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文学重点整理

古代文学重点整理

古代文学重点整理
古代文学重点整理

古代文学

原始歌谣

不同于后代的徒诗,原始歌谣作为原始巫术的一个构成部分,它往往以“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以原始人的语言观为基础。

原始语言观:语词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具有某种神秘的同一性,因而语言就拥有一种神秘的“魔力”。通过对语言“魔力”的控制和利用,可以对存在物,亦即存在物背后的神灵,施加影响,以实现自己的愿望。语言的禁忌由此产生。

根据这种观念写作的诗歌,便往往表达为祈使句式,具有“咒语”的性质。

如《礼记·郊特牲》中记载的《蜡词》: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

原始神话

1.神话的概念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

2.艺术特征:创作上,表现为极度夸张和变形;审美上,则主要体现出崇高美和悲剧美。当具有高尚品质的主人公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而做不懈奋斗之时,作品就具有了崇高美;在此基础上,主人公付出了重大代价乃至生命,作品就具有了悲剧美。可见悲剧美乃是崇高美的最高表现。由此可以看出这两种审美范畴的共同特质是:(1)主人公具有自觉担当人类苦难的人格品质;(2)有着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3)奉献与牺牲精神。

3.中国古代神话的现状及其原因

现存中国古代神话缺乏故事因素,神际关系混乱,叙事线索不明确,异文且多矛盾、抵触现象。

实质性原因,是由于儒家出现之后,在理性精神高涨的情况下(“子不语怪力乱神”),记录、整理前代文化遗产时对上古神话所作的理性化与历史化的处理:或被遗弃,或作合乎理性的解释,有的还被附会为远古历史的实录。

如:“黄帝三百年”;“黄帝四面”;“夔一足”。

4.分类及作品解读

1)创世神话

2)始祖神话

3)洪水神话(灾难——英雄神话)

4)旱魔神话(灾难——英雄神话)

5)献祭神话(横线处是课堂上增加的)

6)战争神话

(1)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

(2)始祖神话:女娲造人

(3)洪水神话:女娲补天

(3)洪水神话:鲧禹治水(文化角度解读)

《山海经·海内经》: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

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从鲧为治水而不惜献身到鲧禹父子相继,可以看到人类不屈的意志。

三个问题:

(A)鲧的治水方法;(B)到底谁杀了鲧;(C)如何理解“鲧复生禹”。

根据《金枝》,可知鲧之被杀和“鲧复生禹”,乃是因为鲧的治水方法给部落人民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于是在一个巫术仪式中,部落人民将其杀死,并将释放出来的神灵转移到新选拔出来的年轻的禹之体内,使之成为新酋长。

洪水神话比较

比较:《圣经·创世纪》所述诺亚方舟的故事,则把大洪水看作是上帝对人类罪恶的惩罚。(4)旱魔神话:夸父逐日(文化角度解读)

干旱和洪水一样威胁着人类的生存,驱除旱魔就成为部落首领的重要任务。

《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夫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桃)林。

夸父逐日应是一个驱除旱魔的巫术。同鲧一样,夸父也是在杀神仪式中为部落献出了生命。

《后羿射日》是另一则表现人类与旱魔抗争的神话。

洪水神话与旱魔神话属于典型的“灾难-英雄神话”,

表现了先民与自然灾难的抗争,塑造了代表人类不屈意志的英雄形象。

(5)献祭神话:精卫填海(文化角度解读)

《山海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女娃何以“溺而不返”?

女娃“溺而不返”并非一个意外事件;作为炎帝的“少女”,她极可能是被当作牺牲而献祭给海神,因为海神满意与否,直接关系到部落人民的幸福。

(2)女娃死后化身为精卫鸟,表达了怎样的原始观念?

原始人相信人有灵魂,灵魂不死,肉体只是灵魂的载体;肉体死后,灵魂必须寻找新的载体,在找到新的人类肉体作为载体之前,灵魂往往需要一个暂时的寄居物。

根据《金枝》,许多民族认为鸟类乃是最受欢迎的寄居物。

因此,可以相信女娃化为精卫,乃是女娃的灵魂寄居于精卫鸟。

如此,就能很好地解释精卫何以“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情节。

(3)其美感特质如何?

在艺术上具有强烈的浪漫而神奇的悲剧美。

试想:一个美丽娇小的女孩,为了部落人民的福祉而被狂暴的大海吞噬,死后化为“文首、白喙、赤足”的精卫,

娇小的身形与澎湃的大海形成强烈的对比,

然而却立誓去做那似乎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由此显示出人类的不屈意志和人类的尊严。

(6)战争神话:《黄帝擒蚩尤》

第二章《诗经》

诗经六艺:风、雅、颂、赋、比、兴。

一、有关常识

1.名称与性质

《诗经》在先秦称作“诗”或“诗三百”;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始称《诗经》。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首。

2.分类

人们通常认为《诗经》305首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歌词,因此,它的分类标准就是音乐。

根据音乐的不同,这305首诗歌被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即十五国风,乃是民间音乐,即十五个地区的土风歌谣。有160篇。

雅有大、小雅,“雅”者正也,雅乐即京都音乐。共106篇。

颂指周、鲁、商三颂,“颂”者形容也,乃是庙堂祭祀(用途)音乐,有40篇。

3.成书

十五国风中的《周南》与《召南》乃是江汉、汝水流域的民歌,其余十三国风则来自广阔的黄河领域。

如何将分布在从黄河到长江这一广阔空间领域和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这一漫长时间领域内的数量众多的诗歌汇集、编纂成一部诗歌总集,就成为学者们颇感困惑的问题。

《诗经》中的诗歌性质各异,所以其来源不应是单一的。采诗说(班固)应可解释风诗的来源;献诗说(列士献诗)应能解释雅颂的来源。

司马迁提出孔子删诗说,认为最初汇集来的诗歌有三千多首,是孔子删其芜杂、审其音律,“使雅颂各得其所”,最终编订成书。后代许多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和批评。

4.传授

《诗经》成书后,即在各诸侯国流传,是当时贵族的基本读物之一,而且还经常用于各种社交和外交场合。

孔子开办私学之后,《诗经》则成为孔子教育子弟的基本教材。

秦始皇焚书坑儒,《诗经》亦未能免于秦火。

汉初,有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以今文分别传授《诗经》,是为齐、鲁、韩三家诗;此外还有赵人毛苌传自战国时代鲁人毛亨的古文(体例:毛传)《诗经》,是为毛诗。合称为“四家诗”。

武帝时代,齐鲁韩三家诗皆列入官学,设博士。毛诗较为晚出,只在民间流传。东汉大儒郑玄独赏毛诗,为之作笺(郑笺),毛诗乃日渐大行于世,其他三家遂渐堙没。

传:秦汉之际,给经典作解释的文字。

笺:东汉郑玄在《毛传》的基础上对《诗经》作的解释叫“笺”,也叫“郑笺”。

5.《诗经》学

《诗经》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典籍之一,在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文学史上,都享有崇高地位。历代对于《诗经》的研究和接受,已经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复杂的《诗经》学传统。

位于这一传统源头的,是孔子关于《诗经》的思想。

《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背诵)

孔子在此谈到《诗经》的多方面的价值:美感价值(兴)、认识价值(观)、伦理价值(群)、抒情价值(怨)、博物学价值。孔子还以“思无邪”对《诗经》“一言以蔽之”。

二、思想内容:1.祭祀诗

祭祀诗: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1)概念:汉代称作郊庙歌。它是上古宗教的产物。“祭祀之道,自生民以来则有之。”(2)内容特征

A.神化先王,宣扬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B.浓厚的劝勉、告诫意味。

C.对祭祀对象只作颂扬而不描述,把神灵抽象化

D.往往穿插对祭祀盛典的描写。

2.燕飨诗

燕飨诗:好礼从善、以德相勉

飨,享也,郑笺:大饮宾。所谓燕飨诗是指《诗经》中描写君臣、亲友欢宴的诗。

《小雅·鹿鸣》描写周王大宴群层嘉宾的盛况;

《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乡饮酒礼多指诸侯大夫的宴饮之礼。《小雅·常棣》写宴请同族兄弟,并反复申述兄弟应该相互扶持团结友爱;

《常棣》:

常棣之花,鄂蒂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咏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燕飨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研究燕飨诗,就应该把它置于周代礼乐文化的背景之下来观察。不难发现,燕飨诗是按照礼的要求来写饮宴,诗中强调的是德。

如《鹿鸣》:主人按照礼来接待“嘉宾”,“嘉宾”是有德者。作品着重表达的是对“德”

的向往和礼赞,反映了周人好礼从善、以德相勉的社会风尚。

再如《湛露》,写的是夜饮,赞美的却是“令德”、“令仪”。

可以肯定地说,燕飨诗突出的并非饮宴本身,而是礼乐文化的道德实质。

3.周民族史诗

周民族史诗: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史诗”一词来自古希腊,原意是“平话”、“故事”。作为一个文艺学概念,最早是由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提出的,后来黑格尔因承其说,在《美学》中详加论述,指出其五个内涵:

(1)它必须是人类童年时期的长篇作品;(2)必须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3)必须塑造英雄人物;(4)结构宏大,充满奇幻色彩;(5)表现出奋发向上的精神。

中国学者对黑格尔史诗观加以修订,乃认为《诗经》中至少存在五篇史诗:即《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它们构成周民族的民族史诗。

4.农事诗

农事诗: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但这里所说的农事诗主要是指《诗经》中描述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与农事直接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诗歌。

根据内容,可将农事诗分为农业祭祀诗和农业生活诗。

农业祭祀诗是指《诗经》中描述春夏祈谷、秋冬报赛等祭祀活动的诗歌。

如《周颂》中的《丰年》、《良耜》。

农业生活诗是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的诗。

《豳风·七月》最典型,(从衣食住三方面结合季节转换描写一幅)这是一幅周代早期农村风俗画卷,再现了周代农业生产状况,渗透着农奴,尤其是女奴的辛酸。

这篇作品可能是周王朝的乐官在豳地农奴所作歌谣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代言体诗,代农奴与领主立言。

其最后定型当完成于春秋时期,因而它既保留了西周初期农业生产生活的历史面貌,又具有春秋时期的艺术特征。

5.战争、徭役诗

战争、徭役诗: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为何将这两类题材的诗歌归为一类?

