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考试》理综试卷二

《中国考试》理综试卷二

《中国考试》理综试卷二
《中国考试》理综试卷二

2008届二模考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Mg- 24。

第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是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所控制,如果某人突遇寒冷,最初一段时间,其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趋势是图中的

2.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3结构与6结构的形成有关。

B. 甲乙两细胞都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C. 乙图是自养型细胞,该细胞的遗传物质共有4种碱基。

D. 4、5所示结构的区别之一是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3.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烟草中找到了一抗病基因,现拟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基因转入棉花,培育抗病棉花品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要获得该抗病基因,可采用从细胞中分离、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等方法。为了能把该抗病基因转入到棉花细胞中,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

B.要使运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首先应使用限制酶进行切割。假如运载体被切割后,得

到的分子末端序列为,则能与之连接的抗病基因分子末端是。

C.限制酶切割完成后,采用DNA连接酶将运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

D.将连接得到的DNA分子导入农杆菌,然后用该农杆菌去感染棉花细胞,利用植物细胞具有的全能性进行组织培养,从培养出的植株中筛选出抗病的棉花。

白芥幼苗在光下和黑暗中生长情况图

4.外界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其中以光影响最大。

如图所示白芥幼苗在光下和黑暗中生长情况,结合所

学知识点判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

B .光调节植物整个生长发育,以便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C .暗中生长的植物表现出茎细而长、顶端呈钩状弯曲和 叶片小而呈黄白色;若给该幼苗一个微弱的闪光,可能观察到茎伸长减慢、弯钩伸展,合成叶绿素等现象。

D .虽然缺乏光,可是因为黑暗中的幼苗具有全部遗传信 息,所以大部分的基因可以表达出来。

5.生物生存所依赖的无机环境因素对生物有重要作用。

右图表示一种夜蛾的蛹发生滞育与日照长短及温度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温度30℃,日照时数为12小时时,这种夜蛾的滞育率最高。

B .只有温度20℃时,日照时数为12小时时,夜蛾蛹的不滞育率接近0%。

C .夜蛾蛹发生滞育率与日照时数一直呈反比关系。

D .该日照条件也适用于长日照植物开花。

6.化学与科技、社会、生产密切结合,下列做法合理合法的是

A .汽油中添加乙醇制备“乙醇汽油”,可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B .养鸭厂添加苏丹红制“红心鸭蛋”,可使鸭蛋色泽鲜艳、美观

C .化妆品中添加含铬物质制美白润肤“SK-Ⅲ”,可使女性青春永驻

D .汽水中添加林丹、毒死蜱和七氯苯等药剂制“××可乐”,以增强口感和余味 7.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N A 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25℃,1.01×105Pa ,64gSO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

C. 2.4g 金属镁被还原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

D.标准状况下,11.2LH 2O 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 △

_____Fe(OH)

3

↓+3H+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O32-+2H+===CO2↑+H2O

C.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MnO2+2H++2Cl-△

_____Cl

2

↑+Mn2++H2O D.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2Fe3++Cu===2Fe2++Cu2+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

B.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C.在0.1mol·L-1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

D.0.1mol·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 11.某温度下,在体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气体,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A(g)B(g)+2C(g);△H=+aKJ/mol (a>0)

2 min后反应达平衡,A为0.4 mol。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B物质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min)

B.充分反应后,反应吸收的热量为0.3aKJ

C.达平衡后,若容器体积缩小到2.5L,保持温度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若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起始时充入0.5 mol B和1 mol C,则达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仍为0.4mol

12.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为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8O6

B. 易起氧化及加成反应

C. 可以溶解于水

D. 在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地存在

13.在25mL0.1mol/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曲线如下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比较正确的

A.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

c(Na+) > c(CH3COO—) > c(OH—) > c(H+)

B.在B点,a>12.5,且有:c(Na+) = c(CH3COO—) > c(OH—) = c(H+)

C.在C点:c(Na+)>c(CH3COO—) > c(H+) > c(OH—)

D.在D点:c(CH3COO—) + c(CH3COOH) == c(Na+)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

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华盛顿号航空母舰, 载重102000T ,动力装置是2座A 4W 核反应堆,用4台蒸汽轮机推进,

其功率可达 2.09×105kw 。设想如能创造一理想的没有摩擦的环境,用一个人的力量去拖这样一艘航空母舰,则从理论上可以说

A .航空母舰惯性太大,所以完全无法拖动。

B .一旦施力于航空母舰,航空母舰立即产生一个加速度。

C .由于航空母舰惯性很大,施力于航空母舰后,要经过一段很长时间后才会产生一个明显的加速度。

D .由于航空母舰惯性很大,施力于航空母舰后,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才会产生一个明显的速度。

15.红外线遥感技术已在气象、资源、农业和军事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种红外遥感技术

是利用了下列哪种红外线的特征 A. 较强的荧光效应 B.较容易发生干涉 C. 较强的衍射能力 C.很好的全反射性能16.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B .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 .γ射线一般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强

D .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17.全世界每年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排入地球的大气层中,造成温室效

应。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人类生态环境的安全。为了减少温室效应造成的负面影响,有的科学家受到了啤酒在较高的压强下能够溶解大量的二氧化碳启发,设想了一个办法:可以用压缩机将二氧化碳送入深海底,永久贮存起来。海底深处,压强很大,温度很低,海底深水肯定能够溶解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找到了一个永远的 “家”,从而避免温室效应。在将二氧化碳送入海底深处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压缩机对二氧化碳做功,能够使其内能增大

B.二氧化碳与海水间的热传递能够使其内能减少

C.二氧化碳分子平均动能会减小

D.每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动能都会减小

18.在某星球表面以初速度V 0 竖直上抛一个物体,若物体只受该星球引力作用,忽略其他力的

影响,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已知该星球的直径为D ,如果要在这个星球上发射一颗绕它的表面运行的卫星,其环绕速度为 A.

