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高考化学热点专题突破

2014高考化学热点专题突破

2014高考化学热点专题突破
2014高考化学热点专题突破

2014年高考化学热点专题突破(十个热点)

热点一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热点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热点三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

热点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热点五离子共存

热点六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热点七氧化-还原反应

热点八电化学

热点九质量守恒定律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定律

热点十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热点一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必备知识规律总结】

一、原子结构

1.几个量的关系(X)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离子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同位素

(1)要点:同——质子数相同,异——中子数不同,微粒——原子。

(2)特点: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自然界中稳定同位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数不变。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是由里向外,分层排布的。

(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得超过32个。

(3).以上几点互相联系。

4.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

(1).同周期元素(稀有气体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逐渐减小。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逐渐增大。

(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则离子半径越小。

(4).同种元素的微粒半径: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5).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

二、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1.几个量的关系

周期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数

|最高正价|+|负价|=8

2.周期表中部分规律总结

(1).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而又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元素可能是主族、副族或0族(H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He除外)。

(2).在周期表中,第ⅡA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分别有以下三种情况:①第1~3周期(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②第4、5周期相差11;③第6、7周期相差25。

(3).同主族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别有以下二种情况:①第ⅠA、ⅡA族,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该周期元素的数目=下一同期元素的原子序数;②第ⅢA~ⅦA族,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下一周期元素的数目=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

(4).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之间有一分界线,分界线右上方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分界线左下方的元素为金属元素(H除外),分界线两边的元素一般既有金属性,也有非金属性。

(5).对角线规则:沿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方向对角(左上角与右下角)的两主族元素性质相似,这一规律以第二、三周期元素间尤为明显。

3、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常用方法

(1)、结构简图法

本方法常用于原子序数小于20号元素或已知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其步骤为:原子序数→原子结构简图→电子层数=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例1 某主族元素的离子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B )

(A)第六周期,第ⅡA族(B)第六周期,第ⅣA族

(C)第七周期,第ⅡA族(D)第七周期,第ⅥA族

变形1 某主族元素的X原子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 )

(A)第六周期,第ⅡA族(B)第六周期,第ⅣA族

(C)第七周期,第ⅡA族(D)第七周期,第ⅥA族

变形2 某主族元素的离子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则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C )

(A)第六周期,第ⅡA族(B)第六周期,第ⅣA族

(C)第七周期,第ⅡA族(D)第七周期,第ⅥA族

(2)、区间定位法

对于原子序数较大,若用结构简图法,较复杂且易出错,可采用区间定位法。其原理是:首先,要牢记各周期对应的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周期数一二三四五六七零族元素

原子序数 2 10 18 36 54 86 118

其次,要熟悉周期表中每个纵行对应的族的序数。

族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 ⅧⅠB ⅡBⅢA ⅣAⅤA ⅥA ⅦA 0族

纵行1 2 3 4 5 6 7 8-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比大小,定周期。比较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零族元素的序数大小,找出与其相邻近的零族元素,那么,该元素就和序数大的零族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2)求差值、定族数。用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减去已找出邻近的零族元素中较小的序数,所得差值即为该元素的族序数。

确定时要注意以下二点:

①短周期中因无副族元素,故所得差值即为主族序数。

②11-17纵行数的个位数与族序数相等,差值超过18时,差值再减去14后,按照上述方法即可确定族的序数。

例2 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Ce、La、Nb…的磷酸盐)中,查明有尚未命名的116、124、126号元素。试判断,其中116号元素的应位于周期表中

的(B )

(A)第六周期ⅣA族(B)第七周期ⅥA族

(C)第七周期Ⅷ族(D)第八周期ⅥA族

(3)、相同电子层结构法

主族元素的阳离子与上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主族元素的阴离子与同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要求掌握氦式结构、氖式结构、氩式结构等三种。

(1)氦式结构(2电子结构)

第一周期H-He

第二周期Li+Be2+

(2)氖式结构(10电子结构)

第二周期N3- O2- F- Ne

第三周期Na+Mg2+Al3+

(3)氩式结构(18电子结构)

第三周期P3-S2-Cl- Ar

第四周期K+Ca2+

例3 (1996年高考题)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D )

(A)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大

(C)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

(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小

4)、特殊位置法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特殊位置,如周期表中的第一行,第一列,最右上角,最左下角等来确定。

例4 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如下图。

(1)X元素的单质其分子式是,若X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X单质的摩尔质量。

(2)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含Y的天然矿物的名称为

(3)Z单质的晶体类型是属于,Z与钠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答案:He 4g/mol 萤石分子晶体

针对性练习

1.N和Ne的原子半径前者与后者相比( B )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肯定

2.178O和168O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前者与后者相比( C )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肯定

3.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为272.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A )

A.111 B.161 C.272 D.433

4.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D)

A.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大

C.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

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小

5.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X m+、bY n+、cZ n-、dR 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D )

A.a-c=m-n B.a-b=n-m C.c-d=m+n D.b-d=n+m

6.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 ) (A)XY(B)XY2(C)XY3(D)X2Y3

7.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 .K 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 层电子数相等

B .L 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数相等

C .L 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数相等

D .M 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 层电子数相等

8.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 D )

A .16

B .26

C .36

D .46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 .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 .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 .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10.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

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 .该粒子不显电性

B .该粒子质量数为4

C .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

D .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

11.A 、B 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A 放出的能量大于B 放出的能量;C 、D 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D 吸收的能量大于C 吸收的能量。若A 、B 、C 、D 间分别形成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C )

A .D 2A

B .

C 2B C .C 2A

D .D 2B

12.一些科学家预言,存在稳定的超重元素,如114个质子和184个中子的原子,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IVA 族,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第七周期元素共有50种

B.该元素原子的质量数是184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98

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14个电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

13.某元素R 硝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该元素相同价态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 ,则该元素的可能化合价是( AC )

A 、(m-n )/14

B 、(n-m )/14

C 、(2m-n )/28

D 、(n-2m )/28

14.已知一个32O N 分子质量为a (kg ),一个52O N 分子的质量为)(kg b ,若以氧原子质量的16

1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2NO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 A .a b a b -+)(8 B .a b a b -+)(16 C .a b a b +-)(8 D .a

b a b +-)(16

15.+A 、+B 、-C 、D 、E5种粒子(分子或离子),它们分别含10个电子,已知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①E D C A +→+-+;②D C B 2→+-+。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含有10个电子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含有10个电子的阴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

(2)+A 和+B 的电子式+A 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

(3)-C 、D 、E3种粒子结合质子)(+

H 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粒子的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这一顺序可用以下离子方程式加以说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NH 、+O H 3;-OH (2);

(3)O H NH OH 23>>-;①O H NH OH

NH 234 +↑+-+; ②O H NH O H NH 2433 ++++

热点二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必备知识规律总结】

一、水的离子积

1.定义

H 2O H++OH- △H >0,K W=[H +][OH -]

