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常生活的法律性_法律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关系

日常生活的法律性_法律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关系

2006年7月

第33卷 第4期

求是学刊

SEEKI NG TRUTH

July,2006

V ol.33 N o.4

□社会转型与法律多元

●本期视点:法学方法论研究

日常生活的法律性

———法律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关系

陈金钊1,范春莹2

(1.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山东威海264209;2.山东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 要:在哲学解释学兴起以后,法学家已开始将独断解释与探究解释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思维的融贯性被抬到很高的位置,传统的解释理论已被论证理论所取代。但从法律思维的主流倾向看,法律思维仍然表现为在不背离法治原则的前提下对法律灵活运用。解释学的转向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根据法律进行思维的模式。

这构成了日常思维与法律思维的根本区别。日常思维与法律思维的界限并不是恒定的,在法治社会中二者是相互影响并不断变化的,但这种变换主要是通过提升日常生活的法律性来实现的。

关键词:法律思维;日常思维;法律解释;法律方法

作者简介:陈金钊(1963-),男,山东莘县人,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法学方法论研究;

范春莹(1974-),女,河北沧州人,山东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山东经济学院教师,从事法学方法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D90-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06)04-0081-06 收稿日期:2006-03-20

“在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意识到法律的存在或运行。我们付款,是认为这是应该的;我们尊重邻里的财产,是因为那是他们的;我们靠马路右边走,是因为这样做是谨慎行事。我们很少去考虑这些我们界定为‘应该的’、

‘他们的’或‘小心驾驶’的集体的判断和程序。”[1](P31)在一般公众的心目中,法律离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很遥远。“然而,在我们的社会生活里,随时随地渗透着一种平常而实在的法律。”[2](P32)诸如出生、死亡、婚姻、停车标志、警服、证书等无不显示着法律的存在。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对法律的体验既是陌生的,又是熟悉的;既是我们生活插曲式的事件,又是一种恒常的特征;既非常严肃,又是幽默和消遣的源泉;既与我们的生活不相干,又是组织我们生活的中心方式。”[3](P33)法律既平常又神秘,平常是因为其到处可见,而神秘则是因为其规则数量庞杂、原理高深难测。在推进法律职业化的进程中,法律的神秘又被推到了极端,出现了法律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分裂。与这种分裂倾向相反,在法治社会中也出现了另外一种倾向,即日常生活中又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法律性。这样,大众的日常思维与法律人的法律思维、生活的“自然”性与法律性就经常处于矛盾之中。我们该如何认识这种矛盾呢?

通过电视转播观看美国棒球运动员

辛普森杀妻案的审判过程,普通观众大

都认为是辛普森杀害了自己的妻子,但法官却不理会多数人的判断,公开宣判辛普森无罪。但在后来所进行的民事审判中法官却又认定辛普森的民事赔偿责任。这引起了包括中国观众在内的许多人的疑惑。细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大众只是依据自己的日常经验进行模糊的判断。而在法律上宣判某人有罪,是需要充分的证据以及缜密的逻辑推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公众可能

关注的事实是否被证据所证明?即使被证明法律人还要考虑所使用的证据是不是运用了合法手段获取的?如果某种证据属于“毒树之果”①,就得运用证据的排除规则,这是日常思维者所不关心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从自己的感情偏好出发来对人对事进行评判,这种做法与法律职业者的思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不久前在成都发生了见义勇为者被劫匪告上法庭的事件。此事一出,公众群情激愤,纷纷谴责劫匪的人格,甚至对受理该案件的法院也意见很大。但是作为法律人,却应当对此进行理性的分析。因为任何人,即使是被宣告有罪的人,他仍然享有最基本的人权。导致劫匪一死一伤的行为,到底是见义勇为者的故意伤害,还是阻止犯罪、捉拿嫌疑人的必要行动?这不完全是由常人的评说就能解决的。按照法治的要求,必须交由司法机关并经认真审核才能作出最后的裁断。当然该案最后以见义勇为者胜诉告终,但如果结果相反,那也不是因为人心不古,而是因为法律思维确确实实与日常思维有许多不同之处。

