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培养高中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

怎样培养高中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

怎样培养高中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
怎样培养高中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

怎样培养高中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

商洛市商州区大荆中学张平

习惯是一种比较固定地、机械地去完成自动化动作的倾向。习惯也是思维方式的重要因素,它是知识观念参与下反复按一定方式从事思维活动的惯性。学习习惯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对今后的学习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学实践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不良习惯。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中总结归纳出物质世界

的运动规律。物理学科的特点对学生的技能、能力要求都较高。良好的习惯是培养学生技能和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高中物理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还应强调思想教育的作用,从明确学习物理的动机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从不自觉地形成学习习惯转变为自觉地、有意地、主动地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培养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意识。

其次,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例如采用启发综合教学,加强实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活动量。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粗浅的体会。

一、看、听、练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通过看书和自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学习教材中描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把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做到心中有数。

上课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边听边思考。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知识,而应该配合老师积极思维,注意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记录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进行课堂练习,一方面便于巩固和反馈有关教学内容的信息;另一方面督促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后要求学生结合听课情况,再次认真阅读课本,及时进行复习和总结,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课本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维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要学习课本上用文字、公式、图象几种形式表示物理过程的方法,提高运用数学工具描述和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看、听、练相结合的学习活动中,着重强调学生要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层层深入,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习惯。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学好物理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层层深入,使学生逐步达到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目的。

在新课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引入物理概念,怎样引入物理概念。对于物理量要理解它的物理意义,明确它的定义式和决定式,是矢量还是标量,单位是如何规定的。对于物理规律要明确它的适用范围,掌握并理解它的几种不同表达形式(文字表述、数学表达式、图象表示),对于数学表达式要分清是代数式还是矢量式。

在小结和复习课教学中,则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相似和相近的物理量的区别和联系,注意掌握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并在应用中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要让学生反复体会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在实验的基础上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帮助学生理清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物理学的知识结构和一般思维方法,这样对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将大有裨益。

三、示范引路、检查督促,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巩固和检查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习物理的重要一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答物理问题的习惯。

1、示范引路,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分析思路,重视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教学中要注意以例题引导学生作如下分析:

认真细致阅读题目,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信息,弄清题目中所阐述的物理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在头脑中建立相关的物理图景,画出必要的示意图。

分析与物理现象对应的物理概念,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哪些是待求量。在认真审题、分析物理过程的基础上,找出与已知和所求都密切相关,即矛盾集中的物体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取至关重要,选得好可以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为研究对象的选取将关系到解题方向和解题思路的确定。在解题过程中应根据需要灵活选取研究对象,有时需要以隔离体为研究对象,有时需要以系统为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取后,要认真分析研究对象在整个物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把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挂起钩来,根据物理现象,灵活而正确地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如何灵活而正确地选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题,是培养解题能力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可

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形式进行拓宽,让学生能够具体体会如何在不同的条件下灵活选用恰当的物理规律,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2、指导与督促相结合,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良好习惯。

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时,不仅要有正确的分析思路,而且还要有完整、准确的表达习惯,这就需要平时严格训练。教学中老师要注意作好示范,讲例题时板书要规范,以实际行动影响和指导学生。在练习和作业时,提出明确的解题规范要求,讲评中在指出不足的同时,还要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发挥榜样的带头作用。通过耐心指导和反复督促,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规范解题的要求,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3、题海战术不可取,题不在多而在精,要真正地让学生“吃透”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的时期,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但他们毕竟还年轻意识不到改错的重要性,他们以为下不为例就行了。殊不知,没有改错的过程,就不可能从根本消除再次出错的可能。教师抓住培养学生改错的好习惯,可使学生终生受益。每次批改作业凡有错误者,一律扣分,改完错题后再加回所扣的分,平时成绩计入总成绩。大的测验过后,一般要做查漏补缺的工作,教给学生改错的具体程序,找出错误原因。

在教给学生学会改错的过程中,凡是期中或平时大测验改错之后,耍求学生拿着卷子到教师面前自我陈述一番,经过师生对话找到问题的症结及补救措施,这对于一些“死用功”的学生比较有效。

四、动手动脑,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另一方面要精心组织,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明确要求,检查落实。

对于每一次实验,都应提出明确要求。实验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弄懂实验原理,了解所用仪器的性能,分清实验步骤,设计好实验记录表格,为顺利地进行实验作好准备。实验中要求学生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必要的数据和现象。实验操作完毕后要整理好器材,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要认真批改,对普遍性的问题还要进行讲评,以落实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培养学生认真进行实验的习惯。

2、注重落实,培养能力。

在实验课教学中,除了注意做好实验预习的指导外,更要注意实验过程的指导和实验数据、现象的分析指导。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要求学生手脑并用,会处理实验中

