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_樊纲

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_樊纲

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_樊纲
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_樊纲

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樊纲王小鲁马光荣

内容提要:1978年以来,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的经济转型给中国带来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本文利用中国各省份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定量考察了市场化改革对全要素

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的结果显示,从1997年到2007年,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达到年均1.45个百分点。市场化改革推进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这一时期全

要素生产率的39.2%是由市场化贡献的。中国的市场化转型道路还没有完成,中国经济

的可持续增长有赖于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市场化经济转型增长全要素生产率

一、引言

从1978年开始,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改革已经进行了30余年。在此期间,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使得数以亿计的人口从温饱线以下逐步走向小康生活。这些事实说明,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关于市场化进程对于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贡献,迄今还缺乏比较系统的实证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缺乏对市场化进程客观、系统的评价指标。市场化作为一种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体制改革,不是简单的几项规章制度的变化,而是一系列经济、社会、法律制度的变革(樊纲等,2003),或者说是一系列的大规模制度变迁。过去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文献中,由于有关市场化的信息不充分,通常仅仅使用一个或几个代理变量(例如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度等)来反映市场化改革。这些研究是有意义的,然而是不全面的,因为它们无法反映市场化转型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全貌。因此要从实证上定量考察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必须要有一套系统的度量市场化进程的指标体系。

本文利用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编制的中国分省市场化进程指数(以下简称市场化指数),定量考察了市场化进程对各省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997年到2007年,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年均1.45个百分点。市场化进程显著地改善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它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度达到39%。

本文以下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回顾市场化和经济增长方面的文献;第三部分是计量模型和数据说明,并回顾了1997年到2007年中国各省份(包括自治区和直辖市,下同)市场化进程;第四部分是回归结果与分析,并通过增长核算不同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分解;第五部分总结全文。

二、文献回顾

经济增长理论以及跨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都认为,各个国家经济增长率和收入水平差异很

*樊纲、王小鲁,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邮政编码:100038,电子信箱:fangang@neri.org.cn,wangxiaolu@ neri.org.cn;马光荣,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电子信箱:grongma@163.com。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的评论意见。

4

大程度上源于全要素生产率(TFP )的差异(例如,

Caselli and Gennaioli ,2005;Hsieh and Klenow ,2010)。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由研发投入或技术引进带来的微观生产技术的进步,

另一方面则是改善资源配置(即生产要素由生产率低的企业、部门或地区流向生产率高的企业、

部门或地区)带来的效率提高。因此,如果政策性或制度性的因素导致资源无法由生产率低的企业配置到生产率高的企业,就会带来资源配置上的损失,从而降低全社会的生产率。

例如,Hsieh &Klenow (2009)的研究认为,抛开企业技术水平的差异,如果中国的资源配置效率能够达到美国的水平,

中国的TFP 会提高30%—50%。对于已经具有完善的市场机制的经济体来说,由于资源的配置已经基本实现了优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微观技术进步,但对于中国和其他一些刚刚经历过,或者仍然继续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市场化改革的每个方面都会推动资源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举例来说,一些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使投入要素流向一些生产率更高的民营和外资企业,就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除此之外,

市场化也会通过改善企业的激励机制,带来微观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于市场化改革如何影响经济增长,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转型经济学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Roland ,2000)。自从柏林墙倒塌,东欧和前苏联各国纷纷开始经济转型之后,国外经济学家就开始关注转型国家的改革政策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并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另外,由于转型国家发生着剧烈而且快速的制度变迁,经济转型某种程度上构成了诺斯所言的“断裂性制度变迁”(North ,1990),因此研究这场规模浩大的人类社会的制度实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受到制度和经济增长领域的关注。

在定量分析市场化改革对转型国家经济增长的文献中,最关键的是寻找衡量各个国家转型进程的一个系统指标。其中国外较为常用的指标是,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 )在其每年一度的《转型报告》(Transition Report )中对27个转型国家在各方面的改革(价格自由化、企业改革、私有化、

外汇和外贸自由化、竞争性政策、金融机构改革等)进行打分所形成的转型指标。

①但由于市场化衡量指标的选择、样本选择、模型设定和计量方法选择等方面的差异,加上各国转轨路径的差异,这些研究并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结论(Babetskii and Campos ,

2007)。在较早期的研究中,Havrylyshyn et al.(1998)利用转型早期的EBRD 转型指标,发现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解释力。De Melo et al.(1997)利用他们在内部市场、外部市场和私有化三个方面构造的转型指标,发现转型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关系。但是后来的一些研究结果并没有进一步证实这些结论。Falccetti et al.(2002)的实证结果显示,随着样本国家的选择和起始时间的不同,转型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稳健。Fidrmuc (2001)也发现,1995年之前经济转型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但是1996年到2000年这一效果并不显著。

在样本方面,以上研究的对象均是东欧和前苏联的转型国家,虽然中国作为转型国家的重要一员,但在转型对经济增长实证研究的国外文献中却很难找到中国的踪影。这是国际经济学界有关经济增长与转型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缺憾。事实上在相当长时期内,国外“主流”经济学界都没有对中国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显著不同的经济转轨道路给予充分的重视,直到近十来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成就,

连带其转轨经验,才逐渐引起了国际经济学界的关注,但系统研究中国市场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仍然罕见。

在国内,已经有不少文献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市场化的关系做过一定程度的研究。但在实证研

5

这27个转型国家全部位于东欧和前苏联地区。EBRD 对各项领域的改革打分时,从1到4。数值越大代表改革进行得越

彻底,

1代表该领域完全没有改革,4代表完全的市场化。

究上,由于缺乏市场化改革的系统衡量指标,因而难以定量分析体制性改革对于TFP和经济增长的贡献。早期的研究即使关注到市场化改革会推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通常由于数据方面的限制,仅考察了市场化改革的某些方面。如Jefferson et al.(1992)发现改革中非国有工业部门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工业生产率;蔡昉、王德文(1999)发现改革中劳动市场的发育促进了劳动力在部门之间的再配置,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王小鲁(1999,2000)发现主要由市场化推动的劳动力要素在部门和城乡间的再配置是改革时期增长和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源泉,而且这进一步导致资本等要素的再配置,从而放大了这一效应。在一项较近的研究中,王小鲁等(2009)通过对半个多世纪中国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市场化对改革期间的经济增长有显著贡献;但由于缺乏长时间跨度的综合性指标,仍然采用了非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作为市场化的代理变量。

在关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已有文献中,一些既有的研究考察了人力资本(姚先国、张海峰,2008)、技术研发(吴延兵,2008)、金融发展(沈坤荣、张成,2004;林毅夫、孙希芳,2008)、地方政府激励(张晏、龚六堂,2005;徐现祥,2007)、基础设施(刘勇,2010)等因素对增长的贡献。这些研究多数将市场化转型作为一个控制变量,不过通常也只用一两个单项指标来代表市场化转型,例如,使用国有单位职工占就业人数的比重、国有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或者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控制市场化改革的影响。

这些代理变量实际上只衡量了市场化改革中某一重要方面,无法涵盖市场化转型进程的全貌。例如,非国有企业的比例扩大,并不必然代表政府对市场干预的减少,也不代表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等市场化进程的其它方面。

