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越现代_论历史知识的后现代转型

超越现代_论历史知识的后现代转型

超越现代_论历史知识的后现代转型
超越现代_论历史知识的后现代转型

在当代西方史学界,虽然多数史家仍然依照传统的史学理论和方法作实证研究,但从20世纪60年代起,后现代主义思潮开始解构17世纪以来所形成的史学范式的基础,并影响当代历史研究。西方史学出现了所谓“新人文学科”和“非传统史学”。著名的学术期刊《历史与理论》在2002年12月曾以“非传统史学”为题出版专刊,讨论与学院派史学家不同的史学写作范式。

[1]当代西方历史学似乎正经历“元叙述”的危机,并伴随着语言修辞学和论述方式等多方面的转向。[2](P81)

后现代主义糅合多种理论和流派,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所谓“建构的和修正的”后现代主义,它战胜现代主义世界观不是采取消解和破坏,而是重建的姿态。法国的解构主义为批判性地重构当代哲学思维和历史观念提供了一种方法论。它在评价一种理论时突出关注这种理论是否不适当地排除了其他理论范式,它批判现代主义思维追求同一性和齐一化,并用一元吞并多元,压制边缘文化;它主张多元主义,对他者持开放态度,并批判排斥差异的思想模式。

自20世纪初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范式(包括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我们就在学习、借鉴和模仿西方话语,并试图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中国自己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但直到现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绝大多数新理论和新观点仍然出自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的学术研究和思想话语仍深受这些新思潮的影响。后现代式的解构理论揭示出我们的经验被组织起来的每一种学术或话语结构都是通过一些排他性的行为被构造出来,并得以保持的。这种观点有可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反思当代历史知识的形态、内涵和认识模式。本文着重讨论西方历史知识的后现代转型和中国当代历史知识的创新。

一、当代西方历史知识向后现代转型的趋势

当代西方史学出现向后现代转型的趋势的重要标志是对近现代历史知识赖以确立的基本观念,

包括2009年第8期

超越现代

———论历史知识的后现代转型

何平

作者简介何平,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100037)。

[摘要]近现代历史知识赖以形成的许多基本观念,诸如世界历史发展的统一性、连续性以及进步趋势

等等,遭到后现代主义颠覆性的再诠释。近年来中国历史研究中后学的兴起、世界史编撰范式之争、对近代西方历史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有关中国社会性质和历史发展的观点的解构,以及新的研究范式的提出等等有一种向更新的历史思维转型的趋势。我们应该继承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立场,关注被流行的近现代主流理论范式所排斥的观念,包括被国别史所忽视的全球史视野,以及与普遍理性相对的区域理性的合理性。在研究的时段上,不排斥与原有分期理论以外的其他研究范式,以创建符合时代精神的新知识体系。

[关键词]历史知识后现代中国当代史学

〔中图分类号〕K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8-0101-07

101--

历史研究的对象、历史知识的性质和其中蕴含的意识形态特征等进行了颠覆性的再诠释。

(一)历史研究对象的性质。历史发展的单线论和连续性以及以国家为单位的历史叙事体构成近现

代西方史学范式的轮廓。在当代西方历史思维中,“人”作为历史的“主体”消解了、也化解了长久以

来通过人构建起来的人类历史具有连续性的观念。在西方理性主义的史学传统中,人被看作是万物进步

的尺度,“尽管个别民族的历史发展停滞了,倒退了,甚至夭折了,但整个人类历史却在这超越个别民族的历史命运的情况下延续下来,并表现出一种在知识积累、道德智慧和法制等诸方面进步的趋势”。[3]

(P19)20世纪初以来,精神分析学、语言学和人种学颠覆了人的认识论主体地位。语言学关注的不是人与

经验世界的关系,而是语言自身的结构,精神分析学研究人的无意识领域和欲望,人种学研究人的种族

生理特征。这样,在人文科学中,人不再是认识的“阿基米德点”和历史进步的载体,他作为欲望、语

言和无意识的产物的特征被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的架空导致福柯所批判的本质主义的人文主义的解

—人文科学考古学》中就强调说,“人”不再是文艺复兴以来逐渐显现的那个西体。福柯在《词与物——

方文化的主体,而是作为知识的客体。法国结构主义史学也突出结构而不是人在历史中的地位,在年鉴

学派大师布罗代尔和拉杜里的著作中,“人”在长时段地理环境的变迁和人口的巨大涨落面前无能为力。

全球视野下的区域关系和文化互动的研究范式也使以国家为单位和以人为中心的政治军事史或传统意义

上的文化史不再是唯一正统的历史研究范式。

在这样的语境下,一些西方学者也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统一性、模式和规律性等观念进行再诠释。

在他们的眼中,帮助组织西方历史知识的这些假定,以及为此而发明的其他一些概念,或者说使文本资

料成为知识和理论的概念化基础,具有片面性和绝对论倾向。福柯等人看到历史描述似乎都表现为逆

推,即由现代往远古的追溯,或是不同事件发展的支干并合而成,具有时代的想象性。近现代思想史以

时间上衔接的和连贯的现象为主,按照发展模式来分析,包含先验的目的论。历史进步观像基督教历史

—“理性王国”,通观念一样也预设了、或者说根据欧洲国家的历史经历归纳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

过这种历史观念,历史学家把分散的资料和事件组织起来,并赋予其统一性。

在启蒙时代的历史哲学家眼中,世界历史的统一性体现在各民族发展道路的相同性,即都走在一条

“理性从迷信和谬误中解放出来”的道路,文明发展的高低只是“统一的人性的不平衡发展”,[4](P206)或理

性获得解放的程度不同。孔多塞论述说:“所有历史被记载下来的民族都能够在我们现在的文明程度和我

们现在仍能在野蛮部落中看到的那种文明程度之间找到他们的位置”,它们“构成了一条从历史时期的

开端到我们所生活的世纪的一条不间断的锁链”。[5](P214)后现代主义者如福柯批评这种观念是在启蒙时代

那个特定的话语、权力和知识体系内建立起来的,认为它是一种历史想象。由于历史的元叙述,即人类

按历时性或发展的序列或进步的方向演化的故事是想象的,因而总体化的历史、历史的统一性(统一于

西方历史)的观念也是不合法的。

当代历史表明,科学会无限制地和自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观念是有问题的。科学在带来巨大生产

力的同时,也造成地球环境的污染。西方历史进步观念带来盲目的乐观,使人类看不到自从不可再生的

能源代替可再生能源以来,世界历史借以演化的那个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历史知识的性质。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学者对历史知识的客观性以及那些使历史文本和

话语成为可能的形构和转化的规则,尤其是从培根、圣摩尔派到朗克确立的西方历史知识的实证主义传

统进行了反思。后现代主义认为必须用知识的或然性来取代或补充知识的确实性。实证主义史家在史料

与解释的文本之间连以证伪、归纳和演绎方法,而后现代主义则更多看到历史叙述与解释的非实证主义

层面,他们认为文本存在多重诠释的可能性,而且,每一种诠释同权力结构和诠释者的意识形态倾向有

关。此外,史料本身也是一个受撰写史料或记录文字的人所使用的修辞结构或潜在意识形态影响的文

本,当事件被转换成文字叙述时已掺入记史者的价值判断和情节修辞成分。因此,历史学家仅通过考

证去断定文本的原始性是不够的,他还必须要善于去察觉“原始史料”已有的“理解的前结构”。[6]

--

102

在后现代的视野下,过去被视为认证了的真理现在被看作是特定的历史观念,过去被视为经典的历史知识也被看作是特定时代的知识形态。福柯等学者认为近代西方历史知识体系使用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构造知识的原则,即相似性的原则来组织经验世界,有追求整齐划一模式之倾向。的确,近代历史研究范式虽然也强调差异,但更多的是把文明的多样性归结为历时性,并按照少数发展模式来分析,没有注意到克利福德·吉尔茨所阐述的“区域知识”和“区域理性”的存在。

(三)历史知识的意识形态特征。在当代解构主义的影响下,近现代西方史学解释历史的思想基础、话语修辞和价值体系也受到检视。在解构主义者看来,历史学家所说的每一句话的思想基础都值得怀疑。德里达等学者揭露了西方知识体系和话语形态的貌似客观公正和绝对主义的假象。在他们的眼中,西方中心论贯穿于其中的历史意识包含一种自我优越感和不宽容的心态,历史解释被禁锢于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的结构(如专制与民主、保守与改革)中,看不到非此非彼的现象。这种历史知识表现为以西方为中心,从西方人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并且是在总结西方历史经验、肯定西方价值观和发展道路为唯一正确的理论假设下形成的。它不能看到其他生活方式、经济和文明形态存在的合理性。

