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医儿科课件 病毒性脑炎

中西医儿科课件 病毒性脑炎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1-12-15T11:16:08.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2期供稿作者:梁彩云[导读] 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重点在于控制高热和惊厥,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或呼吸衰竭发生。 梁彩云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人民医院儿科 52740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2-0088-02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措施与综合性护理要点。本文通过对12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体会到在治疗过程中,护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积极配合医师抢救与治疗,认真做好发热、惊厥、昏迷、皮肤、心理、精神护理、瘫痪护理、康复的护理。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114例患儿治治愈,6例好转,死亡2例,护理在临床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直得推广应用。【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脑炎护理 【Abstract】 Purpose:Inquire into the treatment measure and nursing main of pediatric virus encephalitis.This text approval is realizing in the process of curing vs 122 virus encephalitis baby patient's nursings, the nursing contains count for much action.We actively match with doctor's salvage and treatment and hard complete the nursing of heat rum, surprised Jue, obfuscation, skin and mental state.Approval with meticulous care treatment and nursing, 114 baby patients cure, 6 amendments, die 2, the nursing has an importance action to keep in the clinical under medical treatment generalize application. 【Key words】child Virus encephalitis Nursing 病毒性脑炎是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呕吐、精神异常、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少数患儿起病急,进展迅速,可在短期内死亡或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收集了医院儿科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2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资料。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确诊的病毒性脑炎住院患者122例,通过临床诊断,医技协助检查确诊。其中。其中男73例,女49例。年龄2个月~14岁,婴儿16例,幼儿30例,学龄前儿童35例,学龄儿童41例。全部病例中临床表现发热92例(76.7%),头痛66例(54.1%),呕吐31例(25.4%),惊厥23例(18.8%),意识障碍28例(23%),脑膜刺激征阳性69例(56.6%)。在全科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治愈出院114例(93.4%),遗留后遗症6例(4.92%),死亡2例(1.67%)。 密观察病性情变化 观察儿童意识情况、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发热患儿应监测体温,必要时予心电血氧监测,动态观察患儿的T、P、R、BP,以便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变化。注意呼吸频率、节律的改变,及时发现低氧血症。注意有无分泌物堵塞呼吸道或因脑疝而导致的呼吸骤停。 特别注意呼吸及瞳孔的变化,有无惊厥及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并做好记录。如有变化,立既报告医师,并配合医师及时处理。 2 临床表现 各种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决定于;①神经系统受累的部位;②病毒致病的强度;③患儿的免疫反应等。因此即使是同一病毒引起的感染,临床表现亦可不一。 2.1前驱期症状;此病前1~3周患儿多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史,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发热、头痛、咽痛、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 2.2神经精神症状;意识障碍:轻者对外界反应淡漠、迟钝或烦躁、嗜睡;重者出现瞻妄、昏迷。 2.3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头晕甚至出现脑疝,婴儿的前囟饱满。 2.4抽搐:可以为局限性、全身性或为持续状态。 2.5运动功能障碍:根据受损的部位可以表现为中枢性或周围性的一侧或单肢的瘫痪;亦可表现为锥体外系的运动障碍,肌强直;亦可因脑神经瘫痪而有斜视、面瘫或吞咽障碍等。 2.6精神障碍:如记忆力减退,定向障碍,幻听、幻视;情绪改变、易怒有时出现猜疑,常因此误认为精神病或额叶肿瘤。伴随症状病毒感染为全身性疾病,但各种病毒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病程一般2周左右,多数病例可以完全恢复,仅少数留有癫痫、视力、听力障碍、肢体瘫痪及不同程度的智能迟缓后遗症。 3 治疗方法 病毒性脑炎是神经内儿科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毒可经多种途径通过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实质的损害,引起脑炎。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发热、嗜睡、抽搐、昏迷等症状,病情重,进展快。早期及时诊治是控制疾病发展和减少后遗症发生的关键。病毒性脑炎除对症治疗外,抗病毒治疗是关键。但用于病毒性脑炎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更昔洛韦又名丙氧鸟苷,是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具有较广泛的强效抗病毒作用,是一种新的广谱抗DNA病毒药,在体内外均可抑制疱疹病毒的复制,对单纯疱疹病毒、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显著。更昔洛韦通过竞争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和直接渗入病毒DNA,终止病毒DNA 链延长来选择性抑制病毒复制,与阿昔洛韦相比疗效显著,具有抗病毒谱广、作用迅速持久、活性强大、不易耐药等优点,且分子易小,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对人体产生的,毒副作用小,很少引起骨髓抑制。临床上,更昔洛韦常与其它药物联合治疗病毒性脑炎其疗效更加显著。近年研究表明,病毒性脑炎病变的发生中有免疫机制参与,机体针对病毒抗原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由体液免疫(B细胞)和细胞免疫(T细胞)共同进行这一免疫过程。故免疫调节反应失调也对本病起重要作用,丙种球蛋白是增强免疫剂,并且通过增加免疫杀伤细胞的功能,改善及减轻病毒对机体的侵袭,丙种球蛋白还能通过体液免疫调节,阻断引起神经细胞损伤的免疫反应,从而保护脑屏障,促进脑功能恢复。 4 护理 4.1发热的护理 必须细致的观察体温改变,每2~4h测体温一次,必要时随测,对体温>38.5℃的患儿给予物理降温。出汗后及时更换被褥、做好皮肤护理,持续高热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时,按医嘱加用药物降温,同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降温处理后25min~30min复测体温,体温降至正常后仍监测3d。同时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减少机体的消耗。