在本项研究中,我们使用国民经济研究所历年公布的分省市场化指数(樊纲、王小鲁,2001;樊纲等,2003;樊纲、王小鲁、朱恒鹏,2003,2004,2007,2010),作为一个代表市场化进程的综合性指标,来研究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拥有31个颇具规模的省级行政区域,这些省份的人口和经济规模一般不亚于通常规模的国家,而且各省份间的市场化进程存在很大差异,这为研究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前面提到的国外对转轨经济的跨国研究中,可能因各国在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难以度量的差异如政治制度、地缘环境、政策以及转轨路径的差异等,影响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Babetskii and Campos,2007)。而中国的各个省份间,由于有基本一致的宏观环境和政治制度,因此为定量识别市场化转型对增长的贡献提供了方便。

在研究框架方面,国外的转轨研究主要侧重于经济自由化程度的测度,而对市场体系的建设重视不够。在我们已有的研究中,把市场体系各个方面的建设看作一个系统发育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等方面衡量市场化的进展。这样的视角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市场化内涵,也更有利于解释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也是我们的研究有别于国外一些转轨研究的地方。

迄今,我们的分省市场化指数已经连续11年从上述这五个方面,对全国各省份的市场化相对进程进行跟踪和综合评价。这套指数体系不仅对各省份的市场化进程进行横向比较,而且也做到了沿时间序列基本可比,从而提供了一套比较完整地测度市场化进程的分省、分不同方面的面板数据(樊纲、王小鲁、朱恒鹏,2010)。这为我们研究市场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今后学术界继续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本文末尾的附表提供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这11年的市场化总指数(数据已转换为跨年度可比)。

6

三、模型和数据

(一)计量模型的设定

在经济增长的实证文献中,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仍然是最常用的生产函数形式。根据Lucas (1998),人力资本被定义为有效劳动力数量,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它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劳动力数量的多少,还取决于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因此我们在传统的两要素生产函数中加入人均受教育水平,即:

Y it =A it K αit L βit E γ

it

(1)

Y it 、K it 、L it 和E it 分别代表第i 省第t 年的产出、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数量和人均受教育水平。后两者反映了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α、

β和γ分别代表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和人均教育水平的产出弹性。A it 代表全要素生产率(TFP ),它是扣除了物质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之后的其他因素。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TFP 最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二是市场化改革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以及通过激励机制改变导致的微观效率提高。我们先前的研究发现,除科技进步和市场化改革之外,城市化、对外开放、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都对生产率的提高有正的贡献,

此外还有一些因素被发现对生产率有负面影响(王小鲁等,2009)。但上述这些效应大部分是全国性的,在使用分省数据进行分析时,难以充分反映

出来。①而基础设施的改善则能够对省级经济发生显著影响。因此在当前的研究中,我们将全要

素生产率定义为:

A it =Ae (ρMI it +δln Tech it +θTran it +λi +u it )

(2)

其中MI it 代表第i 个省第t 年的市场化进程指数,

ln Tech it 是各省由研发投入积累而成的科技资本存量(取对数),它反映的是企业由知识和技术的积累而带来微观生产率的进步。Tran it 代表各省的基础设施,

我们用标准道路里程与人口的比率来衡量。λi 代表各省的固定效应,用于捕捉每个省所特有的不随时间变化的影响生产率的因素,②εit

是随机扰动项。将(2)式代入(1)式,并对等式两边取对数,我们得到如下计量回归模型:

ln Y it =ln A +αln K it +βln L it +γln E it +ρM it +δln Tech it +θTran it +λi +εit

(3)

(二)市场化指数的构造

为了对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对市场化进程进行度量,我们于2001年起陆续编制发表了中国逐年分省份的市场化指数(樊纲、

王小鲁、朱恒鹏,不同年份)。到目前为止,市场化指数的时间跨度已经涵盖了从1997年到2007年共11年。利用时间跨度较长的分省市场化指数,既可以从更长的时间跨度考察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地区差异,又为利用面板数据考察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供了可能。

由于市场化改革是一系列经济、社会、法律体制的变革,涉及到体制的方方面面。市场化指数是由多方面、多个指标所构成的体系所支撑、所构成。我们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五个方面反映市场化的进展。每个“方面指数”反映市场化的一个特定方面,每个方面指数又由几个“分项指数”组成,有的分项指数下面还有二级分项指数。我们称最下面一级的分项指数为基础指数。形成该

7

①②

在本文的生产函数设置中,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和教育对增长的直接贡献都包括在人均教育水平作为要素投入的贡献中了,因此前者不再单独为全要素生产率的一部分。

Hausman 检验也支持固定效应而不是随机效应模型。

指数体系的基础指标目前共有23项,

①它们都来自客观的统计数据或调查数据。关于指数的计算,我们将各正向基础指标在基期年份的分省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定义为10分和0分(负向指标则分别为0分和10分),

根据每个省份基期年份的指标值与最大和最小指标值的相对位置确定它们的得分,

从而形成与该指标对应的基础指数。若干基础指数合成上一级分项指数或方面指数,五个方面指数合成市场化总指数。这样形成的市场化指数,反映的是不同省份以基期年份为标准的市场化相对进程。早期的市场化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分项指数和方面指数的权重。为了避免因为改变指标的权重而导致不同年份数据不可比,最新的历年市场化指数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各分项指数和方面指数的权重,

从而保持了跨年度数据的可比性。更详细的计算方法可参见《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年报告》(樊纲、王小鲁、朱恒鹏,2010)。

市场化指数是一个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表示各地区市场化水平的指标,它并不是表明各地区本身“离纯粹的市场经济还有多远”。迄今,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并没有给出一个百分之百市场化的模式和范例,想以一个“纯粹的”市场经济为参照系来衡量市场化的绝对程度也是不现实的。这套指数的设计主要目的在于,

将各地的市场化程度进行横向比较,同时也反映各省沿时间顺序的市场化程度变化,对它们的进步或退步做出评价。正因为我们的市场化指数是横向和纵向可比的,因此用来考察市场化对分省经济增长的影响,

是可行的。总的来说,我们的市场化指数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从不同方面对各省市自治区的市场化进程进行全面的比较;第二,使用基本保持一致的指标体系对各地的市场化进程进行持续的测度,从而提供了一个反映制度变革的稳定的观测框架;第三,

采用客观指标衡量各省份市场化改革的深度和广度,

避免了某些国外研究中出现的根据主观评价或印象打分而导致的偏颇;个别需要企业做出评价的指标,是基于大范围的样本调查,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随机误差的影响;第四,基本上概括了市场化的各个主要方面,

但同时又避免了把反映发展程度的变量同制度变量相混淆。(三)变量描述

从附表各省份的市场化指数可知,从1997年到2007年,各个省份的市场化进程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1997年,全国各省份的平均(算术平均,未按GDP 规模或人口规模加权)市场化指数为4.01,到2007年已经增长到7.50(图1)。从时间段来看,1997—2001年的市场化进程较为缓慢,五年间市场化指数年均仅提高0.15分。而2002年到2007间,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六年间年均增加0.48分

图1

历年各省平均的市场化指数(1997—2007年)

