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企业家精神气质培养

中国企业家精神气质培养

中国企业家精神气质培养
中国企业家精神气质培养

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概念的阐释

企业是一个社会的经济细胞,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在现代市场经济里充当着微观主体的角色。企业家为企业而存在,企业家角色是企业人格化的象征,企业家是企业价值增长的重要源泉,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企业家群体所具有的特殊的精神特征、品质素质是随着企业家角色的历史发展演变而发展丰富起来的,研究企业家精神,就要先理解和把握企业家的概念。

一、企业家概念的演进

“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在16世纪早期出现在法语中,指用于领导军事远征军(武装探险、开拓殖民地冒险)的人,后来泛指从事冒险活动的人。最先给“企业家”一词下定义的是18世纪中叶的法国作家贝利多尔,他定义为“按不固定的价格购买劳动力和物资,而按合同价格出售产品的人”。而最早把“企业家”这一概念用在经济学中的是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梯龙,他在1775年《商业概览》一书中将企业家定义为承担经营风险的人。这一概念后经穆勒在英国加以大力推广,得到广泛的传播。于是,“企业家”便成为经济学乃至其他学科如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心理行为学等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不同学科对企业家概念的内涵有不同的界定,即便在经济学界,因研究的视角和出发点的不一致,得出的解释也就不尽相同;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当时人们对企业家涵义的认识也各有不同。企业家理论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研究、现代企业理论(如交易费用、代理理论等)阶段。现在笔者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企业家的论述,归纳企业家这一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论断表述(见表1-1)。

从各个经济学家对“企业家”概念的表述解释来看,对企业家理论的研究成果是非常丰富的,研究的历史也较长,但是至今仍然存在没有形成系统理论体系的问题。有从功能或者说是职能的角度来界定的,有从素质的(包括能力素质的、精神素质的、心理学的、身份的等)角度加以界定的,有从人力资本价值角度来认识的,我们由此看到,企业家这一概念并不是一个单一内涵啊概念,而是有着多维的、多层次丰富内涵的系统性概念,因此,绝不能只是从某一方面来理解它,否则就不能全面地完整地认识和解释这一历史和现实中形成运用的概念。

下面,进一步对企业家概念的进行历史的动态的考察,以期达到更深刻的感性的认识。

二、企业家的历史发展轨迹及定义

从对西方经济历史发展进程的考擦,企业家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四代:第一代企业家是指近代企业阶段(15世纪到19世纪末)的资本家。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他们是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始者,敢于冒险又富于创新精神,发现并开掘潜在的市场,第一代企业家是资本与开拓精神、冒险精神的统一体;

第二代企业家是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处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垄断资本家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掀起了合并扩大企业规模的浪潮,那些吞并其他企业,建立大规模经营的巨型公司的石油大王、铁路大王、钢铁大王、汽车大王等垄断资本家巨头成为第二代的企业家。这一时期的企业家是资本与创新精神的高度统一。第一代和第二代企业家是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因此可称为资本家式的企业家或传统企业家。

第三代企业家是指20世纪中叶以后的法人资本主义时代的现代职业经理人员。由于垄断资本不断进行新的企业合并,形成了一批混合联合公司和跨国公司,一个垄断资本集团所属的企业不但数目众多,而且生产的产品种类和经营项目繁杂,采购和营销地域广阔,这样一个垄断资本家巨头或者一个家族少数的几个人要管理协调如此众多企业就不可能了;同时,由于公司法人制度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极大地削弱了少数大资本家对公司的控制,使得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分离,大批具有丰富决策管理才干的职业经理也应运而生,他们是专门从事经营管理的专家,可称为职业企业家,普遍具备创新精神、掌握企业的经营控制权、承担着经营风险并获得激励的收益的特殊阶层。

第四代企业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创业家和当代职业企业家,现在国内外理论界对他们的研究十分活跃。在知识经济发展的近二十年里,创业家和创业者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成功事实证明了拥有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创业家的全新的价值。创业已经成为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奇迹的“秘密武器”,微软的比尔·盖茨被称为“美国的新英雄”。身份和财富不再是他们必备的标志,而拥有现代工商业、金融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管理经营知识与才能,承担技术创新风险和分担经营风险,引领着知识技术的发展潮流,这成为当代企业家的典型标志。尤其十风险投资业和资本市场的极大发展,使得当代创业家、创业者和职业企业家大量涌现。

如前所述,经济学家们对“企业家”这一概念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视野,比如从创新职能、风险承担职能、行为特征、精神素质、价值特征等方面作出了多种定义,这些定义都有可取的成分,但都有片面之处。笔者通过比较来看,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关于企业家是“创造性的破坏者”的观点,准确地抓住了企业家概念的核心和要害,他认为企业家精神即是“经济首创精神”揭示出了本质。尽管这一定义存在着不足和局限,但是离开了这一点,我们就根本无法对企业家做出描述和分析。再如,对是否承担风险,经济学家们有不同的观点,笔者也认同“管理学之父”彼得·F·德鲁克说的任何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人都要承担相应的

风险,企业家应承担与其行使权力对称性的风险职能,企业家承担风险可以对其产生激励效应。

笔者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区别于其他管理者的本质特征,创新不必然地带来风险,但经营风险出现总是归根在于内部或外部企业家们的创新行为,因而企业家为自己的创新承担风险,应是企业家创新职能的内在要求,这是符合经济活动的基本逻辑的,即责权利相统一,才能保证激励的有效性。如果不承担风险,那么企业家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驱动下,其创新活动就没有约束,道德风险问题就会马上突出出来,造成社会福利的极大损失。

基于前人的表述和相关的分析,笔者从企业家的内在本质属性和经济活动的外在连接把握这一概念认为,企业家就是自身具备经营创新能力并在企业中承担经营风险、获取经营收入和风险补偿收益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企业家就是企业人格化的象征,在企业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处于最高地位。这样的定义,就使企业家成为创新职能和风险承担职能的复合人格角色和完整意义上的权责利的统一体。

正如张维迎对企业家的定义就是从权责利统一的理解上论述的:“所谓企业家,就是承担经营风险,从事经营管理并取得经营收入的人格代表。这样定义的企业家是作为一个责权利的统一体而存在的。承担经营风险是一种责任,从事经营管理是一种权力,取得经营收入则是一种利益。只承担风险、取得收入但不从事经营者不能称为完整意义上的企业家;同样,只从事经营管理而不承担风险和取得经营收入也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企业家。”在本文对企业家的定义中,实际上对企业家的属性做出了规定,经营创新能力是企业家的自然属性,承担风险取得补偿收益是企业家的社会属性。创新能力是企业家内生的、本质性的,这种禀赋是先于企业经营活动而存在的,是企业家区别于企业普通雇员、一般管理人员和职业经理人员的本质规定性,创新是企业家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企业家实现企业经济和社会价值创造的活的源泉。而承担风险职能是企业家本质职能的必然的要求,属于社会经济发展中制度性的安排,是外生性的,通过这一职能实施的制度安排便可以对企业家激励相容,实现委托人的利益和社会福利的增长。

对“企业家”这一概念的理解,既要把握经营创新职能和承担风险职能的是统一的,对称性的,责权利的统一体;又要理解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以其经营的企业规模的大小或者企业发展阶段作为标准,体现为在职业的流动过程中不断地学习锻炼和施展其创新能力;还要理解为把拥有内生性的私人性质的无形资源(人力资本)和外在的制度性安排结合起来的人,才能是现实中的企业人格代表,构成有着现实意义的企业家群体。

三、企业家精神的概念

以上对企业家概念的阐释.为我们理解和研究企业家精神堤供了相关的理论基础,然而究竟什么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

在普遍的理解上,企业家常指具体的人,而企业家精神,通常指抽象的企业家概念,即企业家们的共性所在,西方发展到19世纪,人们将企业家具有的某些特征归纳为企业家精神,在英文术语使用上,企业家(Entrepreneur)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常常互换。

长期以来,企业家的概念通常是从商业、管理及个人特征等方面进行定义。进入20世纪后,企业家概念的抽象——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就已拓展到了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的领域。而在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家转到政府或社会组织工作非常普遍,也不断提出和实施用企业家精神来改造政府服务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

