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产培美曲塞治疗进展性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分析

国产培美曲塞治疗进展性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分析

国产培美曲塞治疗进展性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分析
国产培美曲塞治疗进展性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及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及进展 发表时间:2018-05-16T12:08:06.7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下第2期作者:武明君姚兵通讯作者[导读]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为最有效治疗方法。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肺癌处于第一位,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要类型,约占80%以上,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治疗方案从单纯外科治疗发展到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时代。 关键字: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正快速增长,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占80%以上,NSCLC起病隐匿,就医时多数已经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低,其中高龄患者占多数,约50%肺癌患者年龄>65 岁[1]。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治疗方案从单纯外科治疗发展到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时代。 1.外科手术治疗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为最有效治疗方法,目前外科手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手术、袖式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扩大切除术、微创手术治疗。随着术前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纵膈镜、PET-CT等应用于临床,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指导。目前对于非小细胞肺癌除Ⅲb、Ⅳ期外,应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只要患者身体素质良好,基本手术原则均应为解剖性肺叶切除+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也可在微创技术下行解剖性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Ⅲa期如肿瘤过大或侵犯周围重要器官可在行新辅助化疗后,根据化疗后复查结果考虑是否行肺癌根治术,Ⅳ期、Ⅲb期及部分Ⅲa不可手术者均应以化疗及放疗为主[2]。 2.常规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起病隐匿,发现时患者多数已处于晚期,很多病人因此错过手术最佳时期,化疗成为晚期肺癌重要治疗方式,其次ⅢA-ⅢB非小细胞肺癌,常因肿瘤体积或位置原因侵犯或包绕邻近组织或器官,导致常规手术很难将其彻底切除,使用化疗可降低TNM分期,提高手术疗效。对于不可手术的Ⅲb期及部分Ⅲa不可手术者,使用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ECOG1549研究中对比了紫杉醇+顺铂,吉西他滨+ 顺铂,多西他赛+顺铂,紫杉醇+卡铂四种化疗方案在NSCLC 上的疗效。结果显示从缓解率(15%-21%),中位生存期(7.4-8.2个月)和1年生存率(31% -36%)来看,4组间无显著差异,因此对于晚期NSCLC,其中的任何一个方案均为同样可以接受的治疗选择,自此奠定了第三代化疗药物联合铂类在NSCLC化疗的一线治疗地位[3]。联合化疗与支持治疗相比,使用含铂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能显著控制肺癌临床进展,延长中位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4]。但由于联合化疗不良反应较大,恶心呕吐、脱发、免疫力降低等临床表现,对于高龄及有联合化疗禁忌证的患者应使用单药化疗,以减少化疗带来的副反应。另外长期应用铂类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因此用非铂类化疗方案替代铂类,即可提高生存率而不会像铂类化疗影响生活质量的化疗药物,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3.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十年来NSCLC上取得最重要的突破。不同分子分型的明确以及更精确靶向药物的发展,使对不同驱动基因改变的靶向治疗更加精确和有效。分子靶向治疗是指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细胞生物学上的差异,针对细胞受体基因调控分子等信号传导为靶点的治疗具有靶向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断剂已进入临床应用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抗分化增殖等方面实现抗肿瘤作用分子靶向治疗比传统的化疗具有更高的选择性,不良反应小,是今后肿瘤治疗的趋势[5]。随着越来越多的治疗性分子靶点的发现和明确,通过特定分子分型改变的肿瘤类型可能相比传统的组织学分型更能精确的指导临床,将来基于驱动基因的改变也成为肿瘤的重要特征,基于分子靶向治疗的肿瘤分型将能够更有效的指导临床进行治疗选择。 4.放疗 近年来三维适型放疗及超分割放疗在临床广泛应用,放疗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可以对肿瘤靶区高剂量照射,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同步放疗化疗能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由于肺癌早期诊断相对困难,大部分患者就诊属于中晚期,手术不能根除瘤体较大的肿瘤,某些肿瘤已有远处转移,因此放疗对肺癌有重要价值放疗分为根治性放疗手术与放射综合治疗及腔内放疗,心肺功能不全以及其他不适合手术的患者,给予放疗常有较好的效果能手术切除的Ⅱ-Ⅲa期患者术前化疗可减小瘤体,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化疗可防止肿瘤复发但目前高剂量放疗亦有较多的并发症,故应联合化疗放疗化疗同步进行疗效优于序贯及单一治疗,但因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中断或延长放疗时间,影响了疗效考虑到患者耐受较差,目前国内各医疗机构仍多选用序贯或交替模式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了放疗影响患者预后,但仍需进行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确认[6]。 5.中医治疗 中医药在治疗NSCLC方面积累了较为宝贵的临床应用经验,如康莱特注射液、艾迪注射液等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肺癌患者术前、术后使用中药治疗,能够通过提高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血液黏度、影响肿瘤细胞周期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方式来抑制肺癌细胞生长,防止肺癌发生转移[7]。杨宏刚等[8]对57例NSCLC患者研究表明,采用手术化疗辅助益气扶正中药汤剂,可以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机体发生远处转移,自身免疫力降低,不能耐受手术及放化疗患者使用中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某些中药甚至可以使肿瘤缩小防止转移中医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其他方法的疗效,也可以改善手术及放疗化疗后的免疫功能低下状态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高,因此中药与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亦可以防止复发转移以及改善预后此外中医治疗肿瘤并发症也具有较好的作用,如对合并胸水肿瘤热咯血等的治疗中医既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又可作为一种多因素结合基础上的组方治疗,具有多靶点全面兼顾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6.免疫治疗 国际上已将免疫治疗同手术放疗化疗并列为四大治疗模式,细胞因子疗法单克隆抗体疗法肿瘤杀伤细胞的继承性免疫疗法及其抗癌多糖基因疗法已逐步发展,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和免疫学的发展,免疫治疗将日趋成熟与完善,生物免疫治疗主要包括被动免疫治疗、主动免疫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三类[9]。分子生物学指导下的精确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发展的趋势。无论是传统的化疗,方兴未艾的分子靶向治疗还是新兴的生物免疫治疗,特定的药物基因组学、分子分型的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

