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复习(3)

大学语文复习(3)

大学语文复习(3)
大学语文复习(3)

大学语文思考与练习(2013-2014上)

一、填空

1.《原君》的作者黄宗羲是明末清初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2.黄宗羲和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3.庄子名周,战国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世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4.《庄子》亦称《南华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

5.《秋水》(节选)阐明的中心问题是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

6.《庄子·秋水》最大的艺术特色是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二、单项选择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使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兆:百万

B.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博:广泛

C.视之如寇雠雠:同“仇”

D.以奉我一人之淫乐奉:满足

2.下列黑体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

A.入而又去之者公然抱茅入竹去

B.我固为子孙创业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C.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而使天下释其害爱不释手

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中的“以”是 C 。

A.介词,拿

B.连词,因为

C.动词,认为

D.动词,用

4. 《秋水》的主旨是阐发 D 。

A.为政以德的道理

B.吸纳人才的主张

C.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D.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

5.庄子在《秋水》中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为论据,是为了论证D。

A.孔孟之道的博大精深

B.孔孟之道的微不足道

C.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D.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4.继老子之后最有影响的道家代表人物是 D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6.下列《秋水》中的论据,通过对比法来证明人的认识有限的有B。

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B.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C.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D.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

7.《秋水》中,“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的喻意是 A 。

A.人的认识受到时间的限制

B.人的认识受到空间的限制

C.人的认识受到先天素质的限制

D.人的认识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

8..《秋水》中“尔将可与语大理”,“大理”是指 C

A.秋水比河水大的道理

B.海水比秋水和河水都大的道理

C.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

D.宇宙无限,人的认识也无限的道理

9.胡适留学美国时,受影响最大的是 C 。

A.马克思主义思想

B.尼采的超人哲学

C.赫胥黎、杜威思想

D.基督教义爱的哲学

10.《容忍与自由》一文指出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是 C 。

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B.人类的习惯是喜同恶异

C.认为自己“不会错”

D.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11.穆旦《赞美》一诗作于 B 。

A、1937

B、1941

C、1945

D、1948

12.在现代诗歌创作中,穆旦属于 D 。

A、创造社诗人

B、新月派诗人

C、七月派诗人

D、九叶派诗人

13.穆旦原名是 C 。

A. 梁真

B.查良镛

C.查良铮

D.穆旦

14.《我有一个梦想》中的“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指的是 D 。

A.华盛顿

B.杰弗逊

C.艾森豪威尔

D.林肯

15 魏公子是春秋时期“四君子”之一的 C 。

A. 孟尝君

B. 平原君

C. 信陵君

D. 春申君

16.《魏公子列传》中,详写的部分是 D 。

A.如姬盗符

B.进击秦军

C.解救邯郸

D.侯生献计

17.列二十四史之首的史学著作是 D 。

A.《汉书》

B.《后汉书》

C.《三国志》

D.《史记》

18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 D 。

A.《汉书》

B.《后汉书》

C.《三国志》

D.《史记》

19.《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C 通史。

A.编年体

B.国别体

C.纪传体

D.其它

20.《苦恼》的主人公是 B 。

A.水生

B.姚纳

C.维拉

D.德拉

21.《苦恼》的总体特色是B。

A.以大见小

B.以小见大

C.含泪的微笑

D.情感真挚

22. “我拿我的苦恼向谁去诉说”这句话出自于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B 的题记。

A.《一个小官员之死》

B.《苦恼》

C.《万卡》

D.《第六病室》

23.世界著名小说家中,其作品具有“含泪的微笑”的风格的作家是 B 。

A.契诃夫

B.欧·亨利

C.莫泊桑

D.屠格涅夫

24.小说《苦恼》中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展示了“人与马”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的关系又构成了 B 。

A.对比关系

B.类比关系

C.象征关系

D.层递关系

25.《谏逐客书》选自 D 。

A.《左传》

B.《汉书》

C.《战国策》

D.《史记》

E.《后汉书》

26.李斯是 C 国著名的政治家。

A.赵国

B.楚国

C.秦国

D.韩国

E.魏国

27.《谏逐客书》中的客指的是 B 。

A.客人

B.客卿

C.说客

D.商人

E.本国士大夫

28. 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D 。

A.(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B.(娱)心意、说耳目者

C.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

D.今逐客以(资)敌国

29.《谏逐客书》能说服秦王收回逐客成命的根本原因是 D 。

A.排比对偶连篇,文章气势雄浑

B.论据充分,事实胜于雄辩

C.反复正反对比,纳客逐客利害昭彰

D.论证切中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要害

30《二月兰》是一篇 B 散文。

A.怀人散文

B. 回忆散文

C.抒写现实的散文

D.抒写历史的散文

31. 在《二月兰》中,作者借二月兰的意象歌颂了亲情,更歌颂了 B身上特有的美好品质。

A.男性

B.女性

C.英雄人物

D.普通人

32.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D 。

A.《楚辞》

B.《乐府诗集》

C.《离骚》

D.《诗经》

33.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是 C 。

A.古诗源诗经

B.古诗源楚辞

C.诗经楚辞

D.乐府诗经

34.《长恨歌》的诗句中,描绘杨玉环“闻道汉家天子使”时情态的是B

A.回眸一笑百媚生 B.梨花一枝春带雨

C.雪肤花貌参差是 D.芙蓉如面柳如眉

35.“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的修辞手法是 D 。

A.对比

B.比喻

C.排比

D.对偶

36.下列各项对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夸张)

B、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夸张、借代)

C、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比喻、拟人)

D、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对偶、比喻)

37.《敬畏生命》的作者是 A 国人。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比利时

38.1952年,施韦泽获诺贝尔 D 奖。

A.医学

B.文学

C.物理学

D.和平

39. 下列诗歌属于乐府旧题的是 A 。

A. 《春江花月夜》

B. 《山居秋暝》

C. 《归园田居》

D. 《长恨歌》

40.被称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诗歌是 D 。

A 《蜀道难》

B 《代答闺梦还》

C 《长恨歌》

D 《春江花月夜》

41.将《春江花月夜》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的诗人是 C 。

A 徐志摩

B 戴望舒

C 闻一多

D 舒婷

42.《赤壁赋》属于赋体中的 D 。

A.汉赋B.骈赋(律赋)C.抒情小赋D.文赋

4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出自苏轼的 C 。

A.《念奴娇·赤壁怀古》B.《明月何时有》

C.《赤壁赋》D.《后赤壁赋》

44.《赤壁赋》继承和发展的赋体的传统手法主要是 C 。

A.铺张扬厉B.夸饰渲染

C.主客问答D.骈俪对偶

45. 成语“凭虚御风”出自 A 。

A.《赤壁赋》B.《后赤壁赋》

C.《念奴娇﹒赤壁怀古》D.《陌上桑》

46.苏轼曾被诬蔑作诗“谤讪朝廷”,遭到弹劾被捕入狱,史称 D 。

A. 雀台文案

B. 乌台文案

C. 雀台诗案

D. 乌台诗案

三、多项选择

1.下列成语,从《秋水》中引申出来的有BCD E 。

A.舍本逐末

B.井底之蛙

C.贻笑大方

D.太仓稊米

E.望洋兴叹

2.下列句中带点的“以”字当“凭借”讲的是ACE。

A.伯夷辞之以.为名

B.以.天下之美尽在己

C.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E.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3.下列各句中采用类比说理的有ABC。

A.井蛙不可以于海

B.夏虫不可以语冰

C.曲士不可以于道

D.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

E.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4.下面属于庄子观点的有ABCD。

A.主张顺应自然

B.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C.承认事物的相对性

D.否认事物的差别

E.主张仁政王道

5.下面属于道家的人物有CD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E.韩非子

6.《秋水》中“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冰者,笃于时也;曲士

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句话表现了ABD 。

A.人的认识要受到时间的限制;

B.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的限制;

C.人的认识要受到个人习俗的限制;

D.人的认识要受到所受教育的限制;

E.人的认识要受到个人性格的限制。

7.下列成语,从《秋水》中引申出来的有BCD E 。

A.舍本逐末

B.井底之蛙

C.贻笑大方

D.太仓稊米

E.望洋兴叹

8.下列句中带点的“以”字当“凭借”讲的是ACE。

A.伯夷辞之以.为名

B.以.天下之美尽在己

C.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E.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9.下列各句中采用类比说理的有ABC。

A.井蛙不可以于海

B.夏虫不可以语冰

C.曲士不可以于道

D.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

E.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10.下面属于庄子观点的有ABCD。

A.主张顺应自然

B.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C.承认事物的相对性

D.否认事物的差别

E.主张仁政王道

11.下面属于道家的人物有CD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E.韩非子

12.《秋水》中“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句话表现了ABD 。

A.人的认识要受到时间的限制;

B.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的限制;

C.人的认识要受到个人习俗的限制;

D.人的认识要受到所受教育的限制;