1)战争和徭役在当时都被视为“王事”。

如写战争的《采薇》:“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写徭役的《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

2)在思想感情上是相通的。

由于周人重农尊亲,故从整体上将战争和徭役看作是对农业生产与伦理亲情的破坏。

所以除了少数几篇表达了共御外侮、保土保国的豪情之外,多数表现了对战争和徭役的厌倦,含有浓郁的感伤情绪和恋亲恋土的意识,从而凸显出强烈的周文化特质。

《诗经》中的战争诗

(1)对周边部族的抵御和进袭。

周立国以来,常受到北方、西方的玁狁和戎狄,东方的徐戎、淮夷以及南方的荆楚的威胁。当时“四夷并侵,玁狁最强。”故抵御或进袭玁狁成为战争诗的重要内容。

如《小雅·出车》、《秦风·无衣》、《小雅·采薇》《东山》等。

(2)对内镇压叛乱。

武王灭殷后,封殷纣之子武庚于殷国,并令管叔、蔡叔、霍叔监视武庚。武王死后,周公摄政,武庚伙同管、蔡等叛乱,周公率兵东征,历时三年平定叛乱。

如《豳风·东山》、《豳风·破斧》等。

战争诗之特色

(1)表现了周民族作为一个核心文明、主体民族对周边“四夷”作战时的自豪感和必胜信心。

(2)有些诗表现了同仇敌忾抵御外侮保家卫国的精神。如《秦风·无衣》:一首下层民众在国家面临强敌威胁时而唱出的保家卫国的战歌。

(3)有些诗歌表现了抵御外侮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

主体民族的自豪和抵御外侮的目的虽然使周人勇敢地拿起战斗的武器,但周民族并非一个好战的民族,相反,它是一个热爱和平、热爱家园的民族。

因而,即便是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他们仍然表现出思乡感伤的心情——在他们看来,战争显示了人类的残忍和愚蠢。

(4)有些诗歌则着重表现对战争的怨恨,可称之为反战诗—这往往是针对统治者内部政治争夺的战争。

《小雅·采薇》:既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怒和克敌制胜的豪情,也表达了由战争带来的深刻的忧伤,从而表现出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主题。

《豳风·东山》:通过一位随周公东征三年的战士退役回家的途中所忆、所见、所想,来揭示战争对农业生产、伦理亲情及个体心灵所造成的巨大而深刻的伤害,从而表达了厌战、反战的主题。

这是两篇思想性和艺术性兼胜的佳作,从中可以看到周人某些可贵的思想品质:他们爱国家、爱故土亲人,因此他们热爱和平;当和平受到不义战争威胁之时,他们又会勇敢地投入正义之战;而对战争本身的破坏本质的体认,使诗人对战争持批判态度。

《诗经》的徭役诗

周代的徭役有两种:

1.大夫为诸侯、天子,或士为大夫、诸侯、天子奔走效劳。如《周南·卷耳》、《卫风·伯

兮》、《王风·君子于役》等。

2.下层士、庶民或农奴为国君戍守征发,出各种杂役。如《邶风·式微》、《唐风·鸨羽》

等。

徭役诗的情感表现:

其一是由于农业生产的破坏和违背人伦之常所造成的心灵痛苦,表现在诗歌中就是深深

的思念—思乡、恋亲。

其二是对个人劳苦和命运不公平的感叹,表现在诗歌中就是深深的怨尤。如《小雅·何草不黄》。

《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伯兮》描写在家思妇想念出外远征的丈夫,表达了无法忍受的强烈情感。师首先想象丈夫在外“为王前驱”的英武形象,生动浮现在脑海中,这激起刻苦铭心的思念,连打扮也无心了,思念的深沉和强烈,有如久旱渴雨。而且,这种思念之强,简直叫人无法忍受,她干脆寄托在北堂下种植的忘忧草,来消解这种沉重的思念。一层深似一层,而又层层变换抒写的方式,正是《伯兮》的特点。

6.赞美诗

颂赞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类别:人物赞美诗、生活祝福诗。

(1)人物赞美诗:是对整个贵族阶级及其政治代表人物的赞美。具体内容:美德、才华、政绩、技能、容仪等等。从中可以看到《诗经》对于人的价值的肯定。

特点:赞美诗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赞美贵族人物的道德与容仪。这是根源于周人的一个文化信念:道德修养乃是政治实践的基础,治国须从修身开始。

如文王,即被视为道德的典范,是政治赞美诗歌颂的君王的楷模:“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大雅·思齐zhāi》)“仪刑文王,万邦作孚。”(《大雅·文王》)

容仪:“君子”之美不仅表现为内在徳性,还表现为外在仪容,是内德外仪的统一。《硕人》:

“硕人其颀”……“硕人敖敖”“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细腻、明媚为美。这既是健康的审美心理的体现,同时也与当时农业社会对增加人口的要求密切相关。《左传》云:“惜其无子”。

(2)生活祝福诗:这是对生活中某些事情的赞美或祝福。从中可以感受到强烈的生活气息,领悟到《诗经》对现实美好生活的肯定和追求。

7.讽喻怨刺诗

讽喻怨刺诗: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

《诗经》怨刺诗的产生与周室礼崩乐坏直接相关。

怨刺诗的内涵

刺与怨是诗人对政治、对时代不同心境的产物:“刺”是失望而未绝望,“怨”则是彻底绝望、放弃努力的表现。

怨刺诗之目的,在欧阳修看来乃是“欲其改过,非欲暴君恶于后世也”。

从内容看,怨刺诗可分为两类:世俗怨刺诗与政治怨刺诗。前者“伤人伦之废”,后者“哀刑政之苛”。(《毛诗序》)

主题

1.对朝政的怨刺

2.对压迫剥削的怨刺

《伐檀》、《硕鼠》、《七月》是这一类诗歌的代表,它们真实地描绘了农奴的艰辛生活,揭示了阶级矛盾,抒发了饱受压迫与剥削的奴隶们的反抗情绪以及对没有压迫、剥削的理想世界(硕鼠中的“乐国”“乐土”“乐郊”)的热烈向往。

3.对战争与差役的怨刺

4.对丑恶行为的怨刺

忧患意识

《小雅》中的怨刺诗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怨愤之情与忧患意识。

类似于“我心忧伤”、“忧心惸惸”、“心之忧矣,如或结之”、“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念我独兮,忧心殷殷”这样的句子出现的频率之高,实属罕见。

它培育了后世儒家文化所特有的忧患意识并规定了忧患意识的内涵——现实政治的忧患。

怨刺诗的意义

意义:怨刺诗体现了《诗经》的讽喻精神,其作者也为后代确立了讽喻诗人的榜样——他们良好的文化修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意识,造就了他们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守礼修德的意识。

《诗经》开创的这一文学传统对后代文学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8.婚姻诗与爱情诗

婚恋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一、恋情诗:纯真的激情《静女》

二、婚嫁诗:春天的盛宴《桃夭》

三、思妇诗:痛苦的甜蜜《伯兮》

四、弃妇诗:幻灭的苦痛《氓》

五、悼亡诗:问世间,情为何物

一、恋情诗:纯真的激情

概念:爱情是两性之间建立在性爱基础之上的相对稳定持久的爱慕之情,爱情诗就是对爱情的描述和礼赞。

二、婚嫁诗:春天的盛宴

类别:

一是对结婚仪式和结婚情景的描写,表达对婚姻的美好祝愿与礼赞;

二是表达婚嫁中的欢乐、幸福、失望、离别以至怨恨等各种感情。

理想的婚姻以爱情为基础。但在《诗经》时代,许多婚姻并非爱情的产物,而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的结合。在当时的社会理性看来,在现实生活中,婚姻远比恋爱更重要。

婚嫁诗中,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描写婚礼场景与仪式的诗歌。

周代的婚礼非常隆重,平民如此,贵族尤甚。如《召南·鹊巢》

其次是对新娘的赞美——不仅赞美其外表的美貌,更赞美(祝愿)其能给家庭带来幸福。如《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

第三,表现结婚时男女主人公的喜悦心情,如《唐风·绸缪》

第四,表现夫妇幸福和谐的生活,如《郑风·女曰鸡鸣》

三、思妇诗:痛苦的甜蜜

此类诗歌反映夫妇别离之苦。如《卷耳》、《伯兮》、《君子于役》等。

这类诗歌多从女性角度,甚或以女性口吻来叙写。

四、弃妇诗:幻灭的苦痛

婚姻生活中不仅有甜蜜,还有伤痛。

在《诗经》时代,以男权为中心的宗法社会已经形成,男尊女卑的社会心理与某些男子不良的个性品质相结合,使其成为负心薄悻者。

弃妇诗描写了那些被抛弃的女子的不幸遭遇,抒发了他们苦痛的心情。

《终风》、《谷风》、《氓》是三首著名的弃妇诗。这些诗歌拉开了其后数千年中国妇女悲剧命运的序幕。

五、悼亡诗:问世间,情为何物

人生的别离,除了“生离”之外,还有特殊的一类:死别!

人们常说“生离有痛于死别”,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死亡作为一种终极性事件所带来的苦痛,要远比“希望尚存”的生离更锐利。这种表达“死别”之情的诗歌后世称为悼亡诗——夫妻活着的一方(“未亡人”)对亡者的悼念。

《邶风·绿衣》、《桧(hui)风·素冠》、《唐风·葛生》是《诗经》中的悼亡诗。

《诗经》中的悼亡诗,缠绵悱恻,一往情深,成为从潘岳到李商隐到苏轼再到纳兰性德的悼亡诗传统的滥觞。

第三节《诗经》的艺术成就

1.赋、比、兴手法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由现实生活所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浓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在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赋比兴的运用,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赋,铺陈直叙;比,以彼物比此物;兴,触物兴词,大多用在诗歌的开头。赋比兴往往综合使用,在某些作品中,其界限会变得模糊。

2.重章结构

《诗经》305首,本来都是歌词(《论语》:“歌诗三百,弦诗三百”),因此,大多数篇章具有重章结构的特点。

无论从音乐还是文学的角度看,重章为了两个目的:首先是充分抒情;其次是意义补足。

所谓“意义补足”,是说当我们阅读《诗经》时,只有将各章看作一个整体,相互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意思。

如《伐檀》,首章“伐檀”,次章“伐辐”,尾章“伐轮”,联系起来看,就明白全诗叙述了制作车轮的全过程。

理想的爱情——《诗经?周南·关雎》解读

《关雎》:发乎情,依乎礼

《关雎》是一首恋爱教育诗,其主题即在于借“君子”追求“淑女”的爱情故事的框架结构,来表达诗人对实现“人的美好爱情”的渴求,并以此对青年男女进行爱情教育(发乎情而依乎礼),务使在人的自然情感与人类伦理规范之间的恰当张力中实现一种道德化情感,从而使人类在生物共有的“性”层面彰显出“人类的尊严”。《诗经》中的弃妇诗以及描写青年男女自发而缺少自律的爱情的诗歌,从反面或侧面证明了上述认知的正确。

《诗经》最初的编者将《关雎》置于全书之首,或许正有着以“君子”“淑女”的纯正之道来进行爱情教育的良苦用心。

启发:1、诗中所显示的“君子”追求“淑女”的爱情之道包括情(自然)与礼(文化)两个方面,即要求当代人在爱情中“发乎情而依乎礼”。

2、诗中的“窈窕淑女”虽亦不乏其感性的天生丽质,但诗人无疑更重视其道德品质的

内美。

弃妇的形象

由弃妇的“少女→少妇→弃妇”的命运轨迹,不难看出她的一生经历了两次命运转折和三次角色转变。

作为少女的她,乃是一个天真烂漫、我见犹怜的可爱少女,理应拥有美好的未来;作为少妇的她,却是一个甘于贫寒、任劳任怨却饱受蹂躏的可怜少妇,她所拥有的只是悲惨的现实;作为弃妇的她,则是一个心智成熟、态度坚决的可敬弃妇,她失去的是苦难,赢得的是尊严。

爱情的失落、丈夫的暴虐与亲人的冷漠都未能把她击倒,在经过痛苦的“静言思之”之后,她已深深领悟到“爱情的尊严”和“女性的尊严”是她唯一所能拥有不容剥夺的财富。这一领悟使她从一个受尽屈辱的可怜弃妇形象超升为一个令人敬爱的纯情女性形象。

诗经·秦风·蒹葭

更兼浓雾弥漫。弥漫的浓雾与大片芦花在清晨的薄明中交融出一片苍苍茫茫的景象。

象征意味:这种凄婉空蒙、迷离恍惚、充满光与色的变化,具有梦幻般情调的自然之美及其印象式的表达,显示出诗人亦即人类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所必然经历的迷惘、彷徨、执着、热烈、感伤等心理体验。

特点:梦境特征在这梦境中,景、情、人、事高度和谐、交融

与环境的梦幻情调相适应,伊人亦飘忽不定,似有若无,瞻焉在前,忽焉在后:“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在水之湄”—“宛在水中坻”——“在水之涘”

