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作者:杨丹志
2011-6-13 11:07:26 来源: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1)
2010年是近10年来朝鲜半岛局势最为危急的一年。不仅世人关注的六方会谈迟迟未能重启,因韩国天安号巡逻舰爆炸沉没等突发事件引起的一系列连动效应,更使朝鲜半岛局势急转之下,进入新一轮动荡时期。2010年11月23日,朝鲜在韩国军演的刺激之下炮击延坪岛并造成韩方人员伤亡,韩美随后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韩国也在延坪岛附近海域持续举行高强度军事演习,更使得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爆发冲突的危险也急剧上升。朝鲜与美韩同盟两个敌对方一度将战争边缘政策演绎至极至。

然而,令分析家们大跌眼镜的是,此前曾严厉警告将对韩国持续军演进行严厉反击的朝鲜却声称韩方的演习不值得回应。在保持克制的同时呼吁全民族开展反战运动。同以往一样,朝鲜的出人意料之举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随着2011年新年的到来,朝鲜方面和韩国方面均对外释放出一些和解的信号。朝鲜半岛局势似乎出现一些缓和的迹象。但鉴于导致朝鲜半岛危机的深层次矛盾未能化解,敌对各方互信缺失,当下及未来中长期内,冲突和对抗的逻辑仍然支配着朝鲜半岛。在该地区,爆发刚性冲突的危险仍将长期存在。这也使得2011年的朝鲜半岛局势更显扑朔迷离。

一 、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从战争边缘到重启和解之门?

2010年3月26日,正在韩国西海域参加军事演习的韩国海军天安号爆炸沉没。46人死亡。天安号事件很快在朝鲜半岛乃至东亚引起了连动效应。自此,朝鲜半岛局势开始了持久的动荡。

朝鲜半岛危机与对立各方的战争边缘政策

天安号事件后,韩国总统、韩国外交和通商部反应强烈,指责朝鲜策划实施了这次对天安号的攻击。并就今后如何制止和防范朝鲜的挑衅提出了具体的设想。

韩国总统李明博在特别演讲中指出,朝鲜半岛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朝鲜将为侵害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朝鲜船只将不能通过韩国控制的任何水道,[在过去朝韩双方关于海上交通的协定中朝鲜船只可以通过韩国控制的部分水道。]双方过去用于交流与合作之需的海上通道将不能再被朝鲜利用以发动武装挑衅。朝韩之间的贸易交流也被停止。李明博甚至对朝鲜的国家属性也予以抨击:他认为朝鲜是仍然相信制造威胁和采取恐怖行动的国家。朝鲜的目的仍然是鼓动分裂和冲突。李明博还强调,韩国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好战的国家。[ Special Address to the Nation by President Lee Myung-bak, http://www.mofat.go.kr/english/p

olitical/hotissues/economy/index.jsp.]

韩国外交与贸易部也发表声明,将天安号沉没事件定性为朝鲜以武装袭击的方式对韩国进行的军事挑衅行为,对联合国宪章、朝鲜停战协定、朝韩内部基本的协定构成了实质性地侵犯。声明指出,韩国政府将通过建立在美韩两国总统和其他高层磋商基础上的美韩同盟对朝采取严厉的措施。[ Statement by the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http://www.mofat.go.kr/english/political/hotissues/economy/index.jsp.]

韩国国防部声明则明确提出了韩国的应对之策。声明指出,为了应对朝鲜的威胁和挑衅,韩国武装力量将通过韩美联合情报收集以及针对朝鲜挑衅行为迹象的24小时监视保持高度的军事应急状态。同时,韩国还制定了包括心理战、禁止朝鲜船只进入韩国领海、在西海举行韩美联合反潜演习及海上封锁演习等对策。[ Statement by the Minister of National Defense, http://www.mofat.go.kr/english/political/hotissues/economy/index.jsp.]