2.性质

(1).在稀溶液中,K W 只受温度影响,而与溶液的酸碱性和浓度大小无关。

(2).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温度升高,K W 增大,反之则减小。

(3).溶液中H2O 电离产生的CH+=COH-

(4).酸溶液中CH +=CH +(酸)+ CH + (水)≈CH +(酸),CH +(水)=COH -;碱溶液中C OH -=C OH - (碱)+C OH - (水) ≈C OH - (碱),C OH - (水)= CH +;盐溶液显中性时CH += COH -= CH + (水)= C

OH- (水),水解显酸性时CH+= CH+ (水)= C OH- (水)>COH-,水解显碱性时C OH-= C OH-(水)= CH+ (水)>CH+。

二、溶液的pH

1.定义

pH=-lg[H+],广泛pH的范围为0~14。

注意:当溶液中[H+]或[OH-]大于1mol/L时,不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2.pH、C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3.改变溶液pH的常用方法

4.有关pH的计算

(1).酸溶液中,K W = CH+ COH-≈C H+ (酸) C OH- (水) =C H+ (酸)C H+ (水);碱溶液中,K W= CH+ COH-≈C OH- (碱) C H+ (水) = C OH- (碱) COH-(水)。

(2).强酸、强碱溶液稀释的计算

①.强酸溶液,pH(稀释)= pH(原来)+lg n (n为稀释的倍数)

②.强碱溶液,pH(稀释)= pH(原来)-lg n (n为稀释的倍数)

③.酸性溶液无限加水稀释,pH只能接近于7,且仍小于7;碱性溶液无限加水稀释时,pH 只能接近于7,且仍大于7。

④.pH值相同的强酸(碱)溶液与弱酸(碱)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强酸(碱)溶液pH 值的变化比弱酸(碱)溶液pH值的变化幅度大。

(3).强酸、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计算

酸过量→CH+→pH

判断过量→恰好完全反应, pH=7

碱过量→C OH-→CH+→pH

针对性练习

1.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D )

A.1摩/升甲酸溶液的pH值约为2

B.甲酸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

C.10毫升1摩/升甲酸恰好与10毫升1摩/升NaOH溶液完全反应

D.在相同条件下,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弱

2.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值一定小于7的是( D ) A.pH=3的硝酸跟pH=11的氢氧化钾溶液

B.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

C.pH=3的硫酸跟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

D.pH=3的醋酸跟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

3.将pH= l的盐酸平均分成2份,l份加适量水,另1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NaOH溶液后,pH都升高了1,则加入的水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 C ) A.9 B.10 C..11 D..12

4.有人曾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cidity arede),AG的定义为AG=lg([H+]/[OH-])。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

A.在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pH=7,AG=1

B.在25℃时,若溶液呈酸性,则pH<7,AG<0

C.在25℃时,若溶液呈碱性,则pH>7,AG>0

D.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

5.用0.01mol/L NaOH溶液完全中和pH=3的下列溶液各100mL。需NaOH溶液体积最大

的是( C )

A.盐酸B.硫酸C.高氯酸D.醋酸

6.若1体积硫酸恰好与10体积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则二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应为( B )

A.10:1 B.5:1 C.1:1 D.1:10

7.下列有关pH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B )

A.随着温度的升高,碳酸钠溶液的pH减小

B.随着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增大

C.新氯水制经光照一段时间后,pH减小

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pH增大

8.已知酸式盐NaHB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反应:

①NaHB==Na++HB-,②HB-H++B2-,③HB-+H 2O H2B+OH-

且溶液中c(H+)>c(OH-),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C )

A、NaHB为强电解质

B、H2B为强酸

C、H2B为弱电解质

D、HB-的电离程度小于HB-的水解程度

9.25℃时,若体积为V 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V 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 a

(1)a值可否等于3(填“可”或“否”)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a值可否等于5(填“可”或“否”)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否,若a=3,则b=6,溶液显酸性,与题意不符,故a≠3 (2)否,若a=5,c(H+)a=10-5mol·L-1,则b=10,c(OH-)b= 10-4mol·L-1,V a/V b=c(OH-)b/c(H+)a >1, 不符合题意,故a≠5 (3)7/2

热点三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

【必备知识规律总结】

一、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1.表示方法:v = △c/△t

2.单位:mol/(L·s) ;mol/(L·min);mmol/(L·s)。

3. 相互关系:4NH3 + 5O2 4NO + 6H2O(g)

v(NH3):v(O2):v(NO) : v(H2O) = 4:5:4:6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外因:

(1).浓度:浓度越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分子之间有效碰撞机会增加,发生化学反应的几率加大,化学反应速率就快;因此,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有密切的关系,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变化相同倍率时,正、逆反应速率变化的倍率与正、逆反应反应物的分子数有关。

(2).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但吸热反应速率加快程度更大,反之,亦然。)

(3).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压强变化→体积变化→浓度变化→速率变化(对于可逆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反应物分子数多的一侧反应速率增加更快,反之,亦然)。

(4).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可逆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三、化学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

特点:

1.“等”——处于密闭体系的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条件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正)=v(逆)≠O。这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重要标志。

2.“定”——当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一旦达平衡(可逆反应进行到最大的程度)状态时,在平衡体系的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保持一定而不变(即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这是判断体系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依据。

3.“动”——指定化学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并没有停止,实际上正反应与逆反应始终在进行,且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所以化学平衡状态是动态平衡状态。

4.“变”——任何化学平衡状态均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与浓度、压强、温度等有关)。而与达平衡的过程无关(化学平衡状态既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达平衡,也可以从逆反应方向

开始达平衡)。当外界条件变化时,原来的化学平衡即被打破,在新的条件不再改变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起新的化学平衡。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各组成成分的含量均与原平衡不同。

四、化学平衡的移动——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五.等效平衡

1.等效平衡概念:相同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不管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建立平衡后,各相同组分的含量相同,这样的平衡体系就称为等效平衡。

2.等效平衡建立的条件

(1).在定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通过可逆反应的计量系数比换算成同一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对应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2)在定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通过可逆反应的计量系数比换算成同一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3)在定温、恒压条件下,不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是否改变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通过可逆反应的计量系数比换算成同一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针对性练习

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 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 )

A.C生成的速度和C分解的速度相等

B.单位时间内生成n摩A,同时生成3n摩B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R(气)+5Q4X(气)+nY(气)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

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A )

A.2B.3C.4D.5

3.反应4NH3(气)+5O24NO(气)+6H2O(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

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C )

A.V(NH3)=0.0100mol.L-1.s-1B.V(O2)=0.0010mol.L-1.S-1

C.V(NO)=0.0010mol.L-1.s-1D.V(H2O)=0.045mol.L-1.s-1

4.已知反应A+3B 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度为1mol·L

-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C ) A.0.5mol·L-1·min-1B.1 mol·L-1·min-1

