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容易误解的文言实词100例

高考容易误解的文言实词100例

高考容易误解的文言实词100例
高考容易误解的文言实词100例

高考容易误解的文言实词100例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常见考点,从近年来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抽样统计结果来看,得分率一直徘徊在0.5—0.6之间。究其原因,制约的“瓶颈”主要在如下两大方面:一是知识储备上积淀不足。该考点考查的实词义项,多为考生不太熟悉,有的甚至是较为生僻的义项,学生的知识仓库中本来就“缺货”,自然也就无从判断。二是思维品质上形成定势。命题人设计的错项多为实词的现代义和常见义,考生由于思维定势极易认同这些错项,这就陷入了以今释古、以熟释生的思维误区。特辑录易被理解错误的文言实词100例共复习使用。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误:生病正:担心,忧虑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误:上去正:当即

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误:典籍正:主管

译文:贾黄中先后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误:标点正:删改

译文:弥衡挥笔就写,一气呵成,一个字没有删改。

19.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误:许多正:称赞

译文:许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

20.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误:夺取正:强行改变

译文: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许他而没有加以强行改变。

21.阿.有罪,废国法,不可。误:阿附正:偏袒

译文: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

22.弁性好矜.伐,自许膏腴。误:讨伐正:夸耀

译文:宋弁生性喜好自我夸耀,自认为门第高贵。

23.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误:富裕正:众多

译文:音乐和女色的繁多,妻室子女的众多,都不过是供自己一个人享受罢了。

24.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误:干涉正:冒犯、冲犯

译文:我们所做的太无理,侵扰了贤良。

25.致知在格.物。误:标准正:推究

译文:丰富知识的方式就在于推究事物的道理和规律。

26.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误:改换正:经过

译文:汉朝想派使者去联络月氏,但通往月氏的道路必定经过匈奴统治区。

27.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误:购买正:重赏征求

译文:公孙瓒听说这件事非常愤怒,重赏捉拿田畴,最后将他捕获。

28.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误:规劝正:谋划

译文:齐将马仙埤让各座营寨相连逐步向前推进,谋划解除对义阳城的围困。

29.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误:经过正:造访、探望译文:他舅舅李常造访他家,取出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

30.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误:遗憾正:怨恨译文: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法;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富裕,没有怨恨。31.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误:怨恨正:遗憾

译文:不离去,项羽必定会杀掉范增,只是遗憾他没有及早离开罢了。

32.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误:捆绑正:停留

译文:命令一下去,就(把死罪案犯)绑上押出来,片刻也不停留。

33.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误:憎恨正:妒忌

译文:孙膑来到魏国,庞涓担心他才能超过自己,妒忌他。

34.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误:节省正:年成不好

译文:吴遵路曾经预先在吴地买米,用来防备年成不好。

35.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误:简略正:选拔

译文:你可以选拔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派他们去从师学习。

36.时杨素恃才矜.贵,轻侮朝臣。误:怜悯正:夸耀

译文:当时杨素依恃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地位,轻视侮辱朝廷大臣。

37.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误:禁止正:禁令

译文:王景于是让人在石碑上刻下诫辞,使百姓知晓法典禁令。

38.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误:捐助正:撤除

译文:(吴起便)申明法度,赏罚分明,撤除冗余官员,废除疏远的王族的爵禄。

39.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误:刊登正:删除

译文:(朱并)控告张俭和同郡二十四人结为朋党,朝廷于是下诏(删除告发人姓名的捕人文书)搜捕张俭等人。

40.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误:战胜正:能够

译文:好好开始的的确很多,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实在很少。

41.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误:讲课正:督促

译文:当时虽然年事已高,但闲暇的时候还督促孩子们学习。

42.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误:逐步正:订正,改正

译文:皇上命令朝臣改正旧的法令,作为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

43.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误:离开正:通“罹”,遭遇

译文:但是百姓遭遇秦国的残暴统治后,曹参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无为而治。

44.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误:命令正:美好

译文:(魏国)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好品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

45.民不胜掠.,自诬服。误:掠夺正:拷打

译文:那个州民经受不住拷打,自己捏造事实优罪了。

46.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误:违背正:迎着

译文:没有问候(袁闳),迎着便说:“你们地方有位颜子,你认识吗?”

47.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误:停止正:通“疲”,疲乏译文: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就会人马疲乏,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

48.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误:妻子正:以女嫁人

译文:桓帝喜欢他的才貌,下诏要把公主嫁给他。

49.属与贼期.,义不可欺。误:期限正:约定

译文:我刚才已经跟贼人约定好了,根据道义不能欺骗他们。

50.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误:亲人正:父母

译文:父母不认为我是好孩子,兄弟不接纳我,宾客抛弃我。

51.出水处犹未可耕,奏寝.前议。误:睡觉正:息,止

译文:已经退水的田地还不能耕种,上奏要求停止先前的奏议。

52.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误:贫穷正:困厄,不得志

译文:因为我当时处境困厄,只有贞甫相信我。

53.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误:权利正:暂代官职译文:(天会)十年,考中状元,被授官右拾遗,暂时代理翰林修撰。

