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微观赋存形式定量研究_王明磊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微观赋存形式定量研究_王明磊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微观赋存形式定量研究_王明磊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微观赋存形式定量研究_王明磊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年12月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Vol.42 No.6 757 文章编号:1000-0747(2015)06-0757-06 DOI: 10.11698/PED.2015.06.08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微观赋存形式定量研究

王明磊1,2,张遂安1,张福东2,刘玉婷2,关辉2,李君2,

邵丽艳2,杨慎2,佘源琦2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基金项目:国家油气重大专项(50430503;2011ZX05007-002)

摘要:结合核磁共振与微米—纳米CT扫描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微观赋存形式开展定量研究。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确定致密油在储集层中赋存量,测得原始含油饱和度为63.99%;利用CT扫描技术获取致密油储集层二维切片图像,经数字合成处理得到三维立体图像,据此将储集层中致密油分为薄膜状、簇状、喉道状、乳状、颗粒状和孤立状6种赋存形式。定量计算各种赋存形式致密油的含量发现,乳状和薄膜状致密油为主要的赋存形式,二者约占储集层中致密油总量的70%,其次为簇状和颗粒状致密油,孤立状和喉道状致密油含量低,各种赋存形式致密油含量与储集层原始含水饱和度、黏土矿物含量、孔隙结构等有关。图6表1参30

关键词:致密油;微观赋存形式;定量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

中图分类号:TE122 文献标识码:A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tight oil microscopic state of Chang 7 Member of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NW China

Wang Minglei1, 2, Zhang Sui’an1, Zhang Fudong2, Liu Yuting2, Guan Hui2, Li Jun2,

Shao Liyan2, Yang Shen2, She Yuanqi2

(1. Colleg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Beijing 102249, China; 2. Langfang Branch

of 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Langfang 065007, China)

Abstract:Wit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nd micrometer-nanometer CT Scanning technology, quantitative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of the micro-existing state of tight oil in the Chang7 Member of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Ordos Basin. The total reserves of the tight oil in the reservoirs were determined using NMR technology. The initial oil saturation was measured as 63.99%. The 2-D slice images of the tight oil reservoirs were obtained using CT Scanning technology, and the 3-D images were acquired after digital synthesis processing. Accordingly, the existence states of the tight oil in the reservoirs are divided into six types, namely thin film form, cluster form, throat form, emulsion form, particle form and isolation form. It is found by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tight oil in different existence states of tight oil that the emulsion form and thin film form are the main existence states, which account for 70% of the total amount of the tight oil in the reservoirs, followed by the cluster and particle forms. The contents of isolation form and throat form tight oil are low. The contents of tight oil in various existence states are related to initial water saturation, clay mineral content and pores structure of the reservoirs.

Key words:tight oil; microscopic state; quantitative research; Ordos Basin;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0 引言

中国致密油资源丰富,是未来石油勘探最为主要的接替领域[1]。但致密油的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并且常规技术手段已无法满足致密油储集层微米—纳米级孔隙研究的需要[2-6]。国内外针对致密油赋存形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致密油藏油水关系等方面[7-8],对于微米—纳米级孔喉中致密油的微观赋存形式等方面未见相关报道。虽然目前国内外在开发领域对储集层中宏观和微观剩余油已有大量探索[9-14],但都没有在微观赋存方面做过系统研究。微观剩余油研究主要是利用数值模拟法、微观物理模拟法和含油薄片分析法等对储集层中剩余油的分布形态进行观察,并模拟储集层在微观孔喉中的渗流,但这些方法只能观察平面、局部的剩余油分布特征,且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15-16]。因此科学、准确地表征致密油在微米—纳米孔喉中的赋存形态、赋存空间对于明确致密油资源聚集赋存形式并进行科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为例,采用核磁共振与微米—纳米CT扫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致密油微观赋存形式。

758 石油勘探与开发?油气勘探Vol. 42 No.6

1 致密油微观赋存形式定量研究方法

鄂尔多斯盆地是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叠合形成的残余内陆克拉通盆地。盆地内自古生代以来发育多套沉积体系,其中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为盆地主要致密油发育层段。长7段致密油具有烃源岩优越、源储配置好、含油饱和度高、原油性质好、孔喉结构复杂、渗透性差等特点,主要分布于陇东地区(见图1)。

图1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有利区分布

本文主要采用核磁共振与微米—纳米CT扫描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开展致密油微观赋存形式定量研究。

1.1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主要通过T2(横向弛豫时间)谱反映储集层孔喉结构及其内部流体分布。储集层样品饱和流体时的T2谱不仅能反映储集层样品内孔隙孔径分布情况[17-20],而且可通过使用驰豫剂消除水信号的干扰,获取油相T2谱分布特征[21],从而分析不同尺度孔隙中致密油的微观赋存特征[22]。核磁共振实验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利用Reccore-04型核磁共振分析仪完成,岩心油水饱和度测定方法参照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490-2007(岩样核磁共振参数实验室测量规范)[23]。

1.2微米—纳米CT扫描技术

CT扫描是目前国内外致密油气储集层研究的重要分析技术,具有分辨率高、无损伤岩石扫描成像的特点[24]。其原理是:在真空管中被加热的灯丝发出电子,电子被加速后飞向阳极,某些情况下,穿过阳极的电子进入一个磁透镜,该磁透镜将电子束聚焦到靶上的一点(靶由镀钨的轻金属板组成,同时轻金属板也是X 射线的发射窗口(发射式管)),电子在钨靶上被突然减速,产生X射线。焦点就代表1个非常小的X射线源,能使图像具有最清晰的微米—纳米级分辨率。CT扫描可对同一样品进行微米—纳米CT的多尺度扫描成像,获得岩心二维灰度图像。岩石内部各成像单元的密度差异以不同灰度等级表示,将岩石颗粒、孔隙、石油及水等判别出来,并将二维切片图像重建得到最终的三维数字岩心体,可真实反映岩石内部微观孔隙等特征[25-26](见图2),也可反映岩心内部流体分布情况[27]。因此,采用微米—纳米CT扫描技术可分析微观孔隙中致密油的赋存形式。本文使用Nanotom M型纳米级岩心CT扫描系统分析储集层中致密油微观赋存形式。

2 实验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所用样品取自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在3口井新鲜钻井岩心中选取6个样品(取样位置见图1)。由于岩心在运输途中或实验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油气水逸散,6个实验样品中,HC2样品能较好地反映储集层中真实的油水赋存状态,因此以HC2样品为例,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微观赋存形式进行研究。

2.1实验

首先对新鲜岩心样品进行核磁共振测试,获取包含流体信息的核磁共振T2谱分布特征;然后对样品进行饱和水处理,获得油气逃逸外溢量数据;用氯化锰溶液驰豫剂浸泡岩心样品,将水信号去掉,获得样品致密油T2谱分布,并结合油气逃逸外溢量数据,恢复样品原始含油饱和度;将样品进行CT扫描,获取二维切片图像;根据二维切片图像中颗粒、孔隙、油和水的灰度,将CT扫描二维数据利用软件重建三维喉道立体结构,获取致密油储集层孔隙结构和赋存形式;将储集层中致密油赋存形式分类,最终对每种赋存形式进行定量分析。

受实验条件限制,目前利用CT扫描和核磁技术无法完全恢复地下的温度和压力,且本文只针对各种赋存形式在储集层中的含量比例进行讨论,并认为温度、

2015年12月 王明磊 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微观赋存形式定量研究

759

图2 CT 扫描二维切片图像和三维数字孔隙模型

压力同时变化时,致密油各赋存形式的比例变化不大,故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对其进行测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核磁共振实验结果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确定储集层中致密油赋存量。对样品进行核磁共振实验,首先获得初始状态下油和水的总体流体分布信息,图3和表1为HC2样品的核磁共振测试结果。由于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油质轻

