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印度佛教的衰落

古印度佛教的衰落

古印度佛教的衰落

古印度佛教的发展历程

?原始佛教时期(公元前6或前5世纪~4或3世纪)

?部派佛教(公元前4或前3世纪~到公元元年前后)

?大乘佛教(公元元年前后~7世纪)

?密教时期(约7~13世纪初)

?从公元3世纪下半叶开始,佛教就开始不断向古印度境外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而在印度本土则由于公元8~到9世界以后印度教的兴盛,加上佛教内部部派系别的纷争和僧侣的腐败,以及外族频繁的入侵,特别是伊斯兰教徒的武力征服,不少僧侣被杀戮,很多重要的寺庙和文物遭到破坏,因此印度佛教开始衰微,到13世纪初趋于消亡

梵天

毗湿努

湿婆

印度教,乃印度的婆罗门教,主张对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神的多神崇拜,梵天(创造神)、毗湿努(护持神)和湿婆(破坏神)

阿育王及迦腻色迦王时期,佛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教便相形式微

公元四世纪时,婆罗门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进一步杂糅了佛教及其他学派的思想,于是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而以“新婆罗门教”自居,企图恢复旧有地位,这就是今日所说的“印度教”

八世纪以后,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罗,又

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优点,淡化原有繁琐的理论,

印度教遂一跃而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

直到伊斯兰教入侵印度以后,佛教遭受严重迫害,印度教却因为与伊斯兰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在某些区域仍旧保持着很大的势力。

佛教内部的分散

?佛灭后116年后,佛教的第一次分裂,又称为“根本分裂”,从此进入部派佛教时期。当时的比丘们就是否应该严格遵守佛陀制定的戒律发生了激烈的辩论

伊斯兰教徒的武力征服

?公元11世纪突厥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消灭或臣服了大部分北印国家,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帝国——德里苏丹国,佛教和印度教同时受到了严重打击,但印度教经过调整和反抗后,与穆斯林征服者实现了妥协,并继续生存发展;而佛教却因为种种内外原因,最终在印度消亡。伊斯兰教可以说是踩着佛教的尸体进入印度的。

佛学在中国的发展

佛教在中国发展状况 佛教是在距今2500多年前的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由释迦牟尼所创立。 佛教开始仅在中印度恒河一带流传。到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孔雀王朝时期,在阿育王的扶植、倡导下才开始在古印度各国广为流传。此后,传教士到达西域(指今中亚西亚各国和我国新疆的不少地方)传教,西域不少国家、民族开始信奉佛教。 佛教在古印度的发展变化经历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四个时期。各个时期都曾有过辉煌,出现过不少著名宗师。到公元13世纪,由于内部、外部的多种原因,使佛教在自己的故乡印度,仅一个世纪就几乎全部消亡了。数以千计的佛寺被荡平,数以万计的经典被销毁,数以十万计的僧侣改宗。 直到19世纪,佛教才从斯里兰卡又传回到印度,才有所恢复,但发展甚微。 大乘教兴起于公元1世纪。 佛教最早从西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 公元前2年,西汉哀帝时,西域大月氏使者伊存到汉朝通好,曾向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中国统治阶层始知佛经。1998年3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扩大会议一致确认:“公元前2年‘伊存授经’作为佛法初传标志”。 历史上佛教界、史学界不少人士认为: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派郎中蔡音等18人赴西域迎请佛法,在大月氏邀请到天竺(古印度)“沙门”(僧侣)摄摩腾和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和佛像到达东汉都城洛阳,最高统治层开始信奉佛,因此以公元67年作为佛教进入中国的时间。 永平十一年,东汉朝廷在洛阳城西2里处专门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寺院——白马寺,供两位高僧居住、翻译佛经(《四十二章经》)和传播佛教。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佛教在统治层已有了相当的影响,并开始传到民间,这时,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出家当和尚的人朱士行,他于公元260年西行求法,开西行求法之先河。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3年),由于统治高层地需要和提倡,佛教得到很大发展,印度佛教主要派别已进入中国。佛教经典也大量翻译过来。史载,早在魏晋时期即译经702部、1493卷。此时,各地广修佛寺,削发出家的僧侣人数迅速增加。南朝梁武帝还亲自制文发愿,舍道归佛,四次舍身同泰寺,将佛教定为国教。当时(约公元500年前后),仅建康(今南京)一地就有寺庙500多座,僧尼10万余众。 北魏末年(约公元533年前后),全境有“僧尼近200万,寺院3万所。”唐代诗人杜牧曾写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名句,反映了当时佛教的兴盛。 北魏武帝时,佛教在中国受到第一次大打击,即佛教史称的“三武一宗法难”中的第“一武法难”。一百多年后,又发生了北周武帝灭佛事件,毁塔寺、焚经像、僧还俗,使佛教受到第二次重创,即“二武法难“。但二次灭佛事件后不久,佛教又很快恢复了元气。 佛教界称,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佛教早期弘传时期。 从隋初(公元581年)到唐武宗毁佛(公元841年),前后约260年,佛教进入到鼎盛时期。隋唐时期,统治者中不少人提倡佛教。采用了利用、限制、整顿的策略,制定了度牒制度(出家人证书),加强了对和尚、尼姑的严格管理。对僧侣采取不纳税、不当差,还敕给大量田地、山林作为寺产,使寺院经济得到