儿童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

儿童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病毒性脑炎(轻中度)ICD-A86.x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2.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抽搐、嗜睡、意识障碍和/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脑实质受损征象。 3.脑电图(EEG)可显示局灶性或弥散性异常。 4.头颅CT/MRI检查可显示脑水肿、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 5.抗生素治疗前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升高,白细胞和蛋白质正常或轻到中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无细菌、结核菌和真菌感染依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治疗: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需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2.对症治疗:高热时降温,惊厥时止惊、降颅压防止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抗病毒治疗。 4.必要时糖皮质激素治疗。 5.必要时应用保护脏器功能、营养神经药物 6.必要时针灸、康复等综合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轻中症2-3周。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卫生部疾病编码ICD-A86.x00病毒性脑炎。 2.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 (3)心电图和X线胸片,并根据病情复查; (4)脑电图; (5)头颅CT/MRI; (6)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病原学检查(涂片、培养、病毒性抗体)。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如何治疗病毒性脑炎的后遗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如何治疗病毒性脑炎的后遗症 导语:病毒性脑炎给患者和患者的家人带来了很多的麻烦,一旦患上病,多多少少会留下一些后遗症,这个在护理病毒性脑炎患者上需要特别细心,多加留 病毒性脑炎给患者和患者的家人带来了很多的麻烦,一旦患上病,多多少少会留下一些后遗症,这个在护理病毒性脑炎患者上需要特别细心,多加留意。那么针对病毒性脑炎出现的多种后遗症,我们除了日常的护理外,能否做到妥善的治疗呢? 病毒性脑炎的后遗症表现有很多种,但是主要治疗方式就几个方面,我们可以采用药物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或者恢复细胞的正常功能,也可以用药物改变细胞的环境,或者用中医康复和理疗的方法。 病毒性脑炎病人以往预后都不好,生存者多留有偏瘫失语健忘、精神障碍等后遗症,随着阿昔洛韦等一些新的抗病毒药物的推出,目前只要治疗及时,一般均能痊愈。但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仍可有后遗症,后遗症在半年甚至数年后经过综合治疗仍能逐渐恢复。 病毒性脑炎后遗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神经细胞再生药物:如脑活素 10~30毫升溶于 250毫升生理盐水中缓慢静点,每天一次, 10~ 20天为一疗程。 2.恢复细胞正常功能药物:如胞二磷胆碱0. 75克溶于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 250~500毫升中,每日一次静点,也可 0. 25克从椎管内注入。 3.改善脑细胞环境药物:如尼莫地平能扩张脑血管,改善脑供血,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到达脑细胞,一般开始治疗1个小时内连续静点 1毫克,若病人能耐受, 1小时后增至每小时 2毫克连续静点,每日总量 24~ 48毫克, 7~ 14天为一疗程。另外,还可通过高压氧治疗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病毒性脑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护理疾病查房记录表(一) 查房题目: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姓名: 周XX 年龄:4Y3M 住院号:诊断:病毒性脑炎、肠炎 查房时间:2016.06.17 主查者及职称:李玉华护师 查房目标: 1.了解病毒性脑炎的病因与病理,发病机制 2.熟悉病毒性脑炎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3.掌握病毒性脑炎的护理要点 重点分析内容: 1.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 2.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要点 拟提问题: 1,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 2,病毒性脑炎的急性期护理 3,腰穿的术后护理 4,颅高压三主征 小结: 呼吸科极少收治此类疾病的患儿,通过本次护理查房,使全体护理人员熟悉病毒性脑炎定义及临床表现,掌握病毒性脑炎的护理要点,以便日后护理工作更有效的进行。

护理疾病查房记录表(二) 一、简要病史资料 1、一般资料: 患儿,周XX,男,4Y3M,因“头痛呕吐伴发热1天余”拟“病毒性脑炎”于2016-06-05 14:05收住入院。 2、病史: 患儿1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在家中出现头痛不适,持续发作,伴有烦躁不安及呕吐,呈非喷射状呕吐,为胃内容物数次,未见胆汁及咖啡渣样物,后有发热,体温波动于38.5°左右,无寒战畏寒,无惊厥抽搐,无嗜睡/精神差等明显改变,无腹痛腹泻,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扁桃体炎、头痛原因待查”,血常规提示感染,予“青霉素、舒普深”静滴、未见明显改善,前来我院就诊,予甘露醇对症处理后症状有缓解,进一步查腰穿、脑电图提示异常,今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拟“脑炎”收住入院。 3、既往史: 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过敏史;否认重大疾病和治疗史。 4、个人史: 出生地:临安 长期居住地:临安 胎产次:G1P1足月破腹产 出生体重:3.75Kg 难产史:否认产伤窒息史 喂养史:混合喂养,目前普食 生长发育史:生长、发育同同龄儿童 预防接种史:按卡接种 5.家庭史: 家中类似疾病:无 家族遗传病:无

