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配套限时集训卷: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2015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配套限时集训卷: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2015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配套限时集训卷: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2015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配套限时集训卷: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

B .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

C .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

D .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

解析:选B A 项,反应开始时,各离子的浓度没有必然的关系;C 项,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D 项,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由于固体的浓度为常数,故平衡不发生移动。

2.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室温时某溶液的pH <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B .已知室温时,0.1 mol/L 某一元酸HA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10-

7,则该酸的电离度约为

0.01%

C .加入催化剂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常数K 不会变化

D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CaSO 4饱和溶液中加入Na 2SO 4溶液,CaSO 4将会析出,但K sp 不会发生改变

解析:选C 该物质也可能是酸式盐,如NaHSO 4,也可能是弱酸弱碱盐,A 错误;

+A -

,电离平衡常数K =c (H +)·c (A -)c (HA )=1×10-7得c (H +)≈10-

4 mol/L ,α=

c (H +

)c (HA )

×100%≈0.1%,B 错误;平衡常数K 只受温度影响,C 正确;溶度积K sp 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K sp 不变,但是CaSO 4能不能析出需看Q c 与K sp 的关系,只有加入Na 2SO 4溶液中c (SO 2-

4)大于CaSO 4饱和溶液中c (SO 2-

4)时,Q c >K sp ,CaSO 4才会析出,D 错误。

3.对饱和AgCl 溶液(有AgCl 固体存在)进行下列操作后,c (Ag +

)和K sp (AgCl)均保持不变的是( )

A .加热

B .加少量水稀释

C .加入少量盐酸

D .加入少量AgNO 3

解析:选B 加热促进AgCl 固体溶解,c (Ag +

)和K sp (AgCl)都增大,A 错误;加少量水稀释,由于溶液中存在未溶解的AgCl 固体,所以溶液仍饱和,故c (Ag +

)和K sp (AgCl)保持不变,B 正确;加入盐酸,Cl -

会与Ag +

反应,c (Ag +

)减小,K sp 不变,C 错误;加入AgNO 3,c (Ag +

)增大,K sp 不变,D 错误。

4.已知25 ℃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 sp =5.6×10

-12

,MgF 2的溶度积常数K sp =5.0×10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5 ℃时,向饱和MgF 2溶液中加入饱和NaOH 溶液后,不可能有Mg(OH)2生成

B .25 ℃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 2溶液相比,前者c (Mg 2+

)大

C .25 ℃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 4Cl 固体,c (Mg 2+

)增大

D .25 ℃时,Mg(OH)2固体在同体积同浓度的氨水和NH 4Cl 溶液中的K sp 相比较,前者小 解析:选C Mg(OH)2和MgF 2为相同类型的化合物,因为K sp [Mg(OH)2]<K sp (MgF 2),所以A 、B 错误;K sp 只与温度有关,D 错误;在Mg(OH)2的悬浊液中存在平衡:Mg(OH)2

2+

(aq)+2OH -

(aq),加入少量NH 4Cl 固体,其电离出的NH +

4与OH -

结合为NH 3·H 2O ,使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故c (Mg 2+

)增大,C 正确。

5.常温下,Ag 2SO 4、AgCl 、AgI 的溶度积常数依次为K sp (Ag 2SO 4)=7.7×10-

5、K sp (AgCl)=

1.8×10

-10

、K sp (AgI)=8.3×10

-17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常温下,Ag 2SO 4、AgCl 、AgI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依次减弱

B .在AgCl 饱和溶液中加入NaI 固体,有AgI 沉淀生成

C .Ag 2SO 4、AgCl 、AgI 的溶度积常数之比等于它们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D .在Ag 2SO 4饱和溶液中加入Na 2SO 4固体有Ag 2SO 4沉淀析出

解析:选C 由溶度积数据可知A 正确;K sp (AgI)

)·c (SO 2-

4),K sp (AgCl)=c (Ag +

c (Cl -

),K sp (AgI)=c (Ag +

)·c (I -

),C 错误;Ag 2SO 4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 2SO 4

(aq)+SO 2-

4(aq),加入Na 2SO 4固体,

SO 2-

4的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有Ag 2SO 4固体析出,D 正确。

6.化工生产中常用MnS 作为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 2+

:Cu 2+

(aq)+MnS(s)

CuS(s)

+Mn 2+

(aq),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MnS 的K sp 比CuS 的K sp 大

B .该反应达平衡时c (Mn 2+

)=c (Cu 2+

)

C .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 4固体后,c (Mn 2+

)变大

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K sp (MnS )

K sp (CuS )

解析:选B 根据沉淀转化向溶度积小的方向进行,K sp (MnS)>K sp (CuS),A 正确;该反应达平衡时c (Mn 2+

)、c (Cu 2+

)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B 错误;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 4固

体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 (Mn

2+

)变大,C 正确;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c (Mn 2+

)

c (Cu 2+)

c (Mn 2+

)·c (S 2-

)c (Cu 2+)·c (S 2-)=

K sp (MnS )

K sp (CuS )

,D 正确。 7.(2014·嘉兴模拟)如图表示的是难溶氢氧化物在不同pH 下的溶解度[S (mol/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pH =3时溶液中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Fe 3+

