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答案

金融学答案

金融学答案
金融学答案

第一次作业

1.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货币制度也不断演变。它的基本内容包括: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金准备制度等。

2.存款乘数与货币乘数

存款乘数:存款机构的存款变动和准备变动之间存在着一种乘数或倍数关系,这个乘数或倍数就是存款乘数。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

3.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又称金单本位制,它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其形式有三种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4.信用中介

指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由银行保管买卖双方交易的资金和相关的文件,根据买卖双方履行合同的情况,银行按协议约定和买卖双方的授权、指令,向买卖双方转移资金、相关文件,银行以中立的信用中介地位促成交易的安全完成。

5.不良贷款

亦指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6.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是具有使货币总量成倍扩张或成倍收缩的能力的货币,由流通中现金和金融体系的存款准备金构成。

7.菲利普斯曲线

以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ΔP/P),横轴表示失业率(U),如右图。图中的曲线即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相关关系。当失业率越低时,通货膨胀率越高;反之,失业率越高,通货膨胀率就越低。

8.货币政策目标

这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通过货币政策去达到的宏观经济目的。它随着西方社会经济状况的不同而不同。在50年代末以后主要发展为以下四个方面: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这些目标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在一定时间内选择一个或两个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点目标。

9.派生存款

指银行由发放贷款而创造出的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原始存款的派生和扩大。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10.货币政策的时滞

货币政策从制订到获得最终目标的实现,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货币政策的时滞(Time Lag),它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大致可分为三种:①认识时滞(Recognition Lag),即从需要采取货币政策行动的经济形势出现到中央银行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的时间。

②决策时滞(Decision Lag),即从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所需的时间。③外在时滞(Outside Lag),即从采取货币政策措施到这些措施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取得效果的时间。

11. 金融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交易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监管国际化。金融国际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国际化是指一国的金融活动超越本国国界,脱离本国政府金融管制,在全球范围展开经营、寻求融合、求得发展的过程。金融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

12.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买卖金融工具以融通资金的场所或机制。之所以把金融市场视作为一种场所,是因为只有这样才与市场的一般含义相吻合;之所以同时又把金融市场视作为一种机制,是因为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活动既可以在固定场所进行,也可以不在固定场所进行,如果不在固定场所进行的融资活动就可以理解为一种融资机制

13.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指的是在市场存在多种利率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当它发生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

14.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主要是指长期资金交易的场所,它包括证券市场和长期借贷市场

15.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16.通货膨胀

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17.通货紧缩

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个概念,通常意义上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提出的标准是一国消费的价格连续两年下降可被视为通货紧缩。

18.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对其存款负债总额的比率。由于定期存款较活期存款相对稳定,一般地说,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总是低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可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比率而直接地改变货币乘数,从而达到控制货币供给量的目的。所以,在货币乘数的各个决定因素中,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基本上是一个可由中央银行直接操作的外生变量。当然,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将对经济带来较大的冲击,因此,不宜频繁地进行。19.货币存量

某一时点一国银行体系之外由政府机构、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

20.信用风险

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21.双本位制

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金银两种货币的固定比价,并要求按法定比价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22.自然失业率

这是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发展的一种观点。他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率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因此,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直

线。弗里德曼认为,菲利普斯曲线的最大弱点是采用名义工资率来代替通货膨胀率,并由此推断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具有稳定的替代关系。但这仅是短期内,通货膨胀尚未被人们预期时的情况。一旦形成了通货膨胀的预期,工人会要求足以补偿物价上涨的更高的名义工资,而雇主却不愿在这个工资水平上提供就业,最终失业率又恢复到“自然失业率”水平。

第二次作业

1、以下属于紧缩的货币政策实施手段的是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提高再贴现率

D:央行出售政府债券

2、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会使商业银行

A:提高贷款利率

3、商业银行为客户的货币结算与收付提供服务,它所处的作用是

B:支付中介

4、我国的人民币发行机构是

D:中国人民银行

5、货币均衡是反映的是

D:货币运动的状况

6、信用工具按照融通资金的方式不同可分为A:直接融资工具

B:间接融资工具

7、目前世界上约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体制是B:二元式

8、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

D:货币价值形式

9、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10、货币市场特点是

A:期限短

D:收益低

E:风险小

11、在各种利率并存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C:实际利率

12、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有

A:费雪方程式

13、"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的货币制度背景是C:双本位

14、对通货膨胀进行补偿的利率是

C:实际利率

15、对于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目前一般认为有A:收入和财富

B:利率变动

D:物价变动率

E:制度因素

16、下列不属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是

B:监管其他金融机构

17、基础货币"量”的规定性包括

C:流通中的现金

D: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18、中央银行若提高再贴现率,将发生

B: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

19、商业银行的功能主要有

A:信用中介

B:支付中介

C:信用创造

D:信息中介

E:金融服务

20、下列关于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B:初级市场是二级市场的基础

21、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利率一般是指B:再贴现率

22、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B: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C:再贴现政策

D:公开市场业务

23、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是C:信用中介

24、中央银行的活动特点是

A:不以盈利为目的

B: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C:制定货币政策

D:享有国家赋予的种种特权

25、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通常有

A: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

C:稳定货币

E:国际收支平衡

26、能够作为商业银行"二线准备”的金融工具是

27、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B:负相关

28、公开市场业务是____在金融市场上买卖证券的业务

C:中央银行

29、需要承兑的商业票据是

D:远期汇票

30、不会引起通货膨胀的是

D:资本项目逆差

31、货币市场是指交易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金融交易,它包括A: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C:贴现市场

F:短期存贷市场

32、若一国的经济环境处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状态,则该国市场为

33、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C:银行信用

34、当今世界各国实行的货币制度是

C:不兑现的货币制度

35、中央银行以____手段实行货币紧缩政策。

A:提高存款准备率

C:在市场上销售债券

F:降低存款准备率

第三次作业

1.有价证券的市价与预期收益成反比,与市场利率成正比。错误

2.在一国经济高涨时,中财银行一般是调低法定存款准备率。错误

3.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又叫通知放款市场,特点是利率波动大。错误

4.金融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双刃剑效应。正确

5.支票实际上是一种即期汇票。正确

6.中央银行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他是一个国家的政策性银行错误

7.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而且是足值的货币错误

8.复利计息法对借款人有利,对银行不利。错误

9.当今世界各国实行的货币制度是兑现的货币制度即不兑现本位。错误

10.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正确

11.复利计息法对借款人不利,对银行有利。正确

12.当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存款利率时,人们往往更倾向于购买有价证券,因而会增加投资性货币需求。正确

