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的内涵

学前教育:是人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特定年龄的幼年儿童为对象的教育

学前教育的实施及其基本特征:

学前教育的实施有两种形式:一是学前家庭教育主要由父母或其他照看者在家庭中实施

二是学前公共教育,主要有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机构指派专人实施

学前公共教育:是指由家庭之外的社会(包括国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总和

现代学前教育的特征:

学前家庭教育的特点:1、家庭教育是幼儿接触最早的教育2、家庭教育伴随终身3、家庭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的4、家庭教育是个别实施的

学前公共教育特点:1、群体性,托幼机构教育是面向幼儿群体实施的教育2、计划性,托幼机构教育是有关组织机构根据国家或社会的教育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展开3、专业性,托儿所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专业化机构

学前教育和年龄: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学前教育的历史与发展现状:1、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公有公育2、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3、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4、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未来趋势:1、学前教育事业成为了社会公共事业2、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3、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4、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5、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6、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育7、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宜性8、走向多元化

学前教育的价值与价值取向

价值:事物在满足人的需要中的有用性

教育价值:作为客体的教育活动与社会或个人等教育主题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点的关系

学前教育价值:学前教育与个体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学前教育价值选择在学前教育过程中的运行:1、学前教育价值选择对学前教育目的建构的影响2、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对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解与开发3、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师幼关系的性质4、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学前教育评价

学前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是一个不断选择的历史。封建社会重视学前教育所具有的伦理价值。解放到70年代末,履行着服务于政治的功能,是学前教育的政治价值。70年代后学前教育不仅具有了政治价值,还具有了经济价值。随着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渐入,学前教育的育人价值被当做学前教育的本体价值

学前教育功能

学前教育功能: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学前教育职能:是指学前教育必须实现的任务和作用

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1、客观性2、多样性3、整合性4、方向性

学前教育功能的分类

1、从承受对象分为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2、从作用的层次来分分为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

3、从作用的方向来分分为学前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4、从作用的表现形式来分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学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从今儿童在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也叫工具功能。表现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作用

试述学前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1.学前教育价值是指学前教育与幼儿、成人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价值回答

学前教育“应该做什么”、“应该具有什么作用”,体现的是一种期待效应

2.学前教育的功能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学前教育功能回答学前教育“具有

什么作用”,体现的是一种事实效应

3.学前教育价值与学前教育功能的区别表现为:首先,学前教育功能是由学前教育结构所

决定的,是学前教育内在固有的,学前教育一经产生就具有一定的功能;学前教育价值是学前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其次,学前教育功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学前教育价值具有主观性,它是从学前教育主体对待满足其需要的学前教育这一客体的关系中产生的。第三,学前教育功能的发挥在于学前教育自身活动方式的实现,有正负之分;学前教育价值是正向的,能满足学前教育主体需要的而被肯定的学前教育功能才具有价值

4.学前教育价值与学前教育功能的联系表现在:第一,学前教育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学前教

育功能的发挥。价值不等于功能,只有客体的功能作用于主体时才产生价值。如果学前教育不具备各种功能,如果其功能无法发挥,也就无价值可言。第二,学前教育功能发挥如何又决定于人们对学前教育价值的认识。不同学前教育主体在不同价值取向下会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和功能做出不同选择,从而影响了学前教育功能的发挥

学前教育功能的概念及其与职能价值等之间的关系

学前教育功能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学前教育本身固有的客观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呈现的实际产生的作用,是一种实际效应。而学前教育职能强调的是学前教育的职责,是从主观意愿出发评判学前教育应当发挥何种作用,是一种期待效应。学前教育有什么样的功能决定了学前教育会有什么样的价值。所以学前教育价值可以理解为学前

教育功能对于一定主体的意义

试述学前教育个体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之间的关系

学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它可以促进儿童在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也称为工具功能,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作用。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都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

从功能论的角度分析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

1.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的活动,学前教育的本体功能和价值就是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它

必然受到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2.首先,超前学前教育或神童学前教育所依据的关键期理论已经遭到人们的质疑。,将关

键期的作用推至极化,否定了随后阶段教育的作用。另外,关键期并不适用于所有儿童的固定时间段,对于不同的儿童,关键期的起止时间会有所不同

3.神童方案超前教育等都把教幼儿识字作为主要目标之一,任何学前教育方案都必须是科

学的,必须以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为依据。幼儿期是语言掌握的,但主要是表现的口语运用方面,对书面语的理解与运用是以口语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前提的,只有个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才会出现。因为学前期的儿童语言发展任务应以口语为主,而非以书面语为主

4.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惊人的效果,采取了单项强化训练的方法。人为

地加速或强化某个方面的发展进程,通常会以牺牲丧失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只有全面和谐的发展才能获得长足的可持续发展,从儿童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无异于杀鸡取卵,揠苗助长

5.通过以上简单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超前教育神童教育都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夸大了学前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学前教育的效益

学前教育效益: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学前教育效益分为: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

个人效益:指接受学前教育的个人-即幼儿获得的收益

社会效益:指接受过学前教育的个体投入社会经济后,引起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国民收入的增长

学前教育内部效益:某一教育系统用尽量减少浪费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所培养学生的数量学前教育外部效益:一般教育同职业教育的关系以及学校同就业机会的关系-学校和教师能为学生将来就业做什么,以及学生在所学只是就业后能否运用。

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1、适度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2、提高托幼机构学前教育质量3、合理调整学前教育结构4、优化托幼机构教育资源配置5、改革托幼机构教育体制和运行

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1.发展的整体观2.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3.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4.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5.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的教育途径观

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1.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2.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3.教育影

响协调一致的原则4.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5.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家庭、托幼机构、社区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功能

家庭教育的定义:家庭教育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家庭里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

家庭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功能:

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1、胎儿教育为了孩子的健康出生提供了保障2、

婴儿教育为了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1、有助于孩子了解社会的规则2、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3、有助于孩子养成顽强的意志

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有助于孩子发展水平的提高2、有助于孩子职

业取向的选择

幼儿园教育的两大职能:

1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即托幼机构教育外在的工具价值

2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的发展的职能,即托幼机构教育的内在价值

幼儿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在学前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托幼机构教育是整个幼教中最能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要求

的,具有导向作用

2.托幼机构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幼儿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

的幼儿教育。托幼机构不仅担负着教育幼儿的责任,还担负着指导家长,与家庭社区交

流合作等重任

3.一是辐射作用,即想各种形式的幼儿教育发挥指导示范作用并带动非机构幼儿教育的发

4.一是促进各种幼儿教育形式互相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社区教育的定义: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

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势

社区教育的必要性:

社区教育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形

式。从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制度,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社区有责任参加关心和支持学前教育事业的管理与建设,改善教育环境与设施,使

教育服务于社区满足社区的教育要求

社区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1、为学前教育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2、可提高全社区居民

的素质3、为幼教毕业生提供广阔的从业渠道

家庭、家庭、托幼机构、社区的合作

教育生态学的定义: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概括地说,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

教育生态学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保持个微系统间在教育上的统一性十分必要。幼儿既在幼儿园中接受教育,同时又在家庭和社区中受到教育,如果三者能保持一致,将对幼儿的成长很有利

家庭托幼机构社区合作是社会发展与托幼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

家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托幼机构和社区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三大环境

家庭托幼机构社区合作是社会发展与托幼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

家庭社区对托幼教育的价值:

幼儿园教育固然重要,家庭的环境邻里以及周围社区环境也不可忽视。现代教育已经扩展到家庭社区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前教育社会化是当前的必然趋势,是大教育观的体现托幼机构与家庭合作的方式和内容:

方式:1、托幼机构组织的活动: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学校、咨询接待日、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2、教师的日常工作:家庭访问、电话联系、随访、家园联系册3、征集意见工作:家长信箱、意见征询4家园(所)之窗、家园(所)专栏、园(所)刊

内容:1、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帮助家长认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2、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3、组织家长参与,形成教育合力参与园所的教育活动参与幼儿园管理支持和参与园所环境创设等各项活动4、现阶段家庭托幼机构合作的主要问题

托幼机构与家庭合作途径的内涵:

托幼机构和家庭教育有各自的内涵其特点原则方法内容都有所不同,但他们教育的对象是同一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即促使孩子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的途径:

1、在社区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与协作下开展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

2、密切联系社区内各种机构组织

3、通过家长的积极参与,推动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

托幼机构教育与幼儿教师

托幼机构教育的定义:由托幼机构组织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实施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

托幼机构教育的特点:社会性、群体性、计划性、专业性

托幼机构教育的原则:1、保教并重与结合的原则2、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3、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4、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的原则5、重视幼儿同伴相互作用的原则6、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原则

幼儿教师的作用和任务:

作用:1、教师是物质环境的组织者2、教师是幼儿在园生活的组织者

任务: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假话,完成教育任务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3、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5、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第一项任务是中心任务

幼儿园的班级结构:

幼儿园班级主要包括人与物两大结构要素:

人员结构:保教人员与幼儿构成了幼儿园班级的人员结构。

物质结构:班级活动的场所场地实际面积与幼儿人数比例、场地的利用面积与幼儿人数比例、设备和设施的种类、数量与质量玩具游戏材料图书的种类数量与质量等

幼儿教师的角色

信息时代对幼儿教师的角色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1.由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

2.由课程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材的研究者

3.由师幼关系的控制着转变为师幼关系的协调者与合作者

4.由知识的权威转变为知识的终身学习者

行为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对于幼儿和幼儿教师的看法有何不同:

行为主义:首先教师是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其次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强化着。再次幼儿教师的幼儿学习的评估者。最后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

建构主义:首先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其次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此外幼儿教师还是幼儿学习的观察者和研究者

幼儿教师在托幼机构教育中扮演哪些角色:1、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2、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促进者和支持者3、幼儿教师是幼儿行为的辅导者4、幼儿教师是幼儿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5、幼儿教师是幼儿发展的研究者诊断者和评价者

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是如何影响的?

