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版《3年高考2年模拟课标化学》题组练习:第13讲 氮及其化合物 2年模拟

2016版《3年高考2年模拟课标化学》题组练习:第13讲 氮及其化合物 2年模拟

2016版《3年高考2年模拟课标化学》题组练习:第13讲 氮及其化合物 2年模拟
2016版《3年高考2年模拟课标化学》题组练习:第13讲 氮及其化合物 2年模拟

第13讲氮及其化合物

A组2014—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

一、选择题

1.(2015河南洛阳期中,17)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①NaAlO2(aq)AlCl3Al

②NH3NO HNO3

③NaCl(饱和溶液)NaHCO3Na2CO3

④FeS2SO3H2SO4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2015湖北恩施模拟,7)已知A、B、C、D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为Fe,D为氢气,则B一定为酸

B.若A、D为化合物,B为水,则C一定是气体单质

C.若A、B、C、D均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D.若A、B、C、D均为10电子微粒,且C是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D常温下一定呈液态

3.(2014湖南长沙月考,9)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是( )

①CO、O2②Cl2、CH4③NO2、O2④N2、H2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4.(2014湖南十三校联考,4)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

A.向某种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后该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 O 42-

B.某溶液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则该溶液一定为氯水或者溴水

C.向某白色固体粉末中滴加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C O 32-或HC O 3-

D.将某白色固体粉末与氢氧化钠浓溶液共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

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 H 4+

二、非选择题

5.(2014北京海淀期末,27)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1) ①氮气用于工业合成氨,写出氮气的电子式 ; ②NH 3的稳定性比PH 3 (填“强”或“弱”)。

(2)如下图所示,向NaOH 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迅速盖上盖,观察现象。

①浓盐酸液滴附近会出现白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浓硫酸液滴上方没有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浓硫酸液滴中有白色固体,该固体可能是 (写化学式,一种即可)。

③FeSO 4液滴中先出现灰绿色沉淀,过一段时间后变成红褐色,发生的反应包括Fe 2++2NH 3·H 2O

Fe(OH)2↓+2N H 4+

和 。

(3)空气吹脱法是目前消除NH 3对水体污染的重要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体中加入适量NaOH 可使NH 3的脱除率增大,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 。

(4)在微生物作用下,蛋白质在水中分解产生的氨能够被氧气氧化生成亚硝酸(H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反应中有0.3 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亚硝酸的质量为g(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B 组 2014—2015年模拟·提升题组

时间:15分钟

分值: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2015辽宁沈阳二中月考,16)下列各组物质中,气体X 和气体Y 同时通入盛有溶液Z 的洗气瓶中(如图),一定没有沉淀生成的是( )

2.(2014江西南昌联考,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装有Fe(NO 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 2SO 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结论:N O 3-

被还原为NO 2

B.SO 2能使加了酚酞的NaOH 溶液褪色,加热,溶液立即再变红色

C.通过摇晃试剂瓶可区分浓硫酸和稀硫酸

D.浓硝酸有强氧化性,但常温下不能与Fe 发生反应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3.(2014江西九江联考,22)(1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的有关性质,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A 处是气体发生装置,A 中所用的实验药品从下列物质中选取。 ①碳酸钠 ②碳酸氢钠 ③碳酸氢铵 ④氯化铵 ⑤熟石灰 ⑥氢氧化钠

按上图连接好各仪器,先将C处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气体通过B装置片刻后撤去C处酒精灯,部分实验的现象如下:铂丝继续保持红热状态,D中的铜片慢慢溶解。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中制取气体时只用了一种药品,则该药品是(填物质序号)。

(2)B装置的作用为。

(3)D中铜片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为了使Cu片溶解的速率加快,可向D处的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填下列各项序号)。

A.Na2CO3

B.AgNO3

C.H2SO4

D.FeSO4

(4)图E中持续通入氧气的作用为。

(5)有人认为他们设计的这套实验装置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对其不足之处以及应如何改进,谈谈你的意见:。

A 组 2014—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

一、选择题

1.A ①不能通过电解氯化铝制得铝;④煅烧FeS 2只能得到SO 2。

2.D A 项,若A 为Fe,D 为氢气,则B 可以是水,也可以是非氧化性酸;B 项,若A 为NO 2,D 为HNO 3,B 为水,则C 为NO;C 项,若A 、B 、C 、D 均为化合物,该反应可以是复分解反应,也可以是氧化还原反应,如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

3.D ②中Cl 2与CH 4反应生成HCl 及CH 3Cl 、CH 2Cl 2、CHCl 3、CCl 4等,虽总物质的量不变,但后3种物质常温下为液态,且滴入水后,HCl 溶于水使集气瓶内产生负压,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会进入集气瓶;③中由于4NO 2+O 2+2H 2O

4HNO 3,也会产生题述现象。

4.D A 项,可能有Ag +干扰;B 项,该溶液还有可能是碘水;C 项,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除了CO 2之外还有SO 2,故原固体中可能有S O 32-或HS O 3-

;D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5.答案 (1)①∶N ??N ∶ ② 强 (2)①NH 3+HCl

NH 4Cl

②NH 4HSO 4或(NH 4)2SO 4 ③4Fe(OH)2+O 2+2H 2O

4Fe(OH)3

(3)氨在水中存在平衡:NH 3+H 2O

NH 3·H 2O

N H 4++OH -(写成NH 3+H 2O

N H 4+

+OH -也

可),加入NaOH 后OH -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有利于氨的脱除 (4)2NH 3+3O 2