中印历史文化对照表

中印历史文化对照表 (公元前2500-前500年) 表一 地域时代 印度 中国政治 文化人物 北印度南印度 史前印度河文明(公元前2500-前1500 年)·公元前2000年,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兴起了哈拉 巴文明,被称为印度文明的“第一道曙光”。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进入印度。 ·公元前2000-前1500 年,印度雅利安语发展为 独立的语言。 进入夏代 吠陀时期 (公元前1500-前500年)·公元前1000年,恒河流 域的雅利安人建立乔萨罗 国、迦尸国、韦提柯国。 ·公元前900年,摩柯婆多 大战。 ·公元前800-前550年,雅 立安人抵达孟加拉。 ·前642-前332年建立塞须 那迦王朝、难陀王朝。 ·公元前500年,华氏城都 市形成。 ·公元前5世纪,雅利 安人在南印度发展,并 于锡兰开拓殖民地。 ·公元前1300-前1000年 《梨俱吠陀》编成。 ·公元前1000-前500 年,三吠陀编成。 ·公元前1000-前600年, 梵书编成。 ·公元前900年《摩诃波 罗多》开始编写。 ·公元前800-前500年上 古奥义书编成(古文散 本)。 商代

中印历史文化对照 (公元前500-公元300年) 表二 地域时代 印度 中国政治 文化人物 北印度南印度 佛教时期 ·公元前500-前300年,中古古 奥义书编成(古散文体)。 ·公元前400-200年,经书时代 (摩奴法典)主干部分制定。 ·公元前400-公元100年,史诗 时代。 ·公元前500年,六师外 道(沙门诸思想家)在世。 ·公元前563/566-前 483/486佛陀在世。 ·公元前444-前373年, 摩诃婆罗(耆那教思想 家)在世。 ·公元前475-前22年,战国 时代。 ·公元前221-前206年,秦 朝。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 阳,秦亡。 ·公元前206-前202年,楚 汉战争。 孔雀王朝 (公元前 332年-前 183年) ·公元前259-前232年,阿育王 时代。 ·孔雀王朝在德干建立。 ·塔米尔文化兴盛于下列诸国:朱 罗潘迪亚、希腊罗普特拉、萨蒂亚 普特拉。 ·公元前300年,中世古奥义编 成(新散文体)。 ·公元前300年以后为新奥义书。 ·公元前257年,1.数论派成立; 2.初期佛教圣典确立; 3.早期虔爱 思想出现。 ·公元350年,波弥尼( 印度教语言学家)在世。·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 ·公元140年,汉武帝即位。 ·前138-前119年张骞通使西 域。 入侵时代 (公元前 200-前300 年) ·公元前190年,希腊王国在西 北印度建立公国。 ·公元前183-前71年巽加王 朝取代孔雀王朝。 ·公元前150年弥邻陀王统治旁 遮普地区的大夏王朝。 ·公元前100年,甘华王朝灭 亡。 ·公元前90年塞族入侵西北 印度。 ·公元78-101年贵霜王朝迦尼 色迦王在位。 ·公元前32-公元320年,西穆卡 在德干建立萨达瓦哈那王朝。 ·公元前32-公元50年,早期案陀 罗王朝。 ·公元50-320年后期案陀罗王 朝。 ·约公元前200年弥曼陀派出现。 ·公元前200-公元200年《摩诃 波罗多》主要部分编成。 ·公元前150年,《薄伽梵歌》原 形创立。 ·约公元前100年1.《罗摩衍那》 史诗最后制作;2.吠檀多派出现; 3.部派佛教时代。 ·公元50年,正理派出现。 ·约100年,耆那教的祼形、白 衣两派分立。 ·100-200年《摩奴法典》完成。 100年,1、《薄伽梵歌》现存形 式确立;2、大乘佛教兴盛。 150年左右,犍陀罗艺术兴盛。 ·公元前200-前100年贾 弥尼(印度教思想家)在 世。 ·公元前100-前1年巴达 罗衍那(印度教思想家) 在世。 ·50-150年,乔达摩(印 度思想家)在世。 ·150-250年龙树(佛教 中观派思想家)在世。 ·170-270年,提婆(佛 教中观派思想家)在世。 ·270-350年,弥勒(佛 教唯识派思想家)在世。 ·25-220年,东汉。 166年,罗皇帝遗使东来。 ·220-265年,三国时代。 ·265-316年,西晋。

古印度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古印度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印度和中国都是具有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古国,二者的文化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他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宗教性、延续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印度文化是一种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文化,并且印度人以善于内省和沉思而著称。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多种宗教长期存在,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就发祥于这片土地。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前7世纪,它的兴起是列国时代印度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在宗教和思想领域的反映。佛教在阿育王时代开始急剧想外传播,在东汉时代,佛教传入中国。在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于中国各地。至隋唐时代,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推崇和扶持,佛教在中国继续传播,并与儒、道相鼎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可以说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以魏晋南北朝为例) 一、印度佛教对哲学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使得中国佛教哲学成为一只单独的思想流派。这影响到中国人是世界观、时空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佛教与道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由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发展壮大成完备成熟的宗教。道教的教义是以道家对儒家的反动思想,也就是“无”的世界观思想为基础,此外又由于不满东汉王朝的政治,转而以宗教表现其志向。道教具有强烈的民间色彩,除各种行事外,又在各地建立义舍,以便利信徒,于是逐渐成为庞大的反儒家、反佛教的宗教。但不可否认的是道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部分佛教教义。 佛教与道教,一个是外来宗教,一个是本土宗教,但是二者在我国的兴起处于同一个时期,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但是结果却是双方共同得益,共同发展。佛道二者能够共生共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二者具有共同点,例如在教义上,佛教和道教都主张离欲脱俗,去追随现实生活以外的东西。从哲学上看,佛教与《道德经》也有契合点。 2、佛教与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影响。作为中国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深深扎根于政治制度,深入统治阶级和民众心中,其地位不可动摇。因此佛教只能够避其锋芒,采取迂回的方式进行传播。但是即使是采取这样的方式,还是引起了三武一宗事件”(“三武”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是后周世宗),又称“灭佛事件”。 在此期间出现了一次不得不提有关于佛与儒之间的辩论:关于神灭与神不灭的辩论。在南齐事情范缜的《神灭论》对佛儒两家都是一个大的冲击。这篇文章是以儒家的无神论的思想来批驳佛教的根本思想。但是最后却在梁武帝时期进行了一次对无神论的大规模的绞杀。 从以上二个事例可以看出来,佛教在中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3、玄学 摆脱两汉经学的束缚自然与真言意与形神魏晋风流:颖悟旷达真率之美从玄言到理趣。魏晋时期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的理论形态就是魏晋玄学。魏晋玄学的形成和老庄思想有明显的关系,东晋以后又吸取了佛学的成分,步入新的阶段。这是一种思辨的哲学,对宇宙、人生和人的思维都进行了纯哲学的思考。它和两汉的神学目的论、谶纬宿命论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魏晋玄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经籍的方法,对于打破汉代繁琐经学的统治也起了积极的作用。从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的一大转折。 二、印度佛教对诗歌的影响