—“宛在水中沚”。这种精灵般的伊人,如水月镜花,如幽幽梦境,空灵而又真实。

象征意味:从“文化-原型”批评的角度看,伊人乃是一个“永恒女性”原型形象,它对于个体的心理完型结构,对于人类深层文化—心理建构都具有深刻意义。(“伊人”

只是一个意象,一个意义框架,一个“召唤结构”,从文本表层并结合审美直感看,她应是一位美丽迷人的少女,读者进而可以作意义生发,把她看着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

诗人对“伊人”缺乏任何知识性的了解,只是风闻有祂而未曾眼见,却单相思般地“生死相许”,这表明诗人对伊人的情感,实具宗教品格。

象征意味:对伊人的追寻就是表征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寻。对伊人的追求与寻觅就是我的生命的全部意义之所在;失去“伊人”,“我”的存在就失去了价值。“我”对伊人的虔诚即对梦想的虔诚。

全诗借助爱情故事的框架(对“伊人”的热烈寻求)表达人类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这是一种亘古常新的原型意象和原型主题。

《蒹葭》具有典型的重章结构,这一结构强化了背景凄蒙迷离之美,伊人之空灵缥渺之美和“我“之生死相许的情意之美,并将这“三美”在一唱三叹热烈凄婉的旋律中融汇为一个超越现实、纯情纯美的灵性意境。其内核是关于生命意义、关于美(即真与善)与追求的神话。

诗经·豳风·东山

反战主题

《东山》一诗中体现出反战主题。这场战争带给诗人一个重大领悟,这就是对战争的破坏本质的认知,并由此凸显出周文化作为农业文化对和平的渴望。

首章。“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它不仅交代了全诗的背景,为全诗奠定了阴郁悲哀的基调。三章.途中所见的乡村的毁灭,加剧了我对故乡和亲人的担忧。这是无数为战争所毁灭的村庄的一个缩影。这里,诗歌正是通过归途所见来揭示战争对农村经济、对和平家园的毁灭,籍此凸显反战主题。“自我不见,于今三年”,与

妻子团聚的美好梦境凸显出现实的悲凉和士卒内心的哀伤,籍此表现反战主题。

四章.好梦易醒,我从白日梦中跌回现实——“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我心有不甘,苦难的心灵需要欢乐来慰籍。虽说好梦难续,可我以对美梦的虔诚接续上那中断梦境。战争带来的无奈、苦痛也凸显着反战的主题。

与诗同行·诗经·采薇

比较

从题材看,两诗都是写战争,但与《东山》表现周民族内部战争不同,《采薇》描写的是周人对入侵的西北玁狁(汉称匈奴)民族的战争。

从思想感情看,《东山》表现的是反战主题;《采薇》则较为复杂,既表达了周人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抗战精神,同时与《东山》一样,也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给农业民族带来的破坏的深刻体认和忧伤。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看,两诗都塑造了士卒形象。与《东山》所塑造的反英雄形象不同的是,由于《采薇》写的是反侵略战争,因此其士卒形象具有相当强的英雄色彩——尽管生活艰辛、满心忧患,但仍充满战斗意志。

从写法上看,两诗都采用第一人称回忆、诉说的方式,作者的隐退使作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现场化效果。

不同的是在描写重点的选择上:《东山》只用极少的篇幅回忆了过去的征战生涯,重点放在对战争所造成的破坏性现实的描写上;《采薇》则用了全诗六分之五的篇幅对征战生涯展开较为全面的回忆性描写。这与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

此外借景物描写传达情感也是两诗共同手法。

诸子散文

从散文艺术看,先秦诸子的论理散文的发展分三个阶段:语录体——对话体——论辨体。孔子:有教无类

孟子:(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老子:又称《道德经》,分道经与德经,共五千言,集中阐述了道家的核心观念“道”。

庄子:《庄子》又名《南华经》,“混沌之死”“相濡以沫”等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都来自此书。历史散文

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与铜器铭文。

《春秋》本为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特指经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它记录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年)的历史。

《春秋》三传:战国时期出现的三部解释《春秋》的史书,即《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

传》、和《春秋左传》,其中以《左传》成就最高。《左传》确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战国策》

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尤其是“士”形象。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

第二节楚歌的流行与早期五、七言诗

楚歌,指楚地流行的民歌和具有楚歌特征的创作,

它的流行,表明一个时代普遍具有的悲剧心理和悲剧意识——这与时代的激变不无关联。

命运意识与悲剧感受

命运意识的内涵:

A.个体与某种强大的异己力量的对立与冲突;

B.主体的悲剧性的抗争——打一场必败的战争;

C.命运的无常以及由此产生的悲慨与无奈;

D.不逃避的担当意识。

永恒主题

上述三首诗分别触及人类心灵中三个最敏感的领域:

它们处于存在的同一层面,即人类心灵的底层和根源处。

耐人寻味的是,死亡、爱情和自然,由于其内在的关联性而往往融汇在同一篇作品之中。

这类作品在汉末“人-文觉醒”思潮中,屡屡出现,而汉武帝《秋风辞》则早开先例。汉武帝《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诗人在目睹自然的“草木黄落”和“兰秀菊芳”这种存在的两面性时,获得对人类“生死剧”的体认;

3.郊祀诗:宏大的“宇宙-生命”意识

汉武帝时代,由司马相如等宫廷文人制作了《郊祀歌》十九章。

《郊祀歌》将关切的目光,从有限的现实投向无限的梦幻,仰望天空,追慕神灵,

从而使人超越身观局限,大大拓展人类的心灵时空,表现出一种以“天人合一”为特征的宏大的“宇宙-生命”意识。

其含义是:宇宙即一大生命;个体生命即一小宇宙;个体生命与宇宙大生命内在地息息相关――前者是后者的样本与彰显,后者乃前者的来源与归宿。

无疑,如此之《郊祀歌》,不仅是汉代宗教观的产物,更是汉代天人合一哲学观以及汉武帝时代蓬勃向上、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的产物。

第二节、辞赋的兴起与发展

贾谊骚体赋:从楚辞体到汉大赋的过度

《吊屈原赋》

不难发现,作品存在两个诗意层面:

一是对屈原的生平遭遇深致伤悼的感怀和对屈原坚贞人格的赞美;

二是借以抒发作者自己的命运悲慨和不屈意志。

发人深思的是,贾谊似乎并不赞成或并不理解屈原的自杀。他认为屈原应“自引而远去”,“远浊世而自藏”,保全其可贵的生命,如此才合乎“圣人之神德”。

在这里可以看出汉初黄老之学对贾谊的影响;而屈原的价值取向则是儒家而非道家。《鵩鸟赋》

此篇表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鵩鸟(猫头鹰)当时被视为不祥。贾谊谪居长沙,一日鵩鸟入室,谊乃认为这位幽冥使者前来传递死亡信息,乃作此赋。

此文亦有两个层面:

一是抒写命运无常、人生短促的悲哀,此乃汉初生命意识开始觉醒之一例;

二是以道家哲学的生命观来强作超脱之词:“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

但字里行间实蕴含着不可解脱的深层苦痛。魏晋时代对道学的反思,似乎于此已显露某种端倪。

《鵩鸟赋》中主客问答体的使用和兮字的基本废除,使其呈现出由楚辞向汉大赋过度的中间形态。

枚乘《七发》:汉大赋的形成,人生意义的反思

内容:这是一个具有寓言性质的虚构故事。

《七发》的意义在于它对人类的欲望以及由此拓展出来的各种生活模式作了一次集中而深刻的反思,从而揭示出生命的意义之所在。其中所论对后世读者有着永远的警示意义。3.《七发》的艺术特征及其影响

(1)新体制的开创。

《七发》开创了在一个虚构的问答体结构框架中展开叙述的结构模式。这是汉大赋的基本结构模式。

(2)铺陈扬厉文风的形成。

《七发》开始摆脱在贾谊骚体赋中依然存在的浓厚的抒情文风,而代之以铺陈写物的描写文风。汉大赋的铺陈扬厉文风由此生成。

(3)题材的开拓。

《七发》为后代的赋作开拓了多方面的题材领域。作品所写的“七事”中的每一事,都成为一个独特的审美领域而引起后代作家的关注。

(4)雄肆壮阔之美。对音乐、饮食的叙述尚在宫墙之内,而对骏马、游观,尤其是田猎、观涛的描述,则挟带一股冲决一切的雄肆之力,展现出一片壮阔的外部世界,激荡起读者的磅礴豪情。

(5)劝百讽一的情思特征。

《七发》已出现汉大赋作品的一个共同现象,即道德主题和审美主题的错位与矛盾,这实际上是由文本的客观阅读效果与作家主观创作动机之间的错位造成的,

也是文的觉醒过程中,艺术审美与社会人生在整合传统关系时的自然生成物。

(6)七体赋的滥觞。

后世一些赋家模拟《七发》以七事结构全文的格局,创作了一些作品,评论家称之为七体赋。

司马相如:汉大赋的鼎盛,巨丽之美的典范

1.生平

2.司马相如(约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青少年时期《子虚赋》即此间之代表作。作《上林赋》献武帝,帝大悦。后有鉴于秦之速亡,作《哀二世赋》,对武帝暗含劝谏;《上林赋》

3.《长门赋》

此赋据传为陈皇后作。作品以一个受冷遇的嫔妃的口吻写成,

这是一篇骚体赋,它以幽怨深婉、情思隽永的风格,成为历代宫怨诗之祖;

而后代文人对它的喜爱,又别有一番人生不遇的寄托在: 失宠女性与不遇文人同命相怜。

东方朔

《答客难》抒发怀才不遇之情,揭示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之下文人的命运,颇为深刻:“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

司马迁和董仲舒

上述主题同样表现在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

(3)淮南王刘安

据“天下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古训,刘安(前179-前122)作《招隐士》,招隐士出山,为王朝效力。

《招隐士》或从屈原《招魂》化出。

王褒(约前88-约前55)《洞箫赋》开咏物赋与音乐赋之先河。

第二章·第三节、西汉前期政论散文

贾谊《过秦论》:“西汉鸿文”之代表

(2)《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疏牍文的代表

西汉鸿文之晁错《论贵粟疏》

《论贵粟疏》上承贾谊《论积贮疏》,进一步提出务农贵粟的主张和重农抑商的策略。

在产品相对贫乏的时代,商业的过度膨胀,势必会伤害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淮南子》:最后一部诸子式著作

此书由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招募的宾客编成,21篇,十几万字,原名《淮南鸿烈》。

司马迁和《史记》

第一节:司马迁的生平与《史记》的创作

一、生平(前145或135——?)

征和二年(前91),《史记》完成。历时14年,终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中华民族的通史。

《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是了解司马迁生平、思想的第一手材料。

二、《史记》的体例:纪传体的开创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史学名著。

全书130卷,526500字。由本纪(12卷)、世家(30卷)、列传(70卷)、书(8卷)、表(10卷)组成。

本纪: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王或实际统治者的政绩,统摄上自黄帝、下迄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兴衰沿革。

表:以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

书: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门类事项的专门记载。

世家:是世袭王侯以及历史地位堪与相比却无王侯之名份的人士的传记。

列传:是本纪、世家之外,各个时期具有一定影响或某种价值的历史人物的传记;此外还有一部分是边疆少数民族的历史。

表、书之外,皆为传记。

三、《史记》的写作宗旨及整体风貌

1.宗旨。《史记》的写作,有着极高的价值追求。

A.究天人之际:《史记》的哲学追求

a.宇宙(天)的本质;

b.人的本质;

c.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

d.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e.人类应恪守的基本的价值理念;

f.人类应遵循的基本的生活方式等。

B.通古今之变:《史记》的史学追求

1.历史进化思想

2.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辩证思想

C.成一家之言:《史记》的学术追求

2.《史记》整体风貌

上述写作宗旨,决定了《史记》的整体风貌。

A.时间维度。《史记》从被视为历史开端的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写到当代武帝太初年间(前

104-前101),约3000年。

B.空间维度。中国古地理概论是这一片大陆四周全是大海。所以,整个汉王朝的版图及

其周边作者所能了解的所有地区和民族尽皆纳入其叙述视野之中。

四、《史记》的写作精神

为体现上述宗旨,《史记》的写作就必须具有一种追求真理、不畏权势的精神。

1.秉笔直书

2.