54.勉.顺时政,劝督农桑。误:劝说正:勉励

译文:劝勉顺应时代变化,勉励督促从事农桑。

55.议者皆然.固奏误:这样正:认为……对

译文:议事的人都认为窦固的上奏是对的。

56.至朝时,惠帝让.参曰。误:谦让正:责备

译文:到了上朝的时候,惠帝便责备曹参说。

57.彦章武人不知书.。误:文书正:文字

译文:王彦章是一个军人,不识字。

58.上曰:“君勿言,吾私.之。”误:私自正:偏爱

译文:文帝说:“你不要说了,我偏爱他。”

59.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误:迅速正:招致

译文:(子常)对这些都不去救济,却聚敛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

60.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误:可惜正:悔恨

译文:受到张仪的欺骗,大王一定会悔恨的。

61.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尔廷毁我!”误:期望正:埋怨、责怪

译文:绛侯埋怨袁盎说:“我与你兄长友好,如今你却在朝廷上毁谤我!”

62.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误:危险正:端正

译文:那些人都很随便地蹲坐互相面对,茅容独自端正地坐着更加恭谨。

63.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误:轻微正:如果没有译文:吕后看见周昌,向他下跪道歉说:“如果没有你,太子差点就被废掉了。”

64.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乃知古人为不诬.耳。误:陷害正:欺骗译文:从没有看见他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才知道古人是不欺骗(我们)的。

65.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误:遗留正:赠送译文:如果我真能到那里,返归汉朝后,汉王赠送给大王的财物,会多得无法说尽。66.性刚嫉恶,与物.多忤。误:事物正:别人

译文:生性刚烈,嫉恶如仇,与别人多有抵触。

67.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

..蕃息。误:人口正:住户和人口

译文:因此百姓能够安心地居住下来并从事他们的职业,住户和人口得以繁殖增长。68.大业中,伦见虞世基幸于炀帝而不闲.吏务。误:清闲正:通“娴”,熟习

译文:大业年间,封伦见虞世基被炀帝宠幸却不熟习为官的政务。

69.彧据案而立,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误:接受正:怀恨

译文:柳彧手按几案站立,让杨素站在庭院中,审问杨素的犯罪事实,杨素从此怀恨在心。70.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误:新鲜正:少

译文:季文子辅佐鲁国,妾不穿丝绸衣服。因节俭而犯错的人少啊。

71.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误:感谢正:谢罪

译文:大家都叩头谢罪,到期没有敢违约的。

72.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误:书信正:信使

译文:王家子弟都很好,但是听到信使到来,都显得拘谨。

73.乾宁三年,充武宁军留后,行.颍州刺史。误:巡行正:代理

译文:乾宁三年,充任武宁军留后,代理颍州刺史。

74.变不形.于方言,真台辅之器也。误:形势正:表现

译文:内心变化不表现在言语上,真有做高官的气量。

75.阶疾病,帝自临省.。误:察看正:探视、问候

译文:桓阶患病,曹丕亲自前往问候。

76.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误:曲从正:示众

译文:已经派人前去报告景公,还没来得及回来,穰苴就斩了庄贾来向三军示众。77.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误:找寻正:不久

译文:不久赐给他一支鼓吹乐队,并宣召他入宫值班。

78.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误:儒雅正:平素、向来

译文:文长既然向来不与时风调和。

79.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误:厌恶正:满足译文:秦孝公与他交谈,不知不觉地将双腿移到席前。两人长谈几天还不满足。

80.方遣孟宗政、扈再兴以百骑邀.之,杀千余人。误:邀请正:半路拦截译文:赵方派遣孟宗政、扈再兴率领一百骑兵去半路拦截敌军,杀敌一千多人。

81.一时富贵翕吓,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误:改变正:轻视译文:我一时间失去了富贵,众人看了惊骇不已,但贞甫却不因此而轻视我。

82.性至孝,居父忧.过礼,由是少知名。误:担忧正:父母的丧事译文:他的品性最讲孝道,在家为父亲守丧超过了常理,因此年轻时就有了名声。

83.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误:游览正:交往

译文:田叔为人苛刻廉洁,并以此自得,喜欢和德高望重的人交往。

84.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误:尤其正:指责译文:看的人见到情况这样,就来指责那个地方,那也太不通晓事理了。

85.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误:角落正:边疆

译文:(文正公的)忠义誉满朝廷,事业布满边疆。

86.国家无虞.,利及后世。误:欺骗正:忧患

译文:国家没有忧患,利益延及后世。

87.数决疑狱.,庭中称平。误:牢狱正:案件

译文:多次判决疑难案件,在朝廷中以公平著称。

88.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误:遇到正:对待

译文: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无论年长年幼,都一样对待。

89.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误:给予正:结交

译文:轮扁,是斫车轮的人啊,可是读书人结交他。

90.时始诏民垦荒,阅.三年乃税。误:察看正:经历

译文:当初皇帝下令百姓开垦荒地,经历三年才收税。

91.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误:赞美正:辅佐

译文:公琰志向忠诚儒雅,应当是能与我一起辅佐君王成就帝业的人。

92.我则.天而行,有何不可!误:准则正:效法

译文:我效法上天做事,有什么不可以!

93.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误:盗窃正:毁害

译文:你既然不种田,却轻慢毁害别人的稻谷!

