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出博大精深的
传统文化,它融汇了儒、道、墨、法、佛、阴阳等诸多学
说,其中儒学更是其核心,儒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对
现代教育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可以说,中国传统教
育就是传承儒家文化的教育。
[1]
一、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界定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汇
集了各个民族、学派的先贤们的思想,经过历史的磨
炼和教育的传承,稳定的、可延续的文化流传了下
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各类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教育始终是“百家争鸣”的一个中心问题,参与争鸣
的各个学派四处讲学,以此来宣传自己的学说主张。
因对社会改造和人性改造等作用有不同认识,各学
派互相辩难,此时的教育思想和理论都呈现出繁荣
的景象。
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让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所以,有一种说法认为:中
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或正宗,以伦理为主要类
型,同时具有一统或多元、全体与个体、事功与审美等
诸多层面的相悖相生、相间相济。
[2]
而笔者更倾向于认
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
定的自然环境

经济形式

政治结构

意识形态的作用
下,形成
、积累和流传下来的,并且至今仍在生生不已
地影响着当代文化的



的中国文化

[3]
二、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现代教育的特点
教育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传承文化,中国传统
文化与中国传统教育更是息息相关。现代教育在原
有的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
不断充实
、发展和变化,最显著的特点主要有两点:
一是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二是教育的终身
性和全时空性。而这两个特点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
的影响。
(二)重视教育
中国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开始,统治者就对教育
十分重视,《史记·五帝本记》中记载“:契,百姓不亲,
五品不驯,汝作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
。”《孟子·尽
心》里说“: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
善教得民心。”董仲舒也认为“:教,政之本也;狱,政
之末也
。”(《春秋繁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教育越
来越受到国家和家庭的重视。
西周建立了两大系统学校———国学和乡学。到
了汉代,汉武帝兴办太学,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的
官吏。隋朝建立了国子监,使教育成为独立的部门。
唐代更是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官学教育
体系。
封建统治者都希望自己能

平天下


,而

大学

中说: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
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 9 卷 第 1 期
双月刊 2010 年 1 月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郑静婉
(宁夏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银川 750021)
摘 要:文化传承是教育的主要功能,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的教育得到传承,同时也对教育产生了各种影响,有
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宝藏”,我们不能全部抛弃也不能全盘吸收,要有选择的继承发扬,发扬中
国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教育,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教育;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4X(2010)01-0125-03
收稿日期:2009-06-18
作者简介:郑静婉(1982-),女,广东潮州人。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原理。
125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
其知,致知在格物
。”
所以要达到

平天下

的目的,
就要先格物、致知、修身、正心,而教育就在于这四条
目,所以,国家把教育作为立国立民之根本,重视教
育的发展

梁启超提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
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口号,教育在现
今社会越来越被重视
。要发展社会,就要发展生产
力;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发展科学技术;要发展科学
技术,就要提高教育,靠科技来兴国,提高竞争力,才
能使我国立于强国之中
。为此,国家投入很多人力
物力来提高教育质量,几次三番的教育改革,素质教
育取代应试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行,大学的扩招,
都是我国重视教育的表现

(三)有教无类的思想对现代教育平等的影响
“有教无类”最早是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提
出的,他认为教育对象应当“有教无类”。这是相对
于当时奴隶主的“有教有类”提出的。奴隶主认为华
夷诸族以及被奴役的氏族都没有受教育的权利。而
“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不分贵族平民,
不分华夏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这一思想的提出,
不仅把教育扩展到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
人”的等级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同时也为
儒家思想的传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墨子也倡
议通过开展平民教育
“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有教无类对今天的教育平等问题产生了一定的
影响。以前贫困地区的儿童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
无法接受教育。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
人能够接受基础教育。以前大学昂

贵的学杂费使得
贫困学生望而止步,这给国家建设损失不少人才。
而现在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贫困学生的扶
持力度,使得高等教育不再是“奢侈品”。同时,一系
列启能学校、残疾人学校的兴建,也使得先天或后天
不足的学生也同样有受教育的权利。
(
四)因材施教的影响
最早实施因材施教的是孔子。他对自己的学生
很了解,能够说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并且
针对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把学生培
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
。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
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就是“因材施教”一
词的来源。
孟子曰: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者也,
有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叔艾者

此五者,
君子之所以教也
。”


孟子

尽心章句下)它告诉我
们,因材施教的前提是知人,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个


当代提出并实行的

差异教学
”、“
分层教学
”、

个性发展教学

都是因材施教思想的具体体现

因材施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
的矛盾,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的要求,但也应该从每
个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学生资质

性格

才能

志趣
等方面的差异,通过不同的途径,最终实现共同的目
标。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有深刻全面地了
解,准确掌握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是古代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在现
今的教学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到教育界的重
视。它有利于各类人才的培养,能把各类学生的潜力
发掘出来,而不至于使每个学生在统一的大要求下
都变成一样平庸的人