印度佛教对中国的影响——论文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摘要:佛教(Buddhism)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全名为佛陀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1]。传入中国后得到广泛的传播,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时期。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不仅是其信徒众多,更表现在其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佛教的特点与思想以及佛教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做一个简要的概述。 1.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 佛教,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两汉之际。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也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佛教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汉代佛教。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道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佛教。此期佛教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隋唐佛教。此期,是佛教的全盛时期,也是它中国化的时期。这时期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已极为丰富,随着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融合趋势的加强,佛教得到空前的发展,创立了不少新宗派。隋唐佛教的特点是系统性、宗派性。 第四个时期是宋元明清佛教。此期的佛教由盛转衰(主要指汉族地区),佛教与中土固有文化和民俗进一步融合,在民间信仰上树立了广泛而牢固的基础,但并无新的宗派产生,主要是禅宗还在流传,其次是净土宗。在理论方面也无创新,主要是证明佛教理论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不违背,提倡三教融为一体,表面上

古印度文化

古印度文化 一、文学 1、文字 哈拉巴印章文字:2.5CM见方天青石、陶土、象牙、铜摩亨佐·达罗出土 雅利安梵语:吠陀经梵语、史诗梵语、古典梵语、俗语 (梵语:Samskrita,意为“整理好的”,引申为“完美”、“文雅”) 吠陀经梵语:用来书写《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的最古老的梵语 史诗梵语:用来书写《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古典梵语:称其它宗教、哲学、文学、科学等著作所用的语言。 俗语:民间雅利安人所用的梵语的各种方言,主要指摩揭陀语、半摩揭陀语、巴利语2、吠陀文学(产生于婆罗门祭司阶层) 婆罗门教四大吠陀本集:《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 《梨俱吠陀》最早、最重要、最具文学意义,四大本集成书于BC1500-BC500,韵文作品吠陀文学指文献中富文学性的成分,有颂诗、神话、咒语诗、传说等 3、史诗文学(产生于与刹帝利王族关系密切的“苏多”阶层) 重要标志:印度两大民族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的诞生 《摩诃婆罗多》被认为印度古代文学艺术的最高峰,内容被视为印度人民的圣经,被誉为印度文学史上的《伊利亚特》BC4世纪成书,作者:毗耶娑 《罗摩衍那》作者:仙人蚁垤,成文于2世纪 4、往世书文学 《往世书》又译“古事记”、“富烂那”,印度教百科全书,基本用诗体写成,行文多问答《薄伽梵往世书》地位仅次于两大史诗,描写黑天,为最具影响力的往世书 5、佛教文学 巴利文佛教文学、梵文佛教文学(因佛教典籍有巴利文和梵文经典两大类) 巴利文佛教“三藏”:经、律、论经、律包含较多文学成分 律藏由《经分别》、《犍度》、《附篇》组成,《犍度》较有文学趣味 经藏《小尼迦耶》、《法句经》包含格言诗、偈颂诗、民间故事、寓言 《佛本生故事》是《小尼迦耶》第十部经,是一部体系庞大的佛教寓言故事集,也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大致分7类: 寓言故事:主角多为动物,隐喻人间各色人物 神话故事:主角为蛇精、仙鸟、罗刹,不乏对人类社会的映照 报恩故事:将人与动物对比,劝谕人心向善 魔法故事:主角基本是人,劝人不要贪财或心术不正 笑话故事:主角为愚人或智者,以幽默讽刺见长 道德故事:多劝人积德行善 世俗故事:描写男女青年如何通过巧妙的手段获取爱情的成功 梵文佛教文学:《大事》、《神通游戏》 6、梵文古典文学 特点:情节的非现实性和大量作品以恋爱为主题,文学和宗教混合在一起 体裁:诗歌、戏剧、故事、小说 诗歌:出现了伐致呵利、马鸣、迦梨陀娑等著名诗人 伐致呵利:梵文古典文学初期最引人注目的诗人,生活在公元初期,诗集《三百咏》(《世道百咏》、《艳情百咏》、《离欲百咏》)在印度长期广泛流传 马鸣:长诗《佛所行赞》、《美难陀传》