1.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了解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安全的环境,

进而满足他们在生理和情感上的需要;用爱心、耐心照顾幼儿,保护幼儿的生理健康,促进其健康成长

2.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促进者和支持者--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能

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环境,并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支持和促进他们的学习

3.幼儿教师是幼儿行为的辅导者--使幼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重要人物,也是幼儿自发的模

仿者。所以,他们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细致观察幼儿的行为、情感,利用各种事宜的策略来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幼儿教师是幼儿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来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

和教学计划;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来确定教学的内容和范围,帮助幼儿丰富和扩展经验5.幼儿教师是幼儿发展的研究者、诊断者和评价者--通过观察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情况来改

进教学,研究出更适宜的教学计划。对幼儿的行为和思想做出有利于他们发展的判断和评价,并对其不良行为和想法加以矫正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定义及其内容: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

教育观: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幼儿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

内容:1儿童权利和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在教育上教师应民主平等对待幼儿应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和基本权利2儿童特质观和适宜教育观。避免从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幼儿,应充分利用幼儿自身的热点和发展规律去教育他们。3幼儿在自身发展中的作用观和幼儿教育的方法观尽可能利用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活动和游戏中直接感知探索事物,直接与他人交往

专业化的幼儿教师具有哪些特征:1.他们是反思型的非冲动型的教师 2.他们是幼儿的研究者

幼儿教师应该如何对幼儿的行为作出反应:1、判断情境潜在的意义2、做出一些临床诊断3、把这一件事以及对它的思考作为课程设计和班级管理的依据

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

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幼儿生理、心理和教育方面的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和艺术知识

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幼儿行为辅导能力、与幼儿沟通的能力、与家长沟通的能力、独立思维和创造的能力、适应新情况的能力、反思能力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阶段:

1、顺应阶段。如何尽快进入角色克服目前的困难,摆脱混乱的局面

2、适应阶段。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判断与处理幼儿的一般问题,开始能够掌握和控制局面

3、发展阶段。渴望新鲜刺激,开始关注幼儿教育的新趋势,新观点以及新方法同时收集研

究新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以调整更新和充实自己改革和发展课程

4、专业化阶段。不仅能在实践中对理论运用自如,而且有足够的动力支持他去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探索更好的教育方法

隐观念:是教师头脑中已有的,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社会传统观点和过去工作经验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

显概念:是教师从学校里学习到的、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的教育理论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解决?

主要矛盾:就是把自己的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又突出地表现为教师的“显观念”和“隐观念”之间的冲突

解决:教师不仅要不断地用“显观念”来改造和战胜“隐观念”,是书本上的、理论上的、科学的教育观念转化为真正能够指导我们实际教育行为的观念;而且还应不断的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和能力,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这样才能逐渐地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实践符合科学的要求,才能将自己掌握的教育观念有效地转化为科学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工作水平

幼儿教师如何从一名新手教师发展成为一位专业化的教师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2、微型教学

3、教育活动决策训练

4、通过反思来提高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环境创设的原理

环境:一般是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

各角度对环境的分类:无机环境有机环境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规范环境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

幼儿园物质环境的作用: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幼儿园整个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质量是无法保证的。反之,优越的物质环境有利于获得优质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环境:在以幼儿为中心的特点教育机构---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即幼儿园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物质环境对幼儿身心有哪些主要影响

1、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有直接影响

2、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影响颇大

3、对幼儿的情感与人格的发展影响深远

4、幼儿园的教育目的、功能、内容、形态与方法,无一不受物质环境的作用和影响

行为主义、成熟论以及认知发展理论理解幼儿园物质环境的重要作用

行为主义: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对环境刺激做出的反应。环境的质量决定了人的质量这一行为主义的核心观点。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几乎都决定于所处的环境,行为主义对环境作用的重视和强调到了无可复加的程度

认知发展:离开了作用的对象-客体环境离开了主体的积极的活动发展就无从谈起。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程度性质范围方式等直接决定个体发展方式程度性质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9条原则

1、适合性原则: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合幼儿的个性特点。童趣化体现幼儿的年龄差异小班环境要结构简单色彩鲜艳富有感官刺激等特点中班要突出操作性大班突出探索性和实验材料的丰富性

2、挑战性原则:所提供视觉材料操作材料以及各种信息都要适当超越幼儿现实发展水平

3、启发性原则:展现感官刺激物时要同时提出问题,并鼓励幼儿自己寻找答案,鼓励有多种解释

4、丰富性原则:提供多层次多侧面多感官的知识信息操作材料实验探索材料

5、平衡性原则:创设既有利于生理发展,又有利于心理发展,既有利于治理的发展又有利于非智力品质的发展。既有利于幼儿获取百科知识,又有利于他们提高各种能力的平衡和谐的环境

6、系统性原则: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不能盲目或随意

7、动态性原则:环境布置的内容应随季节节日教学任务幼儿兴趣爱好需要和能力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让幼儿每天都有新收获

8、主体性原则:突出幼儿的主体性,从设计到布置再到评价全过程让幼儿参与环境布置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幼儿的需要,保证幼儿对环境的支配自由

9、效用性原则:讲求投资效益,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多的产出

为什么坚持9条原则?如何贯彻?适宜的物质环境使幼儿获取物理知识经验、逻辑数学经验以及其他各类经验的源泉,是激发和表现幼儿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要素的工具和场所

首先要强调安全和卫生,其次要做到:儿童化、教育化、绿化和美化

户外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户外环境的构成要素:自然生态环境活动场地大型玩具及其他体育器材园艺区种植区动物区等

每种要素对幼儿身心的具体影响:

1、促进幼儿各种感觉运动能力及身体素质的发展

2、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帮助幼儿积累科学与数学经验,促进语言能力

的发展

4、促进幼儿创造想象与审美能力的发展

5、促进幼儿自信心独立性的发展

6、增强幼儿之间的合作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户内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户内环境的构成要素:园舍的内部建筑设计活动室的规划模式即活动室的空间规划活动区的材料与布置活动室的设备活动室的墙饰活动室陈设的变更方式与变更频率

每种户内环境要素对幼儿身心的具体影响:

色彩的功能。色彩具有美育功能影响情绪情感的功能调整环境的功能

光线的功能保护视力

声音的功能使幼儿注意力集中减轻精神压力和疲劳

通风的功能直接影响户内温度湿度空气流通空气清新度

户内空间使幼儿感到舒适宽敞整齐且干扰小活动方便学习效率高幼儿之间冲突少

幼关系的本质及其意义

师幼关系的性质:1、师幼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2、师幼关系是一种我与你的人际交往关系师幼关系的意义:

师幼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1、幼儿从与教师的关系中获得关爱2、幼儿获得来自教师的安全感3、教师的榜样作用来自一定的师幼关系中4、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幼儿给与更多的理解与关注5、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幼儿建立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

师幼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的基本体现

师幼关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因素

师幼关系的历史发展与现代特征

对师幼关系认识的发展历程:“主—客关系”的认识、“主导—主体关系”的认识、“双主体关系”的认识、“互主体关系”的认识

当前师幼关系单向度的表现:1、教师-儿童代言人,儿童-教师的应声虫2、教师-抛球者,儿童-接球者3、教师-规则的维护者儿童-规则的执行者4、儿童-教师的玩具,教师-玩具的操纵者

现代师幼关系特征

互动性:人们用互动或相互作用和交往表示教师与幼儿之间关系的“相互性”和“双向性”民主性: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幼儿与教师的相互关系中,常常能够使儿童感受到教师的民主作风

互主体性:优质师幼关系应体现主体间性或互主体性

分享性:良好的师幼关系不仅只是表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和谐、良好,同时也意味着教师与幼儿之间在经验、信息、情感、认知等方面的意义分享

激励性:优质师幼关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教师与幼儿之间在一定的活动中的相互激发

建立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的策略

建立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的几个策略

1、关爱幼儿。关爱幼儿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只有在关爱幼儿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对幼儿的关爱,可以消除幼儿对教师的顾虑,敢于亲近教师、信赖教师,建立安全感。尤其是那些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关爱给他们带来自信、安全、信任感,同时形成幼儿对教师的信赖关系。教师的关爱要体现在师幼互动的整个过程中

2、与幼儿经常性的平等交谈。在人际互动或交往的过程中,交谈或谈话时常用的沟通、交往手段。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话题与幼儿随意、自由、平等的交谈,有利于师幼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师幼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

3、参与幼儿的活动。教师以普通参与者的心态参与到幼儿自主的活动中去,有利于与幼儿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

4、与幼儿建立个人关系。教师设法与个别幼儿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让其在有关活动中充分展示他的活跃的一面,同时使其感受到教师对他的期望,他能努力学习自律克服不良行为,并以此个人关系影响其他幼儿与教师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