日常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具有经验性、形象性、模糊性、情感性、习惯性等特征,主要用于指导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动。当人们在处理生活中的细小问题时,往往从个体的经验出发去理解生活的意义,在通常情况下并不考虑思维的专业性质。日常思维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习得的。这当然不排除具体的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自己的专业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所以,这里的日常思维是指那种基于自然的生活而形成的思维习惯。近代以来,科学和法律的普及对人们的日常思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由于科学与法律并没有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再加上传统习惯的影响,日常思维仍然是一种支配多数人观察问题的思维形式。长期生活而形成的经验是日常思维的主要依据。当然这里面也包括法律经验,但这里的经验不是建立旨在系统培养和专业基础之上的经验,它更多的是一种对法律的浅层看法。日常思维与法律思维还是有很多区别的。从总体上看,日常思维具有模糊性,即日常思维对事物属于某种性质、状态的程度一般不确定,缺乏精致的逻辑分析。这当然不是说日常思维是一种混乱的思维。实际上,“思维都是有规定的思维,没有规定的思维是不存在的”[2](P15)。“日常思维是指停留在既定思维规定的给定性思维。日常思维与人的自在性存在方式密切相关,是在日常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在日常

生活中,人们的思维活动往往不追究事物中所蕴含的思维规定,而是直接接受关于事物的存在、属性、形式、功能等方方面面的规定,把这些规定当作理所当然的自明性存在。”[2](P16)日常思维与法律思维都属于有规定的思维,只不过法律思维规定性是法律。抽象的法律给定了思维的大体趋向。在一个人的头脑中,法律思维与日常思维是交织在一起的,只是为了学习与研究的方便,我们才在著述中对此加以区分。

但我们应注意到,在现代社会中,日常生活中融入了越来越多的法律性。从法学家分析社会的景象中我们可以看到,纯粹的日常思维越来越少,即使很平常的生活,法律人都能把它与法律联系起来。在法律人看来,法律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这当然带有法律扩张的“帝国主义”倾向。但是这也确实是法律影响思维方式的重要方面。我们不能把法律的边界设置在职业法律人的视野之内,要实现法治就要不断扩充法律的边界,使规范的法律变成日常生活的法律性。“‘法律性’一词,用它来指称那些意义权威来源和文化实践,它们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合法的,不论谁运用它们,也不论用于何种目的。”[1](P40)通过法律思维渗透到日常生活,可以改变人们的日常思维,激发普通人对法律的忠诚,这样以法律为主干的和谐社会就能建立起来。当然,这其中法律及法律思维的引导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律思维与日常思维不同,但二者的内容是相互融通的。为了说明其融通性,我们还得对法律思维进行必要的交待。

对法律思维许多学者都做过不同的

论述②。我们认为可以从语词符号、价

值观念、法律方法和法律职业四方面来界定。

1.法律思维所使用的是法言法语。许多语词都有特定的含义,一般来说,只有受过系统训练的人才能理解和把握,并运用其进行思考和交流。“每一种已构建思维模式的群体都拥有只能为自己内部成员所理解的符号,这种符号是语言。”[3](P112)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通过语言来表现。语言在不同的情景中有不同的含义,只有掌握大体上共同语言的人才会有相似的思维,才能传达彼此沟通的心意。相反,如果没有大体共

②粗略的罗列见陈金钊:《法律思维及其对法治的意义》,载《法律科学》2003年第6期。

“毒树之果”是一种证据排除规则,强调运用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没有证明力。

同知识的人,面对同一个语词,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比如对“人”这一名词的理解,具有法律知识的人会首先想到“人”的概念的法律意义,即“人”是权利和义务的主体,有自然人、公民、法人的区分;而普通人则只是想到“人”的通常含义,即人是一种会思维会劳动的高级动物,有男人有女人,有老人有年轻人等等。法律职业者用法学家“创造”的抽象的(包括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在内的)语言进行思考和对话。“这套以法律概念和法律格言编织成的形式化语言既为法律职业共同体提供了一种‘主体间’交流的基础,又以其形式、专业化的特性把外行人(包括哲学家)排除在这一共同体之外。”[4](P9)于是,法言法语成了法律职业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工具。这一方面显现了法律的专业性,形成了区别于日常思维的法律思维;但另一方面也弱化了普通公众进入圈内交流的能力。

2.法律思维的特性还表现在对法治观念的确信上。正是由于对这些法治观念的确信,使得它们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这些法治观念主要有:

第一,法律至上。法律思维中的法律至上是指法律人应把法律规范放置到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评价行为标准的位置。法律思维意味着,法律人只是把法律当成设计行动方案的指南,而不是把法律直接当成行动方案。在法律职业者心目中,法律应具有最高的权威,它是法律人人生的航标。一切个人、社会团体、国家机关、政党都应尊重和服从法律,在法律之下进行活动,不允许任何个人、社会团体、国家机关、政党超越于法律之上。法律的地位犹如“国王”。法律的这一地位,决定了法律对思维的规制作用,决定了它是法律人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这一角度说,法律虽然有至上的国王地位,但对应用法律的人来说也是平常的法律。法律人用“有色”(法律)眼睛去思考问题,法律的至上性主要体现在法律是人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根据。法律思维的目的是要实现通过法律的治理。

第二,权利观念。如果说法律至上是一种方法意义上的形式选择的话,那么权利观点则是法律思维的内容和实质。法治应当促动权利的实现。人们通过行使权利实现其自我价值。并且,“在承认一个理性的政治道德的社会里,权利是必要的,它给予公民这样的信心,即法律值得享有特别的权威……在所有承认理性的政治道德的社会里,权利是使法律成为法律的东西。”[5](P23)首先,就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来看,权利是目的,义务是手段,法律之所以规定义务是为了保证权利的实现。权利是法律规范的重心;其次,就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来说,国家应给予公民以平等保护,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界限,法律无明文规定可以作出权利推定,但不能作出权力推定。国家公权不应侵犯公民的私权,同时,国家应采取积极的措施维护、保障、实现公民的基本权利。在这一点上法律职业者都主张把人权的实现作为法治最终目标。权利观念作为法律思维的价值标准,还在于法律思维与道德思维不同。法律思维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这一点使得强调奉献的道德思维与法律思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也使得法治与德治在治理方式上有明显的不同。道德重在教化奉献,而法律则鼓励人们追逐利益。

第三,形式主义。在一个文化多元、道德多元的社会中,对正义的理解千差万别,各个时期的思想家对正义的解说也不相同。但是在一些基本方面,法律职业者能够达成共识。如,给每个人同样对待,即法律应不分人的性别、出身、年龄、职业、种族、肤色、宗教信仰,对每个人以平等的关怀和尊重;再如,程序正义,其表现为在处理纷争时英国法中的“自然公正”概念,即任何人不能审理自己或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案件,以及任何一方的诉词都要被听取[6](P329)。也表现为戈尔丁所说的程序的九项标准,其中“与自身有关的人不应该是法官”、

“纠纷解决者应听取双方的论据和证据”、

“推理应论及所提出的论据和证据”三项标准具有特殊地位,因为它们在某种意义上规定了类法律纠纷的解决方式[7](P241)。法律思维的形式主义特征源于法学家对法律的抽象化努力。这种努力使得法律主要表现为原则、规则、概念或程序等等。在具体丰富的事实中抽出原则、规则与概念的目的,就是要把原则、规则与概念等作为思维的工具。如果这种形式化的法律不能在思维中发挥作用,那么创设法律的立法工作将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思维的过程恰恰能使这种抽象化努力变成规制思维的符号。所以,法律思维具有形式性是先人们早已看清的事实。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法律思维的形式主义倾向,仅仅是思维过程中的特征,这是决不是像有些法学家所讲的,法律思维就是追求形式公正或程序公正。应该说实质公正是法律追求的最高目标,在许多案件中,由于受条件限制,实质公正难以达到,退其次才把程序公正当成目标。当然追求实质正义离不开法律形式主义的保障。在法律思维中讲究形式主义,最终还是为了达到实质公正。法律思维的形式主义