NCCN 非小细胞肺癌指南 2020.V1

2020.V1版NCCN非小细胞肺癌 1、肺癌预防和筛查(PRV-1) 2、临床表现和风险评估(DIAG-1) 3、初步评估与临床分级(NSCL-1) 4、评估和治疗: ?IA期(T1abc,N0)(NSCL-2) ?IB期(外周T2a,N0),I期(中央T1abc-T2a,N0),II期(T1abc-2AB,N1;T2b,N0),IIB期(T3,N0),IIIA阶段(T3,N1)(NSCL-3)。 ?ⅡB期(T3入侵,N0)和IIIA阶段(T4扩展,N0-1;T3,N1;T4,N0-1)(NSCL-5) ?ⅢA期(T1-2,N2);IIIB期(T3,N2);孤立性肺结节(ⅡB,IIIA,IV期)(NSCL-8) ?多原发灶肺癌(N0-1)(NSCL-11) ?IIIB期(T1-2,N3);IIIC(T3,N3)(NSCL-12) ?IIIB期(T4,N2);IIIC(T4,N3);第IVA,M1A:胸膜或心包积液(NSCL-13) ?IVA期,M1B(NSCL-14) 5、根治性治疗完成后的监测(NSCL-16) 6、复发和转移的治疗(NSCL-17) 7、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系统治疗(NSCL-18) 8、病理检查原则(NSCL-A) 9、手术治疗原则(NSCL-B) 10、放射治疗原则(NSCL-C) 11、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的化疗方案(NSCL-D) 12、放疗联合化疗方案(NSCL-E) 13、癌症生存护理(NSCL-F) 14、分子学检测和生物标记物分析原理(NSCL-G) 15、识别转移性NSCLC患者的新治疗的新兴生物标志物(NSCL-H) 16、针对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靶向治疗(NSCL-I) 17、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全身治疗(NSCL-J) 18、分期(ST-1) “非小细胞肺癌指南”第2020.1版对比2019.7版更新内容: 总则:优先分层适用于整个指导方针。 DIAG-2: 脚注j: 旧版:PET/CT检查后怀疑肺癌的患者需要在任何非手术治疗前进行组织学确诊。当不能进行活检时,应该进行包括放射肿瘤科、手术和介入科的多学科评估。 新版:患者在接受任何非手术治疗前,需要先进行肺癌的组织学确诊。建议行多学科评估(至少包括介入放射科、胸外科和介入肺科),以选择最安全和最有效的方法,或就活检风险太大或难度较大的患者是否可以没有组织确诊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达成共识。 NSCL-1: 最后补充:有关帮助老年人进行最佳评估和管理的工具,请参阅“老年成人肿瘤学NCCN指南”。 NSCL-2:

非小细胞肺癌试题

非小细胞肺癌试题 单选: 1、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一般要求: B A.2个周期 B.4个周期 C.6个周期 D.8个周期 2、关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错误的表述是:C A.I A期以手术为主 B.IB和II期患者先行手术,术后可行放疗和(或)化疗 C.IIIA期患者先行手术,术后行放疗和化疗 D.一般情况好、无胸腔积液的IIIA期患者行同步放化疗 E.IV期患者应行以全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3.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疗效,下列方法那种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 D A.X线照片 B.CT血管增强 C.MRI血管增强 D.18F-FDG PET E.B超 4.下列哪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发生率最高:A A.EGFR突变型腺癌 B.EGFR野生型腺癌 C.大细胞未分化癌 D.鳞癌 5.男,58岁,胸片示左肺大型肿块影并左侧胸膜腔积液,支纤镜检查为鳞癌,胸部CT扫描判断肿块尚有可能切除。治疗方案宜选择:E A.放射疗法B抗肿瘤药物治疗 C.中医药及气功疗法 D.胸膜肺切除术 E.如胸水内未发现癌细胞,作剖胸探查术,争取切除病肺 简答: 1、什么是NSCLC寡转移? 寡转移状态是肿瘤生物侵袭性较温和的一段时期,存在于局限性原发灶与广泛性转移之间的过渡阶段,转移瘤数目有限且具有特异性的转移器官。“寡转移”来源于“微转移”,肿瘤细胞已具有器官特异性,但尚不具备全身播散的遗传倾向。“寡转移”强调局限性肿瘤负荷,近似于孤立性远处转移但又有所不同:转移灶或远处转移脏器数目可为多个,并非仅局限于单一脏器的孤立性远处转移。寡转移状态特性决定了局部治疗的临床意义,相反多器官受累且稳定的NSCLC 罕见,再次突显出治疗时机的重要性。预防远处转移、治疗隐匿性转移灶、治疗寡转移灶和全身治疗结束后清除残留癌是治疗寡转移的关键。 2、简述肺癌放射治疗的适应症,以及禁忌症

培美曲塞在肺癌治疗中的新进展

培美曲塞在肺癌治疗中的新进展 当含铂双药方案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标准治疗的同时,化疗药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也迅速进入平台期。寻找新药的途径可从两方面考虑:其一,另辟蹊径,不再纠缠于细胞毒性药物,而是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点开发出靶向治疗药物如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等;其二,顺着细胞毒药物研究的传统方法研制出毒性更小的药物,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培美曲塞(pemetrexed,Alimta,力比泰)是一种多靶点抗代谢的细胞毒药物,与多西紫杉醇等药物相比毒副反应更轻,作为叶酸拮抗剂,可以抑制胸苷酸合成酶(TS)、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和甘氨酸核糖核苷甲酰基转移酶(GARFT)等叶酸依赖性酶,通过干扰胸腺嘧啶核苷和嘌呤核苷的生物合成,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2004年2月5日FDA 首先批准培美曲塞作为“孤儿药”与顺铂联用治疗一种少见的肿瘤——恶性胸膜间皮瘤。同年8月,FDA批准其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2008年9月培美曲塞被批准与顺铂联用,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但不建议用于鳞癌。本文将培美曲塞在肺癌中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 1.二线化疗 Hanna等(Hanna N,Shepherd FA,Fossella FV,)将571例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多西紫杉醇75mg/m2,另一组接受培美曲塞500mg/m2,均为3周方案,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为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个月和个月;一年生存率两组相同,均为%。与培美曲塞相比,多西紫杉醇的血液学毒性和脱发更严重: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比例分别为%和%(P=),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分别为%和%(P=),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感染则分别为%和%(P=),接受多西紫杉醇化疗的患者脱发也更加常见(% ,P=)。上述研究表明,培美曲塞在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中,疗效与多西紫杉醇相当,但毒副反应更轻。因此FDA依此研究结果于2004年批准培美曲塞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 由于在确定培美曲塞的最大耐受剂量时,没有常规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而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Ⅲ期研究中发现补充这些药物能有效的减少培美曲塞的毒副反应,因此有研究专门探讨在此基础上增大培美曲塞的剂量能否获得更好的疗效。2008年发表了两篇相关的研究,在Cullen等的Ⅲ期研究中(Cullen MH,Zatloukal P,Sorenson S,),将患者随机分为培美曲塞500mg/m2组(288例)和900mg/m2组(291例),两组的中位生存期(个月个月)、无进展生存期(个月个月)和有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更高剂量组的住院比例更高(%),输血的比例也更高(%)。在日本的Ⅱ期随机对照研究中(Ohe Y,Ichinose Y,Nakagawa K,),216例患者入组,培美曲塞高剂量组1000mg/m2,与标准剂量500mg/m2相比,高剂量组的中位生存期(个月个月),无进展生存期(个月个月)和有效率(%)也无统计学的差异,虽然毒副反应均可耐受,但高剂量剂量组更多见。因此鉴于目前的证据,更高剂量的培美曲塞并不能提高疗效,反而增加毒副反应,标准剂量仍然推荐为500mg/m2。 培美曲塞除作为单药外,有研究探讨其与靶向药物联用在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化疗的作用。培美曲塞+贝伐单抗的Ⅱ期研究(Adjei AA,Mandrekar SJ,Dy GK,)显示有效率为%,中位生存期为个月,Ⅲ~Ⅳ度的疲乏为13%,气促为10%,血栓为10%,中性粒细胞减少19%。