5、积极回应幼儿的社会性行为。教师应该对幼儿的行为作出适当的反应,不仅是对幼儿行为本身的一种评价,同时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加强了师幼互动,强化师幼关系

班级的形势与功能

班级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功能;

1、幼儿班级执行着幼儿生活共同体的功能

2、幼儿班级执行着幼儿中开展共同教育活动的功能

3、幼儿班级有利于形成共同的舆论和价值观

班级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1、幼儿班级加强了幼儿之间的社会性交往

2、幼儿班级促进了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

3、幼儿班级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

4、幼儿班集体使幼儿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5、幼儿班级为幼儿提供了表达自我和交流的机会

6、幼儿班级为幼儿之间提供了观念共享的环境

班级生活的组织与管理

班级生活与管理的发展适宜性要求:

1、满足幼儿在班的一切生理需要

2、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

3、满足幼儿操作活动的需要

4、满足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

5、满足幼儿从事不同活动的需要

班级生活组织:

1、根据入园幼儿的情况对幼儿进行编班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活动空间

3、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和规划

4、形成良好的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师幼互动的模式

班级生活的管理:1、拟定班级工作计划2、明确保教人员职责3、对幼儿进行编组4、协调相关资源

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与指导

各年龄幼儿班级生活的指导:

小班:首先要进行必要的入园引导工作。其次做好入园离园的迎送工作。加强对幼儿的照顾。通过活动帮助幼儿减轻焦虑。以大带小。逐渐形成班级活动规则和日常生活的规律

中班:一游戏为班级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加强对幼儿游戏的组织与引导,为幼儿在班级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造充分的条件。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鼓励幼儿积极地表达自己,重视幼儿的建议和想法,关注幼儿的各种表现,帮助幼儿理解自己与班级的关系。建立值日生制度

大班:引导幼儿集体意识的发展引导幼儿之间的协商合作分享。负责任的承担一些班级食物,协助教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励幼儿发表对班级活动的建议和想法。组织和指导大班幼儿参与中小班的活动。理解小学教育活动的要求,感受小学的学习生活方式和要求各年龄幼儿班级生活的特点:

小班:家庭与幼儿园生活过渡与衔接的地位

中班:承上启下的地位

大班:幼儿之间关系分化形成稳定同伴朋友关系。对活动有明显倾向性选择性集体感和集体荣誉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的各种事务

幼儿行为辅导

幼儿行为辅导技术:自然后果法、移情训练法、生活锻炼法、同伴交往法、榜样影响法、社会评价法

幼儿行为辅导的原则:

1、由近及远,循序渐进:不同年龄,不同幼儿,其行为的动机是不同的,因此对幼儿行为辅导要从幼儿发展实际出发,由近及远,循序渐进

2、联系幼儿的生活实践: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培养,必须贯彻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在他们的学习、游戏、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懂得什么事亲社会行为,

并通过反复的实践,积累经验,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3、同步教育:也称一致性教育,即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幼儿园内部对幼儿进行一致的或同步的教育。幼儿园组织各项活动,对幼儿在社会行为方面的要求也要一致。而且成人的言教和身教也要一致,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幼儿

幼儿园课程基础

不同的课程定义:

课程即学科,这种课程定义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其课程涉及为学科课程,重视知识的逻辑与结果

课程即计划,这种课程定义把重点放在可观察到的教学设计上,而不是放在学生的心理体验上,不能把课程和教学单元区分开来,不能很好的把课程与教学区分开来课程评价集中在教学活动上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课程即目标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重视课程目标并根据目标来组织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从客观上讲,必然导致忽视师生互动,忽视学校的潜在课程,这种取向强调目标而非手段

课程即经验这种课程定义的转变,把课程从学科,教材转到了重视学生的学习经验,是一种人文主义的努力

幼儿园课程的定义: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即教育计划、即学习经验

对现代学前教育课程的反思:

第一,在所有知识中,总有一些知识更有价值,也更有必要传授给教育对象

第二,认识是一种客体是一种正确的有规律的固定的绝对客观中立的认识对象

第三,这些理论都不否认科学知识的重要地位,并且都注重循序渐进地传播科学知识

学前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应以儿童全面发展价值的整合、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合为归宿,自然、社会、自我即课程。教育应是一种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人应该成为真正的目的,教育始终不能忘记他的根本使命——使人成为人。只有这样,才可实现“人,诗意地安居。”

幼儿园课程理论流派与课程模式

课程模式的含义:是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课程方案或课程框架

课程模式的构成要素:理论基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案课程的具体类型

各教育因素的组合方式课程评价

幼儿园各种课程流派与课程方案的主要观点:

陶行知:课程内容来源于幼稚园周围的人事物凡是儿童感兴趣的均为活生生的生活教育的材料。课程内容的组织分全年一月每周每日四种。课程实施强调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课程应包括人类生活的全部,全部的生活都是教育,即全部的生活也就是课程

陈鹤琴:强调把儿童看成是教育的主体,一切课程是儿童自己的,是儿童自发的活动。学前

教育课程是为了学前儿童设计的课程。自然和社会是儿童每天接触到的,应该成为幼稚园课程的中心。反对分科教学。幼稚园课程的实施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课程实施应采用整个教学法游戏法小组教学法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点与局限性:

特点:1、儿童具有天赋的潜能,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由的发展2、教育方法必须以了解儿童为基础,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不能局限于单纯传授知识3、课程和教学内容包括感官训练,实际生活训练体格训练和基本知识技能的训练,尤其注重感官选连和肌肉练习,强调儿童适应环境必须以感官为基础

积极价值:教育观点以医学生理学心理学为基础,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论证,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重视感官训练符合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许多发展心理学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感官训练和教育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内容。强调儿童的成长是一个自然开展的过程,重视自由教育,反对教师过多的干涉

局限:为儿童提供的教具过于机械,使用方法呆板枯燥乏味,忽略游戏对儿童的教育价值,过多重视儿童读写算等方面的教育,忽略了儿童的情感陶冶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认知主义影响下的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特点及其现实价值:

特点:1、高度重视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认为儿童内部的知识和认识能力是通过与环境刺激之间的反复的自动扩大的相互作用的循环而建构起来的,反对注入式教学,倡导主动学习

2、强调活动与游戏的教育价值,提倡活动教学,认为活动和游戏能激活儿童思维的内部运算,是智慧的源泉和发展的基础

3、尊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课程内容和和指导方法尽量适应幼儿的自然能力和限度,不人为第加速发展

评价:强调幼儿通过作用于外部世界以及由此获得的反馈信息来建构关于现实的知识,教师指导幼儿选择自己的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速度发展,关注并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但低谷幼儿的认知能力,认知发展的阶段划依据存在问题等。总的来说,认知主义的幼儿园课程在促进儿童发展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上都取得了可靠的结果

凯米课程特点:1、重视儿童的生活活动2、重视儿童认知发展与社会性情绪发展的密切结合3、重视课程内容与学习过程的统一4、重视课程内容的结构化

海伊斯科普课程与凯米课程相比,课程特点:

1、以结构化了的“关键经(即学习经验)作为建构课程的框架

2、重视环境的创建和材料的提供

3、教师和儿童共同设计学习经验强调儿童自发活动和主动学习

4、重视语言的作用

5、课程的每个部分既有指导性,又有具体应对的策略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园课程模式:

1、课程的目标是教会幼儿理解和学习,发展幼儿智慧,确认并培养幼儿的个别才能和兴趣

2、课程规划前,教师仔细考虑所要教授的概念,确认哪些智慧是沟通该内容最适当的方式,也可以从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找到切入点

3、课程内容彼此之间要有联结,并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关,教师个人或是团队在需要是可以设计跨学科的单元,以打破不同学科题材之间的界限,为儿童提供多元模式的学习机会,促进儿童多种智慧能力的发展

4、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同样的概念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教,而且教师在使用教学方法时,必须先决定要学生知道的最高价值是什么,然后寻求一种融合的方式导出这些概念

5、教师并非是独立的个体,可以根据内容领域进行团队合作,也可以“智慧团队”的形式共同教学,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智慧专长,至少负起一种智慧的课程规划或日常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以幼儿为中心,将幼儿及其天赋联系起来,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并透过让幼儿发起并完成自选的主体计划以培养其自发的学习技能教师则把更多的焦点放在幼儿的个体差异上,充分考虑其优势智慧因材施教,通过观察幼儿解决问题及应用知识的方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幼儿提供探索和发展七种智慧机会

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的内容特点积极价值及局限:

特点: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建构和社会共享的过程,教育要着眼于儿童即将达到的或有可能达到的水平,激发他们即将萌芽的心理机能,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课程应具有过渡性,课程内容应按统一的教学大纲设置,并使幼儿园小中大班之间互相衔接,逐渐提高。供给儿童的知识的系统化,能反应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客观现象之间的重要联系和相互依存性。教学活动的类型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和作业,前者属于非正规教育活动,后者为正规教育活动,但二者在每一个具体的教育内容领域,从内容到要求都保持这密切的关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多样化

评价:突出系统化知识在儿童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儿童

缺陷:过分注重机体作业教学,严格按照统一大纲进行工作,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这既束缚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压制了儿童的积极性不利于健康个性的形成

幼儿园课程组织与实施

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材料等的系统化活动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的含义特点和评价:

含义:目标模式是根据课程设计者对学习者行为变化的期望而确定的教育目标进行课程设计的思路

特点:1、区分了一般的教育目标和具体的教育目标并把一般教育目标的分析放在了第一位。

同时也把课程与教学区分开来,将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放在前面,把学习活动或教学设计放在后面,这更符合课程设计的实际情况,具有更强的逻辑严密性

2、目标模式重视目标的结构性要求按不同的层次说平将各种目标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主张价值中立,认为教育是一门科学课程设计是一个技术问题,为课程设计者提供一个科学的系统的技术的设计框架,重视教师的作用以社会为出发点在目标模式规范下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

缺点:不能对课程设计及时作出反馈。课程设计的机械性和缺乏艺术性。过分强调目标的具体性,忽视非预期的学习结果,重视正规课程忽视潜在课程压抑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的含义特点和评价:

过程模式不预先设定目标,而是在设计中详细地说明所要学习的内容,所以要采取的方法以及活动中固有的标准

生成课程:是幼儿特定环境相呼应而生存的课程,课程反映了儿童在环境中发生的一切事情。生成课程的组织与实施:1、生成课程的内容是弹性的、非强制性的2、教师是课程关键的决策者3、儿童、家长、社区成员是课程实施中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4、生成课程的内容与活动具有连续性,是相互联系的

瑞吉欧课程方案案例分析:恐龙课程不是事先规划的,而是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教师和孩子们的互相交流来构建的。孩子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任务是抓住时机,引导孩子正确思维,并在必要时提供帮助

幼儿园生成课程对当前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启示:

优秀的幼儿园课程将鼓励儿童成为有能力的游戏者,同样也有利于教师在实施儿童课程中激励教师也成为有能力的游戏者从许多可能性中做出选择,从而指导儿童的行为,理解儿童,与儿童共同发展

主题单元活动的设计程序:1、列出单元名称2、确定单元活动目标3、单元活动具体安排:包括拟定活动纲要;逐一设计每个活动;检核或评价活动等

项目活动的特点:1、强调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引导下,围绕儿童感兴趣的生活中的课题或认识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发现知识,理解意义2、弹性计划:课程不是预先成就的,设计与实施之间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主张课程要生活化,要以完整的学习促进整体的发展主题网产生的依据:主体对儿童的学习价值儿童的兴趣课程的要求资源的可获得性幼儿园学习环境创设:包括幼儿园建筑、绿化美化、活动室设置等诸多方面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教学的定义: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辩证统一的过程

幼儿园教学的定义: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对幼儿所有学习活动的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支持帮助与引导和幼儿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的过程

对幼儿园教学的理解:

1、学习活动。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系统知识;学习来源不仅仅是教师,还包括同伴、环境等;学习活动不再是接受型的,而是发现型和建构型的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是权威、控制者、操纵者和包办代替者,而应是组织者、支持者、协助者和引导者,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应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

3、强调教师与幼儿的平等、对话的关系,并不否认学习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把两者和谐统一起来,关键在于充分尊重幼儿,以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平等性目的性与计划性广泛性多样性

教学关系的新发展:1、不应只是传授和接受,教师可以教,幼儿之间也可以互相教学则是一种经验的习得和自主建构过程2、不仅是师幼关系3、教育学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几个误区:1、把幼儿园教学等同于上课2、用幼儿园课程代替幼儿园教学3、把幼儿园教学与游戏并列起来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

学习的定义: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幼儿学习活动的特点:活动性、直观性、兴趣性、主动性、广泛性、游戏性、模仿性

活动性:这一特点要求对幼儿的教学应该以真实的经验与事件为基础。应尽可能地给予幼儿动手操作、直接观察和实验的机会,让他们获得亲身的经历和体会,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事情发生的过程

直观性: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感性教材,根据教育内容、任务、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选择实物模型、图片、幻灯等,并用丰富、生动、直观的语言指导幼儿进行学习

兴趣性:教师要设法把要教的东西变成幼儿的需要,使幼儿真正感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调动幼儿内在的探究和学习动机

主动性:教师应尊重幼儿,保障幼儿学习过程的主动性,扬弃过去那种从外部将教学具体要

求强加到幼儿身上的做法,重视过程、重视活动对幼儿的有意义性,重视幼儿的实际动手操作

广泛性:幼儿园教学应渗透于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而不应当仅仅通过上课来进行。教师不仅应当用“上课”的方式来组织幼儿的学习活动,而且还应注意在幼儿的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中指导幼儿的学习活动

游戏性:枯燥无味的学习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只有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游戏中学习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模仿性:幼儿的学习常常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榜样或仿效他人而获得经验。幼儿常常在有意无意中模范教师的言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实践要点:1、教师和幼儿一起控制2、重视幼儿的能力3、与幼儿形成可信任的关系4、做出支持幼儿游戏的评论。采取问题解决的方式解决社会冲突

幼儿园教学方法分类:直接指导的方法间接指导影响的方法

直接指导:由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和任务,通过言语或直观,尽力使幼儿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的方法。运用这类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幼儿认识和掌握一些新的知识与技能

间接指导:教师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或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

直接指导的方法分类:言语的方法包括降解、讲述、谈话等;直观的方法包括演示、示范等讲解:教师向幼儿说明解释某种事实和道理

讲述:教师向幼儿叙述时间,描绘所讲对象

谈话:由教师根据一定的主体,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围绕教师的问题做出回答

演示:是指教师在各项活动中,配合讲述和谈话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幼儿或者给幼儿做示范性的小实验,用以说明或印证所传授的知识

示范:教师通过自己的动作语言声音或者经过选择的典型事例为幼儿提供模仿的对象的方法间接指导影响的方法:包括观察法、发现法、实验法、练习法等

观察法:教师创设一定的机会与条件使幼儿有目的的感知客观事物甚至周围环境的方法

发现法: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为有恶的人提供探索学习机会,使幼儿自己探索环境,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验法:教师知道幼儿运动简单的工具,通过改变一定的条件来引出所要得到的结果

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的原则:

1、与幼儿支持性的联系比管理和知道的疏远的或惩罚的联系更有利于学习

2、幼儿在伙伴关系中的游戏和交流比管理他们或向他们说教更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

3、尊重幼儿的兴趣比忽视破坏或改变幼儿的兴趣更能鼓励幼儿的主动性控制力和能力

4、接受幼儿非教师的思维和推理方式比希望他们象教师那样苏伟和推理更能突进幼儿的思

维和推理过程

5、鼓励幼儿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比为解决问题或企图提供没有问题的环境更能产生更多的学习机会

6、确保提供的信息和活动适合于幼儿的发展水平对幼小的学习经验来说很重要

7、经验和问题解决是幼儿发展对概念和联系的劣迹的主要过程

8、鼓励同伴-同伴游戏和问题增强了幼儿的独立性和胜任感

直接教学间接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教学四种教学方式的运用:

直接教学: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

间接教学: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方式。发现学习为主

支架式教学:通过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幼儿自己,最后撤去支架

合作教学:强调师生合作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

不同类型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指导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实践要点:

集体教学:把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基本相同的事情

小组教学:根据教学和学习的需要把全班幼儿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组,再根据个小组的特点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班级管理:教师让学生适当的承担责任并减少教师给与学生的消极反馈行为的可能性为目的的行为

个别化教学:可以由一个教师面对一两个幼儿进行指导,也可以是幼儿自发自由活动。教师的指导一般在幼儿的自选活动时间进行,教师作为同伴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个别幼儿互动,或是针对个别幼儿的特殊情况,进行专门辅导

集体教学的地位:集体教学最大的优点并不仅仅在于高效率,而在于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感。在集体教学中产生的不仅是教师与幼儿的单向关系,还有教师与幼儿的双向互动以及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等复杂的关系网。这种复杂性正是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所在,它在促进幼儿的社会性的发展中有其它几种教学活动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各种类型活动的指导:

集体教学:1、班级管理策略2、尊重幼儿的兴趣3、注重个体的差异4、打破讲台课桌模式小组教学:1、小组成员的组成2、小组成员在一起的时间3、在支持性环境中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4、教师提前计划小组活动经验5、事先准备好所需材料放在已取得地方6、观看和倾听,了解幼儿如何使用材料和完成任务7、通过提问来帮助幼儿进行发现和对他们正在从事的活动进行思考8、鼓励幼儿相互之间的语言交往,交流他们的想法和发现9、在活动区活动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协调好在选择活动区时发生冲突的幼儿以及注意那些经常只在某个固定的活动区活动的幼儿可以采取建议的方式让他们试试其他的活动

个别化教学:教师与幼儿关系对幼儿的发展和学习有重要影响。教师的关注和热情对幼儿是

有益的。教师通过与个别幼儿对话提供详细的反馈、强化、教授、提出和给与建议

因人施教的原理

因人施教理论基础---个别差异:

包括智力类型的差异学习类型的差异气质类型的差异和其他差异

因人施教是充分考虑和尊重每个受教育者的类型差异

由于因人施教正是看到了儿童的个别差异,包括他们的智力类型、学习类型、气质类型、兴趣需要等等。从而有针对性采取适宜于他们的个体特点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所以,在越来越提倡主体性教育的今天,因人施教成为一项更加引人注意的教学原则

个别差异四方面:意志特征、兴趣方面、能力特征、人际关系

智力差异:尊重这种差异,在教育活动中善于发现幼儿的智力类型,并积极利用和发展他们的优势智力,使幼儿获得充分的学习和发展的信心,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