D H v 20 B.H D v 20 C.H D v

20 D.H

D

v 0 19.已知在单摆a 完成8次全振动的时间内,单摆b 完成6次全振动,两摆摆长之差为0.7m .则

两单摆摆长l a 与l b 分别为 A .l a = 2.8m , l b = 2.1m B .l a = 2.1m , l b = 2.8m

C .l a = 1.6m , l b = 0.9m

D .l a = 0.9m , l b =1.6m

20.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滑块,沿固定的斜面匀速下滑,现加上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

场,电场强度为E ,且qE <mg ,对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将沿斜面减速下滑

B .物体仍沿斜面匀速下滑

C .加电场后,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不变

D .加电场后,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小

21.以下三图中除导体棒ab 可动外,其余部分均固定不动,甲

图中的电容器C 原来不带电。设导体棒、导轨和直流电源的电阻均可忽略,导体棒和导轨间的摩擦也不计。图中装

置均在水平面内,且都处于方向垂直水平面(即纸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导轨足够长。今给导体棒ab 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 0 ,在甲、乙、丙三种情形下导体棒ab 的最终运动状态是

A. 三种情形下导体棒ab 最终均做匀速运动

B. 甲、丙中,ab 棒最终将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乙中,ab 棒最终静止

C. 甲、丙中,ab 棒最终将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乙中,ab 棒最终静止

D. 三种情形下导体棒ab 最终均静止

第Ⅱ卷(共10题,共174分)

22.(17分)

(1)某同学在做“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时,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A 条纹中心时(图甲),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a )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B 条纹中心时(图乙),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b )所示,已知双缝间距为0.5mm ,从双缝到屏的距离为

1m ,则图(a )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mm 。图(b )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mm 。所测光波的波长为 m.(波长计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甲乙两位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a )所示的电路测定定值电阻R 0、电源的电动势E

A

B

(乙)

A

B

(甲)

cm

123

10

(3)

(a) cm

1

2

3

10

(4)(b)

内电阻r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某一方向移动时,甲同学记录了电流表和A 和电压表V 1的测量数据,乙同学记录的是电流表和A 和电压表V 2的测量数据。表格一、表格二分别是测量的数据。

表格一

①用实验数据分别作出R 0

的U -I 图像以及电源的U -I 图像。

②根据U -I 图像,可以求出定值电阻R 0= Ω,电源电动势E = V ,内电阻r = Ω。

23.(16分) 2006年3月17日,俄罗斯“勇士”特技飞行团在我国著名旅游胜地张家界进行特技飞行表演,这次执行穿越大门山飞行任务的是俄罗斯著名的“苏—27 "喷气式战斗机。工业上将喷气式飞机向后喷出燃气产生的推力和自身重力的比称为推重比,已知“苏—27”型战斗机的推重比最大可达1.1:1。在一次零重力实验中,飞行员操纵该型号飞机,从1450 m 的高度,以170 m/s 的初速度沿竖直直线加速提升,30s 后撤去动力,此后至多可以获得多长时间的零重力状态?(为保证安全,飞机离地面的高度不能低于1000 m ,计算中g 取10 m/s 2,空气阻力不计) 24.(19分)

R 0的U -I 图像

电源的U -I 图像

一劲度系数k =800N/m 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着质量均为12kg 的物体A 、B ,将它们竖直静止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现将一竖直向上的变力F 作用在A 上,使A 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0.40s 物体B 刚要离开地面。(附:弹簧的弹性势能公式:2

2

1kx E P

,k 劲度系数,x 为弹簧的形变量。设整个过程弹簧都在弹性限度内,取g = 10m/s 2。)求: ⑴此过程中所加外力F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⑵此过程中力F 所做的功。

25.(20分)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斜面上静止着一个质量为m 的带正电的小球,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范围足够大,斜面倾斜α=370,在斜面顶端设置一极短的竖直圆管,圆管的作用是能使小球经过圆管后速度大小不变而方向变为竖直方向,现给小球一个沿平行于斜面向上的瞬时冲量I ,小球即沿斜面向上运动,当小球一离开斜面的同时使电场方向改成水平向左,场强大小不变,并撤去斜面。不计空气阻力的作用 (取sin37°=0.6, cos37°=0.8)。求:

(1)小球离开斜面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从离开斜面至到达运动过程中的最高点时电势能变化量。 (3)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最小动量的大小及方向。 26.(14分)

A 、

B 、

C 、D

(1)若A 是可溶性强碱,B 是正盐,D 不溶于稀硝酸,则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 是正盐,D 既可溶于盐酸又可溶于NaOH 溶液。 ① A 是NaHCO 3时,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A 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且A 和B 以物质的量之比为2:1混合时,推知B 的 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3)若A 是碳化钙(CaC 2),A 与B 的溶液反应时只生成C 、CaCO 3和水;C 的燃烧热为

1300 kJ·mol -1

,则B 得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C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2分)

A 、

B 、

C 、

D 为四种短周期元素,A 、B 、D 的原子序数和原子半径均依次增大,这三种元素分别属于不同的周期,B 、D 同主族。A 、B 可以形成A 2B 和A 2B 2的两种通常情况下呈液态

的共价化合物;B、C形成的两种离子化合物溶于水,其所得的溶液均呈强碱性;C的单质常温下可与A2B剧烈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符号: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写出B、C两元素形成的四原子核化合物X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两种均含A、B、C、D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间发生反应,且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了除去A2DB4稀溶液中混有的A2DB3,常采用A2B2为氧化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5分)

现需设计一套实验装置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并测量电解产生的氢气的体积约6mL和检验氯气的氧化性(不应将多余的氯气排入空气中)。