13.通货膨胀引起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全是由通胀引起。正确

14.我国现阶段信用的最基本形式是商业信用。错误

15.物价上涨都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错误

中央银行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他是一个国家的政策性银行

16.基金的风险可能小于股票。正确

17.证券投资者所受的风险越大,其遭受的损失也越大。错误

18.一国国际储备应该是规模越大越好。错误

19.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是为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分散风险,所以多投资于期限短、质量优的债券。正确

20.有价证券市场与预期收益成正比,与市场利率成反比。正确

21.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能力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错误

2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都是在二级市场而并非一级证券市场进行的。错误

23.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必须是足值的货币。错误

24.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既有统一性,但也存在矛盾与冲突正确

25.流通中的货币量与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正确

26.通货紧缩就是物价水平的下降。错误

27.有价证券的价格证明了它本身是有价值的。错误

28.银行券实质上是银行开出的票据。错误

29.消费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的信用,它属于间接信用。错误

30.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黄金为基础;但却是以美元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自此体系建立起来,金本位制度就宣告崩溃了。正确

通货紧缩就是物价水平的下降。

31.通货膨胀在本质上是货币现象。正确

32.我国中央银行是一个特殊的金融企业错误

33.交易所是证券交易的集中场所,任何人都可以在交易所买卖证券。错误

34.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正确

35.在西方国家银行体系中,机构数量最多、业务渗透最广、资产比重最大的银行是商业银行(即存款货币银行)正确

36.证券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很大。正确

37.货币执行储藏手段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但必须是足值的。正确

38.消费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的信用,它属于间接信用。错误

39.各种利率并存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实际利率。错误

40.证券交易所是公众均能进入从事证券公开交易的场所。错误

41.期货交易是证券交易中最原始、最简单的交易方式。错误

42.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流量数量。错误

43.各国抑制或治理通货膨胀,运用最多的手段是紧缩货币需求。错误

44.中央银行购买债券会使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随之增加。正确

45.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银行驱逐金币规律。错误

46.银行同业拆借是各家银行之间相关提供的长期贷款。错误

47.目前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以二元式的中央银行最为流行。正确

第四次作业

1.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1)贵金属非货币化;

(2)信用货币主要采取不兑现的银行券和银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3)信用货币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进行统一管理和调控;

(4)信用货币都是通过信用渠道投入流通中的。

2.简述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相互关系

初级市场是指通过发行新的融资工具以融资的市场,二级市场是指通过买卖现有的或已经发行的融资工具以实现流动性的交易市场。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间关系密切,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初级市场所提供的新的融资工具及其发行的种类,数量与方式决定着二级市场上流通的融资工具的规模、结构与速度,而二级市场作为融资工具的交易场所,对初级市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组织完善、经营有方、服务良好的二级市场将初级市场上所发行的融资工具快速有效地分配与转让,使其流通到其它更需要、更适当的投资者手中,使融资工具的变现提供现实的可能。此外,二级市场上的供求状况与价格水平等都将有力地影响着初级市场的发行。因此,没有二级市场,融资工具的发行不可能顺利进行,初级市场也难以为继,扩大发行则更不可能。

3.试述利率的杠杆功能。

利率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它对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利率杠杆的功能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

(1)宏观调节功能

①积累资金。资金总是一大短缺要素。通过利率杠杆来聚集资金,就可以收到在中央银行不扩大货币供给的条件下,全社会的可用货币资金总量也能增加之效应。

②调节宏观经济。利率调高,一方面是拥有闲置货币资金的所有者受利益诱导将其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使全社会的资金来源增加;另一方面,借款人因利率调高而需多付利息,成本也相应增加,从而促使全社会的生产要素产生优化配置效应。国家利用利率杠杆,在资金供求缺口比较大时(资金供给<资金需求),为促使二者平衡,就采取调高存贷款利率的措施,在增加资金供给的同时抑制资金需求。运用利率杠杆,还可以调节国民经济结构。

③媒介货币向资本转化。利率的存在与变动能够把部分现实流通中的货币转化为积蓄性货币,能够把消费货币变成生产建设资金,同时推迟现实购买力的实现。

④分配收入。利息的存在及其上下浮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分配比例的改变,从而调节国家与人民、国家财政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以及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配关系。

(2)微观调节功能

从微观角度考察,利率作为利息的相对指标影响了各市场主体的收益或成本,进而影响了它们的市场行为,利率杠杆的微观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①激励功能。利息对存款人来说,是一种增加收入的渠道,高的存款利率往往可以吸收较多的社会资金;利息对于借款人来说,为减轻利息负担,增加利润,企业就会尽可能地减少借款,通过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途径,按期或提前归还借款。

②约束功能。利率调高会使企业成本增大,从而使那些处于盈亏边沿的企业走进亏损行列,这样,企业可能会作出不再借款的选择;其他企业也会压缩资金需求,减少借款规模,而且会更谨慎地使用资金。

4.简述决定利率的因素

答:决定利率的因素有:

(1)利润率的平均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

(2)资金的供求状况。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的变动则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

(3)物价变动的幅度。由于价格具有刚性,变动的趋势一般是上涨,因而怎样使自己持有的货币不贬值,或遭受贬值后如何取得补偿,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4)国际经济的环境。以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利率也不可避免地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

(5)政策性因素。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的利率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类型,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在利率水平的制定与执行中,要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响。

5.简述金融市场的功能。

(1)资本积累功能。金融市场创造了多样的金融工具并赋予金融资产以流动性,借助于金融市场,可达到社会储蓄向社会投资转化的目的。

(2)资源配置功能。金融工具价格的起落,引导人们放弃一些金融资产而追求另一些金融资产,使资源通过金融市场不断进行新的配置。

(3)调节经济的功能。在经济结构方面,人们对金融工具的选择,实际上是对投融资方向的选择,,这种选择的结果,必然发生优胜劣汰的效应,从而达到调节经济结构的目的;在宏观调控方面,政府通过金融市场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而进行宏观调控。

(4)反映经济的功能。金融市场是国民经济的信号系统。首先,在证券市场,个股价格的升降变化,反映了该公司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的状况,金融市场反映了微观经济运行状况。其次,金融市场也反映着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国家的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银根的松紧、通胀的程度以及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均会反映在金融市场之中。最后,由于金融机构有着广泛而及时的信息收集、传播网络,国内金融市场同国际金融市场连为一体,可以通过它及时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向。

6.简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而达到的最终宏观经济目标,也就是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的具体内容因国家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基本上不外乎下列四种类型:

(1)单一目标型,如前联邦德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保卫马克”;

(2)双重目标型,如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稳定币值,发展经济;

(3)三重目标型,如日本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国内物价的稳定,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资本设备相适应的总需求水平”;

(4)四重目标型,如美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强调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就业水平的提高、美元购买力的稳定、对外贸易收支合理平衡。

货币政策目标还是一个因时期不同而不同,因经济形势变化而变化的问题。

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主要包含: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是矛盾统一的关系。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及平等国际收支都是矛盾与统一;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也都是矛盾与统一;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也是矛盾与统一。