[28]

并且在钻井取心、制样和分析过程中,岩心脱离了原始地层条件,即使是密闭取心的新鲜样品,往往也会造成少量油气逃逸外溢

[29]

,从而使得地面岩样的实测

含油饱和度小于地层状态下的真实值。因此要获得原始含油饱和度必须获得油气逃逸外溢量,而获得油气逃逸外溢量必须要进行饱和状态下的核磁共振实验。饱和状态下可动水饱和度增加量主要为油气逃逸外溢量,初始状态和饱和状态数据间的差值即为油气逃逸外溢量(见图3)。实验得到油气逃逸外溢量为16.83%。

最后,将样品用氯化锰溶液浸泡,去掉水信号,然后测得岩心中油T 2谱分布(见图3)

,获得该样品实测含油饱和度为47.16%,并结合油气逃逸外溢量数据,恢复原始含油饱和度为63.99%,原始含水饱和度为36.01%。 2.2.2 CT 扫描实验结果

利用CT 扫描技术分析致密油的赋存形式。将实验

样品在核磁共振测试完之后进行纳米级CT 扫描,通过CT 扫描首先获取HC2样品的3 000余张微观二维切片,再依据孔隙、颗粒、油和水的灰度差异,利用数字合成技术对二维切片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得到致密油储集层孔喉结构、原油和水赋存形式等三维立体图像,以及致密油含油饱和度、含水饱和度等信息,进而对油、水分布及其赋存形式进行分析(见图4)。通过测试,CT 获得含油饱和度为46.03%,与核磁共振实测含油饱和度相差不大。进一步处理CT 数据,按致密油微观赋存位置将储集层中致密油分为6种赋存形式(见图5),即乳状、簇状、喉道状、颗粒状、薄

图3 HC2样品不同状态核磁共振测试结果图

表1 HC2样品核磁共振测试结果

含油饱和度/%

初始状态含水饱和度/%

饱和状态含水饱和度/%

孔隙度/%

实测 恢复 总含水饱和度 束缚水饱和度可动水饱和度

总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 可动水饱和度

12.96 47.16 63.99 28.15 24.14 4.01

52.84 32.00 20.84

760 石油勘探与开发?油气勘探

Vol. 42 No.6

图4 CT 扫描二维切片及油水分布三维数字重建结果(二维切片及三维立体图中红色为油,蓝色为水;

三维立体图中由于油含量较大,对水图像有所遮挡,所以导致图像中水的含量非常少)

图5 致密油赋存形式分类

膜状和孤立状,其中乳状、簇状和喉道状为粒间赋存;颗粒状和薄膜状为粒表赋存;孤立状为粒内赋存。

乳状致密油呈油水混合状,主要赋存位置为粒间孔和较大的溶蚀孔隙;簇状致密油呈团簇状,赋存位

2015年12月王明磊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微观赋存形式定量研究 761

置也主要为粒间孔和较大的溶蚀孔隙;喉道状致密油呈长条状及扁平状,赋存位置主要为粒间孔隙的喉道;颗粒状致密油呈颗粒状,赋存位置主要为黏土矿物和石英、长石等矿物颗粒表面,与簇状致密油相比,其体积较小;薄膜状致密油呈薄膜状,赋存位置主要为矿物颗粒表面;孤立状致密油呈斑点状和孤岛状,赋存位置主要为连通性差的溶蚀微孔和晶间孔等纳米级孔隙。

基于致密油微观赋存形式分类,利用CT油水微观赋存解释法和综合统计分析法,对各微观赋存形式所占比例和原始含油量进行研究。首先根据图像灰度明确储集层样品中致密油和水分布情况,进一步识别致密油的赋存形式,并针对每种赋存形式统计其含量和所占比例,最终结合核磁共振测得原始含油饱和度,从而将各种赋存形式的致密油含量恢复到原始含油量(见图6)。分析结果为乳状致密油所占比例最高,为35.9%,其次为薄膜状,占比35.1%,簇状占比13.2%,颗粒状占比8.4%,孤立状占比2.6%,喉道状占比2.3%,各赋存形式对应的原始含油量分别为23.0%,22.5%,8.4%,5.4%,1.7%,1.5%。

图6 各微观赋存形式致密油原始含油量及所占比例直方图3 结论

结合核磁共振和微米—纳米CT扫描技术,将储集层中致密油分为乳状、簇状、喉道状、颗粒状、薄膜状和孤立状6种赋存形式,并对每种赋存形式进行定量评价。致密油储集层的原始含水饱和度约为36%,原油与水大量混合赋存,所以乳状致密油所占比例最高。长7段致密油储集层中伊利石、高岭石及绿泥石等黏土矿物填隙物含量较高,大于7%[10],这些黏土矿物易吸附原油,因此呈吸附状态的薄膜状、颗粒状的致密油含量较高,这两种赋存形式所占比例为43.5%;致密油储集层中岩屑溶孔、杂基溶孔和晶间孔等微孔隙占总孔隙比例小,并且喉道也比较细小[30],所以赋存于微孔隙及喉道中的孤立状、喉道状致密油占比较小,这两种赋存形式致密油所占比例分别为 2.6%和2.3%。

核磁共振和微米—纳米CT扫描是致密油微观赋存形式定量研究的有效技术。目前我国致密油采收率一般小于10%,通过对致密油微观赋存形式的定量评价研究,获得储集层中致密油的主要微观赋存形式,从而可针对主要的赋存形式选择合理的开发技术,提高致密油采收率。

参考文献:

[1] 杜金虎, 何海清, 杨涛, 等. 中国致密油勘探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J]. 中国石油勘探, 2014, 19(1): 1-9.

Du Jinhu, He Haiqing, Yang Tao, et al. Progress in China’s tight oil

exploration and challenges[J].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2014,

19(1): 1-9.

[2] 邹才能, 朱如凯, 白斌, 等. 中国油气储层中纳米孔首次发现及

其科学价值[J]. 岩石学报, 2011, 27(6): 1857-1864.

Zou Caineng, Zhu Rukai, Bai Bin, et al. First discovery of nano-pore

throat in oil and gas reservoir in China and its scientific value[J].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011, 27(6): 1857-1864.

[3] 李忠兴, 屈雪峰, 刘万涛, 等.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油合理开

发方式探讨[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 42(2): 217-221.

Li Zhongxing, Qu Xuefeng, Liu Wantao, et al. Development modes

of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Chang 7 Member tight oil in Ordos

Basin, NW China[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5,

42(2): 217-221.

[4] 李海波, 郭和坤, 杨正明, 等.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三叠系长7

致密油赋存空间[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 42(3): 396-400.

Li Haibo, Guo Hekun, Yang Zhengming, et al. Tight oil occurrence

space of Triassic Chang 7 Member in Northern Shaanxi Area, Ordos

Basin, NW China[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5,

42(3): 396-400.

[5] 杜金虎, 刘合, 马德胜, 等. 试论中国陆相致密油有效开发技术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2): 198-205.

Du Jinhu, Liu He, Ma Desheng, et al. Discussion on effective development techniques for continental tight oil in China[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4, 41(2): 198-205.

[6] 张洪, 张水昌, 柳少波, 等. 致密油充注孔喉下限的理论探讨及

实例分析[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3): 367-374.