2HNO 2+2H 2O(不写微生物) 2.35

解析 (1) ①氮元素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N 2的电子式为∶N ??N ∶;②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磷,故氮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磷的氢化物,即NH 3的稳定性比PH 3强。(2)①氨气遇到浓盐酸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小颗粒,能够观察到白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 3+HCl

NH 4Cl;②

浓硫酸难挥发,遇到氨气无现象,但硫酸可以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或硫酸氢铵;③FeSO4溶液和氨气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4)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得:2NH3+3O2

2HNO2+2H2O;若反应中有0.3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HNO2 0.05 mol,其质量为0.05 mol×47 g·mol-1=2.35 g。

B组2014—2015年模拟·提升题组

一、选择题

1.D 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硝酸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还原性,所以二氧化硫能被硝酸氧化成硫酸,硫酸和氯化钡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故A不符合;氨气极易溶于水生成氨水,一水合氨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和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所以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故B不符合;氨气极易溶于水生成氨水,氨水呈碱性,所以能和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铵,碳酸铵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C不符合;CO2和SO2通入CaCl2溶液中不发生反应,无沉淀产生,故D符合。

2.C N 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被Fe2+还原为NO,在试管口处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A项错误;SO2使加了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SO2与H2O反应生成的H2SO3中和了NaOH,加热时不会变回红色,B项错误;浓硫酸为无色粘稠液体,而稀硫酸则不具有该性质,故通过摇晃试剂瓶可区分浓硫酸和稀硫酸,C项正确;浓硝酸在常温下能使铁钝化,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3.答案(1)③

(2)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并产生氧气

(3)3Cu+8H++2N O3-3Cu2++2NO↑+4H2O BC

(4)使有害气体吸收更完全

(5)D装置的液体易倒流入玻璃管C中,使玻璃管破裂,可在C装置与D装置之间连接一防倒吸装置

解析C中有铂丝网,可知为氨的催化氧化;D中含有铜片,为验证氨的催化氧化产物及铜片与稀硝酸的反应;E、F为尾气处理装置。A中只用了一种药品,则应为NH4HCO3,受热分解产生NH3、CO2和H2O,通过Na2O2时,CO2和水蒸气被吸收,且生成O2,在C中发生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的NO和O2、H2O在D中反应生成稀HNO3,与铜片反应生成NO,E中通入O2,使NO 转化为NO2,被F中的NaOH溶液充分吸收。(3)加入少量AgNO3溶液,被Cu置换后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加入稀硫酸可增大溶液中c(H+),使反应速率加快。

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环境化学》(A ) 评阅人 复查人签名 合分人签名 一.填空(每空1分) 1.环境问题是在 工业化 过程中产生的,具体原因包括污染物 排放 和过度开发 资源 ; 2.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 协调 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 承载力 ; 3在大气对流层中污染物易随空气发生 垂直 对流运动,在平流层中污染物易随地球自转发生 水平 运动; 4.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 传输 。 5.当Γ<Γd 时,大气处于 稳定 状态。 6.大气中重要自由基产生于 光 离解。 7.由若干个苯环稠和在一起的化合物称为 多环芳烃 ; 8.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应机制为: 自由基引发 、 自由基转化和增殖 、 自由基氧化 NO 、 链终止 ; 9.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 吸收紫外线 从而保护生物,维持生态平衡; 10.洛杉矶烟雾也称为 光化学烟雾 。 11.伦敦烟雾也称为 硫酸型烟雾 。 12.当降水的pH 值 5.0 时,称为酸雨。 13.可吸入粒子是指粒径 ﹤10um 的颗粒物; 14.PAN 是指大气中的 过氧乙酰硝酸酯 污染物; 15.水中异养生物利用 自养生物 产生的有机物为能源及材料构成生 命体; 16.导致痛痛病的污染物是 Cd ; 17.导致水俁病的污染物是 甲基汞 。

18.腐殖质分子中含有多元环状结构,其上联接有-OH -COOH -CHO 等官能团; 19.非离子型有机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 20.pH值在4.5至8.3之间时,水中碳酸的主要形态分别 为CO2、H2CO3、HCO3-; 21.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吸附、凝聚絮凝、 溶解沉淀、配合、氧化还原; 22.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分配、水解、 光解、挥发、生物降解; 23.pE值低表示环境为有机碳性环境。 24.标化分配系数是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 25.次生矿物由物理分化和化学分化而成; 26.氧垂曲线可依次划分为清洁区及分解区、腐败区、 恢复区及清洁区 27.在S-P模型中,溶解氧有一个最低值称为极限溶解氧 28.天然水中的颗粒物聚集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称为为异向絮凝、 同向絮凝、差速沉降絮凝。 29.次生铝硅酸盐由硅氧四面体层和铝氢氧八面体层构成,它们是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 1.已知某土壤有机碳含量为5%,某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为K ow=4×105,则该有机物在土壤上的分配系数K 为 1.26×104 (不考虑颗粒粒径大小的影响) p 2.气团的稳定性与密度层结和温度层结两个因素有关。 3.能引起温室气体效应的气体主要有CO2、CH4、CO、CFCs。 4.腐殖质中不能被酸和碱提取的部分称为腐黑物,可溶于稀碱但不溶于酸的部分称为腐殖酸,既溶于碱又溶于酸的的部分称为富黑酸。 5.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两者占土壤总量的90%以上。 6.土壤及沉积物(底泥)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作用(sorption)包括 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1、蒸馏有何应用恒沸混合物能否用蒸馏法分离 2、在蒸馏装置中,把温度计水银球插至液面上或温度计水银球上端在蒸馏头侧管下限的水平线以上或以下,是否正确为什么 3、蒸馏前加入沸石有何作用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能否立即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当重新进行蒸馏时,用过的沸石能否继续使用 1、答:蒸馏过程主要应用如下: (1)分离沸点有显著区别(相差30℃以上)的液体混合物。 (2)常量法测定沸点及判断液体的纯度。 (3)除去液体中所夹杂的不挥发性的物质。 (4)回收溶剂或因浓缩溶液的需要而蒸出部分的溶剂。 恒沸混合物不能用蒸馏法分离。 2、答:都不正确。温度计水银球上端应与蒸馏头侧管的下限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保证在蒸馏时水银球完全被蒸气所包围,处于气液共存状态,才能准确测得沸点。 。 3、答:蒸馏前加入沸石的作用是引入气化中心,防止液体过热暴沸,使沸腾保持平稳。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决不能立即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因为这样往往会引起剧烈的暴沸泛液,也容易发生着火等事故。应该待液体冷却至其沸点以下,再加入沸石为妥。当重新进行蒸馏时,用过的沸石因排出部分气体,冷却后孔隙吸附了液体,因而可能失效,不能继续使用,应加入新的沸石。 1、测定熔点时,若遇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