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研究

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研究 发表时间:2018-11-26T14:40:50.1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8期作者:朱璟 [导读] 探究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的临床效果。 朱璟 (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苏苏州 215200) 【摘要】目的:探究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选取3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每组各有15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66.67%,观察组为80.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越,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反应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研究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8-0200-02 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临床症状不容易察觉,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是癌症晚期。当前虽然有很多新型化疗药物出现,但是并没有很高的疗效。靶向治疗与传统治疗方式不同,能够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吉非替尼作为一种能够口服的受体抑制剂,可以对肿瘤的生长进行控制,对表皮生产因子的活化性起到阻断作用。本文通过对应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情况展开深入分析,现将实验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3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每组各15例的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男女患者各有10例和5例,对照组男女患者各有5例和10例。所有患者的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范围 (45.6±0.3)岁。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疗法,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对应的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具体方法为:观察组患者口服,口服剂量为250mg/次,1次/d,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均不受药物使用剂量的影响。治疗周期持续进行1个月。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进行分析比较。判定标准:显效:肿瘤病灶缩小30%以下,或者基本消失,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肿瘤病灶直径增大不超过原来的30%,或缩小为原来的50%以下,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病情呈现加重趋势。 1.4 统计学处理 文章数据用SPSS22.0软件处理,以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过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以下表1。 3.讨论 非小细胞癌是由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三种来源于肺组织的癌症构成的。腺癌是一种慢性生长的癌症,通常会在肺部的外周区域或外周首先出现,在吸烟者中更是经常发生,但也同样是非吸烟者的常见肺癌类型。鳞状细胞癌通常会在肺的中心发生,吸烟者是这种癌症的发展群体。大细胞癌在肺组织中的各个地方均可以发生,且生长速度比鳞状细胞肺癌和腺瘤更快。对于出现此种疾病的患者来说,由于对癌症疾病的恐惧,会导致患者产生非常浓恐惧不安的心理,由此也对患者的疾病治疗产生更大的影响。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疾病的特点,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当前,临床上对于此种疾病的治疗,通常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这些治疗方法虽然对于患者病情改善起到一定作用,但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而且由于治疗方法过于激烈,使得治疗对于患者造成的后遗症非常严重,而且效果也越来越差,由此,靶向治疗开始越来越多的在临床上推崇,且对患者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是基于已有的细胞分子水平,针对性的对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基因片段或蛋白分子进行治疗的方式。靶向治疗可以将相应的治疗药物设计出来[1],服用药物后,会根据致癌位置,针对性的发生药效,肿瘤细胞会因此出现特异性死亡,就不会对肿瘤细胞周围的正常因子产生影响。除了化疗、放疗、手术等治疗方式外,根据患者的肿瘤情况,还能够采取不同的靶向治疗方法[2]。吉非替尼的药代动力学为口服后吸收速度缓慢,3~7h后才可以达到血药峰值[3-4],即使进食也不会造成明显影响,且平均生物利用度高达60.0%。作为小分子化合物,其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90.0%,48h是其清除半衰期。吉非替尼的抗肿瘤活性与肿瘤细胞跨膜糖蛋白的表达没有显著关联,而是与跨膜糖蛋白的突变相关。吉非替尼通过对跨膜糖蛋白酪氨酸激酶胞内磷酸化阻断下游信号的传导途径,使细胞诱导诱导停止在G1期,阻止表达跨膜糖蛋白的肿瘤细胞生长。本次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使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说明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吉非替尼片作为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5],通过对下游信号传导产生阻断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快速的凋零,将肿瘤面积不断缩小,以快速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6]。由此可见将吉非替尼作为分子靶向治疗的抗癌代表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较确实