一、

1.传统。先秦以来的史学著作或多或少都包含着一些文学因素,尤其是《左传》和《战国策》,在人物形象塑造和叙事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这一特征必然对后代史书的写法、风格产生影响。

2.气质。司马迁有着浪漫的诗人气质。

3.目标。

《史记》的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4.动机。《报任安书》明确表明《史记》的写作还有发愤抒情的主观动机。

第三章·第二节《史记》的文学成就

第三节《史记》在文学史上的的地位与影响

具体表现

1.叙事艺术

(1)文学性的叙事态度。先秦史家的主要兴趣在于完整地叙述历史事件,借此表达政治和伦理的评判,其叙事态度是史学性的;

《史记》的叙事具有努力再现历史人物及其活动场景的强烈意识,以及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人类生活方式的意识,其叙事态度是文学性的。

(2)叙述人称。《史记》采取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方式。这为作者自由地展开叙述和设置场景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

同时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褒贬评价寓于叙事之中,含而不露,却又经由作品的文学感染力来传达。

(3)故事性。为了生动地再现历史人物及其活动场景,《史记》中的许多传记,是由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故事构成的。

众多大大小小的故事,构成《史记》文学性的基础,使过往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

(4)戏剧性。《史记》中的故事,有很多富于戏剧性。作者经常将人物放置在逼真的场景、尖锐的冲突之中,让他们直接行动,使读者几乎忘却叙述者的存在。

这就使作品具有更逼真、更生动的文学效果和想象激活力,使人物性格得到更充分的展示。

(5)虚构性。《史记》的实录精神,并不妨碍作者使用某些传说性的材料和在细节方面进行虚构。这种虚构性笔法使得人物及故事更富于文学性。

(6)互见法。这是司马迁创造的处置材料的独特而有效的方法,具有史学与文学的双重意义。

其做法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与此人相关的不同人物的传记之中,而又以其本传为主,本传突出人物的主要方面;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传记之中,采取不同的叙述视点,而又以某一处为主。前者称为人物互见法,后者称为事件互见法。

2.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1)特点

A.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特征鲜明

B.好奇与爱才:人物选择的标准

C.命运变化与人物性格

D.对悲剧的激赏

2.人物形象塑造艺术·(2

A.描写。史学著作一般很少采用描写之法。《史记》对人物外貌与神情有着准确、生动

的描写,使人物形象具有可视性。

B.细节。生活细节的描写,是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内心世

界的基本手段——

这在一般史学著作中很少出现,在《史记》中却极为普遍,自然,其中的传说性和虚构性在所难免。

但这并不会降低《史记》的史学价值。

C.语言。特定情境中的人物对话或语言,是人物的直接行动,比起叙述者的叙述,它更

能活生生地体现人物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和个性特征,因而为《史记》所注重。

如《项羽本纪》载:项、刘初见秦始皇,项曰:“彼可取而代之”,表现出仇恨、鄙夷、野心;刘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表现出赞叹、羡慕、野心。

D.场景。戏剧性场景是矛盾冲突的交汇场所。不同利益、身份、地位、关系、能力、性

格的人集中在一起,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本色,而又彼此对照,所以矛盾冲突特别强烈,人物形象分外鲜明。

《鸿门宴》即是一个典型的戏剧性场景。项刘集团三个层面的代表人物(项羽-刘邦;

范增-张良;项庄-樊哙)的直接交锋,不仅展示出各自的人物性格,更揭示出项败刘胜的历史命运。

第二章汉乐府民歌

第一节概述

乐府体裁的重要特征:通俗性和音乐性。

二、乐府诗的分类和乐府民歌

乐府诗中的郊庙歌(又称郊祀歌),乃朝廷典礼所用乐章,主要出于文人之手。

该书将汉乐府诗分四类:郊庙歌辞;鼓吹歌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

第二节、汉乐府民歌的特色与成就

一、汉乐府民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它第一次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下层民众日常生活

的艰难与苦痛。

二、汉乐府民歌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

《诗经》、《楚辞》皆以抒情诗为主,汉赋以铺陈描写为主。

中国叙事诗直到汉乐府民歌方始成熟。现存乐府诗中,叙事诗约占三分之一。

乐府叙事诗的出现与发展,可以说是对以抒情为主的诗歌传统主流所作的一个反动。

乐府叙事诗大多为短篇。它们往往选取生活中一个典型的片断,使矛盾集中在一个焦点上,这个焦点便有了最大的情意蓄积量。

这样,既避免了过多的交代与铺陈,又能表现广阔的社会背景。《十五从军征》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三、汉乐府民歌的情感表现具有强烈而直露的特征。

汉乐府民歌这种“长歌当哭”特点与楚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

另一方面也表明汉人由于其生命意识的觉醒而产生了更为强烈的情感体验。

四、对生命终极有限性的体认

两首流传极广、影响深远、激越而又感人的丧歌《薤露》、《蒿里》是这类诗歌的代表。第二节女性之美与女性尊严的讴歌——《陌上桑》解读

《陌上桑》出自《乐府诗集》。

《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玉台新咏》则题为《日出东南隅行》。

(一)“女性之美”的激赏

作品首先多侧面、多角度地描绘了罗敷作为女性的“女性之美”,表达了对“女性之美”的关注与赏爱,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日出东南”正是春天气象。暗示、烘托出罗敷既如春日之明媚,又如自然之健康。下文明言——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好女”一词可谓是全诗之关键词,全诗之主旨就是要塑造“好女罗敷”形象。

何谓“好女”?有注本径释作“美女”,似有未妥。

所谓美女,偏指外在形貌之美。“好女”一词既包含外貌之美,又指向内在品质之美。

综观全诗,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位兼具外美与内美的“好女”。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于是采桑养蚕便成为她日常最喜爱的劳作。

这种对弱小生命、对劳动的喜爱,是罗敷内美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必然会扩展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珍爱和积极向上的主体精神。于是我们看到: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坠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下襦。

“青丝”二句写出采桑所用器具之精美芬芳,暗示出其主人之芳洁要好的品质;

发型时髦而生动,明月珠闪烁着迷人的光彩;而衣着上杏黄色与紫色的配搭以及丝绸的质感,更显示出罗敷青春美少女的雅洁、活泼、靓丽、迷人。

间接描写

现在,这位迷人的少女正款款走来——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对美人之美,既可直接描写,也可间接描写。

本诗只对罗敷的服饰方面作直接描画,而对其容貌体态等身体特征,采取侧面烘托之法,通过观者的反应,以夸张风趣的笔调,渲染其惊人之美。

间接描写的艺术效果

这种写法,从全诗看,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1)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更好地显示罗敷的女性之美;

(2)它使作品呈现出一种喜剧的情调;

(3)此处所述之下层民众对罗敷的赏爱态度,与下文使君对罗敷的骚扰,适构成一鲜明的对比。

四、浪漫与反讽兼融的喜剧风格

全诗格调明朗健康、诙谐幽默,具有许多喜剧因素,充满喜剧气氛,洋溢喜剧情调。

运用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一书中所阐述的有关理论来说明此诗的喜剧风格:《陌上桑》兼融“浪漫故事”(春)和“反讽与讽刺”(冬)文学的因子。

喜剧性因子

作为背景的烂漫春光,乃是本诗喜剧性的第一个因子,它使全诗洋溢着春天的明媚、生机和朗健的格调;它给人带来信心、力量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它仿佛在暗示一切阴霾和悲哀都是短暂且偶然,而快乐和阳光才是存在和生活的永恒本质。

与此烂漫春光融为一体的女主人公所特具的女性之美,构成作品喜剧性的第二个因子,也是核心因子,它带来浪漫喜剧所特有的青春气息。

第三个喜剧因子则是众观者对罗敷之美的赏爱与反应。

它构成作品“喜剧的契机”,强化了作品的“喜剧情调”,并逗引出下文使君“艳遇”情节。

这三个喜剧因子,使作品呈现出浪漫喜剧的特色;第四个喜剧因子则既带有浪漫喜剧的特征,又显示出某些讽刺喜剧的特色。

这第四个喜剧因子就是可称之为“罗敷智斗使君”的情节高潮。

这一情节,从罗敷方面看,是一个浪漫喜剧;从使君方面看,则是一个反讽。

《陌上桑》作者以夸夫为结尾,就将作品定格在弗莱所谓的“喜剧的第二相位”。

弗莱指出,“喜剧的第二相位,其最简单的形式是主人公并没有改变怪僻的社会,而仅仅逃出这个社会,使其结构按原样存在的喜剧。”罗敷,依靠其勇气和智慧,暂时逃出生天,而时代与社会的“怪僻”与罪恶还在延续。

总之全诗以浪漫戏剧构成基本框架,融入反讽与讽刺喜剧的因素,塑造了一位可爱的“阳光女性”和可敬的“胜利女性”形象。

第四章第三节爱与死:《孔雀东南飞》解读

长诗之圣

此诗最早见于陈代徐陵所编《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以首句命名。

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叙事诗(1765个字)。

(一)悲剧冲突与悲剧主题

《孔雀》叙述了一个在封建社会极为普遍的爱情与婚姻的悲剧,封建社会,婚姻通常不以爱情为基础,而是以家族利益及家长意志为转移。作品通过刘兰芝、焦仲卿这一对追求自由、爱情与幸福的青年,与代表封建礼教及家长制的焦母、刘兄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揭露并控诉了封建礼教与家长制的罪恶,热情讴歌了青年的个性觉醒以及他们为维护自由、尊严与爱情而不惜以死相拼的精神。

本诗所述之爱情悲剧,如从原型理论看,可说是“爱与死”这一古老原型的再现。这一原型经过本诗的再度演绎,而成为中国后来同类作品的一个范型。

爱与死作为生命中的极限情境与极限存在,其内在的极性相通的关联性,将使它们合力把人生与人性推至颠峰状态。死亡无疑可以剥夺人的生命,却不能改变人的爱;爱必然在另一个地方,以另一种方式演奏它那地久天长的乐章。

第六章五言诗的兴起和《古诗十九首》

五言诗的兴起

文人五言诗在乐府五言诗的影响下开始出现。

早期作品

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公认为班固《咏史》。

此后有张衡《同声歌》,秦嘉《赠妇诗》,蔡邕《翠鸟》等,从中可以感受到艺术上的日臻成熟。

第二节《古诗十九首》:自觉时代的人生悲歌

这是一组无名氏作品,最早见于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代表汉末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从发生论角度看,它是人的觉醒思潮的产物,而这一思潮则孕育、积淀于从西汉到东汉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而在汉末这一特定时代生成。

(一)觉醒:对人类终极有限性的体认

鲁迅先生曾指出魏晋时代是人的自觉时代。

“人的自觉”即指人脱离对自身生命存在状况的意识蒙昧状态,而获致一种真实清醒的感悟与觉解。

正因为以《十九首》为标志的这一场“人的觉醒”思潮具有这种感性特征,它便开启了绚烂多彩的“文的自觉”时代;

要达到怎样的觉解才是真正的“人的觉醒”

“人的自觉”的内涵至少应包含这样几个方面:

1、自觉到人的力量与有限;

2、有限性存在于人的本性;

