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北京二模化学五郊县压轴题

2012年北京二模化学五郊县压轴题

石景山

21.氧化钙和过氧化钙(CaO 2)是钙的两种氧化物。过氧化钙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与水

反应能放出氧气,过氧化钙在受热时生成氧化钙和氧气。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组成两种物质的元素不同 B .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C .过氧化钙在受热时发生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 2 + H 2O = CaCO 3↓ + O 2↑

22.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在

50℃时,分别将30 g 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 g 水中, 充分溶解,有关两种溶液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采取降低温度的方法能将两种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 .若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

D .若将硝酸钾溶液变为10℃时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23.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均正确的是

24.硅(Si )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利用石英沙(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如下,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M 的化学式是HCl

B .制备过程无氧气,可能是为防止发生爆炸

C .制备过程无水,可能是防止制备过程中某些物质与水反应

D .为了达到绿色化学和节约资源的目的,可重复利用的物质是H 2和HCl

25.下列实验内容中,量的关系(“—”前的量为横坐标,“—”后的量为纵坐标)符合右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时,盐酸—水

B.加热高锰酸钾时,时间—剩余固体中氧元素

C.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铁粉—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D.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间—溶液中溶质质量

30.(7分)某无色溶液由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两种组成。

已知:氯化钙溶液为中性,碳酸钠溶液为碱性,Na2CO3 + CaCl2 =CaCO3↓ + 2NaCl。(1)若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为无色。溶液的组成是________。(2)若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过滤,滤液仍为红色,滤液中除酚酞以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为确定样品组成,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再滴加________溶液,可以证明溶液中是否含有________。

35.(3分)某硫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取15 g该样品于烧杯中,加入50 g水后完全溶解。向烧杯中滴加208.3 g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干燥,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23.3 g。请计算

已知:BaCl2 + Na2SO4 = BaSO4↓ + 2NaCl

(1)硫酸钠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

(2)若将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需蒸发掉水的质量

镁粉的质量

延庆

21.菠菜中含草酸(乙二酸),其味苦涩,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过量食用菠菜,容易造成人体缺钙。食用菠菜前一般先将菠菜用热水焯一焯,以降低草酸含量,除去菠菜的苦涩味。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草酸是一种酸 B .加热可以增大草酸在水中的溶解度

C .草酸的水溶液pH>7

D .草酸能与人体中的钙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22. 在点燃条件下,A 和B 反应生成C 和D 。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所示。

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A 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B. A 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C. 生成C 和D 的分子个数比为1∶3

D.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3.

C D

24.右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

B .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大于6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

D .将5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始终有晶体析出

25.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镁粉至过量,若下面图像

中横坐标表示镁粉的质量,则纵坐标表示 A .溶液的质量 B .稀盐酸的质量 C .氯化镁的质量 D .生成气体的质量

30.(6分)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是由H、C、O、Na、Cl、Ca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均小于100。

(1)取少量A的无色溶液,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A的水溶液呈_______性。(2)向上述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气体B,无浑浊现象,且发生反应后溶液仍为蓝色,气体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向(2)所得溶液中加入一定量C的溶液,出现浑浊现象。过滤后,滤液仍为蓝色。

由此推断,A物质是_______(写化学式),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向滤液中逐滴加入D溶液至过量,开始无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最终溶液变为红色。开始一段时间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滤液中的成分与D溶液反应,有

氯化钠、碳酸氢钠和水生成,请写出该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3分)为测定一瓶久置的烧碱中氢氧化钠的含量,某同学取25.0 g样品,溶于水得到

100g溶液,再加入100g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至不再产生气体,测得溶液质量为197.8g。请计算:

(1)反应产生CO2的质量。

(2)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最后所得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

密云

21.下列操作中,能鉴别氧气、二氧化碳、空气三瓶气体的是

A.嗅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注入澄清的石灰水

D.伸入燃着的木条

2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

的是

CO 2(C O)

23.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 2O 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依据一氧化碳的性质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推测中,合理的是 A .C 2O 3能使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 .C 2O 3在O 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 2 C .C 2O 3能够引起温室效应 D .C 2O 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

24.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

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25.用右图电解水装置来探究水的组成。在该实验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但氢氧化钠在通电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将0.2克的氢氧化钠溶解在99.8克的水中并进行通电,当上述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5%时,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 A. 99.5g B. 40g C. 60g D.6g

30.(5分)下列用字母表示的7种物质由H、C、O、Na、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A、B均由相同的两种元素组成,A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B和单质M,其中B和M都是人类生存不能离开的物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属于。(填写反应类型的名称)

(2)D、E、F、X的水溶液均显碱性,且D、E、F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其中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①E和X混合可以生成D和一种白色沉淀,工业上常用这个反应来制取D,则D的化学式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F与X混合也能反应生成D和上述白色沉淀,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5.(3分)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小提示:2NaOH+ MgSO4→ Na2SO4 + Mg(OH)2↓;