的一般故障。对学生操作中不规范之处,注意及时纠正,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求学生认真作好记录,尊重客观事实,实验后进行认真分析,给出科学解释。必要时要求部分学生重新进行实验,培养学生严谨而又科学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一些高中生在平时的实验中或不认真,或不能按操作步骤操作,到了关键时刻就经不起考验。以2010年我校期末试题第四题(实验题)为例,这道题的正确操作习惯是在根据原理图画出草图之后,先辨清各器材的特征(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电池的正负极、滑动变阻器的各接线柱的位置)再接电路图,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连接电路。可在实际答卷中发现确有许多人连电池的正负极都弄不清就连接电池,将电源的正负极接反,甚至有人把导线接在了滑动变阻器的支架的脚上。所以,高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时,要给学生讲清按步就班操作的重要性,同学自律,教师督促。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师生共同配合,不懈地努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将有意的教学指导作用融于学生无意的学习活动中,坚持以导为主,引导和督促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2011年3月

提升中学生艺术素养

提升中学生艺术素养得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得目得意义。 (1)、课题研究目得:我国教育部把“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得具有创新能力得人才”列为《面向二十一世纪得教育振兴计划》得主要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讲话中说:“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一样,就是非常重要得,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得创新工作提供知识与人才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只要有一点新意识、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新,我们要把创新得范围瞧得广一点,不要瞧得太神秘。”因此,为了实现中国未来伟大得“中国梦”,我国必须加快教育发展与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且势在必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得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各个环节中”。并且指出艺术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有助于开发智力,对青少年个性发展,能力形成有着不可估量得催化作用、如法国著名艺术大师罗丹所说:“艺术,就是人类最崇高得使命,因为艺术就是要锻炼人自己了解世界,并使别人了解世界、”艺术教育就是学校素质教育得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就是全面落实我国教育方针,还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得提高,有助于学生得个性发展,有助于

培养与提高中学生得创新精神,对提高中学生得创造能力具有很大得促进作用、通过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使学生更多得了解国外优秀得文化艺术成果与我国优秀得民族文化艺术传统,树立正确得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得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得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得影响。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塑造学生良好得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学校要全面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校特色教育得发展,培养更多得艺术人才,为学生得未来创造崭新人生道路。本着这样得理念,我们一起决定选择本课题开展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去体验它独特意义、 (2)、本课题研究得深远意义:将通过研究成员我对校开展调查,了解当前普通中学学生艺术兴趣与艺术追求情况;了解普通中学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几年学校发展得方向;探索提高中学艺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得方法与途径,在研究实践中形成高效与有效得艺术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为确实提高普通中学学生艺术素养,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做贡献;研究如何通过校内外艺术行为与阳光艺术活动来提升学生得艺术修养,培养学生良好得个性与健康得心态,树立正确得人生观与世界观,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学校与热爱学习、正直守纪、有创新精神得好学生、通过课题研究,形成课题研究有效性成果,形成有积

第3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word版)

第3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理论考试试题(上海交大) 1、(35分) 如图,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半球静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在半球顶点上有一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匀质小 球。某时刻,小球收到微扰由静止开始沿半球表面运动。在运动过 程中,小球相对半球的位置由角位置θ描述,θ为两球心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己知小球绕其对称轴的转动惯量为225 mr ,小球与半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假定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 速度大小为g 。 (1)(15分)小球开始运动后在一段时间内做纯滚动,求在此过程中,当小球的角位置为θ1时,半球运动的速度大小1()M V θ和加速度大小1()M a θ; (2)(15分)当小球纯滚动到角位置θ2时开始相对于半球滑动,求θ2所满足的方程(用半球速度大小2()M V θ和加速度大小2()M a θ以及题给条件表示); (3)(5分)当小球刚好运动到角位置θ3时脱离半球,求此时小球质心相对于半球运动速度的大小3()m v θ 2、(35分) 平行板电容器极板1和2的面积均为S ,水平固定放置,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d ,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记为U 。不带电的导体薄平板3(厚 度忽略不计)的质量为m 、尺寸与电容器极板相同。平板3平放在极板2的 正上方,且与极板2有良好的电接触。整个系统置于真空室内,真空的介电 常量为0ε。合电键K 后,平板3与极板1和2相继碰撞,上下往复运动。假设导体板间的电场均可视为匀强电场;导线电阻和电源内阻足够小,充放电时间可忽略不计;平板3与极板1或2碰撞后立即在极短时间内达到静电干衡;所有碰撞都是完全非弹性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1)(17分)电源电动势U 至少为多大? (2)(18分)求平板3运动的周期(用U 和题给条件表示)。 已知积分公式 ( 2ax b C =+++,其中a >0,C 为积分常数。