不同省份的市场化进程也存在巨大差异。1997年,市场化指数最高的广东、浙江和福建三省分别是6.29、6.17和5.43,而市场化程度最低的青海、宁夏和新疆依次为1.29、

1.69和1.77。2007年市场化指数最高的三个省市上海、浙江和广东分别为11.71、11.39和11.04,而最低的三个省份西藏、青海和甘肃依次为4.25、4.64和5.31。这说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省份和较低的省份在此期间都有

8

①1997、1998两年的市场化指数只有16个基础指标,但是它们与之后年份的市场化指数依旧是大体上跨年度可比的。

图2

历年各省市场化指数的标准差(1997—2007年)

明显的进步。但图2也显示,

1999年之后各省份市场指数的标准差在不断扩大,省际之间的市场化进程差异并没有缩小,甚至有扩大的迹象。从1997年到2007年,市场化指数提高最快的上海、江苏和天津分别提高6.71、

5.30和5.23个点,而提高最慢的河北、广西和海南三省仅分别提高2.13、

2.15和2.28个点。在市场化的五个方面,

2007年都比1997年有明显进展。按评分的变动来

看,进步较快的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制度环境、产品市场发育这三个方面,分别提高了4.78分、

4.00分和3.85分。而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以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两方面的进展相对缓慢,分别只提高了2.95分和2.39分。尤其是在政府和市场关系方面,最近几年进展明显减缓。这反映了我国在要素市场改革方面的滞后,以及政府规模不断扩大、政府干预仍然过多的现状

图3市场化五个方面指数的进展(1997—2007年)

各个省份历年的GDP 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我们根据各省的GDP 平减指数将历年GDP 折算为以2000年不变价计的GDP 。从1997年到2007年,剔除价格因素后,各省平均(简单平

均)的GDP 年增长率为11.54%。①这一时期,各省GDP 增长率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别,内蒙古的

GDP 年均增长率最高,为14.98%;而云南省的GDP 年均增长率最低,为9.14%,图4显示,各省份的GDP 增长率与市场化指数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

各省历年的人力资本存量是各省劳动力数量和人均受教育年限的乘积。其中各省劳动力数量来自《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对于人均受教育年限的计算,我们使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人口受教育结构数据。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每一种受教育程度按一定的教育年限进行折算,然后乘以该教育水平的人数,加总之和再除以相应的总人口,便得到人均受教育水平。对于年限的处理如下:大专及以上教育以16年计,高中、初中、小学和文盲分别以12年、9年、6年和0年计。1997年到2007年,劳动力数量变化比较缓慢,全国劳动力总数仅从6.98亿增长到7.70亿,仅增长了10.3%。与之

9

①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统计年鉴》上全国的GDP 数据并不等于各省GDP 数据之和,这一时期全国GDP 剔除价格因素后年

均增长9.53%。

图4各省历年GDP增长率与市场化指数(1997—2007年)

相比,各省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增长幅度更大,从6.98年增长到8.18年,增长了17.2%。

对于各省的物质资本存量,虽然使用的时间段是1997年到2007年。但是由于物质资本的计算必须采用永续盘存法,我们以1952年为基期,根据国家统计局过去近六十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计算得到。1952年基期的物质资本存量采用与Young(2000)相同的方法,即用基期1952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除以10%作为初始物质资本存量。折旧率的处理与王小鲁、樊纲、刘鹏(2009)相同,1952年到1977年期间的折旧率按5%计算,并假设改革期间(1978—2007)资本折旧平滑加速,最终达到8%。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价格平减指数,因为国家统计局1991年之后才公布这一数据,因此1991年之前我们采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来替代,最后统一换算为以2000年价格计的物质资本存量。高资本形成率被认为是过去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之一。1997年到2007年,全国的固定资本存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4%,显著高出GDP增长率。

技术创新和进步可以直接提高企业的微观生产率,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技术进步是通过自主研究开发或者技术引进,来创造和积累知识。因此,我们利用各省科技资本存量来衡量技术进步。科技资本存量等于自主研究与开发、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引进三个方面的积累。各省的自主研究和开发经费支出、国外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国内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数据均来自于历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但由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自1996年起才开始对中国各省市区工业企业的国外技术引进经费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进行统计。我们使用与吴延兵(2008)相同的方法,以1996年为基期,使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各省历年的科技资本存量。参考已有文献,我们将科技资本的折旧率设为15%。基期科技资本存量设定为基期科技研发经费支出的5.25倍。1997年到2007年,各省的科技资本存量平均增长了3.48倍,显示出企业较快的微观技术进步。但各省之间的科技资本存量增长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十一年间,云南和甘肃两省的科技资本存量仅分别增长了18.49%和26.34%,而海南和福建两省则分别增长了5.88倍和5.35倍。

基础设施涉及的种类很多,但有的类别缺乏数据,有的类别不便于衡量或加总。其中重要程度很高、同时又比较便于衡量的是公路和铁路里程。为使数据可比,根据运输能力把不同等级的公路里程分别折算为相当于二级公路的标准公路里程,并以14.7的换算系数将铁路里程与标准公路里程合并为标准道路里程,然后计算了后者与人口的比率。从1997年到2007年,全国每万人的标准道路里程从9.73公里增加到17.19公里,翻了近一倍。各省份之间的道路里程数量增长也差别巨大。其中,北京、上海和天津是大都市而且非市区的辖区面积很有限,而西藏地广人稀;它们与其他

01

省份之间都缺乏可比性。除去这些不可比的省市区之外,1997年到2007年,吉林省十年间的人均道路里程数仅增长了26.37%,而重庆市则增长了270.94%。

四、回归结果与分析

(一)市场化指数与经济增长

我们利用(3)式的回归结果报告在表1当中。由于缺乏西藏自治区的科技资本存量,因此回归中使用的是1997年到2007年内地除西藏之外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

表1中国省际的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

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LnY(各省GDP的对数)

(1)(2)(3)(4)(5)

时间段1997—20071997—20071999—20071999—20022003—2007

LnK0.513***0.548***0.499***0.639***0.481***

(23.49)(25.11)(20.28)(14.24)(17.52)LnL0.272***0.399***0.357***-0.06070.349***

(4.358)(13.52)(5.755)(-0.497)(4.865)LnE0.405***0.420***0.314***0.06680.312***

(5.556)(5.826)(3.723)(0.843)(3.554)MI0.0416***0.0356***0.0404***0.0232***0.0610***

(8.334)(7.606)(7.508)(4.544)(7.096)Lntech0.0861***0.0792***0.0840***0.0932***0.0575***

(4.941)(4.661)(4.333)(2.917)(2.754)Tran0.00481***0.00197*0.00574***0.00410**0.00202*

(3.546)(1.665)(4.205)(2.503)(1.734)常数项-0.910**-2.023***-1.210*** 1.164-0.662

(-2.088)(-8.967)(-2.699)(1.416)(-1.261)模型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固定效应固定效应固定效应

观察值330330*********

R平方0.9840.9850.9700.988

注:除第2列外,其余列均是固定效应模型的结果。*、**、***分别代表在10%、5%和1%水平下显著。

表1第1列和第2列分别是使用全部样本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回归结果,hausman检验拒绝了原假设(随机效应),因此我们主要依赖固定效应的回归结果。由第1列的估计系数可知,物质资本、劳动力和教育水平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51、0.27和0.41。市场化指数MI的系数是0.042,这代表在保持物质和人力资本、科技水平以及基础设施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化指数每提高1分,GDP会增长4.2%。