这套历史知识的“东方主义”的理论及其对亚洲历史的解释受到萨伊德和何伟亚的批判,后者认为这种理论形态把西方文化和价值拔高为代表人类发展的最先进阶段,即现代性。不仅如此,西方社会科学的模式和理论被冠以客观主义的标签而声称具有全球普适性,“东方主义”提供了描述和评价东方的话语规则。但是,这种貌似公正的话语及其内涵却同话语者(西方学者)当时的权威和享有的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有关。这套话语是为殖民主义服务的,体现了其价值观。他们呼吁当代历史思维从这种“现代性”话语桎梏下解放出来。[6]这种对西方文化唯我独尊、霸权思想及其知识体系的揭露代表了西方思想家难能可贵的自我批判精神。在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全球史和文化相对论的影响下,西方学术在文、史、哲多个领域都有向后现代知识体系转移的趋势。这些动向对中国当代史学的影响是明显的。考虑到中国当代历史知识体系仍然是在近代西方所首创的那个知识体系的范畴内,或者说是在它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因此,西方史学内部对这个知识体系的反思值得我们注意。我们需要在看到后现代主义的破坏性的同时,考虑其挑战的合理性,看它是否有助于我们的历史知识的创新和发展。知识的发展总是采取每隔一定时期对原有观念的颠覆性反思和范式的推陈出新,两千年来,中西史学的发展史都证明历史研究的观念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中国当代史学的若干反思

在学术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史学界也受到了这些前沿理论的影响,显示出批判近现代历史知识体系的某些观念和范式的倾向。

(一)世界史编纂理论之争和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再评价。在我国的世界史研究中,目前正出现“范式之争”,集中体现在当代世界史编纂应该使用哪一种范式最适合:前苏联体系(革命范式)、现代化理论、文明形态论还是全球史观。应该说,这些范式都对推动我国历史研究发挥了作用。近来,居于近现代世界历史知识核心的现代化理论的权威性正遭到我国不少学者的质疑。许多质疑应该说是正确的,尽管不可否认世界近代史的最重要历史进程是西方国家的相继现代化,并取得对其他文明的压倒性优势,而且以西方为主导创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全球国际关系体系;近代世界历史进程,包括许多非西方国家的社会发展都受到西方物资文明、思想体系及知识体系的影响。

现代化理论能够使我们很好地把握和解释近代历史的事件,但如果把世界近现代史主要看作是现代性在西方形成并向全世界扩张的过程,这种观点显然过于狭隘,因为它没有注意到除了这个声势浩大的政治经济过程外,还有许多游离于这个现代化逻辑进程之外的其他社会的、文化的和心态的过程,以及许多处于这个历史大叙事之外,没有受到它很大影响的地方化的历史、其他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故事及经历。中国近代史就不能完全用现代化理论的“挑战和迎战”的观点来解释。美国汉学家就曾指出,早在西方现代性入侵之前一两百年,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些趋势,像人口的巨大增长及其所带来的不利后果,

--

103

清代初期以来中国历史思想的实证主义化等等,就已形成。[7]到鸦片战争前夕,中西交往基本处于对等状态,甚至长期以来,是在清政府设定的框架内进行。

现代化理论对近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归宿的理论预设似乎也错了。近代世界历史的终结不是一种剧情,它绝非仅是非西方国家情愿或不情愿地模仿西方现代化,或移植西方文明的部件,逐次走上西方开拓的那个发展道路的故事。世界近现代史也表现为非西方国家抵抗西方现代性,寻找不同的发展道路的过程。整个19世纪,世界许多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在顽强地抵抗西方文明的入侵;二战以后近50年的时间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约1/3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寻找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直到现在,伊朗、阿富汗等伊斯兰文明国家和地区仍在抗拒西方文明。近代世界史的发展因而不是单线的,许多西方学者也承认不是只有一种现代性,而是有多种不同于西方现代性的现代性,“modernity”(现代性)必须使用复数“modernities”。当代世界文明发展仍然呈显出多样性,[8]西方的现代化价值观并没有成功取代各地区特有的传统价值观,而且,在许多地区尚未完全现代化时,后现代化和反现代化的现象已出现。

现代化范式的齐一化思维倾向和它的内涵的狭隘性已不足以使我们处理当代世界复杂的历史事件和

—高度的城潮流。同时,当发达国家在选择非工业化、倡导绿色生活时,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化——

—不可能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归宿,因为地球无法承担。当代历史的发展暴露出市化和高消费的社会——

这种理论给人类社会的实践带来负面影响: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的驱动下,经济发展的逻辑已经使现代资本主义成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浪费的经济体,成了“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和“灾难资本主义”。①这种现代性忽视人类许多精神需要和审美追求,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执着,在许多地方给地球生态造成灾难性的破坏。

(二)解构近代欧洲历史理论影响下的对中国传统社会性质的旧认知。对“封建制”概念的辨析是对帝制时期中国社会性质再诠释的关键。自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史论战起,关于中国从秦朝至清代这一历史时期是“封建社会”这一判断就引起争议,近来冯天瑜等学者指出“封建”一词不符合“古义”和“西义”,[9]另一些学者则强调可以把“封建制”理解为一种生产方式,在一种较为松散的定义上指称这一时段的社会。这些讨论标志着对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指称性概念的解构,是一种试图跳出把文明的多样性归结为单一模式的近代历史思维习惯的努力。

实际上,近来,欧洲学者也对“封建制”的特征以及它究竟是西欧中世纪特有的,还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这一问题争议很大。“封建制”最初是指称在法兰克王国实行的一套授权和臣服义务的政治经济安排,以及相伴随的封地采邑、私人城堡、豁免权、附庸、重装骑兵和骑士精神等等制度和文化现象。9世纪初,查理·马特以土地授予附庸于他的重装骑兵,后者从土地的收益中支付其平时的生活、训练以及制备马匹和装备的费用。封建契约关系后来得到延伸,囊括更多经济权益和法权责任,诸如附庸须作为陪审员出席领主裁判法庭,分期交纳约一年收成,资助领主子女婚嫁和受封,资助领主出征并交纳赎金,领主有权监护附庸年幼的继承人的生活和婚嫁,并对续约收继承金;而附庸也享有对所授土地的居民的司法管辖权和属地的农业收益。封建制又以层层往下的次分封为特征,直到底层的农奴,庄园主授予农奴家庭小块土地,后者以在庄园主的自留地服劳役为交换。以受封军士和农民的这种关系为基础的封建制在11世纪中期以后进一步发展,据有坚固城堡的大贵族开始与国王和诸侯抗衡,贵族领地日益世袭化,政治分裂也日益明朗化。封建制度形成的另一条更具暴力特征的路径是以9世纪以后长达两百年的动乱为背景。为防御维京人和诺曼人的入侵和骚扰,西欧乡村到处修筑城堡,自由民为得到保护便依附于城堡主,堡主的恃强凌弱和随意施暴形成对依附者的新的封建奴役制,这不同于讲求契约、相互义务和司法程序的前一种封建制度。英国历史刊物《过去与现在》几年前的专刊曾把11世纪

①见安德鲁·格利(Andrew Glyn)2006年出版的《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金融、全球化与福利》和毛米·克莱恩(Maomi Klein)2007年出版的《休克信条:灾难资本主义的兴起》。

--

104

的这场演变称为“封建革命”。[10]西欧以外,拜占庭帝国也曾把土地授予士兵世袭,早期东斯拉夫各王国也有“军功地产”。布伦纳和拉度里的研究认为14世纪的黑死病爆发后,农奴制在西欧开始解体。

在中国,西周也出现了与欧洲中世纪封建制相似的制度安排,秦朝置郡县后,由上而下的封建制度基本被放弃。虽然分封制在汉初也实行,但上下的法权关系和形成的背景同西周封建制和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差异很大。另一方面,欧洲和中国的中古世纪又有一些类似的经济制度安排和心态特征,例如等级制、依附等不平等关系的存在。在这种政治心态下也存在类似的生产关系,即把土地租佃(授予)耕作者,后者以服役、交纳一定收成和其他义务作为回报。魏晋隋唐的豪强同部曲,庄园主同客户的附属关系也很类似法国9世纪以后动乱状态下产生的那种依附封建关系,其中,客户和部曲可以被充当赏赐品,还时常遭到伤害。到两宋,客户才有迁移自由,田主同佃客的某种契约关系也形成了。[11]在欧洲,即使在农奴制削弱后,大土地贵族阶层仍是和国王抗衡的力量,重要的政治经济决策仍需经过三级会协商,由此形成国外学者所说的“等级制政体”。[12](P9)它同这一时期中国上层建筑的政治和军事制度是不同的,中国不仅不存在三级会议式的决策程序,而且军队主要是由朝廷掌握。马克思基本上是在“生产方式”这个意义上使用“封建制”这个词的。[13](P33)应该说在前工业化时代的农业社会里,可以观察到几种基本的所有制形式、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它们构成不同的社会复合体。如果说这一时期中国和欧洲的社会形态相同,我们就不能解释为什么制度相同,欧洲却自发演化进入资本主义,而中国则不能。用历史时段来称呼秦朝至清代似乎更为合理,例如把先秦时期称为“古代”,把秦朝自五代十国这一时期称为“中古世纪”,宋朝至1840年这一时段称为“近代初期”。西方汉学家曾经用“专制主义社会”、“官僚制社会”和“乡绅社会”等来称呼中国古代各个不同时段,但这些都不能较为合理地归纳出这一历史时段的诸多复杂的形态特征。西方近代历史思维用整齐划一的概念来概括指称差异较大的各国历史的方式显然应该抛弃。