Zhang Hong, Zhang Shuichang, Liu Shaobo, et al. 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and case study on the oil-charging throat threshold for

tight reservoirs[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4,

41(3): 367-374.

[7] 贾承造, 邹才能, 李建忠, 等. 中国致密油评价标准、主要类型、

基本特征及资源前景[J]. 石油学报, 2012, 33(3): 343-350.

Jia Chengzao, Zou Caineng, Li Jianzhong, et al. Assessment criteria,

main types, basic features and resource prospects of the tight oil in

China[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12, 33(3): 343-350.

[8] 邹才能, 朱如凯, 吴松涛, 等.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聚集类型、特

征、机理及展望: 以中国致密油和致密气为例[J]. 石油学报, 2012,

33(2): 173-187.

Zou Caineng, Zhu Rukai, Wu Songtao, et al. Types, characteristics,

genesis and prospects of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Taking tight oil and tight gas in China

as an instance[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12, 33(2): 173-187.

[9] 邹才能, 杨智, 陶士振, 等. 纳米油气与源储共生型油气聚集[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1): 13-26.

Zou Caineng, Yang Zhi, Tao Shizhen, et al. Nano-hydrocarbon and

762 石油勘探与开发?油气勘探Vol. 42 No.6

the accumulation in coexisting source and reservoir[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2, 39(1): 13-26.

[10] 杨华, 李士祥, 刘显阳.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页岩油特征及资源

潜力[J]. 石油学报, 2013, 34(1): 1-11.

Yang Hua, Li Shixiang, Liu Xianyang. Characteristics and resource

prospects of tight oil and shale oil in Ordos Basin[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13, 34(1): 1-11.

[11] 陆大卫, 王春利. 剩余油饱和度测井评价新技术[M]. 北京: 石油

工业出版社, 2003.

Lu Dawei, Wang Chunli. New logging evaluation technology for residual oil saturation[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03. [12] 徐守余. 油藏描述方法原理[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5.

Xu Shouyu. Reservoir description method principle[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05.

[13] 牛纪凤, 王新征, 王新海, 等. 特高含水期厚油层层内剩余油研

究方法: 以济阳坳陷史南油田梁11断块为例[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6, 28(4): 345-347.

Niu Jifeng, Wang Xinzheng, Wang Xinhai, et al. Methodical study on

remaining oil in thick reservoir at extra-high water stage: Take Shinan oilfield Liang 11 fault block in Jiyang depression for example[J]. 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 2006, 28(4): 345-347.

[14] 李洪玺, 刘全稳, 温长云, 等. 剩余油分布及其挖潜研究综述[J].

特种油气藏, 2006, 13(3): 8-11.

Li Hongxi, Liu Quanwen, Wen Changyun, et al. The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and potential tapping study[J]. Special Oil and Gas Reservoirs, 2006, 13(3): 8-11.

[15] 朱义吾, 徐安新, 吕旭明, 等. 长庆油田延安组油层光刻显微孔

隙模型水驱油研究[J]. 石油学报, 1989, 10(3): 40-47.

Zhu Yiwu, Xu Anxin, Lü Xuming, et al. Oil water displacement experiments in glass micromodels for Yanan reservoir rocks, Changqing Oilfield[J]. Acta Petrolei Sinica, 1989, 10(3): 40-47. [16] 侯建, 李振泉, 关继腾, 等. 基于三维网络模型的水驱油微观渗

流机理研究[J]. 力学学报, 2005, 37(6): 783-787.

Hou Jian, Li Zhenquan, Guan Jiteng, et al. Water flooding microscopic seepage mechanism research based on three-dimension

net word model[J]. Acta Mechanica Sinica, 2005, 37(6): 783-787. [17] 李海波, 朱巨义, 郭和坤. 核磁共振T2谱换算孔隙半径分布方法

研究[J]. 波谱学杂志, 2008, 25(2): 273-279.

Li Haibo, Zhu Juyi, Guo Hekun.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pore radius

distribution in rock from NMR T2 spectra[J]. Chinese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2008, 25(2): 273-279.

[18] 何雨丹, 毛志强, 肖立志, 等. 核磁共振T2分布评价岩石孔径分

布的改进方法[J].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48(2): 373-378.

He Yudan, Mao Zhiqiang, Xiao Lizhi, et al. An improved method of

using NMR T2 distribution to evaluate pore size distribu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2005, 48(2): 373-378.

[19] Coates G, 肖立志, Prammer M. 核磁共振测井原理与应用[M]. 孟

繁莹, 译.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7: 1-172.

Coates G, Xiao Lizhi, Prammer M. Logging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ology[M]. Meng Fanying, Trans.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07: 1-172.

[20] 王志战. 核磁共振岩石物性录井技术新进展[J]. 录井技术, 2002,

13(2): 8-16.

Wang Zhizhan. The new development in NMR petrophysical property mud logging technology[J]. Mud Logging Technology, 2002, 13(2): 8-16.

[21] 王志战. 国外核磁共振录井技术新进展[J]. 录井技术, 2004, 15(3):

13-16.

Wang Zhizhan. New progress with overseas NMR logging

technology[J]. Mud Logging Technology, 2004, 15(3): 13-16.

[22] 刘曰强, 朱晴, 梁文发, 等.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丘陵油田低渗

储层可动油的研究[J]. 新疆地质, 2006, 24(1): 52-54.

Liu Yueqiang, Zhu Qing, Liang Wenfa, et al. Research on the movable oil in reservoirs with low permeability in Qiuling oilfield wit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ology[J]. Xinjiang Geology, 2006, 24(1): 52-54.

[2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SY/T 6490-2007岩样核磁共振参数实验

室测量规范[S].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7.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SY/T 6490-2007 Specification for normalization measurement of core NMR parameter in laboratory[S].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07.

[24] 冯胜斌, 牛小兵, 刘飞, 等. 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储层储集空间

特征及其意义[J].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3, 44(11): 4574-4580.

Feng Shengbin, Niu Xiaobing, Liufei,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

7 tight oil reservoir space in Ordos basin and its significance[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44(11): 4574-4580.

[25] 赵碧华. 用CT扫描技术观察油层岩心的孔隙结构[J]. 西南石油

学院学报, 1989, 11(2): 57-64.

Zhao Bihua. The pore structure of reservoir cores observed by CT scanning technique[J]. 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Institute, 1989, 11(2): 57-64.

[26] 屈乐, 孙卫, 杜环虹, 等. 基于CT扫描的三维数字岩心孔隙结构

表征方法及应用: 以莫北油田116井区三工河组为例[J]. 现代地

质, 2014, 28(1): 190-196.

Qu Le, Sun Wei, Du Huanhong, et al.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 of pore structure by 3D digital core based on CT scanning and its application: An example from Sangonghe Formation of 116 Well Field in Mobei Oilfield[J]. Geoscience, 2014, 28(1): 190-196.

[27] 赵碧华. 用CT扫描技术研究油气层岩石特征[J]. 西南石油学院

学报, 1990, 12(1): 3-6.

Zhao Bihua. The rock characteristics studied by CT scanning technique[J]. 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Institute, 1990, 12(1): 3-6.

[28] 胡文瑞. 低渗透油气田概论: 上册[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 84-86.

Hu Wenrui. Theory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Vol. 1[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09: 84-86.

[29] 王志战, 许小琼, 周宝洁. 孔隙流体核磁共振驰豫特征及油水层

识别方法[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2): 41-44.

Wang Zhizhan, Xu Xiaoqiong, Zhou Baojie. Relaxation features of pore fluid and water-oil bed recognition with NMR technology[J].

