于制度是相对有效率的,制度改善的空间就要小得多。如果发展中国家愿意改革它们现有无效率的制度,就会大大提高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改善经济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增长。这就是后发国家可以利用的制度后发优势,我们把它称为内在的制度后发优势,意味着它是产生于它们本身制度的改善,只要它们的当政者有改革的意愿和能力,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其次,后发国家因为处于后发展地位还可以大量地借鉴和模仿先发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尤其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和公共管理制度,因为后者在制度建设过程中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长期的摸索和试错,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发展了一套成熟的、有效率的制度和政策体系。这就为发展中国家实施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照物,使之在制度建设中少走弯路,减少试错成本和时间。例如,现代企业制度,现代金融体系,现代宏观调控政策,等等,在发达国家都有现成的经验,发展中国家在构建这些制度时是可以直接学习和借鉴的。这里需指出,学习和借鉴不等于就是照搬,各国都有自己的国情,照搬是行不通的,但也要防止以国情不同为由,完全拒绝学习和借鉴国外成功的制度建设经验。通过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来改善后进国家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我们称之为外在的制度后发优势,它是通过对外开放来实现的。

在当今世界上,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趋势越来越猛烈,国际合作、交流和协调越来越显得迫切。在这样背景下,国际组织和国际规则对后发国家改善制度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比如,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贸易规则,要求各国必须遵守执行。而这些规则基本上符合市场经济制度的自由竞争原则,因此,该组织促进了后进国家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各国经济制度具有趋同的倾向。尽管这种趋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会造成一些冲击,甚至还会造成一些损失,但总的说来,这种趋势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自觉地向国际准则靠拢,也属于外在的制度后发优势,也只有通过对外开放才能实现。

改革开放前,中国是一个计划经济国家,搞了几十年,经济发展缓慢,有时甚至停滞不前,证明这种体制是无效率的。1970年代末发动的经济改革从根本上说是要把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比在效率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制度改善空间。在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这种潜力被充分释放出来了。30年来,从国家层面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到企业层面的微观管理体制,进行了持续的、渐进的但又是根本性的改革,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已逐渐被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确立。经济体制改革使生产力得到充分解放和发展,经济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明显提高,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切都是充分利用制度后发优势所带来的。这里不妨以农村体制改革为例来说明。

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化的集体生产制度,这种制度被证明是无效率的。经过6年时间的改革,这种无效率的集体生产制度逐渐被家庭生产责任制所取代,到80年代中期,我国农村中基本上实现了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改革的成效非常显著,在1978-1984年间,粮食生产每年以5%以上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改革前1952-1978年间每年2.4%的增长率,大大缓解了中国粮食严重短缺的局面。这一改革为后来进行的城市各项体制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农村体制改革的成功,中国其他体制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70年代末开始的农村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认为就是充分利用制度后发优势的结果。如果在改革前不存在无效率的集体生产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就不可

能带来农业和粮食生产的高速增长。发达国家早已实行了家庭农场制度,该制度是迄今为止最为有效的农业经营制度。因此,在发达国家不存在这种制度改善的空间和潜力,因而就不可能出现像中国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爆发式增长。

中国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非常重视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最初借鉴东欧一些国家的经验,后来把改革的目标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多地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制度,如宏观调控政策,现代企业制度,金融保险制度,社会保障体制,等等。如果说90年代以前的改革主要是充分发挥内在的制度后发优势,那么,90年代以来的改革则主要是充分发挥外在的制度后发优势,即主要是向西方学习和借鉴,因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没有经验,必须向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学习和借鉴。中国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中,由于积极地向西方学习,使改革的进程较为顺利和平和,少走了不少弯路,节约了制度试错成本和时间。如果我们闭关自守搞改革,对西方国家的经验一概排斥在外,一切要从头做起,一切要另搞一套,那么,我们的改革就不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当然,学习、借鉴和吸收国外一些法律、政策和管理方法,决不能全盘照搬,各国都有自己的国情,全盘照搬是从来不可能成功的,因此,在借鉴别国经验时必须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

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越来越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中,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深。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已与全球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对中国来说,加入WTO既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当然是利大于弊。它要求中国必须遵守国际游戏规则,这就使得国内的法律体系和管理方法必须适应国际规则,迫使那些不适应WTO规则的制度必须加快改革步伐。从长远来看,这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因此,对于改善经济运行机制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5、结构后发优势

结构后发优势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方面的差距。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已经工业化了,并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即服务业占主导地位。一般说来,在三次产业中,工业部门的生产率是最高的。图6提供了中国三次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从图中可知,任何时候工业部门的生产率是最高的。