(1)熔点管壁太厚。 (2)熔点管不洁净。 (3)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 (4)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 (5)加热太快。 2、为什么要求熔点的数据要有两个以上的重复要达到此要求,操作上须注意些什么 3、两个样品,分别测定它们的熔点和将它们按任何比例混合后测定的熔点都是一样的,这说明什么 1、答:结果分别如下: ¥ (1)熔点管壁太厚,将导致所测熔点偏高。 (2)熔点管不洁净,将导致所测熔点偏低,熔程变宽。 (3)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将导致所测熔点偏低,熔程变宽。 (4)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将导致所测熔点偏高,熔程变宽。 (5)加热太快,将导致熔点偏高。 2、答:为了减少误差。要达到此要求,不可将已测样品冷却固化后再作第二次测定。每次应更换新的样品管,重新测定。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

1、氮气 固氮作用:游离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途径 ___________ 固氮 ----------- 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固氮 ___________ > _____ “雷雨发庄稼”的原理: 举例 2、氮氧化物 (1) 一氧化氮是 一氧化碳类似,也能与人体 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有 一氧化氮。 色气体, _。易被氧化生成二氧化氮,毒性很大,且与 .结合,致使人体组织缺氧而中毒。 气味的有毒气体, 水,生成硝酸和 NO + 02 ==== __________________ (3)氮氧化物(NO 和NO )的危害: 硝酸型酸雨的产生及危害、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破坏臭氧层。 3、氨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气的物理性质:氨是 色,有 ________ 气味的 性气体, 易液化,。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 所以液氨常作 (2) 氨气的化学性质: ① 与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 组成氨水的微粒: ___________ ② 与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 ③ 与氧气反应(具有还原性) N02 + H 20 水, ,氨水显 (氨的催化氧化,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3 )氨的制法 ① 工业制法: ② 实验室制法 a 反应原理: b 发生装置: c 干燥装置: d 收集装置: e 验满方法:1 与实验室制 用 ________ __________ 气体的装置相同。 ______ 作干燥剂。 ,排空气法。 f 注意事项: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氨气的试管口部要放一团棉花。作用是 4、铵盐 铵盐是由 (1)物理性质:铵盐都是 (2 )化学性质 离子和 离子构成的 _______ 色 ________ 体,都 物。 溶于水。 A ①受热分解:NH4HCO3=== △ NH 4CI == 是否所有的铵盐受热分解都能产生氨气 _ A ②与碱的反应:(NH 4)2SO 4+NaOH === (填“是”或“否”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来制取一系列硝酸盐类氮肥,如硝酸铵、硝酸钾等;也用来制取含硝基的炸药等。试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对铁与稀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若HNO3只被还原成NO,则: ①写出铁与过量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②写出过量铁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③若28g铁与含1.6mol硝酸的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Fe3+和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上述反应结束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滤出沉淀洗涤后,在空气中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得到的固体质量为__g。 (2)饮用水中NO3-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某饮用水研究人员提出,可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还原为N2。 ①配平方程式:__Al+__NO3-+__OH-+__=__[Al(OH)4]-+__N2↑。 ②上述反应中,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反应中转移电子0.3mol,生成 __mL(标准状况下)N2。 【答案】Fe+NO3-+4H+=Fe3++NO↑+2H2O 3Fe+2NO3-+8H+=3Fe2++2NO↑+4H2O 2∶3 40 10 6 4 18H2O 10 3 10∶3 672 【解析】 【详解】 (1)①铁与过量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NO和水,离子方程式为Fe+NO3-+4H+=Fe3++NO↑+2H2O; ②过量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NO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8H+=3Fe2++2NO↑+4H2O; ③28g铁的物质的量为0.5mol,与含1.6mol硝酸的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设生成的Fe3+和Fe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即生成xmol硝酸铁和ymol硝酸亚铁,根据N原子守恒知,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1.6-3x-2y)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3x+2y=3(1.6-3x-2y),又有x+y=0.5,解得x=0.2,y=0.3,则生成的Fe3+和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3;上述反应结束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滤出沉淀洗涤后,在空气中灼烧至质量不变,由于生成的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受 热分解最终得到的固体是氧化铁,故其物质的量为0.5mol×1 2 =0.25mol,质量为40g; (2)①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及电荷守恒,可知离子方程式为10Al+6NO3-+4OH-+18H2O=10[Al(OH)4]-+3N2↑; ②上述反应中,还原剂是Al,还原产物是N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0∶3;由方程式可知,生成3molN2时转移电子30mol,所以反应中转移电子0.3mol,生成N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为0.3mol 10 ×22.4L·mol-1=0.672L=672mL。 【点睛】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一般常采用以下方法:①原子守恒法:HNO3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1、蒸馏有何应用?恒沸混合物能否用蒸馏法分离? 2、在蒸馏装置中,把温度计水银球插至液面上或温度计水银球上端在蒸馏头侧管下限的水平线以上或以下,是否正确?为什么? 3、蒸馏前加入沸石有何作用?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能否立即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当重新进行蒸馏时,用过的沸石能否继续使用? 1、答:蒸馏过程主要应用如下: (1)分离沸点有显著区别(相差30℃以上)的液体混合物。 (2)常量法测定沸点及判断液体的纯度。 (3)除去液体中所夹杂的不挥发性的物质。 (4)回收溶剂或因浓缩溶液的需要而蒸出部分的溶剂。 恒沸混合物不能用蒸馏法分离。 2、答:都不正确。温度计水银球上端应与蒸馏头侧管的下限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保证在蒸馏时水银球完全被蒸气所包围,处于气液共存状态,才能准确测得沸点。 3、答:蒸馏前加入沸石的作用是引入气化中心,防止液体过热暴沸,使沸腾保持平稳。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决不能立即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因为这样往往会引起剧烈的暴沸泛液,也容易发生着火等事故。应该待液体冷却至其沸点以下,再加入沸石为妥。当重新进行蒸馏时,用过的沸石因排出部分气体,冷却后孔隙吸附了液体,因而可能失效,不能继续使用,应加入新的沸石。 1、测定熔点时,若遇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 (1)熔点管壁太厚。