学习类型的差异:视觉型、听觉型、肢体型、书面型、群体互动型

视觉型:当让他们看的学习内容以图像的形式出现,学习的最好

听觉型:通过音乐和谈话的声音学习的最好

肢体型:学习当他们能亲身运动体验和实验时学习的最好

书面型:喜欢阅读比较容易从书上吸取知识,他们偏好自己研读而不愿意别人为他们解释群体互动型:偏好讨论或大家一起参与的活动,他们喜欢交换意见

教师需要认真观察研究每个幼儿的学习类型,并加以尊重,在活动时避免统一化要求,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学习

气质类型:抑郁质、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

教师应自觉避免情感上的偏爱,正确对待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比如对抑郁质儿童格外细心照料多加鼓励,对于胆汁质儿童注意耐心引导他们控制情绪延缓行为或表达。只有顺应幼儿气质类型,充分接纳由气质类型造成的行为差异,扬长避短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特征的形成

其他差异:认知风格的差异、兴趣差异、需要差异、能力差异、速度差异以及性别的血型造成的差异。儿童在能力和速度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是遗传和后天多种作用的结果。教师不能只偏爱能力突出的儿童,应注意给与能力和速度发展较慢的儿童适当的发展机会,同时在教学方式机理手段时间期望上有不同的考虑

因人施教内涵:

充分考虑和尊重每个受教育者的类型差异水平差异以及学习风格兴趣需要能力速度性别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途径手段策略材料以及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多选择性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最适合的教育

因人施教意义:享受适当的教育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因人施教是儿童全面发展的桥梁、因人施教是实现幼儿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2018年10月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教育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0398)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被誉为“中国幼儿教育之父”的是 A.蔡元培B.陶行知C.陈鹤琴D.张学门 2.我国学前教育“小学化”“学科化”的倾向表明其价值取向是 A. 知识中心B.能力中心 C. 个体中心D.社会中心 3.幼儿园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教育的主要手段是 A.学习B.游戏C.劳动D.生活 4。世界上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由福禄贝尔创办于 A.1816年B.1837年C.1903年D.1907年 5.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以及教育的价值取向的决定因素是 A.经济水平 B. 政治制度C.文化传统D.科学技术 6.《教育规划纲要》对学前教育发展任务是到2020年全面普及 A.学前一年教育B.学前二年教育 C.学前三年教育D.0—3岁婴幼儿教育 7. 体现一个国家教育水平蔼低的是 A. 经济发展实力 B. 民族文化繁荣C.个人受教育水平D.科学技术水平8.从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判定儿童,其年龄标准分别是 A.O—l4岁,0—l2岁B.0—15岁,0—l2岁 C.O—l8岁,0—l4岁D.0—14岁,0—l8岁 9.推动儿童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遗传素质B.社会因素C.主观因素D.自然因素 10.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问题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指的是 A.教育规律B.教育方针 C. 教育目的D.培养目标 11.儿童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即是儿童的A.主体性B.目的性C.天性D.社会性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的基础性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奠基性的特征,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开端,而且是整个教育链条的起点:1.学前教育的内容具有基础性 2.学龄前期的个人发展的基础阶段 3.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制度的基础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就是指学前教育具有造福公众、让社会获益的性质,决定于学前教育准公共产品的性质:1.学前教育公益性的理论基础(公共经济学) 2.学前教育公益性体现在其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上 3.政府参与是学前教育公益性实现的保证 1.学前教育的儿童发展价值:学前教育对儿童的个性、社会学发展的价值 学前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价值 2.学前教育的社会发展价值:通过服务于家长从而间接影响社会发展 通过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从而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 (1)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间接影响 (2)对未来社会政治的发展产生间接影响 (3)对社会文化的传承产生间接影响 1.儿童发展与教育的辨证关系:发展决定教育;教育可以创造发展;教育对发展的创造并不是任意的,教育所创造的发展必然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符合发展的自然进程。因此,教育与儿童发展相互制约,相互决定。 2.教育应当尊重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 3.教育应引导并促进儿童发展 含义:儿童观是有关儿童的看法,观点和主张等总称。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儿童在人类社会中应享有的地位与权力;二是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儿童成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 科学内涵: 1.儿童是人(儿童作为人,具有与成人一样的人格和尊严、一样丰富的精神世界、一样的差异性。儿童幼稚、不成熟,这恰恰代表着人类发展的轨迹以及学习和发展的可能性) 2.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不同于成人,正处于发展之中) 3.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儿童期不仅是成人生活的准备阶段,而且还有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

2017年10月自考学前教育原理00398真题和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教育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0398)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学前教育就是指 A.0-3岁的儿童的教育 B.3-6、7岁儿童的教育 C.2—5岁的儿童的教育 D.出生至6、7岁儿童的教育 2.在我国第一次提出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教育家是 A.康有为 B.蔡元培 C.陈鹤琴 D.陶行知 3.决定学前教育性质的是 A.经济水平 B.政治制度 C.文化传统 D.科学技术 4.我国学前教育充分吸收外国的教育理论如皮亚杰的建构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瑞吉欧的课程理论等,体现了学前教育对文化的 A.传承功能 B.交流功能 C.选择功能 D.创新功能 5.“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反映了生物的 A.遗传性 B.社会性 C.主观性 D.能动性 6.决定学前教育价值的关键因素是 A.办学理念 B.教学水平 C.发展适宜 D.儿童身心 7.一般儿童都先学会爬然后再学会走路再能四处跑动,先感知理解周围事物再产生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这说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个体差异性 8.德纳姆等人研究发现成人对儿童的支持和帮助有助于儿童在别人悲伤愤怒痛苦时表现出助人行为,说明学前教育显著地影响了儿童发展的 A.社会性 B.自然性 C.目的性 D.生理性 9.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特征有二,一是在全面发展要求上反映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可能性,二是人的素质发展 A.以德为先 B.以智为先 C.以体为先 D.以美为先 10.学前儿童肌肉力量、韧带强度正处于发育过程当中,在体育锻炼时要做到“高密度,低强度”,反映了学前儿童体育应具备的特点是 A.生活化 B.趣味性 C.简单化 D.适宜性 11.学前儿童知识经验少理解力差,不易分清正确与错误,各种教育影响都易接受,为了帮助其分辨是非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学前德育中应贯彻 A.规范与尊重相结合原则 B.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C.教育影响一致性和一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12.学前儿童美育本质上是一种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原理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学前家庭教育和( A ) A.学前公共教育 B.幼儿园 C.社区学前教育 D.托幼机构教育 2.下面不属于 ...学前教育功能主要特征的是( B ) A.多样性 B.主观性 C.整合性 D.方向性 3.幼儿班级生活的安排是( A ) A.以一日生活为基础 B.以教学活动为基础 C.以游戏活动为基础 D.以室内活动为基础 4.强调应以个人天性的发展为目的,应该为自己和自己的爱好而生存的著作是( B ) A.《理想国》 B.《爱弥尔》 C.《教育论》 D.《明日之学校》 5.个人接受学前教育,终身所能获得的收入扣除所支付的教育成本的净收益,指的是学前教育效益中的( C ) A.社会经济效益 B.社会精神效益 C.个人经济效益 D.个人精神效益 6.实践中,有的教育者认为识字、唱歌、数数等是最重要的,至于和同伴的交往能力、身体发展等,都是无关紧要,能够忽视的。这主要违背了( A ) A.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 B.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 C.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 D.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7.俗话说:“智慧出在手指尖儿上”,它强调的是对儿童发展起重要作用的( A ) A.操作活动 B.活动空间 C.游戏活动 D.教学活动

8.强调学生的平等参与,加强学生参与的过程,主张要促进学生参与就近学校的文化、课程、社区活动,并减少排斥。这主要体现了现代学前教育发展趋势中的( C ) A.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 B.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宜性 C.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育 D.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 9.从历史上看,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的( A ) A.唐代 B.南宋 C.元代 D.商朝 10.从承受对象的差异来划分,学前教育的功能能够分为个体功能和( D ) A.基本功能 B.正向功能 C.显性功能 D.社会功能 11.在与儿童的教学互动中,不断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包括兴趣、问题、经验、建议等)调节、修订与完善课程计划。这样的幼儿园课程组织方式是( A ) A.幼儿园的项目活动 B.幼儿园单元主题活动 C.幼儿园生成课程教学 D.幼儿园学科教学 12.认为教师是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强化者、评估者和榜样的理论是( C ) A.成熟主义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建构主义理论 13.教育要着眼于儿童即将达到的或有可能达到的水平,课程要具有过渡性、衔接性,提供给系统化的知识。这是哪一幼儿园课程流派的基本理论?( D ) A.蒙台梭利教育法 B.认知主义的幼儿园课程 C.结构主义的幼儿园课程 D.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 14.托幼机构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主要由园长、所长或其它领导接待家长的来访,以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方式是( B ) A.家长开放日 B.家长接待日 C.咨询接待日 D.家长会 15.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与中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一样,都是教育情境中的学习。所不同的是,幼儿学习的基础是( A )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00398《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原理》 绪论 1.学前教育的概念: 广义:凡是能够影响和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成长与发展的活动都属于学前教育;狭义: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学前教育是儿童(0~6,7岁)入学前的教育 学前教育的教育对象包括(婴儿0~3岁)和(幼儿3岁~6,7岁) 2.学前教育学的概念:学前教育学就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的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应用性质的学科,既要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研究学前教育规律,又要在研究中服务于学前教育实践。 3.学前教育原理与学前教育学的关系:学前教育理论是对学前教育学中一般、典型问题的研究。 4.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孕育(15世纪以前)、萌芽(16世纪-18世纪初)、初创(18世纪后期-20世纪前半期)、发展(20世纪中叶至今) 孕育:柏拉图(古希腊)《理想国》 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优育 萌芽: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提出了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泛智学说《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世界图解》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百科全书洛克(英国)《教育漫话》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 智育三部分,理论基础是“白板说” 卢梭(法国)《爱弥儿》提出应当遵循自然的去教育儿童,基于儿童自由,重视儿童生活的权利,培养真正的自然人被誉为“儿童的发现者” 裴斯泰洛齐(瑞士)《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他的子女》《母 亲读物》提出应重视儿童本质发展,应依照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使儿童 获得适当的发展机会 初创:福禄贝尔(德国)世界上第一所(最早)幼儿园;恩物;“幼儿园之父” 1837,勃兰根堡,收托3-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 1840-“幼儿园” 《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推动学前教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蒙台梭利(意大利)《蒙台梭利教学法》《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

