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 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 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 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 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教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教学的意义和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途径。教学是完成智育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二、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中心)工作。

三、教学的任务:

1、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

2、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

当代“教学”观变革:

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的转变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移

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第二节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一)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孔子的“学、思、行”思想;《学记》的“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长善救失”等;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苏格拉底“产婆术”;夸美纽斯推行班级授课制;卢梭能动的儿童观和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三中心”、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论;杜威、凯洛夫、赞科夫、布鲁纳等人的教学思想。

(二)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二、教学过程的性质

(一)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间接性;2、引导性;3、简捷性。

(二)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

(三)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三、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一)传授/接受模式:

引起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技能——应用知识和技能——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二)问题/探究模式

明确问题——深入探究——作出结论

第三节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二、我国中小学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规律)的反映。直观一般包括三大类: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要根据中学学科的特点和实际,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观教具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3、运用直观教具要和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4、要防止为了直观而直观的偏向

(二)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教和学相互依存辩证统一规律)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规律)的反映。孔子、《学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责任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自立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3、发扬教学民主。要尊重学业不良的学生、有过错和缺陷的学生、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规律的反映。在西方,古希腊智者派认为,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都没有意义。乌申斯基也指出:“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思想。”毛泽东同志多次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正确处理感知与理解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重视联系实际,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向理性飞跃;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学生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指导学生善于在已经形成的概念基础上去认识新的具体事物,促使概念向更高水平发展。

2、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3、教学中应注意联系三个方面的实际。第一,教学实践;第二,中学生本身实践;第三,社会实践

(四)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教师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课程准和教材,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因素,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3、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

(五)巩固性原则

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俄国的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这个比喻非常精辟,道出了巩固知识对教学的重要意义。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比如年代、人名、单词等本身需要机械记忆,但是教学中的大部分内容本身具有一定意义。

2、要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练习。

3、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

(六)循序渐进原则

《学记》中“不凌节而施”“学不塌等”的思想。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教师应按照中学课程内容的逻辑体系进行教学。

2、教师应根据中学生发展的“序”抓好教学。

3、教师既要循序,使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要使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这样才能使他们有所提高,才能促进他们的发展。(七)因材施教原则

我国首倡“因材施教”者应为孔子。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2、教学中,教师还应了解每个中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正确对待“先进生”和“后进生”。

第四节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概述

(一)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方式)的总称。(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1.教学目的和任务

2.教学过程规律和教学原则

3.本门学科的具体内容及其教学法特点

4.学生的可接受水平,包括生理、心理、认知等

5.教师本身的条件,包括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个性特点

6.学校与地方可能提供的条件,包括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物质设备等

7.教学的时限,包括规定的课时与可利用的时间

8.预计可能取得的真实效果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坚守课程内容的方法。它是中小学各科教学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具体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1、要把高难度的思想性和严密性的科学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2、要经常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

3、要讲究语言艺术。

4、可恰当运用板书和教具。(二)谈话法(提问):是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师生交谈,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提高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教学方法。

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

1、教师要充分作好谈话前的准备。

2、问题的提出要明确、具体、难易适中,富有启发性。

3、在谈话进程中,要抓住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提出问题,因势利导,逐步引出结论。

4、教师要掌握提问的技巧。

(三)(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教师提出的议题,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终弄清问题的一种方法。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

1、讨论的题目要有价值。

2、讨论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

3、讨论时,要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4、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小结。

(四)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等材料,以获得知识、培养自学能力以及发展其他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读书导法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复习教科书)、(阅读参考书)和(自学材料)等。

(五)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各种实物,教具,音像资料或作示范实验,以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关于事物的感性认识,说明、印证和巩固可通所讲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演示法)直观性强。

(六)参观法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的场所,对实际事务进行观察,研究,从而获得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参观法)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把课堂学习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七)练习法(练习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八)实验法(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以获得与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九)实习作业法(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参加实践活动,进行实际操作,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

“发现法”是由美国的教学心理学家(布鲁纳)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第五节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一)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织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历史上最早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17世纪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其所著的《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作了理论上的阐述和论证。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道尔顿制是由美国的H.H.(柏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组织。