B .若Ni(NO 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 2+

杂质,可通过调节溶液pH 的方法来除去

C .若分离溶液中的Fe 3+

和Cu 2+

,可调节溶液的pH 在4左右

D .若在含有Cu 2+

和Ni 2+

的溶液中加入烧碱,Ni(OH)2优先沉淀

解析:选C 当pH =3时,Fe 3+

已沉淀完全,A 错误;由于Ni 2+

和Co 2+

完全沉淀时pH 相差

不大,故不宜采用调节溶液pH 的方法来除去,B 错误;根据图示可知在含有Cu 2+

和Ni 2+

的溶液

中加入烧碱,Cu(OH)2优先沉淀,D 错误。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除去NaCl 溶液中的MgCl 2杂质,选用NaOH 溶液比Na 2CO 3溶液效果好

B .常温下,除去NaCl 溶液中的CaCl 2杂质,选用Na 2CO 3溶液比NaOH 溶液效果好

C .向含有Mg 2+

、Fe 3+

的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且溶液的pH =8时,

c (Mg 2+

)∶c (Fe 3+

)=2.125×1021

D .无法利用Ca(OH)2制备NaOH

解析:选D A 项中K sp [Mg(OH)2]<K sp [MgCO 3],所以用NaOH 溶液可使Mg 2+

沉淀更完全;

同理可知B 正确;C 项中pH =8即c (OH -)=1×10

-6

mol/L ,当两种沉淀共存时,有

c (Mg 2+

)·c 2(OH -

)c (Fe 3+)·c 3(OH -)=

K sp [Mg (OH )2]

K sp [Fe (OH )3],代入数据,则有上述结果,C 正确;D 项可用下述反应实现:Ca(OH)2+Na 2CO 3===CaCO 3↓+2NaOH ,D 错误。

9.工业上采用湿法炼锌过程中,以ZnSO 4为主要成分的浸出液中,含有Fe 3+

、Fe 2+

、Cu 2

、Cl -

等杂质,这些杂质对锌的电解工序有妨碍,必须事先除去。现有下列试剂可供选择:

①酸性KMnO 4溶液 ②NaOH 溶液 ③ZnO ④H 2O 2溶液 ⑤Zn ⑥Fe ⑦AgNO 3 ⑧Ag 2SO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酸性KMnO 4溶液将Fe 2+

氧化成Fe 3+

,再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

B .用ZnO 调节浸出液的酸碱性,可使某些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C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加入Ag 2SO 4可除去Cl -

,是利用了沉淀转化的原理 D .也可以用ZnCO 3代替ZnO 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解析:选A 用酸性KMnO 4溶液氧化Fe 2+

时,会引入K +

、Mn 2+

等新的杂质,这些离子在后

续反应中难以除去,影响生产。生产中应该使用H 2O 2溶液氧化Fe 2+

,然后加入ZnO 或ZnCO 3调

节溶液的pH ,使Fe 3+

等离子形成沉淀。Ag 2SO 4的溶解度大于AgCl ,所以用Ag 2SO 4除去Cl -

用了沉淀转化的原理。

10.某温度时,Ag 2SO 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曲线如图所示。该温度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大量

SO 2-

4的溶液中肯定不存在

Ag +

B .0.02 mol/L 的AgNO 3溶液与0.2 mol/L 的Na 2SO 4溶液等体积混合不会生成沉淀

C .Ag 2SO 4的溶度积常数(K sp )为1×10-

3

D .a 点表示Ag 2SO 4的不饱和溶液,蒸发可以使溶液由a 点变到b 点

解析:选B 由图知:K sp (Ag 2SO 4)=(2×10-

2)2×5×10-

2=2×10-

5,C 错误;沉淀溶解平衡

是动态平衡,故含有大量的SO 2-

4的溶液中也含有少量的Ag +

,A 错误;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c 2(Ag +)·c (SO 2-4)=(0.022)2×0.22=1×10-

5<K sp (Ag 2SO 4),因此不会产生Ag 2SO 4沉淀,B 正确;a 点为Ag 2SO 4的不饱和溶液,蒸发溶液,c (Ag +

)和c (SO 2-

4)都增大,故不能实现由a 点到b 点,D 错

误。

二、非选择题

11.已知:25 ℃时,K sp (BaSO 4)=1×10

-10

,K sp (BaCO 3)=1×10-

9。

(1)医学上进行消化系统的X 射线透视时,常使用BaSO 4作内服造影剂。胃酸酸性很强(pH 约为1),但服用大量BaSO 4仍然是安全的,BaSO 4不溶于酸的原因是(用溶解平衡原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一误服了少量BaCO3,应尽快用大量0.5 mol/L Na2SO4溶液给患者洗胃,如果忽略洗胃过程中Na2SO4溶液浓度的变化,残留在胃液中的Ba2+浓度仅为________mol/L。

(2)长期使用的锅炉需要定期除水垢,否则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而后用酸除去。

①CaSO4转化为Ca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分析CaSO4转化为CaCO3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BaSO42+(aq)+SO2-4(aq),由于Ba2+、SO2-4均不与H+反应,无法使平衡移

动。c(Ba2+)=K sp(BaSO4)

c(SO2-4)