学前教育原理案例分析教案资料

案例一、小宝已经3岁了。近些天,孩子的“言行举止”比较特别。比如,有一天老师带孩子做户外活动时,小宝突然说:“太阳公公一个人在天上,他会不会孤单啊?太阳公公有家吗?有没有爸爸、妈妈?”小宝特别不喜欢老师管他,总是“不听话”。比如,本来会自己好好地用汤匙吃饭,却故意把米粒撒一饭桌,用手捡着放到嘴里。不过小宝有时也挺可爱的。比如,前天中午,老师帮小宝盛好饭,小宝一脸认真地说:“老师,你辛苦了。”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面问题: (1)孩子的“言行举止”说明了什么? (2)这个时期,幼儿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案例分析 孩子的行为举止说明: (1)孩子正处于心理的高速发展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比如,提出“太阳公公会不会孤单”、“太阳有没有爸爸、妈妈”,说明思维的发展,出现了最初的概括和推理;想像的发生,把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进行了延伸、扩展。“不听话”说明孩子最初的独立性的出现;“故意用手捡米粒放进嘴里”说明孩子动作技能的发展,对新的动作产生了兴趣;会说“老师辛苦了”,说明儿童已开始使用抽象的词语,但还经常需要和具体活动联系在一起。 (2)注意保护孩子的探究精神,但要和重视安全结合起来,而且不要打击孩子积极认知的兴趣。孩子“反抗期”的执拗,要注意教育,不要养成任性的性格,同时又不能耻笑、威胁孩子。对待孩子的独立性,要注意教育,防止养成执拗性的同时,也要防止形成懒惰、依赖、无独立愿望的不良性格。 案例二、经过长时间教育,我发现班上大部分孩子洗手的方法还是不正确,手总是洗得不干净。我们几位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我让孩子们相互看看、摸摸自己和别人的手,比比谁的手干净,并让孩子们总结洗手的“小诀窍”。有的孩子说“要用肥皂搓,再用水冲干净”。有的说“洗手时要卷起袖子,不然会把衣服弄湿的”。我搬来了娃娃家的“脸盆”、“肥皂”、“毛巾”等,请孩子们学习并练习洗手的正确步骤:先卷袖子→打开水龙头冲一下手→用肥皂搓

2017年04月自考学前教育原理00398真题和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教育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0398)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鼹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被后世誉为“儿童的发现者”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柏拉图 C.皮亚杰 D.卢梭 2.提倡贫民化幼儿教育、创办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和第一所劳工幼儿团并用艺友制培训幼儿教师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 B.陶行知 C.陈鹤琴 D.张学门 3.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 A.<大教学论》 B.《世界图解》 C.《母育学校》 D.《爱弥JL) 4.提倡中国化的活教育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 B.陶行知 C.陈鹤琴 D.张学门 5.把教育看作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和自身生产的需要的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6.学前教育作用于政治的主要途径是 A.普及教育 B.培养人才 C.制造舆论 D.教育立法 7.我国学前教育充分吸收外国的教育理论如皮亚杰的建构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瑞吉欧的课程理论等,体现了学前教育对文化的 A.传承功能 B.交流功能 C.选择功能 D.创新功能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学前教育的性质 B.人口的数量、质量、布局决定着学前教育的目的 C.文化影响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 D.政治制度决定了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9.网络课程、计算机辅助教育等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丰富了现代幼儿园的教育技术,表明对学前教育产生这种重大影响的因素是 A.社会经济 B.政治制度 C.社会文化 D.科学技术

自学考试00398《学前教育原理》检测试卷(答案全面)

C .文化影响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 D .政治制度决定了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9.网络课程、计算机辅助教育等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丰富了现代幼儿园的教育技术,表明对学前教育产生这种重大影响的因素是( )。 A.社会经济 B .政治制度 C .社会文化 D .科学技术 10.学前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A .发展幼儿智力 B .增强幼儿体质 C .培养健全幼儿 D .增长幼儿才干 11.认为人类的发展取决于内部的、生物学的以及心理的决定因素,这是( )。 A .机械论模式 B .机体论模式 C .环境模式 D .社会生态论模式 12.要让幼儿动作技能、身体姿势、各器官系统同步平衡发展,幼儿体育锻炼应符合的特点是( )。 A .简单化 B .适宜性 C .全面性 D .社会化 13.以增进儿童对环境的认识,培养认识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发展智力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即( )。 A .学前儿童体育 B .学前儿童智育 C .学前儿童德育 D .学前儿童美育 14.铃木真一说“有了天才的感觉,你就会成为天才;有了英雄的感觉,你就会成为英雄;孩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他就会成为好孩子”,说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要注重运用( )。 A .榜样示范法 B .正面说理法 C .赏识激励法 D .自然后果法 15.父母对孩子充满了无尽的期望和爱,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对孩子缺乏应有的控制,对违反规则的行为采取忽视或接受的态度,这种家庭教养方式属于( )。 A .权威型 B .专制型 C .溺爱型 D .忽视型 16.由社会教育机构和团体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儿童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指导不同年龄段儿童家长,对家庭教育中易出现的问题提供处理建议,对家庭中各种问题进行咨询的一种教育指导组织形式,即是( )。 A .家长学校 B .家庭教育咨询 C .父母学校 D .亲子园 17.由英国政府发起,面向4岁以下婴幼儿,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医疗保健、保育、早期教育服务及对家庭的支持的项目是( )。 A .“确保开端” B .“天使计划” C .“先行计划” D .“婴幼儿读书计划” 18.“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是( )。 A .高要求、高反应 B .高要求、低反应 C .低要求、高反应 D .低要求、低反应 年级 班级 准考证号 姓名

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 1.学前教育: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2.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3.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的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4.家庭学前教育: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学龄前子女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5.社会学前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在由社会组织建立的专门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6.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7.文献法:是通过搜集、查阅、整理已有的相关文献以获得研究对象资料的研究方法。 8.调查法:是以访谈、问卷、测验等间接手段获取某一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现状、成因、发展等方面资料,从而对研究对象的特征作出概况的研究方法,也是学前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9.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观察、测量等手段,探索、验证建议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幼儿教师基本工作职责是什么,现代幼儿教师应承担哪些角色? 现代幼儿教师用哪个承担的角色有:(1)教育者(2)公共关系的协调者(3)幼儿游戏的伙伴(4)幼儿的第二任母亲,也是幼儿的之心朋友(5)既是学前教育实践者,也是学前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建构者 2.简述确定幼儿园活动主题的主要依据。 在主题选择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幼儿。幼儿的兴趣、需要、生活经验、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水平等。(2)主题自身的特点。(3)教师。(4)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3.简述幼儿园教学评定的内容(1)评定教学目标;(2)评定教学内容;(3)评定教学过程;(4)评定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5)评定教师 1.谈谈你对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的看法。 《学前教育学》主要是研究学前教育的现象,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增强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它是教育学的分支之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规律和方法,更好地指导学前教育实践。然而,近年来学前教育学科并没有占据它应有的地位。一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学前教育学"的看法是:"理论性太强了""枯燥无味""学了也没用。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和各种实施形式的特点,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过程,知道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学前教育观有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对学前教育目标、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与教育要求有了更深的了解,明白了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学到了怎样去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知道怎样进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学前教育学教案