如何正确诊断病毒性脑炎

如何正确诊断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发病急骤,全年均可发生,危重者呈急进过程,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病毒性脑炎致病病毒类型很多,是病毒侵犯双侧大脑半球,致脑内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发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表现为脑实质坏死、软化或出血,约40%出现昏迷,是脑组织缺血、缺氧、脑水肿病损严重程度的表现。属中医“暑温”“急惊风”“头痛”、“温病”等风热时毒致病范畴,中医辩证施治以清热熄风,凉血滋阴、化痰清热、清肝和胃、清利头目为主,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临床诊断】 (一)临床表现如前述,若病变累及脑膜(脑膜脑炎),出现脑膜刺激症,如颈项强直,克尼格征及布鲁金斯基征阳性。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液:周围血象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增高。白细胞分类正常或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称高于正常。血沉正常或加快。 2.脑脊液:①病毒性脑炎样改变:白细胞数增加,早期为嗜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1~数天后淋巴细胞占优势,还可见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样细胞。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高。②脱髓鞘性脑病样改变:白细胞数正常或稍增加,分类可见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还可见大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样细胞,浆细胞及激活型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少见。蛋白质多为正常。以上两种病变其脑脊液改变是相对的,不能为病毒性脑炎或脱髓鞘性脑病提供确诊依据。 3.病原学检查:脑脊液或脑组织(包括开颅探查或钻孔穿刺的脑组织活检和尸检)病毒培养和分离、血清学检查等对病毒性脑炎有确诊意义,但病毒分离需时较长,对临床诊治帮助往往不大。 4.脑电图检查:多数患者均有脑电图异常,但其改变无特异性。常见的改变为弥散性异常及弥散性异常背景上的局灶性活动。病程中动态性脑电图观察有助于判断病情的发展和预后。一般随着病情的发展,脑电图改变也加重;病情改善时,脑电图也随之好转,对于晚语诊为精神病的散发性脑炎,脑电图的改变,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5.放射学检查:常规头颅放射学检查对散发性脑炎的诊断无重要价值。头颅CT有时可见大脑半球多个散在的软化灶,对排除占位性病变有一定意义。 【鉴别诊断】 该病需与化脓性脑膜炎(包括未彻底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

云南省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病毒性脑炎考试试题

云南省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病毒性脑炎考试试题

中医医师基础:外感病因|疠气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首次电除颤的剂量应为 A.50焦耳B.100焦耳C.200焦耳D.300焦耳E.350焦耳 2、患者,女,30岁。每逢社交场合,精神紧张时旋即出现腹部胀痛,痛则欲泻,泻后则痛止。平时食欲欠佳、两胁胀痛,睡眠、二便尚可,舌淡,脉缓。诊断最可能是 A.肾气不固证 B.肝气郁结证 C.肝气犯脾证 D.寒湿困脾证 E.肝气犯胃证 3、《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论述有关阴道口的不同命名,称未嫁时属 A.阴门 B.子门 C.胞门 D.玉门 E.龙门 4、肺与大肠在功能上的联系,主要表现于 A.肺气宣发,布津于大肠B.肺气肃降,输送水液于大肠C.肺气肃降,助大肠传导D.宗气充分,推动大肠功能E.肺主治节,调节大肠功能 5、捻转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手法是 A.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快B.捻转角度小,用力重,频率快C.捻转角度大、用力轻,频率快D.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E.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慢 6、针灸被传入朝鲜、日本大约开始于 A.公元2世纪B.公元4世纪C.公元6世纪D.公元8世纪E.公元10世纪 7、《呕吐下利病篇》治呕共有十三方,其中用方最多的是 A.食滞呕吐B.虚寒呕吐C.停饮呕吐D.寒热错杂呕吐E.实热呕吐 8、下列哪项不是导致内伤发热的病因 A.肝经郁热 B.暑湿中阻 C.气血亏虚 D.瘀血内停 E.阴精耗损 9、患者,女,30岁。神志不宁,虚烦不得眠,并见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脉