C.2 mol·L-1·min-1 D.3 mol·L-1·min-1

5.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 )

A.H2(气)+I2(气) 2HI(气)

(气)+N2(气) 2NH3(气)

B.3H

(气)+O2(气) 2SO3(气)

C.2SO

(气) 2CO(气)

D.C(固)+CO

6.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

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C )

A.均减半B.均加倍C.均增加1mol D.均减少1mol

7.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 C(g)+D(g)正反应速率增大

的措施是(D )

A.减小C或D的浓度B.增大D的浓度

C.减小B的浓度D.增大A或B的浓度

8.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一定能说明反应A(g)+3B(g) 2C(g)+2D(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体系的总压恒定 B.B的浓度不变

C.C(A):C(B)=1 : 3 D.2V(B)正=3V(C)逆

9.乙酸蒸气能形成二聚分子2CH

COOH(g) (CH3COOH)2(g) △H<0,欲测定单个乙

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应采用的条件是( A )

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C.低温低压D.高温高压

cC(g) +dD(g),△H==Q,

10.可逆反应aA(s)+bB(g)

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某物质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9-2所示

据图分析,以下正确的是 ( BD )

A .T 1>T 2,Q>0

B .T l

C .P 1>P 2,a+b =c+d

D .P l <P 2,b =c+d

11.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 、N 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D )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 N

B .t 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 .t 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 .t 1时,N 的浓度是M 浓度的2倍

12.右图曲线a 表示放热反应X(g)+Y(g) Z(g)+M(g)+N(g)进行过程

中X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的过程按b

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C )

A.升高温度

B.加大X 的投入量

C.加催化剂

D.增大体积

13.等物质的量A 、B 、C 、D 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a A (?)+

b B (?

c C (固)+

d D (?) 当反应进行到一定时间后,测得A 减少n mol ,B 减少

mol 2n ,C 增加mol 2

3n ,D 增加n mol ,此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系数为a =________,b =________,c =________,d =________.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则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A_________,B_________,D_________.

(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是_ 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答案:(1)2、1、3、2 (2)A 为气态,B 为固态或气态,D 为气态 (3)放热

14.某温度下1 L 密闭容器中加1 mol N

2和3 mol H 2,使反应N 2+3H 2 2NH 3达到平

衡,测得平衡混合气体中N2、H2、NH3物质的量分别为m mol、n mol、g mol。如温度不变,只改变初始加入的物质的量,而要求m、n、g的值维持不变,则N2、H2、NH3加入的物质的量用x、y、z表示时,应满足条件:

(1)若x=0,y=0,则z= 。

(2)若x=0.75 mol,则y= ,z= 。

(3)x、y、z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请用两个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个含x和y,另一个只含y 和z) 。

(1)2 (2) 2.25 0.5 (3) y=3x 2y+3z = 6

15.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行以下反应:

H2(g)+Br2(g)==2HBr(g),已知加入1mol H2和2molBr2时,达到平衡后生成a molHBr (见下表已知项)在相同条件下,且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对下列编号①~③的状态,填写表中的空白。

答案:

热点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必备知识规律总结】

(一)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要求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常见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反应:

(1)Fe+HCl—FeCl3

(2)Na2SO3+HNO3—Na NO3+SO2↑+H2O

(3)NaClO+ SO2+H2O—HClO+ Na2SO3

(4)Cu+HNO3( 浓)—Cu(NO3)2+NO↑+H2O

(5)FeCl2+H2S—FeS↓+HCl

(6)Cu+H2SO4—CuSO4+ H2↑

(7)Mg+HNO3( 稀)—Mg(NO3)2+ H2↑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可溶性的强电解质拆写为阴、阳离子的形式;微溶性的强电解质视具体情况而定,若为溶液,拆写为阴、阳离子的形式,若为浊液,则用化学式表示;其它,难溶物、弱电解质、非电解质、单质均用化学式表示。

”等符号符合实际。

3、号实际:“=”“ ”“→”“↑”“↓”“

(1)违背反应客观事实

如:Fe2O3与氢碘酸:Fe2O3+6H+=2 Fe3++3H2O错因:忽视了Fe3+与I-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

(2)违反质量守恒或电荷守恒定律及电子得失平衡

如:FeCl2溶液中通Cl2 :Fe2++Cl2=Fe3++2Cl- 错因:电子得失不相等,离子电荷不守恒

(3)混淆化学式(分子式)和离子书写形式

如:NaOH溶液中通入HI:OH-+HI=H2O+I-错因:HI误认为弱酸.

(4)反应条件或环境不分:

如:次氯酸钠中加浓HCl:ClO-+H++Cl-=OH-+Cl2↑错因:强酸制得强碱

(5)忽视一种物质中阴、阳离子配比.

如:H2SO4溶液加入Ba(OH)2溶液:Ba2++OH-+H++SO42-=BaSO4↓+H2O 正确:Ba2++2OH-+2H++SO42-=BaSO4↓+2H2O

(6)“=”“”“↑”“↓”符号运用不当

如:Al3++3H2O=Al(OH)3↓+3H+注意:盐的水解一般是可逆的,Al(OH)3量少,故不能打“↓”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判断离子共存时,审题一定要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⑴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a mol/L(a>7或a<7)的溶液等。

⑵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

⑶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⑷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⑸注意题目要求“一定

..

..大量共存”还是“可能

..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还是“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⑹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和要求,如“过量”、“少量”、“适量”、“等物质的量”、“任意量”以及滴加试剂的先后顺序对反应的影响等。

(二)常见强、弱电解质、非电解质归类

1.强电解质:大部分的盐类,强酸(H2SO4、HNO3、HClO4、HCl、HBr、HI),强碱(ⅠA除LiOH,ⅡA除Be(OH)2、Mg(OH)2),活泼金属的氧化物。

2.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3.非电解质:非金属的氧化物、绝大部分有机物(除羧酸、酚类、羧酸盐)。

(三)常见物质溶解性

1.氢氧化物:除K+、Na+、NH4+、Ba2+易溶,Ca(OH)2微溶,其它都难溶。

2.硝酸盐:均易溶

3.盐酸盐:AgCl、Hg2Cl2难溶,PbCl2微溶,其它都易溶。

4.硫酸盐:BaSO4、PbSO4难溶,Ag2SO4、Hg2SO4、CaSO4微溶,其它都易溶。

5.硫化物:除K+、Na+、NH4+盐易溶,其它都难溶或遇水分解。

6.亚硫酸盐:除K+、Na+、NH4+盐易溶,MgSO3微溶,其它都难溶。

7.碳酸盐:除K+、Na+、NH4+盐易溶,MgCO3微溶,其它都难溶或遇水分解。

8.硅酸盐:除K+、Na+、NH4+盐易溶,其它都难溶或遇水分解。

9.磷酸盐:除K+、Na+、NH4+盐易溶,其它都难溶。

10.含氧酸:除硅酸难溶,其它都易溶。

(四)定量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例】按要求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

