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农村改革30年:历程、经验和前景展望

中国农村改革30年:历程、经验和前景展望

中国农村改革30年:历程、经验和前景展望
中国农村改革30年:历程、经验和前景展望

中国农村改革30年:历程、经验和前景展望

孔祥智涂圣伟史冰清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认为30年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就是尊重农民意愿、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选择好推进改革的形式。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各项政策的实施要以符合新阶段的要求为标准。

[作者简介]孔祥智(1963—),山东郯城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农业政策分析、农村合作经济。涂圣伟(1982—),湖北洪湖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钟真(1984-),男,浙江桐乡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史冰清(1983—),江苏徐州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农村改革家庭经营联产承包制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闸门。此后30年间,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经曲折,波澜壮阔,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目前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还为国民经济起飞作出了奠基性贡献,将永远载入史册。本文拟对农村改革30年的历程进行回顾,总结改革经验,并对下一步改革进行展望。

一、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的农村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1978—1984年,1985—1991年,1992—1997年,1998年至今。下面,我们分别讨论每一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绩效,并尽可能梳理出政策变迁的路径。

(一)1978—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进和农村微观经营主体的重构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并提出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搞上去。1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力25条措施,总的指导思想是对农业和农民放权。加上当时总的精神是解决思想,实事求是,首先是安徽省,然后是甘肃、贵州、四川、内蒙等地纷纷以隐蔽或半公开的形式突破了“不许包产到户”的限制。仅安徽一省,到1978年底实行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生产队就有1200个。2到了1980年秋,全国实行双包到户的生产队已占总数的20%;1981年底,发展到50%;1982年夏,发展为占78.2%;1983年春,发展到占95%以上。3至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中的主要经营形式。当然,这时的承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年限,直到1984年的一号文件才明确规定承包期为15年,并限制频繁调整,以提高农民对土地的预期。

这一阶段在管理体制上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由人民公社体制转变为乡镇体制。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在1984年底之前完成社改乡工作,运行了20多年的人民公社体制自此终结。

1984年还被很多人称为乡镇企业发展的“元年”。这一年的一号文件作出了“现有社队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有些是城市大工业不可缺少的助手”的判断;同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和部党组〈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的通知》(1984年三号文件),同意农牧渔业部关于将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的建议,明确乡镇企业发展对于“以工补农”的重要意义。

这一阶段,成功的制度变迁,使压抑了多年的农民的积极性充分迸发了出来,农业生产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的成就。据统计,1978年中国农林牧渔总产值为1397.0亿元,到1984年已经增长到3214.1亿元,短

1参见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10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参见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67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3参见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67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短的几年间就增加了1817.1亿元。198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40730.5万吨,比1978年增长33.65%;棉花、油料等各类农产品都有大幅度增长。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全体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使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从 2.5亿迅速下降到1.3亿。

(二)1985-1991年: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自1982年出现的“卖粮难”,实际上说明了城乡体制的不协调,说明农产品流通体制严重滞后于农业生产。鉴于此,1985年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就是改革主要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为合同定购制度。但由于当年粮食大幅度减产,政府在1985年底重新赋予合同定购以“国家任务”的性质。1990年,正式改“合同定购”为“国家定购”。因此,这一阶段农产品流通制度的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直到1993年,中央才宣布统购统销体制的结束。1985年的一号文件同样规定棉花实行合同定购制度,但同样由于减产,自1986年起进一步严格了棉花的计划管理。当然,其他农产品,如蔬菜、禽蛋和水产品等,则自1985年起完全放开了。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明确提出要大力帮助农村调整产业结构,继续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自此开始。

这一阶段,农村经济出现的重大变革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1985年和1986两个一号文件,都结合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尤其是1986年一号文件,放宽了乡镇企业贷款的条件,进一步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这一阶段,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反复,说明了一旦改革触及城市集团的利益,巨大的反作用力就会阻碍改革的进行。这一阶段改革的目的是使农民享有市场的自主权,自主地从事农产品的经营活动,而市场是连接农村和城市的中间环节,主要农产品的市场化,必然触动尚未改革的城市管理体制。此外,乡镇企业成长起来以后,也出现了和城市大工业争原料、争市场等问题,并一度引起非议。新旧体制的摩擦、整合和消长,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

这种体制摩擦的结果,使粮棉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一度出现徘徊,1984年的粮食产量是当时的历史最高水平,为40731万吨,1985年降到37911万吨,

直到1989年才达到40755万吨,略超过1984年的水平。农民收入也进入了低速度增长状态。但与此同时,结构调整的效果显现了,肉类、水产品、水果等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乡镇企业的超快速发展是这一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1991年,乡镇企业的总产值达到了11621.7亿元,首次突破了1万亿元大关。

(三)1992-1997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的提出,强调土地承包经营的稳定性,稳步推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流通体制改革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推动了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建立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为了解决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的矛盾, 1992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1993年初,山东省潍坊地区首次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的概念。1996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九五”时期和今年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强调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在农业商品化、产业化、现代化中的作用。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这一阶段改革的亮点。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写入宪法。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强调“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依法保障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第十条)。并用法律的形式确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导地位。1993年11月5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1993年十一号文件),提出把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

以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流通体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产品流通体制的需要。199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通知》,提出粮食经营实行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两条线运行机制,构建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框架。1995年4月,《国务院关于深化粮食棉花化肥购销体制改革的通知》在《关于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通知》规定省级单位政府领导负责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省长负责制。

这一阶段,粮食产量在1996年首次超过了5000万吨,其他农产品产量也大都大幅度上升。在1994、1996年两次粮食提价达到82%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拉动

下,农民人均纯收入上升速度较快,1996年为9%,达到了自1985年以来10年间的最高水平。尽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并未最终成功,但市场调节的框架初步建立,其他各种农产品的供给基本实现了由市场调节的目标。并且,包括粮食在内的主要农产品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这一时期也是乡镇企业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1992-1996年,乡镇企业总产值从17659.7亿元增加到6834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41.86%。

(四)1998至今:城乡统筹战略的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阶段的到来

1998年10月14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了农村改革20年来的基本经验,提出了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方针。十五届五中全会的重要贡献,就在于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农民的伟大探索充分肯定下来,开创了农业、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也为新世纪以来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这一阶段农业和农村政策的最大变化,是自新世纪以来的减免以至取消农业税,并逐步加大对农民的各种补贴。由此我国正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历史性发展阶段。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议,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被依法废止。仅减免税一项,国家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335亿元。

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自2003年7月-2004年10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共有333个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覆盖10691万农业人口,实际参加的农民8040万,参合率75%。几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已扩大到全国86%的县,参合农民达到7.3亿人。从2008年起,要在全国农村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用两年时间将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100元。此外,还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8年5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主要内容是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即“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次改革一度出现反复。2004年4月23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发布,新一轮粮改正式启动,粮食购销完全实现了市场化,重新实行了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至此,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宣告结束。