图61978—2005年间中国三次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化

资料来源:各年《中国统计年鉴》

发达国家从第二产业转变到第三产业,将会使总量生产率增长率呈现递减趋势,当然,这种递减趋势被新的技术革命所抵消和减缓,但仍然没有完全抵消掉,因此,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并没有工业化时期那么高。相反,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较低,工业部门规模较小,而农业部门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存在着鲜明的二元经济结构。工业部门的生产率远高于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因此,在农业劳动力和资本向工业部门转移时,会促进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由资源在部门间的重新配置所带来的效率的提高,我们称之为结构的后发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劳动力和资本从农业部门大规模地流向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由于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的生产率大大高于农业部门,因此这种资源在部门间的再配置促进了整个经济的增长。据估计,过去20多年来,中国农业资源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为经济增长作出了大约20%的贡献。表4提供了一种研究结果。从表中看,1978-2003年,仅仅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就高达22.3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17.78%。笔者在2002年所做的一项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该研究结果是,从1978-2000年间,劳动力转移对总量劳动生产率的贡献高达2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19.2%。5如果再考虑资本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资源再配置为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所作的贡献就更大。不过,资本的贡献由于数据资料的限制,比较难于计算。随着工业化不断向前推进,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这种资源再配置的增长效应将趋于下降。从表4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点: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的贡献呈下降趋势。

表4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对总生产率及经济增长的影响

资料来源:李勋来、李国平,“经济增长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效应研究”,《经济科学》2005年第3期。

四、结论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来自于后发优势的充分发挥,资本、技术、人力、制度和结构这五种后发优势的同时发挥,汇合成了巨大的推动力,使中国经济连续30年保持近10%的高速增长,从而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但是不完全的。的确,没有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如此快速增长,但是,如果没有巨大的后发优势潜力,无论怎么改革开放,也不可能有连续30年如此高的增长率。因此,我们认为,后发优势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动因,而改革开放的作用就是使这种潜在的后发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了,改革开放是后发优势得以发挥的促发器。这就是我们的观点。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指出。第一个问题是,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后发优势产生时期总量生产率增长率

(%)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生产率增长(%)劳动力转移对总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劳动力转移对实际GDP 增长率的贡献(%)

4.88

1.8537.912

2.646.94

2.1631.1222.2011.06

1.4613.201

2.068.49 1.9022.3817.78

5郭熙保,“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理论思考与中国的经验”,《世界经济》2002年12期。

于落后,只要落后就会有后发优势存在。世界上经济落后的国家很多,这些国家的市场体制不完善,工业化程度也较低,应该说这些国家也存在着后发优势,为什么这些国家经济增长不快,甚至比发达国家还低?我们的回答是,所有经济落后的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都具有后发优势,但是,后发优势是潜在的,这些经济落后国家增长率缓慢,主要是因为它们没有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让这些后发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为这种后发优势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这就是改革开放的作用。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的高速增长还能持续多久?很多学者都对中国未来增长持乐观的态度,有的说高速增长还能持续20年,有的说能持续30年。经济学家不是预言家,我们不可能预测未来2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是多高。但是,趋势是可以预测的。我们认为在未来几十年中中国经济增长肯定会放缓,不可能达到像过去20多年那样年均9.8%的增长速度。其原因不是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这些实际上不是最主要障碍。当然也不是最近出现的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这只是短期现象。其根本原因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缩小了,因此后发优势的潜力将会趋于下降,相应地,增长的动力将会减弱。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存在,以上所说的五种后发优势都程度不同的存在,因此,中国经济仍然能够保持比发达国家更高的增长率。一旦中国实现工业化之后,这种后发优势就不复存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将转变到制度和技术创新,与发达国家一样。不过,这种转变是逐渐发生的,因此,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的同时,还必须建立自主的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研究:后发优势研究专题》[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郭熙保:《农业剩余劳动及其转移问题:理论思考与中国经验》[J],《世界经济》2002年12期。

[3]郭熙保、胡汉昌:《后发优势新论——兼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J],《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

[4]郭熙保、胡汉昌:《后发优势研究述评》[J],《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5]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版。

[6]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J],《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4期。

[7]杨志银:经济发展动力观点的梳理和启示[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6

[8]武剑: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1999.11

[9]江小涓:FDI对中国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贡献[J],中国工业经济,2002.7

[10]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10

[11]A.Gerschenkron: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2]Jang-Sup Shin:the Economics of Latecomers:Catching-up,Technology Transfer and Institutions in Germany,Japan and South Korea,Routledge,1996.

[13]M.Abramovitz:“Catching up,Forging Ahead and Falling Behind”[J],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No.2,1986.

[14]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relative years.

[15]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relative years.

Why Did China

China’’Economy Grow so Fast?