94.高祖举兵将入洛,留暹佐琛知.后事。误:了解正:主持

译文:高祖起兵将入洛阳,把崔暹留下来辅佐高琛主持后方的政务。

95.每读书至治.乱得失。误:整治正:太平

译文:每次读书读到有关国家太平、祸乱、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

96.鲁侯闻之大惊,使上卿厚礼而致.之。误:给予正:招引,引来译文:鲁侯听到这事,大为惊奇,派上卿带上厚礼去招引他。

97.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误:嘱托正:写作

译文:贾谊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诗作文在郡中闻名。

98.催科不扰,是催科中抚字.。误:文字正:养育

译文:催租不骚扰,这是催租中的抚恤(爱护养育)。

99.往年春,汉族.淮阴。误:家族正:灭族

译文:去年春天,汉王将淮阴侯灭了族。

100.上闻而谴之,竟坐.免。误:因为正:获罪

译文:皇上听到歌谣就责备梁彦光,最终获罪被免官。

高考文言实词次常用词用法举例

共: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同“供”,供应,供给)

济:朝济而夕设版焉(渡过)。

图: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考虑)

与:失其所与,不知(结交,亲附)

纳:①“越人饰美女八,纳之太宰(进献)⑤讽齐王纳谏(接受,采纳)

更:①寡人请更(改正)②少不更事(经历)

养:问伤者,养生者(供养)

甚:①不求甚解(仔细)②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严重)③不若长安君之甚(厉害)

释: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放下,此处“免除”)

节: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节制)

封:①越四封之内,亲吾君(边境)②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封赏)

誓:①乃致其众而誓之(出征前,告诫将士)②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发誓)旅: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俱,一同)

讽:邹忌讽齐王纳谏(委婉地规劝)

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小步快走)

哀:①念悲其远也,亦哀之(哀怜,心疼)②哀众芳之芜秽(悲痛,伤心)③君将哀而生之乎(同情,可怜)

恣:恣君之所使之(恣意,任凭)

约: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置办,配备)②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订立盟约)③其文约,其志洁(简练)

伐: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讨伐)②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夸耀)

列: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职位)

凶: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加: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更)

检: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制止,约束)

斯: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那么)

中:木直中绳(符合)

息:①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儿子)②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此处指风)

境: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界限)

务:内立法度,务耕织(从事)

延:①秦人开关延敌(迎接)②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延续)

委:俯首系颈,委身下吏(交付)

诛:欲诛有功之人(杀掉)口诛笔伐(声讨)

今:吾属今为之虏矣(即将)

趣: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同“趋”往,取)

临:①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至,到)

谏: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谏正,改正)

矫: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举,抬)

策:①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②策扶老以游憩(拄着)③退而论书策(古代写字用的竹简)④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

交: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交互)

次: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②又间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行军途中的驻地)益: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更加)

理: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统治,治)

获:勖尔植,督尔获(收割)

字:字尔幼孩,遂尔鸡豚(养育)

传:传其事以为官戒(记载)

札: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短信)

置:①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建立)②沛公置车骑(丢弃)

周: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环绕)

殚:太抵若是,不能殚记(尽,全)

欲:封题之时,不觉欲曙(将要)

判: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分)

与: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交好)

始:①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起初)②始速祸焉(才)

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招致)

向:向使三国自爱其地,齐人勿附与秦(假使,如果)

悲: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感叹)

稍:①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略微)②稍出近之(渐渐地)

盛:①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大)②呜呼,亦盛矣哉(盛大)③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放置)

视:①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照)②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看待)

原: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

贸: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交换)

贿: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财物)

徂: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往)

爽: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差错)

靡:三岁为妇,靡室劳矣(无)

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快乐)

偕:修我矛戈,与子偕作(同)

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轻忽,不在意)

怙:不省所怙(依靠,依恃)

白:便可白公姥(禀告,告诉)

令:便言多令才(美好)

否:否泰如天地(否,坏运气;泰,好运气)

言:凡六百一十六言(字)

通: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通达)②会天大雨,道不通(畅通,没有阻碍)③通计一舟,为人五(全部,整个)④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次,遍)

暂:①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顿时,忽然)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突然,忽然)

省:吾往河南省坟墓(探望)及长,不省所怙(知道)

冯:浩浩乎如冯需御风(同“凭”)

危:苏子愀然,正襟危坐(端正)危言危行(正直)

角:竞以新艳相角(较量)

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功名,名望)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寻: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不久)

迟:迟月生公石上(等待)

尚: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

居:昂其直,居为奇货(储存)

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征收)

迄:薄产累尽,靡计不施,迄无济(终究,)

审: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仔细)

疏:抚军大悦……细疏其能(陈述)

达:自昏达曙,目不交睫(至,到)通情达理(通晓,明白)不求闻达于诸侯(显达)

应: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随)

赉:抚军亦厚赉成(赏赐)

迨:迨诉频切,又得罪舅姑(等到)

谛:谛视之,则人间珍宝,毕尽于此(仔细)

景:①景从云合(通“影”影子)②承天景命(大)

薄:为夫所薄,舅姑不念,以至于此(轻视,看不起)

宥:帝知其怨,而宥其失(宽容,饶恕)