特征并不是说法律人没有价值追求。正义、公平、自由及人权等都是法律思维者必备的基本信念。

3.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密切相关。“法律方法是指站在维护法治的立场上,根据法律分析事实、解决纠纷的方法。”[8](P153)对法律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使法律职业者对法律问题取得大致相同的认识,而且可以限制法官判决中的任性。法律方法主要包括法律发现、法律推理、法律解释、价值衡量、漏洞补充以及法律论证等方法[8](P158)。实际上,法律方法的具体内容可以通过法官的判决过程来确定。美国法官万斯庭说:“我们总能看到法官推理。法官推理首先要决定法律规则是什么,其次决定与规则有关的事实,第三将法律适用于事实。”[9](P329)其中,在确定法律规则的环节,需要法官发现法律、解释法律、论证法律以确定作为判决大前提的审判规范;在确定法律事实环节,需要法官对事实进行剪裁,找寻案件的关键事实。最后,法官将审判规范运用于事实,得出结论。可以说,法官的整个判决过程就是一个法律推理过程。但哲学解释学已经将法律思维推向新的境界。我国台湾学者张钰光“将法律思维的理解从‘释义学的思考’与‘探究学的思考’的视野相互切换之动态融贯过程来加以把握,从而呼吁应重新评价法学方法论考察中所失落的实践智慧。”[10](P226)如何智慧地实现公平、正义,这是法律思维的传统使命。

4.法律思维是法律职业化的标志之一,它是法律人区别于“常人”的显著特征。正由于法律人掌握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与技能才使得人们承认有法律职业的存在。要想成为法律人就必须经过长期训练、掌握法律思维方式。一般来说,多数法学家都承认法律思维方式的存在,承认其具有独立性,是一种独特的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但有些法社会学家却不承认独立的法律思维,认为法律是社会中的法律,不是独立自在的东西。法律不具有独立性,法律思维和日常思维并没有质的差别。坚持法律思维独立性的学者认为,法律思维是一种建立在法律概念、知识、规则、原理等体系基础上的思维方法,其基本方法是以法律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用法律框定法律人大体的思维走向。但坚持相反观点的学者则否认这一点,如波斯纳就认为:“世界上没有‘法律推理’这种东西,律师和法官以实用简单的逻辑和日常思考者所使用的各种实践推理的方法来回答法律问题。”[11](P576)在我们看来,法律思维是包含着法律方法的智慧。如果没有法律方法作为思维的工具,法律思维只是个心理的或文化的概念。从已有的关于法律思维的论著中,我们已能明显地感到有些学者在法律思维的外围兜圈子,如光讲法律思维的分类、法律思维的各种基础。但从其论述的内容中我们就是看不到法律者究竟是怎样思维的。可以说,各种法律方法就是法律思维的体现,法律思维的概念能够包含法律方法,但法律思维又不完全等同于各种相对独立的法律方法。法律方法是法律以外最能规制思维走向的东西。

现在许多法学的研究者认为,法律是一种活动而不是一个规则或一组概念,概念是空洞之语。这种观点的出现与哲学解释学强调理解是一种视域融合有关。在这种理解模式内,许多问题的界限被消解,一切皆成了没有标准的混沌之物。这一说法虽然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但却抹杀了事物的相对独立性。法律虽然是社会关系中的法律,但它也只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法律。法律概念、原则、原理等虽然是一种抽象的表达形式,但它们都是有所指称的。法律人总是联想到与某种原理、概念、规范相对应的事实。法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非常明显地区别于其他事物。随着法律知识、方法、技能的不断丰富,使得法学家也只能掌握有限的法律和方法。法律虽然不能被少数职业人所垄断,但也并不是人人都能把握的东西。法律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独特性,已经成为许多人谋生的手段。其原因就在于常人不能很好地理解与应用法律。但这里的矛盾也就出现了:法律本身是社会关系中的法律,法律思维本身也源自日常思维,但现在却由于职业特殊性变得和日常思维呈现出分裂的趋势。法律思维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同,它就必须与日常思维有互译的可能。“任何思维规定,如果要想得到日常经验思维的认可,必须还原为日常经验的直觉。对于那些不能够还原或者暂时无法还原为日常经验直觉的思维规定,日常经验总是敬而远之,甚至是漠然置之。”[2](P20)这种局面的出现使得法学家们不得不思考日常思维与法律思维的关系,不得不注意二者的相互转换。在全民中普及法律常识,使得很多人相信,如果人人都具有法律思维,就能增大日常思维的法律成分,就能使法治很好地实现。

法律思维有涵盖和类型两种模式。

这两种思维模型在本质上和日常思维模

型并无区别,都属于给定性思维。法律思维与日常思维相比较只是加上了一种法律形式的再规定,部分人通过对法律的熟悉与运用,形成了社会中一部分人所掌握的思维形式。但这种思