――A New Perspective Based on Advantages of Late-development

Guo Xi-bao

(Center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earch,Wuhan University,Wuhan430072,China)

Abstract:Why can China’s economy maintain a thirty-years-long high growth rate and thus created an unprecedented miracle in the world economic history?How long can the high-speed growth momentum keep on?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from a new perspective.A basic impetus behind this long-run high-speed growth of China is its full exploitation of advantages of late-development. The reform and openness started in1978created quit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exploitation of advantages of late-development.So the high-speed growth of China is a catching-up growth.Because of the declining of the potential of late-development advantages,the future growth rate will slow down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before.

Keywords:China’s economic growth advantage of late-development driving force

收稿日期:2008-11-2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6AJL001、07AJL006)

中国经济增长三十年:经济奇迹的解释与展望(宏观专题)

中国经济增长三十年:经济奇迹的解释与展望 郭金兴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天津,300071 内容摘要:本文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至于更长远的历史背景下,试图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对二百年前欧洲奇迹的回应。中国经济奇迹可以从经济发展战略引发的制度变迁、要素投入数量和质量的增加以及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所形成的技术进步来解释。决定中国奇迹发生的主要因素仍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发挥重要作用,而且,由于行政管理体制带来的国家治理能力的增强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国经济在未来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关键词:经济增长、历史大分流、中国奇迹、可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令全球瞩目,因为它不仅改变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生活方式,使之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且随着日益深入的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中国经济问题更多的成为世界经济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和主要的经济转轨国家,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为其它国家和地区提供广泛的借鉴,并为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事实,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吸引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研究兴趣。由于研究视角与理论方法的不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基本问题,常常存在着很多争论,并在争论中取得了一些共识,从而增进了我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认识,推动了相关理论的发展。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论述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中一些基本问题,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更长远的历史视角下考察中国的经济增长,试图说明当前中国经济奇迹般的增长实际上应当视为19世纪中西方历史大分流中出现的“欧洲奇迹”的回应;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奇迹的解释,从经济发展战略、要素投入与技术进步等方面说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第三部分围绕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奇迹是否能够继续。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经济增长方式有关,但是本文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模式是由要素禀赋的比例决定。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比例,因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不同的含义。

全面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2016-2017-1《形势与政策》作业 学院: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 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姓名:吴楷文 课程号:B0900171C 学号:B16090312 任课老师:张娟 2016年12 月18日

全面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格局变化的新时代,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新时期,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因素及策略值得世界探究,也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本文主要从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两个方面研究。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理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实现富国裕民,是许多经济学家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本段从经济增长理论的综合分析中发现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规律,通过这些规律来研究中国经济的增长事实,分析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寻找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因素分析,力图以严密的逻辑、丰富的材料、科学的分析,来发现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历史观为指导,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分析线索,运用数学分析、计量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合理吸取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分析、探讨和研究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本段研究认为,要素投入的增加固然可带来经济增长,但生产要素资源是有限的,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很难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都是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要素投入增加和综合生产率提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制度是影响要素投入效率、技术进步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之原因。这个结论对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经济现实是经济增长理论赖以产生的基础,从丰富的中国经济增长现实中提炼出有规律 性的经济事实是中国经济研究的重要工作,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中国50年来的经济增长现实,从中得出要素投入的增加、要素效率提高、技术进步、改革开放等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的增长事实是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真实可靠的增长,从中得出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路径和增长趋势,并提出需要强化的五个方面政策选择(要提高教育水平、重视人力资本积累,扩大资本积累、优化融资机制,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增加科研投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率的制度),以推进要素的效率化和综合生产率的不断提离,推动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摘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的困境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得归功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处在转变之中,正从旧的经济发展模式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美国、日本的经验相比,吸引巨额国际资本流入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而汇率问题则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难题。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与美国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以前,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表现为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国外,资本的增长则主要来自国内,而现在,资本的增长更加依赖于外国资本和台湾资本,而需求增长则依赖于本地资源。印证这种变化趋势的是,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的气势似乎盖过了珠江三角洲,上海与香港的金融中心之争也是咄咄逼人,如果说香港、深圳和珠江三角洲是外向型经济体系,那么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体系在地缘和传统上则较多是以内向(国内市场)为主要特征,这也是近年来跨国公司投资更多的选择上海的原因。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最终要超过国外市场,中国的发展模式已经颠倒过来。 翻开世界经济历史地图就会发现,经济大国的近代工业均发轫于沿海,但成功的大国经济很快就转向内地工业资源密集区,至少美国的经济历程是如此。美国经济沿着这条道路发展起来的,而法国、西班牙、荷兰、汉萨同盟则在相反道路上衰弱了。在南北战争以前,美国的生产力和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但美国人并没有长期沉浸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政策,而是调头西进,走“内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特别是19世纪早期,运输业和通信业的新技术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美国通过其东部沿海的城市纽约和波士顿的金融中心从英国输入资本,运用这些资本在纽约、宾夕法尼亚和俄亥俄等州建立了炼钢和采煤等新兴工业。这些产品运往内陆,供应芝加哥等新兴城市和西海岸的城市。这些新城市则在美国的腹地开发出新的农业产地以供应世界市场。而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各国等周边国家向美国提供原材料和某些特定的制成品以满足美国工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从企业债券到股票融资等金融工具的出现,标志着19世纪末华尔街资本证券市场的成熟,这为20世纪产业重组和企业并购提供了金融平台,那些20世纪的大公司和跨国公司就是以此为基础成长起来的。结果,半个世纪以后,整个西部地区就为美利坚的民族生产力所充溢,为美国迅速跨入世界强国奠定了物质基础。20世纪初,当美国的民族生产力已足以称霸世界时,才打出“世界主义”和“门户开放”的旗帜。 这个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如“西部开发”和“启动内需”仍有借鉴意义。只是,这个经验对一个世纪之后的中国经济所具有的挑战意味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那些在成长中具有时序关系的阶段和过程将被压缩在一个较短时期来完成。 二、作为反例的日本经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经济奇迹被归结为这样一种基本发展模式:在日本式经济中,政府为了达到它的(贸易立国、出口导向)目标,在市场中同时嵌入了激励和抑制因素。在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后,日本实行的国家指导而私人所有的经济体制是日本二战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高效的经济体的主要因素。南韩和台湾学习了它的主要原则和机构,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但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日本对美国的持续贸易顺差,即美国对日本的持续贸易逆差开始成为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时,对日本经济成功的主流解释是它享有特别优惠的汇率,这一汇率是美国在战后占领期间为了帮助日本经济复苏而确立的,名义上1美元可兑换360日元。1971年,尼克松总统结束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迫使日元升值,削弱日货在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优势。15年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经济规模有两个德国那么大,在汽车、钢铁、电子产品、机器人、半导体、液晶显示器和其他工业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美国人更是惊呼日本的“威胁”。像尼克松一样,里根政府又寻求利用汇率