儿童病毒性脑炎234例临床

第20卷第12期 2012年12月 Vol.20 No.12 Dec,2012 中国医学工程 China Medical Engineering ? ? 82 儿童病毒性脑炎234例临床分析 王君萍,周 兰 (罗定市人民医院 感染科,广东 云浮 527200) 摘要: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23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4例患者中治愈226例,好转4例,死亡4例。结论 尽早确诊及合理、全面的综合治疗是降低患者病死率与减少其神经系统的后遗症的关键。 关键词:儿童;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 512.3 文献标识码:B 病毒性脑炎是常见的急性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多数为肠道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虫媒病毒感染而引起,以皮质功能障碍及侵害脑实质为主,属于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病情在临床上表现多样化,轻者可自行康复,重者可并发多器官功能损害,留有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本病在一年四季都有发病,多见于儿童,好发于夏秋季,我科2010-2012年共收治病毒性脑膜炎患儿234例,现对本组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34例病者,其中女134例,男100例,主要集中于6-9月份,各个月份均有发病,年龄4月-13岁,4月-1岁34例,1-2岁50例,2-6岁88例,6-13岁62例。临床表现:症状多种多样。其中呕吐伴头痛133例,发热190例,头痛主诉180例,有呕吐158例,惊厥发作19例(其中全身阵挛发作8例),精神症状5O例,主要表现为多眠、兴奋、萎靡、淡漠、躁动或兴奋抑郁交替,运动障碍23例,颈强直39例,意识障碍19例,锥体束征20例。 1.2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本组患者中常规行腰椎穿刺术,其中54例腰椎穿刺有损伤,脑脊液外观为淡红色,微混,其余外观均为无色透明状。蛋白质表现轻度增高有46例;有核细胞增多10×106-350×106共100例,均以淋巴细胞为主;其中<200×106者78例,>2OO×106者32例。蛋白质和有核细胞同时异常者28例,氯化物均正常;脑脊液涂片及培养均未见细菌。颅脑MRI检测有98例异常,表现为脑自质密度减低,边缘不清晰。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 完全正常88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以下的有83例,白细胞数量大于20×109L的有151例。 1.3 治疗方法 ①本组患儿都应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5 mg/(kg.次),每隔12h静脉点滴,或利巴韦林10-15mg/(kg.d),共10-14 d; ②激素:重症患者加用地塞米松10-20mg/d或甲基强的松龙250-500mg/d冲击治疗,并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及抑酸剂以防止消化道出血;③脱水剂控制脑水肿和颅压内高压,应用护脑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合理营养供给,对营养状况不良者给予静脉营养剂或白蛋白;④静滴大剂量丙种球蛋白;⑤药物或物理降温,必要时行人工冬眠,控制惊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1.4 疗效标准 ①未愈:症状及体征都没有改善,或者有恶化的表现; ②好转:颈项抵抗、嗜睡、呕吐、头痛、脑膜刺激征及其他临床体征和症状有显著改善,体温有所降低,抽搐时间和次数均减少,意识清楚;③治愈:颈项抵抗、呕吐、嗜睡、头痛、脑膜刺激征及其他临床体征和症状消失,没有意识障碍和抽搐,体温正常。 2 治疗结果 本组234例患者中治愈186例,占79.49%,好转44例,占18.80%,死亡4例,死亡率为1.70%,其中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l例。 3 讨论 儿童病毒性脑炎早期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但现有的辅助检查方法都不能确诊。尽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诊断病毒性脑炎不具特异性,但在病程早期其异常检出率高,如再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辅助检查资料则会对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因此,对临床疑似病毒性脑炎的早期患儿特别是脑脊液常规检查未见异常时,应尽早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1]。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作为一个病毒性脑炎重要的诊断依据,就是由于疾病早期病毒性脑炎细胞变化处在中性粒细胞反应阶段,而中性粒细胞出现是一过性的。此检查有利于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与脑脊液常规相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是不同病毒的毒力大小差异,导致临床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大部分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2-3]①有明显的季节性,我科收治的患者基本都集中在6-9月份。②发病多见于学龄儿童。③起病急,多数在12小时内达到高峰,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心、呕吐、抽搐以及精神异常,偶有昏迷和瘫痪。④多数患儿外周血常规检查正常,部分患儿白细胞有升高或者降低的表现,但临床上无细菌感染的表现,但无相关性。⑤多数患儿在急性发病前的一段时间内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的临床表现,部分患儿在发病过程中已经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病毒感染症状。⑥颅脑MRI检查显示为低密度改变。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都有一定的重复性,这有利于我们的临床诊断。 病毒性脑炎的治疗除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与合理营养供给,以及对营养状况不良者给予静脉营养剂或白蛋白治疗外,抗病毒治疗更是重要,抗病毒药物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可以抑制细胞内病毒DNA的合成。同时糖皮质激素使用也是极其重要的,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控制炎症发展、控制抗原抗体反应,同时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水肿,保护血脑屏障。在治疗过程中能控制脑水肿和降低颅压,就可以迅速控制惊厥,能减少脑疝的出现,还能使动脉血流降低,使椎动脉血流增加,提高脑干网状系统氧分压,从而有效改善大脑的供氧。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可以再一定的程度上控制高热,同时可有效抑制病情发展,提高预后。 病毒性脑炎起病急骤,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情危重,患者的临床表现是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的关键,其中脑脊液 收稿日期:2012-11-19 临床研究?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4-07-17T08:12:38.9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6期供稿作者:杨柳1 徐东成2 [导读] 病毒性脑炎是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根据流行情况分为散发性及流行性。杨柳1 徐东成2 (1山东省日照市中医医院儿一科 276800;2山东省日照市中医医院脑病二科 276800) 【摘要】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0 例患有病毒性脑炎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与常规抗病毒、脑神经保护剂、镇静剂、脱水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加服中药汤剂。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发烧、头痛、呕吐、脑脊液常规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较单 用西药常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明显。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辨证分型病毒性脑炎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6-0060-01 病毒性脑炎是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根据流行情况分为散发性及流行性。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巨细胞病毒性脑炎、柯萨奇病毒性脑炎及腺病毒脑炎等[1]。本病属于祖国医学“温热病”、“急惊风”等范畴。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如不尽早诊治,将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我院儿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脑炎,取得较好疗效。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至2014年收治的临床确诊为病毒性脑炎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儿一科2013-01~2013-12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6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 “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2],并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0个月~13岁,平均(6.3±3.4)岁,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其中临床表现为发热30例,头痛28例,呕吐24例,惊厥7例,意识障碍4例;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其中临床表现为发热28例,头痛25例,呕吐22例,惊厥6例,意识障碍3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治疗前病情等方面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为①②③确诊病例,脑电图供参考。临床表现: ①症状有发热、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口苦、咽干,少数有抽搐、昏迷。体征:锥体束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②脑脊液:蛋白阴性或弱阳性,白细胞计数10~500个,以单核细胞为主。③脑电图异常,以弥漫性慢波为主。 1.2.2 中医辨证分型 (1)邪犯卫气型:症见发热、头痛、厌食、呕吐、咽部肿痛、喷嚏、流涕或见抽搐、神烦或嗜睡,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洪数、指纹青紫。 (2)邪炽气营型:症见高热、头痛加重、呕吐加剧、精神烦躁、谵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喉间痰鸣、口渴欲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鲜红、苔黄腻、脉洪数。 (3)邪入营血型:症见热势起伏不退、神识昏迷、反复抽搐、四肢厥冷、胸腹灼热、二便失禁或见吐衄、皮肤斑疹,舌质红绛、少苔、脉沉细数。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更昔洛韦抗病毒、地西泮镇静、甘露醇降颅压、营养脑细胞、降温、营养支持、吸氧、吸痰等治疗。发热予以布洛芬口服液或小儿退热栓处理,10d为1个疗程。 2.2 治疗组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汤剂口服,10d为1个疗程。①邪犯卫气型治以清热、解表。方用银翘散加减:金银花30g、连翘10g、黄芩6g、菊花15g、桔梗10g、薄荷10g(后下)、竹叶10g、荆芥穗102g、牛蒡子10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3岁每日服1/4剂,4~6岁每日服1/3剂,7~9岁每日服1/2剂,10~12岁每日服2/3剂,以下类同)。 ②邪炽气营型治以清气凉营、泻火涤痰。方用清瘟败毒饮加减:生石膏30g(先煎)、羚羊角粉0.3g(冲服)、生地黄20g、栀子10g、知母10g、丹皮10g、黄芩6g、菖蒲10g、甘草6g、鲜竹叶10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③邪入营血型治以凉血清心、增液潜阳。方用犀角地黄汤合增液汤加减:水牛角粉20g、生地黄15g、玄参10g、麦冬10g、牡丹皮10g、赤芍12g、板蓝根10g、天竺黄10g、菖蒲10g、三七粉0.5g(冲服)、生甘草6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3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反应敏捷,无意识障碍;脑电图恢复正常节律,无任何后遗症发生。显效:疗程结束后,体征消失,脑电图正常,无后遗症发生,但有低热、头痛等症状。有效:经治疗后早期症状、体征消失,但有后遗症(如癫痫、智力减退、运动障碍)。无效:治疗无效或死亡。 4 结果 4.1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例(% ) N 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P 治疗组 30 28(93.3) 2(6.7) 0 0 <0.05 对照组 30 23(76.7) 5(1.7) 2(6.7) 0 4.2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疗效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x-±s) N 发热头痛呕吐病理反射消失脑脊液正常 P