农业国际化是这一时期改革的重要内容。2001年11月10日,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就意味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期。按照加入世贸组织协议的要求,我国对有关农产品贸易的国内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等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并使农产品平均关税从2001年的23.2%降至2006年的15.23%,远远低于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水平,仅为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62%的1/4。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关税总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越来越高,正在以较快的速度融入国际大家庭。

应该说,1998年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期。首先,农民收入从2001年起逐渐摆脱了低速增长的局面,并从2004年起年均增幅在6%以上,是1985年以来的第一次。其次,进入新世纪以来,粮食产量一直呈上升态势(2003年除外),2007年再次超过5000万吨。其他各种农产品产量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尤其重要的是,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以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农民正在以崭新的姿态进入21世纪。

二、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经验

(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前面我们对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和政策变迁的路径进行了分析。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点可用两个字来概括,即“突破”: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使整个经济体制发生革命性变化;突破城市经济体制的束缚,使城乡逐步走向协调;突破自身的束缚,逐步走向世界,并正在实现自身的转型。从政府和农

民的关系看,30年农村改革的过程,是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控制逐步缩小、服务逐步增加、投入逐步加大的过程。从根本上看,农村改革是我国广大农民的伟大创造,这不仅仅表现在最初的承包到户上,还表现在此后每个步骤、每个环节的具体推进上,比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提出和各地丰富多彩的实践。30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尊重农民的权益和意愿,农村改革和发展就会深入;反之,就会停止甚至倒退。这是历史的经验。今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也应该以这一基本经验为立足点。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围绕农业和农业发展继续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并及时总结和推广他们创造的新鲜经验,这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二)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始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其出发点就是改掉传统体制低效率的部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首先解决温饱问题。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具有天然的弱质性,面临着比其他产业更高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而且,我国的农户也具有弱质性特点,其户均土地只有半公顷左右,小规模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突出,农民收入很难通过市场得到保证;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还处于较低的水平,2006年,我国每100名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6.65人,小学程度26.37人,初中52.81人,高中10.52人,中专2.40人,大专及以上1.25人,不仅和城市劳动力的差距大,和发达国家劳动力的差距更大,必须得到政府的扶持才能成为平等的市场主体。因此,当市场化改革到一定程度,当各行各业的运行效率大幅度提高后,农业反而变成了低效率行业。一味追求国民经济整体上的效率,忽视了农业这样的弱质产业所要求的公平待遇,实际上必然会势得其反,损失其他产业的效率。上个世纪90年代三农领域出现的很多问题,大都是由于这一特点造成的。从经济学角度看,公平是影响效率的重要因素。在2006年发展报告中,世界银行在解释为什么公平是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时说:1“当市场不完美时,权力和财富的不平等转化为机会的不平等,导致生产潜力遭到浪费,资源分配丧失效率。”因此,当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

1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7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时候,适当地照顾农业产业的公平问题,对于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是极为重要的。

(三)应采取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相结合,以渐进式改革为主的方式

与前苏联东欧国家的激进式改革相比,中国的改革被普遍认为属于渐进式改革,农业和农村领域的改革亦然。中国农村和农业领域改革的特点多是由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循环渐进。政府根据农业和农村发展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确定改革主线,先试点后推广,在探索中不断确立改革的目标。虽然改革在不同阶段政策的重点不同,但都依次递进、一脉相承。渐进式改革是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它是由一系列特殊原因和农村现实复杂性等客观条件决定的。这种渐进式改革避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大震荡,实现了农业经济长期、健康的发展。在坚持渐进式改革原则下,中国农村的改革同时也具有激进式改革的一面。例如,中国改革设计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以家庭生产组织为特征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代人民公社制(辜胜阻,2008),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济性,使中国农业经济在短时间内就出现了“井喷式”发展。可以说,这种以渐进式改革为主,同时兼用激进式改革的方式,是中国过去近30年农业经济能够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着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也没有已有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农村改革应该继续坚持渐进式改革方式,同时可以适当采取激进式措施。

(四)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

过去近30年中国农村改革基本上坚持了市场化这一主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农村金融和财税等体制改革、国家宏观调控体制改革等,都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来进行设计和实施的。1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了农村基本生产关系,逐步放活微观经济主体,确定了农民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从而极大地释放了农业生产力。农产品流通坚持市场化改革,逐步放开市场和价格,使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了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市场价格信号引导农业生产1宋洪远: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与发展趋势,《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第5期,第13页。

要素在农业部门之间的分配,使资源配置效率大大提高,经济产出更好地满足了社会需求。市场化改革为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在未来中国农村改革进程中,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不动摇。

(五)要选择好推进改革的方式

30年来,中央发布的10个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前五个一号文件对当时的农村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1982年发表的第一个一号文件为“双包”制改革定了性,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和干部的积极性,深为老农口的干部和广大农民所怀念。

前5个一号文件是1982—1986年发布的,勾画了当时农村改革的基本蓝图。1982年1月,中央发布了第一个一号文件,对1978年以来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进一步放宽了农村政策,并对当年的改革工作进行了部署。1983年1月,第二个一号文件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的新发展”,强调各级领导干部“思想更解决一点,改革更大胆一点,工作更扎实一点”。1984年1月发布的第三个一号文件指出要延长土地承包期到15年,并允许农民和集体的资金自由地有组织地流动,不受地区限制,不仅给广大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还拓宽了农民的经营领域。1985年1月发布的第四个一号文件取消了实行了30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进一步放开了农产品市场,鼓励乡镇企业发展,搞活了农村经济。1986年1月发布的第五个一号文件提出要“落实政策,深入改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组织产前产后服务,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协调的发展”,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提出农业和农村发展除了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还要靠投入。这5个一号文件,既是当年工作的具体部署,又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后5个一号文件奠定了城乡统筹的基础。上个世纪90年代,农民负担屡减不轻,农村社会事业严重滞后,社会矛盾有激化的趋势;从1997年起,农民收

入进入了低速增长的循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这一严峻的形势下,2004年2月,中央发布了新世纪以来关于三农问题的第一个一号文件,指出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2005年的一号文件指出“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2006年2月发布的新世纪第三个一号文件,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长期历史任务。2007年的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要“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2008年的一号文件再次把农民增收作为主题词,提出要“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可见,新世纪以来的5个一号文件,尽管每年的主题不同,但都贯穿着城乡统筹这条主线,基本思想在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当然,农业和农村工作是不是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发布,并不能绝对说明中央是否重视。事实上,有些文件在30年的农村改革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发布的。问题在于,我们是一个比较讲究名分的民族,放在本度的第一个总感觉重要一些。此外,前几个一号文件的确达到了稳定人心、推进改革的目的。可见,人们怀念一号文件,希望有关三农问题的一些重要政策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公布于众,是有一定道理的。问题在于,新世纪以来,中央又连续5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公布三农政策,明年还会不会仍然把一号文件绑定在三农问题上?如果这么做了,会不会出现对一号文件的“审美疲劳”?可见,提醒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以平常心看待一号文件,更加关注当年有关三农政策中“真金白银”的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三、新问题、新阶段和发展趋势展望