3、有限性以死亡为其终极表现;

4、“新人”:丰富的感性与深邃的理性的统一;

5、超越有限性的努力。

《行行重行行》解读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爱情的现实状态是“生别离”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爱情应是短促人生可能的慰籍,然而它自身却满是伤痕,在人生众多苦难之外,增加了“爱别离”苦。

接下来的诗句即从各个不同方面层层推进来表达由“生别离”带来的爱的伤痛。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空间上的那种万里悬隔、天各一方、无法逾越的感受虽加剧了别离之痛,却不能阻断对再度聚首的期盼。

然而,“会面”之可能性以及“会面”之期,两者皆不可知。不可知,是既无肯定,又无否定的悬置状态,它让人在希望与失望的循环中饱受煎熬。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在“安可知”的煎熬中,思念之情弥切弥深,然在表述上却宕开一笔,以比兴手法表达爱的无奈及无奈中的自我安慰,从而回避那过于苦涩的情感重负。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自我安慰并不能使思妇就此释然,爱的伤痛再次袭来。

“日已远”是在时、空两个向度上渐次拉开,这就产生了日渐增强的张力!衣带日缓,身心憔悴,相思之情何等深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然而,爱情的苦痛远不仅表现为别离与相思,它还包含了浸透苦涩滋味的猜忌——“人的爱情”的有限性。

爱情的有限性:专有、独断、迷乱。此外,还因其不足为外人道而被压抑于思妇的内心深处。

上述这一切感受都凝聚于一声痛苦的呻吟之中——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老”:惊惧、痛苦与无奈。完满的爱令人生机盎然;爱的苦痛则“令人老”,“令”字将“思君”与“老”相连接,表明“老”常常是爱情的代价。

代价的沉重:“老”,不仅意味着青春的美好已永远消逝,更意味着生命在朝向死亡加速地滑落。

“老”的体验,令思妇对时间的流逝极为敏感。

“晚”:一天的黄昏、一年的岁暮、以及人生的垂暮之感;“忽”言其速也,其中包含多么惊心动魄的感受。

一生容易就到头!面对生命的有限,爱情似乎成了死亡毒钩的唯一解毒剂。

对爱情的期待如此之高,便不难理解爱情的苦痛何以令人如此感怆,如此绝望。

在绝望的思念中,主人公感受到的“老”以及紧随其后的“死亡”阴影的威逼令之警醒。

因为死亡会终结一切可能性,其中包括鸳梦重温、再度聚首的可能性——尽管它已极度渺茫。

在对死亡的警醒中,思妇唯一能做的就是自我振作——“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吃饭,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方式,也是生物的本能,现在竟成为“努力”的对象!

她似乎相信,只要活着,就总有希望。

爱的绝望令其充满无助感,无人为她分担苦痛,她也无从求告。(由于中国文化的限制,她无法说:主啊,请你把我的爱人带到我的面前!)

她只能求助于自己的理性与意志:为“希望”而活,为爱而活。这种强自振作,是一种含泪的苦笑。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

1、爱情是“必有一死”者的人生慰藉——如非与亡相关联,则不能有如此深刻之相思;

2、属世的爱情如此充满缺憾,令人沮丧——表明了爱情的有限性;

3、尽管如此,在“死亡”背景下它依然是无路可逃的人生所唯一可以紧抓不放的生命

价值——死是可怕的;既然死不可避免,没有爱情的生就比死更可怕!

“甜蜜的毒素”:情花毒

这就是“爱情”在《十九首》中的存在状态:

它是那么珍贵却又那么破碎;它是那么重要却又那么无力。它没有甜蜜与美满,只有悲苦与无望。毫无疑问,这种充满人间性、有限性的属世“爱情”非但无能支撑充满有限性的人生,而且还会以其“甜蜜的毒素”令人沉迷,从而引导人生滑向更深的沉沦。

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概说

历史断代与时代、社会特征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陶渊明的田园诗和谢灵运的山水诗。

即如为后人所诟病的玄言诗与宫体诗,亦应纳入“人-文自觉”的大背景之下加以观察,文学特质:文学与哲理的融合。

第二章三曹和建安文学

第一节时代背景与文学特质

时代背景:公元196年,曹操奉汉献帝移都许昌,改元“建安”,自此“挟天子以令诸侯”,企图重建统一大业。

长期战乱,以及饥荒与瘟疫,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整个社会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给作家以尖锐而深刻的刺激。

随着人的觉醒,亦即对生命有限性的体认和对个体价值的肯定,作家们在感时伤乱的同时,更积淀着对时代和个体生命的悲剧意识;再因建安作家多是注重实际的政治家,他们便不仅有着力挽狂澜、救民水火的自信,而且把建立不朽功业看作是对生命的短暂的超越。

忧时伤乱、悲叹人生短暂、渴望不朽功业,这三者的结合,使建安文学呈现出“悲凉慷慨”的特质。建安文学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除了其情感内容上的“悲凉慷慨”

之外,还因为它有着华美精致的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自由而强烈的情感抒发以及华丽的语言。

建安文学这种情感内容与艺术美的融合,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面旗帜而为后人所推崇。这面旗帜就是“建安风骨”。

第三节曹氏父子·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亳州)人。其父曹嵩乃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故其出生为清流所鄙视。

汉末英雄辈出,但像曹操这样全面发展的天才,可谓举世无双。他的时势洞察力,识人、用人之能,奇谋变幻等等,皆大过时人;同时,他还具备诸如明断、自信、善于等待、百折不回等成就大事业者所必备的基本特征。

这使他在汉末群雄的角逐中脱颖而出。

一、曹操对乐府民歌传统的继承与突破

曹操是文人乐府诗的开创者。

继承:曹操的许多乐府诗,沿用了乐府民歌的传统题材与写法。

如《却东门西行》中征人长期征战、思念故乡的悲哀,就是乐府诗的传统题材;

再如《善哉行》中以代言形式描写孤儿的痛苦,就是乐府诗的传统写法。

这表明曹操对汉乐府民歌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的传统和对下层人民深切同情的情感倾向,有着高度的体认和自觉的继承。

突破:诗人以一个杰出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和一个诗人的深厚、强烈的情感,对汉乐府民歌的传统作出了多方面的突破。

首先是突破了乐府民歌的狭小眼界,用乐府诗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

如《蒿里行》。从题目看,它本是古代送葬挽歌,曹操用以描述东汉末年关东义军联合讨伐董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从此,汉帝国解体,社会陷入无休无止的战争与痛苦的深渊之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因其反映现实的深刻真实,而被明代锺惺誉为“汉末实录”(《古诗归》)。

其次,那些抒发人生情感、表达政治抱负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它不仅是对乐府民歌的非个性化传统的突破,同时也提升了诗歌的艺术境界。

如《短歌行》以死亡为背景,反观、追寻个体的生命价值,并打上作者独特的主体烙印,慷慨悲凉,雄壮深沉,感人至深。

曹操诗歌的独特风格

作为一个乱世英雄,曹操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趣。

他的诗绝少华美词藻,结构也不很精细;

他爱从大处落笔,语言古朴,气势雄伟,内涵厚重;

抒发感情往往悲凉慷慨、跌宕起伏。

从他开始,乐府诗的创作走向了新的发展道路。

作品选读·《短歌行》

首四句为第一个层次,慨叹人生短暂而卑微。

这种对生命有限性的觉知引发出诗人“难忘”的“忧思”;而“解忧”的努力则是人类作为主体的主体性的一个突出标志。

诗人借用《诗经》中《子衿》与《鹿鸣》中的成句来表达对贤才的思慕与礼遇之忱,并于酒意朦胧之中想象贤者来集的动人情景。

最后借周公吐哺的故事再次表明诗人愿以周公为榜样,诚致天下之士,建立天平天下!

惟其如此,方能不朽!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解读(背诵)

《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解读

针对一般人情和道教的希冀长生,诗人明言此乃虚妄不实之想。

此种认知使诗人对超越之路和人生价值的探索,折回到传统的立功不朽之上——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折回;毋宁说它是一个否定之否定,它以死亡意识的觉醒为背景,因而获得深度和份量;不仅如此,与传统的立功不朽观重在结果上立论不同,此种经过否定之否定的反省过程而被重新找回的立功不朽观,乃是重在主体意志以及作为主体意志之显发的过程上立论。因此,即使是伏枥的老骥,暮年的烈士,依然有千里之志,不已的壮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这种精神与人格的因素,超越了肉体的有限,显示出人类作为主体所具有的尊严与价值之所在。

第二节:曹丕与曹植

一、曹丕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公元220年代汉自立为魏文帝。

建安诗人的共同特质是深于情。但在情感特征上有所差异。

曹丕由于较少征战生活的磨炼而多出入于深宫,故其情感偏于感伤、柔弱、细腻,具有女性气质。现存诗约40首。

诗歌代表作《燕歌行·秋风萧瑟》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世歌行体诗的发

古代文学史(二)重点整理精品

【关键字】历史、政治、情况、道路、方法、条件、成就、传统、认识、矛盾、体制、大力、密切、充分、整体、和谐、透明、健康、合作、配合、提升、统一、发展、建设、提出、发现、研究、规律、特点、突出、情绪、理想、思想、力量、成果、地位、精神、要素、基础、环境、体系、制度、特色、标准、结构、主体、秩序、反映、力度、关系、分析、提倡、包容、倡导、形成、丰富、坚持、创新、提高、转变、深化、规范、多方面、规范化 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建安七子: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为“七子”。 竹林七贤:三国时期曹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建安风骨:建安文学基本上继承了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直抒胸臆、言情务尽的传统,但许多诗中又采用了比兴手法,是诗歌形象鲜明又耐人寻味,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因为建安文学有这些特点,在整体上呈现出了一种刚健悲凉、清峻通脱的格调,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正始之音: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士风流,盛于雒下。世称正始之音。正始之音是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 永明体:魏晋以来,中国音韵学有了新的发展,在南朝永明年间,周颙发现汉字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同时对音韵很有研究的学者沈约用四声叠韵的原理来研究诗歌中的音韵配合,指出八种声病必须