遑:然而刚肠激发,不遑辞侯(闲暇,空间)

超:挟太山以超北海(跳过)

刑:刑于妻子,至于兄弟,以御家邦(示范)

明: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视力)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明智)

隐: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伤痛,哀怜)

得:所识穷乏者得我也(同“德”感激,感恩)

抑:抑王兴甲兵,危士兵臣,然后快于心与(难道,岂)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还是)还:①秦王还柱而走(环绕)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回来)③扁鹊见桓侯而还走(通“旋”回转,转身)④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计日以还(归还)

振:①振长策而御宇内(挥动)②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震”,震动,震慑,此处解释为“惊恐,害怕”)③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通“赈”,救济)

辟: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多:故天下人而不足多也(赞扬,赞美)

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案件)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窦出者日三四人(监狱)

语文高三复习专题文言文实词推断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实词推断一、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方法及练习 (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王),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中的“理”字的意思是“治玉、雕琢”。“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宀”与房舍有关,“阝”与地名有关,“求”与毛皮有关,“言”与说话有关,“隹(zhuī)”与鸟雀有关,“尸”与身体关,“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歹”与死亡有关,“月”与肉有关,“页”与首有关,“自”关鼻,“目”关眼,“攴(pū)”与敲击有关。 例1、可以独飨(xiǎng)白粲(càn)。 飨,右边是“食”,大概是“食用,享受”。粲,下边是“米”,大概是米一类的东西。 例2、王怒曰:“劓(yì)之”。劓:割掉鼻子。 例3、家人瞷(jiàn)见者,悉惊愕。“瞷”可根据字形,推断为形声字。与“看”有关,眼睛透过门缝看东西,意思 是“窥见”。 【推断练习】

(1)刑天舞干戚戚______________ (2)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舶舳______________ (3)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磴______________ (4)径造庐访成造______________ (5)丰则贵籴,歉则贱粜籴______________,粜______________ (6)臣父母春秋高,冀得一归觐(jìn)觐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形旁为戈,意思为一种兵器(斧子)。(2)形旁为舟,意思为大船。 (3)形旁为石,意思为石阶。(4)形旁为走,意思为到。 (5)上入下米,意思为买入粮食。上出下米,为卖出粮食。 (6)觐从形旁“见”上,猜出与“见”有关,可以解释为“拜见”(二)字音推断法 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推断练习】 (1)进住夏口。(《赤壁之战》)住______________ (2)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倍______________ (3)昌宗从旁趣说,使速言。趣______________ (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景______________

高考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7

高考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7 本文是关于高考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7,感谢您的阅读! 高考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7 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 斗①战斗:外连衡而斗?诸侯(过)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 ②争斗:钩心斗?角(阿)试与他虫斗?(促)置放在:置?之坐上(鸿)置之河之干兮(《伐檀》) 声①声音:声?如洪钟(石)忽闻水上琵琶声?(琵) ②伸张:为之声?义(五) 发①发出:大声发?于水上(石) ②出发、派遣:主人忘归客不发?(琵) ③打开: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 ④显露:雄姿英发?(念)目笑之而未发?也发头发:早生华发?(念)无毫发?爽(促) 易①换取:秦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论) ②改变: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 ③容易:由俭入奢易?(训)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 ④轻视:是以古之易?财(五) 顾①看,回头看:不顾?而唾()顾?召赵御史曰(廉)民且狼顾?(论) ②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③(虚词)但、不过:顾?吾念之(廉)顾?自民国肇造(黄) 加①加上;放上:加?彘肩上(鸿) ②增加:万钟于我何加?焉(孟) ③更加(副词)则其至又加?少矣(游) 遇①待遇:然公子遇?臣厚(信)斯固百世之遇?也(五) ②相遇: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左传》) ③接触: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 记①传记: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五) ②记忆:不记?语从何起(祭) ③记载:余是以记?之(石)临川王某记?(游) 明①明亮:时莫夜月明?(石)明?月半墙(项) ②照亮:火尚足以明?也(游) ③证明、阐明:明?道德之广崇(屈)明?死生之大(五) ④清楚、明?白:谗谄之蔽明?也(屈)甚且心之所以明?者(问) 称①赞颂:上称?帝喾(居)左右未有所称?诵(毛) ②声称: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 称①相称,符合:奏对称?旨(谭) 号①称:时号?为军机四卿(谭) ②号召:未可明诏大号?(病)号号叫:号?呼靡及(指)八月秋高风怒号?(茅) 著①著作: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谭) ②附着:皆著?于本(论)著穿:内所著?披袄中(记)著?我旧时

高中语文120个文言文实词

120个文言实词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 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 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应酬的言辞)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合纵)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办事) 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阻,拦)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道 1怀其璧,从径道亡(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 2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10此言得之(对、合适) 度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3度义而后动(考虑) 4乃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 7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越过) 8常有大度。(度量) 9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10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 11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12春风不度玉门关(过) 非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不,没有) 2而墨子非之(责怪,反对)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不是) 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除非,除了)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的变故) 6觉今是而昨非(不对的,错误的) 1