(1)试从上图中选用几种必要的仪器,连成一整套装置,各种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填编号)是:A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炭棒接直流电源的________极;

(3)能说明氯气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假定装入的饱和食盐水为50mL(电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当测得的氢气为5.6mL(标准状况)时停止通电。摇匀U形管内的溶液后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__。29.(19分)

A为某芳香烃的衍生物,只含C、H、O三种元素,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又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A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但可被新制Cu(OH)2氧化为B,B能浓硫酸存在和加热时,发生分子内的酯化反应生成C,C分子中有一个含氧的六元环。

(1)B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填名称);

(2)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A的可能的结构式:

(3)写出任意一种A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任意一种B生成的C的结构简式

(5) A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饱和脂肪酸的酯类,且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有(写出其中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22分)

Ⅰ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著名遗传学家摩尔根做了以下实验:第一组,让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交配,后代全是红眼果蝇;第二组,让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交配,后代既有红眼果蝇又有白眼果蝇,并且白眼果蝇全是雄性,红眼果蝇全是雌性。

材料2: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长翅果蝇幼虫的正常培养温度为25度,科学家将孵化后4-7天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37度的环境下处理6-24h后,得到了某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材料3:研究证明,果蝇的长翅对残翅、灰身对黑身是显性现状,单独观察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1)分析材料1可知,两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如果第一组子代中的红眼雌果蝇与第二组子代中的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后代白眼雄果蝇占总数的。

(2)在材料1中,摩尔根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个特定的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有力地说明了。

(3)材料2中的试验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是。

(4)如何验证材料3中的灰身和黑身、长翅和残翅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行为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Ⅱ在生产生活中,长期大量使用药物,许多细菌、植物和害虫等都出现了抗药性,抗药性在群体中迅速蔓延。分析并回答:

(1)细菌抗药性的产生,往往是由于细胞质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2)有些杂草对除草剂也能产生抗药性。这是由于杂草的叶绿体中,某个发生了突变的基因所独立编码的一种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蛋白质发生了改变,除草剂不能再与其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因而不能再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这种抗药性的遗传,其特点是:。

(3)生产上用化学杀虫剂杀虫,常导致害虫再度大爆发。其原因除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外,生态学原因还有:。

(4)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的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它作物,供棉铃虫取食。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5)通过基因工程,能培育出理想的抗虫植物。不仅能减轻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还能降低生产成本。研究发现,抗虫植物的抗虫特性并不能一劳永逸。试分析其原因:

31.(20分)科研人员在研究植物无机离子的运输途径时做了如下实验,已知导管分布在木质部内,筛管分布在韧皮部内:

实验1:将柳茎一段的韧皮部与木质部分离开来,在两者之间插入或不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在柳树根部施42k,5h后测定42k在柳茎的分布。如下

图所示,并记录结果在下表中,分析说明:

42

k 在柳茎中的分布

(1)实验l 中的研究者所设计的变量是 。 (2)试运用所学知识,对研究结果作出解释。

实验结果A :有蜡纸隔开的 (部位)含有大量的42

k ,而 (部位)几乎没有42

k 。这就说明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果B :在 部分以及不插入蜡纸的试验中,

(部位)有较多的42

k 。这就说明___ __________ ;

实验2:将棉花一段茎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分开,其间插入蜡纸,叶片施用32PO 42-,1h 后测

定32P 的分布,结果在剥离的韧皮部含大量32P ,而剥离的木质部没有32

P 。

(3)试根据实验2的结果作出结论: 。 (4)请参照实验1和实验2的设计思路,设计实验探究植物叶片合成的有机物的运输途径,并预计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

Ⅰ ; Ⅱ

; Ⅲ 。 预测试验结果: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答案

卷Ⅰ

卷Ⅱ

22.(1) 11.4 16.7 6.6×10-7∽6.7×10-7 (7分)

(2)

①(见图) (4分)

②2.0, 1.50, 1.0,(6分)三个答案的范围为1.9~2.1,1.48~1.52;0.8~1.2 23. (16分) 60s

24.(19分)⑴285N 45N ⑵85.5J 25.(20分)

( 1) v 0=I/m (2)电势能减少m

I 3292

(3)最小动量P =mv=0.6mv 0=0.6I 方向与电场方向夹角为37°斜向上。 26.⑴(NH 4)2SO 4 (NH 4)2SO 4+Ba(OH)2=BaSO 4↓+2NH 3↑+2H 2O

⑵① Al 3++3HCO 3-

=Al(OH)3↓+3CO 2↑ ②Al 2(SO 4)3 ⑶ Ca(HCO 3)2

2C 2H 2 (g)+5O 2(g)===4CO 2(g)+2H 2O(g);△H =-2600 kJ·mol -

1 27.(1)B :O C :Na

(2)O H SO H HSO 223+↑++

-

(3)H 2O 2+ H 2SO 3

= 2H +

+ SO 42-

+ H 2O

28.(1)G 、F 、I ; D 、E 、C ;(2)正

(3)淀粉-KI 溶液变成蓝色; (4)12 29.(1) 羧基 羟基

(2) (3)

(4)

(5)

30.