古代印度史的名词解释和简答

古代印度名词解释 吠陀,又译为韦达经、韦陀经、围陀经等,是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主要文体是赞美诗、祈祷文和咒语,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传、长年累月结集而成的。“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启示”的意思。"吠陀"用古梵文写成,是印度宗教﹑哲学及文学之基础。 阿育王,意译无忧,故又称无忧王,约前304年-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王。阿育王统治下的孔雀帝国,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阿育王本人在行政、军事、司法等方面都有绝对的权威任,。阿育王的治国方针是基于佛教的精神,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国家的统一。他一生的业绩可以明显分成两个部分,前半生是“黑阿育王”时代,主要是经过奋斗坐稳王位和通过武力基本统一了印度,后半生是“白阿育王”时代,在全国努力推广佛教,终于促成了这一世界性宗教的繁荣。 顺势论派列国时代的的哲学流派,主要观点是反对婆罗门教,及其种姓制度。顺世论派:古印度的一个唯物主义学派,活跃于列国时代,又称“顺世外道”和斫婆迦派,重要代表人物为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该派不承认吠陀和其他婆罗门教经典文献,主张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是世界统一的物质基础,人死后没有灵魂和轮回。该派激烈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生而平等,本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时认为人应该人世求快乐,反对苦行、禁欲。该派观点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受到统治阶级残酷的迫害,也被视为异端邪说,作品基本全部被毁灭,目前仅存片断。 哈拉巴文化:南亚次大陆古老的青铜文化(约公元前2300前1700年),1921年由考古学家最早发现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而得名。以后又在其他地区陆续发现250多处类似文化,通称为“哈拉巴文化”。该文化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也比较发达,铜器和青铜器已经广泛使用。城市是该文化的重要特色,已发现的有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等,估计已形成城市国家。该文化的创造者尚不清楚,可能是南亚次大陆的古老居民达罗毗荼人。对于该文化衰亡的原因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尚待进一步解决。 婆罗门教:古代印度宗教,大约形成于后期吠陀时代,以“吠陀”为经典,在《奥义书》中体现其基本观念。该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湿婆和毗湿奴,主张整个物质世界是一种幻想,唯一真实存在的是成为梵的世界精神或轮回,同时提出“梵我一致”和造业轮回的思想。。该教的产生与王权兴起密切相伴,鲜明地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与种姓制度紧密相连。在列国时代随着耆那教和佛教的传播,一度较前有所衰落。经过公元8—9世纪的改革最终形成印度教。

印度佛家文化

期中论文 课程名称:人文科学教授讲坛院系专业: 学号: 姓名:

印度佛家文化 学号:姓名: 摘要:佛教的经典中有很多智慧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着借鉴意义。印度佛教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保持乐观向上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字:佛学,处世之道,自身修养 印度佛教是大约在公元前6-5世纪产生于古印度的一种宗教,创始人是释迦摩尼,佛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佛教兴起的时候正是印度奴隶制经济急剧发展的时期。当时印度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地区进入奴隶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批批以城镇为主的奴隶制国家开始建立起来。从公元3世纪下半叶开始,佛教就开始不断向古印度境外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印度佛教的时空观,时间观以及有趣的轮回理论。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的,一小世界以一千为集,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故称三千大千世界。佛典之宇宙观中,三千世界乃一佛所教化之领域,故又称一佛国。印度人最崇拜的图腾是法轮,所以佛教以法轮为标志,六道(又名六趣、六凡或六道轮回)是众生轮回之道途。六道可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为天道、人间道、修罗道;三恶道为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但修罗道虽为善道,因德不及天,所以不能说成善道;以其

苦道,尚甚于人,故有时被列入三恶道中,合称为四恶道。佛教相信,任何人若遵守五戒,可得六根整然人身。若在五戒上,再加行十善,即可升到天界。这就是古印度佛教文化基本理论之一的轮回理论。 佛学思想中蕴含很多的智慧,可以引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处世与为人。佛教把人的行为称为“业”或者“业力”。业力是人的精神在六道里轮回的推动力。从佛教业报轮回的理论来看,人的生命层次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是佛教的因果观。也就是俗话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教强调,事物中因果规律普遍存在。在时间上,遍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空间上,作用于整个宇宙,就连菩萨和佛也受这个因果规律的支配而不例外。佛教认为。人的行为不管好坏都会产生一种潜在的力量,即业力。这种业力时时都蕴藏在自己的意识之中,打个比方来说就像银行的存折。好的行为,存进的就是善业,坏的行为,存入的就是恶业。所以这事要靠自己的修为的,是内因。佛教认为,人所做的不善业有十种,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和邪见。如果谁从心里肯定了上述内容并且已经付诸行动。死了以后要轮回到地狱、饿鬼和畜生的三恶道里去。如果持否定态度。死后可以转生为人,如果再潜心修行。一心向善,那么就可以摆脱轮回而悟道成佛。这就是告诉人们,人的生命层次的高低、生存环境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所作所为。 除了内因外,各种形式的外缘也是存在的。一旦某种与内因业力相应的外缘出现,那么结果就会显现出来。佛教认为。业力不形成某

印度文化概要-MOOC-全章节测验答案

第一章 一、单选题 (共45.00分) 1. (单选题)请问《印度的发现》这本书的作者是哪位?() A. 拉马昌德拉 B. 兰密施 C. 尼赫鲁 D. 戒日王 满分:15.00 分 得分:15.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 2. (单选题)“印地秦尼,帕依帕依”的意思是( )。 A. 中印人民是兄妹 B. 中印人民是兄弟 C. 中印人民是亲戚 D. 中印人民是姐妹 满分:15.00 分 得分:15.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 3. (单选题)“印度则交通自古,贻我大祥,思想、信仰、道德、艺文无不蒙贶,虽兄弟眷属,何以加之”出自哪位作家的作品? A.