天安号事件后,一个由韩国、澳大利亚、瑞典、英国,美国专家组成的民间-军事联合调查组,以及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美国情报人员协力对此事件进行调查,认定是朝鲜潜艇在水下发射的鱼雷击沉天安舰并向联合国提交报告。[ Letter dated 4 June 2010 from the Permane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 to the United Nations addressed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Security Council,http://www.mofat.go.kr/english/political/hotissues/economy/index.jsp.]包括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等国家,联合国秘书长,以及部分国际组织,诸如欧盟和北约,均已发表声明谴责朝鲜并宣布对韩国的支持。由于中国与俄罗斯是半岛的邻居,同时也是韩国的战略伙伴,韩国政府就朝鲜的军事挑衅问题与中、俄进行了磋商。韩国还先后与欧盟、北约和东盟讨论如何采取措施应对朝鲜的挑衅,利用包括G8、G20和亚欧会议等不同的国际场合谴责朝鲜的挑衅行为。

2010年5月18日,针对朝鲜半岛局势美韩两国总统进行了电话磋商。随后双方开始了实质性的磋商。包括5月26日希拉里国务卿访问韩国,6月底韩美举行首脑峰会,以及7月22日举行美、韩2+2外长和防长会议等一系列会议。天安号事件后,美国与韩国在黄海和西海举行多次联合军事演习。从演习的规模、强度和频度来看,均为近年来少有,对朝鲜构成了强大的威慑。朝鲜半岛安全形势也随之恶化。

2010年朝鲜11月上旬,朝鲜向到访的美国核科学家赫克公开其铀浓缩设施。赫克说,这座铀浓缩工厂“极其现代化”,这些铀浓缩设施“可以用于生产核弹使用的高纯度浓缩铀”。朝鲜官方媒体

《劳动新闻》11月30日则发表社论说,为“和平利用核能”,拥有数千台离心机的铀浓缩工厂正在运转。藉此,朝鲜高调向国际社会展示其核生产能力。11月23日,被韩国军事演习激怒的朝鲜炮击韩国控制的延坪岛并造成韩国军人和平民四人死亡。韩国进行了炮火回击。11月28日起,美国与韩国在西海举行历史上双方最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标志着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进一步升级。

韩方认为,朝方炮击延坪与过去朝方制造的摩擦不同,这是1953年朝鲜半岛停战以来朝鲜首次用大炮攻击有双方争议地域。同时,韩方认为,由于朝鲜已经确定政权接班人,朝鲜炮击延坪并不是为了转移视线。朝鲜的目的是向外界发出警告:金正日依然在位握权,核计划也将继续。而任何针对朝鲜政权的外部军事行动都是朝鲜不能忍受的。韩方认为,不管炮击延坪是否是朝鲜精心设计,展示朝鲜力量的目的无疑已经达到。韩方还认为,朝鲜炮击延坪无可争议地对韩国构成了武装挑衅,使事态向更糟的方向发展。朝鲜甚至非人道地向平民开火,这种行为令人难以容忍。

延坪炮击事件后,韩国总统李明博在11月29日对国民的演讲中指出,“朝鲜此次的攻击从性质上看与过去完全不同。在朝鲜战争后,朝鲜有过多次对韩国的渗透和挑衅,但从未对韩国疆域直接发动攻击。”------“朝鲜不顾我们的耐心和维护和平的意愿,肆无忌惮地发起了挑衅。我们已经明确认识到,面对武力挑衅,只有严厉应对才能阻止战争,才能维护和平。”[ Address to the Nation by President Lee Myung-bak on the shelling of Yeonpyeongdo by North Korea, http://www.mofat.go.kr/english/political/hotissues/economy/index.jsp.]

从2010年11月28日开始至12月底,韩美协同以及韩国独立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演习。(参见表一)

表一 针对朝鲜的军事演习

11月28日至12月1日 韩美在韩国西海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

12月6日至12日 韩国军方在29处地点举行海上实弹射击训练。

12月20日 韩国在延坪岛一带举行实弹射击训练。

12月23日 韩军方在首尔军用训练场展开大规模联合火力演习。

美韩针对朝鲜的军事演习没有引起朝鲜的激烈反应。但朝中社12月27日报道称,美国和韩国的好战分子不应误判朝鲜维护和平的意志,应立即停止他们旨在加剧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鲁莽军事挑衅。[ 转引自新华国际,https://www.doczj.com/doc/8518313987.html,/world/2010-12/28/c_12924360_3.htm.]朝鲜《劳动新闻》27日发表评论说,朝鲜对于韩国挑衅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果韩国继续进行不知分寸的挑衅,“随时随地都可能受到严厉的惩罚”。[ 转引自新

华国际,https://www.doczj.com/doc/8518313987.html,/world/2010-12/28/c_12924360_3.htm.