(每空2分,共22分)

Ⅰ (1)X b

Y+X B X B

、X b X b

+X B

Y ; 1/4 (2)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3)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性状的形成同时受环境影响

(4)方法一:取F1与黑身残翅测交,如果分离比试1:1:1:1说明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 方法二:让F1自交,如果后代分离比是9:3:3:1说明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 Ⅱ(1)质粒 (2)母系遗传

(3)害虫的天敌大量死亡,破坏了生物链的结构

(4)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进化速度

(5)a:害虫会经突变和自然选择而产生对抗虫植物的适应;b:抗虫植物也会发生变异,而使后代失去抗虫特性。

31.(1)在茎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插入不透水的蜡纸(1分) 茎中不插人蜡纸的植株或茎中没有插入蜡纸的茎段(1分)

(2)木质部(1分) 韧皮部(1分) 根部吸收的无机盐离子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由下向上运输的(2分);在实验枝条上韧皮部和木质部没被分离的部分(1分) 韧皮部(或韧皮部和木质部)(1分) 无机盐的离子能在茎中横向运输,通过木质部到韧皮部(2分) (3)叶片所吸收的无机盐离子是通过韧皮部(筛管)向下运输的。(2分)

(4)实验步骤:

①将植物茎(基部无叶部分)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剥离,中间插人不透水的蜡纸(2分)

②用透明的塑料袋装含有14CO2混合气体,将植物顶端的枝叶套住并封紧封口,将装置于光下(2分)

③一段时间后测定14C的分布(2分)

预计结果:在剥离的韧皮部含有大量14C (1分),而剥离的木质部没有14C (1分)

近三年物理中考试卷分析

云南省近三年(2014、2015、2016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近三年云南省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的物理试卷,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和《云南省新课程高中(中专)招生考试说明与复习指导》为依据进行命题,全面考查我省课改实验区考生对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及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达到的程度,为高级中学对考生进行综合、择优录取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为了把握中考命题的动向,在复习中有规可行,有法可依,最大限度地提高中考成绩,现分析近三年的中考物理试卷如下。 一、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及题型(2014年) 1、由市上统一命题制卷,统一考试,统一电脑网络阅卷。试题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有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2、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试卷内容覆盖面按考试标准中所列知识点计算,不低于65%。易:中:难=7:2:1。 4、分值分布 以题型分:选择题:24分 填空题:20分 实验探究题:25分 综合题:31分 以内容分:力学约占:38% 电学约占:37% 热学约占:15% 光学约占:10%

三、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的特点 1.在重视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生产、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2.以现实生活为命题背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 3.以课本为中心,全面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5.体现物理知识及概念的建立是以实验为基础,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6.命题联系"STS"教育,开放性的考查了学生实验把握的猜想和结论归纳总结 。 7.试题具有开放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8.注重学生综合能力,考查学生的计算、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能力

2017高考理综全国二卷(化学部分)

2017高考理综全国二卷(化学部分)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部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A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1mol·1L-NH 4CL溶液中, 4 NH+的数量为0.1A N B.2.4gMg与H 2SO 4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A N C.标准状况下,2.24LN 2和O 2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

0.2 A N D.0.1mol H 2和0.1mol I 2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 分子总数为0.2 A N 9.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d>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 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 单质的氧化性强 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 氧化碳溶液,溶液 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氧化碳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 属钠反应产生可燃 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 的水垢,可将其清 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与氯气在光源 下反应后的混合气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卷(一)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2017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卷(一)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 35.5 K—39 Ca—40 Ti—48 Cr—52 Fe—56 Cu—64 Zn—65 Ag—108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金属钠反应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10种 B.12种 C.14种 D.16种 2.下列有关离子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钠溶于足量水中的离子方程式:Na+2H2O===Na++H2↑+2OH- B.加入铝粉后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中:NH+4、Na+、NO-3、Cl-可以大量共存 C.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氨水与盐酸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Cl-)>c(NH+4)>c(OH-)>c(H+) D.等物质的量的二元弱酸H2X与其钾盐K2X的混合溶液中c(K+)=c(H2X)+c(HX-)+c(X2-) 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Y、R同主族,Z、W、R同周期,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是常见的金属,电子层数等于主族序数,W单质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耐高温材料 B.WY2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C.原子半径按 X、Y、Z、R、W的顺序依次增大 D.熔沸点:X2R>X2Y

高考理综试卷分析及高考备考建议

2019高考理综试卷分析及2019高考备考建 议 一、总体上难度略有下降 全国卷和北京卷2019年高考总分值都没有变,难度跟2019年相比略有下降,选择题仍然注重基础的考查,比如北京卷其中三道选择题是纯基础,第1题是免疫的基本知识,第2题生物大分子的合成,第5题基因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步骤,难度比较低,有两道一个是图形,一个是表格,这两道主要考查大家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集中在3、4题。大题的难度是中等略偏下,特别是2019年的第29题的遗传题,这个跟去年相比难度大幅度下降,但是在这里面有几个问题略有难度,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得到不错的成绩,同时也能区分出优秀的学生。全国卷的难度同样也是大幅下降,全国卷第一题考查的是“原核细胞的结构”,第2题考查的是,不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度,几乎都是教材上的原话,是不是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呢?第29题考查的是对光合作用原理的理解,对于基础扎实的孩子,如果审题认真,就能够得心应手。所以今年的生物拿分还是很容易的。 二.考查的核心依然是注重基础以及理论联系实际 没有什么偏题和怪题,没有什么陷阱,命题形式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比如北京卷的第1题的“乙肝疫苗有效成分”,第3题“抗癌药物处理”,第5题“转基因植物”,第29题“对药物依赖的研究”,等都贴近我们的实际和社会生活,与生物科学发展前沿同步,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

的学习价值以及社会意义。 三.考查的重点还是能力考查 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依旧是考查重点,2019年的高考试卷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比分最多,但失分率最多的环节是在获取信息能力,而2019年高考命题延续了这点,比如北京卷29题和31题,同样全国卷29题的光合作用,第5题的信息,第31题的图标,以实验探究能力考查为核心,综合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充分体现了生物学“实验科学”的学科特点,也是我们在复习中对高三学生一直强调的重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四中网校一直严格根据高考要求,设计紧抓考点的练习题,以北京卷31题和全国卷29题为例,仔细观察其实都曾在知识导学练习题中出现过类似题。