7.简述我国四大专业银行的主要责职。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责:

(1)信用中介。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将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通过资产业务,将所集中的资金运用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去。这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2)支付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3)信用创造。是商业银行特殊职能,它是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的存款,从而扩大货币供应量。

(4)信息中介。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所具有的规模经济和信息优势,能够有效解决经济金融生活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5)金融服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服务已成为这已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

8.请列出金融市场分类表

金融市场的分类有:

(1)按融资期限划分为:短期市场与长期市场(资本市场)。

(2)按按融资方式划分为:直接金融市场与间接金融市场。

(3)按交易层次划分为: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初级市场与次级市场、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

(4)按交易对象划分为:资金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证券市场与保险市场。

(5)按交易方式可以划分为: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

(6)按交易场所可以划分为:有形金融市场(场内市场)与无形金融市场(场外市场)。(7)按功能划分为:综合市场与单一市场。

(8)按区域划分为: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

9.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以及职能。

经营原则:(1)盈利性原则

盈利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企业,其经营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盈利性既是评

价商业银行经营水平的核心指标,也是商业银行最终效益的体现。

(2)流动性原则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随时应付客户提现和满足客户告贷的能力。流动性在这里有两层含意,即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受损失的前提下随时变现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经常以合理的成本吸收各种存款和其他所需资金。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流动性是指前者,即资产的变现能力。

(3)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指银行的资产、收益、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的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程度。安全性的反面就是风险性,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性原则就是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风险。

(4)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三原则的协调

①商业银行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原则,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作为经营管理者,协调商业银行的三原则关系,既达到利润最大化,又照顾到银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是极为重要的。

②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安全性与流动性呈正相关关系。盈利性与安全性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往往呈反方向变动。

③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原则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原则,离开安全性,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也就无从谈起。盈利性原则是商业银行的最终目标,保持盈利是维持商业银行流动性和保证银行安全的重要基础。

主要职能:(1)信用中介信用中介职能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将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通过资产业务,将所集中的资金运用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去。

(2)支付中介支付中介职能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3)信用创造信用创造职能是商业银行的特殊职能,它是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的存款,从而扩大货币供应量。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信用工具的创造,如银行券或存款货币;二是指信用量的创造。

(4)信息中介信息中介职能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所具有的规模经济和信息优势,能够有效解决经济金融生活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交易之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它指那些最有可能不归还贷款的人最积极地争取贷款,并且最有可能获得贷款。要解决逆向选择的问题,金融中介机构就必须尽可能多地搜集借款者的信息,在能够分辨信贷风险高低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发放贷款。道德风险是交易之后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它指借款人可能掩盖借款的真实用途,从事对贷款人不利的活动。由于银企关系的广泛存在和该关系的持续性,使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具有作为"**监督人"的信息优势,同时它还具有专门技术及个人无法比拟的行业经验,这就降低了在贷款合约中存在的道德风险。

(5)金融服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服务已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

10.什么是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和存款货币?

原始存款: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接受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派生存款: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等引申出现的存款,

又叫衍生存款。

存款货币:是指存在商业银行是指使用支票可以可以随时提取或支付的活期存款,从商业银行总体而言,活期存款余额应视同货币,通常被称做存款货币。

11.简述银行信用成为信用体系的核心的原因。

银行信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银行信用的债权人主要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它们作为投融资中介,可以把分散的社会闲置资金集中起来进行统一借贷,克服了商业信用受制于产业规模的局限;

(2)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是闲置资金,在规模、范围、期限和资金使用的方向上都大大优于商业信用;

(3)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一般主要用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但也不局限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银行信用还可以利用信息优势,降低信用风险,增加信用过程的稳定性。

银行信用的这些优点,使它在整个经济社会信用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

12.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哪些风险?

(1)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与客户间并非等价交换的商品买卖关系,而是一种以借贷为核心的信用关系。

(2)银行经营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银行面临着—些与别的行业不同的特殊风险:信用风险、来自资产与负债失衡的风险、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竞争的风险。

13.分别简述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1)中央银行的性质可以科学地表述为: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的性质集中体现在它是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上面,具体来说,包括其地位的特殊性、业务的特殊性和管理的特殊性。

(2)中央银行的性质具体体现在其职能上,中央银行有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银行四大职能。

14.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有哪些差距

经归纳整理主要有以下三点:1、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比较晚,部分商业银行还未完成国家控股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资金实力较弱,需要在股份制改造完成后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公开上市;2、我国商业银行产权不够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需要在一定时

间后才能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公众银行和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真正商业银行。3、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薄弱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和国外银行的差距一方面,是**和发展的方向之一,以保护存款人、监管银行和稳定金融体系。

15.货币和资金的区别主要表现有哪里?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而言,大家都已形成共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学界认识到货币应是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在内的"大货币”。而资金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断占用和周转的,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可以增值的一定价值量。

资金与货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存在的形态不同。货币只能存在于货币形态;而资金不仅可存在于货币形态,还可以存在于实物形态。②运动过程不同。货币运动的程序是"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在这里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而资金运动程序是"货币-商品。。。增值。。。增值后的商品-增值后的货币”。③需要量的规律不同。货币需要量的公式M=PT/V;而资金需要量则等于产品生产总值除以资金周转次数。④货币资金具有双重性。即它即是作为资金的货币,又是作为货币的货币。

但是,资金与货币也有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①资金的总价值是以一定的货币量来表现的;②资金总有一部分存在于货币形态,即货币资金形态,货币资金具有资金和货币的两重属性;③各种类型的资金和货币在其各自运动中可以转化;④流通中的货币量大部分为资金运动服务,且资金循环的一头一尾都与货币的流通交织在一起;⑤各种类型的资金紧张往往又集中表现在货币资金上。

16.简述货币供应量与社会总需求量的关系。

(1)联系:

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关系,货币供给在一定条件下改变货币需求,而货币需求的变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货币的供给。

②联系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纽带就是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

(2)区别:

①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存量,而社会总需求量是一个流量。

②货币供给量由现实流通的货币和潜在的货币两大部分构成;社会总需求由流通性货币及其流通速度两部分决定。

③两者的变动在时间上不一致。

17.简述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的几种理论观点

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观点:

(1)凯恩斯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为需求决定论,强调引发通货膨胀的是总需求,而不是货币量。

(2)后凯恩斯学派用“成本推进”来解释通货膨胀,认为主要是由于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导致产品成本上升,物价上涨。

(3)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货膨胀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是通胀的唯一原因。

(4)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货膨胀表现在流通领域,根源在于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只有深入到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才能找到产生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践解释:

(1)银行信用膨胀。

(2)财政赤字。

(3)基本建设投资过度。

(4)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

(5)国际收支长期大量顺差。

(6)经济效益低下。

18.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有哪些不同?