表2是根据表1第1列的回归结果,用增长核算的方法对1997年到2007年省际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解的结果。从中可知,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教育水平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6.83、0.37、0.64和3.70个百分点。可见,资本对经济增长仍然扮演着最重要的作用。在决定TFP 的因素当中,市场化、科技进步和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45、1.08和0.40个百分点,剩余的不可观测因素贡献经济增长0.77个百分点。这说明,市场化改革仍然是TFP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它贡献了TFP增长中的39.23%。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虽然比市场化改革小,但也不

11

可小觑,它贡献了TFP 增长中的29.15%。

①表21997—2007年省际经济增长核算

地区

贡献水平贡献度(%)

GDP 增长率

11.54100要素贡献7.8467.92TFP 贡献

3.70

32.08

贡献因素分解

物质资本 6.8359.22劳动力数量0.37 3.17教育水平0.64 5.53市场化进程 1.4512.58科技进步 1.089.35基础设施0.40 3.44不可观测因素

0.77

6.70

由于1997、

1998两年的市场化指数与之后年份的市场化指数相比,

缺少部分分项指标。而1999年之后的市场化指数中各分项指标是一致的,因此更具有可比性。表1第3列是用1999—2007年样本的固定效应回归结果,市场化指数对经济增长的系数为0.0404,与第1列相比几乎没变。

表1第4、5列中,我们还比较了1999—2002年和2003—2007年前后两个时间段内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根据上一部分的统计描述,前一时间段内市场化的进展速度要慢于后一阶段。回归结果显示,前一时间段内市场化对经济增长作用较小,

系数为0.023,而后一时间段内市场化指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加大,系数

为0.061。这也表明,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没有减小,反而还在加

大。

②(二)五方面市场化指数与经济增长

为了考察市场化各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我们在(3)式的回归模型中用五个市场化方面指数来替代市场化总指数,回归结果见表3。第1列使用1997年到2007年的全部样本进行回归,五个市场化的方面指数中除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之外,其余四个分指标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作用,

从系数大小来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在其它投入要素和其它市场方面指数不变的前提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方面指数每增加1分,GDP 会提高2.03%。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制环境、产品市场发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很大,这两个方面指数每增加1分,GDP 分别会提高1.23%和1.07%。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这一系数也是显著的,但是每增加1分对GDP 的贡献仅为0.64%,作用相对较小。

由于1997、1998两年的方面指数下的分项指标构成与1999年之后存在一些差异,我们在表3第2列中去掉了1997年和1998年的样本,仅对1999—2007年的样本进行了回归。结果依然发现,政府与市场关系、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制环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非国有经济发展和要素市场发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则较小。

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显著,可能跟这一时期要素市场的改革较为滞后有关。表2的第3、4列对1999—2002年和2002—2007年前后两个时间段分别进行回归,以考察这些市场化分指标对经济增长是否存在跨时差异。结果显示,虽然要素市场发育的系数在前一时间段内不显著,后一时间段却非常显著,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分值每提高1分,会带动经济增长1.33%。这可能与要素市场改革在前期更为滞后、后期推进更快有很大关系。要素市场发育方面

2

1①

这些结果与我们过去使用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得到的增长核算结果(王小鲁、樊纲、刘鹏,2009)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但在各

变量的贡献大小上有差异。主要有几个原因:(1)分省GDP 增长率和全国GDP 增长率统计存在不一致;(2)过去的时间序列模型中,由于缺乏长时期的市场化变量,因而采用了代理变量,这不够全面;(3)模型设置的差异,包括某些在时间序列模型中使用过的变量,因无法获得分省数据而不能在面板数据模型中应用。由于第二个原因,我们相信这里对市场化贡献的估计结果更加可信。至于如何看待其他原因导致的差异,有待以后进一步分析。

前一时间段有个别变量结果不显著或反常,可能与这一时期经济波动的暂时影响有关。

指数在1999年到2002年仅提高0.74分,而在2002年到2007年则提高了2.04分。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制环境后一时间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大,其系数分别达到1.61%和1.43%。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两个方面在1999—2002年这一时间段内,相比于2003—2007年,系数更大且更为显著。其原因可能也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规模推进发生在前一段时期,而后一段时期广义的宏观税负逐年上升(代表政府在资源分配中所占比重上升)、政府规模仍在膨胀有关,这些因素导致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方面指数近年来增长缓慢。

表3中国省际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

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LnY(各省GDP的对数)

(1)(2)(3)(4)

时间段1997—20071999—20071999—20022003—2007

LnK0.502***0.507***0.666***0.499***

(22.39)(20.74)(14.61)(16.33)LnL0.261***0.318***-0.1320.341***

(4.229)(5.276)(-1.055)(4.556)LnE0.417***0.381***0.07900.312***

(5.780)(4.627)(1.000)(3.413)MI_10.0203***0.0271***0.0131**0.00733(政府与市场的关系)(5.269)(6.032)(2.115)(1.329)MI_20.00636*0.003760.0106**0.00673(非国有经济的发展)(1.912)(1.128)(2.078)(1.480)MI_30.0107***0.00827**0.001580.0161***(产品市场发育程度)(2.903)(2.377)(0.382)(4.256)MI_4-0.000518-0.000180-0.005880.0133***(要素市场发育程度)(-0.148)(-0.0461)(-1.111)(2.966)MI_50.0123***0.0122***0.00806*0.0143***

(市场中介组织发育程度

和法制环境)

(4.540)(4.177)(1.788)(4.244)Lntech0.0792***0.0620***0.0779**0.0553***

(4.474)(3.214)(2.366)(2.624)Tran0.00421***0.00433***0.001910.00175

(3.037)(3.198)(0.995)(1.459)常数项-0.718-0.884** 1.645*-0.696

(-1.607)(-1.975)(1.961)(-1.293)模型固定效应固定效应固定效应固定效应

观察值330270120150

R平方0.9850.9870.9730.988

注:所有列都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分别代表在10%、5%和1%水平下显著。

31

五、结论

本文利用中国各省份的市场化指数,定量考察了市场化改革对TFP提高和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显示,从1997年到2007年,市场化指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年均1.45个百分点。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和微观经济效率,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39.23%是由市场化改革贡献的。市场化的实际贡献还可能更大,因为改革期间要素投入和科技进步的加速,以及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也都与市场化有密切的关系。这告诉我们,我国摆脱过去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基本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改革时期的经济增长加速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首要的贡献因素是市场化。