(安徽省)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2014年高考(安徽卷)理综化学部分试题 7.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 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N3O3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属于共价化合物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8.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Fe2++I2 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42-+Ba2++3OH-=Fe(OH)3↓+BaSO4↓ D.1L0.1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gFe 9.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学科网 选项实验目的主要仪器试剂 A 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Br2和CCl4混合物、蒸馏水 B 鉴别葡萄糖和蔗糖试管、烧杯、酒精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 C 实验室制取H2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锌粒、稀HNO3 D 测定NaOH溶液浓度滴定管、锥形瓶、烧杯NaOH溶液、0.1000mol/L盐酸 23252 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11.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a2S溶液:c(Na+)>c(HS-)>c(OH-)>c(H2S) B.Na2C2O4溶液:c(OH-)=c(H+)+c(HC2O4)+2c(H2C2O4) C.Na2CO3溶液:c(Na+)+c(H+)=2c(CO32-)+c(OH-) D.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 12.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规律结论 A 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取盐酸 B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C 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 量增大而升高 NH3沸点低于PH3 D 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CuS沉淀 13.室温下,在0.2mol/LAl2(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 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B.a-b段,溶液pH增大,A13+浓度不变 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I(OH)3沉淀 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 25.(14分) Na、Cu、O、Si、S、C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l)N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周期第____族;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个未成对电子;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用“>”或“<”填空: 第一电离能离子半径熔点酸性 Si_____S O2-_____Na+NaCl_____Si H2SO4____HCl O4 22 1molCuCl(s),放热44.4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ClO2常用子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 26.(16分)Hagemann酯(H)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高三上学期理综化学试卷

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38题为选考 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12 S:32 Cl:35.5 Al:27 O:16 H:1 N:1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下列文献记载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 明代《天工开物》之《燔石·青矾》卷中“取入缸中浸三个小时,漉入釜中煎炼”, 运用了过滤的化学操作。 B.“欲去杂还纯,再入水煎炼┄倾入盆中,经宿结成白雪”采用了重结晶的方法。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D.“水银乃至阴之毒物,因火煅丹砂而出,加以硫黄升而为银朱”该过程应用了升华的 物理方法。 8、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 Fe溶于过量稀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B.标准状况下,2.24L CCl4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 A C.46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 A D.1L 0.1mol/L的NaHCO3溶液中,HCO3﹣、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 A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将过量NaOH溶液滴入Ca(HCO3)2溶液中:Ca2++HCO3-+OH-=CaCO3↓+H2O B.Fe(OH)3溶于氢碘酸: Fe(OH)3 + 3H+ =Fe3+ + 3H2O C.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2A13++3CO32-+3H2O=2Al(OH)3↓+3CO2↑ D.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并加热:Ba2++ 2OH-+NH+4+ HCO3-NH3 ↑+2H2O+BaCO3↓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Fe3+、Na+、NO3﹣、A13+ B.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溶液中:K+、S2﹣、Cl﹣、HCO3﹣ C.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K+、Fe2+、SO42﹣、Cl﹣ D.与金属铝反应只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NH4+、Cl﹣、Na+、NO3﹣ 11、下列实验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理综物理期末统考试卷分析

理综物理期末统考试卷分析 一、综合评价 1.本试卷共四大题,1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题量与时间比较匹配。知识点覆盖物理选修3-2及3-5,试卷总体难度中等,试题结构和分值配置较为合理。知识点覆盖较全面,考点抓的较准确。 2、注重考查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规律的运用。考查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有:物理学史、核裂变方程、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与有效值、自感现象、光电效应、电压器、右手螺旋定则、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 3、突出物理思维能力和方法技巧的考查,尤其是物理方法的考查,如第3、 4、9、10、11、12、13题等。 4、注重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第10小题实验为18分。实验题源于课本,考查实验读数、原理和实验操作过程。 5、试卷整体难度中等。前面选择、实验题均较简单,最后计算题难度略大,得分均较低。试卷内容与大纲和教材的主干内容一致,考查了物理学科的主体内容,全卷考查的知识覆盖了高中物理选修3-2、3-5的大部分内容,覆盖率为100%。试题有鲜明的物理学特点和广东省高考命题特色,基本上是常规题,没有什么怪题、偏题. 二、选择题情况(抽样较好的一个试室统计): 选择题总体来看9道选择题设计合理,内容涵盖了选修3-2、3-5的所有知识,学生基本能选出自己的结果,好的试室有16个满分(46分)一般都能在20分以上的的平均分。

失分原因分析:主要是对动量守恒定律验证的实验原理理解不透,不知验证守恒式是什么,因此就不知要测量什么,需要什么步骤;对于第二电学实验,普遍存在是对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区分不清,同时实物连线存在不规范,有个别还把画电路图和实物连线搞乱了。 今后教学建议: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弄明白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尽量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三、计算题。 第11题基本情况:该题难度较大,题目使用的物理量较多,要用公式较多,计算较为复杂,学生答题不够理想,得分率为41%,平均分4.6分。 失分原因分析:(1)学生审题不够仔细,误用计算电动势;有部分学生计算总电阻时,漏掉导体棒的电阻r;(2)本题中磁感应强度是在增大的,但部分学生理解不够,认为磁场是恒定的,因此,漏写公式,导致后面的计算失误;(3)本题第三问是临界问题,只要立式即可,但学生却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计算,造成严重错误;(4)部分学生使用计算公式时,字母使用混乱,不使用题目给出的字母进行立式,如:写成,写成。 今后教学建议:(1)注意学生的基础,重视区分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的区别,注意两个公式使用的条件;(2)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注意临界问题的条件分析;(3)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写好个物理量对应的字母,要使用题目给出的物理量对应的字母,若题目没有给出的字母,解题时还要进行说明;(4)部分学生在答题时出现计算错误,因此,平时还要注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第12题基本情况:本题有3小问,是一道弹簧模型的动量、能量试题,从高考命题的角度来看,题型、知识点接近高考的要求,难度比高考低一点,比较适合考查现阶段的高二学生。该题共12分,平均分4.59分,得分率38%,其中零分率29. 4%,空白率19.9%,满分率6.9%.