首先,从“企业家精神”这个术语的内涵上分析,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品质,“精神首先是一种思想形式,是一种驱动智慧运思的意识形态,”但“精神不完全是仅仅表明个人意识状况或过程的心理的、主观的概念,精神相对于意识,它似乎应该是对意识的一种价值抽

象。”企业家精神也是表明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的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的抽象表达,是对企业家理性和非理性逻辑结构的一种超越、升华。企业家群体独有的显著的精神特征就和其他群体特征区别开来,人们日常也把它看作是成功的企业家个人内在的经营意识、品质、胆魄和魅力,并以此为标尺可以识别、挑选和任用企业家。

从前文笔者对企业家概念的分析来看,作为企业家私人信息的内生性的经营创新职能具有最为核心的本质规定性,企业家的劳动属于创新劳动,那么抽象出不同企业家的个性特征而形成的企业家精神就必然地要体现出经营创新能力和品质。只有创新,才能打破市场均衡,建立新的体系结构,产生增量价值,实现经济增长。在很多研究企业家的经济学家那里,多将创新精神作为了企业家的代名词。

但是,我们可以在此反问一下,创新精神是不是由企业家专属的呢?显然不是,创新精神是作为有思维意识的人类的一种自然禀赋,而不属某类人所专有,也不以财富、地位来作为衡量创新精神的唯一尺度;另一方面,技术发明、科研开发、艺术创作、文化教育等等涉及到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人类活动,要实现发展,都源于创新活动。企业的发展,源于企业家精神,源于企业家的创新活动,但企业家精神只有通过社会制度的依托,才具有现实意义。一是要赋予企业家支配控制企业资源的权力,通过委托——代理关系,以契约形式予以确认,这才使企业家精神有价值体现的现实制度条件,通俗的讲就是对于拥有企业家才能的人,首先他要被识别和挑选作为企业的领导和经营者;二是制度的安排要让企业家为自己的创新活动所带来的风险与他承担的责任相对称,也就是社会制度保护并激励企业家通过冒一定的风险来完成创新活动,实现企业价值创造。“敢想敢闯敢干”的意识品质实际上就是外部压力下企业家精神状态的形成的必然的结果。正如池本正纯认为的“所谓企业家精神的本来意义是率先负起承担风险的责任,克服不可靠性这一障碍的决心比任何人都坚决果敢。”不承担风险,不能称为企业家,承担风险是企业家与理论家、艺术创作人员、科学发明家和技术研发人员等的根本区别。所以,创新精神和承担风险的精神要统一起来,才可以界定为企业家身上体现出来的独有精神品质的基本属性。

其次,从外延上看企业家精神有非常丰富的内容,许多学者都对此做过论述,比如萨伊曾把企业家将知识应用到具体目的和操作上作为企业家精神的一种体现;科兹纳则强调了企业家精神利用市场内潜在的获利机会这一方面;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即“经济首创精神”是实现“新组合”的原动力,是为建立以自己的家族核心的私人企业王国而发挥出来的创造力与坚强的意志;马克斯·韦伯则讲企业家从事企业经营活动是出于一种“敬业精神”,这种精神源自于对“神召”的感悟;哈耶克认为企业家是“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的代表,应该具有使大家合作工作的精神感召力等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很难对它下一个标准的、永恒的定义。从狭义上来讲,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是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以企业家自身特有的个人素质为基础,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以风险承载精神为标志的一种综合性的精神品质和意志。对于企业家群体而言,企业家精神展现为这个特殊群体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职业属性。

在人们日常经济社会生活中,企业家精神象征着一种与普通人明显区分的个人禀赋,而不仅仅体现为实际财富或地位的多寡高低,这种禀赋使得企业家自然成为社会福利增进责任的主要承担者,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的强大动力。企业家是企业人格化的象征,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的标尺。

四、企业家群体的精神特征

虽然企业家精神属于企业家私人信息的内在的心理特征和品质,不同的企业家有着个体

差异性,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他们的共性上提炼出带有普遍性的精神特征,国外学者通过对成功企业家调查比较,对他们赖以成功的精神动力及表征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从中获取了科学的令人信服的结论。国外的研究有较长的历史,其研究状况见表1-2 表1-2 成功企业家精神特征研究

大量的研究还可以将企业家精神特征开列出很长的单子,不同时期和不同的研究视野让研究者的结论不尽相同,现实中的大部分成功企业家可能只是具备其中的一部分特征,而许多具有完全或覆盖那些特征的人并非一定就能够成为成功企业家,因为研究者的结论是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属于归纳性概括性的结论,不可能完全掌握了现实复杂的情况。笔者也试着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力求接近和把握企业家精神的本质特征表现,总结关键几点如下:

A 有成功的信念,强烈的使命感

B 创新和改革的意识及能力强

C 自信(自我中心)、支配欲望

D 有把握的冒险,善于从失败中学习

E 责任感强,人际沟通及感召力

F 足智多谋,有管理技能

五、企业家个体素质

对于某个企业家个体而言,企业家精神在他身上体现得如何以及他怎样展现了特殊的精神风貌,从其个体条件和特征的角度,我们观察和评价的指标可以采用企业家素质来衡量。素质也即是特征,企业家成功的道路各不相同,但是在观念、气质、能力、性格等方面却有

着共同之处,这些特征铸造了他们的成功。以下对照比较美国、日本、德国企业家的素质来分析:

(一)美国、日本、德国企业家的素质分析

1、美国企业家素质分析。

20世纪70年代,美国管理协会用5年时间,从4000名企业家中选出1812名最成功的企业家,将其基本素质归纳为19项:(1)工作效率高;(2)有主动进取心;(3)逻辑思维能力强;(4)富有创造性;(5)判断力强;(6)有较强的自信心;(7)能辅助他人,指导其工作;(8)以身作则,遵守规章制度;(9)善于使用个人权利;(10)善于动员群众力量;(11)善于利用交谈开展工作;(12)关心下级乃至其家庭生活,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l3)乐观豁达;(l4)善于同职工一起并肩苦干;(15)自制力强;(16)主动果断,能在思考后立即决定;(17)客观,能听取各种意见;(18)能进行正确的自我批评;(19)灵活性强,勤俭艰苦。

1997年,美国评出了10大优秀企业家,他们具有5个特点:(l)能帮助企业确定某种切合实际的方向;(2)善于使有关合作者与自己密切合作,坚定已确定的方向;(3)创造条件给人以动力,激励员工全身心工作的能力;(4)掌握资本分配诀窍;(5)热爱本公司。2、日本企业家素质分析

日本曾对企业家素质提出10项标准:(l)堪为全体职工的楷模;(2)头脑灵活,有预见性和洞察力;(3)品德高尚,见识广博,工作勤奋,基本功过硬;(4)有人情味,能考虑别人痛处,在部下、同事、上司、关系单位以及在主顾之间经常创造出一种令人满意的气氛,像磁铁一样吸引人;(5)仅仅把经营管理层的意向向下级传达是不够的,必须具有充分的信息和勇气,把全体职工的真正声音带到管理层,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6)具有把企业的收益与全体职工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信念;(7)自觉认清企业对社会应负的道义责任和其他责任,并在行动中恪守不误,严守信誉,在任何情况下,不为得利轻举妄动;(8)遇到困难不畏缩,不是先考虑“为什么”,而是考虑“怎样才能完成”,并有独创精神;(9)不先私后公,必须率先弃私;(10)对上级不阿谀奉承,不先做面子上的事,不文过饰非。

3、德国企业家素质分析

德国的戈延格教授提出,2000年的企业家应具备10个方面的素质:(l)开阔视野,要具有全球性眼光;(2)要向前看,改进战略性思想;(3)将远见卓识和具体目标结合起来;(4)要有适应新的形势,不断变革的能力;(5)要具有较强的协调和沟通的能力和知识;(6)具有管理各种不同人物和各种不同资源的能力;(7)要能不断改进质量、成本、生产程序和新品种;(8)要具有创造性管理的才能;(9)要善于掌握情况、各种信息,并通晓决策过程;(10)具有准确的判断力,富于创新精神,并能造就社会新的变革。

(二)中国企业家个体素质分析

中国企业家协会和企业管理协会会长袁宝华认为,中国企业家应具备5条基本素质:(1)强烈的事业心;(2)能够正确处理职工、企业和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3)能够不断提高经济效率,确保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4)具有正确决策的能力,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5)是一个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善于调节和解决企业内外部矛盾,调动好各方面的积极性。