(一)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预示着新发展阶段的到来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战略,从减税到免税再到补贴,尤其是2005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历史任务的提出,“三农”的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历史上欠帐太多,农业和农村基础条件的改善不是一日之功。改革开放以来,基础设施的改善主要在城市,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很多水库等重要设施仍然处于带病运行状态;农村社会发展和城市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农业要素的外流有加剧的趋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景堪忧;农业比较效益很难提高,保持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难度更大;等等。总之,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在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仍需继续加强。

近年来,尤其是2007年以来,农产品价格出现了全面上涨的趋势。2007年,小麦、稻谷、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的综合生产价格比去年上涨了约12%,粮食零售价格比去年上涨了约6.5%。食油、猪肉、奶类均上涨。2007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了4.8%,比前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2008年4月CPI同比上涨8.5%,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2.1%。今年第一极度,CPI 同比上涨8.2%,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1.2%。综合来看,食品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贡献大约在1/3左右。

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是现象,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国际上看,2007年,全球农产品的供求关系明显偏紧,各主要粮食品种的库存均达到近30年来的低点,粮食需求有增无减;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推行玉米乙醇计划,把粮食供给和石油栓在一起,而近年来由于美元贬值等原因导致的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又拉动了供给粮食价格的上涨。但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是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连续4年增产的前提下出现的。从国内找原因,主要是:(1)经济体系的流动性过剩,所有产品的价格都有自然上升的趋势;(2)主要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抑制了粮价的下降;(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土地对农民的吸引力越来越弱;(4)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不仅农药、化肥等农业生

产资料价格不断攀升,劳动力和土地的机会成本也在不断提高。(5)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高质量食品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上述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具有上升的趋势,并且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换句话说,这些因素共同使得主要农产品变“贵”了,并且,由于上述因素的走势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变,尤其是成本增长的趋势不可能改变,这说明我们正在迎来农产品的高成本、高价格时代,并预示着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即由10年前所判断的“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向“基本平衡,长期短缺”,或者是“紧平衡”转化,这一转化要求我们必须打好基础,迎接这个农业和农村发展新阶段到来的挑战。

(二)发展趋势展望和对策建议

新阶段的到来不仅对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在这一大背景下,未来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政策演变的方向将必然是:按照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大思路,建立和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切实保证农业的基础地位,重组农业资源,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以建立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为中心,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真正做到县级以上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真正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要逐步完善具有我国自己特点的以产品和产业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农业补贴制度,以农业和农村发展拉动农民收入的可持续提高。要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努力构建一个城乡平等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2、切实解决阻碍城乡统筹的体制性因素。要着眼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努力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引导资金、

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切实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完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设置,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均等化。

3、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2008年一号文件的要求,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首先,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抓紧实施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尽快改变生产性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其次,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包括种植业机械化和畜牧业机械化,切实解决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而造成的劳动投入不足问题;第三,强化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积极推进新型农业技术服务机构的发展,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

4、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金融改革是农村改革的瓶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在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必须不断提高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正规金融支持“三农”的力度,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银行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加快推进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

5、要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农村微观主体的构建,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要以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契机,构建政府支持合作社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建议在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设立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专项资金,尽快制定与《合作社法》相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增加对一般农民成员的吸引力

总之,在农村改革30年后的今天,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了一个比较雄厚的基础。但我们更愿意把它看作一个新的

起点。有了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一定能够在城乡统筹、共同繁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跃过许多发展中国家所经历的“发展的陷阱”。

参考文献:

[1]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2] 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辜胜阻.改革开放三十年有五条成功经验.人民网.2008-05-08

[4]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5]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宋洪远等编著.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的演变.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7]宋洪远等编著.“九五”时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8]宋洪远等编著.“十五”时期的农业和农村政策回顾与评价.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9]郑风田.制度变迁与中国农民经济行为.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农村改革30年十大里程碑事件

农村改革30年十大里程碑事件 新华网( 2008-11-24 10:15:52 )来源:手册2008年第6期 30年来,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税费改革,再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个个里程碑事件,推动着中国农村历史性变革的车轮,勇往直前! 农村改革30年十大里程碑事件 ●“包产到户”到“包山到户”——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30年前的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契约,决定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搞大包干。中国农村改革从此拉开序幕。中央在总结小岗村“分田到户”的创新实践后,作出全面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战略决策,实现“耕者有其田”。小岗村农民的“大包干”,由此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里程碑事件。30年后,中央在总结福建、江西、辽宁、浙江等地“分山到户”的创新实践后,作出在全国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战略决策,实现“耕者有其山”,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延伸到林地。 点评:从“分田”到“分山”,我国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一以贯之的改革,把耕地、山林的承包经营权,完整地交给了农民,确定了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中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在突破中完善,中国农村生产力,在改革的推进中得以解放。 ●取消农产品统派购制度——确立农民市场主体地位 1979年开始,我国逐步减少农副产品的统派购种类。1985年,国家全面改革农产品的统派购制度,取消了粮食、棉花的统购,将其改为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粮食可自由上市。其他各类农产品,也实行价格放开,由市场供求调节。2004年,国家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随后,《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公布施行。 点评:30年农村改革中,取消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突破性革新,我国确立了农民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为农村经济发展自此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闯开了道路。 ●乡镇企业——探索中国特色农村工业化道路 20世纪80年代,前身为农村手工业和社队企业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78年到1988年,是乡镇企业迅速崛起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期。党中央1984年发布文件将社队企业正式改称为乡镇企业,并肯定它是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1992年至1994年,乡镇企业发展步入第二个高峰期。国务院(1992)19号和(1993)10号文件,充分肯定了它的重要作用,为其创造了空前良好的外部环境。1995年以后,经过改制和优胜劣汰,乡镇企业进入稳步发展新时期。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到1998年时,乡镇企业