病毒性脑炎中医诊疗方案

病毒性脑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印发)[1]。 (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在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 (2)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癫痫发作、精神改变、意识障碍和/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脑实质受损征象。 (3)脑电图(EEG)显示局灶性或弥散性异常。 (4)头颅CT/MRI检查可显示脑水肿、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 (5)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升高,白细胞和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无细菌、结核菌和真菌感染依据。 (二)分期诊断 参照《神经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第3版)》(黄培新、黄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出版)[2]。 1.急性期:发病2周内,头痛剧烈,多伴有发热、恶寒、呕吐、咽痛、咳嗽等外感实证,甚则烦躁、神昏、四肢抽搐或发颤、项背强直,精神症状,癫痫发作等。 2.恢复期:发病2周后,头痛隐痛为主,多伴有气短乏力、语声不清、吞咽困难、口吐涎沫或口干舌燥、行走不稳或肢体麻木、二便失禁等。 (三)证候诊断 参照《神经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第3版)》(黄培新、黄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出版)[2]。 1.急性期 (1)风热犯头证:头痛甚,烦躁,多伴有发热微恶寒,咽痛或咳嗽,恶心呕吐,口干,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或滑数。 (2)气营两燔证:头痛如裂,高热,呕吐,神昏谵语,四肢抽搐或发颤,便结,尿黄赤,舌绛红,苔干黄而燥,脉数。 (3)热盛动风证:剧烈头痛,频频呕吐,且有身热,肢厥,伴有口角抽动或四肢动风抽搐、项背强直等,甚则神昏,舌红,脉细数。 (4)痰热蒙窍证:头部隐痛,意识模糊或嗜睡,或有发热,胸闷不适,口