培美曲塞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培美曲塞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张治国 宋仕茂 骆志国 薛慧婧 (十堰市太和医院肿瘤科,湖北 十堰442005) 〔关键词〕培美曲塞;非小细胞性肺癌;化疗〔中图分类号〕R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2)13-2845-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3.084 第一作者:张治国(1977-),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肺癌放化疗治疗 工作。 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 )约占肺癌患者总数的80%以上,由于对其缺乏早期诊断方法,确诊时约75%已为中晚期患者,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时机。NSCLC 治疗5年后生存率仅10%,且其易发生远处的转移,目前对晚期NSCLC 的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 〔1,2〕 。培美曲塞(PEM )是一种新型多靶点抗叶酸制剂,具 有不良反应小的特点,近年来在NSCLC 的治疗中备受关注〔3〕 。 本文给予NSCLC 患者PEM +卡铂(CBP )方案与吉西他滨 (GEM )+CBP 方案治疗,观察PEM 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 经细胞学与组织学证实的老年晚期NSCLC 患者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63 76〔平均(68.1?5.8)〕岁。其中鳞癌25例,腺癌22例,腺鳞癌4例,未分化大细胞癌4例。按照AJCC2002分期标准:Ⅲa 期25例,Ⅲb 期30例。纳入标准:①手术不理想的Ⅲa 期与无法手术的Ⅲb 期患者;②1个月内无化疗治疗, 3个月内无放疗治疗;③接受治疗前白细胞计数(WBC )高于3.0?109 /L ,PLT 高于(80 10)?109 /L ;④卡氏评分法>60分, 3个月内体重减轻低于5%;⑤经X 线、CT 证实肺内至少存在一个直径大于1cm 的病灶;⑥胸膜无转移,未出现胸腔积液,未出现明显肺气肿,无呼吸功能代偿不全,无心、肝、肾等脏器病变;⑦评估生存期预计超过3个月。排除标准:①因患者退出未完成计划治疗的;②治疗中因出现难以耐受的并发症或病情发生进展而退出的。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PEM 组28例,GEM 组27例,两组患者条件均衡,差异无显著性(P >0.05)。1.2 治疗方案 给药前1w 开始补充维生素B 12与叶酸, 给药前1d 、当日、给药后1d 口服地塞米松(上海医药集团新谊制药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0793)4mg ,2次/d 。PEM 组(PEM +CBP ):第一天PEM (齐鲁制药股份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0672)静脉给药500mg /m 2, CBP 常规剂量第一天给药,静脉滴注速度(AUC )是5, 21d 为一个周期;GEM 组(GEM +CBP ):GEM (齐鲁制药股份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03386)第1、8天静脉给药1000mg /m 2,卡铂常规剂量第一天给药,AUC 为5d , 21d 为一个周期。用药期间检查血常规2次/w 以上,如在治疗过程中出现Ⅲ/Ⅳ级WBC 减低或伴出血性的血小板 计数(PLT )减少等,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或IL-11治疗。给药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随访方式为门诊或再住院及专人定期检查。1.3 临床疗效与毒性反应的判断 评价标准参照WHO 实体 瘤疗效评价标准〔4〕 ,完全缓解(CR )、部分缓解(PR )、稳定 (SD )、进展(PD ),有效率(RR )=CR +PR ,一年生存率。毒性反应按照化疗药物毒性反应分级标准判定为0 Ⅳ度。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行χ2 检验。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55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未出现中 途退出或与治疗有关的死亡病例,共92个周期。截至2011年11月随访3 16个月。完成2个周期30例,≥3个周期25例。气喘与疼痛等症状显著减轻,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卡式评分提高到80分以上。两组有效率及一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见表1。2.2 毒性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血液学、消化系统、生化学及其 他毒性反应发生率比较,PEM 组均显著低于GEM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组别 n CR PR SD PD RR 一年生存率PEM 组280(0)12(42.9)13(46.4)3(10.7)12(42.9)15(53.6)GEM 组270(0)11(39.3)12(44.4)4(14.3)11(39.3)13(48.1)χ2 值 -0.02530.02180.20810.02530.1618P 值 - 0.8736 0.8826 0.6483 0.8736 0.6875 表2 两组患者毒性反应比较 〔n (%)〕毒性事件 PEM 组(n =28)GEM 组(n =27)P 值 血液学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3(10.7)9(30.0)<0.05血小板减少1(3.6)6(22.2)<0.05白细胞减少 5(17.8)12(44.4)<0.05消化系统毒性 恶心呕吐3(10.7)10(37.0)<0.05腹泻 2(7.1)10(37.0)<0.05口腔炎 2(7.1)8(29.6)<0.05生化学毒性 AST >34U /L 2(7.1)9(30.0)<0.05ALT >40U /L 1(3.6)8(29.6)<0.05ALP >150U /L 0(0)5(18.5)<0.05其他 皮疹1(3.6)6(22.2)<0.05疲劳3(10.7)16(59.2)<0.05脱发 2(7.1) 8(29.6) <0.05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综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综述)题库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综述) 2015-03-10 来源:丁香园作者:张波 曾几何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只能接受化疗。但是,其疗效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无法再进一步。可喜的是,随着人们对分子遗传学认识的不断增强,NSCLC 被细分为各种不同的分子亚型,并由此诞生了各类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靶向药的应用,明显改善 了 NSCLC 患者的预后。 带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的肿瘤患者的一线治疗中,化疗并没有一席之地,除非该患者的“可药化驱动基因(druggable driver oncogene)”缺失。2015 年 2 月17 日Kumarakulasinghe 等在respirology 上发布综述,全面讨论临床相关的驱动基因突变的情