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及经验

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及经验 论文关键词:改革历程;改革经验 论文摘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从农村开始,但农村改革的历程却并不是一帆风顺,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承包经营一直到目前的税费改革。不管是哪次改革,既有其成功的经验,也有其不足的教训,对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归纳,对于促进我们 以后的整个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始发的,总结农村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从中获得的启示,有利于今后更好地推进改革 开放、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 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 中国的改革最早发端于农村,但是,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我们走过的道路并不顺利。回顾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必将对今后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各行各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的改革 建国后,我国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其中,农村的改革尤其令人瞩目。而农村改革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又以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最为典型。这三 项改革决定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方向和基调。 首先是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使农民“耕者有其田”。土地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释放出了制度潜能,充分调动了几亿中国 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空前发展。 为了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路,1955年10月召开的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要求加快农村合作化的速度。1956年11月,全国加入高级社的农户比重已达到96%。这时,我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由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向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转变。 人民公社化是合作化的进一步升级和飞腾,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讨论了在全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问题,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人民公社化的浪潮。人民公社在“一大二公”的同时对农业的大破坏,并直接导致了国民经济进入极其严重的困境。也正因为如此,当国民经济已走向崩溃的边缘时,长期受压抑的农民在农村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 改革。(1)家庭承包经营。 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全国改革的序幕。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打

展望未来——改革开放30年感想

展望未来——改革开放30多年之感想 伟大的变革,需要伟大的思想作为先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那些新旧观念的交锋,无疑成为天幕上一道划破长空的闪电,照亮了一个时代…… 回望那一年,那次“改变中国命运”的会议,相信每个国人都有着同样的感受——是感慨,更是感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改革开放的基调,如同春风一般吹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 中国是封建闭塞的国家,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皇权统治时期,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各种封建保守都是很难改变的。改革开放这个创想的提出,给沉闷的中国带来不一样的发展风貌。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跃升。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45亿元,到2006年已经达到21万多亿,增长了57.5倍,到2007年则是24.66万亿元。中国外汇储备去年底达1.53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而在1978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只有15亿美元。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GDP平均增长9.7%,而世界经济同期只有3%左右的增长。现在中国的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等主要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都排在第一位;我们的载人航天飞机已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工程也正在顺利进行,等等,这都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升。

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30年前,我们买东西要凭票,生活用品的出售都有限制,更不用说会买到外国商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全体国民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与此同时,全体居民共享改革成果,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家庭财产由无到有,由少到多,跨越了温饱、小康两个生活阶段,逐步向富裕迈进。改革开放30年,生活上的巨大变化,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深刻地感受到。2007年和1978年比,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7元提高到13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7元提高到4140元,扣除物价因素以后,二者平均每年都增长7%。而同时,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57.5%下降到36.3%,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下降到43%,这都充分说明了我们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和消费水平的显著提高。2006年1月1日起,党和国家为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又取消了在中国有着2600多年历史的农业税,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也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改革开放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中国在这30年的发展中是一枝独秀。其他国家也曾有过快速发展,可能是5年、10年,甚至是15年,但像中国这样持续30年以这么高的增长率发展是没有的。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家,排名已从1978年的第10位上升到现在的第4位,排在我们前面的是美国、日本和德国,其中德国与我们挨得非常近。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也在算,如果中国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到2050年的时候,将要超过美国。经济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发展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发展变化 姓名:刘霞班级:10环艺一班学号:20101107113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波澜壮阔,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硕果磊磊。改革开放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我是改革开放初进入乡镇工作的,经历了农村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参加了农村改革开放工作,目睹了农村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谈点改革开放农村发展变化的感受。 家庭承包经营,农民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春风首先在农村吹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成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落实为基础,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成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举。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改变了人民公社是生产经营方式和计划经济模式,初步构筑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家庭承包经营是在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把土地使用权承包给农户,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的主体地位,赋予了农民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农村总体进入了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近三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家庭承包经营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方式。一九九八年党中央又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进一步稳定了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农村改革开放,农民思想观念大转变。农村改革开放,不但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变化,更主要是彻底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农民已经不是只会捏泥巴的"农二哥"了,农民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学会了经商办企业,许多农民成了企业家大老板。农民自己改变了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知道走出去务工做生意赚钱,相当部分农民由此成为"城里人"。农民已不墨守成规,守着"一亩二分田"过日子,农民利用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发展农业经济,也是土地流转的运作,让很多农民离乡不弃土,放手务工经商。农民不再愚昧无知,懂得了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在农业生产上,大力推广和运用新科技、新品种。在劳务上,积极主动参加实用技能培训,争当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培养下一代上更加重视教育和投入。

近代历史变革——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的变化

近代历史变革——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的变化作为农村出来的孩子,生在90后,肯定是经历不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那种热潮。但是在相对落后一点的农村,我经常听到一些长辈谈及现代农村的诸多变化,他们也都是十分感慨,现在的生活真的远超从前了。从自身经历而言,童年时没有见过的许多事物,现在纷纷涌现,那些年经历的一些农村苦,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变成了历史洪流中的一片浪花。 小时候包括现在,也是经常听大人说着,以前吃的粮食只有玉米面粗粮,吃红薯干儿、红薯粉儿、红薯叶,当时要想吃上一回白面,那得等到过年,还不一定吃得上。农村呢,除了过年,没有过其他节假的习惯,一是没钱没物过,二是都要出工做活,也没时间过。那时,农民最大的奢望与梦想,就是能天天吃大白米饭。至于菜,就只有天天开水煮蔬菜了,油肉这些平常是没有的,也只能是过年时能吃几天。 古代晋惠帝曾问老百姓何不食肉糜?那么要问那时候的农村有肉吃吗?当然有,只不过吃肉的机会也是很少。听父亲说,当时生产队里养猪,遇到特殊的日子,就会选一头猪杀掉,全队人吃肉。那个时候吃肉叫打牙祭。父亲还说,80年代中后期,农村里吃肉的机会已经开始多了起来。 这时农村也通电了,一开始出现了 收音机,慢慢黑白电视开始出现,不过那时停电是经常的事。对于农村的住房变化,这个算是最直观、最明显可以看到的变化了。当年的建筑,土墙,灰瓦,屋顶竹结构,易腐朽,由此也导致了下雨天屋里漏水的现象。在奶奶去世之前一直住的是这种房子,我也在里面住过很多次。冬天可以挡得住风,但是下雨的时候就没有办法了。住土墙茅草房,最凄惶的时候是下大雨时,