(2)熔点管不洁净。 (3)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 (4)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 (5)加热太快。 2、为什么要求熔点的数据要有两个以上的重复?要达到此要求,操作上须注意些什么? 3、两个样品,分别测定它们的熔点和将它们按任何比例混合后测定的熔点都是一样的,这说明什么? 1、答:结果分别如下: (1)熔点管壁太厚,将导致所测熔点偏高。 (2)熔点管不洁净,将导致所测熔点偏低,熔程变宽。 (3)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将导致所测熔点偏低,熔程变宽。 (4)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将导致所测熔点偏高,熔程变宽。 (5)加热太快,将导致熔点偏高。 2、答:为了减少误差。要达到此要求,不可将已测样品冷却固化后再作第二次测定。每次应更换新的样品管,重新测定。 3、答:这说明两个样品是同一化合物。 1、重结晶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各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硫和氮部分练习试题

硫. 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1. Cl2和SO2都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混合后,再通入品红与BaCl2的混合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溶液很快褪色;②溶液不褪色; ③出现沉淀; ④不出现沉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 浓H2SO4在下列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A.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 2H2O B. C + 2H2SO4(浓) = CO2 + 2SO2 +2H2O C. 2FeO + 4H2SO4(浓) = Fe2(SO4)3 + SO2 + 4H2O D. Fe2O3 + 3H2SO4(浓) = Fe2(SO4)3 + 3H2O 3. 关于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它可使石蕊试液褪色B.与水作用生成硫酸 C.能使溴水褪色D.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和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4. 将二氧化硫通到显红色的酚酞试液中,发现红色消失,主要原因是SO2有 A.漂白性B.还原性C.氧化性D.溶于水显酸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迅速褪色B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三氧化硫 D.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浓的氯化钙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 6. 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的措施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搞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④⑤ 7.能证明SO2有漂白性的是 A.酸性KMnO4溶液通入SO2后紫色消失 B.显红色的酚酞溶液通入SO2后红色消失 C.品红溶液通入SO2气体后红色消失 D.溴水通入SO2气体后橙色消失 8.下列实验中: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使品红褪色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且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其中能证明有SO2存在的是 A.都能证明 B.都不能证明 C. ③④⑤能证明 D.只有⑤能证明 9.向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是 A.BaSO4 B.FeS C.BaSO3 D.S 10.在氢硫酸溶液中加入(或通入)少量下列物质,能使溶液pH减小的是 ①O2 .②Cl2. ③SO2. ④CuCl2 A. ①② B.②③④ C.②④ D. ②

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大量浓硫酸洒在皮肤上应立即用纱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 B.稀释时要将水沿器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欲除去NH3中的H2O,可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浓硫酸不分解、不挥发,所以能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A 【详解】 A.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当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故A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散发出去,故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气体,但氨气能与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故C错误; D.浓硫酸不分解、不挥发,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浓硫酸质量会增加,故D错误; 故选A。 2.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A.雷雨时空气中的 NO转化为NO2B.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C.用NaOH吸收NO2和NO D.工厂用NH3催化氧化制NO 【答案】B 【详解】 A.NO转化为NO2不是固氮作用的反应,选项A错误; B.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是由单质氮气转化为氨气,符合氮的固定的定义,选项B正确; C.用NaOH吸收NO2和NO不是固氮作用的反应,选项C错误; D.用氨气转化为NO不是固氮作用的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3.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难挥发性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强氧化性、酸性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吸水性 D.浓硫酸与少量胆矾晶体混合,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脱水性 【答案】B 【详解】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的