虽然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还远远没有完成。市场化改革进程在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在一些东部沿海省市,市场化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而在另外一些省份,经济中非市场的因素还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改革的不同方面而言,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相对较高,而要素市场的发育相对较低,主要是土地市场、资本市场等市场发育不足和缺乏有效监管、存在制度缺失,在劳动力市场方面又缺乏对弱势参与者的必要保护。城乡之间的户籍管制,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在自然资源的定价方面,政府仍然存在很多管制,要实现市场化定价仍然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就产业部门而言,制造业、建筑业、商业等竞争性部门的市场化程度较高,而资源性产业和涉及资源的产业(如石油、天然气、矿业和房地产开发)、具有天然垄断属性的产业(例如电力、电信、铁路等部门)、有公共品属性的产业(例如医疗、教育、文化和传媒等)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很多产业的进入成本过高,或对国有企业提供不适当的特殊优惠,或对非国有企业存在歧视性限制措施,这都妨碍了市场竞争,助长了国有部门的垄断。就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言,近年来宏观税负不断提高,2009年广义的宏观税负率已经达到30%(满燕云、郑新业,2010),政府掌握的社会资源比例在逐年增加。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政府规模有增无减,“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工作人员”从1997年的1093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26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从0.88%增加到0.95%。

因此,今后的市场化改革应该着重推进以下方面:

首先,就市场发育而言,应该继续推进要素市场的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土地市场和矿产资源管理的制度规范,提高要素市场交易的公开透明度,对资源类产品实现市场化定价,实行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人口的城乡转移、定居;

其次,减少垄断,减少垄断性行业的进入管制、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以促进效率提高,加强对垄断性行业的公众监管,并继续推进资源税和国有企业红利分配制度的改革;

第三,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消除在信贷投放、利率、市场进入等方面的差别待遇;

最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来促进政府廉洁和提高政府效率,制止行政管理成本、政府消费和财政供养人口的过度膨胀,改善公共服务水平。

41

附表各省份的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总指数)

省份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北京 5.15 4.89 3.95 4.64 6.17 6.927.508.198.488.969.55天津 4.53 4.92 4.71 5.36 6.59 6.737.037.868.419.189.76河北 4.98 5.21 4.66 4.81 4.93 5.29 5.59 6.05 6.61 6.937.11山西 3.34 3.61 3.32 3.39 3.40 3.93 4.63 5.13 5.28 5.84 6.23内蒙古 2.55 2.93 3.41 3.59 3.53 4.00 4.39 5.12 5.74 6.28 6.40辽宁 4.58 4.64 4.47 4.76 5.47 6.06 6.617.367.928.188.66吉林 3.51 3.57 3.97 3.96 4.00 4.58 4.69 5.49 6.06 6.44 6.93黑龙江 2.73 3.31 3.57 3.70 3.73 4.09 4.45 5.05 5.69 5.93 6.27上海 5.00 5.04 4.70 5.757.628.349.359.8110.2510.7911.71江苏 5.25 5.38 5.73 6.08 6.837.407.978.639.359.8010.55浙江 6.17 6.41 5.87 6.577.648.379.109.7710.2210.8011.39安徽 4.42 4.39 4.67 4.70 4.75 4.95 5.37 5.99 6.847.297.73福建 5.43 5.70 5.79 6.537.397.637.978.338.949.179.45江西 3.93 4.41 3.90 4.04 4.00 4.63 5.06 5.76 6.45 6.777.29山东 4.80 5.19 5.15 5.30 5.66 6.23 6.817.528.448.428.81河南 4.82 5.09 4.05 4.24 4.14 4.30 4.89 5.64 6.737.077.42湖北 4.24 4.69 4.01 3.99 4.25 4.65 5.47 6.11 6.867.127.40湖南 4.73 5.09 3.98 3.86 3.94 4.41 5.03 6.11 6.75 6.987.19广东 6.29 6.47 5.967.238.188.638.999.3610.1810.5511.04广西 4.22 4.29 4.39 4.29 3.93 4.75 5.00 5.42 6.04 6.12 6.37海南 4.60 4.51 4.70 4.75 5.66 5.09 5.03 5.41 5.63 6.35 6.88重庆 4.28 4.39 4.57 4.59 5.20 5.71 6.477.207.358.098.10四川 4.24 4.37 4.07 4.41 5.00 5.35 5.85 6.387.047.267.66贵州 2.89 3.20 3.29 3.31 2.95 3.04 3.67 4.17 4.80 5.22 5.57云南 2.70 2.89 3.47 4.08 3.82 3.80 4.23 4.81 5.27 5.72 6.15西藏NA NA NA0.000.330.630.79 1.55 2.64 2.89 4.25陕西 3.03 3.45 2.94 3.41 3.37 3.90 4.11 4.46 4.81 5.11 5.36甘肃 3.01 3.36 3.61 3.31 3.04 3.05 3.32 3.95 4.62 4.95 5.31青海 1.29 1.49 2.15 2.49 2.37 2.45 2.60 3.10 3.86 4.24 4.64宁夏 1.69 2.01 2.86 2.82 2.70 3.24 4.24 4.56 5.01 5.24 5.85新疆 1.77 2.00 1.72 2.67 3.18 3.41 4.26 4.76 5.23 5.19 5.36全国平均 4.01 4.23 4.12 4.28 4.64 5.02 5.50 6.10 6.697.067.50注:由于篇幅所限,本表只列出了历年市场化总指数。希望得到这些年份的市场化方面指数和分项指数的读者,请见樊纲等(2010):《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年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蔡昉、王德文,1999:《中国经济增长:劳动力、人力资本和就业结构》,载王小鲁、樊纲:《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经济科学出版社。

樊纲、王小鲁,2001:《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0年)》,经济科学出版社。

樊纲、王小鲁、朱恒鹏,2003,2004,2007,2010:《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

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2003:《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经济研究》第3期。

李富强、董直庆、王林辉,2008:《制度主导、要素贡献和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分类经验》,《经济研究》第4期。

林毅夫、孙希芳,2008:《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第9期。

51

刘瑞明、石磊,2010:《国有企业的双重效率损失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第1期。

刘勇,2010:《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区域经济增长及空间溢出作用》,《中国工业经济》第12期。

满燕云、郑新业,2010:《该不该减税,该减什么税》,《第一财经日报》。

沈坤荣,2004:《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跨地区动态数据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第7期。

汪锋、张宗益、康继军,2008:《企业市场化、对外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条件收敛》,《世界经济》第6期。

王小鲁,1999:《农村工业化与经济增长》,《改革》第5期。

王小鲁,2000:《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经济研究》第7期。

王小鲁、樊纲、刘鹏,2009:《中国经济增长转化与增长可持续性》,《经济研究》第1期。

吴延兵,2008:《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生产率》,《经济研究》第8期。

徐现祥、王贤彬、舒元、2007,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第9期。

姚先国、张海峰,2008:《教育、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差异》,《经济研究》第5期。

张晏、龚六堂,2005:《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1期。

Babetskii,I.and N.Campos,2007,“Does Reform Work?An Econometric Examination of the Reform-growth Puzzle”,University of Michigan Working Paper.

Caselli,F.and N.Gennaioli,2003,“Dynastic Management.”,NBER Working Paper No.9442.

De Melo,M.,C.Denizer,A.Gelb and S.Tenev,2001,“Circumstance and Choice:The Role of Initial Conditions and Policies in Transition Economies.”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5(1),1—31.

Falcetti,Elisabetta,Raiser,Martin and Sanfey,Peter,2002,“Defying the Odds:Initial Conditions,Reforms and Growth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ransition.”,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30,229—250.

Fidrmuc,J.,2001,“Forecasting Growth in Transition Economies:A Reassessment.”,Mimeo.