房顶漏水,家中盆桶罐之类的容器得全部用上,晚上直接无法安睡。但漏水还不是最令人担忧的事,最让人恼火的事墙脚浸水进水。老土墙房,通常没做什么基础,经年累月,墙脚被老鼠打了好多洞,雨水会从洞中浸进来,浸湿家中还是小事,最主要的是担心土墙会被泡松垮塌。所以,每当下大雨,我们小孩在屋内用盆桶罐接漏水,大人得冒雨在屋外掏檐沟,使雨水尽可能地流走不形成积水,保护墙脚。这种住房现在还存在的原因是不舍得拆,基本上所有的新建住房都变成了砖瓦结构,结构比较科学合理,屋顶也不再漏水。更有许多的人盖起小楼,买上了小车,脱离了贫困生活。 当时买布要凭布票,每人每年的购买量都是有记录的。买布用来做衣服,但是当时好几年都不会有新衣服穿,基本上都是打补丁,一件衣服打满了大大小小的补丁。鞋,男人一般穿解放鞋,女人多是自己做的鞋。小孩一年可能有大半年是打光脚板,冬天天冷才穿鞋,袜子基本没有。 慢慢地,时代在变,生活在变。我们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 农村改革开放,不但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变化,更主要是彻底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农民已经不是只会捏泥巴的"农二哥"了,农民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学会了经商办企业,许多农民成了企业家大老板。农民自己改变了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知道走出去务工做生意赚钱,相当部分农民由此成为"城里人"。农民已不墨守成规,守着"一亩二分田"过日子,农民利用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发展农业经济,也是土地流转的运作,让很多农民离乡不弃土,放手务工经商。农民不再愚昧无知,懂得了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在农业生产上,大力推广和运用新科技、新品种。在劳务上,积极主动参加实用技能培训,争当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培养下一代上更加重视教育和投入。 改革开放即将四十年,农村发展变化巨大,农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党中央非常重视农村的发展,把"三农"工作列入各级党政重中之重工作,进一步制定了农村发展和惠民政策。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辅农业,农民权益保护,农村

改革开放三十年心得体会:改革开放30年的记忆和感受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至今年正好是30年,在这30年轰轰烈烈的时代变迁中,我们国家走出了十年动乱的阴影,从一片百废待兴逐步发展成一个初具现代化的小康社会,作为70年代中后期生人,我有幸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和我们的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一起走过,一起经历,完成了思想的启蒙、身心的成长、学业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毫无疑问,我是这个时代的受益者,虽然有些改革曾经让我和我的同龄人不得不面临艰难的抉择,但我仍认为这30年是目前为止中国最好的的一个时代。我这样说,无意去歌功颂德,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亲身体验和深切的感受。 由于父母在异地工作,我孩提时代一直在外公身边,外公在文革期间被打成“地主兼工商资本家”,全家被下放到抚州老家的农村接受劳动改造,几个姨舅也相继在农村插队,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外公一家在当地很是被人瞧不起,全家人小心谨慎的夹着尾巴做人,外公给我的印象就是整天闷闷不乐。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开始全面纠正文革错误,外公摘掉了“地主兼工商资本家”的帽子,恢复了工作,补发了工资,全家人也从农村迁回城里,外公正式退休,二舅顶职(接替外公的工作)进了商业局上班,三舅光荣参军,小姨进了纺织厂当工人,真可谓喜事连连,外公一家人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生活压抑多年的外公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也跟着外公进城,在街道幼儿园开始接受学前教育,父母也经常过来看我,那时候听得最多的是从他们嘴里蹦出的一些诸如“落实政策”、“平反”、“回城”、“补发工资”、“顶职”、“招工”等之类的话题,年幼无知的我对于当时这些所谓的“国家大事”没有太多的概念,对此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没有太多的印象,现在回想起来,唯一和当时改革开放沾点边的话题是我的大舅在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考上了大学,并在毕业后分配在省城中学教书,这件事很长时间是当时全家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大舅也被我们后辈视为努力进取的榜样。 八十年代初,我回到父母所工作的县城开始上学,通过学习逐渐接触和了解到改革开放的一些信息和知识,但认识和理解十分有限,主要的信息渠道和话题仍然来源于家庭,对改革开放的感受也更多的来自于家庭的变化,这是反映那个时代国家政策最好的缩影,每一个普通家庭的变化都跳动着国家政策的脉搏。父亲1958年在北京当兵,复员后在县法院当法庭警察,文革时期公检法系统遭到破坏,他调到粮食部门工作,后来成为“保皇派”,挨过红卫兵的批斗,至今脑后还留有一道很深的鞭痕,父亲在那个反复折腾的政治运动年代中几度落魄,从此心灰意冷,文革结束后他在县粮食局机关上班,除了对我们三个子女严格管教外,工作上再无建树。这些我都是后来听母亲所说,其实父亲很少跟我们谈及他的过去,这些历史对我们而言讳莫如深。我的母亲70年代在国营化工厂上班,是一名化验员,八十年代初调到县委招待所当会计,母亲是一个很好强的人,不管在哪个单位上班每年都能评上先进工作者,但她始终对工作单位不是很满意,她的梦想是进入事业机关上班,但由于没有社会关系,而且又不是干部身份,虽然她一直很努力的工作,但这个梦想很难实现。还是改革开放给了她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终于出现了“考干”的制度,1988年,县里第一次举行面向社会“考干”(通过考试从职工中选拔国家干部),考试科目为数学、语文、政治和英语,母亲抓住这一难得机遇,报名参加了考试,虽然已经丢弃课本多年,而且中学是学俄语,但凭借多年坚持勤奋好学打下的底子,加上考前的突击复习,母亲以总分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被录取为国家干部,并调到

为什么中国改革进程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

为什么中国改革进程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 答: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中国人口众多,如何满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如何解决农村6亿多农民的基本生存问题是我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作的重心。在此20年间,我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已经开始了积极探索对其进行改革,并提出了不少很好的见解。但由于在国际国内多种复杂因素的作用,这种探索中的正确认识没有能够继续进行下去。随后发生的“文化大革命”使我们党和国家一度面临十分困难的局面,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的混乱现象变得极其严重。从粉碎“四人帮”到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两年间,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是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拨乱反正呈现徘徊局面。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大会科学地分析了国内状况和世界大势,总结我国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果断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勇敢坚定地开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农村改革的序幕也就此拉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顺了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而第三步改革则是农村综合改革。纵观30年的改革历程,农村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障中国广大农民的物质利益,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答:概括的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严重的分化。由原来完全的公有制下的人人平等分化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剥削阶级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官僚资产阶级,一类是企业主资产阶级,企业主资产阶级又分为国内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国外的资产阶级,被剥削阶级主要还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此外还有小商贩也属于被剥削阶级。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意义最大的、最为根本的变化,莫过于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结构变迁的核心是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所谓分层,是对于社会的一种特殊的观察角度,也就是说从人们社会地位垂直变化的角度观察社会。分层的本质是关于人们之间的利益或资源占有的关系。而改革的本质也是关于人们利益关系的变迁。 结构分化作为社会变迁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对现代化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机制,即由异质性所体现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组织对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以及角色多元化和职业等级差异对阶层多元化、社会流动和教育普及的引发及促进作用,这两者都有助于消除封建的“先赋”特权,增加个人“自致”地位的比重。因此,许多社会学家将社会结构的分化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将结构分化的形态作为观察和描述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农大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在线作业答案

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7-08-19 15:39:29一、单选题 1. (5分)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两书的作者是()。 ? A. 吴文藻 ? B. 费孝通 ? C. 乔启明 ? D. 晏阳初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2. (5分) 国际合作联盟成立的时间是()。 ? A. 1920年 ? B. 1895年 ? C. 1900年 ? D. 1897年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3. (5分) 传统发展战略出现的时间是()。 ? A. 20世纪80年代中 ? B. 20世纪90年代初 ? C. 20世纪40年代末

? D. 20世纪50年代末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4. (5分) 发展中国家实行以经济政治为主要目标的传统型发展战略的时间是()。 ? A. 20世纪50年代末、60 年代初 ? B. 20世纪70年代初 ? C. 20世纪80年代初 ? D. 20世纪70年代末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5. (5分) 实施社会保障的主体是()。 ? A. 个人 ? B. 社区 ? C. 企业 ? D. 国家(政府)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6.