高考容易误解的文言实词100个

高考容易误解的文言实词100个古典诗文 2014-08-01 0822 5d56b7b40102uxlh 高考容易误解的文言实词100个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误上去正当即 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误典籍正主管 译文贾黄中先后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误标点正删改 译文弥衡挥笔就写,一气呵成,一个字没有删改。 19.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误许多正称赞

高考文言文实词特殊义项9

9【馈】(古者致物于人,尊之则曰献,通行曰馈。)①进献。例1、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道(姓查,名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母疾寻愈。(2010重庆卷)例2、馈孰(献熟食);馈飱(进献饭食);馈馔(以食物送人);馈赆(赠送远行者的财物) 。②赠送,送给。③救济,赈济。卒然边境有急……国胡以馈之?④运送。馈饷,赠与财物;运送粮饷。馈运,运送粮食。馈饢,运粮饷。 2【勒】①带嚼子的笼头。②约束,控制。马廖性宽缓,不能教勒子孙。(《后汉书·马廖传》)③强制,勒令。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2011江苏卷,(陈公弼)拆毁几百处惑乱人心的祠堂,强制巫师务农的人有七十多家。关键在于理解“淫”“勒”的意思,不能一味依据词典的解释,而应依据上下文对这些词进行合理的揣度,所以“淫”解释为“迷乱”“惑乱”比较好。)④率领,统率。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衙不可行。(2009宁夏海南卷,朱昭率领众人在大街要道上与敌人交战,从傍晚直到天明,尸体塞满街面,无法通行。)⑤整顿。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⑥雕刻,刻石记功。例1、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陆游《夜泊水村》凋零,凋残零落;太息,叹息;燕然,山名;铭,刻在器皿或石头上记事的文字。)例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公元89年,东汉窦宪追击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勒石记功而归。燕然未勒是说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例3、不如奉天子,刬(铲除,消灭)多难,可勒勋鼎彝,若何?(2008四川卷,不如拥戴天子,铲除诸多灾难,这样功勋可以铭刻在鼎彝之上,怎么样?)3【羸】瘦弱。 4【累】①连续,接连。例1、连篇累牍。例2、累旬日不见其巅际。(2005福建卷,接连走几十天,仰头看不到山顶。)例3、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②屡次,多次。例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传》)例6、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2006上海卷,(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③托付。小女已累先生。(《聊斋》)④忧患,祸害。⑤牵连。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 5【类】①大多,大都。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②像,类似。佛印绝类弥勒。③事例,条例。例1、举类迩而见义远。例2、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④善。余恐德之不善,兹(此)故不言。(《国语》) 6【离】①遭受。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2011湖北卷,从古到今,厚葬没有像秦始皇那么丰厚的了,然而几年之间,外部遭受了项羽的焚烧的灾难,内部遭受了牧童失火的祸患) 7【罹】①遭受。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2008上海春招,天灾流行,百姓自然会遭受到祸害,与我有何关系呢?)②忧患,苦难,名词。我生之后,遭此百罹。 8【莅】①本义:视,走到近处察看。宿眂涤濯,莅玉鬯。(《周礼·春官》) 引申为“到,来”。例1、方叔莅止,其车三千。(《诗·小雅·采芑》)例2、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庄子·在宥》)例3、莅任,官吏上任。②统治。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③执掌,主管。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柳宗元《捕蛇者说》)楚庄王莅政三年。(《韩非子·喻老》莅政,掌管政事) 9【詈】骂,辱骂。 10【敛】①退缩,收缩。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2011新课标卷,何灌朝着山崖向上射箭,每射必中,有的箭头都射到山石里面去了,辽军吃惊的把他当成是神人,悄悄的退去了。)② 11【聊】①依靠,依赖。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②姑且,暂且。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2【临】①从高处往下看。②面对。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③到,靠近。临视,则虫集冠上。④逢,遇到。临危不乱。⑤将,将要。临行密密缝。 13【廪】①米仓,官府的粮仓。仓廪实而知礼节。②官府供给的粮食。例1、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例2、馆有数百生,给其餼廩。③官府发给的作为月薪的粮食。亦泛指薪俸。饩廪,亦作"饩禀"。④赠送的粮食。岁修无论多寡,饩廪称事总是分所应得。(年收入无论多少,接受粮食谷物等馈赠和自己所付出的辛劳相当。) 14【凌】①越过,超过。岭峤微草,凌冬不凋。②登,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录】①记,惦记。君既若见录。②请,延请。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16【掠】①拷打。共执张仪,掠笞数百。 17【略】①疆界,划定疆界。王与(给予)之武公之略,自虎牢以东。②巡视,巡行。同“徇、按、案”等。公曰:“吾将略地(巡视边境)焉。”略阵(巡视阵地)③掠夺,夺取。进兵北略地。(《荆轲刺秦王》)④攻占,攻取。略野(攻占原野)。略城(攻占城市)⑤差不多,几乎。敬亭丧失其资略尽。(《柳敬亭传》)⑥丝毫,一点儿。例1、略无慕艳意。例2、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2005年上海卷,到了鞠咏就任后,(王化基对他)一点儿不加以礼遇,而是非常急切地考核其公务。)(赋分重点:略、课、倒装句式、补出省