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投资建立,按照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在限定的业务领域从事信贷融资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业务经营目标是支持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配合宏观经济调控。

商业银行是指从事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结算等业务的银行,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在所吸收的存款中占相当高的比重,也被称为“存款货币银行”。

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区别:

(1)不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2)资金运用有特定的业务领域和对象。

(3)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预算拨款、发行债券集资或中央银行再贷款,吸收存款不是主要资金来源。

(4)资金运用以发放长期贷款为主,贷款利率比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低。

(5)不设立分支机构,业务操作通常由商业银行**,目的是降低营运成本。

19.如何全面、科学地表述货币"质”的规定性?

(1)货币"质”的规定性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什么是货币”的问题,并对货币的本质作出理论说明。

(2)货币"质”的规定性在于货币是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固定地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反映特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货币形态出现过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等三种不同类型。

金融学作业和答案

练习-1 【题目后面的数字代表对应的章节】 1.名词解释 货币1: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金融1:货币的事务、货币的管理、与金钱有关的财源等。(宽泛) 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运作机制。(狭窄) 货币制度1:货币制度简称币制,它是指国家为了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对货币流通各因素所作的系统的法律规定的总称。 信用货币1: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本位币3: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格雷欣法则3:,是货币流通中一种货币排斥另一种货币的现象。在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即所谓良币,必然被收藏而退出流通, 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即所谓劣币,则充斥市场。 有限法尝3:货币具有有限的法定支付能力 无限法尝3:货币具有无限的偿还能力 流通手段2:货币发挥交换媒介的作用 支付手段2: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时所执行的职能(也叫延期支付标准) 2.简答 货币经历了哪些形态的演进?(1) 答: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货币有哪些职能?(2) 答: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 简述金本位制的发展过程。(3) 答: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货币制度有哪些构成要素?(3) 答: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练习-2 1.名词解释 信用1:借贷行为的集合。 借——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贷——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商业信用2:指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易时,以赊销商品或者是预付款项的形式提供的信用。 消费信用2: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用于消费支出的信用。 直接融资:没有金融机构介入的资金融通方式。 间接融资:指以货币为主要金融工具。通过银行体系吸收社会存款,再对企业、个人贷款的一种融资机制。 政府信用2:国家信用就是指国家作为债务人,举债筹集资金的行为。 国际信用2:一个国家的政府、银行及其他自然人或法人对别国的政府、银行及其他自然人或法人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2: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所形成的信用。 2.简答 高利贷的特点? 答:高利率:违反平均利润分配规律,急需(借大于贷)。 非生产性:不是再生产中闲置的资本,与再生产无直接联系。 保守性:资本的剥削方式(非资本的生产方式) 现代信用的形式及其优缺点?3 a.社会性 b.伦理和文化特征 c.偿还和付息是经济和金融范畴中信用的基本形式 优点:1.促进资金合理运用;2.优化社会资源配置;3.推动经济增长。 缺点:信用风险和经济泡沫出现。 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1 答:a.财产(货币或其他资产)由不同所有者占有或垄断; b.财产分布的不均衡性,这种不均衡性可能是由社会原因,也可能是自然原因形成; c.商品价值实现过程的矛盾性; d.再生产过程的不可间断性。 练习-3 1.名词解释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的起源 1.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1)货币产生于交换(P2) 根据马克思的价值学说,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要说清楚货币的产生与发展,首先必须追溯到商品交换。商品交换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分工与私有制。(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P3) 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及其特征(P 3) 2)扩大的价值形式(P3-P4) 3)一般价值形式(P4) 4)货币价值形式 2.货币的形态及其演变 1)货币的理想条件及各种形态(P6) (1)货币的理想条件(P5) (2)货币形态:指货币的存在形式,指货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6 ①实物货币——货币最古老的形态 特征: 作为货币和作为商品的价值相等。 ②金属货币 特征:普遍可接受、价值稳定、价大量小,携带方便、耐久性、均质可分 ③信用货币(P6) 一般而言,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须有两个条件:人们对此货币的信心;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 目前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都采用信用货币的形态。 ④电子货币——最新的货币形态(P8) 是信用货币与电脑、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货币形态,它通过电子计算机运用电子信号对信用货币实施储存、转账、购买和支付。 ⑤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通常作为可流通的金属货币的收据,一般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参加到流通领域中。其特点是可与所代替的贵金属自由兑换。 代用货币,其本身价值低于其代表的货币的价值;通常是政府或银行所发行的纸币;可自由兑换金条、银条或金币、银币。 (3)货币形态的演变 从黄金到黄金为基础的代用币再到完全的信用货币,这是货币进化史上的第一次飞跃;电子货币的出现,是货币形态的第二次飞跃。 货币形式演变历程中的这两次飞跃体现了货币从有形到无形、从国家信用到社会信用的发展。 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P10) 1.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金融学试题及答案范文

试题一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2、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那种理论是着重强调储蓄与投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的。() A、马克思的利率理论 B、流动偏好理论 C、可贷资金理论 D、实际利率理论 3、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时,会导致下列哪种经济现象。() A、本币汇率贬值,资本流入 B、本币汇率升值,资本流出 C、本币汇率升值,资本流入 D、本币汇率贬值,资本流出 4、超额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缺陷是()。 A、适应性弱 B、可测性弱 C、相关性弱 D、抗干扰性弱 5、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的调节机制是()。 A、价格机制 B、利率机制 C、汇率机制 D、中央银行宏观调控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 A、黄金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 B、贵金属非货币化 C、国家强制力保证货币的流通 D、金银储备保证货币的可兑换性 E、货币发行通过信用渠道 2、银行提高贷款利率有利于()。 A、抑制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 B、刺激物价上涨 C、刺激经济增长 D、抑制物价上涨 E、减少居民个人的消费信贷 3、汇率变化与资本流动的关系是。() A、汇率变动对长期资本的影响较小。 B、本币汇率大幅度贬值会引起资本外逃。 C、汇率升值会引起短期资本流入。 D、汇率升值会引起短期资本流出。 4、下列属于货币市场金融工具的是()。 A、商业票据 B、股票 C、短期公债 D、公司债券 E、回购协议 5、治理通货膨胀的可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手段包括() A、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 B、提高再贴现率 C、通过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 D、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金融学答案