古代文学明清部分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学明清部分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填空 1.刘基的《卖柑者言》讽刺元末身居庙堂高官“金玉其外,败絮其内”本质。 2.徐渭杂剧的代表作是《四声猿》,由《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四个短剧组成,被人称为“明曲之第一”。 3.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李开先的《宝剑记》、署名王世贞等人的《鸣凤记》、梁辰鱼的《浣纱记》。 4.四大声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 5.梁辰鱼的《浣纱记》在戏剧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 6.《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其作者是“兰陵笑笑生”。 7.“三言”:冯梦龙三部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 8.二拍”:凌濛初著“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9.《今古奇观》:明末“姑苏抱瓮老人”编选“三言”、“二拍”佳作40篇,民间流传较广。 10.在文学理论中,李贽提出著名的“童心说”。 11.冯梦龙编辑了两部民歌专集:《童痴一弄·挂枝儿》、《童痴二弄·山歌》。 12.吴伟业,代表作《秣陵春》传奇、《通天台》、《临春阁》杂剧,借历史人物故事,抒发历史盛衰之感,寄寓身世之悲。 13.吴伟业的“梅村体”叙事诗代表作《圆圆曲》、《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 14.两大传奇:康熙朝诞生《长生殿》和《桃花扇》。 15.查慎行受学于黄宗羲,诗歌学苏陆,尤致力苏轼,得宋人之长,是浙派承前启后的大家。 16.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剧作家,《清忠谱》。吴伟业、尤侗等以戏曲来抒写心意。李渔是我国第一个喜剧创作专家,剧作十种,总题为《笠翁十种曲》,其中《风筝误》是代表作。 17.李渔的戏剧理论集中在《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演习部》。 18.李玉的戏曲创作:“以曲为史”的历史剧为《清忠谱》、《千钟戮》。“一人永占”为《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 19.南洪北孔:洪昇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 20.古文三大家:清前期文坛上,进行文学性散文创作的是侯方域、魏禧、汪琬,被称为清初“三大家”。 21.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22.京华三绝:纳兰性德、曹贞吉、顾贞观。 23.玄奘归国后,奉诏口述所见所闻,由门徒辨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24.“三灯丛话”:瞿佑《剪灯新话》、李昌祺《剪灯余话》、邵景彦《觅灯因话》。 25.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为《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并在剧中完整地展示了他的“至情”论。 26.“四大奇书”:《金瓶梅》、《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27.张岱的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与《琅嬛文集》。 28.陈子龙是复社与几社文人中的重要代表。 29.沈德潜倡导格调说,尊唐抑宋;翁方纲论诗倡肌理说,包括义理与文理;袁枚标举性灵说。 30.“乾隆三大家”又称“江右三大家”分别为袁枚、蒋士铨、赵翼。 31.桐城派奠基者方苞树起“义法”说的大旗,刘大櫆以“义理、书卷、经济”的“行文之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先秦文学 上古传说文学 神话基本特性: 1、神话都就是想象的或幻想的。 2、神话就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与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与说明。 3、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 我国神话系统 (一)创世神话《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二)自然灾害神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 (三)战争神话皇帝大战蚩尤 神话主要特征: 1、无论就是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就是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围绕着人都生存这个主题。 2、神话中的人物都充满着昂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与英雄气概。 3、不论就是哪一类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2、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诗经》 《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1、婚恋诗 2、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 3、政治讽喻诗 4、史诗及其她

《诗经》的文学成就: 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四言诗的典范 4、章法结构(重章复沓)与语言特色(质朴畅达,词汇丰富,双声叠韵连绵词与叠字的大量运用) 先秦散文 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就是《尚书》,它以记言为主。 《左传》的叙事艺术: 它就是春秋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 2、采用全知叙事视角 《左传》的写人艺术: 叙写历史时注重刻画人物,许多人物形象都性格鲜明。 1、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2、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环境中营造 《左传》的辞令艺术“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史。约前1000年到前440年 《战国策》铺排纵姿的文学特色: 1、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2、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3、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古代文学第三册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 白体诗人:白体诗人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人,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其中王禹偁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初白体诗中独树一帜。 西昆体: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指以杨亿、钱惟演等人的《西昆酬唱集》为代表的一种诗风。这种诗歌的思想内容贫乏,但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饰饬、典丽的艺术特特征。西昆体诗人专门模仿李商隐诗的艺术外貌,但缺乏李诗蕴涵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 晚唐体:宋初模仿贾岛、姚合诗风的一君群诗人,有“九僧”、潘阆、魏野,林逋等。他们继承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描绘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晚唐体诗人中身份迥异的是寇准,他曾官至宰相,又与上述两个诗人群体都有交往,所以是晚唐体的盟主. 王荆公体:即“半山体”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退居江宁,创作的许多写景抒情小诗,描写湖光山色和闲适生活。这些小诗注重艺术的链炼,雅丽精绝,深得唐人风味,有时还深有禅意,颇似王维,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可谓既有唐音,又有宋调,对宋诗的发展影响较大。 苏门四学士:北宋黄庭坚、秦观,晃补之和张耒的并称。这四位作家曾得到苏轼的垂青和指导,接受过苏轼文学的影响,但四人造诣各异,文学风格也大不相同。如黄的诗自创流派,秦观的词专以纤丽婉约见长,只有晁补之的《摸鱼儿》等个别作品中还能看到一些苏轼的豪放词风。 别是一家:是李清照在自己的词学著作《词论》中提出来的著名理论,强调词与诗歌不同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创作规律,尤重词的音乐性,对词的创作繁荣起了积极作用 易安体: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是婉约派代表作家之一。词作描写细腻,风格清疏淡雅,语言清新雅活,善于融口语入词,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中兴四大诗人:指南宋中期四位着名诗人:杨万里,陆游,尤袤和范成大。其中中以陆游为代表。他们从江西诗派的氛国中冲决而起,初步克服了江西诗风的流弊,另辟蹊行,打开了宋诗的新局面。 稼轩体:辛弃疾号稼轩。其词内容丰富,艺术上驰骋自家,转益多师,有极大的开拓和创新。他以散文句法入词,继苏轼之后极大地开拓了词境。这种在宋代词坛别开生面,既慷慨豪放又温婉妩媚,而以豪放悲壮为主导风格的词,人们称之为“稼轩体”。 苏辛词派:北宋的苏轼,直开来词中的蒙放词派。南宋爱国词人辛奔疾,一生以英雄自诩,其稼轩词充分展现英雄抱负,将气高天下的东坡词风在南宋发扬光大,与渴望恢复的国势民情相摩荡,又与南渡初期的张元干、张孝祥堵家的词风翕合,又有陈亮.刘过等词人追步唱和,遂形成气势磅磷、悲凉感愤的苏率词派.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仅供参考)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仅供参考) 1《诗经》分类研究(情诗、思妇诗、离别诗等) 5 亡国之音哀以思——论李煜词 6 柳永词的雅和俗 9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10 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 11 论秦观词的艺术特色 12 论黄庭坚的瘦硬诗风 14 《水浒传》主题辨析 19 从李贺诗看其“鬼才”之名 20 简论李商隐的咏史诗 21 李商隐的“无题诗”的艺术特色 24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5 豪放大师苏轼的婉约词 28 《三言》中爱情作品的反封建倾向 29 《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试论 30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女性悲剧 32 论《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的艺术经验 33 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特色 34 论《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 35 论《牡丹亭》的杜丽娘形象 36 论“三言二拍”表现的市民生活特色 37 论《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 38 论《桃花扇》的结构艺术 40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43 论苏轼的散文特色 45 从林逋的咏梅诗到姜夔咏梅诗 46 辛弃疾词与南宋理学的关系 47 论元杂剧中的包公形象 48 论《西厢记》中张生的形象 49 论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 51 《史记》人物传记所体现审美情趣 55 南北朝乐府民歌艺术风格比较 60 魏晋南北朝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61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 65 《窦娥冤》的悲剧特征 67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72 传奇戏的文人化问题 74 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的变化及意义 76 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78 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79 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80 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整理

填空: 1.诗经是西周至春秋的诗歌总集。 2.现今所见《诗经》共305篇 3.诗经的流传:(三家诗)汉代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生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古文学派毛亨传的《毛诗》,流传至今的为《毛诗》。 4.《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5.西周前期的作品最值得重视的是五篇歌咏周族始祖和先公先王的诗:《大雅》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6.《国语》以记言为主。 7.《孟子》为语录体散文。其文学成分表现在叙事和抒情两个方面。 8.《赋篇》的作者是荀子. 宋玉有《九辩》一篇 9.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 10.九歌的篇目和祭祀的对象:《东皇太一》(天神)、《云中君》(云神)、《湘君》、《湘夫人》(湘水之神)、《东君》(日神)、《大司命》(掌管寿命的神)、《少司命》(掌握子嗣的神)、《河伯》(河神)、《山鬼》(山中之鬼)、《国殇》(阵亡将士之魂)和《礼魂》(送神总曲)。 11.五四运动以后的研究者常称这些西周以前的诗为周族的史诗. 12.《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统称“春秋三传” 13.汉代文学领域得到了大规模拓展,最引人注目的是赋。赋分为抒情小赋和体物大赋两类 14.司马相如《上林赋》《子虚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15.汉代文学在诗歌上的进展最重要的是五言诗的兴起和叙事诗的产生、发展 16.现存汉代最早的抒情赋是贾谊的《吊屈原赋》 17.汉武帝的《秋风辞》是第一篇中国文学史上抒写人生的本然情绪 18.枚乘《七发》大赋的开始 19.西汉中期的体物大赋作家除了司马相如外,最值得注意的是王褒。他的《洞箫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专写音乐的作品 20.贾谊最著名的是《过秦论》和《论治安策》 21.晁乘的政论文《论贵粟疏》 2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到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总共一百三十篇。本纪是全书的大纲。指导思想是黄老思想《史记》的写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中国古代文学 知识点笔记整理:元

元代散曲 第一节散曲的兴起及其体制风格 散曲又有“词余”、“乐府”、“今乐府”、“北乐府”等名,产生于民间的俗谣俚曲。 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带过曲。 1.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源自唐代酒令。基本特征是单片只曲,调短字少。小令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 2.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连缀而成,各曲同压一部韵,通常结尾部分有〔尾声〕。 3.带过曲是一种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特殊体式,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曲牌最多不能超过三首。它是小型组曲;与套数相比,其容量小得多,且没有尾声。 散曲的文体风格和审美取向: 1.采用“衬字”,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 a.通过在曲中句子本格以外增字,使曲调的字数随旋律的往复而自由伸缩增减,解决了诗的字数整齐单调与乐的节奏、旋律繁复变化之间的矛盾。 b.衬字具有使语言口语化、通俗化,并使曲意诙谐活泼、穷形尽相的作用。 2.语言风格以俗为尚,口语化、散文化。 a.俗语、蛮语、谑语、嗑语、市语、方言比比皆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b.句法讲求完整xx,省略语法关系。 3.审美取向明快显豁,自然酣畅。

通过借用“赋”的铺陈白描的表达方式,随意增句和增加衬字,运用顶针、叠字、短柱对、鼎足对等多种手法,对这一审美取向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之效。 第二节元前期散曲创作 一、书会才人作家: 大多具有放诞不羁的精神风貌,强烈的反传统的叛逆精神和追求个性自由的生命意识。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和卿等。 关汉卿散曲创作多以男女恋情为题材,尤其以刻画女子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见长。著名套数〔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塑造了“浪子”形象,展现反传统的叛逆精神,任性所为无所顾忌的个体生命意识,和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意志。在艺术上:1曲中一系列短促有力的排句,节奏铿锵,具有精神抖擞、斩钉截铁的意味。2全曲把衬字运用的技巧发挥到了极致。3长句以排列有序的一连串三字短句组成,从而给人以长短结合舒卷自如的感觉。 王和卿其散曲趣味不高,选材粗俗,表现了市民意识和文化庸俗的一面。写的较好的是〔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用语夸张,构 思奇特,极具滑稽诙谐之趣。 二、平民及xx作家: 他们既悲叹世道的不平和个人悲剧的命运,对传统价值观产生怀疑;又希冀以精神上的遁隐消解痛苦:因而多叹世归隐之作。代表作家有白朴、马致远等。 白朴其散曲多叹世归隐之作,此外有男女恋情与写景咏物之作。 前者多质朴本色、直白通俗之趣;后者富于文采,有清丽淡雅之美。 马致远其散曲表现了积极进取与超脱放旷重叠交织的悲剧性人格。著名套数〔双调·夜行船〕《秋思》,在表面的放逸潇洒之下仍激荡着愤世嫉俗的深沉感情。在艺术上带有更多的传统文人气息,成就很高:1其套数擅长把透辟的哲