近来一些学者对中国传统社会租佃制中地主和佃农双方经济利益的分配进行了研究,认为农村一些地区,实际地租率只有单位面积产量的30%左右,主佃关系也非奴役关系,而类似市场经济关系。[14]另一些学者认为传统史学对土地经济关系的描述受当时的意识形态影响,有“概念化”倾向,甚至有“虚构”现实之嫌。[15][16]这些讨论有不成熟和论断过激的缺点,但他们对传统史学某些重要结论的解构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认识中国传统社会农村经济的复杂情况。

(三)解构欧洲中心论影响下对15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解释。长期以来的主流理论认为,15世纪以来,西方开始主导世界历史,其文明的先进性和中国的落后性泾渭分明。二战以后,西方学者李约瑟、弗兰克、伊懋可和琼斯等都在解构这种简单化的二元对立模式,他们的研究看到了中国在相当长时期内在经济、技术上的先进性。[17][18][19]例如,弗兰克就认为1500年到1800年,中国是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那一时期的中欧贸易是在中国制定的制度框架和条件下进行的,日本学者滨下武志也谈到存在以中国的朝贡贸易体系为中心的“亚洲贸易圈”。布罗代尔在《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书中估计1750年亚洲人均生产力高于欧洲,中国最高,为228美元,而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949年也仅为100多美元。琼斯的研究发现18世纪以前,只有中国在宋代才一度形成现代经济增长的态势。在弗兰克等人的观点影响下,我国不少学者也对此重新审视,有学者认为乾隆皇帝的敕令:“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20](P124)也许就是对中国那时的经济状况大体正确的描述。这些解构显然有助于我们接近历史真实。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学者习惯于把中国历史比附于欧洲历史经验,并运用由欧洲特殊的历史经历归纳出的范畴来概括中国历史。近代以来,欧洲历史成了世界其他地区建构自己历史知识的参照系。我们需要比较,但更需要在比较中看到差异性,也需要把欧洲从历史知识的中心参照系“地方化”为区域史。[21](P98-99)(四)历史研究空间的重组。近来,全球史作为一个新的世界史编撰视角在国内世界史学界受到注

--

105

目,因为它使我们能很好地理解过去受到忽视的历史上各种文明之间相互影响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世界历史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被组织为以国家为单位的研究空间也是近五百年前开始的。以国家为单位的历史研究范式曾帮助我们有效地理解各国历史发展,但在世界各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跨区域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对历史意义变得日益重要时,全球史的新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和认识这些新内容。

全球史重视研究文化互动,其关注文化的相互影响也同文化多元主义相通,它试图摆脱欧洲中心论影响下的旧世界史编纂模式,看到了帮助近现代历史学家编纂组织史料的那个历史大叙事,尤其是现代化理论的许多基本假定已被当代历史发展证明为不足。历史学家只有在一个更大的视野内,才能有效理解个别历史事件和个别国家。中世纪的欧洲史家曾长期在基督教神学历史理论的框架内观察人类历史。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的历史家也把中国看作是一个“天下”,并从朝代的框架来观察和描述中国历史。今天,全球史的视野也有利于改正长期以来世界史和中国史研究被割裂开来的不足。

后现代历史学提请历史学家注意那些处于边缘的、遭到忽视的历史内容,解构主义关注流行理论范式建构的排他性过程。中国当代史学范式创新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是微观、中观和边缘研究领域的开拓。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史研究的理论范式已相当稳固,成果颇丰,知识的创新很不容易。近年来中国古代史研究出现跨朝代的长时段历史研究范式,例如汉唐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唐宋或明清的思想演变等等。研究者们对汉唐和明清两个长时段社会发展的某些连续性的探讨,有助于在原有的较为粗略的社会形态更迭的理论框架之外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结构和历时性特征。①从地方史到区域史的转变也显示了重构中国历史研究空间的努力,一些学者以“水域”为中心研究区域社会,例如渭河和汾水流域的权力、公共资源的分配和宗教祭祀等。[22][23]还有一些学者就中国传统社会(北朝时期)村落的时空分布、建筑布局、村民的构成与外部世界,包括朝廷、州县城镇的联系、村落内部的宗族关系、权力结构和意识形态等进行探讨,类似年鉴学派学者拉度里的《蒙塔尤》在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微观研究。[24]有些学者还通过研究族谱、宗谱、村志、婚书、契约等史料,探讨家庭生活、婚姻、财产继承和宗族关系,关注在原有的大叙事视野下受到忽视的社会历史。②另一些学者则研究历史上的瘟疫、瘴疾的传播和防治以及灸疗和巫医等活动,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人类生活的非正常状态、自我保健的观念和实践、疾病对华夏文化的扩散和中央王朝对边远地区的统治与征战的影响等等。[25][26]这些连同中国近现代史领域中,许多运用国外后现代理论概念和视角的研究标志着我国历史研究的新发展。

结语

近两百年来,我们都对舶来的西方学术亦步亦趋,因为我们的社会发展落后于西方,我们只能借用西方知识体系的某一个流派,加以发展或运用。今天,当资本主义现代体系已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而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已接近发达的西方国家,并且我们在寻找和获得现代性的过程中,已形成我们独特的历史经验,我们已经到了能够从中国学者的观点,根据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对世界性的历史知识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时候了。其中,后现代的思维方式可以为我们的知识创新提供一个有力的视野,这种后现代转型并不是全盘否定近现代历史思维和研究范式,它只是主张扬弃它的弱点,创建符合当代社会实践和哲学思维的历史知识体系。这需要我们有破有立。首先,我们应该对近现代知识体系进行颠覆性的反思,尤其是从这种知识体系创立时掌握话语权的人的意识形态特征来批判性地审视这个知识体系,关注权力和西方中心论如何影响知识的构成。其次,我们应当从这种知识体系创立时流行的思维模式来认识它的不足和片面性,例如,它追求整齐划一、工具主义、客观主义和绝对主义等等。第三,我们应当去发现被流行理论所排斥的其他理论范式和文化形态的合理性,例如,英国学者伊格尔顿就提出

①见《文史哲》2005年第1期、《江汉论坛》2006年第3期和《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有关唐宋社会变迁的专题讨论文章,以及2005年南开大学举办的“近五百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会议论文。

②见上海人民出版社近来出版的家庭、家族和宗族研究系列丛书。

--

106

①2007年国际马克思大会也提出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的问题。

“前—后现代主义”的观点,认为批判现代主义应该关注被现代性所否定的那个前现代性中许多合理的文化思想内涵。这为我们结合中国的传统,避免西方现代化理论导致的对自然的过度改造和对人类社会和谐的破坏性消解的弊病,找到一条新的道路。第四,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各地区历史现象的差异性,以及我们所使用的理论概念的局限性———它很难充分概括丰富而差异极大的现象,从而使我们的研究不被禁锢于任何一种范式和概念体系。马克思的形象及其思想是以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姿态为标志的,从马克思的立场出发,尝试在更为彻底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反思资本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形态、它的知识体系和文化意识,是对马克思的学术传统的继承。①这样一种批判也是丰富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理论的基础性研究任务。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社会的完善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为理想,批判资本主义的功利主义、不受制约地追逐利益和人的异化;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相处,看到近现代西方历史理论及其思维的时代局限性,创立符合时代精神的新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Brian Fay.Unconventional history [J].History and Theory ,Theme Issue,no.41,2002.

[2]埃娃·多曼斯卡.元叙述的危机———

一项后殖民研究个案[J].余伟译.学术研究,2004,(5).[3]Immanuel Kant,Eternal Peace,and other international Essays [M].ed by E.D.Mead,Boston,1914.

[4]Ernst Breisach,Historiography:Ancient,Medieval,&Modern [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5]M.J.A.Condorcet.Sketch for a Historical Picture of the Progress of the Human Mind [A].in Condorcet.Selected Writ -ings [M].

[6]何平.后现代主义与清代国际关系的新诠释[J].史学月刊,2002,(9).

[7]Ramon Myers.Transformation and Continuity in Chines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J].Journal of Asian Studies,February ,1974.

[8]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9]侯建新.封建主义概念辨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6).

[10]White,S.The feudal Revolution [J].Past and Present,no .152,1996.