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 2011, 18(2): 41-44. [30] 吴浩, 郭英海, 张春林, 等. 致密油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及分

类: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统延长组长7段为例[J]. 东北

石油大学学报, 2013, 37(6): 12-17.

Wu Hao, Guo Yinghai, Zhang Chunlin,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micro-pore structure in tight oil reservoir: A case study of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Chang7 in Longdong area, Ordos basin[J]. Journal of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2013, 37(6): 12-17.

第一作者简介:王明磊(1981-),男,山东临沂人,博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工程师,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地质综合研究。地址: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地质所,邮政编码:065007。E-mail:wml69@https://www.doczj.com/doc/8718932946.html,

收稿日期:2015-05-07修回日期:2015-09-25

(编辑林敏捷)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及构造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油气勘探新领域 2002年9月

目录 前言 一.地质背景与构造演化 (一)地质背景 (1) (二)构造演化 (2) 二.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生代沉积演化 (一)奥陶系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4) (二)石炭—二叠纪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10) (三)中生界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18) 三.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生、储、盖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三)烃源岩特征 (25) (四)储集岩特征 (33) (五)盖层特征 (44) (六)天然气富集规律……………………………………………………四.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生、储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 (一)烃源岩特征 (55) (二)储集岩特征 (56) (三)天然气富集规律 (69) 五.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生、储特征及石油资源评价 (一)烃源岩特征………………………………………………………… (二)储集岩特征………………………………………………………… (三)石油成藏规律………………………………………………………

前言 本课题以新理论、新思路为指导,以收集、综合分析和总结已有成果为主,重点野外调查和岩芯观察为辅,深化、综合、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研究盆地沉积演化历史,确定生储盖组合、结合研究和总结石油地质规律和油气勘探新领域。 为了完成有关研究内容,课题组成员自合同鉴定之后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露头剖面观测,钻井岩芯观察等工作,完成了大量工作量,具体见表1。 表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通过一年的工作取得了如下认识 1.确定了奥陶系、石炭—二叠系、中生界三叠—侏罗系沉积体系类型,其中奥陶系主要为碳酸岩沉积,包括4大沉积体系,石炭—二叠系主要为陆源碎屑岩沉积,包括6大沉积体系,中生界侏罗系包括三大沉积体系。 2.详细讨论了各时期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3.深入论述了奥陶系、石炭—二叠系及中生界生储留特征,特别是详细讨论了各时代储集岩特征 4.在上述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奥陶系、石炭—二叠系及中生界的油气有无勘探目标区,认为今后不同时代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及古地理特征研究进展讲解

卷 (Vo l um e ) 35 ,期 (N u m b e r ) 2 ,总 ( S U M ) 129 大 地 构 造 与 成 矿 学 Geo t ec t on i ca e t M e t a l l ogen i a 页 ( Pages ) 190 ~197 , 2011 , 5 (M a y, 2011 )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勘探 邓昆 1 , 2 , 张哨楠 1 , 周立发 3 , 刘燕 4 ( 1. 成都理工大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59; 2. 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 积矿产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510; 3. 西北大学 地质系 ,陕西 西安 710069; 4. 中石油 长庆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 摘 要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对该地区构造格局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古生代构 造背景 、地层体残余厚度 、奥陶系顶面构造演化等特征分析 ,刻画中央古隆起在不同沉积期构造演化特点 ,大体分 为 3个演化阶段 :初始演化阶段 :相对独立的中央古隆起形成于中晚寒武世 ; 发育阶段 : 中央古隆起在早奥陶世马 家沟期反映最为明显 ,为隆升剥蚀过程 ;调整 、消亡阶段 :石炭纪 - 二叠纪山西期古隆起仍有明显的显示 ,但其形态 与位置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与马家沟期的中央古隆起有较大差别 ,为低缓隆起 。晚二叠世以来不存在中央古隆起 。 中央古隆起对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体现在对沉积格局 、残余生烃坳陷 、储集条件 、盖层圈闭条件及油气运聚等 方面 。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 中央古隆起 ; 形成演化 ; 油气勘探 文章编号 : 1001 21552 ( 2011 ) 022******* 中图分类号 : P618. 13 文献标志码 : A 组之上 ,香 1 井是山西组不整合于蓟县系之上 ,镇探 1井为太原组不整合于罗圈组之上等 (图 1 ) , 对中 央古隆起原先“L ”形展布形态及分布范围进行了修 正 ,其隆起的构造高点明显向西偏移 。在环县 、龙门 至宁县一带形成一个寒武系 、奥陶系缺失的三角形 隆起区 , 其面积约 11000 k m 2 。运用古构造图 、构造 顶面图 、构造演化史等构造解析方法 ,认为其形成于 中寒武世 ,并对构造演化阶段进行了划分 。 图 2显示 :古隆起顶部在镇探 1 井一线 ,不只缺 失奥陶系 ,而且还缺失寒武系 ,甚至可能缺失部分元 古界 。但是 ,地层的缺失不等于古隆起的存在 ,地层 缺失仅表示地质历史中的隆起 ,并不代表现今的隆 起 。下古生界展布特点表明 ,存在一个加里东期 - 早华力西期的古隆起是无疑的 。但它并不代表这个 古隆起在地质历史时期始终存在 。在拉平的石炭系 底面构造剖面图上存在一个削顶的隆起构造 ,说明 0 引 言 古隆起是沉积盆地内重要的构造单元 ,同时也 是控制油气聚集的地质因素之一 。关于鄂尔多斯盆 地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等 ,前人已有大量研究 ,给出 了多种解释和不同的观点 。主要分歧体现在 : 古隆 起形成时代 、分布特征 、演化阶段和形成机制等 ,形 成于中新元古代 (汤显明和惠斌耀 , 1993 ) 、早寒武 世 (黄 建 松 等 , 2005 ) , 早 奥 陶 世 (张 吉 森 等 , 1995 ) 、中奥 陶 世 (解 国 爱 等 , 2003 , 2005 ) 、石 炭 纪 (王庆飞等 , 2005 ) 。形成机制的观点有 : 伸展背 景 下均衡 翘 升 (赵 重 远 , 1993① ; 何 登 发 和 谢 晓 安 , 1997 ) ,构造地体拼 贴 (任 文军 等 , 1999; 解国 爱等 , 2003 , 2005 ) ,继 承基 底 构造 格局 (贾 进 斗 等 , 1997; 安作相 , 1998 ) 。本文结合最新钻井 、测井及地震资 料分析的基础上 ,如灵 1 井是太原组不整合于长山 收稿日期 : 2010 203 216;改回日期 : 2010 205 217 项目资助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 ( 973 项目 ) ( 2003CB214601 )资助 。 第一作者简介 : 邓昆 ( 1968 - ) ,男 ,博士 ,讲师 ,主要从事石油地质教学及科研工作 。 Em a i l: dk_dengk@ 126. co m ①赵重远. 1993. 陕甘宁盆地中央古隆起及其形成演化. 西北大学.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特征 时间:2007-08-03 08:41:19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根据岩性组合,延长组最早分为五段,即T3y1、T3y2、T3y3、T3y4、 T3y5,随着勘探不断向盆地内部深入,结合井下岩性、电性及含油性将其进一步划为10个油层组(长1-长10)。延长组基本以北纬38°为界,北粗南细,北薄南厚,北部厚约100-600m之间不等,南部厚1000-1300m,边缘沉积坳陷带最大厚度为3200m。其沉积特征如下: 延长组一段(T3y1):盆地东部和东北部主要由灰绿、浅红色中粗粒长石砂岩夹暗紫色泥岩、粉砂岩组成的河流沉积。而在盆地西南部陇东一带,下部以河流、上部以三角洲及少量湖相沉积为主,其岩石类型主要为浅灰色中细粒长石砂岩夹薄层灰色粗砂岩及深灰色泥岩。总的来说本段沉积以厚层、块状中-粗粒长石砂岩为主,南厚北薄,南细北粗,砂岩富含长石颗粒,普遍具麻斑状沸石胶结(俗称“愚人花岗岩”)。自然电位曲线大段偏负,视电阻率曲线呈指状。含长10油层组,在马家滩油田为主要采油层之一。 延长组二段(T3y2):与T3y1相比,湖盆水域明显扩大,总的沉积格局为东北沉积厚度小,粒度细,西南部沉积厚度大,粒度粗。本段长9的下部油层以深色泥页岩夹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为主,是一套广泛湖侵背景下形成的产物。在长9的上部,除盆地边缘外,湖盆南部广泛发育黑色页岩、油页岩,通常称“李家畔页岩”,厚约20-40m,这套页岩在盆地内部分布稳定,井下常表现高自然伽玛、高电阻率,是井下对比的重要标志,在盆地北部及南部周边地区渐变为砂质页岩及粉砂岩,高阻现象消失。本段上部砂岩发育段划为长8油层,主要为湖退背景下的三角洲沉积、扇三角洲沉积,是陇东及灵盐地区重要的产油层。 延长组三段(T3y3):沉积特征仍表现为南厚北薄,按沉积旋回自下而上进一步划分为长7、长6、长4+5油层组。长7主要以泥页岩为主,在陇东地区长7深湖相油页岩中夹砂质浊积岩且含油,这套地层是延长组湖盆发育鼎盛时期形成的重要生油岩,俗称张家滩页岩,在湖盆广大地区均有分布,但东薄西厚、北薄南厚,是一套稳定的地层划分对比标志层。由于泥岩中夹带多层凝灰岩,在井下表现为特征明显的高自然伽玛、高电阻率、高声波时差等特点。长6主要为一套中细粒灰绿色砂岩沉积,在盆地北部、东北部发育五个大型三角洲沉积,而在盆地西部及南部主要发育水下扇及扇三角洲沉积,是延长组重要的储油层段,自然电位曲线从下向上表现为倒三角形偏负特征。本段上部长4+5油层组总的来说由泥岩、砂岩组成,俗称“细脖子”段,相对来说下部为砂泥岩互层,局部砂岩含油,而上部主要由深色泥岩组成,是延长组的第三套生油岩,为次要生油层。 延长组四段(T3y4):本段地层在南部及西南部部分遭受剥蚀,保存不完整。从岩石类型看,全盆地基本一致,为浅灰、灰绿色中-细粒砂岩夹灰色粉砂质泥岩,砂岩呈巨厚块状,具大型交错层理,泥质和钙质胶结为主,厚200-250m,沉积厚度仍表现为北薄南厚,粒度北粗南细,庆阳、华池一带沉积最细,夹层增多。根据砂岩发育程度可进一步划分为长3、长2油层组,相对来说长3砂岩中泥岩夹层多且厚,自然电位曲线呈指状,视电阻率曲线呈锯齿状,而长2则主要以厚层状、块状大套砂岩组成,泥岩夹层小且薄。自然电位曲线以箱状为主,视电阻率呈稀锯齿状。 延长组五段(T3y5):由于第五段沉积后盆地抬升并遭受侵蚀,因此