E.人的认识要受到个人性格的限制。

13.胡适是我国现代著名的ACD 。

A.诗人

B.小说家

C.文史学者

D.思想家

E.革命家

14..《容忍与自由》所指出的错误态度有ABC 。

A.喜同恶异

B.心理上总觉得自己“不会错”

C.承认“绝对之是”

D.不承认“绝对之是”

E.认为“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

15..以下观点,作者所认同的有ABCD 。

A.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B.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恶异;

D.“必以吾辈之主张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很不容忍的态度;

E. “必以吾辈之主张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可取的态度。

15.《赞美》中包蕴了诗人多种感情,主要有ABCDE。

A.对历史耻辱的悲悯

B.对民族灾难的痛苦

C.对人民力量的崇拜

D.对“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讴歌

E.对苦难中人民不能给予安慰的愧疚

16.《赞美》中农夫是一个ABCDE 。

A.一个女人的孩子

B.许多孩子的父亲

C.义无反顾走向抗日战场的战士

D.“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象征。

E.中国农民的代表

17.《赞美》中的“我”是一个ABDE 。

A.深爱着祖国、民族、人民的进步人士

B.还是一个愿为民族解放事业、保卫祖国与人民紧密站在一起,并做好一切准备上前线英勇杀敌的战士

C.就是诗人穆旦自己

D.抗日知识分子的代表

E.身上有诗人穆旦个人的影子的知识分子。

18.《我有一个梦想》的主要内容是ABCD 。

A.争取人权

B.张扬了亲如兄弟的社会理想

C.大无畏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D.现代政治斗争的理性精神

E.动员黑人进行暴力革命。

19.《魏公子列传》中记述的人物有ABCD 。

A信陵君 B 侯生 C 朱亥 D 如姬 E 虞姬

20.《魏公子列传》中,略写的内容是BCD 。

A.魏公子往请侯生

B.如姬盗窃兵符

C.进击秦军

D.解救邯郸之围

E.侯生为公子献计

21.魏公子的性格主要表现在ABC 几个方面。

A.求贤若渴

B.礼贤下士

C.急人所急

D.爱民如子

E.狂妄自大

22.侯赢的性格主要表现在 ABE 几个方面。

A.胸有经纶

B.肝胆相照

C.狂妄自大

D.贪恋权势

E.为知己者死

23..下列以“……居士”为别号的人物,属于宋朝的有ACE 。

A.于湖居士

B.香山居士

C.六一居士

D.青莲居士

E.东坡居士

24.姚纳曾向ABCD诉说自己的苦恼,但他们都不愿听。

A.军人

B.三个青年

C.扫院子的仆人

D.青年马车夫

E.小母马

25.下列属于俄国的作家有ABE。

A.屠格涅夫

B.契诃夫

C.欧·亨利

D.莫泊桑

E.列夫·托尔斯泰

26.《苦恼》的主要情节有ABDE 。

A.贵族军人不听姚纳诉说苦恼;

B.寻欢作乐的青年不听姚纳诉说苦恼;

C.从舞场出来的小姐不听姚纳诉说苦恼;

D.疲惫不堪的青年马车夫不听姚纳诉说苦恼;

E.姚纳把自己的心里话全部讲给小马听。

27.《苦恼》揭示的主题思想有BCD。

A.姚纳的漠然

B.下层劳动人民内心的痛苦

C.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冷漠

D.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黑暗与冷酷

E.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理解

28.《谏逐客书》的说服力来之于ABDE 。

A.论点始终紧扣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

B.反复对比论证利害得失鲜明

C.正言直谏,敢于批评秦王耽于声色

D.论据充分,事实胜于雄辩

E.语言铺陈排比,文章气势充沛

29.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用以下历史事实论证逐客是错误的ABCD 。

A.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

B.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

C.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

D.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

E.爱异国物,为客者逐

30.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四君”指的是ACDE。

A.秦缪公

B.秦始皇

C.秦惠王

D.秦昭王

E.秦孝公

31.《二月兰》中作者提到的女性有ABCE 。

A.老祖

B.婉如

C.杨莹

D.延宗

E.德华

32.《二月兰》中与二月兰有关的人和事有ABCDE 。

A.老祖在二月兰旁的青草丛中挖荠菜

B.婉如穿过二月兰的紫雾匆匆而去的身影

C.小保姆杨莹结缘二月兰

D.小猫虎子和咪咪嬉戏于二月兰中

E.季羡林被斗得鼻青脸肿时砖瓦缝里盛开的二月兰仿佛在嘲笑他

33.《蒹葭》中的“伊人”可以理解为ABCDE。

A.恋人

B.贤人

C.理想

D.福地

E.圣境

34.《蒹葭》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ABC等方面。

A.虚幻难实、神秘莫测的朦胧意境

B.意在言外、连类无穷的象征格局

C.一唱三叹、层层推进的美感形式

D.精雕细刻、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

E.深刻细致、鞭辟入微的心理描写

35.下列《长恨歌》中的诗句,属于融情入景的有ABCDE。

A.夜雨闻铃肠断声B.耿耿星河欲曙天

C.秋雨梧桐叶落时D.春风桃李花开日

E.迟迟钟鼓初长夜

36.下列诗歌中构成对偶的有BD 。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C.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D.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E.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37.《长恨歌》中对“汉皇”语带抨击的有ABC。

A.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B.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C.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D.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E.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38.《长恨歌》中的主要人物有BC 。

A.高力士

B.李隆基

C.杨玉环

D.杨国忠

E.陈玄礼

39.施韦泽是法国著名的ABC。

A.伦理学家

B.神学家

C.医生

D.作家

E.诗人

40. 施韦泽是ABD。

A.医学博士

B.神学博士

C.文学博士

D.哲学博士

E.伦理学博士

41.“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所用的修辞手法有BCD。

A.比喻

B.用典

C.对仗

D.拟人

E.夸张

42.“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所用的修辞手法有CD。

A.比喻

B.用典

C.对仗

D.拟人

E.互文

43.《春江花月夜》描写“思妇”的诗句有ABC 。

A.何处相思明月楼

B.可怜楼上月徘徊

C.愿逐月华流照君

D.江水流春去欲尽

E.白云一片去悠悠

44.《春江花月夜》中,在写景中通过暗示手法写人情的诗句有ABC 。

A.玉户帘中卷不去

B.捣衣砧上拂还来

C.白云一片去悠悠

D.江天一色无纤尘

E.汀上白沙看不见

44.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表现在ABCE 方面。

A.诗歌

B.赋

C.散文

D.曲

E.词

45.《赤壁赋》体现文赋的特征有ABC。

A.主客问答

B.抑客伸主

C. 骈散句交错

D.押韵

E.含蓄朦胧

46.下列成语,见于《赤壁赋》的有 ACE 。

A.冯虚御风

B.望洋兴叹

C.杯盘狼藉

D.分崩离析

E.正襟危坐

47. 下列《赤壁赋》的句子属于对偶的有BDE。

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D.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E.挟飞侠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48.苏轼文艺创作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ABDE 等方面。

A.散文

B.诗词

C. 小说

D. 绘画

E. 书法

四、名词解释

唐宋八大家

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黑人反对种族隔离与歧视,争取民主权利的群众运动。主要领袖是马丁路德金。民权运动迫使美国政府与国会通过了《民权法》和《选民登记法》。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是现代非暴力运动的典型,在全世界被压迫阶级之中影响深远,它使人民看到可以通过合法的群众运动获得民主权利的可能,也使人看到世界必将走向民主平等的趋势。

史记

是西汉时期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也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省称“太史公”。列“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也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冰雪肝胆

语出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肝肺皆冰雪”,冰雪肝胆是品质高洁的形象表述,它与“浩然正气”紧相关联,也是个人修养的重要方面,如果说“浩然正气”多彰显于关系家国的大是大非,那么“冰雪肝胆”则多映现于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诗经》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原名《诗》,或“诗三百”,汉以后始称《诗经》。约编成于春秋中叶,相传由孔子删定。全书分风、雅、颂三类:“风”有十五国风160篇,多为民歌;“雅”有《大雅》、《小雅》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有《周颂》、《鲁颂》、《商颂》40篇,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诗。赋、比、兴是《诗经》常用的手法,它们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的“六义“。《诗经》表现现实生活的创作传统和艺术手法,对后世

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命伦理学

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美国随后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交叉学科,是应用普通伦理学的理论和原则来分析和解决生命科学领域中伦理问题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生物医学和行为研究中的道德问题,环境与人口中的道德问题,动物实验和植物保护中的道德问题等。施韦泽是生命伦理学的奠基人。

五、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计中国

..之在海内。(中原)

2.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随着季节)

3.望洋

..向若而叹曰:(仰视)

4.野语

..有之曰:(俗语)

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懂得大道理的人)

6.曲士

..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见识短浅的人)