道尔顿制的显著特点是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

(三)当代国外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1、小队教学

2、朗特普制

3、小组合作学习

4、开放教学

(开放教学)的特点是在教室内分成几个“兴趣区”;教学活动没有固定结构;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在活动中学习;不分年级,也不按能力分组;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建议、鼓励和帮助,创造一种令学生喜爱的环境。

二、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也叫课堂教学,它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特点:

1、以“班”为学生人员组成的单位

2、以“课时”为教学的时间单位

3、以“课程表”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周期

4、以“课”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对班级授课制的评价

优点:

1、把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班级,使学生成为一个集体,可以互相促进和提高

2、教师按固定的时间表,同时对几十名学生进行教学,扩大了教育对象,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效率

3、在教学内容和时间方面,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使教学工作能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4、各门学科轮流交替上课,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又能减轻学生的疲劳,符合学生大脑活动的规律和用脑卫生

缺点:班级授课制的最大缺陷是不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特点和发展他们的个性。

三、教学的辅助形式

作业、参观、讲座、辅导

四、教学的特殊形式

教学的特殊形式是(复式教学)。

五、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包括作业、辅导、学生思想教育)、学业评价,其中(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评价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备课

1、备课的意义

(备课)是指教师在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具体地说是指教师在课前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适当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创造必要的教学环境与条件,以便使新的教学活动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学准备过程。

2、备课应做的工作

1、备教材

2、备学生

3、备教材

备教材时,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2)突出重点,解决难点(3)领会插图,认真准备插图、挂画和板画(4)钻研习题,认真准备练习和作业(5)备提问

3、备课应写的计划

备课要相应地编制出三个计划:(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单元)计划(3)课时计划(教案)

(二)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或一堂好课的标准)

1、教学目的明确

2、教学内容明确

3、教学方法恰当

4、教学组织得好

5、师生互动得好

6、教师要有全面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掌握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代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学业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 论述题

第一章 论述: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谈谈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目的:研究高等教育学可以让教师了解高等教育的特殊本质,理解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认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可以让教师从理论和实践想结合的高度,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以增强高等教育实践的自觉性,从根本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意义: 1、有利于增强教师对高等教育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高级人才为根本使命的。发挥高级人才的作用,对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创新、社会的改革、历史的推进是举足轻重的。作为社会中心的高等教育的教师,不仅重担在肩,必须有为,而且大有可为。 2、有利于深化教师对高等教育的理性认识 理论具有普遍性、抽象性,对实践具有发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高等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高等教育实践的自觉性可以大大提高。 3、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 高等教育学虽然是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综合层面的理性审视和把握,但对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活动也给出了意义、原则、过程、方向灯“中观”层面的阐述,这对教学活动的规范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科研教研的深化强化,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方法: 1、要以现实的高等教育为中心 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理论,一要联系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实际,二要联系各高校教师所在学校、所在学科的工作实际,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和自己的工作实际为中心。 2、注重讲高等教育学理论运用于实际 理论的运用是学习研究的根本目的。理论应用首先要对理论有透彻的理解,把握其精神实质;其次,要设计运用的技术路线和环节,思考这种路线和环节的可能性、现实性以及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3、对高等教育的实际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高等教育学的学习研究首先要善于从高等教育的实际中提出问题。问题就是矛盾。其次,要对矛盾进行分析,即分析其矛盾多方或双方的特点、地位和在运行的作用,把握其来龙去脉和发展转化的趋势。再次,探讨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 4、了解关注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 高教理论和高教实践是辩证运动的。高校教师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要树立科学辩证的发展观,在高教时间基础上进行高教理论创新,在学习创新高教理论中推进高教实践。 第二章 试述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 高等教育的功能具体体现于高等学校的职能中,高等学校也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中心,其职能主要有:(1)培养专门人才,这是高等学校永恒的职能,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是高校区别其他社会机构的根本特征,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把培养专门人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能是永恒的,但培养专门人才职能的内涵是发展变化的。(2)发展科学,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科研活动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科技、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3)社会服务。虽然培养人才,发展科学都是为社会服务,但高等学校还通过其他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特别是在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担负起对社会各方面工作的指导与咨询责任,帮助社会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理论和实际问题。除了通过培养