]鉴于朝鲜对外行为的难以预测性,国际社会担心韩国持续军演会进一步刺激朝鲜,引起朝鲜更激烈的反应。有可能导致新的冲突产生和冲突的升级。在2010年岁末,朝鲜半岛局势一度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但总体上看,无论是韩国还是朝鲜,甚至也包括美国在内,都不希望把朝鲜半岛局势拖入战争,但美韩与朝鲜彼此又都希望通过军事手段甚至战争威胁来压迫对方作出政治让步。双方实则都在奉行战争边缘政策。这使得各方间在朝鲜半岛的博弈具有在军事、政治和战略层面综合博弈的特质。同时也为各方今后开启和解之门创设了机会。

重启和平之门?

朝鲜半岛危机在2010年岁末似乎发生戏剧性的变化。面对美韩协同以及韩国单方面军事演习的咄咄逼人态势,朝鲜并没有采取冒险性的军事行动,而是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

2011年1月1日,朝鲜《劳动新闻》等三家报纸发表联合元旦社论,表示朝鲜将在新的一年里高举“全民族团结起来,开创自主统一新局面”的旗帜,大力开展旨在改善朝韩关系和实现祖国统一的斗争。1月3日,韩国总统李明博发表新年特别演讲,声称“对话的门尚未关闭,只要朝鲜表现出诚意,韩国愿意与国际社会一起推动朝鲜扩大经济合作。”在重启六方会谈问题上,韩国立场也有所松动,韩国联合通讯社2011年1月4日援引韩国政府“核心官员”的话报道说,韩方“为此正就相关前提条件,与美国、日本、中国、俄罗斯四方紧密协商”。------“韩国政府通过五方磋商确定重启条件后,将通过韩朝对话渠道通报朝方”。 报道称,韩国政府的设想是:待韩朝关系出现改善、朝鲜满足重启六方会谈条件之后,朝美、朝日应举行双边接触,进而再行重启六方会谈。[ 新华社首尔1月4日电,转引自《解放军报》2011年1月6日。]

由此可见,尽管迄今对抗和冲突的逻辑仍然支配着朝鲜半岛,但2011年初朝韩双方似乎也显现出某种和解的姿态。当然,这种姿态是否足以导致各方终结战争边缘政策,开启和解之门,还是仅停留在话语层面,尚待进一步观察。

二、 朝鲜半岛安全形势评估

尽管朝鲜半岛安全形势扑朔迷离,充满变数,我们还是可以形成以下基本判断。

(一)由于朝鲜半岛尚未形成多边安全合作的制度化保障,对抗和冲突的逻辑仍将继续支配朝鲜半岛事态的发展。

从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事件后美国和韩国方面的反应来看,美韩基本放弃了优先选择对话和合作方式解决朝核问题的思路,转而推行对朝强硬路线。试图

采用军事手段,凭借强大的武力来震慑朝鲜。在现阶段美韩的对朝方略中,武力震慑的选择优先于对话与合作。实际上,在美韩看来,即使有对话和合作,也将是美韩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朝方作出妥协和让步。

过去,美、韩在制定对朝政策时面临的困境是:一旦国际社会对朝鲜施加压力,朝鲜即视此为对朝鲜国家安全的威胁。因此,如果因朝鲜的军事挑衅向朝鲜施压过度可能会导致危机的升级。但是,实践证明,美、韩消极的追求战略耐心而采取的行动不可避免的留给朝鲜政权更多的时间推进核计划。

2010年,在对朝关系方面,美国政府认为难以与朝鲜政权有效沟通,且过去对朝鲜的经济制裁并不能奏效。由于朝鲜不放弃军事挑衅,美国国内要求对朝鲜采取强硬措施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在美国国内,政界和学界诸多学者认为在朝核问题上,对话和合作方式收效甚微。鼓吹对朝强硬成为主流声音。现阶段,无论是从现实利益考虑还是在道义上,美国认为自己除了对朝强硬外没有更好的选择。因此美国不可能对朝鲜的军事挑衅做出任何让步。与朝鲜政权直接谈判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韩国方面,由于对朝鲜的军事冒险应对无力,李明博政府也遭到了国内的批评。至2010年底,韩国方面持续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似乎也向国际社会宣告:韩国不愿意仅冀望于以对话和合作方式来解决朝核问题。