Havrylyshyn,O.,R.VanRooden and I.Izvorski,1998,“Recovery and Growth in Transition Economies:A Stylized Regression Analysis”,IMF Working Paper,WP/98/141.

Hsieh,C.and P.J.Klenow,2009,“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24(4),1403—1448.

Hsieh,C.and P.J.Klenow,2010,“Development Accounting.”,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Macroeconomics,2(1),207—23.Jefferson,G.H.,T.G.Rawski and Y.Zheng,1992,“Growth,Efficiency and Convergence in China’s State and Collective Industry”,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239—266.

Lucas,R.E.,1988,“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2,3—42.

North,D.,1990,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land,2000,Transition and Economics:Politics,Markets and Firms,MIT press.

Contribution of Marketization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Fan Gang a,Wang Xiaolu a and Ma Guangrong b

(a:National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Reform Foundation;b:Duke University,USA)

Abstract:The market oriented economic transition in China since1978has led to remarkable economic achievement.In this study,we use the NERI index of marketization and a panel data model to investigate quantitative contribution of marketization to China’s TFP and economic growth.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marketization contributed1.45percentage points to China’s annual economic growth rate during the period from1997to2007,which accounts for39.2%of TFP.Marketiza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esource allocation.Economic transition in China has not yet completed.Future growth sustainability will rely on further market-oriented reforms.

Key Words:Marketization;Economic Transition;Growth;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JEL Classification:C23,O43,O53,P20

(责任编辑:王利娜)(校对:昱莹)61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概况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概况

1993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国利率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 1996年: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此举被视为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 1997年: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放开。1998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1999年10月,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从而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 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机制,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的前提下由商业银行自定。 1998年、1999年:人民银行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文章《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中坦承,2003年之前,银行定价权浮动范围只限30%以内。 1999年:1999年10月,人民银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放心保)公司法人试办由双方协商确定利率的大额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年),进行了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尝试。2003年11月,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可以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降为3年以上不含3年)。 2000年:2000年9月,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含300万)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仍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2002年3月,人民银行统一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2003年7月,放开了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2003年11月,对美元、日圆、港币、欧元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 2004年:2004年1月1日,人民银行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1.7],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扩大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提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企业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扩大到70%,下浮幅度保持10%不变。 2004年10月,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还没有完全放开。与此同时,允许银行的存款利率都可以下浮,下不设底。 2006年:2006年8月,浮动范围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85倍;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支持灾后重建,人民银行于当年10月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机构住房抵押贷款的自主定价权,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2012年6月,央行进一步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7月,再次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 2013年:2013年7月,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二、难点:分析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复习并导入〗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曾以其辉煌灿烂的文明令世人瞩目和向往。古代的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从而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的原因就必须了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鉴于本节内容较松散,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各目标题,归纳出本节主要内容。然后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明白本节主要讲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农业的起源、农耕方式和农耕工具的改进、赋税和徭役繁重、土地兼并问题、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讲授新课〗 一、农业的起源 (一)学生阅读第一目,思考: 1、在远古时代,开始占据经济主导地位的是哪个生产部门? 2、请你说说有关“神农”的传说。 3、P4学习思考:为什么“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 (二)讲解 1、投影“神农氏”的图像及其相关传说。引导学生分析神农传说的意义以及农业在中国古代的积极作用――农业占经济的主导地位。 2、传说:①神农氏创制了原始的农具耒耜;②教导民众耕作;“神农能殖嘉谷”,反映了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现状和展望

一、背景 首先了解什么是利率市场化?较为一致的观点有两种:一是政府放开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行政管制,解除对银行存贷款利差的保护,靠市场供求决定资金的价格;二是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形成,即在市场竞争较充分的情况下,任何单一的市场主体都不能成为利率的决定者。实际上,这两种观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利率市场化是由政府推进的一项改革,政府放开利率管制的过程就是由市场主体通过竞争机制决定利率的过程,其目标是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金融机构,由后者根据资金状况和对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金融市场利率为中介、由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其次是为什么要推进利率市场化?从各国经济发展经验看,利率管制往往造成实际负利率,导致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抑制了经济增长。由于资金价格受到了行政性压低,一方面金融体系吸收国内储蓄的能力被削弱,造成了资金供给不足;另一方面,过低的利率又刺激企业对资金的过度需求,造成资金需求远远大于资金供给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形成资金分配的固化,弱势的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资金,被排除在金融体系之外。改革就是要减少人为因素对金融的影响,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资金分配上的功能,消除金融抑制,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普遍采取利率管制的政策。政府管制利率的直接目的在于通过行政方式压低资金成本以推动经济的增长,以及通过限制竞争来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以及石油危机的冲击,各国饱尝通货膨胀高企和经济增长停滞之苦,开始放弃过多干预市场的政策,由此展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美国自1980年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于1986年废除了对存款利率进行管制的Q规则;日本自1977年允许商业银行承购国债上市销售,至1994年放开全部利率管制;90年代末,印度、印尼、韩国等国也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推动下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大大推动了这些国家金融体系的建设,降低了金融成本,提高了市场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进程 从人民银行成立到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利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金融部门不得自定利率,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利率的唯一机关,其他单位不得制定与国家利率政策和有关规定相抵触的利率政策或具体办法。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200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公布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把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确定为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实质上分为货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化的含义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从过程来看,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从内容来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的独立和民族解放(政治),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经济)。 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1、1840-1895年,起步阶段。事件主要是洋务运动。 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发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官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同时,近代化也开始从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2、1895-1927年,整体发展阶段。 此阶段中,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结合。 首先,是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分为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 其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也取得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领导戊戌变法、立宪派发动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再次,思想文化的近代化也有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表现为“西学东渐”达到高潮。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将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激进派则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为教育体制改革扫清道路;辛亥革命后,南京政府成立了教育部,对教育的内容和学制进行改革。)(产生了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代表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产生大量新的文艺作品,文学上有“诗界革命”和“谴责小说”,艺术上有京剧的形成和上海、岭南画派的出现;史学界出现了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史学革命”,发现了甲骨文。)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键入公司名称]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中国的利率改革进程 不明 2016/7/30 Saturday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利率市场化问题已作为一个重要改革内容提上议事日程。

目录: (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 1.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部环境分析 2.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外部环境分析 (二)影响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因素及相关模型的分析 (三)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以及现阶段取得的成就 (四)中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五)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及评价 1.利率市场化对不同经济主体的影响 2.对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评价 3.以2015年10月的利率改革做具体的分析阐述 4.未来我国针对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调整的总体考虑?