[11]李华瑞.宋夏史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12]A.R.Myers,Parliaments and Estates in Europe to 1789[M].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高王凌.租佃关系新论———

地主、农民和地租[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3).[15]秦晖.关于传统租佃制若干问题的商榷[J].经济—社会史评论(第2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

[16]张佩国.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7]Elvin,M.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 [M].Stanford:Stanford Press ,1971.

[18]E.Jones,Growth Reoccurring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9]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M].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20]高寿仙.真实与虚幻:全球视野中的近代早期世界经济图景———

对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的几点反思[A].载于沛主编.全球化与全球史[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1]Dipesh Chakrabarty,Provincializing Europe,Postcolonial Thought and Historical Difference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2]赵世瑜.分水之争:乡土社会的权力、象征与公共资源———

以明清山西汾水流域的若干案例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2005,(2).

[23]钞晓鸿.灌溉、环境与水利共同体———

基于清代关中中部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6).[24]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5]左鹏.汉唐时期的瘴与瘴意象[J].唐研究(第8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6]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

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责任编辑:郭秀文

107--

body people’s common will of unity via concluding a contract.In the process of founding a community,general will is embodied by the form of popular sovereignty,with the moral community set up.In a moral community, the law confirms that the top position of general will actually set to legislate for morality.The implementation of general will come through the exercise of legislative power and executive power.The preservation of general will make it convert to corresponding rights,thus it is usual to establish a firm and stable foundation of legitimacy, so as to preserve the sacredness of general will as a moral force.

On the Post-modern Transaction of Historical Knowledge as Surpassing Modernism

He Ping101 Many of the core concepts of modern historical knowledge,such as unity,continuity,and progress of human history,have been subversively re-interpreted recently by the postmodernists.As a way of thinking,postmod-ernism tries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modern historical thinking which habitually seeks unitary regu-larity regardless of the diversity and differences of historical phenomena.It also exposes the modernists practice of suppressing other cultural patterns and historical paradigms and the error of its claim for being an objective knowledge.In doing so,postmodernism attempts to put the modern historical ideas back into its particular his-torical context.The limits of reason and a particular system of knowledge were highlighted.The essay argues that phenomena such as the emergence of the study of postmodernism,the discussion of the scheme for the writing of the world history,the deconstruction of the ideas form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odern western his-torical theories over China’s past,and the proposal of new research paradigm suggest a tendency towards a new thinking.The paper suggests to inherit Marx’s critique of capitalist modernity and to employ a new perspective beside the current paradigm of national history,such as the global perspective,for instance.As to the duration of historical research,phenomena of long-term and middle-term historical evolution other than the traditional scheme of historical periodicity can also be adopted as practical methods.The paper asks to reevaluate the ra-tionality of regional cultural patterns.

On the Traitorous Officials from the Ming Dynasty into the Early Qing Dynasty

Kan Hongliu108 Traitorous officials are usually condemned by social public opinion and have been greatly ignored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history for their ethical defects.The paper concentrates on the traitorous officials from the Ming dynasty into the early Qing dynasty,focused on their historical actions,trie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political doings and cultural achievements.

The Scope and Methods of the Error Genetics

Zhu Qizhi147 Benefited from the research frame of Prof.Carl James&etc.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CFL error analysi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cope and methods of the error genetics.The error genetics consists of three main parts: the types of errors,the causes of errors and the gravity of errors.The five types of errors are omission,addition, overrepresentation,mix-order,and blends.The four causes of errors are concerning negative transfer,learning strategy,communication strategy,and inducement.The gravity of errors can be surveyed from two angles,range and density of errors.The basic research methods adopted in error genetics are description,comparison,induc-tion and statistics.

--

160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摘要: 现代设计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和自我完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与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现设计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应当正视后现代主义提出的问题和挑战,但同时也应看到,思想薄弱并且以文化上自由放任的态度为主旨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解决所有现代主义运动带来的消极影响,两者之间矛盾的解决将促使现代设计积极发展。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矛盾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相对于传统设计而言,现代设计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对既有传统的扬弃与超越。现代设计所主张的民主,即设计为大众的思想,相对于为贵族服务的传统设计观念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和进步。但当现代设计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传统和固定的模式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同样要面临新的矛盾,即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所谓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朝的兴起,正是这一矛的具体体现。 一、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在欧美出现的一个内容庞杂的文化艺术、意识形态运动,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 具体到设计上则是把以往为权贵的服务方向改变为为广大人民服务为己任的探索,充满了社会乌托邦主义和社会工程动机,是一种具有高度民主化和社会主义色彩的知识分子的探索。它的目的不是创造个人表现, 而是努力于创造一种非人性的、能够以工业化方式大批量产的、普及的新设计,这样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降低成本、能够使设计为大多数人享用的目的。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师来说,重要的不是风格, 而是动机,风格只是解决问题后的自然副产品而已。现代主义设计是充满民主色彩和革命色彩的设计运动,它目的明确,旗帜鲜明,直截了当。而在与之一脉相承的国际主义设计中,现代主义所提倡的高度理性日益显示出冷漠的气质和单调的作风。米斯?凡德罗所主张的“少即多”在国际主义风格中被形式化地遵循着,已经失去了以往功能主义应有的精神,甚至成为一种固执的教条模式,以技术主宰的工业文化造成的设计形式的单一与人性的温和关怀背道而驰,这意味着现代主义设计逐渐缺乏力量而最终被多元并存的时代精神所取代。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涉及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汇的含义的非常复杂,从字面上看,是指现代设计以后的各种风格或某种风格,因此它具有向现代主义挑战,否认现代主义的内涵。虽然设计上后现代主义至今仍处于风格繁杂、多元化发展的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设计宗旨非常明确,其中心是反对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和人文关怀,而不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采用各种历史装饰,加以折衷处理,打破了现代主义一直以来的垄断,开创了新装饰主义新阶段。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根基和传统进行的批判性反思。因此,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兴起为观照现代主义设计提供了一面镜子,折射出现代主义设计自身的矛盾。 二、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 福柯曾经指出,我们不应将现代性仅仅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 而更应把现代性当作一种态度来加以看待。同样,我们也不应将后现代主义设计仅仅理解为

试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下的学生评价观

试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下的学生评价观 作者:张晓 班级:2002级大专中文一班 指导教师:李德林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教育评价的解析和对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借鉴,反思教育评价现状并对学生评价观作了重建。 【论文提纲】 引言 本论 一、解析教育评价(三种观点) (一)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教育评价是提供评价信息的过程 (三)教育评价是一种共同建构的过程 二、借鉴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诠释与特点) (一)丰富性(二)回归性 (三)关联性(四)严密性 三、重建学生评价观 (一)反思 (二)建构 1、在理念上,关注人性 2、在方法上,注重质性 3、在实施中,提倡创新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学生评价

试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下的学生评价观 教育评价作为教育实施的“瓶颈”,成为关注的焦点。笔者在对教育评价三种观点解析的基础上,借鉴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及其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四个特点,通过对教育评价现状的反思,提出了自己的后现代主义取向的学生评价观。 一、解析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自产生到现在,已有七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它产生、发展、繁荣到专业化等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加深。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主张,为教育评价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总的来说,对教育评价的认识和理解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这种观点在教育评价研究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它最早可以追溯到现代教育评价产生初,有“现代教育评价之父”之称的泰勒,明确提出“评价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但教育目标本质上是指人的行为变化,因此,评价是一个确定行为发生实际变化的程度的过程”。这一最早的对教育评价的表述虽然没有直接谈到价值及价值判断的内容,但它通过课程及教学计划与教育目标的关系,间接地把价值判断的内涵提了出来。在此以后,教育评价是价值判断的观点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认可。 (二)教育评价是提供评价信息的过程。 这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出现,对教育评价研究产生较大影响的一种观点。美国学者克龙巴赫(L.Cronbach)认为,“评价能完成的最大贡献是确定教程需要改进的地方”。他还进一步提出:所谓教育评价是指为获取教育活动的决策资料,对参与教育活动的各个部分的状态、机能、成果等的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和提供相关信息的过程。继克龙巴赫之后,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D.L stufflebeam)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在此基础上,他把评价界定为“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七十年代,以斯塔弗尔比姆为首的美国全国评价研究委员会进一步发展了教育评价的定义,提出:评价是一种确定、获取及提供叙述性与判断性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涉及研究对象的目标、设计、实施及结果的价值与优缺点,以便指导如何决策,如何符合绩效的要求,并增加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后现代主义的历史渊源_基本特征和未来趋势