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 教学号:21140731 姓名:王月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本文根据计量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Eviews软件相关知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5年-2015年三十多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公共预算支出、进出口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CPI、GDP、投资、预算支出、进出口、经济增长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 在曼昆中级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中指出,国民收入核算把GDP分为四大类支出: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用Y代表GDP有,Y=C+I+G+NX。

从公式可知,GDP主要受这四方面影响,因此本文用公共预算支出衡量一部分政府购买,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衡量投资。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国消费需求对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所以,选取了CPI物价指数来进行进一步分析。同时随着对外经济加强,进出口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进出口额也是值得分析的因素。 二、模型设定与参数设计 (一)数据的收集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时间序列表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指导教师: 小组成员: 日期:年月

【摘要】 2004中国经济增长论坛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作出预测,中 国经济增长速度2004年有望超过9%,2005年则大约在8%至9%之间。在全球经济不是非常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成了世界经济的一个亮点。本文综合了西方经济学中各个流派的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建立了理论模型。然后收集了从1985年到2002年的相关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最后,我们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易纲、樊纲、李岩在《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上撰文指出,自从1997年亚洲发生经济危机以后,人们普遍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理由是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太低,不足以支持可持续的增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在他的著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特别指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尽管他赞扬中国:“在近20年的时间里,其10多亿人口的收入提高了4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经历如此快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他也认为:“亚洲取得了卓越的经济增长率,却没有与之相当的卓越的生产率增长。它的增长是资源投入的结果,而不是效率的提升。”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只是数量的扩张却没有技术和管理的创新,那么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全要素生产率上的巨大差别并不难理解。 文章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单纯数量上的扩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微观主体的转变,中国技术进步的状况,中国人力资本结构的提升以及不断走高的人民币汇率和不断增长的官方储备都说明,中国经济的效率几乎没有提高的判断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来源是没有考虑新兴经济国家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应该与发达国家有所区别,而其最根本的是没有认识到新兴经济国家地区和发达国家的投资方向有所不同,这二者的技术进步机理也不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产出增长率扣除各要素投入增长率的产出效益后的余值,实质上是要素投入所不能解释的部分。随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变得越来越精巧,这一余值越来越低。用不同的方法测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不能比较的。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测算出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国家地区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如果没有考虑这两种经济体技术进步机制的不同及投资方向上的不同,也是不能比较的。 针对中国经济增长这个热门话题,本文收集了我国1985年到2002年间的GDP,固定资产等数据,并加以实证分析及比较对比分析,分析这段时间里这些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经济理论陈述 西方经济学通常把经济增长规定为产量的增加,用来衡量这一经济量的尺度通常是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收入。