(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 1.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部环境分析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以说利率 市场化的过程就是创造利率市场化环境的过程。政府对利率的控制最终将会阻碍 金融部门的发展,放开利率要求有一定的前提条件,要有充分的政策准备。否则,即使可以很容易地放开利率,但却会损害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因此,放开利 率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内部环境。 不利条件: 1)宏观环境经济基本稳定,但财政连年赤字,宏观稳定存在隐患。发 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有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专家们的意见,只有在一国宏观经济稳 定和银行监管充分有效并同时存在时,才可以迅速实现利率市场化。而我 国财政赤字严重,2014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35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9500亿元,由中央代地方发债4000亿元。财政 赤字和国债规模随着经济总量扩大而有所增加,而且前现实中政府以企业 名义在商业银行体系中的借贷也是有可观的数字。 2)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自身长期积累下来的体制与结构弊端, 目前国内市场普遍存在需求不足,政府已将利率调到相当低的水平。即使 通货膨胀率为零,实际利率也已低到很难刺激投资、促进消费的程度。 有利条件: 1)金融体制改革在建立适应市场宏观调控监管体系、构造市 场主体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如:逐步统一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放开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形成一个全国统一拆借市场利率。 2)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对利率市场化的承受能力不断 提高,但部分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佳,预算软约束尚未消除。 2.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外部环境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市场化已成趋势,美国于1986 年3月成功地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日本于1994年10月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利率市 场化。台湾、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中国加入WTO后,在5年后取消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服 务限制,并可以经营银行零售业务,银行业的所有业务将彻底放开。面对内忧外患,中国银行业又谈何容易在加入WTO后与外资银行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展开新一 轮较量,不在改革中“创新”,就在竞争中“淘汰”,为适应这一开放形势,我 国现行的利率体系走向市场化是势所必然。 (二)影响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因素及相关模型的分析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加深,一些原来因为利率管制而对利率影响不显著的因 素对利率的影响开始加强,投资者及金融管理者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不得不开始考 虑这些因素对利率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运用利率这一经济杠杆,获取更好的经济 效应。

2020历史中考:《近代化探索专题》

2020历史中考:《近代化探索专题》 中国近代化的含义及探索历程 1、含义:是指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文化 和社会生活上的近代化。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2、探索历程: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 过程。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洋务运动侧重学习西方技术;第二阶段: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侧重学 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侧重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3、特点: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到学 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线索梳理】线索1:冲击与反应

线索2:近代化转型1.政治民主化 2.经济工业化 3.思想科学化

线索3:近代化转型近现代社会发展的缩影——城市1.北京北京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主要扮演着政治、文化中心的角色,见证了中国从民主革命到新中国的诞生再到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走向富强的历程。 2.上海上海的变迁是中国近现代以来社会发展的缩影。上海不仅是引领中国近代革命的一面旗帜,而且顺应了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潮流,是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并最终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3.南京南京长期是中国近现代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屈辱与抗争、民主法治的伟大探索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终结,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

4.广州广州是近代中国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之一,中国国民革命的大本营,对外开放起步较早的地区,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化进程。 5.重 庆重庆是近代中国开放的第一批内地商埠之一,是抗战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中心,也是现代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内地开放较早的地区,是中国从近代衰败到现代崛起的缩影. 线索4:不同国家近代化路径的比较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本科论文

武汉纺织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 课题名称: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完成期限: 2014年12月 1 日至 2015 年 1 月 8 日 学院名称:经济学院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金融学(双学位) 学号: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职称:教授 学院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摘要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作用发挥程度是以健全完整的市场机制为前提的,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相关配套措施的同步推进。近年来我国一直在确保金融稳定的前提下,稳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已经是必然趋势,这也为中国银行业带来市场化和积极地竞争的同时也在考验各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业务结构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我国目前实行的是“贷款管下限,存款管上限”的利率管制政策,利率管制是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资本积累达到一定规模,其弊端开始不断暴露出来,利率管制维持了商业银行的垄断利润,但导致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动力不足,由此造成一大批新兴企业出现资金缺口,造成金融压抑实体经济,迎合中小企业融通的需要,民间借贷金融趁势发展,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融资方式,虽具有灵活,快捷,简便的优势,但又不完善的基础上进行利率改革,从而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融入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之中,本文通过介绍利率市场化,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研究利率市场化总体思路,进而系统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所遇到的问题及影响,是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国民经济;利率

ABSTRACT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reform effect is based on market integrity as the premi se, therefore in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reform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pa y attention to promote the related measures.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has been in t o ensure financial stability, under the premise of steadily promote market-oriented inte rest rate,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which in china’s banki ng market and bring for the active competition also test in the commercial ban k management mode and the business structure and so on various aspects of t he overall strength.The current practice in China is "lower loan, deposit cap" contro l of interest rate policy, the interest rate control is a system arrangement to fit in with t he traditional planned economy system,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specific historica l period, but with the capital accumulation has reached a certain scale, its disadvantag es gradually exposed,interest rate control to maintain the business bank monopoly pro fits, but due to the lack of power to provide financial services to small and medium-si zedenterprises, resulting in a large number of emerging corporate financing gap,causi ng financial repression to cater to the entity economy,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fi nancing needs,taking advantage of civil finance development, folklending as a widesp read financing way, is flexible, fast, convenient advantage,In the market economic sys tem of our country is developed, but the interest rate reform was not perfect ,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and financ ial reform further deepening and integration into the glob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This paper thro 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reviewing interest rate m arketization process,research the general ideal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whi ch system analysis of China’s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process of the proble ms and effect,i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study. Keywords: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reform; commercial bank; national economy; interest rate

高中历史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学案 人民版必修2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教学难点】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 理解生产工具改进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 一、独学指导 (一)知识指导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经营方式: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 土地制度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二)独立学习 知识点一:古代中国农业的起源及其历史地位 1、起源: (1)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流域和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经济,并最早培植了和等作物。 (2)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教导。 (3)许多时代的遗存,反映了当时先民们进行农耕创造的实践。 2、地位:农耕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 _和,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知识点二: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 1、耕作方式的演进 (1)古代农业最初经历了“ ”的原始阶段,直至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这种耕作方式。 (2)铁犁牛耕——小农经济形成 ①时期,农业发达的地区已经采用了技术和农具。 ②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农具有所改进,如出现便于中耕的和便于的收获的以及播种工具;东汉时,一牛挽犁逐渐取代。 ③唐代出现的,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 2、评价:的改进,提高了农产品亩产量,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性的发展。 知识点三:古代土地制度与土地兼并 1、土地制度的演变 (1)商周时代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所有。 (2)战国时期,在秦国变法,废除制,确立了。 (3)北魏到唐中叶推行制,国家授田给,农民承担。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现状和展望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现状和展望 一、背景 首先了解什么是利率市场化?较为一致的观点有两种:一是政府放开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行政管制,解除对银行存贷款利差的保护,靠市场供求决定资金的价格;二是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形成,即在市场竞争较充分的情况下,任何单一的市场主体都不能成为利率的决定者。实际上,这两种观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利率市场化是由政府推进的一项改革,政府放开利率管制的过程就是由市场主体通过竞争机制决定利率的过程,其目标是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金融机构,由后者根据资金状况和对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金融市场利率为中介、由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其次是为什么要推进利率市场化?从各国经济发展经验看,利率管制往往造成实际负利率,导致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抑制了经济增长。由于资金价格受到了行政性压低,一方面金融体系吸收国内储蓄的能力被削弱,造成了资金供给不足;另一方面,过低的利率又刺激企业对资金的过度需求,造成资金需求远远大于资金供给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形成资金分配的固化,弱势的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资金,被排除在金融体系之外。改革就是要减少人为因素对金融的影响,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资金分配上的功能,消除金融抑制,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普遍采取利率管制的政策。政府管制利率的直接目的在于通过行政方式压低资金成本以推动经济的增长,以及通过限制竞争来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以及石油危机的冲击,各国饱尝通货膨胀高企和经济增长停滞之苦,开始放弃过多干预市场的政策,由此展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美国自1980年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于1986年废除了对存款利率进行管制的Q规则;日本自1977年允许商业银行承购国债上市销售,至1994年放开全部利率管制;90年代末,印度、印尼、韩国等国也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推动下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大大推动了这些国家金融体系的建设,降低了金融成本,提高了市场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进程 从人民银行成立到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利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金融部门不得自定利率,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利率的唯一机