2001年第2期(总第57期)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Q ingdao Institute of Chem ical T ehno logy (Social Sciences ) N o.2,2001General N o.57 [收稿日期]2001—03—05 [作者简介]陈延庆(1962—),男,山东冠县人,聊城师院马列部哲学所副教授,哲学硕士。 后现代主义的历史渊源、基本特征和未来趋势 ○ 陈延庆 (聊城师范学院 哲学所,山东 聊城 252000) [摘 要] 尽管后现代主义本身和对后现代主义的认识人人言殊,但后现代主义既和传统观念,又和现代主 义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从后现代主义与传统观念的关系以及与现代主义的关系看,后现代主义既是一种体现了文化主导性根本变化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本身也必将被更新社会文化思潮所超越和取代。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传统;文本间性 [中图分类号]B 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73(2001)02—0016—05 On the H istor ica l Or ig i n ,Ba sic Fea ture and Future Trend of Post -m odern is m CH EN Y an 2qing (Ph ilo sophy R esearch Institute,L iaocheng N o r m al U niversity,L iaocheng 252000,Ch ina ) [Abstract ] In m y op ini on ,different peop le have different op ini ons about po st 2modernis m ,but po st 2mod 2ernis m has very comp licated relati on w ith traditi onal though ts and modernis m .F rom the visual angle of traditi onal though t and modernis m w e can reach tw o fo llow ing conclusi ons :1.Po st 2modernis m has em bodied som e dom inant changes in social culture ;2.Po st 2modernis m w ill inevitably be superseded by som eth ing new in the future . [Key W ords ] po st 2modernis m ;modernis m ;traditi on ;inter 2textuality 应该说,用“后现代”或“后现代主义”来概括西 方现时代的精神文化状况是相当不准确的。因为“后现代主义”一词在西方已经泛滥成灾,即如有的西方学者所说,几乎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被“后现代”这一“病毒感染”,以至有了“后现代神学”、“后现代旅游”、“后现代体育和交际”,甚至“后现代美食”、“后现代做爱方法”等等。因而,用“后现代主义”一词来概括一个如此“复杂得难以说清”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无疑会捉襟见肘、以偏盖全。另外,在各种以“后现代”为名的著作和文献当中,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也是大相径庭、人人言殊,“每一个批评家皆从不同的角度,以自己的方式构设后现代主义”,以至于有多少个后现代主义者,就有多少种后现代主义形式。尽管如此,“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大家所关注、所感兴趣,甚至已甚为流行的概括”,而且,它也提供了“分析和理解当代文学和思想的一个有用的 工具”[1]。因而,从现代主义乃至更为古老的传统观念的角度来观照后现代主义,对于准确把握“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实质乃至未来走向无疑具有重要的意 义。 一、后现代与传统 众所周知,后现代以强烈的反传统面目出现,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似乎它是在与传统的断裂带上诞生的。如果据此认为“后现代主义”与传统没有任何关联,实为大谬不然。 事实上,后现代主义并不笼统地反传统。后现代主义反传统有特定的内涵,矛头主要是指向启蒙运动以来以理性为核心的一套知识话语。正如积极推进后现代主义研究的美国学者伊哈布?哈桑所说:“在我看来,历史发展是既连续不断又具有间断性。因而,今天的后现代主义的流行,并不意味着过去思想和制度对今天影响的终止,相反,传统仍然在发 展,同一的模式正经历着巨变。” [2] (P108) 可见,背景各 异,来源不同,因素混杂且互相冲突的后现代主义,在挪用、篡改且部分超越了西方哲学中反形而上学传统、怀疑论传统的时候,却又复活了被现代主义废置的“传统”。

浅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浅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韩立福 [内容摘要]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哲学最新发展的几个思潮或倾向的总称,强调反思与批判现代性;反对中心主义,提升非理性主义;倡导多视角、多元化的方法;语言范式取代意识范式。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要包括教育目的观、课程观、师生观、教育研究观、教育评价观等。教育目的观着重于追求的‘发展’理念”;课程观强调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肃性;师生观鼓励教师和学生发展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育研究观关注教育活动的差异性,使教育研究从现代性下解放出来,从—元转向多元;教育评价观强调人文化的评价方式,重视所有参与者的看法,并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来消除分歧而得出结论,从而调动被评价者的积极性,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作者简介] 韩立福(1963—),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评价、新课程有效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所谓“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哲学最新发展的几个思潮或倾向的总称。它既包括“新实用主义”、“后分析哲学”、又包括欧陆的“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理论取向。“现代主义”肇始于笛卡儿和康德,“在本质上表现为理性启蒙精神,它强调人通过对自然的理性把握和技术征服而确证人的主体性和本体力量”。“后现代主义”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后现代主义”特指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对“现代哲学思维方式”(以及近代哲学思维方式)进行反思与超越的哲学思潮,其主要思潮有:以拉康、福柯、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以罗蒂、奎因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以格里芬为代表的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广义的“后现代主义”泛指 19世纪以来所有对现代理性展开批判和超越的哲学学派或思潮,它所实现的是“近代哲学思维方式”向“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实际上,狭义的“后现代主义”是广义的“后现代主义”的一部分,我们在一般文献中所看到的“后现代主义”,主要是狭义的“后现代主义”。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的认识上,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指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一部分。”“现代”与“后现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这种统一是建立在对立的基础上的。他曾专门解释过“后”字的涵义,“‘后现代’的‘后’字并不意味着一个恢复、闪回或反馈的运动,也就是说,不是一种重复的运动,而是一种 ‘ana-’(ana-乃一法语前缀,有‘从头到尾’、‘彻底’‘向上’等义——引者注)的过程:一种分析、回忆、神秘解释、变形的过程,以详述一种‘原初的遗忘’。”由此看来,“后现代”的“后”字表征一种质的飞跃。美国“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大卫"格里芬历史而辨证地做出解释,“后现代”与“前现代”也有质的区别;“后现代”不是彻底的抛弃“现代”,而是对“现代”所做出的根本的超越。 当下西方世界流行的“后现代主义”,主要有两种风格:一种是以福柯、德里达、拉康、利奥塔等为代表的激进的或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主要流行于欧洲大陆,如法国;一种是以罗蒂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以及格里芬等为代表的“温和的

从建设美丽中国想到城市转型发展的几个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人民期待和精神追求,点亮了希望的征程,形象地为当今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描绘了蓝图和愿景。城市是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中心,将承载我国未来发展的重任,我们会本能地想到美丽中国必然需要建立在美丽城市的基础之上,这就对我国城市转型发展提出了高目标、高要求和高标准。笔者着重针对城市转型发展的几个问题谈些浅见,作为对如何建设美丽城市的献言。 一、美丽中国提升了城市科学发展的理想目标 何谓美丽?美丽是指使人看到、感到美好的形容词。它是美观、美感、美气和美的享受之概括表达,也可以理解为是人们对满意度的高度评价。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美丽中国,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五位一体,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形象目标。笔者认为这是它的内涵,它必然还有一个空间形象要求,那就 从建设美丽中国 想到城市转型发展的几个问题 任致远

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及独具特色的空间格局,为人民创造生产生活的优美环境,这是它的外延和外观。它的实质是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一个较高社会发展阶段和具有较高水平文化的现代社会。面对这样的发展目标,我们过去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发展指标及其评价标准都需要发生实质性转变,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必然选择,由此迈入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新时代、新里程。 城市发展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具有中心地位与先导作用,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窗口和晴雨表。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无疑提升了我国城市科学发展的理想目标,即努力建设美丽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提出的建设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紧凑城市等发展目标,应当进一步深化和综合考虑,因地制宜,突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素质,不仅宜居,有园林绿化,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集约紧凑发展,还必须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空间和文明形象,使城市各具特色,走出“千篇一律、百城一面”的困境,使城市发展不仅符合科学的发展规律,而且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文化需求,使城市更加美丽,真正成为幸福家园。 美丽城市的发展建设是一个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展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形象目标,包含着城市科学发展的丰富内容,要求城市经济发展硬实力和文化发展软实力相辅相成,赋予城市发展从理论认识到建设实践的变革转型重要使命,任务是艰巨、复杂、困难重重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城市美丽与否最终需要以人民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生态文明的满意度来衡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和根本标准,并以人民的直接观感、切身感受、生活体验来说明,因此,建设美丽城市不做实实在在的城市转型发展工作是不行的。这不仅是新时期的呼唤和承诺,更重要的是必须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建设的实际行动。 二、对美丽城市的认识与瞻望 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对美的要求,是在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青山绿水、森林草地、长河飞瀑、彩虹霞色、花香鸟语等,是自然美,也 是原始美(原生态的美),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美的环境。在此基础上,人们为追求美好生活所创造的建筑艺术、园林庭院、公园广场、城市雕刻、水上船帆、田野景色等,是创造美、人工美、人工与自然结合美,是经过加工雕琢的美,是在思想意识的支配下构筑的空间美。我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的人文创造融于自然,缔造了许多众所周知的美丽城市,如“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桂林,“欲把西湖比西子”的杭州,“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等,是突出自然美的古代城市;“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长安,“古琴川河上架桥,整个城市犹如一把美丽的七弦琴”的常熟,“在宫城之内人工开拓出北海、中南海、什刹海三海居中”的北京城等,是突出人工美的古代城市;“君到姑苏见,大家尽枕河,七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的百园之城苏州,“原有九门而七门为水门,巧妙地把自然山水、城乡、名胜古迹、园林、路桥等联系在一起”的古代绍兴城,“古城、沱江、风雨桥有机组合成立体图画”的凤凰城等,是人工美和自然美相结合的范例。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工要素的不断增多,自然环境不断被创造,变得十分复杂、多样、形形色色。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衡量美丽城市应强调的是整体美、和谐美,协调各方面的城市要素,处理好“人、自然、建筑、城市”的关系,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发挥出城市的内在优势和魅力,突出城市的个性特色。 需要提及的是,工业化的迅猛发展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改变了城市结构布局模式,工厂林立,高楼大厦崛起,汽车如流,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空间内容及格局。同时,也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影响和危害,工业“三废”污染直接损害着山林、水系、土壤以及影响着气候变化,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失衡和恶化,尤其是致使盆地地形的工业城市形成逆温气象,更加重了对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冬季尘雾弥漫往往看不到风和日丽的景象,何以谈及美丽城市的发展建设呢?对那些资源(煤炭、石油、矿业)开发型的工业生产城市,开山采石、地面开挖、采空塌陷、常年大型重载交通工具运输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工业“三