(五)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对现代德育的影响
古人非常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儒家就把道德教
育思想作为其教育理论的核心
。其中“,仁”是最高的
道德概念,即各种道德准则的基本精神:以
“孝悌”为
本,以“礼”为规范,以“忠恕”为一贯,以“中庸”为准

。此外还提倡智、勇、信、义等道德。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
“明人伦”,这一教育
目的决定了他的教育内容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体。
他认为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以伦理道德为
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
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
[4]
董仲舒也把道德教育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成为了两千多年来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
中心内容。古代的“小学”和“大学”教育中,朱熹强调
从儿童幼小时,就要进行良好

的道德行为训练

我国的传统道德教育是一个“宝藏”,其中有很
多被称之为“中华传统美德”,并对今天的道德教育
有着很深的影响。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德育居于
最被重视的智育之前,可见国家、社会对德育的重视
程度。从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会教育其尊老爱幼、
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到了学校,老师会教导学生在
与人交往时,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学会克己内省、
身体力行;要立志乐道,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
目标,找到前进的动力,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远大理想
和眼前利益的关系。
传统道德教育虽然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但其中
有很多教人追求理想、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道理,
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态度将其中不合时宜的东西进行
改造,使其合乎时代特征,就能利用这些传统的东西
来进行现代的道德教育



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消极影响
(
一)科举制度对现今考试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到了
唐代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科举取士制度
。科
举制将人才的选拔制度和培养制度结合在一起,学
校根据科举考试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学校教育
郑静婉
126The Impac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Modern Education
ZHENG Jing- wan
(Education Science Academe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China)
Abstract: Pass down culture is the main function of educ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been passed down
by Chinese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has influence on education with both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 storehouse which should not be abandon or absorb fully.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should be our choice. To carry forwar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develop modern education are our main
mission.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modern education; positive effect; negative effect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1):1-9.
[2]
顾冠华,沈广斌.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92-125.
[3] 李健,孙鹏飞,卢静,信鑫.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1):115-117.
[4] 沈风雷.浅议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思想现代化的影响[J].交通高教研究,2002,(3):12-14.
[5] 程连.试论传统文化对创新教育的负面影响[J].内蒙古师大学报,2001,6(增):241-242.
(责任编辑:王 欣)
成为科举考试的前提,科举又是学生做官的必由之
路,于是,科举刺激了人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促进了
学校的发展。
虽然科举制度统一了教学内容,给下层

人们从
政的机会,选拔人才也较为公正客观,不再是以前的
世袭方式,可是考试的方式过于迂腐死板,不能选拔
出真正的人才,导致了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考
试,思想被束缚
。另外,科举制与学校存在一种相互
制约的关系。学校教育的兴衰直接影响科举取士的
质量和数量;科举取士的标准和方法指导着学校教
育的内容和方法
。由于科举的消极作用日趋明显,
最终被社会淘汰

但科举的影响力仍然延续至今
。可以说,现今
社会是一个
“文凭社会”,能力反而次之,这与科举时
不管是否有真才实干,只要会引经据点,考取功名就
能做官是一样的。其实,会读书并不代表有很强的
实践能力。“唯读书论”造就了一批读书能力强、动
手能力弱的
“书生”。虽然现在没有社会等级制度,
但“读书做官”的心理仍影响着人们,广大学生、家长
都希望能通过读书,拿个好文凭,找个
“金饭碗”,从
此飞黄腾达

同时,为了升学率,学校的教育贴近高考制度,
上课多是讲听做评,而很少把书本知识应用到生活
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读书考试,甚至一些学
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心理。虽然现在推行
素质教育,高考制度每年都在改变,试图变得更符合
素质教育,但很难见到其成效,只要考试的根本制度
不改变,就很难真正改变应试教育的本质,素质教育
也就很难推行得开。
[5]
(二)尊师重教的思想抑制了学生的思维
尊师重教也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从古一直流
传至今,尊师重教本身没有错,我们今天也提倡尊师
重教,但为何尊师?尊师与爱生的关系怎么处理?这
都是我们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封建统治者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一般不允许
有不同于自己的声音出现,在当时,言论自由并不存
在。现代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从小就一直对孩子
灌输
“要听话”的理念。孩子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
法,但长期以来一直被
“听话”所束缚,不敢随便发表
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他们不再有自己的想法

尊师重教是传统美德,我们提倡尊师,尊重教师
的劳动,尊重教师的人格,但尊师不唯师
。尊师的同
时要爱生,爱生最主要的是爱护学生的发展,不压抑
学生。尊师与尊重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也
不止上述几方面。任何文化都可能成为一个民族、一
个国家前进的奠基石,也可能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
拦路石。所以我们要批判地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
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利用其中好的东西,
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

证法,将不合时宜的改造成符
合现代社会及教育需要的,以此来发展我们的教育。
12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