2020中考理综(物理)试卷分析

2020中考理综(物理)试卷分析2020中考理综物理试卷立足于课本,根植于课标,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型稳重又不失新意,考查方向准确又不失丰富,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查把握到位。 选择题部分(15-22):稳中有变,考查细致。16题是声学题,但考查非常全面,声音的产生、特性、应用及噪声防止方法全考察到了。21题是滑轮组方面的问题,考查方向为力的关系、功率、功、效率,但难度加深。22题为电学题,延续往年判断表的选择,比值变化及电功率变化的定性分析。属于较难题,有一定区分度。 填空题部分(23-26):分值未变,难度有减。23考查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不再是电能表,难度降低。24题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光学画图,三个光学知识-光的直线传播、折射、反射也是比较基础。25题以课本科学世界插图为背景,结合电磁波、能量转化和参照物的考查,体现了知识的融合。26题考查能源分类和能量利用的方向性,知识点取自课本,比较基础。“也许这是在传达一种信号,课本乃万题之本,能力乃万事之根。” 实验题部分(32-34):方向依然,旧貌新颜。32题考查薄板重心的寻找,知识出源自于书本,落脚于行动,体现学生

体验、思辨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符合科学素养对人的培养理念。33题与其说考浮力,不如说在考合力;与其说是考影响因素,不如说是在考控制变量法如何表述; 与其说是考浮力测密度,不如说是考查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在这其中要逐其本,舍其末,究其源,得其实。34题虽考查额定功率的测量,实则考查测电阻。在对电路图连接、故障、电功率等的常规考查之后,出其不意来了个电源内阻的测量,增加了该题的区分度。 综合计算部分(37-38):电学计算不再以最后压轴题出现,顺序换到了37题,今年降低了难度。34题延续了分来讨论的形式,试题第2问在电流表量程和连接位置上进行分类讨论,但难度上有所下降,第3问变化电路,考查电路安全问题,是电学常考题型,学生应该有一定思路,不会过于陌生。在2014和2015年河北中考中,计算题考查过杠杆和压强结合,但今年在第3问增大了难度,将切割和压强变化结合在一起,需要学生有缜密的思维,并进行细致的推导,不仅考查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又择其优,拔其萃,为高中输送优秀的生源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失为一个妙题。 2020年物理部分命题一改往年的保守风格,相比以往对各种题型都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改动和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福建省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

2010年福建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Zn 65 Ba 137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 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 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C.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7.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18g18O2中含有N A个氧原子 B.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含有N A个单质分子 C.1 mol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 A D.含N 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8.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 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 C.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从HF、HCl、H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递增的规律9. 选项X Y Z A Na NaOH NaHCO3 B Cu CuSO4Cu(OH)2 C C CO CO2 D Si SiO2H2SiO3 10.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断是 A.在pH=12的溶液中,K+、Cl-、HCO3-、Na+可以常量共存 B.在pH=0的溶液中,Na+、NO3-、SO32-、K+可以常量共存 C.由0.1 mol·L-1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BOH溶液存在BOH==B++OH-D.由0.1 mol·L-1一元酸HA溶液的pH=3,可推知NaA溶液存在A-+H 2O HA+OH-11.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 研读右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K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 PbSO4+2H2O-2e-== PbO2+4H++SO42- B.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I中消耗的H2SO4为0.2 mol C.K闭合时,II中SO42-向c电极迁移 D.K闭合一段时间后,II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 12.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 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 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A.2.5μmol·L-1·min-1和2.0μmol·L-1 B.2.5μmol·L-1·min-1和2.5μmol·L-1 C.3.0μmol·L-1·min-1和3.0μmol·L-1 D.5.0μmol·L-1·min-1和3.0μmol·L-1

2017年全国一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全国一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 9.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 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 (Zn粒中往往含有碳等杂 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 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

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11.支持海港码头基础的防腐技术,常 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 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 的是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学科&网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 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 属于同一周期 13.常温下将NaOH溶液添加到己 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 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

河北中考理综试卷分析.(精选)

2018年河北省中考理综物理部分试卷分析 清苑二中吕建乔 2018中考试卷物理部分题目设置上在基本保持原有的题型的,部分题目沿用了以往的考察模式,亮点是出现了大量教材中的典型题和典型配图,整体难度不大。本套题目的覆盖面很全,并且难易适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本次中考试题相比去年试题有几个变化 1 选择题中的多选题难度较以往有所下降 2、在32题的位置依然出现了一道实验设计题。该题是让学生用简易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难度不大,但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实验的表述能力。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实验学科,这样的简单的实验设计题目的考查非常有必要。本题的模型在教科版八下教材第九章第4节大气压强部分课后实验中有体现。(注:17年32题在教材中有体现,16年32题参考了教材原图,15年中考题24题题目配图为教材原图) 3、本套试卷中多道题都是教材配图及教材课后习题的典型变式,这也是历年中考的一种典型的考查模式,因此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材!