著名经济学家魏杰认为,企业家身上有着一般人不具备的特殊素质:1、强烈的创新精神;2、从不停止的经济冲动;3、坚韧不拔的内在毅力;4、对市场变化的灵敏触觉;5、极强的复合素质。

笔者则认为,我国企业家至少应具备5个方面的基本素质:(1)思想素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和高度的敬业精神。责任感是企业家对全社会和工作等所应承担责任的明确认识,可分为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等,要求企业家以社会利益、企业

利益、员工利益为重,表现为大公无私、正直、人性化管理等。事业心是企业家的工作抱负,表现为以工作为享受、经营企业成为一种事业成功的内在需求、使工作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造就高度的敬业精神;这些内在动力能够驱使企业家拼命工作,是企业家市场成熟的标志之一,使得企业家全力以赴地经营管理企业,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最终取得企业与自身成功,并创造出一定的社会效益。

(2)身体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企业家不但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处理文件、主持会议,而且要协调企业内外部关系,与各方人士交涉,每一项工作均需要付出巨大的心力和体力,必需有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作为支撑,否则就无法适应中国特色国情下企业外部协调和内部管理的繁重工作。

(3)心理素质。企业家要情绪稳定、自信开朗、乐观豁达,成就欲强,坚强耐挫。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始终面临着激烈竞争而又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特别是当前我国仍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各项配套措施还不够健全,企业家必须乐观自信,对社会、对国家、对企业、对自己有信心,具有良好的自我克制、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和自我激励的能力才能够不畏挫折。经受住各种考验和打击,胜不骄,败不馁;企业家必须心胸宽广,才能够吸纳不同意见,容纳各种不同类型人才,才能容忍人之不足和缺点,做到取人之长;企业家应时常进行自我反省,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不断完善与提高;强烈的成就欲会使企业家忍受企业与个人短期利益的牺牲,追求企业长期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心理素质,也可称作心理品质,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方面表现出来的持久而稳定的基本特点。心理现象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按其性质可以把它分为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部分。前者包括人的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念活动,这三种活动相互影响,密切联系,构成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后者包括人的态度、信念、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能力等心理特点,这些心理特征的综合,就是人们常说的个性,也就是个性心理待征。在企业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领导干部和企业家,他们有的性情温和,处理问题周密细致;有的粗犷豪爽,办事大胆果断;这就是不同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这些现象说明,企业家的心理素质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各有差异,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无关系,有时还很重要,不可小视。

进一步分析,心理因素对工作成就的影响是有科学依据和充分事实佐证的。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通过长时期、大规模的追踪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个性与成就的关系大于智力与成就的关系,同样都是高智商的人,有的成绩卓著,有的一无所成,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个性差异。比如,特尔曼在100个男性被试者中,挑出成就最大的20%为一组,同成就最小的20%的人相比较,发现这两组人在智力方面没有什么差别,关键是他们的个性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成就最大的这一组人的个性特征是:有理想、谨慎行事、有进取心、自信心和不屈不挠精神,在最后完成任务的坚持性方面,也都明显地高于成就员小的那一组人。美国“卡鲁创业家协会”曾对75例美国成功的创业家做过仔细的研究,分析出11种“企业家的心理特征”:健康的身体;控制及指挥的欲望;自信;紧迫感;广博的知识;超人的观念化能力;脚踏实地;不在乎地位;客观的待人态度;情绪稳定;迎接挑战。

(4)能力素质。主要有:①创新能力,要求企业家能够对新环境、新事物、新问题敏锐感知并敢于承担变革与开拓的风险;②决策能力,要求企业家善于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种新情况,预测各种可能结果,做出正确决策;③战略管理能力,要求企业家具有战略眼光,能从总体上把握形势,既考虑当前利益,又考虑长远利益,尤其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能够着眼于长期目标,而不拘泥于一时一地的得失;④文化管理能力,要求企业家既能够塑造所在企业的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如建立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培育团队精神、构建学习型企业等,又能够不断借鉴和吸纳其他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进行自身文化的丰富化;⑤信息管理能力,要求企业家善于收集、整理与分析信息,并使之系统化,力争在企业内外建立通畅

的信息渠道,这是决策科学化的最重要基础条件;⑤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要求企业家善于发现人才、合理使用人才、主动培养人才;人际关系管理能力。

(5)知识素质。拥有较为丰富的企业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极为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本企业所涉及到的技术工艺知识,与一定的外语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企业家成长中精神、素质与机制的交互作用

一个出色的企业家应该具有全新的思想观念,健康的身体,强健的心理,卓越的能力,丰富的知识经验,优秀的品质。企业家应该兼备以上几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综合表现在个体的企业家身上,就体现为某种精神面貌;我们看一个企业管理者是否具备成功企业家的潜在精神品质,就要从他的知识、能力、身体、心理等素质特征来具体调查和分析,并比较这些素质特征是否和外在的环境相符合。企业家个体成长中的精神、各方面素质因素与外部激励约束的机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关系构成,其中企业家精神处于核心地位,它对其他各因素起到指导、传接和凝聚的作用,拿掉了企业家精神这一核心因素,就无从探讨企业家的本质内涵和属性。企业家素质、能力及其成长必然地受到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并且在一些情形下,企业家精神直接决定了企业家把握企业创新和寻找潜在机遇的能力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和运用。正是因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有时候经济学家和大众谈论企业家的素质或能力时往往就当成企业家精神来说了。见下图所示:

如果从企业家个体成长的动态过程来分析,那么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中摸索,企业家的知识、身体、心理等素质转化为企业家潜在的人力资本,形成一种职业操作能力;在企业家精神的引导和外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企业家发挥其天赋和能力,创造出个人和企业、社会的价值,实现其特殊的职能。如下图所示:

长期以来,我国不重视对企业家的激励和外部机制的建设,支撑许多成功的企业家的更多的是他们自身敢于冒险、开拓创新、实现人生远大抱负的企业家精神领导班子每个人的事业心,但缺乏物质方面的必要激励机制。民营企业家刘汉章认为他之所以现在这样努力的工作是因为他有一种奉献的愿望,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受他们那个时代的教育的影响,讲的是报效国家。(方向明,1997)在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众多企业家就是凭着一股闯劲甚至带有某些偏差的意识行为站立于经济潮头的;在外部机制不健全法制不规范的情况下,也不断出现企业家用自身特殊的能力及权力去侵吞国有资产、违法经营、出现个人专权、“59岁现象”等情况。而且反过来看,良好外部机制与有效激励以及企业家群体的精神风貌对成长过程中的企业家素质、能力和人力资本投入发挥着重要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如何制定合理的机制与企业家激励制度,如何在规范的制度环境中营造企业家群体精神,我们在后面作详细论述。

最后,准确理解企业家精神的功能既有助于我们规范企业家精神的概念本身,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企业家精神成长与培养的重要性。企业家精神具有诸多功能,体现在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上。首先,企业家精神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但作为衡量企业经营者是否是企业家的一个重要标准,在企业家选择和任用机制上具有指导意义,它也能够更好地激发企业家的潜力,使之以最佳的状态投身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而且对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也能从整体地上提高企业家的素质,使之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这是企业家精神在经济领域发挥其功能的集中体现;其次,企业家精神在社会方面的功能则体现在,虽然企业家精神代表的是企业家这个群体所特有的精神品质,但它对其他领域、其他的社会群体有着强烈的示范效应,企业家精神可以映射整个国家的整体素质,企业家精神所倡导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原则也成为其他社会群体学习的风向标;最后,企业家精神对文化的功能则体现在,企业家精神其实也可以被看作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体现的是企业家的优秀品质,这对营造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心理学上的四种气质类型及其如何培养