=2×10-10 mol/L。

答案:(1)对于平衡BaSO4(s)Ba2+(aq)+SO2-4(aq),H+不能减少Ba2+或SO2-4的浓度,平衡不能向溶解的方向移动2×10-10

(2)①CaSO4(s)+CO2-3(aq)===CaCO3(s)+SO2-4(aq)

②CaSO4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加入Na2CO3溶液后,CO2-3与Ca2+结合生成CaCO3沉淀,Ca2+浓度减小,使C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12.钡(Ba)和锶(Sr)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在地壳中常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BaSO4和SrSO4都是难溶性盐。工业上提取钡和锶时首先将BaSO4和SrSO4转化成难溶弱酸盐。

已知:SrSO4(s)Sr2+(aq)+SO2-4(aq)K sp=2.5×10-7

SrCO3(s)Sr2+(aq)+CO2-3(aq)K sp=2.5×10-9

(1)将SrSO4转化成Sr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沉淀溶解平衡的有关理论解释)。

(2)对于上述反应,实验证明增大CO2-3的浓度或降低温度都有利于提高SrSO4的转化率。判断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平衡常数K的变化情况(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将________;

②增大CO2-3的浓度,平衡常数K将________。

(3)已知,SrSO4和SrCO3在酸中的溶解性与BaSO4和BaCO3类似,设计实验证明上述过程中SrSO4是否完全转化成SrCO3。实验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实验现象及其相应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SrSO4转化成SrCO3的离子反应为SrSO4(s)+CO2-33(s)+SO2-4(aq),平衡

常数表达式为K=c(SO2-4)

c(CO2-3)

,根据沉淀转化的原理,该反应能够发生,是因为

K sp(SrCO3)

答案:(1)SrSO4(s)+CO2-3(aq)SrCO3(s)+SO2-4(aq)

K=c(SO2-4)

c(CO2-3)

K sp(SrCO3)

正向移动,生成SrCO3

(2)①减小②不变

(3)盐酸若沉淀完全溶解,则证明SrSO4完全转化成SrCO3,否则,未完全转化

13.(2014·鹤岗模拟)氧化铁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化学性质稳定,催化活性高,具有良好的耐光性、耐热性和对紫外线的屏蔽性,从某种工业酸性废液(主要含Na+、Fe2+、Fe3+、Mg2+、Al3+、Cl-、SO2-4)中回收氧化铁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常温下K sp[Mg(OH)2]=1.2×10-11;K sp[Fe(OH)2]=2.2×10-16;K sp[Fe(OH)3]=3.5×10-38;K

sp

[Al(OH)3]=1.0×10-33

(1)写出在该酸性废液中通入空气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使用空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Fe3+(aq)+3OH-(aq)===Fe(OH)3(s)ΔH=-Q1 kJ/mol,题(1)中每生成1 mol含铁微粒时,放热Q2,请你计算1 mol Fe2+全部转化为Fe(OH)3(s)的热效应ΔH=________。

(3)常温下,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在pH=5的溶液中,理论上下列微粒在该溶液中可存在的最大浓度c(Fe3+)=__________,c(Mg2+)=________。

(4)有人用氨水调节溶液pH,在pH=5时将Fe(OH)3沉淀出来,此时可能混有的杂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用________试剂可将其除去。

解析:(1)酸性废液中通入空气时,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该方法的优点是耗费少且无污染。

(2)根据盖斯定律:1 mol Fe2+全部转化为Fe(OH)3(s)的热效应ΔH=-(Q2+Q1) kJ/mol。

(3)溶液pH=5,则c(OH-)=10-9mol/L,根据K sp[Fe(OH)3]=3.5×10-38,K sp[Mg(OH)2]=1.2×10-11,可计算出c(Fe3+)、c(Mg2+)分别为3.5×10-11 mol/L、1.2×107 mol/L。

(4)根据K sp[Al(OH)3]=1.0×10-33,可计算出溶液pH=5 时,c(Al3+)<1.0×10-5mol/L,Al3+也几乎完全沉淀,故可能混有的杂质是Al(OH)3。Al(OH)3溶于强碱,而Fe(OH)3不溶,故可用NaOH溶液除去。

答案:(1)4Fe2++O2+4H+===4Fe3++2H2O耗费少且无污染

(2)-(Q2+Q1) kJ/mol

(3)3.5×10-11 mol/L 1.2×107 mol/L

(4)Al(OH)3NaOH

14.25

在无机化合物的提纯中,常利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原理除去某些离子。例如:

①为了除去氯化铵中的杂质Fe3+,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一定量的试剂反应,过滤结晶即可;

②为了除去氯化镁晶体中的杂质Fe3+,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镁,充分反应,过滤结晶即可;

③为了除去硫酸铜晶体中的杂质Fe2+,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一定量的H2O2,将Fe2+氧化成Fe3+,调节溶液的pH=4,过滤结晶即可。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个除杂方案都能够达到很好效果,Fe2+、Fe3+都被转化为________(填化学式)而除去。

(2)①中加入的试剂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中除去Fe3+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与方案③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H2O2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