(5分) 我国最早提出“乡村自治”的学者是()。 ? A. 费孝通 ? B. 梁漱溟 ? C. 乔启明 ? D. 杨开道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7. (5分)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是()。 ? A. 单位 ? B. 多渠道 ? C. 国家

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五大历程

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五大历程 2010年09月28日15:14城市化网【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9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正悄然变革,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农业、走出农村。于是,所有关注三农问题的人开始探寻:农村的出路在哪里?于是关注的目光聚焦到农村的土地。业内人士预言,在农村上演的新一轮土地改革将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那么,农村土地改革带给农民的究竟是福祉还是祸患?什么样的改革方式将助力我国社会发展逐步向着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呢? 回顾: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历程 通过梳理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发展脉络,我们不难看出,自新中国成立,农村的土地经历了个体农民私有向集体所有制转变,新一轮土地改革尝试赋予农民在土地上的更多权利。 历程1: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建国之初,政府颁布了《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不仅获得了土地,而且对拥有的土地“有权自由经营、买卖和出租”。 历程2:农民土地所有制→集体所有 1954年-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收回土地所有权。被誉为“三大改造”之一的农业改造,目的是要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土地制度,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农民个人直接所有的土地,也从土地无偿入股、统一经营,发展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历程3:集体所有→三级集体所有

1957年-1978年,“三级所有”的土地改革。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国内农业供给相对有限,所以又一次进行土地改革。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土地属于三级集体所有,即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农村生产小队三级所有。社员集体在公有土地上统一生产和劳动,社员没有任何私有土地,彻底消灭了私有制。这一阶段是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彻底被收回的阶段。 历程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提出并主张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3年开始在全国广大农村全面推行。到1983年底,98%左右的农户都实行了包干到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97%左右,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历程5:“新土改”允许土地流转 改革开发30年后,2008年10月1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提到,“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盘点:各地探索土地流转 尽管2008年9月30日,胡锦涛考察安徽小岗村定调新土改方向——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并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然而自从有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土地流转就在悄然进行。特别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正悄然变革,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农业、走出农村,有的农民就把土地或转让或转包或转租给别人。 有数据表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农地流转量仅占承包地总量的1-2%,90年代末达到4%左右,现在已经达5-6%。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浙江省,则高达30%左右。

近代历史变革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的变化

近代历史变革——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的变化 作为农村出来的孩子,生在90后,肯定是经历不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那种热潮。但是在相对落后一点的农村,我经常听到一些长辈谈及现代农村的诸多变化,他们也都是十分感慨,现在的生活真的远超从前了。从自身经历而言,童年时没有见过的许多事物,现在纷纷涌现,那些年经历的一些农村苦,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变成了历史洪流中的一片浪花。 小时候包括现在,也是经常听大人说着,以前吃的粮食只有玉米面粗粮,吃红薯干儿、红薯粉儿、红薯叶,当时要想吃上一回白面,那得等到过年,还不一定吃得上。农村呢,除了过年,没有过其他节假的习惯,一是没钱没物过,二是都要出工做活,也没时间过。那时,农民最大的奢望与梦想,就是能天天吃大白米饭。至于菜,就只有天天开水煮蔬菜了,油肉这些平常是没有的,也只能是过年时能吃几天。 古代晋惠帝曾问老百姓何不食肉糜?那么要问那时候的农村有肉吃吗?当然有,只不过吃肉的机会也是很少。听父亲说,当时生产队里养猪,遇到特殊的日子,就会选一头猪杀掉,全队人吃肉。那个时候吃肉叫打牙祭。父亲还说,80年代中后期,农村里吃肉的机会已经开始多了起来。 这时农村也通电了,一开始出现 了收音机,慢慢黑白电视开始出现,不过那时停电是经常的事。对于农村的 住房变化,这个算是最直观、最明显 可以看到的变化了。当年的建筑,土墙,灰瓦,屋顶竹结构,易腐朽,由此也 导致了下雨天屋里漏水的现象。在奶 奶去世之前一直住的是这种房子,我也 在里面住过很多次。冬天可以挡得住风,但是下雨的时候就没有办法了。住土墙茅草房,最凄惶的时候是下大雨时,房顶漏水,家中盆桶罐之类的容 器得全部用上,晚上直接无法安睡。但漏水还不是最令人担忧的事,最让人恼火的事墙脚浸水进水。老土墙房,通常没做什么基础,经年累月,墙脚被老鼠打了好多洞,雨水会从洞中浸进来,浸湿家中还是小事,最主要的是担心土墙会被泡松垮塌。所以,每当下大雨,我们小孩在屋内用盆桶罐接漏水,大人得冒雨在屋外掏檐沟,使雨水尽可能地流走不形成积水,保护墙脚。这种住房现在还存在的原因是不舍得拆,基本上所有的新建住房都变成了砖瓦结构,结构比较科学合理,屋顶也不再漏水。更有许多的人盖起小楼,买上了小车,脱离了贫困生活。 当时买布要凭布票,每人每年的购买量都是有记录的。买布用来做衣服,但是当时好几年都不会有新衣服穿,基本上都是打补丁,一件衣服打满了大大小小的补丁。鞋,男人一般穿解放鞋,女人多是自己做的鞋。小孩一年可能有大半年是打光脚板,冬天天冷才穿鞋,袜子基本没有。 慢慢地,时代在变,生活在变。我们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 农村改革开放,不但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变化,更主要是彻底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农民已经不是只会捏泥巴的"农二哥"了,农民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学会了经商办企业,许多农民成了企业家大老板。农民自己改变了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知道走