古代文学 整理

元代 元杂剧体例: 通常分为四折一楔子,合为一本。 元杂剧分类: 1、爱情婚姻剧 四大爱情剧: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大胆的女子与畏怯的男子 大团圆的结局:现实的穷愁潦倒、遭世人鄙薄与白日梦的慰藉 2、公案剧 关汉卿《窦娥冤》《鲁斋郎》、无名氏《陈州粜米》、李潜夫《灰栏记》、孟汉卿《魔合罗》。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双线交错(1:一老夫人为一方,代表秩序礼教,压抑人性,张生莺莺红娘为一方,讲求婚恋自由,反抗礼教;2:红娘、莺莺、张生之间的矛盾,由种种顾忌、矛盾、猜疑以及莺莺作为小姐特有的性格造成的矛盾)冲突迭起,情节起伏跌宕不落窠臼。 在作品中出现了多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在人物思想感情的刻画方面比较细腻深入。 《西厢记》杂剧的语言往往既符合人物性格,又适合舞台演出,在戏剧性和性格化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西厢记》杂剧的语言构成,以当时的民间口语为主体,适量而自然地熔化前人诗词文赋中的语句,形成通晓流畅与秀丽华美相统一的艺术风格。 西厢记的人物形象: 明代 话本小说: 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宋代的讲史话本有《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全相平话五种》等。这些话本以正史为主要依据,但也采入一些传说、异闻等,同时也不免虚构,以增强吸引力。它们的情节往往较曲折,篇幅较长。元明清的历史小说正是由此演变而成的。 鲁迅认为:“说话之事,虽在说话人各运匠心,随时生发,而仍有底本以作凭依,是为‘话本’。”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简答论述】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简答论述整理 1、神话的基本特征: 2、简述我国古代神话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3、试论我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4、《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5、简述《七月》的内容梗概。 6、试述《诗经》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7、分析《诗经》史诗重要篇章的艺术特色。(即《大雅》五篇史诗的主要内容) 8、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9、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 10、简述《老子》的文学价值。 11、简述《论语》的文学特色。 12、简述《墨子》的文章特点。 13、简述《荀子》说理文特色。 14、简述《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极其寓言的特点。 15、试述《左传》的文学特色。 16、试述《战国策》的文学特色。 17、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18、试论《庄子》寓言特色。(即《庄子》的文学特色) 19、简述《九歌》艺术表现的特点。 20、简述《招魂》的艺术特色。 21、试叙楚辞产生的相关要素。

22、试论楚辞的文体特点。 23、试论《离骚》的思想内容。 24、试论《离骚》的主要艺术特色。 25、试论《九辩》的艺术特色极其与《离骚》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26、概述《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 27、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28、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29、论述《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30、简述贾谊骚体赋的创作特点。 31、简述枚乘开创大赋体式的《七发》及其特点。 32、简述《天子游猎赋》所代表的汉大赋的主要特点。 33、论述杨雄大赋的创作特点。 34、论述王褒《洞箫赋》在咏物赋发展中的地位。 35、论述班固《两都赋》。 36、论述张衡在赋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37、试叙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38、试叙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39、试叙《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40、试叙《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及主要内容。 41、简述曹操诗歌思想内容及创作成就。 42、简述曹丕诗歌的特点。 43、简述王粲诗歌艺术特点。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2_期末复习重点

1建安风骨:是人们对建安大时期美学风格的概括。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指作品内在的“雅好慷慨”的品格,和语言表达上简练刚健的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风貌。代表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建安七子: 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其中以王粲陈旧最高 3宫体诗: 盛行于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体,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时,作为永明新体诗的“新变”,内容,内容上不独以“止乎衽席之间”“恩极闺房之内”为主。形式上也有“清辞巧制”“雕琢蔓藻”代表人物萧氏父子,庾信等 4初唐四杰: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向边塞荒漠。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对唐诗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他们有着相同的审美追求,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他们的诗文各有特点,王杨擅于五言律诗,卢骆长于七言歌行 5竹林七贤:识见于世说新语。任诞。魏晋之际的文学七个代表作家,常集于竹林之下,故名竹林七贤。以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高,七人分别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6大历十才子:十才子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的极玄集。其中包括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其主要创作诗风相像,他们或寄情山水景物或写羁旅之情。 7元和体:是指元、白在元和年间写的次韵相酬的,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再加之艳体诗在内统称为元和体。形成诗到元和体是体裁变新的局面。 8象外之象: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的文论诗主张。诗歌创作具有象外之象。其中第一象是诗歌中具体,鲜明所感可言的形象画面。第二象指形象画面中所蕴含的无穷韵味,是无象之象。 9玄言诗:东晋时期出现的一种诗风,代表人物有孙卓,许洵等。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10骈文:齐梁时期,骈文是文章的代表。骈偶平整,声韵谐美,用典繁复,辞藻华美,四六句型是其最基本的文体要素。骈文在两汉时期孕育而出。在齐梁时期确立体势,并进入鼎盛期。 11永明体: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发现诗歌韵律,以晋宋以来诗歌中对偶形式相结合出现的新诗体,注重对偶,讲求音律,守护四声八病之说,对篇短小,是我国诗歌由古体向近体的过渡诗体,反映了诗歌创作由较为自由发展到讲求格律的必然趋势,代表人物有沈约,谢朓,王融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知识点汇总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目录 第五编宋代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 1.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2.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 3.“白体” 4.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 5.《西昆酬唱集》 6.杨亿的生平 7.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8.西昆体 9.晚唐体 10.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 11.林逋诗歌的特点 12.晏殊的生平 13.《珠玉词》 14.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15.欧阳修的生平 16.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 17.《秋声赋》的艺术特点 18.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 19.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 20.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 21.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 22.梅尧臣的生平 23.苏舜钦的生平 24.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 25.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6.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 27.王安石的生平 28.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 对词境的开拓 29.王令诗歌的特点 30.王安石散文的特点 31.王安石诗歌的创作成就 32.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成就 33.“三苏” 34.曾巩散文的艺术风格 35.苏洵散文的特点 36.苏辙散文的特点 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 37.苏轼的生平 38.苏轼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39.苏轼记叙文的艺术特点 40.苏轼散文的总体特色 41.“东坡体” 42.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别 43.苏轼诗歌分前、后期 44.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 45.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46.苏词的超旷高远襟怀 47.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 的贡献 48.苏词对题材的拓展及其意义 49.苏词的创作风格 50.苏轼对词体发展的贡献 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51.黄庭坚的生平 52.“山谷体” 53.黄庭坚诗歌的题材内容 54.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艺术 特色 55.黄庭坚词作的艺术特点 56.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 57.“后山体” 58.“简斋体” 59.陈与义诗分前、后期 60.陈师道“后山体”的艺术特征 61.陈与义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 62.陈与义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 63.“简斋体”的艺术独特性 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 64.北宋词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及各期 代表词人 65.柳永的生平 66.柳永词的题材内容及其对词境的 开拓 67.柳永对词体的开拓 68.柳永词的艺术特点 69.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70.秦观的生平 71.晏几道的生平 72.贺铸的生平 73.秦观词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宋词 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74.晏几道词作的艺术特点 75.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 76.周邦彦的生平 77.周邦彦词的集大成 78.周邦彦词作的艺术成就 79.“易安体” 80.“樵歌体” 81.李清照的生平 82.朱敦儒的生平 83.李清照词分前、后期 84.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 85.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 86.朱敦儒词作的艺术特点 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87.辛弃疾的生平 88.“稼轩体” 89.辛词题材内容的主体及其多样性 90.辛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词史地位 91.张元幹的生平 92.张孝祥的生平 93.陈亮的生平 94.张元幹词的特点 95.张孝祥词的特点 96.陈亮词的特点 97.刘过词的特点 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98.“中兴四大诗人” 99.陆游的生平 100.陆游散文的特点 101.陆游诗歌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期 的主要特点 102.陆游诗歌对江西诗派的扬弃 103.陆游词作的特色 104.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多样风 格 105.“诚斋体” 106.杨万里的生平 107.范成大的生平 108.杨万里的“活法”诗 109.“诚斋体”的艺术特色 110.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11.朱熹的生平 112.朱熹诗歌的特点 113.朱熹散文的特点 114.南宋中叶散文之两派 115.南宋各体散文的一般特征 116.南宋“小品文”概况 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

中国古代文学史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饭粒小童鞋的心血呦~ 一、总绪论问题 中国文学演进的特点:1.首先,文学发展的不平衡。一、文体发展的不平衡。二、朝代的不平衡。 三、地域的不平衡。2.其次,一些因素的互动作用对文学演进的影响。雅俗、文体之间的渗透、 复古与革新、文道的离合。 二、中国文学史分期 上古期:先秦、两汉中古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中叶近古期:嘉靖初期至五四运动爆发 三、上古神话 1、神话概念:“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注:人民 的幻想:神话思维。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后来的文学家有意识使用的塑造文学形象的方法:夸张、变形、拟人等。神话对于原始先民的意义是生存性的。) 2、神话分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发明创造神话(注:会举例 说明) 3、中国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深重的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先民的反抗精神 4、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以已观物,以已感物、具体、形象、伴随强烈的情感体验、隐喻性、象征 性 四、《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 词。 2、整理方式:献诗、采诗、删诗 3、《诗经》六艺: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释义: 风:“风”为音乐曲调。“国”为地区、地域。“国风”即地方音乐曲调。诗经有十五国风105篇。 雅: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大雅31篇,是西周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年,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大雅多为上层贵族之作。小雅74篇,西周晚期作品居多,也有东周作品。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还有地位卑微者。 颂:宗庙祭祀之乐。有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4、《诗经》内容:祭祖颂歌、农事诗、宴飨诗、怨刺诗、战争诗(武功诗、徭役诗、厌战诗)、婚姻爱 情诗 5、《诗经》艺术特点: (1)赋比兴(注:赋——铺陈直叙比——比方兴——触物兴词) (2)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3)重章叠韵:一唱三叹,旋律回环往复,抒情程度的加深和事件进度的加强。 (4)叠字·双声·叠韵:拟声、状物,富有表现力;增强诗歌的音乐美感。 (5)押韵方式:通常韵脚在句尾,隔句押韵,押偶句韵。 (6)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 6、《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古代文学问答题整理

1.诗经的艺术成就包括在哪些方面? ①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现实政治的创造倾向,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开端。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②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它们增添了诗歌的形象性、抒情性和韵味。 ③借景言情的抒情方式。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与景相互交融,融为一体 ④齐中富于变化的语言特色。四言和杂言,句式灵活多变;重章叠唱;叠字,叠句,双声叠韵;押韵。 2. 谈谈《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赋、比、兴是《诗经》最基本、最成熟的表现手法。赋,在表达方式上是兼有叙事、描写、抒情和议论的。赋是《诗经》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 比就是比喻。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传神,表达的情感也更加含蓄蕴藉。 兴,就是先描写其他物象,以引出对抒情对象的描写。 对后世的影响: ①赋,比,兴成为后世诗文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并影响后代一些文体的形成。赋的直叙和白描写法,在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白居易诗《卖炭翁》中得到继承发展。 ②比兴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富于联想与想象。由此形成以抒情为主的