况、肺腺癌和鳞癌的最新分子分型、分子靶向药物在治疗中的地位及其耐药机制。 肺癌是肿瘤世界的头号杀手。在 2014 年,预计将有 224210 名新确诊的肺癌患者,而且其中大部分为晚期NSCLC。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面对晚期 NSCLC 只能使用“含铂类药物 的化疗”这一招。这招与最佳支持治疗相比,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总生存期(OS),但它的上限也仅限于 20% 的反应率和 8-10 个月的中位生存期。 随着分子遗传学研究的不断进展,人们慢慢尝试识别导致 NSCLC 的关键基因突变。这些存在于癌基因上的遗传变异能编码调控细胞增殖 和存活的信号蛋白。癌基因依赖这个概念应运而生,而它存在的基础,是“肿瘤的生存非常依赖

非小细胞肺癌一线二线化疗

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 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仍然是:NP方案(长春瑞宾+顺铂或卡铂)、GP方案(双氟胞苷+顺铂或卡铂)、TP方案(紫杉醇+顺铂或卡铂,多西紫杉醇+顺铂或卡铂). 于这些方案中都含有铂类,铂类的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肾脏毒性;卡铂的胃肠道毒性比顺铂轻,应用时不需要水化,但是骨髓抑制重于顺铂。 长春瑞宾的主要毒性是神经毒性、脉管炎;双氟胞苷的主要毒性是骨髓抑制;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的主要毒性是骨髓抑制、脱发、过敏反应。当与铂类组成方案时,两种药物都存在的毒性可能相加。 这三种化疗方案的有效率在30-40%左右,其中含有紫杉类的略高一些,NP和GP相差不多,他们之间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晚期患者都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中位生存期(50%的患者生存时间超过的时间)9-14个月,超过此时间的患者可能是正好9-14个月,可能1.5年、2年、3年、5年......不等。 三个方案之间没有交叉耐药,也就是说先用那一种都可以,这种耐药了可以选用另一种。 三种方案的价格NP最低,其次是GP,最高是TP。 患者具体应用那个化疗方案,应该与肿瘤科医生协商,切不可自行应用或听从非肿瘤科医生的建议,因为化疗除外毒性反应,其方案中每种药物应用时间顺序对毒性反应和疗效是用影响的。 何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二线化疗。 石远凯:非小细胞肺癌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手术切除的,一类是不能手术切除的。手术切除的病人要根据病期决定是否进行术后化疗,清除不能手术的微 小病变或者残留的病变。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人主要是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 一般现在首选是化疗。 常常讲的几线是学术上的用语,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人最先用的化疗方案就叫做一线。这个化疗方案用完之后病人有效,但是一段时间后疾病又复发进展了, 再用的化疗方案就是二线化疗方案。第二个化疗方案肯定和第一个化疗方案不一 样,基本就是这样一个概念。二线方案如果没效,可以再选择第三个方案,这第 三个方案就是三线化疗方案。 现在一线的化疗方案可以选择的药物还是很多的,主要是含有铂类药物的两药化疗方案。铂类主要是指顺铂或卡铂中的一种,另外可选择的药物就是90年代 中期以后新的应用到临床的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比如紫杉类的药物紫杉醇,吉 西他滨和长春瑞滨,选这三类药物中的一种和一个铂类药物联合,组成一线化疗 方案。这几种联合方案在病人肿瘤缓解的情况、控制情况,疾病被控制的时间、 生存情况等基本都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三类药物的毒副反应不一样,有的 药物骨髓移植比较厉害,有的药物神经毒性相对厉害一点,还有顺铂消化道反应 比较厉害一点。不同的病人根据身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组合进行一线治疗。 二线治疗现在国际上公认的有两个化疗药,一个是多西他赛,还有一个是培