二、试卷简析: 1、选择题基本上考查的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但需要细心。相比去年,学科历史的考查没有出现,在选择题中增加了浮力的考查,凸透镜成像问题以单选题出现。21题涉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考查改为浮力、压强的考查。22题依然为变化电路图的分析。 2、填空题相比去年有较大变化,但是难度并不大。24题由4分变更为3分,25题由2分变更为3分。 3、实验题变动不大。32题与去年一致,是对课后小实验的考查。33题是考查的是杠杆平衡原理。34题的考查焦耳定律,考点依旧为电路连接、电路故障分析、实验结论,这是大家都做过的实验,考的是大家的细心程度和对规律的理解是否透彻。 4、计算题仍然延续了一力学一电学的考查规律,但整体难度较往年考察难度较高。 总之,2018年河北省中考理综试题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进行了大胆创新,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也要求我们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科学思维过程的培养、注重理化知识的可操作性以及理化实验的细节及原理,不要只在做题中去学习。 三对今后教学的指导作用

2018年全国高考理综1卷(化学试题部分)答案与分析

2018年全国高考理综(Ⅰ)卷 化学试题部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磷酸亚铁锂(LiFePO 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 .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 、Fe 、Li C .“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 3+ 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答案分析】D 。硫酸锂可溶于水,不能形成沉淀,所以上述最后从滤液中将锂形成沉淀而从滤液中分离的目的,不宜用硫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 .植物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能使Br 2/CCl 4褪色 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生均为葡萄糖 【答案与分析】A 。果糖属于单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B C D 【答案与分析】D 。实验室用乙醇与乙酸酯化反应制备并分离乙酸乙酯的方法是用分液法,而不能采用加热蒸发结晶法, 10.N A 是阿伏加得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25g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 A B .22.4L (标准状况下)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 .92.0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 D .1.0molCH 4与Cl 2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CH 3Cl 分子数为1.0N A 【答案与分析】B 。盐类水解的程度是很小的,A 不对;隋性气体属于单原子分子,1mol 的氩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22.4L ,所含的电子数和质子数相等,均为18mol ,B 正确;1mol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3N A 的羟基,C 错误;CH 4与CL2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产物中含有CH 3Cl 、CH 2Cl 2、CHCl 3及CCl 4,则生成物中含有的CH 3Cl 少于1mol ,D 不对。 饱和碳酸钠 溶液 2溶液 LiFePO 4Li 、Fe 、P Na 2CO 3 含锂沉淀

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7.生活中处处是化学,我们可以用化学的视角去解决、解释生活中的某些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活污水中富含氮、磷的废水可排放到河流、湖泊中,有利于淡水养殖 B.做衣服的棉、麻和丝的成分均为纤维素 C.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 D.液氯泄漏事故发生时,周边的人应该朝顺风方向或向避风的沟塘低洼处转移 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Ba2+、Na+、Cl-、OH- B.Fe2+、H+、SO42-、NO3- C.Na+、Mg2+、Cl-、CO32- D.K+、Fe3+、NO3-、SCN- 9.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其中不成立的是 A.Mg(NO2)2、NO2、O2 B.MgO、NO2、O2 C.Mg3N2、O2 D.MgO、NO2、N2 10.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3的H2SO4溶液中:c(H+)=10-3mol·L-1 B.呈中性的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C.在Na2CO3溶液中,2c(Na+)= c(CO32-)+ c(HCO3-)+ c(H2CO3) D.氯化铵溶液中:c(Cl-)>c(NH4+)>c(OH-)>c(H+) 1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16 Al27)A.18g 2H2O含有10N A个电子 B.1mol苯含有6N A个C-H键 C.常温常压下,22.4L NH3约含有N A个NH3分子 D.27 g铝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1.5N A个SO2分子 1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 将干燥纯净的氯气通入装有湿润的红色 纸条的试剂瓶中 红色褪去氯气有漂白性 B 往乙醇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制备乙烯,并 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KMnO4溶 液中 酸性KMnO4溶 液紫红色褪去 证明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 化 C 取少量BaSO4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的盐酸 沉淀不溶解 BaSO4不溶于盐酸,且可以用 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42- D 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碘水后再加入CCl4, 充分振荡 分层,且上层 溶液呈紫色 CCl4可作为碘的萃取剂

(整理)年高考理综生物试卷分析.

2014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天津卷) 李金龙张国东 一、试题分析 1、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胞分裂的基础题,是得分题,学生只要是掌握了细胞分裂的基础知识,此题就能得分了。了解有丝分裂各个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的变化规律,就能解答此题了。主要涉及几种情况,一是DNA加倍时期,二是着丝点断裂时期,包括同源染色体分离时期,二倍体生物细胞进行着丝点分裂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前者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数目不变;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则DNA中一定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增加,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2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也暂时加倍,但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 【答案】C 2、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结合的题,所涉及的知识并不多,掌握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之间实际为互反过程,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在物质的量上,有氧呼吸消耗多少光合作用就产生多少,是一个平横的动态过程(仅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时),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场所及各个过程的物质及能量变化规律,此题就迎刃而解。难度较低。过程①为有氧呼吸过程,反应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过程②为光合作用,真核生物在叶绿体中进行,原核生物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错误;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B错误;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糖类中的氧来自CO2,C错误;过程①和②都能产生[H],前者主要与氧结合产生水并释放大量能量,后者主要用于C3还原,D正确。 【答案】D 3、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17中考物理试卷分析报告

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 试题数量:试卷共有五大题,共21小题。 2. 试卷结构: 3.试题难度:主要山常规题组成,大部分题LI比较简单,学了就应该会做,部分题目命题比较灵活,全卷也有难、繁的题目。易、中、难的比例为7: 2: lo 二、试题的基本特点 1. 试题难易适当,区分度不好 试题要有较高的区分度才能实现选拔功能,今年中考物理试题的基础题、中档题、难题的比例为7: 2: 1,没有拉开不同水平学生的档次,从阅卷的情况分析使得各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分布合理,区分度不好,不利于实现中考的选拔功能。 2. 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 试题没有偏题、怪题和模棱两可的试题。但同样也较为繁琐汁算题。本次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 3. 考查的知识全面 试卷中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重视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穿插刻度尺读数,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及电压表的使用,天平调节,生活中的杠杆使用等实验技能考查,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生活的联系。多道试题的设讣是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学生实验探究中设置情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4. 突出了物理学科的特点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今年的实验题进一步突出了对物理能力和方法的考查,通过对仪器的调节、实验现象的分析等过程,考查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 5. 试题融入探究性和开放性,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试题充分体现了探究性