心理学上的四种气质类型 气质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指“脾气”、“性情”等等。孩子因气质不同而千差万别;有的孩子平静安稳,害怕生人;有的孩子则好动,活动爱说话;有的孩子反应快,行动敏捷;有的孩子则反应迟缓,动作慢条斯理等等。 所谓气质是指那些主要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气质实际上是人格中最稳定的、在早年就表现出来的,受遗传和生理影响较大而受文化和教养影响较小的那些层面。 通常在心理学上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胆汁质(直率热情、好动、脾气急等)、多血质(活动、敏感、反应快、情绪不稳等)、黏液质(安静稳重、反应慢、沉默寡言)、抑郁质(孤独、反应迟缓、多愁善感等)。 多血质 多血质的神经特点: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情绪兴奋性高;反应速度快而灵活。 多血质的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情绪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和消失,容易外露;体验不深刻等。 多血质的典型表现:多血质又称活泼型,敏捷好动,善于交际,在新的环境里不感到拘束。在工作学习上富有精力而效率高,表现出机敏的工作能力,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在集体中精神愉快,朝气蓬勃,愿意从事合乎实际的事业,能对事业心向神往,能迅速地把握新事物,在有充分自制能力和纪律性的情况下,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兴趣广泛,但情感易变,如果事业上不顺利,热情可能消失,其速度与投身事业一样迅速。从事多样化的工作往往成绩卓越。 多血质合适的职业:导游、推销员、节目主持人、演讲者、外事接待人员、演员、市场调查员、监督员等等。 粘液质 粘液质的神经特点: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低;外部表现少;情绪具有稳定性;反应速度慢但灵活。 粘液质的心理特点: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安静,沉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而不容易转移,外部动作少而缓慢。 粘液质的典型表现:这种人又称为安静型,在生活中是一个坚持而稳健的辛勤工作者。由于这些人具有与兴奋过程向均衡的强的抑制,所以行动缓慢而沉着,

任正非的企业家精神与经营管理思想体系研究

任正非的企业家精神与经营管理思想体系研究 本文主要有三项研究结论。一是关于任正非与企业家精神相关的性格特质,包括崇尚知识、军人作风、行事低调和自我批判。二是关于华为的经营管理特点,包括以专业化为核心、以活下去为基本、以规范运作和职业管理为辅助、以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为愿景,这体现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三是将上述两大体系相对应,建立了企业家精神与其经营管理思想关系的模型,深入揭示了企业家的性格特质是如何影响其经营哲学和管理智慧的。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 一、任正非其人其事 伴随着华为的崛起,掌管着华为庞大帝国的“教主”任正非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探究与追寻(程东升,2013;田涛和吴春波,2012;佘胜海,2013;等等)。虽然他本人非常低调,刻意回避媒体和公众活动,但也留下了足够多的语录和文章,让人们可以结合华为的战略及一系列动态了解其经营管理的哲学与智慧。在任正非的奋斗历程中,他展现了四个突出的个 性特点:一是崇尚知识,二是军人作风,三是行事低调,四是自我批判(见图 1)。他笃信“知识就是生产力”,通过强硬的军人作风,能够将知识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行动,并且用低调淡泊和批判否定来约束自身、杜绝骄傲自满,保证自己能够一直清醒地看待形势的发展。 1. 崇尚知识 任正非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任摩逊是贵州少数民族山区的一所专科学校的校长,母亲则在学校里担任普通教师。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经历了贫寒与文革,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父亲还是教育他“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正是对知识的崇拜与执着改变了任正非的命运,也让他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华为的命运(孔祥露,2008)。这些年来,他不仅自己每年阅读大量书籍,还向华为的培训中心推荐好书,大幅追加华为的培训经费,邀请世界顶级企业如 IBM 的 50 位培训师进行管理培训,坚持每年至少以销售额的 10% 作为研发投入。这些举措都彰显了他对于“知识带来价值”这一信念 的坚持,知识成为他带领华为成为世界级企业的支柱。 2. 军人作风 从 1968 年入伍成为一名工程兵到 1982 年以副团级别转业,任正非一共度过了 14 年的军旅生涯。刚直的性格与火爆的脾气使他在军队里吃了不少苦头,但这段经历还是在他的性格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军人印记,即“攻无不克”和“严格把关”的精神。他的字典里没有“困难”两个字:交代给下属做的事情,“只管去执行,千万不要在他面前找理由,说这件

八条技巧培养沟通的好习惯

沟通是双向的交流,不是单向的质问 有很多家庭,孩子小时候也乖巧、对大人几乎是言听必从,但是长大后却叛逆得很,什么事都不让大人插手,如此巨大的转折自然让父母大为光火,但又找不到症结所在。其实,这并非是孩子青春期的集中爆发,关键就在于,从小时候开始,家庭的教育就忽略了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当我们把每天与孩子的交流当作一种习惯来养成时,就会成为一种无极限的亲子沟通。可问题是,家长总是抱怨,我们也很想问孩子,但孩子什么都不说,那怎么办呀? 没错,孩子不会和家长轻易建立一种你问我答的关系。与其说大人希望和孩子无阻碍地沟通,不如说是家长很好奇孩子都干了些什么。家长总是觉得,我有权了解你的情况,你就应该向我汇报。小的时候也许还好办,等孩子大一些,别说到青春期,小学时你就会被孩子剥夺质问的主动权,孩子根本不屑与你汇报。 让孩子保有信任,打开心扉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以下这些场景: 妈妈接孩子回家,问宝宝今天在幼儿园都学了什么。可孩子就是不说,好像什么都没有学一样。当妈的心里就比较忐忑,孩子究竟学会了什么没有呢? 爸爸想问儿子最近有没有和哪个小朋友打架,可儿子连头都不抬,就在那里玩他的奥特曼。 家长满心盼望地问:乖乖,今天你表现好吗,老师表扬你没有呀?但小家伙并不回答我们的提问。 可能每个家庭都有类似上面的经历,我们下班回到家见到孩子,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孩子今天一天的所学所想甚至是老师的评价。但是,孩子不理我们,我们追问不出什么具体信息。再多说下去,好像就有点火药的味道了——因为我们先把自己问着急了。 在我家里,美美在小班的时候,也不是主动告诉我每天幼儿园里的事情,那时她还小,我们更多的是在接她的时候从老师那里了解,可晚上接孩子的时候,大人老师孩子都很匆忙,只能从一两句话里知道些许事情。于是,我开始了美美“汇报”能力的家庭建设和培养。 每天,我放下一切自己的工作,专门腾时间认真听美美说。我发现,这不但是语言能力的训练,还是记忆能力和复述能力的锻炼呢。这种交流的价值,相比教她什么知识来说一点都不逊色。或者说,我不重视美美死记硬背的学习,况且美美幼儿园每天的教学非常丰富了,我更看重这种交流的习惯和技巧,这不仅对美美好,而且对我自己做母亲的能力也非常重要。 8条技巧,培养亲子沟通好习惯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信任我们,愿意敞开心扉和我们无话不说呢?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家长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沟通。 1、每天交流的时间固定 在我们家,这个时间就是吃饭的时候、讲完故事的时候和睡觉前。可能吃饭的时候说话不是好习惯,但由于美美正处于把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馋孩儿阶段,所以,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她在幼儿园的吃饭情况。 讲完故事就是我们的“心情分享时间”,即汇报时间,通常在我家是大人和美美的Circle Time,我们围成圈席地而坐,一个一个人依次汇报自己的事情。 睡觉前是我们的“聊天时间”。很多家长喜欢在睡觉前讲故事,我个人觉得这样会让孩子兴奋,所以我们聊会儿天,短短的,说点悄悄话。为什么固定时间呢?因为3~4岁孩子的秩序感发展迅速,在这个固定的时间做相同的事情,孩子会更有安全感。 2、率先向孩子汇报,做个好榜样

中国企业家精神

中国企业家精神 马云说生意人以钱为本,一切为了赚钱;商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在企业家来看是影响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影响这个社会。这里我不想讨论生意人、商人、企业家的区别,我只想说企业的业主之所以称为企业家,这里面有一份社会责任,这个责任分为三个层面你要对员工负责、你要对企业负责、你要对社会负责,那一责都不能少,少了那一责你就是罪人,甚至千古罪人!企业不盈利就是不道德就是违法。一个企业不赚钱他对国家来说是一个负担,贷款或融资还不上,国家税款缴不上,国家的一些政策还要照顾它,这难道不是国家的负担?再说企业不赚钱给员工发不起工资,发不起工资对国家来说这个企业就是违法的!对员工来说拿不到工资就没办法好好生活,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铤而走险,给社会造成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难道不是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吗? 我常说企业家三千三万,有些人不理解三千三万是什么?这里我做一下解释:千辛万苦、千风万险、千委万屈。什么叫千辛万苦,首先要说这是大企业家的苦或者说是大集团甚至是国际集团企业家的苦,你想想他们成天要到下面去巡视、开会、学习、接待、处理紧急事项等等,避免不了要坐车、坐火车、坐飞机、坐轮船等等,很多人会说这有什么不就坐车坐飞机吗?你只要坐着就可以了!不行了就睡一会,但是我们可能忘了还有一个词叫舟车劳顿,坐车坐飞机也是很辛苦的事,我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坐一天的车回到家都会说‘累死我了!’那要是让你成天这样你是什么感觉?再说企业从无到有,