华东理工考研有机化学实验习题

有机实验综合习题(蓝色加粗的2道题为07年的原题,很有价值!,这些我花了不少时间才整理出来的,我还有其它很有用的资料,需要时再联系我!) 一、选择题 1 水蒸气蒸馏时,被蒸馏液体的量不能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 B ) A 1/3 B 2/3 C 1/2 D 1/5 2 在以苯甲醛和乙酸酐为原料制备肉桂酸的实验中,水蒸气蒸馏时蒸出的是( B ) A 肉桂酸 B 苯甲醛 C 碳酸钾 D 醋酸酐 3下列有机试剂中能使FeCl3显色的是( D ) A 阿斯匹林 B 乙酰苯胺 C 肉桂酸 D 水杨酸 4 在以苯甲酸和乙醇酯化制备苯甲酸乙酯的实验中,苯的作用是( C ) A 使反应温度升高 B 使反应温度降低 C将反应生成的水带出 D 将反应生成的酯带出 5 用薄层色谱分离混合物时,下列洗脱剂中洗脱能力最强的是( A ) A 丙酮 B 环己烷 C 乙醚 D 乙酸乙酯 6 减压蒸馏开始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 A先抽气后加热B边抽气边加热 C 先加热后抽气D以上皆可 7 对于未知液体的干燥,干燥剂应选用( D ) A 无水CaCl2 B K2CO3 C 金属Na D 无水Na2SO4 8 用毛细管测定熔点时,若加热速度太快,将导致测定结果( A ) A偏高B偏低C不影响D样品分解而无法测定 9 在由呋喃甲醛歧化反应制呋喃甲酸与呋喃甲醇的实验中,滴加氧化钠溶液时体系温度应控制在 ( B ) A 0~5℃ B 8~12℃ C 12~15℃ D 室温 10 在邻硝基苯酚与对硝基苯酚实验中,硝化时的温度应控制在( C ) A 0~5℃ B 8~12℃ C 10~15℃ D 室温 11 一般情况下,干燥液体时每10 mL液体中加入干燥剂的量是( A ) A 0.5~1 g B 1 g C 1~2 g D 2 g 12简单蒸馏时一般控制馏出液体的速度是( A ) A 每秒1~2滴 B 每1~2秒1滴 C 每2~3秒1滴 D 以上都不对 13 简单蒸馏一般能将沸点相差( D )度的液体分开? A 小于10℃ B 大于20 ℃ C 20~30℃ D 大于30℃ 14 在甲基橙的制备实验中,用(B )来检验重氮化的反应终点。 A PH试纸 B 淀粉-碘化钾试纸 C 刚果红试纸 D碘-碘化钾 15 下面哪个试剂不能用于鉴别醛?(C) A 2,4-二硝基苯肼 B 碘-碘化钾C三氯化铁 D 银氨溶液 16 重结晶脱色时,活性碳的一般用量是液体量的(A ) A 1%~2% B 0.5~1% C 2~3% D 不定 17测定熔点时,使熔点偏高的因素是( C ) A 试样有杂质 B 试样不干燥 C 熔点管太厚 D 温度上升太慢 18在苯甲酸的碱性溶液中,含有( C )杂质,可用水蒸气蒸馏方法除去。 A MgSO4 B CH3COONa C C6H5CHO D NaCl. 19久置的苯胺呈红棕色,用(C)方法精制。 A 过滤 B 活性炭脱色 C 蒸馏 D 水蒸气蒸馏 20检验重氮化反应终点用(A)方法。 A 淀粉试纸变色 B 刚果红试纸变色 C 红色石蕊试纸变色 D PH试纸 21制备对硝基苯胺用(B)方法好。 A 苯胺硝化 B 乙酰苯胺硝化再水解 C 硝基苯硝化再还原 22用(B)方法处理残留的少量金属钠屑。

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

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 一、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1.随着工业的发展,酸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完成下列填空: (1)检验某次降雨是否为酸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O 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写出一条减少SO 2排放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酸雨样品的pH=5,则该样品中c (H +)=____________mol/L 。该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酸雨略有增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可用测量溶液pH 的方法 使用脱硫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10-5 232242H SO +O =2H SO 或222242SO +2H O+O =2H SO 【解析】 【分析】 (1)正常的雨水中溶解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电离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而使溶液呈酸性,正常雨水的pH 为5.6,如果雨水溶解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会使溶液的酸性更强,pH 小于5.6; (2)减少SO 2排放可采用脱硫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3)pH=-lg c (H +),由此计算c (H +),亚硫酸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硫酸,酸性增大。 【详解】 (1)正常雨水因溶解了二氧化碳而使其pH 为5.6,如果雨水中溶解了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使雨水变成亚硫酸或硝酸溶液,亚硫酸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硫酸和硝酸都是强酸,导致雨水的pH 减小,小于5.6,所以可用测量PH 的方法确定某次降雨是否为酸雨, 故答案为:可用测量溶液pH 的方法; (2)减少SO 2排放可采用脱硫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故答案为:使用脱硫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3)某酸雨样品的pH=5,则pH=-lg c (H +)=5则该样品中c (H +)=10-5 mol/L ;该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酸雨略有增大,亚硫酸或二氧化硫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硫酸,酸性增大232242H SO +O =2H SO 或222242SO +2H O+O =2H SO , 故答案为: 10-5;232242H SO +O =2H SO 或222242SO +2H O+O =2H SO 。 【点睛】 亚硫酸或二氧化硫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硫酸,酸性增大。 2.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的主要物质之一。含二氧化硫的工业尾气可用如下方法来处理并制得有广泛用途的石膏。