高考文言文:120个文言实词(成语助记)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与成语结合记忆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董卿《中国诗词大会》 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寄同学们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1.安 安分守己: 安:安守。安守本分,规矩老实。 安土重迁: 安:安心,习惯,安于。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形容留恋故乡。 安居乐业: 安:安于。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形容管理者把社会治理得很好。 安贫乐道: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的环境。安闲自得: 安:安闲。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安堵如故: 安:安稳。指相安无事没有改变或十分安定。 相安无事: 安:安稳。指彼此相处平安和睦,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 安身立命: 安身:容身,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精神有所寄托。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计将安出: 安:怎么,怎样。如何制定计谋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2.爱 爱不释手: 爱:喜爱。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节用爱民: 爱:爱护。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爱惜羽毛: 爱:爱惜,珍惜。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爱才若渴: 爱:爱慕。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像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爱财如命: 爱:吝惜;舍不得。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3.被 泽被后世: 被:覆盖。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被褐怀玉: 被:通“披”,穿。褐,泛指粗布衣服。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指上阵战斗或做好战斗准备。 被发佯狂: 被,通“披”,披散。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聪明反被聪明误: 被:表被动。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坑害。 被灾蒙祸: 被、蒙:遭受。指遭受灾祸。 4.倍 事半功倍: 倍:加倍。只用一半的功夫,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 倍道而行: 倍:加倍;道:行程。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弃义倍信: 倍:通“背”,背叛,违背。背离信义。指不讲道义,不守信用。 5.本 照本宣科: 本:书本;科:科条,条文。照着本子念条文。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正本清源: 正:使之正,引申为整顿; 本:树根,引申为根本;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源:水源,源头;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本末倒置: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学)案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够推断出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议结合、学生合作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言实词的把握对文言文阅读至关重要,如果能把一篇文言文中的实词全部疏通的话,那这篇文章你就读懂了百分之七八十。那么,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呢?一方面我们要加强诵读,形成良好的语感;另一方面我们要多做积累,充实我们的知识储备库。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还有一些能帮助我们判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完成练习,探究方法 1. 安排学生分组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练习。 (一) 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1.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以勇力事鲁庄公事:侍奉 B. 乃献遂邑之地以和和:和平 C. 北面就群臣之位就:靠近,引申为“回到” D. 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亡:丢失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沫执匕首劫齐桓公胁迫君其图之考虑 沫投其匕首丢下桓公怒,欲倍其约通“背”,背叛 (二)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先是,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及取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其见抑也如此。衣冠之士,并皆忌之,咸曰:“有学士才,非宰臣器。”识者于其答制中见经纶之用,为时所排,比贾谊在汉文之朝,不为卿相知,人皆惜之。 ——节选自宋光宪《北梦琐言》,有删改。 3.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冠世,不跻大位跻:晋升 B.累有相示相:动作偏指一方,指“我” C.既启之而复卷之启:启发 D.其见抑也如此见:表被动 4.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别令收贮,然未一披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箱子;尘埃 有学士才,非宰臣器才能为时所排排斥 (三)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选自后汉书《仲长统传》 5.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高考文言文实词特殊义项5