技术、人员、系统、财务、后勤,那一项都不能缺,那一项都少不了企业家,市场从零到有,服务、市场、回款、销售、调研,我们又能少了哪一个,哪一个你不懂你都不是合格的企业家,这难道不叫千辛万苦吗?有人开玩笑说,我羡慕那些空姐成天免费飞来飞去,企业家也是成天飞来飞去,人家是空姐我是空哥,所不同是人家是免费我掏钱。再说千风万险,企业家压上身家性命,借遍亲戚系朋友,创造一个平台让大家有份工作有份收入,但是你所不知道的是,赚的钱是员工的、是企业的、是社会的,但最终是社会的。温州曾经有个企业叫均瑶乳业,他的总裁王均瑶先生因为癌症离世,你说他没钱嘛?媒体在他的遗体前挂了一幅挽联,年仅33岁,留下33亿,他生前是没有时间去治疗,当他躺在病床上的时候还在处理企业的事,他是不能安心治疗。在安徽桐城有个六尺巷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在清康熙年间,张英是当朝宰相,在他的老家安徽桐城,他的侄子和当地吴员外都看上了一块风水宝地,两家人就圈地盖房,到建围强时两家谁也不想吃亏互不相让,最后吴员外告到县衙,县老爷一看两家都惹不起谁也不敢得罪,最后张英的侄子给他写了一封家书,想让他出面调停,但是张英看了信之后回了四句话,他侄子看到信之后到吴员外家给他看了信,两家又互相让出三尺,形成了现在的六尺巷,张英那四句话也就成了经典“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钱再多有什么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难道不是企业家的千风万险吗? 地产老板大胆冒险、疯狂追求利润的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只能是

传统文化与企业家精神

传统文化与企业家精神 美国管理学家钱德勒在其《看得见的手》一书中描述了美国商业发展史,提出了“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的替代作用。指出:“现代工商企业已成为美国经济中最强大的机构,经理人员则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决策集团。因此,在美国,随着现代工商企业的兴起,出现了所谓经理式的资本主义。” 而掌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权力的人就是我们称之为“企业家”的人。无论是大股东或者职业经理人,只要其掌握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决策权限,那么就可以称之为企业家。因此,对于现在的中国,企业家可以分为几类: 一是国有企业的经理人,这些经理们掌握着国有企业的实际经营权;二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职业经理,他们也掌握着企业的实际经营权。三是民营企业(或以个人股份为主体的股份制企业)的老板,这些人将股权与经营权合二为一;四是民营企业的职业经理人,这类人比较少,他们接受大股东的授权,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权。 而就是这只对美国企业走向强盛起决定性作用的“看得见的手”,在我国却难以完全发挥其对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有著名教授提出这主要是我国缺乏“信托”责任的原因,可为什么我国的职业经理人就偏偏缺乏这种信托责任感呢? 1、企业的目标与个人发家致富的区别 除了国有企业外,我国的民营企业都是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如果把企业看成仅仅是个人发家致富的手段的话,那么离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是相去甚远的。从我国企业在不断的投机中,寻求着没有竞争的所谓“蓝海”领域,可以看出,财富似乎成了企业家或经理人唯一追求的目标。也就是说,当一个企业看到有钱的事就去做的话,说明企业家的真正作用还没发挥出来H绻蟪闪似笠滴ㄒ坏哪勘辏敲丛谝桓黾壑倒刍齑τ诙喜愕纳缁峄肪持校梢韵胂蠡崤嘌鲈趺囱钠笠岛推笠稻瘛? 2、小农意识下的投资收益观 可口可乐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忍受了长达十几年的亏损,而最终打开中国的市场。这对于中国的投资者来讲,可以说是忍无可忍。对于现阶段中国的投资者,能在一年以上收回投资的项目,是少有人去做的。这种快速的投资回收观直接影响着中国企业的成长。为种观念,显然是受到了传统的小农经济下形成的投资收益观的影响。 3、竞争意识的匮乏 同样在传统的和合文化下,我们的企业缺乏真正的竞争意识,而这恰恰是企业家精神最重要的因素。在一个没有公平竞争意识的文化下,要培养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公平竞争是不容

培养好习惯,成就我人生》主题班会设计

《培养好习惯,成就我人生》主题班会设计 一、班会背景 通过家长会和家长交谈,对学生的观察,并且与个别学生交流后,发现学生存在着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因此适时开一次有关养成好习惯的班会课是当务之急的事。 二、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使学生加深对养成好习惯的认识,让学生懂得,一个人的习惯虽然是个人的事情,但实际上小小的习惯会有巨大的影响,好的习惯可以使人走向成功,坏的习惯使人失败,习惯决定命运,为了我们的未来命运,必须养成好习惯。 三、班会重点 明白习惯对人的影响以及不良习惯和良好习惯的表现。在实践上知道纠正不良习惯、建立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及方法。能够自己制定相应的计划并实践。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平台、本课教学课件 五、班会过程 (一)同学们好!什么是习惯呢?请全班同学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游戏(两掌相对,十指交叉。注意观察大拇指的位置),这就是自然而又固执的习惯。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 词典上讲,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可见,习惯是一种养成,是一种比较确定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初中三年,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阶段,更是我们进入青春期独立的人格逐渐形成的阶段。最要紧的是养成好习惯。或者说,养成好习惯,克服坏习惯。 (二)交流空间 让学生说自己的习惯,并在黑板上板书。学生发言后进行简单的分类,分为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并总结良好的和不良的。 师:以自身的经历和体验谈谈下面这些不良习惯的危害。

1、早晨上学迟到的理由:“闹钟没响”;“自行车坏了”;“看错时间了”…… 2、“两操”迟到,跑操不好,不认真锻炼。 3、自习课玩耍,说小话,学习不专注。 4、不认真看书复习,每天只是应付作业。 5、随地扔垃圾,不将废弃物放入指定位置。 6、值日、清洁劳动不认真,应付了事。 小组讨论,学生发言。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点评。在发言的过程中强调不良的和良好的习惯的影响,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纠正不良的习惯、建立良好的习惯。 不良的习惯可能是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可能是我们人生之舟驶向成功彼岸的暗礁,可能是我们长途跋涉时鞋里的细沙。 (三)作为一名中学生要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 1、爱动脑筋,爱观察,爱提问。 2、有钻研精神,喜欢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3、善于集中精神,排除干扰。 5、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6、经常使用工具书、参考书。 7、喜欢阅读,有意识地拓宽知识面。 8、今日事,今日毕。 9、经常与同学讨论问题。 良好的行为习惯: 1、言语要文明,见面问声好。友善共相处热情礼相待。“请”、“你好”、“对不起”、“谢谢”等文明用语应常挂嘴边,不说污言秽语,