人教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 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常压、使用催化剂 D.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一定可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答案】C 【详解】 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则X是硫酸,D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则D 是三氧化硫,B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则B是二氧化硫。 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脱水性,A错误; B.若A是铁,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所以足量铁与浓硫酸在室温下不能完全溶解,B错误; C.工业上,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条件为450℃、常压、使用催化剂,C正确;D.若A是碳,浓硫酸和碳在加热时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碳和少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不能产生白色沉淀,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2.下列叙述与氮的固定无关的是 A.工业合成氨 B.工业上将氨转化为硝酸和其他含氮化合物 C.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 D.电闪雷鸣的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与氧气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答案】B 【分析】 氮的固定是指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详解】 A.工业合成氨属于氮的固定,属于人工固氮,故A不选; B.工业上将氨转化为硝酸和其他含氮化合物,属于含氮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与固氮无关,故选B; C.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属于微生物固氮,故C不选;D.电闪雷鸣的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属于自然固氮,故D

环境化学练习题

题型 一、名词解释(3×10) 2. 光化学反应是指。 1、光化学烟雾 2、生长物质代谢和共代谢 3、湿沉降 4、亨利定律 5、酚酞碱度和总碱度 二、填空题(1×20) 1. 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取决于三个因素,即、、。 3.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的是来自太阳波长小于nm的紫外光。 4. 大气中以气态形式存在的碳氢化合物的碳原子数主要有个,其他的碳氢化合物大部分以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5. 由污染源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主要硫氢化物是。 6. 在硫酸型烟雾的形成过程中,SO2变为SO3氧化反应主要靠滴 中及和的催化作用而加速完成。 7. 水环境中交替颗粒的专属吸附是指。 8. 组成水中碱度的物质可以归纳为三类:、、。 9. 有机物的水解作用,整个反应可表示为。 10. 腐殖质在结构上的显著特点是含有苯环、、和。 11. 重金属污染物大部分以形态存在于水体。 12. 光解作用的敏化光解是指。 13. 土壤的活性酸度是指,潜在酸度是指。 14. 腐殖质、粘土、砂土缓冲能力大小的顺序为。 15. 土壤氧化还原能力的大小可以用土壤的来衡量。 16. 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作用的主要机制有,, ,。 17. 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可分为、、、 和。 18. 生物积累指的现象。 19. 甲烷发酵必须在条件下。产甲烷菌产生甲烷的主要途径如反应式、所示。 20. 水俣病的致病性物质是甲基汞、和。 1.砷在pH4—7天然水体中存在的主要化学形态有 (1)H2AsO4-、HAsO42-(2)H2AsO4-、H3AsO3 (3)HAsO42-、H3AsO3 (4)H3AsO3、HAsO42- 2.光化学烟雾是一个链反应,链引发反应主要是 (1)丙烯氧化生成具有活性的自由基 (2)HO2和RO2等促进了NO向NO2转化 (3)NO2的光解 (4)甲醛在光的照射下生成自由基 3.属于我国酸雨中关键性离子组分的是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乙酰苯胺的制备(苯胺5ml、冰醋酸7.5ml,生成苯-NHCOCH3+、水,韦氏分馏柱、温度计蒸馏头尾接管等、布氏漏斗抽滤) 1.制备乙酰苯胺为什么选用乙酸做酰基化试剂?(乙酰氯、乙酸酐反应过于激烈。) 答:冰醋酸与苯胺反应最慢,但反应平稳、易于控制,且醋酸价格较便宜。 2.为什么要控制分馏柱上端温度在100到110之间,若温度过高有什么不好? 答:主要由原料CH3COOH和生成物水的沸点所决定。控制在100到110度之间,这样既可以保证原料CH3COOH 充分反应而不被蒸出,又可以使生成的水立即移走,促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有于提高产率。 3.本实验中采用了那些措施来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 答:加入过量冰醋酸,分馏时加入少量锌粉,控制分馏时温度,不断除去生成的水。 4.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哪些?哪一种较经济?哪一种反应最好? 答: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乙酸、乙酸酐和乙酰氯。乙酸较经济。乙酰氯反应速度最快,但易吸潮水解。因此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反应。 实验二重结晶(乙酰苯胺,加热溶解、稍冷却、加活性炭、继续加热、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 1.重结晶一般包括哪几个操作步骤?各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答:重结晶一般包括:溶解、脱色、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干燥等操作步骤。各步操作的目的如下: 熔解:配制接近饱和的热溶液; 脱色:使样品中的有色杂质吸附于活炭上,便于在热过滤时将其分离;热过滤:除去样品中的不溶性杂质; 冷却结晶:使样品结晶析出,而可溶性杂质仍留在溶液中;抽滤:使样品可溶性杂质与样品分离。干燥:使样品结晶表面的溶剂挥发。 2.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加活性炭?应当怎样加活性炭? 答:样品颜色较深时,需要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为了防止爆沸,加活性炭时应将热溶液取下稍冷后再加。3.为什么热过滤时要用折叠滤纸? 答:增大过滤面积,加快过滤速度。 4.为什么利用重结晶只能提纯杂质含量低于5%的固体有机物? 答:如果样品中杂质含量大于5%,则可能在样品结晶析出时,杂质亦析出,经抽滤后仍有少量杂质混入样品,使重结晶后的样品纯度仍达不到要求。 5、某一有机化合物进行重结晶,最适合的溶剂应该具有哪些性质? 答:(1)与被提纯的有机化合物不起化学反应。(2)因对被提纯的有机物应具有热溶,冷不溶性质。(3)杂质和被提纯物质,应是一个热溶,一个热不溶。(4)对要提纯的有机物能在其中形成较整齐的晶体。(5)溶剂的沸点,不宜太低(易损),也不宜太高(难除)。(6)价廉易得无毒。 6、将溶液进行热过滤时,为什么要尽可能减少溶剂的挥发?如何减少其挥发?答:溶剂挥发多了,会有部分晶体热过滤时析出留在滤纸上和漏斗颈中,造成损失,若用有机溶剂,挥发多了,造成浪费,还污染环境。为此,过滤时漏斗应盖上表面皿(凹面向下),可减少溶剂的挥发。盛溶液的容器,一般用锥形瓶(水溶液除外),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乙酰苯胺的制备(苯胺5ml、冰醋酸,生成苯-NHCOCH3+、水,韦氏分馏柱、温度计蒸馏头尾接管等、布氏漏斗抽滤) 1.制备乙酰苯胺为什么选用乙酸做酰基化试剂?(乙酰氯、乙酸酐反应过于激烈。) 答:冰醋酸与苯胺反应最慢,但反应平稳、易于控制,且醋酸价格较便宜。 2.为什么要控制分馏柱上端温度在100到110之间,若温度过高有什么不好? 答:主要由原料CH3COOH和生成物水的沸点所决定。控制在100到110度之间,这样既可以保证原料CH3COOH 充分反应而不被蒸出,又可以使生成的水立即移走,促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有于提高产率。 3.本实验中采用了那些措施来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 答:加入过量冰醋酸,分馏时加入少量锌粉,控制分馏时温度,不断除去生成的水。 4.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哪些?哪一种较经济?哪一种反应最好? 答: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乙酸、乙酸酐和乙酰氯。乙酸较经济。乙酰氯反应速度最快,但易吸潮水解。因此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反应。 实验二重结晶(乙酰苯胺,加热溶解、稍冷却、加活性炭、继续加热、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 1.重结晶一般包括哪几个操作步骤?各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答:重结晶一般包括:溶解、脱色、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干燥等操作步骤。各步操作的目的如下: 熔解:配制接近饱和的热溶液; 脱色:使样品中的有色杂质吸附于活炭上,便于在热过滤时将其分离;热过滤:除去样品中的不溶性杂质; 冷却结晶:使样品结晶析出,而可溶性杂质仍留在溶液中;抽滤:使样品可溶性杂质与样品分离。干燥:使样品结晶表面的溶剂挥发。 2.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加活性炭?应当怎样加活性炭? 答:样品颜色较深时,需要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为了防止爆沸,加活性炭时应将热溶液取下稍冷后再加。3.为什么热过滤时要用折叠滤纸? 答:增大过滤面积,加快过滤速度。 4.为什么利用重结晶只能提纯杂质含量低于5%的固体有机物? 答:如果样品中杂质含量大于5%,则可能在样品结晶析出时,杂质亦析出,经抽滤后仍有少量杂质混入样品,使重结晶后的样品纯度仍达不到要求。 5、某一有机化合物进行重结晶,最适合的溶剂应该具有哪些性质? 答:(1)与被提纯的有机化合物不起化学反应。(2)因对被提纯的有机物应具有热溶,冷不溶性质。(3)杂质和被提纯物质,应是一个热溶,一个热不溶。(4)对要提纯的有机物能在其中形成较整齐的晶体。(5)溶剂的