5【多】①称赞,赞美。例1、故传天下不足多也。例2、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2006全国Ⅰ卷,他离开东阳回到家乡后,数年不谈荣誉耻辱之事,士大夫们更因为这样而赞赏他。)例3、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2007上海卷,仲长统对高幹说:“您有雄伟的志向却没有雄才,爱好士却不会选择人,这是您应该注意的。”高幹一向自觉不错,没有接受他的意见,仲长统于是离去。)②常常,往往。例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例2、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2007上海卷,他平素重视有名之人,招揽四方游士,士人常常投奔依附他。) 练习:1、上多足下,故赦足下。(皇上称赞您,所以赦免了您。)2、贯高至,对狱,曰:“独吾属为之,王实不知。”吏治榜笞数千……吕后数言张王以鲁元公主故,不宜有此。上怒曰:“使张敖据天下,岂少而女乎!(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与了,赵王确实不知。”官吏审讯,严刑鞭打几千下……吕后几次说张敖因为鲁元公主的缘故,不会有这种事,皇上愤怒地说:“若是让张敖占据了天下,岂不要轻视你的女儿了吗!”) 2【夺】①强制。明年春,崔立变。群小请为立功德碑。……奕辈不能夺。(哈三中2010高三10月考)②强行改变。例1行年四岁,舅夺母志。例2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2011江西卷,即使有人认为像孟贲、夏育那样勇猛无敌,也无法改变他的耿耿忠心!)③耽误,丧失。百亩之田,勿夺其时。④罢免。夺官。(其余略)3【堕】毁坏。堕坏城郭(旧城墙)。 【俄】①顷刻,一会儿。俄有武夫出没波间。②突然,忽然。俄见小虫跃起……直龁敌领。③俄顷,俄而,不久,一会儿。俄顷风定云墨色。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 4【恶】①丑,丑陋。今子美而我恶。(《韩非子》)②坏,不好。岁恶不入,请卖爵子。(贾谊《论积贮疏》)③憎恶,讨厌,不喜欢。④哪里,怎么。例1、彼且恶乎待哉?例2、“且日一啖,饥当不死。”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2008山东卷,“何况一天吃一顿饭,不会饿死人的。”弟弟说:“你的身体本来就单薄,怎么能每天砍那么多柴呢?”)5【而】如果。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2004全国I卷,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 6【迩】①,近。迩年。既而敌行益迩。(《冯婉贞》)②亲近,接近。公正则不迩谗邪。(同“狎”)③浅近。举类迩而见义远。(举类,用类似的事物举例) 7【饵】给……吃。(同“食、啖”)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2008山东卷,牛氏性情凶悍,她总是嫉恨张讷,把他当奴仆看待。叫他吃最差的饭菜,却要他每天砍一担柴。张讷完不成任务就要遭她鞭打或责骂,简直叫人难以忍受。对自己的孩子张诚,她百般疼爱,总是把好吃的东西悄悄地给他吃,还送他到私塾读书。) 8【发】【依据搭配法解词】①兴起。舜发于畎田之中。②发作,抒发。怀怒未发,休祲[jìn](不祥之气,妖氛)降于天。③打开。例1、涂有饿孚而不知发。(开仓赈济)发图例2、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2005重庆卷,侯可一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还给它的主人。重点词语:驰,骑马奔跑或直奔;发,打开;券,田契。)④挖出。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2010天津卷,国王就把鱼骨埋到了海边。用一百斛珠同它一起藏起来,用金子做标记。到了陀汗国有叛军反叛时,将挖掘出来用作军饷,结果一天夜里,被海潮所淹没。)⑤动手,起事。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⑥传扬。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2002上海卷,(我)大概将要死于此地,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重点词:“盖”“焉”“何以”“发”) 9【伐】①功劳,功业。此五霸之伐也。②夸耀,自夸。例1、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例2、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2004天津卷,你刚刚有了功劳,现在往西去谒见主上,不应自我夸耀,要在交谈中时时表现出好像做得不够的样子。) 10【蕃】【依据搭配法解词】①茂盛。五谷蕃熟,穰穰满家。②多。且硕茂,蚤实以蕃。(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③繁殖,滋生。五谷蕃息。 11【繁】①茂盛。佳木秀而繁阴。②多。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12【泛】①漂浮,漂行。泛舟。②倾覆,覆没。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13【犯】①冒着,顶着。例1、触风雨,犯寒暑。(同“被、乘”) 14【方】①比,相比。例1、此人可方比干。例2、董槐……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2006江苏卷,董槐……谈论时事慷慨激昂,常自比为诸葛亮、周瑜。父亲董永对他要求很严格,听到他自比诸葛亮、周瑜的事后,非常生气……)例3、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2011浙江卷)②正直。例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方正之不容也。例2、(韩)休直方不务进趋。(2008天津卷,韩休做人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禄。)③道理,礼仪。例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例2、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论语·侍坐》)④介词,当,在。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⑤副词,才,刚刚。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2009江苏卷,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篯)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⑥副词,正,正在。见有人方引婴欲投之江中。⑦副词,将要,就要。今治水军八十万,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⑧四周,周围。方

高中常见120个文言实词详细解释

高中常见120个文言实词详细解释[河北省柴沟堡第一中学官方网站] 作者:周向阳收集来源:河北省柴沟堡第一中学官方网站录入:Admin 更新时间:2008-10-7 23:21:00 点击数:1040 【字体:】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容易误解的高考文言实词100例(二)

容易误解的高考文言实词100例 (二) 51.出水处犹未可耕,奏寝.前议。 误:睡觉正:息,止 译文:已经退水的田地还不能耕种,上奏要求停止先前的奏议。 52.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 误:贫穷正:困厄,不得志 译文:因为我当时处境困厄,只有贞甫相信我。 53.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 误:权利正:暂代官职 译文:(天会)十年,考中状元,被授官右拾遗,暂时代理翰林修撰。 54.勉顺时政,劝.督农桑。 误:劝说正:勉励 译文:劝勉顺应时代变化,勉励督促从事农桑。 55.议者皆然.固奏 误:这样正:认为……对 译文:议事的人都认为窦固的上奏是对的。 56.至朝时,惠帝让.参曰。 误:谦让正:责备 译文:到了上朝的时候,惠帝便责备曹参说。 57.彦章武人不知书.。 误:文书正:文字 译文:王彦章是一个军人,不识字。 58.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误:私自正:偏爱 译文:文帝说:“你不要说了,我偏爱他。” 59.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 误:迅速正:招致 译文:(子常)对这些都不去救济,却聚敛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60.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 误:可惜正:悔恨 译文:受到张仪的欺骗,大王一定会悔恨的。 61.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尔廷毁我!” 误:期望正:埋怨、责怪 译文:绛侯埋怨袁盎说:“我与你兄长友好,如今你却在朝廷上毁谤我!”62.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 误:危险正:端正 译文:那些人都很随便地蹲坐互相面对,茅容独自端正地坐着更加恭谨。 63.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误:轻微正:如果没有 译文:吕后看见周昌,向他下跪道歉说:“如果没有你,太子差点就被废掉了。”64.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乃知古人为不诬.耳。 误:陷害正:欺骗