维又不完全等同于日常思维。日常思维中的许多“规定”与法律规定并不完全一致,这就出现文章开头所展示的矛盾。在法律知识原理体系形成以后,法律人对法律规则的不同组合,使得法律也有了自生能力。这种能力使得法律更像一种“独立”存在的东西。与日常思维相比较,法律思维超越了日常思维的规定性,因而许多法学家也承认:法律思维———特别是把一般规范与个案结合而作出判决的行为———具有创造性。但是,法律思维从整体上是要在经验范围内解决问题。从法官处理案件的当下情景看,法官的判况并没有超越传统,仍然是用在社会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来处理问题。只不过这种经验是循着法律人认可的传统被总结的,与那种自发的、存在于一般公民中的日常思维相比较,更能呈现法律(治)的要求。法律思维方式得到了法律人的认可,但未必能被一般公民认可。这就是说,虽然法律思维是源自日常思维,没有割断与社会的联系,但它并不等同于当下普通人的思维。我们经常看到,依据法律推断出来的决定不被大众接受的情形。法院的许多判决有时也与公众信奉的“常识”产生矛盾。并且这种矛盾随着法律职业化的发展会越来越强烈。这就出现了日常思维与法律思维的矛盾。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矛盾?停止法律职业化的进程,可能会使法治受到威胁,而加快职业化进程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一矛盾。这种矛盾的加剧也会影响法治的进程。这确实构成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的难题。

日常思维与法律思维是一种矛盾的关系,但这种矛盾是一种社会存在方式。彻底消除这一矛盾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使这种矛盾过于激化,也不利于建构和谐社会。在一个追求法治的社会中,人的思维不可能是纯粹的日常思维。对一个个体来说,日常思维与法律思维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并且要经常交织在一起使用。而法律思维如果彻底背离日常思维,就会失去社会的根基。法治社会虽然要不断扩大法律的地盘,但永远也不可能代替日常思维。根据建构法治社会的要求,法律思维应成为法律人的最基本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法律才能比较充分地调整社会关系。因而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矛盾,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日常思维在日常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而法律思维则以调整性文化为主进行传播。日常思维是在人们长期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带有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自然”属性。日常思维发展到哪一步并不完全取决于立法者的主导。“它以人的自在性存在方式为基础,而人的自在性的生存论基础是人的自然性……日常思维具有浓重的自然主义倾向。”[2](P37)正因为此,我们看到法律思维超越了人们的生物本能欲望,超越了事物的内容,使思维形式呈现出形式主义的特征,从而获得了独立性。这种独立性的获得,使得法律思维排除了日常思维的随机性,显现出其是一种追求合理性的思维。但这种所谓独立存在的法律思维只具有相对意义,它并不能完全摆脱日常思维模式。在司法实践中,法律思维实际上要不断地回归到日常思维。二者的“分裂”只是法律思维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如果非要在实践中对它们予以割裂,实际上就意味着法律的虚化。所以,法治要想借助法律思维方式予以实现,就必须逐步使其变成日常思维的组成部分,使日常思维法律化。日常思维的规定性中的法律成分越多,就能使法治的实现变得容易一些。相反,日常思维中如果没有法律思维的成分,中国法治的实现就得投入更多的成本,甚至还有可能因为社会拒绝法律使得法治成为空想。中国的现实实际上就可以印证这一判断。我们看到由西方传来的一些法律规则,由于与中国大众文化差距太大而难以贯彻的现实就是明证。

其次,日常思维表现了人们不自觉适应社会的一种状况,这种适应对一个个体来说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一方面,日常思维是不统一的,多数个体是在其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被动形成的。个体的主体性很难在日常思维中张扬,否则个体就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同。但是法律思维却要张扬人(作为集合概念的人而非个体的人)的主体性,要冲破自然而然意义上的社会对人的奴役,实现法律对社会的控制与改造。这种控制与改造首先是通过把法律当成思维的根据,从而支配人在设计行动方案时更多地考虑理性的因素,扼制不法的欲望。经过几百年的锤炼,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正义等所谓体现法律现代性的东西,成了法律人所追求的目标,法治成了促成这一目标的手段。当然,也有人可能会提出来,在法治社会中,个体的人虽然摆脱了日常思维的奴役,却又成了法律的奴隶。我们认为,法治虽然把法律当成了神圣之物,要求我们推崇法律至上,根据法律进行思维,但是,法律从总体上看(或者说在常态下)是有正当目的的,法律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社会公众可以接受的,它不像“日常思维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思维形式,……自然主义的欲望、情感在思维中起主导作用”[2](P51)。法律思维是以充分尊重现有法律为前提的思维方式,而现代法律中包含了当代人的价值追求,法律思维就是要排除思维中的自然主