7.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自远所分.①始。以此垢.②远,此又与儿童之见

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

..④,其绝必有处。观者

..③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

见其然.⑤,从而尤之

..⑥,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

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

..,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①分.始分守的地方②诟诽谤

③藏腑

..拉断它..五脏六腑④绝之

⑤然.这样⑥尤之

..归罪它

⑦乐.乐于⑧卓卓

..卓绝不凡

8.及其无救而且穷.也。

穷:困难到极点

9.设淫辞

..而助之攻也。

淫辞:荒谬的言辞

10.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duó揣测,估计)

11..公子引.车入市(带领)

12.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延请)

13.公子遂将.晋鄙军(jiàng 统帅。)

14.此五霸之伐.也(功业)

15.如姬资.之三年(积蓄)

16.以便国家(有利于)

17.着.我扁舟一叶(此指飘浮着)

18.短发萧疏

..襟袖冷(稀少稀疏)

19.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听说自以为错误

20.民以.殷盛,国以富彊.,百姓乐用。因此强

21.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往西往北往南

22.王者不却众庶

...。抛弃民众

23.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干

24.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寻找小洲

25.汉皇重色思倾国

..指绝色女子

26.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衣袖

27.月照花林皆似霰.细密的雪珠

28.玉.户.帘中卷不去思妇的居室

29.鸿雁

..长飞光不度信使

30.碣石潇湘

....无限路借指天南地北

31.落叶摇情

..满江树。不绝于缕的思念之情

32.飘飘乎遗世

..独立超脱尘世

33.苏子愀然

..忧愁凄怆的样子

34.酾酒

..临江斟酒

35.知不可骤得

..轻易得到

36.相与枕藉

..舟中彼此相枕着睡觉

六、区别下列多义词的意思。

1.强

①至今治强。——强大

②强公室,杜私门。——增强,巩固

2.服

①诸侯亲服——服从,听命

②服太阿之剑。——佩戴

3.致

①今陛下致昆山之玉。——获得,收罗

②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到达

4.业

①传道受业解惑。——学业

②却宾客以业诸侯。——做动词,帮助......成就功业

七、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然而成为天下大害的,不过是君主罢了。

2.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

难道天地这么大,在千千万万天下人中,唯独(应当)偏爱君主一人一家吗?

3.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屠杀残害天下的生命,拆散天下人的子女,来求得个人的产业,对此竟不感到凄惨。

4.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

乎?。

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象你刚才自我夸耀河水之多一样吗?”

5..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

思量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象蚁穴在巨大的沼泽里吗?

6.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

在外无援兵可待的情况下仍然誓死守城,已经人吃人且将要吃尽,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能数着日子知道死的地方了。

7.以千万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靠着千百名濒临灭亡的士兵,抗击着百万个一天比一天多的敌军。

8.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

当初张、许二位刚开始守睢阳城的时候,哪能料到别人最终不来援救,因而抛弃城池预先逃跑呢?

9.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

我曾经在汴、徐二州的幕府任职,屡次往来(汴、徐)两州之间,

10.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凭着)张、许二公的贤明,他们考虑得太精当了。

11.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

(南霁云)抽出箭来射佛寺的塔,箭的一半射进佛塔上的砖头里。

12.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

我回去打败了叛逆之后,一定要消灭贺兰,这枝箭是(报仇)的标记的。

13.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

于嵩想要到州里去告状,被杀害

14.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

南八,好男儿一死罢了,不可为不义之人所屈服!

15.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许远不怕死是很清楚的。

16.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因此,方圆千里的士人都争着来依附他,招徕门客3000人。

17.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平原君派出的使者络绎不绝地到魏国来。

18.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公子与侯生告别,到达晋鄙军中时,侯生果然面向北方自杀了。

19.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侯先生说:“将帅在外作战时,有机断处置的权力,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以有利于国家。

20.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引。

平原君替公子背着盛满箭支的囊袋走在前面引路。

21.默写并翻译《念奴娇·过洞庭》

23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假使这四位国君拒绝客卿而不接纳,疏远有才能的士人而不重用他们,这就会使秦国没有富强的基础,秦国也不会有强盛的威名。

24.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现在陛下却抛弃百姓来帮助敌国,拒绝宾客来成就诸侯,使天下之士离开秦国而不敢往西,裹足不敢入秦,这正是人们所说的“把武器借给敌人,把送给粮食盗贼”啊!

25.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因此,泰山不拒绝土壤,所以才能达到它的高大;黄河、大海不挑剔涓涓细流,所以才能形成它的深广;统治者不拒绝百姓,所以才能显示他们的德行。

26.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

那敲击瓦器,弹筝拍腿同时歌唱呼喊发出呜呜之声快人听觉的,确真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

27.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现在驱逐客卿而帮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结果在内使自己虚弱,在外又和各国诸侯结怨,象这样做而想使国家不陷于危境,这是办不到的啊!

28.默写并翻译《蒹葭》

29背诵并翻译《春江花月夜》

30.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起

3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江面旷远啊,船儿好像凌空遨游

32.舞幽壑之潜蛟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

33.侣鱼虾而友麋鹿与鱼虾为伴侣,与麋鹿为朋友

34.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时盈时虚的事物就像那月亮,但它始终没有消损和增长

八、简答

1.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反对封建帝王“家天下”思想;认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作者敢于反对专制、挑战君权,表达变革独裁的改良愿望,这标志着当时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向现代民主意识的转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 文中运用的对比方法,对凸显主旨有什么作用?

通过对比使人们清楚地看到封建帝王“家天下”思想的弊端,加深对“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从而使文章的主旨牢固地树立起来。

3.《秋水》揭示了什么道理?这种道理在客观上有何意义?

《秋水》主要揭示了宇宙无穷,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同时也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不要囿于个人的见闻而固步自封;要保持谦虚的美德;人贵有自知之明;有比较才能有鉴别;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知耻而近乎勇;自大是由于无知。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要有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等等。这些道理能够启示我们正确的认识自己,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事物。

4.《秋水》是怎样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的?

整篇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假托河伯与北海若这两个虚构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通过正反两种思想境界的对比,十分清晰地宣扬了庄子的认识无止境的哲学思想。哲理与形象的结合,达到化抽象艰涩为具体可感的神奇效果。

5.分析《赞美》中“我”的形象及社会意义。

“我”既是《赞美》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又是一位深爱着祖国、民族、人民的进步人士,还是一个愿为民族解放事业、保卫祖国与人民紧密站在一起,并做好一切准备上前线英勇杀敌的战士。在这个形象身上有诗人穆旦个人的影子(1942年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丛林与日军作战),但又不能狭隘地理解就是诗人自己。他是一个大我,是当时抗日知识分子的代表。从他身上表现出了革命知识分子爱国、爱民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高度的民族责任感。

6.谈谈《张中丞传后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张中丞传后叙》中几个英雄人物形象生动,光彩照人,这首先得力于传神的细节描写。如南霁云的拔刀断指、抽矢射塔,张巡的好学、记忆力超人和就义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都是文中的精彩片断。其次,作者有意让英雄人物的不同性格相互映衬,如张巡之从容镇定、博闻强识、视死如归,许远之宽厚谦和、甘心让贤,南霁云之忠勇刚烈、嫉恶如仇,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此外,反面人物贺兰进明的卑劣无耻,也有力地反衬出英雄们的磊落胸怀和凛然正气。

7.侯嬴为什么选在信陵君夺取兵权的时机“北乡自刭”?他的死表现了何种精神?

A.侯生料到魏王得知窃符救赵之计是自己谋划的,势必以欺君杀将之罪而诛之,以其让魏王杀死,不如自杀,还可为公子减轻罪过;

B.侯生估计公子夺军权时,必杀晋鄙,因公子仁慈,心必有不忍,为保证窃符救赵之计的实施,故以自杀强化信陵君的信念,坚定信陵君夺晋鄙军权的决心,叫他到时不要手软;

C. 晋鄙是魏国很有威望的宿将,却势必在窃符救赵中成了无辜的牺牲品,故侯生以自己的死来谢晋鄙。侯生的死表现了战国时代“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

8.“表里俱澄澈”可谓全词的“词眼”,请谈谈这5个字的含义。

“表里俱澄澈”一句,语涉双关,既是描绘自然界的景色,天上是银河和皓月的光辉,下界是洞庭湖水的明亮如镜;又是诗人的自我写照,意谓从外表到内心都晶莹剔透,毫无尘心杂念。寄寓了作者高超的精神境界,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词人的思想,已被宇宙的空明净化了,而宇宙的景,也被词人的纯洁人格净化了。二者浑成一体。

9.简析这首词物境与心境相交融的艺术特色。

词的上片侧重描写物境,作者有意突出水天辉映、上下通明的澄澈意境,以形象手段传达从中感悟到的心物交融、天人同化的美妙体验。下片侧重描写心境。物境与心境互相映射,达到了高度的融合。

10.小说《苦恼》最后写小母马听完了主人车夫姚纳的痛苦诉说,有什么作用?

人无情马有情;马的温情与人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11.《谏逐客书》中心论点是什么?(引用原文回答)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12. 下面一段文字是课文最后一段。试从中找出能具体说明“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的逐客之弊的语句,用下划线标出来。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13.作者为什么以“二月兰”为题?