儒家思想与中国企业家精神_汤一介

59 2014.10 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西方世界讨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和基督教新教伦理、特别是喀尔文教派之间关系的一部重要著作。在八十年代该书曾引起过海内外学术界、特别是华人世界的广泛关注。当时由于日本经济在二战后的快速发展,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使大家热烈地讨论“儒家伦理”与东亚经济起飞的关系问题。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作者导论》中说:“资本主义和追求利润是同一的,而且永远要以连续的、合理的资本主义企业经营为手段获得新的利润。”韦伯认为,作为 企业家的一生必须不断地以钱生钱,而且人生便是以赚钱为目的,这种精神是“超越而又非理性的”,在这种精神的支配下,人必须用一切最理性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参见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6-7页) 关于“韦伯氏”问题的讨论,也许现在已经过时。我现在重提它是想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讨论这一问题。照韦伯的看法,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精神是以不断获取利润为“目的”,而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为“手段”。如果我们把“目的”与“手段”的问题改变成为:以增进人类社会福祉和企业家个人精神境界的提高为“目的”,而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不断赚钱为“手段”,从这个视角考虑经济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也许比较符合儒家的理念。 在《周易·系辞下》中说:“何以聚人?曰财。”意思是说,要用财富把老百姓凝聚在一起。这里“财富”是“手段”,把老百姓凝聚在一起是“目的”,这也许是儒家哲学(儒学)的精神所在。儒家并不是不讲利,而是要“取之有道”,不能“见利忘义”。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一生追求的是“天下有道”,这个“道”就是“人的福祉”,这才是儒家所追求的目标,但这个“目标”在人类社会进入到“现代”或者说是“后现代”的时候如何实现,我想也许应该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不断获取利润”为“手段”来实现。在这一为了增进人类福祉为“目标”,而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赚钱为“手段”的情况下,企业家个人的精神境界必会不断升华。 《周易·系辞下》中说:“利用安身,以崇德也。”人们取得有效用的利益而安身,以达到对道德的推崇。在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升华中,其自我身心内外必定能和谐,有一个安身立命处,也就是宋朝儒学家所追求的“孔颜乐处”。如果,我们真能做到以增进人类社会福祉为“目标”,把 中国的社会应该是“以法治国”的社会,中国的社会应该是“以德育人”的社会。如果中国的企业能是“以法治企业”,“以德教化员工”,那么儒家以修身为本的人文教化的资源是不是对我们的企业建设有意义呢? 儒家思想 与中国企业家精神 编者按: 前不久,我国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在京逝世。2006年,老先生曾有一篇论述儒家思想与企业家精神的文章,发表于当年《乾元国学通讯》第五期。为纪念先生的治学精神和突出贡献,本刊特将这篇文章转载如下,相信读者会从中受到诸多教益。 文/汤一介

男生如何培养自己高贵的气质

男生如何培养自己高贵的气质 1.一个人的气质是内部修养,外在的行为谈吐待人接物的方式态度等的总和。优雅大方、自然的气质会给人一种舒适,亲切,随和的感觉 2.气质不是学来的,而是培养出来。不能说太多,但要什么都懂。平时要多学东西,多看书。没事的话去学学跳舞,或者锻炼身体。还要多学学交际。 3. 品味决定气质 4.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有道理的,你可以接近一些气质好的人,你就会不知不觉得改变一些 5. 多看书,多思考,气质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可以改变的.是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很多人读完大学,很久没见的人都说他变了一个样,其实就是校园生活熏陶出来的. 多读书总有好处. 还有一点,想成为什么人,就和什么人做朋友,亲君子,远小人.时间长了,气质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6. 读书是最基本的。 书读得少的话,其他练的再多,,还是没有内涵啊~ 再说,读多点书眼睛会更明亮,眼睛毕竟是化不了妆的,有些虽然漂亮,但看眼神的话却空洞无物充满悲哀的~ 8.要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好的心态。才能培养出好的气质。 9.气质..是内在散发的一种魅力化妆虽能改变容貌,但是气质这东西就是要靠内在修养如果要将气质用外在的东西表现出来,那就是做作. 不真实。 10.从小不一样的环境,会造就不一样的人,一个人的阅历学识,对自己的了解程度都会对气质有一定的影响。 11. 气质是分很多种类的,比如张扬,灵性清秀,妩媚,还有一种就是更难达到的高贵,气质从外表基本表现就在穿衣打扮,言行举止,一举一动都是让不出格的,好难掌握呢!有些气质真是天生的,如果没有天生的,就只以能是后天培养,,首先了解自己是哪种类型,然后有自己的主张,为自己创造后天的完美气质啊。 12.气质确实有天生影响的,有后天教育培养的,不过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天生因素和教育背景下,你可以试着培养自信!有自信的人才会美丽,但不能失去谦虚! 气质是指人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风格以及气度。性格开朗、潇洒大方的人,往往表现出一种聪慧的气质;性格开朗、温文尔雅,多显露出高洁的气质;性格爽直、风格豪放的人,气质多表现为粗犷;性格温和、风度秀丽端庄,气质则表现为恬静……无论聪慧、高洁,还是粗犷、恬静,都能产生一定的美感。相反,刁钻奸滑、孤傲冷僻,或卑劣萎靡的气质,除了使人厌恶以外,绝无美感可言。 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只注意穿着打扮,并不怎么注意自己的气质是否给人以美感。诚然,美丽的容貌,时髦的服饰,精心的打扮,都能给人以美感。但是这种外表的美总是肤浅而短暂的,如同天上的流云,转瞬即逝。如果你是有心人,则会发现,气质给人的美感是不受年纪、服饰和打扮局限的。

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看中航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

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看中航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 集团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特殊形式,具有企业文化的基本属性;是建立在集团公司所属成员单位个性文化基础上的共性文化,具有战略性、主导丝、整合性,各成员单位文化建设提供指导、规范和发展的空间。 集团文化是中航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中航工业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积淀起来的、区别其他企业而特有的、统一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维系中航工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集团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紧密围绕集团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铸造集团公司的灵魂和精神支柱,统一集团意志、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大力推进集团文化建设对集团公司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集团软实力、构建先进价值观体系,促进集团全面发展、统一集团意志,凝聚发展力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航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框架体系 集团文化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积淀起来的,它应当是既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充满时代精神,立足航空,面向世界,具有典型的航空人作风、航空人气派,而又贯穿当代世界文明的基本精神的现代新型文化。 (一)以集团宗旨、理念等为核心的集团文化理念体系 建立以集团愿景、集团宗旨、集团理念、集团核心价值观、集团精神等为核心理念,以型号攻坚、质量文化、一流环境、品牌文化为支撑理念,以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为基础理念的集团文化理念体系。 1.集团文化的核心理念 集团愿景、集团宗旨、集团理念、集团核心价值观、集团精神是集团文化理念体系的核心,是全集团必须统一的文化要素。其中,集团愿景、集团精神、集团核心价值观正在总结提炼中。 集团宗旨——航空报国,强军富民。 集团理念一一敬业诚信,创新超越。 2.集团文化的支撑理念 中航工业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提炼和形成的型号攻坚、质量文化、一流环境、品牌文化等,成为具有中航工业特色的集团文化理念体系的支撑理念。 ——型号攻坚。型号攻坚是广大员工在承担和完成重点型号研制任务中所共同遵循和信守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充分体现了“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宗旨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集团理念,是集团文化的重要内容,蕴含着航空人崇高的报国理想。 口号:铸国防利剑,扬中华国威。 ——质量文化。质量文化是集团公司在长期的质量实践。活动中,广大员工创造并认可的质量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全体成员共同的质量价值观、质量道德准则和质量行为规范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和基础,是内在的质量文化;质量管理体制、质量法规、质量先进人物、质量示范以及精品品牌等,是外显的质量文化。

“八大习惯”养成教育方案

周河九年制学校“八大习惯”养成教育方案 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今后的人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效加强和切实推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内涵扩张和品位提升的必由之路,也是整体优化学校管理,进一步推进学校和谐、规范、高效发展的有力保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八大习惯”养成教育的文件精神,切实巩固我学区养成教育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全面引深我学区中小学养成教育工作,切实推进全学区文明礼仪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建设进程,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目的、任务 我们要以未来社会对少年儿童的要求为教育目标,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为目的,积极探索小学阶段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我们要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享用终身的好习惯;教育广大学生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掌握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基本关系,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求上进、会自理的好学生,在家里做一个有孝行、知感恩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特制定本方案。

二、“八大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培养文明礼仪习惯 1、经常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在校在家都用普通话。 2、待人有礼貌。见了客人主动打招呼,起立让座,沏茶倒水,客人走时要送出门外,并说“再见”。见到老师要问好,行少先队队礼。 3、每天佩戴红领巾、胸卡、穿校服,少先队干部要佩戴标志,衣冠整齐、干净。 4、在走廊内要轻声慢步,上下楼梯要靠右边,不在楼道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5、不欺负,不侮辱小朋友,不给别人起绰号,也不叫别人的外号。 6、不带五类禁带物品。 (二)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1、读书声音要洪亮,充满感情,使用普通话。 2、读书、写字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姿势正确,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3、上课前做好课前准备,准备好本节课所需书与文具。 4、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提出问题。