命题作文:“改革开放30年成果之旅”心得体会

命题作文:“改革开放30年成果之旅”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30年,都市进展日新月异,交通日子与时俱进,为了让大伙儿更深切地体味和感觉“改革开放30年”的丰硕成果,结合红绿灯开播20年,从10月10号起红绿灯节目特别推出系列活动:“体验改革开放30年成果之旅”。第一波算是“共赴浙江走进汽车生产基地,感觉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进展之路”。活动一经启动,即引来了众多听友的关注,短短三天的报名时刻,共计700人报名,10月18日进行凉爽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抽签仪式,现场抽取了15名幸运听众,免费赴浙江,走进吉利汽车,感觉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进展之路。 日前,15名受邀和交通广播的编播人员一起免费赴杭州“看汽车工业进展,赏江南美景”的听众朋友结束了四天的行程,回到了天津。走进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之一的吉利汽车集团,让每个人都有了别同的收获。我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感觉也是特别多的。 首先作为参观人来说,很长一段时刻以来,我印象当中,自主汽车品牌所走的都是基本上“摹仿+低价”的道路。摹仿的特点是投入小,见效快,于是,在一段时刻,自主品牌和洋品牌之间的“双胞胎”现象层出别穷。我向来感受自主汽车品牌算是闷头造车,有点类似“家庭作坊”,低价战略让他们分得了市场的一小杯羹,但这次真正走进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之一的吉利汽车,深入到里面去未来,印象大为改观,规模化的生产方式,现代化的考核制度,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和培养,让我深切地体味到这些年,吉利正从一具家族式企业向治理型企业的转变,并且经过整合中国汽车工业的业内资源,大大加快了自身技术能力的进展。 经过这次参观学习,我感受正是改革开放给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进展的契机,这些自主品牌借改革开放的东风进展起来后,将来的路还有很长,怎么说国内自行开辟生产轿车的历史较短,所以应当给我们的企业一些时刻来哺育市场和技术研发能力,而别能操之过急。 其次作为组织者,我觉得做如此的活动,对提升节目的品牌妨碍力,彰显节目、频道的社会责任感是特别故意义的,让更多的人,经过这次“走进吉利”,了解和感觉到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所走的一条充满艰辛和希翼的进展之路,亲自走进汽车企业的第一生产线,走进民营企业的研究院,感觉到改革开放30年给民营企业、给我们每个人的日子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平时仅仅靠“听说“是很别一样的,这种活动的妨碍是深远的,这是作为媒体人所应具备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另外,经过这次活动,更进一步紧密了听众和交通广播的关系,广播走向听众,听众也看到了主持人话筒背后别为未知的另一面,当这些有幸参加到这次活动的听众一再向交通广播表达感激之情时,我感到:事实上我们做的还很别够。听众毫无保留地挑选了交通广播,我们应该努力把节目办好,来回报听众对交通广播的爱慕和支持。 这次“共赴浙江走进汽车生产基地,感觉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进展之路”尽管结束了,但活动的妨碍却远远没有结束,对吉利来说,这份妨碍是长期的,久远的,物超所值的;而对交通广播来说,这份活动是一次有益、积极的尝试,是和投资者合作模式的一种“试金石。而对我本人来说,也是帮助不少,特别是我往常基本上以作节目为主,搞活动,特别是搞如此的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特别有益的尝试,在能力上是种拓展。

最新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及经验

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及经验 " 论文关键词:改革历程;改革经验 论文摘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从农村开始,但农村改革的历程却并不是一帆风顺,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承包经营一直到目前的税费改革。不管是哪次改革,既有其成功的经验,也有其不足的教训,对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归纳,对于促进我们以后的整个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始发的,总结农村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从中获得的启示,有利于今后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 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 中国的改革最早发端于农村,但是,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我们走过的道路并不顺利。回顾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必将对今后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起到积极 的推动作用,对各行各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的改革

建国后,我国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其中,农村的改革尤其令人瞩目。而农村改革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又以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最为典型。这三项改革决定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方向和基调。 首先是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使农民“耕者有其田”。土地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释放出了制度潜能,充分调动了几亿中国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促 进了农业生产的空前发展。 为了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路,1955年10月召开的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要求加快农村合作化的速度。1956年11月,全国加入高级社的农户比重已达到96%。这时,我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由半 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向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转变。 人民公社化是合作化的进一步升级和飞腾,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讨论了在全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问题,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人民公社化的浪潮。人民公社在“一大二公”的同时对农业的大破坏,并直接导致了国民经济进入极其严重的困境。也正因为如此,当国民经济已走向崩溃的边缘时,长期受压抑的农民在农村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 惊心动魄的改革。(1)家庭承包经营。 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全国改革的序幕。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打开突破口的。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农村一项最成功的制度变迁。(2)农村税费改革。(3)工业反哺农业。 2007年以后,中央对农村政策的实施日益和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低保、医疗

新时代三农问题改革与发展

新时代三农问题改革与发展读后感 中国的农业历史悠久,从远古时代的刚萌芽的文明遗址上种植的各种作物,到今天的科技化与传统种植模式共存的农业,农业在中国一直占据着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即使今天农业已经不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仍然是最基础的产业。更为重要的是农业产业背后的农村发展情况,农民的生活条件,与中国社会息息相关。因此,我们绝对不能轻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在中国现行的城乡二元体制下,伴随着经济转型发展以及体制变化,中国的三农问题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制度是左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从制度创新人手,通过加快制度创新,实现农业的市场化、农村的城镇化、农民的市民化。在我国经济发展进人新阶段和加人的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确立的指导思想是首先是三农问题的制度创新,政府应当成为主导力量,寄希望于农村自发的制度创新是不现实的。因为农村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的发育等,单纯靠农村自身力量推动不可能成功,只有政府力量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营造一个全社会的公民和法人单位发展机会均等的社会环境,这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目前改革的发展前景较好。第一,我国农业发展显著,农业收入大幅增加,粮食总产与农业投入都有大幅增加,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第二,我国三农问题矛盾依然,一是城乡差距依然存在而且差距在不断扩大,而是农业产业结构失衡,三是农业要素流失,包括土地用途不合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流失,四是转化落后,我国现在的农业的产品大多是土地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这对中国农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制约。 第一,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主要是解决基本公共权益的均等化问题,而财产权益的城乡不平等问题是靠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来解决。农村产权制度与农村户籍制度,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制度有关,具有相当复杂性,涉及农村土地产权、农民宅基地与住房产权,农村集体经济收益与其他资产等产权问题。公共权益的供给制度则与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保制度有关,这一制度不仅存在城乡二元的特性,而且带有明显的地方化供给特点。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主要包括:承包土地;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与农民住房;集体的经济非经营性资产、经济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收入。三权分置与经营权流转;我国目前农村土地的三权交易滞后于三权分置。我国土地三权分置的核心问题在于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性质问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仅与农民土地权益、现代农业有关,而且关系进城农民城市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我国土地改革制度改革仍存在三大瓶颈:社保体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改革方向是:从政社经不分离到政社经分离;从单一所有制到混合所有制;从使用权、经营权到财产权;从实物性占有到资本化占有;从成员身份依附到契约依附;从封闭性运行到开放性运行;同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村民自主、多种模式、稳步进行。 第二,中国的三农问题与三化同步,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三化即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为了恰当解决三化同步的问题,应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发展一体化,可以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发展一体化并不是加减法式的城乡差距缩小,而是在城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的城乡差距缩小。 第三,三农问题还和区域发展有很重要的联系。在中国东中西部,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在中国的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上是很严重的问题这样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上,一是阶层差距,二是城乡差距,三是区域差距,而且区域差距的主要差距就在农村,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绝对不能忽视各区域之间发展的极大不平衡,而且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这样的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变化精选.