“二月兰”是全文叙事抒情的线索,全文内容都是围绕着二月兰展开的。它串联起了作者对人生的回忆;它凝聚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的思考。

14.文章中说“原来以为十分平常的琐事,现在显得十分不平常了”,作者提及了二月兰让他回忆了哪些琐事?

(1)①老祖在二月兰旁的青草丛中挖荠菜;②婉如在二月兰的紫雾中匆匆而去;③小猫虎子和咪咪在二月兰丛里嬉戏;(2)“我”的遭遇以及老祖、德华、婉如和延宗等人对“我”的安慰;(3)“我”成为“极可接触者”以及对家人的思念。

15.阅读最后一段,联系全文,说一说季羡林先生从二月兰那里得出了怎样的感悟?

历经了人世沉浮,体验了生命悲欢的作者从二月兰平凡却充满旺盛的生命力,虽处逆境也能生长怒放,笑对春风的特点中找到了答案,即凡事顺其自然,逆境泰然处之,以豁达明净的胸襟和平静从容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沉浮,笑对世间的冷暖。

16. 季羡林引用苏轼词《水调歌头》和陶渊明诗《神释》中的句子,其用意是什么?

要一切顺其自然,在逆境中不颓唐消极,在顺境中也不得意骄矜,像二月兰那样“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这就是季老从东坡词和陶潜诗中得到的启示,也是季老人生观的写照。

17.《蒹葭》的中心意象是什么?这一意象有何象征意义?

“伊人”;象征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

18.汉皇重色思倾国”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从内容上而言,它点明了唐玄宗的好色。从结构上而言,体现了作者构思上的独具匠心。构成了全诗纲领,既提示了故事悲剧的原因,又唤起和统领全诗。

1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两句在诗中有何表达效果?

诗人以此作结,既点明题旨,回应开头,又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分量,同时也给读者留下联想、回味的余地。

20.简要概括本诗刻画的李隆基和杨玉环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李隆基:既荒淫重色又对爱情真诚执著;杨玉环:美貌、忠贞。

21.试结合《长恨歌》第二部分对景物的描写,举例说明它们是怎样和表达情感结合起来的?

唐玄宗在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使感情更进一层。

22.作者从伦理角度提出了“敬畏生命”这一概念,你觉得应该怎样理解它和生命的休戚与共之间的联系?

作者肯定人作为最高的生命能够认识到敬畏生命和生命的休戚与共,从而摆脱无知。作者所提出自然律与道德律的统一,可以看作是人的认识与上帝观念的统一。作者提出要做到这些在于我们人类对“德性”的保护,对“德性”的培育在于必须避免作者提到的四种诱惑,最终成为清醒敏锐、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这种人才能获得内在的幸福。“敬畏生命”的概念是和所有生命的彼此之间的休戚与共紧密联系的,前者是核心理念,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和说明,同时也是具体的行为指向。

23.为什么说“月光”是《春江花月夜》全诗的灵魂?

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看,月光的确是控引全诗笔墨运行的轴心,是贯穿统领全篇的灵魂。从结构上看,诗以月亮升起到坠落为线索,写了“月生、月照、月高悬、月斜、月落”的全过程。从内容上看,A.月光是景物描绘的主要对象,作者以月光统摄群像,描绘了潮水、波光、花林、沙滩、夜空、白云、青枫、闺阁、镜台、海雾等一系列景象,如铺展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水墨长轴,画面清丽,意趣盎然。B.月光是引发作者探索茫茫宇宙与漫漫人生两者关系因由的哲理思考的凭借。C.月光是抒写离情别绪的依托。

24.《赤壁赋》是如何做到景、情、理有机结合,体现出理趣之美的。

江水、清风、明月,这三个自然意象,在文中贯串映现,或引启遗世独立的遐想,或引发惆怅哀怨的悲情,或喻指万物皆具“变”与“不变”的两重性,生发出即使在坎坷之中,有为的生命仍有其永恒价值的人生哲理。形象性、情感性和哲理性的统一使本文充盈着诗情画意和理趣之美。

九、分析题

试以下面提供的穆旦《赞美》中的诗句,分析农夫的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

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

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

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

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

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

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

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

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

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

再一次相信名词,溶进了大众的爱,

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

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

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

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在群山的包围里,在蔚蓝的天空下,

在春天和秋天经过他家园的时候,

在幽深的谷里隐着最含蓄的悲哀:

一个老妇期待着孩子,许多孩子期待着

饥饿,而又在饥饿里忍耐,

在路旁仍是那聚集着黑暗的茅屋,

一样的是不可知的恐惧,一样的是

大自然中那侵蚀着生活的泥土,

而他走去了从不回头诅咒。

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

为了他我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因为他,我们是不能给以幸福的,

痛哭吧,让我们在他的身上痛哭吧,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以上诗句着重刻画了一个“溶进大众的爱”的舍家保国,背负沉重苦难却义无反顾的农民抗日战士形象。诗人之所以选择农民形象作为描写对象,是因为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她的国民主体是农民。写农民最具代表性。这位“农夫”就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代表。在他的身上沉积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凝结着世代农民的希望与失望。为了民族的生存解放,尽管斗争环境是那样的艰难与恶劣,他仍毅然奔赴不知何时才会结束与充满死亡的战场。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反抗外来侵略与压迫的不屈精神。

十、阅读下列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A.这段文字说明什么道理?

人容易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后,才能跟他谈大道理。

B.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排比、比喻

C.从这段文字中找出一个今天常用的成语。

井底之蛙

2.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贺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雎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1)这段文字中不肯出师救援的人是谁,他为什么见死不救?

贺兰。嫉妒张巡、许远的功劳声威比自己高。

(2)南霁云“虽食,且不下咽!”的原因是什么?

睢阳城的人已经断食一个多月了,他不忍独食。

(3)那个成语是“虽食,且不下咽!”演化而来的?

食不下咽

3. 暮色晦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一层)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白色,像个幽灵。他坐在车座上一动也不动,身子向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哪怕有一大堆雪落在他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用不着抖掉似的……(二层)他的小母马也是一身白,也一动不动。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势,它那瘦骨嶙峋的身架,它那棍子一样笔直的四条腿,使得它活像拿一个小钱就可以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它大概在想心事吧。(三层)不管是谁,只要被人从犁头上硬拉开,从熟悉的灰色景致里硬拉开,硬给丢到这个充满古怪的亮光、不断的喧哗、熙攘的行人的漩涡里,那它就不会不想心事……(四层)

(1)这个小说的开头,用了哪几种描写方式?

景物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2)这段文字可分几层,每层主要写什么?

可分四层:第一层(开头-又软又薄的一层)写景;第二层(车夫姚纳-抖掉似的)写人(车夫姚纳);第三层(他的小母马-完)写马(小母马);第四层是作者的议论。

(3)这里的景物描写起什么作用,马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景物描写为人物设定了一个晦暗冷清的背景,渲染浓烈的环境气氛,也与人物内心的痛苦相烘托。马的描写与人的苦恼孤寂相映照(对比),马的瘦骨、马的呆立,从一个侧面映照出车夫的呆坐、苦恼以及如牛马一般的可怜处境。马的描写,是下层人民悲惨命运的生动写照。

(4)姚纳的描写,是什么状态下的描写,有何妙处?

对姚纳的描写是人物静态描写。这个静态描写,生动地反映了姚纳的内心痛苦是多么深重,以至于到了近乎麻木的状态。景物和小母马的前后烘托,又强化了姚纳的痛苦和麻木,使人物一出场,就引起了读者足够的关注之情,引发了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也为下文姚纳急于找人诉说苦恼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4.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②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③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④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

逐客就是损害自己,帮助了敌国

(2)这段文字可分几个层次?概括每层的大意,并分析两层之间的关系。

分两个层次。第一层(1、2、3句):论证不却众庶、广招人才方能取得事业成功的道理。第二层(4句):论证驱逐客卿就是损害自己、帮助敌国的道理。两层之间的关系:第一层是从正面论证纳客之利,第二层从反面论证逐客之弊,总体是对比的关系。

(3)第一层的三个句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第①句用地要广、国要大、兵要强的道理来暗示人才要多多益善;第②句以泰山、河海为比喻,说明君王要广罗人才;第③句以古圣先贤为例说明只有广揽人才,才能无敌于天下。

5.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我注意到小山上的二月兰。这种野花大概也有大年小年之别的。碰到小年,只在小山前后稀疏地开上那么几片。遇到大年则山前山后开成大片。二月兰仿佛发了狂。我们常讲什么什么花“怒放”,这个“怒”字下得真是无比奇妙。二月兰一“怒”,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1)这段话主要写什么?

这段话主要是介绍二月兰开放的情况。

(2)“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有什么深意?