1.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钙溶液

NaHCO3+Ca(OH)2—H2O+CaCO3↓+Na2CO3

2 1 2 1 1

2.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

NaHCO3+Ca(OH)2—H2O+CaCO3↓+Na2CO3

1 1 1 1 1

3.0.1molFeBr2溶液中通入0.1molCl2

FeBr2+ Cl2—FeCl3 +FeBr3 +Br2

6 6 4 2 3

4.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aHSO4+ Ba(OH)2—BaSO4↓+H2O +Na2SO4

2 1 1 2 1

2H++ SO42-+ Ba2++2OH-==BaSO4↓+2H2O

(2)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SO42-+Ba2+= BaSO4↓

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

NaHSO4+ Ba(OH)2—BaSO4↓+H2O +NaOH

1 1 1 1 1

针对性练习

1.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D)

A.氨气通入稀硫酸溶液中NH3+H+=NH4+

B.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CO2+CO32-+H2O=2HCO3-

C.硫酸铝溶液跟偏铝酸钠溶液起反应Al3++3AlO2-+6H2O=4Al(OH)3↓

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Cl2+2OH-=3Cl-+ClO-+H2O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BD )

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CH3COOH+NH3=CH3COONH4

B.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OH-=H2O

C.碳酸钡溶于醋酸BaCO3+2H+=Ba2++ H2O +CO2↑

D.金属钠跟水反应2Na+2 H2O=2Na++2OH-+H2↑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D )

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 H2O +CO2==CaCO3↓+2HClO

B.硫酸亚铁溶液中加过氧化氢溶液Fe2++2H2O2+4H+=Fe3++4H2O

C.用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NH3.H2O +SO2=NH4++HSO3-

D.硝酸铁溶液中加过量氨水Fe3++3NH3.H2O ==Fe(OH)3↓+3 NH4+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 )

A.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HCO3-+H+= H2O +CO2

B.饱和石灰水跟稀硝酸反应

Ca(OH)2+2 H+=Ca2++2H2O

C..向稀氨水中加入稀盐酸NH3.H2O + H+= NH4++ H2O

D.碳酸钙溶于醋酸中CaCO3+2 H+=Ca2++ H2O +CO2↑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 )

A.向饱和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Ca2++HCO3-+OH-=CaCO3↓+ H2O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2OH-+CO2=CO32-+ H2O

D.Fe2(SO4)3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硫化氢:Fe3++H2S=Fe2++S↓+2 H+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C )

A.铝片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 OH-=AlO2-+H2↑

B.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

C.碳酸钙跟醋酸反应:

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

D.铜片跟稀硝酸反应:

Cu+NO3-+4 H+=Cu2++NO↑+2 H2O

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B )

A.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按溶液混合

Ba2++2OH-+NH++HCO3-=BaCO3↓+NH3·H2O+H2O

+Ca2++2OH-=CaCO3↓+2H2O+MgCO3↓C.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 Mg2++2HCO

3

D.硫化钠溶于水中:S2-+2H2O=H2S↑+2OH-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D )

A.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HCO3-+OH=CO32-+H2O

B.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

2Fe3++S2-=2Fe2++S↓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a2++2ClO-+H2O+CO2=CaCO3↓+2HClO

D.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

3Fe2++4H++NO3-====3Fe3++2H2O+NO↑

热点五离子共存

【必备知识规律总结】

(一)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PO43-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Ag+与I-、Cl-、Br-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C6H5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SiO32-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二)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2-、NO3-(H+)、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 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存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1992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

199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化学试题 第1卷(共5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分子式不相符合的是 A 电石CaC2 B 冰晶石Na3AlF6 C 萤石MgF2 D 石灰石CaCO3 2、下列仪器:①集气瓶②量筒③烧杯④表面皿⑤蒸发皿⑥容量瓶⑦烧瓶, 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 ②③⑤ B ③⑥⑦ C ①③④ D ③⑤⑦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变成臭氧 B 加热胆矾成白色无水硫酸铜 C 漂白的草帽久置与空气中变黄 D 氢氧化铁胶体加入硫酸镁产生沉淀 4、关于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2和CO的叙述:①质量相等②密度相等③所含分 子个数相等④所含碳原子个数相等。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③ 5、下列各组气体中,既可以用浓硫酸又可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 CO、H2、CH4 B H2、O2、Cl2 C CO、O2、H2S D SO2、NH3、CH4 6、核内中子数为N的R2+的离子,质量数为A,则n克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 为 A n(A-N+8)/(A+16) B n(A-N+10)/(A+16) C (A-N+2) D n(A-N+6)/A 7、对某弱酸稀溶液加热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弱酸的电离度增大 B 弱酸分子的浓度减少 C 溶液的[OH-增大 D 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8、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 可溶于水 B 具有较高的熔点 C 水溶液能导电 D 熔融状态能导电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4和NO2都是共价化合物 B CCl4和NH3都是以极性键结合的极性分子 C 在CaO和SiO2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 D 甲烷的分子是对称的平面结构,所以是非极性分子 10、a元素的阴离子;b元素的阴离子和c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a的原子序数大于b的原子序数。则a、b、c三种离子半径大小的顺序是 A a>b>c B b>a>c C c>a>b D c>b>a 11、过氧化氢的沸点比水高,但受热容易分解。某试剂厂先制得7-8%得过氧化氢溶液, 再浓缩成30%得溶液时,可采用适宜的方法是 A 常压蒸馏 B 减压蒸馏 C 加生石灰常压蒸馏 D 加压蒸馏 12、乙酸蒸气能形成二聚分子:2CH3COOH(气)==(CH3COOH)2(气)+Q。现欲测定乙酸的分子量,应采用的条件为 A 高温低压 B 低温高压 C 低温低压 D 高温高压 13、某氮的氧化物和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CO2。若测得N2和C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的氧化物是 A N2O B NO C NO2 D N2O5 14、在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醋酸和小苏打溶液反应:H++HCO-3=CO2↑+H2O B 硫氢化钠的水解:HS-+H2O==H3O++S2- C 铁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Fe+Fe3+=2Fe2+ D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OH-+2H2O=2AlO2-+3H2↑ 15、下列各组离子中,能PH=1 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MnO-4、K+、Na+、SO2-4 B K+、Na+、AlO2-、Cl- C Cl-、NH+4、Mg2+、NO3- D Ba2+、K+、S2-、SO2-4 16、下列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3CuS+8HNO3=3Cu(NO3)2+2NO↑+3S↓+4H2O B 3Cl2+6KOH=5KCl+KClO3+3 H2O C 3H2O2 +2KcrO2+2KOH =2 K2CrO4+4 H2O D 3CCl4+K2Cr2O7=2 CrO2Cl2+3COCl2+2KCl 17、有a、b、c、d四种金属,将a和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 不易 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如果将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d>c>a>b B d>a>b>c C d>b>a>c D b>a>d>c 18、在氧化还原反应3S+6KOH=K2SO3+2K2S+3H2O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硫原子数之 比为A 1:2 B 2:1 C 1:1 D 3:2 19、下列各组物质中:①Cl2O7HClO ②SO2H2SO4③NO2HNO3④SiO2 H2SiO3⑤Mn2O7HMnO4,前者是后者的酸酐,正确的是 A ②③ B ③④ C ④⑤ D ①③④ 20、将体积都为10L、PH值都为3 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稀释至a毫升和b毫升,测得稀释 后溶液的PH值均为5,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A a=b=100ml B a=b=1000ml C ab 二、选择题(本题共1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1、在氢硫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溶液:①O2②Cl2③SO2④CuSO4,能使溶液PH 值减小的是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 B 50ml 12mol/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都生成氯气0.15mol C 在常温下,浓硫酸不与铜反应,是因为铜被钝化 D 少量CO2通入浓的氯化钙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北京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详解