2020年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及答案 精品

第 27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 本卷共九题,满分 160 分.计算题的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只要给出结果,不需写出求解的过程. 一、( 15 分)蛇形摆是一个用于演示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仪器(见图).若干个摆球位于同一高度并等间距地排成一条直线,它们 的悬挂点在不同的高度上,摆长依次减小.设重 力加速度 g = 9 . 80 m/ s2 , 1 .试设计一个包含十个单摆的蛇形摆(即求 出每个摆的摆长),要求满足: ( a )每个摆的 摆长不小于 0 . 450m ,不大于1.00m ; ( b ) 初始时将所有摆球由平衡点沿 x 轴正方向移动 相同的一个小位移 xo ( xo <<0.45m ) ,然后同 时释放,经过 40s 后,所有的摆能够同时回到初 始状态. 2 .在上述情形中,从所有的摆球开始摆动起,到它们的速率首次全部为零所经过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20 分)距离我们为 L 处有一恒星,其质量为 M ,观测发现其位置呈周期性摆动,周期为 T ,摆动范围的最大张角为△θ.假设该星体的周期性摆动是由于有一颗围绕它作圆周运动的行星引起的,试给出这颗行星的质量m所满足的方程. 若 L=10 光年, T =10 年,△θ = 3 毫角秒, M = Ms (Ms为太阳质量),则此行星的质量和它运动的轨道半径r各为多少?分别用太阳质量 Ms 和国际单位 AU (平均日地距离) 作为单位,只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已知 1 毫角秒=1 1000角秒,1角秒= 1 3600 度,1AU=1.5×108km, 光速 c = 3.0 ×105km/s.

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从过去单一的以分数评价逐步转变为品行、能力、素质的多元评价;近年来,教育部又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评价更上一个层次,那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学生的核心素养指的是什么呢?下面我就我校在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去年春季学期,我校专门组织召开了一次德育教育专题研讨会,重点对今年学生的行为表现、习惯养成、违纪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现在的学生在行为习惯养成、不良行为表现与我们初中阶段的大有不同,那是的我们,学校既没有围墙,老师管理、学校管理并没有现在这样严格,但我们最调皮的也莫过于利用课间时间溜到寝室抽支烟,偶尔早退一次,或许就是在不喜欢的课上打哈瞌睡,对乱丢乱扔、乱打乱骂、强制翻阅围墙、夜不归宿、对家长不尊、对师长不尊等现象基本没有,而现在的学生,没有责任意识、没有感恩之心、没有孝道、没有进取之心、没有敬畏之心,没有规矩意识,更谈不上爱国了。为此,学校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那就是,家长重视不够、教师教育不实。近些年来,家长只顾去思考如何挣钱,没有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也没有对孩子施加任何压力,让孩子顺其自然的发展,老师为了片面的抓质量、抓分数,尤其是科任教师,多数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没有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中的有价值资源,对学生实施核心素养的教育,就连学习方法、学习能力都没有

注重培养。据于此,我校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在班级课程中另开设了一门校本课程---专题教育课,并融多项教育于一体,利用每周一下午的最后一节课,由政教处、教务处分别就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法律法规、责任意识教育、爱国守信教育等教育主题展开教育,并在每次教育中都要选择学校内或校园外的一些典型违纪违规事例作为反面教材进行分享,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 二、以德育教育十大主题为抓手,抓好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根据德育研讨会的研讨情况,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和地域趋势,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建立了以“孝道、修德、公正、责任、感恩、诚信、友善、爱国、宽容、砺志”为主题的十大教育主题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载体,实行一月一主题、一月一实践、一月一评价、一月一总结。每月第一个周的升旗仪式后,由当周的行政值周领导,按照计划,开展主题教育的启动仪式,并明确本主题教育的相关要求、布置学习任务、落实监督责任主体,然后就由政教处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比如,在三月份开展的孝道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就要求学生写一份春季期间为家长、为长辈做了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然后交到政教处,由各班班主任对照学生写的情况向其家长了解,再要求学生在本学月中做一件体现孝道的事,学月中再由政教处利用每周五降旗时列举一些关于孝道的事例给予熏陶。在四月份的诚信教育主题教育活动中,采用同样的方法,学月第一周,要求学生写了承诺“五要五不要”,然后由政教处进行监督引导,重点对违纪违规的学生进行对照检查,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新课程的开发利用给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生机。作为21世纪教师的我们,要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首先要对美术素养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那么什么是美术素养呢? 所谓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对美术学科要领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索能力,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做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对美术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还要较好地理解艺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艺术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美术素养是个新名词,大家都需要关注:基本的美术素养不仅仅指的是对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那么基本的艺术态度包括哪些方面 (1)有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的(或许还应该是独特的)反应; (2)能自觉而大胆地运用美术的媒材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 (3)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 我觉得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势在必行又迫在眉睫。下面本人结合自己教学经验,谈谈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策略研究。具体如下: 一、以学生为本,打造优质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关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科素养等文化产物都必须通过课堂传授于学生。课堂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到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重点在于打造优质课堂。优质课堂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引下的受学生欢迎,被学生所爱,促进学生发展的品质课堂。 二、以教师为本,发展优质资源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本身的素质直接关联着教育的质量。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关键,还在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锻造,即以教师为本,发展优质资源。可以考虑如下几点: ⒈加强教师专业知识的再教育 ⒉鼓励教师自我专业发展 ⒊密切校际优秀教师间的资源共享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一、(25分)填空题 1.一个粗细均匀的细圆环形橡皮圈,其质量为M,劲度系数为k,无形变时半径为R。现将它用力抛向空中,忽略重力的影响,设稳定时其形状仍然保持为圆形,且在平动的同时以角速度ω绕通过圆心垂直于圆面的轴线匀速旋转,这时它的半径应为。 2.鸽哨的频率是f。如果鸽子飞行的最大速度是u,由于多普勒效应,观察者可能观测到的频率范围是从到。(设声速为V。) 3.如图所示,在一个质量为M、内部横截面积为A 的竖直放置的绝热气缸中,用活塞封闭了一定量温 度度为 T的理想气体。活塞也是绝热的,活塞质量 以及活塞和气缸之间的摩擦力都可忽略不计。已知 大气压强为 p,重力加速度为g,现将活塞缓慢上提,当活塞到达气 缸开口处时,气缸刚好离开地面。已知理想气体在缓慢变化的绝热过程中pVγ保持不变,其中p是气体的压强,V是气体的体积,γ是一常数。根据以上所述,可求得活塞到达气缸开口处时气体的温度为。