章太炎 B. 鲁迅 C. 玄奘 D. 尼赫鲁 满分:15.00 分 得分:15.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 二、多选题 (共25.00分) 1. (多选题)胡适将印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归为以下哪三大贡献? A. 佛寺禅门成为白话文、白话诗的重要发源地 B. 对中国文学体裁的巨大影响 C. 歌舞剧的传入 D.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是印度文学影响的产儿 满分:25.00 分 得分:25.00分 你的答案: A B D 正确答案: A B D 教师评语: -- 三、判断题 (共30.00分) 1. (判断题)印度医生志愿者柯棣华曾受印度国大党委派奔赴我国抗战前线支援。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 2. (判断题)章太炎认为:“东方文明之国,辈辈大者,独吾与印度耳。言其亲也,则如肺腑,察其势也,则若辅车。”意思是印度文明程度强于中国。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 3. (判断题)印度人种繁多,堪称人种博物馆。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 第二章 一、单选题 (共20.00分) 1. 大部分印度人最基本的世界观是以下哪个关键词?(单选题) A. 万物有灵

印度社会与文化论文

瓦尔那统治下的印度女人 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生活在种姓制度下的印度女人的历史与现状,不仅是对普通印度女性的真实面目做一个比较系统地了解,提高对印度妇女的重视;并且也是在探寻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培养包容性,积极摒除偏见,创造和谐社会。 研究方法:首先,主要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有关专家论文,借鉴他们的观点,深化对印度女性的认识;其次,浏览互联网上网民的评论,以扩宽自己的思维,做到与时俱进,批判性地吸收有关论述;再次,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已形成对印度社会一个比较感性生动的认识;最后,利用比较分析的方式,对印度女人进行更加全面的认识。 研究结论:印度妇女发展虽然已取得一定成就,但仍面临着艰巨的任务。随着时代的进步,印度女性终会得到充分地解放。 关键词:种姓;社会;女人;权益;变革 目录 1.女人的创造 2.总体特点 3.社会地位 4.妇女权益 5.婚姻制度 6.嫁妆制度 7.希望与福音 引言 印度女人经过曲折的发展历史,虽然现在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仍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可是她们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终有一天会迈向性别平等,实现社会

的和谐。本文通过了解印度女人生活的历史与现状,提高对她们的关注与重视,以消除妇女歧视和解决妇女权益问题,并推进印度妇女发展进程。 女人的创造 要了解印度教创造的概念,就要学习《大林间奥义书》中的创世神话。虽然这则神话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且直至今日仍鲜为人知,但它表明了印度人对起源、创造、创造力的一些思考特征,它们在今天依然是基础,并具有影响力。其中关于女人的创造,它是这样描述的: 太初,这个宇宙是以原人的形象出现的自我。原人环顾四周,除了自己,别无他物。他先说:“我是,”于是“我”字产生了。因此,现在人们一讲话,就先说“我”,然后再说别的他知道的名字。 原人有些害怕,因此,任何孤独的人都会感到害怕。但原人醒悟了:“既然只有我一个人,有什么好害怕的?”于是,恐惧消失了,因为,他有什么好怕的?一个人感到恐惧,是因为有别的人存在。但他也没有什么快乐,因为一个完全孤独的人没有什么好快乐的。原人希望有第二个人。 现在原人的大小及样子均如同紧紧拥抱的一男一女。他将自己分为两部分,从自身生出一夫一妻。因此,圣哲雅若洼基夜说:“一个人就如同一半碎片。”但这个空间被女人填补了。他与她结合,如此人类便诞生了。但女人醒悟了:“既然我是从他而造,他怎么能与我结合?真羞耻!我要躲藏起来。”①…… 至此,女人就被原人所创造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女人与男人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关系,女人是被征服者,是男人的附属品,她的被创造是出于男人的需要。 总体特点 西方人的脸型、东方人的眼神,在印度女人脸上得到了和谐统一,黑人和白人的肤色也在印度女人身上得到了调和,印度女性的特征是丰乳、细腰、肥臀,身体扭成“三道弯”,性感妩媚,风情万种。印度女人的好人缘是天生的,她们擅长歌舞,几乎个个都是天生的舞者。另一方面,印度女人又是保守的,在一个宗教国度里她们几乎都是围绕着家庭而生存,一生都是以家为主,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 印度女人也有属于自己特殊的时尚,纱丽、吉祥痣、鼻饰、脚铃等都是独属于印度女人的标志。 社会地位 有这样一句话:在印度,与其做女人,还不如做一头牛比较划算。 印度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她们普遍受到社会的歧视和贬低。一方面,是受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影响,“多少年来,以男人为主的社会制度告诉男人们,女人是比他们下贱的泄欲工具。甚至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修行人都不断在他们心中播下对女人敌视的种子……一些学者把妇女看做无知的雌性动物,认为她们的作用不过是操持家务和生儿育女,以使家族传统得以延续。”(《被双重道德摧残的妇女》,《萨哈拉报》,1999年11月14日);另一方面,种姓制度对女性的歧视也形成了一张天然大网,吠陀经明确地把妇女和印度教认为的低级种姓首 ①此神话出自《大林间奥义书》第一部分第四婆罗门书。