2008年北京高考化学试卷 5.(2008年理综北京卷)据报道,我国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氢氧燃料电池车将在北京奥运 会期间为运动员提供服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时,有0.1mol电子转移[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电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了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解液酸碱性的变化以及电子转移的简单计算。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即生成了0.1mol Cl2,有0.2mol电子转移。 6.(2008年理综北京卷)对H2O 的电离平衡不产生 ...影响的粒子是 A.B.C.D. +17 2 8 8 [答案]C。 [解析]本题看似只是考查了酸、碱和盐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其实还考查了电子式、离子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及结构式的知识。A中氯化氢抑制水的电离,B中Fe3+因水解而促进水的电离,D中CH3COO-因水解而促进水的电离。 7.(2008年理综北京卷) 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B.Na2O2Na2CO3 C.NaOH Na2CO3D.Na2O2NaOH Na2CO3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对碱金属知识的考查,主要考查了碳酸氢钠的分解反应、过氧化钠与水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关键是弄清楚反应的顺序。2mol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1mol的碳酸钠、1mol的二氧化碳和1mol的水。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存在时,相当于二氧化碳先与过氧化钠反应,1mol的二氧化碳恰好和1mol的过氧化钠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排出气体物质水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只有Na2CO3。 8.(2008年理综北京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

2014年高考化学全国1卷理综化学含解析答案完整版.doc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A .戊烷 B .戊醇 C .戊烯 D .乙酸乙酯 9.已知分解1 mol H 2O 2 放出热量98KJ ,在含少量I -的溶液中,H 2O 2的分解机理为: H 2O 2+ I - →H 2O +IO - 慢 H 2O 2+ IO -→H 2O +O 2+ I - 快 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的速率与I -的浓度有关 B . IO -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 -1 D .v(H 2O 2)=v(H 2O)=v(O 2) 10.W 、X 、Y 、Z 均是短周期元素,X 、Y 处于同一周期,X 、Z 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 2 - 和Z - ,Y +和Z -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 >Y >Z B .单质沸点:X >Y >Z C .离子半径:X 2->Y +>Z - D .原子序数:X >Y >Z 11.溴酸银(AgBrO 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溴酸银的溶解时放热过程 B .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 C .60 ℃时溴酸银的K sp 约等于6×10- 4 D .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1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 .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C .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D .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定管吸出多余液体。

2014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含详细解析命题分析)

2014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含详细解析命题分析)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 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 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 填写姓名。 4. 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 位。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Zn-65 As-7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玉兔”号月球车用U P 23894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U P 23894的说法正确的是 A. U P 23894与U 23892互为同位素 B. U P 23894与U P 23994互为同素异形体 C. U P 238 94与U 238 92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 U P 238 94与U P 239 94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2. 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 A.过氧化钠 B.氢硫酸 C.硫酸亚铁 D.苯酚 3. 结构为…-CH=CH-CH=CH-CH=CH-CH=CH-…的高分子化合物用碘蒸气处理 后,其导电能力大幅度提高。上述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是 A.乙炔 B.乙烯 C.丙烯 D.1,3-丁二烯 4. 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 次是 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B. 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C.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D. 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 5.下列分离方法中,和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 A.升华 B.萃取 C.纸上层析 D.重结晶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 今年是门捷列夫诞辰180周年。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 A.碱性:KOH > NaOH B.相对原子质量:Ar > K C.酸性:HClO 4 >H 2SO 4 D.元素的金属性:Mg>Al 7. 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A. H 3O + 和OH - B.CO 和N 2 C. HNO 2和 NO 2- D.CH 3+和 NH 4+ 8. BeCl 2熔点较低,易升华,溶于醇和醚,其化学性质与AlCl 3相似。由此可推 测BeCl 2

2013年高考上海卷化学真题及word解析版

2013年高考上海卷化学真题 word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13年4月24日,东航首次成功进行了由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的验证飞行。能区别地沟油(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与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 A.点燃,能燃烧的是矿物油 B.测定沸点,有固定沸点的是矿物油 C.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地沟油 D.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 【答案】D 【解析】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可水解而不分层,矿物油的主要成分是 烃的混合物,不溶于水,氢氧化钠溶液,他们都能燃烧,密度比水小、没有固定的沸点,因此,选D 2.氰酸铵(NH 4OCN)与尿素[CO(NH 2 ) 2 ] A.都是共价化合物 B.都是离子化合物 C.互为同分异构体 D.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C 【解析】氰酸铵是离子化合物,尿素是共价化合物,他们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的关系,因此选C 3.230Th和232T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可以转化成233U。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 A. Th 元素的质量数是232 B. Th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 C. 232Th 转换成233U是化学变化 D. 230Th和232Th的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D 【解析】232Th 230Th的质量分别是232,230 A项错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由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得的平均值,B项错误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可以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D项正确,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原子不变,而C项的原子发生变化错误。 4.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碘和干冰的升华 B.硅和C 60 的熔化 C.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 D.溴和汞的气化 【答案】A 【解析】A项变化客服的都是分子间力,正确,硅和C50的融化分别克服的都是共价键,分子间力, B项错误,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分别克服的都是共价键,离子键,C项错误,溴和汞的气化分别克服的都是分子间力金属键,D项错误,5.374℃、22.1Mpa以上的超临界水具有很强的溶解有机物的能力,并含有较多