人教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许多装有化学物质的瓶子上贴有危险警告标志,下面是一些危险警告标志,其中标志贴错的是( ) 选项A B C D 物质浓硝酸汽油纯碱氯酸钾 危险警 告标志 【答案】C 【详解】 A.浓硝酸有腐蚀性,是腐蚀品,故A正确; B.汽油易燃烧,是易燃液体,故B正确; C.纯碱属于盐,可用于食品加工,不是剧毒品,故C错误; D.氯酸钾有强氧化性,易爆炸,是爆炸品,故D正确; 答案选C。 2.自然界的氮循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N2与O2反应生成NO B.②中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③中氮元素只被氧化 D.氧元素参与了氮循环 【答案】C 【详解】 A. N2和O2在放电作用下化合,生成NO,NO被氧化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故A

正确; B. 氮的固定是指氮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的过程,大气中氮气转化成氮肥属于人工固氮,故B正确; C. ③中细菌还原硝酸根中正五价的氮,生成无污染的0价的氮气,所以③中氮元素被还原,而不是被氧化,故C错误; D. 如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氧元素参与,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氧元素参加,故D正确; 题目要求选不正确的,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氮以及化合物的性质,理解还原反应、人工固氮等知识点是解答的关键,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 3.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①中的物质②中的物质预测①中现象 A淀粉碘化钾溶液浓硝酸无明显现象 B酚酞溶液浓盐酸无明显现象 C氯化铝溶液浓氨水有白色沉淀 D湿润红纸条饱和氯水红纸条褪色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 A.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进入淀粉KI溶液,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KI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色,故A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进入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变色,故B 正确;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氯化铝溶液,一水合氨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故C正确; D.饱和氯水挥发出氯气,氯气与湿润红纸条接触,氯气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