4.(本题答案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在电子显微镜中,电子束取代了光束被用来“照射”被观测物。要想分辨101.010m -?(即原子尺度)的结构,则电子的物质波波长不能大于此尺度。据此推测电子的速度至少需被加速到 。如果要想进一步分辨121.010m -?尺度的结构,则电子的速度至少需被加速到 ,且为使电子达到这一速度,所需的加速电压为 。 已知电子的静止质量 319.110kg e m -=?,电子的电量 191.610C e -=-?,普朗克常量346.710J s h -=??,光速813.010m s c -=??。

二、(20分)图示为一利用传输带输送货物的装置,物块(视为质点)自平台经斜面滑到一以恒定速度v运动的水平长传输带上,再由传输带输送到远处目的地,已知斜面高 2.0m h=,水平边长 4.0m L=,传输带宽 2.0m d=,传输带的运动速度 3.0m/s v=。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 10.30 μ=。物块自斜面顶端下滑的初速度为零。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方向与传输带运动方向垂直。设斜面与传输带接触处为非常小的一段圆弧,使得物块通过斜面与传输带交界处时其速度的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2 10m/s g=。 1.为使物块滑到传输带上后不会从传输边缘脱离,物块与传输带之 间的摩擦系数 2 μ至少为多少? 2.假设传输带由一带有稳速装置的直流电机驱动,与电机连接的电源的电动势200V E=,内阻可忽略;电机的内阻10 R=Ω,传输带空载(无 输送货物)时工作电流 02.0A I=,求当货物的平均流量(单位时间内输送货物的质量),稳定在640kg/s 9 η=时,电机的平均工作电流等于多少?假设除了货物与传输带之间的摩擦损耗和电机的内阻热损耗外,其它部分的能量损耗与传输带上的货物量无关。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精选.

浅谈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关注学生这一主体的“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的学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但是学什么,收获和领悟什么不是最终的目的,学的目的在于形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积极主动、灵活熟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对于学生应该深入了解,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度,还有学生的个性特点,思维能力等。只有掌握这些,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加以引导和诱发。 二、由浅层的知识传授向深度学习转化 深度学习是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面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知道问题的答案不是目的,目的是发现、思考、解决问题,进而形成能力。比如,我在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桃花,描述桃花的形态颜色,然后在两朵桃花上分别滴加醋和苏打溶液,观察花朵发生变化,思考变化的原因,进而引出花青素,说明花有不同颜色的原因是由于花青素引起。 三、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文件中,在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章节中明确指出: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

谈中小学艺术素质培养

谈中小学艺术素质培养

————————————————————————————————作者:————————————————————————————————日期:

谈中小学艺术素质培养-教师教育论文 谈中小学艺术素质培养 宋丹 中小学艺术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处于思想结构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中小学实施艺术素质教育有利于激发中小学生的潜能,促使其全面发展。2008年,教育部指出要正确认识艺术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单县教育局为落实教育部意见,在履行中小学艺术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得单县的艺术素质教育走在了全省的前列。2015年单县举行“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本文通过调查走访,分析单县中小学艺术素质培养现状及采取的评价方法。 一、单县中小学艺术素质培养现状 2015年,笔者先后调查走访了北城一中、北城二中、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等十几所中小学。通过调查走访,笔者发现艺术教育仍然是单县基础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多数中小学生都非常喜欢艺术课,而老师对艺术课程的态度则是忧喜参半,有部分老师认为艺术课程对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帮助,有部分老师认为中小学生应以学习为主,艺术课会影响学生学习。艺术课程中只有音乐、美术这两门基础课程,而同属艺术课程诸如舞蹈和戏剧却没有学校开设;艺术教育条件差,课时少,有时为提高升学率而停课;教师在音乐、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多是只关注培养学生技能,只重视艺术考试,而对中小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意识淡薄,忽略了对中小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教学。学生仅从中学到一些音乐和绘画知识,没有更深层次的心灵上的感动,更谈不上艺术素质培养。艺术教育内容、方法及评价方法不能满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第2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第2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 一、(15分)在竖直面将一半圆形光滑导轨固定在A 、B 两点,导轨直径AB =2R ,AB 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60°,在导轨上套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圆环,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而细的光滑弹性绳穿过圆环,其两端系与A 、B 两点,如 图28决—1所示。当圆环位于A 点正下方C 点时,弹性绳刚好为原长。现将圆环从C 点无初速度释放,圆环在时刻t 运动到C'点,C'O 与半径OB 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分别对下述两种情形,求导轨对圆环的作用力的大小:(1) θ=90°(2)θ=30° 二、(15分)如图28决—2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小车,车两端靠近底部处分别固定两个弹簧,两弹簧位于同一直线上,其原长分别为l 1和 l 2,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两弹簧的另一端分别放着 一质量为m 1、m 2的小球,弹簧与小球都不相连。开始时,小球1压缩弹簧1并保持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小球2被锁定在车底板上,小球2与小车右端的距离等于弹簧2的原长。现无初速释放小球1,当弹簧1的长度等于其原长时,立即解除对小球2的锁定;小球1与小球2碰撞后合为一体,碰撞时间极短。已知所有解除都是光滑的;从释放小球1到弹簧2达到最大压缩量时,小车移动力距离l 3.试求开始时弹簧1的长度l 和后来弹簧2所达到的最大压缩量Δl 2 . 图28决—2

三、(20分)某空间站A 绕地球作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 r A =6.73×106m.一人造地球卫星B 在同一轨道平面作圆周运 动,轨道半径为r B =3r A /2,A 和B 均沿逆时针方向运行。现从空间站上发射一飞船(对空间站无反冲)前去回收该卫星, 为了节省燃料,除了短暂的加速或减速变轨过程外,飞船在往返过程中均采用同样形状的逆时针椭圆转移轨道,作无动力飞行。往返两过程的椭圆轨道均位于空间站和卫星的圆轨道平面,且近地点和远地点都分别位于空间站和卫星的轨道上,如图28决—3所示。已知地球半径为R e =6.38×106m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9.80m/s 2.试求: (1)飞船离开空间站A 进入椭圆转移轨道所必须的速度增量Δv A ,若飞船在远地点恰好与卫星B 相遇,为了实现无相对运动的捕获,飞船所需的速度增量Δv B . (2)按上述方式回收卫星,飞船从发射到返回空间站至少需要的时间,空间站 A 至少需要绕地球转过的角度。 图28决—3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大纲》2020版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大纲2020版》 (2020年4月修订,2020年开始实行) 2011年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进行了修订,修订稿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30次全体会议通过,并决定从2020年开始实行。修订后的“内容提要”中,凡用※号标出的内容,仅限于复赛和决赛。 力学 1.运动学 参考系 坐标系直角坐标系 ※平面极坐标※自然坐标系 矢量和标量 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 匀速及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图像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抛体运动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中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曲率半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相对运动伽里略速度变换 2.动力学 重力弹性力摩擦力惯性参考系 牛顿第一、二、三运动定律胡克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均匀球壳对壳内和壳外质点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导出) ※非惯性参考系※平动加速参考系中的惯性力 ※匀速转动参考系惯性离心力、视重 ☆科里奥利力 3.物体的平衡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力矩刚体的平衡条件 ☆虚功原理 4.动量 冲量动量质点与质点组的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质心 ※质心运动定理 ※质心参考系 反冲运动 ※变质量体系的运动 5.机械能 功和功率

动能和动能定理※质心动能定理 重力势能引力势能 质点及均匀球壳壳内和壳外的引力势能公式(不要求导出)弹簧的弹性势能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碰撞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恢复系数 6.※角动量 冲量矩角动量 质点和质点组的角动量定理和转动定理 角动量守恒定律 7.有心运动 在万有引力和库仑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 开普勒定律 行星和人造天体的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动 8.※刚体 刚体的平动刚体的定轴转动 绕轴的转动惯量 平行轴定理正交轴定理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刚体的平面平行运动9.流体力学 静止流体中的压强 浮力 ☆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 10.振动 简谐振动振幅频率和周期相位 振动的图像 参考圆简谐振动的速度 (线性)恢复力由动力学方程确定简谐振动的频率简谐振动的能量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定性了解) 11.波动 横波和纵波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波的图像 ※平面简谐波的表示式 波的干涉※驻波波的衍射(定性) 声波 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品声音的共鸣乐音和噪声