美学特征,为中国诗歌以抒情诗为主体的特色开辟了先路。屈原《离骚》系统化运用比兴,是对《诗经》比兴方法的发展 ③从《诗经》起始的赋,比,兴,已成为我国诗歌的一种基本表现手法,侧面体现了中国文学的民族特色。 3. 先秦历史散文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过的三个时期是什么? ①第一个时期——《尚书》 ②第二个时期——《春秋》、《国语》、《左传》 ③第三个时期——《战国策》 4. 《左传》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①.《左传》作为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作品,其叙事艺术水平有了显著的发展。 ②.左传》善于描述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历史事件,运用白描的手法叙述事件的始末由来 ③.《左传》善于描写战争 ⑴,把战争放到整个社会与历史环境的大背景中加以审视。 ⑵注意通过战争刻画人物,表现细节 ⑶写战争有大场面的概述,也有小细节的补充 ⑷战争叙事毫无雷同,一一出新,令人惊叹不已。 ④《左传》的人物刻画相当成功。 ⑴通过典型事件再现历史人物的形象,真实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及其发展变化。 ⑵善于突出人物同周围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使人物形象变得鲜明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古代文学史(唐~清整理) 一·<唐> 诗歌诗词:诗 初唐(618~713): 两大诗派1、以上官仪和杜审言、宋之问等宫廷文人为代表。他们总结了齐梁以来在诗歌声调、韵调、对仗方面积累的经验,明确了古近体的界限,对律诗的定型及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2、以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为代表。他们的入主诗坛,标志着中下层文人打破了宫廷文人的一统天下。批判六朝文学,主张言志抒怀,咏叹人生。诗风:绮丽婉转,不脱六朝;刚建清新,启迪盛唐。 两大乐府诗名篇:刘希寿《代悲白头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盛唐(713~765): 两大诗派1、王、孟山水田园诗(清丽的疏淡的笔墨,描绘题咏山水田园。抒情寄趣,多用五言古体和律体) 2、高、岑边塞军旅诗 3、其他特色诗歌(王翰、王昌龄、李颀、崔颢、祖咏等其他个性特色诗歌) ▲两大诗人:1、李白(以澎湃雄放的气势、奇特瑰丽的想象、清新自然的语言、飘逸不群的风格,抒写拯物济世的怀抱,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反应民生的苦难,藐视权贵,反抗礼教,成为反映盛唐时代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 2、杜甫(忧国伤时,谴责战乱,哀恤民瘼,善于把时代的灾难、民生的涂炭和个人的不幸结合起来,用典型事例反映现实,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情) 中唐(766~859): 与盛唐相比的变化:其一,内容上现实主义倾向有所加强,题材有所拓宽,如揭露商贾渔利,反映南国风情,描写男女爱情,总结历史教训的题材增多。其二,形式上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其三,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如以文为诗,以议论为传,以律调入歌行,用传奇的手法叙事写人等。 两大诗派1、元白新乐府运动及轻俗平易诗风(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等主张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干预现实。以俗为美,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审美心理,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流派) 2、韩(愈)、孟(郊)、李贺等奇崛险怪诗风 3、其他特色诗歌:大历诗风(大历十才子;刘长卿、韦应物等)刘禹锡、柳宗元 晚唐(860~907):唐代诗歌衰微时期 两大诗人(小李杜):1、杜牧(评记史诗,针砭时政的怀古咏史诗,《泊秦淮》)2、李商隐(深于寄托,巧于比兴;用典精工巧妙;语言精炼,注意锤炼实词,选择虚词,运用叠词) 两大倾向:1:重艺术的司空图、韩偓、韦庄等2:多讽喻的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

《古代文学》常识整理

《古代文学》常识整理 ◆秦代文学 一、秦代文学仅有三种样式:散文、刻石之文、诏书奏议 1、完成于公元前239年,由吕不韦门客集体著作的《吕氏春秋》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2、秦代文学唯一的作家是李斯,其代表作为《谏逐客书》 3、现在传世的秦代刻石之文共有8篇,其中6篇在《史记*始皇本记》中 总的来说,秦代文学没有什么成就。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秦氏不文”。 二、1、《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 编撰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二十余万字,在公元前239写成。此书内容驳杂,兼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司马迁称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其文章常常以语言故事为譬喻,例如《荡兵》《顺说》《察今》等篇都有这样的特色。 2、《吕氏春秋》的十二纪是全书的大旨所在,是全书的重要部分,分为《春纪》、《夏纪》、 《秋纪》、《冬纪》。每纪都是5篇,共60篇。。《春纪》主要讨论养生之道,《夏纪》论述教学道理及音乐理论,《秋纪》主要讨论军事问题,《冬纪》主要讨论人的品质问题; 八览,现在63篇,显然脱去一篇,内容从开天辟地说起,一直说到做人务本之道、治国之道以及如何认识、分辨事物、如何用民、为君等。六论,共36篇,杂论各家学说。 三、秦石刻文是我国最古的碑文,对后世碑志文有很深影响;内容为歌颂秦王功德,形式则 是模仿雅颂,都是四言韵文,但多以三句为一韵。 四、秦时民间有歌谣流传。《汉书*贾捐之传》有“长城之歌,至今未绝”的话。今之所传, 仅有一首,见于晋杨泉《物理论》。 ◆汉代文学 汉代文学的样式主要有:赋、散文、诗歌和楚辞。其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汉高祖——汉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多种问题主要沿袭战国文学的余风,同时又有新的因素萌芽:辞赋,政论。这时期主要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和辞赋发展上。 第二,汉武帝——汉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时期。主要文学样式有:新体赋、史传文学、政论散文和乐府。 第三,汉元帝——东汉和帝,是两汉文学的中兴期。主要文学样式有:辞赋、传记文学及代有科学因素的政论文。 第四,东汉安帝——汉灵帝,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主要文学样式有:抒情短赋,五言古诗。 一、赋与政论散文 (一)汉赋的概念:赋是战国末年兴起的一种文体,它有如诗歌,讲求声韵和谐与形式的整伤;又如散文,句型自由,无格律的严格限制;它既能是书面文学,又能 诉诸口诵;它既能状物叙事,又宜于抒情说理。兼具诗歌和散文的表现功 能,是两者间综合性文体。赋是汉代流行的文体,两汉认识以赋为其体物 写志的最重要方式。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 在于“铺采擒丈”;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二)汉赋的发展流程 1、第一时期自汉高祖初年至武帝初年——骚体赋时期。这一时期的辞赋,主要仍是继承《楚辞》的传统,以骚体句式写成,模仿《楚辞》。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 第二章《诗经》 第三章先秦散文 第四章屈原与楚辞 第五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 第六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 第七章两汉辞赋 第八章两汉诗歌 第九章建安诗歌 第十章正始诗歌 第十一章两晋诗歌 第十二章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第十三章南北朝诗歌 第十四章魏晋南北朝散文与辞赋 第十五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十六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第十七章盛唐得诗人们 第十八章李白 第十九章杜甫 第二十章大历诗坛 第二十一章中唐诗歌 第二十二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 第二十三章唐代散文 第二十四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二十五章唐五代词

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 第一节初民得歌谣☆☆☆☆☆☆ 1、我国古籍中多有对原始歌舞得记载,如:“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吕氏春秋·古乐》);“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纬书《河图玉版》);“(舜)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宋书·符瑞志》引《竹书纪年》)。 2、我国就是一个诗得国度,如:“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在人类还没有文字,没有丰富得文学艺术种类及表现手段,歌唱与舞蹈便就是初民天然得表现与抒情方式. 3、或求雨,或祈年,就是甲骨卜辞得重要内容,表现着初民得心态与愿望。上举这类卜辞比较完整,语句平实,声韵谐调,可以见出原始古歌得风貌。 4、至于后世典籍所保存或搜集得原始歌谣,只有极少几首,因其风貌古朴,或可视为原始歌谣得存留. 例如相传为黄帝时得《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 知识点一神话释义 神话得基本特性: (1)神话都就是想象或幻想得(2)神话就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得自然界或社会现象得解释与说明,只就是它经过了“幻想”得加工,成为了想象中得“神话"了得现实生活(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得愿望(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得远古时代,它就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

唐宋古代文学整理

古代文学(唐宋)整理 一、名词解释 1、中兴四大家:是进入南宋以后,在现实的灾难动荡和江西诗派诗人主观求变的爱国主义诗歌创作潮流中,出现的取得重大创作成就的四大诗人,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他们摆脱了江西诗派的牢笼,写出思想、艺术各有特色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色和个性特色,影响很大。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 2、吴中四士: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在初、盛唐之交,四人齐名,他们又都是江浙一带人,这一带在古代也叫吴中,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吴中四士”。诗作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四士”性格狂放,诗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往往透露出一些新的气息、新的情趣,体现了唐诗从初唐到盛唐过渡的特色。 3、辛派词人: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4、易安体: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5、江湖诗派:南宋后期由江湖游士组成的一个松散的作家群,因刊印《江湖集》而得名,他们投谒交游,人品和诗风都比较复杂,风格较为多样,内容反应底层生活,代表人物有刘克庄、戴复古等。 6、沈宋:初唐时期两位宫廷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的合称,与“四友”先后,闻名于武周、中宗之时,因其声望相当,故世称“沈宋”。两人诗歌多是宫廷应制之作,主要成就是对声律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把四声分为平仄,在几代诗人取得的经验之上,他们完成了律诗定型化的任务,使“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律诗创作规范化,从此,古体诗和近体诗有了明显的区分。 7、元白诗派:中唐贞元、元和时期与韩孟诗派同时崛起于诗坛的一个诗歌流派。主要作家有: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李绅等,元白成就最高,故名曰“元白诗派”。用新乐府进行创作,浅近通俗是其主要特征,与“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相对,对晚唐和宋初诗风影响较大。 8、韩孟诗派:中唐贞元、元和时期与元白诗派同时崛起于诗坛的一个诗歌流派。亦称“奇险诗派”,即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歌流派重要诗人还有李贺、卢仝,刘义,马异等,韩、孟成就最高,故名曰“韩孟诗派”。奇险怪异是韩孟诗派的审美倾向和艺术追求,并因此形成了共同诗风,“不平则鸣”说和“笔补造化”说是其理论主张,锐意创新是其艺术价值追求。 9、四灵诗派(永嘉诗派):指南宋后期永嘉(温州)地区徐照(灵晖)、徐玑(灵渊)、赵师秀(灵秀)、翁卷(灵舒)四人,因其字中均有“灵”字,故而得名。他们以贾岛,姚合为宗,诗境清幽,诗风枯淡。 10、江西诗派:得名起于宋徽宗时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吕本中把黄庭坚、陈师道等25位诗人列为一个宗派,又因其中11人皆为江西人,故名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最大的诗派,最能代表宋诗的典型风格.以黄庭坚创作理论为中心,理论宗旨为“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以学问为诗”。有“一祖三宗”说,即杜甫为江西诗派之祖,而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11、花间词派:因为五代时期,西蜀赵崇祚辑录了温庭筠和韦庄等人的词作,编辑了《花间集》而得名。他们奉温庭筠为“鼻祖”,极力推崇、仿效。其词的内容主要写男女离别相思之

古代文学史(二)重点整理

古代文学史(二)重点整理

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建安七子: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为“七子”。 竹林七贤:三国时期曹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建安风骨:建安文学基本上继承了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直抒胸臆、言情务尽的传统,但许多诗中又采用了比兴手法,是诗歌形象鲜明又耐人寻味,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因为建安文学有这些特点,在整体上呈现出了一种刚健悲凉、清峻通脱的格调,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正始之音: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士风流,盛于雒下。世称正始之音。正始之音是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 永明体:魏晋以来,中国音韵学有了新的发展,在南朝永明年间,周颙发现汉字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同时对音韵很有研究的学者沈约用四声叠韵的原理来研究诗歌中的音韵配合,指出八种声病必须避免,音韵搭配要合协。在沈约的倡导下,一些作家将这些诗歌音律和晋宋以来诗歌中的排偶、对仗的形式结合起来进行创作,于是产生

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诗品》:钟嵘著,在刘勰《文心雕龙》后出现的一部品评诗歌的文学批评名著。 《文赋》:西晋陆机写的文学创作理论专著 初唐四杰:指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文章四友: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四人的作品风格较接近,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高宗后期起,即以诗文为友,"文章四友"因此得名。 吴中四士:贺知章、张旭、包融、张若虚 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沈宋:沈约、宋焕志 刘柳:刘禹锡、柳宗元 新乐府:是唐人自立新题所作的乐府诗 诗史:杜甫的诗,具有史的艺术价值,常被人提到的重要历史事件,在他的诗中都有反映,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古文运动:指中唐自韩愈、柳宗元领导的古文革新运动。他们基于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