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4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单选) 【2014北京】6.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 A.C 2H 5 OH B.HNO 3 C.NaOH D.HCl 【答案】B 【解析】A、乙醇俗名酒精,是一种由可燃性而没有腐蚀性的常见液体物质 B、硝酸不论浓稀都有氧化性,酸都有一定的腐蚀性,尤其是酸性越强,腐蚀性越强 C、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有很强的腐蚀性,但不具有氧化性 D、盐酸是一种强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但不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2014北京】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 ..空气氧化的是 A.K B.Na C.Fe D.Al 【答案】D 【解析】钾和钠都是活泼性极强的金属,能够与空气重的氧气接触反应;铁和空气中的氧气、 水反应生成疏松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 2O 3 ?xH 2 O),能够吸水使生锈的速率加快;铝在空气中 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隔绝了氧气和内部铝的接触,是生锈的速率减慢,而使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 【2014北京】8.下列电池工作时,O 2 在正极放电的是 A.锌锰电池B.氢燃料电池C.铅蓄电池D.镍镉电池 【答案】B 【解析】A、锌锰电池,锌为负极,二氧化锰为正极;无氧气参与;

B、氢燃料电池,氢气在负极,氧气在正极,正确 C、铅蓄电池,铅为负极,正极为氧化铅,无氧气出现 D、镍镉电池,镉为负极,正极为NiOOH,无氧气出现 【2014北京】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 ...的是 A.测 mol/L的氨水的pH为11: NH 3·H 2 O NH 4 + +OH— 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 2O == 2NaOH+H 2 ↑ C.用CuCl 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CuCl 2 Cu2+ +2Cl— 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 2O ==2AlO 2 — +3H 2 ↑ 【答案】C 【解析】A、氨水是弱电解质,溶液中从在电离平衡,且本电力平衡方程式无知识上的错误 B、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C氯化铜是一种盐,盐溶液的导电是物理性质,不会生成新物质,故本答案错误 D、铝是一种能同时和酸和强碱反应的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2014北京】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 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 3和HCOOCH 2 CH 3 C.用Na 2CO 3 溶液不能区分CH 3 COOH和CH 3 COOCH 2 CH 3 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答案】A 【解析】A、丙三醇能与水混溶,属于易溶于水的物质,苯酚室温下微溶于水,65℃以上与水混溶,1-氯丁烷不荣誉水,A正确 B、CH 3COOH还有两种氢,CH 3 COOCH 2 CH 3 含有三种状态的氢,核磁共振结果是不同的故可以去 分,B错 C、CH 3COOH酸性强于碳酸,故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CH 3 COOCH 2 CH 3 是有机物不 通电

2014高考化学试题全集

2014国乙2014国乙07 2014国乙08 2014国乙09 2014国乙10 2014国乙11 2014国乙12 2014国乙13 2014国乙26 2014国乙27 2014国乙28 2014国乙36 2014国乙37 2014国乙38 2014国甲2014国甲07 2014国甲08 2014国甲09 2014国甲10 2014国甲11 2014国甲12 2014国甲13 2014国甲26 2014国甲27 2014国甲28 2014国甲36 2014国甲37 2014国甲38 2014北京2014北京06 2014北京07 2014北京08 2014北京09 2014北京10 2014北京11 2014北京12 2014北京252014北京26 2014北京27 2014北京28 2014山东 2014山东07 2014山东08 2014山东09 2014山东10 2014山东11 2014山东12 2014山东13 2014山东29 2014山东30 2014山东31 2014山东32 2014山东33 2014山东34 2014 浙江 2014 浙江07 2014 浙江08 2014 浙江09 2014 浙江10 2014 浙江11 2014 浙江12 2014 浙江13 2014 浙江26 2014 浙江27 2014 浙江28 2014 浙江29 2014福建 2014福建06 2014福建07 2014福建08 2014福建09 2014福建10 2014福建11 2014福建12 2014福建23 2014福建24 2014福建25 2014福建31 2014福建32 2014安徽 2014安徽07 2014安徽08 2014安徽09 2014安徽10 2014安徽11 2014安徽12 2014安徽13 2014安徽25 2014安徽26 2014安徽27 2014安徽28 2014天津 2014天津01 2014天津02 2014天津03 2014天津04 2014天津05 2014天津06 2014天津07 2014天津08 2014天津09 2014天津10 2014重庆 2014重庆01 2014重庆02 2014重庆03 2014重庆04 2014重庆05 2014重庆06 2014重庆07 2014重庆08 2014重庆09 2014重庆10 2014重庆11 2014四川 2014四川01 2014四川02 2014四川03 2014四川04 2014四川05 2014四川06 2014四川07 2014四川08 2014四川09 2014四川10 2014四川11 2014广东 2014广东07 2014广东08 2014广东09 2014广东10 2014广东11 2014广东12 2014广东22 2014广东23 2014广东30 2014广东31 2014广东32 2014广东33 2014海南 2014海南01 2014海南02 2014海南03 2014海南04 2014海南05 2014海南06 2014海南07 2014海南08 2014海南09 2014海南10 2014海南11 2014海南12 2014海南13 2014海南14 2014海南15 2014海南16 2014海南17 2014海南18 2014海南19 2014海南20 2014江苏 2014江苏01 2014江苏02 2014江苏03 2014江苏04 2014江苏05 2014江苏06 2014江苏07 2014江苏08 2014江苏09 2014江苏10 2014江苏11 2014江苏12 2014江苏13 2014江苏14 2014江苏15 2014江苏16 2014江苏17 2014江苏18 2014江苏19 2014江苏20 2014江苏21 【鸣谢整理人员:2014国乙(2中林书雄)2014国甲(协和周丽萍)2014北京(协和周丽萍)2014山东(麒麟梁晓燕)2014浙江(麒麟梁晓燕)2014福建(麒麟梁晓燕)2014安徽(麒麟梁晓燕)2014天津(协和周丽萍)2014重庆(麒麟梁晓燕)2014四川(协和周丽萍)2014广东(麒麟梁晓燕)2014海南(2中林书雄)2014江苏(2中林书雄)】

2014上海市高考压轴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4上海市高考压轴卷 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化学与人类生活、环境保护、能源开发、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食用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 B.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 C.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酸的结构简式: CH3COOH B.NH3的电子式: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不可能存在其它化学键 B.在氧族元素(O、S、Se、Te)的氢化物中,水的沸点最低 C.NaHSO4、Na2O2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 D.晶体的熔点:金刚石>碳化硅>单晶硅 4.铋(Bi)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209 83Bi和210 83 Bi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B.209 83Bi和210 83 Bi的物理性质往往不同 C.209 83Bi转化成210 83 Bi是物理变化D.两者分别含有126和127个质子 5.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H2O的电子式为 .. .. H:O:H -+?? ?? ?? B.4℃时,纯水的pH=7 C.16 2 D O中,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 D.273K、101kPa,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d(气态)>d(液态)>d(固态)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用水湿润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 B. 用50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KMnO4溶液 C. 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D. 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 7.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 化关系:丁 乙 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若甲为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8. 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H2O制备化学原料。下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 制备HCOOH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催化剂a附近酸性减弱,催化剂b附近酸性增强 B.催化剂a表面发生氧化反应,有O2产生 C.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D.催化剂b表面的反应是CO2 +2H++2e一=HCOOH 9.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 → CO2(g)+3H2(g)-49.0 kJ ②CH3OH(g)+1/2O2(g)→ CO2(g)+2H2(g)+192.9 kJ