作者表面上写二月兰,实际上是写人,写像二月兰一样的普通人顽强的生命力及其原始的本能,寓示着作者本人及文中女性在险恶环境下的原始本能和顽强生命力量。

6.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杨玉环曾经是唐玄宗儿子的妃子,为什么白居易要违背历史的真实说“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白居易之所以要违背历史的真实,一是为了隐讳,更主要的是要让李、杨爱情建立在纯洁真挚的基础上,从而体现出爱情毁灭后“此恨绵绵无绝期”的“长恨”及无可奈何地感伤。

(2)这段诗中最能表现杨贵妃美貌的是哪两句?并试加以分析。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两句最能体现杨贵妃的绝顶美貌。在这两句中,“一”既和“百”形成映衬,又和“六宫”形成对比,仅“一笑”,就能“百媚”生;仅“一笑”,尽然使得“六宫”的嫔妃宫女暗淡失色。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归纳此段的段落大意。

描写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及其原因:自身平淡;自身渺小;人生短暂;求仙不得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语出时代的曹操写的《》一诗。

三国短歌行

(3)“一世之雄”指的是谁?

指曹操,即文中的孟德。

(4) “孟德困于周郎”指的是的往事。

赤壁之战

(5)这段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主要表现了苏轼政治失意后的消极苦闷及出世思想。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 A、巴金 B、郁达夫 C、老舍 D、朱自清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 A、铺张扬厉 B、托物言志 C、映衬对比 D、渲染烘托 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A、顺叙 B、倒叙 D、插叙 D、平叙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A、王维《山居秋瞑》 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 C、王昌龄〈从军行》 D、社甫《登高》 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

难)》 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 A、《踪迹》 B、《风景谈》 C、《背影》 D、《欧游杂记》 E、《闲书》 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 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 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 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 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 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 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A、反映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 B、赞颂革命者的献身精神 C、揭露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 D、表现了对“圣人”的崇拜 E、斥责诬蔑革命事业的庸人和帮凶 5、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的要素有() A、人物 B、时间 C、地点 D、情节 E、环境 6、培根在《论学问》中指出,治学的目的是() A、幽居养静 B、权衡轻重 C、善于辞令 D、变化气质 E、审察事理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名句。 2、王昌龄《从军行》:“,孤城遥望玉门关。” 3、辛弃疾《摸鱼儿》:“。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4、元散曲有小令和之分。 四、词语解释题(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每小题1分,共10分。)

大学语文考试重点答案

1、简答(每题10分,任选3题,共30分) 2、论述题(每题15分,任选2题,共30分) 3、作文(40分) *复习关键字: 鲁迅《伤逝》白居易《长恨歌》曹禺《雷雨》(蘩漪)王朔《动物凶猛》余华《活着》莫言《红高粱》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海明威《老人与海》《等待戈多》《安娜卡列尼娜》《诗经》荷马史诗徐志摩诗集张爱玲 ,朦胧诗派新月派,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中国式的“生死观”西方式的“生死观”

1、小说《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爱情题材小说,了解其故事情节。 答:《伤逝》写的是涓生与子君对恋爱与婚姻自由的追求,这追求最初已经获得成功,但终于还是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的迫害。但《伤逝》这篇作品着重的并不在于写出社会是在怎样地迫害涓生与子君,而是在于写出涓生与子君怎样去面对社会施加给他们的迫害。它是以涓生与子君作为分析和解剖的直接对象的。归根结底他们爱情的破裂,原因只能从他们自身上寻找,因为社会的迫害顶多只能剥夺他们的生存权利,却无法剥夺他们的爱情。明眼人都看出涓生对子君的爱情只是缘于她的果敢、她的思想进步和与众不同,并不甚实质,恐怕难以维系;而子君对涓生的爱虽然是那样的专注深至,但其内容也十分空洞虚幻、不切实际,只是“盲目的爱”。那么,最后必然是要归于幻灭的。 2、《伤逝》的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 答:关键词:爱情失败的原因社会的沉滞涓生和子君的性格弱点经济困顿 3、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的诗歌主张。 4、徐志摩诗集包括哪几部? 答:1.《志摩的诗》2.《翡冷翠的一夜》3.《猛虎》4.《云游》共这四集

5、曹禺的“生命三部曲”指的是那三部作品? 答:《原野》《雷雨》《日出》 6、结合情节谈谈话剧《雷雨》真正的主角是谁。 答:雷雨。她是线索。她的愤激之语往往便是剧本的破题之处。 “雷雨”是最核心的主人公,剧中所有人物无不以它为生命形式的中心,剧中任何一个角色都不敢和它“抢戏”,也没有办法和它“抢戏”。“雷雨”是跳动的,不安的,焦灼的,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出场几乎都在说“闷”,这便是主人公的“暗箱操作”。而这主人公最偏爱繁漪,使这“雷雨”性格在她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种种人生企盼,最终都在“雷雨”(雷雨式性格,和自然界的雷雨)中作了归结。一切源于“雷雨”,一切又都结束于“雷雨”。 7、《雷雨》蘩漪形象分析。 答:蘩漪是《雷雨》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她是五四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爱敢恨,周家作为一个束缚人、压迫人的笼子,是蘩漪反抗的对象,对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园,也不放在眼里。但长期的大家庭生活在她身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烙印,使她的反抗带有被扭曲的痕迹。她在重压下,常常无助、自卑、甚至自虐,这是蘩漪无法摆脱的弱点。 8、张爱玲的代表作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哪三部小说? 答:《十八春》《倾城之恋》《金锁记》 9、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独创性。 答:在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位极富传奇性的作家,才华横溢,特立独行的她用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全)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2.《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音乐的性质)来划分的。 3.《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4.《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国风 5.“在水一方”象征着: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际遇。 6.屈原的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7.《湘夫人》选自《九歌》,《九歌》是楚地民间祭神的乐歌,共有11篇。 8.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四家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 10.《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11.“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说:不把诗学好,就无法与人沟通、交流。 12.先秦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儒家、墨家 13.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是:墨家。 14.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出自:《孟子》 16.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语出:《道德经》 17.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是:老子 18.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孟子

19.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庄子》 20.先秦诸子中,文章写得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形式来说理的是: 《庄子》 21.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22.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议论 )为主。 2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 顶真 )的修辞手法。 24.“欲摘故纵,请君入瓮”是( 孟子 )惯用的论辩手法。 25.被称为“上古之书”的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尚书》 2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7.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史记》。 28.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李将军列传》 29.“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提出来的。 30.《上邪》是汉乐府中一首情歌,开头采用了(呼告)手法,“上邪”的意思是“天啊”。 31.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 古诗十九首 32.《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南朝梁(萧统)编集的《文选》。 33.《古诗十九首》的主题是:游子羁旅之情;思妇感伤之怀。 34.钟嵘《诗品》评价《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3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使用了(比兴)手法,以鸟兽眷恋乡土的本性比拟怀恋故乡的感情。 36.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咏怀》诗82首。 37.“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语出: (南朝)江淹的《别赋》 38.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是:陶渊明。

大学语文要点

【课后练习】 1.樊迟、仲弓问仁 孔子如何解释仁 1).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2). “仁”也是儒家所提倡的一切美德的集中表现,比如“恭”、“敬”、“忠”。体现在人类的所有社会活动之中。3).孔子的仁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孔子的仁学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他从未给仁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而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结合具体事例谈论仁的具体表现形式。 2.《老子》二章: 道家主要思想为道文中“天道”“人道”是什么? 天道指自然规律人道指人类社会的规则 你自己对其怎么看? 3、秋水: 本文揭示什么道理,有何意义 主要揭示了宇宙无穷、认识无止境的哲理。同时也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不要受制于个人见闻而固步自封,要保持谦虚;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知耻近乎勇,自大是由于无知。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要有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些道理能够启示我们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事物。 怎样将抽象哲理具体化、 通过寓言形式揭示道理,虚构了一个河神与海神的对话的故事,以此展开说理,阐明文章主旨。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解释所欲阐述的深微玄奥的哲理,而且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是抽象的结论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引人联想,发人深思。 举了哪些例子?打哪些比方? 用了井蛙、夏虫、曲式三个比喻来说明人的认识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本文援譬设喻往往连类而及,如用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似磊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乎、毫末之在于马体这样的连类的比喻将其要阐述的这理论述的十分清楚。 援譬设喻的特点:层次迭出,连类生发,由大到小连类比喻。 4、容忍与自由: 为何引用李、王以及四诛?四诛是诛杀的什么?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1 让人们看清封建专制的不容忍必然导致灭亡的历史事实; 2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异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 3 通过对“四诛”的现代阐释巧妙的阐明了自己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思想。 为什么将四诛与西方宗教破坏并举为例 说明了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人类共同的习惯都是喜同而悲异的,因此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 5、段太守逸事状: 如何塑造段太守的人物形象: (1)三件事、三个品格特征“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突现其刚勇、仁义及气节凛然(2)用人物的对比方式以白孝德之怯懦、焦令谌之暴横及朱泚之奸诈作对比衬托,是段秀实的形象倍添光彩(3)用倒叙的手法凸显个性段太尉性格的三个方面“勇”、“仁”、“节”,勇是基础,是根本,“勇服郭晞”故事性强,使人印象深刻,后再写他的仁爱之心,使文章张弛有度 (4)详略得当段太尉为人最被大家称颂的应是“节显治事堂”、“以朝笏击朱泚”等事,但这些故事也最为大家熟知。既是“逸事状”,这个内容反而变成了最简短的故事,几笔带过,大写特写别人所不知道的其“勇”及“仁爱”之事。