解读中国经济 读后感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 要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各种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必须了解当代中国经济。在此书以前,我一直对“经济”类的书籍敬而远之。原因无非是自己的兴趣点主要是文史哲,经济类的一直没有太大的阅读欲望,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自己对“经济”的许多现象不甚了解,很多时候也是只求表面意会,而不作深究。但是当我接触的事情越多时,现实告诉我必须踏出这一步,不然,就永远限制于自己既定的知识和认识框架内,无法突破出去。庆幸的是,我踏出的这一步,是林毅夫的这本《解读中国经济》。 林毅夫的传奇经历想必不少人已经有所听闻,在此姑且不谈有关意识形态的问题。单就这本书而言,我认为他是透彻地了解中国国情的,同时也是透彻地了解中国经济状况。 这本书里林毅夫主要要回答几个重要问题。第一个是为什么中国古代经济那么发达,到了近代却这么狼狈?他不太相信文化决定论。他认为经济发展长远来看就看一个因素,科技的进步。中国古代人口多,市场统一,农民和手工业者试错机会多,所以科技更发达,经济也更繁荣。至于为什么中国近代衰落了,乃是因为近代工业革命使得科技进步更多地来自科学家和实验室,中国由于科举这个激励机制出了问题,徘徊不前,被西方远远地甩在后面。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建国以来,以1978年为分水岭,前后发展,至少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差距这么大?中国工业底子薄,积累少而人口多,选择这条路违背了中国的比较优势,因此走的非常艰难。这条路一经选择,中国的经济框架就注定了:重工业建设周期长,需要资金,于是政府刻意压低利息;重工业需要进口外国材料,于是人为提高汇率;重工业不能直接改善人民的生活,利润薄,于是一需要垄断,二需要刻意压低原材料价格和工资。 全书下来,让人识得特别是改革以来诸多问题的来龙去脉,也识得“提出问题、援引即有理论、查找理论缺陷、提出新的理论”这样经济学学术研究的模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清楚认识自己和别人,找到比较优势,遵循这个比较优势,利人利己!双赢的技巧并非相互的让步,而是找到对于双方重要程度不同的要素进行交换,例如巴以“土地换和平”,其实正是“比较优势”这个经济理论在发挥着作用。

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者其他文明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谜。众所周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科学技术上有着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也有数百种之多。曾有中国学者在考察中国与欧洲的发展之后,提出近现代西方科学,工业革命与现代艺术是建立在中国科技、文化、体制与思想的成果基础上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按常理来说,中国的发展应是远远领先于欧洲其他国家而不是落后。针对这个问题,李约瑟本人花费了多年时间与大量精力努力试图寻求这个难题的谜底。 李约瑟从科学方法的角度得到的答案是: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缺乏实践精神,很多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最特别的一点是他提出了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有力的批评了中国儒家学术传统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 除了他本人的解答之外,后人针对这个问题也提出了数十种解释。基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答案也不尽相同。但在我看来,一个国家的发展是离不开经济的,而经济发达和文化以及科技的发展又密切相关的。因此,李约瑟之谜的答案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经济是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基础,在封建时代,中国人闭关自守,大力推行小农经济,致使近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萌芽迟迟未能发展起来,小农经济本质上是排斥科学的,中国古代曾长期将一些民间创造发明斥之为“奇技淫巧”,就是这种观念的一个典型例证。 在中国领先世界时,世界上的各民族由于自然地理的原因,处于相对封闭的隔离阶段。而当西方国家领先时,世界上各民族之间的联系紧密,交流频繁,具有相互影响性,全球化逐步提高,但中国仍处于封建社会仍旧闭关自守,统治者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切断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致使中国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自亚当 ?斯密以来,经济学家就把自由贸易作为 促进国家繁荣的政策来提倡,事实上,国际贸易对于经济的发展是很有益的。结束了封建制度的统治后,中国逐渐开放港口,和其他国家进行良好的贸易往来,使得滞后多年的中国经济逐渐复苏。 中国在经济繁盛时出现了下图的情形。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报告

计量经济学及软件应用课程小论文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 小组成员学号 雨 呵呵 庞晓雅 晓锐 指导教师:西超

目录 1.背景 (4) 2.模型的建立 (5) 2.1理论模型的确定 (5) 2.2建立初始模型——OLS (9) 2.2.1使用OLS法进行参数估计 (9) 2.2.2对初始模型进行检验 (9) 2.3建立修正模型——WLS (18) 2.3.1使用WLS法进行参数估计 (18) 2.3.2对修正模型进行检验 (19) 3.模型经济意义分析与检测 (23) 3.1模型的经济意义分析——结构分析 (23) 3.2利用模型进行预测 (23) 3.2.1被解释变量Y的点预测 (23) 4.结论 (26) 4.1主要结论 (26) 4.2政策建议 (26) 5.参考文献 (27)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三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本文根据计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Eviews软件相关知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0-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截止到2009年)三十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消费对国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国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劳动力、投资、消费、经济增长、最小二乘法。