B.将Fe2+氧化为Fe3+的主要原因是Fe(OH)2沉淀比Fe(OH)3沉淀难过滤

C.调节溶液pH=4可选择的试剂是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

D.Cu2+可以大量存在于pH=4的溶液中

E.在pH>4的溶液中Fe3+一定不能大量存在

解析:实验①中为了不引入杂质离子,应加入氨水使Fe3+沉淀,而不能用NaOH溶液。实验②中根据溶解度数据可知Mg(OH)2能转化为Fe(OH)3,因此在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除去Fe3+,然后将沉淀一并过滤。实验③中利用Fe3+极易水解的特点,根据题意可知调节溶液的pH=4可使Fe3+沉淀完全,为了不引入杂质离子,因此可使用CuO、Cu(OH)2等调节溶液的pH。

(4)选项B显然是错误的,原因是若不把Fe2+氧化为Fe3+,当Fe2+沉淀完全时,Cu2+也沉淀完全。

答案:(1)Fe(OH)3(2)氨水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3)2Fe3+(aq)+3Mg(OH)2(s)3Mg2+(aq)+2Fe(OH)3(s)(4)ACDE

1.室温时,CaCO3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CaCO3的溶度积(室温)为2.8×10-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2×10-5

B.c点时有CaCO3生成

C.加入蒸馏水可使溶液由d点变成a点

D.b点与d点对应的溶度积相等

解析:选C K sp=c(Ca2+)·c d(CO2-3)=1.4×10-4×x,解得x=2×10-5mol/L,A正确;C点Q =c(Ca2+)·c c(CO2-3),

因为c c(CO2-3)>c d(CO2-3),所以Q>K sp,有CaCO3生成,B正确;加蒸馏水c(Ca2+)与c(CO2-3)同时变化,不能变成a点,C错误;b点与d点温度相同,所以K sp相同,D正确。

2.已知:pAg=-lg[c(Ag+)],K sp(AgCl)=1×10-12。如图是向10 mL AgNO3溶液中逐渐加

入0.1 mol/L的NaCl溶液时,溶液的pAg随着加入NaCl溶液的体积(单位:mL)变化的图像(实线)。根据图像所得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提示:K sp(AgCl)>K sp(AgI)]()

A.原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B.图中x点的坐标为(100,6)

C.图中x点可认为溶液中Ag+被沉淀完全

D.把0.1 mol/L的NaCl换成0.1 mol/L NaI则图像在终点后变为虚线部分

解析:选D根据图像可知:原溶液中的pAg=-lg[c(Ag+)]=0,则c(Ag+)=1 mol/L,A正确;当x=100 mL时,Ag+恰好完全沉淀,此时溶液中c(Ag+)=c(Cl-)=10-6mol/L,则pAg=6,B正确;残留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时,沉淀就达完全,x点时c(Ag+)=10-6 mol/L,C正确;把0.1 mol/L的NaCl换成0.1 mol/L NaI,因为K sp(AgCl)>K sp(AgI),则溶液中的c(Ag+)应更小,pAg应更大,故虚线应高于实线,D错误。

3.已知AgCl的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溶液中Ag+加盐酸盐比硫酸盐好

B.加入H2O,溶解平衡不移动

C.用NaCl溶液代替蒸馏水洗涤AgCl,可以减少沉淀损失

D.反应2AgCl(s)+Na22S(s)+2NaCl说明溶解度:AgCl>Ag2S

解析:选B加水能促进AgCl的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B错误;AgCl难溶,Ag2SO4微溶,A正确;NaCl溶液洗涤AgCl沉淀,可抑制AgCl的溶解,C正确;溶解度越小,沉淀越易转化,D正确。

4.已知常温下反应,①NH3+H+NH+4(平衡常数为K1),②Ag++Cl-AgCl(平

衡常数为K2),③Ag++2NH3Ag(NH3)+2(平衡常数为K3)。①、②、③的平衡常数关系为K1>K3>K2,据此所做的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A.氯化银不溶于氨水

B.银氨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有白色沉淀

C.银氨溶液中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

D.银氨溶液可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存在

解析:选C因为K3>K2,所以Ag+与NH3的络合能力大于Ag+与Cl-之间的沉淀能力,AgCl 溶于氨水,A、B错误;由于K1>K3,所以在Ag(NH3)+2Ag++2NH3中加入HCl,有H++

NH3NH+4,致使平衡右移,c(Ag+)增大,Ag++Cl-===AgCl↓,D错误,C正确。

5.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某同学设计了从模拟海水中制备MgO 的实验方案:

注: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 1.0×10mol/L,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实验过程中,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K sp(CaCO3)=4.96×10-9,K sp(MgCO3)=6.82×10-6,

K sp[Ca(OH)2]=4.68×10-6,K sp[Mg(OH)2]=5.61×10-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沉淀物X为CaCO3

B.滤液M中存在Mg2+,不存在Ca2+

C.滤液N中存在Mg2+、Ca2+

D.步骤②中若改为加入4.2 g NaOH固体,沉淀物Y为Ca(OH)2和Mg(OH)2的混合物

解析:选A加入NaOH 溶液,HCO-3与OH-反应生成CO2-3,此时c(Ca2+)·c(CO2-3)=0.011×0.001 = 1.1×10-5>K sp(CaCO3),c(Mg2+)·c(CO2-3)=0.050 ×0.001 =5×10-5>