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的关系

第四,中国佛教比较崇尚简易性。佛教传人中国后,其理论和实践虽然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但在中国得到最广泛流传的却是印度佛教中所没有的禅宗和净土宗,而这两个宗派都以理论的简要和修行方式的简易为特色。第五,中国佛教具有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调和性。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的宗教观念和民众信仰有很大的不同,佛教传人中土后,一方面十分注意依附统治阶级和传统思想文化;另一方面努力调和与儒、道等思想矛盾冲突,从而形成了它显明的调和性的特点。中国佛教的调和性在不同的时代的不同表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佛教本身发展的阶段性。第六,中国佛教内部的融合性。印度佛教本身就有大小乘、空有宗等的区别,而中国地域广阔,社会环境多样,佛教传人中土后,受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也易形成不同的学风或学派宗派。第七、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禅”本来是古印度十分流行的一种宗教修行方法,在两汉时随着佛教的东渐而传人中国,并在中土社会中形成了众多的禅学流派或禅系禅脉。第八,中国佛教与社会政治和伦理有密切的关系。出世的佛教不仅强调“出世不离人世”,而且还表现出对政治的依附,从佛教与政治的关系而言,中国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出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大多扶植并利用佛教。把佛教的发展限制在自己有效的控制之内。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中国佛教中出现了“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思想,便导致了一些僧人直接参与现实的社会政治活动,利用佛教来为政治服务,同时也依赖统治者的支持来求得佛教的发展。第九,中国佛教具有关注现世现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印度佛教本是强调出世解脱的宗教,其根本宗旨是把人从人生苦海中解脱出来,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人生幸福,虽然这种积极意义在印度佛教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彰显,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氛围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并得到了充分的拓展。 印度佛教对中国佛教及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地影响,首先表现在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从它产生以后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神论和有神论相互斗争的历史。但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这两种认识论和思想体系的斗争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这样,禅宗就把佛教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其次,外来的佛教在同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文化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千百年来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传入所进行的成功交融,至今仍对我们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在与儒、道为代表的中国固有文化的相交互融中,中国佛教形成了许多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中国佛教仍然可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佛教的人生哲学可以给人以思想启迪,佛教的文学艺术可以给人以精神享受,中国佛教的圆融和谐精神对于当代的文化建设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印度教取代佛教的原因

印度教取代佛教的几个原因 印度一直是宗教气氛相当浓厚的地区,公元前1500年前后就有了吠陀教的雏形,公元前900年前后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婆罗门教,公元前500年前后则进入一个“诸教并起”的时期,佛教迅速兴起,耆那教、顺世论等“六师外道”也取得了发展,而传统的婆罗门教内部也出现了“六派哲学”。经过长期的发展,佛教先是分裂成各种部派,此后又兴起了一种与原先各部派都不同的“大乘”佛教;婆罗门教在遭受一定程度的挫折之后,逐渐改革成为更加成熟的印度教;与此同时,在遥远的阿拉伯半岛兴起了一种全新的宗教——伊斯兰教,它批判地吸收了犹太教、基督教的一神论思想,并以阿拉伯民族的武力征服为载体,很快就传播到了从大西洋之滨到印度河畔的广大地区。但在7至11世纪的印度,影响力较大的宗教主要还是印度教、大小乘佛教。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经过了许多波折。孔雀帝国、贵霜帝国的统治者大力宣扬佛教,使佛教一度取得国教或接近国教的地位;但此后的笈多帝国和南印诸小国统治者却都以婆罗门教作为国教,佛教虽然仍受到保护,但发展势头已有所衰落。公元7世纪,戒日帝国再次在印度北部实现了短暂的统一。戒日王大力弘扬佛教,使佛教一度出现中兴局面,著名的佛教翻译家玄奘也是在戒日王统治时期到达印度的。但佛教的发展已经显露出了明显的颓势,随着戒日帝国的瓦解,佛教的黄金时代也就一去不复返了。虽然佛教在锡兰、东南亚、中国、朝鲜、日本都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功,但它在印度本土却日益衰落,直到德里苏丹国的征服者给予其最后一击,使其彻底在印度绝迹。佛教在印度的没落,我认为主要是如下原因导致的: 首先,佛教的部派分裂、尤其是大小乘分裂严重影响了佛教的发展。佛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不同,它从一开始就没有严密的组织,更没有统一的管理(虽然有过几次全佛教范围的结集活动)。因此在佛陀入灭后不到百年,原始佛教就开始分裂为部派佛教。到公元1世纪,又产生和以前所有部派都不同的“大乘”佛教。“大乘”在宇宙观、道德观上都与原先的“小乘”大相径庭,且对小乘大加贬抑,形同仇敌。佛教一直面临着婆罗门教及由其发展而来的印度教的强力挑战,此时又加上大小乘的内讧,使许多佛教小国也无所适从,更阻碍了佛教的进一步广泛传播。后来从大乘佛教内部又分化出“中观行派”和“瑜伽行派”等不同派别,当公元7世纪玄奘到达印度时,他所看到的情景已经是“十有八部,各擅锋锐;大小二乘,居止区别。”(《大唐西域记》卷十)此时信仰小乘的国家仍然比信仰大乘的多,大小二乘的争夺空前激烈。但即使在戒日帝国佛教最发达的地区,佛教信徒也只占一半比例(据玄奘推测),更不用说其他地区了。部派分裂也使佛教教义日益复杂,僧侣长期沉浸于哲学辩论中,与现实生活严重脱离,当然不可能赢得广大下层群众的支持。 其次,印度教和佛教的区分越来越小,佛教的生存空间被挤占。佛教和耆那教都曾严厉批判婆罗门教“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的三大纲领,此后婆罗门教经历了长期的渐变,从多神崇拜逐渐转化为三大主神崇拜,产生了“梵我合一”的一神论雏形,在神学理论上有了很大进步;在宗教仪式上也做了较大简化,种姓压迫也有了一定松动(尽管是不情愿的松动)。虽然印度教也没有严密的组织,甚至比佛教更加松散,但它深深根植于民间习俗中,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群众基础,这是佛教所无法比拟的。印度教还具有超强的包容性和灵活性,