《金融学》作业答案第一章:金融学导论 1、为什么说金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试举几个生活中与金融相关的例子。 答:金融不仅是宏观的金融系统的概念,同时也是与我们微观的经济主体紧密联系着的。我们如果有资产需要投资,或者是需要借钱,这两种基本的行为都与金融有关。举例如下:旅游与信用卡、电子商务与e支付(淘宝网);投资渠道的多样性:股票基金国债;住房买车与按揭; 2、金融学在国外被称为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那么为什么要研究货币?为什么要研究银 行?为什么要研究金融市场? 答:货币与商业周期、物价水平、通货膨胀、利率、货币政策都有紧密的关系。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为投资部门和储蓄部门的资金融通提供了中介桥梁,同时银行也是金融创新的源泉。金融市场在金融系统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是直接融资的主要场所。金融市场改变着个人的财富分配,影响着企业的行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场所。 3、开放式学习题:我国近几年的宏观经济情况如何?近几年的金融总体运行情况如何?衡 量宏观经济和金融运行情况一般采用哪些指标? 答:我国近几年宏观经济的总体评价是:经济运行平稳,经济高速增长总量迅速增长,但通货膨胀有所抬头。金融领域中以M1、M2衡量的货币流动性较大,实际利率有时为负,同时外汇储备成为世界第一。衡量宏观经济的指标一般有:GDP、GDP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外商直接投资额、CPI等。衡量金融运行的主要指标:流动性(M1、M2)以及增长率、

城镇居民储蓄余额、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总额、股市市值等。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与信用 CD NOW 1、名词解释:M 2 M :广义货币,大致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2 CD: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是由美国花期银行1961年创造的一项金融工具。CD是在银行定期存款的凭据上注明存款金额、期限、利率,到期持有人提取本金和利息的一种债务凭证。 NOW:可转让提款通知书帐户。一种不使用支票的支票帐户。开立这种存款帐户,存户可以随时开出支付命令书,或直接提现,或直接向第三者支付,其存款余额可取得利息。这种帐户是70年代美国商业银行在利率管制条件下,为竞争存款而出现的一种金融创新。 2、简述货币的职能。 答: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具体含义见教材。 3、什么是格雷欣法则?该法则会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作用?为什么? 答:在双本位货币制度的情况下,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驱逐出流通,导致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又称为“格雷欣法则”。发生的原因是因为良币被贮藏起来而退出流通。 4、货币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

金融学整理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第一节什么是货币? 第二节货币制度 本章重点: ●什么是货币(包括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形态演变、货币的本质、货币的 职能、货币的层次等) ●货币制度 ●简要介绍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什么是货币? 一、货币(money)的经济学定义: 1、定义: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战俘营里的货币 2、本质特征:作为交易媒介的普遍接受性。 强调对货币的信任、信心对于维系货币功能的决定性意义。 3、马克思是如何认识货币的?------价值货币说!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首先是商品; 货币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特殊的商品; 货币在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过程中,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 二、区分通货、货币、财富和收入( currency, money, wealth and income) ●通货通常指硬币(coin)和现钞(paper money),较货币范围小。

●财富即个人拥有的、包括所有资产在内的总资源。 ●货币和财富是存量概念,(在某一个时点上发生的量值)。相对于个人 或国家来讲财富的含义比货币宽。 ●收入是单位时间内的收益的流入,是流量概念。 三、货币的职能 (一)交易媒介(Media of Exchange): 1、货币为交换或交易提供了媒介,是一般等价物,减少交易费用,促进社会分工。 “光脚的理发师寻找长发的鞋匠” 2、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不仅可以直接用来支付货款,而且可以用来进行借贷和其他的资金支付。 交易媒介内含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 货币流通速度:指同一枚货币在一定时期内作为交易媒介(即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次数。 (二)价值尺度(measure of Value): 就是利用货币给不同交易对象以价格。 马克思基于劳动价值论,把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的职能定名为价值尺度. 意义:可减少相对价格的数目:N(N—1)/2减少到N-1种,降低交易费用。

金融学参考答案 201311

《金融学》参考答案 1、简述货币层次划分的主要内容及依据P14 各国中央银行在建立货币统计体系时,一般根据各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不同,将货币分为三个层次:M0=现金;M1=M0+各种活期存款;M2=M1+各种定期存款。我国人民银行的统计体系是: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其中:活期存款是指单位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是也是指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就是企业、机关、部队和事业团体。居民个人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被统计在储蓄中,其他存款是指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不同的资产具有不同的流动性。被纳入货币统计范围的资产都具有很高的流动性。所谓资产的流动性,就是指将一项资产转换为现金而不受损失的能力。货币性就是指一项资产执行货币职能的能力的高低。这种分类的经济学意义在于,M1(狭义货币),一般构成了现实购买力,对当期的物价水平有直接的影响;而M2(广义货币),其中包含暂时不用的存款,他们是潜在的购买力,对于分析未来的总需求趋势较为重要。 2、结合生命周期储蓄理论简要分析中国未来储蓄率的变化趋势P65 莫迪尼亚尼提出了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个人的消费或储蓄行为并不仅仅与现期收入有关,人总是试图把自己一生的全部收入在各个时期做出消费和储蓄的最佳分配。一个人年轻时和年老时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在中年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为实现一生消费的效用最大化,人们会尽可能使其一生消费保持恒定,即一生中收入不稳定,但消费却稳定。因此储蓄倾向会随收入波动而不断变化,具体而言,年轻人在工作后某一段时间里有较高的储蓄倾向,随年岁的增长,退休后储蓄率会相应下降。由于个人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里有不同的储蓄倾向,在宏观上,一国人口结构——适龄劳动人口与非适龄劳动人口之比的变化,对一国的总储蓄率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在婴儿潮之后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适龄劳动人口比重上升,总体上提高一国总储蓄率水平。随着进入老龄化社会,总储蓄率会随之下降。对这种由适龄劳动人口比重和劳动参与率上升带来的总国民储蓄率的上升,称之为“人口红利”。假设其它影响人们储蓄倾向的条件不变,仅考虑人口结构对中国储蓄率的影响,鉴于中国已经初步迈入老龄化社会,中国主要婴儿潮也将进入中年,步出主要储蓄者年龄,中国未来储蓄率应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3、简述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内容(新增)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必须缴存的准备金。主要内容包括:①规定法定存款准备率。凡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必须按照法定比率提留一定的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其余部分才能用于贷款或投资。②规定可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标的。一般只限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英国的传统做法允许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抵充存款准备金;法国规定银行的高流动性资产(如政府债券)也可作为存款准备金的组成部分。③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算、提存方法。一是确定存款类别及存款余额基础,二是确定缴存准备金的持有期。计算存款余额有的以商业银行的日平均存款余额,扣除应付未付款项后的差额作为计提准备金的基础,有的以月末或旬末、周末的存款余额扣除应付未付款项后作为计提基础。确定缴存准备金的持有期一般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同期性准备金帐