1 / 4word.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三个代表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坚持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此同时,中国农村产业也正蓬勃的发展着。从以下几点不难看出,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农村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公路建设的变化 以前窄小的土路一到下雨就变成了“水泥路”,现在变成了真正宽阔的水泥马路,中间三四辆车可以并排通行,在街道上畅通无阻,路两边的人行道栽满了高大的树。下雨天也不怕出不去了。所以,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也支援了农业生产,把农民的致富路铺到家门口。为农村经济发展,为繁荣农村经济提供了服务;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也就是促进了农村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全方位的发展。所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落脚点就是要更好的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随着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物流增加,商品经济逐渐活跃,农业和农村经济逐步向社会化方向发展,旧的以拖拉机和人力、畜力、自然力为主的运输方式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尽快改变农村落后的交通现状已变得适分迫切,同时也对农村公路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交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来说,农村公路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离开了农村公路的跨越式发展,也不可能完成新的跨越式发展。所以对农村来说,加强公路建设是必要的改变,也就是加快农业发展的保障。特别是近几年来,公路建设的速度更是惊人,一条条的公路就如一条条蜿蜒盘旋的巨龙一样,一直延伸到家门口。 二农用工具及交通工具的变化 以前农村人劳作耕田全都是用水牛,尤记小时候我常常跟着爷爷去犁地,用的都是黄牛拉的小车,即费时又费力。而现在,先进的耕田机器代替了简单的劳作,农忙的时候都是用农用专用的收割机、插秧机、犁地机等。以前我们用黄牛耕地,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好。现在我们用先进的耕田工具,不但省力,而且耕种快捷,节俭了劳动力,可以出去打工挣钱,加快了农民致富速度. 以前我们都是用人力小板车或者再先进一些用牧畜拉车去办事,而如今家家都是用拖拉机了,更甚至都使用私家车了。现在随着公路建设的进步发展,公交车随处都有了,四通八达的,到哪儿都有。 三农村住房的变化 “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要争气,要看变化有多少,住房条件少不了”。与过去相 比,当今的住房条件简直是今非昔比!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家家户户住的房子全都是毛草房。 2 / 4word.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农村家庭背景变迁调查报告

大学生家庭经济背景调查………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农村家庭背景变迁 学号:20090230 姓名:伍芸玉 班级:09市场营销2班 二〇一一年八月五日

大学生家庭经济背景调查 改革开放30年家庭背景变迁调查报告第一部分:调查内容 一、方案设计 1. 调查的意义及目的 社会调查活动是“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广泛、深入的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了解“三个代表”的践行情况,从而丰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内容,提高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而通过对家庭经济背景的了解,能够加深理解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基本经济知识。 2. 调查地域:重庆市长寿区万顺镇石龙村 3. 调查对象:自己的父母 4. 家庭背景简介:四口之家,包括爸爸、妈妈、姐姐和我,姐姐在外打工,现读于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经济主要来源于农业产出(如种植蔬菜、玉米、稻谷和油菜等)和打工收入,消费渠道主要是子女教育经费及全家日常开支,子女生活开支共计600元/月;家庭因处于农村,一般自给自足,外加小额开销;父亲大半年在外做建筑工,弥补家庭财政赤字。 5. 时间安排: 准备阶段:2011年7月10日--7月25日,问卷设计、收集资料、做父母思想工作等。 调查阶段:2011年7月26日晚8:00;地点:家中客厅;方式:面对面问答;内容:问卷发放与填写、访谈等。 总结成文阶段:2011年8月1日--8月6日,资料汇总统计、撰写调查报告与总结。 6. 调查途径 原计划采用访谈式调查,后考虑父母文化水平程度不高,无法接受专用名词词汇,故改进为问卷式与访谈式相结合的调查方式。 二、访谈记录 说明:因父母文化程度低,问卷填写采用调查员询问解释,再由调查员填写问卷及作访谈记录。

(整理)改革开放前的农村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 2012年02月22日搜狐历史 作者:李锦 本文摘自《大转折的瞬间:目击中国农村改革》作者:李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今天,你是否相信20多年前会有人过着这样的生活:一家三口挤在一张床上,床对面拴着山羊;90岁的老人一个冬天都睡在床上,因为没有衣服穿;病在床上的人,饭后不让洗碗,为的是饿极时能闻一闻碗里的香味。这是真的,这是一个记者1978年在沂蒙山一个普通村庄的见闻。 1978年,全国受灾,农民生活更为困难。这一年农村人口为8.032亿,全国农民人均年度纯收入仅有133元,其中90%以上为实物,货币收入不足10%。 1978年,全国有4000万户农民的粮食只能吃半年,还有几百万户农家,地净场光就是断粮之时,从冬到春全靠政府救济,靠借粮或外出讨饭度日。同是这一年,约有2亿人每天挣的现金不超过2角,有2.716亿人每天挣1.64角,有1.9亿人每天挣约0.14角,有1.2亿人每人每天挣0.11角,山西省平鲁县每人每天大约挣6分钱。

每天1角钱的收入,是包括粮食、柴草、棉花等等全部收入折算出来的。实际上,不少社队农民除了口粮外,再没有1分钱现金分配。如果社员有点家庭副业、自留地收入,还可以补充亏空,但在那个年代,连门前屋后的树都入了公,农民没有其他任何收入,仅有那1角钱的分配,穷困窘迫之况当不难想象。 统计数字是有说服力的,但生活中的事实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个春节,我从农历腊月二十二到正月初二在一个村住了整整10天,亲眼看到在贫困中挣扎的农民生活的悲怆。在这10天里,目睹那凄惨场面,心灵在一次次巨大的冲击中颤抖。尽管报纸一时还不能刊登这些,但我还是一次次按动快门,记下那些使人看了心酸的场面。 正月初一,走进一个姓鲍的现役军人的家。这间大概有十二三平方的小屋,四壁空空,屋角支着一张锅,因为烟熏火燎,墙壁黑得发亮。靠墙是石头垒起来的床,一家3口人挤在这张庆上,床对面拴着山羊。实在因为太穷了,只好人畜同居。我一进屋就明显闻到家里一股羊粪的膻臭味。做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