2013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课标2大纲北京上海广东

2013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 1.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须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2.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W2―X+B.X+ Y3+C.Y3+Z2―D.X+Z2― 4.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5.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Ksp(Ag2CrO4)=9×10―11。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Cl―、Br―、CrO42―B、CrO42―、Br―、Cl― C.Br―、Cl―、CrO42―D、Br、CrO42―、Cl― 6.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A.15种B.28种C.32种D.40种 7.下列表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2014.1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棉花、羊毛、腈纶和涤纶都属于合成纤维 B .明矾可用作除去污水中悬浮颗粒的混凝剂 C .使用青霉素前一定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D .利用油脂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可制取肥皂 2.下列事实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 的是 A .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SiO 2 + 2NaOH === Na 2SiO 3 + H 2O B .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保护膜:2Fe + 6H 2O(g) === 2Fe(OH)3 + 3H 2 C .工业制取漂粉精:2Cl 2 + 2Ca(OH)2 === CaCl 2 + Ca(ClO)2 + 2H 2O D .实验室制取氨气:2NH 4Cl + Ca(OH)2 === CaCl 2 + 2NH 3↑+ 2H 2O 3.氯霉素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 .能发生水解反应 C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D .能发生催化氧化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12的溶液中:K +、Na +、Br -、AlO 2- B. 无色溶液中:H +、K +、MnO 4-、C 2O 42- C. c (Fe 3+) = 0.1 mol·L -1 的溶液中:K +、H +、SCN -、I - D. 由水电离出的c (OH -) =1.0×10-13 mol·L -1 的溶液中:Na +、NH 4+、SO 42-、HCO 3- 5. 利用右图装置电解硫酸铜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C. 电解质溶液中Cu 2+从b 电极向a 电极迁移 D. 若a 为铜,则a 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 -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蛋白质的水解可用于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B .丙烯酸甲酯可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C .用乙醇和浓硫酸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D .有机物H 3C CH 3 CH 3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个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1 7. 某种碳酸饮料中主要含柠檬酸、碳酸、白砂糖、苯甲酸钠等成分,常温下测得其pH 约为3.5,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柠檬酸的电离会抑制碳酸的电离 B .该碳酸饮料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 C .常温下,该碳酸饮料中K W 的值大于纯水中K W 的值 D .打开瓶盖冒出大量气泡,是因为压强减小,降低了CO 2的溶解度 △ △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

2014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玉兔”号月球车用U P 23894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U P 238 94的说法正确的是 A. U P 238 94与U 23892互为同位素 B. U P 238 94与U P 23994互为同素异形体 C. U P 23894与U 23892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 U P 23894与U P 23994互为同素异形体 2.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 A.过氧化钠 B.氢硫酸 C.硫酸亚铁 D.苯酚 3.结构为…-CH=CH-CH=CH-CH=CH-CH=CH-…的高分子化合物用碘蒸气处理后,其导电能力大幅度提高。上述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是 A.乙炔 B.乙烯 C.丙烯 D.1,3-丁二烯 4.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B. 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C. 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D. 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 5.下列分离方法中,和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 A.升华 B.萃取 C.纸上层析 D.重结晶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今年是门捷列夫诞辰180周年。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 A.碱性:KOH>NaOH B.相对原子质量:Ar>K C.酸性:HClO 4 >H 2S O 4 D.元素的金属性:Mg>Al 7.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A. H 3O + 和OH - B.CO 和N 2 C. HNO 2和 NO - 2 D.CH + 3和NH + 4 8.BeCl 2熔点较低,易升华,溶于醇和醚,其化学性质与AlCl 3相似。由此可推测BeCl 2 A.熔融态不导电 B.水溶液呈中性 C. 熔点比BeBr 2高 D.不与NaOH 溶液反应 9. 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013年上海高中化学会考试卷(含答案)

您身边的补课专家 201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跳墙那些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 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选择题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其余各大题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S-32 Na-23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存在的元素是 A.硫B.氯C.铝D.镁 2.下列单质活泼性最强的是 A.N2B.Cl2C.Br2D.I2 3.钼可用于制导导弹,钼的同位素94Mo所含的中子数是 42 A.42 B.47 C.52 D.94 4.下列化合物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NaOH B.CH3COOH C.H2O D.CO2 5.能使淀粉溶液显蓝色的物质是 A.KI B.I2C.KIO3D.HI 6.不属于石油分馏产品的是 A.石蜡B.天然气C.汽油D.沥青 7.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是 A.NH3 B.SO2C.Cl2D.HCl 8.与二氧化硫反应时,下列物质作还原剂的是 A.溴B.硫化氢C.品红D.氢氧化钙 9.下列变化会放出热量的是 A.碘升华B.冰融化C.氯化铵溶于水D.氢氧化钠溶于水 10.分离苯和水,应选用的装置是

您身边的补课专家 11.25℃时,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pH是 A.2 B.5 C.9 D.12 1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 2(g)+I2(g)2HI(g),0~5min内H2的浓度减少了0.1mol/L,则在这段时间内用HI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mol/(L﹒min)]为 A.0.01 B.0.04 C.0.2 D.0.5 13.关于右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正确是 A.锌电极是正电极 B.锌电极得到电子 C.铜电极上有氢气产生 D.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14.存在大量H+、Br—和Ca2+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存在 A.OH—B.Ag+C.CO32—D.NO3— 15.能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表示的是 A.氯化钡和硫酸钠溶液反应B.碳酸钡和稀硫酸反应 C.氢氧化钡和硫酸铝溶液反应D.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 16.右图是H2和Cl2反应生成HCl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由图可知 A.反应物的能量总和小于生成物的能量 B.生成1molHCl(g)需吸收92.3KJ的能量 C.H2(g) + Cl2(g) →2HCl(g) + 184.6KJ D.H2(g) + Cl2(g) →2HCl(g) + Q (Q>184.6KJ) 17.将新制氯水滴入下列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上海市杨浦区2014届高三化学三模试卷及答案

化学试卷 第1 页 共8页 杨浦区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学业质量调研 化学学科试卷 2014.5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油脂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关于“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不能用植物油萃取溴水中的溴 B .皂化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C .和H 2加成后能提高其熔点及稳定性 D .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2.下列物质的俗称、主要成分及主要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乙烯的球棍模型: B . 命名:2-甲基-二丁烯 C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 H + [:O :O :]—H + D .二氧化碳的结构式: O=C=O 4.有氯气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不属于 A .复分解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取代反应 D .加成反应 5.氮化钠(Na 3N )熔融时能导电,与水作用产生NH 3。下列对氮化钠晶体描述错误的是 A .构成晶体的两种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 B .构成晶体的两种微粒半径不相等 C .与盐酸反应生成盐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D .与盐酸反应生成盐的晶体类型相同 二、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在FeSO 4、CuSO 4、Al 2(SO 4)3、H 2SO 4的混合稀溶液中通入适量H 2S ,产生的沉淀物是 A .FeS 和CuS B .FeS C .CuS D .Al 2S 3 7.右图是联合制碱法的工业流程示意图(操作已略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X 和M 是同种物质 B .W 是氯化钠固体和X C .溶液b 和N 能循环利用 D .条件?是加热 CH 3―C=CH ―CH 3 CH 3 . . . . . . . .