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特征

保持骨骼轻盈:美国后现代诗歌概观 马永波 试着译一些英诗已有些年头,起初是由于对语言的兴趣,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写作提供点儿新鲜的材料和视野,而我之对后现代主义诗歌感兴趣,大抵始于三年之前,那时“后现代”这一术语已渐渐流行、时髦起来,为广大诗人、批评家、社会学家所频繁使用,加之有些国内诗人纷纷自封为中国的“后现代”诗歌创始人,这一切都促使我产生了弄明白真正“原装”后现代主义诗歌的本来面目的想法。 依专家所言,后现代主义思潮起源于北美洲的文学批评,在六十年代,它几乎成了一个单单发生在美国的事件。其后,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扩大到整个欧美大陆。所以,集中考察一下美国的后现代主义诗歌,则可以较为便捷地得到一个关于后现代思潮的典型景观。 当代的美国诗歌,较五十年代以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变得更重现实细节,更有地域色彩,更具体。这些转变与二战后美国对越南的侵略战争加诸人们意识上的影响有关,而现代科技,尤其宇航技术的发展,也给予了人们新的刺激,迫使人们以新的时空观念重新认识、估念人类在宇宙秩序中及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美国当代诗歌在经历了第一次大战前夕,由庞德倡导的“意像派”所代表的童年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以艾略特为代表的鼎盛时期,已经进入它开阔的中年。二十世纪早期生活中所特有的种种剧烈的脱节,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土崩瓦解,现代人的自我与其种族历史的加速分离和异化,都已记录在艾略特的《荒原》、史蒂文斯的《风琴》等诗集里面。更年青的诗人已不满于艾略特式学院气的沉思和玄想,而是要更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解剖真实,逃避个性的“非个人化”原则已被更深的沉入诗人的自我所代替。哲学也不再作为完整的认识世界的框架,而是分散在具体的现实感受之后,与生活结合得更紧密了。 这种转变的开始,则是始于一位艾略特的同时代者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一位儿科医生,同时也是一位抱负远大的诗人。和许多去英国取经的诗人,如庞德、艾略特不同,威廉斯一辈子生活在新泽西州的路特福德,也许,作为一个英国人的儿子,他比大多数美国诗人都更强烈地意识到去除英国诗歌的所有特征的必要性。艾略特对传统英诗格律的继承,对荷马以来整个欧洲文学传统的珍视,以及他阴郁的学院气质,都使得威廉斯认为《荒原》是对自由诗运动的背叛,是美国诗歌的一个灾难,一个误会。他决心抓住工业化美国的实质,从形式上、内容上发展一种美国自己的新诗。1946年,威廉斯苦心经营的五卷本巨著《佩特森》第一卷问世,这部富于地域乡土色彩的史诗性作品,将自我与广袤美国融为一体,显

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艺术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艺术精神 “变化是生活的法则,现实是永远否定历史的。”西方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包括各个时 期的艺术思想和流派往往也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运转着。从文艺复兴之后17世纪的巴 洛克到18世纪的洛可可以及古典风,继而到19世纪的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 象主义,再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不难看出西方艺术在不断否定自我,同时也在发展自我。尤其从近代的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精神衍变,反映了人类对艺术的一种新的精神心 理结构,使我们产生了对艺术新的思考。 一、现代主义艺术的精神和特征 西方艺术早在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就构建起了以客观、写实为特征的审美艺术精神。但是 这种精神在19世纪70年代已经走到了尽头。西方资本主义的科技和生产力的充分发展,随 之而来是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及社会的剧烈变动,加之社会思潮的激烈动荡,必然深刻影响 人们的精神世界,当然也引起了艺术语言的变化。在艺术领域,人们对传统形式的厌倦,以 及审美情趣和审美格调的变化,都在不断冲击着古典传统和写实主义。客观写实的艺术风格 终于在印象派这里终于演奏完了最后一个音符。印象主义画家塞尚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现 代艺术史就是从他开始写起的,然而这位老实巴交、不善言辞的法国人所发动的只是一场画 布内的革命,他要批判的对象是西方传统绘画的写实主义。从后印象主义开始,具有主观和 写意的艺术精神得到大大的发展。现代主义就是在这种强调个体和艺术自主的时代应运而生的。 现代西方开放式的文化策略,诸如生活方式、宗教、哲学等在传统精神领域的破坏,都在艺 术领域得到了深刻的体现。现代主义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形式与风格。对以前的写实主义而言内容或题材至为重要,而到了现代内容或题材被忽略了,形式和 风格突显出来,艺术家的创作语言得到了解放。例如达达主义杜尚的创作艺术就极富有革命性,他是一个彻底的思想家。杜尚告诉世人,当艺术家不必画画,不必做雕塑,因为世界和 生活本身就是艺术,观念比作品更重要,艺术终究还存在一种过程和行为。第二、具象转向 抽象。古典主义的艺术基石就是模仿的审美原则,解剖与透视的科学方法更使得这种“模仿” 发挥的淋漓尽致。然而,在现代西方艺术中,这种空间关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成为了被批判 的对象。抽象被人们认为是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艺术家们通过一步步将客观物象分解、 重构、简化和抽象化,创造出了一种独立于客观自然的抽象主义艺术。加之对旧有空间形式 的破坏,立体主义的毕加索就是典型的代表。第三、表现比再现更重要。古典艺术追求的是 一种客观的外在美,而现代艺术则截然不同,它是与个人的主体性密切相关的,更钟情于个 人的感受。例如凡高内心世界的痛苦体验,以及蒙克等表现主义艺术家对社会危机的回应, 都表现在其绘画作品中。第四、创造高于审美。“美的失落”是现代西方艺术的一个重要问题,艺术家们在不断寻找着美的异点,他们在不断的否定这美也在创造着美。正是通过否认在那 里能找到美这样的问题,去寻找美的答案,也正是这种艺术无关审美的看法,使人们看到了 艺术的本质在于新奇与创新,艺术体系是不断革命的体系。艺术领域的不断创造也就意味这 对历史的不断否定,按照欧文•豪的观点要为现代主义下个定义,必须用否定性的术语,把它当作一个“包蕴一切的否定词”。无论是形式语言、表现主题、还是审美功能,现代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 九十年代以来海内外知识界就的"后"进行了持续的讨论,构成"新时期"之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热点。本文无意对这场尚未充分展开的讨论和争论作任何。因篇幅所限,也不拟对"后现代性"或"后现代主义"这样的基本概念作详细的说明。在此,我只想从一个表面问题入手,谈谈"后现代"与"中国"这两个符号之间的相关性和矛盾,进而探讨"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的深层关系。 首先我想对以下讨论的前提作一点说明。第一,从"近代"到"现代",从"现代"到"当代"的阶段论在不同的条件下有极为不同的含义。在此我们关注的不是中国史范围内的具体分期,而是全球范围内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范式的整体性变化。这当然是一个极为庞大、复杂的历史问题和问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宏观上大致把握住问题的要旨。英国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在其新著《后现代主义的假象》(Illusions of Postmodernism)中简明厄要地归纳了"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他写道: "后现代性是一种思想风格,它置疑客观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这样的经典概念,置疑普遍进步或人类解放,不信任任何单一的理论框架、大叙事、或终极性解释。与这些启蒙的规范相左,后现代性认为世界充满偶然性、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是多样化、不稳定的;在它看来,这个世界没有一个预定的蓝图,而是由许许多多彼此不相连的文化系统和解释系统组成......" 他指出,这种思潮的"物质基础"是"资本主义的新形式",诸如瞬息万变的、非中心化的技术领域,消费社会和文化;这种新的物质环境造成了传统的制造业被服务业、业和信息产业取代,也促成了传统的以阶级为核心的领域向各式各样的(基于族裔、性别、社区等的)"身份认同的政治"转化。与此相应, "后现代主义则是反映这种时代变化的文化风格。它无深度,无中心,漂移不定,自我指涉;它是游戏性的,往往从别处借来观念和意象加以折衷调和;它是多元主义的,它无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划分,也模糊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线。" 诸如此类的对"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的概括性描述早已不是是么新东西了。但我们必需承认,这种基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和文化现实的理论话语,是任何有关"后现代主义"讨论的知识论上的出发点,尽管我们只能在具体的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现实中寻找"中国后现代"的定义。伊格尔顿说他无意在"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之间划出严格的界限。事实上,后现代主义的国际话语(包括中文世界的有关讨论)从来都是借助两者间概念上的摸糊性跨越种种现实的限制而进入问题的。不妨说,后现代话语的具体性和抽象性、统一性和多样性赋予它某种"普遍性",尽管该理论本身是以反普遍性起家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在《极端的时代:一九一四至一九九一的世界史》中对后现代的普遍思潮作了如下总结: "形形色色的""后现代主义""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对客观现实的存在持根本的怀疑论态度,它们不相信人类能通过理性手段达到对现实的一致的理解。它们都有激烈的相对主义倾向。在它们看来,一个被技术彻底改造了的世界立足于某种世界的本质,而有关进步的意识形态则是这种本质的反映,后现代主义认为这两种对立的思想前提构成了这种世界本质的