金融学概论答案1

一、名词解释 货币供给是指货币供给肢体向货币需求主体供给货 币的过程。 信用作为道德层面的信用,指的是信任、声誉、遵 守诺言等,经济层面的信用指的是借贷行为,包含 价值运动的两个侧面,即以偿还为条件的获得,或 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资本结构指长期负债与权益(普通股、特别股、保留 盈余)的分配情况。 货币均衡货币供应量基本符合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 内所必需的货币量。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 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 和措施的总称。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复合词。 汇率是用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 的比率、比价或价格。 货币需求指社会公众(个人企业政府)愿意以货币 形式(现金和存款货币)持有其拥有的财富的一种 需要。 填空 1、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外汇黄金占款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属于( 资 产)一栏。 3、当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资金短缺或周转不灵时,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对商业银行提供信贷。 4、剑桥方程式是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 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来间接调控 (货币供应量)。 6、认为货币对实际产出水平不发生影响的典型理论是早期的(商业贷款理论或者真实票据论)。 7、治理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控总需求)是关键。 8、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国家的金融相关率要(高于)经济不发达的国家。 9、以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单位为基准,用折成多少外国货币单位来表示的汇率标价法称为(间接标价 法)。 10、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不可分解地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新范畴是(金融)。 一、选择题 1、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证券交易方式实现的金融交易,已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人们 把这种趋势称为(C )。 A、资本化 B、市场化 C、证券化 D、电子化 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C )。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2、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那种理论是着重强调储蓄与投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的。(D ) A、马克思的利率理论 B、流动偏好理论 C、可贷资金理论 D、实际利率理论 3、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时,会导致下列哪种经济现象。(D ) A、本币汇率贬值,资本流入 B、本币汇率升值,资本流出 C、本币汇率升值,资本流入 D、本币汇率贬值,资本流出 4、超额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缺陷是(B )。 A、适应性弱 B、可测性弱 C、相关性弱 D、抗干扰性弱 5、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的调节机制是(B )。 A、价格机制 B、利率机制 C、汇率机制 D、中央银行宏观调控 6、剑桥方程式重视的是货币的(B)。 A、交易功能 B、资产功能 C、避险功能 D、价格发现功能 7、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矛盾的理论总结称为。(A ) A、特里芬难题 B、米德冲突 C、马歇尔—勒纳条件 D、一体化三难 8、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与货币运动紧密相联,信用的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A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9、保持货币供给按规则增长是(A)的政策主张。 A、货币学派 B、凯恩斯学派 C、供给学派 D、合理预期学派 10、短期资金市场又称为(b ) A、初级市场 B、货币市场 C、资本市场 D、次级市场 10、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证券交易方式实现的金融交易,已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人们把这种趋势称为(C)。 A、资本化 B、市场化 C、证券化 D、电子化 11、下列中央银行的行为和服务中,体现其“银行的银行”的职能是(C)。 A、代理国库 B、对政府提供信贷 C、集中商业银行现金准备 D、发行货币 12、作用力度最强的货币政策工具是(D)。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率 C、流动性比率 D、存款准备率 13、当存在物品和服务销售的完全竞争市场时,不可能产生的是(D)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结构性通货膨胀 C、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D、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14、名义利率与物价变动的关系呈(A )。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交叉相关关系 D、无相关关系 15、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C )。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铸币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16、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上升,则会(C )。 A、多买债券、少存货币 B、少存货币、多买债券 C、卖出债券、多存货币 D、少买债券、少存货币 17、本币汇率下跌会引起下列哪个现象。(b ) 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逆差 B、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平衡 C、进出口不发生变化 D、进出口同时增加 四、简答题 1.简述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1)聚敛功能。金融市场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为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2)配置功能。表现为资源的配置、财富再分配和风险的再分配。(3)调节功能。指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4)反映功能。反映国民经济情况的变化。 2.简述货币形态的演化。(1)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2)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形式的转换,其中贵金属被广泛采用作为币材;(3)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形式的转换,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有银行券、存款货币、商业票据等;

金融学试题答案打印

金融学第 1 套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 题, 每小题1分,共15 分) 1 B 2 C 3 C 4 C 5 A 6 C 7 A 8 D 9 C 10B 11 A 12C 13B 14 C 15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 ,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项为正确选 项, 请将正确选项 填写在括号里,漏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ABCD 2.BD 3.BC 4.ABCD 5.ACD 三、判断正误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里标",错误的在括号里标X) 1 .x 2.X 3.X 4. X 5.X 6. X 7. X 8 . X 9. X 10 . 四、简答题(本题共 6 小题,共35 分) 1 简述商业信用的优点及局限性。(6 分) 答:(1)商业信用的优点(2分) 商业信用的优点在于方便和及时。在找到商品的买主或卖主的同时,既解决资金融通的困难,也解决了商 品买卖的矛盾,从而缩短了融资时间和交易时间。而且商业票据一般都可以到商业银行贴现或经背书后转让给第三者。当有商业汇票时,持票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同时获得部分资金或抵偿部分债务。 (2)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①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工商企业资本量的限制(1分) ②商业信用的提供受方向的限制(1分) ③商业信用在管理和调节上有一定局限性(1分) ④商业信用的期限受到限制(1分) 2 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10 分) 答:(1)收入(1 分) (2)价格(1 分) (3)利率(1 分) (4)货币流通速度( 1 分) (5)金融资产收益率( 1 分) (6)企业和个人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 1 分) 7)财政收支状况(1 分)

吉林大学奥鹏考试金融学答案

一、单选题(共87题) 1.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顺差时会导致(B)。 A.本币汇率上浮,出口增加 B.本币汇率上浮,出口减少 C.本币汇率下浮,出口增加 D.本币汇率下浮,出口减少 2. 目前人民币的可兑换性达到(B)程度。 A.不可兑换 B.经常项目可兑换 C.资本项目可兑换 D.完全可兑换 3. 我国从(B)年开始允许居民个人在银行开办外汇存款业务的。 A.1984 B.1985 C.1993 D.1994 4.货币化率是社会的货币化程度,它是指(B)。 A.金融资产总额于实物资产总额的比重 B.一定经济范围内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的价值占GNP的比重 C.一定时期内社会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 D.各经济部门拥有的金融资产与负债的总额 5. 金融发展是指(D) A.金融机构数量增加 B.金融工具多样化 C.金融效率结构变化 D.金融结构变化 6. 货币学派认为(A)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起主要作用。 A.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 C.利率 D.超额准备 7. 我国从(A)开始将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之一。 A.1984 B.1985 C.1993 D.1994 8.许多国家在抑制或治理通货膨胀时运用最多的手段是(A)。 A.宏观紧缩政策 B.供给政策 C.指数化方案 D.发展生产 9. 当存在物品和服务销售的完全竞争市场时,不可能产生的是(D)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结构性通货膨胀 C.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D.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10.(B)通货膨胀理论被用来解释“滞胀”。 A.需求拉上说 B.成本推动说 C.结构说 D.混合说 11. 收入属于货币需求决定因素中的(D)。 A.危机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制度变量 D.规模变量 12.凯思斯认为,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市场利率(B)。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关 D.不一定 13. 弗里德旻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A)。 A.恒久收入的影响 B.人力资本的影响 C.利率的主导作用 D.汇率的主剖乍用 14. 各国中央银行货帀发行准本上包括衲:一是现金准备,二是(B)。 A.商品保证准备 B.票卷保证准备 C.外汇保证准备 D.信用保证准备 15. 下列不属于员债管理理论缺陷的是(C)。 A.提高融资成本 B.增加经営风险 C.增加经营风险 D.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 16. 就组织形式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实行(B). A.单元银行制度 B.总分行制度 C.代理行制度 D.银行控股公司制度 17.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A)。 A.资金来源业务 B.贷款业务 C.中间业务 D.资金运用业务 18. 1694年,(A)的建立,标志着西方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 A.英格兰银行 B.汉堡银行 C.威尼斯银行 D.阿姆斯特丹银行 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以(A)为主体的保险业体系。 A.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B.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 C.中国平安保险公司 D.险股份有限公司 20.下列属于优先股股东权利范围的是(C)。