培美曲塞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培美曲塞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发表时间:2016-11-04T10:53:04.20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21期作者:赵成礼 [导读] 肺癌属于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一种,在临床十分常见,目前发病率已居全世界恶性肿瘤之首[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肿瘤科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目的:对培美曲塞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培美曲塞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多西他赛的治疗,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以及肿瘤进展时间、生存期等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培美曲塞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培美曲塞;多西他赛;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1-0074-02 肺癌属于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一种,在临床十分常见,目前发病率已居全世界恶性肿瘤之首[1]。其中,约有80%左右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2],外科治疗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但大多数患者确诊时疾病已处于晚期同时年龄较大、身体素质较差,为此化疗成为了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对象,分析探讨了培美曲塞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龄(73.3±4.2)岁;对照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73.1±4.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培美曲塞的治疗,培美曲塞治疗之前,5mg托烷司琼,静脉推注;培美曲塞治疗前7d,叶酸片,口服,40μg/次,1次/d,1000μg维生素B12,肌肉注射;培美曲塞治疗始前1d,地塞米松,口服,3.75mg/次,2次/d,共连续使用3d;培美曲塞(赛珍,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672),静脉滴注,500mg/m2,连续治疗21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接受3个疗程的治疗。 对照组患者接受多西他赛的治疗,多西他赛治疗之前,5mg托烷司琼,静脉推注;多西他赛治疗前前1d,地塞米松,口服。7.5mg/次,2次/d,共连续使用3d;多西他赛(艾美,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128),静脉滴注,75mg/m2,连续治疗21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接受3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CT复查,以《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方法-RECIST 1.0》[3]为评价标准并结合患者CT复查结果,将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分为完全换机(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以及疾病进展(PD)4个等级,治疗有效率=(CR例数+PR例数)/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 CR例数+PR例数+SD例数)/总例数×100%。随访18个月,观察记录患者总生存期、中位生存时间、肿瘤进展时间以及1年生存时间。观察患者脱发、肝功能损害、发热、中性粒细胞减少、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中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7.39%,疾病控制率为60.87%,均略高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3.04%、56.52%,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标签:培美曲塞;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化疗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占80%左右,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晚期NSCLC主要以化疗为主,标准一线方案是以三代化疗药(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长春瑞滨)联合铂类,总的有效率30%~40%,中位生存期10个月[1]。一线治疗进展后,二线治疗总体有效率<10%。NCCN指南推荐二线治疗的药物有: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厄洛替尼[2]。其中培美曲塞是多靶点抗叶酸制剂,2004年8月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我科自2011年9月~2013年3月采用单药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NSCLC24例,取得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晚期NSCLC患者24例(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45~75岁,平均64.2岁。PS0~2分。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经历一线化疗后复发或进展。其中2例患者曾服用厄洛替尼或埃克替尼靶向治疗。临床分期:IIIb期10例(41.7%)、IV期14例(58.3%)。病理类型:腺癌20例(83.3%)、鳞癌4例(16.7%)。所有病例化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基本正常,近1个月内未接受其他抗肿瘤治疗且有可以客观评价的临床观察指标。 1.2 治疗方案培美曲塞500mg/m2,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不少于10min,21d为1周期。用药前1w开始口服金施尔康,1片/d,直至末次化疗后21d。使用培美曲塞前1w肌肉注射维生素B12 1000μg/次,9w重复1次,使用培美曲塞前1d、治疗当天、治疗后1d,口服地塞米松4.5 m g/d,2次/d。化疗过程中给予止吐、护肝等治疗措施。 1.3 评价标准疗效评价按照RECIST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以CR+PR计算总有效率(RR)。以CR+PR+SD计算疾病控制率。毒性分级根据WH O抗肿瘤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评价,分成0~IV度。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24例患者中无CR病例,PR 2例,SD 13例,PD 9例。有效率(CR+PR)8.3%(2/24),临床获益率(CR+PR+SD)62.5%(15/24)。中位生存期7.8个月。