后现代教育

后现代教育思潮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启示 摘要:后现代教育学与后现代哲学文化思潮一致对教育的“现代性”进行了反思,出现了对教育现代性的解构和后现代的建构。后现代教育学的出现,为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奠定了基础。我国的音乐教育是建立在教育的“现代性”之上的,所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也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带来了一些启示.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引发的思考 后现代主义是伴随着互联网、地球村、大众媒体等一系列人类新文化而自然产生的一种新思潮,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区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后”,它们二者不是时间的先后,而是冲突并存的。现代主义坚信科学,追求真理,善于发现规律;而后现代主义更尊重多样化的个人情感和选择,提倡多元,否认绝对真理。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进入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现代性的教育理论以及它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基础遭到了严厉的质疑和批评。“后现代主义,通过揭露教育中形而上学、认识论方向原预设的脆弱性,揭露 教育中存在的偏见,从根本上威胁现在教育的可能性,这在西方历史上还是第一次。”[1]165后现代主义否认科学是一种客观性的知识,认为它是一种较为主观性的、相对性的知识,这些知识并不是超历史的、外在的、普遍性的法则,而只是局部的、特殊的和受历史限制的知识,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现代性教育理论的科学本位的地位,并直接影响到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质疑和批评同时适用于当今音乐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的方面。因为,当今音乐教育学的理论

和实践体系是基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的,即基于教育的理性主义哲学观,力主建立思辨、抽象方法为特征的理性主义教育学。[2]我们今天音乐教育学中的主体———西方传统音乐学和传统教育学是以现代性理论为基础的,各门音乐学科知识都被按照学科的科学定义、原理制成为各种课程。音乐教育的中心概念及教学都是具有形而上学方法的,对所有音乐文化普遍有效的,或者不是全部有效也是学习音乐的根本基础。但是,如果我们按照后现代思想来理解音乐学和教育学的现代性,那么它们既不是客观的、科学的,也不是普遍性的。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西方音乐教育学在全球文化中它只是局部的、特殊的,也是受历史限制的知识。 二、后现代教育学思想 (一)后现代教育思想的两种主要立场 后现代思潮是现代生存危机和文化危机在哲学层面上的反映,相对于现代性的统一性、本质性、封闭性而言,后现代主义强调差异性、多元性,以及“去中心”的边缘性和创造性、开放性,并重新开启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它有两种主要的立场:一种是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对“现代性”下的教育理论研究进行全面的颠覆;另一种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更多的关注人与世界、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倡导一种以生态主义为准则的全球理论,而这种生态理论与现代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相反;同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主张与过去的教育思想进行对话、扬弃,综合吸收其合理性。 (二)后现代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后现代课程观的“四R”标准

后现代课程观的“四R”标准 后现代课程观是在对前现代课程观的追溯和对现代主义课程观的批判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当我们深入这一理论领域便可感受到,从这种看待世界与教育的方式中,能够产生一种对未来世界和未来教育充满激情的、富有积极意义的探索和创造。特别是美国课程理论家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充满着创新性、发展性的活力。对之加以解读和分析,有助于我们建立课程新视野,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课程改革和发展。 与现代课程设计所遵循的泰勒原理不同,多尔提出了设计后现代课程的“四R”标准——一种形成性的而不是预先界定的,不确定的但却有界限的课程设计标准。 丰富性(richness)。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要促进学生和教师的转化和被转化,课程应具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失衡性、耗散性与生动性。这种“适量”不能预先决定,需要在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不断协调。各门学科应以自身的方式解释“丰富性”。例如“语言”——包括阅读、写作、文学和口头交流,侧重通过隐喻、神话和解释来发展其丰富性,并将语言与文化相统合。 回归性(recursion)。现代主义模式强调“重复”,而后现代主义强调“回归”。“回归性”是指“一个人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互相作用形成自我感的方式”。“重复”旨在促进预定的表现,它的架构是封闭的。而“回归”则在于发展能力——组织、组合、探究、启发性地运用某种事物的能力。它的架构是开放的。课程的片段或组成部分,不应视其为孤立的单元,而应视其为反思的机会。每一次考试或作业都不仅是完成一项任务,而且是一个开端——对作为意义建构者的自身和处于质疑之中的课本进行探索、讨论、探究。这种“回归性反思”是转化性课程的核心。 关联性(relation)。“关联”的概念对后现代课程具有“教育”和“文化”的双重意义。前者可称为“教育关联”,指课程中的观念、文本、教师、学生、媒体等诸多因素互动而组合的庞大的网络。教育关联中的一个焦点存在于课程结构的内在联系,要通过回归性的反思来拓展其深度。通过反思,课程才会越来越丰富。后者可成为“文化关联”,我们所有的解释都与地方文化相关,而且与其他文化也有所联系。意识到这种“文化关联”,有助于了解所有的教学行为及教学中“对话者”的思维,只有将教学对话参与者的思维成果在文化的背景下相协调,教学才真正发挥了作用。 严密性(rigor)。现代主义架构中的“严密性”主张去掉个人的主观性,变成客观的、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因此,20世纪的“严密性”的概念所强调的是学术逻辑、科学观察和数学的精密性。后现代主义架构中的严密性则是不确定的和诠释的。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及其对高校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摘要后现代主义思潮博大精深,其教育思想部分对当代教学观影响深远。他们对现代教学观的神圣性提出了质疑,为教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通过对教学目的、师生关系、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批判与解构,建构了与现代教学观不同的后现代教学观。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从中借鉴、得出启示。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思想政治课启示 On Post-modernism Teaching View and Its Enlighten-ment on College Theory Course Teaching//Wang Huai-yin Abstract Post-modernism is so broad and profound that it greatly influences contemporary education concept.Post-mode-rnism doubts modern teaching concepts,so it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of theoretical research.This paper construct a post-modernism teaching concep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goal,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ers. Key words post-modernism;teaching concep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enlightenment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430079,Wuhan,Hubei,China 20世纪中后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逐渐进入信息社会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文化嬗变、核心价值衰落、深层次的哲学争论,催生了反思与超越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潮—— —后现代主义,它描述了一个有别于笛卡尔、牛顿时代的世界图景,认为世界不再是决定论的、有序的、简单的,而是随机的、混沌的、分形的。”后现代主义就是以这个新的世界图景为指导、盛行于当代西方社会的思潮之一,其影响波及文史哲艺等领域。其中,对教学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现代教学目的观、课程观、师生观、方法观、过程观以及评价观的批判、解构与重建上。 1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概要 1.1教学目的观 针对“完人”教育目的观,后现代主义指出,完人教育预设在教育过程中,人可以达到一种尽善尽美的状况,这无疑是混淆了教育理想与现实;其次,完人教育认为教学过程是封闭的,受教育者会把自己视为一个稳定的个体,从而对他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免疫力。然而,个人具有丰富多样性,并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此,后现代主义认为,教学目的不是将学生培养成完人,而是培养成为有个性的人:“主张 教学目的应从优势文化决定论中解放出来,肯定个人经验及其代表的特殊文化,通过全校教师的热情参与和考虑到众多的因素来决定。”我们要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但不是强求每个学生都全面发展,而是在尊重学生个人特性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各具特色、富于批判个性的多面发展公民。 1.2教学师生观 后现代主义指出,在传统教学的教师权威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处于压抑状态。为此,他们主张消解教师的霸权,废除不合理的教学规则,提倡在课堂中师生平等对话,启发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随着人类步入信息社会,知识传播方式发生巨变,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信息源,互联网作为新的知识源正扮演着教师的部分角色,其海量的知识容量足以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知识传播方式正在变化。在教学中,师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巨变。 1.3教学方法观 后现代主义教学方法观主要体现为:“生命对话”、因材施教。首先,“后现代思想家从学习是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和教育是人对人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出发,反对教学中所谓的科学灌输,认为对话性是教学的应然状态。”他们主张的对话是以平等、理解、尊重和宽容为基础的“人际发生过程”,要求教师扮演“平等中的首席”角色,师生之间要平等协作、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其次要因材施教。教师要立足个体间的差异,保护、尊重学生个体的丰富多样性,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力争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此外,后现代主义者还确信人具有创造性,对创造给予了极大关注。教学应保护学生的创造性,要探索能够启发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1.4教学过程观 受耗散结构理论影响,后现代主义认为,教学过程在不断变化中体现一定的秩序;是一种自我创新的过程,即一种“在一个创造性的宇宙中,秩序并非预先确定随后又被迫解体;相反,秩序不断的产生于无形之中”的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干扰”有利于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组织系统,其运行也需要干扰,教师需要学生的干扰与质疑,以便师生之间良性互动。 1.5教学评价观 后现代主义强调:在教学评价时,要认识到评价对象的丰富多样性,提倡“异质平等”评价观。他们认为,平等含义有二。一是同质平等,即使用同一标准评价所有的对象。现代教学评价观往往过分强调统一性,从而使那些最能表现人的多样性的方面,如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的发展被忽略或被有意识地限制了。二是异质平等,即用不同标准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12-0018-0218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转型