1 背景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国生产总值的的增长来计算。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中国拥有十三亿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1978—2008年的31年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 本文将以中国经济增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将中国国生产总值与和其相关的经济变量联系起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我国中国经济增长变动趋势,以及重要的影响因素,并根据所得的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数据的分析将得到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更加具体的指标,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进行预测与决策。因此,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是有意义同时也是很必要的。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本文以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指标为依据,综合 论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基本特点,揭示了中国现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就业不充分、经济增长粗放的突出问题,系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包括投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外资外贸政策等。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经济增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但是在高增长中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已呈振幅缩小、基本稳定的特点。1998~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谷底值与峰值在7.1%~9.1%之间,相差2个百分点;而在此之前,最低谷底值与最高峰值在3.8%~15.2%之间,相差11.4个百分点。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存在所谓“过热或过冷”的问题。按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未来十几年内中国将保持年均7%的经济高增长速度。中国现时与未来的经济高增长是有持续动力支持的。这种动力支持主要源于五个方面:一是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水平低。2003年中国GDP只有11.7万亿元人民币(按汇率折算约合1.4万亿美元),只相当于日本经济总量的1/4,故中国有经济高增长的巨大潜力。二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足,仅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在就有1~2亿人,尚且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隐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三是中国资本或资金供给充足。到2003年底,中国居民储蓄存款高达10.4万亿元人民币,居民外币存款为800多亿美元,两者合计占GDP的比例已超过100%。此外,中国利用外资和现有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很大。四是中国非常重视利用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并努力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从而可以依靠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撑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五是中国现在具有经济型政府的特点,政府行政手段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一定的重要作用。这种行政手段对资源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高效率。当然,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也存在粗放型、质量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所以,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立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观,是推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物价稳定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受到通胀的困扰,尤其是在1988~1989年和1993~1995年中国的通胀曾达到严重的程度,年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为18.8%、18%、14.7%、24.1%和17.1%。但是近年来,中国又出现了通缩的迹象。1998~2002年中国的消费价 格指数分别为-0.8%、-1.4%、0.4%、0.7%和-0.8%,其中有三年出现了轻度的通缩。2003年中国消费价格指数又上升到1.2%,特别是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4.8%和2.3%,这说明现在中国已走出了通缩的阴影,并呈现出通胀的苗头。总之,近几年来中国的物价是基本稳定的。未来中国也不会担心通缩的问题,但中国对通胀却一直非常敏感。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在20世纪80~90年代曾遭受过通胀的打击,并且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引发通胀的内在因素,特别是受粮食、石油等资源的制约以及受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影响。二是中国在调控货币供给量方面存在缺陷,特别是受地方政府“倒逼机制”的影响,使中央银行很难有效控制住货币供给量。例如,2003年中国货币发行量(M0)为2468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14.3%,超计划发行率为64.5%,创建国以来最高发行率;贷款新增加3万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发放贷款1.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率高达58%,是多年来发放贷款最多、最猛的一年,从而不可避免地拉动了物价全面上涨。之所以出现这种

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与展望课件

20XX年1月12日,第十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改革三十年:评价与展望”。新浪财经对此次盛会进行全程同步报道。以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秘书长,著名的经济学家樊纲的精彩发言。 樊纲:谢谢,我没有讲160年我回到30年,而且刚才张院长说了,一定要在30分钟之内完成30年的分析。今天有幸参加这个会议我想也向大家报告一个我们最近的研究成果,就是我们用20XX年的数据对中国过去,比30年长,过去50年,主要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进行了一个标准的计量分析,试图从中找出解释为什么中国过去30年高增长,改革开放发展这些因素都在哪些方面如何起作用?同时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分析再往前看一看,第一是往前看一看,哪些因素还在,哪些因素不在,我们今后20、30年会怎么样,同时提出任务,提出问题,我们需要做怎么样的进一步的改革,所以今天我就从这个,我们最近做的这个工作,还没有做完,最后的一些技术细节还要落实,还得继续做,但是基本的 一些数据已经出来了。 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 第一个结论就是中国过去30年的增长确实不仅仅是属于要素投入的结果,很多世界的经济学家和我们中国人自己说的,我们没有效率改进,中国人就是投入,就是劳动力便宜,就是靠着资本积累等等,在我们的分析当中,我们过去平均每年9到10的增长速度当中,确实当然要素投入还是主要的部分,79年到88年占6.7%,在全部的增长速度当中。89到98占5.16%,99到05占5.36%,还是主要的部分占60%左右的增长,但是生产力的提高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看这张图的最后一行,全要素生产率,就是说不是劳动生产率,而且我们要素里面用的是人力资本,教育的因素已经含在里面了,扣除了这些投入的因素之后,纯粹可以认为是效率改进,生产率改进造成的增长,90年代大概有4.4%左右,到了99年以后,仍然有3.7.左右,应该说是一个相当高的贡献,相当大的贡献,我们有效率改进的部分。世界上陆陆续续最近两年有一些新的研究,确实得出的结果也是跟我们这个结果相兼容的,比如说美国布鲁金斯基金会去年有一个研究,关于中国和印度生产率,也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比较的不是整个GDP的增长,比较的是制造业的增长结论是过去20年,中国全要素的生产率每年的增长速度是6%,这和我们这个研究基本上也兼容,我们做的另外一个工作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生产力的改进,我们就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各种各样的解释,当然这是一个模型里面的各种各样的解释,我是分成两张图来显示,第一行就是刚才的最后一行,这里面就是,下面有各种因素,当然我们还考虑了很多其他因素,有的是不显著,有的是不明显,我们就去掉了,这里面表现的只是相对比较明显和比较显著的一些因素,但是仍然可以看出一些问题,计量经济学大家都知道有很多数据,很多方面的问题,有的东西 你没法找到数据,你就没法做下去。