在2010年,各种迹象表明,李明博政府选择的是一条强硬的对朝路线,具体表现为进一步巩固韩美同盟,积极配合美国对朝鲜甚至中国的战略挤压。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美国和韩国已经基本放弃通过包括六方会谈在内的多边安全合作对话来解决朝核问题的思路。至少是对六方会谈不抱太大的期望。即使美韩同意重启六方会谈,也必然会提出一些先决条件。美韩将继续保持对朝鲜的武力威慑,针对朝鲜的军事演习将会常态化。如果朝方不作出相应的努力,今后美韩对朝政策可能会更加强硬。

在朝鲜方面,2010年3月份至11月份,外交总体上也趋于强硬。对外政策的冒险性和攻击性也在增强。毕竟,朝鲜作为一个长期被排斥在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体系之外的国家,选择看似非理性的、具有攻击性的对外行为,所需付出的代价并不高,且有助于争取更大的利益。尽管2010年11月底至今,朝鲜对韩美的“攻势”保持了克制。但朝鲜的耐心和克制能保持多久尚难预测。

在现阶段乃至未来长时期内,在朝鲜和韩国、美国、日本阵营之间,由于缺乏基本的战略互信,各方缺乏进行多边安全对话的基础和意愿。更遑论建立一

种各方认可的多边安全合作的制度安排。类似于“擦枪走火”等突发事件可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地区性的危机,且危机还可能持续升级。因此,尽管当下朝鲜半岛出现缓和的迹象,对于今后朝鲜半岛安全局势的走向我们并不能盲目的乐观。

(二)朝鲜半岛爆发大规模战争的风险存在,但可能性不大。局势仍然处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朝鲜半岛虽然存在着战争的风险,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制约战争的因素。

首先是朝鲜的战略理性。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忽视朝鲜的战略理性。在东北亚,朝鲜由于实力的相对弱小,不得不采用特殊的手段以确保自己的生存。长期以来,朝鲜一直致力于发展不对称作战能力,包括发展核武能力、导弹攻击能力、火炮打击能力,以及建立约20万之众的特种作战部队,实则是对韩国和美国构成不对称威慑。在战略层面上,朝鲜的战略是清晰的、一以贯之的。即开展“危机外交”以确保自己的生存。从既往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来看,朝鲜在战略设计上其实颇有独到之处,甚至领先于包括大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在与周边国家的互动、摩擦甚至对抗进程中,作为小国的朝鲜对朝鲜半岛利害相关方的战略意图、内在虚弱性、彼此间矛盾和可能的反应有着准确的判断。而包括韩国在内的其他各方对于朝鲜的战略意图却往往难以作出准确的预判。朝鲜在战略设计和预判方面下足工夫,确保其多次灵活运用参与多边谈判和军事冒险行为的方式,作出令各方难以预测、措手不及的惊人之举。但在这种看似非常规、非理性之举后面实则有着战略的理性。

例如,此前朝鲜在韩方持续军演的刺激之下首先选择言语警告的方式而非贸然采取军事行动,在韩方对此置若罔闻的情况下朝鲜选择炮击人口稀少的延坪岛,而不是攻击在朝鲜炮火覆盖范围之内的繁华之城首尔,已经充分说明,朝鲜对外行为不是在盲目的非理性指引下的。朝鲜固然希望引起国际社会对其生存和利益的关注。但并不希望半岛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并进入完全失控状态。在美国军方派员参与观摩延坪演习后,朝鲜不愿因误伤美军而授人以口实,导致事态的扩大。对于此后韩国的持续军演刺激,朝鲜转而以舆论战的方式予以回应。这实则是朝鲜作出的一种理性的战略选择。由此可见,朝鲜并非如某些西方国家所认为的那样“好战”。 此外,在延坪炮击事件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甚至俄罗斯的领导人先后谴责朝鲜并表示支持韩国的立场。朝鲜在国际社会中处于孤立的境地。2011新年到来之际,朝鲜也希望通过向外界发出和解的讯号,以“