高中语文 高考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高考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语言的基础是词汇。”(张志公)“从数量上看,在九百个古汉语常用词中,虚词仅有三十来个,绝大多数部是实词;从在句中的地位来看,一句话的主干成分,都由实词充当;从掌握的难度上看,虚词的特点和用法固然不易了解,但反映复杂事物概念的实词,变化更多,更不易弄懂记住。因此,帮助学生掌握实词是提高他们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也是文言文词汇教学首先要抓好的重要环节”(李保初《文言文教学法》)。 文言文实词的考查不仅直接体现在推断词义题上,还间接体现在文言翻译题中。对于即将步入考场的同学们来说,文言实词的复习着实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因为从历年的高考真题来看,考查的范围比较广,要求考生除了熟悉课标规定的120个常用实词的具体含义外,还需拓宽视野,扩大词汇量,并在复杂多变的语境中努力探寻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规律。 一、借助同义词语推断法。在文言文中,意思相同、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连用,表达同一个意思。考生可以借助常用实词的词义来推断另一个较为生疏实词的词义。 1.“前代圣君,博思咨诹.。”(《后汉书·章帝纪》)“诹”与“咨”同义,咨询。 2.“虽蒙宽宥.,犹执谦退。”(《后汉书·王梁传》)“宥”与“宽”同义,宽恕。 3.“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孟子·滕文公下》)“囿”与“园”同义,古代帝王蓄养禽兽的园地。 4.“百姓怨望.,而海内叛矣。”(贾谊《过秦论》)“望”与“怨”同义,怨恨。 5.“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李密《陈情表》)“擢”与“拔”同义,提拔。 6.“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尤”与“怨”同义,责备。 二、借助反义词语推断法。在文言文中,还经常出现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连用,表达相反或相对的意思。考生可以借助一个实词的词义来推断另一个实词的词义。 1.“议治.乱之本根,求祖宗之故事。(范仲淹《润州谢上表》)“治”与“乱”反义,治,安定;乱,动乱。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陟”与“罚”反义,陟,提拔;罚,惩罚。“臧”与“否”反义,臧,善;否,恶。这里形容词用作动词。 3.“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尚书·舜典》)“黜”与“陟”反义,黜,贬退,陟,提拔。“幽”与“明”反义,这里形容词用作名词,幽,昏愚的官员;明,贤明的官员。 4.“贪多务得,细.大不捐。”(韩愈《进学解》)“细”与“大”反义,细,小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归类整理

选校网https://www.doczj.com/doc/931207074.html,高考频道专业大全历年分数线上万张大学图片大学视频院校库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归类整理 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齐桓晋文之事》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 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3、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赤壁之战》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屈原列传》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屈原列传》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左忠毅公逸事》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登泰山记》 推导提示:“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4、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鸿门宴》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烛之武退秦师》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推导提示:“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5、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齐桓晋文之事》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愚公移山》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活版》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齐桓晋文之事》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完整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1爱: ①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 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 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 ④爱慕,欣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 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 ⑤恩惠。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 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⑥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 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 ★2安: ①安全,安稳,安定。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②安抚,抚慰。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 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③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 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 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哪里)《陈涉世家》译文: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 ⑥养生。衣食所安(养生)《曹刿论战》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 ★3被 :读音一:bai:①被子(名词)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 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②覆盖(动词)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高考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8

高考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8 导读:高考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8 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 别①离别:醉不成欢惨将别(琵)太监泣别(记) ②赠别:今以半别公(记) 草①花草:草行露宿(指)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黄) ②草稿:文方成草(左) 良①良好:未为良时(梦) ②优良:良剑期乎断(察)意似良(促) 有①与“无”相对:若有宿根(梦)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阿) ②通“又”:邹忌修八尺有余(邹) 归①返回:津泽皆归其根(梦)予不得归矣(指) ②归还:归璧于赵(廉)③旧称女子出嫁:吾妻来归(项) 实①与“虚”相对: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梦) 虚①与“实”相对:有苗时采,则虚?而福(梦) ②空虚:成顾蟋蟀笼虚?(促) ③虚心:古之人虚?中乐善(问) 长①与“短”相对:虽与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令人长?号不自禁(项) ②长处,优点:应变将略非所长?欤(《三国志?诸葛亮传》) 长①增长: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梦) ②担当:尔翁长?铨(记)

③年纪大的:孰与君少长?(鸿)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论语》) 定①安定、平定:天下已定?(过) ②规定: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梦) ③决定:计未定?(廉)定?国是之诏下(谭) 守①太守,郡一级长官:谢灵运为永嘉守?(梦)吴起为西河守?(《史记?吴起传》) ②守卫: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战守?迁皆不及施(指) 类①种类:如大小龙湫……之类?(梦) ②像:俨然类?画(促)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理①道理:理?固宜然(六)理?有未安(问) ②治理:称为政理?(张)怪①奇异的:怪?石乱卧(促) ②奇怪,惊疑:理不足怪?也(梦)公子怪?之(信) 上①上面:得双石于潭上(石)置之坐上?(石) ②特称皇帝:上?大嘉悦(促)令查出引入上?谕中(谭) ③献上:臣乃敢上?璧(廉) ④向上:日高日上?(芙)负势竞上?(与) 法①法令、制度: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讲中外之故,力主变法?(谭) ②方法:其法?,用胶泥刻字……(《活板》) ③效法:犹若不可得而法?(察) 成①完成: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黄)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