自1990年代后半期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社会贫富分化明显加剧,社会阶层化的空间化进程加速,城市空间急剧分化。社会矛盾也常常会体现为空间资源分配或争夺的矛盾。社会群体的差别正越来越体现在其所聚居的社会空间差别,无论是就物质空间、文化格局还是行为模式来看,差别、分异、破碎化的新格局正在产生。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分异和碎化趋向表明中国城市社会正由“差序格局”转向“团体格局”,进而表现为一种混合性的“属地格局”:这一格局兼具“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二者特点。我们认为,“属地格局”是当代“中国式城市社会空间”的核心,这一新格局的出现预示了中国城市所面临的千年之变。 随着资本主义及其一体化市场的全球性扩张,生产关系的矛盾也越来越由生产空间(单位、厂房、公司)转向社会空间(社区、楼盘、街道)(Logan and Morotch,1987),也就是说,社会群体的差别正越来越体现在其所聚居的社会空间差别,无论是就物质空间、文化格局还是行为模式而言,均是如此。 “空间”作为一个概念,在西方文明中经历了从绝对空间,到功能空间,再到社会空间的认识演变①[列斐伏尔(Lefebvre)将对空间的认识归为四种“假设”,2008]城市社会空间这一概念,指的即是城市在社会与经济方面呈现的空间状态或特征;社会空间是空间的实际范围与人们领悟的空间范围的复合体,由主观部分和客观部分组成。 一旦空间与人类生产、生活相结合,便从此具有社会性②,社会空间应运而生,空间变成社会关系的现实化和物化(商品)。"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我们得以安置个体与事物的虚空(void)之中,而是生活在一组关系之中” 空间变成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的场所。 通过研究中国城市空间的方式研究它的社会、历史演进,研究空间的特性就等于研究社会关系,空间的矛盾与社会关系的矛盾相辅相成。 列斐伏尔展示的空间生产出的欧洲社会历史历程如下:①绝对空间:自然。②神圣空间:埃及式的神庙与暴君统治的国家。②历史性空间:希腊式城邦,罗马帝国。④抽象空间: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空间。⑤矛盾性空间:当代全球化资本主义与地方化对立的空间。@差异性空间:重估差异与生活经验的未来空间(Lefebvre,1991) 首先,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进入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它被用来生产剩余价值。土地、阳光、空气都被纳人生产力与产物之中。其次,城市结构因其沟通和交换的多重网络(如公路、铁:路),成为生产工具的一部分。同时城市及其各种设施(如港口、火车站)亦是资本的一部分。于是,资本主义的空间不只是生产资料(如厂房、土地),还是消费对象(如海滨度假区、迪斯尼乐园),也是政治工具(如规划手段、警察管制空间),并且被用来巩固生产力与财产之间的关系(如豪华社区对富人及其财产的庇护),同时还可以充当上层建筑的一种形式 空间被同时列为生产力、生产资料、生产的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尤其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的一部分。由于每一种社会状态的存活都依赖于对空间的占有和不断再生产,以得到与

第十章 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

第十章 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 一、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概述(4学时) 第二节、海勒(2学时) 第三节、马尔克斯(2学时) 二、注意事项: 1、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的“显学”,学生接受比较困难,讲授时一定要深入浅出; 2、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思潮,要注意此期文学的泛文化倾向。 第一节概述(2学时) 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系统介绍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2、要求学生了解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文化背景; 3、要求学生掌握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内容: 1、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 A、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B、后现代知识状况 C、后哲学的发展 D、文化传统 2、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A、削平深度走向平面 B、颠覆体裁解构形式 C、元小说与元叙述 D、宇宙意识与迷宫模式 E、膨胀话语置换数码 F、毁灭性创造与裂变式重组 三、教学重点: 1、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难点: 1、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文化意义 五、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宽: 1、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反美学倾向 六、教学方式与教具:教学方式以多媒体为主,教具为计算机、投影仪和屏幕 七、师生互动设计 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八、讲授提纲: 一、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 20世纪中期,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阶段,而现代西方文化也经历了一次次新的裂变,随之全面推进到后现代时期。随着一次次理论撞击和兼容,后现代主义逐渐崭露头角,并迅速扬弃现代主义而成为风靡当代西方的“显学”。

1、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其一、后现代主义思潮表现了一部分西方知识分子对当代资本主义官僚政治秩序的强烈不满,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人的尊严的摧残的严厉控诉。 其二、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在传统上受人尊敬的人文科学和艺术的生成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使得一部分艺术家和思想家的创作理想和学术目标发生了重大偏离。 其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危机还表现为知识分子的角色、职责、地位和存在价值的危机。 ? 其四,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商业活动已经全面地扩张到了文化领域,艺术创作和精神创造活动被强行纳入了商品生产的程式之中。 其五,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的基本完成,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已被完全职业化和角色化,因而失去了对自我价值的终极追求。 其六、信息时代刺激了各种理论迅速转化成商品,这就使当代理论成为不断膨胀的话语,一种夸张而刺激的广告,一种追新求变的“操作”。 其七、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现代性”、“理性”等日益显示出它们的冷漠的压制人性或违反人性的一面。 2、后现代知识状况 在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过程中,随着人类知识的空前膨胀,知识的本质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首先,科学知识是一种“话语”。现代最先进的“科技”无一不与“语言”相关。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无法变成数字信码而加以传递的知识都将有可能被淘汰,不易精密化、电脑化的人文科学前途未卜。 其次,随着电脑霸权的形成,一种特殊的逻辑应运而生:知识已不再是一种为专家或权威所独占的工具。在一个多元的世界里,人们将以异质的标准来面对各种知识。 其三,后现代来临之时,在知识领域悄悄地进行着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研究的范式发生了逆转:由外在呼唤人性解放、理想、正义等堂堂话语转入人的意识拓进、语言游戏和结构分析。 其四、通货膨胀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知识的经济基因,它使一切都成为商品并进入流通领域,这就注定了一切物质和知识的产品均将迅速更新换代。 3、后哲学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增生极快的超级边际理论,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各种思潮、流派、观念的综合或拼贴,是与存在主义、唯意志主义、实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结构主义、女权主义等哲学思潮及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同步扩变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后现代主义形成了自己的“后哲学”。这种理论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理性中心主义,反对普遍主义。它体现在哲学上,是“元话语”的失效和中心性、同一性的消失;体现在美学上则是传统美学趣味和深度的消失;体现在文艺上则表现为精神维度的消逝;体现在宗教上,则是关注焦虑、绝望、自杀一类课题,以走向“新宗教”来挽救合法性危机的根源──信仰危机。 4、文化传统 西方文学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历史发展之后,几乎穷尽了所有的风格技巧和叙事模式,进入了其自身发展的极致。后现代主义对文学传统的解构则使得“西方文化史上由来已久的‘被置于主流之外的一股潜流的全面复兴成为可能’”,“意味着被现代主义‘废除’了的艺术风格的‘复兴’”。因此,后现代主义以一种与现代主义作家的精英意识彻底决裂的精神,对文化传统进行了全面的反叛。 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