世界古代史古代印度文明

世界古代史古代印度文 明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吠陀文明、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婆罗门教和佛教有哪些异同之处试论德里苏丹国家对印度封建文明的影响印度种姓制度在中世纪的变化 概论 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古代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印度”一词来源于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第一次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其后,西方人一直沿用了这一名称。我国汉代把它称之为“身毒”或“天竺”,至唐代,玄奘在其所着《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改译为印度。古代印度史事实上是指南亚次大陆各个国家的古代史。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北依喜马拉雅山,南临印度洋,东接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湾,是一个被高山和海洋环绕的大陆。就地理形势而言,印度全境可分为北、中、南三部份,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山岳地带;中部是印度河和恒河平原;文底耶山以南是德干高原。通常把北部高山地带和中部平原地区称为北印度,这里是古代印度重要的经济区域,也是印度历史的主要舞台。南部的德干高原有丰富的森林和矿产,但不宜于农耕。只有高原两侧的平原雨量充沛,气候良好,宜于农耕,也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印度各地区自然条件上的极大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决定了印度各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 居民古代印度在旧石器时代已有居民,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几乎遍及整个次大陆。一般认为,这些文化的创造者为矮黑人和原始澳洲人。从公元前三千年代起,达罗毗荼人在次大陆居于主要地位,一般认为印度河流域的城市文明就是由他们创造的。约自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开始,雅利安人自西北部侵入次大陆。到公元前一千年代中叶以后,波斯人、希腊人、大月氏人和嚈哒人又先后侵入次大陆,使次大陆的居民成份更趋复杂。 史料研究哈拉巴文化的资料,完全来自考古发掘。虽然在哈拉巴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文字,但仅是印章上的文字,而且还未释读成功,还不能用之于历史的研究。现在发现的印章中,已公布约2500个(大部分出土于摩亨佐·达罗)。除了印章外,在哈拉巴文化遗址中还发现有城市遗址、陶器、青铜制品、车、船模型、女神像、卫城、房屋建筑、下水道、砝码等,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宗教信仰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境外发现的哈拉巴文化的典型物品(印章),说明它与外界的交往的存在。 有关雅利安人入侵后的南亚历史的资料,与哈拉巴文化历史的资料完全不同,它主要不是依靠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而是依靠文献资料。这大约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古代南亚的传统史料。其中又有几个来源:

印度音乐文化的特色及其传承与发展

印度音乐文化的特色及其传承与发展 摘要印度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传统,鲜明的特色。它在几百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下不仅没有被同化,而且还进一步将某些欧洲乐器同化为印度的民族乐器,依然保持着本民族浓厚 的传统音乐特色。本文重点探究印度音乐如何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及其对我国音乐发展的启迪作用。 中 在世界各民族音乐中,印度音乐可谓是一种历史悠久、传统丰厚、特色鲜明、引人注目的音乐,它那绵延不断的旋律,错综复杂的节奏,强烈多变的鼓声,余音缭绕的琴声,多样式的装饰音,无穷尽的装饰乐句,变化多端的即兴演唱和演奏,构成了一幅印度音乐美妙的画面,让人回味无穷。它在几百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下不仅没有被同化,在极艰苦的条件下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而且还进一步将某些欧洲乐器同化为印度的民族乐器。为什么会如此?印度音乐是如何传承与发展的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印度音乐特色鲜明、风格独特 音乐是一种植根于文化中的艺术,不同的文化土壤会滋生和孕育出不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印度是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是印度音乐产生和发展的肥沃土壤,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出的是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音乐,拥有着它恒定 不变的音乐之根。这种根深蒂固的音乐风格成为印度音乐永恒的特色。同时,印度音乐又是极具包容性的,它可以吸纳百川于己身,“任何新的观念都会被吸收和消化,最终成为公认的具有印度特色的新混合体中的一部分”。这种融合非常自然和平稳,不会因为任何强大外力的侵袭而失掉,这种泰然自若的能力,使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异国之间的各种风俗习惯交汇到一起,成为今天多姿多彩、包罗万象的印度音乐。 印度音乐中有它永远不变的特色,这些特色是印度音乐区别于其他之各类音乐的不同之处,使它在世界音乐之林中独树一帜,风格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听者能在众多的音乐种类中很快将其辨别出来。印度音乐一直以一种稳定而完整的体系状态存在着,各个部分都井然有序,有理可循。这种整体性的紧密关系使得印度音乐始终保持着它所特有的风格和韵味,以至于英国数百年的殖民统治也没有对印度音乐造成很大的破坏,依然以独特的魅力成 为世界音乐的瑰宝,成为世界音乐之林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音乐分支。印度音乐中那如怨如诉、绵延不断的旋律,波浪形、曲线形,甚至螺旋式的音乐进行,余音缭绕、婉转曲折的西塔尔,维纳琴声和呜咽欲泣的笛声,无穷无尽、各式各样的滑音、装饰音,强烈而音色多变的鼓声和变化多端的即兴演唱与演奏……展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印度风情画,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印度音乐的独特风貌与它的文化息息相关。印度半岛在人种、宗教、文化、音乐等方面是世界上种类最繁杂的地区之一,印度(尤其是北方)历史上长斯受到各种外来民族的侵略,接