和平努力”来修复自己的国际形象。

其次,朝鲜半岛局势失控或恶化并不符合韩国的利益。韩方不可能坐视形势向危险的方向发展,在必要时也会作出适当的政策调整。

天安舰事件后,韩国曾威胁要对朝鲜采取严厉的反制措施。主要是通过美韩联合军事演习震慑朝鲜。但从韩方军方对延坪岛炮击的迟钝反应来看,韩国此前的战略设计并不清晰,也缺乏有效的危机反应机制。

延坪炮击后,韩美双方的对朝战略进一步清晰化。即进一步加大对朝鲜的军事威慑力度。即使朝鲜高悬“免战牌”,韩国仍然持续军演。这在既往朝鲜半岛局势演变中实属罕见。李明博此举,有着多方面目的,首先,进一步巩固美韩联盟。强化美韩在安全上的相互协同;其次,展示韩国的军事实力,表明以武力捍卫自身利益的信心和决心。震慑朝鲜并试探朝鲜的底线,以压促变,迫使朝鲜回归和平与和解之路;第三,服从国内政治的需要。由于天安舰和延坪岛事件后受到来自国内的巨大压力,韩国军界和政界正面临新的洗牌。军事演习一再持续,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对民众有个交代,即使军演只是一场作秀;此外,近年来,由于实力的迅速上升,作为中等强国的韩国在地区事务中有了更大的抱负,韩国国内的促统派和军方强硬派声势有所抬头。也是韩国协同美国,坚持向朝鲜推行战争边缘政策,迫使朝鲜摊牌的重要原因。

当然,韩国对朝鲜的“强硬”也是有限度的,这取决于韩国藉此的收益能有多大。具体而言,主要是军事威慑是否能有效缓解韩国所遭受的安全压力,韩国政府面临的国内压力是否能有所减弱,同时韩国是否也能借此树立起强势的国际形象。如果朝鲜能够保持克制,作出必要的妥协,则上述目标有望实现。毕竟,尽管朝韩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差距较大,要在现阶段统一朝鲜半岛对于韩国而言仍然并非易事。一味与朝鲜强硬对抗有可能使韩国经济数十年发展的成果付之东流。因此,韩国最现实的选择是逐渐软化此前的强硬立场,与朝鲜和平相处并寻求合作的可能。

第三,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进行斡旋,为朝韩双方达成妥协创设必要的条件,有助于避免朝鲜半岛局势向失控方向发展。2010年11月底以来,由于朝鲜已经采取较为克制的态度,尽管韩方持续军事演习,半岛局势仍然出现缓和迹象。但危机的最终收场,还取决于大国的态度。

某种意义上讲,美国是半岛危机的主要受益者。半岛局势持续紧张,可为美国保持在半岛的军事存在提供充足的理由。且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发动历次局部战争以后,短期内

美国经济都会得到一定的回升。即使半岛发生局部战争,似乎对美国也未见得不利。但美国毕竟不愿意冲突升级,因为一旦美国被迫卷入,将可能冒可能与其他大国冲突的风险。因此,一旦美国认为其在朝鲜半岛的战争边缘政策得到了足够的收益,美国也可能会作出必要的政策调整。当然,这也取决于美朝间能否实现直接的、有效的互动。值得关注的是,朝鲜和美国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沟通的秘密路径,尽管这种沟通的效果有限,但有时也能收到特殊的效果。例如,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州长访朝后,朝鲜即宣布接受联合国核查人员返朝,同时交出一定数量的核燃料棒。这表明,朝鲜半岛事态存在着发生某种戏剧性变化的可能。

延坪炮击事件后,俄罗斯也积极地参与了外交斡旋,尽管安理会并未就最终声明达成一致,但俄罗斯似乎向外界发出信息:俄罗斯在朝鲜半岛乃至东亚有着重要的安全利益。同时也愿意为局势的改观作出努力。

中国是朝鲜半岛事务不可或缺的斡旋者,长期以来为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看来,中国也是唯一可能影响和改变朝鲜的国家。由于朝鲜国际参与路径的匮乏,中国的支持和帮助对于朝鲜而言弥足珍贵。

在现阶段乃至未来中长期内,无论是朝鲜还是韩国都不具备向对方发动一场全面战争的能力和意愿(大国也不会轻易支持这样一场战争)。即使朝鲜再次采取军事冒险行为,也会停留在一定的限度,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挑起战争,而是为了增加谈判的筹码;美国也不会轻易地发动对朝鲜的战争,或是进行军事打击。而是继续其战争边缘政策以震慑朝鲜和中国。因为这样最符合美国的利益;此外,韩国和美国国内民意也不会轻易认可发动一场对朝鲜的战争。因此,尽管导致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的根源仍未消除,未来局势有可能出现周期性的紧张,但仍在可控范围之内。