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当前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加强综合性的研究,现在的核心素养研究更多的是国外成果的移植,我们本土有很好的东西,下一步核心素养研究需加强专业化、综合化、本土化。”面对未来的挑战,今天的孩子要培养哪些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传统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语言能力、数学素养、学会学习、问题解决能力。现代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创新与创造力、社会参与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我认为要做一名好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应当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作为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师,更应要求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将终身学习贯穿于一生。我想,今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受应试教育作崇,某些学校部分教师仍然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于是,很多人陷入围绕“分数”而教的怪圈,忽视了人的本性发展。通过学习,我更加坚信了自己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做法是对的。 二、对学生信任和宽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真正主人原来我们搞的“填鸭式”教学,得到的结果是学生被动“换听”,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的效果可想而知。通过学习,我着重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上下功夫,改革课堂教学设计,根据儿童的心理、年

如何提升小学生艺术素养

如何提升小学生艺术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最大的财富。我区推行的青少年健康生活教育实践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又一有效途径。健康生活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生活素养,其中就包括志趣高雅的艺术素养。艺术素养是现代人的必备素养,尤其是社会的发展,艺术审美已全方位伸展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仅成为促进生产力的关键因素,而且成为有效解决人们“感性”和“理性”冲突,促进人格完善的重要手段。艺术素养的提高在于艺术教育。我国具有美育的传统,孔子就特别重视艺术教育的感化作用,他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指出礼能规范人的行为,乐能陶冶人的情感。我国近代的蔡元培、鲁迅、陶行知等都很重视艺术教育。但是,当前小学生艺术教育的现状从课程设置上看,仅仅是每周的两节音乐、美术课而已,时间上是不够充裕的,另外受“应试教育”影响,重语、数,轻音、美现象存在,致使学生缺乏艺术环境的熏陶,学生的艺术素养无法得到全面提升,从而影响到学生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 为了推行教育局“青少年健康生活教育实践研究”的课题,根据实际情况,我校从2006年开始重点开展了“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结构体系为依托,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环境创设为手段,实施艺术教育,奠定学生初步的艺术基础,通过各学段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小学生开展在不断的合作、探究、交流、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艺术知识,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发展艺术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艺术素养,最终使其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趣,健全的人格品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人。 二、理论根据 1、美育理论 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正是青少年成长期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营养,也是教育行为及基础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感性教育与人生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意识的培养、集体合作意识的加强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2、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为我们的实验提供了教育理论,原则和方法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艺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必不可缺。 3、心理学理论: “形成技能有助于发展智力”,艺术教育要求学生掌握许多基本技能。如书法要求懂得执笔、运笔、笔画、布局;画画要求懂得色彩、结构、造型;器乐弹奏要求懂得乐理、乐器的构造及功能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技能的形成过程,学生既要动手,又要动脑,手脑结合的活动过程,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全面提升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健康生活,和谐发展。4、基础教育艺术课程标准。 《小学艺术课程标准》指出了以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在多学科互融的艺术教学活动中,通过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的艺术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形成和提高。新课程更加关注人的学习,将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艺术教育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情操、健全的人格,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采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提高整体素质,并使艺术学习更有趣、更容易,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艺术素养,进而促进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2、以课题研究为载

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

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理论考试试题(2017) 一、(35分)如图,质量分别为 、 的小球 、 放置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两球之间用一原长为 , 劲度系数为 .的绝缘轻弹簧连接. (1) 时,弹簧处于原长,小球 有一沿两球连线向右的初速度 ,小球 静止.若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形变范围内,求两球在任一时刻 的速度. (2)若让两小球带等量同号电荷,系统平衡时弹簧长度为 ,记静电力常量为 .求小球所带电荷量和两球与弹簧构成的系统做微振动的频率(极化电荷的影响可忽略). 二、(35分)双星系统是一类重要的天文观测对象.假设某两星体均可视为质点,其质量分别为 和 ,一 起围绕它们的质心做圆周运动,构成一双星系统,观 测到该系统的转动周期为 .在某一时刻, 星突然 发生爆炸而失去质量 .假设爆炸是瞬时的、相对 于 星是各向同性的,因而爆炸后 星的残余体 星的瞬间速度与爆炸前瞬间 星 的速度相同,且爆炸过程和抛射物质 都对 星没 有影响.已知引力常量为 ,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1)求爆炸前 星和 星之间的距离 ; (2)若爆炸后 星和 星仍然做周期运动,求该运动的周期 ; (3)若爆炸后 星和 星最终能永远分开,求 和 三者应满足的条件. 三、(35分)熟练的荡秋千的人能够通过在秋千板上适时站起和蹲下使秋千越荡越高.一质量 为 的人荡一架底板和摆杆均为刚性的秋千, 底板和摆杆的质量均可忽略,假定人的质量集 中在其质心.人在秋千上每次完全站起时起质 心距悬点 的距离为 ,完全蹲下时此距离变为 .实际上,人在秋千上站起和蹲下过程都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的.作为一个简单的模型,假设人在第一个最高点 点从完全站立的姿 势迅速完全下蹲,然后荡至最低点 , 与 的高度差为 ;随后他在 点迅速完全站l 0 a b 爆炸前瞬间 爆炸后瞬间