K sp(MgCO3),由于K sp(CaCO3)< K sp(MgCO3),因此先生成CaCO3沉淀,生成沉淀后溶液中c( CO2-3)=K sp(CaCO3)/c(Ca2+)=4.96×10-7mol/L<1×10-5moL/L,因此CO2-3完全沉淀,则无MgCO3沉淀生成,A正确;滤液M 中c(Ca2+)=0.010 mol/L,c(Mg2+)=0.050 mol/L,B错误;滤液M 加NaOH 固体调节pH =11,此时c(Mg2+)·c2(OH-)=0.050 ×(10-3)2=5×10-8>K

[Mg(OH)2],c(Ca2+)·c2(OH-)=0.010×(10-3)2=1×10-8

沉淀生成,而无Ca(OH)2沉淀生成,生成沉淀后溶液中c(Mg2+)=K sp[Mg(OH)2]/c2(OH-)=5.61×10-6mol/L<1×10-5mol/L,因此Mg2+完全沉淀,故滤液N 中只有Ca2+而无Mg2+,C 错误;若改为加入 4.2 g NaOH 固体,则c(OH-)=0.105 mol/L,则c(Mg2+)·c2(OH-)=0.050×0.1052≈5.51×10-4>K sp[Mg(OH)2],c(Ca2+)·c2(OH-)=0.010×(0.105)2=1.10×10-4>K

[Ca(OH)2],由于K sp[Mg(OH)2]

成沉淀后溶液中c(OH-)=0.105 mol/L-0.05 mol/L×2=0.005 mol/L,此时c(Ca2+)·c2(OH-)=0.010×(0.005)2=2.5×10-7

6.以水氯镁石(主要成分为MgCl2·6H2O)为原料生产碱式碳酸镁的主要流程如下:

(1)预氨化过程中有Mg(OH)2沉淀生成,已知常温下Mg(OH)2的K sp=1.8×10-11,若溶液中c(OH-)=3.0×10-6 mol/L,则溶液中c(Mg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的滤液浓缩结晶,所得主要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1)K sp[Mg(OH)2]=c(Mg2+)·c2(OH-)=c(Mg2+)·(3.0×10-6)2=1.8×10-11,解得c(Mg2+)=2.0 mol/L。

(2)沉淀的成分为碱式碳酸镁,根据质量守恒关系可知滤液中得到的是NH4Cl,浓缩结晶后的固体物质化学式为NH4Cl。

答案:(1)2.0 mol/L(2)NH4Cl

2015年高考 全国新课标1卷 化学试题及答案(高清版_)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 化学试题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 2O和18gH 2 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 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 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 Fe3+ B.将铜粉加1.0mol·L-1Fe 2(SO 4 ) 3 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 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 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 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将0.1mol·L-1MgSO 4 溶液滴入NaOH溶 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 0.1mol·L-1CuSO 4 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 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 2 的溶度积比 Mg(OH) 2 的小

2015年全国1卷高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5年全国1卷高考化学试题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 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 Fe3+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 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 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 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 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 0.1mol·L-1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 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 Mg(OH)2的小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通过以氯化钠、氯化银溶液溶解平衡的建立,氯化银沉淀转化为碘化银沉淀,碘化银再转化为硫化银沉淀,以及除水垢的实验探究教学,让学生掌握溶解平衡建立的条件,沉淀转化和沉淀溶解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验探究,应用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 教学思路(见下表一) 知识主线教学目标达成主线 表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培养了学生的 知识迁移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实验探究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分析实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根据实验现象,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沉淀的转化 四、教学难点:沉淀的转化和溶解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动画展示 六、教学过程 [引入] 多媒体动画展示NaCl溶解平衡,并用初中学习的溶解度知识和高中学习的化学平衡理论。来分析NaCl溶解于水的几种情况,引入新课。 [学生] 回忆、思考、观察 [设问] 在NaCl饱和溶液中,再加入固体溶质,固体有没有溶解过程? 当v(结晶)=v(溶解)时,体系处于什么状态? [学生] 思考、回答 [板书] 一、溶解平衡 NaCl(s) Na+(aq)+Cl-(aq) [讲解] 溶解平衡具有等、动、定、变的平衡特征。任何平衡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当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学生] 回忆化学平衡理论,并与溶解平衡建立联系 [设问] NaCl能不能和盐酸反应? [学生] 思考回答 [演示实验] 向饱和NaCl溶液中加浓盐酸 [学生] 观察实验现象,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讨论产生现象的原因 [过渡] 可溶电解质既然存在溶解平衡,那么难溶电解质是否也存在溶解平衡?[板书]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思考与交流] 指导学生阅读P61-62,思考: 1.难溶电解质的定义是什么?难溶物的溶解度是否为0? 与NaCl反应生成难溶AgCl时,溶液中是否含有Ag+和Cl-? 2.当AgNO 3 3.难溶电解质(如AgCl)是否存在溶解平衡?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习题及答案