大学语文试题附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附答案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 1.《马伶传》马伶拜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的主要启示是 < ) A.深入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 B.善于模仿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 C.刻苦磨炼是最可贵的从艺精神 D.耻居人下是最可贵的从艺精神 答案: a 2.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 < )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答案: b 3.《哭小弟》中小弟、蒋筑英、罗健夫的共同品格是 < ) A.贡献卓著 B.无私奉献 C.全才罕遇 D.英年早逝 答案: b 4.《长恨歌》第四部分所描绘的杨玉环在仙界思念唐玄宗的情景是 < )

A.天然之境 B.融情入境 C.移情于境 D.因情造境 答案: d 5.贯串《爱尔克的灯光》的线索是 < ) A.故居的变迁 B.亡姐的不幸遭遇 C.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 D.“长宜子孙”四个字的联想 答案: c 6.《先妣事略》写母亲娘家的良好家风和娘家人的受欢迎,对刻画母亲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 )b5E2RGbCAP A.对比 B.类比 C.烘托 D.象征 答案: c 7.下列文章,通篇以寓言形式说理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答案: b 8.《都江堰》说都江堰的水,“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 A.比喻 B.比拟 C.借代 D.排比 答案: b 9.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情景交融方式是 < ) A.自然天成 B.融情入景 C.移情于景 D.因情造景 答案: c 10.《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 < ) 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与崩溃 B.美好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 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 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答案: b

大学语文知识点

大学语文知识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期末 中国文学史阶段划分: 1.古代文学:上古时期——1919五四运动 2.近代文学:1840——1919五四运动 3.现代文学:1919——建国 4.当代文学:建国——现代 5.新时代文学(伤痕文学):1976——1986 代表不同朝代的文学样式: 1.上古时期:原始歌谣、上古传说 2.奴隶社会:《诗经》《楚辞》 3.秦:李斯《谏逐客书》 4.汉(三国):赋、建安文学 5.唐:诗歌 6.宋:词 7.元:曲 8.明清:小说 古代三大史体:纪事本末、编年体、纪传体 历史散文:历史散文是指先秦时期以记言记事为主的散文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称为一种文体,是这一时期特有的文学现象 《战国策》起于战国楚年止于秦并六国 前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 赋:介于诗和散文之间,侧重客观状物,产生于楚,盛行于汉 汉赋:骚体赋(初)贾谊散体大赋(中)司马相如抒情小赋(后)张衡、贾谊 四大家: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 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乐府三绝:《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秦妇吟》 建安风骨:建安时期大量作家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时代精神,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思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情感,内容充实、感情真切、风格质朴、刚健悲凉,被称为“建安风骨” 史学双壁:《史记》《资治通鉴》 前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后汉书》《三国志》 《史记》的主题:1.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本质 2.歌颂了反抗强暴的英雄人物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苏门四学士:秦观、晁补之、张耒、黄庭坚 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蔡襄、米芾 百代词曲之祖:李白《菩萨蛮》《忆春娥》 明代小说繁荣发展的社会条件: 1.明初开始,随着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日益繁荣,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形成 一股强的的社会力量,他们要求有自己的精神生活

最新版大学语文—自考复习资料

最新版大学语文—自考复习资料 一.《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部分,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施行仁政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散文善于“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善用比喻,富有感情色彩与充沛的气势,《孟子》兯七篇。 第二项,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说,是一篇论辩性议论文。 第三项,主旨。 本文中心论点是“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全文表现了孟子王道,仁政的政治思想,批评统治者在灾荒年景归罪于年成不好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战国时期社会不平,阶级对立的实质。 第四项,层次、段落。全文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全文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为第一自然段。梁惠王提出在灾荒之年,移民移粟,但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为二、三、四段。孟子以战为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办法,依然与邻国无本质区别,介而指出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为第云、第六自然段。孟子兲体而详细地阐明了王道仁政的主张,指出要使民加多,就要有新举措,要不违农时,发展生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要使民老少的衣、食、住均能受益,同时在德教方面也受教育,这样则不王者,未之有也。民便可以加多了。 第四部为第七自然段。先揭示灾荒之年,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现状。然后以杀人为喻,指出只要梁惠王不把过失归罪于年成,那么“斯天下之民至埃”的良好愿望就会实现。 全文到此归结到总的论点。全文的结极特色以“民不加多”为线索,展开了论述。 第云项,学习要点。 第一点、本文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就是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 富民,就要反对战争,使民安居乐业,发展生产,正如课文中的第云段提出的要不违农史,要数罟不入夸池,要斧斤以时入山林,以达到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样的鱼粮丰收,万木繁茂的景象,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爱民,体现在第六段,就是要使民确实受益。孟子兲体提出,要给民以云亩之宅,百亩之田。要使云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黎民不饥不寒,使民确实丰衣足食。 富民、爱民,以民为本,这样作为一国之王,才能受到万民的拥戴,才能做到国富民强,这是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第六项,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有三点: 第一点、说理抑扬兴施、循循善诱。文章开头写梁惠王自以为治国比邻国君主尽心,孟子利用梁惠王好战的心理,以云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梁惠王的小恩小惠,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方法。逼使自矜共功的梁惠王意识到自巬和邻国国君并无本质的不同。至此,孟子巭掌握了论辩的主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大全(填空、问答)

大学语文 一、填空题 1.《诗经》古称《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才成为儒家经典。 2.《诗经》形成于上古前11世纪至前6世纪期间。 3.两汉时代解读和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即“四家诗”。P2 4.两汉时代传授《诗经》的齐鲁燕为今文经学,毛诗为古文经学。 5.被后世称作“千古伤心之祖”的是《诗经》中的《蒹葭》一诗。 6.从孔子始,就有诗“不读诗,无以言”的总体功能评价。 7.为明了《诗经》意旨,毛诗不仅对诗歌艺术的基本原则、特点等问题进行阐释,还在每篇之下具体而有针对性地解说诗歌内容与形式上的意义,被称为“诗小序”。 8.汉代是对《诗经》进行经学解读的时代,直到宋代,朱熹等学者另辟蹊径,开辟了诗经解读的新类型。 9.《诗小序》认为,《诗经》中的“关雎”是一首以“颂美周文王妃太姒之德”为内容的诗歌。10.《诗经》共300余篇,包括风,雅,颂各体。 11.《楚辞》是一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收集编辑成集。P7 12.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其题目的意思是遭遇忧患。P10 13.《九歌》中主祭湘水之神的诗篇有《湘夫人》和《湘君》。P12 14.《九歌》中的祭祀对象可以分为天神、地神、人鬼三类。P11 15.《山鬼》是《九歌》中最美丽的诗篇,有学者认为描写的是巫山神女的传说。P13 16.在屈原的作品《天问》中,他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什么”和“为什么”。P8 17.宋人总结楚辞有“书楚语、作楚声和纪楚地,名楚物”的特征。P7 18.《楚辞》作为中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局面。P16 19.朱熹对诗人屈原的评价是“天性民彝之善,”“忠君爱国之诚心,不辨自显”。P16 20.屈原其人其辞的光芒哺育了后代无数中国文学上的伟大人物,如李白、李贺、苏轼。P16 21.子贡问孔子,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26 22.曾参用忠、恕二字概括孔子之道。P26 23.“为仁由己”是孔子的思想。 24.孟子认为人都有“四心”,即仁、义、礼、智。P28 25.“制民之产”是孟子提出的。P29 26.“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概念P30。 27.《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P30 28.《庄子》内篇中的《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集中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P31 29.庄子认为要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必须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庄子又把这种精神状态称为“心斋”、“坐忘”。P31 30.儒、道两家文化构成中国思想当中的两条路向,这两条路向又互济互补。 31.早期法家分为重法、重术、重势三派,分别以商鞅、申不害、慎道为代表。P33 32.战国末年的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综合了早期法家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道的“势”,建立了自己的法家理论体系。P34 33.法家的主要代表作有《韩非子》、《商君书》。P34 34.战国中后期,墨家与儒学并为当时的两大“显学”。P35 35.墨子认为,先秦社会之所以失范,在于人与人之间不能相爱。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政治哲学。P35 36.在历史上齐名并称《史》《汉》,列我国二十四史的是司马迁创作的《史记》和班固创作的《汉书》。 37.司马迁首先创立了“以人为经,以事为纬”的纪传体史书体例。P48 38.《史记》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9.《史记》是一部“成一家之言”、洋溢着激情和个性的文学著作。 40.司马迁为游侠作传,主要是歌颂了游侠那种“扶危济困”的侠义精神。P50 41.司马迁为刺客作传,主要是极力歌颂刺客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品质。P51 42.司马迁充分肯定工商业者经营活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专门写了《货殖列传》。P51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时间 9 0 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得分 得分 得分评卷人复核人 一、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答案有错别字,该题不得分) 1 .《大同》一文中“选贤与能”句的“与”,繁体字作“與”,其读音是。 2 .古诗《长恨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3 .《还魂记》、《紫钗记》、《邯郸梦》、《南柯记》四部作品合称“ ”,又称“玉茗堂四梦”。 4 .老子学说的核心范畴是“ ”,认为它是世界的本原及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5 .子曰:“君子博学,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6 .西绪福斯是 ________ _ 的象征。 7 .是中国现代作家,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散文集《失败之书》和小说《波动》等。 8 .《敬畏生命》的作者曾获 1952 年度诺贝尔奖。 9 .《贝多芬百年祭》的作者是爱尔兰著名的戏剧家、批评家、小说家。 10 .《故乡的野菜》一文的作者是。 得分评卷人复核人 二、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答案,并将答题栏中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多涂、少涂、不涂、涂错均无效。每小题 2 分,共 3 0 分) 答 1 . [A] [B] [C] [D] 6 . [A] [B] [C] [D] 11 . [A] [B] [C] [D]