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平行线与相交线(1) 、知识概述 (一)从台球桌面上的角,弓I出有关角的概念1、两角互余、互补的概念及性质 (1)定义: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 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如图)简称互补.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图)简称互余. 说明:①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的关系 ②互补或互余的两个角,只与它们的和有关,而与其位置无关③用数学语言表述为: 若/a+ /3=180 °,则/a与互补;反之,若/a与互补,则/a+/B =180°. 若/a+/B =90。,则/a与/B互余;反之若/a与/B互余,则/a+ /3 =90 °. (2)性质: ①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2、对顶角的概念 (1)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 1和/ 3,/ 2和/ 4是对顶角. .如图中的

由对顶角的位置特点也可将其描述为: ①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不相邻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②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说明:只有两条直线相交时,才能产生对顶角,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 ③对顶角的本质特征是: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其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二)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1、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四个有公共顶点的角.一条直线与两条直线相交得八个角,简称“三线八角”,则 不共顶点的角的位置关系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如图所示,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形成了 (1)同位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如/ 1 和/ 5,/ 3 和/ 7,/ 4 和/ 8,/ 2 和/ 6. (2)内错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例如/ 3和/ 5,/ 4和/ 6. (3)同旁内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例如/ 4和/ 5,/ 3和/ 6. 2、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二、重难点知识剖析 1、互为补角和互为邻补角的关系.互为补角是两个角的和为 它们的和为180。有关,又与位置有关,不要混淆. 180°,与它们的位置无关. 而互为邻补角既与 2、灵活运用互余、互补等知识点以及对顶角的性质列方程求解, 即学会用代数法解几何题的方法 3、证明两直线平行时,必须弄清所用条件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而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情况全

实用文档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一、简答题: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特点?(P10-12) 1. 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 2. 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3. 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二、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P13-16) 1. 高等教育的高级性; 2. 高等教育的专业性; 3. 高等教育的学术性; 4.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 5. 高等教育的主体性。 三、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P17-20) 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2. 推进科学技术发展;3. 服务社会发展需要。 四、选择题:(P19页)1810年,德国的威廉·冯·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提出了著名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的原则。在洪堡和柏林大学的影响下,“洪堡原则”迅速传至西欧、美国、东欧、日本和中国,成为现代大学共同遵守的一条原则。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简答题: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具有哪些总体特征? 其一,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非官无学;其二,官学一体,或官师合一;其三,政教合一。 二、选择题(P24)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唐代到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 实用文档 三、选择题(P26)

作为东罗马帝国的教育中心,其任务是为帝国训练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官吏。教学内容以七艺为基础,七艺之上设哲学、法律学和修辞学三种。 四、选择题(P27) 最初成立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 五、选择题或名词解释(P30) 1862年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案》(亦称“赠地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而这些学院主要开设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专业,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 六、选择题(P30) 1904-1918年,威斯康星大学率先提出大学应具有社会服务职能,从而将德国大学拥有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又向前拓展了一步。 七、选择题(P32) 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百日维新”的仅存硕果。(北京大学的前身) 八、选择题(P34)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对校内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 九、选择题(P36) 从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来看,1952年的院系调整应当说基本上是成功的(多科制学院和单科制学院),若以是否符合高等学校自身发展规律来评价,答案就不那么肯定了。 实用文档 十、选择题(P37) 1961年1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重点高校工作会议,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提出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定规模、定任务、定方向、定专业”。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溶液知识点复习汇总

化学复习:知识要点(第六章) 溶解现象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但都属于混合物。 溶液大多数为无色,但如:含Cu2+,蓝色、含Fe3+,黄色、含Fe2+,浅绿色。 常见溶液:食盐水、石灰水、稀盐酸等。悬浊液:石灰浆、钡餐、面粉或粉笔灰放入水中、泥浆水等。 乳浊液:牛奶、油水混合物等。 2、乳化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工业上污水的处理,农业上配制农药,生活 中洗洁精能去油污。 注意:汽油洗去油污属于溶解现象;NaOH、纯碱等洗去油污属于化学反应。 3、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通常伴随热量变化。 溶于水吸热的物质有:硝酸铵 溶于水放热的物质有: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浓硫酸、氢氧化钠 水溶液的性质:具有导电性。常见酸碱盐溶液会导电,酒精溶液、蔗糖水不导电。应用:电解水 一般可用搅拌、振荡、研碎、加热等方法加快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5、配制一定浓度的食盐水,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所用仪器:托盘天平(含砝码)、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药匙。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所用仪器: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 浓溶液稀释问题:m浓×w浓= m稀×w稀m水= m稀- 浓 6、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溶质性质(如:油和食盐在水中溶解性不同)(内因) (2)溶剂性质(如:食盐在水中和在油中溶解性不同)(内因) (3)温度(如:KNO3在0℃和100℃时溶解性不同)(外因) 7、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注:一定温度下,饱和食盐水不能再溶解NaCl,但还能溶解少量其他溶质如KNO3。