专题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一、物质的溶解性 1.下列属于微溶物质的是( ) A.AgCl B.BaCl2C.CaSO4D.Ag2S 2.下列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①KNO3②Ca(OH)2③BaSO4④CO2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3.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 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 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 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 二、沉淀反应的应用 4.除去NaCl中的FeCl3需加入的试剂是( ) A.NaOH B.石灰水C.铜片D.氨水 5.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I)=1.0×10-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 B.在含有浓度均为0.001 mol·L-1的Cl-、I-的溶液中缓慢加入AgNO3稀溶液,首先析出AgI沉淀C.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可以转化为AgI D.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必须不低于1 1.8 ×10-11 mol·L-1 三、溶度积及其计算 6.下列有关溶度积常数K s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向B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BaCO3的K sp减小 B.溶度积常数K 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 sp减小 C.溶度积常数K 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 sp增大 D.常温下,向Mg(OH)2饱和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Mg(OH)2的K sp不变 7.在C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达到平衡时( ) A.c(Ca2+)=c(CO2-3) B.c(Ca2+)=c(CO2-3)=K sp(CaCO3) C.c(Ca2+)≠c(CO2-3),c(Ca2+)·c(CO2-3)=K sp(CaCO3) D.c(Ca2+)≠c(CO2-3),c(Ca2+)·c(CO2-3)≠K sp(CaCO3) 8. 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 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K sp[Fe(OH)3]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 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 B.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 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 N N N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 + 6O 2 = 6CO 2 + 6H 2O 12.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的沸点: W>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W>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说课稿完美版

选修4第三章第4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的申海英,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选修4第三章第4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本节计划用两课时完成,我今天所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包括《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建立,特征和平衡的移动。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设计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维目标、教学流程、教学反思 一、设计思想: 新课程倡导通过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新教材的设计也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更着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因此教学上一方面要注重开启学生的思维,注重知识的主动建构,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实验探究,发现化学反应的本质,广泛挖掘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加有意义学习的内容。基于以上的理解,我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使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基于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的学习基础,站在动态平衡的高度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和移动,注重知识的主动建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以实验为载体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素养 3.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与生活生产的联系,赋予知识以实用价值。 4.应用“四脑合一”的教学法,让学生会学,学会,体验成功。 《新课程背景下应用脑科学研究的成果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是我承担的科研课题,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中重视大脑的生理性、认知性、情感性、社会性特点,应用“四脑合一”的教学策略改变了学习方式,营造了课堂的和谐氛围,取得了教和学的良好效果。“四脑合一”简而言之即在同一堂课的不同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会比单一的方式效果好;采用符合大脑的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效果好;让学生在适度兴奋的情绪中学习效果好;让学生有合作、交流、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机会效果好。 二、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应用前一章所学的平衡理论,进一步探讨水溶液中离子的行为,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应用动态平衡理论。而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新增加的内容。在学生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平衡之后,教科书接着介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相关的理论,使他们更加透彻地理解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 三、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二理科学生,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溶解度的含义并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知识点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符号:S ,单位:g ,公式:S=(m 溶质/m 溶剂 )×100g 2.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度差别很大,从溶解度角度,可将物质进行如下分类: 3.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二?沉淀溶解平衡 1.溶解平衡的建立 讲固态物质溶于水中时,一方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分子或离子脱离固体表面进入水中,这一过程叫溶解过程;另一方面,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又在未溶解的固体表面聚集成晶体,这一过程叫结晶过程。当这两个相反过程速率相等时,物质的溶解达到最大限度,形成饱和溶液,达到溶解平衡状态。 溶质溶解的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 ? ?? ??→<→=→>????→→晶体析出 溶解平衡固体溶解 结晶溶液中的溶质溶解固体溶质结晶溶解结晶溶解结晶溶解v v v v v v 2.沉淀溶解平衡 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任何难溶物质的溶解度都不为零。以AgCl 为例: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便得到饱和溶液,即建立下列动态平衡: AgCl(s) Ag +(aq)+Cl - (aq) 3.溶解平衡的特征 1)动:动态平衡 2)等:溶解和沉淀速率相等 3)定:达到平衡,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 4)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时,溶解平衡将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三.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难溶性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叫溶度积常数。 2)表达式:即:AmBn(s) mA n+(aq)+nB m - (aq) Ksp =[A n+]m ·[B m - ]n 例如:常温下沉淀溶解平衡:AgCl(s) Ag +(aq)+Cl - (aq), Ksp(AgCl)=[Ag +][Cl - ] =1.8×10 -10 常温下沉淀溶解平衡:Ag 2CrO 4(s) 2Ag +(aq)+CrO 42-(aq), Ksp(Ag 2CrO 4)=[Ag +]2 [CrO2- 4] =1.1×10 -12 3)意义:反应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对于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的电解质,Ksp 数值越大,电解质在 溶解 沉淀

2015高考全国二卷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试题赏析 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存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答案】A 【解析】 考察化学变化的概念。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物理吸附作用。热碱溶液有利于酯类物质的水解,可用热碱液除去油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乙烯可以用来保存水果;铁粉可防止食品被氧化,硅胶可使食品保持干燥。选择A。 【知识点】 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C 【解析】 考察同分异构体种类。根据四联苯的两个对称轴,联苯的一氯代物有5种结构。选择C。 【知识点】 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答案】B 【解析】 考察化学反应中固体质量改变的分析。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后,CuO→Cu固体的质量减小;二