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演化 盆地沉积演化阶段: 第一阶段:上三叠系延安组。潮湿型淡水湖泊三角洲沉积阶段 晚三叠世的印之运动,盆地开始发育,基地稳定下沉,接受了800-1400m的 内陆湖泊三角洲沉积,形成了盆地中主要的生油岩和储集层。 第二阶段:下侏罗系富县组、延安组。湿暖型湖沼河流相煤系地层沉积阶段延安统沉积后,三叠纪末期的晚印之运动使盆地整体抬升,延长组顶遭受 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形成了高差达300m的高地和沟谷交织的波状丘陵地形。细 划出了一幅沟谷纵横,丘陵起伏,阶地层叠的古地貌景观。三叠系延长组与上覆 侏罗系富县组地层之间存在一个不稳定的平行不整合面。 因盆地的西南部抬升幅度较其他地区大,使陇东地区延长统遭受了强烈的 风化剥蚀。所以陇东的测井剖面上普遍缺失长1、长2地层,个别井长3甚至长 4+5顶都不复存在。 到侏罗纪延长统顶侵蚀完成,盆地再度整体下沉,在此基础上开始了早侏罗世湿暖型湖沼河流相煤系地层沉积。 在延长统顶部的风化剥蚀面上,侏罗纪早期富县、延10期厚0—250米的河流相粗碎屑砂、砾岩,以填平补齐的方式沉积,地层超覆于古残丘周围。延10期末,侵蚀面基本填平,盆地逐渐准平原化,气候转向温暖潮湿,从而雨量充沛,植被茂盛,出现了广阔的湖沼环境,沉积了延9~延4+5厚度250~300m的煤系地层。经差异压实作用形成了与延长顶古残丘,古潜山基本一致具继承性的披盖差异压实构造,成为中生界的主要储集层及次要生油层。 第三阶段:中侏罗系直罗组、安定组,干旱型河流浅湖地层沉积阶段 延安期末的燕山运动第一幕,盆地又一度上升造成侵蚀,使盆地中部的大部分地区缺失了延1~延3地层,延安组(延4+5)与上覆的直罗层之间存在一平行不整合面。 中侏罗世盆地第三次下沉,沉积了干旱(氧化)气候条件下的直罗组大套红色河流相砂岩,进而又沉积了上部安定组浅湖相杂色泥灰岩,之后盆地又再度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北起、大青山,南抵,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 鄂尔多斯盆地是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按时祭奠,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的河套及宁夏和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大地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最早进入现在的,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

“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从地质特性看,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坳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界及下变质岩系,沉积盖层有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三叠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等,总厚5000—10000m。主要油气产层是三叠系、侏罗系和奥陶系上古升界和下。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开发示意图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西降,东高西低,非常平缓,每公里坡降不足1°。从盆地油气聚集特征讲是半盆油,满盆气,北气、上油下气。具体讲,面积大、分布广、复合连片、多层系。纵向说含油层系有“四层楼”之说,因此,这个盆地有之誉。 鄂尔多斯盆地地形模型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为中国第二大,其、、三种资源探明储量均居全国首位,石油资源居全国第四位。此外,还含有、、、水泥灰岩、、、、等其他矿产资源。 盆地具有地域面积大、广、能源矿种齐全、资源潜力大、储量规模大等特点。盆地内石油总约为86亿吨,主要分布于盆地南部1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其中占总储量78.7%,占总储量19.2%,宁夏占总储量2.1%。天然气总资源量约11万亿立方米,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大气田就有5个。埋深2000米以内的煤炭总资源量约为4万亿吨;埋深1500米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北段下古生界生烃潜力研究