企业家精神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结业论文 企业家精神的现状及原因 分析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经济管理 专 业: 中国·大庆 2010 年 6月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企业的经济实力密不可分,而企业家精神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认真审视当前我国企业家精神的现状,重新塑造中国企业家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成因 1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对企业家概念的界定可谓见仁见智。马歇尔认为企业家是以自己的创新力、洞察力和统率力发现市场机会,并组织生产要素实现市场需要的人。熊彼特则强调企业家是不断在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破坏”,实现生产要素新组合的人。德鲁克也认为,企业家是革新者,是敢于担当风险,有目的地寻找革新的源泉,善于捕捉变化,并把变化作为可供开发利用机会的人。从市场经济行为主体角度而言的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在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表现出来的在产品、市场、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有目的的创新活动、价值取向和基本信念、精神状态与道德行为原则的总称,是企业精神的人格化、具体化。企业家的精神是推动企业家及企业活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合作和道德是企业家精神的三大支柱。 (1)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特征,也是企业家的标志。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企业家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21世纪,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企业家作为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和承担者,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国家发达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企业持久不衰的动力企业家不仅是创新活动的主体,而且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形成过程中关键的人力资本保障。由于企业家精神的存在,企业才具有创新的活力,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才得以激发,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创新的氛围。 (2)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精华。竞争与合作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都是利益关系的调节方式。竞争是动力,合作是方向。合作就是把各家的优点和长处综合起来,把力量集中起来,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合作精神是面向未来的企业家精神。百事与麦当劳的合作、宝洁公司与联合利华项目合并都是典型的例子。 (3)道德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良好的道德是企业家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它能产生威信,使企业家赢得员工的信任,它能产生感染力和号召力,使员工产生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责任感,并进一步转化为对企业的忠诚,产生强大的内聚力。日本松下集团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其产品质量,总裁松下幸之助先生对待下属一律同仁同时也被传为佳话。企业家良好的道德角色还有利于树立良好公众形象,保持与消费者长久不衰的亲和力,赢得更多的合作者及他们的信赖和支持,同时也可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商机和效益。

浅谈我所理解的“科学的精神气质”

浅谈我所理解的“科学的精神气质” 【摘要】在科学社会领域,默顿的科学精神气质是科学共同体的习俗、惯例等不成文规范形成的基础;也是科研规章制度、律令等成文规范制定的指导原则。对这一基本概念的解读,有助于对科学共同体与社会的关系形成一个整体框架性的把握。 【关键词】默顿科学的精神气质中国传统文化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精神 1942年的论文《科学规范结构》中,默顿系统的提出了“科学精神气质”(the ethos of science),亦称默顿规范(Mertomian norms)。他是这样界定这一概念的:“科学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这些规范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它们借助建制性的价值而获得其合法地位。这些通过格言和例证来传达、通过称许而增强的规则,在不同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在化了,于是形成他的科学良心,或者用现在人们喜欢的术语来说,形成他的超我。虽然科学精神气质未被明文规定,但是从科学家在习惯中,在无数论述科学精神的著作中,在由于触犯精神气质而激起的道德义愤所表现出来的道义上的意见一致方面,可以推断出科学精神气质。”在默顿看来,科学精神气质包括普遍性、公有性、非牟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规范。这是一个没有主次和逻辑结构的规范集合。默顿在《科学的规范结构》一文中对前述的四类科学精神气质进行了比较详尽的阐述。他认为:所谓普遍主义,即科学是客观的,非个人的。其含义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是评价科学知识的唯一标准是其与观察和早已被证实了的知识相一致的客观原理,而与知识发现者或创造人的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无关;第二是科学向一切有才之人开放,即任何人都等同的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科学职业选择和评价的唯一标准是从业者的表现及其研究成果质量。所谓公有主义,即科学发现是全社会协作的产物,它们是科学共同体和全社会的公有财产,不属于任何个人;发现者对知识“财产”的要求仅限于获得“承认”和“尊重”,而没有任何特权,不能随意使用和处置它们。也就是说,科学界对科学创造的“产权”与当代主流经济学界所主张的“产权”含义大相径庭。所谓无私利性,即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的唯一目的是发展科学知识而不是任何个人利益。所谓有组织的怀疑主义,即科学家对于自己和别人的工作都不要轻信,而应该持一种有根据的怀疑和批判态度。默顿认为,这一条既是科学方法论的要求,也是科学体制的要求。这也与我们科学研究活动中倡导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怀疑探索精神一脉相承。 尽管默顿及巴伯、斯托勒、米特罗夫、齐曼等后人又分别对科学规范进行了补充,增加了比如创新性、谦虚、理性精神、情感中立性、客观性、概括性和无偏见性等条目。但是总体来说,默顿最初搭建的科学的精神气质的框架及其内涵并没有改变。即“普遍主义”规范规定科学及科学人适用普适的普遍标准;“公有主义”规范防范个人及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对科学的干扰;“非谋利性”规范调控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有组织的怀疑主义”规范告诫科学者要始终一种批判的精神来对待自己及他们的科学成果。

女生一定要养成的100个好习惯

女生一定要养成的100个好习惯,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呀! 【仪态管理篇】 1.爱笑的好看的女生运气不会太差,让你的笑容像阳光一样。 2.坐姿要端正,抬头挺胸收腹,饭后靠墙站10分钟。 3.走路昂首挺胸,站出一片风景,从容从大方开始。 4.适当学习表情管理,成为一个气质的社会人必备。 5.服装搭配简单得体就好。 6.坚持敷面膜,真的会改善肤质。 7.-周一次认真护理头发,洗完一定要吹干 8.指甲要勤修剪,耳洞也要定时清理 9.坐下时双腿并拢或倾斜放好,让你的小腿显长,穿裙子坐下时整理裙尾避免有褶以及“春光乍泄”。 10.练瑜伽,提高身体柔韧度。 【日常饮食篇】 11.早起半小时,起床喝一杯温开水 12.按时吃早餐,对身体好 13.吃饭时细嚼慢咽, 14.晚上9点以后不要进食: 15.多喝酸奶豆浆,美白抗衰老 16.少吃辛辣油炸食物,不长痘 17.多吃粗粮有益,排出体内毒素 18.每天坚持吃水果

19.戒糖,或者减少糖分的摄入 【生活提升篇】 20.包里放干纸巾、湿纸巾、笔、小本子,关键时刻很有用。 21.吃饭时如果吃到带骨头的食物,提前铺张纸巾,方便自己,方便他人 22.随身装个塑料袋,遇到不方便扔垃圾的时候,先装袋里等方便时丟到垃圾桶 23.睡前抹护唇膏,第二天嘴巴会水嫩嫩 24.睡觉前关机,把手机放到够不着的地方 25.睡觉前把第二天要装的衣服准备好: 26.饭前便后洗手 27.生理期要学会忌口 28.千万不要跷二郎腿 29.定期清洗床上三件套 30.多喝水,每天喝够8杯水,促进新陈代谢,女人是水做的。 【生活提升篇】 31.切记别熬夜,熬夜对皮肤的伤害多少钱也救不了 32.最好每天晚上睡觉前泡脚,擦干脚再睡觉 33.不要一-直盯着手机、电脑,学会转动眼珠,远眺让眼睛放松 34.重视牙齿,按时清洗牙齿,保护牙齿 35.不要忍便,学会复式呼吸法。 36.无时不刻缩小腹 37.学会裸睡,让身心放松 【个人成长篇】