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后生成Na2CO3,固体的质量增大;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生成Al2O3,固体的质量不变;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置换出铜,Zn→Cu,固体的质量减小。选择B。 【知识点】 【答案】D 【解析】 考察实验基本操作。解析:A错,玻璃棒应靠在滤纸的三层处;B错,固体加热试管口应朝下;C 错,进气管应长,进入溶液中。D正确,是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法。选择D。 【知识点】 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pH=5的H2S溶液中,c(H+)= c(HS-)=1×10—5mol·L—1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c(Na+)+ c(H+)= c(OH-)+c( HC2O4-) D.pH相同的①CH3COO 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

2015高考全国卷2 理综(含答案)--高清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2)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卷面分值: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地区: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宁夏内蒙古新疆云南) 注意事项: 1.答题前,现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线;再猜告知、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Zn 65 Br 80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通的某种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作用 B.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选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7.食品千操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2015高考理综2卷化学(解析版)

本卷由【未来脑智能组卷 https://www.doczj.com/doc/922144188.html, 】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绝密★启用前 2015高考理综2卷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7题 每题6分 共42分 1.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应用作食品干燥剂 B.P 2O 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六水氯化钙可用于食品干燥剂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C 【解析】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有两种白色粉末状的干燥剂(生石灰CaO )和玻璃珠状的干燥剂(硅胶干燥剂),A 、B 正确;氯化钙是干燥剂,吸水后生成六水氯化钙,因此六水氯化钙没有吸湿性,不能于食品干燥;C 错误;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是以天然植物纤维为吸湿载体,可100%自然降解,属环保型干燥剂,D 正确。 2.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 18H 26O 5,1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 羧酸和2mol 乙醇, 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C 14H 18O 5 B.C 14H 16O 4 C.C 16H 22O 5 D.C 16H 20O 5 【答案】A 【解析】根据酯的水解反应,可以确定C 18H 26O 5+2H 2O→羧酸+2C 2H 5OH ;进而确定羧酸的分子式(质量守恒)中碳原确定为14个,C 、D 错误;根据氧原子数目和两个乙醇,确定该羧酸中含有氧原子为5个,A 正确, B 错误。 3.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 、b 、c 、d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 -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 和c 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 - 和d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完整word)(完整word版)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全国1卷)(word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 理科综合试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 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 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 a+的增加 D.输入的N 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sc可以有到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 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 Fe3+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 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熔化后的液态铝滴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2018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3.4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第2课时 沉淀反应的应用 含答案

第2课时沉淀反应的应用 1.了解沉淀反应的应用。 2.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1.沉淀的生成 (1)沉淀生成的应用 在涉及无机制备、提纯工艺的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常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沉淀的方法 ①调节pH法: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使Fe3+转变为Fe(OH)3沉淀而除去。反应如下:Fe3++3NH3·H2O===Fe(OH)3↓+3NH+4。 ②加沉淀剂法:如以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某些金属离子,如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CuS、HgS等沉淀,也是分离、除去杂质常用的方法。反应如下:Cu2++S2-===CuS↓,Cu2++H2S===CuS↓+2H+;Hg2++S2-===HgS↓,Hg2++H2S===HgS↓+2H+。 ③同离子效应法:增大溶解平衡中离子浓度,使平衡向沉淀生成的方向移动。 2.沉淀的溶解 (1)沉淀溶解的原理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对于在水中难溶的电解质,如果能设法不断地移去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就可以使沉淀溶解。

(2)溶解沉淀的试剂类型 ①主要类型:用强酸溶解。例如:溶解CaCO3、FeS、Cu(OH)2等难溶电解质。 ②用某些盐溶液溶解。例如:Mg(OH)2沉淀可溶于NH4Cl溶液,化学方程式为Mg(OH)2+2NH4Cl===MgCl2+2NH3·H2O。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沉淀溶液中的Ba2+,加入的Na2SO4溶液浓度越大沉淀效果越好。( ) (2)可以使要除去的离子全部通过沉淀除去。( ) (3)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2+,先加入双氧水,再加入MgO即可。( ) (4)为减少洗涤过程中固体的损耗,最好选用稀H2SO4代替H2O来洗涤BaSO4沉淀。( ) (5)洗涤沉淀时,洗涤次数越多越好。( ) 答案:(1)√(2)×(3)√(4)√(5)× 2.(2017·九江高二月考)要使工业废水中的Pb2+沉淀,可用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等作沉淀剂,已知Pb2+与这些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溶解度如下: 由上述数据可知,选用的沉淀剂最好是( ) A.硫化物 B.硫酸盐

2015高考化学全国卷一(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 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 .氨水 B . 硝酸 C .醋 D .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gD 2O 和18g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 .2L0.5mol/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种数为2N 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 .密闭容器中2molNO 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 .2:3 C .3:2 D .2:1 误的是( )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12.W 、X 、Y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 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沸点:W>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A>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2015年全国卷1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