[收稿日期]2013-09- 12 [作者简介]储阳(1988-) ,女,硕士生,现主要从事沉积学和储层地质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李建明(1962-),男,教授,现主要从事沉积学及储层评价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ljm@yang tzeu.edu.cn。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北段 下古生界生烃潜力研究 储阳,李建明,颜冠山 (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100) 余锦 ( 上海海洋石油局第一海洋地质调查大队,上海434012) 涂利辉  (中石油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26 )[摘要]综合运用沉积学、有机地球化学、储层地质学等基础理论和岩石学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北段下古生界烃源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天环坳陷北段下古生界烃源岩条件好,其中以克里摩里组烃源岩品质最好;奥陶统拉什仲组、乌拉力克组和克里摩里组以腐泥类型为主,表现为I型干酪根的特征,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中奥陶统和下奥陶统地层中有机质均处于高成熟阶段;烃源岩生烃强度在平面上的分布大致以中央古隆起为中心,环周分布,越靠近古隆起区域其生烃强度越小。[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北段;下古生界;烃源岩;生烃潜力[中图分类号]TE1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4)02-0018- 031 区域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大型叠合型沉积盆地,在盆地西北部地区不同程度地发育中晚奥陶世的碳酸盐岩沉积,局部有碎屑岩和蒸发岩的沉积。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的天环坳陷,前期勘探表明其与东邻的苏里格气田区具有相似的沉积、演化背景,具备形成岩性气藏的地质条件。该研究区内的探井含气显示普遍,部分层段试气已获工业气流,是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的有利区带,其中天环坳陷北段 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1] ,其大致范围为北至铁克苏庙以北,南至大水坑,西至吴忠,东邻定边,总的勘探区域面积约3.5×104km2 。该研究区下古生界缺失志留系和泥盆系,只有奥陶系和寒武系。气藏分布的总趋势是西厚东薄,向中央古隆起逐步超覆尖灭[ 2] 。天环坳陷北段地区烃源层主要包括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碎屑岩和中生界湖盆碎屑岩共3套烃源岩,其中天环坳陷北段地区下古生界奥陶统的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克里摩里组烃源岩呈南北向展布,沿中央古隆起西斜坡由东向西厚度逐渐增大。 2 有机质丰度评价 一般情况下,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与岩石中的有机质丰度成正比。因此,氯仿沥青“A”可作为判 断岩石中有机质数量的地球化学指标。总烃是氯仿沥青“A”族组分中饱和烃与芳烃之和,所以其既可做丰度参数也是判断烃源岩中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程度的指标之一。通过岩石热解分析,能够了解未成熟的烃源岩的原始产烃潜力,但对已进入成熟阶段的烃源岩尤其是达到高成熟阶段的烃源岩只能检测其残余生烃潜力,随着变质程度的加强和成熟度的提高,生烃潜量(S1+S2)指标会明显地变小。该研究区下古生界烃源岩形成时间长、成岩史复杂,采用通用标准不利于烃源岩实际划分与评价。基于该研究区烃源岩的高成熟度演化的特点以及生产实际显示总有机碳含量(TOC)低于0.3%无法作为有效烃源岩,将天环坳陷北段地区碳酸盐岩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的下限值定为0.15%,其中大于0.15%为烃源岩类,小于0.15%为非烃源岩类( 见表1)。· 81·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1月号石油中旬刊第11卷第2期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N at Sci Edit) Jan.2014,Vol.11No.2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北起阴山、大青山,南抵岭,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吕梁山、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是地质学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行政区域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鄂尔多斯”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蒙语“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蒙古人按时祭奠成吉思汗陵,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巴彦淖尔盟的河套及和陕北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古长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 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

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石油,最早进入现在的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大草原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蒙古人种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中国民族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从地质特性看,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坳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界及下元古界变质岩系,沉积盖层有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奥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等,总厚5000—10000m。主要油气产层是三叠系、侏罗系和奥系上古升界和下古生界。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开发示意图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西降东升,东高西低,非常平缓,每公里坡降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板块构造成因初步研究

卷(Volum e)23,期(Num ber)2,总(SUM)80 页(Pages)191~196,1999,6(Jun.,1999)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板块 构造成因初步研究X 任文军 张庆龙 张进 郭令智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 摘 要 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和南缘的地质背景和构造变形特征进行分析, 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在早古生代由祁连海槽与鄂尔多斯盆地碰撞拼贴产生的近东西方 向的侧向挤压应力作用而形成。盆地西缘近南北向的青铜峡-固原断裂是碰撞拼贴带,断裂带与 中央古隆起延伸方向平行,同时,秦岭海槽由南向北推挤以及渭北构造带北界的近东西走向的草 碧-老龙山-圣人桥断裂的左行走滑使中央古隆起的南端向东转折,导致中央古隆起在平面上呈 现“L”形展布。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央古隆起 板块构造 断裂 挤压应力 1 前 言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大型克拉通盆地,是我国的重要能源盆地之一。从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时,盆地南部为秦岭海槽,西南部为祁连海槽,西北部为贺兰坳拉槽[1995,林畅松等]。中央古隆起是鄂尔多斯盆地一个主要构造单元。从1988年12月在中央古隆起的东翼北部的第一口科学探井——陕参1井获得工业气流后,在盆地中部下古生界奥陶系风化壳中找到了目前我国最大碳酸盐岩气田,这一大型气田的产出与中央古隆起关系甚密。因此,近年来,研究中央古隆起的成因已成为热点之一。已有不少学者提出不同的中央古隆起的成因观点[1992,汤锡元等;1994,张军等],经我们研究认为:祁连海槽在古生代由西向东的推挤和秦岭海槽由南向北的推挤是形成中央古隆起的主要原因。 X本文研究得到“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资助,项目编号为96-110-01-05-09。 任文军,男,1966年生,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从事构造地质及地球物理和石油地质的研究。 1999年1月收到,1999年5月改回。

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分布及其构造背景

第31卷第3期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Vol.31 No.32006年5月 Earth Science Jour nal of China U niversit y of G eosciences M ay 200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No.2003CB214600);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No.0318);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邓军(1958-),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矿床学和构造地质学专业,主要从事区域构造、成矿流体及成矿动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E -mail:djun@cu https://www.doczj.com/doc/8718932946.html, 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分布及其构造背景 邓 军1,2,王庆飞1,2,高帮飞1,2,徐 浩1,2,周应华1,2 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摘要:借助 成矿系统 的思维,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成矿(藏)系统形成机制及其构造背景.盆地于中生代处于大地构造体制转折的重要阶段,盆地边缘的造山活动显著,盆内亦分别于晚三叠世、晚侏罗世与晚白垩世左右发生过3次构造热事件.区 域构造体制转换事件导致了多种成藏(矿)作用的发生.盆地内部的构造热事件引发了有机流体的活动,周缘造山作用产生了向盆内流动的无机含铀热液.有机和无机流体的活动过程中存在相互作用,有机流体的存在形成氧化-还原障,导致无机流体关键物理化学参数的转变,在氧化-还原界面处成矿.突变成矿和界面成矿是多种能源矿产成矿过程的主要机制.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造山作用;界面成矿. 中图分类号:P 617;P542 文章编号:1000-2383(2006)03-0330-07 收稿日期:2005-07-15 Distribution and Tectonic Background of Various Energy Resources in Ordos Basin DENG Jun 1,2 ,WANG Qing -fei 1,2,GAO Bang -fei 1,2,XU H ao 1,2 ,ZH OU Ying -hua 1,2 1.S tate K ey L 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 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 ing 100083,China 2.K ey L aboratory of L ithosp here Tectonics and Lithoprobing Te chn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 ing 100083,China Abstract:T he for matio n pr ocess of the var io us energ y r eso ur ces coex isting system and its r eg io nal t ecto nic backg ro und in Or do s basin ar e analy zed by int roducing the met allogenic system theor y in this paper.T he M esozo ic is the impor tant t ran -sit ion perio d of the reg ional tect onic reg ime,during which the or og eny is outstanding aro und the basin and three tecto -ther mal events too k place in the basin.T he tr ansition of the tectonic reg ime induces the o ccur rence o f var io us accumulating pr ocesses of t he ino rg anic and org anic fluids,fo r example,the or ganic f luid in the basin is activ ated by the tecto -t her mal ev ents and the ino rg anic fluid flow ing t ow ards the basin is pr oduced due to the or og eny.T he recipro city betw een the inor -g anic and or ganic fluids happens during t heir transpo rting.T he existence o f the or ganic fluid pr oduces the redox bar rier ,which causes the mutation of the phy sicochemica l parameters o f the ino rg anic f luid and the pr ecipitatio n o f the uranium ele -ment at the interface.T he mutatio n and interface effect s ar e obvio us in the for matio n o f the v arious energ y r eso urces.Key words:O rdos basin;va rio us energ y r eso ur ces;oro geny;interface mineralizatio n. 0 引言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多种能源矿产共存 盆地之一,盆内的有机矿产包括煤、油气、煤层气等,无机矿产以铀矿为主.查明盆地内多种能源矿产时 空分布规律及其受控因素,对建立盆地多种能源矿 产共存系统的协同勘探模式和指导油气勘探有着重要意义. 共存系统是指特定地质环境下无机和有机成矿过程相互作用而导致无机、有机等多种能源矿产共