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治分析

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治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12T10:53:05.88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9期作者:贺向东 [导读]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治方法和疗效,从而为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夏津县人民医院,山东夏津,253200) 作者简介:贺向东(1981.11-),女,汉族,山东夏津人,本科,科室:儿科,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儿科。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治方法和疗效,从而为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3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炎琥宁静脉滴注的方式,剂量标准控制在10mg/kg,一天一次,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剂量标准控制在10mg/kg,一天一次,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8%,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8.3%(P<0.05)。结论:针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炎琥宁可以发挥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炎琥宁;利巴韦林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9-0047-01 病毒性脑炎是一类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常见的儿科疾病,近年来患有此病的患儿例数在上升。病毒经过呼吸道、消化道等进入到淋巴系统中,在淋巴系统中大量繁殖,在血液循环的影响下感染到各个脏器,全身扩散产生毒血症。患者的抗体反映弱,或者血脑屏障受损,就会导致中枢神经中产生病毒[1]。病毒性脑炎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很大的负担。本次研究分析炎琥宁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分析我院收治的13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其中有男性患儿88例,女性患儿50例,患儿最小年龄7个月,最大年龄9岁,平均年龄(5.5±1.3)岁,患儿都出现了头痛、发热、呕吐等症状。将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9例患儿,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都接受常规治疗,两组患者都接受脑细胞营养治疗,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降低颅内压等。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炎琥宁进行治疗,国药准字H20066106,剂量标准控制在10mg/kg,一天一次。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剂量标准控制在10mg/kg,每天一次。两组患儿都接受为期三周的治疗。 1.3疗效评价标准 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并且呕吐、昏迷等症状消失,脑电波检测正常为痊愈。 患儿体温降低,呕吐、昏迷等症状缓解,脑电波轻度异常为有效。 患儿体温没有任何变化,呕吐症状严重,并且昏厥,脑电图异常为无效[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进行计量资料分析,采用X2进行计数资料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8%,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照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一类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恶心等症状。病毒性脑炎患儿不仅仅会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同时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会导致脑脊液中β-内啡肽的上升,导致脑水肿和脑细胞坏死。近年来,对我国不同的地区病毒性脑炎发病率进行分析,发现肠道病毒EV71感染轻型一般只是会出现手足口病和急性疱疹等,重型EV71感染会导致中枢神经损害,导致病毒性脑膜炎的产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脑炎会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巨细胞病毒会导致胎儿免疫系统缺陷,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EB病毒会导致脾脏和淋巴结肿大,病毒会通过患儿的呼吸道、消化道直接进入到淋巴系统中,在淋巴系统中大量的繁殖,在血液循环下,病毒会进入到患儿的各类脏器,导致病毒扩散到全身,产生发热症状[3]。当病毒进入到中枢神经系统后,大量的繁殖会导致神经组织遭到破坏,出现水肿和胶质增生等。外周血白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这些细胞的作用是通过快速和稳健的生产活性氧,产生的一些活性物质包括超氧物,羟自由基、过氧化氢、次氯酸盐和过氧亚硝酸盐。合理的药物治疗,同时有益于清除入侵病原体,也可引起通过对重要宿主细胞的氧化损伤而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活性氧的产生及其相关氧化损伤促进单纯疱疹病毒诱导的神经病理学,所以,在病毒性脑炎治疗中,合理的治疗方式可以提升康复率,要有效的抑制活性氧的产生,有效的降低各类并发症的产生。 利巴韦林是一类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在病毒性脑炎治疗中常见,其可以有效的抑制病毒复制,患儿脑部的细胞微环境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然而,如果大量的使用利巴韦林会导致患儿的白细胞减少,患儿在长期的静脉注射中会出现过敏等。利巴韦林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降低治疗的安全性,在治疗中受到限制。炎琥宁也是一类常见的抗病毒药物,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可以很快的被患儿吸收,而且可以长时间发挥药效,起到清热和杀菌的效果。炎琥宁可以提升细胞的吞噬效果,提升患儿的免疫力,并且副作用不大,长期使用不会产生并发症,可以提升患儿治疗的安全性,患儿在长期治疗中还是可以保持较好的治疗依从性。利巴韦林是一类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在病毒性

病毒性脑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病毒性脑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发布时间:2018 疾病分科:脑病科 相关中医临床路径: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国卫办医函[2016] 1315号印发)[1] . (1)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在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 (2) 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癫痫发作、精神改变、意识障碍和/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脑实质受损征象。 (3) 脑电图(EEG) 显示局灶性或弥散性异常。 (4) 头颅CT/MRI检查可显示脑水肿、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 (5) 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升高,白细胞和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无细菌、结核菌和真菌感染依据。 (二)分期诊断 参照《神经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第3版)》(黄培新、黄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出版)[2] . 1. 急性期:发病2周内,头痛剧烈,多伴有发热、恶寒、呕吐、咽痛、咳嗽等外感实证,甚则烦躁、神昏、四肢抽搐或发颤、项背强直,精神症状,癫痫发作等。 2. 恢复期:发病2周后,头痛隐痛为主,多伴有气短乏力、语声不清、吞咽困难、口吐涎沫或口干舌燥、行走不稳或肢体麻木、二便失禁等。 (三)证候诊断 参照《神经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第3版)》(黄培新、黄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出版)[2] . 1. 急性期 (1) 风热犯头证:头痛甚,烦躁,多伴有发热微恶寒,咽痛或咳嗽,恶心呕吐,口干,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或滑数。