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于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核心素养将为中学教育带来六大变化,包括,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实践活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课业负担将会进一步减轻课业负担,课后作业形式及总量发生较大变化;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未来将更加注重增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适应性。 据了解,参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订的专家阵容强大。“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始于2013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 林崇德教授日前出席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表示,项目组共组织了48场访谈,涉及575位专家,提出了12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有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二级指标中社会参与里面有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自主发展里有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文化修养里面有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等。 不过,最新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透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 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一、社会责任。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1.诚信友善。重点是自尊自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等。 2.合作担当。重点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等。 3.法治信仰。重点是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依法律己、依法行事、依法维权;崇尚自由平等,坚持公平正义等。 4.生态意识。重点是热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等。 二、国家认同。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 5.国家意识。重点是了解国情历史,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热爱祖国,认同国民身份,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觉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等。 6.政治认同。重点是热爱中国共产党;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等。 7.文化自信。重点是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承认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

培养学生美术素养

说说培养学生美术素养 现代美术学科以开发学生的美术素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美术能力,培养情操,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与创新能力为特点。基础教育是为了使每个孩子得到锻炼的机会。目前的美术教学中纯画画目的、制作目的的形式较多,而为自己生活需要、情感表达需要、能力培养需要而进行美术认识、美术设计、美术探索的意识较弱。在日常生活中,美术技术的学习,真正使用的机会并不多,多数的都是用眼睛在看,用知识去思考、用审美去选择。我们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伟大的艺术创作家,但是我们都能够成为一个有见识的欣赏家,有品位生活的艺术家。所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更是美术教学的本源。 基本理念之第一条就是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层次,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素质的差异,使本《标准》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应注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是本次国家美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的美术教育理念之一。我国本次美术课程改革中提出这一新理念,是基于从根本上扭转把美术学科仅仅作为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的观念,而是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的理念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美术学科的学习,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参与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学生对祖

历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物态变化)

最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3--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1. (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在严寒的冬季,小明到滑 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进行人工造雪。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 过程中,不断地将水吸入,并持续地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 而在“白雾”下方,已经沉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1所示。 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 图1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凝华 B.凝固 C.升华 D.液化 答案:B 解析: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是凝固,选项B正确。2.(2012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饭桌上的菜肴日益丰富,吃饭时发现多油的菜汤与少油的菜汤相比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 A、油的导热能力比较差 B、油层阻碍了热的辐射 C、油层和汤里的水易发生热交换 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 答案:D 解析: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的原因是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选项D正确。 3.(2012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统称为“雾霾天气”。关于雾和霾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霾是大量的小水滴或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空气层中形成的 B.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 C.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颗粒形成的 D.雾和霾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不同说法 解析:雾是大量的小水滴或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空气层中形成的,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颗粒形成的,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选项B正确。 答案:.B 4(2011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河南预赛)如图所示的4种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如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一、美术学科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 许多中学生在步入中学之前,就已经接触了美术学科,可以说从小学开始很多学生就会表现出对于美术课程的兴趣,进入中学以后,正是他们对于这门课有更深层认识的阶段,而中学美术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观赏兴趣,提高学生艺术方面的素质和造诣。 (一)美术课程的特殊美感,激发学生对美的认识 每个学生对美的认识都各不相同,但是对美的追求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喜欢美的事物。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老师教给学生不仅仅是画画的技巧,更多的应该是对美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二)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了解中国美术发展史 中国美术的发展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国的水墨画更是世界闻名,北宋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五代时期徐熙的《汀花野竹》,而在民国时期更是有徐悲鸿、林风眠等画家,代表了中国美术的发展鼎盛时期。而现在美术更是被应用到各种建筑的建设中,无不充满美感,所以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会了解中国美术的渊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美术派系,来进行绘画的创作。 二、美术学科的开展方法 美术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还要教授学生绘画技巧,让他们把画画当做是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 (一)从临摹到自成一派 绘画的技巧都是从临摹开始的。从小我们都会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来模仿,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行绘画,在课堂上亦是如此。老师应该找一些比较符合现代学生品味的绘画代表来给学生们进行模仿。教授美术课程的方法有很多,老师也可以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二)绘画技巧多样化,与时俱进 我们都知道美术中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绘画技巧,素描、水彩、彩铅、油画等等。而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在专业的指导之余,应该多一些由他们自己兴趣出发的绘画技巧。现在,学生都很喜欢漫画漂亮的着色,和特殊的表现形式,或唯美或搞笑,而大多数的中学生也都有自己最喜欢的漫画类型,如果可以将这些现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元素加入到美术的学习中,便可以更加提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美术的创作中。 (三)将作业的周期延长,而不是一课一画 美术这种特殊的学科,在很多时候需要灵感和兴趣的激发,而并不是我想画就可以画得出来的,所以老师应该适当地延长美术作业的周期,让学生在具有灵感的时候开始画画,这样在画画时他们会感觉到心情愉悦,并且能够对自己的绘画作品更加有信心。 三、进行美术教学时的注意事项 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避免教学模式单一而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