2015年 全国卷1理综化学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 .氨水 B .硝酸 C .醋 D .卤水 8.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 g D 2O 和18 g 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 B .2 L0.5 mol·L -1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 离子数为2 N 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 与1 mol 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A .1:1 B .2:3 C .3:2 D .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6CO 2+6H 2O 12.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l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的沸点:W > 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W > 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 Z D .X 与Y 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13.浓度均为0.10 mol·L - 1、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 pH 随lg V V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 B .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 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 氧化为Fe 3 + B . 将铜粉加入1.0 mol·L - 1Fe 2(SO 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 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 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 将0.1 mol·L - 1MgSO 4溶液滴入NaOH 溶液 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ol·L -1 CuSO 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 Mg(OH)2的小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知识点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一、溶解平衡 1、难溶电解质的定义是什么?难溶物的溶解度是否为0?在20℃时电解质的溶解性 2、当 3 AgCl的饱和溶液? 3、难溶电解质(如AgCl)是否存在溶解平衡?仔细阅读、思考理解,并写出AgCl的 溶解平衡表达式。 4、特征:动、等、定、变 5、影响溶解平衡的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①、绝对不溶的电解质是没有的。 ②、同是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差别也很大。 ③、易溶电解质做溶质时只要是饱和溶液也可存在溶解平衡。 (2)外因: ①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②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二、沉淀反应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 ①沉淀生成的应用:在涉及无机制备、提纯工艺的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 常利用生成沉淀达到分离或某些离子的目的。 ②废水处理化学沉淀法工艺流程示意图 ③沉淀的方法 a调节PH法: b加沉淀剂法: 写出使用Na 2S、H 2 S作沉淀剂使Cu2+、Hg2+形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2)沉淀的溶解 ①沉淀溶解的原理: 例如CaCO 3 的溶解 ②沉淀溶解的实验探究(实验3-3)[讨论] a、为什么加入1ml盐酸沉淀溶解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为什么加入过量的氯化铵溶液,沉淀也可以溶解?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沉淀的转化 ①沉淀转化的实验探究(实验3-4) ③沉淀转化的应用 三、溶度积(K sp ) (1)概念: (2)表达式:对于沉淀溶解平衡M m A n Mm n+(aq)+Na m-(aq),K sp = (3) 溶度积常数的意义: ○1对于相同类型的电解质,K sp越大,其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大。 ○2K sp 和S均可衡量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只有相同类型的物质,才有K sp 越大S 越大的结论。 ○3同一物质的K sp与温度有关,与溶液中的溶质离子浓度无关。 (4)溶度积规则:比较K sp 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离子积Q c )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Q c >K sp 时 Q c =K sp 时 Q c <K sp 时

2015-2019五年高考化学真题汇编

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某同学对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预测,其中正确的是 ①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可以和NaHCO3溶液反应③一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④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能与冰醋酸发生酯化反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用两块铜片作电极电解盐酸:Cu + 2H+H2↑ + Cu2+ B. NaOH溶液与足量的Ca(HCO3)2溶液反应:2HCO3-+ 2OH-+ Ca2+==CaCO3↓+ 2H2O C. 等物质的量的FeBr2和Cl2在溶液中的反应:2Fe2+ + 2Br- + 2Cl2==2Fe3+ + Br2 + 4Cl- D. 氨水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硫:2NH3·H2O + SO2==2NH4+ +SO32- + H2O 3.元素周期表中钌(Ru)与铁相邻位于铁的下一周期,某钌光敏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图中Ru II*表示激发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池工作时,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 镀铂导电玻璃的作用是传递I- C.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3-的浓度不断减小 D. 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2Ru3+ + 3I-= 2Ru2+ + I3- 4.甲、乙、丙三种有机化合物的键线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的化学式均为C8H14 B. 乙的二氯代物共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 丙的名称为乙苯,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 甲、乙、丙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5.ZulemaBorjas等设计的一种微生物脱盐池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可以在高温下工作 B. X、Y依次为阳离子、阴离子选择性交换膜 C. 负极反应为CH3COO-+2H2O-8e-=2CO2↑+7H+ D. 该装置工作时,电能转化化学能 6.2019年北京园艺会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有关园艺会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会交通推广使用的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制成太阳能电池汽车,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B. 妫汭剧场里使用的建筑材料第五形态的碳单质——“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 传统烟花的制作常加入含有铂、铁、钾、钙、铜等金属元素的发光剂,燃放时呈现美丽的颜色,大会庆典禁止使用 D. 秸秆经加工处理成吸水性的材料——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符合大会主题【答案】D 7.液态金属储能电池是一类成本较低的储能电池,其主体结构由三层密度不同的液体构成,上下两层液态金属分别作为电池两极,中间层的熔融盐在充放电过程中组成均保持不变。某种液态金属储能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电池放电过程中钠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 该电池充电时锌电极发生的反应是Zn-2e-=Zn2+

2015高考化学全国卷一(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 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 .氨水 B . 硝酸 C .醋 D .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gD 2O 和18g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 .2L0.5mol/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种数为2N 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 .密闭容器中2molNO 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 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 .2:3 C .3:2 D .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 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12.W 、X 、Y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 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N N N N

2015江苏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5江苏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 B.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 C.深入农村和社区宣传环保知识 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塑料袋等 2.下列有关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B.氯离子(Cl - )的结构示意图: C.氯分子的电子式: D.氯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H 3C -CH 2Cl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 2H 6O 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 B .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 、b 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 比途径b 放出更多热能 途径a :C CO+H 2 CO 2+H 2O 途径b :C CO 2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 D.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 4.在CO 2中,Mg 燃烧生成MgO 和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C 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 B.Mg 、MgO 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r(Mg 2+ )>r(Mg) C.在该反应条件下,Mg 的还原性强于C 的还原性 D.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5.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 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 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 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O 2 燃烧 O 2 燃烧 H2O 高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