新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分析

中国历年GDP增长趋势分析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参与生产和服务活动所形成的增加值。物质资料生产,以及相关的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活动,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稳定发展的实体经济基础。当然,在现实经济运行中,GDP增长速度不能太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曾多次出现“大起大落”现象。“大起大落”的要害就是“大起”。因为经济增长速度过高、过急、过快的“大起”,也会很快产生“四高”问题,即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通胀,很快造成对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各种均衡关系的破坏,由此而导致随后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大落”。因此,反对GDP崇拜、反对盲目追求和攀比GDP,是正确的。 一、在1820-1952年期间世界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中国由于技术落后、内乱和外国列强入侵,人均GDP反而从600美元下降到538美元,中国占世界GDP的份额从1/3下降到1/20。 二、中国在1952-1978年期间实行了新的国家治理模式,经济增长明显加速,GDP增长了3倍;不过人均收入只增长了80%,年增长率只有2.3%,慢于世界平均2.6%的水平。屡屡发生的政治运动和种种体制缺陷导致了生产率下降。 三、1978年以来的30年改革时期中国经历了高速增长,在世界GDP中的份额从5%增长到15%,全要素生产率每年增长接近3%,人均收入增长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中国在改革期间的经济表现相当卓越。在此期间农业改革先行,保持了国家完整统一,海外华人的投资,起点低的后发优势,计划生育控制了人口出生率,防止了俄罗斯那样的恶性通胀,没有像俄罗斯那样通过大规模廉价出售国有资产、创造超级富豪的方法来推进私有化,而是让非国有企业发展来自然取代国有企业,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1)1979-1982年,由于中国工业刚处与起步阶段政府没有对逐渐恢复的国有企业和经济连进行任何征税收,而是让经济继续发展让人民休养生息,培养民力。此期间GDP增长平均速度为9.96%,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增长1.73%,CPI 平均值3.8%。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不仅远低于GDP增长,也低于CPI增长,(2)1983-1985年,中国经济已初具规模,当时财政开始从活力恢复的国民经济中抽钱,为了来应对当时政府启动城市改革所需资金,并且开始发展中国其他产业并进行一些尖端的科学创新。连续3年,GDP增长平均速度为19.31%,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增长18.32%,CPI平均值4.87%。国家财政收入和GDP增长,大致保持相当。 (3)1986-1988年,连续3年,GDP增长平均速度为18.62%,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增长5.56%,CPI平均值10.60%。又回到了1978-1982年的状况,国家财政收入增长,远远低于GDP增长,甚至没有跑过物价水平,为实质负增长。藏富于民,彻底使人民生收入有大幅度的改观。 (4)1988、1989两年,连续两年出现严重通胀,1989年GDP实际上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亦然。 (5)1990-1992,连续3年,GDP增长平均速度为16.49%,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增长9 .35%,CPI平均值3.47%。经济增长从89年的衰退中走出,开始加快;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也同步上升,但增长幅度仍大幅低于GDP增长。 (6)1993-1995年,连续3年,借1992年1月邓/小平借邓小平南巡国经济迅速升温。出现连续3年的2位百分数的CPI上涨,CPI上涨年平均值高达