平行线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doc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 互为 _____________。 2、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 。对顶角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 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 。 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与 _________两种。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__________ 。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__________ 。 10、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育学》复习重点总结

目录 《教育学》 (1) 一、选择题 (1) 二、填空题 (3) 三、名词解释 (4) 四、论述题 (6) 五、案例分析 (9)

《教育学》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一)教育学的萌芽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的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 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 作则;因材施教) 道家老子主张回归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而著名(产婆术)。明确 提出“美德是否可 教”的问题。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 的年龄阶段,提出 和谐发展教育。 古罗马昆体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 《雄辩术原理》)。比较系统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第一 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阶段 1.英国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提了出来。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全面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 及教育思想,按照年龄分期确定了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 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著名“白板说”。 4、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近代教育论述中最完备的关于教育年龄阶段的 划分。 5、德国哲学家康德明确主张进行“教育实验。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旧三中心 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书中提出教育目的是全 面和谐发展人的一切天 赋力量和能力。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8、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 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提出“做中学”的思想,构成了实用主义教 育思想的完整体系。(新三中心)现代教育派的代表。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2.教育家及代表作: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被认为是用 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第一本教育著作。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凯洛夫的《教育学》。杨贤江的《新教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的概念: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所构成的一个教育目的系统。 3.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 4.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具有强制性、法律保障的、免费特征的教育制度。 5.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心变化。 6.教师专业化: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7.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8.经验课程:也称为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9.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0.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安排教师有计划地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二.简答题 1. 学校产生的条件: (1)进入奴隶社会后,金属工具代替了原始社会的石器,生产水平提高了,有了剩余产品且足以供养一部分人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教育与学习,学校的产生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以及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教师。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容。 (3)文字的产生,为学校传授知识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4)私有制的产生,社会贫富两级分化,对立的阶级形成,国家机器产生,统治阶级为强化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迫切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培养阶级的接班人和为其服务的官吏及知识分子,学校的产生有了客观的需要。 2. 多元智力视野中的学生观 第一,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才期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 第二,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即教师

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及压轴题练习(附答案解析)

初一相交线与平行线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 练习(含答案解析) 知识点: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2、三线八角: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位角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 内错角Z(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 同旁内角U(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 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 5、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 6、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7、垂线段最短。 8、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9、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果b//a,c//a,那么b//c 10、平行线的判定: 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1、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面上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或________ 14、平移:①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不变,位置改变。②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教育学实体之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实体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考点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教育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 狭义:即指学校教育,教育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借记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考点二: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教育的产生来自动物的本能。代表人:法(勒 图尔诺)英(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 4、劳动起源说:传递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实际需 要。代表人:马克思、恩格斯 考点三: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教育和生产劳动具有融合性 2、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

1、教育的阶级性与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3、教育目的一方面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另一方 面是对被统治阶级实施宗教、道德或政治教化,维护自己 的统治 4、教育内容以军事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为主 5、教育方法以体罚盛行,注重机械的练习和实践训练, 也重视个体的道德反省或宗教忏悔 6、师生关系式对立的、不平等的 7、教育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和个体修行为主。(私塾不是 班级授课) 3、近代社会 近代教育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教 会学校) 2、初等教育(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教育的法制化 5、二十一世纪以后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全民化;2、 教育终身化(包括时间和空间,保尔?朗格朗(法国));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信息化。

考点四:教育的属性: 1、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 动。 2、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 3、相对性 考点五: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考点六:教育的功能 1、对象上分:个体发展、社会发展 2、性质上分:正向、负向 3、呈现形式:显性、隐性(显性与隐性可以相互转化)考点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 考点八: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代表人物:孔子(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墨翟、道家、朱熹等代表作:《论语》(不是教育学著作,而是伦理著作) 《学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 作。(是《礼记》中的一篇)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