第2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word版)

2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 panxinw 整理 一、(15分) 如图,竖直的光滑墙面上有A 和B 两个钉子,二者处于同一水平高度,间距为l ,有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橡皮筋,一端由A 钉固定,另一端系有一质量为m=g kl 4的小 球,其中g 为重力加速度.钉子和小球都可视为质点,小球和任何物体碰 撞都是完全非弹性碰撞而且不发生粘连.现将小球水平向右拉伸到与A 钉 距离为2l 的C 点,B 钉恰好处于橡皮筋下面并始终与之光滑接触.初始时刻小球获得大小为20gl v 、方向竖直向下的速度,试确定此后小球沿 竖直方向的速度为零的时刻.

二、(20分) 如图所示,三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固定于由刚性轻质杆构成的丁字形架的三个顶点A、B和C处.AD ⊥BC,且AD=BD=CD=a,小球可视为质点,整个杆球体系置于水平桌面上,三个小球和桌面接触,轻质杆架 悬空.桌面和三小球之间的静摩擦和滑动摩擦因数均为μ,在AD杆上距A点a/4 1.试论证在上述推力作用下,杆球体系处于由静止转变为运动的临界状态时, 三球所受桌面的摩擦力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2.如果在AD杆上有一转轴,随推力由零逐渐增加,整个装置将从静止开始绕 该转轴转动.问转轴在AD杆上什么位置时,推动该体系所需的推力最小,并求出 该推力的大小.

三、(20分) 不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刚性柱体,两者之间的摩擦因数记为μ.柱体正视图如图所示,正视图下部为一高度为h的矩形,上部为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柱体上表面静置一质量同为m的均匀柔软的链条,链条两端距地面的高度均为h/2,链条和柱体表面始终光滑接触.初始时,链条受到微小扰动而沿柱体右侧面下滑.试求在链条开始下滑直至其右端接触地面之前的过程中,当题中所给参数满足什么关系时, 1.柱体能在地面上滑动; 2.柱体能向一侧倾倒; 3.在前两条件满足的情形下,柱体滑动先于倾倒发生.

(完整版)教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 养 教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实施“尊重的教育”: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教育教学 在修订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时,我们将“双基”调整为“四基”,即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因为基本活动经验非常重要,它包括思维的经验和活动的经验,其本质是会想问题、会做事情,而这些主要于积累。之所以提出基本思想,因为我们希望学生在获得一些基本概念、学会一些基本技能之外,能够培养思想方法。各个学科都有其基本思想,如数学的基本思想是抽象、推理、模型。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落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科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包括知识的掌握、思维方法和经验积累。其中思维方法主要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如数学学科主要培养的是逻辑思维,而逻辑思维主要包括演绎和归纳。从思维训练的角度考虑,我们之前的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而缺少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即缺少了通过条件预测结果、通过结果探究成因的能力培养,这对培养创新性人才是不利的。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把握知识本质、创设教学情境素养的形成,不是依赖单纯的课堂教学,而是依赖学生参与其中的数学活动;不是依赖记忆与理解,而是依赖感悟与思维;它应该是日积月累的、自己思考的经验的积累。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何谓知识的本质?比如:数学的思想不是靠讲解让学生理解的,而是靠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的。类似“除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不能仅仅只是通过一道例题告诉学生这个运算法则,而是要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然后自己得出结论。 因此,对于很多问题,教师自己要先吃透,然后引导学生一起思考。真正本质的东西,是靠学生自己感悟得到的,否则他们记住的只是一大堆名词与概念,并且很快会被遗忘。我曾经梳理了小学数学中的30个本质问题,并写了《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这本书。我觉得,教师如果把这些核心问题都弄明白了,课就容易讲了。 我们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本质。比如:对于“先乘除后加减”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混合运算其实是在讲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故事,“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