Na2SO4溶液不与MgSO4溶液发生反应。

(1)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为g。

(2)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g。

33.(7分)初中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A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 实验中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现象,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3)C 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假设猜想】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除酚酞、CaCO 3及水以外一定含有。 老师问: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引发了同学们热烈讨论,下面是大家的发言:

【查阅资料】BaCl 2 + Na 2CO 3→ BaCO 3↓ + 2NaCl Na 2CO 3 +CaCl 2 → CaCO 3↓ + 2NaCl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红色褪去。 【结论】上述滤液中,还含有,没有。

丰台

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

稀盐酸

CO 2

Na 2CO 3溶液

澄清石灰水

软塑料瓶

NaOH 溶液

A B C

21.下列描述内容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安全常识

室内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着火点B.环保知识

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减少空气污染;控制使用塑料袋——防止“白色污染”

C.实验现象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D.物质用途

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磷酸二氢钙[Ca(H2PO4)2]——用作复合肥料

2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 + 3Y2= 2Z”的叙述正确的是

A.Z的化学式为X2Y3

B.mg X2和ng Y2恰好完全反应,则一定生成(m+n)g Z

C.若有ag X2完全反应,生成bg Z ,则同时消耗(2b-a) g Y2

D.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24.甲、乙、丙、丁是四种化合物,其中乙是一种常见的气体

(“→”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实现转化,“—”表示两端

物质可发生反应),则甲为

A.NaCl B.NaOH

C.CaCO3D.Ca(OH)2

25.50 g镁、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将混合溶液蒸干后可得不含结晶水的固体146 g,则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A. 1 g

B. 2 g

C. 3 g

D. 4 g

30.(5分)已知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试回答以下问题。

⑴D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

⑵E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

⑶向G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

为无色,则G溶液中溶质的所有可能组

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溶液为红色,则G溶液中溶质的所有可能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写出F→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3分)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右图是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样品质量为11.0 g,装置D的质量为172.2 g)。操作步骤为:将样品装入广口瓶中→打开止水夹,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连接装置D→关闭止水夹,向盛有样品的广口瓶中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打开止水夹,再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称量装置D的质量为176.6 g。(假设每套装置均反应完全)。

ABCD

⑴若去掉C装置,则测定结果(填序号)。

①偏大②偏小③不变④无法判断

⑵开始时和结束时都要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其目的分别是

⑶计算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3.(8分)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一次科技

活动中,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其中A、C

是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B是未包过氧化钠的棉花。实验中观

察到A、C棉花依次燃烧,B棉花未燃烧。

(1)B棉花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棉花能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之外,还需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提出问题】上述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提供燃烧条件的?

【查阅资料】1.Na2O2与稀盐酸反应时,生成NaCl、H2O和O2。

2.在常温下Na2O2与CO2、H2O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3.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为蓝色。

【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小组同学设计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②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

③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试管内;

④一段时间后,在P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

(3)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装置中产生现象的原因是。

【实验结论】①Na2O2和CO2反应产生的一种气体,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一个条件。

②Na2O2和CO2反应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

【拓展提高】①Na2O2和CO2反应除生成一种气体外,还生成了一种固体,学生甲认为生成的固体是NaOH,学生乙认为是Na2CO3,同学们经思考后认为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②写出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门头沟

21. 小明根据如右图所示的信息,明白了不能把一氧化碳(CO)化学式写成“Co”的原

因。下列针对CO和C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一个钴原子中有27个质子②Co表示非金属元素

③C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④CO和Co都含有碳元素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①③④

22. 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丁酸乙酯是一种有机物

B. 丁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C. 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2:2

D. 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8:3:8

23. 有以下说法:①烧碱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②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③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溶液的质量会增加;④浓盐酸暴露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⑤久置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会增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⑤B.①②④C.①④⑤D.①③④⑤

24. 20℃时,把少量生石灰放入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下列关于烧杯中溶液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溶剂的质量一定减小B.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

C.溶液一定变浑浊D.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25. 将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放在试管内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小于原高锰酸钾质量的10%,则反应后的固体物质与原高锰酸钾的质量比可能是

A.71︰75 B.71︰79 C.80︰79 D.81︰79

30.(6分)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

(1)操作2的名称是。

(2)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操作3完成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3)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它的可能组成有哪几组

(组之间用“;”隔开)。

(4)小明各取CaCO3、CaO、Na2CO3粉末倒入试管,重复以上实验,却与以上现象不完全相同,他的操作没有失误之处,请指出现象不同之处及原因。

32.(7分)某实验小组将制作皮蛋的原料生石灰、纯碱和食盐放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澄清溶液和滤渣:

(1)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我的推测是: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3)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所有可能的组成,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①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关闭止水夹b,打开止水夹a,若观察到乙装置出现浑浊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有。

③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的实验目的是,若看到的实验现象,可得出有此物质的结论。