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docx

氮及其化合物小练 1. 下列叙述与氮元素的循环无关的是() A.工业合成氨的过程是固氮的过程 B.自然界中,氨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后的产物 C.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做保护气 D.电闪雷鸣的雨天,N2与 O2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 2.科学家预测,氨有望取代氢能,成为重要的新一代绿色能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催化剂 A.液氨作为清洁能源的反应原理是4NH3+ 5O2==========4NO+ 6H2O △ B.液氨具有腐蚀性和毒性,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液氨泄漏 C.氨气比空气轻,标准状况下密度约为0.76 g ·L-1 D.氨气与氢气相比,优点在于氨气不容易发生爆炸,使用时更安全 3.下列制备氨水的实验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A B C D n mL O。 m>n,4.将充有n mL NO 和m mL NO 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然后通入 22 则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为() mL mL mL mL 5.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则图③的试管中的现象是() A.无明显现象,因稀 4 H2SO不与铜反应 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 C.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 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红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2+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 8H +2NO3 ===3Cu +2NO↑+ 4H2O D. 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现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氮及其化合物小练 1.下列叙述与氮元素的循环无关的是( ) A .工业合成氨的过程是固氮的过程 B .自然界中,氨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后的产物 C .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做保护气 D .电闪雷鸣的雨天,N 2与O 2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 2.科学家预测,氨有望取代氢能,成为重要的新一代绿色能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液氨作为清洁能源的反应原理是4NH 3+5O 2==========催化剂 △4NO +6H 2O B .液氨具有腐蚀性和毒性,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液氨泄漏 C .氨气比空气轻,标准状况下密度约为0.76 g·L -1 D .氨气与氢气相比,优点在于氨气不容易发生爆炸,使用时更安全 3.下列制备氨水的实验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4.将充有n mL NO和m mL NO2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然后通入n mL O2。m>n,则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为( ) mL mL mL mL 5.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则图③的试管中的现象是( )

A .无明显现象,因稀H 2SO 4不与铜反应 B .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 C .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 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B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红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 +8H ++2NO - 3===3Cu 2++ 2NO↑+4H 2O D .HNO 3→NO→NO 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现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NH +4+OH -=====△NH 3↑+H 2 O B .NaOH 溶液与NH 4Cl 溶液混合加热:NH +4+OH -=====△NH 3·H 2O C .氨水中加盐酸:NH 3·H 2O +H +===NH +4+H 2O D .氨水中通入少量CO 2:CO 2+NH 3·H 2O===NH +4+HCO -3+H 2O 8.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NO 2,NO 2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

有机化学试验思考题百度文库

基本操作知识 1.学生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冷凝管有哪些?各用在什么地方? 管,空气冷凝管及刺形分馏柱等。直形冷凝管一般用于沸点低于140℃的液体有机化合物的沸点测定和蒸馏操作中;沸点大于140℃的有机化合物的蒸馏可用空气冷凝管。球形冷凝管一般用于回流反应即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装置中(因其冷凝面积较大,冷凝效果好);刺形分馏柱用于精馏操作中,即用于沸点差别不太大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中。 2.什么时候用气体吸收装置?如何选择吸收剂? 答:反应中生成的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如卤化氢、二氧化硫)或反应时通入反应体系而没有完全转化的有毒气体(如氯气),进入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此时要用气体吸收装置吸收有害气体。选择吸收剂要根据被吸收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来决定。可以用物理吸收剂,如用水吸收卤化氢;也可以用化学吸收剂,如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和其它酸性气体。 3.有机实验中,什么时候用蒸出反应装置?蒸出反应装置有哪些形式? 答:在有机实验中,有两种情况使用蒸出反应装置:一种情况是反应是可逆平衡的,随着反应的进行,常用蒸出装置随时将产物蒸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另一种情况是反应产物在反应条件下很容易进行二次反应,需及时将产物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以保持较高的产率。蒸出反应装置有三种形式:蒸馏装置、分馏装置和回流分水装置。 4. 有机实验中有哪些常用的冷却介质?应用范围如何? 答:有机实验中常用的冷却介质有:自来水,冰-水,冰-盐-水等,分别可将被冷却物冷却至室温,室温以下及0℃以下 5. 有机实验中,玻璃仪器为什么不能直接用火焰加热?有哪些间接加热方式?应用范围如何? 答:因为直接用火焰加热,温度变化剧烈且加热不均匀,易造成玻璃仪器损坏;同时,由于局部过热,还可能引起有机物的分解,缩合,氧化等副反应发生。间接加热方式和应用范围如下:在石棉网上加热,但加热仍很不均匀。水浴加热,被加热物质温度只能达到80℃以下,需加热至100℃时,可用沸水浴或水蒸气加热。电热套空气浴加热,对沸点高于80℃的液体原则上都可使用。油浴加热,温度一般在100- 250℃之间,可达到的最高温度取决于所用油的种类,如甘油适用于100-150℃;透明石蜡油可加热至220℃,硅油或真空泵油再250℃时仍很稳定。砂浴加热,可达到数百度以上。熔融盐加热,等量的KNO3和NaNO3在218℃熔化,在700℃以下稳定,含有40%NaNO2,7% NaNO3和53%KNO3的混合物,在142℃熔化,使用范围为150-500℃。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1)实验室欲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氨气。 ①请在图中烧瓶内绘出导管所缺部分______________。 ②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吸收多余的氨气,烧杯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2)氨有很多重要性质。 ①将酚酞溶液滴加到氨水中溶液呈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管道工人曾经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如出现白烟,说明有氯气泄露,同时还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气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氨的两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水(或稀盐酸、硫酸等) 氨 水显碱性 8NH3+3Cl2===N2+6NH4Cl 作制冷剂、制化肥等 【解析】 【分析】 (1)①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且氨气和氧气不反应,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只能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②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据此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③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气是碱性气体所以也极易溶于酸,据此分析氨气的吸收方法; (2) ①氨水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存在氢氧根离子大于氢离子浓度,据此进行分析; ②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原子守恒规律,推断出氨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 【详解】 (1)①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且氨气和氧气不反应,所以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即导气管应该“短进长出”,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