金融经济学整理

金融经济学 名词解释 自然状态:特定的会影响个体行为的所有外部环境因素。 自然状态的信念:个体会对每一种状态的出现赋予一个主观的判断,即某一特定状态s出现的概率P。 期望效用原则:人们在投资决策时不是用“钱的数学期望”来作为决策准则,而是用“道德期望”来行动的。而道德期望并不与得利多少成正比,而与初始财富有关。即人们关心的是最终财富的效用,而不是财富的价值量,而且,财富增加所带来的边际效用(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效用函数的定义:不确定性下的选择问题是其效用最大化的决定不仅对自己行动的选择,也取决于自然状态本身的选择或随机变化。 公平博彩:指不改变个体当前期望收益的赌局,如一个博彩的随机收益为ε,期望收益为E(ε)=0,我们就称其为公平博彩。 效用函数的凸凹性的局部性质:经济行为主体效用函数的凸凹性实际上是一种局部性质。即一个经济主体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是风险厌恶者,在另一种情况下是风险偏好者。效用函数是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在人们财富较少时,部分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随着财富的增加,投资者对风险有些漠不关心;而在较高财富水平阶段,投资者则显示出风险偏好。 确定性等价值:是指经济行为主体对于某一博彩行为的支付意愿。即与某一博彩行为的期望效用所对应的数学期望值(财富价值)。 风险溢价:是指风险厌恶者为避免承担风险而愿意放弃的投资收益。或让一个风险厌恶的投资者参与一项博彩所必需获得的风险补偿。 阿罗-普拉特定理:对于递减绝对风险厌恶的经济主体,随着初始财富的增加,其对风险资产的投资逐渐增加,即他视风险资产为正常品;对于递增绝对风险厌恶的经济主体,随着初始财富的增加,他对风险资产的投资减少,即他视风险资产为劣等品;对于常数绝对风险厌恶的经济行为主体,他对风险资产的需求与其初始财富的变化无关。 相对风险厌恶的性质定理:对于递增相对风险厌恶的经济主体,其风险资产的财富需求弹性小于1(即随着财富的增加,投资于风险资产的财富相对于总财富增加的比例下降);对于递减相对风险厌恶的经济行为主体,风险资产的财富需求弹性大于1;对于常数风险厌恶的经济行为主体,风险资产的需求弹性等于1。 (均值-方差)无差异曲线:对一个特定的投资者而言,任意给定一个证券组合,根据他对期望收益率和风险的偏好态度,按照期望收益率对风险补偿的要求,可以得到一系列满意程度相同的(无差异)证券组合。所有这些组合在均值方差(或标准差)坐标系中形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称为该投资者的均值-方差无差异曲线。 有效集,有效前沿(边界):同时满足在各种风险水平下,提供最大预期收益和在各种预期收益下能提供最小风险这两个条件就称为有效边界。 分离定理:在存在无风险资产与多个风险资产的情况下,投资者在有关多个风险资产构成的资产组合的决策(投资决策)与无风险资产与风险资产构成的资产组合比例的决策(金融决策)是分离的。 有效组合前沿:期望收益率严格高于最小方差组合期望收益率的前沿边界称为有效组合前沿。 两基金分离定理:在所有风险资产组合的有效组合边界上,任意两个分离的点都代表两个分离的有效投资组合,而有效组合边界上任意其它的点所代表的有效投资组合,都可以由这两个分离的点所代表的有效组合的线性组合生成。

金融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题库中客观题的答案已全部附上,主观题的答案学生自己看书,全在书上 :期末考试的选择题、判断题大部分来源于题库;名词解释、简答与论述全部出自于题库。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 B ) A、金银的稀缺性 B、交换产生与发展 C、国家的强制力 D、先哲的智慧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 D )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 A ) A、铜 B、银 C、铁 D、贝 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 C )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5、中华人民国货币制度建立于( A ) A、1948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51年 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 B ) A、1998年 B、1999年 C、2001年 D、2002年 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 D ) A、金银的稀缺 B、生产力的迅猛提高 C、货币发行管理混乱 D、金银同为本位币 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 C ) A、1分 B、1角 C、1元 D、10元 9、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蓄水池功能源于( C ) A、金属货币的稀缺性 B、金属货币的价值稳定 C、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和熔化 D、金属货币的易于保存 10、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 B ) A、上升20% B、下降20% C、上升25% D、下降25% 1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 C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12、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 C )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铸币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1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基础是( A ) A、劳动价值说 B、货币金属说

《金融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金融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货币制度 一、名词解释 1.铸币税: 铸币税就是由于铸造金属货币或发行信用货币而获得的收入,它不就是一种专门税种,而就是因货币特 有的管理方式而形成的专门收益,在政府统一了货币铸造与信用货币发行后,这部分收益归政府所有,类似于一种税收,习惯上称铸币税。2.信用货币: 即信用货币形态,就是指使用货币符号等信用工具作为货币的表现形式,信用货币的前身就是货币符号,或称为代表贵金属货币流通的贵金属重(数)量的价值符号。 3.无限法偿:金属货币分为本位币(主币)与辅币,本位币就是用货币金属按照规定的货币单位铸造的货币。就是足 值货币,它就是一种无限法偿货币,即本位币在支付中,无论金额大小都不得拒绝接受。 4.金本位 : 金本位货币制度,就是国家法律规定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金属,确定货币单位,铸造方式与进行管理的 货币制度,它经历了金币本位货币制度,金块本位货币制度与金汇兑本位货币制度。金币本位货币制度就是金本位制度的最初及典型形式 5.金块本位: 亦称金块本位货币制度,就是指国内不铸造金币,发行银行券代表一定的黄金量进行流通,银行可以 有条件地兑换金块的货币制度。 6.劣币驱逐良币:就是在银本位货币制度与金银复本位货币制度两种本位币流通的条件下,政府通过法令确定两者 的固定比价,由于两种货币的内在价值发生了变化,两者的实际比价逐步偏离了政府过去确定的固定比价,而政府又没有及时做出相应调整,这时,人们都选择使用(放弃)价值被高估的货币(劣币)进行交易,而实际价值低估的货币(良币)被贮藏(退出),在流通中出现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充斥市场的现象,英国经济学家汤姆斯·格雷欣研究发现了这一现象,后被麦克劳德在其中书用了这一结论,并命名为“格雷欣法则”。二、简述题 1、货币价值形态的演变过程。