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解读中国经济》这本书是由着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所着,该书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以及世界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别人对该书的评价中都说这本书通俗易懂,可是对我来说仍觉得有些难以理解,文章只是我浅拙的观点。 这本书以李约瑟之谜、东亚奇迹、农村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休克疗法等方面来讲述自生能力理论,比较优势战略和要素理论。 在李约瑟之谜这个问题上,林毅夫先生提出了新颖的观点,他从科举制的角度探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儒家思想主要是对道德,行为,思想方面的深度探究,而科举制从汉代开始就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主流思想,对几千年中国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这种感性认识对于西方那种崇尚理性认识有较大的差别,中国人讲求思想上的追求,注重内心的修养,崇尚以形养神,而西方一直是以科学,自由为理想,这一点就与各自的地理位置、文化历史等有关。那么以实验和数字为主的科学就无法再中国古代有较大的发展。由此,便可解释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成果能那么辉煌但是却无法有近代科学的出现。同时,度过中国近代史的都知道在明清时期中国的科举制更是成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八股取士扼杀了人性,也抑制了近代科学的发展。那么这也是中国近代的衰落的原因之一。因为经济的落后,中国的大门被外国侵略者的大炮炸开,由此无数的不平等的条约,领土被瓜分,主权遭到破坏,往日的泱泱大国已变成侵略者眼中的大肥羊,等着仍人宰割。在那个时候,中国GDP已由世界的30%降至5%,在此由盛转衰。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爱

国志士为华夏名族的伟大复兴为之奋斗一生。国富民强也是在社会主义革命中提出的,经济才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这本书中,林毅夫先生认为经济的发展由要素,制度、产业结构和技术所决定,在经济学中,主要的要素有资金、土地和劳动力,要素产品呈现供给的刚性,产业结构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结构而非可以大幅度增加效能,制度也具有刚性,具有消极被动性,大多时候只能根据变化的现实,被动改变以适应现实,所以技术才是最关键。当代国家的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科技占主导位置,各个国家都在努力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竞争也成为科技的竞争,日本提出了科技立国的口号,由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东亚奇迹中的国家也是很好的发展科技才能实现质的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这几个东亚经济体,被称为“东亚奇迹”,经济的高速发展着实令世界惊叹。但是,这些国家的成功是否是发展中国家所应遵循的可行替代路径,我想,各个国情不同,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味遵循前路,没有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没有创新,相信是很难有出路的。正如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学习苏联,我们只是一味地照搬照抄和错误的评估,最终导致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一系列后果。但与此同时,中国也有一个不同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很低,为了能快速且一步到位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强国、自立的目标,中国的领导人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这种赶超战略是值得肯定的,它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超额完成,奠定了重工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 姓名:胡旭学号:20126701 班级:国贸五班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具体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建立计量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中国国民产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 【关键字】资本,劳动力,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1引言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既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来计算。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我们这里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中国拥有十三亿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

2.研究方法 2.1数据 表1.1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时间序列表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2.2模型建立 为了具体分析各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大小,我们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Y作为对经济发展的衡量,代表经济发展;用总就业人员数X1衡量劳动力;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2衡量资本投入。中国经济增长除了受劳动力、资本投入影响外,还可能受其他一些变量及随机因素的影响,我们把它统一归并到随机变Ui中,根据Y与X1、X2的表1.1数据,作Y于X1、X2之间的散点图,如图1,采用的模型如下:Y= ?0+?1X1+?2x2+Ui 其中Y代表国内生产总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毋庸置疑,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迅猛的。经济的腾飞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中央为实现“保八”“维稳”等目的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回归中国经济本质,其发展减缓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从国际方面看,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全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活跃在世界市场上的中国自然也没能逃出它的魔爪。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球,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国内经济也受到干扰,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社会民生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严峻,加之中国经济自身存在弊端,其受影响程度可见一斑。 再者,美国等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制约作用。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占有的市场比率也在逐步上升,由此引得一些国家的焦虑和恐慌,更是被某些大国拿来当牵制中国发展的理由。 国内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消耗消耗大,环境损害成本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强度不大,凡此种种皆对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我国现在经济仍以农业、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加工制造业产品多用以出口。而其产品技术含量低,对外依赖大。众多“MADE IN CHINA”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中国以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大科技投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有地理位置因素,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文化及教育水平的差异。沿海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国家给予的优厚的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近年来虽然出台了相关措施来支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看来,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仍旧很大,并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除此之外,城乡差异就显得尤为突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城乡差异也愈趋拉大。无论是在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的推进还是在文化教育方面,农村都明显的落后于城市。有些偏远山村甚至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给不用谈达到小康水平了。这种畸形的发展使得中国的经济严重不平衡,从富人很富,穷人很穷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差异所导致的后果。 第三,法律法规不健全,不科学。作为一个法治社会,法律的完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犯罪必然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事实上因为法律建设上的缺失,一些罪行没有对应的法律规范作依据,使得违法犯罪者钻空子,以不正当途径敛财,危害社会利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