中国梦与企业家精神

中国梦与企业家精神 准考证号: 姓名: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和当今中国梦的意义,紧接着描述了企业家精神的特点和外延。最后论述了企业家精神应当融入当代中国梦之中,成为中国梦的实现一份推力。同时,提出了企业家精神融入中国梦的要点。 关键词:中国梦企业家精神创新社会责任 一.何为中国梦? 泱泱华夏,5000年的历史,沉淀至今给了我们13亿人民和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5000年的风霜雨雪,历朝历代,无数眼光高远、胸怀天下的仁人志士都有着一个梦,一个强国的梦,一个中 国梦。今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中国梦”进行了新的阐述:“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我们说的每个人都有梦想,现在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一种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 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 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民族不复兴,就无颜担当龙的传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地重寻昔日的荣光,而是要让曾经饱受列强欺侮、目前尚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强国才能富民,强国也是为了富民。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复兴就不算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的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进一步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一句话,“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二.企业家精神的特点与外延 企业家,来源于法语“entrepreneur”,原意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发展到现代已经没有一个权 威而统一的定义。但是公认的企业家所具备的特点有:1、是生产要素的组织管理者;2、富有冒险精神,敢 于创新;3、具有社会责任感。长期以来,企业家的概念通常是从商业、管理及个人特征等方面进行定义。进 入20世纪后,企业家概念的抽象――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就已拓展到了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的领域。 从“企业家精神”这个术语的内涵上分析,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品质,“精神首先是一种思想形式,是一种驱动 智慧运思的意识形态,”但“精神不完全是仅仅表明个人意识状况或过程的心理的、主观的概念,精神相对于意识,它似乎应该是对意识的一种价值抽象。”企业家精神也是表明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的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是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的抽象表达,是对企业家理性和非理性逻辑结构的一种超越、升华。企业家群体独有的显著的精神特征就和其他群体特征区别开来,人们日常也把它看作是成功的企业家个人内在的经营意识、理念、胆魄和魅力,并以此标尺可以识别、挑选和任用企业家。

如何培养学生优雅的气质

如何培养学生优雅的气质 一个人的气质是内部修养,外在的行为谈吐,待人接物的方式态度等的总和。优雅大方、自然的气质会给人一种舒适,亲切,随和的感觉,因而,它会使人在社交场合受到欢迎,增加成功的机率。气质是要从小培养的。 首先,要意识到,智慧使人文明。因此要鼓励学生多学知识,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这些都会使学生的言谈举止中透出智慧与大方,对培养学生的气质十分有益。 在班级内进行读书活动,大家在一起交流读书的乐趣和收获,学生既收获了知识又学会了把所学知识通过交流、讨论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在这方面,教师要注意给孩子做出表率。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带来深远的影响,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树立良好形象,文明儒雅。创建愉快、和谐、文明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从小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并能够健康成长。 其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品德是良好气质的灵魂,学生具有同情、关心他人的品质时,才会在公共

汽车上把座位让给老人,从而表现出谦荣有礼、尊敬老人的气质。 同样,学生子只有表现出乐群、合作等良好的品德时,他才不会表现出性格孤僻、我行我素等不良气质。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训练孩子的道德行为,使孩子成为一个品行高尚的人,这样孩子自然就会具备良好的外在气质。 一、从小事做起,率先垂范,感染学生。 二、从日常小节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从小事抓起,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树立小主人意识。 最后,要注意学生服饰打扮,服饰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体现,俗话说:“佛是金装,人是衣装”,得体的服饰会给孩子的气质锦上添花,告诉学生在打扮时,应以自然、朴素、大方、美观为原则,不要过分追求奇装异服,以防养成孩子过分追求穿戴,自我欣赏,爱虚荣和任性等不良习惯。此外,请有些家长注意不要把男孩打扮成女孩,女孩打扮成男孩,这些做法不利于养成学生优雅,适宜的气质。

气质养成计划

气质养成计划 女人的气质比长相更重要,你可以长的不精致,但是气质一定要修炼起来,人群中最打眼的女人不是长的最好看的而是气质最好的。气质表现在个人言谈举止的各个方面,一个人的潜质,在气质范围内是潜在的东西,其实质就是长相、性格等的本质东西所在,全部通过性格的展现,长相的爆露自然体现出来。说话、表情及动作等可以可以伪装,长相可以整改,但就是这个潜在的气质无法掩盖。他会在你的一言一行,待人接物,为人处事过程中一点一点地反映出来。“眼是心灵的窗户”,水汪汪的眼中深藏着一个人的潜在气质,只要你睁开眼看世界,你就无法掩盖你的潜质。为了展现更好的自己,提升自己特做计划如下: 一、适量运动,锻炼身体。 有气质的女人一定热爱运动,坚持每天早上晨练,每天晚上遛弯,不要做一个天天在宿舍睡懒觉看电视的宅女,通过有规律的运动锻炼身体,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是气质养成的基础。 二、学会化妆、服装搭配。 气质的修炼,首先要注意外表,所谓外表除了相貌问题更重要的是衣冠得体。一个人出门的时候,必将与人见面,而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整齐的衣服,清丽的妆容无疑使人眼前一亮。所以,要学会化小淡妆,懂得搭配衣服,使自己更加自信。 三、拒绝说脏话,做一个文明的女生。 说脏话是一个有气质的女生绝对禁止的行为。一个人的口头习惯,

基本上反映出这个人的性格特征和家庭教养。而脏话的形成无疑受到糟粕信息的传播,而作为信息的接受者,选择接受和模仿,则可以说明这个人自身的个人修养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我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养成不说脏话的好习惯。 四、拒绝熬夜,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气质的修炼最重要的是健康的身体,熬夜无疑是影响身体健康的行为。人最佳的睡眠时间是1:00-5:00之间的时间段,只要在这段时间深度睡眠的人就会保持一天的精神(不排除个别人)。女人的睡眠则更为重要,因此,我要拒绝熬夜,每天在22:00前睡觉,早上6:00起床,做一个早睡早起的好孩子。 五、看书学习,提高内在修养。 读书是修炼气质最重要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而读书则是快速增加阅历的方法。每个星期一本书(厚的两星期一本),每天睡前醒后阅读十分钟电子书,每天除了睡前醒后,至少读书一个小时。 六、学习舞蹈,锻炼自己的形体。 舞蹈是人体艺术的一种,学习舞蹈可以锻炼自己的形体,给人以美好的形态,很多时候给人第一眼的感觉是整体的形态气质,端庄,优雅的外在形态会让人赏心悦目,反之则会大大降低别人对自己的好感度。所以,我要学习舞蹈,增加形体训练,提高自己的外在气质。 七、多参加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 丰富的生活能让我们从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可以增加我的人生阅历,同时也可以扩展我的交际圈,学会与各

培养勇敢的气质

培养勇敢的气质 绝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都觉得或者希望自己是个勇敢的人,不过绝大部分情况下,是没有什么机会被检验是否真的勇敢,可还是有很多不经意的时候,能够表露出自己的勇敢到底有几分。 在我眼里,勇敢有两种,第一种是无知无畏,就是在不了解实际危险或者代价的情况下敢于向前;第二种是担当式的勇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知难而上,赴汤蹈火,是“风萧萧兮易水寒”那种勇气和豪气;另外一种是敢作敢当,勇于面对。 最近一则新闻,小泰迪为了保护主人,勇敢地和藏獒“搏斗”,这跟荆轲为了国家而去刺杀始皇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 看到这里,您会觉得,这些都是成人的勇敢,跟一个孩子有什么关系? 是的,但是这些看似和孩子很远的品质,却是未来担当世界的起源;孩子和成人的关系是什么?——孩子最后都将成为成人! 事实上,在我眼里,真正的勇敢是第二种——担当式的勇敢。而勇敢和独立与自信关系密切。 当然现在要说的是怎么培养一个孩子。 先来看看孩子的勇敢表现在哪里。 1,去幼儿园的时候勇敢和妈妈说再见,不哭泣(和独立相关) 2,晚上单独睡一个房间(和独立相关) 3,上课举手回答问题(和自信相关) 4,竞选班干部(和自信相关) 5,在学校遇到的问题不是回家找妈妈解决,而是直接跟老师或者当事人交流(不依赖)(很多孩子是这样的) ……… 这些不起眼的勇敢,将会铸就一个敢担当的未来。 那我们就从哪里开始呢? 先来看看影响勇敢的因素:

(引用) 1、先天因素。属于一些遗传的气质 2、环境因素。都市的生活环境,造成孩子社会各方面实践经历比较匮乏。 3、教育不当。有的爸爸妈妈在孩子哭闹时,经常用“鬼”、“妖怪”等来吓唬孩子;有的是在孩子要外出玩耍时,用“外面有骗子,会把你骗走,卖到山里去”等话语来打消孩子外出的念头,使孩子的心理产生一种不信任别人,不安全的感觉;还有的对孩子期望过高,一旦孩子做错了事,轻则训斥重则打骂,使孩子因怕失败而退缩…… 4、切身的体验。当孩子满怀信心地在成人面前表现自己时,得到的不是表扬而是嘲笑、挖苦,使得孩子灰心丧气;当孩子打过一次针后,切肤之痛使他下一次再到医院就会害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