三、 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及其应对

中国是朝鲜的邻国,从地缘、历史和现实各方面来看,朝鲜半岛安全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塑造。2010年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使中国的国家安全也面临严峻挑战。

首先,美国在战略上重返亚洲成为事实。通过频繁的高层互动、人员培训以及常态化的联合军演,美国迅速强化和升级了美韩、美日军事同盟。特别是美国航母进入黄海,使得中国的京畿重地和山东半岛,以及其他部分沿海地区处在美国航母的作战半径(700公里)之内。2010年12月6日高调举行的美日韩(国务卿)外长会议,更是标志着美、日、韩安全合作进一步加深

。一个兼具攻防能力的美、日、韩小型多边安全机制雏形隐现,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新的威胁。由此可见,朝鲜的军事冒险行为和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挤压,已经使中国陷入尴尬和危险的境地。

其次,中国在朝鲜半岛事务中的影响力有所下降。中国一直致力于推进六方会谈,在六方会谈中断后,中国仍然努力争取各方重启六方会谈,但朝鲜半岛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事件等一系列突发事件,令美韩与朝鲜之间的关系再度坠入低谷。国际社会要求中国对朝鲜施加更大的压力,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要求中国做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大国。美国和韩国对中国在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事件后的反应不满,指责中国不主持公道,一味偏袒朝鲜。中美关系和中韩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损害。特别是韩国国内对中国的不满情绪在持续、迅速上升。

天安号事件之后,中国朝鲜半岛特使武大伟在有关国家间开展了“穿梭外交”,提出采取分步走即六方团长先举行非正式谈判,最终再进行正式会谈的方式重启六方会谈的构想。但中方的建议遭到美、韩、日拒绝。延坪岛炮击事件后,中方关于迅速召开六方紧急磋商的提议再次遭到美、韩,日三国的拒绝。中国的朝鲜半岛外交遇到了复杂的难局。

中国是朝鲜半岛敌对各方所推行的战争边缘政策的受害者,半岛局势的恶化特别是美国日益强势地军事介入,使中国面临巨大的威胁和战略挤压。中国需要反思自己的朝鲜半岛政策,需要更完整和清晰地表明自己的利益需求、战略意志和决心。同时,中国对他国的利益关切需要有准确的认知。例如,在国际多边场合需要加大与韩国等国家的相互沟通及配合。此外,对于六方会谈重启的困难性需要有充分的估计。

尽管如此,中国仍然是促使朝鲜半岛形势“转危为机”不可或缺的斡旋者。因为只要敌对各方均缺乏发动全面战争的意愿或能力,它们最终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回到谈判桌前解决问题。而这离不开中国的帮助。因此,在各方“擦枪走火”情况下,中国所要做的是静观局势变化,以静制动。而不是轻易作出情绪化的反应。

对于六方会谈机制,中国不要轻易放弃推动其重启的努力。但也应看到在当前形势下重启六方会谈存在较大的难度。毕竟,对立各方间的信任基础极其薄弱。因此,可考虑采取其他更灵活、更易操作、更具有实效性同时也更易为各方所接受的方式来化解各方的敌意,进而推进各方间的务实合作。为六方会谈的重启创设条件。而审时度势,开展特使外交[ 所谓特使,则是一国派往别国执行特殊

使命的临时外交代表。一般执行政府首脑指派的特别任务。外交特使的任务往往是单一的,比如参加某一国际会议或仪式、调停某个国际争端、或就某一事件进行斡旋等。建国初期的外交特使大多是参加一些国外一些重要典礼和仪式等等,职责较为简单。但随着中国对一些国际事务的介入越来越深,特使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越来越复杂。2002年以后,我国任命了朝鲜特使、非洲特使、中东特使等。戴秉国、唐家璇、吴仪等人都担任过朝鲜特使。见“解读中国特使外交”, https://www.doczj.com/doc/8518313987.html,,2008年01月19日(源自新华网),https://www.doczj.com/doc/8518313987.html,/china/20080119/101218.shtml

]不失为一种恰当的选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