2020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高考北京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Ca 40 6.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B C D 硅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能集热器燃气灶 7.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 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 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 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 ...的是 A.用浓盐酸检验氨:NH3+HCl=NH4Cl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2-3+H2O HCO-3+OH-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Fe3+ D.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9.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B.通电使CuCl2发生电离 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 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10.实验:①0.1mol·L-1AgNO3溶液和0.1mol·L-1NaCI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 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 ②向滤液b中滴加0.1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 ③向沉淀c中滴加0.1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 B.滤液b中不含有Ag+ 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I 转化为AgI 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I更难溶 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B. 将NO2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

2014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赏析

2014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赏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玉兔”号月球车用U P 238 94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U P 23894的说法正确的是 A. U P 23894与U 23892互为同位素 B. U P 23894与U P 23994互为同素异形体 C. U P 238 94与U 238 92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 U P 23894与U P 239 94互为同位素 赏析:考察核素与同位素,Pv 与U 是不同元素,不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不同。U P 238 94与 U P 239 94互为同位素。选择D 。 2.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 A .过氧化钠 B .氢硫酸 C .硫酸亚铁 D .苯酚 赏析:考察氧化还原反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而变质。选择A 。 3.结构为…-CH=CH -CH=CH -CH=CH -CH=CH -…的高分子化合物用碘蒸气处理后,其导电能力大幅度提高。上述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是 A .乙炔 B .乙烯 C ..丙烯 D .1,3-丁二烯 赏析:考察高分子化合物与单体的相互关系。高分子是聚乙炔,单体是乙炔。选择A 。 4.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A .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B .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C .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D .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 赏析:考察作用力类型。石蜡→液体石蜡,破坏范德华力;液体石蜡→石蜡蒸气,破坏范德华力;石蜡蒸气→裂化气,是裂化反应,破坏共价键。选择B 。 5.下列分离方法中,和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 A .升华 B .萃取 C .纸上层析 D .重结晶 赏析:考察溶解度概念。升华与熔点、沸点相关,与溶解度无关。选择A 。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今年是门捷列夫诞辰180周年。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 A .碱性:KOH>NaOH B .相对原子质量:Ar>K C .酸性:HClO 4 >H 2SO 4 D .元素的金属性:Mg>Al 赏析:考察元素周期律。相对原子质量:Ar>K ,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选择B 。 7.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A .H 3O + 和OH - B .CO 和N 2 C .HNO 2和 NO 2- D .CH 3+和NH 4+ 赏析:考察微粒中的电子数。CH 3+和NH 4+电子数不同,前者8个,后者10个。选择D 。 8.BeCl 2熔点较低,易升华,溶于醇和醚,其化学性质与AlCl 3相似。由此可推测BeCl 2 A .熔融态不导电 B .水溶液呈中性 C .熔点比BeBr 2高 D .不与NaOH 溶液反应 赏析:考察晶体类型。从材料分析,BeCl 2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不导电,水解使溶液呈酸性,熔点比BeBr 2低,能与NaOH 反应。选择A 。 9.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H 2=CH -CH=CH 2(g )+2 H 2(g )→CH 3 CH 2 CH 2 CH 3(g )+236.6 kJ

上海市黄浦区2013年高考二模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黄浦区2013年高考模拟考 化学试卷2013.4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I-127 Be-9 Na-23 Mg-24 Al -27 K-39 Ca-40 一、选择题 1. 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化学物质的存在、获取和应用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溴、碘元素虽然在海水中含量较低,但人类获取溴、碘还是来自海洋资源 B. 饮用水可以用明矾、漂粉精来净化,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C. 煤干馏是为了获得锻炼烯烃 D. 脂肪与石蜡都可以通过石油分馏获取 2. 下图是某反映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的分子状况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对该过程的相 关描述正确的是() A. 有一种物质过量 B. 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C. 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D. 生成了两种产物 3.下列化学表述正确的是() A. 氯化钠晶体 B. 的电子式 C. 乙烯比例模型 D. 碳原子中能量最高电子的电子云图 4. 已知(,其中“aq”表示“溶 液”),关于该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Q值与实际反应中反应物用量无关 B. 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直接转化为电能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若其他条件不变,上述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反应热将大于Q kJ 5.一定条件下,有关下列物质及其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二氧化硫、硫化氢都可与溴水反应 B. 乙醇、乙烯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C. 碳酸所对应的钠盐都只能与酸反应 D. 淀粉、蛋白质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二、选择题 6.下列关于晶体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短周期、同主族非金属单质熔沸点都是第三周期大于第二周期 B. 的沸点高于,是因为键能大于键能 C. 高熔点的固体如果不是离子晶体、则一定为原子晶体

2016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解析详解

2016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 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屠呦呦发现的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 考点:化学发展 7.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冷水浸泡属于物质的溶解,故错误;B、加热煎制属于加热,故错误;C、箅渣取液属于过滤操作,故正确;D、灌装是液体转移,故错误。 考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操作 8.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试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抗氧化剂B.调味剂C.着色剂D.增稠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抗氧化剂减少食品与氧气的接触,延缓氧化的反应速率,故正确;B、调味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味道,与速率无关,故错误;C、着色剂是为了给食品添加某种颜色,与速率无关,故错误;D增稠剂是改变物质的浓度,与速率无关。 考点:食品添加剂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甲苯的沸点高于144 ℃ C.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 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

甲苯变二甲苯是甲苯的苯环的氢被取代,属于取代反应;甲苯相对分子质量比二甲苯小,所以沸点应比二甲苯低;依表格沸点差异可用蒸馏方法分离;因对二甲苯的熔点低,冷却后易形成固体,所以能用冷却结晶方法分离出来。 考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反应类型 10.K 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 2 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 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在平衡体系中加入酸,平衡逆向移动,重铬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橙色加深,加入碱,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黄,故正确;B、②中重铬酸钾氧化乙醇,重铬酸钾被还原,故正确;C、 ②是酸性条件,④是碱性条件,酸性条件下氧化乙醇,而碱性条件不能,说明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 故正确;D、若向④溶液中加入70%的硫酸到过量,溶液为酸性,可以氧化乙醇,溶液变绿色,故错误。 考点:化学平衡移动 11.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代表滴加H2 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