(完整版)古代印度工艺美术

古代印度工艺美术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这一名称来源于今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我国《史记》称印度为“身毒”,《汉书》称其为“天竺”。至唐代,至唐代,玄奘在他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中始改译名为“印度”。古代印度系指现在整个南亚次大陆,它是古代这块大陆上各个部落或国家的统称。 古代印度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制作精美,造型和装饰形式丰富多彩,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工艺文化,归纳起来有以下特征: 一.宗教性。古代印度工艺美术可以说自始至终充满着宗教色彩。宗教性可算作是其工艺美术最突出的特性。大量工艺美术作品证实这样一个规律,即古代印度的工匠们将宗教作为工艺美术创作的动力,并通过工艺美术创作来加强对宗教的信仰。佛教的创立者是乔达摩·悉达多,通常称他为释迦摩尼或佛陀,后来在恒河中游一带传教40多年,释迦牟尼死后,佛教继续传播,不仅一度在次大陆盛行,而且还传到亚洲其他一些国家。在佛教盛行的国风影响下,因为佛门以及佛教徒的需要,佛教工艺品的需求量很高,制造工艺品的工匠受佛教影响,在当时以及后来的工艺制作都带有宗教色彩,代表婆罗门教,印度教的神像制作亦相当盛行,梵天和湿婆等神像的制作随处可见,如:

舞蹈的湿婆 金制舍利容器

滑石舍利容器 二.丰富性,古代印度工艺美术表现出极度丰富的形式和内涵,有许多创作变现出一定的矛盾,我们既能看到他的单一性,比如同一时代,大多都是以宗教为主的工艺美术品。又能感觉到它的多样性,在陶土,石头,金属上,各种材质不同艺术的表现。;在风格上,既有强烈的民族性,又具浓郁的国际意义;众多美术工艺品随着人口流动,宗教迁徙和传播,战争地域版图的扩张,人口迁徙,工艺品所表达的思想和现象是具有国际化的。它既反映出禁欲的一面。又因其狂热不羁的手法体现。例如

佛教的发展历程

佛教的发展历程 佛教由古象雄王子幸饶弥沃如来佛祖所创立。印度佛教由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35岁时创立,关于悉达多太子的生年说法有二,佛教开始的时间也有两种不一的说法,一种认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圆日,另一种是认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当时悉达多在毕钵罗树(佛教信徒尊称菩提树)下悟道,创立佛教。准备妥当之后,悉达多走遍恒河谷各地向人传教。五位贵族接受了悉达多的教训之后,成为比丘,也就是第一批僧侣或和尚。社会各阶层和各种身分的人都来听他演讲而成为他的弟子。在其后的几十年中游走四方,招收了许多弟子,佛教影响逐渐扩张。到他在80岁的高龄逝世(佛教称之为涅槃)时,他已举世闻名,被尊为释迦牟尼佛。 从孔雀王朝开始,佛教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南传佛教(又称为上座部佛教)经由锡兰传播到东南亚一带,主要影响东南亚的印度支那等地。北传佛教(又称大乘佛教)经喀什米尔到达新疆,早在公元1世纪的东汉时佛教就传入中国,后又传入古朝鲜、日本;北传佛教于公元8世纪正式传入印度北邻的西藏;至此,北传佛教分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支。藏传佛教这个教派对生活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西藏人民的后来又传入蒙古和中国东北等地区。到公元十六或十七世纪,藏传佛教在远东各地已奠定了根基。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10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乔达摩·悉达多。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发生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主要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南传佛教主要是上座部诸派,盛行于斯里兰卡,并传遍东南亚地区,后传入中国云南。 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尚无定论,异说颇多,大体在公元前后两汉之际。主要有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三大派别。 从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南北朝时佛教已遍布全国,出家、在家佛教徒数量增加很快,如北方的长安僧尼过万,南方的建业(今南京)有佛寺数百座。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鼎盛之时。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崇信道教,但对佛教等其它诸多宗教都采取宽容、保护政策。中国佛学逐步发展成熟。 封建社会后期,汉地佛教衰落,戒律废弛,丛林破败,僧人无知,迷信盛行。近代以来,在杨文会等一批佛教界有识之士的带动下,佛教在各个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爱国僧人如著名佛教社会活动家太虚大师积极支持抗战,为争取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的特点

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的特点 张嘉豪201311240001 13级口腔五年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全名为佛陀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传入中国后得到广泛的传播,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时期。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不仅是其信徒众多,更表现在其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1.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 佛教,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两汉之际。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也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佛教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汉代佛教。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道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佛教。此期佛教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隋唐佛教。此期,是佛教的全盛时期,也是它中国化的时期。这时期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已极为丰富,随着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融合趋势的加强,佛教得到空前的发展,创立了不少新宗派。隋唐佛教的特点是系统性、宗派性。 第四个时期是宋元明清佛教。此期的佛教由盛转衰(主要指汉族地区),佛教与中土固有文化和民俗进一步融合,在民间信仰上树立了广泛而牢固的基础,但并无新的宗派产生,主要是禅宗还在流传,其次是净土宗。在理论方面也无创新,主要是证明佛教理论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不违背,提倡三教融为一体,表面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也掺杂了佛教思想。概括这一时期佛教的特点是,结合了中国封建政治、伦理,使之更加中国化。 第五个时期是近代佛教。此期,由于受到西方外来思想的冲击,佛教思想也无形中受到国外资产阶级哲学的影响。佛教部分理论成为沟通中国传统思想 2.佛教的特点与思想 世界上任何一个宗教都有自己的精神与特点。如果我们拿佛教和世界上现存的其他宗教相比较,很明显的可以发现佛教和它们之间有著诸多的不同,为了解释的方便,我把它归纳为十点来说明,也就是说佛教最少具有以下十个特色。 第一佛是人而不是神 释迦牟尼的观点是:人在宇宙中是顶天立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著自己的命运,而不必听命于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 第二佛是真平等者 释迦牟尼时代的印度,社会分成婆罗门、贵族、平民、奴隶等四大阶级,而贵为太子的释迦牟尼眼见社会阶级的不合理,毅然树起平等的旗帜,主张废除阶级对立,倡言众生平等。同时佛教又主张…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又把平等的意义推上更进一步的境地。 第三佛不是生而知之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