义倾向。

总之,法律思维是与日常思维相对应的思维方式,而法律思维又是与法律方法不可分割的。法律方法是法律职业者必须掌握的法律技能,它为有效解决法律问题、证明处理结果的正当性提供了方法依据。尽管有时面对同一个事实问题,法律职业者的处理结果也会大相径庭(这体现了法律职业者的个性),但相同的法律方法训练为他们相互之间的沟通和认同创造了交流的可能性。在现代社会中,法律职业者运用法律思维处理问题是使处理结果获得合法性的必要前提,但如果要获得其他法律职业者的认同,则需要有同质化的法律思维和法律确信。法律职业化的过程就是使得法律职业者成为一个知识共同体、解释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的过程。唯其如此,法律决断才能具有确定性、正当性和合法性,才能使我们的行动更加接近法治的理想。我们应该看到,国家的法律引导有时也起着重要作用,但在许多情况下,这种作用也是不尽如人意的。这不仅是因为国家与公众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而且还可能是因为日常思维积久成习难以改变所致。许多正当的改革措施的落实,实际上都要求首先打破日常的惯性思维。我们必须看到法律的实际效力是与人们在日常思维中对法律的接受程度相关联的。一般来说,法律规定如果与多数人的意志大体相同,其作用力就强,反之则弱。所以,法律思维向日常思维渗透,使更多的法律思维成分转换成日常思维是法律职业化进程中必须要做的事情。法律思维并不是日常生活之外的东西,它是人们运用法律概念和术语与社会进行互动的产物,正是这种互动把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结合起来[1](P52)。对日常生活注入更多的法律性,虽然会使法律与社会、法律人与公众产生矛盾,但这并不是法律职业化的缺点,相反,法律借助日常思维方式作用于社会,会使法律获得更多的来自社会的支持。但其前提是日常生活要具有更多的法律性。

参考文献

[1] 帕特里夏,尤伊克等.法律的公共空间—日常生活中的故事,郭星华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 王国有.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 林吉吉.法律思维学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4] 郑戈.韦伯论西方法律的独特性[A].李猛.韦伯:法律与价值[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 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6] 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7] 戈尔丁.法律哲学,齐海滨译[M].北京:三联书店,1988.

[8] 陈金钊.法律方法引论[A].陈金钊,谢晖.法律方法[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9] 万斯庭.美国法官的工作[A].宋冰.程序、正义与现代化[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10] 张钰光.“法律论证”构造与程序之研究[Z].中国台湾辅仁大学法律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11] 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康敬奎]

Legality of Everyday Life

———The Relation between Legal Thinking and Everyday Thinking

CHEN Jin-zhao1,FAN Chun-ying2

(1.Shandong University at Weihai,Weihai,Shandong264209,China;

2.Shandong Economic University,Jinan,Shandong250100,China)

Abstract:Ever since the rising of philos ophy hermeneutics,jurists have been connecting the means of dogmatic in2 terpretation and inquiry interpretation.And what’s m ore,the coherence of thought has been uplifted to a high posi2 tion,and the traditional interpretation theory has been replaced by the argumentation theory.H owever,seen from its primary tendency,legal thought still behaves as the flexible exertion of law on the premise of no lapsing from the nom ocracy principle.The turnaround of hermeneutics has not fundamentally g ot rid of the pattern of thought accord2 ing to law.This makes up the ultimate difference between daily thought and legal thought.The boundary of daily thought and legal thought is not invariable.In a s ociety of nom ocracy,these tw o aspects in fluence mutually and change ceaselessly.But this kind of trans formation is realized by prom oting the legal nature of daily life.

K ey w ords:legal thought;daily thought;legal interpretation;legal metho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