培美曲塞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疗效分析

培美曲塞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培美曲塞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4例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培美曲塞组(n=22)和吉西他滨组(n=2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吉西他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临床效果与吉西他滨接近,但培美曲塞应用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小,安全性更符合临床需要。 标签:老年;肺腺癌;培美曲塞;注射用吉西他滨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总发病人数70%~80%,且超过50%患者年龄大于60岁[1];其中腺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主要类型之一,其晚期治疗以化疗为主;但因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对化疗药物耐受性较差[2];故选择安全、有效及低毒化疗药物对提高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4例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比较分析吉西他滨与培美曲塞单药一线治疗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選取我院2009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4例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且年龄≥60岁;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4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7 2.1±2.4)岁,其中ⅢB期28例,Ⅳ期16例。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培美曲塞组(n=22)和吉西他滨组(n=2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全部患者均于化疗前7d静脉滴注肌注维生素B12及口服叶酸,化疗前一天、化疗当天及化疗后一天给予地塞米松4mg bid口服,培美曲塞组患者给予500mg/㎡+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时间为10min以上,d1;吉西他滨组患者给予1000mg/㎡+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时间为30min,d1、d8;以每21d为1周期,共进行2~6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晚期腺癌临床诊断标准[3],完全缓解(CR):所有病灶均消除,无新病灶出现,维持1个月;明显缓解(PR):基线目标病灶最长径总和减少≥30%,维持1个月;稳定(SD):基线目标病灶最长径总和减少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培美曲塞组22例患者中,出现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27%,其中肾损伤1例,肝损伤1例,皮疹1例,脱发3例;吉西他滨组22例患者中,出现1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09%,其中肾损伤2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三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共46例,纳入的患者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口服治疗,以期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本组46例患者均能进行疗效评价。无间质性肺炎发生,其中1例因Ⅲ度皮疹停药。结论:阿帕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不良反应尚可耐受,多数患者经暂停给药、下调剂量及支持对症治疗得以控制及逆转。 标签:阿帕替尼;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疗效 近年来,随着抗血管生五垂芍物的发展,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受体信号通路的抗肿瘤药物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制剂[2],其可高度选择性结合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ATP结合位点,阻断下游信号转导,抑制肿瘤组织新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3-4]。 1 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三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8市癌的患者共46例,纳入标准主要为:1)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Ⅳ期非小细胞肺癌;2)既往接受过化疗、靶向等三线治疗后,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病情进展;3)至少存在一处可测量病灶。排除标准:1)ECOG评分≤2分,初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既往神经或精神病史;3)存在严重呼吸、心血管和肝肾疾病。 2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6例口服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访截止2017年6月,客观缓解率为19.56%,疾病控制率为54.34%,中位无进展牛存时间为3.5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高血压、皮疹、蛋白尿、疲乏、恶心、呕吐、血液学毒性等,多数为Ⅰ级或Ⅱ级,多数患者经暂停给药、下调剂量及支持对症治疗得以控制及逆转。 2.1 临床疗效分析 三组口服不同药物剂量组中,随着口服药物剂量的增加未见有更长的PFS (F=0.641,P=0.532)(表一)。 2.2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中产牛继发高血压患者共23例(50.00%),其中Ⅰ级高血压患者共

培美曲塞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分析

培美曲塞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分析目的:观察培美曲赛单药一线治疗25例老年(>70岁)晚期肺腺癌患者的 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收集本院2008 年8月~2009 年12月25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肺腺癌患者,男8例,女17例,中位年龄74岁(范围71~78岁),化疗方案为培美曲赛500 mg/m2第1天,每3周重复。对接受2个或2个以上化疗周期的患者进行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结果:近期疗效评价采用RECIST 1.0标准,毒副反应评价按照WHO毒性评定标准。其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SD)10例,进展(PD)7例,总有效率为(CR+PR)32%,临床获益率为(CR+PR+SD)72%,1年生存率为36%。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经短期对症处理后不影响下一周期化疗。结论:培美曲赛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有较好临床获益率,毒副反应轻,老年患者易于耐受。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toxicity of pemetrexed in first line of treating advanced adenocarcinoma of lung in elderly patients (>70 years). Methods: Totally 25 patients col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between Aug. 2008 and Dec. 2009 were enrolled into the study, with adenocarcinoma of lung diagnosed by pathology or cytology. 8 were men, 17 were women, the median age was 74 years (from 71 to 78 years). The patients received pemetrexed at a dose of 500 mg/m2, the chemotherapy was repeated every 21 days on two cycles at least. Results: Among 25 patients, 8 got PR, 10 were SD and 7 were PD,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CR+PR) was 32%, the clinical benefit rate (CR+PR+SD) was 72%, 1 year survival rate was 36%. The main side effects were inhibition of bone marrow and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but were tolerable. Conclusion: The regimen of pemetrexed has well clinical benefit rate, slight adverse reaction. It can be tolerant by elderly patients. [Key words] Pemetrexed; Advanced adenocarcinoma of lung; Elderly patients; First-line treatment 肺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近20年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上升,早期症状隐匿,大多数就诊时已到晚期,不适宜手术治疗,主要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目前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为以铂类为基础的三代药物联合化疗方案。目前肺癌患者约30%为大于70岁的老年患者,而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各脏器功能退化,不适宜行联合化疗,培美曲赛是一种多靶点抗代谢类药物,在2004年8月被美国FDA批准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它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尤其对肺腺癌疗效好,为此笔者对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采用一线单药培美曲塞治疗,并且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