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国

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国 自1993年以来在中国确立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之后,这些年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是 怎么样的?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带着大家一起去回顾一下中国这些年来利率市场化发展的进程吧。 利率市场化进程之稳步推进阶段 1993年确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 1993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国利率改革 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 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 1996年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此举被视为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 1997年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放开 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放开。1998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 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1999年10月,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 从而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 1998年放开贴现与转贴现利率 1998、1999年人民银行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并要求各金 融机构建立贷款内部定价和授权制度。同年,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机制,贴 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的前提下由商业银行自定。 1999年存款利率改革初步尝试 1999年10月,人民银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办由双方 协商确定利率的大额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年),进行了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尝试。2003年11月,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可以开办邮 政储蓄协议存款(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降为3年以上)。 2000年放开外币贷款利率与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

专题六 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历程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六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历程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复习目标】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从原因、表现及影响等方面全面把握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掌握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活动和影响,探究资本主义发展、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认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应该掌握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黄金时期”的原因、表现、日本在占领区的掠夺、三座大山对民族工业的压制等史实,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是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还要与民族工业的产生、初步发展相联系。深刻理解民族工业是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的生产方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民族工业难以发展要实现近代化,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 3、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史实,认识近代以来人们在物质生活、社会习俗、生活方式方面的变化,从而得出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和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的产物的结论。 4、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应该掌握近代中国铁路运输、航运、航空、邮政、无线电通讯成就,报刊影视等大众传媒的发展历程。认识其进步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并对人类的政治、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专题知识梳理】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原因:(1)两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签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2)通过条约取得上海、南京、天津等11处通商口岸,控制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疯狂地对华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 2、表现 (1)在外国商品冲击下,_____________开始解体。 (2)列强掠夺原料和农产品,客观上促进了城乡_____________的发展。 (3)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二、新经济成分的变化(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外商企业: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兴起。 2、洋务企业: 背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洋务派形成问题

农业的发展历程

农业经济管理论文 题目: 姓名: 徐国勇 学院: 农业科技学院 专业: 植物科学与技术(植物栽培与产品加工) 班级: 2014级本科班 学号: 20 年月日 摘要:摘要:农业对中国文明的重要性及影响,中国农业的起源,原始农业的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对于拥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今我们的农业在不断的发展,稳定增长,有力的支撑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让我们看看我国的农业从原始社会到现在再到未来发展的趋势吧。 中华文明的火炬何以长久不灭?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作出不同的回答。在这里,我们不打算评论这些解答,只想指出:农业正是形成中华文明长盛不衰这一现象的物质基础。 农业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生产部门。社会的存在、文化的发展,有赖于农业基础的稳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其本身农业保持长盛不衰,或能够从外部取得农产品可靠供应的条件下,其文化和历史就难以为继。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发达的农业,它在农艺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达到了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它的一系列发明创造不但领先于当时的世界,而且对东亚和西欧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农业土地利用率很高,但耕地种了几千年而地力不衰,外国人叹为奇迹。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农业固有的这种强大生命力,

才使得中华文明的火炬得以长明不灭。由此可见农业的重要性,现在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下中国农业的发展。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畜牧业。中国古代有关“神农氏”的传说就反映了原始农业发生的那个时代。 我国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暖干燥,为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考古学资料表明,黄河中游的磁山和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遗址中发现大量粟类作物,有的窖穴堆积达2m以上。从出土工具看,不仅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等种、管、收农具,还有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粮食加工工具。此外,还表现有猪、狗、鸡的遗骸,说明当时已经形成农牧混合型农业经济。其后的仰韶文化以及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均表明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以水稻种植为特色的原始水田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7000多年。在这里发现有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厚20~50cm,此外还发现大量的石斧和骨耜。在相距不远、年代与之相近的桐乡罗家角遗址中还发现籼粳栽培稻并存。这些说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摇篮。其后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都是这一传统的继续。 南方地区农业起源较黄河、长江流域相对为晚,较典型的代表有广东曲江的石峡遗址、云南白羊村遗址和福建昙石山遗址,距今5000至3000年。 河北、内蒙古及东北一带北方地区的农业起源与黄河流域原始农业存在明显的渊源关系,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和新乐文化,距今6000至5000年。 二、原始农业的初步发展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一开始就具有不同的特点。总的来说,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活动大致可分为四个区域:黄河流域及其北部,从新石器早期就发展起了以种植粟、黍为主的旱地农业;长城以北和广大西部地区,狩猎经济较发达,出现游牧经济;长江流域广大地区逐渐发展成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南方和滨海地区农业发生虽早,但因人口稀少、生物资源丰富,采集和渔猎仍占相当大的比重。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和改革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和改革 “利率”大家都很熟悉吧,我们在银行存款,会考虑存款利率的高低,买房贷款的时候会妒忌贷款利率,在通货膨胀的时候,国家会通过调整利率,降低膨胀率,总之,利率的重要性小到个人利益,大到国家安稳,合理的利率对我们十分的重要。 首先,先谈谈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进程。 从人民银行成立到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利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金融部门不得自定利率,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利率的唯一机关,其他单位不得制定与国家利率政策和有关规定相抵触的利率政策或具体办法。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200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公布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把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确定为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实质上分为货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那么,人民银行的利率调控现状怎么样呢?

现阶段,人民银行对利率水平调控主要有两种方式,即直接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市场利率走势,间接影响利率体系。随着中央银行调控方式逐步从直接型调控向间接型调控、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变,利率调控方式也面临重大改革。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存贷款利率调控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04年以前,中央银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的需要,直接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金融机构基本没有或拥有很小的贷款利率浮动权;二是2004年以后,中央银行不断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直至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将更多的利率定价权赋予金融机构。在不触及管制利率下限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对金融机构定价发挥指导性作用,贷款利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已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起步于1996年。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方式转变,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我国利率调控模式有什么不足之处呢?

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

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 热点背景 现阶段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建立工业化社会,它不仅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更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是当代中国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现代化(近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中国经济工业化起步比先行国家晚了100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走上经济现代化的理性轨道。 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史是近几年高考考查密集区,如洋务运动的内容已经在往年的高考试题中屡次出现,此外,还出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现代化的相关内容,如“一五计划”“工商业的调整”“国民经济的恢复”等。 重点提示 在复习备考中,我们应该重点注意以下问题: 1、中国民族工业与民族资产阶级的曲折发展及影响。 2、建国初期的工业化成就,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成就和失误,中共在各历史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及影响,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等。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的契机。 知识梳理 一、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安庆内军械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等近代民用工业。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选送了几批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 2、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 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