和开放性,题LI的答案极具开放性,如第18题探究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考查图像分析提取解题信息,分析滑动变阻器的选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好物理的积极性。 6. 综合题,计算难度较大 试卷中的计算题量为两道,计算难度较大,多考查的是基本公式和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计算繁杂。注重物理知识的应用,如笫21题考查了全自动米糊机工作原理,结合工作过程中电热管和电动机交替工作P-t图象,通过公式W二Pt计算电能,联系比热容的讣算对加热效率相关容的考查。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不好 试卷中的大部分题是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其中有些题得分率偏低其至一部分同学综合应用题得0分或直接口卷,表明一些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尚有欠缺。 2. 不能灵活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试卷中很多题LI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学生实验探究中设置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应用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解决问题,但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脱离,知识与现象之间仍处于相对游离状态,不能很好的解决。 3. 学生对学科交义与综合方面的知识认识、掌握不够,科学素养不高,利用各学科综合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通过阅卷发现学生的讣算能力普遍较差,很多时候物理公式能写对,相关数据也能代对,就是最后的讣算结果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必须继续加强学生数学讣算能力的培养。 4. 学生的思维方法,语言文字表达,解题过程缺乏规训练,严格要求。(如:计算题不写解、答,不写原始公式,不写文字叙述,乱套公式,乱用字母,不注意单位及换算等。) 四、具体的试卷容分析(识图与作图) 本次试卷中识图与作图题共有4道小题: 1. 第13题“通电螺线管”主要考查右手螺旋定则即安培定则。解析:由小磁针的指向可判断出电磁铁的极性,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源的正负极:有磁性的变化情况可知电流的变化,从而判断滑片的移动情况。解答:小磁针静止时N极向左,则有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通电螺线管右端为S极,则左端为N极,根据安培定则则可以判断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为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需正大电路中电流,山欧

2020年全国卷1理综化学部分word版

2020年全国卷I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 1.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 COOOH )、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H3CH2OH能与水互溶B.NaClO通过氧化灭活病毒 C.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氯仿的化学名称是四氯化碳 2.紫花前胡醇()可从中药材当归和白芷中提取得到,能提高人 体免疫力,有关该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14H24O4 B.不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 C.能够发生水解反应D.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双键 3.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 4.铑的配合物离子[Rh (CO2I2)]?可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H3COI 是反应中间体 B.甲醇羰基化反应为CH3OH + CO = CH3CO2H C.反应过程中Rh的成键数目保持不变 D.存在反应CH3OH + H I= CH3I + H2O 5.1934 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在核反应中用α粒子(即氦核)轰击金属原子 ,得到核素开创了人造放射性核素的先河: 其中元素X 、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 B.X 、Y均可形成三氯化物 C.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D.Y仅有一种含氧酸 6.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Zn-CO2水介质电池。电池示意图如下,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CO2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4OH-=Zn(OH)2- B.放电时,1 mol CO2转化为HCOOH,转移的电子数为2 mol C.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D.充电时,正极溶液中OH?浓度升高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K 39 Cr 52 Mn 55 Ge 73 Ag 108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6分,共42分)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解答】选D.解:A.蚕丝含有蛋白质,灼烧时具有烧焦的羽毛气味,为蛋白质的特有性质,可用于鉴别蛋白质类物质,故A正确;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生成苯并芘等稠环芳香烃物质,可致癌,故B正确; C.加热可导致蛋白质变性,流感病毒是蛋白质,故C正确;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故D错误. 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 B.1mol N 2与4mol H 2 反应生成的NH 3 分子数为2N A C.1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D.标准状况下,2.24L CCl 4 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解答】选A.解: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含CH 2 物质的量==1mol,含氢原子数为 2N A ,故A正确; N 2与4mol H 2 反应生成的NH 3 ,反应为可逆反应1mol氮气不能全部反应生成氨气,生成 氨气分子数小于2N A ,故B错误; Fe溶于过量硝酸生成硝酸铁,电子转移为3mol,电子转移数为3N A ,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2.24L CCl 4 含物质的量不是,故D错误;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高三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年级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内容结构和试题特点 (一)试卷结构 总体特点:非选择题超量供题限量做题,分必考题和选考题根据山西省2011年新高考题的形式理综化学满分100分,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中7——13题为化学题各6分共42分,非选择题有必考题26、27、28共43分,选考题36、37、38任选一题共15分。 (二)试题特点及评价 1、知识点分布 选择题分别为:7题为关于阿佛家德罗常数知识的考查;8题为有机化学中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的考查:9题有机化学中反应类型的考查;10题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考查;11题为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考查;12题为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13题为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以上是常见高考中的热点和考点。 非选择题分别为: 26题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的推断,涉及到了化学式的推断、电子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考点。 27题二硫化氯的制备为主线考查了化学实验的设计。主要涉及到了实验方案的考查,各仪器的用途及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8题以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处理为载体分别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知识的应用以及燃料电池原理的应用。 整卷涉及考点内容大,较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 选考题: 36题为化学与技术的考查。 37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查。分别考查了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晶体结构的考查。 38题为有机化学基础的考查。以乙烯和对二甲苯为原料制取有机物为载体分别考查了化学反应类型、有机物的名称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2、能力与技能方面的考查。 本卷在能方面要求很高,知识点考查容量大,要求有较强的记忆能力。同时在大题中对某些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比如:化学知识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在26题、27题得到了充分的考查;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计算能力在26题(6)37题(5)28题(3)具体体现。 二、我校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我校高三学生总体来说基础普遍较弱,尽管本学期进行了一轮基础复习,但是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还不是很牢固。从学生的答卷上可以看出存在以下问题: 学生的得分意识不够,对于那些填空题,空着不做肯定意味着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