金融学课后 答案

Chapter1 一.名词解释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的职能。 2.无限法偿: 无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其含义是: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3.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其他一切商品的统一价值表现的商品,它的出现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4.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又称不兑现纸币,是指货币本身价值低于货币价值,而且不能兑换成贵金属的货币。 5.货币流动性 货币流动性是指不同的信用工具在市场上能够转化为直接支付能力的速度和方便程度。流动性高,即转化为直接支付能力的能力强;流动性低,即转化为直接支付能力的弱。 二.判断题 1.有限法偿只要是对本位币规定的,其含义是: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 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错)有 限发偿主要是对辅币规定 2.金属货币制发挥蓄水池功能的前提是要有足够大的币材金属贮藏。(对)

3.铸造重量大、成色好的铸币是古代货币流通中反复发生的行为。(错)铸造 重量轻,成色差的 4.把各国不同货币的购买力加以比较,即可比出名称不同的货币单位相互之间 的比值。(对) 5.本位币的面值大多是辅币的1/10、1/100.(错)辅币的是本位币的1/10、1/100. 6.强调货币的存在乃客观经济生活发展的必然,是通向认识本质的正确思路。 循着这条思路,马克思用最完整的劳动价值论对货币产生的论证有划时代的意 义。(对) 7.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对) 8.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外汇管制。(错)回归后不实行外汇管制 三.不定项选择题 1.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A) A铜B银C铁D贝 2.在生活中,会用到的货币有(ABCD) A家庭与个人B公司、企业C非营利性的机关、团体D财政 3.在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中,M2等于M1与准货币的加总,准货币包括(C) A长期存款B短期存款C长短期存款之和D公众持有的现金 4.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B)职能的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 5.在信用活动中,货币发挥的职能通常是(B) A储藏手段B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D价值尺度 6.作为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是(B) A价值符号B现实的货币C信用货币D观念上的货币 7.金本位制度下,汇价的基本决定因素是(A)

金融学名词解释整理

金融学名词解释整理

金融学名词解释整理

金融学名词解释 2017.1.7 一 1、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收入(income):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全部进帐和现金收入。所有收入的总和是国民收入,包括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 3、财富(wealth):是人们在某一时点所拥有资产的货币净值。 4、金融:是指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狭义的金融是指资金融通;广义的金融还包括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的构成。 5、金融深化:是指放松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使利率和汇率能够充分反映资金和外汇的实际供求情况,并能够抑制通货膨胀。 二 1、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 2、表征货币:是指由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 3、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4、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提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5、双本位制:是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是指国家和法律规定金、银两种铸币的固定比价,两种铸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是随着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 6、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主要特点是: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银行券;中央银行将黄金和外汇存入另一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中央银行,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兑换比率;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政府或中央银行通过按固定比价买卖外汇的办法来稳定本国币值和汇率。

金融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单选题 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表征货 币 D.电子货币 2.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A.普通商品 B.特殊商品 C.一般等 价物 D.特殊等物价 3.典型的银行券属于()类型的货币。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表征货币 D.电子货币 4.货币在()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A.商品买卖 B.交纳税款 C.支付工 资 D.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 5.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7.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8.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9.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值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10.“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的货币制度背景是() A. 银本位 B. 平行本位 C. 双本位 D. 金本位 11.人民币是() A. 实物货币 B. 代用货币 C. 金属货币 D. 信用货币 12.观念货币可以发挥的职能是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3.某从商业银行贷款30万元购买住房属于货币()职能。 A.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 C.贮藏手段 D.价值尺度 二、多选题 1.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有() A.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一般价值形式 D. 货币价值形式 E.商品价值形式 2.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E. 世界货币3.货币基本的职能是()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E. 世界货币 4.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征是() A. 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工具 B. 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工具 C. 是实现商品价值的工具 D.必须是有形的物体 E. 具有直接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三、判断题 1.从货币发展的历史看,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 2.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也可以是现实的货

《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

CHAPTER 1 WHAT IS FINANCE? Objectives ?Define finance. ?Explain why finance is worth studying. ?Introduce the main players in the world of finance—households and firms—and the kinds of financial decisions they make. Outline 1.1 Defining Finance 1.2 Why Study Finance? 1.3 Financial Decisions of Households 1.4 Financial Decisions of Firms 1.5 Forms of Business Organization 1.6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Management 1.7 The Goal of Management 1.8 Market Discipline: Takeovers 1.9 The Role of the Finance Specialist in a Corporation Summary Finance is the study of how to allocate scarce resources over time. The two features that distinguish finance are that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financial decisions are spread out over time and are usually not known with certainty in advance by either the decision-maker or anybody else. A basic tenet of finance is that the ultimat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is to satisfy people’s consumption preferences. Economic organizations such as firms and governments exist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achievement of that ultimate function. Many financial decisions can be made strictly on the basis of improving the tradeoffs available to people without knowledge of their consumption preferences. There are at least five good reasons to study finance: ?To manage your personal resources. ?To deal with the world of business. ?To pursue interesting and rewarding career opportunities. ?To make informed public choices as a citizen.

金融学习题集答案

第一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信用凭证,是货币形式的现代形态。 代用货币——是指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纸质货币。 存款货币——存款货币是一种以支票或信用卡为支付工具、依靠商业银行转帐结算业务进行支付的信用货币。 格雷欣法则——又称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将被人们收藏,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将充斥市场。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与组织形式。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境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的职能。 五、简答题 1.信用货币有哪些特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信用凭证,是货币形式的现代形态。信用货币有以下特征: ①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币本位货币,本身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也不能与黄金等贵金属兑换。 ②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③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其为法定货币; ④国家可以通过中央银行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流通。 2.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我国货币层次的内容是什么? 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统计口径时,最主要的依据是流动性的强弱。 我国货币供给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M0 = 流通中现金 M1 = 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 = 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存款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 3. 我国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我国法定货币是人民币 人民币是我国惟一合法的通货 人民币的发行权由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独家统一掌管 人民币的发行实行高度集中统一发行和经济发行原则 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货币制度 4.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