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学: 一、概念: 1、来源: (1)孟子:“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战国) (2)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许慎,东汉) 题:最早使用“教”和“育”两个字的是(孟子)。 最早对“教”和“育”两个字解释的是(许慎)。 2、广义: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3、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进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 现代学校的教育者具有以下特征: (1)主体性---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具体实施者。 (2)目的性---教育者所从事的是以教育为目的的活动。 (3)社会性---现代学校的教育者是社会要求的体现者。 2.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 3.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中介 4.教育活动中的三对基本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

盾)(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是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 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 No.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No.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No.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社会属性:(重点) ——永恒性: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人在教育在)【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 ——1.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没有阶级性,社会主义社会也具有阶级性) ——2.历史性:教育与社会的生产力的水平和统治阶级制度密切相关,并随之变化而变化发展。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不同时期的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形态、特征。】 ------3.继承性。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后一时期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第六章实数章节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六章实数章节复习知识点 归纳,总结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六章 实 数 一.知识结构图: 二.知识定义 算术平方根 正数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 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 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 ,负数 算术平方根。 ???==||2a a ()=2a 例:1. 25的算术平方根是 ;16的算术平方根是 。 2.已知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 ,则该自然数的下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1+a B. 1+a C. 12+a D. 12+a 3.面积为11的正方形边长为x ,则x 的范围是( ) A .31<

立方根 a 的立方根记作: . 一个 数有一个 的立方根;一个 数有一个 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 。33a a -=- =33a ()=3 3a 例:1. 4 12=_____, 169±=_____,3278-_____.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81的平方根是±3 B 、1的立方根是±1 C 、1=±1 D 、5-是5的平方根的相反数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的算术平方根是-3; (2)225的平方根是±15. (3)当x=0或2时,02=-x x (4) 2 3是分数 4.已知∣x ∣的算术平方根是8,那么x 的立方根是_____。 5.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线段为边做一个正方形,以数轴的原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正半轴于点A ,则点A 表示的数是( ) A 、2 11 B 、1.4 C 、2 D 、3 5.求下列各式中的 (1)252=x (2) 912=-)(x (3)643-=x 实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一相交线与平行线 1.相交线 ?关键词:邻补角、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性质:对顶角相等。 2.垂线 ?关键词:垂直、垂足、 ?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该垂线段的长度称为点到直线的距离。 3.平行线 ?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如图一,直线AB与CD是平行线,记作“AB//CD”,读作“AB平行于CD”.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或平行. 图一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4.命题 ?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一般形态:1)“如果……,那么…….”

2)“若……,则…….” 3)“倘若……,那么…….” ?分类:1)正确的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 2)如果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成立的命题. 5. 数学名词 ?定理: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如“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等. ?公理: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得到人们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如“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 ?证明:判断一个命题的正确性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 有序数对 ?定义: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a,b)叫做有序数对。 ?应用:找出平面上点的坐标。 2. 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由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水平的数轴称为 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用坐标表示平移:1)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

最新教育学(小学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教育学考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建立,又称制度化教育。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时期产生的人类早期教育。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古代中国教育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4、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创办私学,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仁”为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他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科学技术的传习。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学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

【K12学习】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知识点归纳 一、电压 电压的作用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②电路是连通的。 .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电压的单位 .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V、V、μV 换算关系:1v=1000V 1V=1000V1V=1000μV .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电压测量: .仪器:电压表,符号: .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Ⅰ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电流表 电压表 异 符号 连接 串联 并联 直接连接电 不能 能 量程 0.6A3A V15V

每大格 0.2A1A V5V 每小格 0.02A0.1A 0.1V0.5V 内阻 很小,几乎为零 相当于短路 很大 相当于开路 同 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每大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 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

高等教育学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等教育学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

————————————————————————————————作者:————————————————————————————————日期:

高等教育学(浙大版顾建民) 高等教育内涵: 1.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教育。 (从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来看,它的基础应确定为中等教育) 2.高等教育是由大学和其他各类高等院校提供的教育。 (从高等教育的组织方式来看,它应涵盖各种院校类型、授学形式和教育类型) 3.高等教育史以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 (高等教育的培养布标应确定为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 现代大学的许多特征主要来自中世纪的大学,当时大学的三个重要特征: 1.大学拥有自治权和学术自由。 2.大学具有宗教性和国际性。 3.大学兼具专业性和学术性。 柏林大学: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等教育发生了变化,其特点主要为: 1.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开始受到政府重视。 2.由精英高等教育过度到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3.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化特征更加显著。 4.高等教育从注重数量增长转向强调质量提升。 高等教育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现象、问题和矛盾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高等教育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根据目的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前者旨在扩展理论知识,后者着力解决实践问题。 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法治化、终身化、民主化、国际化。 1901年,书院被统一改为学堂,延续千年左右的古代书院制度自此终结。 官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现代第一所高等学堂,标志着近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近几年,浙江高等教育变化显著,成就明显: 1.顺利实现了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的跨越式发展。 2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3.高等教育体制创新成果较为显著。 4.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等教育的学科性质:高等教育是基础理论和教育原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殊运用,具

初一地理下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图6.2 p2)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图6.4 p3)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3、地形与河流: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图6.5 p4,结合图认真完成第5页的活动题) 4、亚洲之最: (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世界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 (3)亚洲第一长河是长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经中国(澜沧江)、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非洲],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南美洲]) (4)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 (6)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着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密切关系,受夏季风的影响而易发生旱涝灾害。(图6.9 6.10 p7 气候类型、主要国家气候分布,认真完成第8页活动题) ●第二节人文环境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____年),亚洲有6个。分别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完整版)平行线与相交线知识点整理总复习

1、邻补角与对顶角 个角的位置关系有: (2)∠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 ;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 ;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 个,而对顶角只有 个。 (4) 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共有 组邻补角, 组对顶角。 2、垂线 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 如图所示:记作: 垂足为 ⑵垂线性质1: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 3、垂线的画法: 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 分析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⑴垂线与垂线段 区别: 联系:具有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共同特征。 ⑵两点间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区别: 联系:都是线段的长度; A B C D O

⑶线段与距离 区别 6、平行线的概念: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 与直线b 互相平行,记作a ∥b 。 7、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 8、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 经过 一点, 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9、平行公理的推论: 如果 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左图所示,∵b ∥a ,c ∥a ∴b ∥c 注意符号语言书写,前提条件是两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才会结论,这两条直线 都平行。 10、三线八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八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b a ,被直线l 所截,沿被截线线方向看去 ①∠1与∠5在截线l 的 ,同在被截直线 b a ,的 叫做同位角(位置相同) ②∠5与∠3在截线l 的 ,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内错角; ③∠5与∠4在截线l 的 ,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同旁内角。 ④三线八角也可以从模型中看出。同位角是“ ”型;内错角是“ ”型;同旁内角是“ ”型。 11、如何找截线和被截线? 通常,截线就是2个角的 ,被截线就是2个角 。 12.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方法一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 方法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 方法三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 a b c a b l 1 2 3 4 5 6 7 8

教育学 重点总结

教育学重点知识总结 1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 2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3 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包括三种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4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5 划分教育形态的标准大致有三个:一是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二是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分为家庭教育,学习教育,社会教育),三是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 6 社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也是自古就有。社会教育从外延上说,主要包括了“社会传统的教育”、“社会制度的教育”与“社会活动或事件的教育”等不同类型。 7 教育的生物起源学说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家、哲学家勒图尔诺与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教育的心理起源代表人物孟禄。 8农业社会教育的特征:第一、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第二、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第三、学校教育鱼生产劳动的脱离。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第一、现代教育的出现和发展;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第三、教育的公益性日益突出;四,教育的复杂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勾画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第一、学校发生一系列的变革;第二、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第三、教育的国际化鱼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第四、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9 柏拉图的《理想国》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育教学的思想的专著。 1623年培根还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夸美纽斯一生写了大量的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教学论》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这本书看成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苏格拉底强调完善的人格教育并在讲学中采用启发性教学方法—“产婆术”。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儿童成长过程的年龄分期。赫尔巴特是康德哲学教席的继承者,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教育家梅伊曼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10 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美国的杜威,克伯屈。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第一、教育即生活;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人体验继续不断的增长;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生活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体验为中心;第五、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第六、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 11 当代教育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4.教育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