④若溶液中只含我推测中的溶质,同时打开a和b时,看到的现象和结论是。

33.(7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不但要求营养,更要求健康。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不添加防腐剂的绿色食品,这种食品中有一个单独包装的保鲜剂,不会危害食品安全。某同学找来一种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食品保鲜剂,对它进行探究。

【查找资料】

(1)食物腐败是因为微生物在食物上生长。如右图所示,微生物只要得到

养分,再加上充足的氧气和水,在适当的条件下就会迅速生长。因此,只要缺少一种条件,就可以防止食物腐败。

(2)常见的具有吸水性的物质有以下几种:

①浓硫酸②生石灰③氢氧化钠固体④铁粉

⑤硅胶(化学式SiO2。nH2O,无色透明粒状固体,无毒无害)

【活动与探究】

(3)初步探究:你认为①~⑤的物质中,不适合做食品干燥剂的是,理由是。

(4)实验探究:

【活动反思】

(5)实验2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友情提示:在溶液中可发生Fe+2FeCl3=3FeCl2反应)。

(6)请根据食物腐败的条件分析,我们除可以使用这些保鲜剂外,还可以采用的保鲜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

35.(3分)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废液桶中有大量的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为避免污染环境并回收利用废液,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废液10k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溶

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Na2CO3+CaCl2=CaCO3↓+2NaCl):

(1)通过右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kg时,废液恰好处理完(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完全转化成氯化钠溶液)。

(2)计算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30.(7分)

(1)HCl 和NaCl

(2)Na 2CO 3 + Ca(OH)2 CaCO 3↓+2NaOH Na 2CO 3 Ca(OH)2和NaOH 无色酚酞NaOH 或 NaCl (2分) 35. 125g

延庆

30.(6分) (1)碱(2)CO 2

(3)NaOH Na 2CO 3+Ca(OH)2= CaCO 3 ↓+ 2NaOH

(4)NaOH + HCl = NaCl + H 2O Na 2CO 3 + HCl = NaCl + NaHCO 3

35. 反应产生的CO 2的质量为2.2g ;样品中NaOH 的质量分数为78.8%;最后所得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为13.6g 。

密云

22 MnO2 2H 22 (2) ① NaOH , Na 2CO 3 + Ca(OH)2 → CaCO 3↓ + 2NaOH

②NaHCO 3+ Ca(OH)2 →CaCO 3↓ + NaOH +H 20

33.(6分)(1)NaOH + HCl = NaCl + H 2O (1分)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所以看到此现象(1分) (3)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或产生白色的不溶于水的物质)(1分) (4)NaCl (1分);Na 2CO 3 (1分)CaCl 2、Ca(OH)2、NaOH 35. (1)5.8g (2)7.81% (3)5.06g

30.(5分)⑴NaCl 和HCl

⑵NaOH

⑶NaCl 或NaCl 和HCl NaOH 和NaCl ⑷CaCO 3 + 2HCl CaCl 2 + H 2O + CO 2↑

33.(8分) (1)对照实验。

(2)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以上。 【实验现象】②E 中石灰水变混浊;

③P 处带火星木条复燃。

【实验分析】

(3)除去A 中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

(4)Na 2O 2与CO 2反应放出热量,使烧杯E 中石灰水温度升高,由于Ca(OH)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升温导致饱和石灰水析出固体Ca(OH)2,产生浑浊。 【拓展提高】①甲,反应前没有H 元素,因此不可能生成NaOH 。 ②2 Na 2O 2+2CO 2 2Na 2CO 3+O 2 ↑。 35.(3分)⑴①

⑵开始时:排出装置中的CO 2,以免空气中CO 2对结果有影响; 结束时:使生成的CO 2全部被NaOH 溶液吸收 ⑶解:设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为x 。 Na 2CO 3 + H 2SO 4 Na 2SO 4 + H 2O + CO 2↑

106

44

x176.6 g-172.2 g

44

106= x=10.6 g %4.96%1000.116.10=?g

g 答略。(其他解法合理且正确得分)

30.(6分)

(1)过滤

(2)CaCO3;NaCl

(3)Na2CO3,Na2CO3、CaCO3;Na2CO3、CaO;Na2CO3、CaCO3、CaO (4)最后一步没气泡,CaO取多了

32.(7分)

(1)CaO + H2O Ca(OH)2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 (2)NaCl和NaOH

(3)①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②NaCl NaOH Ca(OH)2

③验证丁中滤液里是否含有碳酸钠丁中液面上升且有气泡产生

④丁中无气泡产生,乙中不浑浊,结论滤液中只含NaCl和NaOH。

33.(7分

(3)初步探究:①③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都具有腐蚀性。

(4)实验探究:

【活动反思】

(5)HCl FeCl2 或HCl FeCl2 FeCl3

(6)抽成真空或填充保护气。(写出一种即可)

35.

(1)15kg……………………………………(1分)

(2)答:废液中氯化钙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