学前教育学教案 第一章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 教学目标:掌握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过程和现代主要的理论流派,对学前教育理论产生初步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主要流派中的前六个流派的理论观点。 教学难点:精神分析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一、学前教育的年龄对象 (一)我国古代家教思想中提出“教子婴孩”、“早欲教” (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母育学校教育,是指出生到6岁的儿童应在母亲身边接受教育 (三)近代幼儿园产生后,学前教育的年龄趋向于3岁到入学前。 (四)当今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应为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一)学前家庭教育的特征 1、领先性 2、长久性 3、单独性 4、随意性 5、随机性 (二)学前社会教育的特征 学前社会教育指出由社会各方为学龄前儿童开设的集体保育教育机构及设施。其特征如下: 1、群众性 2、目标性 3、计划性 4、多样性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 (一)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学前教育主张 1、从学前期起,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教育。 2、重视学前期的教育 3、重视游戏、体育、唱歌、讲故事等活动。 4、根据人的身体发育,从出生起每7年划为一个自然段。 (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后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为系统学前教育理论建立奠定了基础。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著作中的学前教育思想《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 2、法国教育家卢梭《爱弥儿》中的学前教育思想。 3、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新社会观》、《论人类性格的形成》著作中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学前教育学从教育学科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1837年福禄被贝尔在勃兰根堡设立一所幼儿学校,专收3—7岁的幼儿。1840年正式将学校取名为幼儿园,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福禄贝尔基本的教育思想。 三、进入20世纪以后,学前教育形成了相互吸收又各具特色的理论流派。 (一)杜威的儿童观及其学前教育理论 1、杜威的儿童观。 2、杜威对教育本质的看法。

自考《 学前教育原理 》知识要点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知识要点 第一章第一节 1. 教育的概念:广义和狭义;( P1 ) 从广义上来讲,凡是能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不论她是有计划的还是偶然的、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自觉的还是自发的、来自社会、家庭还是学校的、都是教育。 而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指接受过训练的专职人员在专门的教育活动场所根据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受教育者进行的知识技能传授、思想品德培养等旨在促进身心各方面发展的活动的总和。 狭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 2. 判断题;( P2 ) 在中国古代,小学教育没有统一系,入年龄也无统一规定,因此学前教育也就没有明确的年龄划分。 19 的葵卯学制规定蒙养院招收 3~~7 岁的幼儿,接受四年教育后,即 7 岁进入初等小学。 3. 广义和狭义的学前教育。( P2 )

一种认为从儿童出生一直到入小学这一段时期的教育为学前教育,被称为广义的学前教育。 另一种则为狭义的学前教育,专指 3~7 岁儿童的教育,以有别于 3 岁以前的乳婴儿教育。 4. 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P3 )一是:学前家庭教育,主要由父母或其它照看者在家庭中实施;二是:学前公共教育,主要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机构指派专人实施。 5. 家庭教育的概念:( P3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由父母或其它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 6. 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有以下特点。( P3 ) (1.) 家庭教育是幼儿接触最早的教育。 (2.) 家庭教育伴随终身。 (3.) 家庭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4. )家庭教育是个别实施的。 7. 与学期家庭教育相比较,托幼机构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P4 ) 1. 群体性; 2. 计划性 3. 专业性。 8. 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P5~P7)( 一 )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二)、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三)、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四)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9. 历史上最早的公共教育机构。( P6 )欧文在她的工厂区内为工人阶级及其子女兴办学校,其中包括 18 开办的专门招收 1~6 岁贫穷儿童的“性格形成新学园”。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复习题

我国学前教育有哪些基本理论?①发展的整体观②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③学习与发展 的幼儿主体观④教育促进和参 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⑤活动是 教与学的共同基础的教育途径观。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客观性;多样性;整合性;方向性。社区教育的特点:整体性;区域性;全面性;平等性;有效性。家庭对托幼机构教育的意义:1)家庭是儿童成长最自然的生态 环境2)家庭是儿童的第一个学校。简述家庭教育和托幼机构对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影响特点答:家庭教育的特点:①早期性:家庭教育是幼儿接触最早的教 育②终身性③潜移默化性④家庭教育是个别实施的 托幼机构的特点:①群体性②计划性③专业性简述家庭教育、托幼机构教育和社区教育在学 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家庭教育的作用:①家庭教育保让了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②家 庭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 程③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托幼机构教育的作用:①辐射作用,即向各种形式的幼儿教育发挥指导、示范作用并带动幼儿教育的发展②促进各种幼儿教育 形式相互沟通、形成教育合力。社区教育的作用:①为学前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②可提高 全社区居民的素质③为幼教毕 业生提供广阔的从业渠道。 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的主要内 容有哪些?:①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2.帮助家长创设良好 的家庭教育环境;3组织家长参与、形成教育合力。 简述时代呼唤幼儿教师角色的 转变。:1由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2由课程教材的踏实执行者转变为课 程教材的研究者;3由师幼关系的控制者转变为师功关系的协 调者与合作者;4由知识的权威转变为知识终身学习者。 教师与幼儿之间除了基本的师 生关系之外,还扮演着那些其他角色?1幼儿老师是幼儿的养护者;2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促进者和支持者;3幼儿教师是幼儿行为的辅导者;4幼儿教师是幼儿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5幼儿教师是幼儿发展的研究者、诊断者和评价者。 简述活动区创设的基本原则: 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简述动物区的创设要求。 1饲养可爱的、易于养活的各种小动物,以便于幼儿了解动物的种类和习性;2在成人的帮助下,让幼儿通过合作来饲养小动物,引导幼儿认真研究各类动物生活的条件、习性和生长特点等,做好观察记录;3注意饲 养动物的卫生与安全;4动物房 要注意采光。简述幼儿园物质 环境创设的系统性原则:(1) 强调环境创设要有明确的目的 性、计划性、系统性。(2)要 求利用环境提供给幼儿的知识 信息、活动材料等要保持横向和 纵向的联系,三维空间同时提供 的内容要有密切的横向联系,而 且要注意引导幼儿认识和理解 这种联系。(3)前后更替的内 容要注意纵向联系,前面内容是 后面内容的基础,后面内容是前 面内容的深化和拓展。(4)活 动材料的更替要遵循由简单到 复杂,操纵由易到难。幼儿园 物质环境创设的适合性原则:1) 一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首先 要使环境童趣化,能深深打动和 吸引幼儿;其次要体现幼儿的年 龄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发展的需 要。2)二要适合幼儿的个性特 点。要使环境个性化,充分考虑 每个幼儿的动机需要、兴趣爱 好、学习方式、能力水平、性格 特点等,是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 环境中有令他着迷的食物。专业 化幼儿教师的特征:第一他们是 反思形的非冲动型的教师;第二 他们是幼儿的研究者。幼儿教师 专业化发展的阶段:顺应阶段; 适应阶段;发展阶段;专业化阶 段。简述当前师幼关系单向度的 表现。1教师——儿童的“代言 人”,儿童——教师的“应声虫” 2教师——“抛球者”,儿童—— “接球者”3教师——规则的维 护者,儿童——规则的执行者4 儿童——教师的“玩具”,教师 ——“具”的操纵者。现代优 质师幼关系的特征:互动性;民 主性;互主体性;分享性;激励 性。简述班级生活的特点。1生 活节律性;2保教教渗透性;3 活动多样性;4内外互动性;5 班级的组织性。班级管 理的指导策略:1)拟定班级工 作计划2)明确保教人员职责3) 对幼儿进行编组4)协调相关资 源。简述不同年龄幼儿班级生活 的特点和指导:特点:小 班:开始适应新的环境;对班集 体活动缺乏经验而较被动;中 班:基本上形成了班级生活规范 和制度,形成稳定的师幼关系和 同伴关系;逐渐形成班级归属感 和荣誉感,在班级活动中表现较 强的主动性;大班:幼儿之间的 关系开始分化,大部分幼儿形成 了稳定的同班朋友关系;对班级 活动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和倾 向性;具有了强烈的集体荣誉 感,关心班级、小组的荣誉和价 值;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的各种事 物,对班级事务能表达自己的建 议和主张。指导:(1)小 班:①进行必要的入园指导工作; ②做好入园离园的迎送工作③加 强对幼儿的照顾④通过活动帮助 幼儿减轻焦虑⑤以大带小⑥逐步 形成班级活动规则和日常生活 的规律(2)中班:①以游戏为 班级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加强 对幼儿游戏的组织与引导,为幼 儿在班级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 造充分的条件②通过班级活动, 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③ 重视幼儿通过各种方式积极表 达自我,重视幼儿对班级活动的 建议与想法,关注幼儿在班级活 动中的表现④帮助幼儿理解自己 与班级的关系⑤建立值日生制度 (3)大班:①通过维护班级规则 和荣誉,引导幼儿集体意识的发 展②积极引导幼儿间的协商、合 作、分享③鼓励幼儿负责任地担 任一些班级事物,协助教师做一 切力所能及的事情④鼓励幼儿发 表对班级的建议与想法,并积极 采纳幼儿的合理⑤合理组织和指 导大班幼儿参与幼儿园中、小班 幼儿的活动⑥的通过各种方式帮 助幼儿了解小学教育的形式,理 解小学教育活动的要求,并在班 级活动中逐渐使幼儿感受小学 的学习生活方式和要求。(4)混 合班:①以分组活动为主,满足 不同年龄幼儿活动和发展的需 要②促进不同年龄幼儿之间相互 认识和理解,适当参与彼此和活 动,鼓励年长幼儿关心年幼的孩 子班级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有 哪些功能?1幼儿班级执行着幼 儿生活共同体的功能;2幼儿班 级执行着在幼儿中开展共同教 育活动的功能;3幼儿班级有利 于形成共同的舆论和价值观。 简述班级生活与管理的发展适 宜性要求。1满足幼儿在班的 一切生理需要;2满足幼儿的游 戏需要;3满足幼儿操作活动的 需要;4满足幼儿之间交往的需 要;5满足幼儿从事不同活动的 需要。幼儿行为辅导有哪些 基本原则?:1由近及远,循序 渐进;2联系幼儿的生活实践;3 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家庭成员之 间、幼儿园内部之间的同步教 育。幼儿行为辅导的基本技术: 自然后果法;移情训练法;生活 锻炼法;同伴交往法;榜样影响 法;社会评价法。简述课程模式 的含义及主要要素。课程模式 —是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各要素 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训话方案 或框架。主要要素有:理论基础、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案、 课程的具体类型各教育因素的 组合方式及课程评价。多元智 慧理论的幼儿园课程的内容: 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 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 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 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 的能力;它的基本性质是多元 的,每个人都具有7种智慧:语 言智慧、逻辑-数学智慧、空间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各章要点)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 第二节近代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现代的学前教育 第四节当代中国的学前教育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第二节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第三节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第四节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第五节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第三章掌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第一节儿童与儿童发展 第二节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 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 第四节学前儿童德育 第五节学前儿童美育 第五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学前教育 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第二节社区学前教育 第六章幼儿园教育 第一节幼儿园的性质与任务 第二节幼儿园教育目标与原则 第三节幼儿园教育容 第四节幼儿园教育组织与实施 第五节幼儿园教育评价 第七章幼儿园教师, 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角色 第二节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 第三节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 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合作 究对象。学前教育学与学前教育有区别,学前教育学是怎样产生并发展的,研究学前教育有哪些具体的法、有意义? 。学前”,顾名思义,即入小学之前,当儿童入学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就已经能够达到进入小学的需要。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各国对于儿童接受划地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它的教育对象包括婴儿