鄂尔多斯盆地简介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含油气沉积盆地[24-27]。盆地北以阴山为界,向南经陕西, 至北秦岭;西与六盘山、贺兰山毗邻,向东延伸,至山西吕梁山[7]。盆地横跨内 蒙古、陕西、山西、甘肃、宁夏五省份,总面积约33×104km2。 2.1 大地构造背景及研究区范围 2.1.1 大地构造背景 从大地构造背景来看(图2-1),鄂尔多斯盆地地块北隔河套盆地与内蒙地轴 相望,南与秦岭褶皱带相接;西与北祁连褶皱带为界,至东部鄂尔多斯地块[28]。 图2-1 鄂尔多斯盆地及其邻区构造格局图(据陈刚,1994)构造区划:Ⅰ鄂尔多斯地块;Ⅰ1天环向斜,Ⅰ2东部斜坡,Ⅰ3东南部挠褶带;Ⅱ贺兰断褶带;Ⅲ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Ⅲ1六盘山-鄂尔多斯南缘过渡带,a 六盘山弧形逆冲构造带;b 南北向构造带;c 鄂尔多斯南缘冲断带;Ⅲ2 祁连—北秦岭带:a 北祁连构造带; b 中祁连构造带; c 南祁连构造带; d 北秦岭带;Ⅳ阿拉善地块(阿拉善隆起);Ⅴ山西地块;Ⅵ伊盟隆起;Ⅶ内蒙加里东海西褶皱带;Ⅷ内蒙隆起。 主要断裂:①离石断裂;②桌子山东断裂;③贺兰山东麓断裂;④地块西南缘边界断裂:(4a)龙首山—查汉布鲁格断裂,(4b)金塔泉—马家滩断裂,(4c)惠安堡—沙井子断裂,(4d)草碧—老龙山—口镇圣人桥断裂;⑤青铜峡—固原断裂;⑥地块南缘过渡带与祁连—北秦岭构造带分界断裂:(6a)北祁连—海原断裂,(6b)宝鸡—洛南—栾川断裂;⑦(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与南秦岭构造带分界断裂:(7a)临夏—武山断裂,(7b)商县—丹凤断裂。 图例说明:1、祁连—北秦岭变质杂岩(Ar-Pt1),2、一级构造单元分界断裂,3、二、三级构造单元分界 2.1.2 研究范围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及石油地质意义

文章编号:1671-1505(2005)01-0034-11 文献标识码:A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 沉积相及石油地质意义 付金华1,2 郭正权2 邓秀芹2 1西北大学地质系,陕西西安 710069 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21 摘 要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主要发育东北和西南两大沉积体系,东北的河流三角洲体系已为大量的勘探研究资料所证实,而西南体系因受勘探程度限制,目前研究不够 。本文通过最新钻探成果,结合盆地西南部露头资料,确立盆地西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 (浊积)相。冲积扇以西南缘平凉崆峒山和 水河剖面为代表,扇三角洲及湖泊(浊积)相为区内钻井剖面所证实。 长6—长8为区内主力油层组,地层保存完整,钻探程度相对较高。扇三角洲前缘砂体类型以水下分流河道为主,局部发育河口坝。浊积体以厚层块状为主。长8亚期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最发育期,横向形成自西南向东北延伸的三支前缘砂体带,是石油聚集的重要区带;长7亚期随着湖盆沉降,周边抬升强烈,湖岸较陡,大量发育浊积体系;长6亚期湖退导致扇三角洲再次发育,但规模较长8亚期小。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单层厚度大,砂岩粒度较粗,颗粒分选及物性好,是石油富集的最有利相带。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三叠统 沉积相 冲积扇 扇三角洲 浊积 第一作者简介 付金华,男,1963年生,1982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勘探系,现为西北大学在读博士,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油气勘探地质研究。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Yanchang Form ation of Upper T riassic and petroleum geological implication in southw estern Ordos B asin Fu Jinhua 1,2 Guo Zhengquan 2 Deng Xiuqin 2 1Depart ment of Geology ,Northwest U niversity ,Xi ’an 710069,S haanxi 2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 roleum Ex 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ngqing Oilf ield Com pany , Pet roChina ,Xi ’an 710021,S haanxi Abstract In the Yanchang Formation of Triassic in the Ordos Basin mainly two sedimentary sys 2tems are developed :the northeastern and southwestern systems 1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northeast 2ern sedimentary system is a river delta system through abundant research data 1However ,the south 2western system is little studied as there has been only limited efforts in exploration 1Based on the latest drilling and outcrop data ,it has been concluded that the southwestern sedimentary system in the Or 2dos Basin is an alluvial fan 2fan delta system and the alluvial fan ,fan delta and lake facies or turbidite facies were developed 1The alluvial fan is typical in the sections of Pingliang K ongdongshan and Ruishuihe River 1The fan delta and lake facies or turbidite facies are proved by observation on the drilling sections in the study area 1The main reservoirs include the intervals Chang 6to Chang 8and the 第7卷 第1期2005年 2月 古地理学报 JOURNAL OF PALAEO GEO GRAPHY Vol 17 No 11 Feb 1 2005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物源分析新解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物源分析新解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延长组是盆地内主要的含油层系。根据古流向、盆地周缘古陆形态、轻重矿物分布特征、岩屑分布特征和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确定延长期存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和南部五个主要方向的沉积物源,且东北和西南物源影响范围广。东北物源以阴山古陆太古代变质岩为主,西北物源以阿拉善古陆太古界片麻岩为主,西南、南部和东南部物源分别以陇西古陆、与盆地南部相邻的秦岭一祁连褶皱造山带和盆地东南缘的古秦岭剥蚀区,岩性以早古生界片麻岩、花岗岩类为主。 关键词:延长组;物源分析;鄂尔多斯盆地 1999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勘探专业,工程师,现在长庆油田采油五厂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开发工作。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也是属于地台型构造沉积盆地,晚三叠世开始进入内陆坳陷盆地沉积期,其中晚三叠世延长组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潮湿,发育大型陆相湖盆,并环湖发育了一系列河流一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这些延长组三角洲体系是盆地主要的含油气体系。环湖三角洲有利于油气的捕俘,但其展布和物性受源区及源区母岩的控制和影响[1]。因此,弄清延长组沉积期的物源位置、阐明古物源与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对远景区油气储层的准确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2003年,魏斌,魏红红,陈全红,赵虹从重矿物分布特征和古流向资料出发,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存在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的沉积物源[2]。此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小层对比及沉积微相划分奠定了基础,对于勘探寻找有利储层,开发提高注采效果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我国中央构造带中部,华北克拉通西部,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面积约28万平方千米。分为伊盟隆起、渭北隆起、晋西挠褶带、陕北斜坡、天环拗陷及西缘冲断构造带六个一级构造单元(图1)。 图1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区划图 按照前人的研究成果[3],延长组划分为10个油层组。其中长10-长9为湖盆拗陷初期,长8 —长7 期为湖盆深陷扩张期,长6 —长4 + 5为湖盆抬升回返早期,长3-长1为湖盆抬升收缩晚期[4]。其中从长10沉积期到长8沉积期,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一、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的广义地理界线:北起阴山,南到秦岭,东自吕梁山,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一线。 盆地含油气地层主要为侏罗系的延安组合三叠系富含延长植物群的一套地层。 盆地内出露的地层包括:太古界至奥陶系,石炭系至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以陆相中生代地层和第四系黄土最为发育且广泛分布,缺失志留系和泥盆系。 二、区域地质构造,构造演化(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地质) 独立成盆时间应为中侏罗纪末。 太古代—早元古代基底形成阶段:基底岩系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太古界和下元古界下部的结晶岩系,上部为下元古界上部的褶皱岩系,这使得基底具备结晶—褶皱的双重构造。对基地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构造事件是早元古代早期的五台运动和早元古代晚期的吕梁—中条运动。 中晚元古代坳拉槽发育阶段:这个时期形成了向北收敛向南敞开的贺兰坳拉槽和向北东方向收敛,南西方向敞开的彬县临县坳拉槽,二者时间夹峙着向南倾伏的乌审旗庆阳槽间台地。 早古生代克拉通坳陷阶段: 寒武纪的构造面貌是:初始继承中、晚元古代构造格局,表现为北高南低,中隆(乌审旗一庆阳巾央古隆起带)东、西凹;晚期(晚寒武世)变为南北高、中间低,中凹(盐池、米脂凹陷)南北隆(坏县一庆阳隆起、乌兰格尔隆起)的形态。后者是新的构造体制控制下的构造变形。 奥防纪初始,克拉通整体台升成陆,海水进一步退缩,冶里—亮甲山组仅分布在古陆四周,为厚度数十米至200m的含隧石结核或条带的深灰色白云岩夹灰岩。 早奥陶世的古构造面貌,基本继承晚寒武世的构造轮廓。由于内蒙海槽活动性增强的影响,克拉通北部的乌兰格尔古隆起带仍保持古陆形式,而南部环县一庆阳古隆起则表现为相对校低的水下隆起。