题栏2 . [A] [B] [C] [D] 7 . [A] [B] [C] [D] 1 2 . [A] [B] [C] [D] 3 . [A] [B] [C] [D] 8 . [A] [B] [C] [D] 1 3 . [A] [B] [C] [D] 4 . [A] [B] [C] [D] 9 . [A] [B] [C] [D] 1 4 . [A] [B] [C] [D] 5 . [A] [B] [C] [D] 10 . [A] [B] [C] [D] 1 5 . [A] [B] [C] [D] 1 .《大同》一文选自()。 A. 《论语》 B .《孟子》 C .《礼记》 D .《尚书》 2 .下列四组诸侯国,全部礼遇流亡途中的晋公子重耳的一组是()。 A .狄、卫、齐、曹 B .宋、郑、楚、秦 C .齐、曹、宋、郑 D .狄、齐、楚、秦 3 .《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 A .七言排律 B .七言歌行 C .古题乐府 D .新题乐府 4 .对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②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③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④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A .叠字夸张对偶比喻 B .夸张对偶比喻对比 C .反复对偶比喻夸张 D .双关比喻对偶夸张 5 .《世说新语》的编著者是南朝宋著名文学家()。 A .刘孝标 B .刘义庆 C .刘向 D .刘伶 6 .下面对杜丽娘游园心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大学语文重点

1.以子衿为例,简述赋、比、兴的含义 2.结合哈姆雷特,简述你的生命价值观 3.简述《春江花夜月》在诗歌创造方面取得的成就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4.论述题:试问婴宁塑造人物的艺术成就。答:分析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1)《婴宁》主要内容:莒县秀才王子服,上元节出游时,遇一位笑容可掬、美丽至极的女子婴宁,相思而病。表兄怕他由痴而亡,哄说该女子家住三十里外的山中,王生欣然寻找。果然找到婴宁一家,养母鬼妈妈说王子服与婴宁还是表亲,答应让婴宁随王生探亲。原来婴宁为其父与狐所生,活泼开朗,聪慧美丽,经常笑声不断,邻居妇女都愿与她为友。王生与婴宁完婚后,种花嘻笑,甚至变成朽木捉弄对她不怀好意的男子。又为婴宁死去的母亲和鬼妈妈迁坟合葬答谢养育之恩。年后生一子,与婴宁一样爱笑。婴宁敢说敢笑天真烂漫,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形象,跃然纸上,一扫封建闺阁女子形象。 今天就让我们来简要分析婴宁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特点如下: 一、刻画人物,虚实相衬,“痴憨”相衬,众星捧月,以优美的景色衬托人物美好的心灵。 婴宁是一个美丽纯真、娇憨活泼的女子。作者十分巧妙的应用虚实相衬的手法。虽写的是王子服、老媪、婆婆、西邻之子和自然环境,但实际上却处处落笔在婴宁身上。王子服是小说里的一个关键人物,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在塑造婴宁形象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抓住个性特征,反复渲染爱花、爱笑的特点,使婴宁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笑声塑性格,鲜花配美人。小说开头“笑容可掬,拈梅花一枝”、“遗花地上,笑语自去”点出了婴宁的“爱花、爱笑”的两个性格特征。 首先,婴宁的笑千姿百态、不拘礼节。为了突出婴宁的独特个性,作品极少雷同的写出她千姿百态的笑:含笑、隐笑、嗤笑、复笑、狂笑、大笑、憨笑、浓笑、忍笑------ 这笑声由远及进,极有层次地描写,使人觉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将出来会见王子服时“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到门口时“嗤嗤笑不已”、进门后“犹掩其口,笑不可遏”、被老媪斥责后“忍笑而立”、当王子服问“妹子年几何矣?”后,婴宁再也忍不住“复笑,不可仰视”。 其次,“爱花”是婴宁另外一个突出的特性。她无论在哪里哪里就是花的世界:“遗花地上、拈梅花遥望谷底丛花乱树、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执杏花一朵、含笑拈花而入;窗外海棠枝朵,细草铺毡,杨花糁径、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窃典金钗,购佳种,数月,阶砌藩溷无非花者”。从这里可以看出,花是婴宁生活的一部分,她爱花着象征着她的心灵美。 三、亦憨亦黠,写狐写人,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大胆追求。 婴宁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性格上具有“亦憨亦黠”的特点,作者写狐目的是为了写人。婴宁是人和狐的和身。在她的身上既有人性,也有狐性,因为她与人一样也有七情六欲,感情丰富:时而大笑,时而哀哭,时而憨语,时而伤感,时而任性。她比谁都勤劳,她比谁都孝顺。作者这样对美的构想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美的渴望、美的向往和颂歌。 (2)《婴宁》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独特的妇女形象婴宁,她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1)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2.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传诵,主要因为其写法上的 独特之处() A.以乐景写哀情 B.以哀景叙哀情 C.以赋法来叙事 C.以“比”法来抒情 3. 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着作的是() A.《国语》B.《战国策》 C.《左传》D.《史记》 4.汉乐府的“乐府”本来是() A.词牌 B.音乐机构 C.诗歌总称 D.地域名称 5..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A.感慨人生苦短,忧从中来 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感叹功业无成,借酒浇愁 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 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借以表达的心情是( ) A.思慕贤才 B.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 C.礼遇贤才 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7. 《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所表达的是() A.对贤才处境的关切B.优礼贤才的态度 C.对贤才命运的忧虑D.求贤不得的苦闷 8.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________。 A.苍凉悲壮 B.豪放飘逸 C. 沉郁顿挫 D. 清新淡雅 9.《秋水》开头有一段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 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10.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作喻来说明() A. 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B.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C. 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 D. 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11.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A.庄子 B.河伯 C.北海若 D.河伯和北海若 12.下列成语中,从庄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是() A. 唇亡齿寒 B.四面楚歌 C.井底之蛙 D.缘木求鱼 13.《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所描写的人物中,性格直率而自负的是() A子路B曾皙C冉有D公西华 1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 A. 本纪 B. 表 C. 列传 D.世家 15.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 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D.然今卒困于此

大学语文第八版文学常识

重点篇目复习 一、北征 1、文常: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大李杜”。 该诗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三年,宰相被小人诬谤而论罪,杜甫上疏为其辩罪,触怒肃宗。被解救后,遭唐肃宗遣归,离凤翔探家。 2、写作特点: (1)夹叙夹议,以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挚的情感和亲身经历结合,把长诗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 (2)细节描写生动细致,使人物形象鲜活 (3)措辞老成凝重 (4)风调沉郁顿挫 3、思想感情: (1)战乱中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和见到家人饥寒交迫之苦所困扰时的悲痛,情感复杂 (2)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3)表达了诗人对陈玄礼将军铲除奸臣小人、救国家于危难中的赞颂和感激 (4)写出百姓对平叛的期待以及诗人自己对帝业延续、国家复兴的企盼;鼓励唐肃宗早日收复长安,中兴唐朝,重振唐太宗创造的伟大基业 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文常: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爱国诗人,豪放词派主要代表。善于用典,“以文为词”。把爱国报复和满腔忧愤注入作品,形成雄奇豪壮、苍凉沉郁的风格。《稼轩长短句》。 2、写作特点: 三个典故叠用——借张翰弃官归乡表达思乡之情;借许汜为刘备所羞表达不谋私利;借桓温感叹表达岁月蹉跎、功业无成。 3、思想感情: 英雄失意、功业难成而又无人理解郁愤之情。 三、民贵君轻·《孟子》 1、文常: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演进,形势动荡。思想文化领域“九流互作、百家争鸣”。 孟子,名轲,子子舆,战国,孔子后先秦儒家报表人物,人称“亚圣”。 《孟子》由孟子和弟子万章、公孙丑等编撰 2、写作特点: 语言流畅,文采斐然,善用比喻,说理深刻,给人以剧谈雄辩之感。 3、思想感情: (1)批判统治者横征暴敛、荒淫挥霍、无视人民利益 (2)强调统治者首先必须获得民心,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念 (3)强调人民生存权,保证百姓“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