片段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此阶段,国外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开始关注学前儿童教育。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提出应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忧育。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著有《雄辩术原理》一书,他提出未来雄辩家的培养和教育应从婴儿期开始。在我国,学前教育思想同样散见于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如《大戴礼记·保傅》记载朝统治者注重胎教;《礼记‘则》篇中有从儿童能食能言时便进行教育的记载;晋南北朝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 一些具有相对完整体系的学前教育著作相继出现。学前教育学开始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福禄贝尔是学前教育埋论的奠基人。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推动了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著作有《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等,他为幼儿开发了一系列的玩具——恩物;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幼儿园教育体系。美国教育家杜威著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主义与教育》等他认为教育应让儿童从做中学,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2012 (60、 幼儿美育各(出现)4次(80%)(60%),环境创设、学前教育研究 ,儿董社会性发展、学前教育机构中教师与幼儿的相互作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认知教育课程、 ”。在晓萍、静主编的 的问题,提出教育建议的研究法。 3.实验法 实验法是教师根据研究的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 是学习学前教育原理必须阐明的容。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重点1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重点 识记重点: 1、学前教育:是指旨在促进入学儿童(0-6.7)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是人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是以 特定年龄的幼年儿童为对象的教育。 2、学前教育实施形式 3、家庭教育 4、广义的家庭教育 5、狭义的家庭教育 6、家庭教育的特点 7、幼儿教育观 8、因人施教 9、单元主题活动 10、幼儿行为辅导 11、幼儿行为辅导原则 12、幼儿行为辅导技术 13、学前教育功能 14、全纳式教育 15、.学前教育价值取向 16、各个年代、人物、及事件 第七章不同课程的定义、理解与分析 1、幼儿园课程 2、课程模式的含义 3、课程模式的构成要素 4、课程设计的概念 5、幼儿园课程理论流派与课程模式 6、认知主义的幼儿园课程 7、多元智能理论的幼儿园课程 8、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 9、海伊斯科普课程 10、凯米课程 11、简述HIGH/SCOPE课程模式中PWRE的涵义及其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八章 1、学习的定义 2、幼儿学习活动的特点 3、集体教学 4、小组教学 5、班级管理 6、直观性教学 7、直接指导概念 8、讲解(教学)法、 9、讲述(教学)法、

10、谈话(教学)法、 11、演示(教学)法、 12、示范(教学)法、 13、间接指导的定义 14、观察(教学)法 15、发现(教学)法 16、实验(教学)法 17、练习(教学)法 18.生活活动的概念 简述或论述: 1、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的原则; 2、直接教学、间接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教学四种方法的运用 3、间接教学的形式 4、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实践要点 5、各种类型教学的指导 6、各年龄斑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7、各年龄斑的组织形式 8、幼儿学习活动的特点 9、简述纲要五个领域的内容 第五章 1、师幼关系的性质 2、当前师幼关系单向度的表现 3、现代师幼关系的特征 4、建立现代师幼关系的策略 第三章 1、幼儿教师准入制度 2、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3、保教质量基本原则 4、专业化教师具有哪些特征 5、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 应用题 1、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素质? 2、什么样的幼儿教师才能胜任幼儿教育工作的要求?

学前教育原理(教学大纲)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本科) 《学前教育原理》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学前教育原理》是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专科起点)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主要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本课程4学分,72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目标与内容、基本原则和方法,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初步知识。 该课程的学习还将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其他课程学习和能力培养奠定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首先,《学前教育原理》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需要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儿童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基础,这是由《学前教育原理》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比较强的特点决定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可以为《学前教育原理》的学习提供基础。其次,《学前教育原理》与《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等后续课程具有紧密的联系,《学前教育原理》为这些课程的学习打下专业理论基础,《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则进一步深化《学前教育原理》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立场、原则和方法,了解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历程和主要观点。为从事学前教育做好初步的知识准备。 2.理解有关学前教育同社会和儿童的发展、幼儿教师、学前教育目的、学前教育内容与方法、学前教育评价、学前教育衔接、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基本观点,培养初步的专业理论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3.能运用学前教育原理的相关理论知识解释和解决学前教育实践领域的问题,初步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反思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由于《学前教育原理》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讲授为主,辅以讨论、案例分析、现场教育见习等方式,增强理论学习的效果,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 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 2.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同学初步了解学前教育概论的主要内容,弄懂本课程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观点及方法。 3.能够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学前教育实践。 4.授课中可安排一到三次的作业,面授应该将重点放在难点、疑点及作业的讲解方面。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真题(2011至2013)

2013年4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整个学前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学前教育的DA.基本条件B.基本手段C.基本内容D.基本问题 2.人们把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作为托幼机构所追求的目标,并广泛开展关于“什么是高质量的托幼机构教育”的研究和讨论,始于C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根据《礼记·内则》,在西周时期学前教育期是指D A.6岁以前B.8岁以前C.9岁以前D.10岁以前4.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是学前教育事业成为C A.社会慈善事业B.社区保障事业C.社会公共事业 D.社区福利事业 5.已有研究发现,幼儿个体口语学习的敏感期是A A.2—3岁B.3—4岁 C.4—5岁D.5—6岁6.提高学前教育效益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C A.扩大招生、降低成本B.调整结构、扩大规模C.优化配置、开发资源 D.改革体制、实行“三制”7.幼儿的基本活动是BA.学习B.游戏C.观摩 D.劳动 8.对婴儿来说,最好的营养品是DA.牛奶B.乳制品 C.含钙乳品 D.母乳 9.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研究发现,影响孩子成年后的人格以及形成鲜明性格差异最为显著的因素是CA.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B.托儿机构的教育方法C.长辈对待孩子的方式D.所在社区的教育环境10.在大教育观的导向下,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AA.社会化 B.专业化 C.规模化 D.家庭化11.决定幼儿对幼儿园感受和体验性质的最主要因素是B A.幼儿园领导的工作作风B.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C.幼儿园的设备设施 D.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看法12.幼儿教育机构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基本单位是DA.年龄组 B.兴趣组 C.幼儿小组D.幼儿班级13.在托幼机构教育过程的诸多关系中,最重要的是D A.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关系B.教师与同事的关系C.教师与幼儿园领导的关系 D.教师与幼儿的关系14.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是观察与模仿,教师应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提出这种观点的学派是B A.新建构主义B.行为主义C.精神分析D.建构主义 15.我国古代幼儿蒙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BA.蒙养院B.家庭C.私塾D.社会慈善机构 16.一名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即B A.专业知识、自身修养和正确的职业观B.专业知识、自身修养和正确的儿童观 C.合格学历、自身修养和正确的苦乐观 D.合格学历、自身修养和正确的权利观 1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什么对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BA.颜色 B.环境 C.污染 D.物质18.幼儿接受空气浴、日光浴等的最佳方式是CA.游戏活动B.体育活动C.户外活动D.园外活动 19.根据有关规定,幼儿园要保证幼儿有足够大的活动场地,每位幼儿至少拥有C A.1平方米B.1.5平方米C.2平方米D.2.5平方米 20.在幼儿教育领域,新型的师幼关系是一种D A.主体与客体的关系B.主导与主体的关系C.客体与主体的关系D.师幼互为主体关系 21.幼儿班级生活管理的出发点应当是C A.适应班级管理的需要B.适应幼儿家长的要求C.适应幼儿的发展 D.适应幼儿教师的要求 22.对小班幼儿班级生活指导首先要A A.做好入园、离园的迎送工作B.组织活动帮助幼儿减轻焦虑 C.形成班级活动规则 D.进行必要的入园引导工作 23.通过对幼儿的行为辅导,可以发展幼儿健全的BA.体格 B.人格 C.性格 D.品格 24.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的基本来源是D A.自然、社会、生活B.自然、社会、教育C.自然、社会、家庭 D.自然、社会、自我 25.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稚园课程研究工作的是B A.陶行知B.陈鹤琴C.张宗麟D.张雪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