(2) 气营两燔证:头痛如裂,高热,呕吐,神昏谵语,四肢抽搐或发颤,便结,尿黄赤,舌绛红,苔干黄而燥,脉数。 (3) 热盛动风证:剧烈头痛,频频呕吐,且有身热,肢厥,伴有口角抽动或四肢动风抽搐、项背强直等,甚则神昏,舌红,脉细数。 (4) 痰热蒙窍证:头部隐痛,意识模糊或嗜睡,或有发热,胸闷不适,口中流涎,口噤,手足翻颤,或伴有四肢抽搐,直视,喉中痰鸣,舌红、黯红或红绛,苔黄腻或黄燥,脉弦数。 2. 恢复期 (1) 气虚痰阻证:头痛昏蒙,胸闷纳差,呕吐白涎,倦怠乏力,或伴有肢体麻木,行走不稳或瘫痪,手足震颤或发作性四肢抽搐,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2) 阴虚邪恋证:头部隐痛,口干舌燥,手足心热,面白肤燥,神疲乏力,肢体干瘦,或伴有耳鸣,手足麻木,舌红,苔少,脉细无力。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 急性期 (1) 风热犯头证 治法:辛凉解表、清利头目 ①推荐方药:银翘散加减。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淡豆豉、薄荷、板蓝根、大青叶、桔梗、芦根、桑叶、菊花、知母、藿香、佩兰。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②针刺治疗 选穴:大椎、曲池、合谷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 气营两燔证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开窍 ①推荐方药:安宫牛黄丸,以清瘟败毒饮加减送服。药物组成:生石膏、知母、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连翘、玄参、黄连、竹叶、丹参、甘草、菊花、龙胆草、生大黄。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②针刺治疗

儿童抗NMDAR脑炎与病毒性脑炎临床特征的对比分析

儿童抗NMDAR脑炎与病毒性脑炎临床特征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21例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儿童抗NMDAR脑炎 的临床特点,并与55例病毒性脑炎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8 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神经科、小儿ICU)诊断为抗NMDAR脑炎的患 儿21例,与同期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患儿55例,就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儿童抗NMDAR脑炎临床特征。 结果:本组21例儿童抗NMDAR脑炎以女性多发17/21(80.95%),55例普通病毒性脑炎患儿无明显性别差异。本组抗NMDAR脑炎患儿与普通病毒性脑炎相比:平均发病年龄明显晚(8.25±3.99岁vs 4.46±3.37岁),既往有脑炎病史者相对多见(23.80%vs 7.27%),前驱感染少(9.52%vs 36.36%),可合并其他免疫疾病(19.05%vs 0%),多为亚急性起病(起病时间8.48±6.09d vs 4.46±3.37d),以精神症状起病者相对多见(19.04%vs 3.63%),病程中易出现精神症状 (95.23%vs9.09%)、自主神经功能障碍(80.95%vs 0%)、言语障碍(80.95%vs1.81%)、运动障碍(66.66%vs 7.27%)和意识障碍(76.19%vs 14.54%),但发热少见 (52.38%vs 78.18%),脑脊液白细胞多升高(85.71%vs43.63%),脑电图出现局灶性慢波伴局灶放电相对多见(14.28%vs0%),头颅MRI累及顶叶相对多见(28.57%vs 7.27%)。 以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与普通病毒性脑炎相比,儿童抗NMDAR脑炎以学龄期女性多见,多亚急性起病,缺乏前驱感染史,既往有脑炎病史 或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者相对多见。 2.与普通病毒性脑炎相比,儿童抗NMDAR脑炎以精神症状起病者相对多见,

中医治疗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是指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属于中医痉病,温病,暑温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湿热或湿热病邪外袭,逆传心营所致。中医对于本病,按卫气营血辨证治疗具有较肯定的临床效果。 卫气同病证 症见面色红赤,突然发热,微恶风寒或但热而不恶寒,自汗出,唇红略干,头痛项强,嗜睡,口渴喜饮,恶心呕吐,四肢躁动,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苔白黄或黄厚而干,脉浮数或洪数,指纹浮露色红或深红或青紫,透达气关。 治宜清气透热,芳化透邪。用石膏知母汤加减:石膏25克,黄连6克,黄芩9克,黄柏6克,知母9克,银花连翘各9克,薄荷6克(后下),水煎服。 若热重者加栀子(剥皮)2克,鱼腥草6克以清泻肺热,凉血解毒;恶寒重者加制附子3克温阳固表;自汗甚者加浮小麦6克,煅牡蛎15克以收敛止汗;头痛项强者或抽搐者加钩藤9克,地龙3克,全蝎(研细末)0.5克(冲服)以熄风止痉,通络止痛;兼湿邪者加藿香9克,佩兰5克,茯苓9克,木通3克以芳香化湿,和胃止呕;便秘者加生大黄6克以攻积导滞。 中成药可选用普济回春丸,每次一丸(一岁以内减半),每日两次;或消风丸,每次一丸,每日1~2次;或甘露消毒丹,每次6~12克,每日1~2次;或时疫清瘟丸,每次两丸,每日两次。