大学语文试题三答案

1.朱熹在《诗集传》中对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做了简明通俗的说明,其中阐释为"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的艺术手法是() 兴 2.下列不属于《黍离》一诗中的"黍离之悲"的情感是:希望天佑东周 3.我国先秦诸子散文中艺术性最高的著作是:《庄子》 4.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5.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派是:新乐府诗派 6.其独特诗风被称为"诚斋体"的诗人是:杨万里 7.中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是:《花间集》 8.下列不属于"辛派词人"的作家是:苏轼 9.下列不属于唐代"古文运动"提出的理论主张的是:"点铁成金" 10.文集为《昌黎先生集》的作家是:韩愈 11.《西厢记》的作者是:王实甫 12.标志着南戏振兴和成熟的戏曲著作是: 《琵琶记》 13.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话本的是:《王子猷居山阴》 14.除辉煌的小说价值外,还被称为中古文化百科全书作品是:《世说新语》 15.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作家是: 郭沫若 16.1921年,与成仿吾、田汉、郁达夫、张资平等组织文学社团"创造社",提倡个性主义的创作的作家是:郭沫若 17.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北京"和"上海"为中心分别形成了"京派"和"海派"的文学流派。"京派"重视作品中人性内容的表达,把现代散文界定为个人传情达意的文体。下列作家中不属于"京派"作家的是:施蛰存 18.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这一论断出自于:钱钟书的《论快乐》 19.1930年,强调演剧是"所谓一种政治的辅助工作",提出了"演剧大众化"、"戏剧走向农村"等口号的左翼剧作家在上海成立的剧社是:中国左翼剧团联盟 20.张承志小说有一种散文化倾向,一种浪漫主义的格调和理想主义精神,下列不属于他的作品的是:《灵与肉》 1.《诗经》所录均为可配乐演唱的乐歌,即歌诗,故其按乐调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错 2.《楚辞》将我国诗歌创作推向了第一个高峰。:对 3.《论语》由孔子所著,主要记载了孔子的一些言行。:错 4.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仁政、王道的主张,强调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说,强调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修养。:正确 5.陈子昂反对初唐时期沿袭的六朝浮靡文风,高举革新的旗帜,为端正唐诗发展方向做出了重要贡献。:正确 6.孟浩然的诗作代表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最高成就。:正确 7.唐五代文人词,奠定了后世婉约词的总体风貌,对后世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确 8.苏轼不但"以诗为词"而且"以文为词",将豪迈奔放的爱国词推向了高峰。:正确 9.古文运动中的"古文"指的是古典散文,它是和骈文相对立的一种文体。:正确 10.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主要阐释了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天命的道理。错误

大学语文重点

樊迟仲弓问仁 一.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论语》几种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中华名族的心理素质以及道德行为起到重大的影响。 二.《论语》对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学习择取的价值? 《论语》中虽有些许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言名句,是中华名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今天我们对自己的名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一名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和探索它的不朽价值。 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望洋向若而叹….】 1河伯为什么会“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由于河伯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意识到自己的夜郎自大、狂妄无知。 2庄子描绘河水和大海两种景象,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楼外有楼,天外有天,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永远不能骄傲自满,必须不断上进。 3从这里可以看出《秋水》在表现方法上有哪些特点? 景物衬托,多用比喻。善于通过虚拟的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善于结束形象描绘来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形象。对比手法。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 1这里说明了人的认识要受到那几个方面的限制? 空间、时间、教育的状况 2这里采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比喻,排比。 3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例证法 4.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式?它的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类比论证。大前提:人的认识受自然社会的制约。小前提:你已经突破这两者的制约,心境开阔。结论:你可以与自然万物对话,懂得其中的奥义。 【计四海之内天地之间也,…不似毫末只在于马体乎?】 1庄子用这段话来说明什么道理? 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 2这里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对比法、类比法、例证法 3这里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比喻、排比、对比、反问。 4《庄子》文章善于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而令人自悟。请结合《秋水》分析《庄子》这一艺术特色。 在整体构思上,虚构一个河神与海神的对话的寓言故事,以此展开说理,阐明文章主旨。在文章展开说理之前,先设置了一段对河水的与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陪衬河神与海神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的主旨。通过援臂设喻的手段来揭示所欲阐述的深微玄奥的哲理,而且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使抽象的结论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引人联想,发人深思。 一.本文揭示了什么道理?这种道理在客观上有何意义?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

2018年专插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汇总 (教材:大学语文第十版徐中玉、齐森华版) 一、古文篇 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祖上是宋国贵族。五十岁时任鲁国的司寇。晚年返回鲁国,倾力于教育事业与典籍整理。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爱人,而“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且宣称“克己复礼为仁”。其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远。最早开始施行私塾教育。《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相传《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汇集而成。《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也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PS:①儒家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 ②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孔子之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行齐、宋、滕、魏等国,主张游说诸侯。曾任齐宣王客卿。把孔子的“仁”理念发展为“仁政”思想,倡导“王道”,主张性善论。其著作《孟子》为四书之一。《孟子》一般被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撰(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其父:黄尊素。师从著名学者刘宗周。曾被南鲁王任命为左副都御史。代表作有《明夷待访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南雷文定》、《南雷诗历》等,著有《明文海》、今人编有《黄宗羲全集》。文章以简朴流畅的语言阐述观点,并从历史传说和经典史籍中援引实例予以论证,取精用弘,体现作者学识渊博与思想之敏锐. 3、唐甄,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达州人,清初思想家。顺治十四年举人。曾任山西长子县知县。晚居苏州,生活贫寒,专心著述。代表作《潜书》。这篇文章运用对话的形式讨论重大问题.中心论点: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讨论的伙伴:不知大丈夫之事的妻子、身为微者的的小妾和童而无知的幼女。文章的这种格局与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篇相似,而作者赋予主客对话语境以更浓厚的日常生活气息作者身份具有更鲜明的平民色彩 4、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六分半书”、书法与绘画融会贯通、其诗文情感真挚、直率,语言晓畅易懂。其诗、书、画被称为“三绝”。有《板桥集》。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郑板桥思想的核心。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他亲民思想的鲜明写照。本文中心思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 板桥家书,感情真挚、坦率、情真意切、悱恻动人。语言上,板桥家书清新自然,晓畅易懂,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B )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D)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C )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 D) A、巴金 B、郁达夫 C、老舍 D、朱自清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C )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 B) A、铺张扬厉 B、托物言志 C、映衬对比 D、渲染烘托 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 C)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

就是(D ) A、顺叙 B、倒叙 D、插叙 D、平叙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DE ) A、王维《山居秋瞑》 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 C、王昌龄〈从军行》 D、社甫《登高》 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 ACD) A、《踪迹》 B、《风景谈》 C、《背影》 D、《欧游杂记》 E、《闲书》 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 ABCE) 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 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 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 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 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 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ABCE)。 A、反映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 B、赞颂革命者的献身精神 C、揭露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 D、表现了对“圣人”的崇拜

大学语文知识点

期末 中国文学史阶段划分: 1.古代文学:上古时期——1919五四运动 2.近代文学:1840——1919五四运动 3.现代文学:1919——建国 4.当代文学:建国——现代 5.新时代文学(伤痕文学):1976——1986 代表不同朝代的文学样式: 1.上古时期:原始歌谣、上古传说 2.奴隶社会:《诗经》《楚辞》 3.秦:李斯《谏逐客书》 4.汉(三国):赋、建安文学 5.唐:诗歌 6.宋:词 7.元:曲 8.明清:小说 古代三大史体:纪事本末、编年体、纪传体 历史散文:历史散文是指先秦时期以记言记事为主的散文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称为一种文体,是这一时期特有的文学现象 《战国策》起于战国楚年止于秦并六国 前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 赋:介于诗和散文之间,侧重客观状物,产生于楚,盛行于汉 汉赋:骚体赋(初)贾谊散体大赋(中)司马相如抒情小赋(后)张衡、贾谊 四大家: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 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乐府三绝:《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秦妇吟》 建安风骨:建安时期大量作家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时代精神,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思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情感,内容充实、感情真切、风格质朴、刚健悲凉,被称为“建安风骨” 史学双壁:《史记》《资治通鉴》 前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后汉书》《三国志》 《史记》的主题:1.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本质 2.歌颂了反抗强暴的英雄人物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苏门四学士:秦观、晁补之、张耒、黄庭坚 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蔡襄、米芾 百代词曲之祖:李白《菩萨蛮》《忆春娥》 明代小说繁荣发展的社会条件: 1.明初开始,随着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日益繁荣,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形成一 股强的的社会力量,他们要求有自己的精神生活 2.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比之传统的诗歌散文,能更好地反应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受到人 们的喜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