鄂尔多斯盆地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的广义地理界线:北起阴山,南到秦岭,东自吕梁山,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一线。 盆地含油气地层主要为侏罗系的延安组合三叠系富含延长植物群的一套地层。 盆地内出露的地层包括:太古界至奥陶系,石炭系至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以陆相中生代地层和第四系黄土最为发育且广泛分布,缺失志留系和泥盆系。 鄂尔多斯盆地发育于鄂尔多斯地台之上,属于地台型沉积构造盆地。 鄂尔多斯地台原是华北隆台的一部分,早古生代由于地幔上拱,拉开了秦岭祁连海槽,使中国古陆解体,分裂成塔里木隆台及扬子地台。华北隆台在中生界侏罗纪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至白垩纪山西地区隆起,随使华北地台与鄂尔多斯地台分离,形成独立的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具有太古界和早元古界变质结晶基底、其上覆以中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沉积盖层。 下图为盆地基岩顶面起伏图

鄂尔多斯盆地在多旋回地质历史发展中,在古老的太古宙—古元古代基底岩系之上,自中、 新元古代以来在 5 个不同的地质历史阶段 ,相继发育和形成了 5 种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 ,即中、新元古代张裂型裂陷槽盆地 ,早古生代复合型克拉通坳陷盆地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联合型克拉通坳陷盆地 ,晚三叠世—白垩纪扭动型大型内陆坳陷盆地及新生代扭 张型周缘断陷盆地。

其中,中、新元古代的原型盆地 ,控制其生成发展的构造体制应是固结稳定古陆块及边缘受上地幔浅层热对流系控制的大规模张裂体系。早古生代 ,原型盆地形成南北两隆(庆阳古隆起、乌兰格尔古隆起) ,东西两凹 ( 米脂凹陷、盐池凹陷) 和中部一鞍 (靖边鞍部隆起) 的古构造格局 ,这是在中、新元古代近南北向的中央构造平台及东西两侧裂陷槽的古构造基础上 ,早古生代克拉通北缘内蒙洋壳、南缘秦岭洋壳扩张-俯冲联合作用形成的东西向构造与之横跨形成的典型复合构造形式。对于这种横跨的复合现象 ,李四光教授曾明确指出 : 只有当横跨褶皱的强度达到势均力敌的时候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显示两组褶皱相交的特征。这种特征是 :一组背斜群沿着它们伸展的方向 ,以同一步调 ,有节奏地一起一伏 ,其俯伏的一线与横跨其上的向斜轴相当 ,齐头昂起的一线与横跨其上的背斜轴相当 ,这样 , 横跨的背斜群就以排成穹隆的形式出现。在这里 ,形成了一组隆起呈东西走向 ,另一组呈南北走向。由此可见 ,早古生代的构造运动是前期古构造运动与后期构造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显示继承性和新生性的平衡相持特点。晚古生代—中三叠世 ,初期继承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 ( 即南北两隆 ,东西两凹 ,中间一鞍) ,致使中石炭世东西两个分割的凹陷在晚石炭世海侵时首先沿中间鞍部沟通。在该阶段 ,由于受到南北边缘动力学机制共同作用的控制 ,与早古生代的拉张 - 俯冲作用不同 ,主要表现为进一步俯冲 ,并相继表现为弧 - 陆、陆 - 陆碰撞和碰撞造山 ,联合形成南北向收缩挤压作用 ,使克拉通内部强化了东西走向的次级隆起 ( 北部乌兰格尔隆起带、南部麟游隆起带) 、凹陷 (中部盐池—米脂凹陷带) 及定边—吴堡一带区域性东西向构造带的形成和发展。由此说明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的构造面貌是新生性构造活动改造和克服前期构造变动影响(继承性) 的结果。晚三叠世—白垩纪 ,经历了印支、燕山两期大的构造运动 ,其中印支运动在盆地地史发展中是一次重要转折 ,它实现了盆地由海向陆的转变 ,使盆地自晚三叠世以来进入了大型内陆坳陷的发展史 ,主要表现为大范围差异升降 ,坳陷主体呈北西—北西西方向展布于盆地南缘,它是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 ,处于欧亚古陆块内部的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缘产生向盆内的挤压和顺时针扭动作用的结果。燕山运动则使盆地古构造格局发生了重大变革 ,原来近东西向的构造形态为此期近南北向隆起、沉降带所叠加。早白垩世 ,形成了西部天池—环县一带南北向凹陷带 ,其东部盆地内展现一幅平缓西倾的大斜坡。此期 ,盆地周缘产生了强烈的折皱、冲断、逆冲推覆构造 ,表明燕山期构造活动达到高峰。盆地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构造演化特点 , 与中国东部发生的强烈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动、构造线方向转为北东—北北东方向有很好的一致性 ,它反映了库拉—太平洋洋壳和欧亚陆块的相互作用, 导致了近南北向左旋剪切运动。新生代以来 ,与中生代盆地整体沉降相反 ,转变为整体隆升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