气营两燔证 症见壮热多汗,躁扰不宁,头痛剧烈,谵语惊厥,频频呕吐,神志昏沉,颈项口噤,唇焦口干,四肢抽搐,目上视或直视,便干尿赤,舌红降,苔黄而干或无苔而光,脉细数或弦数,指纹紫红。 治宜清气凉营,养阴化瘀。以清瘟败毒饮加减:生石膏15克,生地黄15克,知母9克,连翘9克,赤芍9克,黄连3克,黄芩9克,僵蚕9克,紫花地丁15克,郁金6克,板蓝根9克,水煎服。 若高热不退者重用石膏及大青叶以清热泻火,凉血;头痛甚者或抽搐者加全蝎0.5克(研细末冲服),蜈蚣一条(研细末冲服),白芷10克,蜂房6克以祛风,镇痉止痛;神疲者加黄芪12克,党参6克以益气;兼血瘀者加丹参12克,三七9克以活血化瘀;口臭便秘者加大承气汤以通腑泄热;兼湿者加茵陈15克,滑石以导热利湿;目眩者加菊花以明目。 中成药可选用保赤一粒金,每次3~24粒(根据岁数),每日两次;或珠黄散,每次0.6克(一岁以内酌减),每日两次;或牛黄镇惊散,每次0.15~0.5克,每日两次;或神犀丸,大丸每次一丸(打碎服用),小丸每次6~9克,每日1~2次。 营血两燔证 症见面色紫暗,昏迷,颈项强直,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烦热不退,入夜尤甚,两目上视,瞳仁无反应,牙关紧闭,四末厥冷,皮

病毒性脑炎诊疗指南-儿科

阿昔洛韦是一种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抗HSV和相关疱疹病毒的核苷类似物,包括VZV。两项随机试验显示,阿昔洛韦(10毫克/公斤,每日三次)提高成人的结果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死率约70%小于20e30。5,6甚至与阿昔洛韦治疗结局往往是仍然较差,尤其是高龄患者,减少昏迷评分,或延误的超过48小时之间 医院入院开始治疗。7,8因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最常见的诊断病毒性脑炎在工业化国家,阿昔洛韦治疗是通常开始一旦初始CSF和/或成像结果表明,病毒性脑炎,无需等待HSV 通过PCR确认。然而,与脑膜炎球菌败血症,孩子们可以在几小时内死去,于是立即用抗生素治疗是必要的,在一个病人 脑病有只有轻微的混乱,再考虑治疗是明智的腰椎穿刺调查;尤其是在很宽的鉴别诊断,以及相对少见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此外,经验 使用抗菌和抗病毒药物可以过早的停止诊断途径因为临床医生感到不放心,这延迟的其他病因,不同的治疗方法可能被识别 恰当的。 儿科经验已经证明的做法推定抗病毒治疗的所有患者的脑病,没有考虑到可能的诊断,是不beneficial.14然而如果有一个强大的临床怀疑脑炎,会有延误进行腰椎穿刺之前,或如果孩子病得很重或恶化,然后阿昔洛韦应该开始早,应该治疗可能的细菌meningitis.16即使阿昔洛韦已经开始在患者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脑脊液PCR可能保持积极7e10天,11后腰椎穿刺仍然可以确认的诊断意义。 虽然阿昔洛韦是相对安全有重要的副作用,尤其是肾功能损害二次结晶体和阻塞性nephropathy.161这种可逆肾病通常体现后4天静脉注射治疗可以影响高达20%的patients.162163肾病的风险可以通过保持充足的水分和监测肾功能降低。此外,阿昔洛韦的剂量应减少患者预先存在的肾损害,因为它是通过肾脏排泄。其他罕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肝炎、骨髓衰竭和脑病。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阿昔洛韦原始的随机试验10天。然而,10天的治疗后的临床复发的报告随后发表。164165儿童,复发率可高26e29 %,特别是如果治疗持续时间<14 days.166虽然持续的免疫和炎症反应的感染被认为是现在 许多是主要的致病过程,164e167那里是持续的病毒复制在一些cases.8164166168后果大多数临床医生现在使用至少14e21天静脉注射治疗确诊病例的证据,虽然复发后可以发生。8复发的风险可能是最高的,在儿童年龄3个月至12年,高达29%,有些人主张,这个群体应该得到至少21天静脉aciclovir.151 一些人主张在14e21天重复一个脑脊液检查,并继续治疗直至脑脊液病毒阴性的pcr110;这是由欧洲共识statement.39支持 口服阿昔洛韦并没有达到足够的水平和脑脊液中不适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然而其缬氨酸酯伐昔洛韦具有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并转化为阿昔洛韦吸收后。169伐昔洛韦已偶尔用于儿科实践到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后至少10e14天静脉注射阿昔洛韦,当维持静脉通路,证明difficult.170虽然CNS穿透性很难监控一些有报道脑脊液谷浓度> 50 %的等离子体槽levels.171然而伐昔洛韦是不是有执照的儿童使用,仅适用于片剂形式。美国国立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 抗病毒研究组正在评估大剂量伐昔洛韦的作用(2 g,每日三次)三months.17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